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zicke什么意思这个单词吗

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德语汽车单词.doc 19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下载提示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德语汽车单词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Stossdaempfer? ?? ?? ?? ?? ?? ?? ?? ? 减震器 Lichtmaschine? ?? ?? ?? ?? ?? ?? ?? ?? ?? ?? ?发电机 Auspuffanlage? ?? ?? ?? ?? ?? ?? ?? ?? ?? ???排气装置 Anlasser? ?? ?? ?? ?? ?? ?? ?? ?? ?? ?? ?? ?? ? 启动电机 Kupplung? ?? ?? ?? ?? ?? ?? ?? ?? ?? ?? ?? ?? ? 离合器 Getriebe/Schaltgetriebe? ?? ?? ?? ?? ???变速器 Getriebelager? ?? ?? ?? ?? ?? ?? ?? ?? ?? ?? ?变速器轴承 Radlager? ?? ?? ?? ?? ?? ?? ?? ?? ?? ?? ?? ?? ? 车轮轴承 Lenkgetriebe? ?? ?? ?? ?? ?? ?? ?? ?? ?? ?? ?转向器 Keilriemen? ?? ?? ?? ?? ?? ?? ?? ?? ?? ???三角皮带 V型皮带 Zündkerzen? ?? ?? ?? ?? ?? ?? ?? ?? ?? ?? ?点火塞 Zündspule? ?? ?? ?? ?? ?? ?? ?? ?? ?? ???点火线圈 Zahnriemen? ?? ?? ?? ?? ?? ?? ?? ?? ?? ???发动机皮带 Steuekette? ?? ?? ?? ?? ?? ?? ?? ?? ?? ???发动机齿带 Schalldaempfer? ?? ?? ?? ?? ?? ?? ?? ?消音装置 ABS? ?? ?? ?? ?? ?? ?? ?? ?? ?? ?? ?? ?? ?? ?? ?? ?刹车时的防车轮抱死装置 ESP? ?? ?? ?? ?? ?? ?? ?? ?? ?? ?? ?? ?? ?? ?? ?? ?急转弯时的调节车轮转速装置
Aussen vorn? ? 前部
1.1.1? ?? ???挡风玻璃? ?? ?? ?? ???Windschutzscheibe (Frontscheibe) 1.1.2? ?? ???顶盖? ?? ?? ?? ?? ?? ???Dach 1.1.3? ?? ???雨刮片? ?? ?? ?? ?? ???Wischerblatt 1.1.4? ?? ???雨刮器臂? ?? ?? ?? ???Wischerarm 1.1.5? ?? ? (左)后视镜? ?? ?? ? Aussenspiegelgehaeuse( links) 1.1.6? ?? ???前标志? ?? ?? ?? ?? ???Markenzeichen vorn 1.1.7? ?? ???大灯清洗器装饰盖? ?Deckel fuer SRA(Scheinwerferreinigungsanlage) 1.1.8? ?? ???雾灯? ?? ?? ?? ?? ?? ???Nebelscheinwerfer 1.1.9? ?? ?(前)保险杠? ?? ?? ?Stossfaenger (vorn) 1.1.10? ?? ?装饰框? ?? ?? ?? ?? ? Zierrahmen 1.1.11? ? (前)牌照板? ?? ???Kennzeichentraeger vorn 1.1.12? ?? ? 散热器格栅? ?? ?? ? Kuehlergrill 1.1.13? ?? ? 远光灯? ?? ?? ?? ???Fernleuchte 1.1.14? ?? ? 近光灯? ?? ?? ?? ???Abblendlicht 1.1.15? ???(前)转向灯? ?? ?? ?Blinkleuchte (vorn) 1.1.16? ?? ???发动机盖/机仓盖? ? Frontklappe 1.1.17? ?? ?(右)后视镜? ?? ?? ???Aussenspiegelgehaeuse( rechts) 1.1.18? ?? ? 导水条? ?? ?? ?? ?? ? Wasserfangleiste
Aussen hinten? ?? ?? ?后部
1.2.1? ? 顶盖? ?? ?? ?? ?Dach 1.2.2? ? 天线? ?? ?? ?? ? Antenne 1.2.3? ? 顶盖装饰条? ???Dachfugenleiste 1.2.4? ? 后风挡玻璃? ?? ?Heckscheibe 1.2.5? ? 行李箱盖/后盖 Heckklappe 1.2.6? ? 后转向灯? ?? ???Blinkleuchte 1.2.7? ? 倒车灯? ?? ?? ???R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一切都是有因缘的。虽然从前就知道有学者在做这些研究。但今天偶然翻从前的文稿,又翻到这个,浑身冷汗,越看越玄,一种前世的感应忽然出现,很多的画面、人物都来到面前,占卜的方法全部一致。  这首先从玛雅语言和汉语的特殊对应关系可以明显看出。先看词汇方面的对应:  h an(男子)汉:h an女婿、丈人;tan谈:t an说话;tan炭:taan灰;ch a叉:ch a叉;su an酸:su u n酸;b ao包:p au o包;ch i吃:ch ii吃肉;ch i齿:ch ii口;ch a i柴:ch e柴;ch u an船:ch em船;zh o n g种:ch um种;tu an团(圆):tom圆;k en g坑:k om坑洼;w a蛙:u o蛙;g an干(戈):k an(捍卫);an俺:en我;y i伊(他,她):y他的;d en g登,凳:tem登,凳;tan坛:tem神坛;p an g胖:p em胖。  如果把古汉语词和古玛雅语词进行比较,对应关系就更为突出,亲属关系更加清楚:  k a苦:k a苦的;k a i歌:k a i歌唱;h iu a雨:h a雨,水;m iu a无:m a没,不,无;tau刀:ta刀;ta肚:taa肚子;d iek直:tek (to h)直;p iek壁:p ak墙壁;ch iak赤:ch ak红色的;sh iu o k数:x o k(x在此读sh)数;d o k读:x o k读;b iu a t伐(砍):b a t斧;lian g亮:lem亮;d ian g长:tam深,长;ian g央:y am在中央;g iu an倦:k an疲倦;g ian g强:k an强有力的;h u an g黄:k an黄色的;sh en g生:sian生的时间;d z ian前:tan在前。  这里的古汉语是上古汉语,为语言学大师王力所构拟,主要是《诗经》里的词。玛雅语是中古语,也有的是上古语、原始玛雅语的词。  由于玛雅人和中国人之间隔着浩瀚的太平洋,所以这些相同或相似的词不可能是互相借用,而只能是共同语言的遗迹。又由于这样的词数量很大,对应规律性很强,所以不可能是偶然的相似,而只能是必然性的显示。  玛雅语和汉语共有的基本词汇,提供了计算玛雅语和汉语分开的时间。语言学家使用一张100个基本词的表,找出两种语言共有的词在这100词里所占比例,就可以确定两种语言分开的时间。玛雅语和汉语的共同词在100基本词中占26个,减去4个可能偶然相似的,还有22个两种语言共有的词。依据统计概率,两种语言的共同词如果有22个,分开的时间是5000年,这也就是玛雅人和中国人分开的时间。这个时间与语言学、考古学、人类学和历史学的已有研究结果非常一致:一,原始玛雅语在4600年前开始分化为现在的各玛雅方言;二,在玛雅地区考古发现的最早陶器制造于4500年前,已相当成熟;三,玛雅古文献把历史、历法开始的时间定在公元前3113年,也就是大约5000年前;四,学术界认为,玛雅人是最晚从亚洲到美洲的。而古代亚洲人到美洲的最晚时间是5000年前;五,玛雅人传说远祖从西方来,或是从北方乘船来。从中国到美洲大方向是自西而东,如果乘船顺太平洋洋流从福建、台湾、琉球,沿日本、千岛群岛、阿留申群岛,再沿美洲海岸向南,到达中美洲,就是从北方乘船来。  此外,在语音和语法方面,两种语言也具有共同的特征。下面简略介绍一下:  1. 两种语言都是声调语言。汉语有平上去入四个调,入声就是以p,t,k收尾的促声,现在闽粤方言仍然有。玛雅语也有低调、高调、降调和促声,和汉语完全一致。用声调区别意义,〝这是汉藏语系的一大特点。〞(王力)。远在美洲的玛雅语也具有汉藏语系的特点,这有力地说明了两种语言的关系密切。  2.两种语言的方言中都存在有n,n g鼻辅音在词末尾的变化。如汉语北京普通话的许多带鼻音的词在浙江温州话里都不带鼻音。在玛雅语里尤卡坦语算是标准话,因为玛雅古文字书所反映的就是尤卡坦语,而尤卡坦语的一些带鼻音的词在瓜地马拉的玛雅语则只是一个送气音,没有鼻音。汉语词末尾鼻辅音的变化是汉语语音发展的一种规律。这种规律在玛雅语里 的存在同样表明了两种语言的密切关系。  3.玛雅语和汉语的发展都共同体现了母音高化,也就是a变o,o变u,e变i。王力先生曾强调指出:汉语史 的任务就是要研究汉语发展的特殊的内部规律。例如母音高化就是汉语发展的内部规律之一。如今我们看到汉语发展的内部规律在玛雅语里也同样存在,对此合乎科 学的解释只能是两种亲属语言遵循共同发展规律而发展的结果。  4.玛雅语和汉语共同具有大量的重叠现象,特别是在一些方言里。汉语说〝天天〞,玛雅语 说k in k in(日日),意思一样。汉语说〝红红的〞,玛雅语说ch ach ak(赤赤),意思也一样。另外,玛雅语和汉语还共同具有一种特殊的重叠结构。汉语说〝黄澄澄〞,玛雅语说k an te lte l,意思一样。汉语说〝白苍苍〞或〝白生生〞,玛雅语说sak t in tin,意思也一样。