2012安徽2012 新课改改

您现在所在位置:>>浏览作业
作业:新课改理念下初中政治课堂教学的现状
作业标题:新课改理念下初中政治课堂教学的现状
作业内容:
新课改理念下初中政治课堂教学的现状 &&1、教学目标不到位,制定不合理,三维目标割裂  目前,政治课目标不到位,缺少有操作意义的目标。另外目标制定也不合理,通常教师制定的目标脱离学生的实际,不能从日常规范做起,效果也欠佳。再者还出现了三维目标割裂。“游离”于知识、技能之外的过程、方法;“贴标签”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只关注知识的授受和技能的训练的课堂。导致学生对课堂目标不明,学习方向把握不准,偏离教学目标。 &&2、教学方式落后,方法单一,形式缺乏真正的多样化  目前政治课教学方式仍然落后,课堂教学中几乎完全是教师包办代替,学生没有思考和回味的余地。方法也单一,基本上以问答为主,一些基本的方法,圈点勾画加批注等,少有涉及。再者教学形式多样化成了形式,创造互动课堂没有了秩序。教师不管教学内容的设置有没有必要,都要让学生去探究;真正需要学生相互间合作探究时,却又缺乏对学生的引导,使得课堂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3、教学评价主体不全面,方法封闭,评价功能欠缺  当前政治课课堂教学评价中学生只能作为被评价的客体,被动接受教师的评价。因而课堂教学有时会处于沉闷状态。课堂评价只注重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忽视对学生学习过程评价:仅限于语言评价,忽视其他手段的运用。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这些方法和手段远不能适应新型课堂教学的要求。  4、教学内容不能生活化,无针对性,缺乏纵横向联系  内容生活化是政治课改革的方向,然而目前有的政治课教学内容还是照本宣科,缺乏对教材挖掘的深度和广度,学生对政治课感到枯燥乏味。有的政治课内容走向另一极端,出现了泛化现象,内容开放无“度”,贪多求全,学生学得无目的。另外政治学科的内容还繁杂、知识点零散,学科知识体系有的不是很明显,从而导致教学内容缺乏知识的纵、横向联系。&&&&三、提高政治课堂效率的措施&&&&1、加强学习,转变教学观念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就是提高受教育者的思想素质、道德素质、政治素质、纪律素质、心理素质等。这个目的绝非应试教育所能达到的。因此,必须确立起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教学观,在课堂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注重他们能力素质的培养,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培养学生自学、理解、说明问题的能力,教师要当好学生学习的“引路人”。因此,每一名政治课教师都应该认真学习现代的教育教学理论,学习新课改思想和新的教学理念,充分认识政治学科在培养21世纪合格公民伟大事业中的重要意义,并将学生生活与我们的教学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深刻理解其内涵与精神实质。通过学习,要使师生的思想统一到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同时逐步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学生观,使教师的教学行为与新课改思想和新的教学观念保持一致。&&&&&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地学习  如何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最主要的是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死板的教学形式,尽可能地改变课堂教学结构。&&&(1)授课要能扣人心弦,动之以情&&&&在政治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设法使学生入情以获得强烈的情感体验。尽管使学生入情的方式因人而异,因内容的不同而不同,但最根本的一条就是教师要动情。教师强烈的感情,会使学生受到感染,开启学生感情的门扉。当然,教学的这种感情必须是真挚的,只有真挚的感情才会感动,虚假的感情,是一种故作姿态,矫健造作,只会引起学生的反感,又怎会让学生达到共鸣的效果。更谈不上驾驭了课堂。庄子说:“不精不诚,不能感人,故强哭者虽悲不哀,强怒者虽严不威。”所以说,在政治教学中,凝理注情,动人心弦,就会取得学生的信赖。&&&(2)课堂气氛和谐,晓之以理&&&&思想政治课中的概念、原理都比较抽象,但所阐述的内容却是严肃的真理。&&&&学生普遍感到政治课比较枯燥乏味,让学生在愉快和谐的教学氛围中学习,是学生有效进行学习的前提条件,也是教师驾驭课堂的一种教学能力的体现。要营造一个和谐的课堂气氛,可以是一个巧妙的引入,可以是一段师生精彩的对话,可以是一句富有哲理的比喻,可是一个风趣幽默的插曲,也可以是一个看似平常的手势或教师的一个眼神,还可以是一次真诚的表扬和中肯的批评,甚至有时一个会心的微笑也可以。比如,上课时,有学生讲话,不妨给他一个警示的眼神或一个会心的微笑,这样既可以使其明白自己己违反课堂纪律,又让学生感到教师有颗宽容心,还可以不影响其他学生上课,教学不会间断,气氛又和谐,岂不是一石多鸟。当然,这些教学细节不一定都是在备课中全部能打造出来的,更多的是在课堂讨论中,在心与心的交流,情与情的碰撞中迸***的,这就需要教师平时脚踏实地的积累和对每一堂课的精雕细琢。&&&&3、努力改变教学及学习方式&&&&新课标要求每一教学活动的过程应当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而不是教师唱主角、学生做陪衬的“一言堂”,因此,初中政治课教学过去那种“师讲生听”的教学方式必须改变。教师再也不能把知识传授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和目的,而应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发者、引导者,学生各种能力和积极个性的培养者。