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第五十一回主要内容五十三回后的故事回目有哪些

在中国,这古老的国家里,有一则古老的故事,经过老祖父在豆棚瓜架下、说书人在瓦舍街市中,一年一年、一段一段地讲述之后,竟讲出了一册旷世奇书来。

这本奇书,写的不是纷扰龌龊的人事,也不是缠绵悱恻的爱情,那里头只有四个奇奇怪怪的和尚和一连串奇奇怪怪的事物。这本书就是《西游记》。

它已经成为这个古老国度里最奇异的记忆来源,不管男女老少,人人喜欢它,有些人甚至还建了庙宇来供奉那些和尚。更有些人,在摩挲欣赏之余,忍不住要写些书来讨论它、赞美它。在那些书上,他们这样写着:

读《西游记》而能不笑出声音来的,除非是神经有问题的人!

这些写书人,就像一个憨直的老农,偶尔吃到一口甜瓜,竟忍不住要抱着瓜四处去请人也来尝尝。

如今,我们把《西游记》重新改写过,呈献给各位,也是抱着这样的心情。


《西游记》和我国许多其他的小说名著一样,是根据正史、传说、民间故事等,逐渐发展而成的。

它叙述唐代一位伟大的留学生——玄奘和尚,出游十七年,经过五十多个国家,远赴印度,取回六百五十七部佛经的故事,但又加上了许多趣味性的创作,所以它所表现的内容和意义,也就与原来的玄奘故事不太一样了。

早在唐朝,玄奘的学生慧立就曾替玄奘写过一本《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叙述他的出身和取经历程,内容十分详细,其中如八百里沙河,“诸恶鬼奇状异类绕人前后”等,后来都成为《西游记》里写作的素材。

可见玄奘当年西行求经,确实是历尽艰辛,有翻过大沙漠、火山等奇异的经验,所以后来民间对他的传说也津津乐道,愈说愈神奇了。

这种情形,实在是一般口传文学及民间故事共同的现象,例如古代传说神农氏尝百草,后人就说他为什么能知道各种草的药性呢?因为神农氏的肚皮是透明的;又如岳飞是一名忠勇爱国的猛将,金朝大将金兀术那么凶恶,可是碰到岳家军就大败,民间就传说兀术是赤须龙下凡,而岳飞却是大鹏鸟下降,所以才能克制他。

玄奘故事也是如此,一般人民看玄奘如此勇敢坚毅,经历了那么多、那么远,几乎不是一般凡人所能经历的苦和路,就想象他去的是“西天”(像天一样那么远),路上也一定有超乎常人能力的勇士帮助他,否则以一个血肉之躯的单身和尚,哪能完成这么艰巨的任务呢?

就这样,孙行者和《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又名《大唐三藏法师取经记》)便被创造出来了。

《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全书风格仍然与唐和五代时期的变文十分接近,文字非常古拙,诗歌也很像佛偈或经赞,但它虽然文学成就不高,却是我国第一本有回目的小说,孙行者也开始正式上场了。全书大致具备了后来《西游记》的雏形。

这时的孙行者,是花果山紫云洞八万四千铜头铁额弥猴王变化成的白衣秀才,具有无量神通,因此取经的行动也受到天庭的帮助,例如第十回经过女人国:“举步如飞,前遇一溪,洪水茫茫。法师烦恼。猴行者曰:‘但请前行,自有方便’,行者大叫‘天王!’一声,溪水断流,洪浪干绝,师行过了,合掌擎拳。

此是宿缘,天宫助力!”这个神通广大的猴行者,无疑已成为取经故事中消灾化厄的主角了,因此全书也洋溢着一片浪漫的气氛,有如说故事般的活泼。

据胡适先生考证,这样一个充满机智和神通的猴王,不会是我们自己民族的产物,而是受到印度文学的影响,印度的猴王哈奴曼(Hanuman),即是孙悟空的化身。郑振铎《西游记的演化》一文也有类似的看法。

但我们认为:固然印度那只猴子的故事与孙行者在某些地方有些类似,可是武断地说孙悟空是由哈奴曼演变来的,实在也还牵强了些。细看六朝到唐宋一系列猿猴故事的发展,我们就知道猴行者乃至孙悟空的产生,并不是偶然的。