除这些例子以外,对应的重叠用法还有很多。不但结构相同,意思相同,连听觉感受都相同。  5.玛雅语与汉语都使用大量的单位名词,也就是量词。汉语的量词在玛雅语里一般都可以找到对应的词。例如:表示动物的量词在汉语里常用〝口〞、〝头〞、〝匹〞,玛雅语常用的则有k o t,tu l,p o k。表示植物的量词在汉语里常用〝枝〞、〝棵〞、〝株〞,玛雅语常用的则有tsit,h ek,x ek(x发sh音)。表示绳子的量词汉语常用〝捆〞,玛雅语用k an;汉语用〝束〞表示成束的东西,玛雅语也有一个表示同样事物量的词ch u y,音义都像。单位名词(量词)也是汉藏语系的重要特征之一,是汉藏语言所特有的。而玛雅语也有,令人感到十分亲切。  玛雅语和汉语的语音和语法还有另外一些共同特征,如单母音词根为主,缺少形态变化等。全面的语言对应表明两种语言确有亲属关系。  玛雅人与中国人的亲缘关系,除语言方面的证据之外,在思维方式上也有大量的证据。玛雅人和中国人的基本思维方式的共同特点都是反映天人合一,自然与社会的一致。从社会发展的大方面来说,玛雅人认为兴盛、和平与富强同衰落、战争与贫困成周期性的交替。而这又和玛雅人的天文历法的计算有一定的关系,他们认为大约每13个历法上的20年就有一次祸福循环。例如奇钦伊查城的放弃和玛雅潘城邦的称霸,以及后来玛雅潘城的衰败和西班牙人的征服都表现了这种历法兴衰的周期循环。这种历史观与中国古代历史观是很一致的。  玛雅人的基本人生观可以用〝一切都不要过分〞来概括,这与中国古代占主导的人生哲学〝中庸之道〞又非常一致。在这种思想指导之下,玛雅人很尊重自然环境。狩猎很节制,一是不愿滥杀无辜的动物,二是要给其他猎人留下觅食的机会。种田,焚烧林木,事前要祭祀,祈求神灵原谅和保佑,同时要按人口所需来量耕地,既保证食用,又不过多生产,破坏自然。所以玛雅人所追求的生活方式是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和谐。
主帖获得的天涯分:0
楼主发言:22次 发图: | 更多
  玛雅人的天人合一思想表现于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且很多都和中国人一样。玛雅人管诗人叫〝阿风〞,诗等于风。中国最早的诗歌《诗经》里各地方的民歌也叫风。在玛雅人的言语里,花可以表示自然的花,也可以指人好色贪淫,与中国人相同。玛雅人所认为的颜色的社会象征也和中国人一致:红色象征权力,黄色象征吉祥,白色象征不实,所以白父等于汉语的伯父,白母等于汉语的伯母,这可说是很有趣的特殊一致。中国民间常管太阳叫老爷儿,玛雅人也普遍这样叫。中国古代楚国人管乳叫谷(粮食),而玛雅人则管玉米叫乳汁,管玉米棒叫乳房,又是特殊的一致。更为特殊的的一致是,中国古代管年叫载,起源于夏朝之前,这种时间观念同玛雅人一样:玛雅人认为每个年都由一种神来负载,一个接一个的班,所以年和载密切相关,一个年也就是一个神的负载物。  玛雅人观念里人和自然的一致在玛雅 语言里还有很多与中国人思维和语言相同的实例。玛雅人称呼小孩、小动物、鱼子用同一词a l,表示人和动物的舌头和火焰(火舌)用同一个词ak,人的手臂(肢)和树枝也用同一个词k ab表示,火k ak则可以表示愤怒(怒火)。更有意思的是玛雅词tan可以表示堂屋(客厅),可以表示胸膛,还可以表示堂堂男子汉(成熟的小伙子,25岁左右的年轻人)。玛雅语tom是圆的,而tom tom则是乱,相当于汉语〝团团转〞中的团团。这些更是思维方式的特殊对应。  玛雅人和中国人思维的共同特点 在玛雅文字和中国文字的创作上也有所表现。玛雅文字中有象形字,如〝田〞,有指事字,如〝中〞,有假借字,如〝中〞假借为〝种籽〞,叉假借为〝初〞。而且田、中、叉字形也很象中国字。此外,玛雅文字中还有很多形声结合的形声字。玛雅人和中国人在思维方面成体系的一致,证明了玛雅人和中国人必然存在的亲缘关系。  玛雅人与中国人的亲缘关系不但在语言和思维方式方面有许多表现,在风俗方面也有许多表现。研究这方面的问题有时还能促进古代中国文化的研究。比如,上古中国占卜,如果说一个人数奇,就以为是不吉利。汉武帝与匈奴作战,不重用著名将军李广,就是因为给李广占卜的结果是数奇,不吉。怎么占卜,在中国 已经失传。玛雅人占卜也有同样的说法,偶数吉,奇数凶,而具体的做法则保留了下来。玛雅人使用的是一堆玉米粒,先随便取出一些放一边,然后四个四个地数余下的。如果这四个一组的总数是奇数,剩下的也是奇数,即三粒或一粒玉米,那就是凶;如果二者都是偶数,那就是吉;如二者一个是奇数,另一个是偶数,就是凶 吉不定。玛雅人和中国人不光在占卜的偶数是吉,奇数是凶的说法上一样,连对占卜人的称呼都一样。中国古代管这种人叫〝日者〞,玛雅人管这种人叫ah k in。Ah相当于汉语的〝阿〞,汉语的〝阿〞不只在南方方言里普遍存在,古代人名也常加〝阿〞。在最古的《书经》里,商朝有名的大臣伊尹就叫阿衡。曹操的小名叫阿瞒。K in在玛雅语里是太阳,是日。所以ah k in就是阿日,换成文绉绉的说法,也就是日者。如果玛雅人和中国人没有亲缘关系,这种非常特殊的共性是不可能有的。  在占卜方面,玛雅人和中国人还有另外的共同之处。中国古时候有一种用来占卜丢失的东西或人的方法,叫做圆光。让天真的孩子在镜子里看,据说能看到所丢失的东西或人在什么地方。玛雅人同样也有这种习惯,如果丢了东西就让小孩在一块透明的晶石片里看,说出看到的情况。玛雅人和中国人在娱乐活动形式方面也有共同的特点。玛雅人和中国民间一样,经常进行玩绳子的游戏。中国有一种玩法叫鸡爪扣,玛雅人同样也玩鸡爪扣,而且玛雅名字就叫鸡爪扣。都是把绳子两头结扎在一起,然后翻来翻去,套来套去,最后在中间绕出三个互相连结的扣,像鸡爪子。  玛雅人和中国人一样,也玩掷色子。他们叫玩玉米,因为是用四粒玉米当色子,都有一面染成黑色。如果掷出两面或四面是黑,就是赢。中国古代掷色子,数目不定。可用六粒,都有一面染成红色,掷出四面红为赢,杨贵妃和唐明皇就这样玩过,玩法很像玛雅人。在风俗方面,玛雅人很讲究男女有别。吃饭时,男女不一起吃,总是男的先吃,男的吃完,女的才吃。走路时,如果一男一女相遇在路上,女的要回避在路的旁边,低头 等男的走过去,女的再走。更有意思的是,一对夫妻走路,也不能并排走,而是男的在前,女的在后,要保持一段距离。古代玛雅社会男尊女卑还表现在一些禁忌上:妇女生孩子,来月经,都不能让男人看到,看到就要倒霉。而且妇女必须保持贞操,男女通奸要处死刑。可见古代玛雅社会礼俗完全像古代中国。 玛雅人和中国人风俗的共同特点是多方面的,比如解梦:一个人梦见掉牙,就意味着要死亲人。还有征兆:猫如果洗脸,就意味着要有客人来。当然这都是古代玛雅人和中国人的共同风俗表现,虽然属于迷信,但其特殊的对应特点则是值得注意的。  在衣食住行方面,玛雅人和中国人也有很多相同之处。在吃的方面,玛雅人和中国人都用碗吃东西,不像欧美人用盘子。另外,玛雅人吃东西不是在桌子上,而是在席子上。中国人古代也是这样,要不然,怎么管吃东西叫筵席呢。玛雅人在席子上吃饭,这同他们的居住生活是有关系的。他们睡不在床上,坐不在椅上,而是在席子上,和古代中国人相同。说到坐,古代玛雅人分踞坐和跪坐两种方式,踞坐是两腿在前,屈膝两足着地。这和中国古代的踞坐一样。中国古代身份高的人踞坐,身份低的人跪坐。玛雅人也是这样,因为男尊女卑,所以妇女习惯于跪坐。  玛雅人的住房同过去中国人的住房建筑方法是一样的,都是柱梁结构,先立四根柱子,柱子上架梁,梁上再架屋顶。普通人的住房为泥坯或茅草房,贵族的住房为石头建筑。另外,古玛雅人的国家是城邦,城中央住的是最高首领,向外依次住的是贵族、商人、手工业者、农民、奴隶。地位最低的人住的离城中心也最远,很像中国过去的帝王都城。说到贵族,玛雅人的贵族叫〝子男〞,和中国古代的叫法一样,想法一样。  在衣和行方面,古代玛雅人和中国人也有共同特点。中国人在上古穿的衣服是一块方布,叫包方,也就是袍。袍就是包,从后往前包住上身,在前胸或一侧结个扣。玛雅人的上衣也是这样的一块布,叫p a t i,名称也近似于汉语的袍。玛雅男人的下衣也是围腰布,分成一些条幅。上古中国男人的下衣也是围腰布,叫裳。最早的〝常〞字就是〝裳〞字,是一个象形字。 玛雅人管围腰布叫ex,x发近似sh的音,同中国〝裳〞字有共同的辅音。
  抢一楼  
  玛雅人重视道路修筑。他们的道路很像《诗经》里所说的周朝时代的道路,像一块放在地上的磨刀石,平坦而又笔直,修得高出地面很多。另外,中国古代的道路每隔一定距离就有住所供行路人使用,叫庐。玛雅人的道路同样也是每隔一定距离就有住所,叫lu b,在发音上同中国的〝庐〞很相似。  上古玛雅人和中国人在葬俗方面也有共同特点,特别是儿童的埋葬。一是用瓮棺,二是瓮棺上部 或盖上凿有小孔。玛雅人陪葬小孩还有母亲的一段手指。这自然令人想起我们中国人经常描述母爱的一句话:十个手指头咬哪一个都疼。很可能这意味着中国人在很古时也有同玛雅人一样母亲咬断手指陪葬夭折孩子的风俗。  玛雅人和中国人在语言、思维方式以及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如出一辙,昭示了两者之间必然的亲缘关系。
