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混凝土路面裂缝图片大于3厘米如何处理

水泥混凝土路面裂缝修补材料研究--《长沙理工大学》2013年硕士论文
水泥混凝土路面裂缝修补材料研究
【摘要】:斜向预应力水泥混凝土路面是一种新型的混凝土路面,它可以在较长范围内不设置伸缩缝,提高了道路的承载能力和路面使用性能,并延长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使用寿命。但是由于混凝土原材料、施工条件和外界自然环境的影响,预应力水泥混凝土路面也难免会出现早期裂缝。如果不及时修补,将会导致路面的结构性损坏。因此,研究出一种合适的裂缝修补材料和修补工艺,能有效的延长预应力水泥混凝土路面使用寿命,具有重要的意义。
经过国内外工程实例分析和市场调研,本文对裂缝修补材料进行分析和筛选,设计了科学的试验研究方案。对于裂缝宽度在1~3mm内的,直接用灌缝材料灌浆。首先对聚丙烯酸酯乳液改性超细水泥材料和聚丙烯酸酯乳液改性波士胶NS60材料进行配合比设计。然后对它们的粘度、可灌性、凝结时间、强度(抗折强度和抗压强度)、收缩性、耐久性(耐腐蚀性和耐磨性)和粘结性能(劈裂抗拉粘结强度和粘结抗折强度)进行研究。最后通过加和排序法推荐出合理掺量的聚丙烯酸酯乳液改性超细水泥浆体或聚丙烯酸酯乳液改性波士胶NS60浆体作为灌缝材料。对于裂缝宽度大于3mm的,先取裂缝两边适当距离向下开挖到露出预应力钢筋网。然后在上面布置矩形钢筋网,再采用高强度低收缩的混凝土材料进行填筑修补。本文对混凝土修补材料的工作性、立方体抗压强度、抗弯拉强度、收缩性和耐磨性进行研究,并从普通水泥混凝土和波士胶NS60混凝土中推荐出合适的裂缝开挖后填筑修补材料。最后通过试验路段工程应用检验和经济性效益分析,确定出优异性能的裂缝修补材料和相应的修补工艺。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长沙理工大学【学位级别】:硕士【学位授予年份】:2013【分类号】:U414;U416.216【目录】:
摘要5-6ABSTRACT6-10第一章 绪论10-20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10-15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5-17 1.3 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17-18 1.4 研究的技术路线18-20第二章 裂缝修补材料优选及试验方法20-33 2.1 裂缝修补材料选择20-24 2.2 试验方案设计24-32 2.3 本章小结32-33第三章 灌缝材料的室内试验研究33-56 3.1 灌缝材料的配合比设计33-34 3.2 灌缝材料的粘度试验34-36 3.3 灌缝材料的可灌性试验36-37 3.4 灌缝材料的凝结时间试验37-39 3.5 灌缝材料的强度试验39-42 3.6 灌缝材料的收缩性能试验42-45 3.7 灌缝材料耐久性试验45-49 3.8 灌缝材料粘结性能试验49-54 3.9 本章小结54-56第四章 裂缝开挖后混凝土修补材料的室内试验研究56-66 4.1 高强度低收缩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56-58 4.2 波士胶 NS60 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58-60 4.3 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60-61 4.4 混凝土的抗弯拉强度试验61-63 4.5 混凝土的干缩性能试验63-64 4.6 混凝土的耐磨性能试验64 4.7 本章小结64-66第五章 裂缝修补材料的试验路段工程应用66-77 5.1 试验路段工程概况66-67 5.2 裂缝修补材料性能综合评价67-69 5.3 裂缝修补施工工艺69-74 5.4 经济性效益分析74-76 5.5 本章小结76-77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77-79 6.1 主要结论77-78 6.2 展望78-79参考文献79-82致谢82-83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83-84硕士研究生论文文献综述84-102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许贤敏;[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1995年04期
王甲春;许金鼓;李德辉;;[J];低温建筑技术;2009年10期
钱振东;陈磊磊;何长江;傅栋梁;;[J];公路;2008年06期
贾德生;徐希娟;韩微微;;[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2年09期
张文渊;[J];城市道桥与防洪;2003年05期
范士军;;[J];河北水利;2006年09期
孙晨红,贺冬彪,于文;[J];黑龙江交通科技;2000年03期
邱海涛;刘伟群;;[J];建材与装饰(中旬刊);2007年09期
