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一部电影,2000年左右的大陆电影。太平间一个男的没死,护士进来发现少了一个尸体,四处寻找?

  《入殓师》讲述的就是这样一场关于生与死的故事。做为大提琴手的小林大悟所在的交响乐团解散之后,不得不回到家乡,成为一名入殓师。不妨看看《入殓师》观后感。

  【篇一:入殓师观后感】

  入殓师是日本的一部经典之作,首先从影片的名字上就与众不同,给不同的人可能会有较大的感觉上的差异,有的人在看之前可能不敢或不想看,因为一听到入殓师这个名字,心理面油然有些发憷,但事实上影片却并不是观众们认为的那样,相反,整部影片中没有一点惊悚的成分在里面,而是处处充满了人与人之间那份最珍贵的感情,这部电影从主人公大雾这样一个角色,说明了一些问题,同时也讲述了一些不为人知的事情,让人们对入殓师有了新的理解与看法,

  这部电影讲述了三种情感,第一是爱情,主人公大雾与他的妻子之间,给人的感觉是非常和谐,两个人之见都能够互相理解,互相体谅,给人很温馨的感觉,影片的第二种感情是父子之情,其实电影从开始时就埋下了伏笔,大雾经常回忆起小时候与他的父母在河边的沙滩上捡石头的场景,但是每当出现他父亲的是后却总是模糊不清的,只有轮廓而已,当到了影片结束的时候,才出现大雾的父亲那清晰的一面,影片的第三种感情是大雾与他的师父之间的情感,开始大雾去公司应聘的时候,当他知道他所进入的公司的性质时候,几既惊讶又难以接受,但是通过他师父的一次次的教导,使大雾终于理解了他的职性质,使他欣然的接受了自己职业,从另一个角度认识了自己的职业,

  从音乐的角度简单分析一下,整部影片都以大雾手里的那把大提琴作为主线,大雾拉大提琴的场景贯穿于这个部电影之中,而所拉的曲子正式映衬了电影的主题,电影的情感,影片中的曲子是久石让写的,而他其恰恰善于写这种伤感,煽情的曲子,善于运用大提琴与钢琴的配合,本来电影的故事情节就已经十分感人,再加上久石让的音乐,不得不让人流着眼泪看电影,实在不能不触动人的灵魂,十分感人,

  这部影片的特点之一是,故事情节的主人公相当少,至少有几个人,但是却绝不会让观众有空洞之感,故事情节也不复杂,但却一定能够打动人心,让人们从零一个角度理解了死亡的概念,影片后来讲述到大婶死后,一直默默爱恋她的那位大叔讲的几句话,他说,人死并不等于结束,只是人们要通过这扇门,走向另一个永远没有痛苦的世界,这或许就是导演要对观众们所说的话,

  这部电影的另一个特征是,里面加入了一些幽默的元素,虽然这部影片以感人的故事情节为主题,但是却并不缺乏幽默,从大雾去公司应聘的那时起,就时不时的出现幽默的场景,让人不会总沉寂在一中伤感之中,这或许是电影创作的一种手法吧,当把电影看完后,心里很是难受,因为那是我们已经知道大雾有了自己的后代,当他将自己父亲受掰开后发现父亲紧紧的握住那块大雾小时候送给他的石头的时候,他明白了一切,而且将这块石头保留给了他的后代,说明了将他父亲对他的爱传给了下一代,看到这里,不得不让人感动,同时,又应征了那句话,死亡并不算什么,那只是过程,通向另一个世界的过程。

  【篇二:《入殓师》观后感】

  随机到这样一个惬意的背景,心里很舒服,耳畔响起的是在酷我中刻意寻到的一首《死亡》轻音乐,这是大明宫词的主题曲,当然其中的幽怨和沉浮汇在其中。

  看过了《入殓师》依旧没有忍住流了泪,但这是不一样的泪水,感动不同寻常,记得看过许多片子都哭了,但每一次都不同的。这是一部死亡的旅程,在看过之后就不会对死亡有异样的感觉和恐惧了,深深体会了死亡不是结束而是另一端征程的开始,骨肉之情,夫妻之情,兄弟义气众多人间不同的情都融入其中给人已情感极大的满足,每一次在死者家人面前的神圣仪式让我们为死者最后的旅程充满了尊重。不论死于何故,只希望能让他(她)安然离开。

  看到现在的遗体和照片对照面容憔悴,在等待入殓师时充满了不满和焦躁,然而当看到妻子曾经的容貌才发现忽视了许多吧,连妻子平日里喜欢的口红的不知道,在盖棺的那一刻一个男人所有的不忍和软弱都白白的显现出来,不舍但不能,妻子的离开让他不知以后该怎样。

  因为特殊的原因,只因为性别的向往和自我认同的差异,而逼他走上了归路。没有看到哀怨和痛苦,他走的安然。也许去天国能成为一个自己满意的角色,最后的路程家人的认同满足了她小小的心愿。父亲对女儿的眷恋原谅她所有的做法。

  母亲一生的劳碌最终离开在了柴火旁依旧还是工作,不能得到儿子的支持,快乐的支持着这个澡堂只希望给客人们带来便捷,就好像一个承诺一样需要用一生来完成。然而那位泡了50年澡的老人对这位母亲的执着给予了支持,他说的多好啊,终会再见,在按下按钮的一刻没有过分的哀伤,因为他坚信会再见。所以是快乐了。那条黄丝巾是母亲生前的装饰配件,喜欢所以陪着她离开。

  不论是逆流而上的鱼,还是手中紧紧不放的石头是有生命的延续,有新征程的开始。虽然父亲去了,可是儿子即将来到,父亲将沉甸甸的心意交在了儿子手中,儿子的儿子要延续这份爱。

  看似让人难以启齿的工作,却让他感受到了死亡的平和,安定,淡然,冷静。因为拥有不同的心境才可安静的工作,才可面对巨大的精神压力,这份工作对于任何人来说不会有这样的感悟吧。一双能用大提琴告诉听众的是音乐里的故事,而入殓师的双手有在遗体上书写了生命的讴歌。

