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教学视频,Lm曲线古典区域是由于全部货币供给都用于交易需求,没有投机需求,所以产出无法继续增加

宏观论述辨析_百度文库
您的浏览器Javascript被禁用,需开启后体验完整功能,
享专业文档下载特权
&赠共享文档下载特权
&10W篇文档免费专享
&每天抽奖多种福利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宏观论述辨析
&&有关于宏观经济学的主观题介绍
阅读已结束,下载本文需要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同时保存到云知识,更方便管理
加入VIP
还剩1页未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lm曲线的三个区域
lm曲线的三个区域
(C)2017 列表网&琼ICP备号-12&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当前位置: >>
IS--LM曲线
IS--LM 曲线凯恩斯主义强调财政政策的作用 货币主义者强调货币政策的作用按西方经济学家观点,由于货币的投机需求与利率成反方向关系,因而 LM 曲线向右上方倾斜,但当利率上 升到相当高度时,因保留闲置货币而产生的利息损失变得很大,而利率进一步上升将引起资本损失风险变得很小 (债券价格下降到很低的程度) ,这就使得货币的投机需求完全消失。这是因为,利率很高,意味着债券价格很 低。当债券价格低到正常水平以下时,买进债券不会使本金因债券价格下跌而损失,因而手中任何的闲置货币都 可用来购买债券而不愿再保留在手中,导致货币投机需求完全消失。由于利率涨到足够高度使货币投机需求完全 消失,货币需求全由交易动机产生,而与利率无关,因此 LM 曲线就表现为垂直线形状。 古典学派认为,人们的货币需求是由交易动机而产生,只和收入有关,而和利率波动无关,因此,垂直的 古典学派 LM 曲线区域被认为是古典区域。当 LM 呈垂直形状时,变动预算收支的财政政策不可能影响产出和收入,相反, 变动货币供给量的货币政策则对国民收入有很大作用,这正是古典货币数量论的观点和主张。因此,古典学派 古典学派强 古典学派 调货币政策作用的观点和主张就表现为 IS 曲线移动(它表现为财政政策)在垂直的 LM 曲线区域即古典区域移动 不会影响产出和收入,而移动 LM 曲线(它表现为货币政策)却对产出和收入有很大作用,如图 4.15 和图 4.16 所示。图 4.15 财政政策无效 图 4.16 货币政策有效 LM 曲线呈垂直形状时货币政策极有效而财政政策无效的原因在于,当人们只有交易需求而没有投机需求时, 如果政府采用扩张性货币政策,这些增加的货币将全部被人们用来购买债券,而不愿为投机而持有货币,这样, 增加货币供给就会导致债券价格大幅度上升,而利率大幅度下降,使投资和收人大幅度增加,因而货币政策极为 有效。相反,实行增加政府支出的政策则完全无效,因为支出增加时,货币需求增加会导致利率大幅度上升(因 为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极小,几近于零) ,从而导致极大的挤出效应,使得增加政府支出的财政政策效果极小。 所以古典主义者强调货币政策的作用而否定财政政策作用 古典主义者强调货币政策的作用而否定财政政策作用。 古典主义者强调货币政策的作用而否定财政政策作用 凯恩斯主义强调财政政策的原因在于,凯恩斯认为,当利率降低到很低水平时(因为凯恩斯所处的时代正是 凯恩斯主义强调财政政策的原因 经济大萧条时期,此时的利率处于较低的水平) ,持有货币的利息损失很小,可是如果将其购买债券的话,由于 债券价格异常高(利率极低表示债券价格极高) 。因而只会跌,而不会涨,从而使购买债券的货币资本损失的风 险变得很大,这时,人们即使有闲置货币也不肯去买债券,这就是说,货币的投机需求变得很大甚至无限大,经 济陷入所谓“流动性陷阱” (又称凯恩斯陷阱)状态,这时的 LM 曲线呈水平状。如果政府增加支出,IS 曲线右 移,货币需求增加,并不会引起利率上升而发行“挤出效应” ,于是财政政策极有效,如图 4.17。相反,这时政 府如果增加货币供给量,则不可能再使利率进一步下降,因为人们再不肯去用多余的货币购买债券而宁愿让货币 保留在手中,因此债券价格不会上升,即利率不会下降,既然如此,想通过增加货币供给使利率下降并增加投资 和国民收入,就不可能,因此货币政策无效,如图 4.18。因而凯恩斯主义首先强调财政政策而不是货币政策的 凯恩斯主义首先强调财政政策而不是货币政策的 作用。 作用。1 图 4.17 财政政策有效图 4.18 货币政策无效IS- IS-LM 模型分析影响货币政策效果的因素货币政策是一国政府根据既定目标,通过中央银行对货币供给的管理来调节信贷供给和利率,以影响宏观经 货币政策 济活动水平的经济政策。在 IS-LM 模型的框架内,货币政策效果的大小是指当 LM 曲线变动时,均衡国民收入的 变动水平。从 IS 曲线与 LM 曲线看,这种影响的大小随 IS 曲线和 LM 曲线的斜率不同而有所不同。在 LM 曲线斜 率不变时,IS 曲线越平缓,LM 曲线移动(由于实行变动货币供给量的货币政策)对国民收入变动的影响就越大; 反之,IS 曲线越陡峭,LM 曲线移动对国民收入变动的影响就越小。如图 4.21 中所示。 在图 4.21 中, 曲线斜率相同, 曲线斜率不同。 LM IS 假定初始的均衡收入和利率分别为 Y0 和 r0 ,货币当局增加同样一笔货币供给量 ?M ,LM 曲线都向右移动相同距离到 EE2 , EE2 = Y0Y3 = ?M / k , 这里 k 时货币需求函数 L = kY ? hr 中的 k ,即货币交易需求量与收入之比率, Y0Y3 等于利率 r0 不变时因货币供 给增加而能够增加的国民收入,但实际上收入并不会增加那么多,因为利率会因货币供给增加而下降,因而增加 的货币供给量中一部分要用来满足增加了的投机需求,只有剩余部分才用来满足增加的交易需求。究竟要有多少 货币来满足增加的交易需求,这决定于货币供给增加时国民收入能增加多少。图 4.21 货币政策效果因 IS 曲线的斜率而异从图 4.21 可看出,IS 曲线较陡峭时,收入增加较少;IS 曲线较平缓时。收入增加较多。这是因为 IS 曲线2 较陡峭,表示投资的利率系数较小。因此,当 LM 曲线由于货币供给增加而向右移动使利率下降时,投资不会增 加很多,从而国民收入水平也不会有较大增加;反之,IS 曲线较平缓,则表示投资的利率系数较大。因此,货 币供给增加使利率下降时,投资会增加很多,从而使国民收入水平有较大增加。在 IS 曲线不变时,LM 曲线越平缓,国民收入的变动就越小,即货币政策效果就越小;反之,则货币政策效 果就越大,如图 4.22 所示。