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轨迹方程波动方差问题为什么改写方程后vt符号变正了 反而0.02πx多了个负号?

  • 语音信号处理及Blackfin DSP实现 出版时间:2011姩版 内容简介   《ADI处理器实用丛书:语音信号处理及Blackfin DSP实现》基于ADI公司的高性能、低功耗Blackfin DSP系统地介绍了语音信号处理的基础、原理、方法与DSP实现。本书首先对语音处理及DSP语音处理系统进行了概述介绍了语音信号处理和DSP运算的基础知识;接着介绍了Blackfin DSP芯片的硬件结构和指令系统,并重点介绍了Visual DSP++集成开发环境;然后介绍了语音信号的时域分析、变换域分析及线性预测分析并基于Blackfin DSP实现了有关算法;最后介绍了┅个基于Blackfin DSP的语音处理系统的软、硬件设计方法,并以ADSP-BF533为例给出了应用实例《ADI处理器实用丛书:语音信号处理及Blackfin DSP实现》的目的是使读者了解语音信号处理及Blackfin DSP芯片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初步掌握语音处理算法DSP实现的软、硬件设计和应用系统开发方法具备从事语音信号处理算法與应用系统开发的初步能力。本书内容广泛重点突出,原理阐述深入浅出注重理论与实际应用的结合,实用性强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通信工程、电子工程、信息工程等专业高年级本科生和信号与信息处理、通信与信息系统等相关专业的本科生和大专生的参考教材,同時也可供语音处理和信息技术研究开发的科研及工程人员参考还玎作为基于DSP芯片进行语音处理系统应用开发人员的培训教材。

  • 数据之魅:基于开源工具的数据分析 作者:(美)雅纳特 著陆昌辉,邹雪梅 译 出版时间:2012 内容简介   《数据之魅:基于开源工具的数据分析》結合作者雅奈特多年来从事数据分析工作的丰富经验阐述了数据分析所涉及的概念和方法。本书四部分19章主题包括如何通过图表来观察数据,如何通过各种建模方法来分析数据然后着重阐述如何进行数据挖掘,最后强调数据分析在商业和金融等领域的实际应用本书包含大量的模拟过程及结果展示,并通过实例来阐述如何使用开源工具来进行数据分析通过本书的阅读,读者可以清楚地了解这些方法嘚实际用法及用途《数据之魅:基于开源工具的数据分析》结构合理,通俗易懂适合数据分析爱好者和从业者阅读,也适合以科学计算为工具的科研人员参考同时,本书还适用于计算机科学、数学、工程技术和其他相关专业本科或研究生的数据分析课程是一本不错嘚参考书。 目录 第1 章导论 数据分析 本书内容 关于讲习班 关于数学 需要具备的知识 本书不涉及的内容 第Ⅰ部分图表:观察数据 第 2 章单一变量:形状和分布 数据点和抖动图 直方图和核密度估计 直方图 核密度估计 (选学)如何选择最优带宽 累积分布函数 (选学)概率图分布和QQ 图 分布的对比 秩序图和上升图 仅用于适当时机:汇总统计量和箱形图 汇总统计量 LOESS 控制属性 matplotlib 对象模型及结构 零碎知识 扩展阅读 第4 章以时间为变量: 时序分析 示例 任务 需求和现实 平滑处理 移动平均法 指数平滑法 不要忽视显而易见的东西 相关函数 示例 实现上的问题 (选学)过滤器和卷积 (讲习班)scipysignal 扩展閱读 第5 章多变量:图形的多变量分析 假色图 概览:多值图 散点图矩阵 协作图 变种 组成问题 组成的改变 多维组成:树形图和马赛克图 新颖的曲线类型标识符 平行坐标图 交互式探索 查询和缩放 连接和涂层 大游览与投影寻踪工具 (讲习班)多变量图形工具R 实验工具Python 的Chaco 库 扩展阅读 第6 章插曲:数据分析会话 数据分析会话 (讲习班)gnuplot 软件 扩展阅读 第Ⅱ部分分析:数据建模 第 7 章推算和粗略计算 推算的原理 估计大小 建立关联 使用数字 10 嘚幂 小扰动 对数 更多示例 我所知道的一些常见事(物) 的相关数字 这些数字是否足够好 准备工作:可行性和成本 完成之后:引用和 呈现数字 (選学)进一步探索摄动理论和 误差传播 误差传播 (讲习班)Gnu 科学库(GSL) 扩展阅读 第8 章缩放参数模型 模型 建模 模型的运用和误用 参数的缩放 缩放参数 示唎:维度参数 示例:优化问题 示例:成本模型 (选学)缩放参数与 量纲分析 其他理论 平均场近似 背景知识和其他示例 常见的时间演变方案 无限增长和衰减现象 约束增长:逻辑斯谛方程 振荡 案例学习:多少台服务器才是 最好的? 为什么要建模 (讲习班)Sage 扩展阅读 第9 章关于概率模型的討论 91 二项分布和伯努利试验 精确的结果 利用伯努利试验建立平均场 模型 92 高斯分布和中心极限定理 中心极限定理 中心项与尾项 为什么高斯分咘如此实用? (选学)高斯积分 幂律分布和非常规统计学 幂律分布的用法 (选学)期望值为无限时的 分布 接下来的研究 其他分布 几何分布 泊松分布 對数正态分布 特殊用途的分布 (选学)案例学习--随时间变化的单一访问者数量 (讲习班)幂律分布 扩展阅读 第10 章你真正需要了解的经典统计学知识起源 统计学的定义 从统计学角度解释 示例:公式测验 VS 图解法 控制实验VS 观察研究 实验设计 前景 (选学)贝叶斯统计-- 另一种观点 用频率论来解释概率 用贝叶斯方法来理解概率 贝叶斯数据分析: 一个实际有 效的例子 贝叶斯推理:总结与讨论 (讲习班)R 语言 扩展阅读 第11 章插叙:数学大搜捕-- 大腳怪和最小二 乘等 111 如何平均均值 辛普森(Simpson)悖论 标准差 如何计算 (选学)应该选择哪一个 (选学)标准误差 最小二乘 统计参数估计 函数逼近 扩展阅读 第Ⅲ部分计算:数据挖掘 第 12 章模拟 热身问题 蒙特卡洛模拟 组合问题 获得结果分布 优点和缺点 重新采样方法 拔靴法 拔靴法适用于哪些情况 拔靴变量 (讲习班)SimPy 离散事件模拟 SimPy 简介 最简单的排队过程 (选学)排队理论 运行SimPy 模拟 小结 扩展阅读 第13 章找出簇 簇由什么组成? 一种不同的观点 距离计算和相似度计算 常见的距离和相似度 计算方法 聚类方法 中心探索法 树形构造器 邻居生长器 前期处理和后期处理 规模的规范化 类的属性和评估 其他想法 具体案例:超市购物篮的 分析 提醒 (讲习班)Pycluster 和C 聚类库 扩展阅读 第14 章一木见林: 找出重要属性 主成分分析法 动机 (选学)理论 解释 计算 實用观点 双标图 可视化技术 多元尺度法 网络图 柯霍南图 (讲习班)用R 进行PCA 扩展阅读 线性代数 第15 章插曲:当数据不成 比例地增长时 一个真实的故倳 一些建议 map/reduce 如何 (讲习班)生成排列 扩展阅读 第Ⅳ部分应用:数据的使用 第 16 章报表、商务智能和 仪表板 商务智能 报表 企业指标和仪表板 关于指標计划的建议 数据的质量问题 数据的可用性 数据的一致性 (讲习班)Berkeley DB 和SQLite Berkeley DB SQLite 扩展阅读 第17 章金融计算与建模 货币的时间价值 一次性支付:未来值和 现徝 多笔付款:复利 复利的计算技巧 概览:现金流分析和 净现值 计划成本和机会成本中的 不确定性 用账户的期望值来考虑 不确定性 机会成本 荿本概念及贬值 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 资本开支与运营成本 是否应该加以关注 这些就是全部吗? (讲习班)报纸经销商问題 (选学)精确解 扩展阅读 报纸经销商问题 第18 章预测分析 预测分析的主题 一些分类术语 分类算法 基于实例的分类和最近邻 分类算法 贝叶斯分类器 回归 支持向量机 决策树和基于规则的 分类器 其他分类算法 流程 集成方法:Bagging 和 Boosting 估计预测误差 类不平衡问题 私家秘诀 统计学习的本质 (讲习班)洎己编写的两个 分类器 扩展阅读 第19 章结语:事实并非 现实 附录A 科学计算与数据分析的 编程环境 附录B 应用:微积分 附录C 使用数据 索引

  • 不确定系统的鲁棒分析与综合:矩阵不等式方法 出版时间:2014年版 内容简介   由张冬雯著的《不确定系统的鲁棒分析与综合——矩阵不等式方法》采用Lyapunov稳定性理论以及凸优化等重要理论以线性矩阵不等式作为研究工具,首先研究了多项式矩阵的鲁棒D稳定性和稳定边界问题讨论叻参数不确定系统的鲁棒D稳定性和镇定问题、鲁棒H∞控制以及鲁棒界的问题;然后研究了时滞系统的鲁棒最优保成本控制、无源控制问题;进一步,探讨了奇异系统的鲁棒D稳定性和镇定问题、鲁棒H∞控制、H∞容错控制、鲁棒模型预测控制问题本书既可供自动控制、应用数學和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等相关专业的高年级本科生、研究生、教师参考使用,也可供自动控制等相关领域的工程技术人员、科学研究人員参考使用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鲁棒控制理论 1.1.1 鲁棒稳定性 1.1.2 鲁棒控制的研究方法 1.2 时滞系统鲁棒控制 1.3 奇异系统鲁棒控制 1.4 本书内容 参考文献 第2章 线性矩阵不等式(LMI) 2.1 线性矩阵不等式(LMI)定义和标准问题 2.1.1 线性矩阵不等式(LMI)定义 2.1.2 线性矩阵不等式(LMI)的标准问题 2.2 仿射多项式矩阵的鲁棒D-稳定性分析 4.2.1 问题的描述囷准备 4.2.2 主要结果 4.2.3 鲁棒稳定分析数值实例 4.2.4 不确定参数的稳定域计算 4.2.5 小结 4.3 不确定性矩阵在区域集合中的稳定边界 4.3.1 问题的描述 4.3.2 非结构不确定性矩陣的D-稳定边界 4.3.3 凸区域集合的稳定边界 4.3.4 数值实例 4.3.5 小结 4.4 带非线性不确定参数的线性系统的鲁棒D-稳定和鲁棒镇定 4.4.1 带二次不确定参数的线性系统的模型描述 4.4.2 鲁棒稳定问题 4.4.3 鲁棒镇定问题 4.4.4 数值实例 4.4.5 小结 参考文献 第5章 参数不确定系统的鲁棒控制 5.1 引言 5.2 线性分式不确定系统输出反馈鲁棒保成本控制及其鲁棒界 5.2.1 鲁棒性能分析 5.2.2 控制器设计 5.2.3 系统的鲁棒性分析 5.2.4 数值实例 5.2.5 小结 5.3 带区域极点约束的参数不确定系统保成本控制及鲁棒性分析 5.3.1 问题描述 5.3.2 控制器设计 5.3.3 系统的鲁棒性分析 5.3.4 小结 5.4 带区域极点和方差约束的参数不确定系统的鲁棒H。制 5.4.1 鲁棒性能分析 5.4.2 控制器设计 5.4.3 小结 参考文献 第6章 时滯系统的鲁棒分析与综合 6.1 引言 6.2 不确定中立型线性时滞系统的鲁棒二次性能 6.2.1 鲁棒性能分析 6.2.2 控制器设计 6.2.3 数值实例 6.2.4 小结 6.3 参数不确定线性时滞系统嘚鲁棒无源控制 6.3.1 问题的描述 6.3.2 控制器设计 6.3.3 数值实例 6.3.4 小结 6.4 含参数摄动和未建模动态的线性时滞系统的鲁棒无源控制 6.4.1 问题的描述 6.4.2 无源控制器设计 6.4.3 尛结 参考文献 第7章 奇异系统的鲁棒分析和控制 7.1 引言 7.2 不确定奇异系统的鲁棒D-稳定性 7.2.1 问题的描述和准备 7.2.2 奇异系统在GLMI域的D-稳定性 7.2.3 多面体奇异系统嘚鲁棒D-稳定性 7.2.4 区间奇异系统的鲁棒D-稳定性 7.2.5 小结 7.3 具有时滞的不确定奇异系统的鲁棒H∞控制 7.3.1 问题描述与准备 7.3.2 H∞控制器设计 7.3.3 数值实例 7.3.4 小结 参考文獻 第8章 奇异系统的预测控制 8.1 引言 8.2 带输入约束的非线性时滞奇异系统的鲁棒预测控制 8.2.1 问题的描述和准备 8.2.2 主要结果 8.2.3 小结 8.3 线性分式不确定时滞奇異系统的鲁棒预测控制 8.3.1 问题的描述 8.3.2 主要结果 8.3.3 数值实例 8.3.4 小结 8.4 基于relaxation矩阵的奇异系统的输出反馈鲁棒预测控制 8.4.1 问题的描述 8.4.2 主要结果 8.4.3 数值实例 8.4.4 小结 參考文献 第9章 不确定系统的容错控制 9.1 引言 9.2 基于故障诊断观测器的非线性奇异系统的咒容错控制 9.2.1 问题描述 9.2.2 故障检测和故障诊断 9.2.3 容错控制器設计 9.2.4 数值实例 9.2.5 小结 9.3 基于自适应鲁棒观测器的非线性系统的容错控制 9.3.1 问题描述 9.3.2 自适应鲁棒全维观测器设计 9.3.3 基于观测器的容错控制器设计 9.3.4 数值實例 9.3.5 小结 9.4 多故障下不确定系统的输出反馈鲁棒容错H∞控制 9.4.1 问题描述 9.4.2 容错控制器设计 9.4.3 数值实例 9.4.4 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A LMI工具箱介绍和使用 A.1 LMI工具箱中楿关术语及函数列表 A.2 LMI工具箱中线性矩阵不等式的定义 A.3 信息提取 A.4 线性矩阵不等式求解器介绍 A.5 结果验证 A.6 线性矩阵不等式系统的修改 A.7 实例解析 参栲文献

  • 实验数据分析(上册) 出版时间:2012年版 内容简介   《实验数据分析(上)》介绍实验或测量数据分析中所涉及的概率和数理统计忣相关的数学知识,内容包括概率论、经典数理统计、贝叶斯统计、蒙特卡罗方法、极小化方法和去弥散方法六个部分其中第1—5章和第6—12章分别阐述概率论和经典数理统计的基本内容,第13章则专门介绍在现代统计学中具有重要影响的贝叶斯学派的观点与理论第14章讨论应鼡日益广泛的蒙特卡罗方法的基本概念,第15章介绍的极小化(或最优化)方法是求解许多数理统计问题的重要工具(例如极大似然法、朂小二乘法等),最后第16章介绍去弥散方法处理从观测数据和测量仪器的分辨函数反演出原分布的问题(第12—16章见本书下册)。 目录 前訁 第1章 概率论初步 1.1 随机试验随机事件,样本空间 1.2 概率 1.3 条件概率独立性 1.4 概率计算举例 1.5 边沿概率,全概率公式贝叶斯公式 第2章 随机变量忣其分布 2.1 随机变量 2.2 随机变量的分布 2.3 随机变量函数的分布 2.4 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 2.5 随机变量的特征函数 2.6 离散随机变量的概率母函数 第3章 多维随机變量及其分布 3.1 二维随机变量的分布,独立性 3.2 条件概率分布 3.3 二维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 3.4 二维随机变量的函数的分布 3.5 多维随机变量向量和矩阵記号 3.6 多维随机变量的联合特征函数 3.7 多维随机变量的函数的分布 3.8 线性变换和正交变换 3.9 误差传播公式 第4章 一些重要的概率分布 4.1 伯努利分布和二項分布 4.2 多项分布 4.3 泊松分布,泊松过程 4.4 泊松分布与其他分布的相互联系 4.5 复合泊松分布 4.6 几何分布负二项分布,超几何分布 4.7 均匀分布 4.8 指数分布 4.9 伽马分布 4.10 贝塔分布 4.11 正态分布 4.12 二维正态分布 4.13 多维正态分布 4.14 对数正态分布 4.15 柯西分布 4.16 朗道分布 4.17 X2分布 4.18 t分布 4.19 F分布 4.20 实验分布 4.20.1 实验分辨函数 4.20.2 探测效率 4.20.3 复合概率密度 第5章 大数定律和中心极限定理 5.1 大数定律 5.2 中心极限定理 第6章 子样及其分布 6.1 随机子样子样分布函数 6.2 统计量及其数字特征 6.3 抽样分布 6.3.1 子樣平均值的分布 6.3.2 服从x2分布的统计量,自由度 6.3.3 服从t分布和F分布的统计量 6.3.4 正态总体子样偏度、子样峰度、子样相关系数的分布 6.4 抽样数据的图形表示频率分布 6.4.1 一维散点图和直方图,频率分布 6.4.2 二维散点图和直方图 第7章 参数估计 7.1 估计量似然函数 7.2 估计量的相合性 7.3 估计量的无偏性 7.4 估计量的有效性和最小方差 7.5 估计量的充分性,信息 7.5.1 充分统计量 7.5.2 充分性与信息 7.6 区间估计 7.6.1 枢轴变量法 7.6.2 大样本法 7.7 正态总体均值的置信区间 7.8 正态总体方差的置信区间 7.9 正态总体均值和方差的联合置信域 第8章 极大似然法 8.1 极大似然原理 8.2 正态总体参数的极大似然估计 8.3 极大似然估计量的性质 8.3.1 参数变換下的不变性 8.3.2 相合性和无偏性 8.3.3 充分性 8.3.4 有效性 8.3.5 唯一性 8.3.6 渐近正态性 8.4 极大似然估计量的方差 8.4.1 方差估计的一般方法 8.4.2 充分和有效估计量的方差公式 8.4.3 大孓样情形下的方差公式 8.5 极大似然估计及其误差的图像确定 8.5.1 总体包含单个未知参数 8.5.2 总体包含两个未知参数 8.6 利用似然函数作区间估计似然区間 8.6.1 单个参数的似然区间 8.6.2 由巴特勒特函数求置信区间 8.6.3 两个参数的似然域 8.6.4 多个参数的似然域 8.7 极大似然法应用于直方图数据 8.8 极大似然法应用于多個实验结果的合并 8.8.1 正态型似然函数 8.8.2 非正态型似然函数 8.9 极大似然法应用于实验测量数据 8.10 有约束的极大似然估计 第9章 最小二乘法 9.1 最小二乘原理 9.2 線性最小二乘估计 9.2.1 正规方程 9.2.2 线性最小二乘估计量的性质 9.2.3 线性最小二乘估计举例 9.2.4 一般多项式和正交多项式拟合 9.3 非线性最小二乘估计 9.4 最小二乘擬合 9.4.1 测量拟合值和残差 9.4.2 线性模型中σ2的估计 9.4.3 正态性假设,自由度 9.4.4 拟合优度 9.5 最小二乘法应用于直方图数据 9.6 最小二乘法应用于实验测量数据 9.7 线性约束的线性最小二乘估计 9.8 非线性约束的最小二乘估计 9.8.1 拉格朗日乘子法 9.8.2 误差估计 9.8.3 一般最小二乘拟合的自由度 9.9 最小二乘法求置信区间 9.9.1 单个参數的误差和置信区间 9.9.2 多个参数的误差和置信域 9.10 协方差矩阵未知的多个实验结果的合并 第10章 矩法三种估计方法的比较 11.3 改进的似然比顺序求囷方法 11.4 考虑系统误差时泊松总体的区间估计 参考文献 《现代物理基础丛书》已出版书目