  所以死亡是不可怕的。

  【篇三:心理影片《入殓师》观后感】

  伴随着充满淡淡忧伤的旋律以及弥漫着雾一样的冬天,一下让人进入了神秘禁忌却又最易让人感慨唏嘘的死亡话题中。

  影片细致入微的向人们展现了日本人的入殓程序,让人不得不惊诧于日本文化中的仪式。仪式是日本文化中一个重要的元素,从茶道到花道到香道到剑道,一切都是按照仪式的程序来要求,一丝一毫的差池都不能有,这可能源于日本独特岛国文化,不利于向广处发展,所以要向深处发展,不能做到广而博,就要做到精而深。入殓的程序也体现了这种仪式化特征,每一步每一个动作,都要求精益求精,象舞台上的走步一样严格,这不仅是对于逝者和他们家人的尊重,更是对生命的尊重。作为大提琴师的小林,为活着的生命制造美,作为入殓师的小林,为死去的生命制造美。看到这些,我们不经意间触动了心中那久远而深邃隐痛,不觉中已经潸然泪下。

  说到影片中最大的主题,对于生死的理解与感悟,影片更是以一种东方式的启迪来引起观众的思索。小林每送走的一个人,都与他们的家人有一段难以言表的故事,随着死者的逝去,所有的故事与感情都化作眼泪与灰烬,留下了不尽的苦涩。这一点,更体现在小林自己身上,他和父亲的关系,每每令小林感到痛苦,理解还是痛恨?一切都在转念之间,乃至于生死之间。而更令人回味的是,小林有一天在桥上看到河里的鱼,拼命的向上游游,然而从上游却漂来了几条死去的鱼,小林很是感慨。这时,他的一个朋友正好经过桥上,于是停下来和他一起看鱼,小林说:“真是悲哀啊,为了死而努力,终归一死,不那么努力也可以啊。”他的朋友说:“是自然定理吧,它们天生就是这样。”看到这里,我突然感悟到生命像一条河流,我们都是河里的一条鱼,无论如何努力回溯,终究是无功而返,生和死的距离,有时显得是那么的近。正如春晚小品“不差钱”中小沈阳所说,人的一生其实可短暂了,眼睛一闭一睁一天过去了,眼睛一闭不睁一辈子就过去了。

  【篇四:《入殓师》观后感】

  除了宫崎峻的动画片,我很少看日本的影片,相比它的慢节奏,我更愿意感受好莱坞大片的跌宕起伏和惊心动魄。但是这部去年夺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入殓师》却改变了我固有的观念!

  这是一部关于如何尊重生命和死亡的电影。主人公小林大悟原是东京一家乐团的大提琴演奏家,想要成就一番事业的他,在经历了4个月的管弦乐演奏后,得到的却是“乐团解散”的噩耗与购买乐器的高额债务。迫不得已,大悟与妻子美香回到了故乡,过起了清贫的日子。不久,在一则有着“年龄不限,高薪保,按实际劳动时间计费,旅行助理,NK代理商”等字眼的广告的误导下,不明真相的他成为了专门把死者送往安乐土的入殓师。

  从扮死者拍入殓指南DV开始,到第一次近距离接触死者——一个去世两周已经腐烂的独居老太太。他的生活从人生顶端跌入悲惨低谷,每天带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家中的他,哪怕看见饭桌上妻子煮熟的肉也会想吐;更因为对美香难以启齿,最初的他只能独自在痛苦中挣扎……但渐渐地,在性情古怪、工作认真的社长佐佐木的指导下,他慢慢喜欢上了这份特殊的工作,明白了其实每一个生命都是有其独特价值的。这样的“死亡仪式”,能够满足死者生前的心愿,也缓冲了生者对死者离去的悲痛,并为死者的家人留下最后一眼的“美丽”记忆——这,就是这份工作真正的意义所在。

  这是一部有着积极向上意义的电影,尽管没有谈到宗教,可同样让人感觉有宗教一样的平和与神圣。看着入殓师带着严肃又宁静的神情,严格地按照特定的程序,虔诚地给死者洗浴,穿衣,化妆,让人感到:死亡并不可怕——那不是归去,而是启程。也许,入殓工作对于死者毫无意义,只是给生者将难以言出的情感释放出来的唯一机会。既然人们都觉得生如夏花一般绚烂,那死也理应像秋叶一样静美。所以,入殓仪式就是生者向死者表达的最终又最重的敬意,入殓师也正是因为了解这一切,才总是能以其对死者的尊重在最后一刻赢得人们的尊敬与对这个行业的改观。

  整部影片的色调淡雅,忧郁,沉静,内敛——浅黄的草,银灰的树林,潺潺的流水,茫茫的雪山,带着典型的日本式的审美将情节和对白时而沉重、使人热泪盈眶;时而又轻松幽默、令人忍俊不禁衬托地淋漓尽致。在绝大多数电影中,死亡常常被表现为血腥和暴力的结果,只有这部片子,才能让人在认真地思考、感受死亡之余,还能从中得到生活的激励及对生命的敬畏,这是来自内心深处的感动,而不仅仅是悲怆和痛苦。

  最后,我想引用片中的一句意味深长的话作为结尾:“使已经冰冷的遗体复生,授予其永恒之美。那是准确的,冷静的,一种至高无上的爱。在最后的时候送别故人,静谧地,那一举一动都是如此的优美……”。

  【篇五:入殓师观后感】

  这是一部记录凡人成长的影片。

  影片中的主人公从小被父母逼迫学习拉大提琴,因此主人公对他父母心中有所不快。然而在不幸遭遇所在乐团被解散之后,事业的主人公带着妻子来到了儿时的家,开始新的生活。

  在电影中,为工作而烦恼的主人公偶然间被一家从事入殓工作的子公司录用。尽管主人公对此心生顾虑,但经不起老板的挽留以及生活得压迫,终于尝试就职。与此同时,主人公也开始在儿时居住的地方一点一点地找回了曾经遗失的美好。(其中澡堂的设计以及澡堂老板娘的塑造不错)

  虽然这其中曲折不断,几次险些使主人公放弃世人所不齿的入殓师工作。然而也正是因为这种那种险象的巧妙叠加,使得极为人物在不经意之处便从平凡之人蜕变为圣人。其中包括澡堂老板娘、入殓公司老板、一位过路人等。他们在对生活中的平常事发表一些常论之时,总能恰到好处地击中主人公以及读者的心,使之沉沦在美好的意境之中。终于使得主人公一步一步地回归真我,完成灵魂的升华。(编剧当然功不可没,导演也是相当不错的)

  同时,电影中对于主人公的职业定位不仅令人咋舌,也令人称奇。在向观众展现一种对亡者缅怀的这种日本国特有的文化的同时,电影业通过一种比较迷信的手法,借助一种若有若无的灵异沟通来打开所有人的心扉,使人从灵魂上感受到文化的美与宁静之境。入殓师这个身份恰到好处。

  因此,这部影片很值得初次观赏,多次观赏,当然闭着建议大家在心比较静的时候去看。

  【篇六:入殓师观后感】

  作为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入殓师》被父亲下载确始终搁置在电脑的某个硬盘中未去欣赏,其中大部分的原因可能就是因为片子所涉及的内容。今年6月,我偶然在豆瓣网上看到了该片的预告,感觉并没有片名所带来的恐怖感,反而是幽默、温馨且感人至深的。在看完整部影片,哭掉几张纸巾后,我觉得还是非常值得推荐的,所以就告诉了几个同事。同事们的反应大多相同:啊,听说是挺好看的,但是我没敢看。我为他们感到深深的惋惜,因为这的确是部画面唯美,内涵深刻的佳片!