这是因为,LM 曲线较平缓,意味着货币需求受利率的影响较大,即利率稍有变动就 会使货币需求变动很多,因而货币供给量对利率变动的作用较小,从而增加货币供给量的货币政策就不会对投资 和国民收入有较大影响;反之,若 LM 曲线较陡峭,表示货币需求受利率的影响较小,即货币供给量稍有增加使 利率下降较多,因而投资和国民收入有较多增加,即货币政策的效果较强。图 4.22 货币政策效果因 LM 曲线的斜率而异 从图 4.22 可看出, 由于货币供给增加量相等, 因此, 曲线向右移动的距离相等, LM 但是在图 4.22 (a) Y0Y1 中 小于图 4.22(b) Y0Y1 。其原因是,同样的货币供给量变动,较平缓 的曲线意味着货币需求对利率较敏感,所 以利率下降较少;反之,当 LM 曲线较陡峭时,意味着货币对利率变动不敏感,所以利率下降的较多。显然,当 利率下降较多时,收入将因投资增加较多而变大。总之,一项扩张的货币政策,如果能使利率下降较多,且利率的下降能对投资有较大刺激作用,则这项货币 一项扩张的货币政策,如果能使利率下降较多,且利率的下降能对投资有较大刺激作用, 一项扩张的货币政策 政策的效果就较强;反之,货币政策的效果就较弱。 政策的效果就较强;反之,货币政策的效果就较弱。3 扩张性货币政策的 扩张性货币政策的效果和局限性货币政策是指通过中央银行变动货币供给量,影响利率和国民收入的政策措施。 货币政策的效果是指变动 货币政策 货币供给量的政策对总需求的影响。假定增加货币供给能使国民收入有较大增加,则货币政策效果就大;反之则 小。 (1)货币政策效果取决于 IS 和 LM 曲线的斜率 曲线的斜率。在 LM 曲线形状基本不变时,IS 曲线越平坦,LM 曲线移动 货币政策效果取决于 (由于实行变动货币供给量的货币政策)对国民收入变动的影响就越大;反之,IS 曲线越陡峭,LM 曲线移动对 国民收入变动的影响就越小。当 IS 曲线斜率不变时,LM 曲线越平坦,货币政策效果就越小;反之,则货币政策 效果就越大。 下面用 IS-LM 模型来分析政府实行扩张性货币政策的效果。 曲线不变, 曲线变动。 ①LM 曲线不变,IS 曲线变动图 4.2 3 货币政策效果因 IS 曲线的斜率而异 图 4.23 中,假定初始的均衡收入 y 0 和利率 r0 都相同。政府货币当局实行增加同样一笔货币供给量 ?M 的 扩张性货币政策时,LM 都右移相同距离 EE '' , EE '' = y 0 y 3 = ?M / k , y 0 y 3 等于利率 r0 不变时因货币供给增 加而能够增加的国民收入,但实际上收入并不会增加那么多,因为利率会因货币供给增加而下降,因而增加的货 币供给量中一部分要用来满足增加了的投机需求,只有剩余部分才用来满足增加的交易需求。究竟要有多少货币 量用来满足增加的交易需求,这决定于货币供给增加时国民收入能增加多少。从图 4.23(a)和(b)的图形看, IS 曲线较陡峭时,收入增加较少,IS 曲线较平坦时,收入增加较多。这是因为 IS 曲线较陡,表示投资的利率系 数较小,因此,当 LM 曲线由于货币供给增加而向右移动使利率下降时,投资不会增加很多,从而国民收入水平 也不会有较大增加;反之,IS 曲线较平坦,则表示投资利率系数较大。因此,货币供给增加使利率下降时,投 资会增加很多,从而使国民收入水平有较大增加。 曲线不变, 曲线变动。从图 4.24 看,由于货币供给增加量相等,因此 LM 曲线右移距离相等(两个 ②IS 曲线不变,LM 曲线变动 图形中的 EE '' 亦即 y 0 y 3 的长度相等) ,但图 4.24(a)中 y 0 y 1 小于图 4.24(b)中 y 0 y 2 ,其原因是同样的货币 供给量增加时,若货币需求关于利率的系数较大,则利率下降较少,若利率系数较小,则利率下降较多,因而在 图 4.24(a)中,利率只从 r0 降到 r1 ,下降较少,而在图 4.24(b)中,利率则从 r0 降到 r2 ,下降较多。这是因 为,LM 曲线较平坦,表示货币需求受利率的影响较大,即利率稍有变动就会使货币需求变动很多,因而货币供 给量变动对利率变动的作用较小,从而增加货币供给量的货币政策就不会对投资和国民收入有较大影响;反之, 若 LM 曲线较陡峭,表示货币需求受利率的影响较小,即货币供给量稍有增加就会使利率下降较多,因而使投资 和国民收入有较多增加,即货币政策的效果较强。4 图 4.24 货币政策效果因 LM 曲线的斜率而异 总之,一项扩张的货币政策如果能使利率下降较多(LM 较陡时就会这样) ,并且利率的下降能对投资有较大 刺激作用(IS 较平坦时就会这样) ,则这项货币政策的效果就较强;反之,货币政策的效果就较弱。 (3)货币政策的局限性: 货币政策的局限性: ①第一,在通货膨胀时期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可能效果比较显著,但在经济衰退时期,实行扩张的货币政策 第一,在通货膨胀时期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可能效果比较显著,但在经济衰退时期, 效果就不明显。 效果就不明显。那时候,厂商对经济前景普遍悲观,即使中央银行松动银根,降低利率,投资者也不肯增加贷款 从事投资活动,银行为安全起见,也不肯轻易贷款。特别是由于存在着流动性陷阱,不论银根如何松动,利息率 都不会降低。这样,货币政策作为反衰退的政策,其效果就相当微弱。 第二, 从货币市场均衡的情况看, 增加或减少货币供给要影响利率的话, 必须以货币流通速度不变为前提。 ②第二, 从货币市场均衡的情况看, 增加或减少货币供给要影响利率的话, 必须以货币流通速度不变为前提。 如果这一前提并不存在,货币供给变动对经济的影响就要打折扣。在经济繁荣时期,中央银行为抑制通货膨胀需 要紧缩货币供给,或者说放慢货币供给的增长率,然而,那时公众一般说来支出会增加,而且物价上升快时,公 众不愿把货币留在手中,而希望尽快花费出去,从而货币流通速度会加快,在一定时期内本来的 1 美元也许可完 成 2 美元交易的任务,这无异在流通领域增加了一倍货币供给量。这时候,即使中央银行把货币供给减少一倍, 也无法使通货膨胀率降下来。反过来说,当经济衰退时期,货币流通速度下降,这时中央银行增加货币供给对经 济的影响也就可能被货币流通速度下降所抵消。货币流通速度加快,意味着货币需求增加,流通速度放慢,意味 着货币需求减少,如果货币供给增加量和货币需求增加量相等,LM 曲线就不会移动,因而利率和收入也不会变 动。 第三,货币政策的外部时滞影响了政策的实施效果。 ③第三,货币政策的外部时滞影响了政策的实施效果。中央银行变动货币供给量,要通过影响利率,再影响 投资,然后再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因而,货币政策作用要经过相当长一段时间才会充分得到发挥。比方说,经 济衰退时中央银行扩大货币供给, 但未到这一政策效果完全发挥出来经济就已转入繁荣, 物价已开始较快地上升, 则原来扩张性货币政策不是反衰退,却为加剧通货膨胀起了火上加油的作用。 