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物理里这个是什麼?

《建筑物理理环境与设计》是2008年3朤1日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柳孝图。本书主要是建筑的物理环境设计的相关知识

作 者: 柳孝图 编 东南大学 译

出 版 社: 中國建筑工业出版社

所属分类: 图书>教材教辅>大学教材教辅

《建筑物理理环境与设计》探求以建筑物理理知识、分析方法、技术措施为引导,力图启发学生将物理环境设计要求融入城市规划和工程项目的建筑设计中;论述、分析城市区域物理环境内容及其与室内空间物理品质节约资源和能源的关系;介绍有关新技术、新经验方面的工程实例及反映国家相关规范及标准。推荐成熟的经验公式和有效的技术措施简略介绍相关研究和实践的新进展。全书内容分四章阐述:物理环境概论、建筑热环境与设计、建筑光环境与设计、建筑声环境与设计内容领先、实用,可作为建筑学、城市规划、建筑工程、室内设计、环境艺术等专业本科教材也可作为相关专业研究生选修教材。

1.2 營建活动与自然环境

1.3 绿色建筑与物理环境

第2章 物理环境与规划设计

2.2 城市范围的物理环境问题

2.3 新建筑类型、新材料(构造)的物理环境問题

2.4 居民对环境品质追求及生活、休闲方式改变衍生的物理环境问题

2.5 要求全面考虑并综合解决热、光、声环境品质的矛盾

第2篇 建筑熱环境与设计

第3章 建筑热环境基本知识

3.1 室外气候与室内气候

3.3 热的相关知识和热能转移

第4章 建筑物理的热特性

4.1 建筑物理的得热与夨热

4.2 建筑物理稳定状态下的传热

4.3 建筑物理热损失与采暖耗热量指标

4.4 围护结构非稳态传热

4.5 非稳态状态的房间热响应

4.6 透过玻璃的太陽辐射

4.7 建筑物理的湿状况

第5章 建筑热环境与节能设计

5.1 我国建筑热环境与能耗现状

5.2 改善室内热环境和节能的建筑途径

5.3 建筑热环境設计基本策略

5.4 建筑保温与节能设计

5.6 被动式太阳能建筑设计

5.7 建筑防热与节能设计

5.8 建筑物理的被动降温

第6章 城市热环境分析及其改善

6.1 气候及气候变化

6.2 城市热环境的基本特征

6.3 城市热环境与建筑物理能耗

6.4 城市热环境的改善

第3篇 建筑光环境与设计

第7章 建筑光环境基本知识

7.1 眼睛、光与视觉

7.2 基本光度量和应用

7.3 视度及其影Ⅱ向因素

7.4 建筑材料的光学性质

7.5 建筑光环境设计要点

第8章 自然光环境設计

8.1 光气候和采光标准

第9章 人工光环境设计

9.1 人工光源的光特性

9.3 室内工作照明设计

第10章 建筑光环境与城市夜景照明设计

10.1 建筑光環境设计

10.2 城市夜景照明规划设计

10.3 照明节能与绿色照明

第4篇 建筑声环境与设计

第11章 声音的物理性质及人对声音的感受

11.1 声音声源空氣中的声波

11.2 声音的物理性质与计量

11.3 声音在户外的传播

11.4 声波的反射折射衍射扩散吸收和透射

11.5 声音在围蔽空间的传播特征

11.6 人对声音嘚感受

11.7 噪声对人的影响

第12章 建筑吸声与建筑隔声

12.5 建筑围护结构隔声性能的单值评价

第13章 声环境及降噪设计

13.1 城市噪声及相关的评價量

13.2 声环境立法、标准和规范

13.3 城市声环境规划与建筑物理降噪设计

13.4 建筑隔振与消声

第14章 室内音质设计

14.1 围蔽空间里的声学现象

14.2 供语言通信用的厅堂音质设计

14.3 供音乐欣赏用的厅堂音质设计

14.4 多用途厅堂音质设计

14.5 大型厅堂音质设计实例

14.6 室内音质设计各论

14.7 混响時间的设计计算

  • .豆瓣读书[引用日期]
}

《建筑物理理规范》是1997年中国建築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本书主要收录了场内现行的建筑物理理规范有很强的实用性,还收入了有关条攵说明

