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x500的柱子的直径怎么量钢筋直径20厘10条能建8房楼吗

原标题:结构工程师应该了解的┅些基本概念知识

1、结构类型如何选择

(1)对于高度不超过150米的多高层项目一般都选择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

(2)对于高度超过150米的高層项目则可能会采用钢结构或混凝土结构类型;

(3)对于落后偏远地区的民宅或小工程则可能采用砌体结构类型。

2、结构体系如何选择

對于钢筋混凝土结构,当房屋高度不超过120米时一般均为三大常规结构体系——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

(1)对于学校、办公楼、会所、医院以及商场等需要较大空间的建筑

当房屋高度不超过下表时,一般选择框架结构;

当房屋高度超过下表时一般選择框架-剪力墙结构;

(2) 对于高层住宅、公寓、酒店等隔墙位置固定且空间较小的建筑项目一般选择剪力墙结构。当高层住宅、公寓、酒店项目底部一层或若干层因建筑功能要求(如大厅或商业)需要大空间时一般采用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

(3) 对于高度大于100米的高层寫字楼一般采用框架-核心筒结构。

3、 框架结构合理柱网及其尺寸

(1)柱网布置应有规律,一般为正交轴网

(2)普通建筑功能的多层框架结构除个别部位外不宜采用单跨框架,学校、医院等乙类设防建筑以及高层建筑不应采用单跨框架

(3)仅从结构经济性考虑,低烈喥区(6度、7度)且风压小(小于0.4)者宜采用用大柱网(9米左右);高烈度区(8度及以上)者宜采用中小柱网(4~6米左右)

(4)一般情况下,柱网尺寸不超过12米;当超过12米时可考虑采用钢结构

4、 框架结构楼盖形式合理选择?

(1)框架结构楼盖可采用单向主次梁、井字梁、十芓梁形式从结构合理角度考虑次梁的布置应使得单向板板跨为3.0米左右,双向板板跨为4.0米左右

(2)从建筑功能考虑,一般来说学校、商场一般采用井字梁、十字梁较多;办公楼、会所、医院一般采用主次梁较多。

5、 框架柱截面合理尺寸确定

(1)框架结构柱截面通常由軸压比限值控制,一般情况下柱计算轴压比=轴压比规范限值-0.1较为合适。

(2)除甲方对经济性有特殊要求时一般情况下,多层框架柱截媔尺寸改变不超过2次;高层框架柱截面尺寸改变不超过3次

(3)柱截面形状一般为矩形(长宽比一般不超过1.5),且柱截面长边平行于结构岼面短边方向

(4)当层数为10层时,方形柱尺寸700~1000mm;当层数为5层时500~800大柱网取大值,小柱网取小值

6、 梁截面合理尺寸确定?

(1)在正常荷載情况下框架梁截面高度可以按L/13估算,单向次梁截面高度可以按L/15估算双向井字梁截面高度可以按L/18估算。

(2)梁截面宽度可取为梁高的1/3~1/2

(3)最终梁截面尺寸根据计算结果确定,一般情况下应确保绝大多数梁支座配筋率为1.2~1.6%不宜超过2.0%,跨中配筋率为0.8~1.2%

7、楼板合理厚度确定?

(1)在正常荷载及正常跨度范围内单向板板厚约取h=L/30,双向板板厚约取h=L/38悬臂板板厚约取h=L/10,并应使得计算配筋接近构造配筋

(2)实际笁程中一般板厚取值为100mm、120mm、150mm较多。

8、悬臂结构设计注意事项

悬臂结构属于静定结构,安全度较低因此设计时应适当加大安全储备(实配钢筋比计算配筋增大约30%)。悬臂梁跨度尽量控制在3.5米以内悬臂板尽量控制在1.2米以内。如超出此范围应特别注意挠度和裂缝的验算或采用其他结构形式(如设置斜撑等)。

9、框架结构各构件材料用量大致比例

框架结构由梁板柱构件组成,多层框架结构其材料用量比例夶致如下:

混凝土量:梁—约30%板—约55%,柱—约15%;

钢筋量:梁—约50%板—约25%,柱—约25%

因此,设计框架结构时应注意柱网大小、板厚取徝及梁配筋率的控制,确保结构经济合理

10、混凝土容重一定要大于25吗?

《荷规》规定钢筋混凝土容重为24~25KN/㎡工程设计中大多数设计单位囷审图机构都要求考虑混凝土构件表面抹灰重量而将混凝土容重相应提高,如框架结构或框剪结构取25.5KN/㎡剪力墙取26KN/㎡。

实际上直接取25KN/㎡也昰可以而且是合理的因为实际梁板、梁柱节点会有一部分重合部分,而软件并未考虑此因素即梁板及梁柱节点区重复计算了多次重量,这部分重量一般足以抵消构件抹灰重量

11、风荷载信息中结构基本周期需要考虑填充墙作用而折减吗?

此处结构基本周期主要用于计算風振系数多数设计单位和审图机构在风荷载信息中填的结构基本周期都是未进行折减的,即直接填入计算周期

实际按照相关结构理论囷规范要求,此处应该填折减后的结构自振周期因为在风荷载作用下,结构必然处于弹性状态填充墙肯定没有开裂和破坏,其斜撑作鼡会使得结构刚度增大周期减小,因此填入折减后的结构自振周期才是符合实际情况而且是最合理的但填入未折减的结构自振周期,風振系数是偏大风荷载也是偏大,对于结构是偏安全的

12、框架结构平均重度大致规律?

采用轻质砌块的常规框架结构6、7度区平均重度為12~13KN/㎡8度区为13~14KN/㎡;当内部隔墙少时取低值,当内部隔墙多时取高值

13、框架结构需要控制哪些整体指标?

需要控制层间位移角、位移比、忼侧刚度比及楼层受剪承载力比不需要控制周期比。剪重比、刚重比很容易满足规范要求的

14、框架结构抗侧刚度比及楼层受剪承载力仳不满足规范怎么办?

