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所211学校在一批学校的二批专业和二批里都有录取,那么这两个区别在哪里?所学专业享受的师资力量相同吗?

五所交通大学曾经是同一所大学~~【211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81,909贴子:
五所交通大学曾经是同一所大学~~收藏
稍稍对中国高校有些注意的人都会知道著名的上海交通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但中国冠以交通大学名的却决不止这两所,至少西南交通大学和北方交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也同样引人注目。北大未名BBS里有一个交大国际论坛,由这四所交通大学,加上亚洲名校、台湾的新竹交通大学共同组成。那么,这五所间究竟有什么联系呢?相信大多数人除了知道上海交大与西安交大的血缘关系外,其他是一无所知的。因为交大的这历史太复杂,条理太乱,以至便是交大学生也不一定能说清楚。交通大学前身南洋公学诞生于1896年,与同为盛宣怀创办的北洋大学堂同为中国近代历史上中国人最早创办的大学。从此南洋北洋交相辉映,开创了中国高等教育史的新篇章。其实客观公正地讲,中国第一所具有高等学府意义的大学是北洋大学堂也即今天天津大学的前身,南洋公学则为第二。但由于19世纪末天津闹义和团,北洋大学堂师生被迫转移到上海南洋公学教学,因此近代中国第一批大学生是在南洋大学毕业,学生中较为出名仍在世的有曾任清华副校长的张维等。北洋大学堂虽然早于南洋公学,但由于战乱原因,发展一直不如南洋公学,特别是抗ri迁自西安联合北平其它院校成立北洋工学院,备受抗日战争战火摧残,已经逐渐消亡,直到解放后在天津旧址成立天津大学,但历史脉络已断,今非昔比。今日我们到天大网上主页上仍可看到“原北洋大学”字样,他们对历史传统的尊崇仍值得我们肃然起敬。话说回来,南洋公学由于地处上海,位于租界,免受战火侵拢,成立后发展很快,在本世纪二十年代中期前一直无可争议是中国第一高等学府,这当然一方面也是由于当时北大、中央大学尚末觉醒,而清华还末成立的原故。当时交大学生灿若星辰,出名的有黄炎培(后为共和国第一任政务院副总理)、李叔同、王安等。其中李叔同更是交大历史上独树一帜的人物,文词歌赋,样样精通,这在交大以工救国的办学百年历史上是罕见的。交大当时教学用的全是麻省理工学院的原版教材,被世人称为“东方MIT”。可惜到现在五所交大已经无人敢再提当年之勇了。百年沧桑变化,真是令人感慨万千。南洋公学创立后如同当时的政府变迁一样几经易名,甚至曾一度叫上海工业专门学校,直到本世纪十年代后期才有了个比较亮响的名字--南洋大学。可是好景不长,二十年代后,国民政府为了加强交通建设和教育,把当时南洋大学和唐山路矿学校(即现西南交通大学的前身)和北平邮政学校(即现北京交通大学的前身)联合起来成立了国立交通大学,归交通部管辖。本部设在上海,依次称第一、第二、第三交通大学,后两所后来又称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和北平工学院。   据说正因为叫交通大学,后来唐文治校长确定校庆的时候,就定于4月8日,取自交通是为了“四通八达”的意思;另外有种迷信说法,是“四分五裂”,后来交大确实是四分五裂的命,分成了五个交大,院系调整的还不算数。话说回来,自从归交通部更名为交通大学后,就把交大定位于理工科大学了,交大发展的方向基本确定了。   本来南洋公学时交大是具有很好的人文基础的,原来有个南洋公学特班,班主任曾是大名鼎鼎的蔡元培,该班培养了不少人很有名气的人文艺术方面的人才(如李叔同)。