  这部影片虽然主要是描述死亡,但死亡在片中不再是黑暗,绝望,而是新的旅程。入殓师的工作就是在一定的仪式流程下,将逝者在家人面前还原成活着时的样貌,让家人送他们人生旅途的最后一程。这些逝者生前有各种各样的身份、背景,有母亲,父亲、孩子,有叛逆的少女,有喜扮女装的男人,然而,入殓师在对待他们时,都给人一种无比神圣,安详的感觉,让逝者有他们在人世间最后的尊严。就如火葬场的老人所言:“死亡就像一道门,穿过这道门,就进入了另一道旅程。作为守门人的我,每到按下燃烧按钮的一刻,都会对逝者说,一路走好,后会有期。”

  当然,影片还反映了其他一些现象。男主人公原先是大提琴手,从幼儿园就开始学习大提琴,但并不是出于自己的喜好,而是由于父亲喜欢。他当时向女主人公求婚时的誓言是“带着大提琴环游世界”,但是,现实是残酷的,原先就没有什么天赋的男主人公始终徘徊在大提琴演奏的二三流,好不容易找到一个乐队,贷款买了一把好琴,却因为经济不景气,百姓没有能力支付音乐会门票,而乐队又经营不善而宣布解散。没有其他技能,只会拉大提琴的男主人公面对现实生活,不得不将大提琴出售,并从生活成本过高的东京搬回山形老家。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份工作,去面试才发现是入殓师这个行当。和大多数人一样,男主人公对这个行当也是相当的排斥,但面对优渥的薪酬,迫于生活压力,他还是接受了这份工作,但不对任何人提及。男主人公的妻子在知晓他的工作后,告诉他如果不辞去工作,她就回娘家直到他辞职。

  现实生活中,对于遗体化妆师等工作,许多人是相当排斥的。在入殓师上映后不久,我在《七分之一》节目中看到一些龙华殡仪馆的遗体化妆师,有的已经到了适婚年龄,有的甚至是大龄女青年及离婚妇女,但是至今单身,因为前男友或前夫的忌讳。虽然片中男主人公的妻子感受到他为何要从事这一行业的原因,并接受了这个行业,但影片往往还是与现实有一定的差距的。

  片中将死亡与诞生完美的结合了起来,就在结尾,男主人公在为已逝的父亲做法时,从父亲手中看到了小时候自己给父亲的石头,他将石头放在妻子手中,并用手包住妻子拿石头的手放在妻子的小腹上,那腹中是他们未来的孩子。虽然人已经逝去,但是对于孩子的爱却会一直传承下去。

  【篇七:电影“入殓师”观后感】

  大上个礼拜天去看了一场日本电影“入殓师”。感慨。感动。心下认为此届奥斯卡外语片大奖“非此片莫属”、“众望所归”。该片描述了一位大提琴手因乐队解散,回到乡下老家当上一名“入殓师”的故事。

  首都一家大乐队的大提琴师,意外地干起了“入殓师”的职业,不要说旁人了,连新婚的老婆也难以接受,最后痛苦地离开他回到自己的老家。

  每一天与尸体打交道,这对一个正常人来说无疑是一种考验。从某种意义上说甚至可以说是一种精神上的折磨。然而,主人公却坚持了下来,谱写了一曲热爱生命的赞歌。最后得到了妻子的理解,当他的妻子勇敢地对别人说出“我丈夫的职业是入殓师”时,她的精神该有多大的升华!对丈夫的理解来自于对生命的深刻理解。我们关注生命,从来都只是关注活着的人,有谁会去想到关注、甚至关爱死者?该片让人落泪正在于揭示了活人与死者、生与死、爱情与职业、父与子等诸多带有普世价值的问题的深刻内涵,让我们第一次接触到什么是死者的尊严的命题、什么是真正的职业观,什么是家庭的核心价值,什么是父子情、夫妻情的核心内涵。看这部电影让人无法做到轻松,但此片的导演却不失幽默、诙谐。此片拍得十分传统,但却没有一处贬低自身文化的地方,不像国内有些所谓的大片,处处以暴露自身的“落后阴暗”为快。此片之所以打动我们观众和奥斯卡评委的也正在于此。

  据说此篇的素材来源于一位职业入殓师的日记,男主角演员本木雅弘15年前就对这一电影题材抱有浓厚的兴趣,因没钱等多种因素一直未能拍摄。但本木从未放弃当这部电影主角的念头,机会终于在他遇到导演泷田洋二郎后、即在15年后的今天才得以实现。片子能获得奥斯卡大奖无疑是一个奇迹,而制作这部电影本身也是一个奇迹。

  这是一部多年来没有看到的一部电影佳作,一部催人泪下的、难得的电影。即使是此刻,当我想到该片时都难以抑制内心的激动。联想当下浮躁的世道人心,真希望能让更多的人从此片中得到一些启示。

  【篇八:《入殓师》观后感】

  《入殓师》在影迷中的口碑不错,据说当年很多有志青年都去做入殓师了,真假就不知道了。

  电影里的人们对于死亡并没有太多的恐惧,可能是宗教信仰和文化习俗的原因。对死者的入殓过程也成为一个极其精细、一丝不苟的仪式。这让我想起了美剧《CSI拉斯维加斯》某一集,这部剧集里面每一集都在和死人打交道,其中不乏重口味的镜头。对其中有一段印象尤为深刻。鉴证科的带头大哥格瑞森在太平间里检查一具女尸,皮肤白净,身材极好。一两分钟的镜头,没有出现一点露点,反而灯光和音乐都非常轻柔,让人感觉他检查的不是一具尸体,而是一件非常精美的.艺术品。请相信这绝不是一种变态,而是一种对于生命的尊重和敬畏。

  这部电影第一个给我一堂课普课程,阴森和晦气其实在电影里面丝毫没有。知道了日本的丧葬文化,进而从中窥视到日本人对于生命的一些看法和做法。其实影片既不凝重,也不深刻,除了题材是入殓,完全就是一部日本的小清新生活电影。

