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14.15岁还在换牙上小学的

百度拇指医生
提示:检测到您的浏览器未开启JavaScript,请开启后刷新页面重试:)
百度拇指医生
问题不存在或已被删除。返回吴磊15岁还在上小学吗?我14岁我都上初三了_百度知道
吴磊15岁还在上小学吗?我14岁我都上初三了
答题抽奖
首次认真答题后
即可获得3次抽奖机会,100%中奖。
你的回答被采纳后将获得:
系统奖励15(财富值+成长值)+难题奖励30(财富值+成长值)
采纳数:1446
获赞数:6952
擅长:暂未定制
不是去年在上初二
子兮的夏丶
子兮的夏丶
采纳数:16
获赞数:371
他上高一了吧。。
而且吴磊的家人在打理他的演艺事业
为你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Twinkle茅仓小学义教 | 盛夏的七月,感谢你们来过
秉着“览多彩世界,立高远志向”的初衷,我们来到了这里。我们想通过我们贯穿古今、富有国际化特色的课程来带给孩子们更多对于世界的好奇。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这10天眨眼间就接近尾声。7月26日,我们为期10天的义教之旅在一片其乐融融的氛围下落下了帷幕。
合唱《隐形的翅膀》
夜空中最亮的星——献给可爱的孩子们
也许大自然也知道,对于年轻的心,离别太艰难。汇演进行到尾声时,原本烈阳高照的天气突然变的风起云涌,不到一会便大雨倾盆,文艺汇演不得不被迫暂停。
再大的雨,也要唱完这一首
顺应着冥冥中安排好的多一点陪伴,大雨打断了汇演,却延长了我们陪伴他们的时间。孩子们似乎了知晓我们了我们的心事,低年级班的小可爱,为我们唱起了来不及表演的《我相信》。我们相信,此行绝对不仅仅是陪伴、嬉戏而已,我们大学生的形象已经深入他们内心;我们相信,大学梦的种子会在他们的心底萌芽。
彩虹,是他的语言
人生终究没有不散的宴席,雨在10分钟后便戏剧性地消失了,似乎除了地上的积水和我们被雨淋湿的衣服,没有其他雨来过的痕迹。烈日又挂在天空上,好像在告诉我们是时候给这段旅程画上句号了,是时候该告别了。
离别总是令人伤感的,我们都明白我们在这些孩子的人生中只是过客而已,但,我们在这短短的十天里,他们同样给予了我们无可替代的陪伴。
在我们上车之前,不少学生已经热泪盈眶;虽然我们前几天就将联系方式留在了一个公共的联系薄上,但是不放心的他们还是焦急的拿着本子找一个又一个老师,想与我们永远相伴。
他们目送着我们离开的时候,我们其实也在目送着他们心向远方出发。
回忆此次充实的义教历程,10天似乎尤为短暂,很多老师感慨仿佛昨天才刚刚到这,今天便要离开了。其实,对于人生而言,10天的时间很短,而这段回忆如一匹长布,足以回味半生。
接下来,我想,和你一起和探索,这10天何以精彩到足够回味半生。
Twinkle的成立
Twinkle义教团队是由2018年5月正式成立。我们意在因爱而闪耀。我们是由11位广工大学城校区和11位番禺校区的小伙伴组成的22人团体。
或许,我们每个人来到茅仓小学都有着不同的目的,但是,我们每个人都有一颗想想要在孩子们的心田种下大学梦种子的赤诚之心。
也许是团队的每个人的共性使我们在10天的义教里,队员之间一见如故,互帮互助,携手前行。
初到茅仓小学
一夜火车,半天调整后,我们坐大巴抵达茅仓小学。现在已是暑期,本以为今天迎接我们的会是寂静的校园。谁知,一到校门口一群小朋友闻声蜂拥而上,把我们包围。他们笑脸把内心的热情、喜悦、纯真毫无保留地展现,令我们由衷地欢喜,也深感责任重大。这十天不仅仅是陪伴,嬉戏;我们还带着一颗梦想的种子,如何让着种子在孩子们的心田扎根是我们轻松的欢笑声里隐藏的深沉。
在简单放好置行李后,我们与孩子们用学校的体育器材玩起了游戏。