晋张华的《博物志》里就描写过一则弥猴能变成人形、娶女为妻的故事;唐人的《补江总白猿传》更是如此,白猿只要“一阵阴风”,就能把人摄走。《西游记》里孙悟空也常来这一招。

到了宋朝,一方面有了《大唐三藏取经诗话》这样的作品,另一方面也有一篇完整的短篇小说《陈巡检梅岭失妻记》,叙述申阳洞的猴王,修炼千年,变化莫测,常到红莲寺去听佛法;后来他看见陈巡检的妻子貌美,就变一座客店,趁陈氏夫妻去投宿时,夜里用一阵风摄走了陈妻。陈氏找到红莲寺去报仇,反而被他打败,只好请来紫阳真人,才把他活捉了。

这个猴王,名字就叫作“齐天大圣”。由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知道:

一、猿猴与佛法扯上关系,至少在宋、明之间十分流行,例如这个齐天大圣和明初无名氏杂剧《龙济山野猿听经》、元末杨景贤所作的《西游记》廿四折杂剧都是如此。

二、把猴王称作大圣,也是当时颇为流行的称呼,《陈巡检梅岭失妻记》里齐天大圣申阳公的哥哥名叫通天大圣,弟弟叫弥天大圣。明抄本杂剧《时真人四圣锁白猿》里,那只猴王也自称是烟霞大圣。——在这种背景之下,玄奘故事里加进一位神通广大的猴行者,就不是一件十分突然的事了。

宋代以后,金院本中有《唐三藏》,可惜失传了。元人吴昌龄另有一本杂剧《唐三藏西天取经》,也已失传。这时候,古本《西游记》出世了。

古本《西游记》,当然也早已失传,可是它还有一部保存在《永乐大典》残卷及韩国汉语教科书《朴通事谚解》里,根据这些残存的文字,我们知道它已经把八十一难的轮廓大致勾勒完成了。和吴昌龄那本杂剧一样,它里面已有孙行者、猪八戒和沙和尚。

这本书流行以后,《西游记》的故事大概已经完全定型了。人们显然十分喜爱这样的故事和人物,因为它们能满足大家沌稚的好奇和想象。所以紧接着又产生了廿四折杂剧《西游记》、《二郎神锁齐天大圣》、百回本《西游记》等书。

当然,百回本《西游记》是这里面写得最好的一本。早期的猴王及取经故事,多半把齐天大圣描写成一个神通广大又好色的猢狲,直到廿四折杂剧《西游记》里还是这样。

百回本《西游记》则不同,它只保留了属于猴王的灵敏、活泼、好动、顽皮和幽默感,却把好色这种习性交给猪八戒去发挥。所以我们今天在《西游记》里才会看到那只有竹筒嘴、蒲扇耳的老猪,一见到女人就目瞪口呆、口水直流。

这一点不能不说是百回本《西游记》极高智慧创造的成就之一,因为这样一改,才容易凸显出孙悟空和猪八戒两人性格上的强烈对比,小说内在的张力也增强了许多。

不只如此,百回本《西游记》在文字上、结构上,无不出色。所以书一上市,就风行一时,明清之间删改、增加、批注、评解这本书的也不知有多少,以下是一些比较著名的版本:


从书商纷纷翻印的情形看来,这一则经过长期酝酿而成的故事,的确已经在民间生根了。

我们除了佩服百回本《西游记》作者文字的魔力之外,更要知道,这本书其实还含有唐、宋、金、元、明,将近一千年来的岁月磨炼,以及千年来人们无数心血和情感的投射在内。

这也就是《西游记》为什么能激发我们所有中国人的共鸣的缘故。每个人在阅读它时,都能认同它,并在里面找到自己的影子。

选摘 | 《西游记 : 取经的卡通》

编撰 | 黄庆萱 / 林明峪 / 龚鹏程


《西游记》是中国神话小说的代表作品,描写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的故事。一本正经的“卡通好人”,带着刁钻好斗的“卡通英雄”、憨呆逗笑的“卡通小丑”、没有脾气的“卡通忠仆”,为求取真经,跋山涉水,一路西行,与各种妖魔鬼怪斗智斗力,最后抵达西天极乐世界。本书是改写本,一册之中,十几万字,再现了《西游记》的精华。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
  • 《西游记》第二十七回“尸魔三戏唐三藏,圣僧恨逐美猴王”中的“尸魔”就是“白骨夫人”,她是如何“三戏唐三藏”的?

