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肾阳虚调理多长时间中焦堵塞上下不通虚不受补怎么能根

脾虚肾阳虚加湿气重怎麼办哦_百度拇指医生
&&&普通咨询
脾虚肾阳虚加湿气重怎麼办哦,我大便很粘、不通畅,额头和嘴巴周围经常长痘,是发亮的,发炎后挤出很多血水的那种痘。。嘴巴里口水很多总是粘粘的,早上起床后头身困重,疲乏无力,腰常发酸发凉,没精神。腰腹以下都怕冷。。不爱喝水,一般吃得少。吃一点就饱,平时吃的好点就长痘的历害,吃得太清淡点好像营养又跟不上了,很矛盾的我。。我这病一年左右了,我现在人有点瘦,有些营养不良,还有贫血。
我知道,我有湿气,且湿气重的原因是脾虚,脾主运化,是后天之本,是沥湿气的关键,湿气重还有一个因素是我的肾火不旺,肾是先天之本,就是肾比较虚,无法烘干体内湿气,还有我又是虚寒体质,很怕冷的那种人,这样的情况基本上就是恶性循环。以上是我在老家看中医时那个医生说的,可我现在长期在外地居住且看了几个中医了,一点效果都没有,有的说我脾阳虚总是开建中汤吃,有的说我肾虚,又是开补肾的药。我那个惨呀!我不知道到底怎么办了,请好的专业的中医帮忙开方吧,比较简单有效的。适合我的。。或者吃红豆薏米汤,适合我吗?还要搭配一些什么好呢,比如茯苓、山药,黑豆什么的。。谢谢大家了!
你好,认真看我所说:
附子理中汤和建中汤等都不合适的,会越吃你的痘痘越多!
你现在的问题是身体的湿排不出去,同时脾肾有虚弱,如果不解决三焦排水的重大问题,乱吃药那是害死人的,你的情况我见的多了,现在也不断在这样治疗,开方如下,认真去服用,一般服用后几天就能有效果的,具体的效果如下:
1.头和身子不再沉重
2.舌苔上的腻厚能逐渐去掉
3.漫漫感觉能喝水了
4.大便的粘的感觉能逐渐消失,口中不再粘。
藿香10克,桔梗5克,生黄芪10克,杏仁10克,白蔻仁6克,生苡仁30克,生白术10克,苍术5克,党参10克,茯苓10克,炙甘草10克,陈皮6克,法半夏6克,肉桂5克。
6剂量,认真服用,并且和我保持联系,通过百度hi,把吃药的情况反馈给我,治疗需要跟进的。
生苡仁30克會不會有點多呀,我容易肚子怕涼呀,特別是吃涼性的東東,像綠豆湯呀,薏仁湯呀什麼的,一天吃上20克以上就肚子涼涼的了。。
不会。有其他温药配合的,是有制之师。放心吃。不是让你单独吃生苡仁,那是不一样的。这个药总体是温的,温中去湿。很适合你。
你老家那个中医诊断很准,属于脾肾阳虚,治疗要从温暖脾肾入手,治疗的难点是虚不受补,温热的食品和药物容易化为虚火跑到头上,出现上热下寒症状。
还是要找有经验的中医大夫给你开方治疗,温补肾阳、健脾化湿、引火归元。食疗的方法要待你的病情稳定之后才会有好的效果。
饮食上要严禁一切寒凉食物和饮料。
温补肾阳、健脾化湿、引火归元---在哪兒找這樣的藥方呀!
