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手发新歌为啥这么慢?去年她就公布新歌片段已制作好了,今年马上都过完了,怎么还不发出新歌?

李承铉在《披荆斩棘》第二季挑战方言摇滚,并特地从零学习小号表演。

“回忆杀”正成为爆款综艺屡试不爽的“流量密码”。近日首播的《披荆斩棘》第二季再度掀起全民“在线KTV”:从温兆伦翻唱《一生何求》到任贤齐再唱《伤心太平洋》;从张震岳改编《思念是一种病》到郑钧重唱《私奔》,横跨30年的老歌集中亮相,让70后到90后都能在其中找到自己的青春回忆。

艺人竞相演绎老歌,韩国歌手李承铉却挑战了一首鲜为人知的方言摇滚《莫欺少年穷》。表演中,他不仅尝试用客家话演唱,还特别为这首歌从零学习小号表演。就是这样一首被视作“冷门”、缺少大众共鸣的作品,一样激起了网友的热烈讨论,登上多个平台话题热搜。作为原唱原作者,乐队九连真人在认可李承铉对客家话认真到位的演绎之外,同样也感恩这样的合作——“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希望会有更多音乐人对客家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产生兴趣!”

眼下,综艺已经成为声量最大、受众面最广的文艺平台之一。从《乘风破浪的姐姐》到《声生不息》,我们看到优质音乐创作跨越时代的生命力。在业界人士看来,一方面,经典老歌滋养了综艺,为节目博得了广泛关注、在网络上引发大众话题讨论;反过来,“回忆杀”帮一众歌手重回大众视野过后,综艺能否反哺创作本身,让当下华语乐坛的新歌好歌,经过节目的视听呈现,越过“情怀滤镜”,发出更大声量,从而形成音乐与综艺创作生态上的良性互动。

从改良“小众说唱”到原汁原味演绎方言摇滚,爆款综艺助力新作出圈

“如何上山,如何下山”,音乐未起,李承铉的客家清唱先行,有如山间少年呐喊,撞击人心。唱到一半,他“复刻”乐队表演,来了一段小号,成为舞台“燃点”,令弹幕刷屏“炸裂”。当晚,“李承铉客家话唱莫欺少年穷”话题即冲上抖音、微博热搜。一方面,大众感慨于韩裔歌手能选择中国岭南方言歌曲,并演绎得到位出彩。有网友留言:“本客家人都觉得这客家话唱得好”;另一方面,在《披荆斩棘》节目里一众怀旧金曲竞演中,这首小众摇滚曲颇有些“差异化竞争”的味道,让观众直呼“惊喜”“有创意”。

其实,这不是李承铉第一次翻唱他人新歌。《披荆斩棘的哥哥》第一季初舞台亮相之时,他就将一首说唱歌曲《天上飞》带火出圈。因为他的翻唱,有听众回头去找来《天上飞》原版收听,不少人感慨,“翻唱比原唱好听”。可以说经由专业歌手演绎与节目重新编曲包装,歌曲品相有了不小的提升。面对观众对原作制作演唱比较粗糙的吐槽,原唱Saddoggy(郝安剑远)也心悦诚服,“他唱的属实给我惊到了,因为他现场的表现,还有稳定程度,包括形象、嗓音,各个方面真的很棒”。相比于被比较,他感慨“作为音乐人自己的歌没有被听到才是最惨的”。他坦陈,不管争议还是关注,这些反馈都激励自己在现实里进一步努力创作。

相比于“改良”相对青涩的说唱创作,面对此次的方言摇滚,李承铉却选择“原汁原味”地还原。九连真人披露,为了降低翻唱难度,乐队曾主动提出改变客家话歌词,或者修改歌曲结构,给李承铉留出更多表现空间。然而,李承铉却知难而上,他说“这一版更能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我也希望可以原汁原味地保留作品本来的样子”。这样诚恳的态度,让九连真人感慨“珍惜文化,尊重音乐,这样的‘中国女婿’值得我们Respect(致敬)”。

不管是改良“小众说唱”,还是原汁原味演绎方言摇滚,经由爆款综艺的“转码”,这些新歌好歌都得到恰如其分地呈现,从而实现“破圈”触发大众情感共振。

带话题、带热度能力不输老歌,不妨给新歌多一点“发声”机会

《莫欺少年穷》这首歌,也不是第一次登上综艺舞台。早在2019年综艺《乐队的夏天》上,九连真人初登场就演唱了这首歌。两位乐手以客家话对唱的形式,展现渴望外出闯天下的小镇青年面对父辈的质疑与担忧,所表现的少年心气。那种透过怪诞音乐所释放的原始张力,之于《乐队的夏天》和摇滚界,都无疑是一股生猛力量。乐评人“耳帝”就评价,“有一股原生、野蛮又毛糙喷发的少年血气”。