    首先变成______来山上送饭还愿;接着变成______寻找家人;最后变成______来寻看家人。

  • 《西游记》第二十七回“尸魔三戏唐三藏,圣僧恨逐美猴王”中的“尸魔”就是“白骨夫人”,请简述她第一次是如何“戏”唐三藏的。

  • 《西游记》第二十七回“尸魔三戏唐三藏,圣僧恨逐美猴王”中的“尸魔”是谁?她是如何“三戏唐三藏”的? (4分)

  • 本学期名著《西游记》阅读活动中,七年级开展了阶段性的主题阅读活动。下面是两周内所阅读的章节目录,请完成相关的阅读探究任务。

    第27回  尸魔三戏唐三藏  圣僧恨逐美猴王

    第28回  花果山群妖聚义  黑松林三藏逢魔

    第29回  脱难江流来国土  承恩八戒转山林

    第30回  邪魔侵正法  意马忆心猿

    第31回  猪八戒义激猴王  孙行者智降妖怪

    第32回  平顶山功曹传信  莲花洞木母逢灾

    第57回  真行者落伽山诉苦  假猴王水帘洞誊文

    第58回  二心搅乱大乾坤  一体难修真寂灭

    第59回  唐三藏路阻火焰山  孙行者一调芭蕉扇

    第60回  牛魔王罢战赴华筵  孙行者二调芭蕉扇

    第61回  猪八戒助力败魔王 孙行者三调芭蕉扇

    (1)年级共同的阅读主题之一是“感受曲折情节的力量”。要求精读第27回“尸魔三戏唐三藏,圣僧恨逐美猴王”,完成这个探究任务。通过精读“三打白骨精”这个情节,同学们发现“三打白骨精”中“变”的是       (写出一点),“三打白骨精”中“不变”的是       (写出一点)。由此得出结论,《西游记》中带“三”的故事,其情节曲折的作用是      

    (2)年级共同的阅读主题之二是“探究团队建设过程”。“取经团队”在“三打白骨精”时是不和谐的,而在后来的取经过程中渐渐和谐起来。在你看来,促进团队和谐的最重要因素是什么?请结合上面目录中的某个情节作简要的陈述。