不知你所在城市是否有擅长看此类疾病的中医大夫,各个地区中医和药物使用上差别很大,有些药物即使拿到方子在某些地方药店都不给抓药,所以外地的方子有些麻烦,你可以先买点中成药《桂附理中丸》服用一下看看效果如何。这是温暖脾肾的药,对你的疾病有一定效果。
这个我也得过,我每天喝一杯绿豆汤,最好早晨洗淑完后喝,对我挺管用,您可以试试
建议先补脾胃,其他以后再说,可以使用罗大伦博士推荐的健脾八珍糕,补足脾胃之后再看其他的情况
药物:附子理中丸+藿香正气丸,饭前服。食物:羊肉,煮、炒、烧烤,佐料等等,随自己口味。还有黑鱼、鳝泥鳅之类。
向医生提问
完善患者资料:*性别:
为您推荐: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 百度拇指医生解答内容由公立医院医生提供,不代表百度立场。* 由于网上问答无法全面了解具体情况,回答仅供参考,如有必要建议您及时当面咨询医生
向医生提问脾肾阳虚第一药,寒湿体质有福了
附子理中丸组方
最早出处:东汉《伤寒论》
使用历史:1800年
主要成分:
附子(制)、党参、白术(炒)、干姜、甘草
整体药性:热
功能主治:温中健脾。
脾胃虚寒引起的脘腹冷痛,
呕吐泄泻,手足不温等病症
典型征象:
肤白虚胖,肚子怕冷,遇冷食冷即泻
中成药里的“纯爷们儿”
张仲景创立的“理中汤”,
应该算是中药方剂中的“男人”了,
因为它的药物组成全是纯阳的热药:
人参、干姜、白术、甘草。
这个方子用到宋代,又增加了附子,
就是现在的附子理中丸。
附子是什么?《本草正义》里形容说:
“其性善走,
故为通行十二经纯阳之要药,
外则达皮毛而除表寒,
里则达下元而温痼冷,彻内彻外,
凡三焦经络,诸脏诸腑,
果有真寒,无不可治。”
附子显然是“男人中的男人”,
“附子理中丸”也就有了
“纯爷们儿”的躁烈之性。
所以它的最好治疗对象是
阳气不足、阴气过盛带来的问题,
这种人的典型症状就是
极端地怕冷,特别是腹部。
寒邪最容易击中最柔软的地方
《易经》里的乾、坤、坎、离
分别对应天、(土)地、水、火。
“坤”是对应“土”的,
所以中医里和“土”
相对应的“脾土”也叫“坤土”。
“坤”是什么?“坤者,至柔也”,
这就是说,“脾土”是人身的至阴,
它所主的地方是全身最柔软的地方,
哪里呢?就是腹部,
一点骨头都没有的地方。
我们看小孩子,小的时候都是大肚子,
肚皮好像很薄,内脏都膨出着,
逐渐长大了才有了腹肌,肚子才收回去。
因为什么?
小孩子的“后天之本”
——脾土还没长成呢。
因为脾虚所以收敛不住,
肚子里的内脏就鼓了出来。
一个得了消耗性疾病的病人衰竭到最后,
肚子往往是陷下去的,
医学上称为“舟状腹”。
这个时候一般都伤了元气,很难恢复了,
因为它的“后天之本”
——脾土已经不足到
不能支撑腹部这个所辖之地了。
脾土是至阴的,
所以它主管的这个地方——腹部,
是最容易因为阳气不足导致虚寒的。
它的虚寒程度也要比其他部位严重,
否则不会用上附子这个“温药中的温药”、
“男人中的男人”来温补脾胃的阳气了。
脾土虚寒:腹泻、怕冷、未老先衰
这种脾土虚寒的表现首先是腹泻,
常年大便不成形,
泻出来的东西经常是吃进去的原形,
中医叫“完谷不化”,
就是粮食原样排出了,
好像胃肠一点消化作用都没起,
怎么进来的就怎么出去。
而且肚子怕冷,即便是个胖子,
一边出着汗,一边还得护着肚子,
即使是夏天,进了有空调的房间一会儿,
可能就要去泻肚。
这就是因为中焦、下焦虚寒了。
“虚”就是功能的萎缩,
“寒”就是能量的不足,
好比一个灶台,
底下的火力不足或者没有火了,
锅里的米饭怎么可能煮熟呢?