张纯禹;[J];中国建材科技;2003年03期
王培铭,许绮,J.S[J];建筑材料学报;2001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管学茂;[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韩菊红;[D];大连理工大学;2002年
申爱琴;[D];长安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申豫斌;[D];汕头大学;2001年
李小燕;[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8年
肖葳;[D];长安大学;2009年
韩微微;[D];长安大学;2010年
周灵;[D];长安大学;2010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毛锶荧;刘文庆;;[J];才智;2011年17期
王茹;王培铭;;[J];材料导报;2007年01期
刘大智;储洪强;蒋林华;;[J];材料导报;2008年S3期
叶丹玫;孙振平;郑柏存;傅乐峰;冯中军;;[J];材料导报;2012年07期
王晓飞;申爱琴;;[J];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2006年02期
西晓林;房满满;文梓芸;尹芪;林东;王恒昌;江禾;庞志勇;;[J];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2008年02期
曾凡峰;谭军;郑文忠;;[J];低温建筑技术;2007年06期
王甲春;许金鼓;李德辉;;[J];低温建筑技术;2009年10期
陈峰;郑建岚;;[J];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S1期
韩菊红,赵国藩,张雷顺;[J];工程力学;2004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叶丹玫;孙振平;傅乐峰;郑柏存;冯中军;;[A];商品砂浆的科学与技术[C];2011年
孙振平;叶丹玫;傅乐峰;郑柏存;冯中军;谢慧东;;[A];商品砂浆的科学与技术[C];2011年
张学旭;张书香;施强;许仲梓;;[A];第九届全国水泥和混凝土化学及应用技术会议论文汇编(上卷)[C];2005年
梅迎军;王培铭;马一平;;[A];首届全国商品砂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王茹;王培铭;;[A];第二届全国商品砂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胡宇凯;;[A];全国第十次防水材料技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8年
孟祥谦;叶正茂;程新;;[A];中国硅酸盐学会水泥分会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孙红尧;;[A];高性能防腐蚀涂装及表面保护技术的应用与发展——第16届全国表面保护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潘玉庄;白会民;;[A];河南省建筑业行业优秀论文集(2008)[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石明生;[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管学茂;[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郭进军;[D];大连理工大学;2003年
申爱琴;[D];长安大学;2005年
朱明;[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朱洪波;[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单俊鸿;[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王振领;[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程红强;[D];郑州大学;2007年
王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朱伶俐;[D];河南理工大学;2007年
李想;[D];广东工业大学;2011年
何凡;[D];中南大学;2011年
梁家平;[D];长安大学;2011年
杨哲;[D];长安大学;2011年
印振华;[D];重庆交通大学;2011年
刘冰;[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金玉杰;[D];吉林建筑工程学院;2010年
闫迪;[D];吉林建筑工程学院;2010年
于洋;[D];济南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梁坦;[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1994年03期