  影片里的人们经历着各式各样若即若离的感情。影片的最后,很日本的小清新电影一样。这些汇聚到一起:一个很受人尊重的老太太过世,有误解、有隐瞒、有分歧的人们因此走到一起。每个人都发现,原来人的生命中可以有这么多的身份,大家各自扮演不同的角色,没想到有朝一日这些角色相遇的时候,自己的角色是可以改变的也是不得不改变的

  这部电影其实就是两条线:死别、生离。不知道作者在创作这部电影的时候,《入殓师》给了相似的感觉。有没有听说过中国“生离死别”这个成语,但世界上找不到更精练、更恰当的词语来论述这部电影了男主角的工作就是为死别服务,而自己的身上正经历着生离。

  越是大牌的导演,中国的近几年的大多数电影恰恰相反:越是厚重的历史、越是深邃的主题就越装B,而《入殓师》这个题材顶多算个小题材。

  包括出世、包括爱情、包括恩仇,这是影片很想告诉观众的一点—生命就是一系列偶然的交集。也包括死亡。

  觉得这部电影并不是一部杰出的电影,平心而论。甚至觉得影迷们给的评价有些过高了但我仍然要给电影打个85分,因为电影的坦然、真诚。

  看过的日本电影大都如此。不管影片自身优秀与否,其实不只仅这一部电影。通过电影,都可以感受到作者那种真诚,能让你感受到创作者的内心。即便是装B题材的电影,例如去年团购来的《热血高校》系列,也是编剧导演用极为真诚、认真和用心告诉你什么是装B而非他自己装B

  这要是中国拍的话就会:

  影片的故事非常悬疑,某新锐导演将影片的背景放到某个与世隔绝的山区。入殓师穿梭在回忆、旁白、未来幻觉中,死去的人多次出现,入殓师有时候是给自己化遗容。除了导演自己,没人看懂哪些是死人哪些是活人。送到某个小型国际电影节上,获得一个特别创新奖。但因没有上报私自参与国际电影节,导演被禁拍三年。影片以盗版影碟的形式回到中国,但除了极少局部文艺电影喜好者,这部电影没引起什么关注,最后在多个地摊上的一元一碟特价清仓不退不换”影碟中,偶然能见其踪影。

  老婆也不是短暂离家散心那么简单,拍成一部讴歌民政工作者的主旋律电影。男主角遇到麻烦肯定更多。一定是一死二闹三上吊,经过领导规劝,组织关怀后,夫妻重归于好。而此时,夫妻俩遭遇了突如其来的家庭变故,男女主角携手齐心,顶着世俗的目光,化巨大的悲痛为高度的热情,投身到工作中去。此片获得各级相关部门投资,作为献礼影片,多部门组织基层收看和写观后感。

  媒体不时爆出片场出现灵异事件,某三线导演将其增加多处重口味镜头。投入巨大宣传经费热炒“中国重口味电影NO1拍摄过程中。演员遭神秘人潜规则等新鲜猛料。影片送审被要求修改数次,还是没能公映,最终不了之。

  【篇九:观《入殓师》有感】

  《庄子》中曾说,方生方死,方死方生。生命的开始是死亡的开始,生命的结束却是重生的轮回。我们活着一秒,是不是也可以理解为向死亡迈进一秒。生与死,无法逃避,无法拒绝。面对生,人们总是充满了希望;面对死,恐惧会占据我们的内心

  《入殓师》讲述的就是这样一场关于生与死的故事。做为大提琴手的小林大悟所在的交响乐团解散之后,不得不回到家乡,成为一名入殓师。期间事态的变化,小林心态的变化,也让影片的主旨渐渐清晰。

  若要用音乐来诠释生命,大提琴无疑是最好的乐器。电影要请来着名的NewAge作曲大师久石让为此片配乐。

  这部电影延续了久石让以往唯美、简朴、纯净的音乐风格,可听性极强,即使没有看过影片也会深受感动。大提琴深沉,极具感染力,复杂却带着质朴,用它诠释生命这一复杂而又简单的概念,是最为贴切的。因此,久石让在配乐时就以大提琴为主奏乐器,贯穿全剧。而大提琴手就成为了主人公原来的职业。

  电影前半段都透着一种悲伤哀沉的情绪。色调也多是灰,白,黑,棕色,营造了一份失落、伤感的气氛。钢琴在低音区不断重复,则代表了男主人公内心的挣扎和矛盾。在妻子询问自己事业时,音乐变化的烘托,更将小林内心深处的紧张和怕别人看穿时的惶恐、犹豫刻画了出来。

  久石让没有简简单单地只呈现这一首名为Momery的大提琴演奏曲,而是通过转调的方式连接上了电影主题音乐Okuribito,全曲一气呵成。单听这一曲,就好似经历了整个生命的旅程。

  这曲子第一次出现是在小林在参加完第一个入殓仪式后。漫漫长夜,辗转难眠,白天的经历在眼前挥之不去,它拉起了儿时的大提琴,同时出现的还有那块寓意深刻的石头。深情款款的琴声,悠长深远的旋律,打开了沉寂已久的记忆。小林本是恨父亲当初抛下他和母亲,可却在亲自见证了一次生离死别之后,他拉起了父亲最爱的曲子。随着音乐的深入,画面中出现了小林儿时练琴的场景,河边寻石,母亲的笑容,父亲模糊的脸……这些都为后面的故事埋下伏笔。

  圣诞节的那段音乐,可以说将电影第一次推向了高潮。旋律如丝如缕地述说,将三个有故事的人都带入了各自的思绪中。之后,主题音乐又再一次加入,镜头不停地切换着小林各种忙碌的工作场景,有笑声,有哭泣,同时,也暗示随着小林对自己工作的不断深入,更理解了入殓师这个职业对于一个失去亲人的家庭的重要性。

  石头在电影中包含着父与子的亲情隐喻,那是在小林记忆里唯一可以触摸到的关于父亲真实的存在。父亲留给他的大石头,后来他又送给妻子的小石头,都说明在内心深处小林一直对父亲是有所牵挂的,也似乎意味着最后时刻他对父亲的原谅。父亲死后,小林来到父亲身边。看到这儿,我本以为那一箱箱小林父亲的遗物全是小林父亲在离开这么多年间想给小林的石头。然而最终当小林为父亲做入殓仪式时,从父亲手中紧握的那颗当年小林给他的小石子滑落,这一个镜头,着一颗石子,就足够体现父亲对小林的爱有多深。此处也是导演的匠心独运之处。

