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外科医生微信聊天为何加了两千名患者?

Not Found The requested object does not exist on this server. The link you followed is either outdated, inaccurate, or the server has been instructed not to let you have it. Please inform the site administrator of the .新京报评论:红芯遭“扒皮” 科技创新别搞概念炒作 无论是舆论将其视作“汉...
一线 | 趣头条招股书披露运营数据:用户每天花费时间近1小时...
北京时间8月16日晚间,京东发布了2018年二季度财报,表现低于市场预期。中...
友情链接:登录人民网通行证 &&&
外科医生微信加了两千名患者&医患网络社交成新常态
日08:48&&来源:
原标题:外科医生微信加了两千名患者
  每天都有患者加刘洋医生的微信
  减重手术成功后,患者与刘洋医生像朋友一样在微信上打趣,寄饼干“报复”让自己减肥的医生
  今天是第一个“中国医师节”,北京青年报记者发现,近年来,医生们工作中也有不少新变化。
  随着微信等即时通信工具在生活中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医患交流不局限于医院内,微信、QQ等社交软件里的医患沟通正在成为常态。
  医生、患者互加微信、QQ,群聊的情况增多,有的医生甚至存了近两千名患者的微信。
  对此,有医生认为,这些即时通信工具方便了医患交流,双方获益;有医生则坦言,占据了不少私人时间,并且通过互联网谈疾病“有风险”。
  但多数医生都表示,这些接地气、便捷的交流工具的确增进了医患沟通,不少医生和患者通过手机交流成了朋友。
  即时通信工具里
  有近两千名患者
  “85后”刘洋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普外科的医生,他的微信可是“大号”,有2924名通讯录好友。而其中有近两千名都是患者。原来刘洋的门诊有些特殊,是为肥胖患者开设的减肥减重门诊。由于患者往往轻视肥胖对健康的危害,主动就医性比较差,在2016年门诊开设初期,刘洋通过微信做患者招募,后来患者越来越多,微信通讯录的人也越来越多。
  作为一名外科大夫,刘洋每天有三四台手术。每台手术后,刘洋第一件事就是拿起手机给患者回复信息,碎片化的时间几乎都用在回复患者信息上了。“现在不急的就通过微信、QQ咨询,我不忙的时候回复,急事儿才打电话。新媒体时代,微信、QQ的确方便了医生对患者的管理和沟通,很多随访都是在微信里进行,包括一些检查检验记录,或者伤口情况,拍一张照片传过来都很便捷。”
  “群聊”是刘洋管理患者的一个助手。“一对一的交流就太浪费时间了,很多患者咨询的问题都是一样的,群聊里可以集中回答。”刘洋说,现在他的微信通讯录里有两个群,一个是“术前群”,目前接近500人,都是招募来的患者,平时主要发一些肥胖相关知识、帮助患者分析是否需要做手术等;另外一个是“术后群”,里面是300多名做过减重手术的患者。每天睡前看一遍微信群,已经成了刘洋的一种生活习惯。
  刘洋的朋友圈里基本都是工作动态。“我原本就不太爱发生活的东西,后来微信里患者越来越多,生活动态就更不发了。”刘洋说,他也考虑过再申请一个账号,这样就把工作、生活区分开了,但由于各种原因迟迟没开。
  今年春节,刘洋的一位患者小宁通过即时通信工具给他发了一个信息:“我发烧了。”这几个字一下子引起了刘洋的关注,小宁刚做完手术一个月,怎么发烧了?刘洋赶紧与她联系,这才知道,小宁春节吃了三个饺子,以为不要紧,结果差点酿成大祸。因为按照手术要求,小宁在术后三个月内只能吃淡流食。初一吃了饺子以后,小宁就出现了胀气的现象,到了初五就开始发烧。正在老家过春节的刘洋一边远程叮嘱她到医院就诊,查血、做B超,一边收拾东西赶回北京,对小宁进行及时处理,避免了更严重并发症。住院一周左右,小宁便回家了。