他们如果做肠镜检查的话,
一般是慢性肠炎,或者是溃疡性结肠炎,
或者干脆查不出问题,
就是个“胃肠激惹综合征”,
也叫“胃肠神经官能症”,
是一种神经调节失调带来的问题,
虽然不会危及生命,但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对这种病,目前没有特效药,
服用附子理中丸却可以达到
改变虚寒怕冷体质、减缓发作的目的。
中焦、下焦虚寒的人也是容易未老先衰的,
从消化系统的问题影响到生殖功能,
出现性欲减退、性功能障碍的问题。
所以虽然附子理中丸温补的主要是中焦,
但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帮助肾阳的温煦,
照顾到下焦,起到壮阳的作用。
附子理中丸也是减肥药
“瘦人多阴虚,胖人多阳虚”,
胖本身就是阳虚的结果。
人发胖,肯定是脂肪代谢不出去了,
停留在体内。
什么时候脂肪代谢不出去?
肯定是功能降低的肘候。
人们在年轻时代谢是旺盛的,
脂肪、水液都能正常地吸收和消耗,
但到了老年,火力就弱了。
火不足,一锅水烧不开,
不能蒸化为水蒸气,也不能消耗脂肪,
这个人就要变胖了。
这个“火”就相当于中医说的肾阳,
是全身功能和能量的基础。
因此,我们看人发胖主要在两个阶段。
一个是小孩子的婴儿肥时期,
这时候他们的器官功能还很稚嫩,
中医说的“肾阳”还在萌芽阶段,
还处于肾阳不足时期,
脾阳也因此很弱,火力不旺,自然会胖,
但这个胖不结实,含水很多,
所以孩子是“胖嘟嘟”的。
还有就是人到了四五十岁,中年发福,
肌肉变得松软了,
这正是“肾阳”开始衰败的年龄,
脾阳也趋弱,
所谓“人过四十,阳气自半”,
肾阳和脾阳衰弱的直接后果就是
代谢能力下降,脂肪消耗不出去了,
自然就开始发胖了。
能称得上胖子的人,都是脂肪过盛的,
即便不到中年,也在一定程度上
具备了中年的肾阳虚状况。
而胖只是其未老先衰的症状之一,
除此以外,
还会出现不同脏腑的阳虚问题,
比如脾阳虚,这种人遇冷就泻,
大便溏稀,肚子最怕冷。
有的人手脚即便在夏天
摸上去也是冰凉的,
到了冬天,穿多厚的裤子
膝盖以下也总是冷的,
这种情况在年轻女子中更常见,
她们往往皮肤偏白,舌头颜色也淡,
天生就是这种体质。
这种人吃附子理中丸可以达到两个效果,
一个是温阳止泻,
人会慢慢地交得不那么怕冷,
肚子也不那么娇气;
另一个作用就是减肥,
因为附子理中丸具备的热性,
可以加快脂肪代谢,把肥肉消耗掉,
人自然就变瘦了或者说变得结实了。
这种温阳补肾、补脾的减肥法,
才真的符合医理。
因为它是通过增加脂肪的消耗去减肥,
类似焕发起人的青春活力,从根本上激活身体;
而节食减肥和泻肚减肥属于恶治,
会因为影响营养吸收而危害健康。
你的唾液是甜的吗?
很容易泻肚的人,还会有个现象,
就是总觉得自己唾液很多,
而且质地很稀,嘴里没味儿,
也不想喝水,特别是凉水,
稍微喝多一点就一直汪在胃里。
这一点也同样是因为脾肾阳虚,
属于附子理中丸的管辖范围。
在自然界,云雨均匀的地方,
肯定生态环境好,植物茂盛,
因为天地之气交会得好。
春夏两季雨水多,秋冬降雨少,
所以春夏时欣欣向荣,
到了秋冬就万物凋零。
云雨就是天地之气交会得好的结果,
是自然的生机。
人体也类似于自然,所谓“天人合一”嘛。
“太阴所至化为云雨”,
就是说,太阴脾土是主管气血的生化的,
最终要将吃进去的水谷精微,
化成人体的“云雨”。
什么是人体的云雨?