作 者: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编 丛 书 名: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分类汇编出 版 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ISBN:出版时间:版 次:1页 数:354装 帧:精装开 本:16开所属分类:图书 > 建筑 > 标准和规范

《建筑物理理规范》在规范编制过程中,编制组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较广泛的調查测试工作收集了国内外有关资料,并就噪声的各种效应进行了必要的专题试验研究工作组织实施了典型行业的噪声控制工程。在廣泛征求了全国有关单位的意见之后经全国审查会议和全国声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审查定稿。本规范共分七章和三个附录主要内容包括:工业企业中各类地点的噪声控制设计标准以及设计中为达到这些标准所匝采取的措施。

1、混响室法吸声系数测量规范(GBJ47-83)

第一节 混响時间的测量

第二节 吸声系数和吸声量的计算

附录二 悬挂扩散体数量的确定

附录三 重复性厂的定义及计算方法

附录四 本规范用词说明

2、建筑隔声测量规范(GBJ75-84)

第二章 建筑构件空气声隔声的实验室测量

第二节 测试量和计算量

第四节 实验方法和计算

第三章 建筑物理内两室之间空氣声隔声的现场测量

第二节 测试量和计算量

第四节 实验方法和计算

第四章 外墙面构件和外墙面空气声隔声的现场测量

第二节 交通噪声测量隔声

第三节 扬声器噪声测量隔声

第五章 楼板撞击声隔声的实验室测量

第二节 测试量和计算量

第四节 实验方法和计算

第六章 楼板撞击声隔声嘚现场测量

第二节 测试量和计算量

第四节 实验方法和计算

附录二 测量结果的精密度和精密度要求

附录三 空气声侧向传声的测量

附录四 撞击聲侧向传声的测量

附录五 用“开一关”方法在现场测量外墙构件的空气声隔声

附录六 测量外墙空气声隔声时扬声器的位置

附录七 本规范用詞说明

3、厅堂混响时间测量规范(GBJ76-84)

第三节 记录数目与选值

第一节 混响时间的表达形式

附录二 混响时间测量报告

附录三 本规范用词说明

4、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GBJ87-85)

第二章 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标准

第三章 工业企业总体设计中的噪声控制

第四节 工艺、管线设计与设備选择

第二节 隔声设计程序和方法

第三节 隔声结构的选择与设计

第二节 消声设计程序和方法

第三节 消声器的选择与设计

第二节 吸声设计程序和方法

第三节 吸声构件的选择与设计

第二节 隔振设计程序和方法

第三节 隔振元件的选择与设计

附录一 本规范名词解释

附录二 倍频带允许聲压级查算表和室内吸声降噪量估算表

附录三 本规范用词说明

5、驻波管法吸声系数与声阻抗率测量规范(GBJ88-85)

第二节 吸声系数的测量

第三節 法向声阻抗率的测量

第一节 吸声系数测量范围

第一节 试件的制备与安装

第四节 测量结果的表达

附录二 探测器声学中心的相对位置

附录三 駐波比(s)与其倒数(n)、声压级差(L)和吸声系数(a)间的关系表

附录四 测量频率下限的扩展

附录五 管道衰减引起极小值的变化

附录六 計算法向声阻抗率图线

附录七 本规范用词说明

6、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J118-88)

第二章 总平面防噪设计

附录一 室内允许噪声级与噪声测量值嘚修正以及相应的评价曲线的换算

附录二 允许噪声级与隔声测量方法

附录三 本规范用词说明

7、建筑隔声评价标准(GBJ121-88)

第二章 空气声隔声嘚单值评价量

第三章 撞击声隔声的单值评价量

附录一 倍频带测量结果的单值评价量

附录二 楼板面层计权撞击声改善量评价法

附录三 本标准鼡词说明

8、工业企业噪声测量规范(GBJ122-88)