  “大家千万别学我,我这是亲身实践的反面教材。”经过这次教训,小宁在刘洋的术后群里主动分享了自己的经历,并提醒病友们不要像她一样,“要不是有刘洋医生微信,跟他说了这个情况,我真不知道后果这么严重。”
  “医患群”成常态 科普占主流
  “医患群”已经成了不少医生微信里的普遍现象。刘月明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的眼科医生,同时也是著名眼底病专家魏文斌团队的一名医生。他的通讯录里有1900人,其中一多半都是患者。
  虽然通讯录有1000多名患者好友,但并不是每个提出添加好友的刘月明都会通过,“我添加的患者都是需要长期随访管理的、慢病患者居多。这样的患者加了微信才有意义,有助于他康复,很多外地患者不用一有点问题就跑来北京,可以先远程了解一下。同时也有助于我掌握患者情况。”刘月明说,“当然,一些情绪容易受人干扰的敏感患者不适合入群,重点随访的还是要辛苦些,单线联系。”
  目前,他的通讯录里有3个群,一个已经满员了,一个300多人,还有一个几十人的。群里基本上是疾病相同的患者,症状问题差不多,“有时候老病友还给新病友解答,比如,刚做完手术的患者提出一个问题,另外一个术后5年的患者就会分享经验。”刘月明说,病友间还可以互助,比如一个人来复查,顺便会拿着下个月需要复查的人的就诊卡,帮忙挂号和预约检查,后者复查时就能减少在京滞留时间。
  除了集中解答一些问题之外,刘月明的“医患群”更多的是发一些权威、有意义的科普文章。刘月明对自己群里的科普效果很满意。他说,患者都很遵守“群规”,科普做多了大家辨别谣言的能力也上来了,有人发谣言帖,其他人都纷纷主动辟谣。
  和患者“聊成”朋友 缓和医患关系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通过搭建在微信、QQ上的第三方医患沟通平台也让医生与患者的联系更为便捷。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普通外科副主任罗斌告诉北青报记者,大约有三分之一的患者提出过加微信,但他真正添加的只有非常少的一部分病例特殊患者,七八年来他的微信里只有二三十名患者。“但并不代表患者不能联系上我,现在有第三方沟通平台,给患者提供咨询的渠道,我收到信息后可以选择方便的时间回复,同时也保留了我的私人空间。”罗斌说。
  “10年前是给电话号码,后来是微博,通过微博问问题,现在换成微信了。”在罗斌看来,即时通信工具里的医患沟通是很方便的,时刻可以交流,咨询一些简单的问题,不出24小时一般就能回复。但相对来说,高年资医生对此不是特别的关注和感兴趣,年轻医生兴趣会更高,也更有精力。
  离开严肃的诊室,来到接地气的即时通信工具里,医生和患者之间的沟通都换上了轻松的外衣。采访中不少医生表示,通过微信、QQ联系着的患者,现在都成了很好的朋友。在他们看来,这也是缓和医患关系的一个桥梁。
  加,还是不加?医疗界看法不一
  采访中北青报记者注意到,用即时通信工具进行医患沟通,医生们主要有两种担忧,一是隐私,二是安全性。
  刘洋说,在没有做减肥门诊之前,也不太愿意把即时通信方式给患者,毕竟这是私人空间。但后来发现,很多工作还是需要通过手机联络患者,才能把专业工作做好。即时通信工具也减少了电话量,术后患者咨询的问题发在手机上,刘洋会在不忙的间隙进行回复。但刘洋坦言,这占用了他的很多非工作时间,有时候跟朋友、家人吃饭,他低着头一直回信息,没少遭埋怨。
  也有大夫对这一现象持保守态度。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刘佳勇医生认为,即时通信工具上的病情交流,不像出门诊那样给一个正式的治疗建议,应对突发或者特殊情况可以,但不应当成为治疗依据,风险较高。如果是通过群聊或者公众号提供一些科普知识给患者学习,是可以的。刘佳勇说,“病友群”的模式在国际上常见并且得到了肯定,同种类型的患者在一起互相交流,也可以让患者少走弯路。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生殖医学中心主任李媛也持同样的观点。她更愿意在群聊或者公众平台上发布科普文章,帮助患者提升医学知识,“面诊的时候会把患者的情况详细地捋一遍,但通过即时通信工具问诊,很难把患者的情况了解全面,也很难给出权威的治疗方案,如果较轻的问题比如感冒之类的还行。”
