梓焱珈之一直二词和什么有关

诗词律韵探微诗词律韵探微

孙德振,男,汉族,河南郸城人。笔名,佚威,号杏坛放翁、林泉斋主。1954年9月出生。本科文化,中文专业。中学高级教师,河南省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会员,中国北方七省中学语文逻辑研究会理事。《中学生学习报》特约编辑。现供职于河南省郸城县教体局. 教育教学论文 60篇多发表于《河南日报》、《河南教育》、《中国教育理论版》、《周口日报》、《周口教育》杂志。个人业绩被收录《中国人才词典》。

业余爱好诗词创作,现任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世界汉诗协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河南省诗词学会会员、郸城诗联学会常务理事,《郸城诗联》编委。主要作品集有《诗词律韵探微》、

、《林泉斋诗词》。现存诗词作品近千首,有200多篇诗词被《光明日报》、《中州诗词》、《河岳诗词》、《诗词世界》、《中国诗词》、《

词》、《嵩山诗坛》、《颍河风》、《郸城诗联》、《周口日报》、《周口人文》、《汉风》、《诗海》、《中华六十年诗人大典》、《郸城诗词选集》、《世界文化遗产——中国汉诗瑰宝辞典》、《开国大典》第二卷、《春风着意出阳关》、《历史的记忆——辉煌2008》、《中华诗词会员名鉴》、《心系国土》、《悼念彭雪枫将军》等杂志书集发表。二00九年荣获《开国大典》诗词艺术贡献一等奖并被授予“共和国脊梁”荣誉称号;荣获《辉煌2008》诗词大赛“金奖”。荣获中华国学文学会“中华诗

爵金奖”并授予“首批中华和谐诗人”荣誉称号。荣获“二00九年度全国中华诗词华表奖”并授予“二00九年度全国中华诗词百杰”荣誉称号;荣获河南省“沧桑巨变看河南”网络作品大赛一等奖。荣获“二00九年《中华艺术名人榜》古词十佳”荣誉称号。《莺啼序》荣获2009年第八届“中华颂”全国文学艺术作品大赛一等奖。荣获2009年《中华诗词报》百佳优秀作者。

个人博客为:“林泉斋博客”即:“”.电子邮箱:linquanzhai@.cn

  三,本《词谱选编》所例的词调,按平韵、仄韵、平仄转换、平仄通叶、平仄错叶排列。

  四,本《词谱选编》,大都举一例唐宋作家的词作为范例,或作二例,以资印证。

  五,格律说明:词牌格律与例词交错排列。词牌符号含义如下:

? 平:填平声字;仄:填仄声字(上、去或入声);中:可平可仄。

? 逗号“,”和句号“。”:表示句;顿号“、”:表示逗。

? 粗体字:表示平声或仄声韵脚字,或可押可不押的韵脚。另,平仄转换、平仄错叶格以不同颜色区分韵部。

? 『』:例作对偶;〖〗:例作叠韵。

平韵格(凡例五十三首)

又名《苍梧谣》、《归字谣》。十六字,三平韵。

例词:蔡伸《十六字令(天)》


中仄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仄,中仄仄平平(韵)。

例:现代诗人孙德振词:十六字令 彭雪枫(三首)

枫。万里长征铸戎生。卅七载,横刀陨辰星。

枫。傲峙疆场敌震惊。驱虎豹,两淮建奇功。

枫。日月河山泪英灵。国民颂,浩气翥长空。

【南歌子、南柯子、风蝶令】

又名《南柯子》、《风蝶令》。唐教坊曲,《金奁集》入“仙吕宫”,廿六字,三平韵。例用对句起。宋人多用同一格式重填一片,谓之“双调”。

琴注:温庭筠词龙榆生《格律》原书不载,此处录之备考。

例词:苏轼《南歌子(雨暗初疑夜)》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

柳色遮楼暗,桐花落砌香。

中平中仄仄平平(韵),中仄中平中仄仄平平(韵)。

画堂开处晚风凉,高卷水晶

例词:苏轼《南歌子(雨暗初疑夜)》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

雨暗初疑夜,风回便报晴。

中平中仄仄平平(韵),中仄中平中仄仄平平(韵)。

淡云斜照着山明,细草软沙溪路马蹄轻。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


中平中仄仄平平(韵),中仄中平中仄仄平平(韵)。

蓝桥何处觅云英?只有多情流水伴人行。

又名《渔父》。唐教坊曲,入“黄钟宫”。廿七字,四平韵。中间,例用对偶。

例词:张志和《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

中仄平平仄仄平(韵),中平平仄仄平平(韵)。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平仄仄,仄平平(韵)』,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忆江南、望江南、梦江南、江南好】

又名《望江南》、《梦江南》、《江南好》。《金奁集》入“南吕宫”。段安节《乐府杂录》:“《望江南》始自朱崖李太尉(德裕)镇浙日,为亡妓谢秋娘所撰。本名《谢秋娘》,后改此名。”廿七字,三平韵。中间七言两句,以对偶为宜。第二句亦有添一衬字者。宋人多用双调。

例词:刘禹锡《忆江南(春去也)》

平中仄,中仄ˇ仄平平(韵)。

『中仄中平平仄仄,中平中仄仄平平(韵)』。

弱柳从风疑举袂,丛兰裛露似沾巾,

例词:欧阳修《望江南(江南蝶)》

平中仄,中仄仄平平(韵)。

『中仄中平平仄仄,中平中仄仄平平(韵)』。

身似何郎全傅粉,心如韩寿爱偷香,

平中仄,中仄仄平平(韵)。

『中仄中平平仄仄,中平中仄仄平平(韵)』。

才伴游蜂来小院,又随飞絮过东墙,

唐代潇湘间祭祀湘妃神曲,刘禹锡为填两词,见《》卷八。二十七字,三平韵,叠一韵。

例词:刘禹锡《潇湘神(湘水流)》

〖平仄平(韵),平仄平(韵)〗。

仄平中仄仄平平(韵)。

中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韵)。

君问二妃何处所?零陵香草露中秋。

又名《深院月》。例作征妇怀念征人之词。《太和正音谱》入“双调”。二十七字,三平韵。

例词:李煜《捣练子令(深院静)》

平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中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韵)。

无奈夜长人不寐,数声和月到帘栊!

【浪淘沙、卖花声、浪淘沙慢】

唐教坊曲。刘禹锡、白居易并作七言绝句体,五代时起始流行长短句双调小令,又名《卖花声》。五十四字,前后片各四平韵,多作激越凄壮之音。《乐章集》名《浪淘沙令》,入“歇指调”,前后片首句各少一字。复就本宫调演为长调慢曲,共一百三十四字,分三段,第一、二段各四仄韵,第三段两仄韵,定用入声韵(唐宋人词,凡同一曲调,原用平声韵者,如改仄韵,例用入声,原用入声韵者,亦常改作平韵)。《清真集》入“商调”,韵位转密,句豆亦与《乐章集》多有不同,共一百三十三字,第一段六仄韵,第二、三段各五仄韵,并叶入声韵。