  胡春洞教授简介  胡春洞先生1932年4月出生于河北省定兴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1952年9月考入北京师范大学俄语系。1956年7月本科毕业。1958年在北京师范大学俄语教学法进修班取得硕士学位。1959年从沈阳师范学院调入北京师范大学俄语系工作。  胡春洞先生长期承担俄语教学法、英语教学法等课程,指导学生教育实习。1984年,接替李庭芗教授承担研究生教学和论文指导工作。他教学认真,刻苦钻研,知识渊博,生动风趣,深受学生与同行的欢迎和好评。胡春洞先生博览群书很吸取各家之长,著述颇丰。他的代表作有:《简明俄语教学法》、《英语教学法》、《中学英语教学理论与实践》、《中学英语教学法漫谈》、《张思中外语教学系列丛书》、国家"九五"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学科现代教育理论书系·外语》(与王才仁共同主编)。其中,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英语教学法》获得北京市第二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此外,胡春洞先生还在《中小学外教学》、《历史研究》、《外国知识》等刊物上发表了大量的学术论文,在外语教学法等领域影响深远。退休之后,胡春洞先生仍然孜孜不倦地研究外语教学法,为外语教学法的研究和普及做出了积极贡献,曾受到中央领导同志的称赞。  胡春洞先生担任了教育部教材审查委员、《英语课程标准》评审委员等多项社会职务。多年来,胡春洞先生对北师大外文学院《中小学外语教学》杂志的成长和发展倾注下大量心血。  胡春洞先生常年深入基础教育第一线,帮助教师开展教学和科研工作、著书立说,深受中小学外语教师和广大读者的尊敬和爱戴。  胡春洞先生业余时间曾对玛雅文化做过深入的研究,著有《玛雅文化》一书,受到海内外学者的关注和好评。胡春洞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日22肘15分逝世,享年73岁。  玛雅文化:论玛雅与华夏文化同源  作者: 胡春洞   出版社: 复旦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 1997-6  页数: 166  定价: 10元  ISBN: 7  【作 者】:胡春洞著  【丛书名】:无  【装帧项】:20cm / 166页  【出版项】:复旦大学出版社 / 1997.6  【ISBN号】:7 /   【原书定价】:¥10.00  【主题词】:玛雅文化-对比研究-考古学文化-中国  【中图分类】:历史、地理?中国史?奴隶社会(约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475年)  【主题分类】:人文社科?历史?世界史?区域国别史
  我的手头有一本五年前购买的胡春洞著的《玛雅文化》(1997年6月第一版,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请大家放心,我绝对不是推销这本书,当年的印数只有1500册,估计是给一小部分人做研究用的,居然给不做“研究”的我觅到了,请大家为我鼓掌三分钟先,谢谢。)这本书观点明确,通篇论证玛雅文化和华夏文明系出同源,资料翔实,我很被他蛊惑。因为近来很迷恋考古,当我从一大堆资料中抬起愈来愈昏花的眼球,我发现将中国近百年来重大的考古发现为此书做一些补充,是很有趣的事情。当然这是画蛇添足的事情,没有人因此而感谢我,我也决不会靠它来吃饭,我发现人空闲了就真的会很无聊,笑一笑先。  从信仰角度来说,玛雅人和中国人一样,都曾经有过为水神送新妇的陋习。玛雅人普遍崇拜水神,也就是雨神,每年都要挑选美丽的处女,将她们扔到圣井中去,为的是祈望水神不再降祸于人,出现长期干旱。而中国古代就有“河伯娶妇”的说法,甲骨文记载的祭河仪式就有“沉嬖”,即把美女扔到河里。还有一种信仰就是“龙蛇崇拜”。玛雅帝国被称为“巨蛇王国”,印加人的信仰中有很大部分也是有关巨蛇的崇拜。“人们所熟悉的玛雅古王国的特殊标志是一个双头龙。这个怪物有一个爬虫类的躯干,腿上长着虎豹的利爪,两端各有一个头。”“各式各样的龙和蛇,完全形态的和刚现出头部的,盘旋贯穿于错综复杂的玛雅象征文饰之中。”而中国人对于龙的崇拜根本不用我们多说了,在古代,中国人还往往视蜥蜴为龙,或者龙和蛇的形象根本就是混杂的。
  读了不少一些玛雅文化的书,发现玛雅文化与中国古文化几个相似的地方。我无意   论证之间传承什么的,但也不喜欢海华们整天就是避谣打假,自己却不认真读半个   字。当然读进去不容易,打假容易得多,只要摆出我是海华的高恣态即行。这在咖   啡早已有先例,如果人的一生只能去打假,找别人几个错处,那我还能打出上帝耶   和华不守诺言的假呢:就是创世纪,说诺亚后不灭人类了,后来还是灭了所多玛与   蛾摩拉,以后还要灭巴比伦呢。但这世间,有几个人能守得住自己的诺言呢?   最先感触到的是玛雅文化的兔,月兔,月亮上即有一免,此雕塑避画彩陶不少。中   国也有月兔的传说,家喻户晓,此中原委,颇值得一深思。   玛雅文字的象征性,与中国古文字书写,尤其是书法有相接之处。从原始形体到象   型文字必然经历象征化的过程,玛雅人不仅在石头上刻划,也在树皮纸上书写。玛   雅人的纸与中国的纸蛮相似,可惜留书多被兰达主教焚毁掉。幸好科尔特斯留下了   两稿,另加两稿,目前只有四本玛雅Codex。德累斯顿Codex让前苏联Knorozov   解码,过程中就有参照中文字。我读到早先破解玛雅文明的诸多学者都参照中文字   ,这个是不言而喻的。不幸的是,此中没有一个中国人。以前咖啡有七格说要投入   ,我看没那个心理素质。   玛雅人作画,跟中国古人作画一样,讲究一笔之韵,错了都不改的。此不象西方油   画可以涂改无限次,还可以画上再画。其实玛雅人刻石头,也讲究这个神韵,此不   止画,还有象形字,故而留下的画石文字都特别有韵味。早先Stephan与Cartwood   同行探索玛雅文明,Cartwood作画就画不下去,非得用投影仪方行。那是十九世   纪四十年代,再以前作的画,欧洲风,甚至把大象都画上去了,欧化、美化过重,   精确度不行。再以后照相技术应用了,才有精确的图象。但上世纪一些玛雅学家多   能画出很精确的字符与画形,此是打开破解之重要一步,这个不能不提到Tatiana   Proskouriakoff。   玛雅人作画大凡要灵感状态,管他是喝酒还是放血,故而绘画的想象成份大,有点   程式化,写实不在意,现实普遍都是。有不少玛雅绘画是与神合一状态中的,这有   点象中国的佛教壁画与塑像,不少是禅定状态中,给教徒参照用的。我在重庆大足   石刻,时圆觉师即与我如是说,上面引的老列维斯也如是阐述过这个问题。   不说图腾中的羽蛇与中国的龙图腾相似,就那幻化状态中的图纹,确实与中国青铜   器中的图纹可参照。能悟见多少东西,当然互相可以提示的。   我还见过不少壁刻,上面的人形,再附上几个象形字注解,真让我想到中国著名的   古画竹林七贤图。这种画与文并行的画风,中国画、汉魏刻像石与玛雅画、浮雕确   实异曲同工,都讲究象征性,大小与置位,绝不在乎形似。   有些画图让我想到西藏的唐卡,曼荼罗也许,终究有沉思的功用。   玛雅人立功刻石,也是一挥而就,故而错处会有,错了也不更正,就当作神示。也   许画师会挨宰,但刻石就保留于此一时之风彩。   玛雅人作画使用毛笔,此笔与中国毛笔几乎一样。但刻石,也多是软刻石,故而能   展示人的刀风笔韵。一般人们觉得玛雅留物都那么成熟,比古罗马拉丁刻石优美多   了,都是他们专业画师笔吏们专业训练,讲究激情灵感的艺术之风。   另外玛雅人爱放血,有说是获得一种灵感状态。我更倾向于认为天气炎热,放血是   一种极好的身体平衡,就象女人月经。但也有女人放血,用舌部。男人用根,这个   不解。但别种文化早先都有放血疗治的方式,此不止中国。
  看到过图片,商朝的墓和美洲金字塔几乎一样
  陶器可作为人类文明曙光的基本元素。从目前出土的仰韶陶器、良渚陶器和其它夏商周陶器来看,古代中国的陶器由简单粗糙的陶盆陶罐发展到精致巧妙的陶尊、陶鼎、陶人及陶塑等,展现了中国古代文明的发达和艺术的空前水平。制陶材料包括夹砂灰陶、泥质灰陶、夹砂褐陶、夹砂红陶、泥质红陶、黑陶和白灰陶等。陶器的制造工艺分为起初的泥条盘筑法和后来的轮制及模制。陶器的造型有鬲、罐、瓮、壶、鼎、斝,其中镂空黑陶、三足器、豆形器及双耳罐属于古陶器的上品。商周以前的陶器上已有纹饰,如鱼纹、鸟纹、花瓣纹、垂瓠纹、回旋钩连纹等。有些陶制品上刻有陶文,为后来的金石文字奠定了基础。  中美洲也出土过黑陶、彩陶、灰陶、红陶等相同或相似的陶罐、陶壶、陶盆和陶塑。墨西哥学者科瓦鲁比亚斯曾于1946年将中美洲出土的陶罐与中国甘肃出土的陶罐作过比较。特别是在墨西哥中部高原的莫莱洛斯,有些陶器的造型、纹饰符号、手工拉坯技术、镂空方法均与古代中国陶器工艺相同(见本刊第192页后所附的彩色照片附图一, 下同)。奥尔梅克豆形祭祀器、三足器、菱形纹、绳纹、篮纹以及陶俑、陶亭、陶章都使人非常眼熟,而其中的三足器尤其令有些中国专家惊愕。从全球范围比较,中美洲陶制品是最接近中国陶器的。  中国陶罐与中美洲陶罐外形对比  令人感兴趣的是多件中美洲出土的陶俑和陶盆。从维拉克鲁斯出土的奥尔梅克陶俑(公元前1100年~公元前300 年)呈豆形状(见附图二),灰白色,上有朱砂红绘符多个,其胸前有两个丰宇,与商周时期豆形祭祀礼器相同。另外一件在墨西哥太平洋海岸出土的彩陶祭祀盆中有排笔刷写的“{k5ja08.jpb}”字群,与江西吴城商代石刻及甲骨金文的“{k5ja08.jpb}”相同(见附图三)。在莫莱洛斯出土的奥尔梅克陶杯上刻有类似商文“水”字(见附图四)。奥尔梅克的一些祭天祭祖的陶俑常常带有类似商周“亚”和“丰”的符号以及其它字符(见附图五)。  
  研究这些没用的东西骗经费。  应该研究研究西方,  怎么在几百年的时间里,  通过坑蒙拐骗、烧杀抢掠,  发家致富的。
  奥尔梅克文明最显着的特点就是崇玉,从白玉、红玉、黑玉、玛瑙、翡翠,至玉佩、玉圭、玉刀、玉针、玉斧、玉饰、玉杯和玉面具,应有尽有(见附图六)。玉器做工精美、细腻,有些还胜过商周美玉。尤其是附图六中的第5号文物奥尔梅克刻符玉刀, 与中国先秦时的常用兵器戈的造形非常相似(不同的是战国时期的戈已是铜制并绑在长木柄上使用了)。令人诧异的是奥尔梅克玉器加工在公元前1200年前后突然兴起,并在几乎没有先例的状况下突然达到了高峰!  奥尔梅克人与商周人一样,用玉器陪葬(口中含玉,腰缠玉佩,头罩玉面等),借玉器治病,以玉制傩神驱鬼(见附图七),凭玉斧和玉圭作权饰,用玉刀利器作刑具,重玉人,以玉杯盛鲜血祭祖。通常在祭神玉器上发现涂有朱砂红末。奥尔梅克与商周都有跪坐的习俗(见附图八)。  中美洲民间也有玉兔、玉女、玉郎等说法,也有食玉登仙的概念。另外,中美洲的玉圭上也有穿孔系绳的传统。玉器上刻的神徽、图腾和符号与先秦时期的内容相似。  中美洲的玉器许多是采用绿色或黑色蛇纹石,有些玉石已经在墨西哥、厄瓜多尔和洪都拉斯找到产地。但是,许多玉器的原产地和制作工具至今还未落实,令专家们不解。  拉文塔第四号文物(见附图九)被公认为是奥尔梅克文明的典型代表物。该文物于1955年出土于墨西哥东南部塔巴斯科州拉文塔(被认为是奥尔梅克首都)。该文物包括一组16位人雕和6块圭板, 材料均为硬玉和蛇纹石,其中一人雕系红砂石材料。这组文物埋藏在祭祀庙地下的七色彩土中。当时负责发掘的德雷克和贝泽教授认为该文物属“稀有之宝”,是所有奥尔梅克出土品中最神妙、最精彩和最有代表性的上品。虽然碳-14法测定该文物年代为公元前1100年至公元前800年间, 但发掘者们则认为这些玉人和玉圭在入土时“可能已经是古董了”(注:[美]德雷克(P.Drucker)、贝泽(R.Beizer)和斯括尔(R.Squire):《拉文塔的发掘》(Bureau of American Ethnology, Bulletin 170,Washington,1959)。)。  这16位玉人都为亚洲蒙古人种形,头戴方冠,半屈膝围立在6 块玉圭前。大多玉人呈黑青色、青绿色和灰白色,唯有站立正中玉圭前的人雕为红砂石所制。玉人和玉圭都曾事先涂过朱砂。发掘人士断定该组文物是“奥尔梅克祭祀仪式的真实写照”。  6块玉圭近似琬圭形,长椭圆状,一端较窄,一端较扁。 玉圭分别高23.7厘米至27.3厘米,宽3到4厘米,厚0.95到2.1厘米不等。当中4块玉圭表层抛光精致,呈半肉色和半灰色。所有的玉圭正面都有刻符,排列从上至下。除了左面第一块玉圭上的刻符模糊不清外,其它玉圭上的刻符完整、清楚。多年来,学者们通常认为玉圭上的刻纹是艺术画符(见附图十),从未从文字的角度来进行研究。本文文字部分第54、55、56号图例中(见本刊第192页)从3块玉圭上临摹下来的刻纹符号(另两块正在进一步临摹和对比研究)可以显示中美洲早期文字的存在和与商周文字的联系。