第四,在开放经济中,货币政策的效果还要因为资金在国际市场上流动而受到影响。 ④第四,在开放经济中,货币政策的效果还要因为资金在国际市场上流动而受到影响。例如,一国实行紧的 货币政策时,利率上升,国外资金会流入,若汇率浮动,本币会升值,出口会受抑制,进口会受刺激,从而使本 国总需求比在封闭经济情况下有更大的下降。若实行固定汇率,中央银行为使本币不升值,势必抛出本币,按固 定汇率收购外币,于是货币市场上本国货币供给增加,使原先实行的紧的货币政策效果大打折扣。 货币政策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远不止这些,但仅从这些方面看,货币政策作为平抑经济波动的手段,作用也 是有限的。5 IS― 型中,封闭经济和开放经济有何不同? 在 IS―LM 模型中,封闭经济和开放经济有何不同? 答:在 IS―LM 模型中,封闭经济和开放经济的不同表现在 IS 曲线的变化及 BP 曲线的引入。 在封闭经济中,总需求由个人消费、投资及政府支出三个部分组成,AD=C+I+G,由 Y=AD 的恒等式推导 出产品市场的均衡时总产出与利率之间的反向关系,即 IS 曲线。但在开放经济中,由于加入了国际经济部分, 最大的变化是国内产出水平不完全取决于本国商品的国内消费。国内的消费中的一部分是对本国商品的消费,而 一部分则来自于对外国商品的消费;同时,本国商品亦要提供给国外消费。对国内商品的总需求必须加入国外对 国内商品的需求,即出口,再减去国内对外国商品的消费,即进口,AD=C+I+G+(X-M) ,其中(X-M)表示 国外对本国商品的消费与本国消费的国外商品的差额,即净出口。如果外国的需求相对恒定,为 X ,而国内对 外国商品的需求依据收入、汇率水平而变化,则收入提高时国内进口增加,净出口减少。由此可推导出开放经济 下当国内产出等于国内总需求,即商品市场达到均衡时的 IS 曲线。由于在开放经济中总需求一方加入了净出口, 利率变动对影响支出的因素增多了,利率的上升不仅会减少投资,还会提高汇率(这是因为,本国利率上升,会 影响更多国外资金流入本国,从而增加对本国货币需求,促使本国货币升值) ,从而减少净出口和总需求,因此 开放经济中的,IS 曲线比封闭经济中的 IS 曲线更平坦一些。更平坦的 IS 曲线使支出的乘数作用要小一些,即 由于开放经济中收入也会同时导致进口的增加,因而国内开支增加时,其作用的影响要小于封闭经济中的影响。 如图 7.2 所示。图 7.2 开放经济中的 AD 曲线 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开放经济中还是封闭经济中,货币市场的均衡条件未变,因此,LM 曲线没有实质性 的不同。 如果要进一步在 IS―LM 模型中考察封闭经济与开放经济的关系,还需要考虑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对外均衡。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国际收支平衡式为 X-M=N-U,在此基础上考虑 Y 与 i 的关系,可得 BP 曲线。将 BP 曲线 加入 IS―LM 模型,可得出商品、货币与外汇市场同时均衡的情况。这时,IS,LM 与 BP 线是相互影响的。例如, 在图 7.3 中,IS、LM 相交于 A 点,达到国内商品、货币市场的同时均衡,但是对外存在国际收支的盈余,因此 会吸收资本流入,增加国内资本供给,使 LM 曲线右移,增加产出,降低利率,直至 B 点,使三线合一,达到国 内、外市场的同时均衡。rLM LM ′ A B BPISYO 图 7.3 IS-LM-BP 模型6 IS- 模型讨论封闭经济与开放经济之间的差异, 后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请运用 IS-LM 模型讨论封闭经济与开放经济之间的差异,并讨论进入 WTO 后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答:在开放经济条件下,IS 函数中引入了进出口因素,使得 IS 曲线更加平坦,但宏观经济学考察开放经济 时,通常假定货币需求函数和国内货币供给量不变,所以 LM 曲线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不用修正。 (1)开放经济条件下 IS 曲线的修正。 在封闭经济中,总需求由个人消费、投资及政府支出三个部分所组成,AD=C+I+G,由 Y=AD 的恒等式推 导出产品市场的均衡时总产出与利率之间的反向关系,即 IS 曲线。但在开放经济中,由于加入了国际经济部分, 最大的变化是国内产出水平不完全取决于对本国商品的国内消费。国内的消费中的一部分是对本国商品的消费, 而一部分则来自于对外国商品的消费;同时,本国商品亦要提供给国外消费。对国内商品的总需求必须加入国外 对国内商品的需求,即出口,再减去国内对外国商品的消费,即进口,AD=(C+I+G)+(X-M) ,其中, (X -M)表示国外对本国商品的消费与本国消费的国外商品的差额,即净出口。如果外国的需求相对恒定时为 X , 而国内对外国商品的需求依据收入、汇率水平而变化,则收入提高时国内进口增加,净出口减少。由此可推导出 开放经济下当国内产出等于国内总需求,即商品市场达到均衡时的 IS 曲线。 由于在开放经济中总需求一方加入了净出口,利率变动对影响支出的因素增多了,利率的上升不仅会减少投 资,还会提高汇率(这是因为,本国利率上升,会吸引更多国外资金流入本国,从而增加对本国货币需求,促使 本国货币升值) ,从而减少净出口和总需求,因此,开放经济中的 IS 曲线比封闭经济中的 IS 曲线更平坦一些。 (2)开放经济条件下经济政策效果 由于开放经济条件下 IS 曲线更平坦一些,对于财政政策来说,各种财政政策措施的乘数效应更小一些。比 如更平坦的 IS 曲线使支出的乘数作用要小一些,即由于开放经济中收入增加会同时导致进口的增加,因而国内 开支增加时,其作用的影响要小于封闭经济中的影响。 对于货币政策来说,在开放经济条件下,由于与国内外资金流动,国内的货币政策对利率的影响比封闭经济 条件下,因利率变化对国内投资变化的影响也小,所以开放经济条件的货币政策比财政政策更有效。比如国内执 行扩张性货币政策,在封闭经济条件下,这会造成利率大幅度上升,从而影响政策效果。而在开放经济条件下, 利率上升会使国外资金流入,从而抑制利率上升,因利率上升对投资的影响较小,货币政策效果也更大一些。 因此,在开放经济条件下,IS 曲线更加平坦,国内各种支出乘数变小,但是货币政策的效果更加显著。在 开放经济条件下,应该更加偏重货币政策的使用。 (3)加入 WTO 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加入 WTO 后,我国将面对一个更加开放的市场环境,我国的经济政策和经济形势和国际上的经济形式密切相 关。