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因病肢体有些右侧肢体肌肉萎缩缩的残疾人,上有老下有小,想考普通三轮车照能吗,谁能帮我

残疾人三轮车_残疾人三轮车价格_ 残疾人三轮车批发/采购- 阿里巴巴
您是不是在找:
共11页到页
阿里巴巴提供最新的残疾人三轮车产品详细参数,实时报价,价格行情,优质批发/供应等信息,您还可以找电动三轮车,工地三轮车,人力三轮车,工程三轮车,农用三轮车等产品信息。
感兴趣的产品
感兴趣的厂家
感兴趣的内容
48小时发货
48小时发货残疾人成功的事例有哪些?_百度知道
残疾人成功的事例有哪些?
1.杨佩——无臂也想飞杨佩,女,汉族,1990年生,肢体残疾,陕西省平利县人。9岁时遭高压电击,虽然失去双臂,但始终乐观向上,不向命运屈服。如今小杨佩跟随母亲远赴北京打工,心中一向有个愿望,待有了一笔钱后,要继续学习深造,然后做自我喜欢做的事,她个性喜爱唱歌、跳舞,期望将来能拥有一个自我的残疾人艺术团。家住在陕西省安康市平利县兴隆镇蒙溪街村的杨佩,身上有很多不安分因子。村里的变压器放在村中央,孩子们来来往往总喜欢拉着高压线线杆的斜拉线玩,9岁那年,一天吃过午饭上学去的她走到变压器前时,习惯地用手拉了拉斜拉线,但她没有想到这次斜拉线已经松开并碰上了高压线。命运在一瞬间改变了她的生活轨迹。截肢对于还没开启自我绚丽人生的她来说,意味着学业的废弃和生活的无着。从那以后,家里更困难了,父母只好另作安排:父亲带着弟弟留在家里,而母亲带着她选取了外出打工挣钱。没了手,连自我的生活都很难自理,更不用说打工赚钱了。小杨佩自我慢慢练以脚代手,练就了一双灵活的双脚。但现实又实在是太残酷,没有一家单位肯接纳无手的杨佩,无奈之下,她选取了乞讨的生活。[由www.duanmeiwen.com整理]杨佩很清楚残疾人要自立,务必先要自强、自信。自强就得有自我的一技之长,如果没有专长,就不能找到工作,即使有了工作,迟早也会被淘汰。她想根据自身的条件,去寻找适合自我的专业,然后努力学习、钻研,使自我在社会上有所作为。她此刻的乞讨是在聚资,她的梦想是攒够了钱,去完成自我的学业,使自我有文化有知识,做一个残而不废的人。她最喜欢做的事是跳舞,她的梦想是做一个艺术家,一个无臂的舞蹈家。杨佩从未失去对生活的梦想并坚信能从逆境中熬过来。她是平凡的,平凡得就如路边的一棵小草,默默无闻;她又是不凡的,能够在逆境中追求精神上的升华,哪怕乞讨,也是为了飞翔。2.黄宇——赢得完美生活的“玻璃娃娃”黄宇,男,汉族,1967年生,肢体残疾,中共党员,上海市徐汇区人,现上海“小雨亭”刻字工艺品商社经理,系上海市肢残人协会副主席。他先天性成骨不全,导致下肢严重残疾,没有进过一天校门,参加远程大学教育,取得了英语自考多项单科结业证书。1991年创办“小雨亭”刻字社,从100元的启动资金滚动发展,现已成为年营业额60余万元的中型服务企业;解决了15名残疾人和下岗工人就业,曾被评为上海市肢残人百强明星和自强模范。在繁华的大上海长乐路,有一家刻字工艺品商社名叫小雨亭。创办这家小雨亭的主人叫黄宇,先天性成骨不全,连打喷嚏或在床上翻身都可能骨折,严重的话,甚至可能导致死亡。他的生命就像玻璃一样脆弱,成了“玻璃娃娃”。黄宇十三四岁时,30多年来他至少骨折过40多次,导致全身畸形,其痛苦令人难以忍受!黄宇母亲是着名京剧表演艺术家王梦云,六十年代曾在《智取威虎山》中扮演李勇奇母亲。儿子将永远是个残疾人,她内心的酸痛只有自我体味。为了给儿子治病,她带着小宇跑遍了北京、上海所有的大小医院,但专家都说目前还没有治愈的期望。由于肌肉萎缩,也无法整形,儿子两条腿和肢体的其他部分渐渐地都弯曲变形了。残疾已经是不可改变的事实,小宇不能和其他正常孩子一样生活、学习,十分痛苦,但他也认识到痛苦悲哀不能解决问题,只有坦然地去应对残疾,勇敢地去抗争,生活才能完美。知识丰富了他的精神生活,随着年龄的增长,黄宇开始要学一门技术以谋生,最后在一家刻图章的小店当起了学徒。虽然工资只有36元钱,却拥有了第一份工作,日复一日他风雨无阻地上班,因为这是他融入社会自食其力的开始。一干就是5年,功夫不负有心人,黄宇在那里学到了很多东西,为他的创业奠定了基础。他说:“机会掌握在自我的手里,任何摆在你面前的机会都不要错过。”1991年,他萌发了自我创业的念头,得到父母和朋友的支持,创办了“小雨亭”刻字工艺品商社。开业至今,经过17年的发展,此刻拥有两家门市部、一间工作室,面积加起来也有200多平方米,拥有固定资产30余万元,一年的营额将近70万,公司共有12名员工,一半是残疾人。