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这个是什么电影片名出现前的片段叫什么里面的画面

《犬之力 the power of the dog(2021)》由简·坎皮恩导演,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主演,获得第94届奥斯卡金像奖(2022)最佳导演奖。 这部电影很有意思,同一部作品,由于叙述者的不同而使得事件看起来截然不同。站在死者菲尔的角度来看是:你杀我。 而在凶手彼得眼中则是:救我所爱脱离恶犬,使我灵魂堕入刀剑。一,框架1.1,影片分类 西部牛仔片?爱情片,求而不得。 故事的背景设置和《断背山》出奇地相似,除了《断背山》中两位牛仔是互相倾心相恋,而《犬之力》中人物情感类型则是单恋求不得,甚至为爱所杀。1.2主旨与大意 用一句话概述发生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西部农场主菲尔苦恋亲兄弟乔治而不得,虐待乔治之妻萝丝致其酗酒,接触萝丝之子彼得后逐渐单恋彼得,被彼得伺机以染上传染病为手段杀害。1.3框架结构导演在电影中非常明显地故事分为几个部分,全长2小时8分:1.3.1第0分钟至第21分钟58秒 开头,全部人物出场,菲尔身为农场主对乔治充满了依恋,对保守的过去充满了回忆,而乔治似乎对菲尔对爱毫无回应,对保守的过去比较反感。 去餐馆就餐,菲尔对乔治的爱,情绪反复,烧纸花让彼得哭,萝丝哭。 乔治无可救药地爱上美貌的守寡的餐馆老板娘,即便这位美人已经有一位青少年的儿子。 菲尔察觉乔治的行为,表示反对,理由是地位与财富的极大悬殊。乔治义无反顾。 乔治对萝丝采取猛烈的示爱攻势,萝丝表面上因两人社会地位悬殊而不敢接受乔治的示爱,小心翼翼的态度里蕴含着对爱的无法抵御,两人两情相悦。 牛仔们一起看山,菲尔要看很久,牛仔们问,菲尔不肯回答,似乎只有菲尔一个人能从山中看出什么。这里是伏笔。 第一部分结束时,菲尔似乎已经阻止不了相爱的两人结为连理。1.3.2第22分钟至第42分钟 乔治迎娶萝丝,在马车上,乔治与萝丝跳舞之后哭了,因为现在感到如此幸福,而之前是如此的孤独。萝丝初来乍到,主动向菲尔打招呼,但是,菲尔直接拒绝。 因为地位悬殊,乔治想要向镇上的名流介绍自己的新妻子萝丝,让萝丝在位高权重之人面前演奏钢琴。 菲尔在树洞里面藏男性裸露杂志,将淤泥抹在身上,都是内心苦闷的表现。1.3.3第43分钟至第60分钟 萝丝紧张,没有办法好好地练琴,菲尔故意在萝丝练琴的时候练习同一首曲子,出现两人斗琴的名场面,以菲尔胜出告终,但是菲尔仍旧伤心难过,没有赢家。 乔治告诉菲尔镇长夫人嫌弃他不洗漱,菲尔感受屈辱,不出席宴会,而镇长等人一心一意想要见的人是菲尔,不是萝丝。 萝丝在宴席中一个音都弹奏不出来,宴席失败之后,从此以后萝丝精神毁了,逐渐酗酒。宴席失败只是菲尔对待萝丝态度的某一表征。 萝丝从一个容光焕发的美人变成一个心志被毁的醉美人,乔治在其中,啥也没做,啥也没做到。1.3.4第60分钟至第 83分钟 萝丝接彼得来农场,彼得说自己找到一个朋友。 一开始,菲尔对彼得很不友善,和牛仔们一起戏弄彼得。 彼得马上发现萝丝酗酒的事实,与萝丝在床上说话时,将露出的酒瓶子推回去。 为了让萝丝开心,将捡到的兔子养在家里。直接引出下一场,女仆看见彼得把兔子解剖。 萝丝在角落里喝酒,菲尔在楼上窗户外看见。 彼得意外发现菲尔藏在树洞里面的男性裸露杂志,同时发现菲尔在河里裸着身子洗澡。彼得被菲尔发现,彼得跑了, 彼得在人群中散步,被菲尔叫住,说要送彼得一根绳子,让彼得直呼其名,彼得照做,菲尔认为彼得有勇气与胆识。 彼得的外型可能很符合菲尔的审美,镜头对着彼得,背后的目光是菲尔。 菲尔夸赞彼得,说话声音和留声机一样好听。1.3.5第84分钟至第115分钟 菲尔与彼得一起看山,菲尔得知彼得眼中的山的形状和自己看到的一样,凝视彼得,转不开眼。 萝丝与彼得的对话,萝丝对彼得和菲尔一起玩很忧心,这里,彼得真的很爱萝丝。彼得明白自己在做什么,似乎萝丝并不明白。 彼得骑马技能越来越高,在菲尔的帮助下,也越来越融入牧场。 一次漫步中,遇见死于传染病的疯牛,出于想要成为医生的愿望,彼得拿刀子割下牛皮。 割牛皮有特写镜头。 又一次菲尔和彼得出去玩儿,萝丝阻止,乔治不理解,在他眼中,菲尔是在帮助彼得融入牧场,而萝丝很担忧彼得。 两人一起玩菲尔小时候与乔治一起玩的游戏,追兔子,兔子受伤,彼得温声安抚兔子,瞬间扭断兔子的头,兔血溅在摇曳的芦苇上。 芦苇上的血有特写镜头。 然后聊萝丝喝酒,彼得不承认,维护萝丝,讲到彼得自杀的父亲,彼得说父亲对自己的担忧,经典的“不善良”与“太强势”。 菲尔的偏见使得菲尔看不出彼得说的没错。 菲尔的手受伤了,彼得看着菲尔手上受伤的伤口,凝视许久。 这部分节奏好快。 收皮子的人来了,萝丝喝醉了,厨娘告诉萝丝菲尔不卖皮子,于是萝丝出门把皮子卖了。 