玩大跳绳,似乎不符合我们这个年龄的气质,风华正茂的少年玩起这个,也略显笨拙。
别看他们年纪小,玩起篮球的认真劲,读大学的哥哥们也要敬畏三分。
故事的小黄花,一直随风飘着
几天的课程下来,我们渐渐地感受到,相较于辅导学习、立下高远志向,孩子们更享受、更珍惜的是陪伴。
他们每天都迫不及待地早早回校,每天下课都得到老师的那一句再见,那一个点头的肯定,才愿意离开学校。在校的课间,他们不曾浪费,每一天,每一个课间,都拉着老师游戏,缠着老师聊天。
这群孩子,几乎都是留守儿童。他们的一举一动似乎都在表达着他们需要关怀式的陪伴。他们在课堂上积极举手,抢着发言,渴望夸赞;他们任何时候都在期待老师的目光时,还有的他们渴望大哥哥把他们背起来,甚至放在肩上。这些简单的举动,我们会尽量照顾。我们在自己备课之外的时间,都尽量陪着孩子们,满足他们对陪伴的渴望。
致无私奉献的你
7月20日,是钟晓文老师的生日。与以往不同,这一天陪伴着她的是种梦想的年轻的我们。晚餐过后,大家还像往常一样激烈讨论着第二天该上课的内容。文静的晓文老师还像平日,一个人带着耳机在学校到处逛着,也许在思念远方的家,也许在回味当天的点滴。
今天的例会有点特殊,快到时间了,办公室里刚刚还在激烈讨论的那群人却不见了。只见队长在群上发了通知【会议地点改到教室】;可教室还是漆黑一片啊。
等晓文老师到达教室后,还来不及反应发生了什么,就被拉去玩“天黑请闭眼”的游戏。
我们快速把玉裕老师和跃虎老师下午偷偷去镇上买的蛋糕摆在了桌子上,点亮蜡烛。当那个点着蜡烛的蛋糕被端到面前,“生日快乐”的祝福歌声响起,晓文老师显的有些紧张,当我们热闹的起哄时,她感动而不知所措的看着插着蜡烛的蛋糕。
晓文老师为了不给我们添麻烦,只字不提生日的事情。(幸好,中午有人听到晓文老师在跟妈妈打电话)
她说,这次生日应该是20岁前最难忘的;她收获了孩子们天真无邪的笑脸,还有这几天一起努力奋斗结下的友谊。
一个也不能少
在几天的授课后,每晚的例会侧重点也从老师的授课内容转到了学生特殊情况上。
农村教学条件落后,基础差的问题凸显。老师在辅导学生暑期作业时,发现三年级很多学生连简单的十位数加法都不会,而且,不愿意主动思考,总是被动等答案。
我们想尽最大努力提高他们的成绩,但,我们也明白10天的义教很显然改变不了他们从小到大的学习基础。那该怎么办呢?义教老师们一度陷入了沉思,是不是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到爱学习的孩子身上呢?不行!
团队内部一致坚持,学生们还处于学习兴趣的培养阶段,我们需要更多的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他们才有可能改变自己,改变人生。所以,对于每一个学生,我们都不会放弃。基础差的学生,我们会在讲解作业的时候做特殊辅导,尽可能让他们有更多努力的自信。
等你下课,一起回家
上了几天的辅导作业课,我们发现孩子们普遍是爱上学,不爱学习。而且,大多数人对自己的学习没有信心,更谈不上努力。为此,我们决定对这个现象进行调研。同时,为了更切实了解学生的情况,因材施教。我们决定到学生家里走访,了解孩子们的放学生活,调查家长对于孩子读大学的态度。
在家访的过程中,我们了解了留守儿童由爷爷奶奶带着的生活场景。佳欣老师与学生奶奶交流后,明白了奶奶对孩子学习的重视,也与奶奶交流了对孩子学习成绩的看法,佳欣老师建议:要培养一个大学生,就要尊重孩子的努力,多鼓励她。晓文老师与学生立下七年之约,与学生在七年后相约在大学见面。
家访,让我们了解了孩子们放学后的生活情景,针对放学后的时间,我们建议孩子们要学会为爷爷奶奶分担家务,同时,每天要留一定的时间学习。另外,针对奶奶担心的孩子学习有难题,家里没有人答疑的情况,我们决定每天设定19:30-21:00为在线答疑时间.