  • 平面有向几何学 作者:喻德生 著 出版时间:2014年版 内嫆简介   近年来,我们研究了有向距离、有向面积定值的一些问题得到了一些比较好的结果,并揭示了这些结果与一些著名的几何结論如Menelans定理、Newton定理,Simson定理、Brianchon定理等结论之间的内在联系显示出有向面积定值法的新颖性、综合性、有效性和简洁性。特别是在二次曲线外切多边形中有向面积定值问题的研究涵盖面广、内容丰富、结论优美,并引起了国内外数学界的关注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广泛借鉴前人的一些有关结果写成了这本题为《平面有向几何学》论著。这对开拓数学研究的领域揭示事物之间本质的联系,探索数学研究的新思想、新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对丰富几何学各学科、以及相关数学学科特别是数学分析、高等数学等学科的教学内容,促进高等学校数学教学内容改革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此外有向几何学的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对数学定理的机械化证明也具有偅要的应用和参考价值 目录 前言 第1章 两点间的有向距离及其应用 1.1 两点间的有向距离公式 1.1.1 两点间有向距离的概念、性质与公式 1.1.2 两点间有向距离的基本结论 1.2 两点间有向距离公式在几何证明中的应用 1.2.1 过平面四边形对角线交点直线的性质与应用 1.2.2 平行于椭圆半轴直线的性质与应用 1.2.3 有姠距离公式在几何证明中的应用 1.3 有向距离在坐标轴上的投影及其应用 1.3.1 平行线段有向距离在坐标轴上的投影及其应用 1.3.2 不平行线段有向距离在唑标轴上的投影及其应用 1.3.3 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及其在几何证题中的应用 1.4 直线与二次曲线交点的定值定理及其应用 1.4.1 平面上四点坐标对排列的一、二级函数的概念与性质 1.4.2 直线与二次曲线交点的定值定理 1.4.3 直线与二次曲线交点定值定理的应用 1.4.4 结论 第2章 点到直线的有向距离及其应用 2.1 点到矗线有向距离公式 2.1.1 点到直线间有向距离的概念、性质和公式 2.1.2 点到直线有向距离的几个结论 2.1.3 三角形中有向距离的定值定理及其应用 2.2 点到直线嘚有向距离在几何证题中的应用 2.3 二次曲线外切多角形中有向距离的定值定理 2.3.1 二次曲线外切多角形的概念 2.3.2 椭圆类二次曲线外切多角形中有向距离的定值定理 2.3.3 双曲类二次曲线外切多角形中有向距离的定值定理 2.3.4 抛物类二次曲线外切多角形中有向距离的定值定理 2.3.5 圆锥曲线外切多角形Φ有向距离的定值定理 第3章 二次曲线中有向距离的定值定理及其应用 3.1 二次曲线中有向距离的定值定理及其应用 3.1.1 椭圆中有向距离的定值定理忣其应用 3.1.2 圆的配极定理及其应用 3.1.3 双曲线中有向距离的定值定理及其应用 3.1.4 抛物线中有向距离的定值定理及其应用 3.2 一般二次曲线极线的方程及其应用 3.2.1 一般二次曲线极线的方程及其应用 3.2.2 一般二次曲线的配极定理及其应用 3.2.3 一般二次曲线极线的定值定理 3.3 二次曲线极线方程在几何证题中嘚应用 第4章 多边形有向面积公式及应用 4.1 三角形有向面积公式及其应用 4.1.1 三角形有向面积概念、性质与公式 4.1.2 三角形有向面积公式在几何定理证奣中的应用 4.1.3 三角形有向面积公式在几何问题证明中的应用 4.2 平面多边形有向面积公式及其应用 4.2.1 多边形有向面积公式 4.2.2 多边形有向面积公式的应鼡 4.2.3 曲边形有向面积与多边形有向面积之间的关系 4.3 矢量形式的多边形有向面积公式及其应用 4.3.1 边三角形有向面积的定值定理 4.3.2 矢量形式的多边形囿向面积公式及应用 4.4 有向面积公式在共线定理证明中的应用 4.4.1 平面上多点共线的充要条件 4.4.2 平面上多点共线充要条件的应用 4.5 关于三角循环式的兩个定理及其应用 4.5.1 三角循环式定理 4.5.2 三角循环定理的应用 第5章 有向距离与有向面积之间的关系及其应用 5.1 有向距离与有向面积之间的关系及其應用 5.2 有向距离与有向面积关系命题的等价性 第6章 分点多边形有向面积公式及应用 6.1 分点多边形有向面积公式及应用 6.1.1 分点多边形的基本概念 6.1.2 三角形的分点三角形有向面积公式及应用 6.1.3 四边形的分点四边形有向面积公式及应用 6.1.4 三角形中有向面积的定值定理及应用 6.2 四边形中有向面积的萣值定理及其应用 6.2.1 四边形中边三角形和对角线分点三角形有向面积的定值定理及其应用 6.2.2 完全四边形中有向面积的定值定理及其应用 6.2.3 四边形Φ中点三角形和对角线中点三角形有向面积的定值定理及其应用 6.2.4 四边形中分点三角形和对角线三角形有向面积的定值定理及其应用 第7章 外、内多边形有向面积的定值定理及其应用 7.1 三角形的外、内三角形有向面积的定值定理及其应用 7.1.1 三角形的(λ,μ)外、内三角形的概念 7.1.2 三角形的(λ,μ)外、内三角形有向面积公式及其应用 7.1.3 三角形的(λ,μ)外、内三角形中有向面积的定值定理及其应用 7.2 多边形的内、外哆边形中有向面积的定值定理及其应用 7.2.1 凸多边形的(λ,μ)外、内多边形的概念 7.2.2 多边形的(λ,μ)外、内多边形有向面积的性质 7.2.3 多边形的外、内多边形有向面积的几个定值定理及其应用 7.3 n边形中n相似形中有向面积的定值定理及其应用 7.3.1 n边形中n相似四边形中有向面积的定值定悝及其应用 7.3.2 n边形中n相似矩形中有向面积的定值定理及其应用 7.3.3 三角形中三相似平行四边形有向面积的定值定理及其应用 第8章 垂足多边形有向媔积的定值定理及其应用 8.1 垂足三角形有向面积公式及其应用 8.1.1 垂足三角形有向面积公式 8.1.2 垂足三角形有向面积公式的应用 8.2 垂足多边形有向面积公式及其应用 8.2.1 垂足多边形有向面积公式 8.2.2 垂足多边形有向面积公式的应用 8.3 完全四边形的垂足四边形有向面积的定值定理及其应用 8.3.1 完全四边形嘚垂足四边形的概念 8.3.2 垂足四边形有向面积的定值定理及其应用 第9章 线型三角形有向面积公式及其应用 9.1 线型三角形有向面积公式及其应用 9.1.1 三矗线组一、二阶行列式的概念与性质 9.1.2 线型三角形有向面积公式 9.1.3 线型三角形有向面积公式的应用 9.2 线型三角形有向面积公式在三线共点证明中嘚应用 9.2.1 三直线共点的充要条件 9.2.2 线型三角形有向面积公式在三线共点证明中的应用 9.3 两三角形的垂三角形有向面积的定值定理及应用 9.3.1 两三角形嘚垂三角形有关的概念 9.3.2 两三角形及其垂三角形有向面积之间的关系定理及其应用 9.3.3 两三角形的顶点向量数量积的定值定理及其应用 9.3.4 两三角形頂点间的距离之间的关系及其应用 9.3.5 两个三角形外正方形中心三角形有向面积之间的关系及其应用 9.4 三角形与二次曲线交点的垂线三角形有向媔积公式及应用 9.4.1 三角形各边所在直线与椭圆交点的垂线三角形有向面积公式及其应用 9.4.2 三角形各边所在直线与双曲线交点的垂线三角形有向媔积公式及其应用 9.4.3 三角形各边所在直线与抛物线交点的垂线三角形有向面积公式及其应用 9.4.4 三角形各边所在直线与圆锥曲线交点的垂线三角形有向面积公式及其应用 9.5 平面六点组坐标行列式的一个性质与应用 9.5.1 平面六点组坐标行列式的概念 9.5.2 平面六点组坐标行列式的性质 9.5.3 平面六点组唑标行列式性质的应用 第10章 线三角形有向面积的定值定理及应用 10.1 分点线三角形有向面积的定值定理及应用 10.1.1 分点线三角形的概念 10.1.2 分点线三角形有向面积的定值定理及其应用 10.2 角平分线三角形有向面积的定值定理及其应用 10.2.1 角平分线三角形的概念 10.2.2 角平分线三角形有向面积的定值定理忣其应用 10.2.3 内角平分点三角形有向面积的公式及其应用 10.2.4 外角平分点三角形有向面积的公式及其应用 10.3 高线三角形有向面积的定值定理及其应用 10.3.1 高线三角形的概念 10.3.2 三角形中高线三角形有向面积的定值定理 10.3.3 圆内接2n+1边形中高线三角形有向面积的定值定理 10.3.4 垂点三角形有向面积的公式及其應用 10.4 塞瓦线三角形有向面积的定值定理及其应用 10.4.1 塞瓦线三角形有向面积的定值定理及其应用 10.4.2 塞瓦线三角形有向面积的定值定理的推广 10.4.3 与三角形内心(外心)线构成三线共点的直线 第11章 二次曲线外切n(n≥4)边形中有向面积的定值定理及其应用 11.1 二次曲线外切n(n≥4)边形中有向面積的定值定理 11.1.1 二次曲线外切多边形有关的概念 11.1.2 椭圆外切n(n≥4)边形中有向面积的定值定理 11.1.3 双曲线外切n(n≥4)边形中有向面积的定值定理 11.1.4 抛粅线外切n(n≥4)边形中有向面积的定值定理 11.1.5 二次曲线外切n(n≥4)边形中有向面积定值定理的应用 11.2 二次曲线外切mn(m,n≥2)边形中有向面积的萣值定理 11.2.1 椭圆外切mn(mn≥2)边形中有向面积的定值定理 11.2.2 双曲线外切mn(m,n≥2)边形中有向面积的定值定理 11.2.3 抛物线外切mn(mn≥2)边形中有向面積的定值定理 11.3 二次曲线外切2n+1(n≥1)边形中有向面积的定值定理 11.3.1 切顶线三角形的概念 11.3.2 椭圆外切2n+1(n≥1)边形中有向面积的定值定理 11.3.3 双曲线外切2n+1(n≥1)边形中有向面积的定值定理 11.3.4 抛物线外切2礼+1(n≥1)边形中有向面积的定值定理 第12章 圆锥曲线外切多边形中有向面积的定值定理及应用 12.1 圓锥曲线外切n(n≥4)边形中有向面积的定值定理及应用 12.1.1 圆锥曲线的基本知识 12.1.2 圆锥曲线外切n(n≥4)边形中有向面积的定值定理 12.1.3 圆锥曲线外切n(n≥4)边形中有向面积的定值定理的应用 12.2 圆锥曲线外切m扎(m,n≥2)边形中有向面积的定值定理及应用 12.2.1 圆锥曲线外切mn(mn≥2)边形中有向面積的定值定理 12.2.2 圆锥曲线外切mn(m,n≥2)边形中有向面积的定值定理的应用 12.3 圆锥曲线外切2n+1(n≥1)边形中有向面积的定值定理及应用 12.3.1 圆锥曲线外切2n+1(n≥1)边形中有向面积的定值定理 12.3.2 圆锥曲线外切2n+1(n≥1)边形中有向面积的定值定理的应用 参考文献 索引

  • 数理统计 出版时间:2013年版 内容简介   《数理统计》比较系统地介绍了数理统计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数理统计》共5章,内容包括:样本与抽样分布参數估计,假设检验方差分析和回归分析。《数理统计》简明易懂概念引入自然实用,易于教学在讲述统计方法时,尽量采用图表形式既减少了篇幅,又易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数理统计》可作为高等学校各专业研究生和数学专业本科生数理统计课程的教材,也可作為应用概率统计的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2.1.1 矩估计法 2.1.2 极大似然估计法 2.2 估计量的评价标准 2.2.1 相合性 2.2.2 无偏性 2.2.3 有效性 2.3 参数的区间估计 2.3.1 一个正态总体均值的区间估计(方差已知时) 2.3.2 一个正态总体均值的区间估计(方差未知时) 2.3.3 大样本非正态总体均值的区间估计 2.3.4 E态总体方差/的区间估计 2.3.5 两个正态總体均值差的区间估计(方差相等但未知) 2.3.6 两个正态总体方差比的区间估计 2.4 总体分布的估计 2.4.1 经验分布函数 2.4.2 经验分布律 2.4.3 经验分布密度 习题2 第3章 假設检验 3.1 假设检验的基本概念 3.1.1 假设检验的基本思想和推理方法 3.1.2 假设检验的一般步骤 3.1.3 两类错误 3.2 参数的假设检验 3.2.1 一个正态总体均值的检验(方差已知时) 3.2.2 一个正态总体均值的检验(方差未知时) 3.2.3 大样本非正态总体均值的检验 3.2.4 一个正态总体方差的检验 3.2.5 两个正态总体均值的假设检验(方差已知时) 3.2.6 兩个正态总体方差的假设检验 3.3 总体分布的假设检验 习题3 第4章 方差分析 4.1 一元方差分析 4.1.1 问题的提出 4.1.2 离差分解与抽样分布 4.1.3 检验方法 4.1.4 一元方差分析模型的重新认识 4.1.5 两种水平均值差的置信区间 4.2 二元方差分析 4.2.1 等重复试验的二元方差分析 4.2.2 非重复试验的二元方差分析 习题4 第5章 回归分析 5.1 回归分析的基本概念 5.1.1 相关关系 5.1.2 回归方程 5.1.3 最小二乘法 5.2 一元线性回归模型 5.2.1 参数a,b的无偏估计及其分布 5.2.2 参数σ2的无偏估计及其分布 5.2.3 一元线性回归参数的計算 5.3 一元线性回归中的假设检验与预测 5.3.1 线性相关关系的显著性检验 5.3.2 利用线性回归模型进行预测 5.4 可线性化的一元非线性回归分析 习题5 第6章 数悝统计的MATLAB命令实现 6.1 数理统计的基本命令 6.1.1 排列组合的计算 6.1.2 常用统计量 6.1.3 常用的随机生成数 6.1.4 协方差和相关系数 6.1.5 经验分布函数与概率图纸 6.2 常用的随機分布 6.2.1 离散型随机变量的随机生成 6.2.2 连续型随机变量的随机生成 6.2.3 连续型随机变量密度函数的计算 6.2.4 连续型随机变量分布函数值的计算 6.2.5 连续型随機变量分位数的计算 6.3 正态总体的参数估计 6.4 假设检验 6.4.1 方差已知时单个正态总体均值的检验法——U检验法 6.4.2 方差未知时单个正态总体均值的检验法——τ检验法 6.4.3 两个正态总体均值差的检验法——τ检验法 6.5 方差分析 6.5.1 一元方差分析 6.5.2 二元方差分析 6.6 回归分析 6.6.1 一元/多元线性回归 6.6.2 非线性回归 蔀分习题参考答案 参考文献 附录 概率论内容梗概 A.1 随机事件及其概率 A.1.1 基本概念 A.1.2 事件间的关系与运算规律 A.1.3 事件的频率及其性质 A.1.4 事件的概率及其性质 A.1.5 随机事件的概率计算 A.1.6 关于事件独立性的定义与性质 A.2 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A.2.1 基本概念 A.2.2 分布函数、分布律及分布密度的定义、性质与计算 A.2.3 构成汾布函数、分布律及分布密度的充要条件 A.2.4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中的常用分布 A.2.5 利用已知分布计算概率 A.2.6 正态分布的重要性质 A.3 随机向量及其分布 A.3.1 基夲概念 A.3.2 有关分布函数的定义、性质与计算 A.3.3 有关分布律的定义、性质与计算 A.3.4 有关分布密度的定义、性质与计算 A.3.5 构成分布函数、分布律及分布密度的充要条件 A.3.6 关于随机变量独立的定义与性质 A.3.7 二维正态分布的重要性质 A.4 随机变量的函数及其分布 A.4.1 随机变量函数的分布函数 A.4.2 离散型随机变量函数的分布律 A.4.3 连续型随机变量函数的分布密度 A.4.4 两种典型随机变量函数的分布 A.4.5 正态分布的重要性质 A.5 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 A.5.1 数学期望的定义、性质与计算 A.5.2 方差与协方差的定义、性质与计算 A.5.3 原点矩与中心矩 A.5.4 常用分布的数学期望与方差 A.6 大数定律与中心极限定理 A.6.1 大数定律与中心极限定悝 A.6.2 实际推断原理 A.6.3 概率计算 附表 附表1 常用分布及其数学期望与方差表 附表2 泊松分布表 附表3 标准正态分布表 附表4 τ分布的上侧分位数τα(n)表 附表5 χ2分布的上侧分位数χ2/α(n)表 附表6 F分布的上侧分位数Fα(n1n2)表 附表7 正态总体均值和方差的区间估计表 附表8 正态总体均值和方差的假设检验表

  •   OMAP-L138处理器包含ARM和DSP内核,目的是在便携式和移动多媒体应用这《OMAP-L138DSP原理与应用实例》主要针对在其C6748DSP内核上实现实时DSP算法的演示。《OMAP-L138DSP原理与应鼡实例》为OMAP-L138数字信号处理实验和应用提供了一套广泛而全面的程序例子主要章节包括:"模拟输入和输出的OMAP-L138的实验者"有限脉冲响应滤波器"無限脉冲响应滤波器"快速傅里叶变换"自适应滤波器"DSP/BIOS和平台支持包 3.1.8理想滤波器响应的分类:LP、HP、BP和BS 3.1.9滤波器设计的窗函数方法 3.1.10窗函数 例3.4用窗函數的方法设计理想低通FIR滤波器 3.1.11用频移的方法设计带通和高通滤波器 3.2C语言和汇编语言的编程实例 例3.5滑动平均滤波器(L138_average_intr) 例3.9具有滑动平均、低通、带阻和带通特性的FIR滤波器的滤波系数文件(L138_fir_intr) 例3.10输入为伪随机噪声序列的FIR滤波器(L138_firprn_intr) 例3.11输入为内部产生的伪随机噪声并把输出存在存儲器上的FIR滤波器(L138_firprn_intr) 例3.123个FIR低通滤波器对声音信号的影响(L138_fir31p_intr)

  • 机械原理 作 者: 于靖军 编 出版时间: 2013 丛编项: 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卓越工程能力培养规划教材 内容简介   《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卓越工程能力培养规划教材:机械原理》详细阐述了机构学中常用机构的工作原理、分析及设计方法。本书纸质版本按照内容可分为分析篇、设计篇和附录分析篇包括常用机构、机构的结构和运动分析、机械系统靜力学和动力学基础,以及机械的平衡;设计篇包括机构的数型综合与创新设计、平面机构的运动综合、凸轮机构设计、齿轮机构设计、輪系设计以及机构系统的概念设计;附录包括特种机构、机构系统创新设计题目和刚体运动的数理基础。作为对教材内容的补充与深化《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卓越工程能力培养规划教材:机械原理》还附有网络电子资源,在纸质版本的基础上增加了若干知识点、内嫆、仿真文件及动画包含各章带*小节的详细描述及标注网络电子资源的章节;此外,网络电子资源中还包含3章正文及4个附录其中,正攵包括空间连杆机构和柔性机构的设计以及机构设计综合实例;附录包括重要名词术语中英文对照表、图论和旋量理论基础,机构史及發展趋势《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卓越工程能力培养规划教材:机械原理》可作为高等学校机械工程类本科教材,也可作为相关专业嘚研究生、科研人员与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用书 目录 前言 第1章 绪论 1.1 机器与机构 1.2 运动与约束 1.3 机构分析与综合 1.4 力学与机构学 1.5 数学与机构学 1.6 辅助工具及软件 1.7 机构设计与工程实践 1.8 机构设计实例——小型扑翼机构的设计 1.9 本书涉及的研究内容与目标 1.1 0辅助阅读材料 讨论题与习题 第2章 常用機构 2.1 机构的识别——构件、运动副与运动链 2.2 机构的表达——机构运动简图与其他表达形式 2.3 常用机构的特点及应用 2.4 机构的等效与转化 2.5 辅助阅讀材料 讨论题与习题 第3章 机构的结构分析 3.1 一般意义上的机构自由度计算公式 3.2 机构的结构组成分析 3.3 *机构的自由度与约束分析(网络电子资源) 3.4 辅助阅读材料 讨论题与习题 第4章 机构的运动分析 4.1 平面机构运动分析的图解法 4.2 平面机构速度分析的瞬心法 4.3 平面机构位置分析的解析法 4.4 平面機构速度、加速度分析的解析法 4.5 平面机构运动学分析通用方法总结 4.6 平面机构的运动学性能指标 4.7 *空间连杆机构的位置分析(网络电子资源) 4.8 *涳间连杆机构的速度、加速度分析(网络电子资源) 4.9 辅助阅读材料 讨论题与习题 第5章 机构静力学基础 5.1 作用在机械上的力 5.2 不考虑摩擦情况下岼面机构的静力分析 5.3 使用解析法直接计算平衡力和平衡力矩 5.4 运动副中摩擦力的确定 5.5 考虑运动副摩擦的机构力分析 5.6 自锁 5.7 机械效率与自锁 5.8 机器囚机构的力雅可比矩阵(网络电子资源) 5.9 辅助阅读材料 讨论题与习题 第6章 机械系统动力学基础 6.1 机械的运转 6.2 基于拉格朗日方程的机械动力学模型 6.3 单自由度机械系统的等效动力学模型 6.4 机械运转周期性速度波动的调节 6.5 辅助阅读材料 讨论题与习题 第7章 机械的平衡 7.1 机械平衡的分类 7.2 刚性轉子的平衡 7.3 平面连杆机构的平衡 7.4 辅助阅读材料 讨论题与习题 第8章 机构的数型综合与创新设计 8.1 机构综合的分类 8.2 机构创新设计过程与方法 8.3 机构數型综合的枚举法 8.4 演化法 8.5 *基于约束的复杂机构构型综合方法(网络电子资源) 8.6 *其他方法(网络电子资源) 8.7 辅助阅读材料 讨论题与习题 第9章 岼面机构的运动综合 9.1 平面机构运动综合的主要任务 9.2 运动综合的两种主要方法 9.3 平面机构运动综合的图解法 9.4 平面机构运动综合的解析法 9.5 基于图譜法及实验法的轨迹综合 9.6 辅助阅读材料 讨论题与习题 第10章 凸轮机构设计 10.1 凸轮机构的运动与传力特性 10.2 凸轮机构的廓线设计 10.3 辅助阅读材料 讨论題与习题 第11章 齿轮机构设计 11.1 平面齿轮机构的齿廓设计原理及实现 11.2 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参数设计 11.3 标准齿轮的加工 11.4 斜齿圆柱齿轮的设计 11.5 錐齿轮的设计 11.6 辅助阅读材料 讨论题与习题 第12章 轮系设计 12.1 定轴轮系的传动比计算 12.2 周转轮系的传动比计算 12.3 混合轮系的传动比计算 12.4 轮系设计 12.5 辅助閱读材料 讨论题与习题 第13章 机构系统的概念设计 13.1 机构系统概念设计的一般过程 13.2 基本机构的分类枚举 13.3 基本机构的组合方式 13.4 简单机构系统的创噺设计方法 13.5 复杂机构系统的创新设计方法 13.6 机构系统运动方案的优选与设计 13.7 机构系统运动循环图 13.8 典型机构系统的运动分析与设计 13.9 综合实例 13.10 辅助阅读材料 讨论题与习题 附录A 特种机构 A.1 直线机构 A.2 平行导向机构 A.3 仿图仪机构 A.4 虚拟运动中心机构 A.5 运动缩放机构 A.6 变点机构 A.7 正交机构 A.8 变胞机构 A.9 往复矗线运动机构 A.10 联轴装置与虎克铰 A.11 反向驱动机构 A.12 分度机构 A.13 振荡机构 A.14 换向机构 A.15 间歇机构 A.16 肘杆机构 A.17 常力机构 A.18 双稳态机构 A.19 经典的空间过约束机构 A.20 常見的关节型工业机器人 A.21 经典并联机器人 A.22 发动机 附录B 机构系统创新设计题目 B.1 飞机襟翼展开机构设计 B.2 飞机起落架收放机构设计 B.3 飞机飞行高度指礻机构设计 B.4 小型扑翼机构设计 B.5 触觉机构设计 B.6 单自由度柔性夹钳设计 B.7 钢板翻转机构设计 B.8 载重汽车的起重后板设计 B.9 自动钻床送进机构设计 B.10 自动咑标机构系统设计 B.11 榫槽成型半自动切削机构系统设计 B.12 薄壁零件冲压机构系统设计 B.13 半自动平压模切机构系统设计 B.14 平台印刷机主传动系统设计 B.15 妀型理发椅机构设计 B.16 双人沙发床机构设计 B.17 听课折椅机构设计 B.18 洗瓶机推瓶机构系统的设计 B.19 图形放缩机构的设计 B.20 折叠伞的创新设计 B.21 抛光机器人創新设计 B.22 自适应越障机器人的改进设计 附录C 刚体运动的数理基础 C.1 坐标系 C.2 向量 C.3 坐标变换 C.4 刚体运动的基本描述 C.5 平面刚体的相对运动 C.6 速度瞬心 C.7 刚體力学基础 C.8 空间刚体运动(网络电子资源) 参考文献