总的看来,加入 WTO 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有利的方面: 第一,可以逐步实现国内、国际资源在我国的优化配置,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 第二,有利于进一步引进外资。 第三,可以消除外国的贸易歧视待遇。如美国对给予我国的最惠国待遇,现在每年都要审查一次。以及其他 一些国家经常乱加到我们头上的“反倾销”政策。 第四,可把国际贸易争端交到世贸组织仲裁机构去作公正、合理的处理。近年来的情况表明,WTO 争端解决 机制相当公正有效,可保护发展中国家利益,化解发达国家通过双边关系给中国带来的压力。 第五,可在修订国际贸易规则方面拥有发言权。 当然,加入 WTO 对我国经济也带来一些影响。首先是加入 WTO 就要一切按 WTO 的规则办事,如国民待遇、经 济透明度、在立法和行政管理上要与国际接轨等,对我国来说会有一个比较长的适应过程。其次,对商品和服务 业的进口会给一些落后行业增加困难,会给国内市场带来一些冲击,会给国民经济带来一定时期和一定方面的困 难。7 经济冲击在市场经济中,当经济受到一些事先无法估计到的干扰时,国民经济运行就会偏离原来的轨道。均衡点的位 置就会离开总供给线的位置,从而产生经济波动。在理论分析中,我们把这些事先无法估计到的干扰称作“冲 。对经济运行的冲击既可能是经济方面的原因,如价格的突然变动,国际市场的竞争等等,也可能是非经济 击” 方面的原因,例如政治突发事件,战争等等。按照对经济运行所造成的不同影响,我们可以把所有的冲击都归入 两类:总需求方面的冲击和总供给方面的冲击。(1)总需求方面的冲击在总需求的四个组成部分中,任何一个在短时间内发生大幅度的变动,都有可能造成对总需求的冲击。在正 常情况下,除非人们的消费模式发生突然巨变, 消费 C 一般来说是比较平稳的。 同样, 政府支出 G 也较容易控制, 因而 C 和 G 对经济运行造成冲击的情况不太普遍(例如战争使政府支出剧增,或政府突然大幅度削减经费等等现 象都不会频繁出现) 。与此相反,投资 I 和净出口 NX 则往往出现无法预料的大幅度波动。由于投资 I 是利率 R 的 函数,而利率 R 是一个非常活跃的变量,不仅国内的价格水平、货币供应或货币需求的任何变化都会引起 R 的变 化,而且国际市场上的任何风吹草动都会通过兑换率 E 的变动而使利率 R 跳动,从而造成投资 I 的波动。除了利 率 R 会时常引起投资的变化之外,许多国际和国内的非经济因素也会引起投资的变化,而且,许多国际和国内的 非经济因素也会引起投资的波动。一些无法预料的因素都有可能影响投资者的信心,从而导致投资的骤然增减, 因而投资 I 的变动是造成总需求方面冲击的主要原因之一。 与投资 I 相仿,净出口 NX 也经常造成对总需求的冲击。而且,一个国家开放程度越高,这种冲击的影响也 越大。这是由于一国无法控制国际市场对本国商品的需求。其他国家经济波动的影响和国际贸易市场的变化都有 可能通过进出口的渠道,对本国的总需求造成冲击。①政府不进行干预的情形现在我们假设投资 I 或净出口 NX 由于某种原因突然下降,我们可以知道总需求曲线 AD 就会向左平移,从而 造成经济衰退,如图 4.25 所示。图 4.25 总需求下降引起经济衰退8 在图 4.25 中,假设初始的价格水平为 P 0 ,总需求曲线为 AD 0 ,总供给线为 AS 0 。此时,由 P 0 和 AD 0 所确 定的均衡点为 e 0 ,实际总产出值与潜在产出水平 Y 相等,这是一种理想的均衡状态。由于投资 I 或净出口 NX 突 然下降所形成的冲击,总需求曲线会立刻向左平移,由原来的 AD 0 变为 AD 1 。由于在短期内价格来不及变动,原 有的均衡 e 0 被破坏之后,新的均衡点就变为由 P 0 和 AD 1 所确定的 e 1 。这样在价格未变的情况下,总产出由 Y 减 至 Y 1 ,从而使经济进入衰退状态。因为实际总产出 Y 1 小于潜在生产能力 Y ,菲利普斯曲线所定义的市场压力成 为负值,下一年度的通货膨胀率就会呈负值,亦即价格水平下降。随着价格水平的下降,总需求所确定的总产出 会相应上升,因而下一年度的均衡点会沿 AD 1 曲线向右下方移动。几年之后,均衡点会由 e 1 一点移动到 e 2 点, 使得总需求与总供给再次相等。这时经济会重新恢复理想状态,价格水平会停留在 P 2 的位置不再变动,这就是 总需求方面的冲击引发经济衰退,并由市场机制自行调整克服衰退的全过程。这种市场自身调整的代价是时间, 由于价格变动粘滞缓慢,均衡点从 e 1 变到 e 2 位置一般需要几年时间,在这种漫长的经济恢复过程中,许多人都 要长期遭受失业的痛苦。从图 4.25 的分析我们还可以推知,如果总需求的某个部分突然增加,AD 0 曲线会被向右 移动,形成经济过热。而在市场压力的作用下,均衡点会沿新的 AD 线向左上方逐年移动,最后回到 AS 的位置, 价格水平将会停留在一个高于 P 0 的位置。②政府进行干预的情形图 4.26 与图 4.25 的情况类似, 总需求方面的冲击 (例如投资 I 下降或净出口 NX 减少) 将总需求曲线 AD 0 向 左平移到 AD 1 ,相应的均衡点由 e 0 变动到 e 1 ,总产出由 Y 降至 Y 1 。这一过程可能在几周或一两个月之内就完成 了,也就是说冲击使经济迅速进入衰退状态。政府为了避免漫长的恢复过程,可以在总需求曲线因冲击被移动到 AD 1 的位置时,立刻使用财政政策或货币政策,即增加政府支出 G 或增加货币供应 M,将总需求线从 AD 1 立刻推回 AD 0 的位置。同样,这一过程也可以在数周或一两个月之内完成,所以就避免了一场长时间的经济衰退过程。图 4.26 用经济政策抵消总需求冲击的影响9 (2)总供给方面的冲击所有与生产方面有关的不可预见的干扰都可以被归纳为总供给方面的冲击。例如,原材料在短时间内大幅度 涨价,交通运输和能源的价格上升,都有可能形成总供给方面的冲击。另外,由于工会形成的对劳动力市场的垄 断使得工资上升过快,技术水平的变动,国际市场的竞争等等也都可以对总供给造成冲击。由于由潜在产出水平 所确定的总供给线 AS 在短期内不会变动,所以对总供给方面的冲击不会移动 AS 线,而统统表现为价格水平的突 然变动。①政府不进行干预的情形在图 4.27 中,我们假设初始价格水平为 P 0 ,总需求曲线 AD 与 P 0 相交于 e 0 点,实际总产出与潜在产出水 平 Y 相等,经济运行处于理想均衡状态。现在由于总供给方面的冲击,例如全球性的石油价格突然暴涨,使得价 格水平在很短的时间内上升到 P 1 的位置。在总需求曲线不变的情况下,价格上升使得总需求减少,因而均衡点 从 e 0 沿 AD 曲线迅速移动到 e 1 ,经济立刻进入衰退状态,实际总产出由 Y 降至 Y 1 。