  本组文/本报记者 张小妹
(责编:池梦蕊、高星)
十年过去,北京成功申办2022年冬奥会,成为世界上首个既举办过夏奥会又将举办冬奥会的“双奥”城市。从,从夏奥到冬奥,北京的奥运故事还在继续。外科医生微信加两千名患者 医患网络社交成新常态|刘洋_新浪财经_新浪网
外科医生微信加两千名患者 医患网络社交成新常态
外科医生微信加两千名患者 医患网络社交成新常态
2018新浪十佳银行理财师大赛火热报名中!大赛分为个人赛和团队赛,将通过线上答题、理财话题直播、线下答辩等全方位多形式选拔银行理财精英,优胜选手将有机会拿万元现金大奖、享千万流量打造个人IP。【】
  原标题:微信、微博、第三方沟通平台……医患网络社交成新常态
  每天都有患者加刘洋医生的微信
  减重手术成功后,患者与刘洋医生像朋友一样在微信上打趣,寄饼干“报复”让自己减肥的医生
  今天是第一个“中国医师节”,北京青年报记者发现,近年来,医生们工作中也有不少新变化。
  随着微信等即时通信工具在生活中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医患交流不局限于医院内,微信、QQ等社交软件里的医患沟通正在成为常态。
  医生、患者互加微信、QQ,群聊的情况增多,有的医生甚至存了近两千名患者的微信。
  对此,有医生认为,这些即时通信工具方便了医患交流,双方获益;有医生则坦言,占据了不少私人时间,并且通过互联网谈疾病“有风险”。
  但多数医生都表示,这些接地气、便捷的交流工具的确增进了医患沟通,不少医生和患者通过手机交流成了朋友。
  有近两千名患者
  “85后”刘洋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普外科的医生,他的微信可是“大号”,有2924名通讯录好友。而其中有近两千名都是患者。原来刘洋的门诊有些特殊,是为肥胖患者开设的减肥减重门诊。由于患者往往轻视肥胖对健康的危害,主动就医性比较差,在2016年门诊开设初期,刘洋通过微信做患者招募,后来患者越来越多,微信通讯录的人也越来越多。
  作为一名外科大夫,刘洋每天有三四台手术。每台手术后,刘洋第一件事就是拿起手机给患者回复信息,碎片化的时间几乎都用在回复患者信息上了。“现在不急的就通过微信、QQ咨询,我不忙的时候回复,急事儿才打电话。新媒体时代,微信、QQ的确方便了医生对患者的管理和沟通,很多随访都是在微信里进行,包括一些检查检验记录,或者伤口情况,拍一张照片传过来都很便捷。”
  “群聊”是刘洋管理患者的一个助手。“一对一的交流就太浪费时间了,很多患者咨询的问题都是一样的,群聊里可以集中回答。”刘洋说,现在他的微信通讯录里有两个群,一个是“术前群”,目前接近500人,都是招募来的患者,平时主要发一些肥胖相关知识、帮助患者分析是否需要做手术等;另外一个是“术后群”,里面是300多名做过减重手术的患者。每天睡前看一遍微信群,已经成了刘洋的一种生活习惯。
  刘洋的朋友圈里基本都是工作动态。“我原本就不太爱发生活的东西,后来微信里患者越来越多,生活动态就更不发了。”刘洋说,他也考虑过再申请一个账号,这样就把工作、生活区分开了,但由于各种原因迟迟没开。
  今年春节,刘洋的一位患者小宁通过即时通信工具给他发了一个信息:“我发烧了。”这几个字一下子引起了刘洋的关注,小宁刚做完手术一个月,怎么发烧了?刘洋赶紧与她联系,这才知道,小宁春节吃了三个饺子,以为不要紧,结果差点酿成大祸。因为按照手术要求,小宁在术后三个月内只能吃淡流食。初一吃了饺子以后,小宁就出现了胀气的现象,到了初五就开始发烧。正在老家过春节的刘洋一边远程叮嘱她到医院就诊,查血、做B超,一边收拾东西赶回北京,对小宁进行及时处理,避免了更严重并发症。住院一周左右,小宁便回家了。
  “大家千万别学我,我这是亲身实践的反面教材。”经过这次教训,小宁在刘洋的术后群里主动分享了自己的经历,并提醒病友们不要像她一样,“要不是有刘洋医生微信,跟他说了这个情况,我真不知道后果这么严重。”
  “医患群”已经成了不少医生微信里的普遍现象。刘月明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的眼科医生,同时也是著名眼底病专家魏文斌团队的一名医生。他的通讯录里有1900人,其中一多半都是患者。
