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大学是名校吗(武汉)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和电大有什么区别吗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_百度百科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
声明:百科词条人人可编辑,词条创建和修改均免费,绝不存在官方及代理商付费代编,请勿上当受骗。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
(武汉)是教育部直属的,是国家“”重点建设的大学;是国家办有研究生院的大学之一;是一所、人事部授权可自行审批增列博士生导师、自行审定教授任职资格的大学;是一所以地球科学为特色,理、工、文、管、经、法、教、哲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学校创建于1952年,前身是、、、等系(科)合并组建而成的,1960年被国家确定为全国重点院校。1970年迁出北京,1975年定址武汉,1987年经国家教委批准更名为中国地质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院系介绍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计算机科学系
由计算机软件教研室和教研室组成。是一支业务能力强,具有创新能力的、充满活力的教学科研队伍。
我系现有教师28人:教授2人(含博士生导师1人),副教授10人,讲师15人,助教1人;其中,博士7人,博士后2人,在读博士13人,其他教师均具有硕士学位。现有“计算机软件及理论”和“”两个硕士点。
我系为本科生和研究生开设了20多门课程,如:离散数学、组合数学、操作系统原理、编译原理、人工智能原理、数据库原理、数据结构、软件工程、、、、、、计算机接口与通讯、数字逻辑、、、计算机网络等。正式出版教材3部,校内教材2部,实习教材2部。
我系目前的研究领域有:智能计算(包括分布式计算、遗传算法、演化算法等)、数据挖掘与知识发现、演化硬件、以及人工智能及专家系统开发、电子商务、多媒体技术等。近年来承担20余项科研项目,包括、863高新技术项目、国防科工委项目、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以及湖北省科技攻关项目、原地矿部科技攻关项目等。在计算机类权威和核心期刊以及重要的国内外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200多篇,其中SCI检索文章12篇,EI检索文章20余篇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计算机应用系
成立于2006年9月,重组于2009年9月,由原计算机应用系和信息系统研究所组成,主要负责硕士点建设,空间信息与数字工程本科专业建设,以及《C语言程序设计》和《VC++程序设计》省级,《数据库原理》课程建设。
现有师资力量20人,其中教授5人,博士生导师2人,副教授5人,讲师10人。具有博士学位8人,正在攻读博士学位7人。
目前的应用系以教授、、教授为核心的教学科研团队已经形成,全系教师正以饱满的激情和崭新的意志奋战在教学科研一线中。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人才培养
2001年6月,国家教育部批准成立,从此揭开了中国地质大学办学史上新的一页。现代远程教育充分利用和整合中国地质大学和校外学习中心的教学资源,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引入、、计算机网络通讯等现代先进技术,将学校的优秀的教学资源传送到分布在全国各地的学习中心和教学终端,使单向的教和学的模式变为实时或非实时、师生互动、学生互动、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学习模式,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
2007年7月,学校根据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和要求,结合学校事业发展和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实际需要,经学校党委常委会、全委会审议通过,决定组建,统筹管理网络、成人、和非学历教育。
中国地质大学网络教育开办以来,认真贯彻执行“积极发展、规范管理、强化服务、提高质量”十六字方针,学校就网络教育的发展规划、办学目标、政策法规、基础设施建设、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质量、学生管理、思想政治教育等方面提出明确的要求,制定了管理规章制度,整合、优化工作流程,积极做好远程教育服务体系、远程教育硬件、网上教学资源、教学课件等支持网上教学需要的基础建设工作。为远程与继续教育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优越的条件和环境。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师资队伍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科技实力雄厚,人才济济,现有5个国家级重点学科、12个省部级重点学科,有22个院(课部),62个本科专业,现有博士学位授权学科点38个,一级学科授权点5个,六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硕士学位授权学科点119个,一级学科授权点18个,以上学科涵盖授权学科门类8个。此外还有工程硕士学科领域15个;高校教师专业13个;现有国家地质学理科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基地、国土资源部地质工科人才培养基地,具有培养学士-硕士-博士的完整教育体系。