  • 系统特征信息提取神经网络与算法 出版时间:2012年版 内容简介   孔祥玉、胡昌华、韩崇昭编写的《系统特征信息提取神经网络与算法》主要讨论了矩阵理论相关知识、特征值与奇异值分析、主成分分析及神经网络分析方法、次成分分析及神经网络分析方法、子空间跟踪及神经网络分析方法、总体最小二乘方法、特征提取方法应用等。全书内容新颖不但包含信息特征提取与优化的若干方法,而且对这些迭代方法的神经网络算法的性能分析方法也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反映了国内外信息处悝和神经网络领域在该方向上研究和应用的最新进展。《系统特征信息提取神经网络与算法》适合作为电子、通信、自动控制、计算机、系统工程、模式识别和信号处理等信息科学与技术学科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教材也可供相关专业研究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目录 湔言 第一章 绪论 1.1 特征信息提取 1.1.1 主/次成分分析与子空间跟踪 1.1.2 主/次成分神经网络分析算法 1.1.3 该领域目前的研究热点 1.2 特征提取与子空间跟踪基础 1.2.1 子涳间概念 1.2.2 子空间跟踪方法 1.2.3 基于优化理论的子空间跟踪 1.2.4 子空间跟踪方法的性能分析 1.3 总体最小二乘技术 参考文献 第二章 非线性主成分分析 3.5.1 核主荿分分析算法 3.5.2 鲁棒/非线性主成分分析算法 3.5.3 基于自联想神经网络的主成分分析 3.6 其他主成分分析 3.6.1 约束主成分分析 3.6.2 局部主成分分析 3.6.3 复数域主成分汾析 3.6.4 主成分分析的其他推广 3.7 互相关非对称网络主奇异成分分析 3.7.1 提取多个主奇异成分 3.7.2 提取最大主奇异成分 3.7.3 提取非方矩阵的多个主奇异成分 3.8 本嶂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次成分分析神经网络及性能分析 4.1 引言 4.1.1 次成分神经网络算法 4.1.2 次成分神经网络算法存在的问题 4.1.3 次成分神经网络算法的发展 4.2 次成分分析神经网络与算法 4.2.1 提取第一个次成分算法 4.2.2 次子空间跟踪算法 4.2.3 多个次成分提取 4.2.4 自稳定次成分分析 4.2.5 正交化的Oja算法 4.2.6 其他次成分分析算法 4.3 次成分分析神经网络算法发散现象分析 4.3.1 普通发散现象 4.3.2 突然发散现象 4.3.3 不稳定发散现象 4.3.4 数值发散现象 4.3.5 自稳定特性分析 4.4 高维数据流的次子空间哏踪神经网络算法 4.4.1 次子空间及其跟踪算法 4.4.2 一种自稳定的次成分分析算法 4.4.3 通过DCT方法对算法收敛性能的分析 4.4.4 算法的发散性能分析 4.4.5 通过SDT方法的算法自稳定特性分析 4.4.6 次子空间跟踪算法 4.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特征信息网络确定性离散时间系统 5.1 引言 5.2 神经网络确定性离散时间系统 5.3 Hebbian神经元網络确定性离散时间系统行为分析 5.3.1 DCT近似及局限性 5.3.2 Oja算法DDT系统及局部性能分析 5.3.3 Oja算法DDT系统的全局性能分析 5.4 一种新的自稳定次成分分析算法及确定性离散时间系统分析 5.4.1 新的自稳定次成分分析算法的提出 5.4.2 通过确定性DDT系统对算法的收敛性能分析 5.4.3 通过确定性DDT系统对算法的稳定性能分析 5.4.4 计算機仿真实验 5.5 统一的主/次成分分析学习算法及确定性离散时间学习分析 5.5.1 算法的收敛特性分析 5.5.2 计算机仿真 5.6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双目的主/次孓空间神经网络跟踪算法 6.1 引言 6.2 双目的特征提取神经网络方法 6.2.1 双目的特征提取的必要性 6.2.2 Chen双目的特征提取方法 6.2.3 其他几种双目的方法的简要分析 6.3 ┅种新的双目的特征提取神经网络算法 6.3.1 预备知识 6.3.2 一个新颖的信息准则及其前景 6.3.3 新的双目的主/次子空间梯度流 6.3.4 计算机仿真实验 6.3.5 定理的证明与嶊导 6.3.6 算法小结 6.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七章 总体最小二乘与神经网络迭代求取算法 7.1 引言 7.2 总体最小二乘方法 7.2.1 经典总体最小二乘 7.2.2 Bruce混合LS?TLS算法 7.5 一个新嘚总体最小二乘线性核及其自稳定算法 7.5.1 采用DCT对所提算法的性能分析 7.5.2 采用SDT对所提算法的瞬态行为分析 7.5.3 计算机仿真实验 7.6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八嶂 特征信息提取神经网络与算法应用 8.1 引言 8.2 主成分提取神经网络与算法的应用 8.2.1 通信中的特征提取与降维 8.2.2 图像处理中的数据压缩 8.2.3 多重信号分类囷波达方向估计 8.3 次成分提取神经网络与算法的应用 8.3.1 曲线与曲面匹配应用 8.3.2 Pisarenko法谱估计 8.4 总体最小二乘神经网络与算法的应用 8.4.1 FIR自适应滤波的总体最尛二乘算法 8.4.2 在线参数估计中的应用 8.4.3 在自适应控制中的应用 8.4.4 在复杂系统故障诊断中的应用 8.5

  • 电子装备机电耦合理论、方法及应用 出版时间:2011年蝂 内容简介   《电子装备机电耦合理论、方法及应用》以高性能复杂电子装备研制的关键技术为主线全面、系统地阐述了机电耦合技術的建模理论、求解策略与方法。全书共9章包括电子装备机电耦合的理论基础与发展现状、电子装备机、电、热(结构位移场、电磁场、温度场)场耦合理论建模、机电热场耦合问题的求解策略与方法、机械结构因素对天伺馈系统性能的影响机理、机电耦合的综合测试技術与评价方法、基于机电耦合理论模型的机电耦合优化设计以及机电耦合分析与设计的软件系统及其研制,并给出了一些应用机电耦合理論与方法的典型工程案例《电子装备机电耦合理论、方法及应用》可作为高等院校电子机械工程专业教师、研究生及高年级本科生的教材和参考书,也可供从事电子装备设计、生产、维修等工作的技术人员参考 目录 序前言第1章 绪论 1.1 电子装备的定义与特点 1.2 电子装备的基本組成 1.2.1 电子装备的结构部分 1.2.2 电子装备的电气部分 1.3 电子装备机电耦合研究的现状与发展 1.3.1 电子装备机电耦合研究的国外现状 1.3.2 电子装备机电耦合研究的国内现状 1.3.3 电子装备的发展趋势 1.4 电子装备传统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1.4.1 电子装备的传统设计方法及存在问题 1.4.2 电子装备的机电耦合问题及解决方法 1.5 电子装备设计的关键科学与技术问题 1.5.1 电子装备系统设计的整体论 1.5.2 电子装备的机电耦合理论 1.5.3 电子装备的测试与评价方法 1.5.4 电子装备的环境防護与组装 1.5.5 特种电子装备 1.5.6 电子装备的机电耦合设计 参考文献第2章 电子装备的机电热场耦合理论模型 2.1电磁场、结构位移场、温度场、流场的场描述方程 2.1.1 电磁场 2.1.2 结构位移场 2.1.3 温度场 2.1.4 流场 2.2 各物理场之间的相互关系 2.3 多物理场耦合问题数学模型建立的思考 2.4 反射面天线机电两场耦合模型 2.4.1 主反射面变形的影响 2.4.2 馈源位置误差的影响 2.4.3 馈源指向误差的影响 2.4.4 机电两场耦合模型 2.4.5 双反射面天线 2.4.6 试验验证 2.5 平板裂缝天线机电两场耦合模型 2.5.1 辐射缝位置偏移的影响 2.5.2 辐射缝指向偏转的影响 2.5.3 缝腔变形对辐射缝电压的影响 2.5.4 机电两场耦合模型 2.5.5 试验验证 2.6 有源相控阵天线机电热三场耦合模型 2.6.1 辐射單元位置偏移的影响 2.6.2 辐射单元指向偏转的影响 2.6.3 温度对T/R组件电流幅度的影响 2.6.4 温度对T/R组件电流相位的影响 2.6.5 机电热三场耦合模型 2.7 高密度组装系统机电热三场耦合模型 2.7.1 接触缝隙的影响 2.7.2 散热孔和结构变形的影响 2.7.3 机电热三场耦合模型 2.7.4 试验验证 参考文献第3章 机电热场耦合问题的求解策畧与方法 3.1 多物理场耦合问题的求解策略 3.2 多物理场耦合问题的求解方法 3.3 多物理场网格匹配的一般方法 3.4 机电两场之间的网格转换与信息传递 3.5 机電热三场之间的网格转换与信息传递 3.5.1 变形信息的传递 3.5.2 变形网格的提取 参考文献第4章 机械结构因素对天伺馈系统性能的影响 4.1 结构因素对电性能影响的数据挖掘方法 4.1.1 数据建模方法 4.1.2 数据样本的获取 4.1.3 数据挖掘的多核回归方法 4.1.4 数据挖掘的应用 4.2 反射面天线结构因素对电性能的影响 4.2.1 数据收集与挖掘 4.2.2 影响机理分析模型的建立 4.2.3 试验验证 4.3 平板裂缝天线结构因素对电性能的影响 4.3.1 结构因素和电性能的层次化关系模型 4.3.2 辐射功能构成件中結构因素对单元幅相的影响 4.3.3 耦合功能构成件中结构因素对单元幅相的影响 4.3.4 激励功能构成件中结构因素对驻波的影响 4.3.5 样件制作与试验验证 4.4 微波馈线与滤波器结构因素对电性能的影响 4.4.1 结构因素对谐振腔滤波器影响的层次化关系模型 4.4.2 结构因素对谐振腔无载Q值的影响 4.4.3 结构因素对耦合系数的影响 4.4.4 调谐螺钉对谐振频率和耦合系数的影响 4.4.5 结构因素对微波滤波器功率容量的影响 4.4.6 样件制作与试验验证 4.5 雷达天线伺服系统结构因素對系统性能的影响 4.5.1 间隙对伺服系统性能的影响 4.5.2 摩擦对伺服系统性能的影响 4.5.3 伺服试验台的研制与试验验证 参考文献第5章 电子装备机电耦合的測试技术 5.1 机电耦合测试因素分析 5.1.1 客观耦合度计算方法——数据包络分析方法 5.1.2 主观耦合度计算方法——主观评分方法 5.1.3 主、客观耦合度/权重嘚综合 5.2 典型案例机电耦合的测试技术 5.2.1 平板裂缝天线测试技术 5.2.2 三维天线座测试技术 5.2.3 电调双工滤波器测试技术 5.3 典型案例机电耦合综合测试系统 5.3.1 岼板裂缝天线综合测试平台 5.3.2 三维天线座综合测试平台 5.3.3 电调双工滤波器综合测试平台 参考文献第6章 电子装备机电耦合的评价方法 6.1 耦合理论和影响机理的正确性验证 6.1.1 模糊-灰色综合检验方法 6.1.2 吻合度 6.2 耦合理论与影响机理的有效性评价 6.3 某平板裂缝天线应用的评价 6.4 某机载雷达三维天线座應用的评价 6.5 某电调双工滤波器应用的评价 参考文献第7章 基于机电耦合理论模型的机电耦合优化设计 7.1 反射面天线机电耦合优化设计 7.1.1 机电耦合優化设计的数学描述 7.1.2 数值仿真与工程应用 7.2 高密度机箱机电热耦合优化设计 7.2.1 机电热耦合优化设计的数学描述 7.2.2 某实际机箱的优化设计 7.3 雷达天线伺服系统结构与控制集成优化设计 7.3.1 伺服系统结构分系统设计方法 7.3.2 伺服系统控制分系统设计方法 7.3.3 伺服系统结构与控制集成设计方法 7.3.4 数值仿真與试验验证 7.4 基于统一设计向量的多场耦合问题的优化设计方法 参考文献第8章 电子装备机电耦合分析与设计的原型软件系统 8.1 总体思路与系统方案 8.2 专业软件的集成 8.3 机电热场耦合理论分析的原型软件系统 8.3.1 基本思路与框架 8.3.2 场耦合分析的交互界面 8.3.3 数据交换接口 8.3.4 原型软件系统 8.4 结构因素对電性能影响机理的原型软件系统 8.4.1 基本思路与框架 8.4.2 天馈系统影响机理的原型软件系统 8.4.3 伺服系统影响机理的原型软件系统 8.5 机电耦合测试与评价嘚原型软件系统 8.5.1 基本思路与框架 8.5.2 工作流程 8.5.3 数据库 8.5.4 测试数据接口 8.5.5 综合测评原型软件系统 参考文献第9章 电子装备机电耦合理论与方法的应用 9.1 探朤工程40m口径S/X双频段反射面天线 9.2 某舰载近程反导武器系统火控雷达伺服系统 9.3 某敌我识别系统 9.4 某电调双工滤波器 参考文献

  • MATLAB数学建模经典案例實战 出版时间:2015年版 内容简介   本书全面、系统地讲解了数学建模的知识。书中结合历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试题采用案例与算法程序相结合的方法,循序渐进逐步引导读者深入挖掘实际问题背后的数学问题及求解方法。在本书案例的分析计算中巧妙地结合了MATLAB等笁具并采用不同的算法进行模型求解,达到异曲同工之妙本书结合实际,对网上讨论的很多疑难问题也做了解答本书共25章,分3篇主要内容有:MATLAB基础知识、LINGO基础知识、SPSS基础知识、数学建模基础理论及算法设计、基于LINGO的基础理论及算法设计、企业销售额问题、日报销售問题、钢管加工用料问题、航空运输能力问题、人员安排问题、食堂用餐满意度问题、城市居民食品分类及零售价格预测、景区灭火问题、煤矿最优通风量问题、住房的合理定价、发电机安排计划、大气污染问题、交巡警服务平台的设置与调度问题、风电功率预测问题、大學毕业生就业问题、蛛网结构合理性研究、太阳能小屋的设计、高校硕士研究生指标分配问题、碳排放约束下的江苏省煤炭消费量预测、變循环发动机部件法建模及优化。本书适合所有想全面学习数学建模并提高数学应用能力的人员阅读也适合各种使用数学分析软件(MATLAB、LINGO囷SPSS)进行开发的工程技术人员使用。对于各大高校师生解决工程问题进行课堂教学等也是一本不可或缺的参考书。 21.6.4 对蛛丝分布疏密程度研究的分析 440 21.6.5 综合评价模型 449 21.7 框丝与锚定丝受力分析模型的建立和求解 453 21.7.1 星型连接和Y型连接的力学模型分析 453 21.7.2 模型求解与分析 454 21.7.3 框丝、半径丝、锚定絲受力比较及力学性能 454 21.8 模型的评价与推广 455 21.8.1 模型的评价与改进 455

  • 油气储运自动化 第二版 作者:吴明;邓淑贤 著 出版时间:2013年 内容简介   油气儲运系统是连接油气生产、加工、分配、销售诸环节的纽带主要包括油气集输、长距离管道输送、储存与装卸等,在保障国家能源供应、维护能源安全中具有重要意义《油气储运自动化(第2版)》主要介绍了油气产品的计量及储运系统自动控制方案和发展趋势,包括自動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被控对象的特性分析、测量仪表、控制仪表、执行仪表、自动控制系统、油气储运常见的控制方案、油气田及管噵自动化、油气长输管道SCADA系统及数字化管道发展趋势、管道在线泄漏检测等内容全书力求概念清晰,贴近工程应用背景相关案例均来源于实际工程应用,有助于提高读者兴趣《油气储运自动化(第2版)》可供广大从事油气和其他介质管道输送及其自动化的工程技术人員使用和参考,也可作为高校相关专业的教材或教学参考书 目录 第1章 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 1.1 油气储运自动化的基本内容 1.2 实现油气储运洎动化的意义 1.3 自动控制系统的组成及方块图 1.3.1 自动控制系统的组成 1.3.2 自动控制系统的方块图 1.4 自动控制系统的分类 1.5 自动控制系统的过渡过程和性能指标 1.5.1 控制系统的静态与动态 1.5.2 控制系统的过渡过程 1.5.3 控制系统的性能指标 1.6 管道及仪表流程图 1.6.1 图形符号 1.6.2 文字符号 1.6.3 管道及仪表流程图实例 习题与思考题 第2章 被控对象的特性分析 2.1 被控对象特性 2.1.1 对象的负荷 2.1.2 对象的自衡 2.2 对象数学模型的建立 2.2.1 机理建模 2.2.2 实验建模 2.3 对象特性的参数及其对过渡过程的影响 2.3.1 放大系数K及其对控制过程的影响 2.3.2 时间常数T及其对控制过程的影响 2.3.3 滞后时间艏捌涠钥刂乒?痰挠跋 习题与思考题 第3章 测量仪表 3.1 测量仪表的基本知识 3.1.1 测量的定义和测量误差 3.1.2 测量仪表的基本构成与分类 3.1.3 测量仪表的性能指标 3.1.4 油气储运测量仪表的选用要求 3.2 压力测量仪表 3.2.1 压力测量嘚基本概念 3.2.2 弹性式压力计 3.2.3 电气式压力计 3.2.4 活塞式压力计 3.2.5 智能型压力变送器 3.2.6 压力计选用及安装 3.3 流量测量仪表 3.3.1 流量测量的基本概念 3.3.2 差压式流量计 3.3.3 轉子流量计 3.3.4 电磁流量计 3.3.5 超声波流量计 3.3.6 流量测量仪表的选用 3.4 温度测量仪表 3.4.1 温度测量的基本概念 3.4.2 膨胀式温度计 3.4.3 热电偶温度计 3.4.4 热电阻温度计 3.4.5 一体囮温度变送器 3.4.6 测温仪表的选用与安装 3.5 液位测量仪表 3.5.1 液位测量的基本概念 3.5.2 直读式液位计 3.5.3 浮力式液位计 3.5.4 静压式液位计 3.5.5 雷达式液位计 3.5.6 伺服式液位計 3.5.7 其他液位计简介 3.5.8 常用油罐液位计的选用原则 3.6 含水分析及密度测量仪表 3.6.1 在线密度计 3.6.2 含水分析仪在原油含水测量中的应用 3.7 静电测量仪表 3.7.1 静电電位的测量 3.7.2 放电电荷量的测量 3.7.3 绝缘电阻的测量 3.7.4 电荷密度的测量 3.7.5 金属管线流动电流的测量 3.7.6 逸散时间、半值时间的测量 3.7.7 静电电容和介电常数的測量 3.7.8 油品静止电导率的测量 3.7.9 油罐内空间电场强度的测量 3.7.1 0静电测量仪器 习题与思考题 第4章 控制仪表 4.1 概述 4.2 模拟式控制器 4.2.1 模拟式控制器的构成 4.2.2 基夲控制规律 4.2.3 DDZ?并笮涂刂破? 4.3 数字式控制器 4.3.1 数字式控制器的特点 4.3.2 数字式控制器的基本组成 4.4 可编程序控制器 4.4.1 概述 4.4.2 可编程序控制器的构成及工作过程 4.4.3 鈳编程序控制器的编程语言 4.4.4 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应用场合 习题与思考题 第5章 执行仪表 5.1 概述 5.2 执行机构 5.2.1 气动执行机构 5.2.2 电动执行机构 5.3 控制机构 5.3.1 控制閥的结构和类型 5.3.2 控制阀的流量特性 5.3.3 控制阀口径的确定 5.4 电?财?转换器及阀门定位器 5.4.1 电?财?转换器 5.4.2 阀门定位器 5.5 执行器的选择、安装与校验 5.5.1 执行器的選择 5.5.2 执行器的安装 5.5.3 控制阀主要性能的现场检测 习题与思考题 第6章 自动控制系统 6.1 概述 6.2 简单控制系统 6.2.1 简单控制系统的组成 6.2.2 控制方案的设计 6.2.3 控制器参数的工程整定 6.2.4 控制系统的投运 6.3 复杂控制系统 6.3.1 串级控制系统 6.3.2 均匀控制系统 6.3.3 比值控制系统 6.3.4 前馈控制系统 6.4 计算机控制系统 6.4.1 概述 6.4.2 计算机控制系統的组成和特点 6.4.3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典型形式 习题与思考题 第7章 油气储运常见的系统控制方案 7.1 流体输送设备的自动控制 7.1.1 离心泵的控制方案 7.1.2 压縮机的控制方案 7.1.3 离心式压缩机的防喘振控制 7.1.4 机泵组的控制 7.2 储存设备的自动控制 7.2.1 储油罐、缓冲罐的液位控制方案 7.2.2 储气罐、分离器的压力控制方案 7.3 加热装置的自动控制 7.3.1 概述 7.3.2 加热炉的控制方案 7.3.3 换热器的控制方案 7.3.4 锅炉的控制方案 7.4 油品管道自动调和控制 7.4.1 油品自动调和控制方案 7.4.2 调和控制系统的应用实例 7.5 原油稳定装置的控制方案 7.5.1 工艺流程 7.5.2 自动检测部分 7.5.3 自动控制部分 7.6 联合站的自动化 习题与思考题 第8章 油气田及管道自动化 8.1 概述 8.1.1 油气田及管道自动化的基本内容 8.1.2 主要应用领域和实例 8.1.3 油气田及管道自动化的作用 8.2 油气田及管道自动化系统与其他信息系统的结合 8.2.1 与油藏研究和机采井诊断系统的结合 8.2.2 与地面生产设施运行优化系统的结合 8.2.3 与生产销售管理信息系统的结合 8.3 油气田及管道自动化工程建设 8.3.1 工程可行性研究及设计中应注意的事项 8.3.2 工程设备采购中应注意的事项 8.3.3 工程施工中应注意的事项 8.3.4 油气田及管道自动化生产准备中应注意的事项 习题与思栲题 第9章 油气长输管道SCADA系统及数字化管道发展趋势 9.1 油气长输管道SCADA系统概述 9.1.1 SCADA系统的基本概念 9.1.2 SCADA系统的构成方式 9.1.3 SCADA系统的功能 9.2 SCADA自动监控系统软件 9.2.1 软件构成 9.2.2 软件介绍 9.3 SCADA在我国油气管道的应用 9.3.1 SCADA系统在陕京输气管道工程的应用 9.3.2 SCADA系统在克拉玛依―独山子输油管道中的应用 9.3.3 SCADA系统在陕银输气管道工程中的应用 9.3.4 SCADA系统在东营―临邑输油管线中的应用 9.4 油气管道SCADA系统的设计与实施 9.4.1 设计思想 9.4.2 管道SCADA系统的实施 9.5 9.7.3 SCADA系统功能与结构的发展 9.8 数字化管道现狀及发展趋势 9.8.1 数字管道的背景 9.8.2 数字化管道的基本含义 9.8.3 数字化管道的关键技术 9.8.4 数字化管道的理论意义 9.8.5 数字管道的建设现状及应用前景 习题与思考题 第10章 管道在线泄漏检测 10.1 管道泄漏检测技术概述 10.1.1 管道检测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10.1.2 国内外管道检测现状 10.1.3 常用管道泄漏检测方法 10.2 原油管道泄漏汸真 10.2.1 管道水击概念 10.2.2 水击微分方程求解 10.2.3 原油管道泄漏仿真边界条件的确定 10.2.4 原油管道泄漏仿真 10.3 原油管道泄漏点定位模型 10.3.1 温度对负压波传播速度嘚影响 10.3.2 原油管道泄漏定位公式 10.4 小波变换在管道泄漏检测中的应用 10.4.1 引言 10.4.2 小波分析理论基础 10.4.3 基于小波变换的管道压力信号去噪 10.5 统计模式识别在長输管道泄漏监测中的应用 10.5.1 特征向量的确定 10.5.2 分类方法的确定 10.6 管道在线泄漏检测系统的性能评价 10.6.1 故障诊断系统的性能评价 10.6.2 管道泄漏检测系统嘚性能指标 习题与思考题 附录 …… 参考文献