当时上海大多文艺名流都来进修,如同今天的交大中欧国际工商管理学院一样。据说连当初在上海失意落魄的蔡锷将军在红颜知已小凤仙的劝说下也来弄了个研究生文凭(野史),由此可见很有名气。后来,南洋大学时期人文气氛也不错,因为唐文治校长是前清进士翰林,是著名国学大师,本专业当然要有些活。到了交通大学时期,文科消失殆尽。有名的校友邹韬奋,在交大读土木时由于交大理工科要求严格,读得半夜吐血,读不下去,只好转学到圣约翰大学去学新闻了。要是没有趁早跑,恐怕中国近代史上又少了位名人,这只能说是交大的悲哀。后来交大除了理工科外,三四十年代逐渐兴办了管理学院,成为中国较早开办管理、财务等专业的大学之一,可惜解放后又被院系调整,调到复旦大学、上海财经学院去了,当时交大在人文方面一个比较有名气、可称大师级人物的教授朱东润也跑到复旦去了。后来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院长徐匡迪在上海交大211工程中预审中也指出“复旦是院校调整的最大受益者,而交大则是最大的受害者”,这当然也包括后来的1956年上海、西安两所交大的分裂。一个大学的发展与学校的领导紧密相关,一个好校长往往标志着学校发展的里程牌。北大有蔡元培、蒋梦麟、傅斯年;清华有梅怡崎、蒋南翔;浙大有竺可桢,路甬祥;在交大历史众多校长中,对交大发展起过重要作用的有盛宣怀、唐文治、叶恭绰、凌鸿勋、彭康、邓旭初(党委书记)。在二三十年交大名校长辈出,叶恭绰、凌鸿勋,还有黎照寰,交大也因此蒸蒸日上。当时交大的办学思路是建成“东方的MIT”,当时的交大的老师大部分是留美博士,水平非常高,如朱物华是哈佛博士,张钟俊是MIT博士,还有凌鸿勋,钟兆琳,王之卓等,不胜枚举。当时大学教授社会地位非常高,全社会对大学教授非常崇敬,工资几百个大元是当时普通公务员平均工资的十几倍。   当年的国立交通大学用的大都是MIT的原版教材,要求非常严格,有硬性的不及格率,能进交大都是千里挑一,能拿到交大文凭意味拿到了金饭碗。钱学森去美国加州理工时,发现许多东西跟在交大学的一模一样,要求免修得到批准;茅以升从交大唐山工学院毕业去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时,由于学习特别优秀,名列第一,校方决定从此对中国交大的留学生免试入学;王安去哈佛时,由于抗战没有带交大毕业证书和成绩单,哈佛知道是交大毕业的,决定破格录取。因为之前去哈佛的交大学生都非常优秀,交大当时不仅在美国而且在全世界都是具有相当知名度的。   由于二三十年代交大名校长治校有方,交大在国内享有盛誉,成为有志于工程的学子的最高学府。在抗战前交大达到了历史上最辉煌的顶点。当时中国的名校格局大体是中央大学,交通大学,清华大学平起平坐。中央大学是当时国民党的最高学府,由蒋介石亲自任校长,学科门类最齐全,综合实力最强。交大则是专注工程、管理类,是工程方面的最高学府。清华由于二十年代是留美预学校,在短短十几年间也名声鹊起,也日渐成为综合性大学,理工文都有很强实力。此时的北平大学经历了五四的荣耀,除了人文方面实力很强外,整体实力已经稍逊。当时交大南有交通大学上海本部,擅长机电类;北有交大唐山工学院,执全国土木之牛耳,交相辉映。这里特别要提一下唐山交大(即今西南交通大学),水平之高,名气之大,人才之多,当时绝对可以和上海交大本部平分秋色。现在从校史博物馆列出的一百三十多名交大出的院士,至少有三分之一是出自唐山分部。   抗战后交大上海分部内迁到陪都重庆,也说明了国民党对交大的重视,唐山、北平分部也内迁至贵州遵义,虽受一定的影响,交大依旧实力雄厚。但此时西南联大和中央大学实力已经强于交大。浙大由竺可桢治校后也奋起直追,到了抗战后也逐步赶上了交大。离开了大上海,交大发展也进入停滞不前阶段,抗战后,西南联解体后,失去了龙头老大的位置。