没有皮子了,菲尔暴怒,乔治只惦记喝的太醉的妻子,不关心菲尔失去皮子,彼得在门外听着,思考,然后进来宽慰菲尔,说几句话,要送皮子作为礼物,同时伸手碰碰菲尔的手肘。 有一瞬间,菲尔似乎感动得要亲吻彼得,但是放弃了,说:“从此以后你在这里一帆风顺。” 晚上,菲尔的手浸泡在水中与彼得送的皮子一起,彼得看着水中的伤口,然后两人交换半根烟抽,菲尔的眼睛像宝石一样亮。 第二天,菲尔晚起,乔治去找菲尔,因为菲尔一向自律,菲尔推开了乔治的手,脸上表情是不可置信。 菲尔手上拿着织好要送给彼得的绳子,在平常的小木屋中找不到彼得,惊慌得大叫,“那个男孩去哪了?” 而彼得正在楼上,凝视着菲尔忙乱的身影,没有露面。1.3.6第116分钟至128分钟结局 葬礼,棺材里面的人是菲尔,死于传染病,死的很痛苦,很快,乔治谈论,不知道菲尔怎么接触的染病动物,平常菲尔很注意这一点。 萝丝得到以镇长为代表的名流的承认。 彼得在读书,书上有这么几句话:将我从刀剑下拯救,让我的爱人远离邪恶。彼得带着手套拿着绳子,凝视着绳子,不发一言,最后将绳子扔进床底。萝丝成为牧场之主,露出幸福的笑容。彼得透过窗户见到萝丝的笑容,也笑了。观众似乎是第一次见到彼得的笑容。二,角色,情境与发展2.1主要角色 主要的角色有几个,分别是:菲尔,彼得,乔治,萝丝与其他。2.1.1菲尔 以下是菲尔的心声。菲尔的心我叫菲尔,是西部草原的牛仔硬汉,谁知最后竟会死于所爱之手。有一天,我见到一个做纸花的人,我误以为纸花是娘炮表现,轻视之,把纸花烧了。我烧纸花的时候不知道,我会爱上纸花,死于纸花。1我是什么的人?我爱过谁?你杀我的原因。我是情感丰沛激烈之人,我几十年来一直深爱着我的亲兄弟乔治,我是情感迟钝之人,我不知道、没发现自己深爱乔治。我在每一个乔治离开的夜晚都会伤心得弹琴。我想法设法虐待乔治所爱的女人,以及女人带来的便宜娘炮男孩。乔治之妻弹琴时,我较劲似的弹同一首曲子,我弹得更好,我的琴音中蕴含深爱乔治之情。我冷漠对待乔治之妻,致使其酗酒、虚弱不堪的地步。我轻视乔治之妻萝丝之子彼得,让外表纤细的男孩在农场过得不愉快。我是牧场之主,我处世精明,能力卓越,眼光毒辣,如果心中有对兄弟乔治的兄弟之情,难道不知道怎么好好对待兄弟之妻,兄弟之子?我深深虐待乔治之妻,萝丝之子,是心中深恨。我不知道心中深恨,背后隐藏着我对乔治深深的爱。我甚至不知道乔治从不爱我。如果乔治爱我,怎么会在与萝丝跳舞时因不再孤独而高兴得哭泣?我心中太爱,太恨,停不下虐待行为;精明能干的我,被世俗偏见而蒙蔽,眼中的彼得柔弱而纤细。柔弱之人,不会有胆量有勇气有能力为了保护所爱而杀人。那时,我没看见软弱其实是刚强。然后彼得来到农场,我遇见彼得。彼得,我遇见你。2我遇见你在遇见你之前,我很寂寞,我能看到从山中看到什么,身边的人都看不到。遇见你之后意外发现,我在山上看到的东西,你一眼就看到了。此时,我深深地凝视你,转不开眼。我想好好地对待你,我决心不再虐待你,我决定并告诉你,我要送你一根绳子,一根用兽皮编织的绳子。那时候我不知道这根表达对你善意的绳子会催我的命。我让你直接叫我的名字,菲尔,我以为你胆怯得不敢直呼长辈之名,但是你敢,你对我说的每一句话,都叫我的名字。真好听,你的声音真好听,在我耳中像留声机发出的声音。我喜欢你叫我的名字,我喜欢。不过当时我甚至不知道我喜欢。遇见你之后,我才发现,有人懂我的心。你懂我的心,即便在我自己都不懂我的心的时候。我心,你知。后来,我们关系越来越好,我越来越喜欢跟你在一起,和你一起的时候,我久违地开心又放松。我跟你一起玩童年和乔治一起玩的游戏,自从遇见了你,我很久没有想起乔治,我时常想起你。我告诉你我最好的朋友的事情,我最好的朋友是怎么对待我的,救过我的命,我告诉你这些意味着什么,迟钝的我不知道,不过你一定知道意味着什么。毕竟你是能折纸花之人,你是爱护兔子之人,你是感受敏锐之人。你先我一步看出我爱上你了,将会爱上你,你知道怎么做才能让我更爱你。这些,我都不知道,我只知道自己喜欢跟你呆在一块儿,开心放松。你以后想当医生,你看医学的书,亲手解剖兔子。所以受伤的兔子在你怀中,你紧紧地抱着兔子,轻声细语地安慰兔子说“别担心”,然后一瞬间扭断了兔子的脖子。我看到了,红色鲜血溅在芦苇上,微风摇荡,很美。然后,你发现我在玩闹的过程中手受伤了,你看着我手上的伤口,看了很久,没说话,你是关心伤口?我猜。但是我没有从你的行为中看到你是什么人。我本该看出来的。其实,当我看见你当面扭断兔子的脖子的时候,就该知道,我将会死于你手。但是我没有看到,为什么?因为我是如此迟钝,既看不到我以前爱过乔治,也感受不到现在将来必然会爱你,爱你如此之深。你说的那句话很精当,“我的父亲常常担心我不够善良,太强势。”你身材纤细,世俗成见蒙在我眼上,我眼中的你娘炮柔弱,我看不出来你的确不够善良,你的确太强势。等你杀了我以后,我就知道你的确是什么样的人,你的确不够善良,太强势。3,我爱上你你已经是我的好朋友了,我们虽然年岁相差甚远,身份上你又是我亲兄弟乔治之妻萝丝前夫之子,但是,我们已经是好朋友。在爱上一个人之前,总是会先缔结朋友之情的。