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黑色羽毛的大型飞行动物模拟器大全,可以带人飞行的

CCTV.com-农业频道
爬行动物系列片(4集)
《爬行动物》――末代恐龙
央视国际 日 18:03
  我们印象当中的各种恐龙,凶猛、笨重,或者样子奇特。这些古代的爬行动物浑身长着鳞片,有一副冷酷的外表,似乎是动物世界中的“硬汉”。其实在遥远的中生代,还生活着一些浑身长着羽毛,外表十分温柔的恐龙,它们拥有像鸟类一样的羽毛,样子也更像现代的鸟类。因此科学家们推测,末代恐龙中的一支存活了下来,逐渐发展壮大,最终演化成现代的鸟类。
  恐龙的身体上会长有羽毛吗?几年前提这个问题,可能还会被人认为是痴人说梦,而今天,已经有了肯定的答案。在我国辽宁省西部地区1.2亿年前的早白垩世热河群地层中,接二连三地发现了“带羽毛的恐龙”化石,成为热河生物群的重要成员,也从此彻底改变了以往人们认为化石中只有始祖鸟具有羽毛的看法。也就是说,是这些羽毛或毛状物把“带羽毛的恐龙”和始祖鸟紧密联系起来了,并预示鸟类可能起源于某种原始“带羽毛的恐龙”。
  第一块带羽毛恐龙化石是辽西地区的群众在1995年发现的,这块化石上的恐龙个体大小和家鸡差不多,头很大,满嘴长着带有小锯齿的尖锐牙齿,前肢非常短,尾巴却出奇地长;在这只恐龙的背部,从头到尾长着毛状结构的皮肤衍生物。这种被命名为“中华龙鸟”的动物就是世界上发现的第一种长着原始羽毛的恐龙。
  我国辽西地区大约1.3亿年前形成岩石中,科学家们还发现了其它一些长着原始羽毛的恐龙,比如说,中国鸟龙、小盗龙和北票龙等等。
  徐:我们面前的这块化石 叫做中国鸟龙 这块化石是1999年发现在中国的辽宁西部 大概是1.25亿年前沉积的岩石当中 这块化石非常重要 大家看见这块化石很散乱 但是它保存的骨头还是很精美的 通过研究这些骨骼 我们发现这种恐龙与世界上最早的鸟 始祖鸟 非常相像 比如说它这有一个叉骨 这个叉骨的形状与始祖鸟几乎一模一样的 其它的一些骨骼的细节 也表明这种恐龙它的身体结构与原始的鸟类非常接近了 比如说 它已经能像原始鸟类一样挥动翅膀 它的骨盆的结构也非常接近原始的鸟类
  小盗龙是世界上已知的最小的恐龙,它的身体全长只有40厘米左右,虽然小巧,但是它却是一种凶猛的肉食性动物,长着带有小锯齿的牙齿和尖锐的爪子。这块就是发现在我国辽宁1.1到1.2亿年前沉积的岩层中的顾氏小盗龙化石标本。
  徐:顾氏小盗龙的发现为研究鸟类的飞行起源提供了非常重要的信息 大家看到这块标本非常完整 这是它的脑袋 这是它的身体 它还有一条很长的尾巴
这是它的两个前肢 大家看到 它的前肢像鸟一样张开了双翅 这是它的两个后肢 顾氏小盗龙的化石 我们最早是在2001年 在上河首野外发掘的时候 我们自己采掘到第一块标本 后来陆陆续续我们又发现了其它的一些 标本 现在看来小盗龙的化石在辽西地区是非常普遍的一种化石 代表当时很繁盛的一个物种
  古老动物的遗骸在岩石中封存了几亿年,但是很多骨骼化石无法完整保存,有些在漫长的地质变迁中面目全非。在化石出土之前和挖掘过程中,科学家们也很难判断它的样子,这就要靠后期技术人员的精雕细琢。化石修理是个技术难度很高,非常精细的工作,对于那些我们不曾见过的动物,要再现它们的风采确实不是件容易事。非常难得的是,经过修理的顾氏小盗龙化石标本,显露出了精美羽毛的印痕,而且这些羽毛的形态和分布特征是古生物学家们以前所没有想象到的。这就是它附着在前肢上的羽毛,也就是形成我们今天熟悉的鸟类翅膀的羽毛。它的尾巴上也有很长的羽毛,尾羽对于无论是恐龙还是鸟类的飞行,都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徐:最为奇特的是 在它的后肢上 也附着着很长羽毛
大家看到 这羽毛相当长 而且这羽毛的形态跟翅膀上的飞羽的形态是几乎一样的
  在中国鸟龙的化石标本上,骨骼的四周也保存了黑色的印痕,科学家们证实,这种印痕就代表一种原始的羽毛的构造。这项研究还证实了,羽毛最早出现在生活在陆地上的恐龙身上,羽毛不是鸟类独有的特征。可以想象,在1.25亿年前,我国辽宁大地上,生存着这种非常近似鸟类的,身上长着原始羽毛的动物,而这种动物是恐龙向鸟类过渡的很重要的一个环节。