这就是唾液,也叫涎,
也是我们说的口水。
中医讲,心之液为汗,肺之液为涕,
肝之液为泪,脾之液为涎。
涎的状况很能反映身体的状况。
张仲景在《伤寒论》里说,
“理中丸”还能治疗呕吐,
这个呕吐往往是没有内容物的,
仅仅是呕清水,
这种清水就是脾阳虚不能蒸化掉的水液,
张仲景说“寒多而呕”。
这种人,他的唾液会很多,
而且质地清稀,嘴里总是觉得很寡淡。
正常情况下,
唾液应该是带一丝丝甘甜、清香的气味,
而且自己不应该感到它的存在。
但理中丸适应证的人,
除了小便清长之外,唾液也偏多,
而且质地也偏稀,舌头颜色很淡,
甚至上面有水滑的舌苔,
这就是寒的表现,
是水液代谢不出去的表现,
也是衰老的表现。
需要注意的是,
口中的甜味也应该是隐隐的,并不真甜。
如果感到嘴里发甜,甚至唾液很黏,
则是脾胃湿热的表现,
这个时候舌苔也会腻,胃口会随之变坏,
这时就绝对不能吃理中丸了,
而是需要吃二陈丸、平胃散之类
清理脾胃湿热的药物。
我们吃馒头或者是全麦面包,
或者喝有点苦味的茶,
最后会越嚼越甜,喝出点甜头儿来。
首先说明你的脾胃功能比较正常;
其次也说明,这些逐渐出现甜味的食物
是符合你的脾胃习性的。
粮食是养脾胃的,茶可以清热利湿,
使脾胃保持清利。
腹泻和便秘都可以源于阳虚
有的人是早晨起来就要泻,
严重的是清晨五点刚醒来就得去厕所。
这在中医里叫“五更泻”,
是脾肾阳虚导致的,
和附子理中丸的治疗范围很接近。
清晨正是阳气最虚的时候,
本来就虚的肾阳此时更收敛不住了,
所以必须早早爬起来泻出去。
如果这个人还有腰酸,比别人怕冷的表现,
那就更确定有肾阳虚的问题了。
这种情况在老年人更常见,
因为肾阳随着年龄的增长
是要逐渐衰微的,也是衰老的表现之一。
如果才四五十岁,
这个过程就出现得太早了,
还是要找原因。
一种是先天不足,一直体质差,
是明显的阳虚体质;
一种是生病之后,对元气的打击太大,
遗留下了这个问题;
还有一种是生活不规律、不节制,
导致了对肾精肾气的过度消耗,
比如一直被人忌讳的性欲过度。
但真的属于这种情况的人还是少数,
而且肾虚也绝对不是全都由性欲过度造成的,
因为一治疗性功能出现的问题,
就要用中医补肾的药,
食疗时也是羊腰子、海狗肾,
使得人们误把中医的“肾虚”
狭隘地理解为仅仅代表性功能了。
其实,任何巨大的消耗,
包括体力的过度劳累、脑力的过度劳累,
或者疾病的消耗都可以引起肾虚,
也就都可以引起“五更泻”。
中医治疗“五更泻”有个方子叫四神丸,
现在也有中成药,
成分是补骨脂、大枣、肉豆蔻、吴茱萸、五味子,
基本是温肾收敛的药物,
主要是针对肾阳虚的。
事实上,这种清晨就泻的人,
往往是脾和肾双虚的,
其中脾的问题可能更严重,
所以最好是附子理中丸和四神丸配合着吃,
可以增加温补的力量,
特别是病情已经迁延很长时间的时候。
便秘也可能是阳虚的问题
腹泻是脾肾阳虚引起的,那是不是说,
便秘就没阳虚的问题了?