  从人种、肤色、习俗来看,美洲印第安人与中国古羌人非常接近。也就是说,大多数纯种印第安人与当今的三苗人、藏人及其它少数民族有着相类似的关系(注:[英]李约瑟:《泛太平洋的回音和实证》,世界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然而,美洲印第安人与亚洲中国人的类同不仅表现在同是黑发黄肤典型蒙古人种的外表,及箕形门齿和蒙古人种幼时屁股上特有的青色胎记,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提高,遗传基因研究领域和用途也愈加广泛。十几年来,中美有关专家多次试验发现,中国汉人和少数民族与美洲印第安人持有同种遗传基因。  广西省医学院的梁徐教授发现,中国人身上也有异常血红蛋白“克锡塔”,科学家们指出,当今世界上唯有中国人和印第安人持有异常血红蛋白“克锡塔”,从而断定太平洋两岸有血缘关系和遗传关系(注:宋国勋:《谁先发现美洲》电视纪录片,1997。)。  巴西生物遗传学家皮纳教授多次对东北亚和美洲印第安人种进行DNA的试验,他的试验结果是(注:[巴西]皮纳(S. D. Pena ):《美洲人的遗传基因》,World Press Review,1996年4月号。):  1.印第安人的祖先来自东亚和东北亚。  2.亚洲先民曾多次分批来到美洲。  3.南美洲的先民是由中美洲迁移过来的。  近来,在美国得克萨斯大学休斯敦人类遗传中心工作的复旦大学客座教授金力先生利用当今最新技术,正在对中国西南民众及墨西哥纳瓦人的DNA作进一步的比较,分析两者的关系与基因突变的具体时代。 我们衷心期待着他实验的新成果。
  100多年前,康有为到了美洲就说过,这些地方,是我们同宗的旧地。
  美洲自古以来是中国固有领土的又一有力证据  
  玛雅文明与华夏文明同源?  有学者推测早在殷商时期就有中国人抵达美洲大陆并定居繁衍  每一位到过墨西哥东南部地区的中国人都会发现,生活在这里的居民和首都墨西哥城的居民相比,个子更矮,肤色更偏黄、偏黑,长相上更接近亚洲人。没错,他们就是玛雅人,玛雅文明的后代。作为美洲大陆上瑰丽文明的代表,玛雅文明与中国的华夏文明有着许多相通和相似之处,引发了历史学家对这两种文明之间联系的无尽猜想,甚至有学者推测早在殷商时期就有中国人抵达美洲大陆并定居繁衍。   羽蛇之于玛雅,犹如盘龙之于华夏,两个跨越了千年历史的古老文明,继续在地球的两端存在着、发展着。不论这两个文明是否如部分学者推测的那样属于同源,它们都见证了人类历史的进化与演变,经历了人类社会的变迁所带来的一次次挑战,成为了祖先们留给我们的当之无愧的瑰宝。   相通 玉石崇拜   中国古代典籍《礼记》有云“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这句话显示出了中国古人对玉器的喜爱与重视。不论历史如何变迁,中国人对玉的喜爱一直未变,玉石贯穿在中华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   可又有多少人知道,在地球另一端美洲大陆的墨西哥,这里的先民对玉石的喜爱丝毫不亚于华夏子孙。   玛雅人常把玉石雕成面具作为王公贵族的陪葬品,坚信这些面具是亡者灵魂进入天国的通行证。因此在玛雅时代的雕塑以及陪葬品中,玉制的项链、手链、脚链、耳环、杯皿等器物不计其数。
  与之相对应的是,从中国古墓的陪葬品中,我们也不难发现各类玉器的存在,从小巧的玉塞,到精美的玉枕,再到镶有玉石的棺木。   相近 象形文字   一般认为,文字的出现意味着一个文明已经历了一定程度的发展,有了文字就可以记录历史,人类的发展成果就可以被体系地记录下来。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类别,是古人以图案临摹事物演变而来的产物。   汉字成体系出现的确切历史可以追溯至商周时期的甲骨文,而甲骨文恰恰就是在华夏大地上演进发展而来的象形文字。而在远隔重洋的墨西哥,玛雅先民也在发展过程中建立了自己的文字体系,玛雅象形文字成为中美洲地区在古代唯一的文字体系。   中国古人惯于把甲骨文刻在龟甲、兽骨乃至金属器皿上,玛雅人则多在墙壁、石块、木头上进行文字记录。玛雅文字与汉字一样,其书写方式都不是现今西方主流语言文字使用的拼音文字,而是使用不同的字符、不同的书写方式来表示不同的含义。   相似 天文历法   以农耕为主的玛雅人根据劳作的需要,将20天视为一个月,每18个月为一个周期,再加上5天忌日组成一个周期,这也就是玛雅人的太阳历法周期。而这一周期的时长正好是365天,与现代广泛采用的太阳历时长吻合。  作为世界上最早发明历法的国家之一,古代中国在天文历法方面也成果颇丰。中国的农历,实际上是阳历和阴历的结合,兼顾了月亮和太阳的运行规律。农历的“月”表示月亮圆缺一次的时间,一年一般有12个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为解决12个朔望月比一个回归年差11天的缺欠,每隔3年要加一个闰月,有闰月的一年也叫闰年。经过这种调整,每19个农历年与阳历年的天数只差0.0398天。
  玛雅文化、古印加帝国的开创者正是亚洲中国居住在金沙江两岸的彝族先民----刘尧汉口述  坐在我对面的是一个睿智的老者,清瘦,眼睛里闪着智慧的光芒,他就是国际知名的彝族文化学学者刘尧汉。他的论著《文明中国的彝族十月太阳历》奠定了他在国内外学术界的地位。  我请他介绍一下什么是彝族的十月历法,他用口音浓重的云南话不紧不慢地开始向我介绍:  彝族的十月历是一个月36天,一年十个月的历法。十个月终了另加5至6天“过年日”,平年的过年日是5天,每隔3年到4年的过年日是6天,平均每年为365.2422天。它是根据观测太阳运动到达最南点时为冬至,到达最北点时为夏至,它又根据傍晚观测北斗星的斗柄正下南指为大寒,正上北指为大暑。彝族在大寒处过5至6天的“过年日”,在大暑处过“火把节”(农历6月25日)。  他说,一部优良的历法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季节性准确;第二,一年内各月的日数整齐。彝族十月历是根据天文点(大寒、大暑、冬至、夏至、春分、秋分)来定季节的,十分准确,它的每月恒定36日,最便于记忆。相比之下,现行公历的季节性不够准确,它最大的缺点是一年的每月日数很不整齐,有28天、29天、30、31天,杂乱无章,不便记忆。因而,彝族十月历的科学性优于现行公历。  彝族十月太阳历实行已有2000多年历史,在受到汉文化影响后已经流散,1983年4月,刘尧汉接受楚雄彝州邀请,正式从中国社科院民族研究所回到家乡楚雄,这一年,他在云南宁蒗县茅家乡了解到了彝族十月历的详细情况和证据,1985年,又在云南楚雄彝州禄丰县罗申乡得到重要补充。  1986年,刘尧汉教授又在楚雄武定县考察到了彝族更为古老的大约有上万年历史的一种十八月历法。那就是:一个月20天,一年18个月360天,另加5天祭祀日,全年365天。1991年3月,刘尧汉又从楚雄大姚县昙华山乡全面获知十八月历的内容,原来十八月历中的18个月各有专名,一个月中的20天也各有专名。  刘尧汉教授发现的18月历法在科学性上意义不大,但在文化人类学上却有着重大意义。在这之前,世界上只知美洲墨西哥发现有玛雅人创立的18月历法,中国人写的世界通史上也有记载,认为是美洲两大古老文明的标志之一,玛雅18月历一年18个月及每月20天也各有专名,这些专名的具体名称与彝族18月历虽不相同,但日期却是一样的,而且中美洲秘鲁文明古国印加帝国也分别有十八月历和十月历这两种彝族创立的历法。  刘尧汉教授就中国和玛雅文化及古印加帝国都有18月历这一文化现象正在撰写专著,他的观点是:玛雅文化、古印加帝国的开创者正是亚洲中国居住在金沙江两岸的彝族先民。他的这一推断已经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  从北京回到家乡楚雄已有17年的刘尧汉,经常带领他的学生往返于滇、川、黔的彝族山寨,调查正处在变迁消亡中的彝族民间“活史料”,他指导学生结合考古、文献、语言、古彝文等资料,以现实调查获得的“活史料”为研究对象,运用“由今溯古”的方法,对彝族文化进行研究,由他主编的《彝族文化研究丛书》已出版35部,他还培养出彝族的1个研究员,8个副研究员,10个助理研究员。  刘尧汉今年78岁,是个汉族人?还是个彝族?.他在61岁退休后尚能在学术上做出这么大的贡献,着实让人敬佩
  在疆土面积上秘鲁是南美洲的第三大国(仅次于巴西和阿根廷),它有百分之六十的人口聚居在超过3000公尺,面积不过四分之一的高原上,在境内还有11座超过6000公尺的高峰。但是最令人感到玩味的是居住在这个高原地带的印第安人,不论在身材、长相和服饰上都和藏族有很多相似的地方。现在的人类学已经接受了印第安人来自亚洲的理论。但是如果要把这个民族大迁移从西藏一直连线到秘鲁,那是不是会被人认为有点匪夷所思了?