当底部层高较大时特别容易造成框架结构抗侧刚度比及楼层受剪承载力不满足规范要求。此时一般可以采用加強层高较大楼层框架柱和框架梁的截面,必要的时候需要改变结构体系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

单独在底部层高较大楼层处设置剪力墙或斜撑的方法在计算结果上可以解决上述问题但使得结构体系较为怪异,底部为框剪结构上部为框架这其实并不妥当,相当于超限工程

15、水平力的夹角和斜交抗侧力构件方向的附加地震数的区别?

(1)水平了的夹角不仅改变地震作用的方向而且同时还改变风荷载作用的方向;斜交抗侧力构件方向的附加地震方向角仅改变地震作用的方向

(2)侧向水平力沿整体正交坐标方向作用与沿某夹角方向作用的计算结果应该取其最不利组合来进行构件的设计,但软件中“水平力夹角”参数不能自动取其最不利组合必须由工程师对计算结果一一比較包络设计。而“斜交抗侧力构件方向的附加地震数”参数是可以自动考虑最不利组合直接完成构件截面设计。

16、 屋顶构架是否必须满足扭转位移比的要求

从工程实际分析,对于屋顶构架或高出屋面较多的构筑物应参与结构整体分析计算,但可适当放宽其扭转位移比限值的要求

17、框架柱轴压比超限怎么办?

方法有二:(1)加大柱截面;(2)提高柱混凝土强度等级

18、框架柱计算纵筋较大怎么办?

(1)框架柱一般情况下为构造配筋若少数框架柱或顶层框架柱可能出现计算配筋(即计算纵筋大于最小配筋率),可调整柱截面形状(X向配筋较大则将柱Y向加长Y向配筋较大则将柱X向加长)。

(2)如很多框架柱都出现计算配筋则应考虑在合适的位置设置剪力墙成为框架-剪仂墙结构,减小框架部分受力

19、梁抗弯超筋怎么办?

当建筑允许时优先加大梁高;建筑不允许时加大梁宽;梁截面尺寸无法改变时应调整楼盖梁布置改变梁的受力状态。

20、梁抗剪超筋怎么办

如果梁较短且是高烈度区,有效方法是将梁高做小梁宽做大。

21、梁剪扭超筋怎么办

一般是由于垂直于该梁的次梁弯矩引起的,有效方法是将该次梁点铰接

22、框架梁柱节点抗剪超如何解决?

对于高烈度区(8度及其以上地区)框架结构经常容易出现节点抗剪不足的问题尤其是异形柱结构。解决节点抗剪不足有效的方法有两种:

(1) 把框架梁做宽戓者框架梁在节点处水平加腋;

(2) 在合适的位置设置剪力墙成为框架-剪力墙结构减小框架部分的内力。

23、框架柱纵筋上层比下层大合悝吗

框架柱是压弯构件,上部(尤其是顶层)框架柱一般都是轴压力比较小弯矩比较大,这是属于大偏心受压状态大偏心受压状态丅轴压力是有利的,即轴压力越大配筋越小轴压力越小配筋越大。因此在高烈度区或大柱网的情况下就会出现框架柱越到上部楼层柱纵筋越大的现象

24、梁挠度超限怎么办?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的挠度应按荷载的准永久组合计算即不考虑风荷载和地震作用,一般情况下僅考虑1.0恒+0.5活

(1) 当计算的长期挠度不大于规范限值的1.20倍时,可以用指定施工预起拱值的办法解决一般施工预起拱值为L/400。

(2) 当计算的長期挠度大于规范限值的1.20倍时应加大梁高。

25、梁计算裂缝超限怎么办

钢筋混凝土构件的计算应按荷载的准永久组合计算,即不考虑风荷载和地震作用一般情况下仅考虑1.0恒+0.5活。容易出现梁计算裂缝超限的情况是:

(1)跨度大于6.0米的简支梁或跨度超过9米的连续梁;

(2)低烮度区跨度大于9.0米且支座配筋率超过2.0%的框架梁;

当计算裂缝不大于规范限值的1.1倍时可以小直径纵筋减小计算裂缝宽度;

当计算裂缝大于規范限值的1.1倍时,应优先考虑加大梁高

26、什么是楼板大开洞?

当楼板开洞尺寸大于1个柱网尺寸且洞口尺寸超过对应边长的30%时一般就可鉯认为是大开洞。

27、楼板大开洞应采取什么加强措施

(1)加厚洞口附近(楼板削弱的那个部分)楼板(一般为相邻楼板厚度的1.25倍),配筋率双层双向0.25%;

(2)在洞口周边设置边梁当不能设置明梁是可以设置暗梁,边梁及暗梁的配筋应加强边梁的纵筋要放大1.25倍,腰筋应为忼扭腰筋;暗梁宽度可板厚的2~3倍纵向钢筋配筋率为1.0~1.5%。

(3)计算分析时应在“特殊构件补充定义”中定义为“弹性膜”

28、梁纵筋有哪些規定和要求?

(1)每排纵筋的摆放的最大根数应满足《砼规》9.2.1条要求;梁纵筋直径不宜小于12mm选用的梁直径应与梁截面相适应,考虑抗震結构的延性及结构构件的抗裂要求不宜选用直径很大的钢筋,梁底筋最少根数当梁宽b≤200时为2,b=250~300时为3b≥350时为4,当b≥400时应考虑满足箍筋肢距而取相应的最少根数

(2)梁纵向受拉钢筋的最小配筋率应满足《砼规》11.3.6条的要求;梁端纵向受拉钢筋的配筋率不宜大于2.5%,梁的纵向鋼筋的配置需满足《抗规》6.3.4条第1和第2点要求;

(3)梁端截面底面和顶面纵向钢筋配筋量的比值,应满足《抗规》6.3.3条第2点要求;此条容易洇悬挑端上部纵筋伸过支座内侧后造成内侧梁端截面底面和顶面纵向钢筋配筋量的比值不满足及内侧支座受拉钢筋配筋率大于2%时,不同嘚抗震等级对应的箍筋最小直径没有增大2mm;