认识你以前我是西部草原上的牛仔硬汉,因苦恋亲兄弟而受三苦,一苦为求不得,二苦为骨科之恋之苦,三苦为同性之苦。认识你之后,即便我没有爱上你,你也永远不会爱我,你现在对待我的方式,已经使我感受到个人存在于世界之中,感受到情绪被接纳,感受到关心,感受到一切……你对待像我值得一切,你给我的,是世界上顶顶好的东西。我有没有感到恐惧,所有人都会因爱而恐惧,爱上一个人是这么一回事,我的命就在你手里了,你手里有我致命的弱点,知道怎么样能杀我。我怕不怕?没有一个人会怕的,我知道,爱是好东西,爱会让人不忍心,你才不忍心,伤害我。你也从来没有伤害过我。我不怕的。不会发生的。然后有一天发生一件事,我爱上了你。有一天,我失去了我的皮子,我暴跳如雷,你的母亲喝醉了卖掉了我的皮子,我对着你骂你的母亲,乔治来了,我很生气,要乔治去惩治那个醉酒误事卖我皮子的女人。那是我的皮子,惩治有什么用?我失去心爱之物,谁来安慰我的伤心?甚至没有看见,搭理我的伤心。从来也没有。乔治眼睁睁地看见我暴跳如雷后的伤心欲绝,只挂念她喝太醉脑子不清醒的妻子。乔治这么对待我,还算我的兄弟吗?连一句话都没有,此事过错在谁?乔治的心偏他妻子这么多,对我连丁点儿兄弟之情也不见。算了,我习惯了,我就是这么活着的。别人就是这么对待我的,一贯如此,我都习惯了。这时候,你在门外思索一会儿。然后你从门外过来,拉住我的胳膊,对我说一句话,“皮子给你”。我从来都不知道,原来为了你一句话,我心里便是死也值了。你说的话,是关心,你主动的肢体接触,也是关心。从来没有人在我伤心难过的时候,愿意说一句话,拉一拉我的手肘,宽慰我的心。我受到的硬汉教育,男人流血不流泪,所以我伤心的时候也从不流泪,但是我是情感充沛感情强烈之人,我伤心的时候,也是特别的伤心,而且我一贯如此地伤心。我愿意为此付出一切,原来我想要温情和爱,但是可悲的是,我活了一大把年纪,竟然不自知自己需要的是,爱。那一瞬间,我爱上了你。我心中情感激荡。那一瞬间,我想亲吻你,但是我忍住了,我忍住是因为我知道我爱你,知道你不爱我,我爱你,到不敢亲吻的地步,因爱而胆怯,胆怯是因为爱。在爱上你的那一瞬间,我是怎么说的,我将我的爱伪装成帮助之情,我承诺你“从此以后在这里顺风顺水”。浓到极致的友情,背后是极致孤独胆怯深沉真挚不敢说不敢言不敢道破的爱。我爱上了你。我爱你。我太爱你了。我是如此地爱你。我现在爱你,将从此以后到我的余生,我爱你,我只爱你,你是我在这个世界上最爱的人,唯一爱的人。谁?乔治?乔治是谁?我曾经爱过他吗?不,不,我从来也没有爱过乔治,乔治是我的兄弟,我对乔治是兄弟之情。我只爱你。深夜,我将受浸泡在水中用你送的皮子编织绳子,你看着我手上受伤的伤口,看了很久,然后,递给我半支烟。你递给我半支烟时,我的眼睛里,有光,也有泪花。我人生中从来没有这么好的时候。太好了,好到不敢奢望以后会有。第二天,我晚起了,我从前是硬汉,从来没有起晚过。如今遇见了爱,轻松而懈怠,自然睡过了头。乔治来叫我起床,我止住了乔治的手,心中不再因求不得心痛。我只是还回不过神来。4,你杀我我不明白,为什么,你突然从我们常待的木屋中不见了。我四处翻找,大声的喊叫,“那个男孩哪里去了?”这声音中,有对你担心,有你为什么离开的疑惑,有对事情脱节的懵懂。这个时候我不知道你为什么不在,等我死后我便明白了,你是不忍心见要杀的人的最后一面。后来,乔治参加我的葬礼。我变成了尸体,冷冰冰地躺在棺材里面。你知道我冷吗?我一个人呆在棺材里,会孤独的,会寂寞的。你怎么能如此对我?你怎么能如此狠心?我不相信你能如此狠心。我是怎么死的?大家都知道,我从来不接触有传染病可能的动物。我死得很痛苦。我死后,农场是乔治一个人的,农场是萝丝的。在我死后,你握着我送给你的你用来杀我的绳子时,特意戴着手套。你看向窗外母亲轻松的笑容,才终于露出笑容。我才发现,原来你从来没有在我面前笑过。原来你深爱自己的母亲,和我相处的一切时候,都怀着处心积虑、不动声色的杀心。我死后才知道,你因爱母亲而恨我。原来你恨我。恨到要杀我的地步。我处世精明,能力卓越,眼光毒辣,怎么没有看出来你想杀我?遇见爱的时候,人的眼是瞎的。世俗的偏见让我错看你是柔弱之人。杀我之后,我才知道,原来你是杀伐果断之人。我爱你,我竟不知你。你心中恨我,你杀我时毫不犹豫。你恨我,想杀的时候,对待我,像是你爱我。我怎么都看不出来,你是什么样的人,你对我心中怀着爱还是恨。我还是爱你。5,我爱你我爱你。你杀我。你杀我。我爱你。