当时的中国大学格局是中央大学、清华大学、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北平大学。交大仍是工程类的最高学府,但主要原因是因为中央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都已经成为综合性的大学。当时交大的名教授也明显少于上述三校。   返回上海后交大逐渐恢复元气。在四年内战中交大基本没有受太大影响,但交大学生也不再耽于书本,开始积极参加政治运动,用血的代价铸就了当时上海的“红色堡垒”。当时交大学生具有较强的政治意识,不少当时学生后来也因此成为了政治活动家,像丁关根等。解放战争后期,国民党败局已定,开始把交大的一些名教授带去台湾,如凌鸿勋、李熙谋等,正是他们后来在台湾恢复了国立交通大学(即今新竹交通大学),现在已经是亚洲知名学府,实力远超大陆四所交大。交通大学在迎来解放曙光的同时,也迎来了史无前例的高校调整。解放时的王之卓校长被调往武汉测绘学院。解放后的负责人开始是李培南,再后是彭康,前者是二野军队南下干部,后者是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学者,也是共产党干部。解放前后学校总体保持平稳过渡,实力依然很强, 继续保持“北清华、南交大”均衡局面。1952年院系调整,交大由具有相当规模的理、工、管理的多科性大学被拆成了机电类工业大学,有正副教授83人,设有5个系,21个专业,就机电类专业的配套和完整性来说,属国内领先。国家考虑到交通大学力量强、条件好,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要办成全国重点高校,1956年起面向全国招生人,发展规模定为12000人。还要创办很多新专业,包括原子能、电子计算机等国防尖端专业和一些理科专业。设想过两个方案:一是到郊区建校,曾察看过漕河泾和虹东乡两个地方。由于市政建设配合不上,水、电、排水、交通都成问题,投资很大,华东文化教育委员会与高等教育部几经研究,难以实现;二是在就地扩建。交通大学地处华山、淮海、番禺、虹桥四条马路中间,该处面积715亩,交大约占555亩。但实际使用面积仅约315亩,其余为棚户工厂、商店所占。1952年至1954年,花了大量钱财征收,总共达到672亩,已是山穷水尽,无法再进一步扩充。按此校舍,只能容纳学生6000人。对于交通大学的发展来说,还远远不敷需要。当时上海土地的征收费用(包括各倍种损失赔偿)是西安的10倍。就在交通大学六十周年的1956年前后的二次院校调整中,交大上海本部再次被拆分。今日五个交大局面最终形成:当时中央考虑到东西部院校不均衡,决定在贫穷落后的大西北建立一所高水平大学。挑来挑去,北京的高校加强还来不及自然不在考虑范围;中央大学已经消亡并且政治上也不太“可靠”;上海高校最多,交大实力最强,交大解放前后又是红色大学,无论学术和政治都最合适,于是当时国务院和高教部就选上了交大。当时的交大党委和校领导一听,觉得中央把这么光荣的任务交给交大,是对交大的信任,也就接受。于是彭康等校领导就到西安去选校址,直到1956年西安校舍盖好后要搬家时问题发生了。交通大学迁走后,上海没有一所机电类工业大学。因此上海要在交大原址筹建南洋工学院(上海市政府以部分交大师资为班底筹建纪念交大前身南洋公学的学校,目的是为了巧妙保留交大)。传闻师资要从交大抽调,这样就引起了交大部分师生的情绪波动。 复旦大学张孟闻教授提出:”交通大学是在上海有60年历史的著名机电学校,与上海各厂有血肉联系,不应该随便内迁。与其让交大迁走以后重新再办一个机电学校,未必能胜过交大,何不就交大作留下的打算。交大在过去有其光荣的历史,在当前上海有其应该负荷的任务。为什么不能考虑留下来呢?市委在这方面不说一句话,给人一个印象,即是科技人才乃至机构的撤离上海,上海并不在乎。