【格一(七言绝句式)】

中仄平平中仄平(韵),中平中仄仄平平(韵)。

中平中仄中平仄,中仄平平仄仄平(韵)。

【注】此用仄起式。亦有用平起者,与七绝平起式全同。

中仄仄平平(韵),中仄平平(韵)。

中平中仄仄平平(韵)。

中仄中平平仄仄,中仄平平(韵)。

中仄仄平平(韵),中仄平平(韵)。

中平中仄仄平平(韵)。

中仄中平平仄仄,中仄平平(韵)。

仄平仄,平平仄仄,仄仄平仄(韵)。

仄仄仄平平平仄仄(韵)。

仄平仄、仄仄平仄(韵)。

仄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平仄(韵)。

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仄仄(韵)。

平仄仄平平,平仄平仄(韵)。

平仄平、平仄平平平仄(韵)。

平仄平平平平仄(韵)。

平平仄、仄平仄仄(韵)。

仄平仄、平平平仄仄(韵)。

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韵)。

【注】此种慢曲,必须选用入声韵部。所有拗句与领格字,不但要遵守平仄,更得注意四声,方能符合曲体。

单调小令,为北宋寇准所创。三十字,三平韵。

例词:寇准《江南春(波渺渺)》

平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韵)。

孤村芳草远,斜日杏花飞。

平平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韵)。

江南春尽离肠断,蘋满汀洲人未归。

【忆王孙、荳叶黄、阑干万里心】

单调小令,又名、《阑干万里心》。三十一字,五平韵。

例词:李重元《忆王孙(萋萋芳草忆王孙)》

中平中仄仄平平(韵),中仄平平中仄平(韵)。

萋萋芳草忆王孙,柳外楼高空断魂,

中仄平平仄仄平(韵)。

仄平平(韵),中仄平平中仄平(韵)。

一作《江神子》。《金奁集》入“双调”。三十五字,五平韵。结有增一字,变三言两句作七言一句者。宋人多依原曲重增一片。

例词:牛峤《江城子(??飞起郡城东)》

中平中仄仄平平(韵)。

仄平平(韵),仄平平(韵)。

中平中仄,中仄仄平平(韵)。

越王宫殿,蘋叶藕花中。

中仄中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韵)。

帘卷水楼鱼浪起,千片雪,雨濛濛。

【注】第一句可作“仄仄平平仄仄平”。第四句前四字亦可作“仄仄平平”。

例词:苏轼《江城子(凤凰山上雨初晴)》

中平中仄仄平平(韵)。

仄平平(韵),仄平平(韵)。

中平中仄,中仄仄平平(韵)。

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

中仄中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韵)。

何处飞来双白鹭?如有意,慕娉婷。

中平中仄仄平平(韵)。

仄平平(韵),仄平平(韵)。

中平中仄,中仄仄平平(韵)。

烟敛云收,依约是湘灵。

中仄中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韵)。

欲待曲终寻问取,人不见,数峰青。

又名《双红豆》。唐教坊曲。双调小令。三十六字,前后片各三平韵,一叠韵。

例词:白居易《长相思(汴水流)》

中中平(韵),〖中中平(韵)〗。

中仄平平中仄平(韵),中平中仄平(韵)。

中中平(韵),〖中中平(韵)〗。

中仄平平中仄平(韵),中平中仄平(韵)。

双调小令,三十八字,前后片各四平韵。第一、二句第三字,第四句第一及四字,最好用去声,方可将调激起。结句是上一、下四。

例词:刘过《醉太平(情高意真)》

平平仄平(韵),平平仄平(韵),中平中仄平平(韵),仄平平仄平(韵)。

平平仄平(韵),平平仄平(韵),中平中仄平平(韵),仄平平仄平(韵)。

香暖银屏,更那堪酒醒!

唐曲,《金奁集》入“仙吕调”。四十一字,前片四平韵,后片三平韵。宋教坊衍为慢曲,《乐章集》亦入“仙吕调”,九十九字,前片五平韵,后片六平韵。

例词:温庭筠《玉蝴蝶(秋风凄切伤离)》

平平平仄平平(韵),平仄仄平平(韵)。

秋风凄切伤离,行客未归时。

仄仄仄平平(韵),平平仄仄平(韵)。

塞外草先衰,江南雁到迟。

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韵)。

芙蓉凋嫩脸,杨柳堕新眉。

平仄仄平平(韵),仄平平仄平(韵)。

摇落使人悲,断肠谁得知?

例词:柳永《玉蝴蝶(望处雨收云断)》

仄仄仄平平仄,中平中仄,中仄平平(韵)。

望处雨收云断,凭阑悄悄,目送秋光。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晚景萧疏,堪动宋玉悲凉。

仄平中、中平中仄,中仄中、中仄平平(韵)。

水风轻、蘋花渐老,月露冷、梧叶飘黄。

仄平平(韵),仄平平仄,中仄平平(韵)。

遣情伤,故人何在?烟水茫茫。

平平(韵),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韵)。

海阔山遥,未知何处是潇湘?

仄平中、中平中仄,中仄中、中仄平平(韵)。

念双燕、难凭远信,指暮天、空识归航。

仄平平(韵),仄平平仄,中仄平平(韵)。

黯相望,断鸿声里,立尽斜阳。

【浣溪沙、摊破浣溪沙、山花子】

唐教坊曲,《金奁集》入“黄钟宫”,《张子野词》入“中吕宫”。四十二字,上片三平韵,下片两平韵,过片二句多用对偶。别有《摊破浣溪沙》,又名《山花子》,上下片各增三字,韵全同。

例词:韦庄《浣溪沙(清晓妆成寒食天)》

中仄中平中仄平(韵),中平中仄仄平平(韵),中平中仄仄平平(韵)。

斜袅间花钿,卷帘直出画堂前。

『中仄中平平仄仄,中平中仄仄平平(韵)』。

指点牡丹初绽朵,日高犹自凭朱栏,

中平中仄仄平平(韵)。

【格二(摊破浣溪沙)】

例词:李璟《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平平平仄仄平平(韵)。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

平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韵)。

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中仄中平平仄仄,中平平仄仄平平(韵)。

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多少泪珠何限恨,倚阑干。

【注】上片第三句末三字,可作“平仄仄”。

例:现代诗人孙德振词: 浣溪沙

雨打石溪袅紫烟,风吹柳岸碧云天。高楼永翠照雕栏。 日照窗前竹

,月明栅苑鹤莺啭。嫩荷承露捧银盘。

万里星光沃野间,一樽浊酒月桂弯。烛红银鬓映天颜。 川北校黉花草艳,山南翰苑桃李鲜,声声梦里喊学鞭。

(《郸城诗词选集》发表)

唐教坊曲,原神女事。双调小令,四十四字,前后片各三平韵。《乐章集》增两字,后片转用两仄韵,两平韵,与此不同。

例词:李珣《巫山一段云(古庙依青嶂)》

中仄平平仄,平平中仄平(韵)。

古庙依青嶂,行宫枕碧流。

中平中仄仄平平(韵),中仄仄平平(韵)。

水声山色锁妆楼,往事思悠悠!

中仄平平仄,平平中仄平(韵)。

云雨朝还暮,烟花春复秋。

中平中仄仄平平(韵),中仄仄平平(韵)。

啼猿何必近孤舟,行客自多愁。

【采桑子、丑奴儿令、罗敷艳歌、罗敷媚】

又名《丑奴儿令》、《罗敷艳歌》、《罗敷媚》。唐教坊大曲有《杨下采桑》,南卓《羯鼓录》作《凉下采桑》,属“太簇角”。此双调小令,殆就大曲中截取一遍为之。《尊前集》注“羽调”,《张子野词》入“双调”。四十四字,前后片各三平韵。别有添字格,两结句各添二字,两平韵,一叠韵。

例词:冯延巳《采桑子(笙歌放散人归去)》

中平中仄平平仄,中仄平平(韵)。

笙歌放散人归去,独宿江楼,

中仄平平(韵),中仄平平中仄平(韵)。

月上云收,一半珠帘挂玉钩。

中平中仄平平仄,中仄平平(韵)。

起来检点经由地,处处新愁。

中仄平平(韵),中仄平平中仄平(韵)。

凭仗东流,将取离心过橘洲。

例:现代诗人孙德振词:采桑子

长吟教鞭驱风雨,谨慎耘耕。四季耘耕,汗洒粉香校苑红。 前程笔下书天宇,昨夜三更。今又三更,代代辉煌何论功。

瘁,浮利云名。何谓云名,润物白发颂园丁。 梁材傲岸凌霄九,慷慨长空。骜驭长空,华夏千年孕暖风。

例词:李清照《采桑子(

中平中仄平平仄,中仄平平(韵)。

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

〖中仄平平(韵)〗,中仄平平,中仄仄平平(韵)。

中平中仄平平仄,中仄平平(韵)。

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凄清。

〖中仄平平(韵)〗,中仄平平,中仄仄平平(韵)。

点滴凄清,愁损离人,不惯起来听。

唐教坊曲。唐温庭筠取《离骚》“众不可户说兮,孰云察余之中情”之意,创制此调。双调四十四字,上下片各三平韵。

琴按:龙榆生《格律》原书收平仄韵错叶格(格二),双调平韵格未收。平韵格流传较广,宜为定格。平仄韵错叶格,《金奁集》入“越调”。三十三字,六平韵为主,五仄韵两部错叶。

例词:晏殊《诉衷情(芙蓉金菊斗馨香)》

中平中仄仄平平(韵),中仄仄平平(韵)。

芙蓉金菊斗馨香,天气欲重阳。

中平中仄平仄,中仄仄平平(韵)。

远村秋色如画,红树间疏黄。

平仄仄,仄平平(韵),仄平平(韵)。

流水淡,碧天长,路茫茫。

中平平仄,中仄平平,中仄平平(韵)。

凭高目断,鸿雁来时,无限思量。

例词:温庭筠《诉衷情(莺语)》

平仄(韵),平仄(韵),平仄仄(韵),仄平平(韵)。

莺语,花舞,春昼午,雨霏微。

平仄仄(韵),平仄(韵),仄平平(韵)。

金带枕,宫锦,凤凰帷。

仄仄仄平平(韵),平平(韵),平平平仄平(韵),仄平平(韵)。

柳弱燕交飞,依依。辽阳音信稀,梦中归。

最初见《淮海居士长短句》。四十七字,前片四平韵,后片三平韵。《山谷琴趣外篇》于两结句各添一字。

例词:秦观《画堂春(落红铺径水平池)》

中平中仄仄平平(韵),中平中仄平平(韵)。

落红铺径水平池,弄晴小雨霏霏。

中平中仄仄平平(韵),中仄平平(韵)。

杏园憔悴杜鹃啼,无奈春归!