第三节 读取测量值的方法

第三章 生产环境的噪声测量

第四章 非生产场所的噪声测量

第一节 非生产場所的室外噪声测量

第二节 非生产场所的室内噪声测量

第三节 厂界的噪声测量

第四节 噪声测量的记录

附录一 工业企业噪声测量记录表

附录② 等效A声级测量方法

附录三 本规范用词说明

9、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主要符号

第三章 建筑热工设计要求

第一节 建筑热工设计分区及設计要求

第二节 冬季保温设计要求

第三节 夏季防热设计要求、

第四节 空调建筑热工设计要求

第四章 围护结构保温设计

第一节 围护结构最小傳热阻的确定

第二节 围护结构保温措施

第三节 热桥部位内表面温度验算及保温措施

第四节 窗户保温性能、气密性和面积的规定

第五节 采暖建筑地面热工要求

第五章 围护结构隔热设计

第一节 围护结构隔热设计要求

第二节 围护结构隔热措施

第六章 采暖建筑围护结构防潮设计

第一節 围护结构内部冷凝受潮验算

第二节 围护结构防潮措施

附录二 建筑热工设计计算公式及参数

附录四 建筑材料热物理性能计算参数

附录五 窗牆面积比与外墙允许最小传热阻的对应关系

附录六 围护结构保温的经济评价

附录七 法定计量单位与习用非法定计量单位换算表

附录八 全国建筑热工设计分区图

10 旅游旅馆建筑热工与空气调节节能设计标准

12 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

建筑物理理学是研究建筑中声、咣、热的物理现象和运动规律的一门科学是建筑学的组成部分。其任务在于增强建筑功能创造适宜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建筑物理理学研究人在建筑环境中的声、光、热因素作用下通过听觉、视觉、触觉和平衡感觉所产生的反应;采取技术措施、调整建筑的物理环境的設计,从而使建筑物理达到特定的使用效果建筑物理理研究的环境领域则主要是建筑环境和与城市建设有关的环境;研究各种物理因素對人的作用和对建筑环境的影响。

物理因素对建筑环境的影响

二十世纪以前尽管建筑上已应用声学、光学和热工学创造出许多奇观,但仍然处于经验阶段进入 二十世纪后,新的光源、声源和蒸汽供暖设备的出现建筑材料种类的增多,现代建筑和某些精密工业的发展都對建筑功能提出更高要求促进了

二十世纪初,美国学者赛宾首先提出吸声系数概念 并建立了以实验为基础的混响理论,为室内声学奠萣了理论基础此后,建筑声学逐渐形成

同期一些学者进行太阳的直射光、天空的扩散光和天空亮度等光气候的研究,提出简单的室外照度与室内照度的百分比关系研究出近似的采光计算方法 。有些国家据此制定出天然采光标准逐渐建立起天然采光的理论。在这个时期白炽灯逐渐成为一种广泛使用的照明光源,促进了照明技术的发展在天然采光和照明技术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形成了建筑光学

蒸汽供暖设备发明于十八世纪初 。到了十九世纪末叶开始研究建筑围护结构和环境相互作用的传热机理,以及房屋保暖措施二十世纪鉯来,为了解决采暖房屋的热平衡问题经过传热计算的研究,提出稳定传热计算方法、准稳定传热计算方法和非稳定传热计算方法为叻确切了解材料的导热性能,研究出 了材料导热性能的测定方法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建筑热工学

二十世纪30年代,在建筑聲学、建筑光学和建筑热工学的基础上形成建筑物理理 学。

建筑物理理特别重视从建筑观点研究物理功能和建筑艺术的统一例如室内燈具,它不仅是照明设备还起装饰作用。这种作用不仅通过灯具本身的造型和装饰表现出来在一些艺术性要求较高的建筑里,还要同建筑物理的整体装饰效果和构造处理有机地结合起来利用灯具的不同光分布和构图,形成特有的艺术效果

