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十八天,因为工作低晚上都不加班多工资高和加班少工资低搞的我钱不够用,想买的东西那么多挣来的钱不够消费晚上又那么闲着没

09年毕业,辗转设计、地产、金融的过期结构工程师来一发。&br&
经历了什么不重要,这些经历有什么启示我觉得才是最重要的,所以,打算每段先写我个人的总结,然后写写自己的经历作为论点佐证,其他答案写得多的我不赘述,力求从一个比较新的角度去看设计、地产、金融。最后写一点关于目前大家比较关注的土木行业的衰落及转行的个人看法。有问题回答问题,跟大家多交流互动。&br&&strong&一、设计院&/strong&&br&&strong&进设计院的两个盲点:①地缘优势 ②内部架构&/strong&&br&①地缘优势:个人认为,在中国,除了同济,清华,哈工大,东南的土木在全国范围认可度都比较高之外(纯属个人观点哈,如果忽视了阁下的大学,请见谅),剩下的学校具有很大的地域性。&strong&善用地缘优势可以让你起步的时候顺一点。&/strong&&br&②内部架构:设计院内部人员的架构也是一个影响你发展的重要因素,&strong&但往往我们难有选择的机会。&/strong&&br&
结合自己的情况说一下,答主&strong&西南交大&/strong&结构专业&strong&本科&/strong&毕业,这是个典型的有地缘优势和劣势的学校。在西南地区,业内知道西交的结构还行,但走出西南三省,很多人根本没有听过这个学校,更遑论它的弱势专业结构工程,认可度真的不高。&br&
举个例子,我毕业的时候去广州参加瑞安建业的终面,全国各地来了十几号人,跟上海一个哥们儿聊天,他问我哪个学校毕业的,我说你可能没听过,西南交大。他连忙说,听过听过,我知道啊,顿了一下,然后他问我,你们西安这次来了多少人?&br&
所以,我找工作的时候,&strong&第一个错误是,直接放弃了西南地区的工作,缘木求鱼,一心要到沿海发达城市去发展。&/strong&&br&
经过一番折腾,在江浙沪一个二线城市找到一个三甲综合设计院。&br&
自己还挺自豪,本科毕业就能去甲级院,全然不知大坑就在眼前。&br&
入职一月,发现我所在的所,组织架构是这样的:&br&
A.&strong&所长&/strong&重大结构毕业&br&
B.&strong&副所长&/strong&浙大毕业&br&
C.&strong&四个专业负责人&/strong&,三个浙大,一个东南&br&
D.&strong&喽啰研究生:&/strong&一个同济,一个湖大,两个重大,四个人都是82、83年的&br&
E.&strong&喽啰本科&/strong&:一个同济,一个华南理工,一个东南,一个哈工大,有两个学校不出名,但是工作五六年的老同志,还有一个就是我。&br&&strong&问题来了,打主力的喽啰:&/strong&&br&&strong&
1.工作经验比我多2~3年&/strong&&br&&strong&
2.学校碾压我&/strong&&br&&strong&
3.学历碾压我&/strong&&br&&strong&
那么,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strong&在此后的一年多时间里,我成了所里的梯王之王。我画楼梯到后期到了什么程度呢?你只需要告诉我跨度,我马上能告诉你梯板厚和配筋。除了钢结构楼梯之外,正常的板式,梁式,剪刀梯,做吊柱的楼梯,旋转楼梯,人防楼梯等等等等通通画了个遍。&br&
偶尔有机会画点梁板柱,但是,成长很慢,很少有机会建模,我更像一个标准的绘图员。随之而来的,是对职业发展的焦虑。我很努力,其他人也很努力,但他们是研究生,他们的父母在改制前就在院里担任一官半职,他们从小就是院领导看着长大的,要不就是某某领导托关系进来的,你让我怎么办?&br&
在设计院的这段日子里,我拼得很艰苦,这个时候,我才意识到,选择沿海的设计院,是个错误。以己之短功攻彼之长,如螳臂当车。&br&&strong&总结一下:进设计院,进大院,不一定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好事,要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具体分析,如果我当时选择成都的设计院,踏实干起,有师兄师姐的照顾,可能,我是说有可能,际遇就会有所不同。通过实习了解设计院,混个脸熟,给领导留下一个踏实肯干的印象,绝对有好处。&/strong&&br&&br&------------------------------------------------------------------------------------------------------------------------&br&&br&&strong&二、地产公司&/strong&&br&去地产公司前需要知道的事情&br&地产公司的结构工程师大致可分为两类:&br&A.区域层面的结构工程师,一般要求工作至少5年以上(有些专业的或者牛B的开发商要求8年以上,一注优先,专业负责人优先)&br&B.项目层面的结构工程师,一般要求是3到5年,有些条件不错的,刚去设计院不爽,直接跳去房产公司,收了的也有。&br&&strong&两者的区别如下:&/strong&&br&
通常A的工作比较专一,往往负责区域所辖公司下面各个项目的结构优化,施工设计对接等等,同时负责几个项目,所以,要求经验比较丰富,最好是能上工地解决现场问题这种。一般大型的专业开发商倾向于招A这种工程师。&br&
相对的,小开发商,或者不那么专业的开发商倾向于招B这种工程师。为什么呢?&br&
因为大部分的设计部经理,是搞建筑出生的,也有做结构,精装,景观的,少。建筑的设计部经理,找个搞结构的小弟来协调他不擅长的结构设计,这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但是小的开发商并不太懂如何去充分发掘运用结构工程师,比如说,结构形式的优化,含钢量的控制,大部分的时候他们只需要一个懂点结构的人能在中间协调一下施工和设计就够了。所以,你给他一个一注高工,那是浪费人才,而且,经验少的年轻人便宜啊,好使唤啊,没事儿还能打个杂啥的。&br&&strong&A、B如何选择?&/strong&&br&&strong&
个人认为,A是未来行业的发展方向,而B是结构工程师想在地产公司出头的机会&/strong&&br&随着地产行业的发展,面临激烈的竞争,精细化和专业化肯定越来越被地产公司所重视,专业化无非就是找最专业的人来做最专业的事情。举个例子,2012年做上海万科的一个商业项目,出图之后,万科找了一个同济大学的博士来做设计优化,水平怎么样不说,但是从这里你可以看出开发商的一个态度。A是未来发展大势所趋。&br&
但是结构设计在房产公司会面临一个尴尬,没错,你可能也想到了。结构要往上爬,尤其想做设计部经理,很难拼得过建筑。这个时候,B的优势就显现出来了,正是由于开发商的不专业,你才有机会通过“打杂”去接触到A接触不到的东西。举个例子,据说华润某城市公司,做门窗深化设计的,都有专门的人负责。消息没有证实过,但我觉得可信,你想想,现在有的设计院都开始把梁板柱图拆开来,流水线一样,某些人专门负责画梁,某些专门负责画柱子了,那么开发商找个人专门负责门窗深化有什么不妥吗?&br&
如果你做一辈子的门窗深化,不跳槽,不创业,就在知名房企呆着终老一生,那你的职业前景在哪里?&br&
回过头来说说我,工作3年从设计院出来的时候,拿到2个地产offer,一个是深圳民企上海公司,另一个央企在江浙沪的某城市公司,前者给的薪水是后者的差不多2倍,但我还是选了后者。原因有两个:&br&
1.前者只做住宅,后者拿了一大片地,住宅商业都做(当时觉得住宅可能不行了,觉得商业是下一个方向)&br&
2.前者想找A,我担心自己能力不足,后者摆明了要找B,我觉得可以胜任(当时没进房产公司,没有做过上面的总结,所以面对A、B的时候,我更多的考虑是我能不能胜任)&br&&br&&strong&进了房产公司,干了1年,这1年经历的事情太多太多,干完就辞职了。&/strong&&br&&br&
先晒张图,然后讲2件我在房产公司印象最深刻的事情。&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4a36aba1dd866bdcde9c9_b.jpg& data-rawheight=&2448& data-rawwidth=&326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3264&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4a36aba1dd866bdcde9c9_r.jpg&&&/figure&&br&&br&&br&&br&
这是当时我在房产公司的记事本,每天要做的事情就记在本子上,做完一件打个勾。&br&
B确实是出头的机会,但前提是你扛得住,难得不是做好某件事,难的是领导交代的每件事你都要做得妥妥帖帖,而且你要能敏感的察觉到领导的关注点在哪几件事情上面,眉毛胡子一把抓迟早要交代。&br&
我反正没有扛住,觉得有点愧对领导。其实我也知道,他也差点没扛住,包括分管我们的副总,也差点没扛住,那段最忙的时候,大家都有想过要走,都在外面找工作,领导的朋友刚好跟我有交情,我也就知道了。那一年中间的恩恩怨怨现在看来都不是什么事了,我理解他,也感谢他。&br&
我还是简单的说一下我在房产公司都干了些啥吧,给你们想选B的人做个参考。&br&
A.设计类工作的沟通协调&br&
A1 地勘报告+地基加固方案&br&
A2 施工图设计&br&
A3 节能设计&br&
A4 智能化设计&br&
A5 泛光照明设计&br&
A6 门窗深化设计&br&
A8 幕墙设计&br&
A9 地理信息中心面积测绘(这个是为了满足规划局计容面积要求的面积测绘)&br&
A10 测绘单位的面积测绘
(这个是商品房预售的面积测绘)&br&
A11 电梯&br&
B.审图及晒图、图纸归档(除了审图,剩下应该都是资料员的活儿)&br&
C.协助报批报建&br&
公司负责报批的小伙子只会喝酒不会看图,是个麻瓜,所以要陪他去各个局解释图纸&br&
C1 规划局&br&
C2 交评&br&
C3 环评&br&
C4 消防大队&br&
C5 物业办(白蚁防治好像也归他们管)&br&
C6 能评&br&&br&
就写这么多吧,再写下去也没意义了,然后上面的内容乘以2,为啥呢,因为我们有2块地, 一年内一套流程跑了两遍。&br&
所以干得特别累,中间自己也犯了好多错,有的是粗心大意,有的是能力经验不够,有的是初出茅庐太嫩,反正1年一满我就走了。&br&&br&&strong&然后我要讲2个印象最深的故事。&/strong&&br&&br&第一个故事&br&&br& 1.公司成本部算上经理有3个人,我去的时候,成本部的经理已经换过一轮了。私下听说前任经理是被工程部副总斗走的,总经理不想工程副总一家独大,为了制衡工程部,招了一个狠角色继任。新的成本经理(以下简称“韩”)对总经理忠心耿耿,也明白她存在的“历史使命”,于是不遗余力的跟工程副总(以下简称“乐”)搞斗争,两个人明里暗里掐得飞起。由于韩背后有总经理支持,乐渐渐落了下风,心里暗暗叫苦,后悔不已,之前的软柿子好捏吧,可惜被自己撵走了,没想到来了个这么难搞的,真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韩站着有后台各种收拾乐,乐只有忍气吞声。&br&
这个时候关键先生张出现了,张是成本部的骨干,前任离职的时候,做了一段时间代经理,可惜自己没把握住机会,没能上位,韩来了张还是当自己的喽啰。张是个绝顶聪明的人,总经理召集开会,他看看与会人员,就能大概猜出领导要讲个什么事。韩知道张代理过一段时间经理之后,一直视张为自己的潜在威胁,各种排挤打压。张郁郁不得志,转而投向乐,谁知道乐也把张当枪使,倒过头来跟韩斗。张夹在两个人中间左右为难,谁都不给他活路。&br&