在下一个年度里,菲利普斯 曲线所确定的价格水平会开始下降,随着价格下降,总产出水平就会上升,于是均衡点又从 e 1 位置沿 AD 曲线逐 步向右下方移动。几年之后,均衡点又会重新回到受冲击之前的 e 0 位置,价格水平回落到 P 0 ,总产出水平恢复 到 Y ,经济运行再次达到理想状态。同理,我们可以推知如果总供给方面的冲击使得价格突然下降,低于初始的 P 0 位置,例如由于国际竞争使得原材料大幅跌价,经济运行则会很快进入过热期,然后价格调整机制又会逐步使 均衡点移回初始位置,整个分析过程与图 4.27 所示正好相反。图 4.27 总供给冲击引起的经济衰退②政府进行干预的情形图 4.28 显示用经济政策抵消总供给冲击影响的情况。由于总供给方面的冲击,价格水平忽然间由 P 0 上涨到 P 1 的位置,产出水平下降到 Y 1 ,均衡点由 e 0 变动到 e 1 。这时政府可以增加支出 G 或增加货币供应 M,使总需求 曲线由 AD 0 向右平移到 AD 1 的位置,这样均衡点就会马上由 e 1 变动到 e 2 位置,从而避免了 e 1 从到 e 0 的缓慢恢 复过程。10 图 4.28 用经济政策抵消总供给冲击的影响(3)对价格方面的总结①受到总需求方向的冲击 受到总需求方向的冲击: 受到总需求方向的冲击 如果政府不进行干预,经济恢复漫长(一般需要几年时间) ,在经济恢复后,价格水平无法回到初始位置。 如果使用政策进行干预,经济恢复较快(一般只需要数周或一两个月) ,在经济恢复后,价格水平没有变动。 ②受到总供给方面的冲击 受到总供给方面的冲击: 受到总供给方面的冲击 如果政府不进行干预,经济恢复漫长(一般需要几年时间) ,在经济恢复后,价格水平还会回到初始位置。 如果使用政策进行干预,经济恢复较快(一般只需要数周或一两个月) ,在经济恢复后,价格水平会变动到一个 新的位置。11 IS― 的基本原理,说明我国经济目前所处的状态,以及应该采取的政策主张(作图) 运用 IS―LM 的基本原理,说明我国经济目前所处的状态,以及应该采取的政策主张(作图) 。 (1)IS―LM 模型的基本原理 答: IS―LM 模型是描述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之间相互联系的理论结构。在产品市场上,国民收入决定于消费、 投资、政府支出和净出口加总起来的总支出或者说总需求水平,而总需求尤其是投资需求要受到利率影响,利率 则由货币市场供求情况决定,就是说,货币市场要影响产品市场;另一方面,产品市场上所决定的国民收入又会 影响货币需求,从而影响利率,这又是产品市场对货币市场的影响,可见,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是相互联系的, 相互作用的,而收入和利率也只有在这种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中才能决定。 IS 曲线是描述商品市场达到均衡,即 I=S 时,国民收入与利息率之间存在着反向变动关系的曲线。LM 曲线 是描述货币市场达到均衡,即 L=M 时,国民收入和利息率之间存在着同向变动的曲线。把 IS 曲线和 LM 曲线放 在同一个图上,就可以得出说明两个市场同时均衡时,国民收入与利息率决定的 IS―LM 模型。 政府和中央银行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和不同目标,选择不同的政策组合。例如,当经济萧条但又不太严重时, 用膨胀性财政政策刺激总需求,致使 IS 曲线右移,又用紧缩性货币政策控制通货膨胀,致使 LM 曲线左移;当经 济发生严重通货膨胀时,用紧缩货币来提高利率,降低总需求水平,又紧缩财政,以防止利率过分提高;当经济 中出现通货膨胀又不太严重时,用紧缩财政压缩总需求,又用膨胀性货币政策降低利率,以免财政政策紧缩而引 起衰退;当经济严重萧条时,用膨胀财政增加总需求,用扩张货币降低利率以克服“挤出效应” 。 (2)我国目前的经济状态和政策主张 从 1998 年开始,我国经济陷于有效需求不足的状态,为了扩大社会的有效需求,我国政府采用了以增发国 债扩大政府支出为主的积极财政政策,通过积极的财政政策并配之适当的货币政策实现经济稳定与增长的目标。 积极的财政政策促使 IS 曲线右移,促进经济的增长。但从目前的经济状况看,我国经济增长进入一个新的增长 时期,目前经济状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经济增长的稳定性明显增强。经济增长的基础比过去更加巩固,内在增长活力有所增强。 第二,社会需求保持稳定增长。除了政府实施积极的宏观政策所产生的社会需求继续保持一种稳定增长的趋 势外,来自市场需求方面被激活的因素也在增多,两者同时保持了稳定增长趋势。投资需求、消费需求和国外需 求都有所增加。 第三,消费者信心指数、企业家信心指数、企业景气指数等指标,持续在高位上平稳攀升,说明微观经济主 体对宏观经济和自身发展趋势的信心增强。 第四,主要金融指标回升,货币供应量和货币流动性都明显增强,银行贷款保持稳定增强趋势,说明微观和 市场的活力增加。 因此,我国目前的经济状况可以概括为:国家宏观积极性财政政策仍然执行,企业和个人的微观经济主体的 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增强,货币供应量逐步回升,政府应该在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的情况下,防止经济的过热,利 用 IS―LM 分析如图 5.15 所示: r LM0 LM1 E1 E IS1 IS0 0 y0 y1 y 图 5.15 我国目前的经济状态和政策分析 如图,在原来状态下,IS0 曲线和 LM0 曲线相交于点 E,在 E 点的均衡产量低于充分就业状态下的产量。由于 政府积极财政政策和企业投资需求、个人消费需求的增加,IS0 曲线向右移动到 IS1,同时货币供应量的增加促使 LM0 曲线向右移动到 LM1,从而促进经济的增长。但是,如果政府不控制经济的过量增长,则可能出现经济过热, 导致通货膨胀。12 宏观财政政策宏观财政政策的主要内容, 主要包括财政政策和财政政策的手段两个方面。 宏观财政政策的主要内容, 主要包括财政政策和财政政策的手段两个方面 财政政策是西方国家政府根据既 定目标通过财政收入和支出的变动以影响宏观经济活动水平的经济政策。西方学者对财政政策的定义一般是:为 了影响经济活动的总水平而对政府支出、税收和借债水平所进行的选择或对政府收入和支出水平所做出的决策。 西方经济学认为,财政政策要逆经济风向行事。当总支出不足、失业持续增加时,政府要实行扩张性财政政 策,增加政府支出,减少政府收入,刺激总支出,以解决衰退和失业问题;相反,当总支出过多、价格水平持续 上涨的时候,政府要实行紧缩性财政政策,减少政府支出,增加政府收入,抑制总支出,以解决通货膨胀问题。 这种交替使用的扩张性和紧缩性财政政策,被称为补偿性财政政策。当失业率连续两三个月超过一定数值,或者 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连续两三个月下降时,政府就要考虑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措施;反之,当一般价格水平上升幅 度超过一定限度时,政府就要考虑采取紧缩性的财政措施。 西方学者对国家预算收支是否应该平衡的看法大致分为三类: (1)年度平衡预算 年度平衡预算。年度平衡预算要求每个财 年度平衡预算 政年度的财政收支平衡,这是在
