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病人体温上升期病人表现为恢复正常几天后,改为每日1

& 术后发热病人的护理
术后发热病人的护理
摘 要:外抖手术后病人一般都有体温升高,一般不超过38.5℃,2―3天可恢复正常,这主要是血液坏死组织被吸收所致的体温升高,称为外科吸收热。对手术后病人,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护理:①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讲明
【题 名】术后发热病人的护理
【作 者】朱素圆 张凤云
【机 构】寿光市人民医院普外科,262700
【刊 名】《医用放射技术杂志》 2005年第7期,45-45页
【关键词】发热病人 手术后病人 体温升高 坏死组织 心理护理 恐惧心理 卧床休息 适当活动 体温恢复 吸收热 高热期
【文 摘】外抖手术后病人一般都有体温升高,一般不超过38.5℃,2―3天可恢复正常,这主要是血液坏死组织被吸收所致的体温升高,称为外科吸收热。对手术后病人,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护理:①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讲明发热的原因,以消除病人焦急恐惧心理;②注意休息,保持病室安静,向病人解释高热期应卧床休息,并说明休息对疾病恢复的重要性,2―3天体温恢复正常可适当活动;
【下载地址】
本文导航:
发热病人,手术后病人,体温升高,坏死组织,心理护理,恐惧心理,卧床休息,适当活动,体温恢复,吸收热,高热期
上一篇:暂无158例恶性肿瘤病人发热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2007年第19卷第19期 | 39康复网 | 医源世界
当前位置:&&&&&&&&&&&&&&&158例恶性肿瘤病人发热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158例恶性肿瘤病人发热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来源:《中国民康医学》 作者:常爱琴
336*280 ads
摘要: 【关键词】 发热 临床观察 恶性肿瘤 护理
发热是恶性肿瘤病人常见临床症状,据报道,恶性肿瘤病例发热占60。4%病人的发热直接与恶性肿瘤有关[1]。而恶性肿瘤病人病程中发热,大多数为合并感染引起。因此,对恶性肿瘤病人住院期间发热的观察以及发热的原因鉴别,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降低肿瘤病人的死亡率,提高......
专题推荐:
【关键词】& 发热 观察 恶性
  发热是恶性肿瘤病人常见临床症状,据报道,恶性肿瘤病例发热占60.1%,其中47.4%病人的发热直接与恶性肿瘤有关[1]。而恶性肿瘤病人病程中发热,大多数为合并感染引起。因此,对恶性肿瘤病人住院期间发热的观察以及发热的原因鉴别,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降低肿瘤病人的死亡率,提高肿瘤的治疗效果。
  1& 临床资料
  随机抽取我院2005年11月-2006年10月内科收治的恶性肿瘤病人1 215例,其中体温38 ℃,持续10天以上者158例,占13%。男88例,女70例;年龄5~88岁,平均57岁。75例,28例,恶性淋巴瘤23例,胃癌20例,食管癌13例。对本组病人观察热型、热程及周围血象及粪便检查,部分病人做咽拭子,胸腹水培养。经抗生素治疗后,体温恢复正常者90例,占57%,经抗肿瘤治疗后,体温恢复正常者41例,占26%,经多种治疗,体温仍不降者27例,占17%。
  2& 发热原因
  2.1& 合并感染& 恶性肿瘤病人发热约2/3由感染引起,且大多数病例伴有白细胞减少。肿瘤病人容易发生感染的原因:①肿瘤本身引起水肿、糜烂、溃疡、坏死、压迫及梗阻,可损伤皮肤黏膜屏障,使细菌容易侵入。②化疗、放疗引起白细胞减少。白细胞数降至1.5&109/L,发生感染的危险性可高达100%。③肿瘤病人体液免疫及粒细胞免疫均受抑制,容易被细菌、霉菌、病毒所侵犯。④检查与治疗操作,如气管插管、内窥镜检查、静脉导管置入或导尿等无菌操作达不到要求时,往往造成细菌入侵的机会。