许贤敏;[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1995年04期
郑西伟;宫常青;;[J];安徽建筑;2008年04期
陈明祥,陈义斌;[J];长江科学院院报;1999年05期
陈旭荣,董建军;[J];长江科学院院报;1994年04期
李国强,邓学钧;[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1996年01期
陈忠达,张登良;[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1997年04期
余小可;张兴亮;;[J];重庆建筑;2010年01期
周庆月;张颖罡;;[J];城市道桥与防洪;2006年03期
田晓明;[J];城市质量监督;2002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文渊;;[A];第十五届玻璃钢/复合材料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单茹芳;;[A];首届全国商品砂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管学茂;[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韩菊红;[D];大连理工大学;2002年
王栋民;[D];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2002年
吴国雄;[D];西南交通大学;2003年
梁军林;[D];长安大学;2004年
申爱琴;[D];长安大学;2005年
王红喜;[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陈佩林;[D];长安大学;2000年
申豫斌;[D];汕头大学;2001年
谢厚礼;[D];重庆大学;2001年
蒋功雪;[D];湖南大学;2001年
李中秋;[D];河北工业大学;2002年
苏泉;[D];河北工业大学;2002年
陈荣升;[D];浙江工业大学;2002年
张帆;[D];大连理工大学;2002年
董松;[D];重庆大学;2002年
孟凡星;[D];河北工业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林育智;;[J];中外公路;1986年01期
杜志军;;[J];水利水电施工;2009年03期
郑西伟;宫常青;;[J];安徽建筑;2008年04期
厉伟光,徐玲玲,刘方,李澎,邓敏;[J];混凝土;2005年11期
江光炫;田军;;[J];华东公路;2004年04期
赵晶;王蕾;;[J];低温建筑技术;2008年01期
卢安琪;Dennis A;[J];水利水运工程学报;1986年02期
杨建明;罗利民;钱春香;荀勇;;[J];新型建筑材料;2008年09期
丁志勇;;[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年15期
韩亮;;[J];科技促进发展;2009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志新;刘光华;徐亚萍;陈鹤云;崔久传;;[A];第五届全国混凝土耐久性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0年
欧阳华林;;[A];第九次全国环氧树脂应用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1年
欧阳华林;;[A];第八次全国环氧树脂应用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1999年
张静宜;吕子义;黄淑贞;;[A];沿海地区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及其设计方法科技论坛与全国第六届混凝土耐久性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高震;;[A];庆祝中国针灸学会与大韩针灸师协会缔结姊妹学会十周年暨全国针灸新疗法新技术现场演示和疑难病症针灸治疗经验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2年
黄哲;;[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四)[C];2008年
刘学辉;陶要彬;;[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9卷)[C];2008年
顾兆梅;傅盛鸿;沈松年;;[A];第十届玻璃钢/复合材料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3年
来源;桑宝岩;胡功笠;孙伟;;[A];第14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三册)[C];2005年
吕国惠;钱惠生;钱红宇;;[A];第十届全国水泥和混凝土化学及应用技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N];今日信息报;2004年