建校以来,先后有60多名院士在校任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现有教职员工2950人,其中教授349人,副教授586人,9人,国际高等学校科学院院士1人,4人,2人,外聘院士12人,“”特聘教授岗位6个,自2003年进入“楚天学者计划”以来,我校共有9位教授入选湖北省“楚天学者计划”,9个学科为“楚天学者计划”特聘教授设岗学科。享受的专家106人,享受湖北省专家7名。博士生导师124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现有各类在校生45000多人,其中全日制本科生、研究生、留学生20856人。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现任领导
余心根: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党总支部书记
吕国斌: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院长兼任网络与教育技术中心主任
赵祖辉: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副院长
戴庭勇: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副院长
成中梅: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副院长
张 峰:网络与教育技术中心副主任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教学设施
目前,学校投入近4000万元,建成了覆盖所有办公、教学、实验、学生、教工宿舍等楼群的千兆校园网络;新建成的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网络与教育技术中心大楼,办公面积近4000平方米,搭建了支持网上教学和教务管理的网络教育平台;自主开发并引进了400余门网络课件。
中国地质大学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根据国家教育部关于设立校外学习中心的管理办法,在全国各地已设立或正在建立近40个校外学习中心。
学院依据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开办专科、本科、选修课程等办学层次。学院依托学校各院系办学,将名师名课程有机地整合到网络教育平台上,并采取面授、网上学习、课下辅导、网上实时与非实时辅导答疑、实验实习等教学手段实现教学目的和目标。2007年底,正式注册的学生已达到20000余名,学生通过这些教学形式达到了规定的教学要求,可取得中国地质大学网络教育专科、本科文凭或单科课程学分(成绩),国家实行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制度,并承认其学历。符合国家学位授予条例规定的,可获得相应的学位。
中国地质大学网络教育的办学宗旨是,依托大学的办学优势,整合校内外优秀教学资源,为学习者提供多层次、多样化的学习服务。为构建学习型社会和,为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多层次的、高素质的人才服务。
学校1956年开始举办。在学历层次上,既有高中起点本科、专科,也有专科起点本科。学习形式有函授、夜大学等,现在校生近6000名。在校外设有函授站、教学站,现开设了适应社会需求的本专科专业近40个。学校坚持以知识教育和技能培训为重点,坚持面向社会经济的办学方向,与国土资源部系统以及大型厂矿、企业、事业单位及大中专院校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办学,已培养培训各类社会急需人才4万多名。
中国地质大学成人教育按照教育部1998年颁布的本科专业目录及要求,重新对我校成人高等教育教学计划进行了修订,同时在日常教学运行、学生学籍、学生管理、校外函授站、教学站管理等方面,都制定了一整套较为完整的规章制度,使教学水平和管理水平趋于科学化、规范化,保证教育教学质量。
长期以来,成人教育充分依托学校的学科和资源优势,锐意改革,开拓进取,主动地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变革的需求,不断地探索成人高等教育的运行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获得了广泛的社会赞誉和用人单位的好评。在办学实践中,成人教育学院发扬学校的优良学风和严格管理传统,坚持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的方针,积极深化教学改革,加大教学质量监控力度,注重教学实践性环节,大力开展二课活动,加强学生应用技能和业务素质的培养,努力提高教育质量,取得了可喜成果。