  2.2& 肿瘤热& 几乎所有的肿瘤均可引起发热,临床上以恶性淋巴瘤、白血病、肺癌、胃癌、、胰腺癌、结肠癌更易引起发热。肿瘤发热的机理:①迅速增长的肿瘤组织发生坏死。②癌细胞释放致热源。③肿瘤毒素及其产物、坏死组织被体内吸收。④炎性刺激引起肿瘤内白细胞浸润。⑤长期消耗、代谢旺盛,基础体温提高。
  3& 临床特点
  3.1& 合并感染是恶性肿瘤病人发热的最主要原因,其中肺炎最常见,约占40%~50%。其它较常见的有毒血症、败血症、上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胆道感染、软组织感染及组织脓肿等。恶性肿瘤病人在病程中伴有发热,且易反复发作,经治疗后,持续两周以上的长期发热者较少见。
  3.2& 发热的致病菌为革兰氏阳性球菌者较常见,约占41.5%~50%,革兰氏阳性杆菌者次之,约占23.9%~25%。其它为L型菌及霉菌,L型菌是由于长期使用大剂量破坏细菌的抗生素。细菌失去细胞壁仍可存活繁殖,其病力、毒力虽减弱,但肌体抵抗力下降时则可引起感染。
  4& 护理
  4.1& 生命体征的观察& 护士的业务水平和责任心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安危[2],对于肿瘤发热病人病情的观察十分重要,认真分析病人发热的热型及发热的原因,及时观察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的变化。对于肿瘤发热病人应每天测量4次,待体温恢复正常后,改为每天1次。如体温超过39 ℃,应给予物理降温,必要时给予消炎痛25 mg口服或安痛定2 ml肌注,物理降温半小时后应测量一次体温。
  4.2& 水分及营养的补充& 由于恶性肿瘤发热病人属晚期肿瘤病人,体质较差,发热时基础代谢更高,热量消耗大,水分丢失多,应鼓励病人多饮水,并注意营养物质的补充。在饮食上,应给以细软、易消化的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糖和低脂肪的饮食。使用大量水化的抗肿瘤药物,如顺铂、环磷酰胺,则督促其大量饮水,以利于化疗药物降解产物的稀释和排泄,减少对泌尿系统的损伤[3]。对于发热时间较长的病人应及时从静脉输入抗生素,并补充水分,电解质及营养物质。如5%葡萄糖盐、林格、脂肪乳等。同时,应保证发热病人的充分休息,以减少能量的消耗。
  4.3& 口腔护理& 长期发热的病人多有口腔黏膜干燥,加之维生素缺乏和全身抵抗力减弱,容易引起口腔炎及黏膜溃疡。故应在晨起、睡前和饭后协助病人漱口,口唇干燥者应涂甘油或植物油。口腔黏膜有溃疡者,可涂安尔碘Ⅲ型,也可用冰硼散撒于溃疡处。
  4.4& 皮肤护理& 退热期病人由于大量出汗,应防止病人着凉,发生,同时应注意皮肤清洁,及时给患者更换汗湿的衣服及保持被单、床单的干燥整洁。长期发热卧床不起的病人应经常协助病人更换体位,定时按摩骨隆突受压部位,防止褥疮的发生。
  4.5& 心理护理& 恶性肿瘤病人发热,对于病人的心理造成不同程度的反应,主要表现是病人对疾病的担忧与焦虑,担心疾病的发展、恶化,担心肿瘤细胞的转移等。因此,对不同的病人,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
  4.6& 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有利于病人正确对待疾病,使病人处在最佳身心状态下接受治疗。包括:肿瘤防治知识,向病人介绍肿瘤发热的机理、诱发因素和临床表现等配合医生的治疗。通过健康教育,增强患者自我保健知识,坚持化疗,使其向着有利于健康方向发展[4]。健康营养指导,由于发热、心理以及肿瘤治疗产生抑制食欲等因素,造成病人厌食。需要向病人解释,营养支持在肿瘤治疗中的重要地位,合理充足的营养支持,不但能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提高其对治疗的耐受性,而且保证治疗计划顺利完成。
【参考文献】
&   [1]
唐映辉,高林春. 恶性肿瘤病人发热原因分析及护理[J].激光杂志,):78.