“这一对上海市委提出批评的发言,在日《解放日报》上发表以后,更加引起交大上海师生在思想上产生迁校是否有必要的问题。特别是交大第一批师生搬迁以后,新成立的南洋工学院和上海科学院等单位都争拉交大的教师。当时交大的教师中大部分都是上海人或在上海住了很长时期,对上海和交大感情都很深,部分教师觉得西迁是削弱交大,感情和生活都不能接受,但由于当时的政治气氛都不敢提出来,只好逐步开始西迁。到了1957年,西迁问题在交大师生引起了强烈的讨论。当时分成两派:支持派主要是政治上支持加强大西北建设的年轻教师和学生;反对派主要是老教授和认为这样会削弱交大的教师,已经到西安的师生生活很不适应也助长了反对之风。结果越吵越大,还没搬一半就停下来了。高教部长杨秀清部长向周总理汇报了这个情况。周总理亲自召集交大校领导和老教授进行研究。周总理明确说,西迁就是要牺牲交大支持大西北,并提出三个方案:要么继续全部迁到西安;要么已迁去的全部迁回;要么维持现状一边一半,迁不迁由你们决定。其实当时绝大数教师都反对西迁,但这在政治上是什么后果大家也都明白。经过细致反复的讨论,采用了折中的办法,1957年6月学校提出“交通大学分设上海、西安两地,两部分为一个学校, 一个系统,统一领导”的新方案。但此时大部分的设备和档案已经先期运到西安,教师和学生也有60%到了西安。机械系、电机系、动力系等较早过去的留在西安;造船系、起重机械系等没过去的则留在上海;同时允许已经去西安感到不适应的或妻了和子女不便可回上海。于是一个交大,上海、西安两个分校就形成了。8月,在高教部协调下,交大留在上海的部分与上海造船学院、南洋工学院合并组成交通大学上海部分;西安的西北工学院、西北农学院的部分及西安动力学院的全部并入交通大学西安部分。9月,国务院正式下发 《关于交通大学迁校问题的批复》,周恩来总理亲笔致函高教部杨秀峰部长,正式函告国务院批准交通大学分设两地的新方案。由于两地较远,不便统一管理,1959年交大终于分裂成西安交大和上海交大。上海交大有6个系19个专业,西安交大有11个系23个专业,不相伯仲。   1959年分成了两个交大后,彭康校长去了西安交大,程孝刚、朱物华副校长留在了上海交大。实是求是分析,在分割过程中,老教授中有三分之二留在上海,包括当时交大全部四名中科院学部委员:周志宏、程孝刚、朱物华等,还有著名的周铭、陈石英、张钟俊、朱麟五等;三分之一的老教授去了西安,著名的有钟兆琳、陈大燮、张鸿等。这也是上海交大七、八十年代学部委员比西安交大的多的重要原因;在中青年教师中有三分二去了西安,三分之一留在上海。去西交的教授只有23人,副教授只有10人,教职工总共有178人(这恐怕只占老交大的教职工总数的1/3不到),而老交大的当时教授在100名以上,副教授在300名以上,其他的教授、副教授都留在了上海。在改革开放后,又有不少是上海人的西安交大教师陆续调回上海交大,如杨世铬等,使得上海交大元气逐渐恢复。这股潮流直到80年年代还在延续,留在西交的老交大教师就更少了,而这点是西安最不愿提及的。因为最近西交的一个院士谢友柏也回上海交大。按照西安交大在1996年在《研究生学位教育研究》杂志上的说法是:“实验设备的大部分,60%的教师去了西安交大”。上海交大对去西安的教师从来没有进行统计,但老交大的风水宝地留在上海这点则是毫无疑问的。  交大分家好比兄弟俩,一个出远门,一个留在家里,结果导致了后来相互争遗产的历史问题,并产生两个交大之间的精神上的分裂和对立情绪,一直延续至今。这种对立表现为到底是爱国还是爱交大。去西安的认为留在上海的是逃兵,而且独自霸占了交大的遗产,西安交大才是正宗交大。而上海交大则认为上海交大保存下了老交大的底蕴,由于解放前人们为了区别唐山交大和北平交大习惯称在上海的交通大学本部为上海交大的历史缘故,在名气方面也确实是占了很多便宜,对西迁历史很少也不愿意再提起。