  • 本学期名著《西游记》阅读活动中,初一年级开展了阶段性的主题阅读活动。下面是两周内所阅读的章节目录,请完成相关的阅读探究任务。

    第二十七回尸魔三戏唐三藏圣僧恨逐美猴王

    第二十八回花果山群妖聚义黑松林三藏逢魔

    第二十九回脱难江流来国土承恩八戒转山林

    第三十回邪魔侵正法意马忆心猿

    第三十一回猪八戒义激猴王孙行者智降妖怪

    第三十二回平顶山功曹传信莲花洞木母逢灾

    第三十三回外道迷真性元神助本心

    第三十四回魔王巧算困心猿大圣腾那骗宝贝

    第三十五回外道施威欺正性心猿获宝伏邪魔

    第三十六回心猿正处诸缘伏劈破旁门见月明

    第三十七回鬼王夜谒唐三藏悟空神化引婴儿

    第三十八回婴儿问母知邪正金木参玄见假真

    第三十九回一粒金丹天上得三年故主世间生

    第四十回婴儿戏化禅心乱猿马刀归木母空

    第四十一回心猿遭火败木母被魔擒

    第四十二回大圣殷勤拜南海观音慈善缚红孩

    第四十三回黑河妖孽擒僧去西洋龙子捉鼍回

    第四十四回法身元运逢车力心正妖邪度脊关

    第四十五回三清观大圣留名车迟国猴王显法

    第四十六回外道弄强欺正法心猿显圣灭诸邪

    第四十七回圣僧夜阻通天水金木垂慈救小童

    第四十八回魔弄寒风飘大雪僧思拜佛履层冰

    第四十九回三藏有灾沉水宅观音救难现鱼篮

    第五十回情乱性从因爱欲神昏心动遇魔头

    第五十一回心猿空用千般计水火无功难炼魔

    第五十二回悟空大闹金兜洞如来暗示主人公

    第五十三回禅主吞餐怀鬼孕黄婆运水解邪胎

    第五十四回法性西来逢女国心猿定计脱烟花

    第五十五回色邪淫戏唐三藏性正修持不坏身

    第五十六回神狂诛草寇道昧放心猿

    第五十七回真行者落伽山诉苦假猴王水帘洞誊文

    第五十八回二心搅乱大乾坤一体难修真寂灭

    第五十九回唐三藏路阻火焰山孙行者一调芭蕉扇

    第六十回牛魔王罢战赴华筵孙行者二调芭蕉扇

    第六十一回猪八戒助力败魔王孙行者三调芭蕉扇

    (1)年级共同的阅读主题之一是“感受曲折情节的力量”。要求精读第二十七回“尸魔三戏唐 三藏圣僧恨逐美猴王”,完成这个探究任务。通过精读“三打白骨精”这个情节,同学们发现“三打白骨精”中“变”的是________ (写出一点),“三打白骨精”中“不变”的是 __________(写出一点)。由此得出结论,《西游记》中带“三”的故事,其情节曲折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 。

    (2)年级共同的阅读主题之二是“探究团队建设过程”。“取经团队”在“三打白骨精”时是不和谐的,而在后来的取经过程中渐渐和谐起来。在你看来,促进团队和谐的最重要因素是什么?请结合上面目录中的某个情节作简要的陈述。

    (3)除去以上两个探究主题,请你根据阅读范围,自主确定一个新的探究主题,并从以上所给章节目录中精选三个回目进行跳读。

  • 林庚先生评价孙悟空身上具有“传奇性的英雄性格与特征”,请你选择以下章节中的其中一章内容,简要分析孙悟空的“英雄性格与特征”。

    (1)观音赴会问原因  小圣施威降大圣   (2)尸魔三戏唐三藏 圣僧恨逐美猴王

    (3)二心搅乱大能坤   一体难修真寂灭   (4)妖魔宝放烟沙火 悟空计盗紫金铃

  • 阅读《西游记》第二十七回“尸魔三戏唐三藏 圣僧恨逐美猴王”节选,完成下面小题。

    唐僧叫沙僧包袱内取出纸笔,写了一纸贬书,递于行者道:“猴头!执此为照,再不要你做徒弟了!如再与你相见,我就堕了阿鼻地狱!”行者连忙接了贬书道:“师父,不消发誓,老孙去罢。”他将书摺了,留在袖中,却又软款唐僧道:“师父,我也是跟你一场,又蒙菩萨指教,今日半途而废,不曾成得功果,你请坐,受我一拜,我也去得放心。”唐僧转回身不睬,口里唧唧哝哝的道:“我是个好和尚,不受你歹人的礼!”大圣见他不睬,又使个身外法,把脑后毫毛拔了三根,吹口仙气,叫:“变!”即变了三个行者,连本身四个,四面围住师父下拜。那长老左右躲不脱,好道也受了一拜。大圣跳起来,把身一抖,收上毫毛,却又吩咐沙僧道:“贤弟,你是个好人,却只要留心防着八戒言语,途中更要仔细。倘一时有妖精拿住师父,你就说老孙是他大徒弟。西方毛怪,闻我的手段,不敢伤我师父。”唐僧道:“我是个好和尚,不题你这歹人的名字,你回去罢。”那大圣见长老三番两复,不肯转意回心,没奈何才去。你看他:

         ①         ②     。一头拭迸坡前草,     ③    

    上天下地如轮转,跨海飞山第一能。顷刻之间不见影,霎时疾返旧途程。

    你看他忍气别了师父,纵筋斗云,径回花果山水帘洞去了。独自个凄凄惨惨,忽闻得水声聒耳,大圣在那半空里看时,原来是东洋大海潮发的声响。一见了,又想起唐僧,止不住腮边泪坠,停云住步,良久方去。

    1.《西游记》中,常用诗的形式陈述事件的发展。选文中的诗句记叙了孙悟空拜别师傅、嘱托师弟、腾云离去的过程。请将下列三句诗的选项字母依次填在答题卡相应横线处,要求对仗工整,内容通顺。

    A.含悲留意嘱沙僧     B.两脚蹬翻地上藤     C.噙泪叩头辞长老

           ②       ③    

    2.选文中,唐僧为何不要孙悟空做徒弟了?