  小林心头一震,音乐再次适时响起,犹如父子二人超越时空无言的对话,将影片带入了另一个境界。这时,一切都不再重要,唯有爱是永恒。之后,记忆中父亲模糊的脸的脸渐渐清晰明朗,音乐退去后,一切怨恨已不复存在。

  影片结束,小林在一片草地上拉奏着大提琴。影片色调也变得明丽轻快,从白雪皑皑的场景转换到了春意盎然中。曲子的下段也完全显现了出来,音色的转化也带着情绪的转变,形成了一个高潮段落。这是象征着一段美好的旅程,不仅通往天国,也延续着生命的意义。像画面中的草一样,冬日的枯竭,却是为了春天的新生。死亡不是离别,逝去也不是终结。吃时的情绪已不同于之前的哀怨低沉,悲伤凝重,而是有着不断前进的推动力,影片在此时已不再是简单地阐述如何面对死亡,而是对未来的畅想。音落,结尾处轻缓。那是将一切看开,迎接未来的暗喻。

  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我没有哭,我却觉得那会死一种失败。只有真正理解生命意义的人,才会与失去亲人的人感同身受,才会同他们一样悲伤,一同落泪。大概是因为我还没经历过生离死别,所以自己没法理解那种刻骨铭心的伤痛吧。

  写这篇文章不是说我已对生命十分了解了。而是在看过这部电影后,自己对生命有了一份思考。生与死是一种在自然,也是一种必然,无法改变。然而,请记住,在生于死之间还有一段旅程,叫做生活。这段旅程美丽与否,精彩与否,都看你的选择。

  【篇十:入殓师观后感】

  入殓,这个词好像听过,但如果真正要我说出这个词的意思,我只能说是把遗体装进棺椁。直到今天,看了电影频道的佳片有约日本拍的电影《入殓师》,才对这个词有了一种全新,更深层次的理解。

  纯属是一次偶然,上午打开电脑,突然想到今天是佳片有约,想都没想就把播放列表调到了CCTV6,这时主持人刚刚和嘉宾谈完话,电影迅速的就开始播放了。《入殓师》,虽然不是什么美国大片,但凭着自己的好奇心里,还是坐在电脑前耐心的看了起来,两个小时后,才发现自己已经沉浸在电影之中,这部剧情片居然给我有很大的触动,真的不愧是一部佳片。

  男主角大悟所在的乐队解散,为了节省开支,他只好和妻子美香搬回乡下母亲给他留下的房子里去住。此时正愁苦着找工作的大悟无意中在报纸上看到了NK公司的广告,于是就这么稀里糊涂的当上了入殓师,尽管工资很高,但他却始终不敢和妻子提起自己的工作。直到妻子在NK公司推广的录像带上看见了丈夫,这才发现了原来丈夫从事的是自己认为不正常的工作。于是,家庭的关系变得紧张,朋友们知道了此事也对他感到忌讳,感到孤立无援的大悟君却还是坚持做着自己的工作,直到最后澡堂的老奶奶去世,妻子和朋友第一次亲眼目睹了他的工作,这才打消了他们的误解。在影片的最后,大悟君找到了儿时抛弃他的父亲,并亲自为父亲入殓,同时也原谅了他。

  剧中大悟从事的入殓师这个职业可以看做是人生的最后的化妆师,从大悟小心翼翼的为逝者擦拭皮肤,给女性涂抹胭脂,给男性剃掉胡须这些行为中能感到一种对逝者的尊重。他们把逝者打扮的漂漂亮亮的好让他们上路,这应该是一种对生命的发自内心的尊重。逝者在他的打扮下,真的好像没有死,而是进入了一段甜美的梦乡。生命在临走的时候如此美丽,死亡的恐惧一下子就减少了,更多的只是一种留恋。难怪很多人跪下来感谢大悟,说这是他们第一次看见逝者有这么美丽。

  当妻子让大悟不要在碰他并嫌他那和尸体接触的手不干净时,大悟却没有放弃自己的事业。看来他应该是喜欢上了这个职业,死亡在他看来已经不再是死亡了,尸体在他的手下也能焕发出生命的鲜活,这与他的性格息息相关。尽管好多次他都在犹豫,但每次他都能遇见一个人在他最困难的时刻给予他启发,比如社长,比如殡葬场的老头,看来他是命中注定要这么一直下去。

  看起来情节似乎有些老套,其实当你用心去看去聆听的时候就感到一种淡淡的忧伤之美。从名字上看感觉这剧中一定全是死亡,悲痛,哀伤,但剧中出现的大提琴的音乐声,石头信的美妙传说又给人以希望和美好。在圣诞节之夜那圣洁的琴声只让人觉得忧伤之中带有希望,最后大悟把他在父亲临死前握在手里的石头贴在妻子肚子上时又给人以一种新生的力量。不知道谁以前这样说过,死神虽然带走了离去的人,但同时他也带来了新的生命,这就叫生命的交替。

  在网上略微搜索了一番,发现这部片子在加拿大电影节上获过大奖,奇怪的是人们之前并不看好这部影片,所以后来对它用黑马这个标签进行了一番阐述。想不明白为什么这么一部优秀的电影为何在当时没有引起观众的好感,一直要等到它被世界电影大师认可了人们才开始懂得其中的经典之处。微博上有人对我说久石让作的那首钢琴曲给人的印象最深刻,它让我们心中充满了一种感动,为生命而赞美,为活着而快乐。走运的是,当大提琴声音响起的时候,同屋的舍友刚好起床,我刚好让电脑取消了静音,刹那间,整间宿舍都充满了那种悠扬,那种圣洁。对我而言,其实静音看这部电影效果更好,已经不需要从声音中去判断人物的语气,只要用心去倾听,剧中的任何细节都能体会的真真切切,不知是不是因为剧本极其贴近实际,贴近我们生活的原因,猜想如果你是他,你也会这么说的吧。