在陪伴他们回家的路上,孩子们表达了对我们义教的看法。在我们来到这里之前,他们几乎不曾展望那遥远的未来,读高中、大学对于他们从来不是理所当然的,他们都温顺地认为自己目前的成绩是不可能读到高中,也没想过挣扎。
我们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告诉他们,努力可以改变的东西很多。我们来到这里,除了带给他们大学梦的种子,同时,还会作为他们的坚实后盾,会给予他们力所能及的全部帮助。
给你份暖心的礼物
为了感谢这10天里茅仓小学的孩子们的陪伴,在下午的排练结束后,我们为孩子们举办了一个小Party。
我们精心准备小蛋糕,星球杯,棒棒糖;这些我们平常吃的零食,对于这群孩子,珍贵且难忘。
现在的生活水平已然好转,他们并不会吃不上零食,只是这样多彩的小蛋糕,他们说,这第一次吃。
文艺汇演不仅仅是为了展现我们的义教成果,更是一次老师和孩子一起努力、一起成长的机会。
在排练文艺汇演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多学生没有上台表演的经历,缺乏表演的机会。相信对于学生来说,这样一次表演会带给他们一次难忘的体验。
我们尽可能让文艺汇演的节目形式多样化,涉及面广。文艺汇演虽然只有10个节目,但我们有话剧,武术,手语,合唱,独唱,舞蹈等多种形式。
我们希望,即使在文艺汇演结束后,孩子们也会更多地听自己喜欢的音乐,去学中华武术,去看精彩的话剧。
最后一课——离别
文艺汇演顺利的落幕,也意味着我们要离开了。
虽然相伴只有短短的十天,我们已经走进彼此的心里。
离别时,孩子们拉住了老师的手,问:“老师,可不可以不走?” “老师,你什么时候再来?”答案无疑是已知,我们必须要离开了,我们也许不会再来,但是,以后也许还有跟我们一样的人来这里。
人这一生要经历的离别有数不清那么多,每一次都会有不舍。人生的路还是要继续走,我们不应该眷恋此处的风景就忘记自己的目标。
10天里,我们回忆所经历的点点滴滴。从教学到生活,从与孩子相处到与孩子相知,都遇到一个接着一个的挑战。
在教学内容上,我们有过许多次的为难,因为即便同一个年级孩子的基础水平相差太远;因为孩子们大多偏爱新奇的世界视野课,要求多一点这样的精彩,可基础差的问题又不可忽略......在多次讨论下,我们决定坚持补基础与开拓视野并重。
一开始的时候,孩子们不愿意回答关于家里的情况,不同意老师到家里去......五天的相处后,有的孩子会黏着老师,说,“爸爸妈妈不在家,他们一年才回来一次”;这时候,我们只好摸摸他的头,告诉他,“爸爸妈妈在外面辛勤工作是为了给你更好的生活,你的努力学习是爸爸妈妈最希望看到的回报。你要知道爸爸妈妈也会很想你,只是他们很忙,没空打电话,你记得要主动打电话给他们。”
在学校居住所面对的问题,拿着驱蚊水拯救不了我们满是红包的手臂;榨菜解决夜晚的饥饿.;还有通着因暴雨堵塞的厕所。这些略显扯谈又搞怪的回忆,以后也会成为我们茶余饭后的谈资。(困难总会有的,但是,坚持下来的,大有人在,这一点点挑战只当是磨练!)
这十天,我们和孩子一起成长了。他们看到了巴哈马群岛的粉色沙滩,明白了古罗马拱形建筑屹立不倒的原理;同时,也体会到了英语课情景互动的乐趣,化学实验课的奇妙。我们感受过了最真实的农村教育条件,明白了孩子们对贴心的关怀的渴望;同时,我们也在生火做饭,三尺讲台上学习、成长。教书不仅仅是为了传输知识,更重要的是育人。对于缺少关爱的孩子,还要投入更多的心理辅导。
走完这一段落,我们收获了一生师生情,一辈子的友谊,还有许许多多数不清的小改变。感谢十天以来,我们携手成长,不言放弃;期待接下来的日子,我们继续相伴,相互鼓励。
转眼间,义教已经结束几天了,这些推文就像一本记忆的读物,我们边整理着我们走过时的心情,边享受着。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即便义教已经结束,我们依旧记着自己出发时的初心,记着自己想要带给山村孩子看世界的梦想。Twinkle团队一直保持着自己国际教育学院的国际化特色,想要传递更多的爱与关怀。我们相信着Twinkle会因爱闪耀,鼓励着、指引着这些孩子勇敢地前进。
此次义教活动,不负众望,满载而归。
我们享受着这十天,期待着下一个十天。
别哭,以后我们可能永远不会再见面了。但是我希望你能一直知道我在世界的另外一个地方,期待着你能够变的更好。
