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测言语理解1000题偷换数量,次选两级向中间的替换是指?

山西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言语理解题的语态偷换
在言语理解与表达的片段阅读中有类题型比较特殊,提问方式经常以“以下说法符合文意的是”或“以下说法错误的是”这类题型由于其考点比较特殊,寻找的就是选项与文段的不同点,差异点。考查考生在寻找文段细节信息的能力。此类题型我们称为细节理解题。细节理解题的考点比较多,其中包括了无中生有、主体偷换、时态偷换、数量偷换、逻辑偷换及语态偷换。中公教育专家发现,在所有的偷换类型中语态偷换比较特殊。原因在此例如:
原文:今年夏天我们班有少数同学参加了这个室外游戏活动。
选项:今年我们班有很多同学参加这个活动。
那么从这个简单的例子我们可以得到这个句子存在时态偷换(今年夏天换为今年)、数量偷换(少数同学换为很多同学)、主体偷换(室外游戏活动换为活动)。那么以此题为例这类偷换还是比较简单易辨的。那么如果原文与选项句颠倒即:
原文:今年我们班有很多同学参加这个活动。
选项:今年夏天我们班有少数同学参加了这个室外游戏活动。
那么仍然是存在此类错误:时态偷换、数量偷换、主体偷换。可是语态偷换与这类偷换有着本质的区别。例如:
原文:我们可能在周六举办读书活动。
选项:我们肯定在周六举办读书活动。
这个例子就是简单的语态偷换即原文的不确定性换成了肯定性(“可能”换为了“肯定”) 但如果我们颠倒再来来看这个句子:
原文:我们肯定在周六举办读书活动。
选项:我们可能在周六举办读书活动。
那么这个句子是否还存在语态偷换的问题?答案是否定的,这样的一种改变是正确的,由此很多考生就有疑惑,其实这点的考查内容与逻辑判断有着密切关系。在逻辑判断中一讲专门强调了这么一个逻辑关系:“所有”可推出“某个”,“某个”可推出“有的”。
例如:我们班所有男生参加这次运动会。可推出:我们班有的男生参加了这次运动会。
因此在语态偷换中有一个非常特殊的情况即原文如果是肯定性表述,选项是可能性表述,这样的表述方法是正确的。这完全不同于其他的偷换类型。例如:
【例1】随着社会适应性逐渐提高,区分外部自我和内部自我的能力逐渐增强,儿童渐渐能够比较实际地判断社会交往情境,并根据这些判断而表现出复杂的社会自我。同时,儿童自我结构的日趋稳定,使儿童能够根据自己的内部价值标准和信念体系,以及外部情境的需要调整自己的行为。
以下说法,不合文意的是( )。
A.外部情境的需要是儿童调整自己行为的依据之一。
B.儿童对社会交往情境的判断能反映出自身的社会自我。
C.社会适应性逐渐提高,区分外部自我和内部自我的能力逐渐增强,使儿童的自我结构趋向稳定。
D.儿童的自我结构和判断社会交往情境的能力几乎同时发展。
【解析】这是道联考真题,题目要求选择不符合文意的很多同学会误选到D选项。因为原文的表述是:同时,很多考生就认为:同时改变为了几乎同时,就错误了,结果误选D选项。这道题D选项其实是正确的,因为原文是肯定性表述选项是可能性表述,为可推出关系。所以D是正确的。此题答案为C,C选项的错误属于逻辑偷换。原文为并列关系,选项为因果关系。
【例2】严密的逻辑论证,历史上有一个确实的来历:公开辩论。古典时代的雅典人好辩,还有一套民主选举办法,雄辩术风行,甚至还有一个奇怪的习惯:两个人争辩一件事,可以有彩金,谁辩胜就得彩金。辩证法的原意本是辩论,一方说话有漏洞,对方力图辩驳,怕输,就要严密,逻辑学显然也是从这儿来的。
不符合这段话意思的是:()。
A. 雄辩术曾经在古典时代的雅典风行
B. 辨证法不仅仅是为了在和别人的辩论中取得胜利
C. 为一件事情争论不休在古典时代的雅典可能是很奇怪的
D. 逻辑学的产生可能和古典时代的雅典人好辩有关
有同学会这道题目的D选型产生疑问,因为原文是“逻辑学显然也是从这儿来的”选项表述为“逻辑学的产生
【解析】可能和古典时代的雅典人好辩有关”。其实这个表述是完全正确的。因为原文时肯定性表述,选项是可能性表述属于可推出关系。因此此题的D选项是正确的。这道题图要求选择不符合为C选项,原文:“雄辩术风行”;选项:“ 为一件事情争论不休在古典时代的雅典可能是很奇怪的”完全矛盾,所以答案为C选项。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1.9K119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赞同 45689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2017山西省考行测言语理解谨防跳入偷换概念的陷阱
在行测言语理解与表达的板块中,细节题的考察虽然不多,但仍然是很重要的一个提分点,同时也是考生最容易出错的地方。今天,中公教育专家同考生一起探讨一下细节题的解题技巧。