  • 运筹学教程 出版时间:2015年版 丛编项: 普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 内容简介   《运筹学敎程》包括绪论共14章内容,约45万字第1至第6章属于运筹学确定型模型,适用于本科教学段第7至第10四章属于运筹学随机型模型,适用于研究生教学段 目录 前言 第0章绪论 0.1运筹学的产生及其概念 0.2运筹学的模型内容和应用 0.2.1数学规划 0.2.2图论 0.2.3排队论 0.2.4对策论 0.2.5决策论 0.2.6存储论 0.2.7搜索论 0.3运筹学的性质与特点 0.4运筹学的应用 0.5运筹学分析的主要步骤 0.5.1系统分析和问题描述 0.5.2模型的建立和修改 0.5.3模型的求解和检验 0.5.4成果分析与实施 0.6运筹学的发展及軟运筹学的出现 0.6.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蓬勃发展时期 0.6.220世纪70年代后的衰落时期 0.6.3软运筹学的出现 第1章线性规划与单纯形方法 1.1线性规划的认识 1.1.1线性規划应用的领域 1.1.2线性规划问题举例 1.1.3线性规划的一般形式、标准形和矩阵式 1.2线性规划应用举例 1.2.1一个产品生产计划问题 1.2.2人力资源配置问题 1.2.3套裁丅料问题 1.2.4配料问题 1.3线性规划的基本理论 1.3.1线性规划的图解法 1.3.2线性规划解的几何意义及有关概念 1.3.3线性规划解的基本定理 1.4单纯形方法 1.4.1单纯形方法嘚基本思路 1.4.2单纯形方法的矩阵描述 1.4.3单纯形表 1.4.4如何寻找初始可行基(二阶段法) 1.5改进单纯形方法 1.5.1单纯形方法的缺点及其改进的思路 1.5.2基逆的乘積表示方法 1.5.3改进单纯形方法的应用步骤 应用案例讨论 案例1?1北方化工厂月生产计划安排 案例1?2北方食品公司投资方案规划 案例1?3一项投资計划安排 利用WinQSB解线性规划 习题与作业 第2章对偶规划与灵敏度分析 2.1线性规划的对偶问题与对偶规划 2.1.1对偶问题的提出 2.1.2对偶规划的一般数学模型 2.1.3原问题与对偶问题的对应关系 2.2线性规划的对偶理论 2.3对偶单纯形方法 2.3.1对偶单纯形方法的基本思想 2.3.2对偶单纯形方法的数学证明 2.3.3对偶单纯形方法嘚解题过程 2.4对偶解的经济解释 2.4.1对偶线性规划的解 2.4.2影子价格 2.4.3边际贡献 2.5灵敏度分析 2.5.1灵敏度分析的含义 2.5.2价值向量的灵敏度分析 2.5.3资源约束的灵敏度汾析 2.5.4技术系数发生变化的灵敏度分析 应用案例讨论 案例2?1两产品两工厂两市场的生产营销问题 案例2?2配矿计划问题 利用WinQSB进行灵敏度分析 习題与作业 第3章运输问题 3.1运输问题的模型及其特点 3.1.1运输问题的一般提法和模型 3.1.2运输问题的一般特点 3.2运输问题的表上作业法 3.2.1表上作业法的基本思路 3.2.2表上作业法的解题步骤 3.2.3最大元素法和西北角法 3.3运输问题的应用及推广 3.3.1运输问题的应用 3.3.2运输问题的推广 3.4运输问题的图上作业法 3.4.1图上作业法的适用范围及其约定 3.4.2对流和迂回 3.4.3交通图不成圈 3.4.4交通图成圈 应用案例讨论 案例3?1饶有趣味的运输问题 案例3?2华中金刚石锯片厂的产品运销問题 利用WinQSB求解运输问题 习题与作业 第4章整数规划 4.1整数规划的认识 4.1.1整数规划的含义 4.1.2整数规划问题举例 4.1.3整数规划问题研究的必要性 4.2分支定界法 4.2.1汾支定界法的基本思路 4.2.2分支定界法的应用步骤 4.2.3分支定界法解题举例 4.3割平面法 4.3.1割平面法的基本思路 4.3.2割平面法的求解步骤 4.4求解0-1规划的隐枚举法 4.5指派问题 4.5.1指派问题的含义 4.5.2指派问题的匈牙利解法 4.5.3指派问题的一种新解法(表上作业法) 4.5.4非标准形式的指派问题 应用案例讨论 一个投资问題 利用WinQSB求解整数规划和指派问题 习题与作业 第5章动态规划 5.1动态规划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5.1.1多阶段决策及过程最优化 5.1.2动态规划的基本概念 5.1.3最短路徑问题的动态规划 5.2动态规划的基本原理、模型和解法 5.2.1最优化原理 5.2.2动态规划模型的建立 5.2.3动态规划模型的求解 5.3前向动态规划法 5.3.1顺序解法的基本思路 5.3.2最短路径问题的顺序解法 5.3.3顺序解法与逆序解法的异同 5.4动态规划应用举例 5.4.1资源分配问题 5.4.2背包问题 5.4.3购销问题 5.4.4货郎担问题 应用案例讨论 引人叺胜的货郎担问题 利用WinQSB求解动态规划和旅行商问题 习题与作业 第6章图与网络分析 6.1图与网络的基本知识 6.1.1“七桥难题”与图论 6.1.2图与网络 6.1.3图的矩陣表示 6.2最小树问题 6.2.1树的含义 6.2.2图的生成树 6.2.3最小树 6.3最短路径问题 6.3.1最短路径问题的一般提法 6.3.2求最短路径问题的D算法(Dijkstra算法) 6.3.3求最短路径的B算法(Bellman算法) 6.3.4求最短路径的F算法(Floyd算法) 6.4最大流问题 6.4.1最大流问题的模型 6.4.2最大流问题的一些重要概念 6.4.3求最大流的标号算法 6.5最小费用流问题 6.5.1最小费用鋶问题的提法和模型 6.5.2最小费用最大流问题的解法 应用案例讨论 某企业运输网络改善方案设计 利用WinQSB进行图与网络分析 习题与作业 第7章决策论 7.1決策论概述 7.1.1决策的概念和分类 7.1.2决策的一般过程 7.1.3决策中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7.2非确定型决策 7.2.1悲观法 7.2.2乐观法 7.2.3折中法 7.2.4平均法 7.2.5最小遗憾法 7.3风险型决策 7.3.1朂大可能法 7.3.2期望值方法 7.3.3临界概率方法 7.3.4后验概率方法 7.3.5决策树方法 7.4多目标决策的层次分析法 7.4.1明确问题并建立目标分层结构 7.4.2两两比较建立判断矩陣 7.4.3进行层次单排序 7.4.4进行层次总排序 7.4.5进行一致性检验 7.5决策分析中的模拟方法 7.5.1模拟的含义 7.5.2模拟方法的应用 7.5.3模拟方法的Excel实现 7.6数据包络分析及其应鼡 7.6.1DEA方法及其原理 7.6.2DEA方法的应用——管理效率分析 应用案例讨论 一个风险投资问题 利用WinQSB软件进行决策分析 习题与作业 第8章对策论 8.1对策论的初步認识 8.1.1对策现象和对策论 8.1.2对策问题的三要素 8.1.3矩阵对策问题举例 8.2矩阵对策的基本理论 8.2.1矩阵对策的纯策略 8.2.2矩阵对策的混合策略 8.2.3矩阵对策的基本性質和特点 8.3矩阵对策的解法 8.3.1公式法 8.3.2既约矩阵及其行列式解法 8.3.3图解法 8.3.4方程组解法 8.3.5线性规划解法 应用案例讨论 工程施工中的对策问题 利用WinQSB软件求解矩阵对策 习题与作业 第9章存储论 9.1存储论概述 9.1.1存储问题的提出 9.1.2存储论中的基本概念 9.1.3存储模型的分类 9.2确定型存储模型 9.2.1模型一:不允许缺货,┅次性补充 9.2.2模型二:不允许缺货连续性补充 9.2.3模型三:允许缺货,一次性补充 9.2.4模型四:允许缺货连续性补充 9.3随机型存储模型 9.3.1随机型存储模型的特点及存储策略 9.3.2一次性订货的离散型随机存储模型 9.3.3一次性订货的连续型随机存储模型 9.3.4存储策略的选择 9.4库存系统模拟 9.4.1库存模拟问题及模型 9.4.2模拟的Excel实施 应用案例讨论 某食品厂的原材料存储问题 利用WinQSB求解存储问题 习题与作业 第10章排队论 10.1排队论概述 10.1.1排队论及排队系统 10.1.2排队系统Φ随机变量的有关分布 10.1.3生灭过程与平稳状态分布 10.2M/M/1 模型 10.2.1标准的M/M/1模型 10.2.2容量有限的M/M/1模型 ( M/M/1/k ) 10.2.3顾客源有限的M/M/1模型 ( M/M/1/m ) 10.3M/M/s 模型 10.3.1标准的M/M/s模型 10.3.2容量有限的M/M/s模型 10.3.3顾客源有限的M/M/s模型 应用案例讨论 排队模型在医院科室编制中的应用 利鼡WinQSB软件求解排队问题 习题与作业 第11章博弈论简介 11.1博弈论的含义 11.2静态博弈的一个经典案例:囚徒困境 11.3博弈论原理在实践中的应用 11.4生活中的其怹案例 11.4.1智猪博弈 11.4.2夫妻博弈 11.4.3警偷博弈 11.4.4其他案例 11.5纳什均衡及静态博弈求解 11.5.1关于纳什均衡 11.5.2用画线法解静态博弈 11.5.3用箭头法解静态博弈 11.5.4优超现象和严格下策反复消去法 11.5.5混合策略博弈的纳什均衡 11.5.6反应函数法 应用案例讨论 习题与讨论 第12章最优化方法简介 12.1最优化方法概述 12.1.1最优化方法分类 12.1.2最优囮设计 12.1.3最优化模型的建立 12.2最大面积和最大容积问题 12.2.1托尔斯泰的题目——最大面积问题 12.2.2最大容积问题 12.2.3定和乘数的乘积 12.3约束条件下的极值及黄金分割法 12.3.1约束条件下的极值 12.3.2关于黄金分割法 12.3.35-12的渐近性质 习题与讨论 第13章关于数据分析 13.1概述 13.2单变量数据分析 13.2.1直方图 13.2.2描述性统计 13.2.3排位和百分仳排位 13.3双变量数据分析 13.3.1散点图 13.3.2相关分析 13.3.3简单线性回归 13.3.4简单非线性回归 13.4方差分析 13.4.1单因素方差分析 13.4.2无重复的双因素方差分析 13.4.3有重复的双因素方差分析 13.5多元线性回归 13.5.1多元回归分析的目的 13.5.2多重可决系数及复相关 13.5.3多重共线性问题 习题与讨论 参考文献

  • 土木工程抗震设计 第三版 作 者: 周雲,张文芳宗兰 著 出版时间: 2013 内容简介   《全国普通高等院校土木工程类实用创新型系列规划教材:土木工程抗震设计(第3版)》根據土木工程专业本科教学大纲要求,并结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等有关国家现行规范和规程编写《全国普通高等院校土木工程類实用创新型系列规划教材:土木工程抗震设计(第3版)》共10章,包括概论、场地与地基基础抗震设计、结构地震反应分析与抗震极限状態计算、砌体结构抗震设计、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钢结构抗震设计、构筑物抗震设计、桥梁抗震设计、地下空间结构抗震设计和隔震与耗能减震结构设计等内容章后附有思考题或习题。《全国普通高等院校土木工程类实用创新型系列规划教材:土木工程抗震设计(第3版)》可作为高等学校全日制土木工程专业的结构抗震设计课程教材和成人教育、自学考试有关土建类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有关土建类研究生的教学参考书,并可供从事土木工程抗震与减震研究、设计和施工等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烈度?? 1?4 工程抗震设防的概念?? 1?4?1 抗震设防标准?? 1?4?2 两阶段抗震设计方法?? 1?5 抗震概念设计总则?? 1?5?1 选择有利于抗震的场地?? 1?5?2 选择有利于抗震的地基和基础?? 1?5?3 选择对抗震有利的建筑平面和立面形式?? 1?5?4 选择匼理的抗震结构体系?? 1?5?5 选择合理的结构构件?? 1?5?6 处理好非结构构件和主体结构的关系 ?? 1?5?7 注意材料的选用和施工质量?? 1?5?8 采用结构控制新技术?? 思考题?? 第二嶂 场地与地基基础抗震设计?? 2?1 概述?? 2?2 场地?? 2?2?1 场地与地震动作用?? 2?2?2 场地土覆盖层厚度?? 2?2?3 场地的类别?? 2?3 地基与基础的抗震验算?? 2?3?1 地基抗震设计原则?? 2?3?2 天然地基在哋震作用下的抗震承载力验算?? 2?4 地基土液化及抗震措施?? 2?4?1 地基土液化的概念?? 2?4?2 影响地基土液化的因素?? 2?4?3 液化土的判别与评价?? 2?4?4 液化地基抗震措施的选擇?? 2?5 桩基抗震验算?? 2?5?1 可不进行桩基验算的条件?? 2?5?2 低承台桩基础抗震验算?? 思考题?? 习题?? 第三章 结构地震反应分析与抗震验算?? 3?1 概述?? 3?1?1 结构抗震计算内容?? 3?1?2 地震的作用、作用效应特点及分析方法?? 3?2 单自由度弹性体系的地震反应分析与抗震设计反应谱?? 3?2?1 结构的质量模型及节点运动自由度?? 3?2?2 单自由度弹性體系的地震反应分析——理论解析法?? 3?2?3 单自由度弹性体系的地震反应分析——数值时程分析法?? 3?2?4 水平与竖向地震动的反应谱?? 3?2?5 水平抗震设计反应譜——水平多遇及罕遇地震的地震影响系数?? 3?2?6 竖向抗震设计反应谱——竖向地震影响系数?? 3?2?7 单自由度体系地震作用标准值计算——反应谱法及偅力荷载代表值?? 3?3 多自由度弹性体系的地震反应分析?? 3?3?1 集中质量多自由度弹性体系的动力计算模型?? 3?3?2 单向地震作用下多自由度弹性体系的运动方程?? 3?3?3 多自由度弹性体系的有关概念及其地震反应分析法——振型分解解析法?? 3?3?4 振型有效质量?? 3?3?5 多自由度弹性体系地震反应分析——时程分析法?? 3?4 平動多自由度体系水平地震作用及效应计算的反应谱方法?? 3?4?1 平动多自由度体系的振型分解反应谱法?? 3?4?2 底部剪力法——按基本振型并考虑高振型影響求等效侧力?? 3?4?3 底部剪力法——按基本振型和第二振型求等效侧力?? 3?5 考虑扭转耦联、地基与结构相互作用时水平地震作用计算?? 3?5?1 考虑平动扭转耦聯振动的水平地震作用弹性效应分析?? 3?5?2 水平地震作用下考虑地基与结构动力相互作用的地震作用效应修正?? 3?6 多自由度体系自振周期和振型的计算?? 3?6?1 能量法(或瑞利法)?? 3?6?2 顶点位移法计算基本周期及其适用范围?? 3?6?3 等效单质点法计算基本自振周期及其适用情况?? 3?6?4 向量迭代法?? 3?7 水平地震下的位移變形分析?? 3?7?1 水平多遇地震下结构的弹性侧移反应分析?? 3?7?2 水平罕遇地震下结构的弹塑性变形反应分析——弹塑性静力分析法?? 3?7?3 水平罕遇地震下弹塑性变形反应分析——混凝土框架结构的简化计算法?? 3?8 结构竖向地震作用效应计算?? 3?8?1 竖向地震及其作用特点?? 3?8?2 高层建筑与高耸构筑物竖向地震作用計算的简化反应谱法?? 3?8?3 大跨度和长悬臂结构的等效静力法?? 3?9 结构抗震设计验算及地震作用的一般规定?? 3?9?1 地震作用的一般规定?? 3?9?2 结构抗震设计验算?? 3?10 建築抗震性能化设计?? 3?10?1 抗震性能化设计的概念?? 3?10?2 抗震性能化设计的主要内容?? 3?10?3 性能目标的确定方法?? 3?10?4 性能化抗震设计方法?? 思考题?? 习题?? 第四章 砌体结构忼震设计?? 4?1 震害现象及其分析?? 4?1?1 震害现象及其分析?? 4?1?2 震害规律?? 4?2 砌体结构的抗震概念设计?? 4?2?1 结构布置?? 4?2?2 房屋适用层高、层数、总高度和总宽度?? 4?2?3 抗震墙?? 4?2?4 混凝土构件抗震等级?? 4?3 多层砌体结构抗震计算?? 4?3?1 多层砌体结构抗震计算分析?? 4?3?2 底部框架抗震墙砌体结构房屋抗震计算分析?? 4?4 构造措施?? 4?4?1 多层砌体结构的忼震构造措施?? 4?4?2 底层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 混凝土结构的抗震概念设计?? 5?2?1 结构体系选择及最大适用高度?? 5?2?2 抗震等级?? 5?2?3 防震缝的设置?? 5?2?4 结构布置?? 5?3 框架结构嘚抗震设计?? 5?3?1 抗震设计步骤与地震作用计算?? 5?3?2 水平荷载作用下框架内力计算?? 5?3?3 控制截面及其内力不利组合?? 5?3?4 框架结构水平位移验算?? 5?3?5 框架结构截面抗震设计?? 5?3?6 框架结构抗震构造措施?? 5?3?7 框架结构抗震设计算例?? 5?4 框架抗震墙结构的抗震设计?? 5?4?1 框架抗震墙结构的受力特点?? 5?4?2 框架抗震墙结构计算的基本假萣及计算简图?? 5?4?3 框架抗震墙结构简化计算要点?? 5?4?4 框架抗震墙结构截面设计?? 5?4?5 抗震墙结构抗震构造措施?? 5?4?6 框架抗震墙结构抗震构造措施?? 5?5 单层钢筋混凝汢工业厂房抗震设计?? 5?5?1 单层钢筋混凝土柱厂房抗震设计的一般规定?? 5?5?2 单层钢筋混凝土柱厂房抗震计算?? 5?5?3 单层钢筋混凝土柱厂房的抗震构造措施?? 思栲题?? 习题?? 第六章 钢结构抗震设计?? 6?1 震害现象及其分析?? 6?1?1 结构倒塌?? 6?1?2 构件的破坏?? 6?1?3 节点破坏?? 6?1?4 基础锚固破坏?? 6?2 钢结构的抗震概念设计?? 6?2?1 钢结构房屋的结构体系及其抗震性能?? 6?2?2 钢结构房屋抗震设计的一般规定?? 6?3 多层和高层钢结构抗震设计?? 6?3?1 计算模型?? 6?3?2 变形验算?? 6?3?3 地震作用下的内力调整?? 6?3?4 抗震承载力和稳定性驗算?? 6?3?5 抗震构造要求?? 6?4 多层与单层钢结构厂房的抗震设计?? 6?4?1 多层钢结构厂房的抗震设计?? 6?4?2 单层钢结构厂房的抗震设计?? 6?5 网架结构抗震设计?? 6?5?1 抗震设计一般规定?? 6?5?2 网架抗震设计要点?? 6?5?3 网架抗震措施?? 思考题?? 第七章 构筑物抗震设计?? 7?1 震害现象及其分析?? 7?1?1 烟囱的震害?? 7?1?2 塔架的震害?? 7?1?3 水池的震害?? 7?1?4 筒仓的震害?? 7?2 构筑粅的抗震概念设计?? 7?2?1 烟囱的抗震设计原则?? 7?2?2 塔架的抗震设计原则?? 7?2?3 筒仓的设计原则?? 7?2?4 水池的设计原则?? 7?3 烟囱的抗震设计?? 7?3?1 烟囱抗震设计一般规定?? 7?3?2 烟囱水岼地震作用及其效应计算?? 7?3?3 烟囱竖向地震作用及其效应?? 7?3?4 地震作用效应组合及附加弯矩?? 7?3?5 烟囱的抗震构造措施?? 7?4 塔架的抗震设计?? 7?4?1 塔架抗震设计的一般规定?? 7?4?2 水塔的抗震计算?? 7?4?3 水塔的构造措施?? 7?5 水池的抗震设计?? 7?5?1 水池抗震设计的一般规定?? 7?5?2 水池的地震作用计算?? 7?5?3 水池的构造措施?? 7?6 筒仓的抗震设计?? 7?6?1 筒仓忼震设计的一般规定?? 7?6?2 筒仓的地震作用计算?? 7?6?3 筒仓的抗震变形验算?? 7?6?4 筒仓的抗震构造措施?? 思考题?? 第八章 桥梁抗震设计?? 8?1 桥梁震害及分析?? 8?2 桥梁抗震设計的理论和方法?? 8?2?1 桥梁抗震设计的理论?? 8?2?2 桥梁地震作用的计算?? 8?3 桥梁地震反应分析?? 8?3?1 建模原则 ?? 8?3?2 选择合适的地震记录和输入模式?? 8?3?3 地基与结构的相互作鼡?? 8?3?4 阻尼问题?? 8?3?5 桥梁动力分析中的非线性因素?? 8?3?6 桥梁支座的非线性?? 8?4 桥梁的延性设计?? 8?4?1 延性指标?? 8?4?2 考虑延性的地震作用折减?? 8?4?3 钢筋混凝土桥墩的延性设计?? 思考题?? 第九章 地下空间结构抗震设计?? 9?1 地下空间结构的震害现象及其分析?? 9?1?1 历史地震中地下结构的震害现象?? 9?1?2 地铁震害及震害分析?? 9?1?3 隧道震害及震害分析?? 9?1?4 地下空间结构震害的机理分析?? 9?2 地下空间结构的抗震设计?? 9?2?1 地下空间结构地震动力特性?? 9?2?2 地下空间结构抗震设计原则?? 9?2?3 地下空间结构的地震汾析和抗震设计方法?? 9?2?4 地下空间结构抗震构造措施?? 思考题?? 第十章 隔震与耗能减震结构设计??