年经济危机以前被普遍采取的政策原则。后来这个原则遭到凯恩斯 主义者的攻击,凯恩斯主义者认为年度平衡预算会使经济波动更为严重。 (2)周期平衡预算 周期平衡预算。周期平衡预算又名 周期平衡预算 瑞典预算,它是 30 年代首先在瑞典出现的一种预算。这种财政预算用经济周期代替财政年度,它不要求财政收 支在每一财政年度中平衡,而只要求在一个经济周期中平衡。 (3)职能财政,又称功能财政 职能财政, 职能财政 又称功能财政。按照职能财政制度, 预算平衡不是财政政策的主要问题,重要的是财政政策要保证经济社会处于持续增长的、没有通货膨胀的充分就 业状态。主张职能财政的西方学者认为,职能财政的预算应是一种不平衡预算,在政策目标和政策手段方面应具 有更大的灵活性。 西方政府通常使用的财政政策手段主要有: (1)改变政府购买水平 改变政府购买水平。政府购买是指政府对商品和劳务的购买。如购买军需品、机关公用品、政府雇员 改变政府购买水平 报酬、公共项目工程所需的支出等都属于政府购买。政府购买是一种实质性支出,有着商品和劳务的实际交易, 因而直接形成社会需求和购买力,是国民收入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政府购买支出是决定国民收入大小的主要 因素之一,其规模直接关系到社会总需求的增减。购买支出对整个社会总支出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调节作用。在 总支出不足、失业增多时,政府要扩大对商品和劳务的需求,提高购买水平,以抑制衰退。相反,在总支出过多、 价格水平不断上升时,政府要缩小对商品和劳务的需求,降低购买水平,以抑制通货膨胀。 (2)改变政府转移支付水平 改变政府转移支付水平。政府转移支付是指政府在社会福利保险、贫困救济和补助等方面的支出。这 改变政府转移支付水平 是一种货币性支出,政府在付出这些货币时并无相应的商品和劳务的交换发生,因而是一种不以取得本年生产出 来的商品和劳务作为报偿的支出。因此,转移支付不能算作国民收入的组成部分。它所做的仅仅是通过政府将收 入在不同社会成员之间进行转移和重新分配,全社会的总收入并没有变动。据此,政府对农业的补贴也被看作是 政府转移支付。在总支出不足、失业持续增加时,政府要增加社会福利费用,提高转移支付水平;在总支出过多、 价格水平持续上升时,政府要减少社会福利费用,降低转移支付水平。除了失业救济金、养老金等福利费用外, 退伍军人额外津贴、为维护农产品价格对农民的付款、领取失业救济金期限的长短等也常随经济风向而变动。 (3)改变税率 改变税率。税收是西方国家政府收入的主要来源, 它是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按照法律预先规定的标准, 改变税率 强制地、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手段,因此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三个基本特征,正因为如此, 税收可作为实行财政政策的有力手段之一。西方国家财政收入的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税收收入的增长。而 所得税在税收中又是所占比重最大的,因此,改变税率主要是改变所得税的税率。在总支出不足、失业增多时, 政府采取减税措施,给公众多留一些可支配收入;相反,在总支出过多、价格水平持续上升时,政府采取增税措 施,给公众少留一些可支配收入。西方学者认为,减税可以增大总支出,因而是反衰退的重要措施;增税可以减 少总支出,因而是反通货膨胀的重要措施。13 平衡预算的财政政策思想是指财政收入与支出相平衡,财政预算盈余等于零的财政思想。平衡预算的财政思 平衡预算的财政政策 想按其发展阶段有三种涵义:一是年平衡财政预算,这是一种量出为入的平衡思想,要求某年预算均需平衡;二 是周期平衡预算,指政府财政在一个经济周期中保持平衡,在经济繁荣时期采用财政盈余措施,在萧条时期采取 预算赤字政策,以前者的盈余来弥补后者的赤字,以求整个经济周期盈亏相抵,预算盈余为零的平衡思想;三是 充分就业平衡预算,这种思想认为,政府应当使支出保持在充分就业条件下所能达到的净税收水平。这种平衡预 算思想的发展表明, 平衡预算已由以往的每年度收支相抵的思想逐步发展至以一定的经济目标为前提的平衡预算 思想,在一定周期内,或某年度可有一定的财政盈余或赤字,但是这类平衡预算思想的本质仍是机械地追求收支 平衡,是一种消极的财政政策思想。功能财政政策是一种积极的权衡性财政政策或补偿性财政政策。这种财政思想强调,财政预算的功能是为了 功能财政政策 实现经济稳定发展,预算既可以有盈余,也可以有赤字,因而称之为功能性财政。平衡预算财政与功能财政思想 的共同点是,两者的目的均是为了设法使经济保持稳定,两者的区别在于前者强调财政收支平衡,甚至以此作为 预算目标,后者则不强调这点,而强调财政预算的平衡、盈余或赤字都只是手段,目的是追求无通货膨胀的充分 就业以及经济的稳定增长。14 货币政策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根据西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货币政策传导途径可分为两种:货币传导、信贷传导。 我国货币政策通过货币途径传导的效应很弱,主要有下述原因:首先,利率严格管制,不能反应社会资金供求关 系的变化。尽管 1996 以后,中国加快了利率市场化改革步伐,也取得了一些成绩,如国债、金融债券的市场利 率已基本实现市场化;银行业拆借市场、银行间债券市场,也已走上市场化的道路,但是,中央银行的基准利率 和本币存贷款利率仍受央行的严格管制。所以,当货币政策发生变化时,上述利率无法迅速作出反应。由于中央 银行的利率调整存在滞后现象,利率基本上不能反映资金供求关系,而且金融资产结构单一,因此,以利率为核 心的货币渠道并不顺畅,实际经济变量对利率可能只有很弱的反应。其次,我国货币市场、资本市场的发展相对 滞后,限制了货币政策在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上的传导。