    3.小说中的人物往往具有丰富的性格特点。选文中,孙悟空受冤枉被逐出师门,依然忠诚于师傅。一“变”一“拜”,依依不舍,洒泪惜别,从中我们看到了孙悟空重情重义的一面。孙悟空还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呢?请结合《西游记》的其他情节,谈谈你的看法。

  • (1)(西游记)中的回目名称多讲究对称,如第二十三回“三藏不忘本  四圣试禅心”。按照规律,请将以下回目名称补充完整,在横线上填入序号即可。

    ①濯垢泉八戒忘形  ②尸魔三戏唐三藏

    (2)从以上三回目中选择你最喜欢的一个,说说理由。(可从情节、人物形象等角度阐述)

  •                     西游记(节选)

    唐僧大惊道:“悟空,这个人才死了,怎么就化作一堆骷髅?”行者道:“他是个潜灵作怪的僵尸,被我打杀,他就现了本相。他那脊梁上有一行字,叫做‘白骨夫人’。” 唐僧倒也信了;怎禁那八戒旁边唆嘴道:“师父,他的手重把人打死,只怕你念那话儿,故意变化这个模样,掩你的眼泪哩!”唐僧果然耳软,又信了他,随复念起。行者禁不得疼痛,跪于路旁,只叫“莫念!莫念!”唐僧道:“猴头,还有甚说话!出家人行善。你在这荒郊野外,一连打死三人,倘到城市之中,人烟凑集之所,撞出大祸,教我怎的脱身?你回去罢!”行者道:“师父错怪了我也。这厮分明是个妖魔,他实有心害你。我打死他,替你除了害,你却不认得,反信了那呆子,屡次逐我。”

    1.上文是《西游记》第27回的节选,该节讲述了一个精彩的故事,这个故事叫做:

                                               (2分)

    2.根据文段中对话描写,概括孙悟空和唐僧的性格特点。(4分)

    ①孙悟空性格特点是:                                        

  • (题文)《西游记》阅读,完成下列小题。

    (1)下列对《西游记》相关情节的描述错误的一项是(______)

    A.白骨夫人先后变成花容月貌的女儿,老夫人和老汉意图迷惑唐僧,都被孙悟空一一识破并 打杀,唐僧一怒之下赶走悟空。

    B.唐僧与车迟国三大仙斗法,先赌猜柜中之物,再赌赛求雨,而后赌砍头、剖腹、油锅洗澡, 结果都在悟空的暗助下取胜。

    C.六耳猕猴假冒悟空打伤唐僧,真假悟空先后去找观音、玉帝、唐僧、阎王分辨都没能成功, 最后六耳猕猴被如来识破。

    D.师徒四人途径火焰山,悟空去借芭蕉扇,先是被铁扇公主扇走,而后又借了假扇,最后与 众天神战胜牛魔王取得真扇。

    (2)结合下列选段内容,具体分析孙悟空和猪八戒性格的不同特点。

    正走处,只见八戒绑在殿前柱上哼哩。行者近前叫声:“悟能。”那呆子认得声音,道:“师兄, 你来了?救我一救!”行者道:“我救你,你可知师父在那里?”八戒道:“师傅没了,昨夜被妖精夹 生儿吃了。”行者闻言,忽失声泪似泉涌。八戒道:“哥哥莫哭;我也是听得小妖乱讲,未曾 眼见。你休误了,再去寻问寻问。”这行者却才收泪,又往里找寻。

    (节选自《西游记》第七十七回)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西游记第五十一回主要内容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