对于这点,黄宇有他自我的想法:“生意场上各种各样的企业家很多,如果单单跟别人比每月能赚多少钱,我远远比但是别人,但是能够帮忙身边的残疾朋友,真正做一件对社会有益的事,对我这样的残疾人来说,比赚钱有着更大的好处。”黄宇得到了社会的肯定,先后担任上海市肢残人协会副主席、市残联青年委员会主任,2002年被评为上海市自强模范,2003年被评为徐汇“十佳青年”。2004年春,黄宇与一位温柔贤惠、楚楚可人的上海市坐式排球运动员共结连理,迎来了完美的生活。3.郑龙华——无手着名摄影家郑龙华,男,1959年5月生于浙江省临安市。幼年失去双手,1981年开始自学摄影,他先后在国内外举办过各种形式的摄影展览,并多次在各种影赛中获奖。郑龙华于日在家乡浙江省临安市启动“生命之光”——一位无手摄影家对话100位残疾人精英的摄影活动。经两年多的时光,他先后独自走遍全国100多个县及港、澳、台地区,行程达6。3719万公里,采访了各行业100位残疾人精英,拍摄图片4。5万余幅,整理文字素材52万字,撰写采访手记19。86万字。2007年5月,郑龙华被评为杭州市劳动模范。由他拍摄的100位成功残疾人士的照片《一位无手摄影家对话中国百位残疾人成功人士》,展示了没有健全的手或脚、甚至身体不能直立的残障人士的成功故事。49岁的郑龙华说:“我选取展示他们阳光的一面,而不去关注他们肢体的残缺。尽管拍摄残缺更有视觉冲击力,但我期望这些作品能带给人们期望和鼓舞。”为了这组照片,他花了近3年时光。他用镜头记录了一个个成功的残障人士:虽失去右手但创立了“谭木匠”木梳传奇的谭传华、虽由于幼时疾病腿部行动不便但创立“江民软件”的反病毒软件专家王江民、虽由于先天佝偻身高不足1米却坐着轮椅宣传环保的甘肃省清水县秦亭镇店子村袁建明……郑龙华要展示残疾人的“健全”生活。“我期望这些作品是一面镜子,透过这面镜子,大家照到自我:这些伤残人士在这种状况下做事都能成功,每个人都更就应用心做事。”如郑龙华所努力的,照片鼓励了很多参观者。北京第四聋人学校18岁的葛斌用手语说:“来看展览之前,我感觉十分迷茫。但看到这些照片,我很感动。我要珍惜生活中的每一天,拼搏努力。”他指着一个肢残运动员的照片说,“我能够感受到她很努力!”北京第四聋人学校19岁的刘建超用手语说:“我来自四川,汶川大地震后,那里很多人和我们一样,不幸成为残疾人,他们更需要用这些故事来进行励志教育,勇敢地应对生活。”从1岁落入火炕失去双手后,郑龙华对于生活的磨砺便不再陌生。他用双腕夹笔写字、两次考上大学却被拒收、找工作碰壁……困顿中,同学寄给他台旧相机,22岁的他开始用双腕操作这台“精密仪器”,走街串巷为村民拍照,两年后在上海第一次获奖。“摄影让我第一次有了自信。以前我很内向、封闭自我,因为我清楚自我跟别人不一样。”……、郑龙华说,“当别的摄影师,拍拍我的肩膀说,‘老郑,拍的不错啊’,我才觉得我和他们一样,在艺术上也能创造出好作品。”残疾人的生活体验与他人不一样,郑龙华觉得最大的不一样是“困难多于顺利,每做一件事都要付出很多”,“残疾人最需要的是精神上的鼓励”,在他看来,对残疾人最致命的打击是“失去信心”。郑龙华曾在浙江省临安市残联工作,这段经历让他更熟悉残疾人的感受:“残疾人比较敏感,有时,你的一个眼神、一个不屑的动作,在常人看来没什么,但对于残疾人可能就不一样,他们可能会多想。这也能够理解。”在他看来,社会对残疾人的保障近年来提高得很快,包括教育就业等,但“仍滞后于社会发展”。此次残奥会对志愿者培训中有一条原则广为传播:帮忙残疾人时,要先征得对方的允许。“他能做的事就让他自我去做。比如残疾人有时更需要自食其力地工作,而不是等救助。”4.张治平——用音符谱写自强之歌张治平,男,汉族,1948年生,视力残疾,特级教师,重庆市人,现为重庆市盲人学校音乐教师,系重庆市盲人协会主席。患先天性视神经萎缩,30岁左右完全失明,1988年,天津音乐学院函授部作曲专业结业,一边教学一边创作,其创作的歌曲、乐曲《我爱光明》《盲人之歌》《盲人驾驶碰碰车》获中国残疾人文艺汇演创作奖,歌曲《快乐王子的小船》获中国少儿歌曲创作一等奖,《甜甜的嘞》收入全国音乐教材小学第七册。曾获全国自强模范、中国特殊教育先进工作者。双目的失明张治平不能用眼睛去看,却能够用耳朵去“观察”,用敏锐的心思去体会。他用音乐谱写着一首首动人心弦的自强之歌。张治平出生在重庆市一个普通工人家庭,上小学时查出患有无法治愈的“先天性视神经萎缩”症,当时视力只有0。2。应对这突如其来的疾病,张治平苦不堪言,但一年后在学校的一节音乐课上他找到了生活的动力。老师播放了由盲人音乐家阿炳创作并演奏的二胡曲《二泉映月》,这悲伤又充满期望的音乐以及老师对阿炳的介绍,仿佛是黑暗中的一道闪电,照亮了张治平的心:“学习音乐,做阿炳那样的人!”一个声音在心底呼唤。