  这块化石标本也是在我们国家辽宁西部,大约1.3亿年前的沉积的岩石当中发现的,在附近的区域,还有一些其它的化石,都是这样立体保存下来的。科学家们推测,这种恐龙应该也长有与现代鸟类几乎一样的羽毛,但是由于保存的原因,我们在这块化石上根本看不到羽毛的印痕。
  徐:这种化石当然看不到羽毛了 因为这种化石 岩性比较粗 能保存羽毛的化石 一般只能沉积在细的 比如说湖相的岩石当中 岩石足够细 它的羽毛这种很细的印痕才有可能保存
  仅仅具有像现代鸟类一样的羽毛还是不够的,只有恐龙的个体变小了,它才有可能演化成现代的鸟类。因为鸟是一种会飞的动物,个体太大,是很难飞向蓝天的。传统观念当中人们都以为恐龙是一个特别庞大的动物,其实在恐龙世界当中有很多个体非常小的恐龙。
  徐:这就是其中一种小型的恐龙,它的体长复原起来大概还不到一米 但是这种小型的恐龙 对我们研究恐龙的演化非常有意义 其中鸟类起源生物研究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命题 就是通过研究这种小型的恐龙揭示出来的
  为了能顺利地飞上天空,恐龙在漫长的演化过程中,骨骼的结构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大部分的恐龙,特别是那些大型蜥脚类恐龙,都有比较粗壮的骨头。
  徐:这类恐龙也是非常接近鸟类 如果看它骨头的横切面的话 就会发现它的骨壁很薄 具有中空的结构 恐龙当中的一支 也就是这种恐龙 所属的大家庭叫兽脚类恐龙 它们有一个特征 就是在向鸟类演化的过程中 骨胳变得非常中空 骨壁非常薄 身体非常轻 这确实是一个比较明显的演化现象 这也是恐龙能变成鸟类 飞上蓝天的一个前提
  通过对小盗龙化石的研究,专家们推测,在从恐龙向鸟类演化的过程当中,很可能经历了一个四翼阶段,也就是有一种恐龙演化出四只翅膀。
  通过仔细研究这种恐龙的骨胳结构 我们现在认为顾氏小盗龙
它不仅像以前我们认为的那样可以滑翔 一种简单的飞行 而且还能像现在鸟类一样真正地飞翔 也就是说 它的前肢进行拍打 提供上升力和前冲力 然后使这种动物可以在空中用滑翔和真正的飞翔这两种姿态交替进行
  滑翔与飞翔的完美结合,很可能代表恐龙向鸟类演化,也就是鸟类飞行演化过程中,一种最原始的形态,后期的鸟类则慢慢地退化了依赖后肢的滑翔能力,而更加注重发展前肢的拍打飞行的能力,最终彻底演化成今天的鸟类。
  在那个遥远的年代,绝大多数恐龙都生活在陆地上。但是,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小盗龙的后足,发现它具有爬树的本领。也许是看到鸟儿在树梢悠闲的景象,小盗龙也忍不住爬上了树枝。科学家们猜测,小盗龙可能是一种生活在树上的动物。因为树木对于小盗龙这么小巧的动物来说,可能是一个更安全的场所,生活在这里可以摆脱大型动物的追捕。
  恐龙有的生活在陆地上,也有栖息在树上的,那么,是哪种恐龙腾空而起,具有了飞行的功能最终演化成现代的鸟类呢? 一种观点认为,鸟类的飞行源于树栖的恐龙 ,这些小型恐龙有四支翅膀,是会爬树的,它们从树枝上一点点跳跃、在树林间慢慢滑翔,然后终于振动翅膀飞起来。 另一种观点认为,鸟类的飞行起源于在陆地生活的恐龙,也称为奔跑起源说,这些小型恐龙是食肉的动物,为了寻找食物,它们就要在陆地上快速地奔跑,奔跑的过程中,慢慢前肢发育变成了翅膀,最终飞上蓝天。
  汪:其实恐龙的脚趾或者手指的结构和鸟类是一样的,都能反映它是树栖的或是奔跑的 我们从这看 这是鸟的一张图 我们可以看到 树栖的鸟脚趾 从后往前是越来越长,有利于它爬树,对于奔跑的恐龙或者鸟来讲 他的指节从后往前是越来越短的
  这是我们在辽宁发现的一个孔子鸟的化石 这是它的前肢的指节的结构图 这是从后面往前是越来越加长的 有利于它爬树 这是它的一个复原图 它爬树的 我们在辽宁也发现了恐龙有类似的一些特征
我们可以看到这是个小盗龙的标本 在这个标本上我们可以看到它的指节是逐渐加长的 这是复原图 是爬树的 这是另外一个小盗龙 我们发现了四个翅膀的小型的恐龙 这是它爬树 然后滑翔 其实有一个阶段 过去认为有四个翅膀 我们找到了一个这样的化石证据