伍吉勇、王健;[N];中国交通报;2005年
本报通讯员
范满朝;[N];中国水利报;2000年
春生;[N];中国建设报;2003年
古朔;[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2年
赵述;[N];中国建材报;2011年
杨君;[N];人民长江报;2008年
杨兆安、特约 通讯员 张应翔;[N];解放军报;2006年
周明才 徐江来;[N];中国石化报;2010年
周宏;[N];中国石油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申爱琴;[D];长安大学;2005年
康敬东;[D];长安大学;2002年
管学茂;[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李林;[D];广西大学;2012年
王勇威;[D];重庆大学;2004年
张慧杰;[D];吉林大学;2009年
孟涛;[D];浙江大学;2006年
古松;[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陈萌;[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孟宏睿;[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杨清宇;[D];长沙理工大学;2013年
李铭;[D];长安大学;2011年
熊复慧;[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朱建辉;[D];长安大学;2004年
王佳梅;[D];东北林业大学;2004年
王刚;[D];吉林大学;2009年
周灵;[D];长安大学;2010年
陈拴发;[D];长安大学;2000年
张文学;[D];武汉理工大学;2002年
陈卫峰;[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水泥混凝土路面早期裂缝产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 正文
水泥混凝土路面早期裂缝产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热
[ 作者:王春龙,杜&彤&|&转贴自:本站原创&|&点击数:2908&|&更新时间:&|&文章录入:imste&&&2008年&第&1&期 ]
&&&&&&&&&&&&&&&&&&&&&&&&&&&&&&& (包头市政公路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 包头 014030)摘 要:本文针对水泥混凝土路面在施工和运营过程中,出现裂缝问题的原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旨在为解决这一技术问题提供参考依据。关键词:水泥混凝土路面;裂缝;公路养护中图分类号:U416.2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98―02&&&&& 水泥混凝土路面是适应载重大、速度高、密度大的汽车运输需要的高级路面,具有强度高、稳定性好、使用寿命长、维护费用小等许多优点。因此在公路和城市道路行业得到了广泛应用。近年来,我市在城市道路建设中,采用了不少水泥混凝土路面,对改善提高道路质量,效果显著。&&&&& 在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施工和营运过程中,路面裂缝问题不仅普遍存在,有些甚至还比较严重,是混凝土路面的主要病害,成为影响混凝土路面发展的一个关键性技术问题。而早期裂缝是水泥混凝土路面常见病害之一。&&&&& 早期裂缝是指水泥混凝土道路开放交通前路面所产生的裂缝。早期裂缝修补比较困难,整块敲掉,又实属可惜,重新浇筑将会影响工期。因此,消除和防治早期病害,就显得非常重要。&&&&& 早期裂缝的产生无不与施工季节、技术条件、操作因素、材料优劣有直接关系。其开裂形式多样,有纵裂、横裂、网状裂、丝状裂、沉降错裂、脱壳裂、全断裂等。就裂缝深度而言,又有表面裂缝、深度裂缝和贯穿裂缝。开裂地段,因季节和裂缝类别稍有变化。春夏季节,温度干缩裂缝多在板中;秋冬季节和施工裂缝多发生在板边。下面根据“早裂”的潜在成因和外部条件的影响,逐一论述。1 沉降裂缝&&&&& 混凝土浇筑后,水泥和骨料自然下沉,同时产生泌水,在沉降过程中发生的裂缝,往往发生在以下几个部位:①横板边缘;②传力杆部位;③混凝土路面厚度不同分界面上;④纵横坡较大,浇筑面不平处。&&&&& 产生沉降裂缝的主要原因是混凝土浇筑后,水泥和骨料在下沉阶段,受到钢筋和其他预埋件的局部阻碍以及模板移动,基础沉降,使该处混凝土产生拉应力或剪应力,而在混凝土尚未能充分抵抗它的抗拉应变能力时,该处就会产生沉降裂缝。&&&&& 由于沉降裂缝一般均在浇筑后1~3h发生,属硬化前裂缝。发现后迅速进行处理,容易奏效。一般待沉降终止时,在裂缝附近混凝土表面重新加压抹平,使裂缝闭合。&&&&& 混凝土沉降是混凝土特性之一,完全避免不可能,但沉降是有一定限度的,由于各粒子间的相互接触,水泥浆的逐步凝结,将导致沉降停止。而单位用水量越大,泌水率也越大,沉降量也越大。