张治平开始在老师的指导下努力学习二胡、笛子、手风琴等多种乐器。他明白:如果吃不了苦,就不会成为像阿炳那样的人。他找来有关音乐理论的书籍,把自我埋在音乐里,把枯燥的乐理生吞活剥着“吃”下去。凭着一根竹笛、一把二胡,15岁那年,他以第一名的成绩从106名选手中脱颖而出,考入重庆市北碚区文化馆所属的文工队。张治平的演奏水平提升得很快,常常在各种音乐比赛上拿奖。他开始将音乐重心转移到创作上,并取得了突破性的成绩,他谱写的《手舞银镰唱山歌》人们都以为是出自谱曲老手。他谱曲总是倾心倾力,谱写的《生活之歌》《我的月亮船》《小露珠》等都是流传很广的歌曲,而《快乐王子的小船》,从谱曲到完成竟花了12年。1983年,张治平的眼睛完全失明了,1985年他正式成为重庆市盲人学校的一名音乐教师,承担着学校小学3到6年级、初中3个年级的音乐教学任务,他的目标就是要让盲孩子们不但有文化知识,而且还有一技之长。张治平对待盲校的学生如自我的孩子,他要用音乐给学生一双翅膀。他组建了一支小乐队,里边有竹笛、扬琴、小号、手风琴、二胡、口琴、小提琴等,短短几个月,小乐队就排演了《白毛女》序曲和第一场。他常常对孩子们说:“我们看不见,但是能够用耳朵、用心去感受音乐,音乐能点亮我们暗黑的世界,音乐会让我们对生活充满期盼。”张治平所带领的学生中,已经有5位先后考入吉林长春大学特教学院音乐专业,有10名成为乐器演奏家或调琴师,几十人在各级声乐比赛中获奖。张治平创作了近200首歌曲,获全国、省各种音乐比赛奖九十余项、国际大奖16项,其中,歌曲《甜甜的咧》《晚归的牧笛》《快乐王子的小船》《我爱光明》《黄桷树下有我家》收入中小学音乐教材。“山城阿炳”的美誉已在重庆不胫而走。此刻,张治平是重庆市残联主席团副主席、重庆市盲协会主席。他不辞劳苦地为重庆市20多万盲人的权益四处奔波,他要让这些盲人都“嗅”到阳光、“听”到光明、“摸”到温暖。他说:“上苍给了我盲眼,我要用它来寻找光明。”5高志鹏——暗黑中捕捉闪亮音符高志鹏,男,汉族,1974年生,视力残疾,山西省吕梁人,现为太原市盲童学校音乐教师。6岁时因手术失败导致双眼失明,13岁随民间学艺,18岁成为太原市盲童学校插班生,28岁考入中国戏曲学院。他集写词、作曲、演唱、演奏于一身,至今已创作数百首歌曲,多次在全国大赛中获奖,近百家媒体对他的事迹进行过报道。高志鹏出生在吕梁山区兴县,6岁时因手术失败双目失明。8岁那年,他让妹妹拉着他的手到学校门外听课,被老师发现,让爸爸把他领回了家。爸爸摸着他的头说:“孩子,你跟人家不一样,爸爸教你拉二胡吧!”从那天开始,他踏上了音乐旅途,在自我心灵的舞台上演绎起不灭的火焰和无尽的执着。高志鹏11岁时,二胡水平就已超过了父亲,当他得知了“阿炳”的故事后,便下定决心要做一个盲人音乐家。他“摸”懂了《二泉映月》,也在音乐中找到了属于自我的世界。他跟着鼓乐班的师傅们沿九曲黄河一路苦学,学会了各种民间小调、晋剧曲牌,学会了唢呐、笙、箫、笛子等鼓乐班的全套乐器。15岁那年,父亲为他买了8件乐器,让他组建了自我的鼓乐班。从此,这位少年盲班主带着一伙明眼人,开始在陕西、内蒙古一带的农村闯荡。几年下来,他挣下的钱,不但贴补家用,建了新窑洞,而且还为两个哥哥娶了媳妇,供妹妹读完了初中。在外闯荡的高志鹏第一次听说在太原有一所盲校,他心中又开启了一扇窗户,独自一人去太原市盲校求学。在省残联领导的帮忙下,他成为太原市盲童学校的一名大龄插班生。在盲校学习的两年间,每到星期天,志鹏便抱着吉他、二胡到街头卖唱,挣学费和生活费;上课时光又以饱满的激情,投入于学习和创作中。1994年,他创作的歌曲《心声》,在山西人民广播电台“升华奖”新歌征集中,荣获词曲创作一等奖;歌曲《满天繁星属于你》,在全国第二届盲聋学校学生艺术汇演中,获得一等奖及创作奖。当中残联主席邓朴方把奖杯送到他的手中时,他感到茫茫黑夜中有了繁星般的点点期望。盲校毕业他留校工作,2000年在中残联的关怀下,他成为中国戏曲学院首位盲人进修大学生。在正规化、高节奏的教学环境中,为了赶上学习的进度,他几乎每晚都守在琴房,根据盲文和课堂的录音资料一点一点地摸索着指法。进修是拿不到学历的,2002年高志鹏便参加了成人高考并成为中国戏曲学院一名正规大学生。经过顽强拼搏,高志鹏不仅仅以优异成绩完成学业,他创作的歌曲《走出圪梁梁》、二胡曲《黄土情怀》,还分别荣获全国第六届残疾人艺术大赛金奖、银奖。更令同学们啧啧称奇的是,他利用业余时光,拜北京盲校李红伟为师,靠着用手摸,竟然用半年时光学会了一般得用三年时光才能掌握的钢琴调律技能!如今,高志鹏的心中有了一个“神州万里行”的计划。他准备用两年时光,走访全国百所高校,为高校师生免费演奏自我的音乐作品,分享他捕捉到的照亮人生的音符。.