  采访在辽宁发现的这些小型的恐龙,很多都具有树栖的特点 是会爬树的 这些发现就支持了鸟类飞行的树栖起源说。
  我国辽宁西部地区被称为中生代的化石宝库,人们在这里发现了大量精美的化石。从1997年开始,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一支研究队伍,每年都要到辽西地区进行2到3个月的发掘,收获很大,发现了许多类似小盗龙的非常重要的物种,为古生物学家研究那个时期地球生命演化的历史,提供了非常重要的信息。
  我国有着丰富的化石资源,科学家们也有了大量的研究材料。在古生物学家的学术研究中,除了对恐龙羽毛和鸟类起源的研究外,恐龙是温学还是冷血动物这个课题,一直也是专家们研究的热点。
  恐龙温学论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左右,传统上一直认为恐龙是比较庞大的、懒惰的冷血动物。但是到了20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恐龙进化成鸟类这种假说慢慢被人们接受,有些人开始重新认识恐龙,认为恐龙总的来说是一类积极的,非常灵敏聪明的动物。而且这类动物的新陈代谢水平也接近了现代鸟类和哺乳动物 (也就是我们说的温血恐龙或者叫热血恐龙 )
  徐:这些观点应该说得到了很多化石证据的支持 比如说研究恐龙的行走姿态 这种行走姿态要求它有比较高的新陈代谢率 比如说还有人研究了 在一个地区发现的恐龙的各种属种的比例 比如说吃肉的恐龙大概有多少种 有多少数量 吃植物的恐龙的数量是多少 他发现这个比例 跟现代哺乳动物更接近 而跟爬行动物差别比较大
  另外还有人研究了恐龙的骨骼中间的一些微观结构,与现生的鳄鱼、鸟类、哺乳动物相对比,发现恐龙的骨骼的微观结构跟现生的温血动物更加接近。
  徐:但是另外一些科学家不同意这种观点 他们也研究了一些其它的证据 比如一个美国科学家研究了鼻腔构造 也研究 了鸟类的鼻腔构造
因为高的新陈代谢水平 需要呼吸能力非常强 通过对比研究 他发现恐龙还没有发育出像鸟类或哺乳动物一样的 复杂的鼻窦系统
所以他从这个角度认为恐龙还没有达到温血动物的水平
  在古生物研究中,化石证据解释起来是比较复杂的,而且由于化石保存的原因,对于很多现象的观察研究会受到影响,所以相互矛盾的信息、科学家们彼此间的争论一直都会存在。
  徐:应该说带羽毛的恐龙又为恐龙温血论又提供了一个新的证据 因为大家知道 像羽毛这种结构有很好的保温的功能 而这种结构常常跟温血相联系在一起的 但是不是决定因素 说明恐龙肯定就是像现代鸟类是温血动物 也不能这么简单地说
我们现有的证据 只能说恐龙代表一类新陈代谢水平相当高 可能更接近于现代的温血动物的一大类动物 但是它的新陈代谢水平 是不是能达到现在这种水平
这个问题还有待于研究
  恐龙在白垩纪最末期退出了生命演化的历史舞台,小行星撞击地球,给当时的地球生物带来致命的一击,恐龙也从此消声弥迹了。还有不少学者认为,恐龙大灭绝和许许多多其它已经消失的物种一样,也是由于他们不能适应地球环境的变化,而产生的一种正常现象。浑浊的空气阻挡了阳光,植物枯萎,几乎所有的动物都在绝望和相互残杀中慢慢地消亡。现代科学研究新的观点认为,末代恐龙中的一支,也就是那些带羽毛的恐龙,逃过了一劫,侥幸存活了下来,演化成今天缤纷的鸟类王国。 恐龙灭绝了还是演化至今,这是一个复杂的事件,科学家们还需要走很长的路,来揭示这一远古之谜。
  过去,中国的老百姓认为,巍峨高耸的山脉是沉睡巨龙的背脊,在亿万年前遥远年代,有些龙真的存在。恐龙这种动物曾经在陆地上叱咤风云,主宰地球一亿多年,但是任何生物都不能违背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自然规律,最终恐龙也只能坦然接受灭亡的命运,让位于其它新的物种。
(编辑:肖阔来源:)动物世界: 为什么猫头鹰的飞行是“静音”的?|猫头鹰|飞行|静音_新浪网
动物世界: 为什么猫头鹰的飞行是“静音”的?