中仄中平中仄,中平中仄平平(韵)。

柳外画楼独上,凭阑手捻花枝。

中平中仄仄平平(韵),中仄平平(韵)。

放花无语对斜晖,此恨谁知?

黄庭坚:《画堂春》添字。

水风山影上修廊,不到晚来凉。

相伴蝶穿花径,独飞鸥舞溪光。

不因送客下绳床,添火注炉香。

例:现代诗人孙德振词:画堂春 月恨

暮云枯树悲花落。冷风白发闲阁。浮烟秋霜黄叶地,梦回当初。 孤灯寒夜笔迟。月怜飞鸟无栖。危樯浊水一扁舟,此恨谁知?

(《嵩山诗坛》二00九年第一期发表)

【阮郎归、醉桃源、碧桃春】

、《碧桃春》。《神仙记》载刘晨、阮肇入天台山采药,遇二仙女,留住半年,思归甚苦。既归则乡邑零落,经已十世。曲名本此,故作凄音。四十七字,前后片各四平韵。

例词:晏几道《阮郎归(旧香残粉似当初)》

中平平仄仄平平(韵),平平中仄平(韵)。

旧香残粉似当初,人情恨不如。

仄平平仄仄平平(韵),中平中仄平(韵)。

一春犹有数行书,秋来书更疏。

平仄仄,仄平平(韵),中平中仄平(韵)。

衾凤冷,枕鸳孤,愁肠待酒舒。

中平中仄仄平平(韵),中平中仄平(韵)。

梦魂纵有也成虚,那堪和梦无!

双调小令,始见《花间集》。《张子野词》入“林钟商”。四十八字,前后片各四平韵。宋人有于第二句下增“-││”一句,作成对偶者。

例词:欧阳炯《三字令(春欲尽)》

平仄仄,仄平平(韵)。

平仄仄,仄平平(韵)。


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彩笺书,红粉泪,两心知。

平仄仄,仄平平(韵)。

平仄仄,仄平平(韵)。


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月分明,花淡薄,惹相思。

《宋史?乐志》入“黄钟宫”。四十八字,前片三平韵,后片两平韵。

例词:欧阳修《朝中措(平山栏槛倚晴空)》

中平中仄仄平平(韵),中仄仄平平(韵)。

平山栏槛倚晴空,山色有无中。

中仄中平中仄,中平中仄平平(韵)。

手种堂前垂柳,别来几度春风?

中平中仄,中平中仄,中仄平平(韵)。

文章太守,挥毫万字,一饮千钟。

中仄中平中仄,中平中仄平平(韵)。

行乐直须年少,尊前看取衰翁。

又名《秋波媚》。四十八字,前片三平韵,后片两平韵。

例词:王雱《眼儿媚(杨柳丝丝弄轻柔)》

平仄平平仄平平(韵),中仄仄平平(韵)。

杨柳丝丝弄轻柔,烟缕织成愁。

中平中仄,中平中仄,中仄平平(韵)。

海棠未雨,梨花先雪,一半春休。

中平中仄平平仄,中仄仄平平(韵)。

而今往事难重省,归梦绕秦楼。

中平中仄,中平中仄,中仄平平(韵)。

【注】首句前四字,一作“中平中仄”。

又名《青衫湿》。《中原音韵》入“黄钟宫”。四十八字,前后片各两平韵。

例词:王诜《人月圆(小桃枝上春来早)》

中平中仄平平仄,中仄仄平平(韵)。

小桃枝上春来早,初试薄罗衣。

中平中仄,平平仄仄,中仄平平(韵)。

年年此夜,华灯竞处,人月圆时。

中平中仄,中平中仄,中仄平平(韵)。


箫鼓,寒轻夜永,纤手同携。

中平中仄,平平仄仄,中仄平平(韵)。

夜阑人静,千门笑语,声在

又名《陇头月》。四十九字,前后片各三平韵,后片第十二字宜用去声。别有一种改用入声韵,前片三仄韵,后片两仄韵,平仄略异,附载于此。

例词:僧挥《柳梢青(岸草平沙)》

中仄平平(韵),中平中仄,仄仄平平(韵)。

岸草平沙,吴王故苑,柳袅烟斜。

中仄平平,中平中仄,中仄平平(韵)。

雨后寒轻,风前香细,春在梨花。

中平中仄平平(韵),仄中仄、平平仄平(韵)。

行人一棹天涯,酒醒处、残阳乱鸦。

中仄平平,中平中仄,中仄平平(韵)。

门外秋千,墙头红粉,深院谁家?

例词:贺铸《柳梢青(子规啼血)》

仄平平仄(韵),仄平中仄,中平平仄(韵)。

子规啼血。可怜又是,春归时节。

中仄平平,中平中仄,中平平仄(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中仄、平平仄仄(韵)。


泣残枝,算未比、愁肠寸结。

中仄平平,中平中仄,中平平仄(韵)。

四十九字,前片四平韵,后片三平韵。两结句倒数第二字定要去声。

例词:辛弃疾《太常引(一轮秋影转金波)》

中平中仄仄平平(韵),中仄仄平平(韵)。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

中仄仄平平(韵),仄中仄、平平去平(韵)。

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

中平中仄,中平中仄,中仄仄平平(韵)。


,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

中仄仄平平(韵),仄中仄、平平去平(韵)。

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例:现代诗人孙德振词:太常引

远天山野雪枝寒。霜重依楼栏。万点碧林花。摧枯树,瀌瀌弄欢。 乱云薄暮, 郭

影,仍见竹梅丹。击浪浊江滩。一心绪,桃园杏坛。

《乐章集》、《张子野词》入“林钟商”,《清真集》分入“黄钟”、“商调”。各家句读亦多出入,兹以柳词为定格。五十字,前片三平韵,后片两平韵。苏轼、周邦彦、姜夔三家同为别格,五十一字,前后片各两平韵。

例词:柳永《少年游(长安古道马迟迟)》

中平中仄仄平平(韵),中仄仄平平(韵)。

长安古道马迟迟,高柳乱蝉嘶。

中平中仄,中平中仄,中仄仄平平(韵)。

夕阳岛外,秋风原上,目断四天垂。

中平中仄平平仄,中仄仄平平(韵)。

归云一去无踪迹,何处是前期?

中仄平平,中平中仄,中仄仄平平(韵)。


例词:苏轼《少年游(去年相送)》

仄平平仄,平平平仄,平仄仄平平(韵)。

去年相送,馀杭门外,飞雪似杨花。

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韵)。

今年春尽,杨花似雪,犹不见还家。

仄仄仄平平平仄,平仄仄平平(韵)。

对酒卷帘邀明月,风露透窗纱。

仄仄平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韵)。

恰似姮娥怜双燕,分明照、画梁斜。

例词:周邦彦《少年游(并刀如水)》

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平中仄,中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韵)。

低声问:向谁行宿?城上已三更。

仄仄平平,仄平中仄,中仄仄平平(韵)。

马滑霜浓,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

例词:姜夔《少年游(双螺未合)》

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仄仄平平(韵)。

双螺未合,双蛾先敛,家在碧云西。

仄仄平平,平平平仄,平仄仄平平(韵)。

别母情怀,随郎滋味,桃叶渡江时。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韵)。

扁舟载了匆匆去,今夜泊前溪。

平仄平平,平平平仄,平仄仄平平(韵)。

杨柳津头,梨花墙外,心事两人知。

双调小令,唐教坊曲。《乐章集》入“仙吕调”,《张子野词》入“高平调”。五十八字,上下片各三平韵。约有三格,第三格增二字。柳永演为慢曲,九十三字,前片五平韵,后片六平韵。