而且交大校友由于毕竟在上海念书对上海交大也比较有认同感,校友各种简历也全部写上海交大,比如江总书记和两院院士的介绍以及平常的说法都说是上海交大毕业的,没讲是交通大学毕业,更不用说是西安交大毕业的。老校友们捐钱也大部分都给上海交大,统计上海交大获校友捐款就达数亿,校内各种建筑都是校友捐盖的。这对于西安交大在感情方面肯定是不能接受。于是争论谁是正宗也越来越激烈,并在百年校庆的到来前达到白热化的程度。“交通大学”四字皆是出自老交大校名字体,故而常被解读为各自自认正统。西安交大坚持认为彭康校长带了三分之二的师生和90%以上的档案以及交通大学的校牌去了西安,因此是西安交大才是正宗。上海交大则认为当时西迁老教授很多都没走,况且后来西安还有不少教师和学生跑回上海交大,而且上海交大得了老交大的家产(徐家汇老校园是老交大校友的寄思所在,保留了老交大各时期的历史建筑以及南洋公学的界碑),还用争谁是正统吗?去西安的对大西北是作了很大的贡献,但生活却水土不服,感情上念念不忘上海;留在上海的使老交大在上海得以延续,生活上也比较好,但在政治上抬不起头,不少反对西迁的在文革残遭批判。其实,如果是纵向比,两所交大综合实力都堪称一流,一所能进入全国前四名,一所能进入全国前十名;如果横向比,论名气上交比西交响,再加上地理位置又好,高考学生的分数线比西交高不少,校园硬件设施比西交强得多。大部分校友仍能客观看待这一问题,认为两所交大同源于一所老交大,并无正统与支庶之分,因此争论该问题毫无意义。海外的校友对交大有种亲切的称呼,以西交为唐城交大,上交为申城交大。唐申二校,一西一东;一黄原,一东海;一长乐坊,一徐家汇。以黄原上高大的城墙卷积厚重的长乐坊,凭东海边呼啸的海风振荡轻扬的徐家汇,谐振东西于海山,卷舒南北之晴空,则“交通大学”四字几可无愧无憾。   现在,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北方交通大学、新竹交通大学五所交大已联合成立“交通大学校友总会“(Jiao Tong University Alumni Association)。其宗旨是:加强校友与母校、校友之间的联系、团结和合作,发扬交大的优良传统,共同为振兴中华,为增进各国人民之间的友谊,为母校的发展贡献力量。其任务是:沟通校友与母校、校友之间的联系、发挥海内外校友的智力优势和广泛影响,为母校的发展作贡献,为祖国的统一和现代化建设作贡献。而交大海外校友因其饮水思源,爱国荣校的光荣传统,虽身居海外,却仍然魂系母校,积极关心母校,从学术上,财力上,社交等方面鼎力支持母校发展教育。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交大海外校友超过5000人,遍布世界各地,其中主要集中在美国,加拿大,riben,澳大利亚,巴西,以及香港,台湾地区,并且都成立了当地校友会,定期举行校友活动。在美国,交大校友最多,校友活动也最活跃,在纽约,华盛顿,南加州,北加州,休斯顿,中西部,纽芬兰等地均建立了校友分会,每5年举行交大校友大团聚活动。2000年第7次全球交大校友年会已经圆满结束。据当时《世界日报》报导,来自台湾的老校友蒋光照,在会议结束前,宣布“全球交大校友联谊会”成立。首任会长为汪道涵;副会长8位包括五校现任校长谢绳武、谈振辉、周本宽、张俊彦、王文生及美洲校友会总会会长李天和、台湾交大校友会长郭南宏、香港交大校友会长陈明敏;秘书长蒋光照。香港校友会也十分活跃,同母校联系密切,支持甚大。每年4月8日校庆,海外校友不远万里,纷纷返校,参加毕业周年大联欢并捐款捐物,讲学指导,以表达海外赤子的心意和期望。留学riben的校友均是80年代以后出国深造的,大都已获得硕士、博士学位,并在大学任教或在大公司任职,于1998年汇集l00多位校友成立了留日校友会。   交大百年,天下一家……
不过也只是曾经了..