动物世界: 为什么猫头鹰的飞行是“静音”的?
你知道吗?在所有鸟类中,夜行猫头鹰的飞行噪声最低。它在大自然中经过千万年的进化,已经形成了独特的躯体特征和能够适应环境的静音飞行本领。即使在万籁俱静的夜空背景声场下,猫头鹰高速飞行时的噪声也难以被其猎物察觉。这一现象引起了鸟类学家、声学专家甚至军事专家的极大兴趣。汉斯出版社《应用物理》期刊一文分析说,猫头鹰的静音飞行与其飞行噪音的特性有关。猫头鹰可以将绝大部分飞行噪声能量控制在1600Hz以下的低频范围。而其猎物(田鼠等)的听觉只对频率在2000Hz以上的声音敏感,猎物听不到猫头鹰的飞行。羽毛也是猫头鹰静音飞行的重要因素。猫头鹰翅膀初级飞羽外缘的梳齿结构可以起到涡流发生器的作用,将流过翅膀表面的大空气涡流“过滤”成细碎的小涡流,抑制紊流边界层噪声的产生;气流经过翅膀后缘时会发生涡旋脱落分离,初级飞羽后缘的穗状须边可以使脱离过程变得离散,抑制涡流脱离引起的气动噪声;覆盖在猫头鹰体表的大量松软绒毛具有吸声降噪功能,能够吸收气流与猫头鹰身体作用时发出的声音,减少声音反射。猫头鹰体表羽毛的多级分叉结构(包括绒毛末级分叉“竹节”结构)也在气动噪声能量耗散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另外,猫头鹰的羽毛还具有特别的力学特性。猫头鹰翅膀和尾部羽毛的弹性模量较大,弹性模量较大的翅膀飞羽和尾部羽毛刚性较大,不易变形,主要用于调整和保持猫头鹰的飞行姿态,并获得最大升力,而身体其他部位的绒毛因弹性模量较小,较为柔软,在飞行过程中受到气流冲击时,通过柔顺变形来吸收噪声能量。猫头鹰的静音飞行特性,是多个降噪因素综合产生的总体效应。猫头鹰的翅膀翼型和初级飞羽的形态结构发挥着消声降噪的作用,而大量分布在猫头鹰身体其他部位的绒毛的形态结构,以及猫头鹰皮肤和皮下结构,起到了吸声降噪的效果。猫头鹰羽毛的力学特性,对于降噪的贡献较为复杂,可能兼具消声降噪和吸声降噪的效果。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看点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看点联系。先有鸡还是先有蛋?我敢肯定地告诉你先有蛋
来源:SELF格致论道讲坛
在五亿年的演化历史中,通过十四次重大演化事件,才使人类从一条小小的两三厘米的鱼演化为今天的“智人”。“人类就是超级改进版的鱼,我们用胸鳍翻动书页,用腹鳍四处行走。”中国古动物馆馆长、中科院古脊椎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王原,将为我们开启关于人类起源的新奇视角。
以下内容为王原演讲实录:
我今天会讲到恐龙,但不全是恐龙,我今天要讲的是人类的由来。大家知道,人类来自猿。但是,我今天想把大家的视角再往远处推一下,看一看人类在5亿多年前来自什么。
其实人类来自一条小小的鱼。我们都知道,宇宙已经产生了130多亿年,“bang”的一声,产生了130多亿年的时间和空间,我们地球也诞生了40多亿年。和宇宙的年龄、地球的年龄相比,人类非常地年轻。
最早的人类大概在600多万年前出现,我们现代人的直接祖先,大概在二三十万年前才出现。所以和广阔的时间来相比,人类时间非常短。可是有人说了,我们虽然出现的时间短,但是我们现在是地球的主宰,我们的出现是必然的。是这样的吗?