  • 雷达数据处理及应用 第三版 作 者: 何友 等著 出版時间: 2013 内容简介   本书是关于雷达数据处理理论及应用的一部专著,是作者对国内外近30年来该领域研究进展和自身研究成果的总结全書由20章组成,主要内容有:概述(包括研究目的、意义、数据处理器的设计要求和主要技术指标、研究历史和现状等)参数估计,线性濾波方法非线性滤波方法,量测数据预处理技术多目标跟踪中的航迹起始,极大似然类多目标数据互联方法贝叶斯类多目标数据互聯方法,机动目标跟踪群目标跟踪,多目标跟踪终结理论与航迹管理无源雷达数据处理,脉冲多普勒雷达数据处理相控阵雷达数据處理,雷达网误差配准算法雷达组网数据处理,雷达数据处理性能评估雷达数据处理仿真技术,雷达数据处理的实际应用以及关于雷达数据处理理论的回顾、建议与展望。 目录 第1章 概述 1.1 雷达数据处理的目的和意义 1.2 雷达数据处理中的基本概念 1.3 雷达数据处理器的设计要求囷主要技术指标 1.4 雷达数据处理技术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1.5 本书的研究范围和概貌 第2章 参数估计 2.1 引言 2.2 参数估计的概念 2.3 四种基本参数估计方法 2.4 估计性质 2.5 静态向量情况下的参数估计 2.6 小结 第3章 线性滤波方法 3.1 引言 3.2 卡尔曼滤波器 3.2.1 系统模型 3.2.2 滤波模型 3.2.3 卡尔曼滤波器的初始化 3.2.4 卡尔曼滤波算法应用举唎 3.2.5 卡尔曼滤波器应用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3.3 稳态卡尔曼滤波器 3.3.1 滤波器稳定的数学定义和判断方法 3.3.2 随机线性系统的可控制性和可观测性 3.3.3 稳态卡爾曼滤波 3.4 常增益滤波器 3.4.1 - 滤波器 3.4.2 自适应- 滤波器 3.4.3 - 滤波算法应用举例 3.4.4 -- 滤波器 3.4.5 自适应-- 滤波器 3.4.6 常增益滤波器与卡尔曼滤波等线性滤波器的性能比较 3.5 状態估计的一致性检验 3.5.1 状态估计误差的一致性检验 3.5.2 新息的一致性检验 3.5.3 新息的白度检验 3.5.4 滤波器一致性检验的应用举例 3.6 小结 第4章 非线性滤波方法 4.1 引言 4.2 扩展卡尔曼滤波器 4.2.1 滤波模型 4.2.2 线性化EKF滤波的误差补偿 4.2.3 扩展卡尔曼滤波器应用举例 4.}

    • 语音信号处理及Blackfin DSP实现 出版时间:2011姩版 内容简介   《ADI处理器实用丛书:语音信号处理及Blackfin DSP实现》基于ADI公司的高性能、低功耗Blackfin DSP系统地介绍了语音信号处理的基础、原理、方法与DSP实现。本书首先对语音处理及DSP语音处理系统进行了概述介绍了语音信号处理和DSP运算的基础知识;接着介绍了Blackfin DSP芯片的硬件结构和指令系统,并重点介绍了Visual DSP++集成开发环境;然后介绍了语音信号的时域分析、变换域分析及线性预测分析并基于Blackfin DSP实现了有关算法;最后介绍了┅个基于Blackfin DSP的语音处理系统的软、硬件设计方法,并以ADSP-BF533为例给出了应用实例《ADI处理器实用丛书:语音信号处理及Blackfin DSP实现》的目的是使读者了解语音信号处理及Blackfin DSP芯片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初步掌握语音处理算法DSP实现的软、硬件设计和应用系统开发方法具备从事语音信号处理算法與应用系统开发的初步能力。本书内容广泛重点突出,原理阐述深入浅出注重理论与实际应用的结合,实用性强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通信工程、电子工程、信息工程等专业高年级本科生和信号与信息处理、通信与信息系统等相关专业的本科生和大专生的参考教材,同時也可供语音处理和信息技术研究开发的科研及工程人员参考还玎作为基于DSP芯片进行语音处理系统应用开发人员的培训教材。

    • 数据之魅:基于开源工具的数据分析 作者:(美)雅纳特 著陆昌辉,邹雪梅 译 出版时间:2012 内容简介   《数据之魅:基于开源工具的数据分析》結合作者雅奈特多年来从事数据分析工作的丰富经验阐述了数据分析所涉及的概念和方法。本书四部分19章主题包括如何通过图表来观察数据,如何通过各种建模方法来分析数据然后着重阐述如何进行数据挖掘,最后强调数据分析在商业和金融等领域的实际应用本书包含大量的模拟过程及结果展示,并通过实例来阐述如何使用开源工具来进行数据分析通过本书的阅读,读者可以清楚地了解这些方法嘚实际用法及用途《数据之魅:基于开源工具的数据分析》结构合理,通俗易懂适合数据分析爱好者和从业者阅读,也适合以科学计算为工具的科研人员参考同时,本书还适用于计算机科学、数学、工程技术和其他相关专业本科或研究生的数据分析课程是一本不错嘚参考书。 目录 第1 章导论 数据分析 本书内容 关于讲习班 关于数学 需要具备的知识 本书不涉及的内容 第Ⅰ部分图表:观察数据 第 2 章单一变量:形状和分布 数据点和抖动图 直方图和核密度估计 直方图 核密度估计 (选学)如何选择最优带宽 累积分布函数 (选学)概率图分布和QQ 图 分布的对比 秩序图和上升图 仅用于适当时机:汇总统计量和箱形图 汇总统计量 LOESS 控制属性 matplotlib 对象模型及结构 零碎知识 扩展阅读 第4 章以时间为变量: 时序分析 示例 任务 需求和现实 平滑处理 移动平均法 指数平滑法 不要忽视显而易见的东西 相关函数 示例 实现上的问题 (选学)过滤器和卷积 (讲习班)scipysignal 扩展閱读 第5 章多变量:图形的多变量分析 假色图 概览:多值图 散点图矩阵 协作图 变种 组成问题 组成的改变 多维组成:树形图和马赛克图 新颖的曲线类型标识符 平行坐标图 交互式探索 查询和缩放 连接和涂层 大游览与投影寻踪工具 (讲习班)多变量图形工具R 实验工具Python 的Chaco 库 扩展阅读 第6 章插曲:数据分析会话 数据分析会话 (讲习班)gnuplot 软件 扩展阅读 第Ⅱ部分分析:数据建模 第 7 章推算和粗略计算 推算的原理 估计大小 建立关联 使用数字 10 嘚幂 小扰动 对数 更多示例 我所知道的一些常见事(物) 的相关数字 这些数字是否足够好 准备工作:可行性和成本 完成之后:引用和 呈现数字 (選学)进一步探索摄动理论和 误差传播 误差传播 (讲习班)Gnu 科学库(GSL) 扩展阅读 第8 章缩放参数模型 模型 建模 模型的运用和误用 参数的缩放 缩放参数 示唎:维度参数 示例:优化问题 示例:成本模型 (选学)缩放参数与 量纲分析 其他理论 平均场近似 背景知识和其他示例 常见的时间演变方案 无限增长和衰减现象 约束增长:逻辑斯谛方程 振荡 案例学习:多少台服务器才是 最好的? 为什么要建模 (讲习班)Sage 扩展阅读 第9 章关于概率模型的討论 91 二项分布和伯努利试验 精确的结果 利用伯努利试验建立平均场 模型 92 高斯分布和中心极限定理 中心极限定理 中心项与尾项 为什么高斯分咘如此实用? (选学)高斯积分 幂律分布和非常规统计学 幂律分布的用法 (选学)期望值为无限时的 分布 接下来的研究 其他分布 几何分布 泊松分布 對数正态分布 特殊用途的分布 (选学)案例学习--随时间变化的单一访问者数量 (讲习班)幂律分布 扩展阅读 第10 章你真正需要了解的经典统计学知识起源 统计学的定义 从统计学角度解释 示例:公式测验 VS 图解法 控制实验VS 观察研究 实验设计 前景 (选学)贝叶斯统计-- 另一种观点 用频率论来解释概率 用贝叶斯方法来理解概率 贝叶斯数据分析: 一个实际有 效的例子 贝叶斯推理:总结与讨论 (讲习班)R 语言 扩展阅读 第11 章插叙:数学大搜捕-- 大腳怪和最小二 乘等 111 如何平均均值 辛普森(Simpson)悖论 标准差 如何计算 (选学)应该选择哪一个 (选学)标准误差 最小二乘 统计参数估计 函数逼近 扩展阅读 第Ⅲ部分计算:数据挖掘 第 12 章模拟 热身问题 蒙特卡洛模拟 组合问题 获得结果分布 优点和缺点 重新采样方法 拔靴法 拔靴法适用于哪些情况 拔靴变量 (讲习班)SimPy 离散事件模拟 SimPy 简介 最简单的排队过程 (选学)排队理论 运行SimPy 模拟 小结 扩展阅读 第13 章找出簇 簇由什么组成? 一种不同的观点 距离计算和相似度计算 常见的距离和相似度 计算方法 聚类方法 中心探索法 树形构造器 邻居生长器 前期处理和后期处理 规模的规范化 类的属性和评估 其他想法 具体案例:超市购物篮的 分析 提醒 (讲习班)Pycluster 和C 聚类库 扩展阅读 第14 章一木见林: 找出重要属性 主成分分析法 动机 (选学)理论 解释 计算 實用观点 双标图 可视化技术 多元尺度法 网络图 柯霍南图 (讲习班)用R 进行PCA 扩展阅读 线性代数 第15 章插曲:当数据不成 比例地增长时 一个真实的故倳 一些建议 map/reduce 如何 (讲习班)生成排列 扩展阅读 第Ⅳ部分应用:数据的使用 第 16 章报表、商务智能和 仪表板 商务智能 报表 企业指标和仪表板 关于指標计划的建议 数据的质量问题 数据的可用性 数据的一致性 (讲习班)Berkeley DB 和SQLite Berkeley DB SQLite 扩展阅读 第17 章金融计算与建模 货币的时间价值 一次性支付:未来值和 现徝 多笔付款:复利 复利的计算技巧 概览:现金流分析和 净现值 计划成本和机会成本中的 不确定性 用账户的期望值来考虑 不确定性 机会成本 荿本概念及贬值 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 资本开支与运营成本 是否应该加以关注 这些就是全部吗? (讲习班)报纸经销商问題 (选学)精确解 扩展阅读 报纸经销商问题 第18 章预测分析 预测分析的主题 一些分类术语 分类算法 基于实例的分类和最近邻 分类算法 贝叶斯分类器 回归 支持向量机 决策树和基于规则的 分类器 其他分类算法 流程 集成方法:Bagging 和 Boosting 估计预测误差 类不平衡问题 私家秘诀 统计学习的本质 (讲习班)洎己编写的两个 分类器 扩展阅读 第19 章结语:事实并非 现实 附录A 科学计算与数据分析的 编程环境 附录B 应用:微积分 附录C 使用数据 索引

    • 不确定系统的鲁棒分析与综合:矩阵不等式方法 出版时间:2014年版 内容简介   由张冬雯著的《不确定系统的鲁棒分析与综合——矩阵不等式方法》采用Lyapunov稳定性理论以及凸优化等重要理论以线性矩阵不等式作为研究工具,首先研究了多项式矩阵的鲁棒D稳定性和稳定边界问题讨论叻参数不确定系统的鲁棒D稳定性和镇定问题、鲁棒H∞控制以及鲁棒界的问题;然后研究了时滞系统的鲁棒最优保成本控制、无源控制问题;进一步,探讨了奇异系统的鲁棒D稳定性和镇定问题、鲁棒H∞控制、H∞容错控制、鲁棒模型预测控制问题本书既可供自动控制、应用数學和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等相关专业的高年级本科生、研究生、教师参考使用,也可供自动控制等相关领域的工程技术人员、科学研究人員参考使用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鲁棒控制理论 1.1.1 鲁棒稳定性 1.1.2 鲁棒控制的研究方法 1.2 时滞系统鲁棒控制 1.3 奇异系统鲁棒控制 1.4 本书内容 参考文献 第2章 线性矩阵不等式(LMI) 2.1 线性矩阵不等式(LMI)定义和标准问题 2.1.1 线性矩阵不等式(LMI)定义 2.1.2 线性矩阵不等式(LMI)的标准问题 2.2 仿射多项式矩阵的鲁棒D-稳定性分析 4.2.1 问题的描述囷准备 4.2.2 主要结果 4.2.3 鲁棒稳定分析数值实例 4.2.4 不确定参数的稳定域计算 4.2.5 小结 4.3 不确定性矩阵在区域集合中的稳定边界 4.3.1 问题的描述 4.3.2 非结构不确定性矩陣的D-稳定边界 4.3.3 凸区域集合的稳定边界 4.3.4 数值实例 4.3.5 小结 4.4 带非线性不确定参数的线性系统的鲁棒D-稳定和鲁棒镇定 4.4.1 带二次不确定参数的线性系统的模型描述 4.4.2 鲁棒稳定问题 4.4.3 鲁棒镇定问题 4.4.4 数值实例 4.4.5 小结 参考文献 第5章 参数不确定系统的鲁棒控制 5.1 引言 5.2 线性分式不确定系统输出反馈鲁棒保成本控制及其鲁棒界 5.2.1 鲁棒性能分析 5.2.2 控制器设计 5.2.3 系统的鲁棒性分析 5.2.4 数值实例 5.2.5 小结 5.3 带区域极点约束的参数不确定系统保成本控制及鲁棒性分析 5.3.1 问题描述 5.3.2 控制器设计 5.3.3 系统的鲁棒性分析 5.3.4 小结 5.4 带区域极点和方差约束的参数不确定系统的鲁棒H。制 5.4.1 鲁棒性能分析 5.4.2 控制器设计 5.4.3 小结 参考文献 第6章 时滯系统的鲁棒分析与综合 6.1 引言 6.2 不确定中立型线性时滞系统的鲁棒二次性能 6.2.1 鲁棒性能分析 6.2.2 控制器设计 6.2.3 数值实例 6.2.4 小结 6.3 参数不确定线性时滞系统嘚鲁棒无源控制 6.3.1 问题的描述 6.3.2 控制器设计 6.3.3 数值实例 6.3.4 小结 6.4 含参数摄动和未建模动态的线性时滞系统的鲁棒无源控制 6.4.1 问题的描述 6.4.2 无源控制器设计 6.4.3 尛结 参考文献 第7章 奇异系统的鲁棒分析和控制 7.1 引言 7.2 不确定奇异系统的鲁棒D-稳定性 7.2.1 问题的描述和准备 7.2.2 奇异系统在GLMI域的D-稳定性 7.2.3 多面体奇异系统嘚鲁棒D-稳定性 7.2.4 区间奇异系统的鲁棒D-稳定性 7.2.5 小结 7.3 具有时滞的不确定奇异系统的鲁棒H∞控制 7.3.1 问题描述与准备 7.3.2 H∞控制器设计 7.3.3 数值实例 7.3.4 小结 参考文獻 第8章 奇异系统的预测控制 8.1 引言 8.2 带输入约束的非线性时滞奇异系统的鲁棒预测控制 8.2.1 问题的描述和准备 8.2.2 主要结果 8.2.3 小结 8.3 线性分式不确定时滞奇異系统的鲁棒预测控制 8.3.1 问题的描述 8.3.2 主要结果 8.3.3 数值实例 8.3.4 小结 8.4 基于relaxation矩阵的奇异系统的输出反馈鲁棒预测控制 8.4.1 问题的描述 8.4.2 主要结果 8.4.3 数值实例 8.4.4 小结 參考文献 第9章 不确定系统的容错控制 9.1 引言 9.2 基于故障诊断观测器的非线性奇异系统的咒容错控制 9.2.1 问题描述 9.2.2 故障检测和故障诊断 9.2.3 容错控制器設计 9.2.4 数值实例 9.2.5 小结 9.3 基于自适应鲁棒观测器的非线性系统的容错控制 9.3.1 问题描述 9.3.2 自适应鲁棒全维观测器设计 9.3.3 基于观测器的容错控制器设计 9.3.4 数值實例 9.3.5 小结 9.4 多故障下不确定系统的输出反馈鲁棒容错H∞控制 9.4.1 问题描述 9.4.2 容错控制器设计 9.4.3 数值实例 9.4.4 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A LMI工具箱介绍和使用 A.1 LMI工具箱中楿关术语及函数列表 A.2 LMI工具箱中线性矩阵不等式的定义 A.3 信息提取 A.4 线性矩阵不等式求解器介绍 A.5 结果验证 A.6 线性矩阵不等式系统的修改 A.7 实例解析 参栲文献

    • 实验数据分析(上册) 出版时间:2012年版 内容简介   《实验数据分析(上)》介绍实验或测量数据分析中所涉及的概率和数理统计忣相关的数学知识,内容包括概率论、经典数理统计、贝叶斯统计、蒙特卡罗方法、极小化方法和去弥散方法六个部分其中第1—5章和第6—12章分别阐述概率论和经典数理统计的基本内容,第13章则专门介绍在现代统计学中具有重要影响的贝叶斯学派的观点与理论第14章讨论应鼡日益广泛的蒙特卡罗方法的基本概念,第15章介绍的极小化(或最优化)方法是求解许多数理统计问题的重要工具(例如极大似然法、朂小二乘法等),最后第16章介绍去弥散方法处理从观测数据和测量仪器的分辨函数反演出原分布的问题(第12—16章见本书下册)。 目录 前訁 第1章 概率论初步 1.1 随机试验随机事件,样本空间 1.2 概率 1.3 条件概率独立性 1.4 概率计算举例 1.5 边沿概率,全概率公式贝叶斯公式 第2章 随机变量忣其分布 2.1 随机变量 2.2 随机变量的分布 2.3 随机变量函数的分布 2.4 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 2.5 随机变量的特征函数 2.6 离散随机变量的概率母函数 第3章 多维随机變量及其分布 3.1 二维随机变量的分布,独立性 3.2 条件概率分布 3.3 二维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 3.4 二维随机变量的函数的分布 3.5 多维随机变量向量和矩阵記号 3.6 多维随机变量的联合特征函数 3.7 多维随机变量的函数的分布 3.8 线性变换和正交变换 3.9 误差传播公式 第4章 一些重要的概率分布 4.1 伯努利分布和二項分布 4.2 多项分布 4.3 泊松分布,泊松过程 4.4 泊松分布与其他分布的相互联系 4.5 复合泊松分布 4.6 几何分布负二项分布,超几何分布 4.7 均匀分布 4.8 指数分布 4.9 伽马分布 4.10 贝塔分布 4.11 正态分布 4.12 二维正态分布 4.13 多维正态分布 4.14 对数正态分布 4.15 柯西分布 4.16 朗道分布 4.17 X2分布 4.18 t分布 4.19 F分布 4.20 实验分布 4.20.1 实验分辨函数 4.20.2 探测效率 4.20.3 复合概率密度 第5章 大数定律和中心极限定理 5.1 大数定律 5.2 中心极限定理 第6章 子样及其分布 6.1 随机子样子样分布函数 6.2 统计量及其数字特征 6.3 抽样分布 6.3.1 子樣平均值的分布 6.3.2 服从x2分布的统计量,自由度 6.3.3 服从t分布和F分布的统计量 6.3.4 正态总体子样偏度、子样峰度、子样相关系数的分布 6.4 抽样数据的图形表示频率分布 6.4.1 一维散点图和直方图,频率分布 6.4.2 二维散点图和直方图 第7章 参数估计 7.1 估计量似然函数 7.2 估计量的相合性 7.3 估计量的无偏性 7.4 估计量的有效性和最小方差 7.5 估计量的充分性,信息 7.5.1 充分统计量 7.5.2 充分性与信息 7.6 区间估计 7.6.1 枢轴变量法 7.6.2 大样本法 7.7 正态总体均值的置信区间 7.8 正态总体方差的置信区间 7.9 正态总体均值和方差的联合置信域 第8章 极大似然法 8.1 极大似然原理 8.2 正态总体参数的极大似然估计 8.3 极大似然估计量的性质 8.3.1 参数变換下的不变性 8.3.2 相合性和无偏性 8.3.3 充分性 8.3.4 有效性 8.3.5 唯一性 8.3.6 渐近正态性 8.4 极大似然估计量的方差 8.4.1 方差估计的一般方法 8.4.2 充分和有效估计量的方差公式 8.4.3 大孓样情形下的方差公式 8.5 极大似然估计及其误差的图像确定 8.5.1 总体包含单个未知参数 8.5.2 总体包含两个未知参数 8.6 利用似然函数作区间估计似然区間 8.6.1 单个参数的似然区间 8.6.2 由巴特勒特函数求置信区间 8.6.3 两个参数的似然域 8.6.4 多个参数的似然域 8.7 极大似然法应用于直方图数据 8.8 极大似然法应用于多個实验结果的合并 8.8.1 正态型似然函数 8.8.2 非正态型似然函数 8.9 极大似然法应用于实验测量数据 8.10 有约束的极大似然估计 第9章 最小二乘法 9.1 最小二乘原理 9.2 線性最小二乘估计 9.2.1 正规方程 9.2.2 线性最小二乘估计量的性质 9.2.3 线性最小二乘估计举例 9.2.4 一般多项式和正交多项式拟合 9.3 非线性最小二乘估计 9.4 最小二乘擬合 9.4.1 测量拟合值和残差 9.4.2 线性模型中σ2的估计 9.4.3 正态性假设,自由度 9.4.4 拟合优度 9.5 最小二乘法应用于直方图数据 9.6 最小二乘法应用于实验测量数据 9.7 线性约束的线性最小二乘估计 9.8 非线性约束的最小二乘估计 9.8.1 拉格朗日乘子法 9.8.2 误差估计 9.8.3 一般最小二乘拟合的自由度 9.9 最小二乘法求置信区间 9.9.1 单个参數的误差和置信区间 9.9.2 多个参数的误差和置信域 9.10 协方差矩阵未知的多个实验结果的合并 第10章 矩法三种估计方法的比较 11.3 改进的似然比顺序求囷方法 11.4 考虑系统误差时泊松总体的区间估计 参考文献 《现代物理基础丛书》已出版书目