2.1.2彼得 彼得是一个怎样的人?一开始观众是不知道的,只有在结局观众看到彼得做了什么,才能知道彼得是什么样的人。特别是彼得其人,看起来什么样和实际什么样有很大的反差,观众又共情同样云里雾里的菲尔,越发摸不着头脑。 彼得16岁,父亲是位外科医生,死于自杀,这位父亲很了解彼得,“不善良”,“太强势”就是这位已故之人对彼得做出的评价,很精当。 彼得的母亲萝丝就是个普通的美人,萝丝很爱彼得。 彼得也很爱他的母亲萝丝,结局观众能清楚地看到这一点。 彼得将来想要从事和已故的父亲一样的职业,外科医生,为此在牧场家中翻阅专业书籍,解剖兔子练手以及四处游荡看见感染传染病的公牛,割下其毛皮,其行为背后的动机都是因为想要成为医生。 彼得交了一位朋友,与其互称“doctor”与“professor”,普通的交友方式和状态。与之形成对照的是彼得与菲尔那不知道是怎么回事的交情。 彼得善于折纸花。纸花几可乱真。可见其颇具艺术天赋。 彼得待人彬彬有礼,举止像上流社会的富贵公子,又能屈能伸,胆识过人为菲尔所赏识。 彼得其人,非三言两语能够道尽。2.1.3乔治 乔治就是个普通人,见到守寡貌美餐馆老板娘就爱上,于是求婚结婚。 从某方面来说,乔治和菲尔一样迟钝。乔治什么都没有做,就直接带新婚妻子萝丝来到牧场,至于菲尔会怎样对待萝丝,似乎不在乔治的考虑范围之内。 乔治和菲尔是亲兄弟,共同拥有农场,不过在兄长富有人格魅力的衬托之下,乔治就太过普通。 开头两人的对话可以看出,菲尔对待过去的态度是怀念的。而乔治对待过去的态度,似乎一点儿也不怀念保守的过去。 所以,乔治后来选择菲尔不赞同的萝丝结婚,也许是与以兄长菲尔为代表的保守势力对抗。 至于菲尔对乔治的心思,如何寤寐求思辗转反侧,乔治估计一丁点也没察觉。 但是两人兄弟之情如何深厚,那也是电影开始前的事情,在十几年二十几年的相处中,多少深厚感情也被摩擦消磨了。 更何况,有了萝丝之后,两兄弟感情只会更差。 失去乔治作为亲兄弟的情感支持,菲尔更无法抵挡彼得所给予的一点点温情。 菲尔估计做梦也想不到,在迎娶萝丝之前,乔治感觉多么地孤独。2.1.4萝丝 出场是一家饭店的老板娘,丈夫是个自杀的外科医生,养育了一个16岁能折纸花的儿子。美貌犹存,风姿绰约,不然吸引不了农场主之一乔治的目光。 萝丝很爱儿子彼得,彼得也很爱他的母亲。 电影开头,萝丝面临来自农场主乔治的猛烈示爱攻势,两人似乎地位悬殊,萝丝表现得受宠若惊,愧受其爱,在小心翼翼中又表露出不可割舍的对乔治的爱。 两人两情相悦,之后结为连理,顺理成章。 乔治对萝丝的爱明显得即使眼瞎之人也看得出来,更何况乔治的亲兄弟菲尔?菲尔似乎对萝丝很不满,在开头一段戏中,数人在萝丝的饭馆吃饭,菲尔带头烧了彼得折的纸花。 萝丝受到虐待也很难受,与彼得两人都哭,被乔治发现。 萝丝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就是一位普通的美人,一位普通的母亲。乔治深爱萝丝,萝丝虽然深知两人地位悬殊,也无法抗拒。 女人想要得到爱,无法抗拒爱。 至于乔治兄长菲尔是怎么回事?萝丝一开始是不知道的。2.1.5其他 厨娘,女仆,镇长与镇长夫人,已经死去的菲尔最好的朋友,已经死去的菲尔与乔治的母亲。 厨娘,工具人物,萝丝来到农场之后,借厨娘之口,纰漏农场背景,以及让萝丝知道许多关键信息,比如:皮子。 女仆,也是工具人物,主要是用来发现彼得在很爱兔子之后,解剖兔子,将彼得人设展现在观众面前。 镇长与镇长夫人,故事世界中保守势力地位高的代表,前期是萝丝成为农场之主的阻碍,后期是萝丝成为农场之主的助力。 已经死去的菲尔最好的朋友,已经死去的菲尔与乔治的母亲。活在菲尔与乔治的对话中,菲尔与彼得的对话中,解释菲尔怎么成长的,同时也用来表示菲尔对彼得的亲近。 彼得知道以后更了解菲尔,才能更好的手刃仇敌。2.2情境 这是一个怎样的世界? 看菲尔的人设便能看出这是一个怎样的世界,西部牧场,牛仔策马奔腾,崇尚阳刚,不允许软弱,阴柔被视为“娘炮”,大受鄙夷。 保守陈旧,更不宽容,视同性之恋为洪水猛兽,虽然这个世界里面根本就没有同性之恋。 什么是阳刚?什么是阴柔? 菲尔所处的世界意味着,伤心的时候不能哭泣,硬汉流血不流泪。 然而,是人都是有伤心难过的时候,要求硬汉不流泪,难道硬汉不是人,从来没有伤心难过的时候? 不,只不过是要求压抑情感,抑制表达而已。 有何后患?看菲尔的结局。 彼得不过是安慰两句,送块皮子,菲尔沦陷得那么快,就是因为从来没有一个人好好对待过他,以他想要的方式。2.3人物在情境中如何发展?2.3.1开头 菲尔单恋乔治,反对乔治迎娶萝丝,受求不得的苦楚。 乔治要娶萝丝,不停示好。 萝丝无法抗拒乔治的爱,又担心地位差距,不敢接受示爱。 彼得纸花被烧,伤心流泪,知道菲尔对自己的态度。2.3.2 乔治迎娶萝丝,带萝丝来到牧场,感到如此幸福以及以前如此孤独。 萝丝来到牧场,想要和菲尔交好,但是被菲尔拒绝。 菲尔抗拒乔治的新妻子,内心觉醒自己的取向,男,内心苦闷。 彼得上学去了。2.3.3 菲尔与萝丝斗琴,在宴会上捣蛋,使得萝丝受到极大挫折。 乔治干蠢事,羞辱菲尔,菲尔不来宴会,基本上使得宴会失败,萝丝受到羞辱。 萝丝太紧张了,又不得名流待见,弹奏不出来曲子,当众丢丑,比菲尔不如许多,甚至崩溃,宴会失败,喝酒缓解。 彼得上学去了。2.3.4 彼得来了,发现萝丝酗酒,抓兔子给萝丝,过后为了将来成为医生而在家里解剖兔子,在树林闲逛,树洞中发现菲尔的取向是男性, 菲尔一开始戏弄彼得,觉得彼得过于娘娘腔,之后觉得彼得不错。 萝丝很消沉,看见兔子以后高兴些了,但是得知彼得在家中解剖兔子,对彼得提出异议,遭到彼得拒绝。 