(4)钢筋的直径级差同一截面内的梁底或面筋(指受力筋),其直径不宜相差两级如Ф20可与Ф18, Ф16并用,但Ф22不宜与Ф16并用

(5)通长筋与架立筋的使用原则:《抗规》6.3.4条

①一、二级框架梁:双肢箍时:拉通两根面筋

四肢箍时:A:拉通二根面筋+架立筋(2Ф12)

B:拉通四根面筋:(二根面筋<1/4座面筋时)

②三、四级框架梁:双肢箍时为2Ф12(与主筋搭接)

四肢箍时为4Ф12(与主筋搭接)

③普通次梁的架立筋根据跨度可为(2Ф10)或(2Ф12)。《砼规》9.2.6条

(6)架立筋的使用根据甲方对经济性有要求时使用没有要求的凊况下,可以根据箍筋的肢数拉通相应的支座钢筋数量避免使用小直径通长钢筋与支座钢筋绑扎搭接。

(7)梁纵筋尽量控制支座负筋及跨中底筋的钢筋排数不超过2排一是考虑支座处钢筋太密,混凝土的浇捣不好施工不易保证质量,二是从经济性的角度

29、梁箍筋有哪些规定和要求?

(1)梁箍筋加密区配置需满足《抗规》6.3.3条要求容易违反的地方是一级抗震时箍筋最小直径没有从10开始;加密区箍筋最大間距忽视与梁高的关系,如受建筑条件限制框架梁梁高为350mm时,箍筋最大间距应满足350/4取85mm。

(2)梁箍筋非加密区配置需满足沿梁全长的面積配箍率《砼规》11.3.9条

(3)梁箍筋肢距需满足《抗规》6.3.4条第3点,一般情况下350mm以下宽度梁两肢箍,350mm及以上宽度4肢箍800mm及以上6肢箍,不建议使用奇数肢箍;抗震等级为一级时梁宽尽量不做300mm,以避免使用3肢箍

30、梁上起柱需要设置附加箍筋和附加吊筋吗?

梁下部或梁截面高度范围作用有集中荷载不仅限于次梁,还有吊挂荷载、雨蓬钢梁埋件等此时梁下部混凝土处于拉-拉的受力的复合状态,其合力形成的主拉应力容易导致梁腹板中产生纵向斜裂缝因此均需设置附加箍筋或吊筋。受力较小时优先采用附加箍筋;附加箍筋直径应与该处现有箍筋直径一致。受力较大时可采用附加箍筋和吊筋组合。

当在梁上托柱时柱轴力直接通过梁上部受压混凝土进行传递,当梁上柱轴力鈈大时不用验算柱传递的集中荷载对梁所产生的剪切作用但如果柱所传递的荷载较大(超过两层时),还需在梁中配置相应的吊筋和箍筋用以提高框架梁的抗剪性能。千万要注意并不是所有的梁上起柱位置都不必附加吊筋和箍筋而应该根据梁上柱轴力大小来确定。

31、柱纵向钢筋有哪些要求

(1)柱全部纵向钢筋的配筋率,不应小于《抗规》6.3.7条的规定值;柱的纵向钢筋的配置需满足《抗规》6.3.8条要求;

(2)柱的纵向受力钢筋直径不宜小于12mm,纵向钢筋净间距不应小于50mm且不大于300mm,圆柱中纵向钢筋根数不宜少于8根不宜少于6根,且沿周边均與布置

32、柱箍筋有哪些要求?

(1)柱箍筋的配置需满足《抗规》6.3.9条要求;尤其注意柱端箍筋加密区箍筋的最小体积配箍率要求。

(2)梁柱节点核心区箍筋大于柱端加密区箍筋时需单独指定节点核心区箍筋。柱配筋时需先判断柱子的直径怎么量是否是短柱,如果剪跨仳小于等于2柱箍筋需全高加密。

(3)柱箍筋肢数按下列图形确定:

(4)纵筋根数超过上图中箍筋肢数时允许纵筋隔一拉一,不需要再增加箍筋肢数以免核心区箍筋太多影响节点核心区混凝土的浇捣而影响质量。

33、板的受力钢筋有哪些要求

(1)板的最小配筋率需满足《砼规》8.5.1条要求;

(2)板钢筋的直径通常用的最多是右上方的Φ8和Φ6,一般板面用Φ8板底钢筋用Φ8或Φ6。钢筋的间距需满足《砼规》9.1.3条偠求常用的受力钢筋的直径从考虑施工方便的角度看,通长采用100、125、150、175、200mm如果需控制经济性,则根据计算结果选取对应的面积最接近嘚间距如板支座处计算结果308mm2,可直接选用Φ8@160钢筋混凝土板的负弯矩调幅幅度不宜大于20%,《砼规》5.4.3条

(3)板的受力钢筋的长度需满足《砼规》9.1.4条要求;

普通楼板:负筋采用分离式配筋方式,当跨度≥4.5m时负筋拉通50%;

屋面板:双层双向拉通支座处可搭配附加短筋,附加短筋长度可取净跨1/5

34、等高井字梁的交点,是否设置附加箍筋或吊筋

绝大多数设计单位做法是在等高井字梁交点的四边每侧构造设置3根附加箍筋。其实如果两向跨度、截面、受力、配筋均相同时则两方向井字梁从受力上讲没有主次之分,共同受力此时可以不设置附加箍筋。即使考虑到活荷载不利布置及实际活荷载分布的差异性导致次梁内力存在差异可以在井字梁每侧附加一道箍筋即可。

35、关于伸缩缝朂大间距问题

(1)当采用有效措施下,一般常规项目伸缩缝最大间距可比规范要求放宽2倍左右温差叫小地区更是可以放宽。

(2)减小溫度应力措施:1顶层、底层、山墙和纵墙端开间等温度变化影响较大的部位提高配筋率对于剪力墙结构,这些部位的最小构造配筋率为0.25%,實际工程一般在0.3%以上;2顶层加强保温隔热措施外墙设置外保温层;3现浇结构两端楼板中配置温度筋,配置直径(8)较小、间距较密(150mm)嘚温度筋能起到良好的作用。

(3)减小混凝土收缩应力措施:1每30~40m间距留出施工后浇带带宽800~1000mm;钢筋采用搭接接头,后浇带混凝土宜在45d后澆灌;2采用收缩小的水泥、减少水泥用量、在混凝土中加入适宜的外加剂

36、隔墙下不布梁如何处理?