老年人便秘的也很多呀。
其实,老年人的顽固性便秘
有时候和晨起腹泻是同一个原理,
都可以是因为阳虚,特别是脾肾阳虚。
腹泻是因为阳虚没有火力消化水谷,
使食物原封不动地排出;
便秘是因为阳不足导致肠道的推动力不足,
不是大便干,而是没有力气排出去。
这种便秘的人同时也和腹泻的人一样,
腰以下特别怕冷,用手摸上去都是冰凉的,
也伴有腰酸无力、舌苔很淡的症状,
看上去有水滑苔,这就是肾阳极度亏虚造成的。
这种情况的便秘,也有个能买到的中成药,
叫“半硫丸”,就两味药,
一个是半夏,一个是硫黄。
一听硫黄大家吓一跳,
这种炸药成分也入药?
是的,硫黄是补命门之火的,
燥热程度在附子之上,
只有肾阳虚到极端的时候才可以启用。
这个药很霸道,所以在炮制方法上很讲究,
是要用纯净的硫黄,通过蒸煮然后再用。
中药有很多这种“以毒攻毒”的绝招,
通过特殊的炮制保留其药性,去掉其毒性,
从而出现治疗的奇迹,硫黄就是其一。
半硫丸的热性比附子理中丸还要大,
后者顾及了脾,而前者主要针对肾,
这种便秘在老年人很常见,
他们在便秘的同时
要有明显的怕冷、下肢冰凉的症状,
这种人如果也吃去火药,
用大黄之类的通便,效果不好不说,
能够接受硫黄热性的肾阳虚人,
怎么经得起大黄的泻下之力?
只会越吃肾阳越虚,便秘越严重。
附子理中丸一般是蜜丸,
常规是一天吃两次,一次吃一到两丸。
如果是春夏,天气炎热或者干燥,
一天吃一次,也可以两天吃三次,
把之间的时间均匀就可以。
因为附子理中丸的燥热,
在服用过程中难免有上火的问题,
但在上火的同时肚子仍旧怕冷,
这就意味着寒并没有彻底驱散出去。
这个时候有两个办法可以减轻药物的热性,
一个是用冷水送服附子理中丸,
也可以用开水把蜜丸溶化成药汤,
放凉之后吃;
还有一个办法是用黄连1~2克,
或用苦丁茶1根泡水,
用这个水送服附子理中丸。
黄连和苦丁茶都是寒性的,
一起服用可以减轻
服用热药带来的上焦的火,
使附子理中丸能坚持吃下去。
因为改善这种虚寒体质是需要时间的,
上火不过是服用过程中的“刮蹭”,
并不是虚寒改善的依据,
所以要克服这个不良反应就要坚持服用,
至少要到肚子怕冷、
大便不成形的问题得到改善。
温馨提示:
本文仅供参考,切勿盲目使用。
如确有需要,请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人参乃神草,滥用后果你想不到
因客观原因未知原出处和作者,如有侵权必删。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我看了一个中医,说我中焦虚寒,不易吃寒性的食物,我..._百度宝宝知道疼在经,痛在络,经络不通疼痛不止,办法来了
经络是什么? 了解更多加WX hmyjz1
“经”的原意是“纵丝”,有路径的意思,简单说就是经络系统中的主要路径,存在于机体内部,贯穿上下,沟通内外;“络”的原意是“网络”,简单说就是主路分出的辅路,存在于机体的表面,纵横交错,遍布全身。《灵枢·脉度》说:“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这是将脉按大小、深浅的差异分别称为“经脉”、“络脉”和“孙脉”。
经络,主要包括十二经脉、十二经别、奇经八脉、十五络脉、十二经筋、十二皮部等。其中属于经脉方面的,以十二经脉为主,属于络脉方面的,以十五络脉为主。它们纵横交贯,遍布全身,将人体内外、脏腑、肢节联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经络不通的症状