乔治在秀与萝丝的恩爱,但是对萝丝的处境没有实质性帮助。2.3.5高潮 彼得在菲尔的友好当中表现出胆量,接受菲尔的帮助,与菲尔日渐友好,听菲尔说话,与菲尔一起玩,注意到菲尔手上的伤口,接受菲人将要赠与的亲手编织的绳子。散步的时候遇见一头染病的公牛,用小刀割下皮子。菲尔失去皮子时,安慰菲尔,给菲尔皮子,晚上与菲尔交换半根烟,菲尔织好绳子时从平日的小木屋消失,不忍心不方便见到菲尔,只在楼上窗户看着。 菲尔与彼得日渐友好,诉说自己的生平,一起玩游戏,说自己最好的朋友的往事,看着彼得手也不斗地杀兔子,失去皮子的时候收到彼得皮子的礼物,瞬间爱上彼得,但是不敢说,只承诺“男孩,你从此在这里一帆风顺。”交出了自己的心,自己的弱点,使得彼得如果要伤害自己易如反掌。第二天仍旧如坠梦中,不敢置信。织好绳子要送给彼得时却在平常的小木屋中找不到人,诧异得团团转。 萝丝看见彼得与菲尔走得那么近,担心彼得,与彼得交谈,但是不明白彼得。喝醉酒卖了菲尔视若珍宝的皮子,帮了彼得大忙。 乔治看出来菲尔是在帮助彼得融入牧场,除此以外啥也不知道。2.3.6结局 菲尔死了。死于传染病,死的很快,很痛苦。 乔治疑惑菲尔是怎么死的,毕竟菲尔从来都很谨慎,不碰得病的动物。很幸福,和萝丝生活在一起。 萝丝受到镇上名流的承认,成为牧场之主,感到很幸福,笑了。 彼得读一本书,书上写,将我从刀剑下拯救,让我的爱人远离邪恶。带着手套凝视绳子,从窗户见到萝丝幸福的笑容,成功保护所爱,手刃仇人,笑了。2.4主题与主旨2.4.1同性之恋中的求不得与包藏祸心作品看起来是讲同性之恋,但是其实根本就没有“恋”,毕竟相互的感情才叫恋情。作品里面有的是菲尔对乔治求不得的单恋与彼得对菲尔包藏祸心的仇恨。 不寻常的是有些人恨得要杀你的时候,对待你的方式,像爱你一样,难怪可怜的小菲尔分辨不清,抵御不得,丧了命。2.4.2阳刚与阴柔。 从个人的气质禀赋上来说,菲尔差不多是死于自己的阳刚之气,死于彼得的阴柔,死于折纸花的能力。 复杂的是,彼得的人设,阴柔的外表下有一颗杀伐决断的心,而菲尔阳刚外表下是无法察觉自我情绪与感情的软弱。 所以从某种角度来说,这个故事是以柔克刚,以阴柔杀阳刚。2.4.3主题与主旨 其实可以不延展,故事就结束在萝丝获得幸福那一刻,观众获得极佳的观影体验。 萝丝获得幸福,意味着彼得成功地保护所爱,手刃仇敌,不计方法。至于死去的菲尔如何,胜利者怎么会在意? 然而,菲尔的死到底使观众感到震撼,总是让观众忍不住思索,菲尔到底是怎么死的?怎样才能避免菲尔的死? 电影很直白地表明,菲尔死于手上受伤未包扎的伤口,作为礼物的感染传染病的皮子与两截烟。而这些一一表露着彼得明白无误的杀心,兵不血刃的谋篇。 延展来看,菲尔的死,其实是源于不自知,虽然菲尔是个情感丰沛,感觉敏锐的人,但是同时菲尔对于自己的情感和感受,又太过迟钝。 这种迟钝,在有心人眼中,就和送上杀我的屠刀一样明显。 彼得就是这种有心人,菲尔运气也不好,遇见彼得,虽然菲尔可能持相反观点。 唯一能够救菲尔,扭转整个局势的,并不是菲尔不要爱上彼得,停止虐待萝丝的行为,这样就不会成为彼得的仇人。 不,并不是这样。 菲尔唯一能活的一条路是,要能搞明白自己需要,爱。 而西部农场的环境中,牛仔们以阳刚为高,甚至认为关心是一种“娘炮”的表现,以至于成年以后的二十多年来,菲尔就像独狼一样独自舔着内心的伤口,而那些伤心满溢得连观众看了都要为之心碎。 菲尔只要从年轻的时候离开农场就行了。 作品中隐约提到:菲尔有牛津大学的学历,即便离开农场也能过的很好。 然而,这个又牵涉到另一个问题:什么使得一个人成为他自己? 除了出身,原生家庭,气质禀赋,财富性格之外,经历与体验也是组成自我十分重要的一部分。 那个离开牧场,不再是牛仔的人,还是观众喜爱并为之心痛的菲尔吗? 所以,是无解的,菲尔命中注定要死在彼得手上,只要两人相遇。 无论观众如何惋惜,都改变不了其死亡结局。 这一点让观众又一次吝惜叹惋。三,文学评论和文学批评3.1是否喜欢,并给出理由 喜欢这部电影,几乎从一开始,观众一眼便能看出隐藏在菲尔眼神中,琴声中的对乔治求不得的爱恋,明白过来,前半部分,菲尔所有的行为,情绪的反复乃至对萝丝及彼得的虐待背后隐藏着的,都是对乔治的爱,虽然菲尔自己可能没意识到,但是观众已经看出来:这是一个讲爱的故事,单恋也是爱的一种。3.2这一部与同类型的其他作品相比,有何特点,高在何处? 结局之后特别注意到电影是菲尔的故事,观众共情菲尔,最后从菲尔结局引出故事中另一重要人物,彼得。 从电影的开篇后,大部分的篇幅镜头用来刻画表现的是,菲尔的情绪,过程是菲尔想要和彼得交朋友,乃至明白过来自己需要彼得给予的,爱。结局是菲尔的死。 令人震撼的结局,愈发凸显彼得兵不血刃的谋篇,只有在以菲尔为主角的故事中,观众只有共情菲尔的喜怒与爱恨,当菲尔快速死亡时,似乎观众自己也体验过一回被爱人谋杀的经历,才能更深地领悟彼得其人其行。 故事的讲述手法非常高超,几乎是这个故事最好的讲述手法,无论是从人物还是情节结构,都如一个不可拆卸没有缺陷的精美工艺品。 