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找出文中两个陋室铭通假字字 2.找出本段的...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八年级语文下册学案
下载积分:1000
内容提示:第六单元
邹忌讽齐王纳谏
学习目标 :
1、掌握文中出现的重要的常用文言实词、虚词及句式。
2、欣赏邹忌的讽谏艺术。
3、探究从本课中学到的一些人生体会。
重点难点 :
1、掌握文中出现的重要的常用文言实词、虚词及句式
2、欣赏邹忌的讽谏艺术,正确地认识邹忌这个人物形象。
【知识链接】:
1、简介《战国策》:《战国策》是战国时代国别史汇编,也是一部历史散文总集。又称《国策》、《国事》,由汉代刘向编订的,共33篇,分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宋、卫、中山十二策。它记载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一些活动,记录了各国谋臣的策略和言论。它语言流畅,写人记事真切、生动。读这本书真是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它具有宏肆激越的风格,铺陈伟丽,叱咤雄豪,艺术上有很高成就,对后代文人的影响不小。
2、简介邹忌:齐国的谋臣,历事桓公、威王、宣王三朝,以敢于进谏和善辩著称。 齐威王,是位贤明的君王。史载,他继位之初,好为淫乐,不理政事,谋士淳于髡乃以隐语进谏曰:“国中有大鸟,止于王庭,三年不飞不鸣,王知此鸟何也?”齐威王听后顿悟曰:“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从此后,齐威王励精图治,修明政治,齐国大治。
一、学前准备:
1、 你认为本课应该掌握的字音字形有(至少5个:)
2、重点词语解释(写句子,词语加点,不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1|
上传日期: 07:47:55|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下载文档:八年级语文下册学案.DOC
官方公共微信.找出句中的通假字,并加以解释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_百度作业帮
.找出句中的通假字,并加以解释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涂通"图'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邪”(yé) 通“耶”1.找出文中两个通假字 2.找出本段的两个反义词 3.“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和“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都是 A.唐雎不辱使命的选文第二段_百度作业帮
1.找出文中两个通假字 2.找出本段的两个反义词 3.“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和“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都是 A.唐雎不辱使命的选文第二段
1.错意,置意.错,通 “措”,安放,安置.直,通“只”,仅仅.2.亡 存3.两个怒的意思是一样的.有什么问题还可以交流.
1、故不错意也的错通措,仓鹰击于殿上的仓通苍2、安陵君不听寡人的听:听从
而君逆寡人者的逆:不听从3、问题没写明白3.A.疑问句B.选择问句C.设问句D.反问句按2个句子的语气肯定是疑问句,但疑问句包含一般疑问句和你问题里的其它几种疑问句式。
选择问句是提出几种可能,排除
设问句是自问自答,排除
剩下2个答案,题里选择A疑问句应该是指一般疑问句,从翻译的语气上感觉是反...
按2个句子的语气肯定是疑问句,但疑问句包含一般疑问句和你问题里的其它几种疑问句式。
选择问句是提出几种可能,排除
设问句是自问自答,排除
剩下2个答案,题里选择A疑问句应该是指一般疑问句,从翻译的语气上感觉是反问句。
反问句是把答案藏在问题里,类似自问自答,比如:我能不知道吗?强调的是其实我知道。
“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翻译为:先生(应该)也曾听说过天子发怒吧?强调的是唐雎没听过天子之怒。
如果我翻译的有问题,B和C也应该排除。答案就在A、D里根据翻译的语气确定。
两个怒的意思相同。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它的含义1、欲信大义于天下通;____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自董卓已来通;____通____。__________努力学
◆ 碎题组卷:>>
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它的含义1、欲信大义于天下通;____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自董卓已来通;____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与解析:1、“信”通“伸”:伸张2、“已”通“以”:介词,以。
课题:隆中对&&&&
科目:语文
学段:初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版本:人教版&&题型:填空题
上传者:努力学习&&浏览:
&&上传时间:&&&
◆ 相关碎题&&&&
1. 阅读下面《捕蛇者说》选段,完成问题。永州之野产异蛇,……太医以王命聚之,岁赋其二,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永之人争奔走焉。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问之,则曰:“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今吾嗣为之十二年,几死者数矣。”言之,貌若甚戚者。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余将告于莅事者,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余闻而愈悲。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1)岁赋其二(&&&&&&&&& )&&& (2)几死者数矣(&&&&&&&&&& )(&&&&&&&&&& )(3)更若役(&&&&&&&&& )&&&&& (4)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 )2.