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体思维在电影《十二公民》中体现在哪些方面?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马克思曾经说过,人与其他物种最不同之处在于人类的本质是社会性。只有在社会中我们的价值才可以得到合理的实现。所以群居是必然的。通过与人发生交流沟通,我们才能有发展。

心理学上有个著名的群体效应(Group effect)。即当个体聚集在一起产生群体时,通过群体对个体的约束和指导。

在群体中的个体会影响整个群体的变化,而群体也会对个体产生反作用力,促使个体的心理及行为发生一系列的变化。


群体是一个神奇的团队,当所有人聚集一起思考问题时,是会产生化学反应的。虽然群体的力量比个体要强,但个体处于群体中会很容易被整个群体带跑偏。

受到群体带来的压力而使自己的想法无法表达,能力也得不到发挥,这时整体的工作效率便会降低,就便是群体的社会致弱效应。

团体活动中,为了整体利益势必会以牺牲个体利益为先,在群体中,个体一开始会保留自己的想法,但经过群体的一起思索便会朝着某一方向发展。

由于在群体中会做出的决策会使大家的责任分摊,不像个体独自做决定时所要承担的责任大。所以决策最终会导向更为冒险的地方去,这便是有名的冒险性转移(Risky transfer),也是我们常说的群体极化。


位于群体中的决策,其实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折中主义,有时更偏极端化。因为我们处于集体中会自动遵循群体决策规则,人们在群体中做冒险的决定会不自觉将责任分担到每一个人头上。

除此以外,当在群体中时,我们会把自己的观点与他人观点进行一定的比较评估,并想知晓他人对自己观点的看法与评价。

就算自己有单独的见解,但在与他人比较之后,会产生一种神奇的效应——沉默的螺旋效应,即原本持有反对意见的群体成员会跟从群体里大部分人的意见。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少数服从多数。

《十二公民》这部优秀的悬疑电影片,通过陪审团,作为一个群体,来根据已有的证据对杀人案进行探讨,最后采取全票通过一个统一的答案,陪审团才能离开。

最开始,大家都裁定这个案件的杀人犯就是那位富二代,但只有一位坚持自己的观点,并始终不愿意改变意见。


由于意见的不统一,大家都说服不了那位坚持自己观点的,中途很多人迫于无奈,想早点解决这件事离开,不少人开始改变自己的观点。

这场讨论最终也非常具有戏剧化,大家最后终于在第一个反对人的坚持下,改变了自己的意见,统一了一致的观点。

这个陪审团对应的就是现实生活中的群体,处于群体中,很多人都不会有自己的观点,都选择随波逐流,刚开始《十二公民》的陪审团也有几个曾经有也持有反对意见,但他们之前的人大多数都是支持为主。

但只有一个人坚持到了最后,我们在群体中很难保留自己的想法,很多事就是这样被决定下来的。群体思维会为我们节省时间,分担责任,让我们有一个决策。


那些真正见过世面的人,懂得更远的格局,他们往往会跳出整个群体之外去思考,会使自己有一个独立思考的空间。

这样也极大避免了群体思维对他们的影响,即使在群体中,他们也可以保有自己的思维。不会陷入群体极化的为了遵循群体准则而偏向群体。

著名的探讨群体心理学——《乌合之众》也阐释到,当人们处于群体之中便会使个体的个性被泯灭,群体会出现取代个体思想的现象。而那些没有见过世面的人,更容易被群体思维带跑。

正如现在社交网络的发展,很容易就 引发网络霸凌现象。很多人根本不了解网络上到底发生了什么,他们便会断章取义,看着大多数人所说的他们就会自认为是事实。

所以一开始批判攻击的声音并不是很大,随着越来越多的人聚集在一起用一个声音说话,共同坚持一个思想,最终在网络上掀了可以扼杀人的网络暴力。


等到有人死于网络暴力,他们才反应过来自己也曾是施暴的一方。世界之所以丰富多彩正是因为思想互相交融碰撞激起了时代的浪花,始终用一个声音说话很可怕,我们得学会在群体中找到自己。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乌合之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法律是全体公民的意志体现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