楼板上砌有固定隔墙且墙下不设梁時可采用等效均布荷载作为恒载考虑。双向板可用该墙的线荷载除以与板垂直的跨度进行等效单向板可用该墙的线荷载除以短跨进行等效。

37、当塔楼建筑组合平面长度较大时应如何处理?

高层住宅小区中经常会出现组合建筑平面的情况当建筑组合平面长度较大时,茬不影响建筑使用功能和立面的前提下一般应通过抗震缝将其分分隔成几个长度较小、平面较规则的结构单元。这样不仅使得结构受力簡单而且会较大幅度地降低结构造价。

38、当裙楼平面长度较大时应如何处理?

高层住宅小区中经常会出现一个大裙楼上部有多个塔楼嘚情况在不影响建筑使用功能和立面的前提下,一般宜在裙楼平面多个塔楼间设置抗震缝避免形成超长大底盘多塔楼结构。这样可使嘚结构受力简单结构设计难度降低,而且会降低结构造价

39、剪力墙布置原则有哪些?

(1)缝凸角必布墙楼梯、电梯必布墙,墙墙宜對直联合

(2)剪力墙间距:6度、7度宜6~8米,8度宜3~5米

(3)剪力墙形状宜双向且简单,优先L形、T形其次用一字形、C形,偶尔用工形、Z形;

(4)凡是约束边缘构件不能做成高规图7.2.15样式的墙肢都应该尽量少用

(5)多用普通剪力墙,少用甚至不用短肢剪力墙

40、剪力墙混凝土等級的经验取值是多少?

(1)对于6、7度设防地区一般来说结构底部剪力墙混凝土等级为40层C60,30层C5020层C40。

(2)对于8度设防地区或基本风压大于0.8嘚地区,一般来说结构底部剪力墙混凝土等级为40层C5030层C40,20层C35

41、剪力墙厚度和长度的经验取值是多少?

(2)剪力墙长度L:不超过30层的建築6、7度剪力墙长度较短,一般为8.5~12h;8度区剪力墙长度较长一般为12~20h。

42、是否所有的剪力墙墙段长度都不能大于8米

(1)一般来说,在一个結构平面中剪力墙的长度不宜相差过大,通常要求最长剪力墙与多数剪力墙长度相比不应大于2.5单片剪力墙长度一般不宜大于8米,否则其将吸收过大的地震力在地震时将首先破坏,对抗震是十分不利的

(2)当剪力墙围合成筒体时,各片之间互相作用形成一个空间整体其抗侧刚度和抗侧能力均大幅度提高,因此筒体墙段长度可以大于8米

43、上下楼层剪力墙长度可以变化吗?

(1)一般情况下上下楼层妀变剪力墙厚度,保持剪力墙长度不变

(2)当为了保证上下楼层建筑空间净尺寸相同,也可以保持剪力墙厚度不变改变剪力墙长度。

(3)一般不采用既改变剪力墙厚度又改变剪力墙长度的做法

44、是否所有的剪力墙墙段长度都不能大于8米?

(1)一般来说在一个结构平媔中,剪力墙的长度不宜相差过大通常要求最长剪力墙与多数剪力墙长度相比不应大于2.5。单片剪力墙长度一般不宜大于8米否则其将吸收过大的地震力,在地震时将首先破坏对抗震是十分不利的。

(2)当剪力墙围合成筒体时各片之间互相作用形成一个空间整体,其抗側刚度和抗侧能力均大幅度提高因此筒体墙段长度可以大于8米。

45、是否可以采用大部分由跨高比大于5的框架梁联系的剪力墙结构

大部汾由跨高比大于5的框架梁联系的剪力墙结构其受力性能类似与框架结构,对抗震性能较差因此对于层数不多的6、7度设防地区是可以采用嘚,对于高烈度区则应尽量避免采用

46、一个方向剪力墙长而多,另一方向剪力墙少而短的结构是否合理

(1)在长方形平面的酒店、公寓等项目由于建筑要求经常会出现这种结构。这种结构一个方向受力性能解决纯剪力墙另一个方向呈框剪受力状态,抗震性能不好宜茬墙短而少的方向尽可能布置多剪力墙,宜尽量避免类似结构的出现

(2)当不可避免时,应注意采取措施提高剪力墙少而短方向的抗震性能如提高该方向剪力墙及框架梁的抗震等级。

47、剪力墙住宅结构剪重比规律

层数超过20层的剪力墙住宅结构计算剪重比有如下规律:

(1)6度区计算剪重比通常小于规范要求,但不宜小于规范要求的90%否则应加强结构抗侧刚度;

(2)7度区计算剪重比宜接近规范要求;

(3)8喥区计算剪重比一般为规范要求的1.5~2倍。

48、高层结构自振周期一定要“平动、平动、扭转”吗

高规仅要求第一扭转为主的振型周期与第一岼动为主的振型周期比值小于0.9,并为要求两个方向的第一自振周期与扭转为主的第一振型周期均小于0.9工程设计是中是允许出现“平动、扭转、平动”的振型,但应注意两个主轴方向的第一平动周期的比值不大于0.8否则说明两个主轴方向抗侧刚度相差过大,应调整和优化结構布置

49、高层结构周期比不满足规范要求怎么办?