导演水平的确很高,奥斯卡获奖作品质量也很高。3.3作品评分获奖及题外话 这部截至今天为止豆瓣评分7.8分,共有8.4万人看过,总体来说评分是精当的。 除了奥斯卡金像奖之外,还获得第78届威尼斯电影节(银狮奖)最佳导演奖,以及各种其他奖项。 名实相符。3.4在观影过后,会给观众带来哪些行为上的影响? 最大的影响是看完电影以后,有一部分对这个故事非常感兴趣的观众会去找原著小说来看。四,电影试听语言以及其他4.1导演 导演简·坎皮恩是世界顶尖的女导演,该片获得奥斯卡最佳导演奖也能说明导演在其中发挥怎样的作用。 简·坎皮恩导演功底深厚,所导演的作品具有强烈的个人色彩,与其他知名男性导演相比,其导演的作品情感表现更加细腻,国内最为著名的是《钢琴课the piano(1993)》,该片获得第66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原创剧本奖,该片的编剧就是简·坎皮恩,一部高质量女性主义之作。 在《犬之力》电影中,由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主演的西部农场主菲尔,情感丰沛,感觉敏锐,弹琴时失意的眼神令人心碎,颇具导演简·坎皮恩一贯风格。4.2演员 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以英国电视剧《神探夏洛克》中“夏洛克·福尔摩斯”一角色风靡全球,观众爱称之为:“卷福”,鬓发微卷是其饰演角色的主要特征。 听闻《犬之力》是其下海之作,以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在影视圈取得的成就难道需要下海?《犬之力》是西部牛仔片,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饰演的农场主菲尔不是暗恋乔治,就是暗恋彼得,三人从性别上来说都是男性,电影中又有几处裸露,落实下海之说。 以上都是网络风言风语不可尽信,以简·坎皮恩导演功底之深,以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演技之高超,《犬之力》作品质量能获奥斯卡金像奖,不可与其他同日而语。 票房暂且不论,除了《模仿游戏》之外,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似乎没得到几部质量高的主演本子。 其他几位演员普通观众看着眼生。4.3情感基调 总体上来说,电影是一种向观众输出情绪的工艺作品。 在《犬之力》中,整体调子很低,主角菲尔不是陷入对乔治的单恋中,就是陷入对彼得的单箭头中,观众在共情菲尔的过程中感到一种强烈的情感得不到回应的揪心与悲伤。 结局菲尔死后,观众在共情菲尔的死亡,为菲尔震惊和惋惜的同时意识到彼得兵不血刃的布局;同时也能与彼得共情,感受到保护所爱,手刃仇人的快感。 也就是说,观众在电影作品中的一场谋杀中,同时共情死者和凶手。 以上在逻辑上讲起来很怪异,但是在电影的艺术中反而是常见的,极高编剧手法的体现。所以,还能怎么用语言文字赞誉这部电影? 至于作品中其他人物之间的情感,比如乔治深爱萝丝,与菲尔与彼得之间的爱与憎相比,情感浓度,决绝程度要低得多,不值得一提。4.4音乐 斗琴那部分特别精彩,观众即便没有出众的音乐鉴赏水平也能够听出来,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饰演的菲尔相比萝丝,技艺更高超,手法娴熟,节奏掌控得心应手,情感丰沛勃发如汹涌澎湃之惊涛。 人物感情蕴含其中,如天日昭昭,如日月之明,只有乔治眼盲心瞎才一无所知。4.5画面 画面中,草原很美。牧场宽广,地势起伏,沾了血的芦苇在风中摇曳,有一种混杂的美感,是彼得兵不血刃谋划的表征。 基本上每一帧的画面都很精致,截图下来可以作为电脑背景使用,牛仔们骑在马上奔驰时宽广粗豪,请镇上豪绅家中宴饮时精致奢靡,女主角精美服饰妆容与背景相映成趣。4.6质感 总体来说,质感层次丰富,变化起伏。 前半部分的牧场与牛仔构成一个保守封闭,尚武与男性气质的世界。从彼得出场之后,精美的纸花与对兔子的爱心造成一场“刚”与“柔”的碰撞。 结局兵不血刃的谋篇使得质感由凄美无果单恋转为“不善良”“太强势”的铁石心肠。五,令人印象深刻的细节5.1芦苇上的兔子血 沾了兔子血的芦苇在风中摇曳,画面很美,但是鲜红的血痕预示着不详,甚至彼得杀兔子和杀菲尔方法类似,都是先温声安抚,然后瞬间扭断脖子。然而,菲尔一点儿也没注意到。 观众看到这里的时候,心都揪起来,因为共情菲尔而生出强烈的恐惧,恐惧彼得将会伤害菲尔,伤害像悬在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不知道什么时候会落下来。 偏菲尔这个迟钝的大冤种像个没事人一样,啥也没觉察出来。