——致可爱的你
图文编辑:彭佳欣 周义佳
图文审核:彭佳欣周义佳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东莞14岁女生考上复旦 爸爸当年15岁上武大
年仅14岁的女生袁一帆,以(理科)677分的成绩被复旦大学录取。
  原标题:东莞14岁女生考上复旦 爸爸15岁上武大
  今年高考第一批本科院校的录取工作已经开始,东莞年仅14岁的女生袁一帆,以(理科)677分的成绩被复旦大学录取。去年她高二就参加了高考,考了613分,但没能被允许上大学。
  南都记者联系上袁一帆,她说她2001年出生,东莞东城人。去年高二时报考中科大少年班,当时考了613分,没能被录取。这个分数已经可以上很多大学了,只是按规定她不能被录取。今年的高考,袁一帆考了677分,顺利被复旦大学录取,&大一不分专业,我报的是一个自然科学实验班。&
  袁一帆觉得,她能顺利考上复旦,和小学、中学打下良好的基础有很大关系。不过家人都没有给予特别的教育,一切都很自然。她从小就透露出会学习的天赋。小学:幼儿园认字量比同学多、算数的领悟能力也超强,小学因为成绩优异,连续跳级,只读了一、三、五年级。初中她是在东莞一所中学读的,高一高二去了深圳读书,高三又回到东莞。因为连续跳级,袁一帆的小学同学今年还在参加中考,而她已被大学录取了。
  袁一帆说她不想成为新闻人物,暑假剩下的时间她计划旅游和看看大学即将学习的书,虽然她只有14岁,但已做好准备独自去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了。值得一提的是,袁一帆的爸爸当年15岁就考上的武汉大学,&青出于蓝胜于蓝&这句话用在他们父女身上再适合不过了。
延伸阅读:
Copyright (C) iqilu.com All Rights Reserved圆梦行动十年 感谢一路有你
2009年,“南都留守儿童圆梦行动”在深圳启动,如今已经迈入第10个年头。10年坚守,带来改变。目前已有累计过万名留守儿童借助圆梦行动和父母团聚,也有机会来到深圳,感知这片父母奋斗的土地。
十年再回首,圆梦行动不仅带他们来到了深圳,其间更有不少人因为圆梦行动改变了命运:他们有的成绩优异、获得多项荣誉;有的表现突出,因圆梦行动而成为了不一样的自己;有的即便翅膀尚未长硬,但曾经在这里感受过的爱,如今也想要把爱心传承下去……在第十届圆梦行动开启之际,南都探访了7位形象代言人,他们的参与贯穿了圆梦行动的十年。借由他们的讲述和回忆,或许你能拼凑出圆梦行动最初的样子;看见他们的成长与变化,你或许更能了解这个群体。
帮着烤串的山城娃,成圆梦行动原型
回顾南都留守儿童圆梦行动十年发展历程,唐传锐是不得不提的一个人物。十年前,因为南都记者一次偶然的街访,这个正在帮父亲打理烧烤摊生意的重庆少年,被推荐进入南都留守儿童圆梦行动,之后连续三年参加,最终被一家爱心单位资助完成高中学业。大学毕业后,唐传锐进入中山一家电池企业工作。
10年后,他的父亲唐良贞依然做着烧烤生意,而他也已成家。近日,在烧烤店氤氲的炭火味里,唐家人回忆起十年前因为圆梦行动而发生的改变:十年前,唐良贞在深圳上步路边卖烧烤,那时他已经“深漂”七八年了,“那时候孩子还小,每年暑假我都会把他接到深圳来。”每年暑假,唐传锐都要独自坐20多小时的大巴来深圳。
难得的团聚日子,唐传锐深深体会到父辈生活的不易。每天晚上八九点,唐良贞就用一个铁皮打造的炉子,开始了他一天的营生,往往到凌晨三四点才打烊。由于报社就在附近,不少记者常常会来帮衬。一来二去,这个帮父亲打理烧烤摊生意的重庆少年,便和报社的大哥哥、大姐姐们混熟了。在了解到他每年只有两次见父母的机会后,留守儿童圆梦行动的雏形逐渐形成。
“我一般是中午12:00起床,下午和我爸一起穿串子,忙到下午3点就开始学习。6点多再跟着我爸出摊子,凌晨3点回来。”唐传锐的暑假生活和同龄的其他孩子不太一样。因为难得和父母待在一起,即便是倒班的生活他也愿意陪在身边。
玩是孩子的天性,如果每天都只能闻着炭火味儿,未免有点无聊。为了带孩子转转这座自己奋斗的城市,唐良贞会在前一天多做一点烤串,这样第二天就能挤出时间陪孩子,“荔枝公园、步行街是我们最常去的地方。”
游乐场、小伙伴,十年的回忆如昨