  楼主:stockyuce
时间: 15:59:41   玛雅人常把玉石雕成面具作为王公贵族的陪葬品,坚信这些面具是亡者灵魂进入天国的通行证。因此在玛雅时代的雕塑以及陪葬品中,玉制的项链、手链、脚链、耳环、杯皿等器物不计其数。   --------------------------------------------  中国人并没有把玉石雕成面具的传统。
  马克  
  楼主:stockyuce
时间: 15:59:41  玛雅人常把玉石雕成面具作为王公贵族的陪葬品,坚信这些面具是亡者灵魂进入天国的通行证。因此在玛雅时代的雕塑以及陪葬品中,玉制的项链、手链、脚链、耳环、杯皿等器物不计其数。  --------------------------------------------  @lukliwan 18楼
20:29:52  中国人并没有把玉石雕成面具的传统。  -----------------------------  你没听过金缕玉衣?
  阿妹例假再闹腾,当心自古以来。
  既然语言这么相近,估计也差不到哪里去了。
  古人类学家指出从直立人到现代中国人有以下遗传上的联系——   1. 上颌骨颧突   黄种人颧骨高而突出的特征,早在直立人阶段就已出现了。中国发现的古人类化石也普遍有颧骨高而前突的特征,而非洲和欧洲的标本则与此不同。   2. 矢状嵴   矢状嵴是颅骨顶部正中由前向后延伸的一条骨脊。中国化石特征都有明显程度不同的矢状嵴,形态上大体一致,位置也大体相同。比较而言,欧洲的标本矢状嵴出现率很低,且比中国的弱。   3. 印加骨   印加骨是顶骨与枕骨之间的三角形小骨。在中国的古人类中有较高出现率,在现代中国人中出现率较低,但常见于同属黄种人的美洲印第安人中。欧洲和非洲的古人类中则少见或不见此骨。  4. 下颌圆枕   下颌圆枕是下颌骨内侧面犬齿与臼齿之间的隆起。这种结构,在现代黄色人种中仍较为多见。  5. 上门齿的铲形结构   在中国发现的古人类化石,凡发现有上门齿化石者,无一例外地都具有铲形门齿的特征。现代中国人的铲形门齿出现率也极高。而其他人种中,显著铲形者出现率有的为 0, 最高也不超过 5 %。   此外,上面部低矮、鼻区扁塌、第三臼齿先天缺失等性状也与欧洲和非洲的古人类明显不同。
  我那会看见印第安人的时候,就感觉尼玛好象!完全是同一人种啊!你们说米国佬知不知道这些?
  只可惜,基因分析不支持楼主的观点!  印第安人90%以上的Q和少量的C  中国人80%的O  O与Q的亲缘关系不算很远,但也不算非常近,更不是同一种族。  其实,印欧白种人R与印第安人Q的亲缘关系,比中国人的O更近一点。
  @stockyuce 23楼
10:18:04  古人类学家指出从直立人到现代中国人有以下遗传上的联系——  1. 上颌骨颧突  黄种人颧骨高而突出的特征,早在直立人阶段就已出现了。中国发现的古人类化石也普遍有颧骨高而前突的特征,而非洲和欧洲的标本则与此不同。  2. 矢状嵴  矢状嵴是颅骨顶部正中由前向后延伸的一条骨脊。中国化石特征都有明显程度不同的矢状嵴,形态上大体一致,位置也大体相同。比较而言,欧洲的标本矢状嵴出现率很低,且比中国的弱。......  -----------------------------  传统人类学属于体质人类学,靠外貌、肤色、头骨等体貌特征来区分种族差别。  现代人类学是分子人类学,通过DNA的分析来区分种族。  就如同,以前的亲子鉴定主要靠长相、血型等,现在的亲子鉴定主要靠DNA分析,哪个结果更准确无误,大家都知道!
  西藏人的DNA是,一半的O(与汉族同源,这就是为何有汉藏语系),一半的D。  西藏人与印第安人没有很近的亲缘关系,甚至有点远。
  从印第安人的血统单纯度高达90%以上来看,印第安人自古以来极少与外界交流,处于孤立隔绝的状态,他们所创造的文明,基本都是他们自己独立创造出来的,并非从美洲外部传入的。  世界上血统最单纯的民族,一般都意味着处于非常孤立隔绝的地方,几乎不与外部交流。比如海洋里的岛屿,印度洋的安达曼群岛的安达曼人,100%的D!
  中国人拼命地寻找中华文明与中东的苏美尔文明、或者美洲的玛雅文明的相似性,这是徒劳的。因为基因分析不支持这种猜想!
  ?  
  有意思,继续关注。
  研究这东西是不是以后可以说自古以来,如果不可以,那你瞎鸡
巴研究个球啊  
  @gtfz99 25楼
10:55:31  只可惜,基因分析不支持楼主的观点!  印第安人90%以上的Q和少量的C  中国人80%的O  O与Q的亲缘关系不算很远,但也不算非常近,更不是同一种族。  其实,印欧白种人R与印第安人Q的亲缘关系,比中国人的O更近一点。  -----------------------------  美洲印第安人是蒙古人的分支  泰亦赤兀惕·满昌
  【摘要】:印第安人是美洲大陆的原始蒙古人 ,是开辟美洲、创造美洲文化的蒙古利亚人。在 30 ,0 0 0~10 ,0 0 0年 ,他们第一次从蒙古高原东移 ,跨过白令陆块 ,推进到美洲大地 ;在 10 ,0 0 0~ 8,0 0 0年 ,第二次或第三次从蒙古高原南下 ,经过太平洋岛屿 ,到达美洲。印第安人与蒙古人属同一氏族血统 ,他们婴儿的臂部上有“蒙古斑” ,这是于属蒙古人的先天性青记。印第安人的社会形式、民族风俗、宗教信仰 ,与蒙古高原诸民族有许多共同点  【作者单位】: 内蒙古师范大学蒙古学学院   【关键词】: 美洲 印第安人 蒙古人 蒙古语族人 蒙古利亚人
  张碧波认为,现有的考古等方面研究成果,证明我省嫩江流域的古人类与美洲土著人类之间有密切亲缘关系。  证据一生存方式相同,都是大野兽狩猎民族  北美洲和东北亚地区位于相同纬度,都属于亚寒带大陆性气候,形成了许多几乎相同的植物群和动物群。大量动物化石证明,第四纪的更新世时期,东北亚和北美地区都生活着猛犸象、野牛、野马、野驴、骆驼和巨大地海狐大型动物等。  考古人员在北美阿拉斯加育空河带发现了许多被猎杀的猛犸象化石,表明古代美洲人类是对这些大型野兽进行捕杀的大野兽狩猎民族,根据放射性碳14断代,距今约1.1万年。  我国考古发现,东北地区嫩江流域古代人类同样是大野兽狩猎民族。考古学家赵宾福教授在《嫩江流域新石器时代生产方式研究》记载,对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附近昂昂溪遗址中出土动物骨骼分析发现,被猎杀的动物数量众多,其中包括属于“猛犸象——披毛犀动物群”的驼鹿、马鹿、狍子、熊等大型动物,说明狩猎较大体型野兽是当时这个地域古人类重要的生产方式。该遗址根据碳14断代,距今至少有1.2万年以上。  证据二工具相似,都使用细石器  考古学家在对嫩江流域齐齐哈尔昂昂溪遗址考古时发现,距今1万多年前的当地古人类运用压制技术压制而成的小型细石器十分发达,占全部出土石器工具的绝大部分。其中镞、刮削器和石叶是嫩江流域细石器文化的基本石器组合。  吉林大学考古学系副主任、边疆考古研究中心副主任赵宾福教授在《嫩江流域新石器时代生产方式研究》一文中指出,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的细石器是“种植农业型细石器文化”;而嫩江流域及其周边地区则是“渔猎型细石器文化”。  对美洲最早的古人类遗址进行考古发现,当地人使用的狩猎工具也属于细石器。在新墨西哥州克洛维斯附近的布克沃特德罗遗址发现的“克洛维斯尖状器”和“克洛维斯石叶”,是从预制石核上打下来的用作刀具或刮削器的长石片,都是“起源于东北亚”。据碳14测定距今1.15万年。(见下图)  嫩江流域、美洲大陆这些相似制品反映了远东南部居民在上更新世末期由亚洲大陆纵深区域向太平洋海域北部地区迁移的过程。  证据三人种同源,都属北方蒙古人种  中国人是典型蒙古人种。黑发,粗且直。幼儿臀部有被称为蒙古斑的骶部色素斑,在中国俗称“青屁股”。多数人具有位于眼内角的内眦褶皱。  印第安人也是蒙古人种。直发,发色或黑色或深棕色。婴儿出生时有蒙古斑点。眼睛内眦皮褶皱。  同时,美国亚利桑那州州立大学人类学教授唐纳发现,不同人类种群在臼齿的牙尖数方面的差异,可用数值——MMD值表现出来。两个种群间相比较,MMD值越小亲缘关系越近。比较分析显示,北美印第安人与东北亚人间的MMD值,较之北美印第安人与东南亚人间的MMD值小。这说明虽然同为蒙古人种,但北美印第安人的亲代种群与中国北部和蒙古一带的人类更为接近。这一人群形成包括中国人、蒙古人、布里亚特人、现代日本人、东西伯利亚人等人群。据此推测,该部分先民大约在2万年前离开原地向南迁移,大约1.2万年前在美洲出现了最早的古印第安人。  证据四文化同源,都属萨满文化  中国古代北方民族崇奉巫史——萨满文化。古代巫师以矩为基本道具,是“知天知地”又能“通天通地”的专家。  印第安人的宗教文化是巫史——萨满文化。巫师是“无所不知”的人,他往往依靠草药治病,借助烟草达到亢奋,以为神灵附体,借以沟通神灵,宣布神谕。
  @gtfz99
10:55:31  只可惜,基因分析不支持楼主的观点!  印第安人90%以上的Q和少量的C  中国人80%的O  O与Q的亲缘关系不算很远,但也不算非常近,更不是同一种族。  其实,印欧白种人R与印第安人Q的亲缘关系,比中国人的O更近一点。  -----------------------------  @stockyuce 34楼
14:55:05  美洲印第安人是蒙古人的分支  泰亦赤兀惕·满昌  【摘要】:印第安人是美洲大陆的原始蒙古人 ,是开辟美洲、创造美洲文化的蒙古利亚人。在 30 ,0 0 0~10 ,0 0 0年 ,他们第一次从蒙古高原东移 ,跨过白令陆块 ,推进到美洲大地 ;在 10 ,0 0 0~ 8,0 0 0年 ,第二次或第三次从蒙古高原南下 ,经过太平洋岛屿 ,到达美洲。印第安人与蒙古人属同一氏族血统 ,他们婴儿的臂部上有“蒙古斑” ,这是于属蒙古人的先天性青记。印第安......  -----------------------------  印第安人里与蒙古相近的血统不超过10%,90%以上的血统是Q,与蒙古无关!与汉人更无关!