&&&&& 从以上两点可以看出,要防止和减少沉降裂缝,应做到以下几点:①在保证混凝土和易性的条件下,降低混凝土用水量,使用干硬性混凝土,混凝土坍落度宜控制在1.0~2.5cm范围内。②选择在沉降结束以前快速硬化,而又不失去黏结力的水泥和外加剂。③使用正确的振捣方法,消除因泌水产生的水膜而减少混凝土沉降,特别是混凝土二次振捣是防止沉降裂缝产生的有效措施。2 干缩裂缝&&&&& 水泥混凝土浇筑后,在硬化过程中,由于水泥水化生成物的体积比原来物质的体积小,加以游离水在空气中蒸发及胶凝体失水而紧缩,随着混凝土体积收缩产生拉应力,当大于当时混凝土抗拉强度时,就产生混凝土干缩裂缝。&&&&& 干缩裂缝多发生在高温季节,其裂缝特征:表面开裂,纵横交错,没有一定规律,缝宽和长度都很小。&&&&& 干缩裂缝是混凝土路面早期裂缝中常见病害之一。混凝土的收缩是混凝土的特性之一,正因为这一特性,才能使混凝土密实,提高混凝土与钢筋之间的黏结力。但干缩量过大,就会产生裂缝。&&&&& 干缩裂缝的产生与使用材料、配合比、板块尺寸、养护条件、外加剂等有密切关系,现分述如下:①在夏季高温季节,往往由于养护不及时,表面水分蒸发过快,超过了泌水速度,因而产生干缩裂缝。②早期收缩是由于水泥浆的收缩而产生。一是水分不减少,水泥浆在水泥反应过程中产生收缩,产生的裂缝往往由“里”到“表”,缝隙较深。二是因水分蒸发,超过泌水速度,而产生收缩。特别在天气干燥的时候,造成混凝土表面水分不足,水泥快速凝结硬化,吸收混凝土内部水量而产生裂缝,这种裂缝大多由“表”及“里”,缝隙较浅。③对于塑性混凝土来说,如果砂率过大,含泥量过多,或是采用干缩量较大的水泥,都会造成混凝土过量收缩而产生裂缝。&&&&& 产生干缩裂缝的主要原因:①硅酸盐水泥干缩性小,早期强度增长高,而矿渣水泥早期强度低,干缩性较大,用它浇筑的混凝土终凝时,就很容易产生干缩裂缝。水泥标号低,早期强度低,单位水泥用量大,所以用低标号水泥浇筑的混凝土终凝后也容易产生干缩裂缝。②软砂岩、石灰岩收缩大。③级配骨料粒径越小,收缩越大。&&&&& 防止干缩裂缝的产生,首先是消除一切可能诱导“干裂”产生的因素,一般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①合理级配,正确选用水泥、矿料、砂率、用水量、外掺剂等,以减少干缩率来防止干缩裂缝。a.水泥:水泥的选用严格按规范进行,一般宜采用标号不低于32.5号的硅酸盐水泥或普通水泥。b.细骨料:宜选用质地坚硬的河沙或海沙。细度模数在2.0~3.0之间,0.16~0.63mm的占60%左右,1.25~5.0mm的占40%左右。有害杂质含量<3%,其他质量要求应符合规范要求。c.粗骨料:高等级水泥混凝土路面应选用碎石,碎石以5~20、20~40mm两种颗粒组成为好,碎石含泥量应不>1%,如含泥量过大,一定要进行冲洗,达到规范要求。d.外掺剂:外掺剂质量应符合国家标准的规定,并应在充分调查试验和实地试用后,再决定所选的外掺剂及其掺量是否合理。②严格施工管理,防止水分过量蒸发。捣筑后,及时采用凉棚或其他遮盖物,避免表面失水过快而产生干缩裂缝,养护期内路表面绝不能出现干透现象。3 温度裂缝&&&&& 水泥混凝土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由于水泥水化的作用,伴随着热化学反应,所以在硬化过程中,释放大量热能,温度上升,使内部混凝土产生显著的体积膨胀,而板面混凝土随着晚上气温降低、洒水养护而冷却收缩。内部膨胀与外部收缩,产生很大的拉应力,当外部混凝土所受拉应力一旦超过混凝土当时的极限抗拉强度时,板块就会产生裂缝。&&&&& 另外由于切缝不及时,在靠近设计伸缩缝处,发生走向较为规则的温度裂缝。&&&&& 温度裂缝的处理,对于贯穿裂缝,常用切割机垂直切除损坏部分,重新浇筑双层钢筋混凝土。&&&&& 防止温度裂缝,一般有以下几点:①混凝土骨料用量越大,其热膨胀系数越小。水泥浆含量越多,混凝土膨胀系数越大。因此,合理选择级配,采用水化热较低的水泥,减少水泥用量及用水量,降低混凝土膨胀值,是防止温度裂缝的主要途径。②施工管理中,应重视人工降温措施,对表层混凝土采取保温、保湿防护措施,减少温度变形。③切缝要及时,一般气温在25℃~30℃时,10~12h即可切缝,但应注意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得超过36h;切缝深度以板厚的1/2~1/3为宜。当路面浇筑较快,已成型并达到可切缝的面板较长而切割机械能力又受限时,可隔一两道缝切割一道,以减少混凝土板的弯拉应力,然后再把余下的缝补切完毕。4 施工裂缝&&&&& 这种裂缝往往不被人们所重视,因而,混凝土路面因施工因素产生早期裂缝越来越高,对道路损坏也越来越突出。比较常见的施工裂缝的成因有:①振捣不够,拆模过早,引起混凝土表面和边部开裂。混凝土在铺筑过程中,漏振、振捣不足或振捣过度,将会使浆体分布不均匀,自身还会产生密实度不均匀(这种现象在模板边缘较为普遍),造成混凝土板开裂。②施工接头,未按分块尺寸划分,或划分不准,造成切缝后,沿缝边在施工接头处产生裂缝。③模板钻孔尺寸不合格,太大不仅孔中漏浆,而且拉杆无法定位;太小拉杆无活动余地,都会导致拉杆周围纹裂,拉杆钢筋外形尺寸不合格,钢筋安置不平直,也影响混凝土产生裂缝,特别是产生侧面裂缝。④拆模时间过早,易损伤边缘混凝土,过晚又影响切割,同时拆模方法不对,乱拆乱打等都会导致混凝土板产生不规则裂缝。⑤为了赶任务,半刚性基层最低养护时间未到,就赶铺水泥混凝土路面。