  剧中很多精神层面上的东西感觉无法用确切的语言表达,其中那些耐人寻味的话也折射着太多太多。殡葬场的烧炉工的那句话给了死亡一个全新的解释:死亡是一扇门,我们推开他并不意味着生命的结束,而是进入了另一个新的阶段。我知道,虽然这听起来有些荒谬,但我们都抱着这样的期望,因为我们活着的人根本不可能知道逝去人的感受和想法,那些对我们来说一直都是一个谜。虽然自己离死亡还算遥远,但从懂事起的岁月中还是目睹了不少有关死亡的林林种种,见证过将死之人如何在死亡面前变得胆小害怕,见证过逝去的亲人躺在床上时的那种安详的神态,也见证过那些在火葬场里面无人认领的不知从何处送来的血肉模糊的尸体。虽然每个人都难逃这一劫难,但每个人在入殓的最后时刻却迥然不同,或许我们也该把逝者打扮的漂漂亮亮的上路,给他们穿戴整齐,为他们梳人生最后一次头发,就像日本那些入殓师一样。但现实却是我们把他们放在堂前,脸上蒙上一块白布,然后就好像很害怕的样子再也不去碰那冰冷的手,冰冷的脸,连一些悲痛的远方亲戚过来吊唁时也让他们不要瞎碰,搞得好像真的碰过尸体的手会给自己带了厄运一样。就这样,只有等到在殡仪馆大家集体默哀时才能看见逝者那瘦小的脸庞,那脸早已失水过多干枯了。我们有我们的传统,的确,但总感觉我们没有日本人那样对待自己的逝去的亲人那般敬重,那般隆重而诚恳。在我们坐在殡仪馆的录像放映厅里等待逝者的骨灰时,估计没有多少人愿意去工作人员那求情通融,就为了站在从焚烧炉的窗口里看上那么一小会。爷爷这样走了,我知道这辈子注定还要经历更多的痛苦,一次比一次痛。

  看完这部电影,对死亡感到不那么恐惧了。这是许多人心中想到的第一句话。如果可以被打扮地这么美丽,这么动人的走向那扇门,那也是值得欣慰的一件事。如果剧中的那些人能提早看到自己入殓时的模样,他们还会认得出自己么?想不到吧,没想到自己也会如此神采奕奕,仿佛已经永生。

【《入殓师》观后感】相关文章:

}

为什么《三体》之后七八年没写一个字?

孩子语文考的作文,让人想了解,孩子以后的工作范围,太空科学、宇宙科学、航天科技、核能、人工智能……

带大家了解下刘大天才……

回顾今年甚至近十年来的科幻领域“年度作家”,刘慈欣仍是绕不开的人物,《三体》三部曲被普遍认为是中国科幻文学的里程碑之作,将中国科幻文学带到了世界的视野中。奥巴马主政白宫期间还曾动用总统特权,派人去出版社把还没出版的第三部翻译稿提前拿给他。

2017年冬季午后,我们在成都“逮到了”刘慈欣。

世界科幻文学最高奖“雨果奖”得主,以千万元版税收入屡次登上作家富豪榜,中国科幻电影元年的开创者……外界种种殊荣加身,刘慈欣始终保持着一种冷静质疑和理性思辨。

我们与刘慈欣畅聊三小时,得到了所有问题的答案。

▲刘慈欣(视觉中国/图)

《三体》之后已经七八年没写一个字了

尽管离《三体》最后一本出版已经过去七年了,但《三体》的热度却仍在持续升温。在美国总统任期的最后一年里,奥巴马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毫不掩饰他对《三体》的喜爱。

我觉得《三体》读起来特别有意思,我每天处理的‘破事儿’实在是太琐碎了,跟对抗外星人入侵比起来简直不值一提。

就在两周前,奥巴马来中国参加活动首次见到刘慈欣,还当面“催更”。“《三体》是一本传奇,很伟大。你是否在创作下一本书了?写好后能不能寄给我一本?”奥巴马热切的问。

这也是读者们关心的问题,刘慈欣向我们坦言,《三体》第三部出版以后,他已经七八年没写一个字了。

是不是觉得逾越不了《三体》的高峰所以不敢写?

不存在,我写的再烂前面也有《三体》。但是写作是个很累的活儿,你没有动力自己都不想看,怎么写。你写一个读者不想看的东西浪费大家时间,还不如不写。我现在想写一个和《三体》完全无关的故事。《三体》支线故事这些,等老了没有别的想法了再写。

“六零后”的大刘已经爱了科幻几十年了。

从小学五年级开始读科幻,初中时动笔写科幻。就像球迷爱看足球赛一样,你问球迷看球哪有趣,他们也说不清。就是感觉到能扩展自己本来很狭窄的生活空间。让自己的生活多了更多的视角。

大学毕业后刘慈欣分配回山西阳泉,在娘子关电站当一名工程师。这一做又是几十年,最初萌生写三体的想法,是因为看到一篇科学文章,“三个质点在自身引力下运动”,创作的时候最初想法就是“假如宇宙中充满着文明,它最糟糕的是个什么状态?”然后顺着往下想,这个念头像植物一样生长开来。

作品创作出来后,作者就“死了”,想象力全部交给读者。很多人都从《三体》里读到了人性的深刻。也不断有评论家认为科幻是载体,对人性和社会性的展示才是科幻的终极目的。

一来科幻作品本来就不是那个目的,科幻的目的就是科幻本身,科幻不是平台也不是工具。就像侦探小说,里面的推理就是推理,不是为了反映人性的。”刘慈欣说,“二来也说句大实话,咱工科男也没主流文学家的那种笔力。你们老说理工男、理工男,其实理科和工科还不一样,我们工科最俗。(笑)

出版仍然不赚钱,但科幻影视IP已是天价

一边做着电力工程师,一边利用业余时间写《三体》,到写《三体3》时,水电站因为污染关掉了,刘慈欣就一直“在家待着”。

“业余的科幻作家”刘慈欣从未有过经济上的困难。

电力系统的收入还不错。科幻是闲情逸致的文学,苦难中写作肯定是不行,虽然它自己写世界末日。

如今版税和影视改编权更是让刘慈欣财务自由了,但这只是特别罕见的个案。大部分科幻作者光靠写作没办法生活,即便能生活也很紧张。

“因为科幻市场就那么小,做专职是没办法生活的。举一个很现实的例子,如果只写短中篇的话,一千字也就不超过三百块钱,少的一百五,多的二百,一年要写多少才能生存?长篇那会儿的销量一本过五万就不错了,年百分之十的版税而言,又能挣到多少钱?”刘慈欣说。

科幻曾在上世纪80年代初被列为“精神污染”的对象,经过一段时间恢复,2003年又陷入低潮,没人关注、没有大资本参与购买,所谓“科幻产业”无法步入循环。“市场不行,2003年我参加大学搞的一个科幻活动,那时候的规模很小,作者参会都是自己花钱去的,没有赞助、没有媒体关注、读者热情也没那么高。没有今天这种把作者围起来的现象。”

到了现在,中国的科幻市场可以支撑全职科幻作家了吗?