例词:鹿虔扆《临江仙(金锁重门荒苑静)》

中仄中平平仄仄,中平中仄平平(韵)。

金锁重门荒苑静,绮窗愁对秋空。

中平中仄仄平平(韵)。

中平中仄,中仄仄平平(韵)。

玉楼歌吹,声断已随风。

中仄中平平仄仄,中平中仄平平(韵)。


中平中仄仄平平(韵)。

中平中仄,中仄仄平平(韵)。

暗伤亡国,清露泣香红。

【注】首句亦可作“中平中仄平平仄”,后片换韵。

例词:徐昌图《临江仙(饮散离亭西去)》

中仄中平平仄,中平中仄平平(韵)。

饮散离亭西去,浮生长恨飘蓬。

中平中仄仄平平(韵)。

中平平仄仄,中仄仄平平(韵)。

淡云孤雁远,寒日暮天红。

中仄中平平仄,中平中仄平平(韵)。

今夜画船何处?潮平淮月朦胧。

中平中仄仄平平(韵)。

中平平仄仄,中仄仄平平(韵)。

残灯孤枕梦,轻浪五更风。

例词:苏轼《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

中仄中平平仄仄,中平中仄平平(韵)。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

中平中仄仄平平(韵)。

中平平仄仄,中仄仄平平(韵)。

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中仄中平平仄仄,中平中仄平平(韵)。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

中平中仄仄平平(韵)。

中平平仄仄,中仄仄平平(韵)。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

【格四(仙吕调慢曲)】

例词:柳永《临江仙(梦觉小庭院)》

慢曲。词中“奈”、“是”、“觉”、“念”、“问”皆领格字。

仄仄仄平仄,仄平仄仄,平仄平平(韵)。

梦觉小庭院,冷风淅淅,疏雨潇潇。

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韵)。

绮窗外、秋声败叶狂飘。

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韵)。

无端处,是绣衾鸳枕,闲过清宵。

平平仄仄,平仄平仄平平(韵)。

牵情系恨,争向年少偏饶。

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觉新来憔悴,旧日风标。

仄平中仄,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念欢娱事,烟波阻、后约方遥。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韵)。

还经岁,问怎生禁得,如许无聊?

又名《思佳客》。五十五字,前后片各三平韵,前片第三、四句与过片三言两句多作对偶。

例词:晏几道《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

中仄平平中仄平(韵),中平中仄仄平平(韵)。

『中平中仄平平仄,中仄平平中仄平(韵)』。

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平仄仄,仄平平(韵)』。

中平中仄仄平平(韵)。

中平中仄平平仄,中仄平平中仄平(韵)。


又名《小重山令》。《金奁集》入“双调”。唐人例用以写“宫怨”,故其调悲。五十八字,前后片各四平韵。

例词:韦庄《小重山(一闭昭阳春又春)》

中仄平平中仄平(韵)。

中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中平中仄仄平平(韵)。

平中仄,中仄仄平平(韵)。

中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中平中仄仄平平(韵)。

平中仄,中仄仄平平(韵)。

例:现代诗人孙德振词:小重山令 (求索春长尚未休)

求索春长尚未休。三更入梦里,鬓已秋。红尘五秩视烟浮。大江水,东去酹心头。 竹老柳青柔。林泉浩气在,绕高楼。云天

弄扁舟。多少事,日月尽风流。

双调小令,六十字,上下片各三平韵。每句并用平收,声情低抑。亦有句句叶韵者。

例词: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中仄平平中仄平(韵)。

中仄平平,中仄平平(韵)。

中平中仄仄平平,中仄平平,中仄平平(韵)。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中仄平平中仄平(韵)。

中仄平平,中仄平平(韵)。

中平中仄仄平平,中仄平平,中仄平平(韵)。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蒋捷:《一剪梅》句句叶韵。

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

桥,风又飘飘,雨又潇潇。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例:现代诗人孙德振词:

梦绕心飞到蜀州,民庶相思,举世情忧。一方有难万方愁,苍海低哀,月桂嘶喉。 地震无情爱自流,铁骨刚肩,赈援神州。涛涛江水万年长,黎苑新阶,更上高楼。

【唐多令、糖多令、南楼令】

又名。双调,六十字,上下片各四平韵。亦有前片第三句加一衬字者。

例词:刘过《糖多令(芦叶满汀洲)》

“不”,平声,读作浮。

平仄仄平平(韵),中平中仄平(韵)。

芦叶满汀洲,寒沙带浅流。

仄中平、中仄平平(韵)。

中仄中平平仄仄,中中仄,仄平平(韵)。

柳下系船犹未稳,能几日,又中秋。

平仄仄平平(韵),中平中仄平(韵)。

仄中平、中仄平平(韵)。

中仄中平平仄仄,中中仄,仄平平(韵)。

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

吴文英:《唐多令》加衬字。“纵芭蕉不语也飕飕”,“也”是衬字。

都道晚凉天气好,有明月,怕登楼。

年事梦中休,花空烟水流。

垂柳不萦裙带住,漫长是,系行舟。

例:现代诗人孙德振词:唐多令


。四十年、桃李新催。风雨天山抬眼望,峰端路、踏平归。 丹桂翠香薇。老夫把酒醅。剪烛栊、黄卷

。直下关河橹海浪,墨吟罢、暖衫衣。

唐教坊曲。一名《十拍子》。陈旸《乐书》:“唐《破阵乐》属龟兹部,秦王(李世民)所制,舞用二千人,皆画衣甲,执。外藩镇春衣犒军设乐,亦舞此曲,兼马军引入场,尤壮观也。”按:《秦王破阵乐》为唐开国时所创大型武舞曲,震惊一世。玄奘往印度取经时,有一国王曾询及之。见所著《大唐西域记》。此双调小令,当是截取舞曲中之一段为之,犹可想见激壮声容。六十二字,上下片皆三平韵。

例词:辛弃疾《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

仄仄平平中仄,中平中仄平平(韵)。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中仄中平平仄仄,中仄平平中仄平(韵)。

八百里分麾下灸,五十弦翻塞外声,

仄仄平平中仄,中平中仄平平(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中仄中平平仄仄,中仄平平中仄平(韵)。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始见。六十五字,前片三平韵,后片四平韵。

例词:黄庭坚《喝火令(见晚晴如旧)》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

见晚晴如旧,交疏分已深。

仄平平仄仄平平(韵)。

中仄仄平平仄,中仄仄平平(韵)。

烟水数年魂梦,何处可追寻?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

昨夜灯前见,重题汉上襟。

仄平平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晓也星稀,晓也月西沉。

仄仄仄平平仄,中仄仄平平(韵)。

晓也雁行低度,不会寄芳音。

双调小令,六十六字,上片五平韵,下片四平韵。音节流美,亦可略加衬字。

例词:苏轼《行香子(一叶舟轻)》

中仄平平(韵),中仄平平(韵)。

中平中、中仄平平(韵)。

中平中仄,中仄平平(韵)。

仄中平中,中平仄,中平平(韵)。

中平中仄,中仄平平(韵)。

中平中、中仄平平(韵)。

中平中仄,中仄平平(韵)。

仄中平ˇ中,中平ˇ仄,仄平ˇ平(韵)。

但远山长,云山乱,晓山青。

【注】上下片两结皆以一去声字领下三言三句。下片第二句有与上片平仄相同兼叶韵,亦有两句并以仄收不叶韵者。

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

李清照:《行香子》三“儿”字皆衬。


纵浮槎来,浮槎去,不相逢。

星桥,经年才见,想无穷。

甚一霎儿晴,一霎儿雨,一霎儿风。

例:现代诗人孙德振词:行香子

树冷畴明,盐雪山成。扣檐窗,又是三更。人竹疏影,傲立柴棚。对阑宵晚,黄卷下,夜风声。 韶华飘苓,红尘梦生?远郊野,松岚舸征。情思天外,何畏长鲸。舜尧之春,赋之景,与之行。

古琴曲有《风入松》,传为晋嵇康所作,见《乐府诗集》卷五十九。《宋史?乐志》入“林钟商”。双调,七十六字,前后片各四平韵。

例词:俞国宝《风入松(一春长费

中平中仄仄平平(韵),中仄仄平平(韵)。

一春长费买花钱,日日醉湖边。

中平中仄平平仄,中平中、中仄平平(韵)。

玉骢惯识西湖路,骄嘶过、沽酒楼前。

中仄平平平仄,中平中仄平平(韵)。

红杏香中箫鼓,绿杨影里秋千。

中平中仄仄平平(韵),中仄仄平平(韵)。

中平中仄平平仄,中平中、中仄平平(韵)。

画船载取春归去,馀情付、湖水湖烟。

中仄平平平仄,中平中仄平平(韵)。

【注】第二句亦有作四言“中仄平平”者。


尚欲小徘徊,逆境难排。

人言酒是消忧物,奈病馀孤负金罍。

远林摇落晚风哀,野店犹开。

多情惟是灯前影,伴此翁同去同来。

逆旅主人相问,今回老似前回!