采纳率:99%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80后是第一代独生子女。30多年过去了,我们在父母呵护下长大成人,也开始变老。好吧,抒情的话不说了,说主题。  我33岁了,不小了吧,应该是的,我爸和妈60岁,也不算老吧,到也开始步入老年人行列。我女儿18个月,属于婴儿。我公婆67岁,也是老年人。这是我家的背景。  一直以来,公婆身体不好,大病没有,小病不断,基本每年住一次医院。好在公婆还能互相照顾,暂时不要我们照顾,这点我还是很感激他们的。我父母比我公婆年轻几岁,身体也比我公婆好一点,所以照顾婴儿的事情,一直是我父母在做,让我跟老公全心全意的上班,毫无顾忌。这点我很感激我的父母。这些是现状。  就在3天前,我妈妈突然说眼睛不舒服,视线模糊。然后我让她睡一觉,如果起来了还是不舒服,就赶紧去医院检查。后来我妈去了医院,医生说她是眼睛开始老化,说这是老年病,很常见的,没有什么药可以医治。其实我妈眼睛一直很好,也没有老花眼,视力比我都好,怎么突然就老化了呢?现在是一只眼睛出问题,我不知道不久的将来,另一只眼睛会不会也出问题,我很担心。  就在昨天,我爸爸突然说不舒服,爸爸有点高血压,不是经常犯病,我想,最近天气忽冷忽热,有心血管病的人很容易发病吧,我也嘱咐爸爸,有啥不舒服及时去医院检查,不要拖着,爸爸昨晚很早就睡了,今天一早起来又开始忙碌了。我很心疼他。  公公经常打电话来,总归在不经意间说婆婆的记性更差了,烧水忘记,洗衣服忘记,什么什么忘记,婆婆处在阿尔兹海默症初期症状,已经持续了六七年了,症状越来越严重也就是说,很快就会进入中期,到时候可能就不认识我们了。公公有心脏病,在换季的时候经常会心绞痛,长期服用心脏病药。现在,他告诉我们,他的记性也开始差了,老年性记忆力衰退。  我女儿18个月,我想送她去托儿所或者幼儿园,可是我家户口所在地对口的没有托儿所,幼儿园要3周岁才能进,而我女儿是9月份出生,也就是说要到4周岁才能进幼儿园。  按照上述来看,未来几年,我的父母公婆身体肯定是越来越差,差到什么程度无法预料。我的女儿一天天长大,但是越大越需要人照顾,除了日常的饮食起居外,还有学习上的。而我和老公都需要工作,我老公一个人的工资绝对不够养我们,所以我不能不工作。  可是想到未来几年,我们可能面对4个老人和一个孩子,我真的觉得很愁,因为这是很现实也是很快就会遇见的事。我很想知道,大家是如何应对这种事情呢?
主帖获得的天涯分:0
楼主发言:9次 发图:0张 | 更多
  我知道天涯很多逗死1多子女家庭的人,大多有兄弟姐妹,照顾父母可以大家一起轮流或者帮忙。天涯还有很多90后的年轻人,还没有遇到类似的事情,即使是80后的,不少人的父母还只有五十几,还算年轻。可是我们不该未雨绸缪么?谁都会碰到我这样的烦恼。不是么。是不是该先有个应急预案呢?  
  回复第1楼(作者:@kiyoq88 于
09:53)  我知道天涯很多逗死1多子女家庭的人,大多有兄弟姐妹,照顾父母可以大家一起轮流或者帮忙。天涯还有很……  ==========  手机党,难免写错。是“多子女家庭”  
  必须的
  愁啊愁。心情突然就很差。  前年,我舅舅生病住院,蛮严重的病,动了手术,住了大半个月的医院。我舅舅生了一儿一女,住院期间,跑腿的事情基本是我表姐在做,陪护的事除了护工,就是我妈我姨妈我舅妈在做,我那表哥,去了也就是坐在一边玩IPAD,我妈说我舅舅打点滴药水都完了,我表哥也不知道,只知道埋头玩IPAD。只有我表姐跑进跑出的忙碌。说我舅妈白疼我表哥了。表嫂么在家照顾孩子。一下子一个家都乱了。  再前年,我姨妈生病住院,也是大病,动了刀子的。我姨妈就生了一个女儿,姨妈住院期间,是姨夫跑进跑出,陪护的除了护工,就是我妈和另一个姨妈。我妈说,表姐连个碗都洗不好,都是她拿去洗的。我妈当时说“你们这代独生子女怎么办啊?”后来姨妈病好了,我觉得我表姐也变了,至少会帮姨妈做做家务了。  我妈经历了姨妈和舅舅生病后,对我说,“我们这代人兄弟姐妹多,大家关系好,有什么事都可以互相照顾一下,你们是独生子女,将来你们有事怎么办?”  我没遇到过大事,说实话,如果父母突然病倒,我真的可能会团团转,不知所错。我也不知道该如何照顾病人,甚至连住院需要怎么办手续我也不知道。  所以对于将来,我很愁。  
  我之前有个同事,也是独生子女,夫妻两都是,孩子3岁。记得有一年,她婆婆突然病了,然后她把儿子送去娘家让妈妈照顾,自己请了2天假照顾婆婆去了。然后婆婆病好了,她妈妈病了,她再把儿子送去婆婆那边,自己去照顾妈妈了。我看到她时,非常憔悴。后来她妈妈好了。她就把儿子接回来,可没几天,她自己也病倒了。当时,我就觉得她好可怜。两头照顾,忙的不得了。  我还有个同事是独生子,他爸爸病了,是大病,他总是请假不是办法,后来索性辞职了,当时他说,爸爸就这么一个,总归要先照顾,工作的事情,以后再说了。他全身心的投入去照顾他爸爸,而他老婆负责上班赚钱养家照顾儿子,也非常辛苦,后来怎么样就不知道了。  