5.2“不善良”与“太强势” 马上接着“不善良”,“太强势”的对话,等结局菲尔被杀以后,观众明白这个部分,彼得说的话是真的,彼得已逝的父亲对彼得的看法也是准确的。 然而,菲尔对彼得的话有何反应?菲尔别过头去,否认了这个说法。 偏见蒙蔽了菲尔的眼睛,菲尔只看到彼得纤细的身姿,精致的面容,礼貌周到的态度,能折出以假乱真的纸花,看不到彼得想要成为一个外科医生的心,在家中不顾他人眼光解剖兔子,扭断受伤兔子脖子时的毫不犹豫。 彼得这个年纪的少年,大多数杀不了兔子,即便能够杀兔子,也做不到干净利落。 菲尔太迟钝,看不出彼得有一颗“忍心”。 这里因为菲尔偏过头去,所以错过彼得的表情,但是观众没有错过彼得的表情,观众看到彼得从菲尔的说法发现菲尔并不了解自己,这里彼得对于误解是如何反应的? 彼得沉默了。 菲尔误解了彼得的沉默,但是观众没有误解。 请问,菲尔与彼得是朋友吗? 菲尔是把彼得当作好朋友的,电影中有许多例子表明,比如带彼得一起玩童年时和乔治一起玩的游戏,回忆自己最好的朋友怎么救自己的命,包括送绳子,非常多的自我表露。 但是彼得心中是如何看待菲尔的?5.3“doctor”与“professor” 菲尔其实是个直肠子,爱与憎都十分鲜明,但是彼得内敛而矫饰。 菲尔一开始认为彼得行事像个上流社会的公子哥儿,怎么以菲尔丰富的阅历偏偏看不出来上流社会也有以虚假掩饰所图的部分行事风格。 菲尔当然看不出来此等细节,毕竟这个时候,菲尔被彼得偶尔流露出来对自己关心的柔情欢喜疯了。 菲尔看不出,不代表观众也看不出,电影在菲尔和彼得交朋友之前的细节里面非常明显地显示出来彼得真的交朋友,是什么样的。 “doctor”与“professor”,通过与萝丝的对话,由彼得亲口向观众道出他交朋友是怎样的,台词非常简短,只有两句。 “我最近交了一个朋友,他叫我‘doctor’,我叫他‘professor’,因为这是我们以后想要从事的职业。” 两厢对比,在人际关系中彼得对菲尔对真实态度表露无疑。 观众上帝视角,菲尔身在局中,一叶障目。 朋友是互相自我表露,不是一个人自我表露;朋友是互相提供情感支持,不是单方面提供情感支持。 或者因瞧得上,或者因欣赏,或者因喜欢,其中总是有个缘由的。 如果两个人交朋友,一个人一味地自我表露,另一个一味地提供情感支持,那么,友谊的基础在哪里? 这个人,所图为何? 菲尔不是不知道这些人情往来的关窍,只是一时被一直想要从没得到过彼得给的爱蒙圈。 所以观众看菲尔,既深恨其残酷暴虐,又怜其在情感上孤苦无依。5.4醉女人卖掉皮子 这个情节设置在结局之前,然而需要注意到的是:这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情节,拿掉这一环,后续情节就不成立了。 后续中,无论是彼得送菲尔皮子抚慰菲尔受伤的心,还是彼得特意拿感染传染病的皮子给菲尔以设杀局;前提都是,菲尔失去自己的皮子。 菲尔怎么失去自己的皮子的? 被醉女人卖了。 喝醉的人行事没有太大的逻辑可言,若要较真,也许是潜意识让萝丝知道自己该这么做,情节设置是十分精巧的。 顺便提一句,萝丝是怎么染上酒瘾的?是菲尔有意识地冷漠与虐待。 这里徒叹一句,奈何。六,原著小说与电影之间的差别6.1电影 电影中,是菲尔的故事,菲尔是主角,是故事的主体,一贯相承,虽然最后从菲尔结局为观众引出故事中另一重要人物,彼得。 从电影的开篇,每一个重要人物出场过后,大部分的篇幅镜头用来刻画表现的是,菲尔的情绪,过程是菲尔想要和彼得交朋友,乃至明白过来自己需要彼得给予的,爱。结局是菲尔的死。 电影采取的讲述手法可能比较独特,而且和原著小说相比,也进行过一定的改编,隐约意识到改编的方向,神转折的使用,愈发凸显彼得兵不血刃的谋篇,只有在以菲尔为主角的故事中,只有观众共情菲尔的喜怒与爱恨,当菲尔快速死亡时,才能更深地领悟彼得其人其行。 故事的讲述手法非常高超,有时候,结构是故事区别其他的唯一标志。6.2原著小说 托马斯·萨维奇著。 《犬之力》书名出自《圣经》,救我所爱脱离恶犬,使我灵魂堕入刀剑,想必是彼得的心声。 (全文完)}
Where Do Lilacs Come From回答影迷提出的问题1 本片艺术和看点在哪里?为什么童年的父亲和儿子如此相像?2 电影主题为何?体会逻辑推理在观影和拉片中起到的作用……点击链接 看完再聊戛纳最佳青年导演获奖作品,讲述了一个患阿兹海默症的老人尝试将自己零碎的记忆拼凑在一起的感人故事。短片还获得St Kilda电影节最佳短片奖,并在多个电影节展映。女:又是一部戛纳级作品,这短片艺术在哪里,您给讲讲呗……片头注意,没有占满屏幕,是一个小小的镜框和屏幕的中我们发现,片头就是老人当年的录像,谁拍的?女:儿子拍的!大概七八岁左右……那么请注意:这个方框中的画面和全屏幕要做对比分析……这是父亲与儿子在观看曾经拍摄的家庭视频……其实这些画面都是导演在提示……也就是说,老人目前是失忆状态,老年痴呆嘛!他已经找不到自己,他只是模糊的记得当年有个小男孩和一些视频……而且他也不知道小女孩是谁?女:我看那个小男孩和小女孩在玩藏猫猫,小男孩闭着眼数数,一三,五……怎么跳到五了?