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划线句子的意思。3.蒋氏的两次“戚”,各为了什么而“戚”?作者的两次“悲”,又各是为了什么?用自己的话加以简要回答。 4.阅读下面短文,结合《捕蛇者说》选段的内容,完成文后问题。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①而听之,使子路②问之,曰:“子之哭也,壹似重有忧者③。”而曰:“然。昔者吾舅④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夫子曰:“何为不去也?”曰:“无苛政。”夫子曰:“小子⑤识之,____________!”& (选自《礼记?檀弓》) 注释:①[式]同“轼”,这里作动词用。②[子路]孔子的学生。③[壹似重有忧者]意思是好像有很悲伤的事情。④[吾舅]我的公公。⑤[小子]长辈对晚辈的称呼,这子路。(1)文中横线处删去了原文中的一句话,请根据文意把它补写在下面的横线上。(2)如果用“为免赋税甘愿冒死捕毒蛇”来概括《捕蛇者说》选段的内容;那么,对上文的内容应怎样概括?把它写在下面横线上。(不要求对对联,字数相同、结构大致相近即可。)答案与解析:1.(1)每年 (2)几乎、 多次 (3)更换 (4)冒着 剖析:注意“数”在这里应读“shuò”是多次,好几次的意思。2.(我)现在即使死在捕蛇这件事上,比起我乡邻们的死已经是死在后面了(或晚多了、活得长了等),又怎么敢怨恨呢?剖析: “虽”、“安”、“毒”等关键词,注意翻译准确,它们的意思分别是即使、怎么、怨恨。 3.蒋氏的第一次“戚”,为自己所“专利”工作的艰险而忧伤;第二次“戚”,为担心失去自己的捕蛇专利恢复纳税而忧伤。作者的第一次“悲”,为蒋氏一家的不幸遭遇而悲伤(为个人);第二次“悲”,为广大人民受到的赋敛之毒而伤悲(为社会)。剖析:紧扣课文内容,联合课文主旨来思考。4.(1)苛政猛于虎也。(2)为逃苛政宁可山野伴猛虎。剖析:意思相近即可,“目的”(躲避苛政),不避“危险”(猛虎伤人)。 2. 翻译句子:1、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与解析:1、我没有正确估价自己的德行和能力,想要为天下伸张正义,但是我的智谋有限,所以一再失败,直至现在。度,估价。遂,于是、就。2、现在曹操已经拥有上百万的兵力,挟持天子来命令诸侯各国,(我们)的确不能与之争强夺势。挟,挟持、控制。诚,的确。3、这个人值得登门拜访,不应该委屈他前来。将军应该屈尊亲自前去拜访。就,接受。枉,委屈。顾,看望。4、老百姓谁敢不用竹筐盛着食物、用壶装着水来迎接将军你呢?箪,名词用做动词,用竹筐装着。壶,名词用做动词,用水壶盛着水酒。 3. 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说明北伐的时机已成熟。B、作者用“报先帝”、“忠陛下”收结这一层意思,表达对后主无限“感激“之情。C、“忧“、”愁“二字,深刻表现了作者的使命感和责任感。D、这一层叙述接受先帝“托付“,”“夙夜忧叹“,惨淡经营的苦心。答案与解析:B 4. 阅读下文,完成18~2l题。(16分)二世元年七月,……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37.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及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 )A.度已失期 /宁信度,无自信也B.项燕为楚将,数有功 /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C.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既克,公问其故D.固以怪之矣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3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①失期,法皆斩。译文:②天下苦秦久矣;译文:③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译文: 39.下列各句中不能表现陈胜的谋略的一项是(3分)(&&&& )A.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B.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C.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D.(又间令吴广)夜篝火,狐呜呼曰“大楚兴,陈胜王”。40.读贾谊《过秦论》中的一段文字,结合上文内容,回答后面的问题。(4分)(陈胜)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赢:提,背)粮而景(景:同“影”,像影子一样)从。山东(山东:崤山以东,即东方诸国)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①这段文字与《陈涉世家》(节选)中陈胜怎样的预见相一致?请你把陈胜的预见写出来。(2分)答:②两段文字写的都是陈胜、吴广起义,但在表现内容上各有侧重,请分别说明。(2分)答:答案与解析: 5. 理解性填空: (1)“使内外异法”中,“内”指___________________,“外”指_________________,文中与“内”“外”意思相同的两个词分别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_(2)作者在《出师表》中写到了自己所受到的“先帝之殊遇”,把相关的文字默写出来。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文中的词语填空。作者认为,该'刑(受罚)'的是__________的人,该'赏(受赏)'的是_________的人。答案与解析:
◆ 相关套题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九年级上文言文复
下载积分:1000
内容提示: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44|
上传日期: 19:50:53|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下载文档:九年级上文言文复.DOC
官方公共微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陋室铭通假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