  玛雅人的皮肤是红棕色的,直发,发色或黑色或深棕色。玛雅不是多毛人种。玛雅男人或者只有少量胡须,或者根本没有。与美洲白人相比,他们身体其它部分的毛发也很少。在玛雅文明中,对胡须很不屑。古代玛雅母亲经常使用热毛巾烫烤幼子脸部,以抑制胡须生长,或者干脆拔去他们的毛发。而且,从雕刻和彩陶中都可以发现,古典主义时期胡须经常被毁掉,这说明,在当时的上层社会里,蓄胡须是被禁止的。    现代玛雅人还有两个体质特征显示了他们和其他美洲印第安部落具有共同的祖先,亚洲东北部是他们的故乡。这两个特点是:(1)内眦赘皮褶皱;(2)蒙古斑点。内眦赘皮褶皱是位于内眼角的皱皮,是东亚人种的特征,在当代尤卡坦玛雅人中也很普遍(图9c)。古代雕刻和绘画中的代表性人物面部经常出现这一特征,由此也可以推断,在古代玛雅这也是一个很普遍的外形特点。    蒙古斑是一处几乎全东亚人都有的体质特征,而尤卡坦北部的新生儿也有这处斑点。那是一种生长在脊柱周围的小型不规则斑点。一般,新生儿刚出生时带有这种斑点,可到10岁以后就会慢慢消失,它开始时呈现蓝色或紫色,慢慢消褪成暗蓝灰色。
  “美国许多地名是蒙古语”   姜巴道尔吉是蒙古国知名历史学教授,他已对谁最先到达美洲这个课题进行了30多年的跟踪研究。年过花甲的姜巴道尔吉精神矍铄,善于言谈。他详细介绍了他的研究成果。   他说,目前俄罗斯和美国的许多学者都认为,亚洲人最先在约25000年前到达美洲大陆,其中一种可能是亚洲的狩猎者从当时还是陆地的白令海峡进入美洲,另一种可能是经海路到达美洲大陆。   “我比较认同亚洲人从白令海峡进入美洲,但不否认其他说法,我要证明的是蒙古人最先到达了美洲。”姜巴道尔吉列举了自己的论据。   他说,美国阿留申群岛和阿拉斯加州的许多地名是蒙古语或接近蒙古语。1974年,美国和苏联考古队在阿留申群岛发现了仅在蒙古国戈壁地区出土过的石器。巧合的是,这些岛屿的名字正是蒙古语,如Ushka和Ataka,现在蒙古语仍在使用,意思是“巴掌大的地方”;Ikanud的意思是“大眼睛”;Iknudak的意思是“故乡”;Qagaan Tayagungin意思是“白色的森林”等。   据他研究,阿留申群岛的地名中接近蒙古语的多达20个。另外,阿拉斯加州的一些地方、河流的名字也出自蒙古语。如“Hoatak”的意思是“故乡”,“Eek”的意思是“母亲”。   印第安人的“祖先”就是“可汗”   除地名外,姜巴道尔吉还提供了语言方面的证据。美洲大陆的印第安人和蒙古人一样称家庭为“ail”。“ail”是蒙古族逐水草游牧时几个亲戚家庭组成的基本合作单位。印第安人称祖先为“Hagaan”,这其实是蒙古语中“可汗”一词。另外,在阿留申群岛的阿留申语中,“Aguu”一词的意思是“守护神”,而在蒙古语中这个词的意思是强大、优秀,两者基本相符。   姜巴道尔吉认为,蒙古人和印第安人的祖先可能有某种血缘关系。他说,有研究表明,印第安人的血型和蒙古人相似,且体型特征相似,都是四肢短、手掌厚。两者的祭山仪式也十分相像。
  东亚人群,包括汉族,和世界其他地方居民具有显著的差异,这种差异表现在:中国型齿、内眦褶、斜目形、胎斑、小脚趾复趾形态、干耵聍等很多特征。  这些性状在东亚人群表现出的频率基本类似,但以华北最为典型和显著,尤其中国齿、斜目形、小脚趾复趾形态、干耵聍等等,最高出现频率一般都出现在华北地区,而周围则普遍更低。  东亚人群更恰当的名称可能不是Mongoloid(蒙古人种),叫Sinoid(中国人种)可能更为恰当。因为中国华北地区表现出的特异性从最新的分析来看,其实是大于蒙古地区的。早期命名时,那时还研究的不够全面。
  关于蒙古斑、门齿、小脚趾、内眦褶、B型血等体质特征问题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ur.html
  中文名:蒙古斑  英文名:mongolian macula   别 名:真皮黑变病;儿斑;胎斑;dermal melanosis;mongolian spot   概述:  蒙古斑(mongolian spot)为先天性真皮黑素细胞增多症,因婴儿生来即有故又名儿痣。组织学上可见黑素细胞停留在真皮深部gkos故又称真皮黑变病(dermal№elanosis)。蒙古斑可发生于身体的任何部位2以腰骶部及臀部多见。因黑素颗粒位于较深部位,在光线的Tyndall效应下,呈特殊性的灰青色或蓝色。随婴儿生长,蒙古斑色泽逐渐转淡,或消失,对机体亦无任何危害,可不作特殊治疗。  病因:  胚胎时黑素细胞从神经嵴到表皮移行期间停留在真皮深部而引起。  临床表现:  色素沉着斑几乎总是局限于腰骶部及臀部,偶见于股侧甚或肩部,呈灰青、蓝或蓝黑色,圆、卵圆或不规则形,边缘不很明显,直径可从仅数毫米到十余厘米,多为单发,偶见多发如图所示。患处除色素改变外,无任何异常,皮纹也正常。胎儿时即有,生后一段时期内加深,以后色渐转淡,常于5~7岁自行消退不留痕迹,偶持续于成年期甚或扩大。  治疗:  一般无需治疗。泛发性长期不退者4可选用短脉冲激光如开关红宝石,钕:钇铝石榴红或翠绿宝石激光治疗。  蒙古斑好发於东方人的臀部,它的外观有如瘀血般的蓝黑色,也因为这个特性,再加上较少发生於白人,所以一些不明就里没有经验的西方国家医师,看到这种东方小孩,还误以为是受虐儿dhj是一种相当常见的问题,而大多数的人在三至四岁时会消失而不留痕迹。  蒙古斑一般为新生儿最常见的胎记,属先天性,其发生率约占百分之八十六点三。新生儿的父母可在宝宝腰部、藨部及背部发现有点淡灰青色、暗青色斑点,多为在左右对称且大多是单数,主要呈圆形、椭圆形或方形者居多,但境界不是很明显。目前发生的原因不是很清楚,但父母们可以放心,虽然其发生的机率相当地高,但是大部份的斑点,几乎都会随着宝宝渐渐地长大而自然地消褪。因此,如果在儿童期会自然地消失,表示其为一种良好的皮肤变化,但到目前为止,也无恶性化的报告出现。  值得一提的是,此类的斑类多为先天性,因此,无法事先预防。但因其会自然地消褪,所以也无预防的必要,新生儿的父母们不必过于担心。
  1441名婴儿的蒙古斑分布  艾琼华
  【摘要】:正蒙古斑是指胎儿出生时皮肤上就有的一些形状不规则、大小不等的色素斑,大多分布在婴儿的尾骶部和左右臀部,有时也可见于头面部、肩背部和四肢。颜色深浅不一,大多呈青紫色或淡蓝色,少数呈淡红色,有的蒙古斑边缘清楚,很明显,易观察到,有的颜色较浅,必须在亮光下才能见到,随着年龄的增长,蒙古斑逐渐消退,个别人可终生存在。早在1885年Edwin Baelz认为婴儿皮肤上色素斑是亚洲蒙古人种的特征,因而命名为蒙古斑,大多见于蒙古人种和黑人中,白人中的蒙古斑频率则较低。  【作者单位】: 新疆伊宁卫生学校!伊宁835000 新疆伊宁卫生学校!伊宁835000 新疆伊宁卫生学校!伊宁835000
  作者:gtfz99 时间: 10:55:31  只可惜,基因分析不支持楼主的观点!  印第安人90%以上的Q和少量的C  中国人80%的O  O与Q的亲缘关系不算很远,但也不算非常近,更不是同一种族。  其实,印欧白种人R与印第安人Q的亲缘关系,比中国人的O更近一点。  ======================================  还是更相信科学,只是现在没人宣传,更不让宣传,DNA检测已普及到了平民百姓,楼主还是100年前的认识。
  【白令陆桥上的基因流】白令陆桥是亚洲与北美洲之间的古代北极地带的地区。这个地区跟亚特兰蒂斯和许珀耳玻瑞亚一样的神秘。18世纪中叶,大部分学者同意美洲大陆居民实际上是亚洲人经白令陆桥迁徙进入美洲。现代科学家研究线粒体单倍群的发现结果一再强化这个说法。  
  美洲印第安人来自欧洲?DNA分析揭土著美洲人起源   09:40 来源:中国科学报 段歆涔 我有话说  西伯利亚男孩骸骨的DNA为首批美洲人祖先的研究提供了线索。图片来源:俄罗斯冬宫博物馆  第一批美国人从哪里来?大部分研究人员认为,1.5万年前,史前美洲人从亚洲出发,穿过白令陆桥,这暗示着他们的根在东亚。但是,他们的来源究竟是哪里,至今仍是一个谜。  日前,一名在2.4万年前死去的西伯利亚男孩的完整核基因组(真核生物细胞核染色体所包含的全部遗传信息)带来了一个令人惊讶的发现,这是迄今为止现代人中最古老的完整基因组。他的DNA显示其与当今的土著美洲人(美洲印第安人)有着紧密联系。然而,他显然不是东亚人的后代,而可能是欧洲人或西亚人的后代。丹麦哥本哈根大学古DNA专家Eske Willerslev称,这一发现意味着,现在1/3的土著美洲人的祖先可以追溯至欧亚大陆西部,而另外2/3来自东亚。  “我对土著美洲人有1/3是欧洲人的论断表示怀疑。”美国盖恩斯维尔市佛罗里达大学遗传学家Connie Mulligan说。“这一发现令我目瞪口呆。”盐湖城犹他州大学遗传学家Dennis O’Rourke说,“至少,这会激起广泛的讨论。”  数十年来,研究人员一直在分析第一批美国人的起源。大多数人认为,史前美洲人穿越白令陆桥,开始在美国扩张,并在1.45万年前到达智利。但是他们的起源至今尚不清楚,一些考古学家甚至认为跨过大西洋的古欧洲人也是他们的一部分。其他人主张,在美国发现的早期骨骼,例如有9000年历史的肯纳威克人,显示出一些欧洲人特征。而Willerslev提到,古老的基因组能从事实上解释这些不一致现象。  最古老的完整基因组来自4岁男孩的右上臂骨,该男孩居住在西伯利亚别拉亚河附近。埋葬该男孩的人在其墓穴周围装饰了燧石工具、挂件、串珠项链和少量的赭石。20世纪20年代,俄罗斯考古学家在一个名叫Mal’ta的村庄附近发现了该男孩和其他古器物。Willerslev和合著者、得克萨斯农工大学的Kelly Graf还曾前往俄罗斯圣彼得堡市冬宫博物馆(男孩的遗骸存放地)研究男孩的骨骼样本。  Willerslev报告称,其团队能胜任测序男孩基因组的工作。该研究小组之后采用了一系列统计学方法来比较男孩的基因组和现代人类的基因组。他们发现,男孩基因组的一部分也存在于今天的土著美洲人中,且为后者独享,并且未在其他种群中发现。  这显示了两者之间的密切关系。男孩的Y染色体属于一个名叫“Y单倍群R”的基因群,他的线粒体DNA属于一个名叫“单倍群U”的基因群。现今,这些单倍群仅存在于生活在欧洲和阿尔泰山脉以西的亚洲地区的人中,这些地域靠近俄罗斯、中国和蒙古边界。  然而,研究人员预计存在的一对关系却并未发现:男孩的基因组和现代东亚人并无联系。对现代人DNA的研究显示,东亚人——西伯利亚人、中国人和日本人——构成土著美洲人祖先的主要来源。那么,为什么该男孩和现在的土著美洲人有关联,却和东亚人无关联呢?“起初这让我非常不解。”Willerslev说。但毫无疑问的是,该发现是正确的,他说,因为几乎所有来自北美和南美的土著美洲人都和Mal’ta男孩有着相同的联系。  该团队设想了一个相对简单的画面:在2.4万年前,土著美洲人的祖先和现在东亚人的祖先分成不同的种群。Mal’ta男孩代表着土著美洲人的祖先迁移至西伯利亚。之后,在他死后的一段时间里,该种群和东亚人混合。新的混合种群最终遍布美洲。至于发生种群混合的确切时间、地点,仍不得而知,Willerslev说,但是,欧洲和西亚地区的深层关系,有助于解释一些史前美洲人和今天土著美洲人DNA中的特征。  Willerslev的结论引发了激烈的讨论,并不是每个人都赞同其团队设想的场景。“针对该男孩骨骼的研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Mulligan说。  新发现和去年在《基因学》上发表的一份报告(在当时几乎被忽视)一致,根据DNA研究结果,可以得出结论:土著美洲人和欧洲人有重要且显著的联系。代表该团队在会议上陈述的波士顿市哈佛大学医学院的Alexander Kim说:“我们的团队很高兴看到这样的结果。”