此后,这首歌又成为电影《雄狮少年》的片尾曲。电影展现着一群少年人重拾广东传统文化舞狮,在追逐梦想的过程中不断成长,也建立与家乡更深刻联结的故事。影片充满地域色彩与烙印民俗文化基因的气质,与《莫欺少年穷》不管是从地域文化观照还是主题表达上,都形成了巧妙的互文,被不少影评人视为“神来之笔”。去年底,纪录片《中国这么美》又跟随九连真人来到《莫欺少年穷》的创作生发之地——广东连平,完整了歌曲主角“阿民”的故事。就在两个月前,《莫欺少年穷》还登上综艺《你好星期六》的舞台,经由昔日偶像男团成员檀健次与乐队合作演绎。

作为近几年诞生的原创作品,《莫欺少年穷》在综艺、纪录片、电影等的呈现中,不断扩大作为小众歌曲的大众传播半径。反过来看,它的每次综艺亮相都能引发新的讨论,是否也就意味着——从某种层面上说,优质新歌的带话题、带热度能力不输老歌?诚然,一档头部综艺“上新”时,触动大众怀旧情绪的老歌能为节目快速聚拢人气。然而,观众也会审美疲劳。回看《披荆斩棘》的“姊妹篇”《乘风破浪的姐姐》,三季口碑热度均有所下滑。观众批评的焦点之一就在于,即便是主打“情怀”牌,也需要呈现上的创新。业界人士希望,呈现《莫欺少年穷》这样歌曲所带来的正向反馈,能够给予综艺主创更多信心——在怀旧、考古风劲吹的当下,能否给予新歌更多的亮相机会,使其为“综N代”注入活力同时,也推动华语流行音乐向前发展。

}

重复的单音伴奏和山呼海啸一般的和声,以及他在万人声响中沉沉浮浮的呼喊。我听过许多遍,都无法写出什么。而在这个《神树》将从海口演唱会的舞台走到所有《歌手》观众面前的当口,我仍然希望尽我之力,写出一个普普通通的听众的感受。

“我淹没在万人声响,眼泪已经盖不住哀伤。我感应这海啸悲凉,拆碎这座万籁的牢房。” 是我全篇最爱的段落。

演唱会第一次听到这首歌之后许多天里,它都在我的脑海中挥之不去。像许多人所说的,这首歌有些末世之意,却又不止于对末世场景的描绘。只一句“crash and cold” 我仿佛看见滔天巨浪席卷而来,海和天混沌在一起,人类的造物都消散在自然面前,一种巨大的压迫感与无力感席卷全身。从很久以前开始,我就钟爱宇宙视角的叙事,热衷于将自己想象成宏大叙事中的一粒渺小的星尘,这首歌也不例外,我远远看着歌手在暴风中央的呼喊,好像在远远看着宇宙边缘超新星的燃烧。在这个短短一首歌构建宏大的世界观中,有始终贯穿的钢琴单音,有震人心魄的鼓点,有歌手略带沙哑的嗓音,有山呼海啸般的和声,这些元素彼此独立彼此抗衡却彼此交缠。舞台外的世界在崩塌,歌手就在崩塌的中心,好似最后的方舟,承载着灵魂与悲悯的神树光芒渐渐熄灭…直到那一句“never give up”出现,统共十次,一次比一次更撕裂更沉重更笃定更充满力量感,到今天我每每听到仍为之震颤。

我也一直在想,小华在这首歌里把自己放在什么位置,是由洞悉一切的悲悯者的角色,还是代表着末日向死而生的人类众生,亦或是两者的融合,艺术没有标答,他的歌更没有统一解答。但是我总是从海口神树的舞美想到《阿凡达》中的灵魂之树,也一己私愿地这样揣测:在他歌声中矗立的那株神树是不是有着相似的意义?像NaVi族人将万世的记忆与对自然的崇敬交付与灵魂之树,歌手也将自己联结到了自然的灵魂中去一一万物有灵,我无法知悉写下这般曲调的他的心中所想,只觉得天地间有关冰冷、凛冽、伤痛、毁灭、救赎、善良、勇气、悲悯的体验,都悉数登场。

贴一个神树的live,看看舞台和原版歌词。

再贴一个《降临》的回答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平安歌手最好听的歌曲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