“细节”是指文段中那些容易被人忽略、混淆的细小信息。细节题重点考查考生根据材料查找关键信息及重要细节、判断新组成的语句与材料原意是否一致等能力。
细节判断题偷换概念是一种十分典型的陷阱,通过将表述要件中的主客体或者动作、状态加以偷换,进而混淆视听,造成误选。那么考生在作答过程中就要十分注意表述要件的主体(换言之即动作的发出者)与选项中的主体是否一致;表述要件的客体(即动作的接受者)与选项中的客体是否一致;表述要件的动作描述抑或状态又是否与选项相匹配。在设置干扰选项的时候,陷阱常常是这样的:在原文中摘出一个确实出现过,但事实上却与题目无关的概念进行偷换’考生看到这个概念确实在原文中出现了,并没有看到其内涵上面的偷换,从而选择了错误答案。
【例题】策略博弈的本质在于参与者的决策相互依存,这种相互作用通过两种方式体现出来:第一种方式是序贯发生,参与者轮流出招;第二种方式是同时发生,参与者同时出招。但是不论如何,每个人必须明白这个博弈中还存在着其他的积极参与者,每个人都要将自己置身在他人的立场上,来评估自己的这一步行动会带来什么结果。
下列说法与这段文字相符的是( )
A.策略博弈的本质在于团体协作
B.博弈的过程中参与者相互影响制约
C.博弈中每一步的结果都直接影响全局
D.博弈过程中要为他人设身处地地考虑
【中公解析】答案为B。本题属于细节判断题。A项将“相互依存”表述成“团队协作”,属概念偷换;C项无中生有;材料中的“将自己置身在他人的立场上”不等同于“为他人设身处地地考虑”,D项属概念偷换,排除。
【练习】在自然科学领域,那种从低级到高级、从落后到先进的发展序列是清晰可见的,其进步发展史是一个旧理论不断被新理论扬弃取代、科学体系与科学思想不断新陈代谢的过程,那种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呈现出的向着更高更新的目标发展的趋势十分明显;而人文科学领域虽然也有知识体系与话语的新陈代谢与不断更新,但是在人文科学领域还有另外一种更突出的现象,那就是一些基本主题与命题的重复性与永恒性,这使得人文科学的发展常常呈现为对于既有的知识与问题不断赋予新的时代内容和气息的人类精神观念的演进过程。
下列对于这段话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自然科学的发展呈现为一个不断超越、不断进步的过程
B.基本主题与命题的重复性与永恒性是人文科学发展中的一个突出现象
C.随着时间的推移,科学总是向着更高更新的目标发展
D.人文科学的历史进程呈现为清晰的从低级到高级、从落后到先进的发展序列
公务员考试资料网解析:D项偷换概念。由文段首句可知,呈现出清晰的“从低级到高级、从落后到先进的发展序列”的是自然科学,而不是人文科学。
【中公解析】答案为B。本题属于细节判断题。A项将“相互依存”表述成“团队协作”,属概念偷换;C项无中生有;材料中的“将自己置身在他人的立场上”不等同于“为他人设身处地地考虑”,D项属概念偷换,排除。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2016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培训
2016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培训
今日搜狐热点大家国考行测一般错多少题呢,我第一次做错50题读了一个月还是错30几题,没什么进步,大家有什么好建议
问题描述:
大家国考行测一般错多少题呢,我第一次做错50题读了一个月还是错30几题,没什么进步,大家有什么好建议能说下行测怎么读么先呈上50分,满意了再给50
问题解答:
做行测要扬长避短,在擅长的的部分尽可能少花时间对各部分的试题进行分析,我自己总结如下比如言语类的题 一切都要从材料出发,题目没要求扩展的 坚决不能替作者想象本人擅长数量题 所以对我来说 只要稳和细心 都没有问题(多了解题型 多分析题型)只是一味的做题不分析题型 是没什么用处的 判断推理 分四部分 1.图形 基本都是最简单的规律2.定义 核心的话要符合 其他的做铺垫3.类比 注重明显的意义层4.逻辑 找出文章主旨,一切都有主旨出发常识题没办法 只能多练多吸收 准备一个错题本 没事就翻翻 最后是资料题 这个没办法 只能是尽可能的找巧妙算法 我做题比较习惯性的多想几种算法 然后对照答案 这个方法很有效 大概一个星期肯定能提高速度和准确度我也经历过国考 自己总结这么点 希望能帮到LZ考出好成绩
我来回答:
剩余:2000字
中公教育为您服务.建议你加强下你的言语理解、常识,多做一些模拟题目,因为真题是能代表过去,建议你做一些模拟题.这个是我们预计的国考的行测分值分布:考行测各部分分值 逻辑填空0.8*20=16分 片段阅读0.8*20=16分 数学运算0.8*15=12分 资料分析0.7*20=14分 逻辑判断0.8*10=8分 图形推理
对100道题以上,如果是严格按照时间来做的,应该75分是有的.