1、疼和痛疼和痛是两个概念,两者都和经络不通有关,但程度上有些差异。比如我们被扎了一下,立刻产生的感觉叫做“疼”;如果接着按压一下受伤的地方,这时候产生的感觉才叫做“痛”。
疼字是“疒”下面一个“冬”字,泛指由寒邪侵袭经络所致的不适,一般是刚发病的时候,经络受到外邪干扰,身体自动发出“疼”的信号,以便募集更多的气血救援,但“不通畅”、“堵塞”的局面还没形成,所以,“疼”通常是一闪而过的,呈现点状或散点状,如果没有堵塞,疼过以后也可能无迹可寻。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只要加强防护,就可以自愈或者不再复发。
痛字是“疒”下面一个甬字,古代甬是“隧道”、“走廊”的意思,可以理解为人体内部通道——经络的疾病。实际上,痛就是经络集结了很多气血,瘀滞不通而发出的信号。“痛者不通,通者不痛”,就是这个道理。所以痛感一般是按压、触摸才会感到,可以反复发作,面积比疼要大一些。
总的来说,“疼”是经络不通的初发期,位置在“经”,“痛”则是经络不通的进一步加重,扩散到“络”。“初病在经”,“久病久痛在络”,就是这个道理。其中,穴位是“点”,经是“线”,络则是“面”。遇到疼痛类的问题,可以采取点面结合的方法来疏通经络。面积小的可以用阿是穴,也就是哪里痛就按摩哪里,面积稍大一些可以刮痧,这样经络慢慢就通了。
2、冷除了头凉之外,身体其他某些部位发凉,比如最常见的是手脚发凉,常常是经络不通的信号。因为人的体温是由气血输送来决定的,气血旺盛,体温才会正常。哪个地方发冷,哪个地方可能经络不通,气血难以到达。
此外,还有体温、出汗不对称出现,如某些半身不遂的人,经络严重不通,健康部位和不健康部位会出现一侧体温正常一侧凉的情况。
经络不通对皮表的影响,除了冷热感觉外,还可以表现为皮肤毛孔粗大、毛囊淤堵等问题,血气不至,毛孔内垃圾排不出来,把毛孔塞住了,毛囊自然长不好。
所以如果某个部位出现以上问题,可以对照经络图查找所处的经络,进行按摩等调理,将它们疏通以后,说不定很多问题也就消除了。
3、热其主要表现是身体某些地方低热、干燥,或者局部异常出汗。一般这也是体内经络不通,热气不能通过正常渠道散发出去的缘故。
除了外邪引起的红、肿、热、痛与发热所在的经络不通有关,一般低热可能来自相连的经络。
气血在体内运行周而复始,如果此路不通,它就会从临近的经络那里寻找突破口,首先容易影响的就是具有表里关系或者子母关系的经络,使该经络发热。
比如头部低热,不一定全是膀胱经的问题,而可能是与它相表里的肾经气血不足或者不畅造成的。
4、肿和胀经络不通可以是有形的,这就是肿,常由血瘀引起。要消肿,就得活血化瘀,可以用刮痧法或者拔罐法来调理。很多人刮出来、拔出来的紫色或者黑色“痧”,其实就是经络里的瘀血。
同时还可以配合穴位按摩,比如膝盖内侧的血海穴(简便取穴法:屈膝,以左掌心按于右膝髌骨上缘,2~5指向上伸直,拇指约呈45°斜置,拇指尖下是穴。对侧仿此)。血海的血指的是脾血,海指脾经所生之血在此聚集,其气血能量博大如海。血海穴位于脾经,脾主统血,具有控制血液不乱行、不淤积的功能,经常按揉可以促进气血流通,对消除淤肿有辅助治疗作用。如果按摩的时候有疼痛感,更要注意经常按摩。
经络不通也可以是无形的,这就是胀,由气滞引起。胀通常是气在经络运行不畅时形成的“涡气”。身体某部位发胀,首先可以对该部位经络上循经按摩,找到疼痛点再进行按摩。其次还可以在三焦经查找有关痛点,《难经》言:“三焦主气”,凡是“气病”,都可以通过三焦经来治疗,例如掐中渚穴可以治疗小腿抽筋,支沟穴可以治疗胁痛。三焦气不顺主要集中在颈部与上臂之间。患者无事时可以把手当作耙子,从颈部、肩部往手臂后方细细地耙下来,直到无名指。然后哪里痛就重点挠片刻,这样就能理顺三焦之气了。