2009年,首届南都留守儿童圆梦行动推出,唐传锐的暑假活动也随之丰富起来。“记得那年在东部华侨城玩了两天一夜,那里有个"登峰造极"的项目,当时觉得很新奇。”“还去了大芬油画村,用模印了一个画。”
10年过去,唐传锐对当年的活动细节如数家珍:当时每天9点到报社大厅集合,有两三名记者带着近4 0个孩子,登上一辆大巴开始一天的行程。“我们挺兴奋的,路上都舍不得睡觉,睁着眼睛到处看。”在唐传锐的记忆里,还有一个小伙伴。“记得有一个有点胖、比较黑、戴个眼镜的男孩子,一直都坐在我旁边,感觉他很幽默,笑的时候牙齿会露出来。”虽然已经想不起对方的名字,但这些碎片的记忆,依然印在唐传锐的脑海中。
加入圆梦行动时,唐传锐已经15岁了,因为年龄大,他自然而然成为了团队中的大哥哥,“到农场里有设施的时候,我会去提醒他们注意,因为最小的团员只有五六岁,我还是得看着一点。”让唐传锐印象最深的,是去沙井海上田园参加篝火晚会,闪耀的篝火把这个重庆娃的脸照得通红,也让他忘却了曾经的腼腆。“大家一起拉着手围着火转,那次我还发言了,讲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为了准备这次心得体会分享,唐传锐把稿子都背了下来,但讲到中间还是卡壳了,“紧张到流汗,尝试通过一些搞怪的动作来衔接,没想到最后大家都说还不错。”18岁之后,唐传锐因为年龄限制无法再加入圆梦行动,但妹妹唐欣却接过了“接力棒”。比起唐传锐的腼腆,唐欣的性格自小开朗,“妹妹很快就能融入集体,也结交了很多朋友。”
因圆梦行动,留守孩子爱上岭南
在重庆巫山县读完高中后,唐传锐考上了珠海的一所大学。大学毕业后,唐传锐进入中山一家锂电池企业工作至今。对于他而言,重庆巫山是成长的地方,只要回去就觉得很亲切;而之所以南下来到广东,和圆梦行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唐传锐表示,正是因为这项活动,他更加盼着每年暑假的到来。圆梦行动走过10年,唐良贞一家也持续关注着这项公益行动。今年,妹妹唐欣因为要读初三,放弃了报名留唱团,但问及会否想念深圳,唐欣在电话那头的声音立刻响亮起来,“深圳有很多好玩儿的,还有很多好朋友,我特别想他们。”
今年7月,唐传锐收到了来自南都的邀约,被选为形象代言人。曾经的腼腆少年,在收到这份邀约后当即同意,“一件事做了10年,现在邀请我们回来演讲,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想法,我们的讲述能让更多人关注这个群体。”
晚上10点多,烧烤店的座位基本被食客坐满,老唐也忙活起来。虽然不再需要帮父亲穿竹签,难得回来一次的唐传锐依然没闲着,穿梭于不同桌子旁,招呼着食客。从山城的一个留守儿童,到如今在南方成了家,唐传锐偶尔也会怀念起那段时光,“很舍不得,如果真的要告别了,我还想回来体验一下。”
世间有种美好,叫做感恩
新学期开学,21岁的大学毕业生唐冉冉将拥有一个新身份——乡村教师,这是一度濒临失学的她最向往的职业,“我想把自己经历过的美好,带给我的学生。”
对于唐冉冉来说,童年的记忆和“美好”沾不上边。从一岁起她留守在湖南老家,每年和父母见面不超过一次,直到13岁,父亲意外重伤,才让她结束了留守生活。“一天下午放学,我家门口突然开来一辆卡车,上面装满了各种家具,村里人围在车边,我远远地看见爸爸坐在轮椅上被抬下来,一下子怔在那里……”唐冉冉回忆,从那天起,她终于过上了有父母陪伴的生活,但为了给父亲治疗,家里的境况急转直下,所有重担压在了妈妈一个人身上。
生活的窘迫,让中考成绩达到师范录取分数第一名的她放弃了高考,选择免费就读湖南省第一师范学院。而为了把女儿送入大学,妈妈李江芳离开家到深圳打工。让她放心不下的,是9岁的儿子唐志翔。在爱心人士的帮助下,唐志翔被送进了当地的爱心学校,小小年纪过起了自己照顾自己的生活。如同风吹柳絮,一家人从此分开在各处。
苦涩的回忆,在2012年有了一抹梦幻般的色彩。这一年暑假,来深圳探望妈妈的唐冉冉入选首届南都留唱团,当时的她没有想到,这将成为一段改变人生轨迹的旅程。
“活泼漂亮的梦琪老师,优雅多才的奕帆老师,她们在我心中,简直是"女神"般的存在。”唐冉冉说,她战战兢兢地走进留唱团的训练室,害羞得不敢讲一句话,是两位老师的热情让她渐渐放开自己,敢放声高歌,敢开怀大笑。
用行动将爱心延续