出版仍然赚不了钱,但影视改编权已是天价。有个科幻作者讲了一句话很有意思:‘资本家拿着钱要毁灭我们,广大科幻作家盼着他们拿钱来毁灭。’(笑)

不过奇幻文学、网络文学的写作倒是养活了很多人。刘慈欣认为这倒不是因为它们与科幻的题材有多大差异,而是因为大家的生活写作方式不一样。刘慈欣在创作期间避免和读者交流,“因为怕影响自己的思路”。但网络文学的反馈性特别强,读者的意志牵动着网络作者笔下的故事走向。

我认识一个网络作家,他写的时候列个表,打钩的人物还活着,打叉的就死了,他说怕忘记了(笑)。所以说网络文学的写法很不同。

资本对科幻创作的影响是什么?

这个月拿一百万来买你的改编权,下个月又说不买了,来来回回还有什么心思写作。”刘慈欣说,但他认为这很正常,虽然科幻文学不像网络小说那样由读者掌握着“小说中人物的生杀大权”,但科幻依然是一个商业性很强的东西,作者不可能只面对自己。“你和出版社、主编都会有商业上的考虑,包括故事进展、篇幅长短都要考虑读者,所有科幻小说都是这样。

《三体》挺好,但它的质量匹配不了那么大的影响力

随着资本对影视的热情,科幻IP水涨船高。美国科幻大片刺激着中国影视界想拍科幻片的愿望。

刘慈欣的五部科幻小说分别被陆续被几家公司拿下电影改编权,其中《三体》的电影改编权最终落在游族影业。据每经影视了解,《三体》影视改编卖的时间比较早,现在的价格早就是过去的十倍之多了。而《三体》这部电影的上映档期却一拖再拖。

“必须需要时间,《阿凡达》还推迟两年上映呢。”刘慈欣显得很坦然,他是《三体》影视改编团队的总监。

这种高成本的科幻电影项目中国还没有经验,比如项目管理方面就没有经验。导演团队、剧本团队、特效团队,特效团队还不止一个,有传统特效团队和电脑特效团队……这些方面之间如何合作协调?没有经验。它的进度当然慢,要用平和的心态去看待。

事实上,《三体》的原著已经在科幻电影丰富的好莱坞大导演手上传了个遍,李安也考虑过,但最终没有人接手。

“因《三体》的主题比较复杂,主题复杂对于大成本电影而言是个灾难。像《星际穿越》,虽然里面有很多硬科幻原理,但主题简单就是‘保护家庭、拯救世界’。《银翼杀手2049》主题复杂,也成为了经典,但票房并不好。”

▲《银翼杀手2049》内地票房惨淡(CBO中国票房/图)

《三体》成为有史以来中国最畅销的科幻小说,高晓松说《三体》单枪匹马把中国科幻文学提升到了世界的高度,《三体》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刘慈欣礼貌对我们回应道:“划时代?你得等着时代来划你啊。80年代有比《三体》影响力更大的作品,你听说过那本书叫什么名字吗?《三体》的第三部从出版到现在不到十年,没办法判断它的真正地位。”

而且刘慈欣至今都没想明白到底为什么《三体》能达到这样的影响力。

“我完全没料到,我和出版商都没料到。”刘慈欣直摇头:

你看看最早《三体》的封面,三个版本三个样,很随便的封面。这就说明大家对它的预期没那么高。我有四十年的科幻阅读经验,我能判断一个作品的高度,包括我自己的作品。《三体》是挺好的,但它的质量匹配不了那么大的影响力。其实文化产品成为‘爆款’有很多微妙因素,它们也许恰好拨动了社会的哪根神经,有机遇和运气的成分。明智的评论者也会预料到这一点,只是他不好意思说。

一般来说一个作家的书畅销了,这个作家的其他书也会畅销,但《三体》畅销对刘慈欣其他作品销量没有影响。“这就说明它的偶然性,不可重复。”

但对铁杆粉丝而言,《三体》的“神圣性”不容置疑,它几乎成为了粉丝间相互识别的一种代码——粉丝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人分两种,看过《三体》的,和没看过《三体》的”。

全国有很多《三体》的粉丝群体,他们对于书中对未来世界的认可在群体内部产生了很大的黏性。刘慈欣清楚,很多热爱《三体》的粉丝不允许任何对它负面的评价。对于这样的狂热粉丝群,他是有点忧虑的:“不要推动它,一旦推动就比较麻烦了。”

十问刘慈欣:我和你们一样看不懂前沿物理论文

刘慈欣喜欢和科学家聊前沿科技,“每次见到科学家总有很多话题,感谢那些科学家,给了我们写科幻的一口饭吃。”他很清楚《三体》有科学漏洞,就拿“黑暗森林理论”来说,亦是经不住严格推论的。“它只是小说中的一种可能性。”

刘慈欣也喜欢跟我们和聊前沿科技,而在谈及外星文明、人类的未来、人工智能时,他总是一边笑着说:“我只是一个写科幻小说的,这些问题不应该问我,应该问科学家。”一边又饶有兴致的分享他的看法。

感谢科学家给了我们写科幻的一口饭吃

每经影视:现在您觉得最让您激动的科技是什么?

刘慈欣:太空科学,宇宙科学,物理学,航天科技。不过物理学好多年没有让人激动的理论了。

十多年前科学迷们谈起未来都充满期待。本世纪初诞生的三大技术,核能、航天、计算机,当时谁都认为核能和航天将改变我们的生活,计算机嘛,当时IBM的科学家说全世界有五台就够了。现在你看,核能和航天对我们的生活没什么改变,但计算机是彻底改变了生活。

应该说其他科技领域的变化还是有的。只不过的确是IT领域的迅速发展掩盖了其他领域发展缓慢的事实。

每经影视:现代物理学、太空科学方面的最新研究都非常艰深,您如何能弄懂呢?

刘慈欣:前沿物理学的研究论文我也读不懂的,别说论文了,大学教材拿来我都读不懂。要弄懂需要非常深厚的高等数学知识。所以我和你们一样,就只能看看别人的科普文章。

每经影视:您觉得科幻和科技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刘慈欣:毫无疑问是科学引领科幻,感谢科学家给了我们一口饭吃。那些说什么科幻引领科学的,太离谱了。其实科学本身的故事性就很强,只不过是太难懂了。如果你懂现代物理学,你会觉得那个更加神奇。

科幻对科学唯一的影响就是可能会引领普通人对科学产生兴趣,也有人小时候是科幻迷长大后步入了科学研究的领域,仅此而已。

美国航天领域的很多工程师,都是看了克拉克的科幻小说才进入这个领域的,但走上就后悔了。特别把人忽悠到理论物理领域的,进去就后悔了,肠子都悔青了,那个是真的不好搞。(笑)现在的科学太依赖于资金的投入了,已经不再是科学家单打独斗改变世界的时代了。每一项前沿的物理学实验都非常昂贵的。像是比利时的那个对撞机,耗资甚巨,我去看过,非常庞大、精密。

我们高估了人工智能的短期效应,低估了它的长期效应

每经影视:您对人工智能怎么看?