5、麻和木经络不通引起的疼痛进一步发展就是麻或木。
比如我们盘腿坐得太久,下肢气血不通,就会疼痛;接着,经络被堵死,气血彻底不通,双腿就会麻木,只有改变坐姿,气血通畅才能恢复知觉。
麻和木的症状经常一起出现,但在中医里,它们的病因不同,“麻为气虚,木为血虚”,如果麻得重,说明气不足,木得重则说明血虚。
肢体出现麻木时,需要引起重视,尤其对于高血压病患者来说,一定要注意及时疏通经络,这样能降低中风的发生概率。
6、酸酸说明经络气血供应减慢,不能满足身体需求。
人在剧烈运动以后,比如短跑比赛,事后机体会发酸或者无力,这是因为短跑需要更多的气血供应,超过了正常机体气血供应的限度,导致气血供不上来而发酸。
正常状态下,消耗和补充是一个平衡,所以养生运动从来不是剧烈运动,而是气血供求平衡的运动、比如太极拳、导引术等,西方医学也非常推崇有氧运动,比如慢跑、柔韧性运动等。
如果机体某个部位无故发酸,或者轻微运动也发酸,则说明该部位经络不畅通,气血供应减慢。这个时候,拍打、按摩所在的经络,就可能发现潜在的痛、肿、胀等经络不通的症状。
经络疏通这样做
如果你的身体出现上面的症状,就要注意自己身体经络是否不畅了,要及时疏通经络,多运动按摩哦。
1、升温是疏通经络最有效的方法身体内寒湿重时,就如面对一块因冷而冻住的土地,你用按摩和针刺的方法是解决不了根本问题的。只有“大地”回暖,河流化冰,土地解冻,河流才会通畅,土地才会松软、透气。我们的身体也是一样,只要身体内寒湿重,身体内所有的管道就会因冷而收缩,身体内的肌肉、组织也会遇冷而板结。这时针灸、推拿、按摩等治疗方法对治疗各种疾病效果甚微,而且只能暂时缓解,复发率非常高。遇到这类情况时,就要同时学会为身体升温、排寒湿的技巧,才能让身体内全面化冻,各种管道自然畅通。
2、轻揉耳轮通肾气双手握空拳,以拇指、食指沿耳轮上下来回推摩1分钟,直至耳轮充血发热。中医认为全身精气有各脏器收集后交肾来保存,肾开窍于耳,耳朵上布满了全身穴位,所以按摩耳朵不仅能健肾,还能打通全身穴位。
3、梳头促进血循环用手指或木梳从额头前至枕后,从两侧的颞部至头顶进行“梳头”,每回50~100次,以晨起梳头为最佳。人体各条经络都汇聚于头部,梳头时要经过眉冲、通天、百会、印堂、玉枕、风池等近50个穴位,对这些穴位进行如同针灸的刺激,可以促进头部血流,疏通经络。
4、针灸按摩针灸按摩可帮助打通任督二脉和十二正经。古代养生学家认为,疏通经络可作为摄生的重要措施,而最简便的方法就是经常刺激、按摩、针灸三个重要穴位即合谷穴、内关穴和足三里穴。合谷穴可以防治颜面及五官方面的疾病,内关穴有助于防治心脏疾患,足三里穴则对预防五脏六腑特别是消化系统的疾病最有效。
5、莲花坐活动韧带坐时,屈左腿,将左脚的脚背放在右大腿的腹股沟处,双手放在左膝盖上,轻柔地做上下弹性运动数次,使之接触地面;然后换右脚。坚持运动能有助于活动人体多处韧带,使腿、腹、胸、颈部等肌肉得到充分伸展,保持经络畅通。
6、5字调息通五脏每天清晨,用鼻子吸气,嘴呼气,默念:嘘、呵、口四、吹、呼字,不要出声。每个字音对应一个脏腑:嘘对肝,呵对心,口四对肺,吹对肾,呼对脾。这是利用调节呼吸来调匀气息,疏通五脏。如果常念“嘘”可以养肝明目,常念“呵”可以泄心火等,长久坚持,会有一定作用。
7、三线放松通经络平卧在床上,将身体分为三条线,分别自上而下放松。第一条线(两侧):头顶-头两侧-颈部两侧-两肩-两上臂-两肘关节-两手。意念在中指端保持1~2分钟;第二条线(前面):面部-颈部-胸部-腹部-两大腿-两膝部-两小腿-两足背-十个脚趾。意念在脚趾部保持1~2分钟;第三条线(后面):后脑部-枕部-两小腿后部-两脚跟-两脚底。意念在脚心涌泉穴保持1~2分钟。