留守儿童圆梦行动,让唐冉冉看到了更宽广的世界:“原来图书馆可以建得比家乡的学校还大,原来电影可以身临其境般神奇,原来我们也能像城里的孩子一样,打扮得漂漂亮亮登上一个闪亮的舞台,原来我们也可以放声歌唱,原来我们也有机会获得表扬,原来我们,并不差。”
更让唐冉冉感激的是,通过留守儿童圆梦行动,她还获得了缪氏川菜的资助,让她更坚定地走完求学之路。2013年暑假,她的弟弟唐志翔也成为留唱团的一员,沉闷内向的他也像姐姐一样,在留唱团里慢慢打开心扉,变得开朗起来。唐冉冉还成了留唱团的义工,打扫卫生、分发零食,无论哪里需要帮助,总会出现她的身影。
2015年暑假,唐冉冉回到家乡,自发组织了一场“关爱留守儿童义务回报家乡行动”。在那个炎炎夏日,她用15天时间,免费为村里的30多名留守儿童开展暑期活动,不仅辅导他们作业,还把留唱团里的歌曲一首一首教给他们,“每一句歌词,在我脑海里都是留唱团里的一个画面,小朋友们满脸喜悦的表情,让我仿佛看到了留唱团里的自己。”
南都留守儿童圆梦行动走过10年,唐冉冉也完成人生蜕变。她说:“感谢这段珍贵的经历,让我学会了世间的一种美好,叫做感恩。”
参加圆梦行动 母女打开心结
10年前,妈妈在雇主家收拾报纸时偶然看到的一则,改变了冯静超的留守生活。作为南都留守儿童圆梦行动第一、二届成员,参加南都留守儿童圆梦行动后,她性格更加开朗,与母亲的关系更亲近,还得到了爱心企业的助学赞助,顺利大学毕业。如今的她在老家广西玉林一家建筑工作室担任文员,家也从村里的瓦房搬到了县城的楼房里。
小时候,冯静超和妈妈每年相处的时间只有春节短短几天,后来阿姨在深圳一工厂承包了一个食堂,有宿舍可住,冯静超才能和弟弟来深圳过暑假。当时,她们和妈妈的见面机会也少。偶尔出来玩,妈妈还要带上雇主家的小孩,小孩一闹,就不得不急急忙忙回去。看到妈妈细心照顾别人的小孩,弟弟经常会“吃醋”。平时,妈妈也会打电话回家,但总是只有几句简单的问候。
参加圆梦行动后,母女间的关系开始有了变化。冯静超回忆说,能和妈妈朝夕相处,真的好难得。第一年去东部华侨城,她和妈妈白天一起玩,晚上一起睡。其中,第一天晚上一起露营,妈妈抱着冯静超睡了一整晚,母女俩说了不少心里话。“感觉到妈妈对自己的关心多了一点,彼此了解也多了一点”,冯静超说。
这份亲近在回家后仍在延续。电话里,母女俩说得越来越多。“打电话会问多一点我的事情,不像以前就问身体好不好、学习怎么样、外公外婆身体好不好。”冯静超说,妈妈开始知道自己喜欢什么。过年回家时也会带回她喜欢的礼物。
被改变的人生轨迹
参加圆梦行动,冯静超记忆最深刻的是去东部华侨城那次,“有一个小朋友发现门口的"战士"眼珠子在动,很多家长和小朋友都围了过来,慢慢才发现原来这个不是雕塑而是真人扮演的。后来茶园里茶叶工艺中的"铜人"也是,他们还很友好地跟我们聊一下天。”2009年和2010年的夏天,通过圆梦行动,冯静超游览了深圳不少地方。而在此之前,她来深圳一般都是去逛公园,或在阿姨的食堂附近玩,“景点门票贵,我们也很少去。”
“那时在深圳,普通话也不敢说,不太会说。”冯静超回忆说,参加圆梦行动后,和来自不同地方的小伙伴做朋友,让她变得开朗。2009年参加留守儿童活动之后,冯静超还得到了爱心企业的助学赞助,成为了被缪氏川菜资助的4位同学之一。从2009年开始,每学期冯静超都收到1500元的学费资助;2012年她就读师专院校,资助改为每个月500元的生活费,直到大学毕业。
当时静超妈妈的工资每个月只有800元,这笔资助对于冯家显得弥足珍贵。“我觉得自己很幸运,如果没有这一切,我不能想象现在的我是什么样子,在做什么,是不是像其他同学一样,早早辍学外出打工,早早结婚,留下一个继续做留守儿童的孩子,让她复制我的成长轨迹。”
在圆梦行动里长大
头随着节奏摆动,嘴角挂着微笑,两只大眼睛炯炯有神地看向指挥老师,留唱团的日常培训里,刘诗蕊总是格外专注。刘诗蕊今年9岁,来自四川开江。平时,爸爸在深圳工作,她和姐姐则在妈妈的照顾下在老家生活。2016年,刘诗蕊第一次参加留唱团,到今年已经三年了。
三年前,爸爸在电梯里看到留唱团的,为她和姐姐报了名。“当时我们想,让她们假期充实下,多学一点东西。”刘诗蕊妈妈吴成兰说。于是,姐妹俩在四川老家录制了唱歌视频,参加了选拔,并成功入选。“当时有点兴奋,但也想,如果落选了就算了吧,只想尝试一下。”刘诗蕊说。第一年试一下的心态,到了第二年则变成了“必须参加”。因为她喜欢上了合唱,更喜欢上了这里的人,“有朋友,还可以分享零食,就很好玩。老师也很温柔,只有一点点时候很凶。”刘诗蕊笑着比画着说。