T=2π(m/k) 1/2这说明周期的本质是刚度,因此周期比的本质是结构平面抗扭刚度与平动刚度的仳值当周期比不满足规范要求时,说明结构平面抗扭刚度过小或平动刚度过大解决方法有两种:

(1) 当结构抗侧刚度较为合适时,应提高结构抗扭刚度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在离刚心最远的地方布置剪力墙或加长剪力墙。

(2) 当结构抗侧刚度过大且层间位移角远小于规范限值时可削弱中间部位剪力墙或核心筒以降低平动刚度。

(3) 需要注意的时应谨慎采用将核心筒弱化成离散单独墙肢的办法,因为核惢筒具有高效的抗震能力

50、 连梁的抗震等级怎么确定?

连梁是剪力墙的组成部分无论连梁跨高比是否小于5,其抗震等级均与其相连的剪力墙相同当连梁跨高比大于5时,宜按框架梁设计箍筋不必全长加密。

51、连梁的输入方式

连梁是剪力墙设计中的关键。连梁跨高比對结构整体刚度和结构抗震性能具有决定性的作用连梁跨高比宜控制在2.5~5.0。跨高比大于5的连梁应按梁输入计算分析跨高比小于2.5的连梁宜按剪力墙开洞输入计算分析,跨高比在2.5~5.0的连梁应根据工程情况判断采用合适方式输入计算

52、剪力墙结构平均重度的经验数据?

工程设计Φ最常见的高层剪力墙住宅项目(采用轻质隔墙材料)其平均重度规律一般如下:

户型较小,隔墙较多时平均重度将偏大;户型较大隔墙较少时平均重度将偏小。

若SATWE计算结果中平均重度与上述规律相差超过10%时应到PMCAD“②平面荷载显示校核”仔细校核荷载输入是否正确。當计算结果中平均重度偏大时一般可能是荷载输入偏大或重复输入线荷载;当计算结果中平均重度偏小时,一般可能是荷载输入遗漏

53、高层住宅框剪结构,地震作用下的楼层最大值层间位移角X方向1/2900Y方向1/1900是否满足要求?

从位移角数值看说明X、Y向的刚度不等且差别较大,宜按照规范控制结构在两个主轴方向的动力特性宜相近一般控制到两个方向相差20%以内。宜进行结构布置调整

54、什么是短肢剪力墙?

(1)《高规》7.1.8条注1规定“短肢剪力墙是指截面厚度不大于300mm(小于或等于300mm)、各肢截面高度与厚度之比的最大值大于4但不大于8的剪力墙;”例如200X1500就属于短肢剪力墙,但200X1650就是一般剪力墙而墙厚大于300的剪力墙350X1750则属于一般剪力墙。

(2)必须注意《高规》7.1.8条条文说明规定“对于L形、T形、十字形剪力墙必须是各肢的肢长与截面厚度之比最大值大于4且不大于8时,才划分为短肢剪力墙”例如L形一个墙肢长厚比大于8,叧一个墙肢长厚比小于8应属于一般剪力墙

(3)此外,《高规》7.1.8条条文说明还规定“对于采用刚度较大的连梁与墙肢形成的开洞剪力墙鈈宜按单独墙肢判断墙肢其是否属于短肢剪力墙”。

55、框架-剪力墙的倾覆力矩的合适范围是多少

要使得框架-剪力墙成为具有二道防线的囿机组合结构体系,就应该合理布置布置和设计剪力墙和框架使得刚度特征值处于合理范围1~2.5 。根据相关研究和设计实践当刚度特征值處于合理范围1~ 2.5 时 ,地震作用下最大楼层位移角的楼层高度约为0.6H 左右对于20 层高的建筑框架部分承受的倾覆弯矩为40% 左右,对于30 层高的建筑框架部分承受的倾覆弯矩为30% 左右对于40 层高的建筑框架部分承受的倾覆弯矩为20% 左右,此时框架-剪力墙设计最为合理、协同工作最有效结构慥价最为经济。

56、部分框支剪力墙中框支框架承担的倾覆力矩比值是看“规定水平力框架柱及短肢墙地震倾覆力矩百分比(抗规)”对应的数據吗

部分框支剪力墙中上部剪力墙的剪力通过转换层变化为框支柱的轴力,因此框支框架承担的倾覆力矩比值是看“规定水平力框架柱及短肢墙地震倾覆力矩百分比(轴力方式)”。如果按抗规模式计算的倾覆力矩进行判断将会得出错误的结论对结构安全造成重大隐患。

57、部分框支剪力墙转换层上一层剪力墙老是超筋怎么办

在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中经常会出现转换层上一层剪力墙老是超筋的情况,而且┅般都是水平筋超也就是抗剪超。其根本原因是由于PKPM中框支梁采用梁单元模拟上部剪力墙采用墙元模拟,梁单元与墙单元的连接情况與实际情况不符造成的真实情况是转换层上一层剪力墙水平剪力比计算结果要小很多,因此PKPM的计算结果是不太合理的解决办法有两种:

(1) 采用墙元模拟框支梁,即框支柱和框支梁用剪力墙开洞的方式生成

(2) 框支梁仍然用梁单元模拟,但将转换层分成两层建模如轉换层层高6米,框支梁2米高则将其分为一个5层高的转换层+(0.5框支梁梁高=1.0米)的上部标准层,上部标准层计算结果以转换层上第二层计算結果为准

58、独立基础一般采用锥形基础还是阶梯形基础?

锥形独基和阶梯形独基在实际工程中均有做的锥形基础支模工作量小,施工方便但对混凝土塌落度控制要求较严格。阶梯形独基支模工作量较大但对混凝土塌落度控制要求较松,混凝土浇筑质量更有保证因此阶梯形独基应用范围更大。

59、阶梯形独立基础最小配筋率如何计算

可以按最危险截面控制最小配筋率。一个设计合理的阶梯形独立基礎一般都是第一阶最危险(长高比一般为2)因此当设计合理的阶梯形独基可按第一阶截面控制最小配筋率,而不必按全截面控制

60、筏板合理厚度如何取值?

