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那部电影电影片名出现前的片段叫什么?

最击中我的心是《 飞屋环游记》开头那一段。估计这辈子也是。我的故事是这样的。毕业两年后,女朋友因为重感冒,心脏瓣膜感染。做心脏手术将二尖瓣换成机器瓣膜。前后半年生离死别,到处求医,多次感觉没希望。好在手术比较顺利,恢复比较好。 但有个问题,换机械瓣膜后必须终身服用抗凝的药,华法林。这种药对胎儿影响非常大,很容易导致流产。虽然医生总是会安慰,还是有成功案例。但是意味我们将来很可能不会有小孩。 我一直没敢和家里说,但父母也渐渐知道一些,虽然没有直接阻止。能感觉到他们非常担心,如果真的自己没有小孩,肯定会让父母伤透了心。总觉会亏待他们。女友一直天天以泪洗脸。她家人里比较沉默,也能理解。大家都矛盾。当时自己也没自信能走多远,是否会结婚,未来会如何,但肯定我还很年轻还有很多时间。总会安慰女友,先养好身体,我们还是会结婚,我们会赚很多钱,可以到处旅游环游世界,没有小孩依然很幸福。 渐渐过了一两个月大家都不提这个事。夏天快结束时候,女友恢复比较好,我隔几天都会陪她去医院换药检查。有一天在,我们一起坐在出租房内破旧沙发上看了《 飞屋环游记》。就开头短短几分钟的片头。让我终身难忘。前一分钟他们结婚了,虽然贫穷但幸福。大家都在期盼爱妻的结晶。但命运多舛,医生宣布他们以后不会有小孩了,音乐的画面是忧伤抑郁。然后一起计划去建造一座最美丽的房子。 这些和我们的故事一样。虚幻完美的目标可以让人忘记忧伤,但现实结局总是残酷。但进行到最后一分钟时,老太太死后,看到老头一个人孤独坐在灵堂。那种画面很氛围非常忧伤。女友突然失控,大哭起来 “我死了以后,我们没有小孩,你一个人孤零零好可怜。”当时我热泪涌了出来,紧紧抱住她,亲吻着她的头。一句话也没说。现在想起其实,击穿我的心不是电影而是善良的你。电影可以在此停止结束,观众散场。但现实生活还在继续,无论你是否愿意。后面几年发生事情,也是曲折坎坷,不想细说了,跑题太远了。后来再没重新看过这部电影了。它是一部让人悲伤的喜剧。结局呢? 由于太隐私,匿名了。--更新后续-2018-10---很多人想要知道后续,我还是把它写出来。2010年 我辞去外地工作,和妻子一起来到她家乡四川成都,并快速领证结婚。在成都找了一份外包公司工作,还比较清闲。当时成都房价在地震后跌了很多,有一些积蓄,但还是比较犹豫,想要留出备用,万一妻子身体有问题.还是她比较有魄力,很快就决定就买了房 。交房后,装修了都是我在规划,做计划时候就故意没布置儿童房。没和妻子说我的想法怕她伤心,自己心里还是实在难受。但估计她应该也知道。第一次尝试:空荡房子,显得特别冷清。入住新居一年后,我们还是决定做一次尝试。我开始收集相关资料,咨询华西心脏医生,建议可以使用华法林,他的病人中也有很多生下健康小孩。咨询多个产科医生也没有什么太多建议,而且医院没有给类似情况孕妇用过低分子肝素。大部分医生敷衍,非常不严谨,无法科学评估各种方案的概率,都没有给出直接方案,可能担心承担风险,而且妻子又患有的甲低。网上看到北京上海有这方面专家,但考虑经济情况不可能长时间待在外地。我们决心全程服用小剂量华法林尝试。第一次失败对我们打击特别大。还记得在医院拿了检查报告后,在等公交回公司,在车站站了多久,路人很诧异的盯着我。一次巧合: 后续一段中心里有挫败,失落的感觉。恰好在那段时间,公司派我去以色列驻出差。出差期间和同事一起去耶路撒冷游玩,能感受到那里浓浓宗教氛围。进入了一种朝圣氛围,但没有能让安慰我多少,却感到自己身上苦难。在参观哭墙的时候,同事都戴着小白帽进去。我突然不想进去,自己也没明白为什么,只是远远盯着那堵墙,心里祈祷着“神啊,怜悯我, 实现我的愿意,未来我会再来这里“最后一次尝试:后续自己还在不断收集资料,虽然大致知道要使用低分子肝素才能保证胎儿安全。却没有人能给我完整可靠的,全程的指导。直到我看到这本书:书名翻译成中文是:产科血液学指导手册在当时看来,这本书挽救了我的人生。书里的内容指导非常细致,包括使用药物剂量,使用时间。我决定做最后一次尝试。综合采用option 2:华法林+低分子肝素(依偌) +阿史匹林0~6周:华法林6~13周: 低分子肝素13~34周:华法林34~36周:低分子肝素38~39周:生产生产前36小时低剂量,生产后正常注射几天,防止血栓。甲低:具体不记得了 买药:依偌是进口的药品,华西竟然没有。一番打听后知道省医院有,但而且只能在住院部、门诊无法直接购买。几次在便民门诊被拒绝后,尝试挂一个年轻心脏病医生门诊,看能否有转机。很幸运,我们遇到一个善良医生。再说明了情况后,很钦佩我们勇敢,也觉得方案可行。但还是有点犹豫。在我们苦苦请求下,最后还是答应给我们开两只支,其它事情就看我们运气。后面就靠这个处分买了几个月药。每次还不能买太多,需要半个月去一次。特别担心去医院,发现我的问题,不把药卖我。搞得自己像贩毒一样。就在那段时间看了一部电影 ”达拉斯买家俱乐部“,非常感同身受。深刻感觉到什么是”生命权“,什么是人权。少数人的权力也是权力。只要不伤害别人前提下,什么你都可以去争取。社会需要更多包容,仁慈。漫长过程:随着胎儿慢慢长大,压力是越来越大,就怕有个闪失。几乎都是硬抗,安慰自己。低分子肝素每天早晚要皮下注射,妻子也是吃了非常多苦头。那段时间还是继续上班,没有宗教信仰的我。每天上班出门后,都会深深仰望天空,心里祈祷说“God Love me ".希望上天能怜悯我。成功的喜悦:因为担心胎儿太大妻子心脏承受不了,我们还是决定提前刨妇产。非常幸运,华西产科医生也非常理解,同意在过年前两天刨妇产,那是应该刚满34周。小宝宝5斤不到,但各方面都很健康,就没有在ICU待。护士和医生,知道整个过程后,都非常钦佩。我也是乐呵呵,感觉自己挺牛逼的。但我给她们推荐那本书,没有一个人感兴趣。关于我:再后续不想细写,大概描述一下:成功或失败都是各种因素叠加。一直没有机会再去一趟耶路撒冷。希望自己有钱,能够成立基金会,去帮忙有类似问题的,家庭和孕龄妇女。对医生,都持怀疑态度。---------------------END------------以上是我最近10年真实的事情。需要The Obstetric Hematolog 这本书可以留言。}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电影片名出现前的片段叫什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