【金人捧露盘、铜人捧露盘引、上西平、西平曲】

又名《铜人捧露盘引》、《上西平》、《西平曲》。唐李贺有《金铜仙人辞汉歌》,并序云:“魏明帝青龙元年八月,诏宫官牵车西取汉孝武捧露盘仙人,欲立置前殿,宫官既拆盘,仙人临载,乃潸然泪下”。乐家取以制曲,故多苍凉激楚之音。此调别体亦多,兹以《东山寓声乐府》为准。八十一字,前片五平韵,后片四平韵。前六、后七两句,并以一去声字领下七言句。《词韵》于第三字豆,作上三下五句式,非。

例词:贺铸《铜人捧露盘引(控沧江)》

起用对偶,可不叶韵。“江”字殆是偶合。

『仄平平(增韵),平仄仄』,仄平平(韵)。

控沧江,排青嶂,燕台凉。

仄仄仄、中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仄中平平仄仄平平(韵)。

岩花磴蔓,妒千户珠翠倚新妆。

仄平平仄,仄中平、中仄平平(韵)。

舞闲歌悄,恨风流、不管馀香。

平平仄,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韵)。

繁华梦,惊俄顷;佳丽地,指苍茫。

仄仄仄、中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仄中平平仄仄平平(韵)。

量船载酒,赖使君相对两胡床。

仄平平仄,仄中平、中仄平平(韵)。

缓调清管,更为侬、三弄斜阳。

【注】起用对偶,可不叶韵。

始见《尊前集》所收杜牧之作,九十字,句豆与北宋诸家多有出入。兹以《淮海词》为准,八十八字,前片三平韵,后片五平韵。要注意转折处,有骀荡生姿之感,乃称合作。

例词:秦观《八六子(倚危亭)》

仄平平(韵),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韵)。

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平(韵)。

念柳外青骢别后,水边红袂分时,怆然暗惊。

平平平仄平平(韵),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韵)。

无端天与娉婷,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

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韵)』。


声断,翠绡香减,那堪片片飞花弄晚,濛濛残雨笼晴。

仄平平(韵),平平去平去平(韵)。

【注】前片第四句以一去声字领六言两对句,后片第四句以三仄声字领六言一句,四言两对句,第七句以两平声字领六言两对句。前后两结最末四字并宜用“去平去平”,方能发调。

《乐章集》入“正宫”。九十四字,前片四平韵,后片五平韵。第三句是上一、下四句法。

例词:柳永《雪梅香(景萧索)》

仄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景萧索,危楼独立面晴空。

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韵)。

动悲秋情绪,当时宋玉应同。

中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韵)。

渔市孤烟袅寒碧,水村残叶舞愁红。

仄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平(韵)。

楚天阔,浪浸斜阳,千里溶溶。

平平(韵),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韵)。

临风,想佳丽,别后愁颜,镇敛眉峰。

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韵)。

中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平(韵)。

无聊意,尽把相思,分付征鸿。

例:现代诗人孙德振词:雪梅香 初冬

九香菊,立冬仍见弄霜柔。似柴庭花气,陶公三径成愁。溪水枫红动寒梦,柳丝烟缕漫秦楼。夕阳后,月织西窗,何试轻裘? 春休?野郊绿,

眉峰,片片梢头。人遇红尘,悟则世事难忧。拂面炎凉一微笑,搅天风雨赋诗讴。竹梅雪,正在狂飞,遍染广畴。

又名《锁阳台》,《清真集》入“中吕调”。九十五字,前片四平韵,后片五平韵。过片二字,亦有不叶韵连下为五言句者。

例词:苏轼《满庭芳(三十三年)》

中仄平平,中平中仄,仄中平仄平平(韵)。

三十三年,今谁存者?算只君与长江。

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韵)。

凛然苍桧,霜干苦难双。

中仄平平仄仄,中中仄、中仄平平(韵)。

闻道司州古县,云溪上、竹坞松窗。

平平仄,中平中仄,中仄仄平平(韵)。

江南岸,不因送子,宁肯过吾邦?

平平(韵),平仄仄,平平仄仄,中仄平平(韵)。

摐摐,疏雨过,风林舞破,烟盖

仄平仄平平,中仄平平(韵)。

愿持此邀君,一饮空缸。

中仄中平仄仄,中中仄、中仄平平(韵)。

居士先生老矣!真梦里、相对残釭。

平平仄,中平中仄,中仄仄平平(韵)。

歌声断,行人未起,船鼓已

【注】后片第四句是上一、下四句法,亦作“仄中平平仄”。

晴皎霜花,晓熔冰羽,开帘觉道寒轻。

误闻啼鸟,生意又园林。

闲了凄凉赋笔,便而今不听秋声。


阳和能几许?寻芳探粉,也恁忺人。

笑邻娃痴小,料理护花铃。

还知否?能消几日,风雪灞桥深。

唐朝大曲有《水调歌》,据《隋唐嘉话》,为隋炀帝凿汴河时所作。宋乐入“中吕调”,见《碧鸡漫志》卷四。凡大曲有“歌头”,此殆裁截其首段为之。九十五字,前后片各四平韵。亦有前后片两六言句夹叶仄韵者,有平仄互叶几于句句用韵者。

例词:苏舜钦《水调歌头(潇洒太湖岸)》

中仄仄平仄,中仄仄平平(韵)。

中平中仄平中,中仄仄平平(韵)。

中仄平平中仄,中仄平平中仄,中仄仄平平(韵)。

方念陶朱张翰,忽有扁舟

中仄仄平仄,中仄仄平平(韵)。

落日暴风雨,归路绕汀湾。

中中中,中中仄,仄平平(韵)。

中平中仄,平中平仄仄平平(韵)。

壮年何事憔悴?华发改朱颜。

『中仄平平中仄,中仄平平中仄』,中仄仄平平(韵)。

拟借寒潭垂钓,又恐相猜鸥鸟,不肯傍

中仄中平仄,中仄仄平平(韵)。


【注】前片第三、四句,后片第四、五句,可作上六下五,也可作上四下七。平仄可出入处颇多,须善掌握调配。

苏轼:《水调歌头》“去”与“宇”,“合”与“缺”,夹叶仄韵。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贺铸:《水调歌头》平仄韵通叶。

南国本萧洒,六代浸豪奢。

云观登临清夏,璧月留连长夜,

回首飞鸳瓦,却羡井中蛙。

访乌衣,成白社,不容车。

旧时王榭,堂前双燕过谁家?

楼外河横斗挂,淮上潮平霜下,樯影落寒沙。

商女篷窗罅,犹唱后庭花。

雪洗虏尘静,风约楚云留。

何人为写悲壮?吹角古城楼。

湖海平生豪气,关塞如今风景,剪烛看吴钩。

剩喜燃犀处,骇浪与天浮。

小乔初嫁,香囊未解,勋业故优游。

赤壁矶头落照,肥水桥边衰草,渺渺唤人愁。

《词谱》卷二十五引《列仙传拾遗》:“萧史善吹箫,作鸾凤之响。秦穆公有女弄玉,善吹箫,公以妻之,遂教弄玉作凤鸣。居十数年,凤凰来止。公为作凤台,夫妇止其上。数年,弄玉乘凤,萧史乘龙去。”宋词始见于《晁氏琴趣外篇》。兹以《漱玉词》为准。九十五字,前片四平韵,后片五平韵。

例词: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

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韵)。

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起来慵自梳头。

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韵)。

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

平平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韵)。

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平平(韵),仄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韵)。

休休,这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则难留。

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韵)。

平仄平平平仄,平仄仄、平仄平平(韵)。

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

平平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韵)。

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

当前例词: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

《高丽史?乐志》名《汉宫春慢》。《梦窗词集》入“夹钟商”。各家句豆多有出入,兹以《稼轩长短句》为准。九十六字,前后片各四平韵。

例词:晁冲之《汉宫春(潇洒江梅)》

中仄平平,仄中平中仄,中仄平平(韵)。

潇洒江梅,向竹梢稀处,横两三枝。

中平中仄,仄中中仄平平(韵)。

东君也不爱惜,雪压风欺。

平平仄仄,仄平平、中仄平平(韵)。

无情燕子,怕春寒、轻失花期。

平仄仄、平平中仄,中平中仄平平(韵)。

惟是有、南来归雁,年年长见开时。

中仄中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中仄平平(韵)。

清浅小溪如练,问玉堂何似,茅舍疏篱?

