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不打11:0什么意思真的是尊重对手吗?

唉,看到高赞我也想起一段学习乒乓球的经历,也算是被打11:0那时间已经初中了,基本没有初中生报名打乒乓球,以前野球打得挺好,算是有一丢丢天赋,那年还没沉迷网络暑假太无聊报了个班,算是圆个乒乓梦吧当时就我一个初中生和一群小学生还有几个准初中生打球,主教练一般教年龄更小的,抓基础和找苗子,老学员和年龄大的学员都是兼职的助教来训练我们有两个助教,都是大学生,其中一个助教几乎天天来,另一个不是经常来那个班水平最好的人就是我,当然是相较于一群小学生,前面说过了初中生是没有人报名的助教有时候没得练手,就会点名我陪打,每次打球都是从6:0开始打,助教会让我6球,然后被硬生生打6:11也算是11:0了吧后来变成我主动找助教打,偶尔能得个一两球,虽然能感觉到进步,但是依然打不过,当我赢几球后,能感觉到助教变得认真打球,速度贼快后来偶尔还会被当做工具人跟小学生中的苗子练手,两个水平的接触,还是让我学到点东西的现在如果两个人打球,都是从正规班一路升,市队省队一直升的那种,如果从第一球到第四个球,一个接发球轮替没有赢球或者没有打出高质量的几个来回,两个人心里就都清楚了高手对局更是如此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风格,前面丢球是为了摸清对方打法和特点,如果没有打出机会,前面几球结果就是整场比赛的结局再来看看11:0,这个大比分不是直接来的,也是从6:0,7:0,8:0打上来的,水平差距即便观众也能看出来,如果继续打下去真的太难看了,零封对手,我们一般称之为剃光头,确实不太好简而言之水平方面,两人心里门儿清最大的不清楚就是水平高的一方不清楚另一方是啥心态假设是努力拼的那类人,不到最后一刻不放弃,那说实在的,真的要让分,他的尊严是自己挣得的假设是平常心的那类人,心里太清楚了,优势短板,是不是装的都太清楚了快结束吧,让分是出于对乒乓球这项运动的尊重,对这么多年的知识和技术的尊重但那个高手不知道哇,不管哪类人先让分吧}
北京时间10月6日,第56届世界乒乓球团体锦标赛第七比赛日,男团1/8决赛,由樊振东、马龙、王楚钦组成的中国队3-0击败印度队,顺利晋级八强。
值得一提的是,在第二场男单对决中,马龙以3-0战胜了印度选手沙提安·纳纳塞卡兰。三局比分分别为14-12、11-5、11-0,马龙在第三局打了一个11-0的悬殊比分!
#马龙11比0#
6日也一度成为微博热搜第一的话题。
马龙在赛后表示,面对纳纳塞卡兰这样一名近几年进步很快的选手,自己也做好了输一局甚至输两局的准备。
对于11比0的比分,马龙说:“刘(国梁)主席之前也提到,对于比赛、对于对手最大的尊重,还是能够全力以赴去打每一个球。就跟斯诺克打147分一样,尽力打好每一分就是对对手的尊重。”
其实在竞技体育的重大比赛中,往往都有一些不成文的规矩。比如说在乒乓球界,比分上通常不能给人“剃光头”。
而中国乒乓球队此前一直“遵循”着这个规定,那就是不能打对手11比0。尤其是在外战上,要尊重对手,维持良好的友谊和关系。之后也就有了张怡宁直接把球往地上发的“0演技”让球名场面。其他国乒选手基本都会遵循这条规则,当比分打到10比0的时候,千方百计地想怎么才能稳稳地让一个球给对手。
不过,偶尔也会有例外。
在2004年卡塔尔世乒赛女团小组赛中,张怡宁遭遇韩国队的李恩实。张怡宁一上来就打得敌手毫无抵挡之力,眼看没有赢球的希望,李恩实几次故意把球打到非常远的地方让张怡宁去捡。于是在第四局,张怡宁没有让对手得到一分,11比0锁定战局。
在2004年进行的世界杯1/4决赛中,马琳以4比1战胜了德国名将波尔。其中一局,马琳在无意的情况下,打了一个11比0。当比分来到10比0的时候,马琳准备发一个失误球,结果打了一个擦边球。马琳就这样11比0赢下了比赛。
2011鹿特丹世乒赛倒数第三个比赛日,在男单1/8决赛中,波尔4比2击败德国队队友奥恰洛夫挺进八强。令人惊讶的是,波尔在第五局中以11比0获胜,让队友一分未得,这在乒乓球大赛中十分罕见。
竞技体育比的就是谁更强
故意让球不如全力以赴
让对手心服口服
这才是体育精神}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乒乓球不打11:0什么意思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