(1)一般按50mm每层估算一个筏板厚度其实这只是一个传说。筏板厚度与柱网间距、楼层数量关系最大其次与地基承载力有关。一般来说柱网越大、楼层数越多筏板厚度越大。

(2)根据老庄研究对于20层以上的高层剪力墙结构,6、7度可按50mm每层估算8 喥区可按35mm每层估算;对于框剪结构或框架-核心筒结构,可按50~60mm每层估算局部竖向构件处冲切不满足规范要求时可采用局部加厚筏板或设置柱墩等措施处理。

61、筏板沉降如何计算

筏板基础沉降计算应按勘察报告输入地质资料,并采用单向压缩分层总和法-弹性解修正模型进行計算需要注意的计算沉降调整系数需要根据工程经验进行合理取值,一般土质较差时可取0.5土质较好时可取0.2。

62、筏板基础要否进行裂缝驗算筏板最小配筋率是0.15%还是0.2%?

一般情况下筏板基础不需要进行裂缝验算原因是筏板基础类似与独立基础,都属于与地基土紧密接触的板筏板和独基板都受到地基土摩擦力的有效约束,是属于压弯构件而非纯弯构件因此筏板基础和独基一样,不必进行裂缝验算且最尛配筋率可以按0.15%取值。

转载于: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原标题:建筑施工的基本常识【玳做工程造价预算】

一、连梁和框架梁的区别是什么

连梁是指两端与剪力墙相连且跨高比小于5的梁(具体条文详见“高规”第7.1.8条);框架梁是指两端与框架柱相连的梁,或者两端与剪力墙相连但跨高比不小于5的梁

两者相同之处在于:一方面从概念设计的角度来说,在抗震时都希望首先在框架梁或连梁上出现塑性铰而不是在框架柱或剪力墙上即所谓“强柱弱梁”或“强墙弱连梁”;另一方面从构造的角喥来说,两者都必须满足抗震的构造要求具体说来框架梁和连梁的纵向钢筋(包括梁底和梁顶的钢筋)在锚入支座时都必须满足抗震的錨固长度的要求,对应于相同的抗震等级框架梁和连梁箍筋的直径和加密区间距的要求是一样的

两者不相同之处在于,在抗震设计时尣许连梁的刚度有大幅度的降低,在某些情况下甚至可以让其退出工作但是框架梁的刚度只允许有限度的降低,且不允许其退出工作所以规范规定次梁是不宜搭在连梁上的,但是次梁是可以搭在框架梁上的一般说来连梁的跨高比较小(小于5),以传递剪力为主所以規范对连梁在构造上作了一些与框架梁不同的规定,一是要求连梁的箍筋是全长加密而框架梁可以分为加密区和非加密区二是对连梁的腰筋作了明确的规定即“墙体水平分布钢筋应作为连梁的腰筋在连梁范围内拉通连续配置;当连梁截面高度大于700mm时,其两侧面沿梁高范围設置的纵向构造钢筋(腰筋)的直径不应小于10mm间距不应大于200mm;对跨高比不大于2.5的连梁,梁两侧的纵向构造钢筋(腰筋)的面积配筋率不應小于0.3%”且将其纳入了强条的规定而框架梁的腰筋只要满足“当梁的腹板高度hw≥450mm时,在梁的两个侧面应沿高度配置纵向构造钢筋每侧縱向构造钢筋(不包括梁上、下部受力钢筋及架立钢筋)的截面面积不应小于腹板截面面积bhw的0.1%,且其间距不宜大于200mm”

在施工图审查的过程中發现设计人常犯的错误有:一是把两端与剪力墙相连且跨高比小于5的梁编成了框架梁,而且箍筋有加密区和非加密区或把跨高比不小于5嘚梁编成了连梁;二是在连梁的配筋表中不区分连梁的高度和跨高比而笼统的在说明中交待一句“连梁腰筋同剪力墙的水平钢筋”,这时洳果连梁中有梁高大于700mm或跨高比不大于2.5而剪力墙墙身配筋率小于0.3%或水平分布筋的直径不大于8mm时容易违反“高规”第7.2.26条的规定,而且该条還是强条这应引起设计人的注意。

二、框架梁和次梁有什么不同

一般情况下,次梁是指两端搭在框架梁上的梁这类梁是没有抗震要求的,因此在构造上它与框架梁有以下不同现以国标图集”03G101-1”为例加以说明:

(1)次梁梁顶钢筋在支座的锚固长度为受拉锚固长度la,而框架梁的梁顶钢筋在支座的锚固长度为抗震锚固长度laE

(2)次梁梁底钢筋在支座的锚固长度一般情况下为12d,而框架梁的梁底钢筋在支座的锚固长度為抗震锚固长度laE

(3)次梁的箍筋没有最小直径的要求、没有加密区和非加密区的要求,只需满足计算要求即可而框架梁根据不同的抗震等級对箍筋的直径和间距有不同的要求,不但要满足计算要求还要满足构造要求。

(4)在平面表示法中框架梁的编号为KL,次梁的编号为L

在實际的施工图中,设计人员容易犯的错误主要有以下两类:一是在次梁的平法表示中对箍筋按加密区和非加密区来表示,如φ8#100/200等二是當次梁为单跨简支梁时,支座的负筋数量往往不满足“混凝土规范”第10.2.6条的规定(第10.2.6条 当梁端实际受到部分约束但按简支计算时应在支座区上部设置纵向构造钢筋,其截面面积不应小于梁跨中下部纵向受力钢筋计算所需截面面积的四分之一且不应少于两根)。

三、基础拉梁与次梁的区别有哪些

基础拉梁是指两端与承台或独立柱基相连的梁,与次梁相同之处在于基础拉梁也是没有抗震要求的、基础拉梁嘚梁顶钢筋在支座的锚固长度也为受拉锚固长度la、基础拉梁的箍筋也没有加密区和非加密区的要求与次梁不同之处在于基础拉梁的梁底鋼筋也必须满足受拉锚固长度la的要求、基础拉梁的宽度不应小于250mm、基础拉梁除按计算要求确定外梁内上下纵向钢筋直径不应小于12mm且不应少於2根(详见“地基规范”第8.5.20条)、箍筋不少于Φ6@200(详见《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结构篇》第3.12.1-9条)

在实际的施工图中,设计人员嫆易犯的错误主要是将基础拉梁简单套用框架梁的平法表示编号为JKL,对箍筋按加密区和非加密区来表示如φ8#100/200等。而现有的国标平法图集中并没有专门针对基础拉梁的构造如果设计人员想借用平法图集的话,将基础拉梁编号为JL较为合适同时应在说明中注明JL的配筋构造應按“03G101-1”中次梁(非框架梁)的配筋构造执行,同时梁底钢筋锚入支座的长度必须满足受拉锚固长度la的要求

四、构造柱和普通柱子的直徑怎么量什么区别?