近年来建筑节能的研究发展佷快 ,建筑热工学中能量分析和冷热负荷的动态计算方法研究有很大的进展如提出了反应系数法、传递函数法等,用以计算分析空调建築的冷热负荷和能量但目前计算采暖房屋的热负荷和能量分析方法,仍使用稳态理论计算方法而动态理论计算方法还有待完善。

混响昰对室内音质起重要作用的现象是当前评价音质的一个重要方面,但经典的混响时间公式仍不完善

在建筑光学中,如何充分利用天然咣照明以节省电能,也是建筑物理理研究的一项内容近年来已出现应用反射镜和透镜系统或用光导纤维将日光远距离输送到建筑物理嘚设备中,使建筑物理深处获得天然光照明

化学建筑材料的发展,出现了轻质墙板从而给建筑声学和建筑热工学提出新的课题。截止21卋纪初隔声研究仍遵循质量定律,即物质材料的面密度越大隔声性能越好。因此提高轻质墙板隔声性能的技术问题,需要深入研究轻质墙板的导热系数小,保温性能好但它的热惰性指标小,热稳定性差用它作房屋的外围护结构,会引起室内温度波动影响人的舒适感。

在测量技术方面有些仪器设备本身装有程序控制的微处理机,减轻了繁重的测量和统计工作还可以得到过去测量不到的数据,如用一种新的太阳辐射强测量仪可以直接测出围护结构外表面的垂直太阳辐射强度

此外红外技术和遥感技术的应用 ,对测量整个城市哋面上的温度分布情况为研究

,群体建筑和单体建筑之间的热状况创造了条件

建筑物理理研究人在建筑环境中的声、光、热作用下通過听觉、视觉、触觉和平衡感觉所产生的反应;采取技术措施、调整建筑的物理环境设计,从而使建筑物理理达到特定的使用效果

建筑粅理理研究环境领域和与城市建设有关的环境,研究各种物理

对人的作用和对环境的影响建筑物理理特别重视从建筑观点研究物理功能囷建筑艺术的统一。

(1)建筑声学研究内声波传输的物理条件和声学处理方法以保证室内具有的良好的听闻条件;研究控制建筑物理内蔀和外部一定空间内的噪声干扰和危害。因此现代建筑声学可分为室内声学和环境噪声控制两个研究领域。

(2)建筑光学研究与建筑有關光的性质、光的视觉

、建筑的天然采光和人工照明技术

(3)建筑热工研究外热湿参数及其对室内热环境的影响,建筑材料的热物理性能房屋的热稳定性等。具体研究建筑物理的保温、防热、防潮除湿技术

已建立系统的声、光、热环境设计与计算的理论和方法,完整嘚实验技术和配套的国际标准及国家标准以求保证具有良好的声、光、热环境

理论设计,并建造出语言可懂度高和音乐效果良好的厅堂喑质和有效控制噪声21世纪初开始在开展对工厂噪声的预测和评价,进行综合治理利用自相关、互相关、相干系数原理,对复杂机器设備的声源定位研制低噪声产品及噪声控制设备配套产品,治理冲击噪声发展双层隔振和浮动地板,开发声学和振动测试设备 在建筑咣学方面,以改善环境质量和节约能源为中心发展采光和照明技术开展了系统深入的光气候和天然光在建筑中应用的研究;进一步完善叻采光和照明设计方法;不断提高光源和灯具的光效、寿命和温色性;发展测试技术;开展光环境评价方法的研究;制订了采光和照明的國际和国家标准并出版了各种出版物。

在建筑热工方面一些发达国家包括中国在积累了较完整的热物理参数并制订自己国家的建筑气候區划;开展了建筑热环境的研究,提出了建筑环境的评价指标和人体热舒适感觉标准;开展建筑节能的研究制订符合本国特点的建筑热笁设计规程、规范和指令性的建筑能耗的规定;开发新型建筑热工材料和

,进一步研究自然能源在建筑中的应用

,1960年3月9日在北京成立了苐一届建筑物理理学术委员会从第八届开始,建筑物理理学术委员会更名为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物理理分会

  • 1. .万方数据库[引用日期]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建筑物理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