  南美洲土著Y-DNA发现C3  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  Abstract  Studying the Y chromosomes of indigenous tribes of Ecuador revealed a lack of strategic SNP assays to examine the substructure of South American native populations. In most studies dealing with South American samples so far only the most common Y-SNP M3 of haplogroup Q was analyzed, because this is known to define a founder group in South America. Studies of SNPs ancestral to Q-M3 (Q1a3a) to confirm the results or the typing of Q subclades have often been neglected. For this reason we developed a SNaPshot assay, which allows first for a hierarchical testing of all main haplogroups occurring in South American populations and second for a detailed analysis of haplogroups Q and C thought having ancient Asian descent. We selected 16 SNPs from the YCC haplogroup tree and established two multiplexes. The first multiplex ("SA Major") includes 12 Y-SNPs defining the most frequent haplogroups occurring in South America (M42, M207, M242, M168, M3, M145, M174, M213, RPS4Y711, M45, P170, and M9). The second multiplex ("SA SpecQ") contains Y-SNPs of haplogroup Q, especially of the subclade Q-M3 (M19, M194, P292, M3, and M199). Within our Ecuadorian sample, haplogroup Q-M3 (xM19, M194, P292, and M199) was predominant, but we also found haplogroup E and R, which can be attributed to recent admixture. Moreover, we found four out of 65 samples, which were tested to be haplogroup C3* (C-M217) the modal haplogroup in Mongolians and widespread in indigenous populations of the Russian Far East as well as in Eastern Asia. This haplogroup is not known to be the result of recent admixture and has been found only one time before in South America. Since haplogroup C occurs in Asia and in North America (C3b or C-P39), we assume that these C-lineages are ancient as well. Therefore, we established a third multiplex ("SA SpecC"), which allows the further subtyping of haplogroup C, mainly of subclade C3 defined by the Y-SNP M217 (M407, M48, P53.1, M217, P62, RPS4Y711, M93, M86, and P39). Altogether, these three multiplexes cover the most frequent haplogroups in South America and allow for a maximal resolution of the Y-chromosomal SNP diversity in Amerindian population samples.
  中丹科学家用基因组证实古印第安人来自亚洲  双击自动滚屏 文章来源:科技网
发布者:zzy1
发布时间: 9:17:04
阅读:322次  由中国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和丹麦哥本哈根大学联合创建的中丹基因组联合中心近日完成了世界首例古人类全基因组的深度序列测定和解读工作。今天,这一成果以封面故事的形式发表在国际科学期刊《自然》上。  论文中的古人类样本来源于一个被称为“萨卡克(Saqqaq)”的人类群体,约在4750年前至2500年前居住于地球北极附近的格陵兰岛,其后灭绝。数年前,科学家从格陵兰岛永冻层中发现一名约生活在4000年前的Saqqaq古人的头发样本,随即开展了各项研究工作。2009年,中丹两国科研工作者成功从该头发样本中提取出细胞核DNA碎片并进行测定,经过组装和序列分析工作,证明来自格陵兰岛的Saqqaq古人的遗传信息比公认的美洲原住民(主要是印第安人和因纽特人,同属黄种人)更加接近于现代东亚和西伯利亚人群。  该研究以强有力的数据证明,在现代美洲原住民迁徙到美洲之前,还有更早一批的黄种人群体经西伯利亚迁徙到美洲,为这一人类演化历史中的重大问题提供了根本证据。有趣的是,科学家通过对其基因组序列的仔细分析,推断出这一4000年前古人类应该具有在亚洲人中常见的A型血、褐色眼睛、浓密的黑发和较干的耳蜡,同时很有可能是一名秃顶男性。《自然》杂志当期封面正是据此模拟出的Saqqaq古人头像。  据了解,华大基因与丹麦的大学及科研机构从2000年开始合作,取得一系列科技成果。特别是近两年在中国科技部的大力支持下,双方已在人类胃肠道微生物宏基因组、人类代谢疾病等方面取得优异合作成果,2009年11月成立的中丹基因组联合研究中心成为中丹科技合作的重要里程碑。
  据法新社华盛顿22日消息∶德国莱比锡马克斯─普朗克进化人类学研究所的一项报告称,亚洲人和美印第安人拥有共同祖先,并来自於4万年前的中国。  2003年研究人员在距北京不远的天元洞穴中发现了一根腿骨,对其研究後发现,腿骨基因与亚洲人和印第安人基因均有相似之处。  该研究所专家斯瓦特.帕阿博说∶“这种人种生活在一个重要的进化过渡期,当时早期现代人正在取代安尼德特人和丹尼索瓦人,後两种人後来都灭绝了。”  对这块古代腿骨的基因分析还显示,北京附近的早期现代人已经出现基因上的分歧,不同於现代欧洲人的祖先。  但是,研究者强调,这些早期现代人与今天的人之间的基因关系,仍未完全确定。帕阿博说∶“对欧亚大陆各地更多早期现代人进行更深入分析,将有助於我们进一步了解现代人是何时和如何在各地扩散的。”    2003年,研究人员在距北京不远的天元洞穴中发现的早期现代人腿骨
  据中国科学报(田天):Clovis complex是在北美广泛分布的一个考古文化。该文化可以追溯到距今大约1.3万年前,以特色石器为特征,其中包括被称为Clovis point的一种“矛刃”。到底是谁制作了这些工具一直是一个存在很多猜测的话题,猜测的依据是极少量可以获得的信息。现在,随着一个古代北美人的第一个基因组序列的发表,还将会有更多的猜测。该基因组是一个男婴(Anzick-1)的基因组,这个男婴来自美国蒙大拿州Anzick考古点的 Clovis人埋葬地。  所发现的残骸为部分骨架,埋葬于距今大约12600年前,是与大量喷涂成黄褐色的石器一起发现的。它的基因组来自当代印第安人的一个祖先族群,与所有美洲土著族群的关系比与任何其他族群的关系都要更近。这些发现否认了认为Clovis人来自欧洲的假说,与在 Clovis人之前数千年美洲就已有人类定居的事实相符,同时也说明当代印第安人是成功在美洲定居的第一批人的后代。
  据中国社会科学网(张春海):美洲土著从何处来?研究者通过考古发掘与基因测序推断,一名生活于1.26万年前左右的男孩可能是他们的祖宗。  2月13日出版的《科学》杂志发表了该刊供稿人、纽约大学新闻学院教师米歇尔·巴尔特(Michael Balter)有关古人类基因测序的论文,论文题目为“古人类幼儿是今天美洲土著的祖先”(Ancient Infant Was Ancestor of Today's Native Americans)。  在这篇论文中,巴尔特介绍了有关美洲土著祖先基因的研究成果。1968年,一具幼儿遗骨发现于美国蒙大拿州安齐克(Anzick)家的土地上。其遗骨主要包括头骨与少量其他骨骼,随葬品中的复杂工具来自克洛维斯文化(Clovis culture)。一般认为克洛维斯人是最早到达美洲的定居者。  研究者对这名幼儿进行了核基因组测序。巴尔特认为,他的基因与今天生活于中南美洲的土著种群有极为密切的联系,从而在古印第安人(Paleoindians)与美洲土著之间建立了直接关联。  学术界对于早期人类何时来到美洲等问题存有不同意见。早在1648年,旅行家托马斯·盖奇(Thomas Gage)已注意到北美印第安人同蒙古人种在体质上的相似之处,并因此得出结论,印第安人是经过白令海峡到达美洲的亚洲人。目前,比较得到认可的观点是,在早期人类的迁徙中,智人是相对较晚才到达亚洲北部和美洲的。普遍接受的考古证据表明,人类定居新大陆的时间不早于距今约1.5万年前。  不过,对于该幼儿基因组的研究引起了伦理激辩。当地部落绝大多数人都希望此幼儿的遗骨能够得到安葬。