刘诗蕊说,留唱团让她变得“有点爱哭了”。每年演出,刘诗蕊总要在台上掉眼泪,“最厉害的是去年唱《歌中的思念》,我想到张智立哥哥和邓玉玲姐姐就要走了,就一直哭”。
合唱团里,她是绝对的“微笑担当”
生活中,刘诗蕊是个爱笑的女孩。合唱团里她是绝对的“微笑担当”,学校里还是连任三年的班长。担任此次形象代言人,她希望可以“向大家展现自己最好的一面,让他们看见一个自信、开朗、更加完美的人”。对于孩子在留唱团的变化,一直陪伴左右的吴成兰看在眼里,“这里让她增长了见识,也有更多时间和爸爸一起出去玩,一家人在一起”。
虽然每天都和爸爸视频,刘诗蕊还是觉得自己不够了解爸爸,“爸爸很温柔,但有一点点陌生”。在留唱团时,爸爸有时间就来接送,还会和她一起参加活动。让刘诗蕊记忆深刻的是有一次圆梦行动朗读夜活动,她和爸爸两个人参加,一起睡帐篷,“中间没有了妈妈,哈哈!”刘诗蕊用小手比画出妈妈的“厚度”。
圆梦行动不仅让她多了和爸爸相处的机会,还让她接触了外面的世界,认识了友好的深圳人。“我记得第一届做月饼,所有人都对我们特别友好。”在圆梦行动里长大,刘诗蕊觉得“深圳所有人都很热情,很有礼貌”。
五届留唱团“元老”,今年换了身份当义工
去年8月25日,第六届南都留唱团音乐会在保利剧院落下帷幕,17岁的张智立回忆起当时情景仍然面露不舍,“那是我的毕业季,演出当晚在后台我就哭了。”
2011年,张智立第一次从四川老家来深圳过暑假。在爸爸同事的介绍下,他参加了第三届南都留守儿童圆梦行动。“整个夏天,从早到晚都忙着参加各种活动,根本停不下来。”张智立回忆,没想到自己会得到那么多快乐:观看大运会比赛、去高级酒店吃自助餐、游览景点.....年龄尚小的他,把这些都称为“惊喜”。
张智立从11岁开始参加留唱团,连续五届没有中断过,在大家眼中已经是“元老级”团员。升入高二后,他的学习任务很重,加之年龄的限制,便没有再报名。今年考试完从老家刚来到深圳,张智立就立刻申请成为本届留唱团的义工成员。
培训课室里总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他直言,在留唱团里收获的不仅是老师的教导,还认识了一群同样是留守儿童的小伙伴。“这么多年来,和许多同伴还一直保持着联系,有些还相约在我高考后去找他们玩。”
机场工作的爸爸春节从不回家
从2011年开始,张智立每逢暑假就和妈妈来深圳,直到开学前才回到四川老家。由于张爸爸在宝安后瑞租的是一个单间,张智立是打着地铺度过每一个夏天。尽管如此,团聚对于一家人来说更为重要,“这么多年来,房租从200元涨到1000元,也一直住了这么多年,早已经把它当做家来看待。”
在张智立的印象中,爸爸因为在机场工作,从小就没有陪伴在自己身边。由于工作繁忙,春节也从不回家。尽管分隔两地,但父子关系从未有生疏,在老家时他们常常视频聊天。由于爸爸职业的原因,他还一度想成为一名飞行员。
今年被选为南都留守儿童圆梦行动的代言人,张智立觉得多了一份幸运和使命感。“一到深圳,我就用微信、QQ一一邀请了留唱团的老团员们回到培训班看看,8月24日的留唱团音乐会我也将以观众的身份再次赴约。”
邓露露:为音乐执着追求的女孩“过几天还会和刘颖去留唱团看望小朋友,现在心情还有些感动。”开学即将步入深圳大学声乐系音乐表演专业大三课堂的邓露露说,自从2013年到2014年连续参加过留唱团之后,就没有与活动断过联系。
2013年暑假,邓露露从同班同学刘颖那里知道,深圳有个留唱团。“我喜欢唱歌,追过歌星,梦想成为聚光灯的焦点。”邓露露出生在梅州一个偏远地区,学前班时期曾与南下打工的父母来到深圳。小学二年级的她,又被送回老家。在那个手机还未普及的年代,她与父母联系很少,每年见面只有一两次。直到报名参加留唱团,她才知道,她原来就是留守儿童。
然而正是留守儿童这一特殊身份,让邓露露进入了留唱团,开始真正接触专业的声乐培训。也正是与留唱团的交集,让她开始追梦。在参加最后一次留唱团后两年,邓露露以艺术联考的优异成绩入读深圳大学,用实力扎根在这片曾坚定支持过她音乐梦想的土地。
时光如梭,即将迈入大三的邓露露,比两年前记者采访她时更加自信。“除了上课,我现在还兼职做着音乐老师,同时也加入了深圳市音协的合唱团。”邓露露说,留唱团是她的音乐启蒙老师,现在美好的生活正在慢慢铺开。
站上深圳音乐厅舞台,她圆了梦
