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体的分散质中胶体的分散质粒子和分散质粒子有什么区别?

当前位置:
>>>下列关于胶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用滤纸过滤可以除去溶液中的胶体..
下列关于胶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用滤纸过滤可以除去溶液中的胶体粒子B.用饱和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至红褐色,得到的Fe(OH)3胶体带正电荷C.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分散质的微粒直径在10-9~10-7m之间D.胶体不稳定,静置后容易产生沉淀
题型:单选题难度:偏易来源:不详
A.滤纸上的孔隙相对于溶液和胶体粒子大小较大,所以溶液中的微粒和胶体的粒子都可以通过滤纸,无法用用滤纸过滤可以除去溶液中的胶体粒子,溶液能透过半透膜而胶体不能,故可用渗析的方法除去溶液中的胶体,故A错误;B.Fe(OH)3胶体是饱和氯化铁在沸水中生成的均一稳定的分散系,是一种红褐色、澄清、透明的混合物,Fe(OH)3胶体胶粒带正电荷,胶体呈电中性,故B错误;C.分散系的本质区别在于分散质微粒直径的大小,溶液分散质微粒直径小于1nm,浊液分散质微粒直径大于100nm,胶体分散质微粒直径为1nm~100nm,即分散质的微粒直径在10-9~10-7m之间,故C正确;D.胶体是均一稳定的分散系,能够稳定存在的主要原因是胶粒带同种电荷,彼此之间存在斥力,故D错误;故选C.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下列关于胶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用滤纸过滤可以除去溶液中的胶体..”主要考查你对&&胶体&&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胶体:胶体: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0-9m~10-7m之间的分散系胶粒直径的大小是胶体的本质特征 胶体可分为固溶胶、液溶胶、气溶胶 ①常见的液溶胶:Fe(OH)3、AgI、牛奶、豆浆、粥等 ②常见的气溶胶:雾、云、烟等;③常见的固溶胶:有色玻璃、烟水晶等胶体的性质: 丁达尔效应:①当光束通过氢氧化铁胶体时,可以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这条光亮的通路是由于胶体粒子对光线散射(光波偏离原来方向而分散传播)形成的,即为丁达尔效应。 ②布朗运动:粒子在不停地、无秩序的运动 ③电泳:胶体粒子带有电荷,在电场的作用下,胶体粒子在分散剂里定向移动。一般来讲:金属氢氧化物,金属氧化物的胶粒吸附阳离子,胶体微粒带正电荷;非金属氧化物,金属硫化物的胶体胶粒吸附阴离子,胶体微粒带负电荷。 ④胶体聚沉:向胶体中加入少量电解质溶液时,由于加入的阳离子(或阴离子)中和了胶体粒子所带的电荷,使胶体粒子聚集成为较大的颗粒,从而形成沉淀从分散剂里析出。该过程不可逆。 &胶体的特性:
(1)丁达尔效应当一束光通过胶体时,胶体内会出现一条光亮的通路,这是由胶体粒子对光线散射而形成的,利用丁达尔效应可区分胶体和浊液。 (2)介稳性:胶体的稳定性介于溶液和浊液之间,在一定条件下能稳定存在,但改变条件就有可能发生聚沉。 (3)聚沉:给胶体加热、加入电解质或加入带相反电荷的胶体颗粒等均能使胶体粒子聚集成较大颗粒,从而形成沉淀从分散剂里析出。聚沉常用来解释生活常识,如长江三角洲的形成、明矾净水等。(4)电泳现象:在电场作用下,胶体粒子在分散剂中作定向移动。电泳现象说明胶体粒子带电。电泳常用来分离提纯胶体,如工业上静电除尘。分散系比较:
胶体发生聚沉的条件:
因胶粒带电,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聚沉:
向胶体中滴加电解质
向胶体中加入带相反电荷胶粒的胶体
加热常见的胶体的带电情况:
胶粒带正电荷的胶体有:金属氧化物、金属氢氧化物。例如Fe(OH)3、Al(OH)3等。
胶粒带负电荷的胶体有:非金属氧化物、金属硫化物、硅酸胶体、土壤胶体。
胶粒不带电的胶体有:淀粉胶体。
特殊的,AgI胶粒随着AgNO3和KI相对量不同,而带正电或负电。若KI过量,则AgI胶粒吸附较多I-而带负电;若AgNO3过量,则因吸附较多Ag+而带正电。
注意:胶体不带电,而胶粒可以带电。
Fe(OH)3胶体的制备:
操作步骤:将烧杯中的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向沸水中滴加5~6滴饱和FeCl3溶液,继续煮沸至呈红褐色为止。离子方程式:Fe3++3H2O=(加热)=Fe(OH)3(胶体)+3H+
点拨:(1)淀粉溶液、蛋白质溶液虽叫做溶液,但属于胶体。 &&&&&&&&&&& (2)胶体可以是液体,也可以是固体、气体,如烟、云、雾、有色玻璃等。
发现相似题
与“下列关于胶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用滤纸过滤可以除去溶液中的胶体..”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1361171122802497539124599294207907胶体粒子是否是胶体中的分散质?学弟这里有好多问题啊!!_化学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320,285贴子:
胶体粒子是否是胶体中的分散质?学弟这里有好多问题啊!!收藏
纠结啊,胶体粒子是否是胶体中的分散质粒子?还有为什么胶体粒子吸附电荷从而有电性,而胶体这个整体却是电中性?书上还有提到胶体的分散剂是水或其他液体,但是网上有提到固溶胶,液溶胶和气溶胶,书上坑人?破坏胶体的介稳性是就减弱他的稳定性,然后胶体粒子就会变成悬浮粒子发生聚沉,这里聚沉是不是说分散质与分散剂分离不在构成分散系??还有悬浮粒子是什么??望解答!!学术性的话我不介意,但是我能读懂就好!