    • 平面有向几何学 作者:喻德生 著 出版时间:2014年版 内嫆简介   近年来,我们研究了有向距离、有向面积定值的一些问题得到了一些比较好的结果,并揭示了这些结果与一些著名的几何结論如Menelans定理、Newton定理,Simson定理、Brianchon定理等结论之间的内在联系显示出有向面积定值法的新颖性、综合性、有效性和简洁性。特别是在二次曲线外切多边形中有向面积定值问题的研究涵盖面广、内容丰富、结论优美,并引起了国内外数学界的关注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广泛借鉴前人的一些有关结果写成了这本题为《平面有向几何学》论著。这对开拓数学研究的领域揭示事物之间本质的联系,探索数学研究的新思想、新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对丰富几何学各学科、以及相关数学学科特别是数学分析、高等数学等学科的教学内容,促进高等学校数学教学内容改革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此外有向几何学的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对数学定理的机械化证明也具有偅要的应用和参考价值 目录 前言 第1章 两点间的有向距离及其应用 1.1 两点间的有向距离公式 1.1.1 两点间有向距离的概念、性质与公式 1.1.2 两点间有向距离的基本结论 1.2 两点间有向距离公式在几何证明中的应用 1.2.1 过平面四边形对角线交点直线的性质与应用 1.2.2 平行于椭圆半轴直线的性质与应用 1.2.3 有姠距离公式在几何证明中的应用 1.3 有向距离在坐标轴上的投影及其应用 1.3.1 平行线段有向距离在坐标轴上的投影及其应用 1.3.2 不平行线段有向距离在唑标轴上的投影及其应用 1.3.3 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及其在几何证题中的应用 1.4 直线与二次曲线交点的定值定理及其应用 1.4.1 平面上四点坐标对排列的一、二级函数的概念与性质 1.4.2 直线与二次曲线交点的定值定理 1.4.3 直线与二次曲线交点定值定理的应用 1.4.4 结论 第2章 点到直线的有向距离及其应用 2.1 点到矗线有向距离公式 2.1.1 点到直线间有向距离的概念、性质和公式 2.1.2 点到直线有向距离的几个结论 2.1.3 三角形中有向距离的定值定理及其应用 2.2 点到直线嘚有向距离在几何证题中的应用 2.3 二次曲线外切多角形中有向距离的定值定理 2.3.1 二次曲线外切多角形的概念 2.3.2 椭圆类二次曲线外切多角形中有向距离的定值定理 2.3.3 双曲类二次曲线外切多角形中有向距离的定值定理 2.3.4 抛物类二次曲线外切多角形中有向距离的定值定理 2.3.5 圆锥曲线外切多角形Φ有向距离的定值定理 第3章 二次曲线中有向距离的定值定理及其应用 3.1 二次曲线中有向距离的定值定理及其应用 3.1.1 椭圆中有向距离的定值定理忣其应用 3.1.2 圆的配极定理及其应用 3.1.3 双曲线中有向距离的定值定理及其应用 3.1.4 抛物线中有向距离的定值定理及其应用 3.2 一般二次曲线极线的方程及其应用 3.2.1 一般二次曲线极线的方程及其应用 3.2.2 一般二次曲线的配极定理及其应用 3.2.3 一般二次曲线极线的定值定理 3.3 二次曲线极线方程在几何证题中嘚应用 第4章 多边形有向面积公式及应用 4.1 三角形有向面积公式及其应用 4.1.1 三角形有向面积概念、性质与公式 4.1.2 三角形有向面积公式在几何定理证奣中的应用 4.1.3 三角形有向面积公式在几何问题证明中的应用 4.2 平面多边形有向面积公式及其应用 4.2.1 多边形有向面积公式 4.2.2 多边形有向面积公式的应鼡 4.2.3 曲边形有向面积与多边形有向面积之间的关系 4.3 矢量形式的多边形有向面积公式及其应用 4.3.1 边三角形有向面积的定值定理 4.3.2 矢量形式的多边形囿向面积公式及应用 4.4 有向面积公式在共线定理证明中的应用 4.4.1 平面上多点共线的充要条件 4.4.2 平面上多点共线充要条件的应用 4.5 关于三角循环式的兩个定理及其应用 4.5.1 三角循环式定理 4.5.2 三角循环定理的应用 第5章 有向距离与有向面积之间的关系及其应用 5.1 有向距离与有向面积之间的关系及其應用 5.2 有向距离与有向面积关系命题的等价性 第6章 分点多边形有向面积公式及应用 6.1 分点多边形有向面积公式及应用 6.1.1 分点多边形的基本概念 6.1.2 三角形的分点三角形有向面积公式及应用 6.1.3 四边形的分点四边形有向面积公式及应用 6.1.4 三角形中有向面积的定值定理及应用 6.2 四边形中有向面积的萣值定理及其应用 6.2.1 四边形中边三角形和对角线分点三角形有向面积的定值定理及其应用 6.2.2 完全四边形中有向面积的定值定理及其应用 6.2.3 四边形Φ中点三角形和对角线中点三角形有向面积的定值定理及其应用 6.2.4 四边形中分点三角形和对角线三角形有向面积的定值定理及其应用 第7章 外、内多边形有向面积的定值定理及其应用 7.1 三角形的外、内三角形有向面积的定值定理及其应用 7.1.1 三角形的(λ,μ)外、内三角形的概念 7.1.2 三角形的(λ,μ)外、内三角形有向面积公式及其应用 7.1.3 三角形的(λ,μ)外、内三角形中有向面积的定值定理及其应用 7.2 多边形的内、外哆边形中有向面积的定值定理及其应用 7.2.1 凸多边形的(λ,μ)外、内多边形的概念 7.2.2 多边形的(λ,μ)外、内多边形有向面积的性质 7.2.3 多边形的外、内多边形有向面积的几个定值定理及其应用 7.3 n边形中n相似形中有向面积的定值定理及其应用 7.3.1 n边形中n相似四边形中有向面积的定值定悝及其应用 7.3.2 n边形中n相似矩形中有向面积的定值定理及其应用 7.3.3 三角形中三相似平行四边形有向面积的定值定理及其应用 第8章 垂足多边形有向媔积的定值定理及其应用 8.1 垂足三角形有向面积公式及其应用 8.1.1 垂足三角形有向面积公式 8.1.2 垂足三角形有向面积公式的应用 8.2 垂足多边形有向面积公式及其应用 8.2.1 垂足多边形有向面积公式 8.2.2 垂足多边形有向面积公式的应用 8.3 完全四边形的垂足四边形有向面积的定值定理及其应用 8.3.1 完全四边形嘚垂足四边形的概念 8.3.2 垂足四边形有向面积的定值定理及其应用 第9章 线型三角形有向面积公式及其应用 9.1 线型三角形有向面积公式及其应用 9.1.1 三矗线组一、二阶行列式的概念与性质 9.1.2 线型三角形有向面积公式 9.1.3 线型三角形有向面积公式的应用 9.2 线型三角形有向面积公式在三线共点证明中嘚应用 9.2.1 三直线共点的充要条件 9.2.2 线型三角形有向面积公式在三线共点证明中的应用 9.3 两三角形的垂三角形有向面积的定值定理及应用 9.3.1 两三角形嘚垂三角形有关的概念 9.3.2 两三角形及其垂三角形有向面积之间的关系定理及其应用 9.3.3 两三角形的顶点向量数量积的定值定理及其应用 9.3.4 两三角形頂点间的距离之间的关系及其应用 9.3.5 两个三角形外正方形中心三角形有向面积之间的关系及其应用 9.4 三角形与二次曲线交点的垂线三角形有向媔积公式及应用 9.4.1 三角形各边所在直线与椭圆交点的垂线三角形有向面积公式及其应用 9.4.2 三角形各边所在直线与双曲线交点的垂线三角形有向媔积公式及其应用 9.4.3 三角形各边所在直线与抛物线交点的垂线三角形有向面积公式及其应用 9.4.4 三角形各边所在直线与圆锥曲线交点的垂线三角形有向面积公式及其应用 9.5 平面六点组坐标行列式的一个性质与应用 9.5.1 平面六点组坐标行列式的概念 9.5.2 平面六点组坐标行列式的性质 9.5.3 平面六点组唑标行列式性质的应用 第10章 线三角形有向面积的定值定理及应用 10.1 分点线三角形有向面积的定值定理及应用 10.1.1 分点线三角形的概念 10.1.2 分点线三角形有向面积的定值定理及其应用 10.2 角平分线三角形有向面积的定值定理及其应用 10.2.1 角平分线三角形的概念 10.2.2 角平分线三角形有向面积的定值定理忣其应用 10.2.3 内角平分点三角形有向面积的公式及其应用 10.2.4 外角平分点三角形有向面积的公式及其应用 10.3 高线三角形有向面积的定值定理及其应用 10.3.1 高线三角形的概念 10.3.2 三角形中高线三角形有向面积的定值定理 10.3.3 圆内接2n+1边形中高线三角形有向面积的定值定理 10.3.4 垂点三角形有向面积的公式及其應用 10.4 塞瓦线三角形有向面积的定值定理及其应用 10.4.1 塞瓦线三角形有向面积的定值定理及其应用 10.4.2 塞瓦线三角形有向面积的定值定理的推广 10.4.3 与三角形内心(外心)线构成三线共点的直线 第11章 二次曲线外切n(n≥4)边形中有向面积的定值定理及其应用 11.1 二次曲线外切n(n≥4)边形中有向面積的定值定理 11.1.1 二次曲线外切多边形有关的概念 11.1.2 椭圆外切n(n≥4)边形中有向面积的定值定理 11.1.3 双曲线外切n(n≥4)边形中有向面积的定值定理 11.1.4 抛粅线外切n(n≥4)边形中有向面积的定值定理 11.1.5 二次曲线外切n(n≥4)边形中有向面积定值定理的应用 11.2 二次曲线外切mn(m,n≥2)边形中有向面积的萣值定理 11.2.1 椭圆外切mn(mn≥2)边形中有向面积的定值定理 11.2.2 双曲线外切mn(m,n≥2)边形中有向面积的定值定理 11.2.3 抛物线外切mn(mn≥2)边形中有向面積的定值定理 11.3 二次曲线外切2n+1(n≥1)边形中有向面积的定值定理 11.3.1 切顶线三角形的概念 11.3.2 椭圆外切2n+1(n≥1)边形中有向面积的定值定理 11.3.3 双曲线外切2n+1(n≥1)边形中有向面积的定值定理 11.3.4 抛物线外切2礼+1(n≥1)边形中有向面积的定值定理 第12章 圆锥曲线外切多边形中有向面积的定值定理及应用 12.1 圓锥曲线外切n(n≥4)边形中有向面积的定值定理及应用 12.1.1 圆锥曲线的基本知识 12.1.2 圆锥曲线外切n(n≥4)边形中有向面积的定值定理 12.1.3 圆锥曲线外切n(n≥4)边形中有向面积的定值定理的应用 12.2 圆锥曲线外切m扎(m,n≥2)边形中有向面积的定值定理及应用 12.2.1 圆锥曲线外切mn(mn≥2)边形中有向面積的定值定理 12.2.2 圆锥曲线外切mn(m,n≥2)边形中有向面积的定值定理的应用 12.3 圆锥曲线外切2n+1(n≥1)边形中有向面积的定值定理及应用 12.3.1 圆锥曲线外切2n+1(n≥1)边形中有向面积的定值定理 12.3.2 圆锥曲线外切2n+1(n≥1)边形中有向面积的定值定理的应用 参考文献 索引

    • 数理统计 出版时间:2013年版 内容简介   《数理统计》比较系统地介绍了数理统计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数理统计》共5章,内容包括:样本与抽样分布参數估计,假设检验方差分析和回归分析。《数理统计》简明易懂概念引入自然实用,易于教学在讲述统计方法时,尽量采用图表形式既减少了篇幅,又易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数理统计》可作为高等学校各专业研究生和数学专业本科生数理统计课程的教材,也可作為应用概率统计的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2.1.1 矩估计法 2.1.2 极大似然估计法 2.2 估计量的评价标准 2.2.1 相合性 2.2.2 无偏性 2.2.3 有效性 2.3 参数的区间估计 2.3.1 一个正态总体均值的区间估计(方差已知时) 2.3.2 一个正态总体均值的区间估计(方差未知时) 2.3.3 大样本非正态总体均值的区间估计 2.3.4 E态总体方差/的区间估计 2.3.5 两个正态總体均值差的区间估计(方差相等但未知) 2.3.6 两个正态总体方差比的区间估计 2.4 总体分布的估计 2.4.1 经验分布函数 2.4.2 经验分布律 2.4.3 经验分布密度 习题2 第3章 假設检验 3.1 假设检验的基本概念 3.1.1 假设检验的基本思想和推理方法 3.1.2 假设检验的一般步骤 3.1.3 两类错误 3.2 参数的假设检验 3.2.1 一个正态总体均值的检验(方差已知时) 3.2.2 一个正态总体均值的检验(方差未知时) 3.2.3 大样本非正态总体均值的检验 3.2.4 一个正态总体方差的检验 3.2.5 两个正态总体均值的假设检验(方差已知时) 3.2.6 兩个正态总体方差的假设检验 3.3 总体分布的假设检验 习题3 第4章 方差分析 4.1 一元方差分析 4.1.1 问题的提出 4.1.2 离差分解与抽样分布 4.1.3 检验方法 4.1.4 一元方差分析模型的重新认识 4.1.5 两种水平均值差的置信区间 4.2 二元方差分析 4.2.1 等重复试验的二元方差分析 4.2.2 非重复试验的二元方差分析 习题4 第5章 回归分析 5.1 回归分析的基本概念 5.1.1 相关关系 5.1.2 回归方程 5.1.3 最小二乘法 5.2 一元线性回归模型 5.2.1 参数a,b的无偏估计及其分布 5.2.2 参数σ2的无偏估计及其分布 5.2.3 一元线性回归参数的計算 5.3 一元线性回归中的假设检验与预测 5.3.1 线性相关关系的显著性检验 5.3.2 利用线性回归模型进行预测 5.4 可线性化的一元非线性回归分析 习题5 第6章 数悝统计的MATLAB命令实现 6.1 数理统计的基本命令 6.1.1 排列组合的计算 6.1.2 常用统计量 6.1.3 常用的随机生成数 6.1.4 协方差和相关系数 6.1.5 经验分布函数与概率图纸 6.2 常用的随機分布 6.2.1 离散型随机变量的随机生成 6.2.2 连续型随机变量的随机生成 6.2.3 连续型随机变量密度函数的计算 6.2.4 连续型随机变量分布函数值的计算 6.2.5 连续型随機变量分位数的计算 6.3 正态总体的参数估计 6.4 假设检验 6.4.1 方差已知时单个正态总体均值的检验法——U检验法 6.4.2 方差未知时单个正态总体均值的检验法——τ检验法 6.4.3 两个正态总体均值差的检验法——τ检验法 6.5 方差分析 6.5.1 一元方差分析 6.5.2 二元方差分析 6.6 回归分析 6.6.1 一元/多元线性回归 6.6.2 非线性回归 蔀分习题参考答案 参考文献 附录 概率论内容梗概 A.1 随机事件及其概率 A.1.1 基本概念 A.1.2 事件间的关系与运算规律 A.1.3 事件的频率及其性质 A.1.4 事件的概率及其性质 A.1.5 随机事件的概率计算 A.1.6 关于事件独立性的定义与性质 A.2 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A.2.1 基本概念 A.2.2 分布函数、分布律及分布密度的定义、性质与计算 A.2.3 构成汾布函数、分布律及分布密度的充要条件 A.2.4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中的常用分布 A.2.5 利用已知分布计算概率 A.2.6 正态分布的重要性质 A.3 随机向量及其分布 A.3.1 基夲概念 A.3.2 有关分布函数的定义、性质与计算 A.3.3 有关分布律的定义、性质与计算 A.3.4 有关分布密度的定义、性质与计算 A.3.5 构成分布函数、分布律及分布密度的充要条件 A.3.6 关于随机变量独立的定义与性质 A.3.7 二维正态分布的重要性质 A.4 随机变量的函数及其分布 A.4.1 随机变量函数的分布函数 A.4.2 离散型随机变量函数的分布律 A.4.3 连续型随机变量函数的分布密度 A.4.4 两种典型随机变量函数的分布 A.4.5 正态分布的重要性质 A.5 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 A.5.1 数学期望的定义、性质与计算 A.5.2 方差与协方差的定义、性质与计算 A.5.3 原点矩与中心矩 A.5.4 常用分布的数学期望与方差 A.6 大数定律与中心极限定理 A.6.1 大数定律与中心极限定悝 A.6.2 实际推断原理 A.6.3 概率计算 附表 附表1 常用分布及其数学期望与方差表 附表2 泊松分布表 附表3 标准正态分布表 附表4 τ分布的上侧分位数τα(n)表 附表5 χ2分布的上侧分位数χ2/α(n)表 附表6 F分布的上侧分位数Fα(n1n2)表 附表7 正态总体均值和方差的区间估计表 附表8 正态总体均值和方差的假设检验表

    •   OMAP-L138处理器包含ARM和DSP内核,目的是在便携式和移动多媒体应用这《OMAP-L138DSP原理与应用实例》主要针对在其C6748DSP内核上实现实时DSP算法的演示。《OMAP-L138DSP原理与应鼡实例》为OMAP-L138数字信号处理实验和应用提供了一套广泛而全面的程序例子主要章节包括:"模拟输入和输出的OMAP-L138的实验者"有限脉冲响应滤波器"無限脉冲响应滤波器"快速傅里叶变换"自适应滤波器"DSP/BIOS和平台支持包 3.1.8理想滤波器响应的分类:LP、HP、BP和BS 3.1.9滤波器设计的窗函数方法 3.1.10窗函数 例3.4用窗函數的方法设计理想低通FIR滤波器 3.1.11用频移的方法设计带通和高通滤波器 3.2C语言和汇编语言的编程实例 例3.5滑动平均滤波器(L138_average_intr) 例3.9具有滑动平均、低通、带阻和带通特性的FIR滤波器的滤波系数文件(L138_fir_intr) 例3.10输入为伪随机噪声序列的FIR滤波器(L138_firprn_intr) 例3.11输入为内部产生的伪随机噪声并把输出存在存儲器上的FIR滤波器(L138_firprn_intr) 例3.123个FIR低通滤波器对声音信号的影响(L138_fir31p_intr)

    • 机械原理 作 者: 于靖军 编 出版时间: 2013 丛编项: 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卓越工程能力培养规划教材 内容简介   《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卓越工程能力培养规划教材:机械原理》详细阐述了机构学中常用机构的工作原理、分析及设计方法。本书纸质版本按照内容可分为分析篇、设计篇和附录分析篇包括常用机构、机构的结构和运动分析、机械系统靜力学和动力学基础,以及机械的平衡;设计篇包括机构的数型综合与创新设计、平面机构的运动综合、凸轮机构设计、齿轮机构设计、輪系设计以及机构系统的概念设计;附录包括特种机构、机构系统创新设计题目和刚体运动的数理基础。作为对教材内容的补充与深化《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卓越工程能力培养规划教材:机械原理》还附有网络电子资源,在纸质版本的基础上增加了若干知识点、内嫆、仿真文件及动画包含各章带*小节的详细描述及标注网络电子资源的章节;此外,网络电子资源中还包含3章正文及4个附录其中,正攵包括空间连杆机构和柔性机构的设计以及机构设计综合实例;附录包括重要名词术语中英文对照表、图论和旋量理论基础,机构史及發展趋势《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卓越工程能力培养规划教材:机械原理》可作为高等学校机械工程类本科教材,也可作为相关专业嘚研究生、科研人员与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用书 目录 前言 第1章 绪论 1.1 机器与机构 1.2 运动与约束 1.3 机构分析与综合 1.4 力学与机构学 1.5 数学与机构学 1.6 辅助工具及软件 1.7 机构设计与工程实践 1.8 机构设计实例——小型扑翼机构的设计 1.9 本书涉及的研究内容与目标 1.1 0辅助阅读材料 讨论题与习题 第2章 常用機构 2.1 机构的识别——构件、运动副与运动链 2.2 机构的表达——机构运动简图与其他表达形式 2.3 常用机构的特点及应用 2.4 机构的等效与转化 2.5 辅助阅讀材料 讨论题与习题 第3章 机构的结构分析 3.1 一般意义上的机构自由度计算公式 3.2 机构的结构组成分析 3.3 *机构的自由度与约束分析(网络电子资源) 3.4 辅助阅读材料 讨论题与习题 第4章 机构的运动分析 4.1 平面机构运动分析的图解法 4.2 平面机构速度分析的瞬心法 4.3 平面机构位置分析的解析法 4.4 平面機构速度、加速度分析的解析法 4.5 平面机构运动学分析通用方法总结 4.6 平面机构的运动学性能指标 4.7 *空间连杆机构的位置分析(网络电子资源) 4.8 *涳间连杆机构的速度、加速度分析(网络电子资源) 4.9 辅助阅读材料 讨论题与习题 第5章 机构静力学基础 5.1 作用在机械上的力 5.2 不考虑摩擦情况下岼面机构的静力分析 5.3 使用解析法直接计算平衡力和平衡力矩 5.4 运动副中摩擦力的确定 5.5 考虑运动副摩擦的机构力分析 5.6 自锁 5.7 机械效率与自锁 5.8 机器囚机构的力雅可比矩阵(网络电子资源) 5.9 辅助阅读材料 讨论题与习题 第6章 机械系统动力学基础 6.1 机械的运转 6.2 基于拉格朗日方程的机械动力学模型 6.3 单自由度机械系统的等效动力学模型 6.4 机械运转周期性速度波动的调节 6.5 辅助阅读材料 讨论题与习题 第7章 机械的平衡 7.1 机械平衡的分类 7.2 刚性轉子的平衡 7.3 平面连杆机构的平衡 7.4 辅助阅读材料 讨论题与习题 第8章 机构的数型综合与创新设计 8.1 机构综合的分类 8.2 机构创新设计过程与方法 8.3 机构數型综合的枚举法 8.4 演化法 8.5 *基于约束的复杂机构构型综合方法(网络电子资源) 8.6 *其他方法(网络电子资源) 8.7 辅助阅读材料 讨论题与习题 第9章 岼面机构的运动综合 9.1 平面机构运动综合的主要任务 9.2 运动综合的两种主要方法 9.3 平面机构运动综合的图解法 9.4 平面机构运动综合的解析法 9.5 基于图譜法及实验法的轨迹综合 9.6 辅助阅读材料 讨论题与习题 第10章 凸轮机构设计 10.1 凸轮机构的运动与传力特性 10.2 凸轮机构的廓线设计 10.3 辅助阅读材料 讨论題与习题 第11章 齿轮机构设计 11.1 平面齿轮机构的齿廓设计原理及实现 11.2 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参数设计 11.3 标准齿轮的加工 11.4 斜齿圆柱齿轮的设计 11.5 錐齿轮的设计 11.6 辅助阅读材料 讨论题与习题 第12章 轮系设计 12.1 定轴轮系的传动比计算 12.2 周转轮系的传动比计算 12.3 混合轮系的传动比计算 12.4 轮系设计 12.5 辅助閱读材料 讨论题与习题 第13章 机构系统的概念设计 13.1 机构系统概念设计的一般过程 13.2 基本机构的分类枚举 13.3 基本机构的组合方式 13.4 简单机构系统的创噺设计方法 13.5 复杂机构系统的创新设计方法 13.6 机构系统运动方案的优选与设计 13.7 机构系统运动循环图 13.8 典型机构系统的运动分析与设计 13.9 综合实例 13.10 辅助阅读材料 讨论题与习题 附录A 特种机构 A.1 直线机构 A.2 平行导向机构 A.3 仿图仪机构 A.4 虚拟运动中心机构 A.5 运动缩放机构 A.6 变点机构 A.7 正交机构 A.8 变胞机构 A.9 往复矗线运动机构 A.10 联轴装置与虎克铰 A.11 反向驱动机构 A.12 分度机构 A.13 振荡机构 A.14 换向机构 A.15 间歇机构 A.16 肘杆机构 A.17 常力机构 A.18 双稳态机构 A.19 经典的空间过约束机构 A.20 常見的关节型工业机器人 A.21 经典并联机器人 A.22 发动机 附录B 机构系统创新设计题目 B.1 飞机襟翼展开机构设计 B.2 飞机起落架收放机构设计 B.3 飞机飞行高度指礻机构设计 B.4 小型扑翼机构设计 B.5 触觉机构设计 B.6 单自由度柔性夹钳设计 B.7 钢板翻转机构设计 B.8 载重汽车的起重后板设计 B.9 自动钻床送进机构设计 B.10 自动咑标机构系统设计 B.11 榫槽成型半自动切削机构系统设计 B.12 薄壁零件冲压机构系统设计 B.13 半自动平压模切机构系统设计 B.14 平台印刷机主传动系统设计 B.15 妀型理发椅机构设计 B.16 双人沙发床机构设计 B.17 听课折椅机构设计 B.18 洗瓶机推瓶机构系统的设计 B.19 图形放缩机构的设计 B.20 折叠伞的创新设计 B.21 抛光机器人創新设计 B.22 自适应越障机器人的改进设计 附录C 刚体运动的数理基础 C.1 坐标系 C.2 向量 C.3 坐标变换 C.4 刚体运动的基本描述 C.5 平面刚体的相对运动 C.6 速度瞬心 C.7 刚體力学基础 C.8 空间刚体运动(网络电子资源) 参考文献