  据中国科学报(闫洁):约1.26万年前,一名男婴的遗骸按宗教仪式被葬在美国蒙大拿州。如今,这副遗骸揭秘了一支美洲最早人群,即克洛维斯文化的起源。  对这名男婴的基因组测序发表在最新一期《自然》杂志上。研究表明,如今跨越南北美洲的土著居民,均来自从亚洲穿越白令陆桥到达美洲的单一族群。该项工作重点突出了研究美洲原住民古遗骸时存在的伦理雷区,并重新勾起了关于上世纪90年代由另一副骨架引起的殊死法律大战的回忆。  为避免争议,主导这项最新研究的丹麦哥本哈根大学古生物学家Eske Willerslev尝试让美洲原住民群落参与进来。为此,他在去年踏上了前往蒙大拿印第安人保留区的旅途,同时通过与群落成员谈话来解释他的工作并寻求他们的支持。“当研究发表之时才让他们第一次听到这项研究,我可不想发生这样的情况。” Willerslev说。  1968年5月,建筑工人在一个小镇附近的私人农场里发现了克洛维斯墓地。随后,人们找到了大约100件石头和骨头制品,以及来自一名不到两岁男婴的骨头碎片。  研究发现,这名男婴的骨头可追溯至大约1.3万~1.26万年前在美国中西部繁荣一时的克洛维斯文化的末期。经过雕刻的麋鹿骨头要比一起发现的男婴遗骸早上百年的时间,这表明它们是祖传遗物。归Melvyn和Helen Anzick所有的这家农场,是迄今发现的克洛维斯物品和人类骨头同时存在的唯一处所。目前,大多数文物保存于一家博物馆,不过上世纪90年代研究人员把遗骸归还给了Anzick家族。  当时,Anzick的女儿Sarah正在位于马里兰贝塞斯达的国立卫生研究院进行癌症和基因组研究,她考虑对骨头的基因材料进行测序。不过,她还是谨防激起类似于围绕肯纳威克人所发生的争论。肯纳威克人是1996年7月在华盛顿肯纳威克市哥伦比亚河畔发现的人类遗骸,他的出现在美洲原住民部落与研究人员间引发了一场长达8年的法律大战。前者宣称他们在文化上同这具遗骸一脉相承,而后者认为这具大约9000年前的遗骸所属的时代要早于上述部落。  美国政府依据联邦《美洲原住民坟墓保护和归还法令》(NAGPRA)支持原住民部落的想法。法令要求,在联邦土地上发现的人类遗骸如肯纳威克人,应当被归还给所属部落重新埋葬。不过,法庭认为,主要出于遗骸年代的考虑,此项法令并不适用,并判决肯纳威克人遗骸应远离公众视线,被保藏在博物馆中。  Sarah Anzick就克洛维斯男婴寻求了当地部落的建议,但依然无法就她要做的事情与部落达成一致。于是,她放弃了这个想法,把骨头保存在一个安全的地方,然后继续其他的研究。  2009年,来自得州农工大学卡城分校的考古学家Michael Waters,同Anzick交流了将遗骸送往Willerslev实验室的想法。2010年,该实验室发表了来自一名4000年前格陵兰居民(最早一批古人类)的基因组测序结果。“我说,‘我可以允许你们做这件事,不过我想参与进来’。”已在主流期刊发表过10多篇论文的Anzick回忆说。  在哥本哈根,她从这个男婴头骨的碎片中提取了DNA,用于可对一个人的母系祖先提供初步判断的线粒体基因组测序研究。数月后,她回到蒙大拿,收到了测序数据并发现和基因组最亲近的匹配者是如今的美洲原住民。“我的心脏几乎停止了跳动。”Anzick说。  在Willerslev团队通过测序该男婴的核基因组确认了这种联系后,Willerslev向一个处理重新安葬问题的代理机构咨询了建议。他被告知,因为遗骸是在私人土地上发现的,NAGPRA并不适用,而且不需要任何协商。尽管如此,Willerslev还是通过个人努力咨询了当地部落。这促成了Anzick、Willerslev和他们的合著者Shane Doyle在埋葬地点举行的一次会议。Doyle在蒙大拿州立大学致力于美洲原住民研究,并且是克劳人的一员。  “那个地方对我而言非常特别,那里是我祖先的家园。”Doyle说。他告诉Willerslev和Anzick,他们应当在这个男婴被发现的地方重新安葬他。“我认为你们需要将这个男婴放回他父母安放他的地方。”Doyle回忆起当时的话。  随后,Doyle和Willerslev开始了一段1500公里的旅途,去会见4个蒙大拿部落的代表。稍后,Doyle与另5个部落进行了协商。Doyle说,与他们谈话的很多人几乎对这项研究没有异议,但一些人觉得能在研究开始前而不是开始的数年后就和他们协商会更好。  Willerslev认为,研究早期美洲人遗骸的科学家应当假定这些遗骸和当代族群有关,并尽早让他们参与进来。但他表示,并不是所有时候都知道和谁去协商,尤其是当遗骸和跨越整个美洲的族群有关系时。“我们应当让美洲原住民参与进来,但在实践中解决这个问题并非易事。”Willerslev说。  Hank Greely是加利福尼亚斯坦福大学的一名法律学者,对人类遗传学中的法律和伦理问题感兴趣。他推荐Willerslev团队的做法。不过,他认为,在类似的研究中让美洲原住民群落参与进来并没有单一的解决方法。“你可以试着同那些与具体某副遗骸有关系的人对话。”他建议说。  蒙大拿部落的绝大多数人都希望克洛维斯男婴的骨头能够安葬。关于重新下葬仪式的计划正在讨论,其中克劳人发挥了主要作用。葬礼有望在春天土地解冻后举行。  来自克洛维斯文化的人类使用的工具是非常有特色的石制矛头和杆状的骨头器具。  
  想起很多年前的“殷地安”了。。。  这一晃都多少年了,还不消停啊。。。
  入侵明朝的满洲人就是印第安人的一支。
  据参考消息:外媒称,研究人员获取了于1.26万年前埋葬在美国蒙大拿州的一名男婴的脱氧核糖核酸(DNA),为现代美洲印第安人和美洲其他原住民的远古起源提供了新证据。  据美联社2月12日报道,这是在新大陆获取的最古老的基因组。同男婴一同被发现的人工制品显示,这名男婴属于约1.3万年前至1.26万年前存在于北美洲的克洛维斯文化。该文化以在新墨西哥州克洛维斯附近的一处考古地点命名。  研究人员说,该男婴的基因组显示,他所在的族群是许多现代美洲原住民的直系祖先。他与中南美洲原住民的关系比与加拿大原住民的关系更近。科学家说,尚不清楚为何存在这一差别。研究人员说,他们没有美国原住民的DNA,因此无法进行比较。不过他们认为,结果将是相同的,即一些美国原住民与该族群是直系后代和其他同样密切的关系。  DNA还显示,这名男婴的祖先来自亚洲,从而支持古代经由一条早已消失的大陆桥迁移到美洲的标准观点。  埋葬地点位于蒙大拿州利文斯顿东北部,是已知的唯一克洛维斯文化墓葬。这名男婴死时的年龄在1岁至1岁半之间,死因不明。他有125件陪葬品,包括矛尖和麋鹿鹿角工具。有些明显是祭品和祖传遗物。这些人工制品和男婴骨架上覆盖有代赭石粉末,这是一种天然颜料,显示举行了葬礼。  这具骨架于1968年发现,但直到最近几年科学家才能够从此类古代样本中获取和分析全部基因组。  这项DNA分析结果12日发表在英国《自然》周刊网站上。  在这处考古地点出土的人工制品正在蒙大拿博物馆展出。
  假如楼主全对了,或者证明玛雅人就是中国人过去的,有什么作用?说明美洲是中国的?去要过来?证明中国人牛逼,玛雅人牛逼?能带来智慧还是财富?我的朋友胡适之,还是我祖上阔过?  
  古基因组揭示印第安人的真正祖先  The genome of a Late Pleistocene human from a Clovis burial site in western Montana  Clovis complex是在北美广泛分布的一个考古文化。该文化可以追溯到距今大约13,000年前,以特色石器为特征,其中包括被称为Clovis point的一种“矛刃”。到底是谁制作了这些工具一直是一个存在很多猜测的话题,猜测的依据是极少量可以获得的信息。现在,随着一个古代北美人的第一个基因组序列的发表,还将会有更多的猜测。该基因组是一个男婴(Anzick-1)的基因组,这个男婴来自美国蒙大拿州Anzick考古点的 Clovis人埋葬地。所发现的残骸为部分骨架,埋葬于距今大约12,600年前,是与大量喷涂成黄褐色的石器一起发现的。它的基因组来自当代印第安人的一个祖先族群,与所有美洲土著族群的关系比与任何其他族群的关系都要更近。这些发现否认了认为Clovis人来自欧洲的假说,与在 Clovis人之前数千年美洲就已有人类定居的事实相符,同时也说明当代印第安人是成功在美洲定居的第一批人的后代。(doi:?10.1038/nature13025?& doi:?10.a)
  这个考证我喜欢,我支持。。。。。建议列入自古以来序列。。。。  
  那又怎样,文化没有血腥暴力做支撑,还不是肥羊。
  @gtfz99
10:55:31  只可惜,基因分析不支持楼主的观点!  印第安人90%以上的Q和少量的C  中国人80%的O  O与Q的亲缘关系不算很远,但也不算非常近,更不是同一种族。  其实,印欧白种人R与印第安人Q的亲缘关系,比中国人的O更近一点。  -----------------------------  @stockyuce
14:55:05  美洲印第安人是蒙古人的分支  泰亦赤兀惕·满昌  【摘要】:印第安人是美洲大陆的原始蒙古人 ,是开辟美洲、创造美洲文化的蒙古利亚人。在 30 ,0 0 0~10 ,0 0 0年 ,他们第一次从蒙古高原东移 ,跨过白令陆块 ,推进到美洲大地 ;在 10 ,0 0 0~ 8,0 0 0年 ,第二次或第三次从蒙古高原南下 ,经过太平洋岛屿 ,到达美洲。印第安人与蒙古人属同一氏族血统 ,他们婴儿的臂部上有“蒙古斑” ,这是于属蒙古人的先天性青记。印第安......  -----------------------------  什么蒙古人种 这是外国人取的名字 欧洲是唯一被蒙古人打晕的节奏,别把无知当个性,华夏人种更贴切点 或者干脆黄钟人 什么蒙古班 是黄种人都有,
  @stockyuce
15:16:00  玛雅人的天人合一思想表现于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且很多都和中国人一样。玛雅人管诗人叫〝阿风〞,诗等于风。中国最早的诗歌《诗经》里各地方的民歌也叫风。在玛雅人的言语里,花可以表示自然的花,也可以指人好色贪淫,与中国人相同。玛雅人所认为的颜色的社会象征也和中国人一致:红色象征权力,黄色象征吉祥,白色象征不实,所以白父等于汉语的伯父,白母等于汉语的伯母,这可说是很有趣的特殊一致。中国民间常管太阳叫老爷......  -----------------------------  我只看他们的建筑,那么重视人头,就知道和杂中国曾是一脉!!  人面画是人头塑是有人文含义的。
  这个资料很有用,顶上去
  只接受中国人制造了玛雅人
<span class="count" title="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八年级下册英语单词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