面临新世纪的历史机遇和知识经济的挑战,在实现“科教兴国”的伟大战略中,作为国家重点大学的成人高等教育必须肩负重托,再创辉煌。未来十年我们的发展目标是:在现代教育思想的指导下,创建一套更富活力的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教育产业化运作机制为主导的办学体制;建立一个教学手段先进,育人环境优良的办学园区;建设一个团结、创新、规范、高效的学习型管理组织;在此基础上,逐步地建立一套以大学后继续教育为核心,高中后学历教育适度发展,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协调并举的高层次、高质量的终身教育体系。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引用日期]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内蒙古学习中心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内蒙古学习中心
  推荐单位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
  推荐理由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内蒙古学习中心在招生、教学管理、学习支持服务各方面都能够严格按照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的政策要求实施,在各校外学习中心当中发挥了积极的示范作用。
  1、内蒙古学习中心对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的招生工作十分重视,学院领导多次专门开会研究招生方案,针对地大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专业的特色开展招生宣传,做到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千方百计调动全体教职工,形成了统一领导,分工负责的运行机制。在实际运行中严格按照国家政策及地大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的规定认真做好招生各项工作。
  2、把“为学生服务放在第一位”是学习中心每位教师的工作信条,全体教师勤学习、讲奉献,不断加强业务学习,提高管理水平,特别是实行了“一站式服务”,充分体现出服务中心人性化管理,增加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凝聚力和亲和力。
  3、总结多年学习支持服务经验,狠抓了学习过程的管理和服务,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助学支持服务,使学生有了归属感,主动与学习中心联系,积极上网学习,初步扭转了远程教育师生准永久性分离造成的学习过程流于形式的被动局面。
  4、重视“延伸服务创造价值”的理念 ,按学院要求积极培养应用型人才,与学生较多的企业建立了联系,了解用人单位的需求,组织学生进行实习,深受用人单位好评。
  依托建设单位 内蒙古广播电视大学
  联系方式
  中心负责人: 韩高峰
  网址:www.nmgedu.cn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新华东街34号内蒙古电大网络教育学院(010010)
  基本情况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内蒙古学习中心成立于2005年,依托于内蒙古广播电视大学办学,共享内蒙古电大资源,有多媒体教室26间,实时接收的双向视频教室1间,有供学生使用的联网计算机160台及会计、法学等模拟实验室。向网络教育师生开放专业图书资料室,总藏书12万余册,杂志200多种,电子期刊5000多种,电子图书2万余册,能够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及人文环境,满足网络教育学生的学习要求。
  4年来,学习中心在地大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的指导下,通过积极探索与务实尝试,学习中心各项工作呈现出良性发展势头,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
  获奖励情况
&&&&2006年、2007年连续被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授予“示范学习中心”
  媒体报道
  学生过生日时,学习中心的老师会发送生日祝福短信。学生在事业和生活上有了喜讯会拿着糖到学习中心报喜。平时除了学习上的事,学生还会到学习中心来跟老师聊些家长里短。发生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内蒙古学习中心里的这些师生情深意长的场景,让人心中涌起一阵阵的暖意。
  做好学习“导航员”
  “虽然远程教育造成师生间在空间上的分离,但是如何让学生不孤独地学习,学习中心要负起责任。”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内蒙古学习中心主任韩高峰说。