不搞走一个,张早晚得走。&br&
不久之后就爆出一个事情,张检举揭发韩,私自修改合同条款中的付款节点。乐一听说,喜出望外,终于抓到个把柄,连忙上报集团,总经理见事情搞大,保不了韩,只好开掉。&br&
韩走后,有一天张刚好跟我一起去吃晚饭,路上三个年轻人冲过来,手上攥着什么东西,在张头上敲了两下踹了两角就跑了,张满脸是血,准备开车去医院发现车胎也被扎破了。陪着他去医院包扎之后又去警局报案,后来这事不了了之。&br&&br&&strong& 两条:1.战争的目的不应该是消灭,而应该是征服&/strong&&br&&strong&
2.如果不得已要消灭对手,务必一击致命&/strong&&br&&br&第二个故事&br&&br&
2.公司开发第二块地皮的时候,我看了一下建筑方案,四四方方一块地,南边全做4层的叠墅,北边呢,为了充分利用容积率,不要浪费计容面积,建了一排32层的高层。高层和叠墅共用一个大地下室。即便你没有学过结构,有点常识你也应该明白,32层的高层和4层的楼房自重相差很大,再结合地勘报告,不难得出结论,基础设计的时候,高层和叠墅可以选用不同的桩型和持力层,再简单点说,高层桩粗一点,打深一点,叠墅细一点,打浅一点,好理解吧?&br&
我觉得这是给公司省钱的好方案,也是我表现自己的机会,为了稳妥起见,并没有直接去找领导谈我的想法,而是做了很多准备工作:&br&&ol&&li&跟设计院商量,设计院认可这样做&/li&&li&跟审图公司商量,听听审图公司的意见,保证审图没问题&/li&&li&除此之外还不够,还要找到本地工程实例,最好就跟我们工地没隔多远,做成了的,运气好,也被我找到了,小区交付都3年了,没有因为沉降出什么问题。&/li&&/ol&
有了上述的准备工作,我就跑到设计部副总办公室,1.2.3的讲给领导听,设计部副总很支持啊,拍板说,小伙子可以啊,就按你说的办。&br&
过了一天,乐跑到大办公室,叫我去他办公室一趟。&br&
屁颠屁颠的跑到乐办公室,乐板着个脸跟我讲他不同意采用不同桩型,要求叠墅和高层一样,选用一样的桩型,打到同一持力层。我不理解,乐给了个理由,&strong&施工不好控制。&/strong&&br&当下意见并没有达成一致,过了一天工程部经理来找我,还是说这个事儿,聊了一会儿他发现也没有一个站得住脚的理由能说服我。憋不住了,说了一句,小刘啊,我们之前那个地块也是这种情况,桩都全部打的一样的,现在新地块跟之前地块一条街之隔,却可以省这么多,你有没有想过领导问起来,我们怎么交代啊?&br&&strong&这句话把我镇住了。&/strong&&br&这事儿没过多久就遇上上一个地块景观工程招标,三个标段的中标单位分别由工程,成本,设计的副总们推荐,张向我使了个眼色,意思是他早就算到是这个结果。那两天领导们心情都不错,有天晚上一群人的在外面唱歌,我也在,酒过三巡乐带着一个施工老板进来了,这老板挨个敬酒,陪着玩色子唱歌,结账的时候抢着买了单,临走递给我一张名片:XXX岩土基础工程公司。哦,原来你是桩基老板啊!&br&&strong&总结一下:&/strong&&br&&strong&
1.乐为什么不同意我的方案呢?当时我能想到的第一个原因是,工程部跟桩基单位同流合污,能多打点桩下去就多打点呗。后来慢慢明白,除了这一条以外,还有个潜在原因,桩基省钱了,比如给公司省了1千万,对他来说,这个功劳、这个荣誉是个很虚的东西,就算是他想出来的点子吧,做成了,也不足以让他凭这一点就直升总经理,何况还不是他提出来的呢?相反,一旦施工出了岔子,他要承担责任,而且责任很大,这种对他来说,风险和收益太不对等的方案,他又怎么会同意呢?我没有站在他的角度考虑问题,蛋糕全部切给了自己,所以失败。&/strong&&br&&strong&
干得好,不如干得久,不求立功,但求不要犯错,只要在这个池子里,早晚都有机会。在国企,在央企,就是这样个情况,如果在私人企业,我冲到老板办公室说,老板,我有个方案可以省1千万,不过施工有麻烦点,不是那么好控制,你觉得老板怎么说?这就是国企,央企破格提拔的少,按部就班升级打怪的多的原因。&/strong&&br&&strong&
2.房产公司为什么这么多斗争?当然是因为钱啊,在房产公司做事,不能挡了别人的财路。说太多了感觉不好,自己体会吧。&/strong&&br&&strong&
(话说哪天我写本讲房产、设计的小说,你们会愿意看吗?)&/strong&&br&&br&&strong&-------------------------------------------------------------------------------------------------------------------------------&/strong&&br&&br&&br&&strong&三、金融&/strong&&br&&br&&strong&
13年&/strong&从地产公司出来的时候,我是裸辞的。没有急着找工作,把自己能干的事情都理了一遍,所以为什么我比一般的人要知道得多一点呢&br&&a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from=profile_answer_card& class=&internal&&土木/结构行业既不想做结构设计、又不想做施工、又不想去房地产,还有哪些方向(公司)可以去? - 子休的回答&/a&&br&
这个阶段我去见了三个高中同班同学,一个本科一毕业就在KPMG做审计,一个某券商做法务,还有一个在某国有银行做融资。券商这个同学跟我说,他女朋友在XX信托实习,XX信托好像也招你们这个专业的啊,而且从他的角度来看,国外投资机构会招一些“懂行”的人来做投资,关键是收入还可以,所以就顺带跟我提了一下。比较巧的是,我去见第二个同学,她跟我说,她的同事好多都跳到信托公司去了,刚好碰到11年信托迅猛发展的时候,都赚了钱。然后去见第三个同学的时候,我就刻意向他打听了一下,三个同学那儿收集到的信息都差不多,相互印证可以搞。看了下信托公司的职位,只有一个适合我,项目监管。&br&
工作职责和任职要求如何呢?我给你们贴一个吧&br&&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deef321c00ffab231dd4f090df979a5f_b.jpg& data-rawheight=&365& data-rawwidth=&85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51&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deef321c00ffab231dd4f090df979a5f_r.jpg&&&/figure&&br&&br&
面试,过了,入职,派到一个海岛上监管项目,到这个月月底就2年了。内陆的孩子没怎么见过大海,刚来的时候看到海景房激动坏了,现在住了两年感觉好麻木,看到海就想吐。&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bfe975ba8ac6_b.jpg& data-rawheight=&3120& data-rawwidth=&41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16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bfe975ba8ac6_r.jpg&&&/figure&&br&&br&&br&&br&这两年虽然身在金融行业,但大部分时间在跟房产公司斗智斗勇,负能量很多,经历泛善可陈,我准备把在金融行业工作的一些体会和对土木行业焦虑的一些看法写在下一次更新里面。如果特别想知道这两年经历了些什么事,就留言,我再考虑要不要写。&br&&br&----------------------------------------------------------------------------------------------------------------------------&br&&br&&strong&这部分写房地产公司的金融属性,以及我个人理解的为什么很多人都说房地产做到后面就是做金融。&/strong&&br&
入职信托的一个好处,就是给搞工程技术出身的人换一个视角看房产公司。&br&
曾经以为房产开发就是老板有钱买块地,盖了楼房哐哐卖,有钱就能做。干了现场监管,整天跟项目公司的财务打交道之后,发现不是这么回事儿。没钱,也能做。&br&
跟我们合作房产公司实力不错,国内TOP30,向我们借了多少钱呢?4个亿。我开始以为4个亿放着慢慢搞建设呢,可等钱陆陆续续到账之后,项目公司跑来说,支付剩余的土地款,和之前其他股东的借款要花2个亿。&br&
行吧,还剩2亿。&br&
又过了不到一周,说集团公司要向项目公司拆借2个亿,这个钱归集团统一调拨,项目公司钱要不够用了集团再给还点回来。我说我不懂,你让领导们自己商量吧,后来这个钱也借走了,然后项目上基本上就没剩什么钱了。&br&
项目前期基本没花钱,但凡有点工程量的,都让施工单位自己掏腰包垫着资呢。&br&
就这样过了2个月,项目公司找银行做了一笔开发贷,多少钱呢,5个亿。然后这5个亿陆陆续续也借给集团了。&strong&请注意,在第一批开发贷放款的这个时间点上,房产公司才刚拿到第一期房源的预售许可证,房子才刚刚可以卖。&/strong&&br&房子陆陆续续卖了,有钱回来了,然后呢?集团再向房产公司拆借销售回款,这个卖房赚来的钱又借给集团了,差不多有2亿。再后来的银行按揭放款一并如法炮制,统统回流集团。&br&&br&
看懂了怎么玩儿的了吗?&br&
第一步,成立一家公司,比如注册资本1个亿吧,自己占股51%,然后上杠杆,找其他人入股,占股49%。大家凑钱拿地。&br&
第二步,把信托放进来,4个亿,先把之前大家掏腰包买地的钱还上,剩下的钱给集团。&br&
第三步,第四步,一样的,钱进来归集团。&br&&br&
那房产公司在这个项目开发周期里面自己掏了多少钱呢?没花多少钱,花的都是别人的钱,而且,在卖方之前,通过资金的回流,大部分的钱都到了集团的腰包里面。&br&&br&
你可以算算,一个区域性的或者全国性的房企,有多少项目?每个项目回抽的钱加起来应该有多少?这就对应了一个概念,叫&strong&资金池&/strong&。&br&
池子里面有这么多水,有的项目流点进来,有的项目不好,卖不动,等着花钱的,池子里的水放点出去。&br&
好,难点来了,池子里的水留多少合适?留太少,有那么几个项目吃紧的,你可能就拿不出钱来了,留多了,这个可是要计息的,不划算。&strong&于是这就让房产公司有了金融属性,对,资金的流动性。&/strong&&br& 当流动性不足的时候会发生什么情况呢?房企就面临资金链断裂,典型的案例就是12年前后的绿城。那年绿城全民营销,所有员工都顶着卖房的压力,后来宋卫平还卖了好几个项目,才有了钱,才渡过了难关。&br&
绿城遇到危机是工程质量出问题了吗?不是。是设计不合理吗?不是。相反,绿城是我见过的真正有品质有责任心的开发商(我不是绿城的员工,没在绿城上过一天班),宋卫平是个颇有情怀的理想主义者,我听说绿城的房子为了控制裂缝,可以放宽含钢量的要求,配的钢筋比其他开发商多。在浙江,绿城是很受人民群众追捧的一个品牌。可资金链的断裂就可以让一家有情怀有良心有品质有市场的TOP10房企面临关门。&br&&br&
流动性紧张的时候,有什么解决办法吗?我讲个饮鸩止渴的办法,因为这跟我接下来要讲的内容有关系。池子里缺水了,那就得开源节流,节流就有了裁员啊、缩减经费啊等等,但这不是办法。关键还是要开源,所以就有了降价促销啊,卖项目啊等等等等。除此之外,你回过头去想想,开源还有一个办法,就是我再拿一块地,或者把已有的资产搞个抵押,把信托、银行的钱搞进来先应付着,后面再说,拆东墙补西墙。说不定这么一搞,过半年形势好了,房子能卖了,难关就渡过了,如果运气不好,市场持续低迷,那就继续循环,直到东窗事发。&br&&br&再来说银行,还有民间借贷跟房产公司的一些共通点。银行发了理财产品,小白们把钱投进去,然后这个理财产品投资的项目出了问题,一时半会儿还不上钱,要延期了,怎么办呢?再发一款理财产品,包装一下,新的理财产品收进来的钱拿去还旧的理财产品,就渡过眼前难关了,后面的事后面再说。民间借贷也是一样的,要付A利息的时候,就去骗B,说我这儿放高利贷呢,3分利息你把钱给我,转手再把B的钱给一部分给A,剩下揣自己兜里面,直到有一天玩不动,东窗事发,就跑路了。&br&&br&