  虽然通讯录有1000多名患者好友,但并不是每个提出添加好友的刘月明都会通过,“我添加的患者都是需要长期随访管理的、慢病患者居多。这样的患者加了微信才有意义,有助于他康复,很多外地患者不用一有点问题就跑来北京,可以先远程了解一下。同时也有助于我掌握患者情况。”刘月明说,“当然,一些情绪容易受人干扰的敏感患者不适合入群,重点随访的还是要辛苦些,单线联系。”
  目前,他的通讯录里有3个群,一个已经满员了,一个300多人,还有一个几十人的。群里基本上是疾病相同的患者,症状问题差不多,“有时候老病友还给新病友解答,比如,刚做完手术的患者提出一个问题,另外一个术后5年的患者就会分享经验。”刘月明说,病友间还可以互助,比如一个人来复查,顺便会拿着下个月需要复查的人的就诊卡,帮忙挂号和预约检查,后者复查时就能减少在京滞留时间。
  除了集中解答一些问题之外,刘月明的“医患群”更多的是发一些权威、有意义的科普文章。刘月明对自己群里的科普效果很满意。他说,患者都很遵守“群规”,科普做多了大家辨别谣言的能力也上来了,有人发谣言帖,其他人都纷纷主动辟谣。
  和患者“聊成”朋友 缓和医患关系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通过搭建在微信、QQ上的第三方医患沟通平台也让医生与患者的联系更为便捷。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普通外科副主任罗斌告诉北青报记者,大约有三分之一的患者提出过加微信,但他真正添加的只有非常少的一部分病例特殊患者,七八年来他的微信里只有二三十名患者。“但并不代表患者不能联系上我,现在有第三方沟通平台,给患者提供咨询的渠道,我收到信息后可以选择方便的时间回复,同时也保留了我的私人空间。”罗斌说。
  “10年前是给电话号码,后来是微博,通过微博问问题,现在换成微信了。”在罗斌看来,即时通信工具里的医患沟通是很方便的,时刻可以交流,咨询一些简单的问题,不出24小时一般就能回复。但相对来说,高年资医生对此不是特别的关注和感兴趣,年轻医生兴趣会更高,也更有精力。
  离开严肃的诊室,来到接地气的即时通信工具里,医生和患者之间的沟通都换上了轻松的外衣。采访中不少医生表示,通过微信、QQ联系着的患者,现在都成了很好的朋友。在他们看来,这也是缓和医患关系的一个桥梁。
  采访中北青报记者注意到,用即时通信工具进行医患沟通,医生们主要有两种担忧,一是隐私,二是安全性。
  刘洋说,在没有做减肥门诊之前,也不太愿意把即时通信方式给患者,毕竟这是私人空间。但后来发现,很多工作还是需要通过手机联络患者,才能把专业工作做好。即时通信工具也减少了电话量,术后患者咨询的问题发在手机上,刘洋会在不忙的间隙进行回复。但刘洋坦言,这占用了他的很多非工作时间,有时候跟朋友、家人吃饭,他低着头一直回信息,没少遭埋怨。
  也有大夫对这一现象持保守态度。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刘佳勇医生认为,即时通信工具上的病情交流,不像出门诊那样给一个正式的治疗建议,应对突发或者特殊情况可以,但不应当成为治疗依据,风险较高。如果是通过群聊或者公众号提供一些科普知识给患者学习,是可以的。刘佳勇说,“病友群”的模式在国际上常见并且得到了肯定,同种类型的患者在一起互相交流,也可以让患者少走弯路。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生殖医学中心主任李媛也持同样的观点。她更愿意在群聊或者公众平台上发布科普文章,帮助患者提升医学知识,“面诊的时候会把患者的情况详细地捋一遍,但通过即时通信工具问诊,很难把患者的情况了解全面,也很难给出权威的治疗方案,如果较轻的问题比如感冒之类的还行。”(记者 张小妹)
责任编辑:张恒星 SF142
文章关键词:
图文直播间
视频直播间外科医生微信加了两千名患者,社交软件里的医患沟通成常态_凤凰财经
& 财经滚动新闻
& 财经滚动新闻 & 正文