  在韩高峰看来,学习中心的责任用两个字就能代表,那就是“服务”。尽管大多数学生来学习为的是一纸文凭,学习中心也要为他们做好服务,对他们的关心更要具体化,个性化,让他们高高兴兴地来,顺顺当当地毕业。这其中,学习过程是无法省略的,因为网络学院的教学质量和标准不可能降低。韩高峰比喻就像跳高一样,一米五的标准就是一米五,不能降到一米一,怎么才能让学生跳到一米五,中间有一个助跑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习中心要充分发挥督促的作用,“你不会我教你,你不来我叫你,你来了不学,我还要教你,你不来我天天找你,你给我交作业,今天不交,明天交。”在一通又一通的电话和短信催促中,有的学生嫌烦,把中心老师的电话设在黑名单里,老师很难受,而韩高峰的指示是,不要难过,换个电话号码继续打,打得他烦不胜烦,他就把作业送来了。
  韩高峰说:
“我们不怕学生烦,跟学生沟通多了,学生就理解了,学生被我们感动了以后,和我们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事实上就算是为了拿文凭来学习,有了学习过程以后,总会提高一些,再拿到毕业证的时候,就会心安理得一些,毕业证的含金量也就高一些。”
  现在中心的老师已经对这种工作方式习以为常,但在刚开始的时候确实非常艰苦,每个老师都经历过给学生打电话不接,考试学生不来的情况,常常会觉得坚持不下去。韩高峰认为,要在全员中贯彻服务的理念,首先要转变思想观念,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不仅是教学方法的转变,更重要的是教育理念的转变。“学生支持服务中心的主要任务就是随时督促指导学生上网学习、聆听辅导、参加讨论、完成作业,实际上扮演的就是‘导航员’的角色。通过学生支持服务这一平台,建立起了学院与学生之间的价值链。”
  为了切实做好服务,中心建立了学生登记本,每个学生一页,把与学生的每次联络情况记录下来,保证与学生通上话。中心还自建了一个呼叫中心,集短信,E-mail,电话为一体。实行保姆式的辅导,叫不来学生就不停地督促。这样经过几个批次学生的历练,在2005年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合作时,中心的服务流程已经十分清晰。
  “一站式服务”试点成功
  与地大合作后,内蒙古电大网络教育学院认真总结办学几年来的经验后,进一步明确了网络教育学院的发展目标。这个目标有三个层次的定位:
就校部二级办学单位而言,网络教育学院必须要进入前列;就学院自身而言,要建成远程开放教育中心领导下的远程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就内部建设而言,要把内涵建设落实到具体行动,加大对学生的学习支持服务力度,使网络教育学员切实参与远程教育的学习过程。
  为了达到以上三个层次的定位,内蒙古电大网络教育学院成立了中国地质大学网络教育项目学生支持服务中心。并为学生支持服务中心配备专职老师,专门负责所有学生的学习过程支持服务和管理。这样,学习支持服务中心的责任更加明确,工作更具有针对性,杜绝了学生来电咨询时,接电话的老师不了解情况,解决不了问题,而让学生不得不多次致电的“踢皮球”现象。同时,为了方便学生,学习支持服务中心实行
“一站式服务”,负责从学生报名、入学测试、交费领书、入学教育、上网学习、完成作业、课程考试、办理统考,直到论文开题、领取毕业证的整个教学及管理流程,学生只需要熟悉学习支持服务中心的老师就可以完成所有程序。由于“一站式服务”的试点成功,出现了“生招生”的滚动招生现象;同时通过学生支持服务中心的建立,使学生有了归属感。学生和学习中心的联系频繁了,学生和合作院校之间的联系也多了起来。“一站式服务”使网络教育学院的教学管理、教学组织和服务水平大大提高。
  “我们通过婆婆妈妈的麻烦学生把服务做得更具体,学生以后把这种婆婆妈妈理解为优质服务,然后口碑相传,以生带生,不停地推荐亲朋好友来中心学习。”韩高峰笑着说。
  开发特色专业
  内蒙古是资源大省,煤矿资源丰富,从服务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角度,地大的特色专业正好适应内蒙企业的人才需要。目前,地大在内蒙学习中心开设的几个专业方向都是双方共同协商开发的。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学习点的设立,已经成为地大远程院企联合办学的示范。
  蒙牛集团距离呼和浩特市大约10公里左右,学生来学习中心学习往返十分不便。为了做好学习过程的管理服务,在合作中,学习中心对校企办学模式进行了突破,每逢有集中导学、面授辅导、考前辅导、毕业辅导的时候,中心会派老师到企业去,对学生进行集体辅导,并保证随叫随到,这种全方位的服务得到了企业和学员的欢迎。
  要吸引行业系统生源,就需要多和企业联系,开设企业需要的专业方向,这是内蒙学习中心的重点工作之一,只要企业提出需求,中心就会去调研,跟企业方坐在一起共同制定教学计划。比如地大在内蒙地区开设的第一个专业――采矿专业,首次招生就达到100多人,几年来招生量一直十分稳定,已经成为一个主力专业,之所以这么受欢迎就是因为前期学习中心做了将近一年的调研准备工作。
  “在我们合作的五家网院里,地大不是第一个合作网院,但却是学生最多,在当地影响最好的,主要是所开设的专业迎合了当地人才培养的需要,这些专业都是我们和地大沟通过以后加的方向,相对其他网院地大更亲切,他们对我们的支持和信任力度也比较大,他们能够跟我们坐在一块儿共同研讨教学计划,培养方向,共同制作课件……”谈起与地大的合作,韩高峰感慨地说:
“我们和网院之间是一种情谊,是一种服务。我们的关系更近,更能相互理解,大家有什么问题可以拿出来一起解决。他们不会像个别网院那样用管理的态度指派我们做什么,他们是以服务的态度对待我们,你的问题就是我的服务,我的工作就是帮你解决问题。我们对学生的服务也是一样,有血有肉,有情有意,远程教育绝对不能冷,我经常和我的同事们说,对学生也好,要交朋友,拿心换心,全心全意做服务。”