先代95*9=45(因为一排可以不满,所以人数应该在41-45之间)3*(5+9)=42(满足上条件)2*(14+8)=44(也满足)代105*10=50(人数46-50)3*(5+10)=45(不满足)代115*11=55(人数51-55)3*(11+5)=48(不满足)代125*12=60(人数56-60)3*(1
第一题,我把三角当作1,方块当作2,圆圈当作3,第一幅图到第四幅图从内到外的排序为从中我们可以发现,按1走的话,321那是个折点.所以第五幅图应该是123第2-5题相较简单.第6、7题,我的答案和标准答案不一致. 再问: &那第二题后面的几道题目呢? 简单?~~~~~~(&_&l
我的言语理解错10个 数学运算错5个 资料分析10个 常识错14 判断推理15 我们差不多 再问: 你估了多少分?申论倒还行,这次行测实在没做好,和平时差太多了 再答: 没估 好多答案也不是很清楚 大概就是这个样子 我也对80左右 所以我们差不多 55到60吧再问: 希望申论不会差,这样就能到110+,否则进不了面试
每年言语理解部分总有一些争议题 不过争议题也有解决的办法 用我的思路你再来思考一下 跟上我哦: 首先A 必然错!因为通篇的主语都是再说 价格杠杆 而不是改革体制 再说了 文段最后说的是机制本身有问题 注意是“机制”不是“体制” A还存在偷换概念的错误 所以A 必然错! 然后C 必然对,但是对而不选!!! 因为通篇的主语
华图教育为您服务.2013国考行测真题请登录华图官网砖题库查询下载!在线模拟考试!欢迎向华图教育企业知道提问.
牡丹江中公分校为您 答案选A:香港时间6月1日晚上8时就是20时,此时纽约时间应是20-13=7时,即6月1日上午7时. 如果有什么问题可以打电话或来中公教育牡丹江分校咨询! 牡丹江分校地址:太平路南小景福街49号4-6楼. 昆仑大酒店侧门. 电话:/963
对的,初中学的.你可以画三个圆,分别为A B C .AB重叠的区域为A∩B,同理,有了B∩C和C∩A.而ABC都重叠的区域为A∩B∩C.图里一共有7处封闭的空间,在加的时候可以加了一个空间,就在空间里划正字.假设我们求面积,把ABC加起来.即|A|+|B|+|C|.你会发现A∩B、B∩C、C∩A这三个区域除了A∩B∩C
2014国考行测是135题,题量基本稳定.分值每部分都不一样的,一般情况是常识判断0.7,言语理解与表达0.8,数量关系0.7,图形推理(常规)0.7,图形推理(分组)0.8,定义判断、逻辑判断0.7,类比推理0.8,资料分析0.7,总分是100分.每部分的难易程度看个人擅长什么,不能一概而论,我个人吧就是数量弱一点.
国考行测和申论均要发草稿纸,草稿纸不能撕,可以撕题本,但是不能带出考场.
大概在63分-65分之间.你可以去猿题库做在线模拟,他有个预测分功能,比较精准,百度猿题库就可以了
个人偏向选C,诸多因素文中没有具体明确,新形势倒是已明确给出国考的部分题目就是迷糊性很大,没有统一答案,自己体会吧.