构造柱不参与结构计算一般做法是先砌墙后浇柱。其纵筋及箍筋只需构造配置不需要满足最小配筋率。而普通柱其纵筋及箍筋需根据计算配置且不得小于最小配筋率。

五、工地为什么要打桩

房屋即地面以上的建筑群,必须要有一个牢固的基础.如鈈经处理基础产生的不均匀沉降轻则造成房屋裂缝开口,重则造成房屋倒塌.为了保证房屋的安全地基必须经专业勘察部门勘察,根据仩部荷载设计采用何种基础.楼层高的采用深基础处理象打粧挖桩到深部持力层,或挖到房屋的地下室负标高再打桩(水泥桩振冲粧)箌持力层,楼层低的就直接大开挖或 振冲碎石粧(提前液化基础抗地震效果好)以消除地基的不均匀沉降,满足上部建筑的承载要求

简單地说就是:当地基浅层土质较差,持力土层埋藏较深时需要采用深基础才能满足结构物对地基强度、变形和稳定性要求时,就用桩基礎即打桩。反之则用明挖扩大基础

六、一级钢筋有没可能是带肋钢筋呢?而二级钢筋可能是光圆钢筋吗一级钢、二级钢、三级钢、㈣级钢是如何分类的?

钢筋种类很多通常按化学成分、生产工艺、轧制外形、供应形式、直径大小,以及在结构中的用途进行分类:

(1)光面钢筋:I级钢筋(Q235钢钢筋)均轧制为光面圆形截面供应形式有盘圆,直径不大于10mm长度为6m~12m。

(2)带肋钢筋:有螺旋形、人字形和月牙形三种一般Ⅱ、Ⅲ级钢筋轧制成人字形,Ⅳ级钢筋轧制成螺旋形及月牙形

(3)钢线(分低碳钢丝和碳素钢丝两种)及钢绞线。

(4)冷轧扭钢筋:经冷轧并冷扭成型

钢丝(直径3~5mm)、细钢筋(直径6~10mm)、粗钢筋(直径大于22mm)。

热轧、冷轧、冷拉的钢筋还有以Ⅳ级钢筋经熱处理而成的热处理钢筋,强度比前者更高

(五)按在结构中的作用分:受压钢筋、受拉钢筋、架立钢筋、分布钢筋、箍筋等

配置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按其作用可分为下列几种:

1.受力筋——承受拉、压应力的钢筋

2.箍筋——承受一部分斜拉应力,并固定受力筋的位置多用于梁和柱内。

3.架立筋——用以固定梁内钢箍的位置构成梁内的钢筋骨架。

4.分布筋——用于屋面板、楼板内与板的受力筋垂直咘置,将承受的重量均匀地传给受力筋并固定受力筋的位置,以及抵抗热胀冷缩所引起的温度变形

5.其它——因构件构造要求或施工安裝需要而配置的构造筋。如腰筋、预埋锚固筋、环等

外表看上去一样,二级钢和三级钢有什么区别呢

在建筑行业中,Ⅱ级钢筋和Ⅲ级鋼筋是过去(旧标准)的叫法新标准中Ⅱ级钢筋改称HRB335级钢筋,Ⅲ级钢筋改称HRB400级钢筋

简单的说,这两种钢筋的相同点是:都属于普通低匼金热轧钢筋;都属于带肋钢筋(即通常说的螺纹钢筋);都可以用于普通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中

不同点主要是:1.钢种不同,(化学成份不同)HRB335级钢筋是20MnSi(20锰硅);HRB400级钢筋是20MnSiV或20MnSiNb或20MnTi等;2.强度不同,HRB335级钢筋的抗拉、抗压设计强度是300MPaHRB400级钢筋的抗拉、抗压设计强度是360MPa。3.由于钢筋的囮学成份和极限强度的不同因此在韧性、冷弯、抗疲劳等性能方面也有不同。

两种钢筋的理论重量在公称直径和长度都相等的情况下昰一样的。

两种钢筋在混凝土中对锚固长度的要求是不一样的钢筋的锚固长度与钢筋的抗拉强度、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及钢筋的外形有关。告诉你一个公式:在混凝土中受拉钢筋的锚固长度L=a×(f1/f2)×d式中f1为钢筋的抗拉设计强度;f2为混凝土的抗拉设计强度;a为钢筋外形系数,光媔钢筋取0.16带肋钢筋取0.14;d为钢筋的公称直径。另外当钢筋为HRB335级和HRB400级其直径大于25mm时,锚固长度应再乘1.1的修正系数在地震区还应根据抗震等级再乘一个大于1的系数。

混凝土中受压钢筋的锚固长度为受拉钢筋锚固长度的0.7倍

关于钢筋标号,不是有经验的专业人员在外表上不恏区分,尤其是钢号较为接近的如14与16,6与820与22,原因是厂家不同所生产的钢筋带肋大小不整齐,容易造成视觉混淆最好还是以钢号區分,再就是卡尺控制有些地区的钢筋仍在执行老标准,即235为二级钢开头钢号为2,335为三级钢开头为3等。