平平仄平仄仄,中仄平平(韵)。

伤心故人去后,冷落新诗。

平平仄仄,仄平平、中仄平平(韵)。

微云淡月,对孤芳、分付他谁?

平仄仄、平平中仄,中平中仄平平(韵)。

空自倚、清香未减,风流不在人知。

简称《甘州》。唐边塞曲。据王灼《碧鸡漫志》卷三:“《甘州》世不见,今‘仙吕调’有曲破,有八声慢,有令,而‘中吕调’有《象八声甘州》,他宫调不见也。凡大曲就本宫调制引、序、慢、近、令,盖度曲者常态。若《象八声甘州》,即是用其法于‘中吕调’。”今所传《八声甘州》,《乐章集》入“仙吕调”。因全词共八韵,故称“八声”。九十七字,前后片各四平韵。亦有首句増一韵者。

例词: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霜风凄惨”,作“霜风凄紧”。诸领格字如“对”、“渐”、“叹”等并宜用去声。

仄中平仄仄仄平平,中中仄平平(韵)。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仄平平中仄,中平中仄,中仄平平(韵)。

渐霜风凄惨,关河冷落,残照当楼。

中仄平平中仄,中仄仄平平(韵)。

中仄平平仄,中仄平平(韵)。

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中仄中平中仄,仄中平中仄,中仄平平(韵)。

仄平平中仄,中仄仄平平(韵)。

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

仄平平、中平平仄,仄中平、中仄仄平平(韵)。

,误几回、天际识归舟?

平平仄、仄平平仄,中仄平平(韵)。

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

【注】结尾倒数第二句是特殊句法,中间两字多相连属。又诸领格字并宜用去声。前片一、二句亦有作上五、下八者,亦有首句不用领格字,于第三字豆,结尾倒数第二句不用特殊句法者

张炎:《八声甘州》首句用韵。

记玉关踏雪事清游,寒气脆貂裘。

古道,长河饮马,此意悠悠。

短梦依然江表,老泪洒西州。

一字无题处,落叶都愁。

载取白云归去,问谁留楚佩,弄影中洲?

折芦花赠远,零落一身秋。

向寻常、野桥流水,待招来、不是旧沙鸥。

空怀感,有斜阳处,却怕登楼。

此姜夔自度曲,入“中吕宫”。其序云:“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荠麦弥望。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悲吟。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九十八字,前后片各四平韵,前片第四、五句及后片第三句、第八句皆由上一、下四句法。

例词:姜夔《扬州慢(淮左名都)》

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韵)。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

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韵)。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仄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韵)。

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平平(韵)。

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仄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平(韵)。

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仄平平(韵)。

,青楼梦好,难赋深情。

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平平(韵)。

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一百字,前后片各四平韵,亦有于两结三字豆处增叶一韵者。

例词:吴文英《高阳台(修竹

中仄平平,平平仄仄,中平中仄平平(韵)。

修竹凝妆,垂杨系马,凭阑浅画成图。

中仄平平,中平中仄平平(韵)。

山色谁题?楼前有雁斜书。

中平中仄平平仄,仄中平、中仄平平(韵)。

东风紧送斜阳下,弄旧寒、晚酒醒馀。

仄平平(增韵)、中仄平平,中仄平平(韵)。

自消凝,能几花前,顿老相如!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中仄,中仄平平(韵)。

伤春不在高楼上,在灯前欹枕,雨外熏炉。

中仄平平,中平中仄平平(韵)。

怕舣游船,临流可奈清臞?

中平中仄平平仄,仄中平、中仄平平(韵)。

飞红若到西湖底,搅翠澜、总是愁鱼。

仄平平(增韵)、中仄平平,中仄平平(韵)。

莫重来,吹尽香绵,泪满平芜。

始见史达祖《梅溪词》,题为“寻春服感念”,殆是悼亡之作。一百一字,前后片各六平韵。中多拗句,尤多连用平声之句,声情低抑,全作凄音。有用以填寿词者,大误。

例词:史达祖《寿楼春(裁春衫寻芳)》

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韵)。

记金刀素手,同在晴窗。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韵)。

几度因风残絮,照花斜阳。

平仄仄,平平平(韵)。

仄仄平、平平平平(韵)。

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平平平(韵)。

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韵)。

有丝阑旧曲,金谱新腔。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韵)。

最恨湘云人散,楚兰魂伤。

平仄仄,平平平(韵)。

仄仄平、平平平平(韵)。

仄平仄平平,平平仄仄平仄平(韵)。

近寒食人家,相思未忘蘋藻香。

《清真集》入“越调”。一百二字,前片四平韵,后片五平韵。过片二字亦可不叶。

例词:周邦彦《忆旧游(记愁横

此调有六领格字,如“记”、“听”、“渐”、“道”、“叹”、“但”,并宜用去声。

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平平(韵)。

记愁横浅黛,泪洗红铅,门掩秋宵。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韵)。

仄平仄仄平仄,平仄仄平平(韵)。

凤钗半脱云鬓,窗影烛花摇。

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韵)。

敲凉,疏萤照晓,两地魂销。

平平(韵),仄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平平(韵)。

迢迢,问音信,道径底花阴,时认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仄平平(韵)。

也拟临朱户,叹因郎憔悴,羞见郎招。

仄平仄仄平仄,平仄仄平平(韵)。

旧巢更有新燕,杨柳拂河桥。

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仄平(韵)。

但满眼京尘,东风竟日吹露桃。

【注】此调有六领格字,如周词“记”、“听”、“渐”、“道”、“叹”、“但”,并宜用去声。亦有开端不用领格字,改上一、下四句法为上二、下三,改二、三句为八言一句,过片二字减去一韵者。有前片第四句改五言为上三、下四的七言句式,而将第五句之领格字减去,又于过片五字改作“!--││”的上一、下四句式,并于结尾倒数第二句增叶一韵者。

吴文英:《忆旧游》开端不用领格字,改上一、下四句法为上二、下三,改二、三句为八言一句,过片二字减去一韵。

送人犹未苦,苦送春随人去天涯。

片红都飞尽,正阴阴润绿,暗里啼鸦。

赋情顿雪双鬓,飞梦逐尘沙。

凄凉,分香瘦减,两地看花。

西湖断桥路,想系马垂杨,依旧欹斜。

葵麦迷烟处,问离巢孤燕,飞过谁家?

故人为写深怨,空壁扫秋蛇。

刘将孙:《忆旧游》前片第四句改五言为上三、下四的七言句式,而将第五句之领格字减去,又于过片五字改作“仄平平仄仄”的上一、下四句式,并于结尾倒数第二句增叶一韵。

正落花时节,憔悴东风,绿满愁痕。

悄客梦、惊呼伴侣,断鸿有约,回泊归云。

江空共道惆怅,夜雨隔篷闻。

尽世外纵横,人间恩怨,细酌重论。

叹,渺旧雨新知,历落情真。

匆匆那忍别?料当君思我,我亦思君。

人生自非麋鹿,无计久同群。

此去重销魂,黄昏细雨人闭门。

始见《清真集》,入“道宫”。《梦窗词》集入“黄钟商”。一百七字,前片五平韵,后片四平韵。

例词:周邦彦《夜飞鹊(河桥送人处)》

调内领格如“探”、“但”两字,并宜去声。

平平仄平仄,平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仄平仄,中平平仄平平(韵)。

铜盘烛泪已流尽,霏霏凉露沾衣。

平平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相将散离会,探风前津鼓,树杪参旗。

平平仄仄,仄平平、中仄平平(韵)。

花骢会意,纵扬鞭、亦自行迟。

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韵)。

迢递路回清野,人语渐无闻,空带愁归。

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韵)。

何意重经前地,遗钿不见,斜径都迷。

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韵)。


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中仄平平(韵)。

但徘徊班草,欷嘘酹酒,极望天西。

【注】调内领格字并宜去声。

始见《乐章集》,入“仙吕调”。一百七字,前片五平韵,后片六平韵。亦有于过片二字增一韵者。

例词: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

平平平仄,平平中仄,平平仄仄平平(韵)。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韵)。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仄平仄平仄,平仄平平(韵)。

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韵)。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平平(增韵)仄仄平平(韵)。

仄平平仄仄,中仄平平(韵)。

『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韵)。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仄仄平中仄,平仄平平(韵)。