  只能请护工,没别的办法,没钱的话,就什么办法也木有了,要么辞职照顾老人,要么老人没人管,自己选。
  我们这里从78年开始,大部分就都是独生子女了。未来几年,都需要面对4个老人。  现在,我突然觉得,如果早点生孩子,那么当我要去照顾父母的时候,我的孩子已经十几岁了,能够自己照顾自己了,是不是可以少操心了呢?可是来不及了,事实就是,我女儿只有18个月,未来10年内都需要照顾。突然觉得力不从心。  
  回复第6楼(作者:@家里的灯 于
10:33)  只能请护工,没别的办法,没钱的话,就什么办法也木有了,要么辞职照顾老人,要么老人没人管,自己选。  ==========  首先,要确定的事,肯定必须是要照顾父母的,这个没有选择余地,更不能推卸这份责任。  其次,不想说钱的问题,除非是重大疾病,不然我的父母公婆都有退休工资,有医保,普通的病花不了多少钱的。  第三,即使请护工,顶多是帮忙擦擦洗洗,做些粗重活儿。但其他事还是要我们自己去操心。  我愁的是个人精力达不够,觉得自己会像一个陀螺一样,转啊转的,停不下来却又好晕。父母,公婆,女儿,一个不能少。每个人都需要照顾,我们是他们唯一的依靠,不论精神上的还是生活上的,不是么?  
  我和楼主有一样的担心,我和老公都是双独。未来有四个老人要照顾,还有自己的宝宝。虽然双方父母都有退休工资有医保,但是一旦生病了肯定要在身边照顾的。害怕到时候力不从心压力大。我和老公必须都要工作,否则也负担不起整个家庭。现在反而羡慕有个兄弟姐妹,及时父母生病了还有个人轮换照顾,凡事也有商量。
  哎,同样的独女,比楼主小一点点,孩子还在肚子里,看着父母年龄一天天大起来,也和楼主有过同样的焦虑。所以,当初结婚的时候,坚决不找独生子女,4+2+1的结构太可怕了。。。  我打算多辛苦个几年,生完老大再生个二胎,不图别的,只希望将来我老了,儿女的负担能轻一点。
  楼主要坚强,毕竟我们从小也占用了父母全部的爱,现在回报他们也是应该的。
  我跟我老公都是独生子女,28了还没打算要孩子,父母都55了,想丁克的,看了这个帖子真是不知道怎么办才好。感觉自己从未年轻过,现在却开始迅速衰老了。真的很绝望
  我从工作开始就觉得父母是自己的责任了,我也独身子女,所以父母生病义无反顾呀,他们假如癌症瘫痪,我能做到哪个份上,尽全力而为就好。其次,话说水来土掩,兵来将挡,你父母公婆不是还没病那么严重吗,你干嘛就这么操心这么忧虑了,这不跟女人成天操心老公外遇一样么,知道男人都可能外遇,那一天就想到防火防盗自己不累么,到时候外遇啦,生病啦再说呗,你现在空想有什么用吗。最后我觉得特别烦心这些的人可能是没钱,有钱的人他不得过多操心这些问题,你仔细想想你是愁没人照顾父母还是没钱,没钱的话,穷人又不是你一个,千千万万都过来了,你还不能过么。
  。。  
  同感,独女想到以后父母不在的情况,整个人都不好了。
  我爸爸生病住院的时候,隔壁床病人有5个儿女,然后每天儿子女儿孙子孙女等轮流照顾,大家都表示很羡慕。
  我本来不想再要二胎了。。。听你这么一说。。。。还是再要一个吧。。。。。跟老公商量一下
  你也知道有两个孩子不一定两个都会照顾,说不定还会互相推诿呢。说到底还不是得有钱?
  人生的必经之路~~~!
  我是第一代领独生子女证的人,现在40多了,上有老下有小,压力不是一般的大。  一大堆的破事整天围绕着我,我的父母又不是那种好相处的人,难搞的很,我整个人都被拖垮了,有时候真的很想逃离。去一个谁也不认识的地方,为自己活着
  因为工作原因,只能生一个。觉得很对不起他,没有给他一个兄弟姐妹。以前想的是老了后不拖累他就好了,现在觉得其实最好是老了后还要给他帮忙带孩子才行啊。不然他们负担太重了。
  而且希望他早婚。趁着我们身体还行可以帮帮忙。
  楼主,我和你的情况太像啦!我儿子17个月,也是父母在帮忙照顾孩子。前几天妈妈忽然心脏病犯了(以前也有早搏现象,但是没有严重发病过。),我真的觉得天要都塌下来了。还好去了医院,发现没有太严重,但是作为独生女的我不得不开始考虑这个问题了。刚买了房子还要还贷,这就意味着很长一段时间,老公和我都没有条件辞职。孩子小需要人照顾,万一家里有点什么事情,真的是要面临困境了。请护工毕竟照顾的范围是有限的,要靠自己又分身乏术,父母亲情当然大过天,但要是我不上班靠老公一个人的收入还了贷以后连儿子的奶粉都成问题。哎,真是不敢想了!