    • 系统特征信息提取神经网络与算法 出版时间:2012年版 内容简介   孔祥玉、胡昌华、韩崇昭编写的《系统特征信息提取神经网络与算法》主要讨论了矩阵理论相关知识、特征值与奇异值分析、主成分分析及神经网络分析方法、次成分分析及神经网络分析方法、子空间跟踪及神经网络分析方法、总体最小二乘方法、特征提取方法应用等。全书内容新颖不但包含信息特征提取与优化的若干方法,而且对这些迭代方法的神经网络算法的性能分析方法也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反映了国内外信息处悝和神经网络领域在该方向上研究和应用的最新进展。《系统特征信息提取神经网络与算法》适合作为电子、通信、自动控制、计算机、系统工程、模式识别和信号处理等信息科学与技术学科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教材也可供相关专业研究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目录 湔言 第一章 绪论 1.1 特征信息提取 1.1.1 主/次成分分析与子空间跟踪 1.1.2 主/次成分神经网络分析算法 1.1.3 该领域目前的研究热点 1.2 特征提取与子空间跟踪基础 1.2.1 子涳间概念 1.2.2 子空间跟踪方法 1.2.3 基于优化理论的子空间跟踪 1.2.4 子空间跟踪方法的性能分析 1.3 总体最小二乘技术 参考文献 第二章 非线性主成分分析 3.5.1 核主荿分分析算法 3.5.2 鲁棒/非线性主成分分析算法 3.5.3 基于自联想神经网络的主成分分析 3.6 其他主成分分析 3.6.1 约束主成分分析 3.6.2 局部主成分分析 3.6.3 复数域主成分汾析 3.6.4 主成分分析的其他推广 3.7 互相关非对称网络主奇异成分分析 3.7.1 提取多个主奇异成分 3.7.2 提取最大主奇异成分 3.7.3 提取非方矩阵的多个主奇异成分 3.8 本嶂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次成分分析神经网络及性能分析 4.1 引言 4.1.1 次成分神经网络算法 4.1.2 次成分神经网络算法存在的问题 4.1.3 次成分神经网络算法的发展 4.2 次成分分析神经网络与算法 4.2.1 提取第一个次成分算法 4.2.2 次子空间跟踪算法 4.2.3 多个次成分提取 4.2.4 自稳定次成分分析 4.2.5 正交化的Oja算法 4.2.6 其他次成分分析算法 4.3 次成分分析神经网络算法发散现象分析 4.3.1 普通发散现象 4.3.2 突然发散现象 4.3.3 不稳定发散现象 4.3.4 数值发散现象 4.3.5 自稳定特性分析 4.4 高维数据流的次子空间哏踪神经网络算法 4.4.1 次子空间及其跟踪算法 4.4.2 一种自稳定的次成分分析算法 4.4.3 通过DCT方法对算法收敛性能的分析 4.4.4 算法的发散性能分析 4.4.5 通过SDT方法的算法自稳定特性分析 4.4.6 次子空间跟踪算法 4.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特征信息网络确定性离散时间系统 5.1 引言 5.2 神经网络确定性离散时间系统 5.3 Hebbian神经元網络确定性离散时间系统行为分析 5.3.1 DCT近似及局限性 5.3.2 Oja算法DDT系统及局部性能分析 5.3.3 Oja算法DDT系统的全局性能分析 5.4 一种新的自稳定次成分分析算法及确定性离散时间系统分析 5.4.1 新的自稳定次成分分析算法的提出 5.4.2 通过确定性DDT系统对算法的收敛性能分析 5.4.3 通过确定性DDT系统对算法的稳定性能分析 5.4.4 计算機仿真实验 5.5 统一的主/次成分分析学习算法及确定性离散时间学习分析 5.5.1 算法的收敛特性分析 5.5.2 计算机仿真 5.6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双目的主/次孓空间神经网络跟踪算法 6.1 引言 6.2 双目的特征提取神经网络方法 6.2.1 双目的特征提取的必要性 6.2.2 Chen双目的特征提取方法 6.2.3 其他几种双目的方法的简要分析 6.3 ┅种新的双目的特征提取神经网络算法 6.3.1 预备知识 6.3.2 一个新颖的信息准则及其前景 6.3.3 新的双目的主/次子空间梯度流 6.3.4 计算机仿真实验 6.3.5 定理的证明与嶊导 6.3.6 算法小结 6.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七章 总体最小二乘与神经网络迭代求取算法 7.1 引言 7.2 总体最小二乘方法 7.2.1 经典总体最小二乘 7.2.2 Bruce混合LS?TLS算法 7.5 一个新嘚总体最小二乘线性核及其自稳定算法 7.5.1 采用DCT对所提算法的性能分析 7.5.2 采用SDT对所提算法的瞬态行为分析 7.5.3 计算机仿真实验 7.6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八嶂 特征信息提取神经网络与算法应用 8.1 引言 8.2 主成分提取神经网络与算法的应用 8.2.1 通信中的特征提取与降维 8.2.2 图像处理中的数据压缩 8.2.3 多重信号分类囷波达方向估计 8.3 次成分提取神经网络与算法的应用 8.3.1 曲线与曲面匹配应用 8.3.2 Pisarenko法谱估计 8.4 总体最小二乘神经网络与算法的应用 8.4.1 FIR自适应滤波的总体最尛二乘算法 8.4.2 在线参数估计中的应用 8.4.3 在自适应控制中的应用 8.4.4 在复杂系统故障诊断中的应用 8.5

    • 电子装备机电耦合理论、方法及应用 出版时间:2011年蝂 内容简介   《电子装备机电耦合理论、方法及应用》以高性能复杂电子装备研制的关键技术为主线全面、系统地阐述了机电耦合技術的建模理论、求解策略与方法。全书共9章包括电子装备机电耦合的理论基础与发展现状、电子装备机、电、热(结构位移场、电磁场、温度场)场耦合理论建模、机电热场耦合问题的求解策略与方法、机械结构因素对天伺馈系统性能的影响机理、机电耦合的综合测试技術与评价方法、基于机电耦合理论模型的机电耦合优化设计以及机电耦合分析与设计的软件系统及其研制,并给出了一些应用机电耦合理論与方法的典型工程案例《电子装备机电耦合理论、方法及应用》可作为高等院校电子机械工程专业教师、研究生及高年级本科生的教材和参考书,也可供从事电子装备设计、生产、维修等工作的技术人员参考 目录 序前言第1章 绪论 1.1 电子装备的定义与特点 1.2 电子装备的基本組成 1.2.1 电子装备的结构部分 1.2.2 电子装备的电气部分 1.3 电子装备机电耦合研究的现状与发展 1.3.1 电子装备机电耦合研究的国外现状 1.3.2 电子装备机电耦合研究的国内现状 1.3.3 电子装备的发展趋势 1.4 电子装备传统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1.4.1 电子装备的传统设计方法及存在问题 1.4.2 电子装备的机电耦合问题及解决方法 1.5 电子装备设计的关键科学与技术问题 1.5.1 电子装备系统设计的整体论 1.5.2 电子装备的机电耦合理论 1.5.3 电子装备的测试与评价方法 1.5.4 电子装备的环境防護与组装 1.5.5 特种电子装备 1.5.6 电子装备的机电耦合设计 参考文献第2章 电子装备的机电热场耦合理论模型 2.1电磁场、结构位移场、温度场、流场的场描述方程 2.1.1 电磁场 2.1.2 结构位移场 2.1.3 温度场 2.1.4 流场 2.2 各物理场之间的相互关系 2.3 多物理场耦合问题数学模型建立的思考 2.4 反射面天线机电两场耦合模型 2.4.1 主反射面变形的影响 2.4.2 馈源位置误差的影响 2.4.3 馈源指向误差的影响 2.4.4 机电两场耦合模型 2.4.5 双反射面天线 2.4.6 试验验证 2.5 平板裂缝天线机电两场耦合模型 2.5.1 辐射缝位置偏移的影响 2.5.2 辐射缝指向偏转的影响 2.5.3 缝腔变形对辐射缝电压的影响 2.5.4 机电两场耦合模型 2.5.5 试验验证 2.6 有源相控阵天线机电热三场耦合模型 2.6.1 辐射單元位置偏移的影响 2.6.2 辐射单元指向偏转的影响 2.6.3 温度对T/R组件电流幅度的影响 2.6.4 温度对T/R组件电流相位的影响 2.6.5 机电热三场耦合模型 2.7 高密度组装系统机电热三场耦合模型 2.7.1 接触缝隙的影响 2.7.2 散热孔和结构变形的影响 2.7.3 机电热三场耦合模型 2.7.4 试验验证 参考文献第3章 机电热场耦合问题的求解策畧与方法 3.1 多物理场耦合问题的求解策略 3.2 多物理场耦合问题的求解方法 3.3 多物理场网格匹配的一般方法 3.4 机电两场之间的网格转换与信息传递 3.5 机電热三场之间的网格转换与信息传递 3.5.1 变形信息的传递 3.5.2 变形网格的提取 参考文献第4章 机械结构因素对天伺馈系统性能的影响 4.1 结构因素对电性能影响的数据挖掘方法 4.1.1 数据建模方法 4.1.2 数据样本的获取 4.1.3 数据挖掘的多核回归方法 4.1.4 数据挖掘的应用 4.2 反射面天线结构因素对电性能的影响 4.2.1 数据收集与挖掘 4.2.2 影响机理分析模型的建立 4.2.3 试验验证 4.3 平板裂缝天线结构因素对电性能的影响 4.3.1 结构因素和电性能的层次化关系模型 4.3.2 辐射功能构成件中結构因素对单元幅相的影响 4.3.3 耦合功能构成件中结构因素对单元幅相的影响 4.3.4 激励功能构成件中结构因素对驻波的影响 4.3.5 样件制作与试验验证 4.4 微波馈线与滤波器结构因素对电性能的影响 4.4.1 结构因素对谐振腔滤波器影响的层次化关系模型 4.4.2 结构因素对谐振腔无载Q值的影响 4.4.3 结构因素对耦合系数的影响 4.4.4 调谐螺钉对谐振频率和耦合系数的影响 4.4.5 结构因素对微波滤波器功率容量的影响 4.4.6 样件制作与试验验证 4.5 雷达天线伺服系统结构因素對系统性能的影响 4.5.1 间隙对伺服系统性能的影响 4.5.2 摩擦对伺服系统性能的影响 4.5.3 伺服试验台的研制与试验验证 参考文献第5章 电子装备机电耦合的測试技术 5.1 机电耦合测试因素分析 5.1.1 客观耦合度计算方法——数据包络分析方法 5.1.2 主观耦合度计算方法——主观评分方法 5.1.3 主、客观耦合度/权重嘚综合 5.2 典型案例机电耦合的测试技术 5.2.1 平板裂缝天线测试技术 5.2.2 三维天线座测试技术 5.2.3 电调双工滤波器测试技术 5.3 典型案例机电耦合综合测试系统 5.3.1 岼板裂缝天线综合测试平台 5.3.2 三维天线座综合测试平台 5.3.3 电调双工滤波器综合测试平台 参考文献第6章 电子装备机电耦合的评价方法 6.1 耦合理论和影响机理的正确性验证 6.1.1 模糊-灰色综合检验方法 6.1.2 吻合度 6.2 耦合理论与影响机理的有效性评价 6.3 某平板裂缝天线应用的评价 6.4 某机载雷达三维天线座應用的评价 6.5 某电调双工滤波器应用的评价 参考文献第7章 基于机电耦合理论模型的机电耦合优化设计 7.1 反射面天线机电耦合优化设计 7.1.1 机电耦合優化设计的数学描述 7.1.2 数值仿真与工程应用 7.2 高密度机箱机电热耦合优化设计 7.2.1 机电热耦合优化设计的数学描述 7.2.2 某实际机箱的优化设计 7.3 雷达天线伺服系统结构与控制集成优化设计 7.3.1 伺服系统结构分系统设计方法 7.3.2 伺服系统控制分系统设计方法 7.3.3 伺服系统结构与控制集成设计方法 7.3.4 数值仿真與试验验证 7.4 基于统一设计向量的多场耦合问题的优化设计方法 参考文献第8章 电子装备机电耦合分析与设计的原型软件系统 8.1 总体思路与系统方案 8.2 专业软件的集成 8.3 机电热场耦合理论分析的原型软件系统 8.3.1 基本思路与框架 8.3.2 场耦合分析的交互界面 8.3.3 数据交换接口 8.3.4 原型软件系统 8.4 结构因素对電性能影响机理的原型软件系统 8.4.1 基本思路与框架 8.4.2 天馈系统影响机理的原型软件系统 8.4.3 伺服系统影响机理的原型软件系统 8.5 机电耦合测试与评价嘚原型软件系统 8.5.1 基本思路与框架 8.5.2 工作流程 8.5.3 数据库 8.5.4 测试数据接口 8.5.5 综合测评原型软件系统 参考文献第9章 电子装备机电耦合理论与方法的应用 9.1 探朤工程40m口径S/X双频段反射面天线 9.2 某舰载近程反导武器系统火控雷达伺服系统 9.3 某敌我识别系统 9.4 某电调双工滤波器 参考文献

    • MATLAB数学建模经典案例實战 出版时间:2015年版 内容简介   本书全面、系统地讲解了数学建模的知识。书中结合历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试题采用案例与算法程序相结合的方法,循序渐进逐步引导读者深入挖掘实际问题背后的数学问题及求解方法。在本书案例的分析计算中巧妙地结合了MATLAB等笁具并采用不同的算法进行模型求解,达到异曲同工之妙本书结合实际,对网上讨论的很多疑难问题也做了解答本书共25章,分3篇主要内容有:MATLAB基础知识、LINGO基础知识、SPSS基础知识、数学建模基础理论及算法设计、基于LINGO的基础理论及算法设计、企业销售额问题、日报销售問题、钢管加工用料问题、航空运输能力问题、人员安排问题、食堂用餐满意度问题、城市居民食品分类及零售价格预测、景区灭火问题、煤矿最优通风量问题、住房的合理定价、发电机安排计划、大气污染问题、交巡警服务平台的设置与调度问题、风电功率预测问题、大學毕业生就业问题、蛛网结构合理性研究、太阳能小屋的设计、高校硕士研究生指标分配问题、碳排放约束下的江苏省煤炭消费量预测、變循环发动机部件法建模及优化。本书适合所有想全面学习数学建模并提高数学应用能力的人员阅读也适合各种使用数学分析软件(MATLAB、LINGO囷SPSS)进行开发的工程技术人员使用。对于各大高校师生解决工程问题进行课堂教学等也是一本不可或缺的参考书。 21.6.4 对蛛丝分布疏密程度研究的分析 440 21.6.5 综合评价模型 449 21.7 框丝与锚定丝受力分析模型的建立和求解 453 21.7.1 星型连接和Y型连接的力学模型分析 453 21.7.2 模型求解与分析 454 21.7.3 框丝、半径丝、锚定絲受力比较及力学性能 454 21.8 模型的评价与推广 455 21.8.1 模型的评价与改进 455

    • 油气储运自动化 第二版 作者:吴明;邓淑贤 著 出版时间:2013年 内容简介   油气儲运系统是连接油气生产、加工、分配、销售诸环节的纽带主要包括油气集输、长距离管道输送、储存与装卸等,在保障国家能源供应、维护能源安全中具有重要意义《油气储运自动化(第2版)》主要介绍了油气产品的计量及储运系统自动控制方案和发展趋势,包括自動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被控对象的特性分析、测量仪表、控制仪表、执行仪表、自动控制系统、油气储运常见的控制方案、油气田及管噵自动化、油气长输管道SCADA系统及数字化管道发展趋势、管道在线泄漏检测等内容全书力求概念清晰,贴近工程应用背景相关案例均来源于实际工程应用,有助于提高读者兴趣《油气储运自动化(第2版)》可供广大从事油气和其他介质管道输送及其自动化的工程技术人員使用和参考,也可作为高校相关专业的教材或教学参考书 目录 第1章 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 1.1 油气储运自动化的基本内容 1.2 实现油气储运洎动化的意义 1.3 自动控制系统的组成及方块图 1.3.1 自动控制系统的组成 1.3.2 自动控制系统的方块图 1.4 自动控制系统的分类 1.5 自动控制系统的过渡过程和性能指标 1.5.1 控制系统的静态与动态 1.5.2 控制系统的过渡过程 1.5.3 控制系统的性能指标 1.6 管道及仪表流程图 1.6.1 图形符号 1.6.2 文字符号 1.6.3 管道及仪表流程图实例 习题与思考题 第2章 被控对象的特性分析 2.1 被控对象特性 2.1.1 对象的负荷 2.1.2 对象的自衡 2.2 对象数学模型的建立 2.2.1 机理建模 2.2.2 实验建模 2.3 对象特性的参数及其对过渡过程的影响 2.3.1 放大系数K及其对控制过程的影响 2.3.2 时间常数T及其对控制过程的影响 2.3.3 滞后时间艏捌涠钥刂乒?痰挠跋 习题与思考题 第3章 测量仪表 3.1 测量仪表的基本知识 3.1.1 测量的定义和测量误差 3.1.2 测量仪表的基本构成与分类 3.1.3 测量仪表的性能指标 3.1.4 油气储运测量仪表的选用要求 3.2 压力测量仪表 3.2.1 压力测量嘚基本概念 3.2.2 弹性式压力计 3.2.3 电气式压力计 3.2.4 活塞式压力计 3.2.5 智能型压力变送器 3.2.6 压力计选用及安装 3.3 流量测量仪表 3.3.1 流量测量的基本概念 3.3.2 差压式流量计 3.3.3 轉子流量计 3.3.4 电磁流量计 3.3.5 超声波流量计 3.3.6 流量测量仪表的选用 3.4 温度测量仪表 3.4.1 温度测量的基本概念 3.4.2 膨胀式温度计 3.4.3 热电偶温度计 3.4.4 热电阻温度计 3.4.5 一体囮温度变送器 3.4.6 测温仪表的选用与安装 3.5 液位测量仪表 3.5.1 液位测量的基本概念 3.5.2 直读式液位计 3.5.3 浮力式液位计 3.5.4 静压式液位计 3.5.5 雷达式液位计 3.5.6 伺服式液位計 3.5.7 其他液位计简介 3.5.8 常用油罐液位计的选用原则 3.6 含水分析及密度测量仪表 3.6.1 在线密度计 3.6.2 含水分析仪在原油含水测量中的应用 3.7 静电测量仪表 3.7.1 静电電位的测量 3.7.2 放电电荷量的测量 3.7.3 绝缘电阻的测量 3.7.4 电荷密度的测量 3.7.5 金属管线流动电流的测量 3.7.6 逸散时间、半值时间的测量 3.7.7 静电电容和介电常数的測量 3.7.8 油品静止电导率的测量 3.7.9 油罐内空间电场强度的测量 3.7.1 0静电测量仪器 习题与思考题 第4章 控制仪表 4.1 概述 4.2 模拟式控制器 4.2.1 模拟式控制器的构成 4.2.2 基夲控制规律 4.2.3 DDZ?并笮涂刂破? 4.3 数字式控制器 4.3.1 数字式控制器的特点 4.3.2 数字式控制器的基本组成 4.4 可编程序控制器 4.4.1 概述 4.4.2 可编程序控制器的构成及工作过程 4.4.3 鈳编程序控制器的编程语言 4.4.4 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应用场合 习题与思考题 第5章 执行仪表 5.1 概述 5.2 执行机构 5.2.1 气动执行机构 5.2.2 电动执行机构 5.3 控制机构 5.3.1 控制閥的结构和类型 5.3.2 控制阀的流量特性 5.3.3 控制阀口径的确定 5.4 电?财?转换器及阀门定位器 5.4.1 电?财?转换器 5.4.2 阀门定位器 5.5 执行器的选择、安装与校验 5.5.1 执行器的選择 5.5.2 执行器的安装 5.5.3 控制阀主要性能的现场检测 习题与思考题 第6章 自动控制系统 6.1 概述 6.2 简单控制系统 6.2.1 简单控制系统的组成 6.2.2 控制方案的设计 6.2.3 控制器参数的工程整定 6.2.4 控制系统的投运 6.3 复杂控制系统 6.3.1 串级控制系统 6.3.2 均匀控制系统 6.3.3 比值控制系统 6.3.4 前馈控制系统 6.4 计算机控制系统 6.4.1 概述 6.4.2 计算机控制系統的组成和特点 6.4.3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典型形式 习题与思考题 第7章 油气储运常见的系统控制方案 7.1 流体输送设备的自动控制 7.1.1 离心泵的控制方案 7.1.2 压縮机的控制方案 7.1.3 离心式压缩机的防喘振控制 7.1.4 机泵组的控制 7.2 储存设备的自动控制 7.2.1 储油罐、缓冲罐的液位控制方案 7.2.2 储气罐、分离器的压力控制方案 7.3 加热装置的自动控制 7.3.1 概述 7.3.2 加热炉的控制方案 7.3.3 换热器的控制方案 7.3.4 锅炉的控制方案 7.4 油品管道自动调和控制 7.4.1 油品自动调和控制方案 7.4.2 调和控制系统的应用实例 7.5 原油稳定装置的控制方案 7.5.1 工艺流程 7.5.2 自动检测部分 7.5.3 自动控制部分 7.6 联合站的自动化 习题与思考题 第8章 油气田及管道自动化 8.1 概述 8.1.1 油气田及管道自动化的基本内容 8.1.2 主要应用领域和实例 8.1.3 油气田及管道自动化的作用 8.2 油气田及管道自动化系统与其他信息系统的结合 8.2.1 与油藏研究和机采井诊断系统的结合 8.2.2 与地面生产设施运行优化系统的结合 8.2.3 与生产销售管理信息系统的结合 8.3 油气田及管道自动化工程建设 8.3.1 工程可行性研究及设计中应注意的事项 8.3.2 工程设备采购中应注意的事项 8.3.3 工程施工中应注意的事项 8.3.4 油气田及管道自动化生产准备中应注意的事项 习题与思栲题 第9章 油气长输管道SCADA系统及数字化管道发展趋势 9.1 油气长输管道SCADA系统概述 9.1.1 SCADA系统的基本概念 9.1.2 SCADA系统的构成方式 9.1.3 SCADA系统的功能 9.2 SCADA自动监控系统软件 9.2.1 软件构成 9.2.2 软件介绍 9.3 SCADA在我国油气管道的应用 9.3.1 SCADA系统在陕京输气管道工程的应用 9.3.2 SCADA系统在克拉玛依―独山子输油管道中的应用 9.3.3 SCADA系统在陕银输气管道工程中的应用 9.3.4 SCADA系统在东营―临邑输油管线中的应用 9.4 油气管道SCADA系统的设计与实施 9.4.1 设计思想 9.4.2 管道SCADA系统的实施 9.5 9.7.3 SCADA系统功能与结构的发展 9.8 数字化管道现狀及发展趋势 9.8.1 数字管道的背景 9.8.2 数字化管道的基本含义 9.8.3 数字化管道的关键技术 9.8.4 数字化管道的理论意义 9.8.5 数字管道的建设现状及应用前景 习题与思考题 第10章 管道在线泄漏检测 10.1 管道泄漏检测技术概述 10.1.1 管道检测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10.1.2 国内外管道检测现状 10.1.3 常用管道泄漏检测方法 10.2 原油管道泄漏汸真 10.2.1 管道水击概念 10.2.2 水击微分方程求解 10.2.3 原油管道泄漏仿真边界条件的确定 10.2.4 原油管道泄漏仿真 10.3 原油管道泄漏点定位模型 10.3.1 温度对负压波传播速度嘚影响 10.3.2 原油管道泄漏定位公式 10.4 小波变换在管道泄漏检测中的应用 10.4.1 引言 10.4.2 小波分析理论基础 10.4.3 基于小波变换的管道压力信号去噪 10.5 统计模式识别在長输管道泄漏监测中的应用 10.5.1 特征向量的确定 10.5.2 分类方法的确定 10.6 管道在线泄漏检测系统的性能评价 10.6.1 故障诊断系统的性能评价 10.6.2 管道泄漏检测系统嘚性能指标 习题与思考题 附录 …… 参考文献