刘慈欣:对于高技术人类有两个倾向,一个是高估它的短期效应,一个是低估它的长期效应。人工智能尤其明显。

首先人工智能的短期效应被夸大了,说到2045年人工智能征服人类什么的,是危言耸听。但它的长期效应被低估了——人工智能会慢慢抢走你的饭碗。

现在相当多的工作,如果不是为了照顾人,完全能用人工智能代替,比如饭店端菜的服务员。现在很少有社会学家考虑,当人工智能全面接管人类的工作前,这个社会结构应该是什么方式。

技术进步是没有选择的,再禁止人工智能总会有人研发的。现在的问题是,人工智能在发展过程中,我们怎么去应对它。让我们的社会去逐渐适应这个事儿。比如我们是不是非要工作呢?其实除了少数工作狂喜欢工作外,大部分人工作是因为必须挣钱养活自己。

所以人工智能代替人类并不可怕,看我们怎么应对。但大家都不工作了可能还是会面临很多问题。比如古罗马时期,公民都不工作,整天喝饱了吐,吐完了吃,怎么预防这种堕落?但我想相信总会有办法。

每经影视:是不是人工智能时代,创造类的工作无法替代?

刘慈欣:有一个天真的想法,人工智能时代简单的体力脑力劳动都被机器替代了,人从事高创造性的劳动,你仔细想想是不可能的。五十亿人全变成科学家艺术家?用不着这么多人干这个。而且也不是谁都愿意从事这种高创造性的工作,不是给谁都能带来乐趣的。那么多人都在创造,谁在享受欣赏呢?

每经影视:那种能征服人类的强人工智能真的能出现吗?

刘慈欣:它与现实之间还有很多技术障碍,别以为理论上能被克服的技术障碍就能被克服,比如核聚变有个“50年定律”。从氢弹诞生到现在,你问科学家可控核聚变用来发电什么时候能实现?他们都说是50年,到现在你问他们,还是50年。这个技术障碍几乎就克服不了。

有外星文明吗?最负责任的答案就是不知道

每经记者:您觉得有外星人吗?

刘慈欣:从科幻小说的角度讲,当然可以相信,但从科学家的角度来讲,没有迹象能证明。生命的萌发很有可能是一个极其偶然的过程,这个就像人们常常比喻的:‘一阵风把金属垃圾吹到天上,落下来的时候组成了一辆奔驰车。’这就是生命萌发的概率,很可能在别的地方还没发生过。但是不知道,最负责任的答案就是不知道。

每经影视:如果有外星人,您觉得要不要联系?

刘慈欣:联系不要联系,但是可以倾听他们。可以观察他们发出的信息,再做进一步决定。真的确定外星文明的存在,人类意见肯定不统一。

最大问题在哪,外星文明出现的时候,人类能判断他真的有智慧吗?比如一个蚂蚁在这看着我们的谈话,蚂蚁会认为我们有智慧吗?它觉得你们不会打洞,不会织网,不会把一个死虫子运回去,你们每天拿着一个手机片点来点去的,在这夸夸其谈,你们真的有智慧?

面临超级外星文明你会有同样的问题,他如果智慧远超过你,他干的事情你没办法理解,你能认出她是外星人吗?甚至这个智慧文明弯下腰想告诉你,你也不会相信他是有智慧的。我们面对外星文明的第一个困难就是怎么识别它。

每经影视:面对外星文明会像“黑暗森林”这样残酷吗?

刘慈欣:“黑暗森林”是为科幻小说服务的,它有很多站不住脚的地方。其实有个“大筛选理论”,是真正的科学理论,它比“黑暗森林理论”还要黑暗,只是不容易写成故事。

“大筛选理论”说的是生命要进化,要通过无数道筛子,一层筛子过去不去那这类生命就没有了。就是这个表面上看来平淡无奇的理论,它能推出一个很惊人的结论:现在我们没看到外星生命,那是大好事,因为证明地球文明已经通过了大部的筛选过程。而如果我们哪怕只是在火星上发现细菌都是对人类的晴天霹雳。这意味着还有很多层筛子在后面等着我们。

每经影视:我们读《三体》,感觉人类就没有变,总在犯同样的错。

刘慈欣:我们人类本来就没有变。我跟你讲一个例子,太平间里放了五六具尸体,有两具是石器时代的人,其他的是现代人,验尸官根本觉查不出其中的差别,他不会判断这是相差几万年的人。

我们就是原始人,我们的智力也并不比原始人高多少,重复这些错误是很正常的,不重复才不正常。而且历史论证也不是那么简单,你说的每一次错误都是迫不得已,我们没有别的路可走,每一次世界大战,每一次局部战争,每一次所谓对野蛮文明的清洗,现在看起来是错误的,你深入到整个历史细节中真切去看,没办法,已经走到那一步了。以后也会有没有退路的时候,也会没办法。

但整体来看我不认为人类是愚昧的,上世纪冷战,因为人们掌握了核力量已经处在毁灭的边缘,当时很多学者很悲观地认为这道坎过不去了。但现在很好的解决了,虽然不能说核威胁不存在,但是毁灭性的核威胁基本不存在了。

这是一个伟大的胜利,掌握了那么强大的力量不去攻击对方,能克制住是很了不起的一件事情。人类是有理智的,这就是理性的胜利。

每经影视:有的尝试写科幻小说的科幻迷们说,即使努力构思,最后还是写的和别人一样。怎么写的和别人不一样呢?

刘慈欣:这个都很难,大家都很难,包括我自己。我给你举个例子,高等机器人毁灭人类,这是我之前的一个想法。人类造了一个机器人让它造瓶子,但后来不小心给它装错了零件,后来这个机器人就不停的造瓶子,攫取地球上的一切资源造瓶子,让地球表面盖了层瓶子。后来有篇文章叫《隔壁家的老王》,这个想法马上尽人皆知,不过它不是造瓶子是造曲别针,所以构思这个问题,谁都一样。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香港电影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