其实人类的出现是一个非常非常小概率的事件。我们知道人类属于脊椎动物,我们摸一摸自己的脖子,后面有一个硬硬的骨头,这个就是脊椎,我们的身体里头有这么一个脊椎连成的脊柱,而所有这些有这样结构的动物都叫脊椎动物。
这是一个海洋环境,5亿多年前,寒武纪的海洋里有各种各样奇怪的动物,很多都已经灭绝了。可是你们看,(上图)这里头比较靠前的位置有一些小鱼,不大,非常小,大概两三厘米这么长。
虽然这个海洋里的生物大部分现在都已经灭绝了,我们见不着它们的后代了,可是这条小鱼的后代顽强地生存了下来,繁衍产生了我们人类。这就是世界上最早的脊椎动物,为什么呢?它的身体有很多结构,我只讲一个结构,就是它的身体里有脊椎。
虽然那个时候的脊椎还是软骨质的——不像我们现在摸着的脖子是很硬的骨头——但是已经有了一个内在的支撑,所以可以很明确地知道脊椎的作用,它能够使身体更加坚强。另外由于它是一个个脊椎连成的脊柱,它还有很好的灵活性。
海口鱼是世界上已知最早的脊椎动物,它出现在咱们中国的云南。我们在教科书上看到过,从鱼开始演化,演化出了两栖动物;从两栖动物到爬行动物,爬行动物开始分支,出现了哺乳动物,也出现了鸟类;在哺乳动物这支里头,演化出了我们人类。整个这个过程发生了5亿多年,那人类是不是必然的这样一个演化的产物呢?
其实并不是,在5亿多年间,发生了十四次重大的事件。每一次事件如果以另外一种形式来展开,可能都不会出现人类,我也不会站在这里给大家做演讲。
我们来看看这十四次事件都是些什么样的事件?我们刚才已经讲了脊椎的出现,毫无疑问是第一个重要事件。那第二个是什么呢——颌的出现。
我们知道,在脊椎动物刚刚开始出现的时候,它没有颌。没有颌的话它的嘴是什么样子呢?像圆盘一样的。这样可以过滤海底的泥沙,或者吸附在其它的动物身上啃食它们的皮肉,可是如果出现了这样一个颌呢?
我们想一想,是不是取食的能力就更强了?我们确实在地球历史上发现了这样的生物,它的名字叫曙鱼。什么叫曙鱼呢?它实际上是一个无颌动物,我们看到这个动物有两个大眼睛,上面一个大的圆孔,那个不是它的嘴,是它的鼻孔,它的嘴还在下面呢。
但是在它的脑颅里头已经出现了颌的原始结构,开始出现向颌发展的趋势。这也是它名字的由来——曙鱼,给颌的起源研究带来曙光的鱼。
从这时候开始,有颌动物就要登上历史的舞台了。有了颌之后长什么样呢?这是两个非常典型的代表,比如全颌鱼生活在4.2亿年前,你看它这个嘴的结构和我现在这个嘴的结构也很像嘛,是吧?
那我们再看看邓氏鱼。邓氏鱼是一个海底霸王,生活在距今3亿多年前的泥盆纪晚期。它最大可以长到6米长,那个时候的鲨鱼一两米长,所以它要吃鲨鱼的话就跟啃点心一样,非常地厉害。主要用的就是它这个铡刀一样的颌,非常地凶悍。它可以大嘴一张把这猎物吸进去,咔嚓一下咬下去。
所以颌的作用、功能是什么?第一,还是取食,我们要更好地吃东西;第二,我要反抗,谁想吃我,回头咬它一口;第三,竞争,竞争其实是同种之内的不同个体来进行竞争。我们俩都抢吃的,我的嘴快,“咔嚓”咬到了;第四,就像唐僧,它要交流,要不然的话它这嘴要是不停动弹,那就是念紧箍咒了。这就是颌的功能。
第三个重要的事件,是从水到陆。那个时候脊椎动物刚出现的时候,全是在水里,主要是在海洋里,后来有些进入了淡水的环境。有一群勇敢的鱼,它们首先登上了陆地,就是以鱼石螈为代表,它生活在距今三亿六千多万年前的格陵兰。那鱼石螈有什么特别的特点呢?
它可以在水里游泳,你看它长了像鱼一样的尾巴,但是它也可以爬到陆地上,为什么呢?因为它已经长了胳膊和腿,是不是这样的?走两步看看,上陆地上走两步,感觉很好!那上边有好多虫子我可以去吃,那些虫子已经率先登上了陆地。所以从水到陆是一个重大的转变,拓展了它的陆地领域。
有个问题很有趣,先有鸡还是先有蛋?我估计一群人有不同的答案,你说先有鸡,鸡是从哪儿来的?你说先有蛋,蛋是谁下的?