  “通过几年的实践,我们对远程教育的教学流程和教务管理已经十分熟悉,各网院虽有细微的不同,但区别并不大,在我们的体系中完全可以标准化、流程化,统一要求,统一服务。无论与哪家网院合作,我们都有一个老师相对负责该网院的项目,其余人员除收费岗外全部轮岗,学生到中心后感受到的是统一的服务,统一的文化。”韩高峰表示。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内蒙古学习中心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内蒙古学习中心成立于2005年,依托内蒙古广播电视大学办学,其主管部门为内蒙古广播电视大学网络教育学院,该院是内蒙古广播电视大学的直属二级学院。至2009年,学习中心先后开办14个专业,招生1973人,已毕业848人。
  4年来,学习中心在地大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的指导下,通过积极探索与务实尝试,各项工作呈现出良性发展势头,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2006年、2007年,中心连续被评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网络教育学院“全国优秀示范学习中心”。
  经验交流
  发展远程教育
创建特色学院
  内蒙古广播电视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是内蒙古广播电视大学的直属二级学院。自2005年经批准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合作在内蒙古招生以来,先后共开办14个专业,招生1973。已毕业848人。几年来,我们始终把握正确的办学方向,找准自己的定位,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努力提供满足网络教育需求的现代化的教学媒体,规范办学,科学管理,做到助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2006年、2007年,我学习中心连续被评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网络教育学院“全国优秀示范学习中心”。2009年被评为“全国远程教育优秀学习中心”。这些成绩的取得,主要是内蒙古教育行政领导及内蒙古电大各级领导对我们的关怀和支持,中国地质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对我们的正确指导与大力支持,也是我院全体教职员工团结奋斗的结果。
  面对不断创新的教育理念和崭新的教育教学管理模式,在中国地质大学网院、内蒙古电大领导的亲切关怀和支持下,我们更新办学理念,深入研究和积极探索在远程教育形式下的教学及管理模式,在为学生提供自主化学习和强化教学过程的管理上下功夫,在探索和完善教学和管理模式上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努力打造和构建具有我院办学特色的管理和运行机制。我们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出“加强内涵建设,提高服务质量,树立“远教”品牌,举办特殊教育,提高办学层次,发展高端教育”的三十六字办学方针。
  一、加强内涵建设
提高服务质量
  我们在认真总结办学几年来的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网络教育学院的发展目标。这个目标有三个层次的定位:――就校部二级办学单位而言,网络教育学院必须要进入前列;――就学院自身而言,要建成远程开放教育中心领导下的远程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就内部建设而言,要把内涵建设落实到具体行动,加大对学生的学习支持服务力度,使网络教育学员切实参与远程教育的学习过程。
  为了达到以上三个层次的定位,我们成立了中国地质大学网络教育项目学生支持服务中心。并为学生支持服务中心配被专职老师,专门负责所有学生的学习过程支持服务和管理。这样,学习支持服务中心责任更加明确,工作更具有针对性,杜绝了学生来电咨询时,接电话的老师不了解情况,解决不了问题,而让学生不得不多次致电的“踢皮球”现象。同时,为了方便学生,学习支持服务中心实行 “一站式服务”,负责从学生报名、入学测试、交费领书、入学教育、上网学习、完成作业、课程考试、办理统考,直到论文开题、领取毕业证的整个教学及管理流程,学生只需要熟悉我们学习支持服务中心的老师就可以完成所有程序。由于“一站式服务”的试点成功,我们学院出现了“生招生”的滚动招生现象;同时通过学生支持服务中心的建立,使学生有了归属感。学生和学习中心的联系频繁了,学生和合作院校之间的联系也多了起来。
  例如06级地大法学专业的学生齐佳,是我们连续两年推选的优秀学员,她喜欢上网学习,更喜欢网络教育这种学习模式。齐佳和学习中心的老师常有沟通,和合作院校很多老师也有交流。07年过生日时,我们学生支持服务中心的老师给她发送了生日祝福短信;合作院校的几位老师也给她发了电子贺卡,祝她生日快乐;使她感动得热泪盈眶。
&&&&李哲是我们工商管理班的班长,平时,他经常到学院与支持服务中心的老师讨论学生的学习过程管理,分析班里学生的学习情况……,师生相处得像朋友一样。今年他考上了注册会计师,拿着证书来到学习中心,紧紧地握住支持服务中心老师的手,激动地说:“老师,我考上了……”,这种师生情深谊长的故事在我院比比皆是。