陈松兰. 肿瘤科护士在药物治疗中的用药技巧[J].医药论坛杂志,): 73-75.
尤黎明.内科护理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黄敬享.健康教育学[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2.
作者单位:河南省肿瘤医院,河南
【】【】【】【】【】
热文点击榜
Copyright & 2008
All rights reserved. 医源世界 版权所有
医源世界所刊载之内容一般仅用于教育目的。您从医源世界获取的信息不得直接用于诊断、治疗疾病或应对您的健康问题。如果您怀疑自己有健康问题,请直接咨询您的保健医生。医源世界、作者、编辑都将不负任何责任和义务。
本站内容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为传播信息促进医药行业发展,如果我们的行为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联系Email:& 免疫调节知识点 & “某人在持续几天咳嗽后发热,经诊断是细菌感...”习题详情
174位同学学习过此题,做题成功率60.9%
某人在持续几天咳嗽后发热,经诊断是细菌感染引发了肺炎。用药后得以康复。请回答问题:(1)侵入人体的细菌是一种发热激活物,通过一系列反应引起人体发热。体温过高时,人体新陈代谢加快,细胞内葡萄糖氧化分解&,耗氧量 &;由于供氧不足,肌肉组织中 &含量增高,病人会感觉肌肉酸痛。(2)人的体温是由位于 &的 &中枢调控的。(3)发热到体温恢复正常的过程中,人体的 &和 &系统参与了调节,最终实现稳态。(4)咳嗽后发热现象,这有利于吞噬细胞和抗菌物质等转移炎症区,抵御病原体的攻击,此过程属于 &免疫。人体注射乙型流感疫苗后,机体会产生特异性免疫,即 &和 &,产生的相应 &,其能识别乙型流感,但不能识别并作用于侵入机体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是因为 &。&
本题难度:一般
题型:解答题&|&来源:2010-河北省正定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考试生物试卷
分析与解答
习题“某人在持续几天咳嗽后发热,经诊断是细菌感染引发了肺炎。用药后得以康复。请回答问题:(1)侵入人体的细菌是一种发热激活物,通过一系列反应引起人体发热。体温过高时,人体新陈代谢加快,细胞内葡萄糖氧化分解____,耗...”的分析与解答如下所示:
找到答案了,赞一个
如发现试题中存在任何错误,请及时纠错告诉我们,谢谢你的支持!
某人在持续几天咳嗽后发热,经诊断是细菌感染引发了肺炎。用药后得以康复。请回答问题:(1)侵入人体的细菌是一种发热激活物,通过一系列反应引起人体发热。体温过高时,人体新陈代谢加快,细胞内葡萄糖氧化分解_...
错误类型:
习题内容残缺不全
习题有文字标点错误
习题内容结构混乱
习题对应知识点不正确
分析解答残缺不全
分析解答有文字标点错误
分析解答结构混乱
习题类型错误
错误详情:
我的名号(最多30个字):
看完解答,记得给个难度评级哦!