教学中力求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参与教学,使学生的主动性、能动性得以更充分的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主动地参与,同时也是一个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每一个教师应当认识到,今天的学生有敏锐的思维,看问题有独特的视角,他们能够问倒老师,能够想到教材写不到的地方。教师还应当敢于让学生上台当老师,敢于放手学生与你平等对话,敢于允许学生提出与老师不同的见解、不同的观点,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明天我们的学生会拥有一颗充满创新精神的头脑。&&&&总之,在政治教学中,不管用什么形式的教学方式,最需要的是做到每堂课有理有节,活而不乱,取得学生的信赖,提高教学质量,这些都需要教师在能驾驭课堂的前提下进行。否则,很容易使课堂气氛超过必要限度,导致主次不分,主题不明,所以说,教学模式可以推陈出新,但最基本的课堂驾驭能力应该是永葆长青的。
作业分数:
推荐状态:
作业题目:围绕本学科提供的课例进行课堂观察,完成记录表单(祥见附件)。
作业要求:学员根据专家讲座的课堂观察方法,从“教什么、怎么教、怎么学、学得如何”四个视角中选择一个视角,围绕一节学科教学的视频课例,进行分角度的观察,然后填写一张课堂观察记录表,体验一下什么是专业背景下的课堂观察。
附:“国培”课堂观察记录表单(4张),请任选其一,并根据分学科视频课例观察结果填写。
作者姓名:李旭东
所属班级:涡阳初中政治3班
所属地区:/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
创建时间: 下载
 收藏
我不是一个矫情的人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2012年安徽省蚌埠市中小学教师远程全员
下载积分:800
内容提示: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0|
上传日期: 05:54:01|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2012年安徽省蚌埠市中小学教师远程全员.DOC
官方公共微信安徽省淮南市年七年级下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免费数学资料
提示您访问的位置:试卷下载>>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下>>期末试题>>
安徽省淮南市年七年级下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
作者: &&加入日期:13-06-29
安徽省淮南市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数学试题及答案(扫描版)
名称:安徽省淮南市年七年级下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审核者:编辑创作者: 文件大小:823K文件格式:doc加入日期:13-06-29下载地址:运行平台: Win9x/NT/2000/XP/2003
&&相关资料
14-08-26(试卷)
14-08-14(试卷)
14-08-14(试卷)
14-08-11(试卷)
14-08-11(试卷)
14-08-06(试卷)
14-08-06(试卷)
14-08-05(试卷)
14-07-28(试卷)
14-07-28(试卷)
14-07-18(试卷)
14-07-16(试卷)
14-07-16(试卷)
14-07-15(试卷)
14-07-15(试卷)
14-07-15(试卷)
14-07-14(试卷)
14-07-14(试卷)
14-07-13(试卷)
14-07-13(试卷)
14-07-12(试卷)
14-07-12(试卷)
14-07-12(试卷)
14-07-12(试卷)
14-07-12(试卷)
14-07-11(试卷)
14-07-11(试卷)
14-07-11(试卷)
14-07-10(试卷)
14-07-10(试卷)
14-07-10(试卷)
14-07-10(试卷)
14-07-10(试卷)
14-07-09(试卷)
14-07-09(试卷)
14-07-09(试卷)
14-07-07(试卷)
14-07-06(试卷)
14-07-06(试卷)
14-07-06(试卷)
14-07-06(试卷)
14-07-06(试卷)
14-07-05(试卷)
14-07-05(试卷)
14-07-05(试卷)
14-07-05(试卷)
14-07-04(试卷)
14-07-04(试卷)
14-07-01(试卷)
14-07-01(试卷)
&&在线评论
&&注:书评请少于100个字
&&&?&&&? &&
&名师视频同步辅导
&&&版权所有@12999教育资源网资料类别:&&/
所属版本:&&北师大版
所属地区:&&安徽
上传时间:&&
下载次数:&&220 次
资料类型:&&
上传人:&&tnZN****@
文档大小:1.49M &&&& 所需点数:2点下载此资源需要登录并付出&2&点,
资料概述与简介
其他相关资源
资料ID:1005340
16:32:01下载14次170KB
资料ID:227483
17:07:54下载220次1.49M
资料ID:227466
17:04:08下载130次575KB
资料ID:135918
14:26:13下载117次67KB
网校通请直接输入用户名密码登录。
个人用户请用邮箱登录。
*邮箱地址:
将做为“个人用户”登录本网站时的“用户名”
<font color="#~16个字符,包括字母、数字、特殊符号,区分大小写
*确认密码:
电话号码:
加载中……
本网大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原创、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第一时间改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2 新课改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