常常造成因基层成型收缩,影响水泥路面而产生裂缝。⑥混凝土浇筑后,在板面上未用草袋、塑料薄膜等覆盖养生,或者即使覆盖了,但向混凝土板浇水有欠适时均匀,未能经常保持全部养护面板的潮湿状态,如遇晴天日晒,风速较大等情况,混凝土板表面水分蒸发较快,都会造成干缩裂缝。&&&&& 防止施工裂缝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是施工管理问题。只要我们严格加强施工质量管理,正确执行施工技术操作规程,因施工因素产生的裂缝是可以防止和避免的。5 冻融裂缝&&&&& 冬季施工时,防冻措施跟不上,混凝土中水分经受冻融后,产生微细裂缝,致使表层剥落。随着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多,微细裂缝就会使混凝土开裂或破坏。这种裂缝一经出现,很难处理。&&&&& 为了防止冻融病害的产生,在寒冷季节施工应采取一些措施:①尽量控制在气温高于+5℃时进行施工。昼夜平均气温在-5℃时,坚决停止施工。②尽量选用高标号快硬水泥,正确选定用水量,使用质量好的骨料拌制混凝土。搅拌、运输、浇筑、养护应按防冻施工要求进行。振捣密实,避免混凝土吸水性增强而产生蜂窝、裂缝。③合理选用早强防冻剂,促进混凝土硬化,提高抗冻性能。④在有条件的情况下,采用温水拌和混凝土,使混凝土出罐温度达到30℃~40℃,摊铺温度不低于10℃。&&&&& 水泥混凝土路面早期裂缝产生的原因是复杂的,它和设计、施工及原材料的质量均有密切关系。但是,只要严格执行《规范》,施工中切实抓好水泥、水灰比、骨料和配合比、施工工艺、切缝、养生、施工管理等各个关键环节,就能防止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早期裂缝。随着混凝土路面的发展及各种先进工艺的运用,一定能不断提高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质量。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国内统一刊号: CN15-1189/N
| 国际标准刊号: ISSN
| 国内邮发代号: 16-36
刊社地址: 呼和浩特新城西街141号科技大厦A座 | 邮政编码: 010010
6280620 | 传真: | E-mail:nmkj@浅谈农村村道水泥混凝土路面裂缝的处理--《青海交通科技》2011年01期
浅谈农村村道水泥混凝土路面裂缝的处理
【摘要】:论述当前农村公路村道水泥混凝土路面裂缝现象,从路基、材料、施工三个方面分析原因及处理措施。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U416.216【正文快照】:
在加快社会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中,村村通硬化混凝土路面是其中之一。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推进不仅改善了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而且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但是在当地已完成的混凝土路面中,产生裂缝的路面占相当一部分。裂缝出现后,就要分析哪些是有害裂缝,哪些是无害裂缝。1水泥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季春和;战同友;;[J];林业科技情报;2006年01期
陈勇峰;;[J];中国科技信息;2006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杨成忠;[J];城市道桥与防洪;2005年06期
张红波;周志刚;陈祥;尹华杰;张清平;;[J];长沙交通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李献民;廖祥泰;;[J];湖南交通科技;2006年02期
唐寻,杨和礼;[J];工程建设与设计;2004年12期
武建民,苏凯,宋田兴;[J];公路;2004年08期
顾兴宇,马翔,倪富健;[J];公路交通科技;2005年06期
张碧琴,田茂杰,李霞,叶亚丽;[J];中外公路;2005年02期
李秋忠,查旭东;[J];中外公路;2005年02期
单俊鸿,周明凯,王书报,蔡基伟,王稷良;[J];国外建材科技;2004年03期
黄沙;[J];广西交通科技;2002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沈吉;崔彩云;王建平;;[A];第九届建筑业企业信息化应用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秦延龙;李明昌;孙昭晨;杨玉霞;许海彬;;[A];第三届全国水力学与水利信息学大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刘惠军;[D];成都理工大学;2004年
李喜安;[D];长安大学;2004年
关宏信;[D];中南大学;2005年
贺建清;[D];中南大学;2005年
徐光辉;[D];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