这个问题怎么解答呀?没关系,我们古生物学家有我们独特的视角。你们看一看这个照片,左边的照片这是我的手,托着青蛙卵,这是在咱们北京郊区,看水里头的卵像果冻一样,软软的。而右边是一个鸡蛋,在我们古生物学家眼里,这个蛋指的是羊膜卵。
什么叫羊膜卵呢?青蛙卵这一个小黑点就是一个小胚胎,它外面有一个胶质的东西,没有膜来保护它。可是你看鸡蛋,在这小鸡胚胎的外面有一层叫羊膜的膜,再到外面还有其他很多的膜系统:尿囊膜、卵黄囊膜、绒毛膜很多的膜系统,最外面还有一个硬壳。
一个蛋有这么多的膜来保护它,尤其是那层紧贴着胚胎的羊膜的保护,它就可以很好地防止干燥。我们可以想象如果青蛙的蛋产到了一个陆地上,那很快就会干了、死了。但是如果是一个乌龟,就可以把蛋产到比较深的内陆里头去。所以有了羊膜的这种卵,就可以在生殖过程中摆脱对水的依赖,更好地征服陆地环境。
所以一开始我们讲到了登陆,有了羊膜卵可以更好地适应陆地环境,这就是羊膜卵的出现。我们认为羊膜卵最早在三亿一千万年前出现了。这种动物叫羊膜动物,它的名字叫林蜥,这个是在加拿大发现的。
回到这个问题,羊膜卵什么时候出现的?刚才说了三亿多年前,可是没有化石,为什么呢?因为在那个时候对化石卵来说时间太长了,很难保存下来。而且我们推测,最早的羊膜卵很有可能是软壳蛋,就像现在的有一些乌龟、鳄鱼,它们会产出这种革质皮的卵,这样很难保存下来。
化石中最早保存下化石卵的是什么呢?就是恐龙蛋。我们看恐龙胚胎在里头,这个恐龙蛋是最早的保存下化石的羊膜卵。我们知道它的年龄,两亿多年。从三亿多年到了两亿多年,时间似乎短了很多。
那我们刚才说的这个鸡是什么?鸡是一种鸟啊。那最早的鸟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呢?我们有化石记录,那就是德国的始祖鸟,1.5亿年前出现。所以这个问题就有了一个我们自己的答案,在古生物学家眼里是先有蛋!
那我们再谈另外一个演化事件,也是我们提到的第五个演化事件——重返海洋。为什么呢?我们说这些长了胳膊腿的动物已经爬上陆地——当然水里头还有鱼呢,它们一直生活在那里——但是它们爬上陆地之后,已经长了胳膊腿,而且还用肺呼吸,已经很适应陆地环境了。可是有些的长了胳膊腿的四足动物,它们很叛逆。它们说我上陆地已经逛得挺好的了,回海洋里头去看看怎么样。这样就有最早吃螃蟹的重返海洋的脊椎动物,是什么呢?以中龙为代表。
中龙最早的时候可能还没有进入到海洋,可能还是内陆的咸水湖,然后一点一点地进入了海洋,它的后代会进入到海洋。所以这就是第五个重要演化事件。
我们回到海洋之后有好处啊,海洋里还有什么呢?有鱼、有虾、有蟹,吃点儿海鲜挺好的!另外生物有一个特点,一个是吃,还有一个重要的是躲。躲避那些灾难、躲避那些捕食者。我们知道中生代的陆地上有什么?有恐龙。
这种海洋里的我们管它们叫海生爬行动物,或者叫海洋爬行动物,有很多的种类,大家比较熟悉的鱼龙,长脖子的蛇颈龙,还有一些乌龟类、鳄类,还有咱们看过《侏罗纪世界》里头,最后把那个大反派虐暴龙一口给咬死,然后拖到水里头的那个沧龙,是一种巨大的海洋蜥蜴。
这些动物都生活在海洋里,而且生活得非常好。其中最典型的就是鱼龙,它为了适应于海洋生活,它的胳膊、腿已经变成了鳍状肢,像鱼鳍一样的。然后它的生殖——我们知道爬行动物都是产蛋的,可是它要是产一个蛋就会掉水里头了,因为它已经适应于深海环境了。那它怎么办呀?就不产蛋了,直接产小鱼龙,所以它们是重返海洋的杰出代表。
我们再讲下一个演化事件:哺乳动物的兴起。我们人类属于哺乳动物的一员,那我们可以说因为你是人类嘛,所以你肯定把哺乳动物的兴起说成特别重要了。其实不考虑这一点,我们再看看哺乳动物有哪些优势?