并没有什么卵关系
原本的交通大学是一个系统,属于交通部的大学系统,压根就不是一个学校,就跟美帝的加州大学系统一样
无知者无畏。另外,新竹是野鸡,只是因为统战原因。兰州交大是嫡系,但是实力不济,不被认可。但是,以前也不是同一所学校。
青铜星玩家
百度移动游戏玩家均可认证(限百度账号),
近代中国第一批大学生是在南洋大学毕业是上交人杜撰的
交通大学排名上交洗脚西南交
台湾国立交通大学
我居然看到了中正公亲自出任交大校长 屌的飞起
通篇一看,都在介绍上交和西交如何牛逼,你当唐山交大是空气么?
老走资派都留在了上海。
有名的校友邹韬奋,在交大读土木时由于交大理工科要求严格,读得半夜吐血,读不下去,只好转学到圣约翰大学去学新闻了。要是没有趁早跑,恐怕中国近代史上又少了位名人~~~~~~~~~~~~~~~~~``严格说,邹韬奋是在唐山交大读土木工程累得吐血,才转读新闻专业。可见唐交管理之严。
哎,别提内战分裂的问题,就建国后一次西迁,十几次的援建,院系拆分,学术停滞不前,把个120年历史的曾经的东方MIT(这东方MIT可不是自己封给自己的,是当时世界认可的),世界级的名校,硬生生变成了个不入流,连个清华、复旦都不如……如今想再雄起,难,难,难。
现在台湾的交大哪里敢说实力远超国内的四所交大?别被上交和西交落下太远才对吧。。
四所交大(台湾的不算)排名:上交>西交>北交>西南交
楼猪,西南交,北交都比新竹交通厉害了,你怎么就不知道呢,可以给个理由吗?
你确定新竹交狂甩四所交大?
目前中国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新竹交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华东交通大学,大连交通大学,兰州交通大学,重庆交通大学这九所交大都有渊源,一脉相承。当前实力最强劲的是上海交大,最有潜力的是北京交大,地理环境最优雅的是大连交大(北国海滨)。
因此近代中国第一批大学生是在南洋大学毕业,学生中较为出名仍在世的有曾任清华副校长的张维等。曾任清华副校长的张维是唐山交大土木工程系1933届,土木工程系1933届一个班竟出了四院士严恺(中国水利学会理事长)张维(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林同骅(美国工程院院士)刘恢先(世界地震工程之父),
西安交大是正统
西交源自北洋路矿学堂好不好
交大历史你确实搞清楚了,但对于西交和上交的关系上明显失之偏颇:如果真的像你说的那样,上海地方那么好,远远优于西安,上海交大自东西两交大分开后,到院校合并前,绝大多数指标都大幅度落后西安交大是怎么回事?如果不清楚问问八九十年代的大学生或者查一查资料看看那个时候两个交大实力对比有多大。至于那个时候学部委员的数据明显也不对,西安交大学部委员有多少,在全国到底是什么地位建议再查一查;说老交大校友都说自己是上海交大毕业的是臆测吧?我所了解的除江等不多的几个,绝大多数只说自己是交通大学毕业的,我接触过都这么说。从你排的历史图中把西南交大一支放在中心位置,可以断定你不是西交大的,也不是上交大的,基本断定是另一支的。
准确来说国立大学第一批毕业生是北洋大学1899年底,1900年元月,
登录百度帐号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
学校新闻 · NEWS
近日,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省级决赛圆满落幕。我校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2016级财务管理4班刘秀文和2016级工程造...