张鹏;[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陈天友;[D];大连理工大学;2000年
闫苏南;[D];大连理工大学;2001年
李青山;[D];河北工业大学;2003年
安建林;[D];长安大学;2003年
刘妮娜;[D];长安大学;2003年
毛雪松;[D];长安大学;2001年
刘兵;[D];西南交通大学;2003年
陈宪麦;[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03年
成小锋;[D];河海大学;2004年
王毅;[D];成都理工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杜立;;[J];科技资讯;2011年23期
李秀兰;;[J];青海交通科技;2011年03期
李伟;;[J];甘肃科技;2011年11期
王大鹏;孙宏峰;;[J];公路;2011年07期
彭伟锋;;[J];科技信息;2011年18期
方恒亮;赵茂才;张海;高士贤;;[J];公路交通科技;2011年08期
乔新周;;[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1年06期
侯鹏宇;谢玉华;巩清焕;;[J];河南水利;2001年06期
关宏信;陈善祥;白建军;秦禄生;;[J];公路交通科技;2011年07期
陈刚;;[J];交通世界(运输.车辆);2011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范小响;甄京山;赵静;;[A];2004年道路工程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赵军;;[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一)[C];2007年
董元帅;唐伯明;朱洪洲;;[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3)[C];2009年
张勇;;[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10卷)[C];2008年
宋阳;;[A];河南省建筑业行业优秀论文集(2008)[C];2008年
金柏芳;许鹰;周怀治;;[A];全国城市公路学会第十九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黄海传;马立新;;[A];公路交通与建设论坛(2009)[C];2010年
吕丽华;柳均哲;汪翔;;[A];第十届全国水泥和混凝土化学及应用技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王俊武;丁兆文;;[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15卷)[C];2011年
高伟;朱光耀;;[A];第二届全国公路科技创新高层论坛论文集(下卷)[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潘燕 实习生
赵阳;[N];郑州日报;2008年
郑鹏超 陈学军;[N];张掖日报;2009年
王媛媛;[N];乌鲁木齐晚报;2010年
王月良 王向忠
亢晓明;[N];张家口日报;2010年
东方 王鹏;[N];鄂尔多斯日报;2011年
张韶军;[N];中国交通报;2011年
华莉;[N];四川科技报;2011年
张璠 记者
王媛;[N];哈尔滨日报;2011年
静乐县交通运输局
武大臣;[N];科学导报;2011年
翟敏;[N];上海证券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刘少文;[D];长安大学;2011年
陈廷方;[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易志坚;[D];重庆大学;2011年
王乾;[D];长安大学;2009年
吴国雄;[D];西南交通大学;2003年
刘凯;[D];长安大学;2010年
张云龙;[D];吉林大学;2009年
盛燕萍;[D];长安大学;2010年
赵吉广;[D];东南大学;2006年
夏永旭;[D];长安大学;200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潘晨;[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尹凯;[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彭联君;[D];长安大学;2010年
马艳兵;[D];重庆交通大学;2010年
佟海;[D];吉林大学;2009年
周灵;[D];长安大学;2010年
席晓波;[D];长安大学;2000年
高维成;[D];长安大学;2000年
孙宇怀;[D];吉林大学;2009年
段红波;[D];大连理工大学;200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混凝土路面裂缝图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