  @kiyoq88 1楼
09:53:46  我知道天涯很多逗死1多子女家庭的人,大多有兄弟姐妹,照顾父母可以大家一起轮流或者帮忙。天涯还有很多90后的年轻人,还没有遇到类似的事情,即使是80后的,不少人的父母还只有五十几,还算年轻。可是我们不该未雨绸缪么?谁都会碰到我这样的烦恼。不是么。是不是该先有个应急预案呢?  -----------------------------  我是不愁了  多子女家庭  兄弟姐妹都有,也都孝顺  我在异地,其他姐弟等同城照顾父母,父母晚年有望了  只需要负担公婆这边养老  所以我觉得,找对象就应该找多子女家庭的  独生子女压力太大了
  @我爱翔少 11楼
12:06:44  楼主要坚强,毕竟我们从小也占用了父母全部的爱,现在回报他们也是应该的。  -----------------------------  +1  得到和付出都是对等的  当年得到多少,现在就得付出多少  多子女家庭,子女受到的关爱不是百分百  但是养老同样不是百分百  只能说,因果关系很对应的
  @kiyoq88 4楼
10:11:16  愁啊愁。心情突然就很差。  前年,我舅舅生病住院,蛮严重的病,动了手术,住了大半个月的医院。我舅舅生了一儿一女,住院期间,跑腿的事情基本是我表姐在做,陪护的事除了护工,就是我妈我姨妈我舅妈在做,我那表哥,去了也就是坐在一边玩IPAD,我妈说我舅舅打点滴药水都完了,我表哥也不知道,只知道埋头玩IPAD。只有我表姐跑进跑出的忙碌。说我舅妈白疼我表哥了。表嫂么在家照顾孩子。一下子一个家都乱了。  ......  -----------------------------  我周围的独生子女已经面临楼主这样情况了  独生子女的父母一旦病倒  独生子女基本上没是指望的  一是精力,二是能力  三是时间,四是工作,五是家庭  种种因素,导致独生子女根本无法去赡养父母晚年  最后指望的还是父母的兄弟姐妹互相搭把手才撑过去
  @珊珊BQ 10楼
12:04:51  哎,同样的独女,比楼主小一点点,孩子还在肚子里,看着父母年龄一天天大起来,也和楼主有过同样的焦虑。所以,当初结婚的时候,坚决不找独生子女,4+2+1的结构太可怕了。。。  我打算多辛苦个几年,生完老大再生个二胎,不图别的,只希望将来我老了,儿女的负担能轻一点。  -----------------------------  +1  我已经这么做了  生2娃就是为了将来晚年的时候2个娃不太累  2个人轮着搭把手请假到医院跑跑腿也就过了  一个人的话,真心腾不开时间和人手  基本上独生子女是白养的
  @kiyoq88 7楼
10:37:31  我们这里从78年开始,大部分就都是独生子女了。未来几年,都需要面对4个老人。  现在,我突然觉得,如果早点生孩子,那么当我要去照顾父母的时候,我的孩子已经十几岁了,能够自己照顾自己了,是不是可以少操心了呢?可是来不及了,事实就是,我女儿只有18个月,未来10年内都需要照顾。突然觉得力不从心。  -----------------------------  想办法赚钱想办法发财吧,唉,也没有什么好办法,有钱的话就好很多了,请护工保姆什么的夫妻俩能轻松一些
  感谢各位的回复。我只是遇到点事情抒发一下心里的恐惧和担忧。觉得说出来了心里就舒服点。算是吐吐苦水。  好几位说最终问题在于钱。我想有这个观念的人估计不是独生子女吧。我说了,除非是重大疾病,不然就一般的老年病的话,光父母自己的退休金和医保就足够承担了。独生子女赡养父母大部分不是钱的问题,是精力,时间和能力。  我就是觉得,将来我又要上班,又要照顾孩子,又要照顾父母,真的不知道怎么样去分配我的时间。唉,随遇而安吧。  原本,我有计划的,想着我生孩子晚,在40岁前,15年的社保金交满了,然后我就可以不工作,在家做全职太太,照顾孩子,那个时候我的孩子该上小学了,我的父母也快70了,我不工作就有空照顾孩子和父母了,等到50岁,我就可以拿退休金,又有医保了,那么生活也比较安逸了,没有后顾之忧,可以全心全意照顾家庭。计划的蛮好的。可是后来,突然传说要推迟退休年龄,实现全民65岁退休。天哪,对我来说是噩耗,有木有?!这样子一来,使我无法实现40岁开始做全职太太,我不得不工作到55岁以上。那个时候,我也是老年人了,我真的还有能力和精力照顾我的父母么?在我停止工作以前,我的父母真的有能力和精力帮我照顾我的孩子么?  我承认真的很杞人忧天。  也有人说赶紧生二胎,我也想过,可是,现在生出来,意味着要么我现在辞职生二胎做全职太太,可是我老公一个人养不起2个孩子,如果不辞职,我父母没精力帮我带2个孩子。所以对我来说,生二胎也是一种奢望。所以以前想着丁克来的。  
  回复第13楼(作者:@六月萤萤 于
12:32)  我从工作开始就觉得父母是自己的责任了,我也独身子女,所以父母生病义无反顾呀,他们假如癌症瘫痪,我……  ==========  不是千千万万都过来了,是千千万万的人即将面对。  
  前一阵亲戚家老人住院,实在打不开点,请的护工,一天150,一个月再加上吃饭等杂项,五千开外,把老人心疼的,可是实在没办法,一个孩子白天晚上全都陪护的话,实在吃不消啊。