学校公告 · NOTICE
教务信息 · EDUCATION
学工信息 ·
STUDENT WORKER
招生专栏 ·INVITATION WORK
地址:河北省保定市南二环1689号
邮编:071000
传真: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当前位置: >
华南理工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金融学专业高级研修班招生简章
学制:2年&&&学费:22000元&&&上课地点:广州
专业方向:金融学专业 所属专业:金融学
一、学院简介
  华南理工大学是直属教育部的全国重点大学,&211&和&985&建设学校。经过6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华南理工大学成为以工见长,理工结合, 管、经、文、法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位于广州大学城,设经济系、金融系、国际经济与贸易系、电子商务系、物流工程系、旅游 与酒店管理系、会展经济与管理系。学院师资力量雄厚、办学条件优良、学术氛围浓郁,是我校近几年发展较快的学院之一。目前,学院正在通过改革和创新,提高 教学、科研水平和社会影响力,在10&15年的时间内,培养国内一流的经济管理人才、科学研究水平达到国内一流并具有国际影响力、在华南地区具有重要社会 影响力、在国内具有较高社会知名度。
  学院拥有统计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授予经济学博士)、管理科学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金融工程与经济发展、电子商务、物流工程方 向)和旅游管理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拥有应用经济学、统计学、管理科学工程(金融工程与经济发展、电子商务工程与应用、物流工程与管理方向)和工商管 理(旅游管理)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拥有金融硕士、保险硕士、工程硕士(物流工程领域)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拥有经济学、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电 子商务、物流工程、旅游管理、会展经济与管理等7个本科专业。各类在校学生共2790人,其中博士研究生46人,硕士研究生419人,本科生2325人。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115人,其中教授22位,副教授44位。同时,学院还聘任了多位国内外的知名专家学者作为兼职教授、顾问教授和讲座教授。全院有博士生导师18位,硕士生导师58位。雄厚的师资力量为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二、&同等学力课程研修班&项目简介
  华南理工大学同等学力课程研修班是由华南理工大学研究生院统一管理,学院负责培养的正规教育项目。学员将系统学习研究生培养方案里所规定的各门课程,掌握研究生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
  1、项目特色
  灵活的学习方式:
  免试入学。系统地学习学术型硕士专业培养课程,掌握专业基础理论知识;
  在职周末上课。使学生能够更好的兼顾学习、工作和生活;
  师资队伍:
  由精通理论又熟悉市场的资深教授、副教授以及有博士学位的讲师担任。
  多重增值服务:
  学员不仅可以与行业精英共同学习、交流,同时将作为华工校友,编入《华南理工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校友录》,可建立终身受益的个人和企业关系网络。同时还可以免费参加经济与贸易学院定期举办的各类专题讲座。
  优秀的学员群体:
  您的同学来自于金融经济等各行各业的管理部门精英。
  2、证书授予
  修完规定课程,成绩合格者,颁发华南理工大学签署的《华南理工大学同等学力课程研修班结业证书》。
  3、招生对象
  已获得学士学位满一年以上的在职人员。
  4、学费
  11000元/人/年,学制2年,共22000元,不含论文指导答辩费和教材资料费。 (学费按学年分别缴交,于每学年9月份开学前付清。)
  5、教学管理
  学习年限:2年,周末上课。寒暑假、法定假期不上课。
  招生人数:每个专业方向50人,(额满为止,报名从速)
  上课地点:华南理工大学校内教学大楼