最近两年没有考了.不过考试大纲里面还是有的,可以稍微看下的,考的话以前也只有5题,难度都比较大,一般在考场想破脑袋做出4题就已经很不错了,不是重点复习的对象,万一真考就挑简单的做,其他就蒙吧,离考试很近了,还是把经历用在可以控制准确率的题目上吧.
博大弘仕公考名师杨金珏为您【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这道题可以用抓关键句子的方法来解答。文段把信息时代的企业比作一个完整的人,由“信息如神经。信息流就是生命线,信息系统是神经系统”,“如果信息可以一路顺畅,整个企业就能用一个大脑思考”等可知,文段是在强调信息对企业的重要意义。选项中体现“信息”这一关键词的就只有D,其他
选C,诸多因素文中没有具体明确,新形势倒是已明确给出国考的部分题目就是迷糊性很大,没有统一答案,自己体会吧.
国考行测数量关系只要你认真练习,并不难.行测一般都是以大题量为主.很多题目从看到给出答案不能超过一分钟.这就需要你平时多练习,练速度,练对题目题型的熟练度.所以需要大量的题目进行训练.目前市面上的很多辅导机构给的资料都是粗制滥造,题目不全甚至答案都是错的,这样的辅导资料你最好是扔了,免得费时不得功.我建议到网上做题,像
考试分值是根据考生具体情况来说的,所以不同题目分值有不一样.比如语言理解题一般都1.2分以上一题,然后资料分析有时候只有0.4分一题.你要是对的题目分值比较高,可能有70多分.反之可能只有不到50分.所以不具体考出来,什么评分都是不准的.另外,好好复习吧,你现在就往70分上想,增强信心,祝你考试顺利. 再问: 好崩溃啊
国考的每题评分标准不是固定的~比如这一题好多人答错它的分值就是1.5分~比较多人答对就是0.8分~正常水平就是1分~这就是为什么最后出来的分数后面有小数点的原因~
也许感兴趣的知识2017省考行测言语辅导:谨防跳入偷换概念的陷阱_行测_中公教育网
您现在的位置: >
2017省考行测言语辅导:谨防跳入偷换概念的陷阱
09:31:52 |
来源: 吴姗
在行测的板块中,细节题的考察虽然不多,但仍然是很重要的一个提分点,同时也是考生最容易出错的地方。今天,中公教育专家同考生一起探讨一下细节题的解题技巧。
&细节&是指文段中那些容易被人忽略、混淆的细小信息。细节题重点考查考生根据材料查找关键信息及重要细节、判断新组成的语句与材料原意是否一致等能力。
细节判断题偷换概念是一种十分典型的陷阱,通过将表述要件中的主客体或者动作、状态加以偷换,进而混淆视听,造成误选。那么考生在作答过程中就要十分注意表述要件的主体(换言之即动作的发出者)与选项中的主体是否一致;表述要件的客体(即动作的接受者)与选项中的客体是否一致;表述要件的动作描述抑或状态又是否与选项相匹配。在设置干扰选项的时候,陷阱常常是这样的:在原文中摘出一个确实出现过,但事实上却与题目无关的概念进行偷换&考生看到这个概念确实在原文中出现了,并没有看到其内涵上面的偷换,从而选择了错误答案。
【例题】策略博弈的本质在于参与者的决策相互依存,这种相互作用通过两种方式体现出来:第一种方式是序贯发生,参与者轮流出招;第二种方式是同时发生,参与者同时出招。但是不论如何,每个人必须明白这个博弈中还存在着其他的积极参与者,每个人都要将自己置身在他人的立场上,来评估自己的这一步行动会带来什么结果。
下列说法与这段文字相符的是( )
A.策略博弈的本质在于团体协作
B.博弈的过程中参与者相互影响制约
C.博弈中每一步的结果都直接影响全局
D.博弈过程中要为他人设身处地地考虑
【中公解析】答案为B。本题属于细节判断题。A项将&相互依存&表述成&团队协作&,属概念偷换;C项无中生有;材料中的&将自己置身在他人的立场上&不等同于&为他人设身处地地考虑&,D项属概念偷换,排除。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源文件地址。
(责任编辑:王冰冰)
关键词阅读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真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行测言语理解怎么提高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