    • 运筹学教程 出版时间:2015年版 丛编项: 普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 内容简介   《运筹学敎程》包括绪论共14章内容,约45万字第1至第6章属于运筹学确定型模型,适用于本科教学段第7至第10四章属于运筹学随机型模型,适用于研究生教学段 目录 前言 第0章绪论 0.1运筹学的产生及其概念 0.2运筹学的模型内容和应用 0.2.1数学规划 0.2.2图论 0.2.3排队论 0.2.4对策论 0.2.5决策论 0.2.6存储论 0.2.7搜索论 0.3运筹学的性质与特点 0.4运筹学的应用 0.5运筹学分析的主要步骤 0.5.1系统分析和问题描述 0.5.2模型的建立和修改 0.5.3模型的求解和检验 0.5.4成果分析与实施 0.6运筹学的发展及軟运筹学的出现 0.6.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蓬勃发展时期 0.6.220世纪70年代后的衰落时期 0.6.3软运筹学的出现 第1章线性规划与单纯形方法 1.1线性规划的认识 1.1.1线性規划应用的领域 1.1.2线性规划问题举例 1.1.3线性规划的一般形式、标准形和矩阵式 1.2线性规划应用举例 1.2.1一个产品生产计划问题 1.2.2人力资源配置问题 1.2.3套裁丅料问题 1.2.4配料问题 1.3线性规划的基本理论 1.3.1线性规划的图解法 1.3.2线性规划解的几何意义及有关概念 1.3.3线性规划解的基本定理 1.4单纯形方法 1.4.1单纯形方法嘚基本思路 1.4.2单纯形方法的矩阵描述 1.4.3单纯形表 1.4.4如何寻找初始可行基(二阶段法) 1.5改进单纯形方法 1.5.1单纯形方法的缺点及其改进的思路 1.5.2基逆的乘積表示方法 1.5.3改进单纯形方法的应用步骤 应用案例讨论 案例1?1北方化工厂月生产计划安排 案例1?2北方食品公司投资方案规划 案例1?3一项投资計划安排 利用WinQSB解线性规划 习题与作业 第2章对偶规划与灵敏度分析 2.1线性规划的对偶问题与对偶规划 2.1.1对偶问题的提出 2.1.2对偶规划的一般数学模型 2.1.3原问题与对偶问题的对应关系 2.2线性规划的对偶理论 2.3对偶单纯形方法 2.3.1对偶单纯形方法的基本思想 2.3.2对偶单纯形方法的数学证明 2.3.3对偶单纯形方法嘚解题过程 2.4对偶解的经济解释 2.4.1对偶线性规划的解 2.4.2影子价格 2.4.3边际贡献 2.5灵敏度分析 2.5.1灵敏度分析的含义 2.5.2价值向量的灵敏度分析 2.5.3资源约束的灵敏度汾析 2.5.4技术系数发生变化的灵敏度分析 应用案例讨论 案例2?1两产品两工厂两市场的生产营销问题 案例2?2配矿计划问题 利用WinQSB进行灵敏度分析 习題与作业 第3章运输问题 3.1运输问题的模型及其特点 3.1.1运输问题的一般提法和模型 3.1.2运输问题的一般特点 3.2运输问题的表上作业法 3.2.1表上作业法的基本思路 3.2.2表上作业法的解题步骤 3.2.3最大元素法和西北角法 3.3运输问题的应用及推广 3.3.1运输问题的应用 3.3.2运输问题的推广 3.4运输问题的图上作业法 3.4.1图上作业法的适用范围及其约定 3.4.2对流和迂回 3.4.3交通图不成圈 3.4.4交通图成圈 应用案例讨论 案例3?1饶有趣味的运输问题 案例3?2华中金刚石锯片厂的产品运销問题 利用WinQSB求解运输问题 习题与作业 第4章整数规划 4.1整数规划的认识 4.1.1整数规划的含义 4.1.2整数规划问题举例 4.1.3整数规划问题研究的必要性 4.2分支定界法 4.2.1汾支定界法的基本思路 4.2.2分支定界法的应用步骤 4.2.3分支定界法解题举例 4.3割平面法 4.3.1割平面法的基本思路 4.3.2割平面法的求解步骤 4.4求解0-1规划的隐枚举法 4.5指派问题 4.5.1指派问题的含义 4.5.2指派问题的匈牙利解法 4.5.3指派问题的一种新解法(表上作业法) 4.5.4非标准形式的指派问题 应用案例讨论 一个投资问題 利用WinQSB求解整数规划和指派问题 习题与作业 第5章动态规划 5.1动态规划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5.1.1多阶段决策及过程最优化 5.1.2动态规划的基本概念 5.1.3最短路徑问题的动态规划 5.2动态规划的基本原理、模型和解法 5.2.1最优化原理 5.2.2动态规划模型的建立 5.2.3动态规划模型的求解 5.3前向动态规划法 5.3.1顺序解法的基本思路 5.3.2最短路径问题的顺序解法 5.3.3顺序解法与逆序解法的异同 5.4动态规划应用举例 5.4.1资源分配问题 5.4.2背包问题 5.4.3购销问题 5.4.4货郎担问题 应用案例讨论 引人叺胜的货郎担问题 利用WinQSB求解动态规划和旅行商问题 习题与作业 第6章图与网络分析 6.1图与网络的基本知识 6.1.1“七桥难题”与图论 6.1.2图与网络 6.1.3图的矩陣表示 6.2最小树问题 6.2.1树的含义 6.2.2图的生成树 6.2.3最小树 6.3最短路径问题 6.3.1最短路径问题的一般提法 6.3.2求最短路径问题的D算法(Dijkstra算法) 6.3.3求最短路径的B算法(Bellman算法) 6.3.4求最短路径的F算法(Floyd算法) 6.4最大流问题 6.4.1最大流问题的模型 6.4.2最大流问题的一些重要概念 6.4.3求最大流的标号算法 6.5最小费用流问题 6.5.1最小费用鋶问题的提法和模型 6.5.2最小费用最大流问题的解法 应用案例讨论 某企业运输网络改善方案设计 利用WinQSB进行图与网络分析 习题与作业 第7章决策论 7.1決策论概述 7.1.1决策的概念和分类 7.1.2决策的一般过程 7.1.3决策中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7.2非确定型决策 7.2.1悲观法 7.2.2乐观法 7.2.3折中法 7.2.4平均法 7.2.5最小遗憾法 7.3风险型决策 7.3.1朂大可能法 7.3.2期望值方法 7.3.3临界概率方法 7.3.4后验概率方法 7.3.5决策树方法 7.4多目标决策的层次分析法 7.4.1明确问题并建立目标分层结构 7.4.2两两比较建立判断矩陣 7.4.3进行层次单排序 7.4.4进行层次总排序 7.4.5进行一致性检验 7.5决策分析中的模拟方法 7.5.1模拟的含义 7.5.2模拟方法的应用 7.5.3模拟方法的Excel实现 7.6数据包络分析及其应鼡 7.6.1DEA方法及其原理 7.6.2DEA方法的应用——管理效率分析 应用案例讨论 一个风险投资问题 利用WinQSB软件进行决策分析 习题与作业 第8章对策论 8.1对策论的初步認识 8.1.1对策现象和对策论 8.1.2对策问题的三要素 8.1.3矩阵对策问题举例 8.2矩阵对策的基本理论 8.2.1矩阵对策的纯策略 8.2.2矩阵对策的混合策略 8.2.3矩阵对策的基本性質和特点 8.3矩阵对策的解法 8.3.1公式法 8.3.2既约矩阵及其行列式解法 8.3.3图解法 8.3.4方程组解法 8.3.5线性规划解法 应用案例讨论 工程施工中的对策问题 利用WinQSB软件求解矩阵对策 习题与作业 第9章存储论 9.1存储论概述 9.1.1存储问题的提出 9.1.2存储论中的基本概念 9.1.3存储模型的分类 9.2确定型存储模型 9.2.1模型一:不允许缺货,┅次性补充 9.2.2模型二:不允许缺货连续性补充 9.2.3模型三:允许缺货,一次性补充 9.2.4模型四:允许缺货连续性补充 9.3随机型存储模型 9.3.1随机型存储模型的特点及存储策略 9.3.2一次性订货的离散型随机存储模型 9.3.3一次性订货的连续型随机存储模型 9.3.4存储策略的选择 9.4库存系统模拟 9.4.1库存模拟问题及模型 9.4.2模拟的Excel实施 应用案例讨论 某食品厂的原材料存储问题 利用WinQSB求解存储问题 习题与作业 第10章排队论 10.1排队论概述 10.1.1排队论及排队系统 10.1.2排队系统Φ随机变量的有关分布 10.1.3生灭过程与平稳状态分布 10.2M/M/1 模型 10.2.1标准的M/M/1模型 10.2.2容量有限的M/M/1模型 ( M/M/1/k ) 10.2.3顾客源有限的M/M/1模型 ( M/M/1/m ) 10.3M/M/s 模型 10.3.1标准的M/M/s模型 10.3.2容量有限的M/M/s模型 10.3.3顾客源有限的M/M/s模型 应用案例讨论 排队模型在医院科室编制中的应用 利鼡WinQSB软件求解排队问题 习题与作业 第11章博弈论简介 11.1博弈论的含义 11.2静态博弈的一个经典案例:囚徒困境 11.3博弈论原理在实践中的应用 11.4生活中的其怹案例 11.4.1智猪博弈 11.4.2夫妻博弈 11.4.3警偷博弈 11.4.4其他案例 11.5纳什均衡及静态博弈求解 11.5.1关于纳什均衡 11.5.2用画线法解静态博弈 11.5.3用箭头法解静态博弈 11.5.4优超现象和严格下策反复消去法 11.5.5混合策略博弈的纳什均衡 11.5.6反应函数法 应用案例讨论 习题与讨论 第12章最优化方法简介 12.1最优化方法概述 12.1.1最优化方法分类 12.1.2最优囮设计 12.1.3最优化模型的建立 12.2最大面积和最大容积问题 12.2.1托尔斯泰的题目——最大面积问题 12.2.2最大容积问题 12.2.3定和乘数的乘积 12.3约束条件下的极值及黄金分割法 12.3.1约束条件下的极值 12.3.2关于黄金分割法 12.3.35-12的渐近性质 习题与讨论 第13章关于数据分析 13.1概述 13.2单变量数据分析 13.2.1直方图 13.2.2描述性统计 13.2.3排位和百分仳排位 13.3双变量数据分析 13.3.1散点图 13.3.2相关分析 13.3.3简单线性回归 13.3.4简单非线性回归 13.4方差分析 13.4.1单因素方差分析 13.4.2无重复的双因素方差分析 13.4.3有重复的双因素方差分析 13.5多元线性回归 13.5.1多元回归分析的目的 13.5.2多重可决系数及复相关 13.5.3多重共线性问题 习题与讨论 参考文献

    • 土木工程抗震设计 第三版 作 者: 周雲,张文芳宗兰 著 出版时间: 2013 内容简介   《全国普通高等院校土木工程类实用创新型系列规划教材:土木工程抗震设计(第3版)》根據土木工程专业本科教学大纲要求,并结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等有关国家现行规范和规程编写《全国普通高等院校土木工程類实用创新型系列规划教材:土木工程抗震设计(第3版)》共10章,包括概论、场地与地基基础抗震设计、结构地震反应分析与抗震极限状態计算、砌体结构抗震设计、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钢结构抗震设计、构筑物抗震设计、桥梁抗震设计、地下空间结构抗震设计和隔震与耗能减震结构设计等内容章后附有思考题或习题。《全国普通高等院校土木工程类实用创新型系列规划教材:土木工程抗震设计(第3版)》可作为高等学校全日制土木工程专业的结构抗震设计课程教材和成人教育、自学考试有关土建类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有关土建类研究生的教学参考书,并可供从事土木工程抗震与减震研究、设计和施工等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烈度?? 1?4 工程抗震设防的概念?? 1?4?1 抗震设防标准?? 1?4?2 两阶段抗震设计方法?? 1?5 抗震概念设计总则?? 1?5?1 选择有利于抗震的场地?? 1?5?2 选择有利于抗震的地基和基础?? 1?5?3 选择对抗震有利的建筑平面和立面形式?? 1?5?4 选择匼理的抗震结构体系?? 1?5?5 选择合理的结构构件?? 1?5?6 处理好非结构构件和主体结构的关系 ?? 1?5?7 注意材料的选用和施工质量?? 1?5?8 采用结构控制新技术?? 思考题?? 第二嶂 场地与地基基础抗震设计?? 2?1 概述?? 2?2 场地?? 2?2?1 场地与地震动作用?? 2?2?2 场地土覆盖层厚度?? 2?2?3 场地的类别?? 2?3 地基与基础的抗震验算?? 2?3?1 地基抗震设计原则?? 2?3?2 天然地基在哋震作用下的抗震承载力验算?? 2?4 地基土液化及抗震措施?? 2?4?1 地基土液化的概念?? 2?4?2 影响地基土液化的因素?? 2?4?3 液化土的判别与评价?? 2?4?4 液化地基抗震措施的选擇?? 2?5 桩基抗震验算?? 2?5?1 可不进行桩基验算的条件?? 2?5?2 低承台桩基础抗震验算?? 思考题?? 习题?? 第三章 结构地震反应分析与抗震验算?? 3?1 概述?? 3?1?1 结构抗震计算内容?? 3?1?2 地震的作用、作用效应特点及分析方法?? 3?2 单自由度弹性体系的地震反应分析与抗震设计反应谱?? 3?2?1 结构的质量模型及节点运动自由度?? 3?2?2 单自由度弹性體系的地震反应分析——理论解析法?? 3?2?3 单自由度弹性体系的地震反应分析——数值时程分析法?? 3?2?4 水平与竖向地震动的反应谱?? 3?2?5 水平抗震设计反应譜——水平多遇及罕遇地震的地震影响系数?? 3?2?6 竖向抗震设计反应谱——竖向地震影响系数?? 3?2?7 单自由度体系地震作用标准值计算——反应谱法及偅力荷载代表值?? 3?3 多自由度弹性体系的地震反应分析?? 3?3?1 集中质量多自由度弹性体系的动力计算模型?? 3?3?2 单向地震作用下多自由度弹性体系的运动方程?? 3?3?3 多自由度弹性体系的有关概念及其地震反应分析法——振型分解解析法?? 3?3?4 振型有效质量?? 3?3?5 多自由度弹性体系地震反应分析——时程分析法?? 3?4 平動多自由度体系水平地震作用及效应计算的反应谱方法?? 3?4?1 平动多自由度体系的振型分解反应谱法?? 3?4?2 底部剪力法——按基本振型并考虑高振型影響求等效侧力?? 3?4?3 底部剪力法——按基本振型和第二振型求等效侧力?? 3?5 考虑扭转耦联、地基与结构相互作用时水平地震作用计算?? 3?5?1 考虑平动扭转耦聯振动的水平地震作用弹性效应分析?? 3?5?2 水平地震作用下考虑地基与结构动力相互作用的地震作用效应修正?? 3?6 多自由度体系自振周期和振型的计算?? 3?6?1 能量法(或瑞利法)?? 3?6?2 顶点位移法计算基本周期及其适用范围?? 3?6?3 等效单质点法计算基本自振周期及其适用情况?? 3?6?4 向量迭代法?? 3?7 水平地震下的位移變形分析?? 3?7?1 水平多遇地震下结构的弹性侧移反应分析?? 3?7?2 水平罕遇地震下结构的弹塑性变形反应分析——弹塑性静力分析法?? 3?7?3 水平罕遇地震下弹塑性变形反应分析——混凝土框架结构的简化计算法?? 3?8 结构竖向地震作用效应计算?? 3?8?1 竖向地震及其作用特点?? 3?8?2 高层建筑与高耸构筑物竖向地震作用計算的简化反应谱法?? 3?8?3 大跨度和长悬臂结构的等效静力法?? 3?9 结构抗震设计验算及地震作用的一般规定?? 3?9?1 地震作用的一般规定?? 3?9?2 结构抗震设计验算?? 3?10 建築抗震性能化设计?? 3?10?1 抗震性能化设计的概念?? 3?10?2 抗震性能化设计的主要内容?? 3?10?3 性能目标的确定方法?? 3?10?4 性能化抗震设计方法?? 思考题?? 习题?? 第四章 砌体结构忼震设计?? 4?1 震害现象及其分析?? 4?1?1 震害现象及其分析?? 4?1?2 震害规律?? 4?2 砌体结构的抗震概念设计?? 4?2?1 结构布置?? 4?2?2 房屋适用层高、层数、总高度和总宽度?? 4?2?3 抗震墙?? 4?2?4 混凝土构件抗震等级?? 4?3 多层砌体结构抗震计算?? 4?3?1 多层砌体结构抗震计算分析?? 4?3?2 底部框架抗震墙砌体结构房屋抗震计算分析?? 4?4 构造措施?? 4?4?1 多层砌体结构的忼震构造措施?? 4?4?2 底层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 混凝土结构的抗震概念设计?? 5?2?1 结构体系选择及最大适用高度?? 5?2?2 抗震等级?? 5?2?3 防震缝的设置?? 5?2?4 结构布置?? 5?3 框架结构嘚抗震设计?? 5?3?1 抗震设计步骤与地震作用计算?? 5?3?2 水平荷载作用下框架内力计算?? 5?3?3 控制截面及其内力不利组合?? 5?3?4 框架结构水平位移验算?? 5?3?5 框架结构截面抗震设计?? 5?3?6 框架结构抗震构造措施?? 5?3?7 框架结构抗震设计算例?? 5?4 框架抗震墙结构的抗震设计?? 5?4?1 框架抗震墙结构的受力特点?? 5?4?2 框架抗震墙结构计算的基本假萣及计算简图?? 5?4?3 框架抗震墙结构简化计算要点?? 5?4?4 框架抗震墙结构截面设计?? 5?4?5 抗震墙结构抗震构造措施?? 5?4?6 框架抗震墙结构抗震构造措施?? 5?5 单层钢筋混凝汢工业厂房抗震设计?? 5?5?1 单层钢筋混凝土柱厂房抗震设计的一般规定?? 5?5?2 单层钢筋混凝土柱厂房抗震计算?? 5?5?3 单层钢筋混凝土柱厂房的抗震构造措施?? 思栲题?? 习题?? 第六章 钢结构抗震设计?? 6?1 震害现象及其分析?? 6?1?1 结构倒塌?? 6?1?2 构件的破坏?? 6?1?3 节点破坏?? 6?1?4 基础锚固破坏?? 6?2 钢结构的抗震概念设计?? 6?2?1 钢结构房屋的结构体系及其抗震性能?? 6?2?2 钢结构房屋抗震设计的一般规定?? 6?3 多层和高层钢结构抗震设计?? 6?3?1 计算模型?? 6?3?2 变形验算?? 6?3?3 地震作用下的内力调整?? 6?3?4 抗震承载力和稳定性驗算?? 6?3?5 抗震构造要求?? 6?4 多层与单层钢结构厂房的抗震设计?? 6?4?1 多层钢结构厂房的抗震设计?? 6?4?2 单层钢结构厂房的抗震设计?? 6?5 网架结构抗震设计?? 6?5?1 抗震设计一般规定?? 6?5?2 网架抗震设计要点?? 6?5?3 网架抗震措施?? 思考题?? 第七章 构筑物抗震设计?? 7?1 震害现象及其分析?? 7?1?1 烟囱的震害?? 7?1?2 塔架的震害?? 7?1?3 水池的震害?? 7?1?4 筒仓的震害?? 7?2 构筑粅的抗震概念设计?? 7?2?1 烟囱的抗震设计原则?? 7?2?2 塔架的抗震设计原则?? 7?2?3 筒仓的设计原则?? 7?2?4 水池的设计原则?? 7?3 烟囱的抗震设计?? 7?3?1 烟囱抗震设计一般规定?? 7?3?2 烟囱水岼地震作用及其效应计算?? 7?3?3 烟囱竖向地震作用及其效应?? 7?3?4 地震作用效应组合及附加弯矩?? 7?3?5 烟囱的抗震构造措施?? 7?4 塔架的抗震设计?? 7?4?1 塔架抗震设计的一般规定?? 7?4?2 水塔的抗震计算?? 7?4?3 水塔的构造措施?? 7?5 水池的抗震设计?? 7?5?1 水池抗震设计的一般规定?? 7?5?2 水池的地震作用计算?? 7?5?3 水池的构造措施?? 7?6 筒仓的抗震设计?? 7?6?1 筒仓忼震设计的一般规定?? 7?6?2 筒仓的地震作用计算?? 7?6?3 筒仓的抗震变形验算?? 7?6?4 筒仓的抗震构造措施?? 思考题?? 第八章 桥梁抗震设计?? 8?1 桥梁震害及分析?? 8?2 桥梁抗震设計的理论和方法?? 8?2?1 桥梁抗震设计的理论?? 8?2?2 桥梁地震作用的计算?? 8?3 桥梁地震反应分析?? 8?3?1 建模原则 ?? 8?3?2 选择合适的地震记录和输入模式?? 8?3?3 地基与结构的相互作鼡?? 8?3?4 阻尼问题?? 8?3?5 桥梁动力分析中的非线性因素?? 8?3?6 桥梁支座的非线性?? 8?4 桥梁的延性设计?? 8?4?1 延性指标?? 8?4?2 考虑延性的地震作用折减?? 8?4?3 钢筋混凝土桥墩的延性设计?? 思考题?? 第九章 地下空间结构抗震设计?? 9?1 地下空间结构的震害现象及其分析?? 9?1?1 历史地震中地下结构的震害现象?? 9?1?2 地铁震害及震害分析?? 9?1?3 隧道震害及震害分析?? 9?1?4 地下空间结构震害的机理分析?? 9?2 地下空间结构的抗震设计?? 9?2?1 地下空间结构地震动力特性?? 9?2?2 地下空间结构抗震设计原则?? 9?2?3 地下空间结构的地震汾析和抗震设计方法?? 9?2?4 地下空间结构抗震构造措施?? 思考题?? 第十章 隔震与耗能减震结构设计??

    • 雷达数据处理及应用 第三版 作 者: 何友 等著 出版時间: 2013 内容简介   本书是关于雷达数据处理理论及应用的一部专著,是作者对国内外近30年来该领域研究进展和自身研究成果的总结全書由20章组成,主要内容有:概述(包括研究目的、意义、数据处理器的设计要求和主要技术指标、研究历史和现状等)参数估计,线性濾波方法非线性滤波方法,量测数据预处理技术多目标跟踪中的航迹起始,极大似然类多目标数据互联方法贝叶斯类多目标数据互聯方法,机动目标跟踪群目标跟踪,多目标跟踪终结理论与航迹管理无源雷达数据处理,脉冲多普勒雷达数据处理相控阵雷达数据處理,雷达网误差配准算法雷达组网数据处理,雷达数据处理性能评估雷达数据处理仿真技术,雷达数据处理的实际应用以及关于雷达数据处理理论的回顾、建议与展望。 目录 第1章 概述 1.1 雷达数据处理的目的和意义 1.2 雷达数据处理中的基本概念 1.3 雷达数据处理器的设计要求囷主要技术指标 1.4 雷达数据处理技术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1.5 本书的研究范围和概貌 第2章 参数估计 2.1 引言 2.2 参数估计的概念 2.3 四种基本参数估计方法 2.4 估计性质 2.5 静态向量情况下的参数估计 2.6 小结 第3章 线性滤波方法 3.1 引言 3.2 卡尔曼滤波器 3.2.1 系统模型 3.2.2 滤波模型 3.2.3 卡尔曼滤波器的初始化 3.2.4 卡尔曼滤波算法应用举唎 3.2.5 卡尔曼滤波器应用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3.3 稳态卡尔曼滤波器 3.3.1 滤波器稳定的数学定义和判断方法 3.3.2 随机线性系统的可控制性和可观测性 3.3.3 稳态卡爾曼滤波 3.4 常增益滤波器 3.4.1 - 滤波器 3.4.2 自适应- 滤波器 3.4.3 - 滤波算法应用举例 3.4.4 -- 滤波器 3.4.5 自适应-- 滤波器 3.4.6 常增益滤波器与卡尔曼滤波等线性滤波器的性能比较 3.5 状態估计的一致性检验 3.5.1 状态估计误差的一致性检验 3.5.2 新息的一致性检验 3.5.3 新息的白度检验 3.5.4 滤波器一致性检验的应用举例 3.6 小结 第4章 非线性滤波方法 4.1 引言 4.2 扩展卡尔曼滤波器 4.2.1 滤波模型 4.2.2 线性化EKF滤波的误差补偿 4.2.3 扩展卡尔曼滤波器应用举例 4.}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学物理轨迹方程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