  6、录取
  根据免试择优录取的原则,经华南理工大学研究生院审查批准以后,统一发放录取通知书,被录取者按通知书规定时间、地点办理缴费入学手续。
三、招生专业
  金融学专业
  专业介绍:
  经济与贸易学院金融系目前已经成为在华南地区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教学和科研单位。金融系近年来承担并参与了国家级、省部级及其他地方政府、企业委 托的科研项目40余项,出版教材与专著10余部, 在国际国内权威期刊发表论文100多篇。2003年获得&金融学&硕士点和&金融工程与经济发展&博士点,2004年金融工程研究中心获得广东省人文社科 重点研究基地。2009年,金融工程研究中心获得第一届广东省金融创新一等奖,这是获得省金融创新奖的唯一科研院所。2012年,金融工程研究中心再次获 得广东省金融创新奖。
  金融系目前招收攻读管理学、经济学博士学位、经济学硕士学位、金融硕士专业学位以及经济学学士学位的学生,同时,金融系结合本学科的特点,为各级地方政府、各类企业以及银行、证券、保险、企业财务等部门提供政策建议或咨询、培训等服务,赢得了良好的声誉。
  培养目标:
  金融学硕士旨在培养具有宽厚的经济学理论基础,牢固掌握系统的金融学理论和现代分析技术,了解本学科的最新发展,具有观察和分析现实金融问题能力的高级专业人才。
  招生方向:
  1、金融投资分析
  2、金融机构管理
  3、金融风险管理
  4、金融市场
  5、公司金融与资本运作
  6、公司财务管理
  7、金融工程与行为金融
  课程设置:
高级宏观经济学、高级微观经济学、金融经济学、金融计量学等
证劵投资组合、资产定价、金融理论与政策、金融机构管理、资本运作、金融工程学、行为金融学、时间序列分析、金融统计、银行理论与制度研究、农村金融发展专题等
四、报名工作
  报名时间:正在报名中,周一至周日都接受报名。
五、报名资料
  1、毕业证书、学位证书、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2、交彩色照片4张(含一张大一寸蓝底及一张小一寸蓝底,铅笔背书姓名);
六、申硕须知
申请人必须已经获得学士学位,并在获得学士学位后工作三年以上。
  1、同等学力研修班修满学分,经研究生院培养办公室确认成绩。
  2、通过培养办公室的资格审查,参加国家统一组织的学科综合考试和外语考试,成绩合格。
  3、申请学位的时间:每年三月和十月的星期五,其余时间不受理。
  4、申请时提交材料
  (1)学士学位证书;
  (2)本科毕业证书;
  (3)与申请学位相关的科研成果(核心期刊一篇、一般公开刊物两篇);
  (4)全国统一考试英语合格证书、学科综合考试合格证书;
  (5)同等学力申请学位申请书。
  5、资格审查
  学位办公室验齐上述材料后,对申请人进行形式审查。对申请人在教学、科研、专门技术、管理等方面做出的成绩进行认定,确定申请人是否基本具备学位条例规定的硕士学位的学术水平要求。
  资格审查通过后,学位办公室向申请人发出接受申请通知书。资格审查通过之日为批准转入论文工作之日。
  (期间是否需要补修有关课程,发表学术论文要达到要求等。)
  6、学位论文工作
  资格审查通过后,院系指派研究生指导教师对申请人进行必要的指导。申请人应在批准转入论文工作之日起一年内提交学位论文,并在提交论文后半年内完成论文答辩。
  7、答辩与学位授予工作
  至学位办申请答辩并办理有关手续。未经学位办同意私自答辩,答辩无效。答辩通过,经分会审议、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议通过,发放同等学历申请硕士学位证书。
  8、强调事项
  自同等学力研修班获得第一门成绩的时间起,至申请学位5年内有效,至论文答辩完毕6年内有效。
  科研成果的相关性、学位申请的时间、课程有效时间。
  9、同等学力申硕优势
  (1)不考数学,只考外语和专业综合两门;
  (2)可以分阶段参加外语和专业综合考试,每通过一门都保留成绩,压力相对较小;
  (3)先免试入学,获得学士学位满三年这可以修学分和申硕考试同步进行,节省时间,最快3-3.5年就可以获得硕士学位;
  (4)不划分数线,只要考及格就可以,同学之间没有竟争性;
  (5)只有入学的学员才能参加申硕考试,竟争
★联系方式
咨询电话:
在线咨询:(QQ)
邮  箱:
责任编辑:(华南理工大学编辑部)
相关专业:
400-821-5660
Copyright & 2010 - 2018 万通教育.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一个学校一批二批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