8、薄荷茶味疏经络取干薄荷叶15克,绿茶3克,冲入沸水1500毫升,待泡出味且稍凉后,滤去残渣,再加少量冰糖,或把鲜薄荷叶洗净,放入杯中,直接冲入开水。用于泡茶的有欧薄荷、绿薄荷和苹果薄荷,味苦辛,有健胃、通络之效,但是薄荷性凉,不易久服。
9、老丝瓜引导经络老丝瓜1条,切碎炒至微黄,研成细末,每次10克,用热水过服。老丝瓜筋络贯穿,类似人体经络。借老丝瓜气来导引人体经络,使气血通顺。深圳好满意家政http://www.hmyjz.com
10、药物温敷通过外服敷药膏也能起到疏通经络,促进气血运行作用。如追风壮骨膏,有追风散寒,活血止痛功效,用于风寒湿痹,肩背疼痛,腰酸腿软,筋脉拘挛,经络不通、四肢麻木,关节酸痛,筋骨无力。使用时,用生姜擦净患处,加温软化,贴于患处。温敷可以有助于活血通络。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 湿阻中焦,胃内存水,阴虚内热,虚不受补。
湿阻中焦,胃内存水,阴虚内热,虚不受补。
健康咨询描述:
曾经的治疗情况和效果: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调理
其他类似问题
医生回复区
擅长: 胃痛,颈椎病,腰椎病,眩晕,脱友及常见内妇儿科疾病
微信扫一扫,随时问医生
&&&&&&病情分析:&&&&&&您应该属于中医脾虚湿胜的情况&&&&&&指导意见:&&&&&&建议您可以服用健脾祛湿的中药来治疗,如参苓白术丸等
疾病百科| 亚健康
挂号科室:中医科、普通内科
温馨提示:合理安排工作,适时缓解过度紧张和压力,调整好休息和睡眠,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和习惯,从源头上堵住亚健康状态发生。
亚健康是一种临界状态,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虽然没有明确的疾病,但却出现精神活力、适应能力和反应能力的下降,如果这种状态不能得到及时的纠正,非常容易引起心身疾病。亚健康即指非病非健康状态,这是一类次等健...
好发人群:精神负担过重的人、人际关系紧张的人、压力大的人
常见症状: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长时间的不良情
是否医保:--
治疗方法:中医药物治疗
参考价格:39
参考价格:7.1
参考价格:15.8
您可能关注的问题
用药指导/吃什么药好
本品用于健脾、益气。本品用于体倦乏力,食少便溏。...
参考价格:暂无报价
1.本品养血息风,滋补肝肾。|2.用于肝肾阴虚所...
参考价格:¥21.8
您好,虽然我们的工作人员都在竭尽所能的改善网站,让大家能够非常方便的使用网站,但是其中难免有所疏漏,对您造成非常不必要的麻烦。在此,有问必答网向您表示深深的歉意,如果您遇到的麻烦还没有解决,您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联系我们,我们会优先特殊解决您的问题。
请选择投诉理由
涉嫌广告宣传
无意义提问
非医学类咨询
违背伦理道德
其他投诉理由
涉嫌广告宣传
无意义回复
违背伦理道德
复制粘贴内容
常识性错误
其他投诉理由
如遇紧急情况,请致电40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脾肾阳虚下焦湿热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