房地产的金融属性还有很多,比如说靠持有物业获得稳定的现金流(&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baidu.com/link%3Furl%3DciVAWjyK60oy7NsVjyyJarN4lVLoDdIg-5s2-y8QbrdJjz3BLQJrBkXEO73EL6K7%26wd%3D%26eqid%3Dd59dc9e0000656efd72a&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RElTs&/a&),还有搞众筹,搞基金来投资出租市场等等等等,我就不展开说了。&br&&br&
其实世界上有很多道理是共通的,只要好好想想就能明白,就能举一反三。以前在房产公司的时候,工程部经理跟我说,做事情呢,永远比领导要求的多那么一点点,想问题呢,也永远比领导要求的多考虑那么一丢丢,领导就会赏识你,真的很感谢他的教诲。后来我发现把妹也是这个道理,比如说,你跟妹子一块儿出去,妹子渴了让你递给她一瓶矿泉水,她对你的期望是什么呢?就是递给她一瓶水,10个男生有9个也这样做了。可是你递过去的时候,先把瓶盖拧一下再给她,这就超出了她对你的期望,她就觉得这个男生还挺贴心的呀!你只多付出了那么一点点的努力,但有可能你就胜在这里。有点跑题哈,这个帖子我们不讨论把妹,有机会在其他地方跟大家讨论。&br&&br&
没有更新近两年斗智斗勇的故事,因为我现在还身第一线,“潜伏在敌人的心脏”,保险起见,以后再聊。今天晚些时候或者明天我再接着更吧,谢谢。&br&&br&--------------------------------------------------------------------------------------------------------------------------------&br&&br&&strong&&u&转金融&/u&&/strong&&br&&br&先上结论说怎么转,再分析要不要转。&br&&br&&ol&&li&&strong&大一新生&/strong&,直接转专业吧,不要纠结了,金融、会计、经济、投资甚至法律都可以,拼一点,还是能跟上他们的课程的,当年我们班一个德语,一个计算机转过来的,一样学得好好的。要面对五大力学的男人,学点金融经济你会虚?&/li&&li&&strong&大二&/strong&,如果你够坚决,如果你对土木这个行业很绝望,如果你觉得土木工程制图这门课什么JB玩意儿,重修两次都没过,转专业吧!这浪费的1年怎么办?你就当是高三补习了一年呗,这样想想是不是容易接受多了?&/li&&li&&strong&大三,大四&/strong&,不建议你转专业了,事实上也很少有人有这个魄力。怎么转金融呢?两条路&/li&&/ol&
A. 毕业的时候,擦亮你的眼睛,拼一枪,去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在里面踏踏实实干3年审计,出来的时候,就比较好转金融了。解释一下,为什么很多金融机构喜欢四大出来的人?因为金融机构去做投资的时候,怎么判断一个项目值不值得投呢?这就需要通过查阅项目公司近两三年的财务报表来了解公司的经营状况,很多信息是隐藏在报表各个科目数据之中的。这恰好是四大员工相对擅长的。这是最最稳妥,风险最小的转行的路子,不过能进四大的人也不多,综合素质要求肯定不低啊。我随便贴一个2016年普华永道的校招在下面(妈蛋,我要有个这样的师兄,我肯定一毕业就冲四大去了,少走多少弯路!)&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626d3c08cfd52a110d39_b.jpg& data-rawheight=&1665& data-rawwidth=&7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2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626d3c08cfd52a110d39_r.jpg&&&/figure&&br&&br&&br&至于说,做审计有多苦逼,请你们自行百度或者在知乎搜索,话说回来,总好过半夜三点浇混凝土叫你起来旁站吧?&br&&br&
B. 跨专业考研&br&&br&4.
&strong&研究生在读&/strong&
可以参照3A。&br&5.
&strong&本科已毕业&/strong&
考研呗,非名校不考虑,原因后面解释。&br&&strong&6.
研究生已毕业&/strong&
兄弟,我们能不能不折腾,好好当个图农? &br&&br&以上我是认知范围内,比较可行的转金融的路子。当然,我也碰到过30多岁的转了的,还有结构研究生毕业先进五大行,再转金融的也有,但是这种案例&strong&个人觉得&/strong&有很大的机遇成分,不具有普遍性,所以不在此讨论。&br&有的同志可能会跳出来说,那你怎么不说你这条路呢?因为我也不推荐你们走我这条路。&br&说说我这个工作,薪资水平,行业红火的时候入职一年到手20万起,行业苦逼的时候一年税前20万。干的时间越长拿得越多,最高我估计不超过30万。&br&工作优点:打个比方,这个工作就有点像设计院驻现场的工程师,不过这个工程师把项目上的章和钱全监管了,他们公司就派了他一个人来,基本上有啥事儿就找他。所以请自行脑补。&br&工作缺点:长年漂泊,工作成长性差,还有就是太闲了!(这个真不是装逼,我们有同事因为被派到偏远地区,又没事情干,得了抑郁症的)&br&&br&所以我干完这两个月,刚好30岁,要辞职读研去了,最近开始在知乎也答案,也是想借这个机会把很多东西梳理一下。&br&&br&接下来跟大家探讨要不要转金融,以及普遍存在的行业焦虑。&br&---------------------------------------------------------------------------------------------------------------------------------&br&&br&&strong&你了解金融行业吗?&/strong&&br&
想转金融的朋友可以先试着回答一下这几个问题,你了解金融行业吗?你知道一行三会是什么吗?你能告诉我银行、信托、券商、基金、保险、PE、VC的区别吗?你在知乎刷过多少金融相关的科普贴?&br&
如果以上的问题你一个都答不上来,那我再问一个问题,土木行业你觉得不行了,为什么转金融呢?干嘛不转互联网呢?干嘛不转IT呢?觉得金融门槛低来钱快吗?&br&
土木行业这两年确实不行了,大家很焦虑,想转行,但是!请你先保持必要的冷静!&br&
焦虑的不止有你,想转型的不止有你,很多地产的大佬,高管都想转型。他们有经验,有人脉,有资源,有钱,那不妨先看看这些完爆我们的大人物转型转得怎么样。目前除了毛大庆搞出了一个优客工场之外,你可曾听说哪个高管目前折腾出了什么名堂?相反的,前两天看到报道,陈凯创业失败,要去中南地产当总裁了。这些牛人转型,也不是百分百的就能成的,能有一半成功我觉得就非常非常非常乐观了。&br&&br&
再看我们这些苦逼民工呢?光讲道理没意思,我还是多给你们讲几个故事吧。&br&&br&1.小柯的故事&br&&br&
小柯是我以前设计院同事,同济本硕,比我早工作两年,我跳槽去他们院的时候跟这厮混得很好,经常泡在一起聊天。我们那个院有专门的绘图员,里面分了若干等级,然后往上就是设计师,分4级,2级好像就可以当专负(记不大清了),我去的时候他3级,我4级。&br&
1年后,他升了2级,我去了甲方,偶尔联系一下。&br&
到甲方以后,第一个项目合作的设计院刚好在我之前设计院街的另外一头,有段时间催图催得厉害,我天天往设计院跑,跟设计院好几个领导混熟了,然后下了班就跑到街的那一头找小柯吃饭。我走的那段时间,设计院走了很多人,小柯也想走了,就跟我聊,我说我刚好合作的设计院XXX,就在旁边,他们缺人,要不要我给你牵线搭个桥?他说好啊。&br&
我找到那个院说明情况,那边正是用人之际,就安排了一个面试。过后没动静,小柯没去,也没给我打电话说原因,倒是设计院那边先跟我联系了,“刘工啊,你介绍的那个人只做过住宅,公建完全没碰过啊”,我说好吧,陈工,谢谢你,不好意思哈,给你添麻烦了。现在回想起来,我觉得吧,做过的项目类型太单一确实是个问题,不过小柯同济本硕,工作能力我心里有数的,应该还有工资和职位没谈拢的原因。&br&
之后甲方的工作一直很忙,没怎么跟小柯联系,听说辞职了。再见面的时候,已经是差不多半年后了。&br&
约了个地方撸串,来的时候不骑自行车了,开了辆起亚,什么型号我不知道,大概10几万吧。撸串的时候我问,你现在干什么呢?他掏出一支烟递给我,自己也点上,吸了一口,“卖瓷砖”。我觉得,同济本硕,放弃了稳定的工作,有逼格的头衔,出入高端写字楼的虚荣,跑去干一个初中生都能干的卖瓷砖,绝对不是一般人能做得到的。撸完串争着付钱的时候,发现小柯的新钱包是万宝龙。&br&
那次散了之后我去了其他城市,然后小柯结婚了,过了两年在上海买了房,什么地段,多大平方不知道。前两天在朋友圈看到小柯打广告,开了第一家实体店,在一个90年代多层民房的2楼,一家再平常不过的店,逼格一点不好,装修也很一般,但那是他从线上走向实体销售的第一步。&br&&br&2.美男子的故事&br&&br&
美男子其实不美,他只是臭美。美男子本科毕业在广东一个制造业企业当HR,干了两年想回福建老家发展,跳槽的时候发现房地产行业薪资完爆制造业,加上制造业日落西山,就跳槽到了房产公司。干了一年,拿着税前15万的年薪,被人资行政部的经理折腾得死去活来,实在忍不了,跳槽。当时面临两个选择,一个是在福州上班,一家搞汽车保险的金融业外资企业,还有一个是在连江县城边上,去一家传统制造业公司。福州和连江大概什么个差距呢?请参考北京和保定。我现在把这两个机会说出来,你帮他选,你选哪个?我觉得正常人都会选福州的车险企业吧?&br&
美男子其实也想去车险企业,可是他先面试的制造业公司,而且跟人家基本上谈妥了,车险公司才找到他,这个时候他有点抹不开面子,觉得反悔去车险企业不厚道啊。&br&
然后他就又回到了这个日落西山的行业,在一个8线城市挣扎。我本来以为他干不了半年就要跳槽,没想到,他这一去就不得了了,单位大学生少,厂子新领导是厂长女婿,85年的,刚好想扶持自己的势力,就跟他说,你光干HR的活儿不够啊,IT,财务,运营一起带走吧,职位呢,还是HR,干的事情更多了。&br&
干了半年,遇到某大型开发商挖他去做区域的营销HR,专门招聘置业顾问那种,给他多少钱呢,税前28万,他想了想,跑去找老板,一五一十的说,我想加薪,钱不够用,刚好有人挖我,如果能加到24万我就留下来,老板你考虑下。结果老板非常爽快就答应了,那就24万吧,他做人资的对五险一金这些比较敏感,就接着问,这个24万是包含五险一金的吗,还是除开五险一金的呢?老板哪儿懂这个差别啊,不耐烦了,问,那你想怎样吧?你不就负责人力资源的吗?&br&
他现在干得很开心,经常跟我说,还好来了这家企业,现在老板又让我负责什么什么,把什么什么规划一下,劲头十足。&br&&br&&br&3. 白富美的故事&br&&br&
白富美是我妹妹的朋友,身高170,身材凹凸有致,面容姣好,有些背景,但为人非常低调。白富美高中就在英国读书,然后本科杜伦大学(Durham University),研究生卡斯商学院(Cass Business School ),学的最火的会计金融专业。不了解英国留学的朋友可能不知道这两个学校有多牛,我因为去年刚好准备去英国读研,所以做了点功课,发现,真不是一般人可以上的学校。&br&