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

中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韵)。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注】前片第八句有作“仄仄平仄仄”为上一下四句式,后片结尾作“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者。亦有前片第四句作“平平仄仄”,后片首二字增一韵者。

例:现代诗人孙德振词:望海潮 秋雾

晨起惊雁,雾幔千重,织女播纱层层。朝露沾襟,霜枝

,极天初晓烟景。望苍茫影影。山隔帐遮处,万物朦胧。枫雁悠然,红叶缥缈蔽行踪。 蜃楼隐约若虹,那蓬莱仙阁,大象无行。爱亦蒙蒙,恨亦蒙蒙,谁家疏柳秋声?依

危亭。看人生如梦,山海忽明。金乌初现,却彰显千般风情。

又名《寿星明》。格局开张,宜抒壮阔豪迈情感。苏、辛一派最喜用之。一百十四字,前片四平韵,后片五平韵,亦有于过片处增一暗韵者。

例词:陆游《沁园春(孤鹤归飞)》

中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韵)。

孤鹤归飞,再过辽天,换尽旧人。

仄『中平中仄,中平中仄,中平中仄,中仄平平(韵)』。

,茫茫梦境,王侯蝼蚁,毕竟成尘。

中仄平平,中平中仄,中仄平平中仄平(韵)。

载酒园林,寻花巷陌,当日何曾轻负春?

平平仄,仄中平中仄,中仄平平(韵)。

平平(增韵)中仄平平(韵),仄中仄平平中仄平(韵)。

交亲零落如云,又岂料如今馀此身。

仄『中平中仄,中平中仄,中平中仄,中仄平平(韵)』。

幸眼明身健,茶甘饭软,非惟我老,更有人贫。

中仄平平,中平中仄,中仄平平中仄平(韵)。

平平仄,仄中平中仄,中仄平平(韵)。

吾何恨,有渔翁共醉,溪友为邻。

【注】前片第四句与后片第三句皆以一字领下四言四句,前后片结尾并以一字领下四言二句,宜用去声字。

例:现代诗人孙德振词:沁园春 两岸三通

戊子雪月,两岸三通,民庶钟情。沐三十年风雨,天涯咫尺;岁寒松冷,断肠秋声。今朝梦圆,起锚帆征,金辉冉冉天地明。畅寥廓,看海峡河山,已显峥嵘。 尧疆禹甸新亭。凡几

嗟辱荣。绘千秋远计,长空银燕;滔海舰舸,邮电飞鸿。日月福祉,互惠双赢,丹心同乐绣华龙。传炎黄,论图腾宏筹,万世升平。 (《开国大典》第二卷发表)

【多丽、绿头鸭、鸭头绿】

又名《绿头鸭》。一百三十九字,前片六平韵,后片五平韵。亦有于首句起韵者。变格改用入声韵。

例词:晁端礼《鸭头绿(晚云收)》

仄平平,中平中仄平平(韵)。

晚云收,绀天一片琉璃。

仄平平、平平仄仄,中中中仄平平(韵)。


仄平平、中平中仄,中中仄、中仄平平(韵)。

莹无尘、素娥淡伫,静可数、丹桂参差。

中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韵)。

玉露初零,金风未凛,一年无似此佳时。

仄中仄、中平平仄,中仄仄平平(韵)。

露坐久,疏萤时度,乌鹊正南飞。

平平仄、中平中仄,中仄平平(韵)。

瑶台冷,栏干凭暖,欲下迟迟。

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中平仄平平(韵)。

念佳人、音尘隔后,对此应解相思。

仄平平、仄平仄仄,中中中、平仄平平(韵)。

最关情、漏声正永,暗断肠、花影潜移。

中仄平平,中平仄仄,中平平仄仄平平(韵)。

料得来宵,清光未减,阴晴天气又争知?

仄中仄、中平中仄,平仄仄平平(韵)。

、如今别后,还是隔年期。

平平仄、中平中仄,中仄平平(韵)。

人强健,清尊素影,长愿相随。

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韵)。

仄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韵)。

向其间、赏心乐事,古来难是并得。

仄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韵)。

况东城、凤台沁苑,泛清波、浅照金碧。

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韵)。

桐,烟霏丝柳,绿阴摇曳荡春色。

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仄(韵)。

画堂迥,玉簪琼佩,高会尽词客。

平平仄、平平仄仄,仄仄平仄(韵)。

仄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韵)。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韵)。

仄仄平平,平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仄(韵)。

低亸,腰肢纤细困无力。

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仄(韵)。

忍分散、彩云归后。,何处更寻觅?

平平仄、平仄仄平,仄仄平仄(韵)。

休辞醉,明月好花,莫漫轻掷

》:“《六州歌头》,本鼓吹曲也。近世好事者倚其声为吊古词,音调悲壮,又以古兴亡事实文之。闻其歌,使人慷慨,良不与艳词同科,诚可喜也。”一百四十三字,前后片各八平韵。又有于平韵外兼叶仄韵者,或同部平仄互叶,或平韵同部、仄韵随时变换,并能增强激壮声情,有

、五音繁会之妙。要以平韵为主,仄韵为副,务使“玄黄律吕,各适物宜”耳。

例词:张孝祥《六州歌头(长淮望断)》

平平中仄,中仄仄平平(韵)。

平中仄,平平仄,仄平平(韵)。

征尘暗,霜风劲,悄边声,

中仄中平仄,中平仄,平中仄,中中仄,平中仄,仄平平(韵)。

追想当年事,殆天数,非人力,洙泗上,弦歌地,亦膻腥。

中仄中平,中仄平平仄,中仄平平(韵)。

隔水毡乡,落日牛羊下,区脱纵横。

仄中平中仄,中仄仄平平(韵)。

看名王宵猎,骑火一川明,

中仄平平(韵),仄平平(韵)。

仄平平仄,中平仄,平中仄,仄平平(韵)。

念腰间箭,匣中剑,空埃蠹,竟何成!

中中仄,平中仄,仄平平(韵)。

时易失,心徒壮,岁将零,

中仄平平仄,中中仄,仄平平(韵)。

干羽方怀远,静烽燧,且休兵。

平中仄,平中仄,仄平平(韵)。

中仄中平中仄,中平仄、中仄平平(韵)。

闻道中原遗老,常南望、

仄中平中仄,中仄仄平平(韵)。

例:现代诗人孙德振词:六州歌头 改革开放三十年

大潮耸峙,风雨三十年。山川绣,祖国强,史空前。艳阳天。华夏九百域,巨龙飞,浩歌壮,民激跃,坤乾转,挂征帆。拓旧鼎新,禹甸和谐路,地覆天翻。问流金滚玉,福祉乐黎元。万里家园。舞蹁跹。 颂三农是,蠲皇税,京九畅,三峡坚。南水调,高原路,虹桥烟。明珠喧。港澳荣故里,惠三通,台海还。油气腾,神七雄,奥运鲜。非典冰魔震难,弹指一挥凑凯旋。邓公应笑慰,科技宏猷展。盛世空前。

(《郸城诗词选集》发表)