回忆起5年前第一次参加留唱团的经历,邓露露感慨万千。在偏远的老家,邓露露的童年生活并不丰富。她经常与要好的朋友刘颖一起,把流行歌曲的歌词抄在笔记本上,然后在课余时间拿出来唱,“我们就清唱,然后一群同学围过来听。”
没有想到的是,高一前的暑假,邓露露就有机会和留唱团一起,站在了深圳音乐厅的舞台上。她曾经的梦想:灯光绚烂的舞台、被麦克风环绕、台下山呼海啸的人群,都仿佛一瞬间实现了。说到这,邓露露翻开手机相册,展示了她当年完成演出后的大合影。“前排拿气球的就是我,这是梦琪老师,那是一个我当时认识的湖南妹子。”虽然时光流逝,但是记忆却还是清晰。
“我记得2013年留唱团登台的演出服,是白色衬衫搭配蓝色格子裙,到2014年就换成了红色蓬蓬裙,培训也还是在阶梯教室。”几乎每一年都会取票看表演的邓露露,今年还有机会作为活动代言人登台,这让她倍感庆幸。“参加留唱团之前我没有接触过任何声乐知识,但留唱团培训之后,让我更坚定了选择充满梦想的音乐路,感谢留唱团与当年的自己。”
王昭睿:不断追梦的留唱团领唱
来自江西的王昭睿,差两个月就满14岁了。她是2012年首届留唱团的成员。因为表现得优秀,王昭睿不仅在2013年被选作领唱,还在今年被选为代言人。她喜欢深圳这座不仅有留唱团,还有其他新鲜事的城市。
王昭睿与留唱团曾差点擦肩而过。2012年,妈妈匡仁群没有及时看到信息,错过了首届留唱团的海选。幸运的是,在留唱团正式上课的教室里,王昭睿在现场测试过音准后,又被留了下来,成为留唱团“创始团员之一”。王昭睿在留唱团的表现非常优秀,经过一个多月的培训后,登上深圳音乐厅舞台表演。
这不是王昭睿唯一的插班经历。因为参加留唱团和各种南都留守儿童圆梦行动,王昭睿喜欢上了深圳这座城市。“为什么我不能在深圳?”匡仁群回忆说,参加留守儿童活动后,王昭睿总这么问她。为了满足孩子的愿望,匡仁群希望把她从老家接过来上小学。没有深圳户口,自然要多费些心。经过多番查找,最终在龙城小学的校长办公室,王昭睿通过一篇现场作文,成功插班。
谈到被选为留唱团代言人时,王昭睿感到很荣幸。“我很开心,但也有些小压力,因为我还不清楚自己要做些什么,能不能做好。”她笑着说。
在深圳不断体验新鲜事
在深圳与父母一起生活的王昭睿除了学习成绩出色,还获得过优秀少先队员的称号。“这里有很多活动,上课比较有趣。”王昭睿说,在深圳上学后,她可以尽情享用学校宽大的操场和运动设施。如果有机会,她也很乐意展示在留唱团中学过的歌曲。
“当年留唱团表演,我还在《虫儿飞》这首歌里做过一回领唱。”王昭睿说,留唱团的大舞台让她能更自信地唱歌了。一次参加龙岗图书馆的英语角,她唱了一首在留唱团学过的日语歌曲《豆豆龙》,当场就有老师问她是不是学过日语。
这个暑假,王昭睿不仅报名参加了ATP深圳公开赛的球童培训,每天训练近8个小时,还多了一个新身份:香蜜公园小小导赏员。“9月之后的周末,如果我的时间充裕,就可以去公园上岗啦。”
指导单位: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
发起主办:
南方都市报社
联合主办:
共青团深圳市委员会、深圳市妇女联合会、深圳市坪山区委区政府、深圳市总工会、深圳市慈善会
协办单位: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分行、华联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碧桂园集团
公益支持:
深圳市工作者协会、深圳高级中学、深圳市建筑工务署、港铁(深圳)、华润怡宝、新华保险深圳分公司、缪氏川菜、深圳东部公交、南方电网深圳供电局、好未来
南都记者 张馨怡
南都记者 张馨怡
贺如妍何思敏胡琛
见习记者 范瑞
南都记者 霍健斌返回今日关注,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今日关注是玉轩集团旗下新闻门户网站,为用户提供互联网数据资讯聚合平台。
文章投稿邮件订阅
第一时间获取最新行业数据、研究成果、产业报告、活动峰会等信息。
我们有直面错误的勇气,点击按钮即可发言。
您也可以邮件:yxad@vip.qq.com
返回顶部 关闭}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为什么15岁还在尿床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