简单罗列一下卡斯商学院的知名校友,来源是百度百科&br&&blockquote&卡斯在全球超过160个国家地区拥有三万六千多名校友&blockquote&[40]&/blockquote& 。&br&&br&其中知名校友包括:&br&&strong&刘明康 -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前主席、党委书记&/strong&&br&Muhtar Kent - 可口可乐公司CEO。此前为可口可乐公司高级执行副主席,可口可乐国际主席和首席运营官&br&Stelios Haji-Ioannou爵士 - easyGroup创始人&br&Peter Cullum - 欧洲最大独立保险中介Towergate Partnership创始人&br&David Woodward - Aabar Petroleum Investments公司CEO,前英国石油公司(BP)总裁&br&David Kelly - 旅游网站lastminute创始人和首席运营官COO&br&Niall MacAuthur, 英国餐饮连锁公司EAT联合创始人&br&David Essex - Bemrose集团主席&br&Dick Olver - BAE系统(BAE Systems)主席, 路透社董事会董事&br&Andrew Pople - Kessler Financial Services International (KFSI)主席,The Kessler Group副主席&br&&strong&Syed Ali Raza - 巴基斯坦国家银行总裁及主席&/strong&&br&Kiran Rao - 空中客车(Airbus)营销及定价政策高级副总裁&br&Kelvin Milgate - 荷兰银行(ABN Amro Bank)商品衍生物(Commodity Derivatives)交易员&br&Carol Sergeant - 英国Lloyds TSB Group Plc首席风险董事&br&Mark Turrell - Imaginatik联合创始人兼CEO&br&Gareth Wong - GamBond和Gaming Money Summit创始人,Network Europe首席体验官CXO&br&&strong&Durmu? Y?lmaz - 土耳其中央银行行长&/strong&&br&&strong&Phillip Monks - 欧洲阿拉伯银行(Europe Arab Bank plc) CEO&/strong&&br&&strong&Sally Scutt - 英国银行家协会 (British Bankers’ Association)副首席执行官&/strong&&/blockquote&&br&
注意一下,知名校友里面有多少是各个国家金融系统的领导。&br&
就是这样一个要啥有啥的白富美,毕业回国进了信托搞投资,在部门里当个小喽啰,月薪多少呢?7000,去年年终奖发了3.5w,你自己算算一年拿了多少钱。白富美当然很失落啊,有的时候烦躁了就来找我聊天,让我给她疏导下。她真的很难过,觉得辜负了父母的期望,花了这么多钱读书,留学归来,干着钱这么少的工作,关键自己还不喜欢。非常的苦恼,却又没有勇气跳出这个行当,毕竟金融行业在外面的人看来,还是金光闪闪的。&br&
白富美并非个例,事实上,金融行业从来不缺高学历人才,但大多发展一般。清晨,帝都的金融民工们经常挤在高峰期的上班地铁里面,转不开身,手上攥着早饭,两个包子,电话响的时候,好不容易掏出来:“喂,王总吗?这周我们募集了1.5个亿了,等会儿我到单位再打电话确认一下,差不多了今天就给你放款吧,我们争取下周再搞一期,募他1个亿就差不多了,王总下次有项目记得带上我啊!” 地铁一个刹车,没站稳,包子就在人群中被挤扁了。上面这个段子不是我的原创,我只是做了一点改写,但是是很多高学历金融民工的写照。&br&
当然,也有拿得多的,白富美的部门拿得最多的普通员工,月薪4、5万,年终奖不详。这个人并非比白富美学历高,能力强,而是手上资源多,经常能找到合适的项目。&br&
准备进金融行业的你,还要知道一点,金融行业,靠天吃饭。2011年前后,房地产火爆,信托跟着吃香的时候,一年赚个几十万,多点的上百万根本不是什么难事。但是房地产一调控,影子银行业务一整顿,信托就跟着过冬了,股市火爆的时候,券商的员工又赚了钱,我妹在某大型证券公司当投资顾问,去年年底每个月到手3万多,可熊市的时候他们发多少呢?3000块一个月。牛市持续多久?两三年吧,熊市呢?上一个熊市好像持续了7年。我很喜欢一句话,叫只见贼吃肉,不见贼挨打。记住,金融行业靠天吃饭,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没学历,没资源,没人脉,准备喝西北风吧。&br&&br&4.掉过头来说施工单位的一个故事&br&
我没在施工单位呆过,这是听我同学讲的。同学修路的,去的施工单位也是个不起眼不出名的企业,前几年他刚去的时候好像2000多一个月,每天累得跟狗一样,身心俱疲。这个时候他就观察到一个有趣的现象。&br&
工地上有个技术员,起早贪黑,干得非常起劲,每天乐呵乐呵的,还主动加班呢,下班了大家一起出去吃饭啥的,老是抢着买单,跟大家关系很好,然后花钱也大手大脚的。我朋友就纳闷了啊,这尼玛是个什么情况?富二代到工地来体验生活来啦?刚开始人还没混熟,不好意思开口问。过了两个月,在一起多吃了几顿饭,玩了几次,熟了。憋不住开口问,X工,你一个月拿多少啊?那人说3、4千吧,我朋友就更奇怪了啊,趁着喝了点酒接着往下问,说那怎么看你平时花钱也挺大方的,老请大家吃饭啥的呢。对方微微一笑,说,你没看我有两台车在工地上跑的嘛!&br&
现在我这哥们儿就在攒钱想买个小型的二手挖掘机。这种单位,对他们来说,就是个平台,发多少工资不重要,因为我根本就不是冲你那点工资去的。&br&
这个故事可信吗?我觉得可信。&br&&br&5.最后讲一个读书人的故事&br&&br&
隔壁班的同学,本科因为觉得西南交大太low,心中有个名校梦,可成绩只能算好,还不是最好那种,所以保研的时候就选了哈工大土木一个非常非常偏门的专业,然后一口气读到了博士。5年后我已经在信托公司了,他博士毕业,出来找工作,征求我意见。我说,想啥呢,搞科研啊,留校当老师呗,你都名校博士毕业了,这就是你擅长的啊!他说,我发现我不喜欢搞科研,也不想在学校当老师,钱太少。我说,你想怎么样吧?他说我面试了一家房产公司工程部的给排水工程师,在等通知,你觉得我做这个成吗?我就不写我怎么回答他的了,自行脑补。&br&
后来很高兴他没去房产公司,去了一个大型稳定的国企,垄断行业。&br&&br&&strong&总结一下:&/strong&&br&1.故事一我想说的是,转型,创业,从自己熟悉的,相关的领域做起,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放低姿态,不要好高骛远,可能成功的概率会大一点。&br&2.故事二我想说的是,虽然行业衰落了,机会仍然是有的。不过你要想钱多,事少,离家近,最好还在一线城市,出门就是各种灯红酒绿的娱乐场所,那还是洗洗睡吧。除了一线城市,其实很多中小城市还是有很多机会的,只是大部分人不愿意去受那个苦,抹不开那个面子。&br&3.故事三我想说的是,金融行业确实很赚钱,但是有很多金融普通工作者,他们的境况并不理想,虽然可能比工程行业轻松,但挣得并不比房地产企业多。而且这些不如意的员工,平均学历和综合素质可能要比土木行业高,你要进去跟他们拼,你想好了吗?你的优势在哪里你明白吗?&br&4.故事四我想说的是,stay hungry,stay foolish,保持你的好奇心,多去了解这个行业你还不知道的一些事情,说不定你可以在这个衰败的行业里面看到一线曙光。&br&5.故事五我想说的是,埋头读书的时候,不要忘了关注社会,想想自己的职业规划,多去探索校园外的世界,这样毕业的时候你会少很多烦恼,你会比同学看到更多的机会和陷阱。&br&&br&至于个人,我也准备先吃口翔冷静下。七月份就要出国读书了,未来在哪里不知道,可能会在金融行业继续发展,可能自己创业,环保建材,机械相关,个人其实对家装、创意多功能的家具、家用收纳、厨房用品也很有兴趣,因为现在房子是不缺了,这是硬件,但是家里的各种软件没跟上,人民大众的审美情趣,对品质的追求会越来越高,这可能是个机会。所以一定要转金融吗?不一定,君子藏器于身,相时而动。&br&&br&差不多更完了,好像还有很多想写的没写,有点虎头蛇尾,很多朋友可能看故事还没过瘾,等到以后有合适的问题的时候我再借题发挥吧。前几天许巍出了新歌《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矮大紧刷爆了我的朋友圈。&br&最打动我的不是那4句副歌,反而是主歌轻描淡写的几句话让我红了眼眶。&br&因为歌声响起的那一刻,让我想起了远在千里之外的母亲,让我想起了那些幽暗的时光,那些坚持与慌张,那些誓言与梦想,那些分别与回望,还有,那个意气风发的夏天,和那个已经走远的少年。&br&&br&不管此刻你在何方,愿你和我一样,咬牙坚持走下去,迎着炫目的太阳。&br&&br&不再更新。
09年毕业,辗转设计、地产、金融的过期结构工程师来一发。 经历了什么不重要,这些经历有什么启示我觉得才是最重要的,所以,打算每段先写我个人的总结,然后写写自己的经历作为论点佐证,其他答案写得多的我不赘述,力求从一个比较新的角度去看设计、地产…
&p&答:他们可以过得很好,只要做到几点(后面详述)&/p&&p&前些年,公司每年都派个美国老大爷要飞一趟上海,做全球人才管理方面的培训,头发花白,感觉要60岁了吧(问他,他总说20出头)。人特别精神,每天早上6点就起床,在酒店泳池游1个小时再来上班。&/p&&p&而他每年全球各地跑,将多年来经验传播给大家。年薪绝对不低,据说这是他舍不得退休的原因之一。&/p&&p&他是公司这个领域的专家,公司内部职级很高,但他不是经理,不是总监,光杆司令一个。&/p&&p&后来人不来了,据说实在干不动,退休了。&/p&&p&-----------------国内的例子----------------&/p&&p&在美世中国区,我也有一位老乡,70后,做销售工作,因为经验丰富,对业务的了解很深刻,甚至可以独立做部分咨询工作,客户也很尊重他。大家都叫他崔叔。&/p&&p&崔叔对当领导一点兴趣也没有,私聊的时候,他说不喜欢管别人,目标就是把自己练成这个领域的专家——给美国老大爷一样。&/p&&p&他后来辞职高就其他公司,还是销售工作,还是独来独往,还是不带人,也还是受人尊敬。&/p&&p&说实话,有一天他自己单干,我也不会意外。他有足够的才能和经验,只需要一个平台,而企业绝逼会尽力给这种人才提供足够好的平台,让他发挥才能的。&/p&&p&在咨询公司,我们常常会讨论未来的职场会怎样,而主流观点是:&/p&&p&&b&传统的工业时代的雇用市场逐渐开始消失,人才作为个体的价值迅速崛起。企业更多是扮演平台的角色&/b&。&/p&&p&未来互联网时代的职场,人才的话语权和自主权远比工业时代产线上的工人来得大,他们足够优秀,可以挑选平台,甚至成为独立第三方,为企业提供服务。&/p&&p&换句话说,&b&未来将是专家(超级个体)时代&/b&&/p&&p&-------------Sean开始查资料了-------------&/p&&p&很多小伙伴来公众号值乎问我这样一个问题:&/p&&blockquote&我XX专业,XX二专,XX大学交换,在大学做过XX工作,在X企业实习过X岗位,性格XX,请你为我规划职业发展……&/blockquote&&p&我很无奈。&/p&&figure&&img data-rawheight=&1141& src=&https://pic3.zhimg.com/50/v2-58e0d475a33ebc656f71c4fbf373f78f_b.jpg&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93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36&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v2-58e0d475a33ebc656f71c4fbf373f78f_r.jpg&&&/figure&&p&职业发展这事得自己做:&/p&&ol&&li&自己了解自己,更合适,你凭什么愿意相信一个远隔千里的陌生人,而不相信自己?