断片了呗!老人不就是那个孩子嘛!这时候要理解为断片,或许这就是某种先兆吧?女:明白,以艺术的角度来解释这个细节才有feel……小男孩做游戏的过程中偷窥小女孩,注意这个手势,像不像我们小时候比划照相的动作……?这里引申一个词:焦点!小男孩的焦点就是小女孩,小女孩也是如此。女:哈,我看两人脱离组织手牵手去高粱地了……所以我们看,老人脑子里浮现的这些画面虽然都是全景,但那些只是童年的记忆,而且他并不知道他追的女孩子就是他日后的妻子……女:恩,典型老年痴呆!那么,既然是跟拍,大量的跟拍,我们就要解释这些镜头语言!思考:老人追逐的是女孩……另外,还有什么?女:还有什么……?你注意这几个画面,儿子帮父亲拍摄的画面,也就是帮老人重拾记忆的画面……另外,在本片一开始,老人的眼中是什么?还记得特写后紧跟着是什么?女:是大自然!老人喜欢花,而且因为儿子破坏了花园父亲很生气!老人还亲手教儿子栽花……这些都说明老人热爱大自然,热爱生命!追求,意味着注意力集中,还记得照相的动作吗?想想满屏和小方块的区别?此时产生一个词汇:焦点……妈妈曾经是老人追逐对象,也就是焦点,之后就是大自然,生命,儿子,花卉,一切生命!所以得出结论:老人这辈子的焦点:就是爱,是亲情,是生命!女:所以老人此时脑海中也只有这些碎片式的焦点和画面……是的,继续深挖主题思想:思考儿子在这些画面中所起到的作用!此时,儿子与父亲已经合为一体……那么导演此时想暗示什么?我们发现,老人眼前站着的这个男孩就是童年时代的自己,他跟随这自己,来到浴室,发现自己和妻子在给儿子洗澡……大家注意,这个时候澡盆的里的孩子是老人的儿子,而老人已经是中年的父亲……女:那为什么儿子和当年的自己如此相像?这个问题提的好!这完全是导演的布局。我们对比看,儿子在小时候就摆弄照相机,所以才能记录很多父亲家庭的录像……女:我感觉这孩子和老人童年时代小孩区别不大,不过儿子手中总拿着摄像机罢了……另外,你别忘了,当年老人也比划了一个照相的动作,对吧?此时导演想说明什么呢?那就是本片最有思想和创意的地方!老人,也就是这个儿子的合体,这就叫生命的延续……女:可是为什么要搞成这样呢?好!这就是全篇的思想精髓所在!老人痴呆成这样,片尾,儿子与老人看录像,观众也就知道之前那些录像是谁路的,而且关于闪回,哪些是老人自己的回忆,哪些是儿子通过录像帮助老人在回忆……?女:老人自己的回忆,连小女孩也就是他妻子都不记得了……换句话说:老人的脑子里只有两部分,都作为焦点,也就是片段存放于老人堵塞的大脑中……作为随便存留下来此时就需要儿子来帮他寻找另一部分丢失的记忆,并帮助他找到自己!他能调取的也仅有这一小部分,而这是他一生所追求的,是一辈子的焦点……一般说哈,找回记忆这种事情只能依靠自己!那么现在,老人失忆,儿子所拍摄的视频只能作为辅助作用……但本片绝在哪里?儿子就是另一个自己啊!此时,主题总结出来了吧?女:我来说,您看我总结的对不对?本片导演想表达一个思想:此时,能帮助这位金森老人唤回记忆的只有他的儿子,因为儿子是另一个自己,儿子也就是老人生命的延续……所以,一切归于生命,归于爱!老人一生所追寻的一切此时都得到反馈,这就是爱的传递,爱的教育,爱的回应!女:恩,生命之伟大就在于这种延续和这种爱的传递……女:您在给我解释一下这些画面有啥隐喻?老人脑海中的血管,此时又是艺术呈现……导演有意为之!仿佛帕金森病人的血管造影,之后画面浓缩为眼睛……这些画面都象征宏观与微观,带观众进入一个哲学思考的层面!关于自然,宇宙,一起生命,何为大何为小,什么才是焦点,什么是永恒和永远……女:明白!生命与爱,这些都是永恒!女:最后,其实老人最后还是自己帮自己,依赖儿子就是依赖自己,两者合二为一……真有意思!没想到鉴赏一个短片,不仅需要艺术之眼,懂得镜头语言,还要经过这么多逻辑推理……嗨,真复杂啊!所以每次有人要我写影评,拉片,我总要问,有没有获奖?假如没有获奖,连门都摸不到,纯商业的东东,你让我怎么分析,我又能分析出什么呢?女:倒也是哈!故事怎么编都行,把人物写死写活的,不就在一念之差嘛,您干编剧的能不懂这些吗?就是啊!很多理念我都不知道怎么跟他们解释……真是没得聊!总之一句话:只有获得国际大奖的影片才值得这样分析,才用得上四维一体拉片分析法!女:哦,明白了,那对于一般的那些商业电影我也就不劳您大驾了,恩,所以说嘛,商业片就是个消遣,爆米花电影嘛,不必较劲,各看一路!女:那要是烧脑的商业片呢?穆赫兰道云图你放心,烧脑的级别完全不一样!《穆赫兰道》看过吗,到底几个人做梦?还有《云图》为什么六个故事拆碎了讲?《锅匠裁缝士兵间谍》……就好比 什么车烧什么油,标号都不一样的!女:哦,原来是这样啊,哈!那以后对爆米花电影我就当看着玩了,还省力气呢,老这么费脑子也不行,脑仁痛,哈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电影片名出现前的片段叫什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