  我们通过实践深深体会到,思想观念的转变非常重要。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不仅是教学方法的转变,更重要的是教育理念的转变。目前,学生支持服务中心的主要任务就是随时督促指导学生上网学习、聆听辅导、参加讨论、完成作业,实际上扮演的就是“导航员”的角色。通过学生支持服务这一平台,建立起了学院与学生之间的价值链。目前,我们每季招生由学生推荐来的生源就能占到招生总人数的百分之十五左右。《中国远程教育》杂志对我院试点的“一站式”学习支持服务,进行了专题报道。一站式学生支持服务试点的成功使网络教育学院的教学管理、教学组织和服务水平大大提高,也是学院加强内涵建设的一个具体行动。
  二、举办特殊教育 ,为弱势群体提供高等学历教育
&&&&为了解决内蒙古地区残疾人高等教育问题,让电大教育真正成为平民进步的阶梯,经中央电大(电大教[2007]92号)批准,内蒙古广播电视大学和内蒙古自治区残疾人联合会合作(内残联办字[2007]80号)建立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残疾人教育学院内蒙古分院(即内蒙古教学点)。在残疾人教育学院筹建的初期,我院受主管部门内蒙古现代远程开放教育中心的指令,负责与内蒙古自治区残疾人联合会协调、筹建分院的工作,在校领导和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们顺利地与残联达成合作协议。目前共有学生184人。分院依托中央电大、内蒙古电大的优质教学资源和学习支持服务体系,为我区的残疾人提供接受高等教育的学习平台。为了更好地完成校部交予我们办好残疾人教育的任务,我们学院抽调出专人负责残疾人教育项目的教务、考务、接待咨询和导学等项工作。
  56岁的齐宝林是我们08春季学员中年龄最大的一位,为了圆自己的大学梦,他拖着残疾的左腿,一次次地来学院上网学习,浏览课件,完成在线作业。看着他满头的银发,看着他拿着书本聚精会神认真学习时,那种快乐的神态,我们唯一能做得就是全心全意地热情为他们服务。作为教育工作者能为残疾人这一特殊群体提供教学服务,我们认为这是一种崇高的荣誉,为了方便像齐宝林一样的肢残学员学习,学院自筹资金购买了液晶屏电脑,建立了方便残疾人学习的小机房,学校还专门配发了方便他们出入的轮椅,为了能使更多的残疾人接受高等教育,实现他们上大学梦想。
&&&&在残疾人教育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我们分两个阶段联络媒体对残院进行宣传报道。截至日前,中央电大残疾人教育学院内蒙古分院在我区省、市两级媒体发表新闻专题报道和专访共计48条,密集的形象宣传大大提高了内蒙古电大的社会知名度和美誉度。作为实施部门,我们感谢校部和主管部门对网络教育学院的信任,我们有决心不图回报,全力以赴地完成这一光荣任务,为教育公平惠及分散在118.3万平方公里土地上的所有具备学习能力的残疾人履行社会责任。
  三、发展高端教育,开展多层次、多功能办学
  研究生教育与非学历教育是我院工作规划中与学历教育并重的两个项目,是我院特色办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研究生项目是我院与同济大学合作的软件工程硕士教育项目,经过06年的准备工作,07年正式开班。目前在读的研究生共计67人。2007年7月内蒙古电大韩校长、张校长、同济大学软件学院的覃文忠书记参加了同济大学工程硕士内蒙古教学点的开学典礼。韩校长评价我院的研究生教学班是内蒙古广播电视大学系统第一个研究生教学班,填补了电大建校以来没有高端办学项目的空白。研究生项目的顺利开班是我院探索高端教育,提高办学层次成功迈出的第一步。
  非学历教育项目由拓展训练、企业内训和职业认证三个项目组成。2007年拓展训练和企业内训,培训人次超达1125人。08年年初,学院投资在榆林镇基地完善了两个拓展训练项目的基础建设。由我院自行研发的“银行培训体系建设”、“ 银行员工培训规范”两门新课程已基本完成,并已开始面向区内各商业银行推广。职业认证教育方面我院在内蒙古教育厅和校部的大力支持下,举办了内蒙古电大系统心理咨询师培训班和两期内蒙古教育系统心理咨询师培训班,为社会培养出合格的心理咨询师110余人。08年我院还为蒙牛集团定向委培人力资源师113人,并已通过资格鉴定考试。
  研究生教育和非学历是我院特色办学的最好诠释,也是我院树立形象、对外宣传的窗口项目。
  今后,我们将以发展的眼光、务实的作风、学习的态度、创新的思维、开拓的精神,投入工作。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和“以人为本”的思想不动摇,坚持生源是学校生存线、质量是学校生命线不动摇,以构建和谐学校为目标,以打造特色学校为重点,以深化内部改革为载体,全面提高学院的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在“发展远程教育和继续教育,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这一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将齐心协力,打造一支昂扬向上,乐于奉献,勇于创新,积极进取,充满活力的优秀团队。
 |    |    |    |  
未经xuexigang.com同意,不得转载本网站之所有学校课程信息
学员咨询:李老师[ ]
韩老师[ ] 电话:010-7 市场合作:010-/59
版权所有 学习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地质大学好就业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