&/li&&li&自己做规划,遇到困难更能坚持,自己约的炮含泪也得那啥;别人帮你做的,你早不干了。&/li&&/ol&&p&而职业生涯的路总的来说,大约是两个方向:&/p&&p&&b&管理者和专家&/b&。&/p&&p&你到底选哪个方向,取决于你的工作价值观。&/p&&p&工作适应理论(Work Adjustment Theory,明尼苏达大学的两位学者Rene V. Dawis和Lloyd H. Lofquist的研究成果)中把工作价值观细分成:&/p&&p&成就:你如何看待工作成就感;&/p&&p&舒适:你是否看重稳定和舒适的工作;&/p&&p&地位:你是否追求晋升成为管理者;&/p&&p&利他主义:你是否想做一份帮助他人的工作;&/p&&p&安全感:你是否希望公司更透明更一视同仁;&/p&&p&自主权:你是否希望获得更多自由发挥的空间。&/p&&p&这些因素中的绝大部分和我们最后选择的方向有些关联,比如:&/p&&ul&&li&你如何看待成就感?自己一己之力成就大单更爽?还是看着自己提拔的年轻人拿到大单更爽?&/li&&li&你是否追求晋升?你是否喜欢管理人?&/li&&li&你是否希望得到更大的自主权?一般来说,作为专家的身份更具有自主权,我们通常以为做领导就会有自主权,但在很多公司领导被上级的任务压得喘不过气,下属也需要自己带,自己的自主决策空间并没有想象中大。&/li&&/ul&&p&你去问一个大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计划,绝大多数会告诉你,ta希望毕业5-8年内做到管理者,当然这个时间越短越好。&/p&&p&这一定好吗?不一定。&/p&&h2&你是做管理人才的料吗?&/h2&&p&&br&&/p&&figure&&img data-rawheight=&534& src=&https://pic3.zhimg.com/50/v2-d1ddd8ed1ffc4_b.jpg&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9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0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v2-d1ddd8ed1ffc4_r.jpg&&&/figure&&p&&br&&/p&&p&做管理人才,通常需要点亮整颗技能树&/p&&p&1.沟通能力&/p&&p&你不可能总靠自己的权威去压制下属;更别说同级别的经理和上司。你需要有强有力的说服力,也应当有聆听别人给予及时正确反馈的技能,要会演讲,也要会妥协。&/p&&p&2.利他思维&/p&&p&领导不是自己成功就可以了,你需要带着整个团队成功;很多成功的职场人一当上经理就变得神经紧张。他们喜欢以己度人,我能这么做,效果很好,为什么你们不行?&/p&&p&但事实上你那套东西对你有用,对其他人未必。领导者可以从下属角度出发为他们思考分析解决问题,才是真正领导力;&/p&&p&3.全面的管理技能&/p&&p&预算安排,组织架构调整,跨部门协作…从事管理岗位要求你能在多项任务间变换角色,灵活应对。&/p&&p&…&/p&&p&我见过不少出色的专业人才,在进入管理岗位后变得无所适从,甚至自我质疑。也见过挺漂亮可爱的姑娘一进办公室变得一副全办公室欠我500万的脸色,对着下属吹鼻子瞪眼。&/p&&p&他们可能很有才华,但至少暂时不适合做领导。&/p&&h2&你是专家人才的料吗?&/h2&&figure&&img data-rawheight=&300& src=&https://pic3.zhimg.com/50/v2-e7533f89cdbea512ba5db_b.jpg&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5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4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v2-e7533f89cdbea512ba5db_r.jpg&&&/figure&&p&专家得往某几个专项技能上狠下功夫:&/p&&p&不停歇的学习精神:&/p&&p&再牛的专家也要学习,一旦停下脚步或者你的知识过时了,很可能就要被组织淘汰。&/p&&p&创新精神:&/p&&p&你的知识领域如何与新的市场结合?如何适应新的环境?一旦有一天新的竞争对手从另一个维度杀来,你是否做好准备?&/p&&p&共享精神:&/p&&p&你是否愿意传播自己的知识,是否愿意为人师,是否善于做演讲。公司养专家,是因为脱离技术/知识岗位的管理者不可能再专精于技术/知识,当企业需要技术或者知识分享给普通员工时,就需要专家角色。&/p&&p&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p&&p&以咨询行业为例,哪位能称之为专家的顾问,不都是曾以一己之力抗着项目朝前走的超人。&/p&&p&&b&职场人常见的误区:&/b&&/p&&p&1.&b&以为不做领导就没有出路&/b&;实际上以企业金字塔式的结构,真正能坐上去的是极少数;角力过程的失败者,最好的生存方式就是作为专家。而且专家的路更自由更灵活,尤其是咨询公司的顾问们,如今很多是独立的高管教练,比高管还牛还自在。&/p&&p&2.&b&以为做管理会很轻松&/b&:事实上,做专家比做管理要轻松。不用背团队指标,不用挣扎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不用去做一些违背价值观的事情(比如裁员),有更大的灵活度和自主权。&/p&&p&3.&b&以为做管理更不容易失业&/b&:一旦需要裁员,大家觉得裁人的权利在主管手里,自然不会自裁,专家就不行了,没权利。这就忽视了专家长期浸淫知识/技术/业务第一线,他对风险的敏感度最高,一旦风吹草动他就跳槽了或者转战为独立咨询顾问了,灵活性高;管理层反而容易被蒙在鼓里,等反应过来已经迟了。况且管理层被裁后绝不像专家那么容易再就业。&/p&&p&4.&b&认为做领导有权威&/b&:真正的权威来源自我们的能力和格局。能力,一件棘手的问题你能解决别人当然会服气;格局,是指你如何保护下属,如何帮助你的团队成长。&/p&&p&有一种说法,一流领导招一流人才,二流领导招三流人才,因为二流领导慌啊,怕一流人才抢了饭碗。他不愿意招牛人,更不愿意把年轻人培养成牛人。&br&&/p&&p&我见过不少所谓的领导只是发号施令的boss,不是帮助人成长的leader。我见过不少领导,虽有实权,但下属视他为笑话,他只能用职位压人干活。&/p&&p&我也见过毫无实权的专家,他照看好身边的小伙伴,身边人都将他看作leader,尊敬他听从他的建议。&/p&&figure&&img data-rawheight=&480& src=&https://pic3.zhimg.com/50/v2-6d3cbfa47c16fff7ed8b4_b.jpg&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6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v2-6d3cbfa47c16fff7ed8b4_r.jpg&&&/figure&&p&用美国领导力专家Simon Sinek的话收尾&/p&&p&&b&Leadership is a choice, not a rank.&/b&&/p&&p&&br&&/p&&p&还是用自己的话收尾吧:&/p&&p&我勒个去,收藏又是赞的两倍,支持干货请点赞,当天码这一篇晚饭都没吃弄到晚上11点半才写完,至少给我们作者一些写原创干货的动力吧&/p&&p&&br&&/p&&p&有小伙伴看完案例后对咨询公司很感兴趣,可以回顾之前的live:&/p&&p&&a href=&https://www.zhihu.com/lives/081856& class=&internal&&听说你想进入咨询行业?&/a&&/p&&p&&b&公众号:瞎说职场 (HRInsight)&/b&&/p&&p&我的职场live:&/p&&p&&a href=&https://www.zhihu.com/lives/877632& class=&internal&&掌握这十招面试技巧 成为面试达人&/a&&/p&&p&更多内容:&/p&&p&&a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简历&/a&丨&a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薪酬&/a&丨&a href=&https://zhuanlan.zhihu.com/p//& class=&internal&&跳槽&/a&丨&a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面试&/a&丨&a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性骚扰&/a&丨&a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职场女性&/a& | &a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职场选择&/a&丨&a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职业规划&/a& | &a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职场潜规则&/a& &/p&
答:他们可以过得很好,只要做到几点(后面详述)前些年,公司每年都派个美国老大爷要飞一趟上海,做全球人才管理方面的培训,头发花白,感觉要60岁了吧(问他,他总说20出头)。人特别精神,每天早上6点就起床,在酒店泳池游1个小时再来上班。而他每年全球…