看看这张图的动物身上长了什么?长了毛发。长了毛发就披上了一个裘皮大衣,非常地暖和,它就可以保持比较高的体温,能够维持恒定的体温,这样它能有更好的活动空间。
这是哺乳动物里最早的一个哺乳动物代表,我们管它叫贼兽,生活在两亿多年前的欧洲。我们中国也有这个类群的早期代表,是生活在一亿六千多万年前,在辽宁发现的神兽和仙兽。
这就提到了哺乳动物的另外的特点,它除了身上有毛发,它还胎生、产奶、哺乳,这是哺乳动物的重要特征,有了这些特征之后哺乳动物就能更好地征服陆地。不光是陆地,还有其他各种各样的环境。
我们知道,之前的脊椎动物这么长时间的演化,一直是在水里头和陆地上进行的,没有一个飞上蓝天,可广阔的天空还空着呢!第一个飞上蓝天的脊椎动物是什么?翼龙。
总有人说翼龙是会飞的恐龙,其实这是错的。我们后面会讲什么是会飞的恐龙。它们不是会飞的恐龙,因为它们根本就不是恐龙,是恐龙的一个近亲,但是翼龙飞上蓝天又拓展了一个生态领域。最早的代表,像意大利的真双型齿翼龙,生活在距今两亿多年前,跟恐龙出现的时间差不多。
脊椎动物在成功地实现飞行这个能力的过程中,有三次主要的演化。第一个就是翼龙的翅膀,大家知道翼龙的翅膀其实是一个主要的一个皮膜,然后来撑开。另一个事件就是鸟类的出现,它们更好地征服了蓝天,那它们用的是什么飞行呢?用羽毛来飞行。
之后又有哺乳动物,也尝试着说,空中挺好我也要去一下。哺乳动物最典型的代表就是哺乳动物的空军——蝙蝠。那蝙蝠也是用翼膜,但它和翼龙还不太一样,可以看到,蝙蝠的手指头是伸到这膜里头去的。那翼龙不是这样的,翼龙是用无名指统治天空。
我们看到右边这张图就能看到,特别长的那根手指头是它的第四根手指头。它是要支撑一个非常巨大的翼膜来飞上蓝天,所以这就是飞上蓝天的一个重大事件。
我们再讲另外一个演化事件——羽毛的演化。大家看到这样一个动物会说,这是什么呢?这是一只鸟嘛!看看它漂亮的羽毛,其实它是一个恐龙。它的名字很有趣——近鸟龙,其实也很好理解,形态非常接近鸟类的恐龙,它们的亲缘关系也很近。
它们最早就是出现在1.6亿年前的中国,它们的化石发现在辽宁一带。它们身上有很漂亮的羽毛,可实际上羽毛的演化,是有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它一开始并不是这种片状的、能飞的羽毛,所以羽毛最开始出现的时候,并不是为了飞行。
你看看,从最左边的单根的丝状羽毛,然后开始分叉、成簇,最后才产生了这种片状的羽毛,我们想一想这些丝状的羽毛会干什么用呢?它很像哺乳动物的毛发,其实它的成分和哺乳动物毛发确实是一样的。它的主要作用是为了保温,然后还有炫耀的作用。
大家知道在鸟类当中,最典型的炫耀羽毛的是谁呢?孔雀,所以它有漂亮的羽毛能够炫耀,然后还有飞行的作用,所以飞行的作用是比较晚出现的。它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改造,才具有了飞行的功能。
化石里头这些长有羽毛的恐龙都是什么样的?炫耀羽毛的恐龙叫耀龙,名字也很简单粗暴,它身上有黑色的羽毛印痕,尾部还有四根带状的羽毛,黑色的丝状羽毛估计就是保温用的。
这种带状羽毛,摇摇尾巴有点儿像孔雀式的,具有一定的展示和炫耀的功能。美羽不怕多,那个时期有很多的长了羽毛的恐龙,比如说黑色的北票龙,再比如说巨大的羽王龙——羽王龙个子很大,体长9米。这些都生活在咱们中国的辽宁。咱们中国有这么多长了羽毛的恐龙出现,其实也证明了一个重大的科学问题,就是恐龙和鸟类之间实际上是有过渡环节。
这是一个会飞的恐龙——小盗龙,你看它的羽毛,是不是已经是片状的,已经像一个鸟的羽毛一样了?和最开始出现的近鸟龙非常相似。
我们讲恐龙的时候肯定躲不开一个议题——恐龙的灭绝。恐龙到底怎么灭绝的?我们说在6600万年前,确实是有这样一个巨大的灾难事件,一个直径10公里的小行星撞击到地球上,产生了一个直径180公里的一个大的陨石坑,产生了核冬天效应,使地球上的植物、动物都产生了灾难性的灭绝事件。