外科医生微信加了两千名患者,社交软件里的医患沟通成常态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外科医生微信加了两千名患者,社交软件里的医患沟通成常态今天是第一个“中国医师节”,北京青年报
原标题:外科医生微信加了两千名患者,社交软件里的医患沟通成常态
今天是第一个“中国医师节”,北京青年报记者发现,近年来,医生们工作中也有不少新变化。
随着微信等即时通信工具在生活中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医患交流不局限于医院内,微信、QQ等社交软件里的医患沟通正在成为常态。
医生、患者互加微信、QQ,群聊的情况增多,有的医生甚至存了近两千名患者的微信。
对此,有医生认为,这些即时通信工具方便了医患交流,双方获益;有医生则坦言,占据了不少私人时间,并且通过互联网谈疾病“有风险”。
但多数医生都表示,这些接地气、便捷的交流工具的确增进了医患沟通,不少医生和患者通过手机交流成了朋友。
个案即时通信工具里有近两千名患者
每天都有患者加刘洋医生的微信
“85后”刘洋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普外科的医生,他的微信可是“大号”,有2924名通讯录好友。而其中有近两千名都是患者。原来刘洋的门诊有些特殊,是为肥胖患者开设的减肥减重门诊。由于患者往往轻视肥胖对健康的危害,主动就医性比较差,在2016年门诊开设初期,刘洋通过微信做患者招募,后来患者越来越多,微信通讯录的人也越来越多。
减重手术成功后,患者与刘洋医生像朋友一样在微信上打趣,寄饼干“报复”让自己减肥的医生
作为一名外科大夫,刘洋每天有三四台手术。每台手术后,刘洋第一件事就是拿起手机给患者回复信息,碎片化的时间几乎都用在回复患者信息上了。“现在不急的就通过微信、QQ咨询,我不忙的时候回复,急事儿才打电话。新媒体时代,微信、QQ的确方便了医生对患者的管理和沟通,很多随访都是在微信里进行,包括一些检查检验记录,或者伤口情况,拍一张照片传过来都很便捷。”
“群聊”是刘洋管理患者的一个助手。“一对一的交流就太浪费时间了,很多患者咨询的问题都是一样的,群聊里可以集中回答。”刘洋说,现在他的微信通讯录里有两个群,一个是“术前群”,目前接近500人,都是招募来的患者,平时主要发一些肥胖相关知识、帮助患者分析是否需要做手术等;另外一个是“术后群”,里面是300多名做过减重手术的患者。每天睡前看一遍微信群,已经成了刘洋的一种生活习惯。
刘洋的朋友圈里基本都是工作动态。“我原本就不太爱发生活的东西,后来微信里患者越来越多,生活动态就更不发了。”刘洋说,他也考虑过再申请一个账号,这样就把工作、生活区分开了,但由于各种原因迟迟没开。
今年春节,刘洋的一位患者小宁通过即时通信工具给他发了一个信息:“我发烧了。”这几个字一下子引起了刘洋的关注,小宁刚做完手术一个月,怎么发烧了?刘洋赶紧与她联系,这才知道,小宁春节吃了三个饺子,以为不要紧,结果差点酿成大祸。因为按照手术要求,小宁在术后三个月内只能吃淡流食。初一吃了饺子以后,小宁就出现了胀气的现象,到了初五就开始发烧。正在老家过春节的刘洋一边远程叮嘱她到医院就诊,查血、做B超,一边收拾东西赶回北京,对小宁进行及时处理,避免了更严重并发症。住院一周左右,小宁便回家了。
“大家千万别学我,我这是亲身实践的反面教材。”经过这次教训,小宁在刘洋的术后群里主动分享了自己的经历,并提醒病友们不要像她一样,“要不是有刘洋医生微信,跟他说了这个情况,我真不知道后果这么严重。”
现象“医患群”成常态 科普占主流
“医患群”已经成了不少医生微信里的普遍现象。刘月明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的眼科医生,同时也是著名眼底病专家魏文斌团队的一名医生。他的通讯录里有1900人,其中一多半都是患者。
虽然通讯录有1000多名患者好友,但并不是每个提出添加好友的刘月明都会通过,“我添加的患者都是需要长期随访管理的、慢病患者居多。这样的患者加了微信才有意义,有助于他康复,很多外地患者不用一有点问题就跑来北京,可以先远程了解一下。同时也有助于我掌握患者情况。”刘月明说,“当然,一些情绪容易受人干扰的敏感患者不适合入群,重点随访的还是要辛苦些,单线联系。”