&p&谢邀,而且知乎一直给我推送该问题,那我就从地产从业人员的角度回答一下。先自我介绍一下,&b&我是Top10地产投资拓展部的从业人员&/b&,主要是负责&b&土地测算工作&/b&和&b&区域公司投资策略分析&/b&,由于长时间在知乎潜水,也算一个回答的新人吧。看了几个高票答案,大家从房地产的历史、自己的经历、朋友的经验来分析,比较感性。那我就从专业角度来分析说明该问题,由于有些信息涉及答主公司的商业机密,可能会比较模糊,望大家理解。&/p&&p&在分析18年房价的涨跌之前,我先给大家分别讲解新房房价和二手房价是如何确定的。&/p&&ol&&li&&b&新房的房价构成&/b&&/li&&/ol&&p&先给大家贴一张标准的土地测算表格,这个可以更好的来看目前一二三线城市房价的构成。&/p&&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v2-e1cbfb7a581c0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461& data-rawheight=&28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61&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v2-e1cbfb7a581c0_r.jpg&&&/figure&&p&&br&&/p&&p&上图是土地测算体系中的&b&资金监管情况下的收益测算表格&/b&。先说明带数字的第一列是该地块成本的总额,第二列是平均到每平米上面的成本。由于涉及商业机密,很抱歉,我只能将很简单的一部分展示出来,上面的数据仅供分析使用,无明确指导意义。由上表可以看出,在1w4的房价构成中,&b&两个最重要的方面&/b&是&b&土地成本&/b&和&b&建安工程成本&/b&(该项可以简单的理解为房子内钢筋混凝土以及建造的人工成本)分别占到房价的&b&42.6%&/b&和&b&34.2%&/b&,其余部分占到了23.2%。&b&也就是说在1w4的地价中土地成本和建安成本是最重要的两项&/b&。但是目前一二线城市的好多楼盘均价在3w以上,这个楼盘的房价构成又产生了变化&b&。总起来说3w左右就算是一个分水岭吧,房价构成从这里就发生了变化&/b&。即使是&b&一线城市的豪宅&/b&,&b&建安成本每平米大概7000左右&/b&就封顶了,&b&普通的二线城市大概是5000左右,三线将会更低以此类推&/b&。由于近期本公司测算的房价普遍在3w以上,那相应的测算表格将不粘贴出来,只模糊的描述一下。&b&3w的楼盘房价构成,地价大概1w5左右,建安成本大概5k左右,剩下的就是其余费用。除了融资所需费用增长较快之外,其余费用的增长不是很大。我只能说在3w以上的房价,土地成本和融资成本会占一个较大的比例。&/b&&/p&&p&&b&总结来说在3w以下的楼盘,地价和建安成本是房价的主要构成,在3w以上的楼盘,由地价决定了房价。而且现在国家对房地产的资金监管的更加严格,为了拿地所需的融资成本会更高。告诉大家一个小秘诀,在国家不限价的情况下,判断房价=地价*(1.8~2.2)。一般不会出这个范围,当然了由于不描述的情况,房地产实际的拿地成本没有那么高,而且售价会略微下调。&/b&&/p&&p&&b&以上是从土地测算的角度来分析的。再说一个常有的情况,大家买房的时候是不是经常会遇到地产的销售人员告诉你,说离这个项目不远的地方有一块地前几天刚被哪个地产拿地,如果你现在不买,过几天就涨价。这是由于地产遵守在一个区域各个楼盘售价要保持大体一致的原则。&/b&&/p&&ol&&li&二手房房价的构成&/li&&/ol&&p&&b&二手房房价的构成相对简单,就是二手房房主的心理预期。&/b&其实二手房的房主包括一部分房产中介对房地产或者房价并不了解,仅仅是根据已成交的价格在略微加一些,卖得是一种心气罢了&b&。我看到之前有一个答案说了,新房和二手房倒挂严重是由于国家想刹住地产的投资潮,这只是一部分。更大的一部分原因是二手房房主和中介对地产市场并不了解,漫天要价,其他业主跟风罢了。一个二手房小区的房价仅仅是由挂到中介那里的几套房子决定的,是不是很可笑。当然了一个二手房小区如果不好卖,还存在虚假成交的情况。&/b&题外话,我不建议买房龄在10年以上的二手房,不管是刚需还是投资,这又是另外一个话题,在此不赘述。&/p&&ol&&li&如何判定房价的涨与跌&/li&&/ol&&p&如果不是房地产从业人员,那房价涨跌的消息肯定存在滞后性,那我给大家提供4方面的建议:&/p&&ol&&li&观&b&察一线城市(北上深)和你所在城市的土地招拍挂的情况(这只针对1、2、3线城市),看市场化程度比较高的地产(比如万科、龙湖、金地、旭辉、绿地、绿城、融创、恒大、碧桂园、富力等公司)参与拿地的积极性、他们的报价和最后的成交价格来判断。房价的上涨一定是从地价上涨就开始的。当然了,如果一些城市的高价地都是由国企央企拿到,那房价…,具体原因不能解释也不敢解释。&/b&&/li&&li&&b&观察舆论风向,主要是各门户网站的新闻。&/b&&/li&&li&&b&是看银行的贷款政策,如果贷款利率下调,首付比例下调,那房价必涨,如果是相反的情况那不好说。&/b&&/li&&li&&b&看国家政策,限购、限贷等都不可怕,可怕的是限价,不允许你在高于某个价格成交。这个是对房价杀伤力最大的,如果限制政策放开,房价必涨。&/b&&/li&&/ol&&p&&b&答主通过以上的方法预测了15年底至16年的房价暴涨。&/b&&/p&&ol&&li&最后说一下我的预测&/li&&/ol&&p&&b&18年如果限购不放开,房价不会上涨的很快,房价大概率横盘或者微涨。&/b&&/p&&p&就先想到了这些,之后有什么建议我再补充,最后还有两方面想说的:&b&(1)关于先前有的答案所提供的数据大部分权威但不准确,有的甚至不对,准确的房地产数据可以参考中指院和那几个权威的房地产咨询公司;(2)对一个楼盘来说,房价肯定是会慢慢上涨的(即使涨幅有限),只有这样,才会有源源不断的购房者。如果限价低于自己的预期价格,地产公司会捂盘直到限购放开。&/b&&/p&&p&最后,我想找个机会说一下什么类型的房子是有&b&居住或者投资价值&/b&的。关于本答案有什么问题,大家可以咨询我,或者在评论区留下自己的意见和建议。&/p&&hr&&p&插入一条分割线,在知乎第二次回答就获得了600多个赞,很是感谢大家的支持,关于评论中提出的在测算表格中建安成本高的问题,我在这里统一做一下回复:1、我司是一个注重品质的地产公司,而且项目定位为高端改善,建安成本中还包含了精装修的成本,因为公司在当地的品牌影响力较大等原因,故营销成本低一些。2、我将建安成本说高,是为了说明建安成本对房价的影响有限,突出地价对房价的影响之大。同样为了给大家提个醒,当房产中介以建筑材料费用上涨,人工成本上涨为由劝您买房的时候,您要有个意识建安成本对房价影响比较小。&/p&&p&关于评论中大家向我咨询某个城市的房价趋势以及如何买房等等问题,这些问题都是几句话说不清的,而且一个城市的每个区域的升值空间,房价趋势也不尽相同。我希望自后的几篇文章能告诉大家一些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p&&hr&&p&在插入一条分割线,大家向我咨询某个区域的楼盘值不值得入手,如果只告诉我城市、区域、房价,我是没办法分析的。要想分析一个楼盘最起码要从城市本身、区域、交通、医疗、教育、城区规划、配套、开发商在当地的品质口碑等方面进行分析,这些都是我下一篇或者几篇文章要写的,希望大家关注。&/p&&a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data-draft-node=&block& data-draft-type=&link-card& class=&internal&&如何选购能升值的房子?&/a&&p&下面转载一下文章,侵删:&/p&&p&&b&30年的老银行人说:现在,真的越来越像1995年了&/b&&/p&&p&  在一位银行系统工作30年的老人看来,最近发生的一系列事件越来越像1995年了!那一年发生了什么?为何会让他记忆如此深刻?&br&&br&  “现在真的越来越像1995年了!”&br&&br&  五一回家的时候,刚看完资管新规的父亲突然和我来了这么一句。父亲是老银行出身,亲身经历过1995年的银根紧缩导致的资产暴跌。&br&&br&  “前一段时间已经有人喊出了‘地产无周期’,现在媒体又开始粉饰资管新规延时执行是利好股票&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quote.cfi.cn/quote_H30165.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房地产&/a&,在我看起来,这份文件只能证明国家对表外归表要到期严格执行的决心,喊‘无周期’和‘利好’的人真的是太年轻,完全没有经历过1995年银行整治表外资产带来的&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quote.cfi.cn/quote_H30165.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房地产&/a&暴跌和国企人员下岗的疼,纯粹的短视和自大!”&br&&br&  的确,经历过1992年到1998年那一波周期的人,假设1992年大学刚毕业,到现在也已经快到了退休的年龄。由于爷爷是老革命,新中国成立后曾经参与过某银行市级支行的组建工作,所以家里一直对经济对银行的冲击比较敏感,根据温铁军教授的总结,新中国成立后出现过“八次危机”,平均八年一次,中国经济明显存在着周期。在这八次危机中,部分危机是输入型危机,也有部分是外向型危机,每一次危机,最直接的冲击就是我国的银行体系。&br&&br&  “我们来数数最近发生的国内外事件,真的都能和1995年对应得上”父亲把这两年发生的事情和1995年前后的事情一一对应了一下。&/p&&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v2-a6d168e321c47aa28af4af53c86703fe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426& data-rawheight=&56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26&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v2-a6d168e321c47aa28af4af53c86703fe_r.jpg&&&/figure&&p&&br&  “近30年来,我们是第一次又进入表外整治的周期阶段,这几年,特别是2008年之后,银行搞的表外创新,影子银行,本质上就是我们当年为了躲避监管、追求利润打的各种擦边球,到最后都是要进行违规清理的,否则到最后都是银行风险。现在国家公布出来的100万亿资管中,银行表外资产大概有20-30万亿,但是也有国外的统计估计银行表外资产有60万亿,还有最离谱的统计超过了100万亿,不管国外的统计口径,即使是20-30万亿,相对于银行80万亿的资产,这个比例也是和1995年比例相当的。”&br&&br&  父亲把所有八次危机列出后,这样总结1995年和现在的相似性。&br&&br&  “当然,我国现在的国家实力要比过去都要强大多了,当年外汇储备只有700多亿,现在我国已经有3万多亿了,当年由于没有经验,油门和刹车都用力太过猛了,我也相信我们这届政府有能力在3年内完成表外资产的整治工作,至少我们现在的手段也多了很多,可以用半脚离合加油和刹车。”&br&&br&  由于我的好奇,后来跟父亲进行了一次长谈,并把当年的情况整理成了以下文章,由于年代久远,有些事情时间上可能有出入,但是所有的事情,都是实实在在发生的历史。&br&&br&  小平南巡讲话,抓“票子、车子、房子”引发广东各大银行金融表外创新&br&  1992年8月某天,刚升任信贷科科长的张主任接到&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quote.cfi.cn/quote_601939.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建设银行&/a&广东省F市分行的会议通知,要求研究如何通过金融创新落实邓小平南巡讲话精神。&br&&br&  在那一年的春天,小平同志刚发表完南巡讲话,特别要求广东要“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生活”,抓住满足人民的“票子、车子、房子”。&br&&br&  小平南巡讲话之后,广东一下子就掀起了下海热,经商热,F市在广东当年算得上是个工业大城市,但是在这波经济改革高潮开始几个月,银行就已经遇到了信贷瓶颈。本次会议就是要研究如何通过金融创新,突破银行准备金限制,突破监管,释放更多的信贷规模。&br&&br&  “我知道珠三角地区已经很多银行开始开公司了”,分行李行长在会上说道,“这些公司通过账外经营表外吸纳存款或者从银行获得贷款再放贷,通过这种金融创新可以释放大量的信贷规模,其实我行也可以学习一下嘛!”