  我是独生女,现在还未婚,但lz现在面临的找个问题也不止一次想过,目前是这么打算的:  1.结婚后尽量早生孩子(30岁前),这样到时候我爸妈还不到60岁;  2. 等到爸妈60多的时候,身体状况开始下滑的时候,我的孩子已经过了最需要精力照顾的婴儿时期,可以去全天制的幼儿园或已经上学了;  3. 父母身体好的时候,请钟点工一天给爸妈做两顿饭,没周末打扫一次卫生;  4. 父母身体不好的话,搬回家和父母一起住,便于照顾,孩子可以老公管;  5. 如果实在还是忙不过来再请护工。  我房子都买好了,离爸妈家开车10几分钟。打算以后就算结婚生子或者搬家,也不会离爸妈太远,不方便照应。  爸妈还说过,以后退休了打算去天气好的地方养老,已经做好准备他们去哪里我到时候就和丈夫孩子跟过去。不管怎么样也要一家人在一起。
  我现在也在害怕这个问题,这两年妈妈病了几次,都是爸爸在照顾,可是爸爸身体也不好了。公婆那边身体还不错,但是也是六十好几的人了…孩子还在肚里,前段时间为谁带孩子烦恼,我妈没法带,婆婆但是很热情想带,我婆婆习惯很好我当然愿意婆婆带,可是我真怕她也累出病了,老的小的都要照顾我还得上班…其实两边家里条件都很好的,但是真的病了也不是钱能解决问题的,陪伴、照顾需要太多精力了。  
  我和你基本上同龄 孩子3岁 上苗班了 早晚老人接送  我妈眼睛貌似也不太好 高血压  我爸又糖尿病  婆婆心脏不太好 公公生病3年后去年去世了  我觉得我和你的感受差不多  看着老人一天天老去 孩子还小需要照顾  自己的压力也不小  我和我先生都是独生子女   之前公公生病 都是婆婆一个人照顾的 我们就下了班去医院看看  住院也是请的护工  我爸妈他们一直说的 以后老了组团去老人院 不想麻烦我们  我就想以后他们老了 最好可以住在附近 这样3个老人一起照顾起来方便一点
  确实是这样啊,我整个人也要不好了
  楼主宽宽心,世间没有过不去的坎儿。你想想,你是独生拥有了父母全部物质和感情资源,人家兄弟姐妹多的,平日里少不了各种摩擦,遇到的纠结和困难也会增加,这是有得有失的大公平。楼主不如从现在开始好好奋斗,自己强大一些,给父母晚年更好的保障,岂不是更有意义?
  我现在就遇到了这种情况,情况比较你这还要复杂和艰难。我现在碰到了一对四的问题。我希望我们共勉共同想办法。
  @野风-12 13:10:03.0  你也知道有两个孩子不一定两个都会照顾,说不定还会互相推诿呢。说到底还不是得有钱?  —————————————  家教很重要  
  @90后2货小青年
09:28:05.0  我是独生女,现在还未婚,但lz现在面临的找个问题也不止一次想过,目前是这么打算的:   1.结婚后尽量早生孩子(30岁前),这样到时候我爸妈还不到60岁;   2. 等到爸妈60多的时候,身体状况开始下滑的时候,我的孩子已经过了最需要精力照顾的婴儿时期,可以去全天制的幼儿园或已经上学了;   3. 父母身体好的时候,请钟点工一天给爸妈做两顿饭,没周末打扫一次卫生;   4. 父母身......  —————————————  挺好的  
  我父母还是离婚的……我比你们还多一对老人要照顾啊 不生了 攒钱以后请贵的护工
  @野风0629
13:10:00  你也知道有两个孩子不一定两个都会照顾,说不定还会互相推诿呢。说到底还不是得有钱?  —————————————————  有钱是一回事,还是有心比较重要,我爸现在也在住院,不需要我和我姐掏什么大钱,但是小事上能帮不少忙,比如家里的店我可以照顾,姐姐闲了给爸妈送饭  我爸就说我们俩在他跟前忙前忙后的他看着特别高兴  以后我要是有能力就生两个  
  跟楼主同龄,我家老二一岁半,公婆父母都比较年轻不到六十岁,我特别后悔我家俩孩子年龄差比较大,差了七岁多,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会最多五年之内生两个孩子。
  人到中年万事忧,我家也是上老下了,情况更糟  
  @90后2货小青年
09:28:05.0  我是独生女,现在还未婚,但lz现在面临的找个问题也不止一次想过,目前是这么打算的:   1.结婚后尽量早生孩子(30岁前),这样到时候我爸妈还不到60岁;   2. 等到爸妈60多的时候,身体状况开始下滑的时候,我的孩子已经过了最需要精力照顾的婴儿时期,可以去全天制的幼儿园或已经上学了;   3. 父母身体好的时候,请钟点工一天给爸妈做两顿饭,没周末打扫一次卫生;   4. 父母身......  —————————————  公婆呢?全部没看到你对公婆的打算啊  
  看来单身的我还是蛮好的,  
  不准备要孩子的。。有点慌张 不过几十年以后 养老制度可能变了 越来越多的老人会住养老院吧。。。希望是这样 真的不想需要有人养老才生孩子  
  我觉得以后都会建养老社区,老年托儿所。就在社区里。早上把老人送去社区里的托儿所。晚上下班接回来。挺好的。  
  我现在觉得我还特傻,为什么要选择和父母不同城。以前想的都很美好,真的,眼看父母一年又一年老去,满嘴都是为我担惊受怕,我却不能常常看到他们,根本都不能好好给他们做一顿饭,帮一点忙。想起妈妈生病时,自己照顾自己,眼泪都花花地流不停。现在我女儿也大了,我没想过再要一个,我还是觉得这辈子我应该要努力再努力,不要给她带去负担,给她一个完整的爱,就像我爸妈对我一样。最近一位很亲很亲的亲人病逝了,我也在想养老问题,我真觉得,人病入膏肓了,真的希望痛苦少一点,当人躺进那啥里面了,身前再多风光身后再多凄惨都感受不到了。做好眼前吧!