【格二(平仄韵互叶)】

例词:贺铸《六州歌头(少年侠气)》

仄平中仄,中仄仄平平(韵)。

少年侠气,交结五都雄。

平中仄(韵),平仄仄(韵)。

仄平平(韵),仄平平(韵),中仄中平仄(韵)。

立谈中,死生同,一诺千金重。

中平仄(韵),平中仄(韵),中中仄(韵),平中仄(韵),仄平平(韵)。

纵,轻盖拥,联飞鞚,斗城东。

中仄中平,中仄平平仄(韵),中仄平平(韵)。


酒垆,春色浮寒瓮。吸海垂虹。

平中平中仄,中仄仄平平(韵),中仄平平(韵),仄平平(韵)。

闲呼鹰嗾犬,白羽摘雕弓,

仄平平仄(韵),中平仄(韵),平中仄(韵),仄平平(韵)。

似黄梁梦,辞丹凤;明月共,漾孤篷。

中中仄(韵),平中仄(韵),仄平平(韵),仄平平(韵)。

,怀倥偬,落尘笼,簿书丛。

中仄平平仄(韵),中中仄(韵),仄平平(韵)。

鹖弁如云众,供粗用,忽奇功。

平中仄(韵),平中仄(韵),平平平(韵),中仄中平,中仄中平仄(韵),中仄平平(韵)。

,不请长缨,系取天骄种。剑吼西风。

仄中平中仄,中仄仄平平(韵),中仄平平(韵)。

【格三(平仄韵换叶)】

例词:韩元吉《六州歌头(春风着意)》

平平中仄,中仄仄平平(韵)。

春风着意,先上小桃枝。

平仄仄(韵),平平仄(韵),仄平平(韵)。

红粉腻,娇如醉,倚朱扉。

仄平平(韵),中仄中平仄(韵),中仄仄(韵),平中仄(韵),中中仄(韵)。

记年时,隐映新妆面,临水岸,春将半,云日暖,

平中仄(韵),仄平平(韵)。

中仄中平,中仄平平仄,中仄平平(韵)。

仄中平中仄,中仄仄平平(韵),中仄平平(韵),仄平平(韵)。

拂胭脂。绣户曾窥,恨依依。

仄平仄仄(韵),中平仄(韵),平中仄(韵),仄平平(韵)。

共携手处,香如雾,红随步,怨春迟。

中中仄(韵),平中仄(韵),仄平平(韵),仄平平(韵)。


损,凭谁问?只花知,泪空垂。

中仄平平仄,中中仄,仄平平(韵)。

旧日堂前燕,和烟雨,又双飞。

平中仄(韵),平中仄(韵),仄平平(韵)。

人自老,春长好,梦佳期。

中仄中平,中仄中平仄,中仄平平(韵)。


,几许风流地,花也应悲。

仄中平中仄,中仄仄平平(韵),中仄平平(韵)。

但茫茫暮霭,目断武陵溪,往事难追。

春从天上来 双调一百四字,前段十一句六平韵,后段十一句五平韵 

海角飘零(韵) 叹汉苑秦宫,坠露飞萤(韵)。梦里天上,金屋银屏(韵)。歌吹竞举青冥(韵)。问当时

◎●○○ ●●●○○ ◎●○○ ◎●○● ⊙●○○ ⊙●●●○○ ●○○○● ●◎

艺,鼓瑟湘灵(韵)。促

,似林莺呖呖,山溜泠泠(韵)。    梨园太平乐府,醉几度春风,鬓发星

● ●●○○ ●○○ ●○○●● ⊙●○○    ○○●○◎● ●●●○○ ◎●○

星(韵)。舞彻中原,尘飞沧海,风雪万里龙庭(韵)。写秋笳幽怨,人憔悴,不似丹青(韵)。酒醒醒(韵)。对一轩

○ ◎●○○ ⊙○○● ⊙●◎●○○ ●○○○● ○⊙● ◎●○○ ●○○ ●●○

凉月,灯火青荧(韵)。

此调以此词为正格,若张翥词之多押一韵,张炎词之添字,

词之减字,皆变格也。 按,王恽词,前段第一句“罗绮深宫”,罗字平声;第三句“当日昭容”,当字平声;后段第一句“回头五云深处”,深字平声;第八句“和泪点弹与孤鸿”,泪字仄声。谱内可平可仄据此,余参张翥、周伯阳二词。 王恽词,前段第七句“正台门事捷”,事字仄声;后段第六句“十年一梦无踪”,年字平声;第七句“写杜娘哀怨”,杜字仄声,俱与诸家不同,谱内不校注平仄。

例:现代诗人孙德振词:春从天上来

小雨新城。吹昨夜东风,绿上楼庭。红粉桃李,飞梦

。记湖川山景,问晓月,几处春惊?有林莺,见溪流石畔,万象生灵。 萋萋柳丝垂岸,碧玉妆高枝,细

,沧海荆路耘耕。写丹心无怨,看银发、骨瘦平生。尽峥嵘。向幕天疾步,晚棹帆征。

又一格: 双调一百四字,前段十一句七平韵,后段十一句五平韵  张翥词

袅袅秋风(韵)。听响彻云间,彩凤啼雄(韵)。蠃女飞下,玉佩玲珑(韵)。肠断十二台空(韵)。渺霜天如海,写不

●●○○ ●●●○○ ●●○○ ○●○● ●●○○ ○●●●○○ ●○○○● ●●

尽,客里情浓(韵)。烛销红(韵)。更

振羽,变徵移宫(韵)。   扬州旧时月色,叹水调如今,谁唱谁

● ●●○○ ●○○ ●○○●● ●●○○    ○○●○●● ●●●○○ ○●○

工(韵)。露叶残蛾,蟾花遗粉,寂寞琼树香中(韵)。问坡仙何处,沧江上,鹤梦无踪(韵)。思难穷(韵)。把一襟

○ ●●○○ ○○○● ●●○●○○ ●○○○● ○○● ●●○○ ●○○ ●●○

幽怨,吹与鱼龙(韵)。

此与吴词同,惟前段第九句押韵异。

又一格: 双调一百六字,前段十一句六平韵,后段十二句六平韵  张炎词

海上回槎(韵)。认旧时鸥鹭,犹恋蒹葭(韵)。影散香消,

,疏树十里寒沙(韵)。难问钱塘苏小,都不

●●○○ ●●○○● ○●○○ ●●○○ ●○○● ○●●●○○ ○●○○○● ○●

见、擘竹分茶(韵)。更堪嗟(韵)。似荻花江上,谁弄琵琶(韵)。   烟霞韵自延晚照,尽换了西林,窈窕纹

● ●●○○ ●○○ ●●○○● ○●○○    ○○ ●○●● ●●●○○ ●●○

纱(韵)。蝴蝶飞来,不知是梦,犹疑春在邻家(韵)..一掬幽怀难写,春何处、春已天涯(韵)。减繁华(韵)。是山中

○ ○●○○ ●○●● ○○○●○○ ●●○○○● ○○● ○●○○ ●○○ ●○○

杜宇,不是杨花(韵)。

此亦与吴词同,惟前后段第五句俱不押韵,又第七句俱添一字、作六字句,换头句藏一短韵异。 此词平仄与诸家不同,不参校入谱。

又一格: 双调一百二字,前段十一句六平韵,后段十一句四平韵 周伯阳词

浩荡青冥(韵)。正凉露如洗,万里虚明(韵)。鼓角

,秋入重城(韵)。彷彿石上三生(韵)。指蓬莱云路,渺何

●●○○ ●○●○● ●●○○ ●●○● ○●○○ ●●●●○○ ●○○○● ●○

许、月冷风清(韵)。倚南楼,一声长笛,几点残星(韵)。   西风旧年有约,听候

● ●●○○ ●○○ ●○○● ●●○○   ○○●○●● ●●○●● ●●○○

红树山深,翠苔门掩,想见露草疏萤(韵)。便乘风归去,阑干外、河汉西倾(韵)。笑淹留,划然孤啸,

○●○○ ●○○● ●●●●○○ ●○○○● ○○● ○●○○ ●○○ ●○○●

此与吴词同,惟前后段第九句俱不押韵,第十句俱减一字、作四字句异。 前后段第二句与调不合,不便参校。

仄韵格(凡例七十五首)

又名《忆仙姿》、。五代时后唐庄宗(李存勗)创作。《清真集》入“中吕调”。三十三字,五仄韵,一叠韵。

例词:李存勗《如梦令(曾宴桃源深洞)》

中仄中平平仄(韵),中仄中平平仄(韵)。

中仄仄平平,中仄仄平平仄(韵)。

长记别伊时,和泪出门相送。

平仄(韵),〖平仄(韵)〗,中仄仄平平仄(韵)。

如梦,如梦,残月落花烟重。

一作,《词谱》引《乐府雅词》入“道调宫”。三十四字,前后片各三仄韵。

例词:冯延巳《归自谣(何处笛)》

平仄仄(韵),中仄中平平仄仄(韵),中平中仄平平仄(韵)。

何处笛?终夜梦魂情脉脉。竹风檐雨寒窗滴。

平平中仄平中仄(韵)。

平平仄(韵),中平中仄平平仄(韵)。

今头白,不眠特地重相忆。

唐教坊舞曲。段安节《乐府杂录》:“龟兹部,《万斯年》曲,是朱崖李太尉(德裕)进。此曲名即《天仙子》是也。”《金奁集》入“歇指调”,所收为韦庄作五首,皆平韵或仄韵转平韵体。《花间集》收皇甫松二首,皆仄韵单调小令,三十四字,五仄韵。《张子野词》兼入“中吕”、“仙吕”两调,并重叠一片为之。

例词:皇甫松《天仙子(晴野鹭鸶飞一只)》

中仄中平平仄仄(韵),仄平平仄平平仄(韵)。

平平中仄仄平平,平仄仄(韵),仄平仄(韵),仄仄中平平仄仄(韵)。

刘郎此日别天仙,登绮席,泪珠滴,

例词:张先《天仙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梓焱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