&br&&br&  张主任回答到:“我们的一些县支行已经开始这样做了,但是这样是属于违规操作的,我们一直在打击这些帐外经营业务,如果鼓励下面的支行开展业务,真的不会有问题吗?”&br&&br&  “小平同志都说要解放思想,敢闯敢干,我们就这么办吧!”李行长在会上就这么定下了鼓励帐外经营创新业务的基调。&br&&br&  在F市支行决定放开表外业务后,各支行纷纷以支行或者行长个人的名义办起了自己的公司,这些公司,打着银行的旗号,一方面从银行获得正常贷款,另一方面向他们认为的优质客户发放高息贷款,当年银行基准利率在9%左右,而通过表外的资金成本基本都在20%以上,根据张主任后来的回忆,这些资金大部分都流向了&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quote.cfi.cn/quote_H30165.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房地产&/a&开发,国企和民企一起炒楼炒地皮,还有部分资金流向一些外贸公司,这些公司大部分从事的都是些走私汽车、家电的业务。&br&&br&  1992年,在经历了1988年来价格冲关失控和经济滞涨的阴霾后,广东人民总算感觉到了经济在逐步繁荣,街上的餐馆每天都人满为患,家电等高档商品开始变得抢手,广东各地到处可以见到正在开工的建设工地。&br&&br&  渐渐的,张主任信贷科长的位置也成了香馥馥,从此下馆子再也没有自己埋单,因为经常会有各种“老板”找多样借口出入各大饭馆为的是和建委、海关、银行等各种政府关键部门人里混个脸熟。张主任也隐隐担忧,在F市的帐外规模越来越失控,江门开平银行也爆出某银行行长拿了一个亿出逃国外的新闻。&/p&&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v2-d43a3d3aa4e487c55d05e535eafa1f5a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422& data-rawheight=&23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22&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v2-d43a3d3aa4e487c55d05e535eafa1f5a_r.jpg&&&/figure&&p&&br&&/p&&p&&br&&br&  到了今天,这类帐外经营业务有了个新的名字“影子银行”。&br&&br&  朱镕基收紧银根,海南&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quote.cfi.cn/quote_H30165.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房地产&/a&崩盘,广东继续高歌猛进&br&  在小平南巡讲话仅仅一年后,中央就已经感觉到经济过热甚至有些失控的风险,为了防范风险,刚升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朱镕基在1993年8月火速兼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上任后首要任务就是要控制银行资金流入&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quote.cfi.cn/quote_H30165.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房地产&/a&,特别针对海南省发布了“十六条”,禁止全国资金流入海南省,当年全国&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quote.cfi.cn/quote_161121.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银行业&/a&每年有超过400亿元资金流入海南,这个小岛上最多曾容纳1600多家金融机构,2万家的&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quote.cfi.cn/quote_H30165.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房地产&/a&公司,1993年海南省的平均房价已经到了7500元一平方。&br&&br&  在朱镕基收紧银根后,潘石屹、冯仑等人迅速撤离,一路高歌猛进的海南&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quote.cfi.cn/quote_H30165.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房地产&/a&热顿时被釜底抽薪,海南省在不到一年间,“烂尾楼”高达600多栋、1600多万平方米,闲置土地18834公顷,积压资金800亿元。&br&&br&  相比于海南的一片狼藉,广东省的&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quote.cfi.cn/quote_H30165.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房地产&/a&业务却还一路高歌猛进,海南的&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quote.cfi.cn/quote_H30165.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房地产&/a&崩盘影响只流传在一些街头巷议中,朱总理虽然控制住了银行的银根,但是却控制不住广东银行的创新精神,银行帐外资产到底有多少估计哪一级的银行领导都说不清楚。&br&&br&  1994年9月某天,张主任的朋友朱老板来到了建行信贷科办公室内,朱老板是张主任三下乡时候的“场友”,回城后在F市委帮市领导开车,下海后开始做&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quote.cfi.cn/quote_H30165.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房地产&/a&生意,在这两年赚了不少的钱,朋友们一直开玩笑说,朱老板是我国最成功的三大司机之一,其他两人是许老板、马老板。这天朱老板过来的主要任务,是想让张主任想办法搞掂500万的贷款。&br&&br&  “我准备在L市搞块地”,朱老板意气风发的说道,“L市这个地方未来&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quote.cfi.cn/quote_H30165.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房地产&/a&大有可为,中海壳牌石化项目很快就上了,熊猫汽车城也已经开工了,还听说李嘉诚真准备过来开发港口,估计到明年,L市房价又可以翻一倍。”&br&&br&  张主任:“你通过抵押贷款等方式在F市开工的项目已经超过1千万了,现在国家正在收紧银根,我这边可能很难搞掂这笔贷款了,但是你真的不害怕风险的吗?”&br&&br&  朱老板:“怕个球,广东是什么地方,市场经济发达,能和外省那些穷鬼比吗?1988年国家搞价格冲关,全国人人抢物资,在广东,屁都没响一个,人们该吃吃,该喝喝,广东人钱多,不要拿别的地方说事。”&br&&br&  像朱老板一样依然激进的广东&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quote.cfi.cn/quote_H30165.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房地产&/a&商不在少数,他们的逻辑无非两个,一个是商品房改革释放的刚性需求,第二个就是强调广东经济的特殊性。在朱镕基收紧银根的第二年,国务院三令五申强化金融监管,但是仍然无法熄灭广东的帐外经营,一方面帐外的规模已经大到无法停止,另一方面帐外业务让银行某些人获得巨额的个人利益。&br&&br&  那一年,朱老板在广州天河体育中心旁边买了一套新房子,9000元/平方,而张主任当年的工资只有600块/月。&br&&br&  王行长火速上任建行,广东建行各级领导被一撸到底,帐外经营业务得到控制&br&  1995年2月,刚过完春节不多久,张主任就接到省行通知,新任的建行行长视察广东,召集各地市信贷线条骨干到广州参加会议。&br&&br&  由于工农中建四大银行的分工定位中,&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quote.cfi.cn/quote_601939.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建设银行&/a&主要是为基建和&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quote.cfi.cn/quote_H30165.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房地产&/a&发放贷款,表外问题比较严重,为配合朱镕基的信贷整治,刚上任人民银行的他又被火速调回&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quote.cfi.cn/quote_601939.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建设银行&/a&当一把手。&br&&br&  当年在朱镕基的紧缩下,银行基准利率从9%涨到10%,但是依然无法控制住广东省的经济过热。&br&&br&  印象中,当年的高层领导演讲都要对稿件念,但是张主任回忆,王行长的风格很不一样,大会讲话基本脱稿,演讲有激情又逻辑严密,在省行的会议上,王行长首先肯定了广东员工的成绩,但更重要的是再三强调未来要规范经营,并传递了接下来要重点整治建行的表外业务。会后,王行长很亲切的和各人握手,并和张主任等人合照留念。&br&&br&  会上亲和的王行长,会后却是雷厉风行,在不到3个月的时间内,他对广东省各级支行痛下杀手,从省行到地市支行再到县一级的支行,王都亲自过问处理和裁撤违规行长。&br&&br&  当年建行全省的存款规模大概在70亿左右,从1993年底到王行长查表外前,各市县支行开始只是把一些无法回收的表外业务上报给省行,一些支行认为能回收的表外业务尽量隐瞒在本行内,甚至继续通过创新开展各种表外业务逃避监管。在王的狠逼之下,全省的表外业务逐步被控制,并最终清查出的表外规模大概在30亿左右,已经大大超过了建行30%的准备金规模,但在王的强压下,依然坚持让表外业务并入表内,希望在控制表外新增的基础上,用未来建行增长的规模逐步消化掉存量的表外业务。&br&&br&  L市建行出现挤兑,留下一大片烂尾地&br&  1995年11月某天夜里12点,正准备休息的张主任突然接到了单位的电话,说实话,这些天张主任已经被单位的各种大会小会清理检查搞得很烦,几个县支行行长已经被裁撤,张主任还听说同事潘行长因为无法按期支付湖南省的拆借资金突然在前天下班途中被跨省扣押了,李行长在本次表外清理中也受到了牵连被留任调查,但这次半夜的来电好像和检查无关,只听见电话那头说得简短和急促:&br&  “赶紧回来支行,我们已经调集了一大笔现金,你们几个一起押运到L市!”