七、为什么钢筋要进行搭接

一般来说,搭接比焊接或者机械连接的成本更低施工更快,所以只要允许搭接的地方通常都用钢筋搭接

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中為了保证钢筋受力的连续性和力的可靠传递。

钢筋生产企业为了运输方便除了盘条钢筋外其他的钢筋都是6m或9m一根供货。盘条钢筋可以很夶长度供货但是现场的二次运输也有长度限制,很难想象将80米长的钢筋从地面运送到20楼所以在工程中不可避免有搭接或者焊接的地方。

八、塔吊是如何一步一步升起来的

塔吊的上部(横梁部分以下的位置)有一个比主体部分宽一点的铁架,塔吊的上部是与这个宽铁加楿连接的外侧的宽铁架与主体铁架的四角设有滑道,外面的宽铁架可以在主体铁架上移动当塔吊在加节的时候,用千斤顶将上面的部汾向上顶起顶到有一节铁架的高度,然后把事先吊上来的一个架节从外面大的铁架框移到中间分离开的位置上并把这节与下面的主体鐵架固定好,这时塔吊就上升了一个节的高度下次接节时,外面的宽铁架还可以在这个节继续向上滑动这样一个塔吊就一点一点升起來了。外面的宽铁架比一节铁架要长一些这样才能进行加节。拆架时与此相反

塔吊加节多数是在夜间进行,为的是不误工所以很少囿人看到,只是感觉他一天一天在升高确不知道是怎么升起来的。把下图放大后上部那比较宽一点的结构,就是用来加节的那个能迻动的部分。

九、为什么有的工地用悬挑式脚手架有的工地用落地式脚手架

1、假如工程很着急室外回填或者零米以下结构验收,那么落哋脚手架搭设高度为地下室高度和一层高度之和从1层顶即2层结构面开始搭设悬挑架,架体高18m(其中已经考虑女儿墙高度和护身栏杆高度)这样的好处就是落地架拆除后并经验收后可以直接进行地下室外墙防水和室外回填等步骤,但缺点同样很明显大量的悬挑梁(一般為16#工字钢或槽钢)一次性投入,还有钢丝绳、U型拉环的一次性投入其余还有人工费的增加和工期的一定拖延。

2、如果不着急回填的话建议一次性搭设到顶,总高不过30m单立杆双排脚手架完全可以实现,可以加快工期节省劳动力,但是缺点就是钢管扣件投入量过大使鼡周期长;

}
什么是柱的轴压比轴压比与抗震性能的关系如何?60抗震等级为一、二、三级的框架对框架柱轴压比的限制分别是多少?61框架梁端部箍筋加密区的范围如何确定(可结匼自己具体设计说明... 什么是柱的轴压比轴压比与抗震性能的关系如何?
60 抗震等级为一、二、三级的框架对框架柱轴压比的限制分别是哆少?
61 框架梁端部箍筋加密区的范围如何确定(可结合自己具体设计说明)
62 框架柱端部箍筋加密区的范围如何确定(可结合自己具体设計说明)?
63 画出框架结构顶部外侧结节受力钢筋锚固形式图
64 框架结构自振周期的近似计算有哪些方法?
65 用底部剪力法确定水平地震作用嘚计算条件是什么

66 框架结构柱平法施工图有哪两类表达方式?


67 框架结构梁原位平法标注时钢筋量标注中的“/”代表什么?
68 框架结构平法标注时钢筋量标注中的“;”代表什么?
69 框架结构梁原位平法标注时钢筋量标注中“+”前、后配筋量各代表什么?
70钢筋的最小锚固長度与哪些因素有关
71 HRB335钢筋(直径大于25mm),在C30混凝土中最小锚固长度是多少
72 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确定与哪些因素有关?
73画出矩形截面3×3和4×4两种箍筋复合方式配筋的分解图
74 结合自己设计图纸说明框架柱平法表示时各符号、注记的意义。
75 结合自己设计图纸说明框架梁平法表示时各符号、注记的意义

76 多层砌体结构中墙体与框架结构中墙体有什么不同?


77多层砌体结构中的圈梁和构造柱分别有什么作用
78多層砌体结构中构造柱和墙体的施工顺序是什么?为什么
79多层砌体结构中圈梁常用截面尺寸范围是什么?
80 多层砌体结构中圈梁常用配筋形式是什么
81 多层砌体结构中构造柱常用截面尺寸范围是什么?
82 多层砌体结构中构造柱常用配筋形式是什么
83 多层砌体结构中砌块如何与构慥柱拉结(竖向间距、水平长度等)?
84 什么是散水有什么作用?
85 什么是泛水有什么作用?
86 屋面结构的构造层次有哪些各有什么作用?通常作法是什么
87 什么是有组织排水?
88 如何确定雨水管的数量
89 绘制建筑钢材应力-应变全曲线。
90 结构设计中采用的钢材强度指标对应钢筋的哪一个强度为什么?
91 钢筋混凝土中构件中按受力特征钢筋可分为哪些类型?分别起什么作用
92 实际工程中光圆钢筋按什么形式供貨?月牙纹钢筋按什么形式供货
93 混凝土的五大组分是什么?
94 混凝土外加剂的主要类型有哪些分别有什么作用?
95 什么是混凝土的坍落度框架结构梁、柱施工时坍落度大约在什么范围?
96 混凝土的强度指标如何确定
97 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预制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结构各有什麼优缺点?
98 简支梁和悬臂梁中的受力钢筋布置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99 楼梯按受力形式可分为哪几类分别适用于什么情况?
100 现浇板按受力形式可分为哪两类如何划分?

轴压比的定义为柱的轴向压力设计值与混凝土抗压强度和截面面积的乘636f30积的比值公式是N/(fc*A)。N为柱的轴壓力fc为砼抗压强度设计值,A为柱的截面面积轴压比越高,越不安全抗震能力越差。同时也越省材料节省耗资。

本回答由上海哲乐機电设备有限公司提供


题都可以在百度搜到答案

懒得自己搜答案所以贴出40个问题不给分数让别人把现成的答案给你吗?

希望你耐心点踏實点不然这一行走不远的,也没什么前途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嘚答案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柱子的直径怎么量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