大神速度解答啊
登录百度帐号我的游戏推荐游戏
后查看最近玩过的游戏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胶体区别于其它分散系的本质是() A.胶体粒子直径在1-100nm之间 B.胶体粒子有颜色 C.胶体是一种混合物D.光束通过胶体时有丁达尔效应A略江苏省仪征中学2011-..域名:学优高考网,每年帮助百万名学子考取名校!名师解析高考押题名校密卷高考冲刺高三提分作业答案学习方法问题人评价,难度:0%胶体区别于其它分散系的本质是
( ) A.胶体粒子直径在1-100nm之间  ?
B. 胶体粒子有颜色 C.胶体是一种混合物
D. 光束通过胶体时有丁达尔效应马上分享给朋友:答案A点击查看答案解释本题暂无同学作出解析,期待您来作答点击查看解释相关试题当前位置: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溶液、胶体和浊液这三种分散系的根本区别是分..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溶液、胶体和浊液这三种分散系的根本区别是分散质粒子的大小B.NO可用排空气法进行收集C.不可用浓硫酸干燥氨气D.SO2的大量排放会引起酸雨
题型:单选题难度:偏易来源:不详
BA正确,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小是判断溶液、胶体和浊液的本质区别。B错误,NO容易被氧气氧化,所以不能使用排空气法收集。C正确,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酸性,而氨气具有还原性,还是一种碱性气体,所以不能用浓硫酸进行干燥。D正确。所以该题选B。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溶液、胶体和浊液这三种分散系的根本区别是分..”主要考查你对&&溶液,浊液,胶体&&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溶液浊液胶体
溶液: 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分散质粒子的直径d&10-9m 电中性原理:
溶液对外是不显电性的,所以,在电解质的溶液中,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总数=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总数。如含K+、Al3+、H+、Cl-、SO42-的溶液中,必然存在c(K+)+3c(Al3+)+c(H+)=c(Cl-)+2c(SO42-)。溶液的稀释定律:
稀释前后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 c(浓溶液)V(浓溶液)=c(稀溶液)V(稀溶液)
稀释前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不变: ρ(浓溶液)V(浓溶液)w%(浓溶液)=ρ(稀溶液)V(稀溶液)w%(稀溶液) 容量瓶的使用:
1.容量瓶的使用及注意事项(1)在使用前首先要检查是否漏水。具体操作如下:
(2)检查合格后,用蒸馏水洗涤干净。 (3)四个“不能”①不能将固体或浓溶液直接在容量瓶中溶解或稀释。 ②不能作为反应容器或长期贮存溶液。 ③容量瓶的容积是在瓶身所标温度下确定的,因而不能将过冷或过热的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 ④只能配制容量瓶上规定容积的溶液,即不能配制任意体积的溶液。
2.& 误差分析
分析依据,以配置NaOH溶液为例,在进行误差分析时,根据实验操作弄清是“m”还是“V”引起的误差,再具体分析,具体情况如下:
特别提醒:
(1)定容、摇匀后液面下降也不要补加蒸馏水,否则结果会偏低。(2)定容时俯视、仰视对结果的影响。①仰视刻度线(图1),导致溶液体积偏大。②俯视刻度线(图2),导致溶液体积偏小。
为减小误差务必按:眼睛视线→刻度线→凹液面最低处的次序,做到“三点一线”。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配置:
1.主要仪器 (1)托盘天平:可精确至0.1g,称量前先调零,称量时物品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 &(2)容量瓶:配制溶液的专用精确容器,瓶上标有温度、容积和刻度线。&&&&&&&&&&&&&&&&&&&&&&&&(3)其他仪器:量筒、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等。
2.配制过程配制过程如下:&
以配制480mL1mol·L-1NaCl溶液为例:
&(1)所需容量瓶规格:500mL容量瓶。 &(2)若用托盘天平应称量NaCl粉末29.3g。&(3)溶解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为:搅拌加速溶解。 &(4)移液 & ①移液前需要将溶液冷却至室温。 & ②移液中玻璃棒的作用为:引流。 & ③移液时需要进行的操作为:将烧杯中溶液注入容量瓶中,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内壁2~3次并将洗涤液也转入容量瓶中,轻轻摇动容量瓶,使溶液混合均匀。 &(5)定容①当液面距瓶颈刻度线1~2cm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 ②定容时要平视刻度线,直到凹液面最低点与刻度线相切。(6)摇匀,转入试剂瓶保存
假如其他操作均准确无误,分析下列情况对配制浓度的影响。 ①定容时俯视观察刻度线:偏高;②移液时,对用于溶解NaCl的烧杯没有洗涤:偏低;③定容后,将容量瓶振荡摇匀,静置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又补水至刻度线:偏低。 溶液配制过程中的“四个数据”:
粒子直径大于100nm的分散系,若分散质为固体小颗粒的称为悬浊液,若分散质为小液滴的称为乳浊液。
悬浊液是固体的小颗粒分散在溶剂中所形成的混合物;乳浊液是液体的小液滴分散在溶剂中所形成的混合物。浊液的特性:
浊液里的固体小颗粒或小液滴都是由巨大数量的分子(或原子等)集合而成的。浊液静置后,其中的固体小颗粒或小液滴会逐渐下沉或上浮。所以浊液中物质的分散是不均一、不稳定的。分散系比较:
胶体:胶体: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0-9m~10-7m之间的分散系胶粒直径的大小是胶体的本质特征 胶体可分为固溶胶、液溶胶、气溶胶 ①常见的液溶胶:Fe(OH)3、AgI、牛奶、豆浆、粥等 ②常见的气溶胶:雾、云、烟等;③常见的固溶胶:有色玻璃、烟水晶等胶体的性质: 丁达尔效应:①当光束通过氢氧化铁胶体时,可以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这条光亮的通路是由于胶体粒子对光线散射(光波偏离原来方向而分散传播)形成的,即为丁达尔效应。 ②布朗运动:粒子在不停地、无秩序的运动 ③电泳:胶体粒子带有电荷,在电场的作用下,胶体粒子在分散剂里定向移动。一般来讲:金属氢氧化物,金属氧化物的胶粒吸附阳离子,胶体微粒带正电荷;非金属氧化物,金属硫化物的胶体胶粒吸附阴离子,胶体微粒带负电荷。 ④胶体聚沉:向胶体中加入少量电解质溶液时,由于加入的阳离子(或阴离子)中和了胶体粒子所带的电荷,使胶体粒子聚集成为较大的颗粒,从而形成沉淀从分散剂里析出。该过程不可逆。 &胶体的特性:
(1)丁达尔效应当一束光通过胶体时,胶体内会出现一条光亮的通路,这是由胶体粒子对光线散射而形成的,利用丁达尔效应可区分胶体和浊液。 (2)介稳性:胶体的稳定性介于溶液和浊液之间,在一定条件下能稳定存在,但改变条件就有可能发生聚沉。 (3)聚沉:给胶体加热、加入电解质或加入带相反电荷的胶体颗粒等均能使胶体粒子聚集成较大颗粒,从而形成沉淀从分散剂里析出。聚沉常用来解释生活常识,如长江三角洲的形成、明矾净水等。(4)电泳现象:在电场作用下,胶体粒子在分散剂中作定向移动。电泳现象说明胶体粒子带电。电泳常用来分离提纯胶体,如工业上静电除尘。分散系比较:
胶体发生聚沉的条件:
因胶粒带电,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聚沉:
向胶体中滴加电解质
向胶体中加入带相反电荷胶粒的胶体
加热常见的胶体的带电情况:
胶粒带正电荷的胶体有:金属氧化物、金属氢氧化物。例如Fe(OH)3、Al(OH)3等。
胶粒带负电荷的胶体有:非金属氧化物、金属硫化物、硅酸胶体、土壤胶体。
胶粒不带电的胶体有:淀粉胶体。
特殊的,AgI胶粒随着AgNO3和KI相对量不同,而带正电或负电。若KI过量,则AgI胶粒吸附较多I-而带负电;若AgNO3过量,则因吸附较多Ag+而带正电。
注意:胶体不带电,而胶粒可以带电。
Fe(OH)3胶体的制备:
操作步骤:将烧杯中的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向沸水中滴加5~6滴饱和FeCl3溶液,继续煮沸至呈红褐色为止。离子方程式:Fe3++3H2O=(加热)=Fe(OH)3(胶体)+3H+
点拨:(1)淀粉溶液、蛋白质溶液虽叫做溶液,但属于胶体。 &&&&&&&&&&& (2)胶体可以是液体,也可以是固体、气体,如烟、云、雾、有色玻璃等。
发现相似题
与“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溶液、胶体和浊液这三种分散系的根本区别是分..”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390104375992374820331464335609353912}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胶体的分散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