我有一个卡通图,前边有一个小耗子一样的动物,这个恐龙说,“逃命去吧,哺乳动物,我来帮你挡住这个陨石”——其实是一颗陨石,没这么多颗,但是这确实也说明了一个有趣的问题。如果没有一个大型的陨石撞击地球产生这样一个生物大灭绝事件,后面会留出那么多的生态位让哺乳动物来填补吗?那就没有这些后面发生的一些事情。
那恐龙灭绝了吗?——没有灭绝!因为那些长羽毛的恐龙,它们演化成鸟类,飞上了蓝天。鸟类就是恐龙的后代,鸟类就是未亡的恐龙,所以昨天晚上我们刚吃了一个菜——西红柿炒恐龙蛋。
最后一个演化事件,第九个演化事件——人类的黎明,人类的出现确实是非常奇特的事情。刚开始出现的时候样子也很奇特,这样子反正我是不太喜欢,但这就是我们祖先的样子,600多万年前在非洲,非洲是我们人类的起源地。
之后又发生了很多的中间的类型演化,大家可能去过北京周口店,那就是一个叫做直立人的演化阶段,我们现在的所有人处于一个什么演化阶段?是智人。我们说自己是智慧的人,有时候虽然经常犯傻,我们把自己称为智人,这就是人类演化的一个过程。
我们刚才已经介绍了九个重要的演化事件,这些都是脊椎动物中九次重大的转折事件。它叫关键转折点,英文是key&transitions。你刚才一开始说有十四个呢,这怎么才有九个呀?我再给大家填一下,我一下给它补上五个,为什么呀?
如果我们任何时候讲演化,肯定离不开灭绝。大灭绝事件对生物的演化实际上产生了很重要的影响,地球上曾经发生过五次重大的灭绝事件,分别发生在奥陶纪末、泥盆纪的晚期、二叠纪末、三叠纪末,还有中生代末,也就是白垩纪末。
现在有些学者甚至认为,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正在发生第六次大灭绝事件,第六次大灭绝事件是不是在我们身边发生的?我们确实看到了很多物种在我们身边灭绝了,渡渡鸟是特别典型的一个代表,还有很多其它的物种。
所以,我们快速地看一下这五亿多年的历史,这十四次重大的演化事件,任何一个事件如果以另外一种形式展开,可能就没有我们人类!
但是从五亿年的演化历史来看,从一条小小的两三厘米的鱼演化出我们人类,可以说,人类就是一条超级改进版的鱼,我们用我们的胸鳍翻动书页,用我们的腹鳍四处行走。
人类的出现非常伟大,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也非常地强。但是人类在演化时间上出现得非常晚。人类在总体数量上和鼠和兔比也差得很远,所以我们在生物界中是非常渺小的。
我们的出现非常地幸运,但是我们本身也应该非常地谦卑。因为在地球的整体演化当中,人类只是沧海一粟。演化结束了吗?人类向哪里去?其实这是非常有趣的问题。认为结束的请举手!看来大家都有这么一个共同的认识,其实演化并没有结束。
生命不息、演化不止!只要生命在地球上存在,它就会不停地演化,人类也是一样。但人类非常特别,是一种非常特殊的生物。他不但有生物学的演化,他还有文化的演化,以及科学技术的演化。
我们很难想象我们的祖先在一万年前,还挥舞着木棒跟剑齿虎、猛犸象去搏斗,现在我们生产出了各种各样尖端的武器,远远一枪就能把它给干掉。我们还可以发射火箭升到太空中去,我们的航天器刚刚飞越了太阳系的冥王星。
所以人类往哪里去其实是一个挺难的问题,我觉得这个问题其实比先有鸡还是先有蛋更难回答。我想每个人心里都有自己的答案。也希望大家能够认识到人类在生物界中的位置,然后更好地保护我们的环境,保护我们的地球,其实也是保护我们人类自己。谢谢大家!
Sina.cn(京ICP0000007)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黑色羽毛的意义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