  唉  
  @琳琳123123ABC
13:06:46.0  我本来不想再要二胎了。。。听你这么一说。。。。还是再要一个吧。。。。。跟老公商量一下  —————————————  你以为非独就能解决这些问题?只有钱能解决  
  我觉得是楼主你的心态没有完全从需要保护的未成年人转到可以有担当的成年人的问题.....  生老病死这是所有人都一定会经历的,这是自然规律,应该以平常心面对。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该孝顺孝顺,该干嘛干嘛
  @雨音七海
20:11:58  @野风0629
13:10:00  你也知道有两个孩子不一定两个都会照顾,说不定还会互相推诿呢。说到底还不是得有钱?  —————————————————  有钱是一回事,还是有心比较重要,我爸现在也在住院,不需要我和我姐掏什么大钱,但是小事上能帮不少忙,比如家里的店我可以照顾,姐姐闲了给爸妈送饭  我爸就说我们俩在他跟前忙前忙后的他看着特别高兴  以后我要是有能力就生两个  -----------------------------  那你还得保证,你家两个孩子都在同一个城市,离你不远,而且女婿或者儿媳也都不是奇葩....  其实楼主你这个事真的和是不是独生子女没关系。多子女家庭互相推诿,以父母厚此薄彼为借口不孝顺的多着呢
  可是很多天涯的独身子女可不这么想,天天显示自己的优越感,看不起多子女的。  
  这确实是困难。但是你以为有兄弟姐妹这困难会减轻?可想过兄弟姐妹也生了娃。他们和你一样经济和精力自保不及。 还能来送钱和帮助照顾老人?  
  @kiyoq88
09:53:46.0  我知道天涯很多逗死1多子女家庭的人,大多有兄弟姐妹,照顾父母可以大家一起轮流或者帮忙。天涯还有很多90后的年轻人,还没有遇到类似的事情,即使是80后的,不少人的父母还只有五十几,还算年轻。可是我们不该未雨绸缪么?谁都会碰到我这样的烦恼。不是么。是不是该先有个应急预案呢?   —————————————  应该未雨绸缪。 未雨是生娃前就该备好钱请3年阿姨。 是父母平时给自己存好护工钱
说白了还是??不够。  
  最近我姥爷和奶奶相继重病入院,我妈和姨妈在外地,家里一直大舅小舅照顾的,姥爷还遇到医疗事故,医院不承认,现在一直昼夜和医院谈判,昏天黑地简直熬死人,姥爷一直重症病房住了近二年,花费三四十万,都是兄弟姐妹凑的,姥爷一生也没什么财产没有积蓄,奶奶也是一直祝愿花了十几二十多万,也是我爸兄妹几个轮番照顾,我家今年真是无比倒霉,要是独生就一个人怎么办?不敢想
  @kiyoq88 4楼
10:11  愁啊愁。心情突然就很差。  前年,我舅舅生病住院,蛮严重的病,动了手术,住了大半个月的医院。我舅舅生了一儿一女,住院期间,跑腿的事情基本是我表姐在做,陪护的事除了护工,就是我妈我姨妈我舅妈在做,我那表哥,去了也就是坐在一边玩IPAD,我妈说我舅舅打点滴药水都完了,我表哥也不知道,只知道埋头玩IPAD。只有我表姐跑进跑出的忙碌。说我舅妈白疼我表哥了。表嫂么在家照顾孩子。一下子一个家都乱了。  再前年........  ------------------------------  还有楼主,别人不知道,我周围的亲人,其实很多时候生病了最能照顾你的还是老公,儿女有时候都指望不上,我姨妈年初得了癌症,表弟刚大学毕业,包括找医院找最好的医生最好的技术,全部杂事都是姨夫一人负责,姨夫还是农村出身,自己奋斗出来的,放下手头一切工作,昼夜在医院陪护我姨妈,儿子都赶回去上班休息,他也很忙啊,是单位一把手,最后姨妈恢复良好,明显看他松了口气的样子,还有我大姑,得了胃癌,儿子也不怎么能指望,全是大姑爷忙前忙后的照顾,还有我这一年在医院待得时间算长,基本都是丈夫或者妻子照顾的
  我感觉各有利弊吧,孩子多的家庭要费心处理与那么多人的关系,很多不是独生子女能理解的,很多时候亲情变成了利益关系,也是很糟心的。  
<span class="count" title="万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为什么会得肌肉萎缩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