经过分析,习题“某人在持续几天咳嗽后发热,经诊断是细菌感染引发了肺炎。用药后得以康复。请回答问题:(1)侵入人体的细菌是一种发热激活物,通过一系列反应引起人体发热。体温过高时,人体新陈代谢加快,细胞内葡萄糖氧化分解____,耗...”主要考察你对“免疫调节”
等考点的理解。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与“某人在持续几天咳嗽后发热,经诊断是细菌感染引发了肺炎。用药后得以康复。请回答问题:(1)侵入人体的细菌是一种发热激活物,通过一系列反应引起人体发热。体温过高时,人体新陈代谢加快,细胞内葡萄糖氧化分解____,耗...”相似的题目:
下丘脑细胞、垂体细胞、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浆细胞、病毒、抗体、抗原甲状腺细胞、垂体细胞、甲状腺激素、受体传出神经元、传入神经元、神经递质、受体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每年的12月1日是“世界艾滋病日”。到2001年9月底,我国累计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28 133例,其中,艾滋病患者1 208例,死亡641例。疫情涉及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据有关专家估计,到2001年底,全国实际感染者超过60万。近年来,艾滋病在我国一直呈快速增长趋势。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强调,各级政府和各部门的领导要把艾滋病预防与控制工作作为关系到民族兴衰和国家发展的战略问题予以高度重视,保证《中国预防与控制艾滋病中长期规划()》目标和任务的如期完成。(1)艾滋病的全称是&&&&,英文简称是&&&&。(2)以下对艾滋病的表述恰当的是&&&&A.一种性病B.由艾滋病病菌引起的传染病C.由HIV引起的恶性传染病D.病原体是AIDS(3)艾滋病一般通过以下哪些途径传染&&&&A.饮食和呼吸B.血液C.汗液D.性行为E.乳汁(4)根据你所学知识和目前我国国情,要防止艾滋病流入我国,应采取的主要措施是&&&&A.切断传播途径B.控制传染源C.保护易感人群D.勤洗澡,讲卫生(5)请简述吸毒者容易染上艾滋病的原因:&&&&。&&&&
下列有关人体免疫的叙述,错误的是&&&&吞噬细胞吞噬病菌属于非特异性免疫,摄取和处理抗原属于特异性免疫吞噬细胞、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和记忆细胞都能特异性识别各种抗原给病人注射头孢霉素治疗疾病不属于免疫抗体和淋巴因子属于免疫物质,抗体有特异性而淋巴因子无特异性
“某人在持续几天咳嗽后发热,经诊断是细菌感...”的最新评论
该知识点好题
该知识点易错题
欢迎来到乐乐题库,查看习题“某人在持续几天咳嗽后发热,经诊断是细菌感染引发了肺炎。用药后得以康复。请回答问题:(1)侵入人体的细菌是一种发热激活物,通过一系列反应引起人体发热。体温过高时,人体新陈代谢加快,细胞内葡萄糖氧化分解____,耗氧量____;由于供氧不足,肌肉组织中____含量增高,病人会感觉肌肉酸痛。(2)人的体温是由位于____的____中枢调控的。(3)发热到体温恢复正常的过程中,人体的____和____系统参与了调节,最终实现稳态。(4)咳嗽后发热现象,这有利于吞噬细胞和抗菌物质等转移炎症区,抵御病原体的攻击,此过程属于____免疫。人体注射乙型流感疫苗后,机体会产生特异性免疫,即____和____,产生的相应____,其能识别乙型流感,但不能识别并作用于侵入机体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是因为____。”的答案、考点梳理,并查找与习题“某人在持续几天咳嗽后发热,经诊断是细菌感染引发了肺炎。用药后得以康复。请回答问题:(1)侵入人体的细菌是一种发热激活物,通过一系列反应引起人体发热。体温过高时,人体新陈代谢加快,细胞内葡萄糖氧化分解____,耗氧量____;由于供氧不足,肌肉组织中____含量增高,病人会感觉肌肉酸痛。(2)人的体温是由位于____的____中枢调控的。(3)发热到体温恢复正常的过程中,人体的____和____系统参与了调节,最终实现稳态。(4)咳嗽后发热现象,这有利于吞噬细胞和抗菌物质等转移炎症区,抵御病原体的攻击,此过程属于____免疫。人体注射乙型流感疫苗后,机体会产生特异性免疫,即____和____,产生的相应____,其能识别乙型流感,但不能识别并作用于侵入机体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是因为____。”相似的习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低体温病人护理措施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