&br&&br&  张主任深夜赶到银行仓库的时候,只见到一排排的百元现金占满了几面的仓库墙面,这时正在紧张安排现金装车的李行长走过来说:&br&  “听说L市建行那边多个&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quote.cfi.cn/quote_H30165.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房地产&/a&开发商出现了资金断裂,但不知哪里传出的小道消息说L市各银行都快没钱了,今天白天各大银行门口&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quote.cfi.cn/quote_603883.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老百姓&/a&都在排队取出存款,下午接到省行通知,要各地马上调集存款运往L市,不然明天L市建行一开门就要关门了!”&br&&br&  根据张主任后来回忆,这次L市的银行挤兑可能是我们有生以来看到过的唯一一次四大银行被挤兑。在解决了L市建行的资金问题后,F市建行在L市的多块&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quote.cfi.cn/quote_H30165.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房地产&/a&投资也变成了坏账,张主任到L市镇清理坏账的时候,满眼看到的只是L市到处的烂尾楼盘,有些地,在还没有任何动工前,就已经被转手了四五次,有些地被重复抵押,还有些开发楼盘,拿来给银行抵押的地都不知道在什么地方。&br&&br&  当然,L市只是整个银行系统问题的一小部分。&/p&&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v2-cd01e86ad7c617ea3eeed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311& data-rawheight=&348&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11&&&/figure&&p&&br&&/p&&p&&br&  L市在1995年烂尾楼遍地&br&  1995年之后…&br&  1995年后,中央本想让各银行逐步自行通过新增存款和利润来消化掉表外资产,各银行之后进入了存款大战阶段,各银行到处求爷爷告奶奶的找新增存款,这一点和现在各大银行都在上浮利率抢存款很像。&/p&&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v2-df43efa24ff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219& data-rawheight=&374&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19&&&/figure&&p&&br&&/p&&p&&br&&/p&&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v2-f7f8dbda39492bbf5a9aed3b43962aa8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224& data-rawheight=&28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24&&&/figure&&p&&br&&/p&&p&&br&  今年各大银行开始存款大战,上浮利率&br&  但是屋漏偏逢连夜雨,&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quote.cfi.cn/quote_161121.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银行业&/a&务刚有些好转,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又接踵而来,出口直接萎缩60%,大约有3000万产业工人失业回乡。银行和&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quote.cfi.cn/quote_H30165.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房地产&/a&的日子在那几年就一直没有啥好日子过,银行在那几年大量的要求员工下岗内退,或者买断工龄。&br&&br&  各大&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quote.cfi.cn/quote_H30165.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房地产&/a&老板开始破产和跑路,整个广东烂尾楼遍地,银行实在是无法自行解决自身问题,最终中央在1998年为银行直接拨款2700亿元来解决银行的缺口。在接下来的5年内,中央陆续给银行输血超过了3万亿,并对银行进行了改制,把原来的专业性银行改制为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并做好资本市场上市的改制工作。&br&&br&  1995年到2004年间,各大银行成立了各种资产管理公司,对于银行表外和坏账资产进行了大量的剥离和打折处理,有银行关系的人在这一轮资产处理中发了大财,李行长就在这轮资产处理中下海成立资产管理公司发了大财。&br&&br&  这一点,也和现在很像,各大银行已经开始逐步成立资产管理公司,这一轮资产剥离,估计又是一轮新的财富机会。&/p&&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v2-4fc469ad24cc47f7a29869c81bab7694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481& data-rawheight=&23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81&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v2-4fc469ad24cc47f7a29869c81bab7694_r.jpg&&&/figure&&p&&br&&/p&&p&&br&  和1995年一样各大银行逐步成立自己的资产管理公司&br&  朱老板在广州天河的房子价格经历腰斩再腰斩,直到2007年下一次金融危机前才回到1994年的价格。之后的事情,估计大家都已经有了记忆。&/p&&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v2-da58dae39e4bb4f788f3a373db05cd8e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261& data-rawheight=&349&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61&&&/figure&&p&&br&&/p&&p&&br&  广州最出名的烂尾楼,现中石化大厦,曾经两度烂尾,直到2009年才完工&br&  银行和&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quote.cfi.cn/quote_H30165.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房地产&/a&的好日子,直到2004年我国加入WTO后,才真正重新的好转,并迎来了银行和地产的“黄金10年”,张主任后来总结到,真正的社会财富,其实来自于生产力的提升,而不是资产的泡沫,中国加入WTO的十多年,国外带来的技术和市场才是我国财富的来源。&br&&br&  朱老板在1995年后消失了多年,张主任再见到朱老板是在2010年,朱老板儿子大学毕业的时候,朱老板给了他儿子500万,但是建议儿子不要买房。&br&&br&  总结&br&  今年3月达里奥来中国演讲的时候曾经提到过,他财富的秘密就是来自于“周期”,政府就像一辆汽车,每次加油一段时间后,就需要刹车。但是周期有长周期和短周期之分,短周期大概3-5年,长周期大概60年,大部分人感觉不到周期的原因是因为,你活的不够长,无法感知到长周期的存在。&br&&br&  谈到我国的债务风险,达里奥对我国应对风险的能力可以说是赞不绝口,和资管新政的要求一样,达里奥也认为我国可以在三年内解决风险。&br&&br&  接下来的事,也许我们应该有信心的小心谨慎观察。&/p&&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v2-d87d5792041bbc4f2d1f51d1caaf09d1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748& data-rawheight=&43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48&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v2-d87d5792041bbc4f2d1f51d1caaf09d1_r.jpg&&&/figure&&p&达里奥信贷长周期和短周期及生产率图 (.格.隆.汇.) &/p&&hr&&p&当我看到这篇文章后,转载给几个在总行、各省分行的同学,他们看完后沉默了,半晌之后说,嗯,确实是这样。&/p&&p&最近几个月北京天津的土地流拍、底价成交现象严重,我在知乎是匿名的,就想说什么说什么了。最近北京天津二手房降价非常的严重,好多二手房每平米降了5k-10几k,二手房的价格会慢慢的回归理性。大家应该看到goverment的决心。而且现在银行利率持续上升,对于房价都是利空,人口净流入可能会利好,但是这种利好是短暂的。新房的价格在持续横盘,因为他们不敢降价,一降价就更卖不出去。好多地产现在都在拖,拖到限购放开的那一天,不过实事求是来讲,现在的房价已经是极限了(前提是货币不会贬值,工资不会翻番)。奉劝各位,少负债,量力而行。&/p&&hr&&p&天津一个抢人政策,又把存量房给盘活了,太有意思了。&/p&
谢邀,而且知乎一直给我推送该问题,那我就从地产从业人员的角度回答一下。先自我介绍一下,我是Top10地产投资拓展部的从业人员,主要是负责土地测算工作和区域公司投资策略分析,由于长时间在知乎潜水,也算一个回答的新人吧。看了几个高票答案,大家从房…
&p&夫妻关系:&br&磨合期闹离婚&br&离婚协议我都签好字了&br&他拒签 因为协议上写的财产平分 他不同意&br&他说他净身出户&br&因为男人奋斗比女人奋斗容易一些&br&他希望我之后的生活也可以过得好&br&所以他什么都不要&br&磨合期之后&br&非常将就我&br&基本属于我爱干嘛就干嘛&br&给了我最大限度的自由&br&换工作间隙他说你休息一下 我养你几年都行&br&当然我没让他养…无缝链接到新工作&br&最感动的是怀孕期间&br&怀孕吐的最厉害的时候&br&老公说如果太折磨你我们可以不要这个孩子&br&陪我进行了每一次产检&br&每天陪我运动,散步&br&每天做好早饭端给我&br&从怀孕到哺乳期&br&他几乎推掉所有应酬&/p&&p&生孩子的时候第一件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人工低还要求加班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