目前,他的通讯录里有3个群,一个已经满员了,一个300多人,还有一个几十人的。群里基本上是疾病相同的患者,症状问题差不多,“有时候老病友还给新病友解答,比如,刚做完手术的患者提出一个问题,另外一个术后5年的患者就会分享经验。”刘月明说,病友间还可以互助,比如一个人来复查,顺便会拿着下个月需要复查的人的就诊卡,帮忙挂号和预约检查,后者复查时就能减少在京滞留时间。
除了集中解答一些问题之外,刘月明的“医患群”更多的是发一些权威、有意义的科普文章。刘月明对自己群里的科普效果很满意。他说,患者都很遵守“群规”,科普做多了大家辨别谣言的能力也上来了,有人发谣言帖,其他人都纷纷主动辟谣。
和患者“聊成”朋友 缓和医患关系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通过搭建在微信、QQ上的第三方医患沟通平台也让医生与患者的联系更为便捷。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普通外科副主任罗斌告诉北青报记者,大约有三分之一的患者提出过加微信,但他真正添加的只有非常少的一部分病例特殊患者,七八年来他的微信里只有二三十名患者。“但并不代表患者不能联系上我,现在有第三方沟通平台,给患者提供咨询的渠道,我收到信息后可以选择方便的时间回复,同时也保留了我的私人空间。”罗斌说。
“10年前是给电话号码,后来是微博,通过微博问问题,现在换成微信了。”在罗斌看来,即时通信工具里的医患沟通是很方便的,时刻可以交流,咨询一些简单的问题,不出24小时一般就能回复。但相对来说,高年资医生对此不是特别的关注和感兴趣,年轻医生兴趣会更高,也更有精力。
离开严肃的诊室,来到接地气的即时通信工具里,医生和患者之间的沟通都换上了轻松的外衣。采访中不少医生表示,通过微信、QQ联系着的患者,现在都成了很好的朋友。在他们看来,这也是缓和医患关系的一个桥梁。
争议加,还是不加?医疗界看法不一
采访中北青报记者注意到,用即时通信工具进行医患沟通,医生们主要有两种担忧,一是隐私,二是安全性。
刘洋说,在没有做减肥门诊之前,也不太愿意把即时通信方式给患者,毕竟这是私人空间。但后来发现,很多工作还是需要通过手机联络患者,才能把专业工作做好。即时通信工具也减少了电话量,术后患者咨询的问题发在手机上,刘洋会在不忙的间隙进行回复。但刘洋坦言,这占用了他的很多非工作时间,有时候跟朋友、家人吃饭,他低着头一直回信息,没少遭埋怨。
也有大夫对这一现象持保守态度。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刘佳勇医生认为,即时通信工具上的病情交流,不像出门诊那样给一个正式的治疗建议,应对突发或者特殊情况可以,但不应当成为治疗依据,风险较高。如果是通过群聊或者公众号提供一些科普知识给患者学习,是可以的。刘佳勇说,“病友群”的模式在国际上常见并且得到了肯定,同种类型的患者在一起互相交流,也可以让患者少走弯路。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生殖医学中心主任李媛也持同样的观点。她更愿意在群聊或者公众平台上发布科普文章,帮助患者提升医学知识,“面诊的时候会把患者的情况详细地捋一遍,但通过即时通信工具问诊,很难把患者的情况了解全面,也很难给出权威的治疗方案,如果较轻的问题比如感冒之类的还行。”
(原题为《外科医生微信加了两千名患者》)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北京铁路综合
北京青年报
中国台湾网
国是直通车综合
体坛扒一扒
天涯沦落人
凤凰网体育
洪超飞军事
澎湃新闻网
华夏经纬网
时尚丽人风行
中国新闻网
环球网台湾
环球时报国际
环球时报军事视频
牵着你的小手
厉害了中国制造
子弹已上膛
徜徉山水之间
全球零距离
宝你是我的命脉
自闭症治疗
小小社会人
已显示全部内容
凤凰财经官方微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外科医生微信名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