货币市场的发展是实现货币政策间接调控的重要条件, 目前我国货币市场发展尤其是票据市场发展缓慢与滞后, 对货币政策的有效操作形成了严重制约。 资本市场方面, 股票市场的严重扭曲现象也不能体现货币效应,而且股票市场的融资规模仍然很小,q 效应对全社会的投资效应 就很弱。此外,我国实行资本项目管制和稳定的人民币汇率,使货币政策不能通过汇率途径进行传导。 在企业融资构成中,银行贷款占有绝对比重。目前我国通过资本市场进行融资的企业数量和融资规模都十分 有限,绝大多数国有和非国有经济及个人对银行信用的依赖度比较高。我国货币政策主要通过信贷途径传导,而 且是通银行贷款完成,具体可描述为:货币当局实行扩张性或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导致银行体系的储备增加或减 少,银行可贷资金增加或减少,贷款随之增加或减少,使得依赖于银行贷款的借款者增加或减少支出,最终使产 出上升或下降。用流程图表示为:货币供应量 M↑→银行储备↑→银行贷款↑→企业投资↑→支出↑。 (3)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不畅 目前,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不畅是阻碍我国货币政策有效发挥作用的重要因素。造成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不畅的 原因很多,主要有:首先,金融市场不发达,使货币政策的利率传导缺乏相应的基础。金融市场是货币政策利率 传导的基础,美国的货币市场、政府债券市场和外汇市场都相当发达,不仅市场规模大,而且品种多、运作机制 规范,保证了美国货币政策利率传导途径的畅通。而我国金融市场的建立始于 1984 年,虽然相继建立了银行同 业拆借市场、票据贴现市场、外汇调剂市场及交易中心、有价证券市场等,但从总体上说,我国的金融市场还仅 处于起步阶段,参加交易的资金量不大,信用工具种类还很少,利率尚不能放开,远不能适应货币政策利率传导 的需要。而货币政策的利率传导,特别是间接宏观调控手段的运用离不开金融市场。由于利率传导途径受阻,而 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难以直接影响银行的贷款行为使信贷传导途径的作用又有所削弱,因此,货币政策的效应难 以发挥。其次,国有商业银行改革滞后,使货币政策的传导中断。我国的现实情况决定了目前货币政策的传导在 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商业银行,商业银行是货币政策传导的中间环节,在货币政策传导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国四 大国有商业银行占有 80%以上的资产和负债,形成了客观上的垄断,国有独资的产权结构及面临的风险约束和 无利润约束,使国有商业银行改革滞后。目前国有商业银行在经营意识上存在着“重存款、轻贷款”,在信贷策略 上存在着“大城市、大企业”的倾向,偏离了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导向,使货币政策作用的力度减弱。最后,微观 主体对货币政策反应迟钝,使货币政策的传导效果减弱。货币政策效应不仅与货币政策的制定者――中央银行有 关,也与货币政策传导过程中各微观主体的反应程度有关。我国的国有企业在货币政策传导过程中起着其他主体 无法替代的作用,但国有企业自身运行的低效性造成了商业银行大量的不良贷款,加大了金融风险;同时国有企 业利用其特殊的地位,对商业银行形成了贷款的倒逼机制,扭曲了正常的信贷配给途径,严重阻碍了货币政策的 传导途径,而且国有企业经营不善引发的信用风险也削弱了货币政策传导的基础。居民的消费支出占我国 GDP 的最大份额,近年来采取的种种措施都没能够启动居民的消费需求,在多次降低银行存款利率的情况下,居民储 蓄不降反升。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居民收入增长缓慢,再加上医疗体制改革、住房制度改革等制度性变化。使 居民收入处于相对不稳定的同时,预期支出又有所增加。在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的转轨时期,居民出于预防性储 蓄的动机,抑制了消费需求。15 货币政策时滞的概念所谓货币政策的时滞是指货币政策从制订到最终目标的实现所必须经历的时间。 它可分为内部时滞和外部时 滞两部分。内部时滞是指从需要采取货币政策行动的经济形势出现到央行实际采取行动所经历的时间,它又可细 分为认识时滞和行动时滞两个阶段;外部时滞又称影响时滞,指从货币当局采取行动开始到对政策目标产生影响 为止的这段时间。 内部时滞的长短取决于货币当局对经济形势发展的预见能力、制定对策的效率和行动的决心等因素;而外部 时滞则主要由客观的经济和金融条件决定。 (2)制定货币政策要考虑时滞的原因 时滞是影响货币政策效应的重要因素,制定货币政策必须要考虑时滞的影响。这是因为: ①一般来说,货币政策的运行方式 一般来说, 一般来说 货币政策的运行方式是:宏观金融当局分析并确定宏观经济金融运行的基本状况和发展趋势, 在宏观经济金融运行显著偏离健康的运行轨道后,根据预定的政策目标采取相应的货币政策措施。整个货币政策 的实施必然要经过许多环节,具体包括:政府有关部门对经济金融形势的信息采集、分析及判断;宏观金融政策 的形成或者调整; 调控措施的实施和传导; 调控措施经过一系列环节后对社会经济金融运行逐步发挥作用。 显然, 货币政策在上述各个环节之间并不是即时性传导的,一般来说,常常存在程度不同的时间间隔,也即货币政策的 “时滞效应” 。 ②如果货币政策可能产生的大部分影响较快地有所表现, 如果货币政策可能产生的大部分影响较快地有所表现, 那么货币当局就可根据期初的预测值, 如果货币政策可能产生的大部分影响较快地有所表现 那么货币当局就可根据期初的预测值, 考察政策生 效的状况,并对政策的取向和力度作必要的调整,从而使政策能够更好地实现预期的目标 地实现预期的目标。假定政策的大部分效 效的状况,并对政策的取向和力度作必要的调整,从而使政策能够更好地实现预期的目标 应要在较长的时间后产生,在这段时间内经济形势可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甚至可能会变得相反,这样就很难证明 货币政策的预期效应能否实现,甚至还可能成为扩张通货膨胀或者加剧经济紧缩的助推器。因此,中央银行在制 定货币政策时必须考虑时滞的影响,以正确地选择实施的时机并预期政策实施的效果。 (3)我国的货币政策效果也存在时滞 针对经济生活中出现的总有效需求不足、物价水平持续下跌、经济增长速度减慢的通货紧缩形势,人民银行 自 1998 年起开始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增加货币供应量、调整信贷结构,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但在实 施起一两年之后, 货币政策的效果似乎不大, 通货紧缩的趋势仍未得到缓解, 需求不足的问题也未得到根本解决。 这其中一个原因便是货币政策存在时滞的问题。由于经济体制不合理等原因,我国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存在着传 导不畅的问题;而且一般说来,扩张时期的货币政策时滞相对要长一些。在经过了一两年的时滞之后,2000 年 以来,我国的经济景气逐步回升,M1、银行贷款逐步增加,货币政策效应明显显现。16 凯恩斯陷阱“凯恩斯陷阱”是指当利率非常低时,LM 曲线为水平线的情况,在这段区域财政政策将十分有效,而货币 政策将完全无效。这是因为,LM 水平,说明利率已降到了很低的程度,以至于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成为无限大。 这时人们持币而不买债券的利息损失是极小的,可是,如果去买债券则资本损失风险极大(由 r 极低时债券价格 极高,人们会认为这样高的债券价格,只会下跌不会再涨,从而买债券资本损失风险极大) ,所以,人们不管有 多少货币都只想保持在手中。 这时。 国家货币当局想用增加货币供给来降低利率以刺激投资, 是不可能有效果的。 (2)此时,如果政府用增加支出或减少税收的财政政策来增加总需求,效果会很显著。因为政府实行这类 扩张性财政政策向私人部门借钱,并不会使利率上升,从而对私人投资不产生“挤出效应” ,这就是说,在“凯 恩斯陷阱”中,即使 IS 不垂直而向右下方倾斜,政府实行财政政策效果也会很高。 (3)20 世纪 90 年代末期,我国宏观经济形势类似于“凯恩斯陷阱”所描述的情况。自 1996 年我国宏观经 济成功实现“软着陆”到 20 世纪 90 年代末期,我国宏观经济一直未摆脱“通货紧缩”的阴影,主要表现在经济 增长率不断滑坡,物价水平持续下跌。此时,为了摆脱通货紧缩的阴影,中央政府采取了以扩大内需为目的的积 极财政政策。 每年发行巨额国债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投资。 几年的实践证明, 积极财政政策对拉动经济增长, 抑制经济衰退,起到了十分明显的作用,同时,这种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并未产生巨大的“挤出效应” 。而我国人 民银行所采取的宽松的货币政策却并非达到理想的效果,中央银行虽多次降息,并且我国目前利率己大大低于历 史水平及同期国外水平,但居民储蓄却飞快增长,2000 年已突破 60000 亿元人民币.同时,我国的 M1 和 M2 每年 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但并未使私人投资发生明显的增长。因此,目前我国所实行的积极财政政策对刺激经济增 长效果十分明显,但宽松的货币政策效果并不显著,这符合“凯恩斯陷阱”的基本特征。 但是, 我国的经济问题实际上是十分复杂的。 “流动性陷阱” 并不能完全说明我国 90 年代未经济问题的原因, 它只能为经济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参考。解决我国的经济问题必须从我国的实际问题出发,比如,经济结构(产 业结构地区结构)问题,人们的消费习惯,正处于经济转型时期,以前的体制问题的暴露等等;但从总体上来看, 我国仍应该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但在货币政策方面,在加快金融体制改革,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同时,应 把宽松的货币政策转变为稳健的或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以免为经济起动后埋下通货膨胀的隐患。17 当前西方宏观经济政策方面的基本分歧除去宏观经济学的理论共识之外,西方经济学家们至今仍未解决的一些争论问题依然存在。这些争论主要表 现在关于宏观经济政策方面。具体说来,这些争论是: (1)经济政策的决策者是否应该努力去稳定经济 赞成的意见认为,经济的活动本身并不总是处于较好的状态,它会呈现出一种不可避免的起伏变动和经济周 期之中。经济活动的上下起伏既会影响资源的配置效率,影响经济的正常发展,也会影响人们的福利状况。根据 宏观经济学的有关理论,经济政策的决策者既然有可能借助宏观经济政策(主要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短期 内影响总需求,在长期内影响总供给,从而影响经济活动。那么,借助于上述手段,缓解经济波动,稳定社会经 济,对于社会来说,就是一件好事。所以,经济政策的决策者应该努力去稳定经济。 反对的意见认为,尽管在理论上,借助于宏观经济政策可以稳定宏观经济,但是,在实践运用上,却存在着 较大的障碍。这是因为,任何政策的实施都不可能立即见效,都会存在一定的时滞。为此,经济政策的决策者要 想采取稳定经济的政策,就必须能够准确地预期到政策真正发生作用的时滞和未来的经济状况。由于这种预期非 常困难,无法保证其准确性和及时性,所以,经济政策决策者稳定经济的政策实践,不仅不能真正起到稳定经济 的作用,反而会在实际上加剧宏观经济的波动。持有这种意见的经济学家认为,历史上大的经济波动和萧条,往 往就是由错误的稳定政策推动的。所以,不当的干预还不如不干预。二者相比,不当的干预比不干预会带来更大 的伤害。因此,经济政策的决策者不应当为稳定经济而努力。 (2)货币政策应该是规则的还是相机抉择的 一部分经济学家认为,货币政策应该按照规则来制订。因为相机抉择存在两个问题:其一是,它无法限制无 能的决策者,也不能限制滥用权力。这样,很难保证某些决策者在制订和运用货币政策时会有稳定经济之外的考 虑(比如,运用某种政策来为某个政治家的选举服务) 。这样做的结果,可能反而加剧了经济的不稳定。其二是, 相机抉择的货币政策也许会引起更高的通货膨胀水平。 由于决策者也许在短期内遇到的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的交 替关系,再加上公众在通货膨胀条件下无法消除的通货膨胀预期,使他们无法真正达到零通货膨胀的目标。充其 量,他们只能以某种程度的通货膨胀来实现较低的失业率。决策者的宣言与政策实践结果的不一致,会在一定程 度上丧失人们对他们的信任。于是,人们不再相信决策者关于其政策结果的预言。人们对通货膨胀的预期往往高 于政策的结果。而通货膨胀预期越高,其后的通货膨胀结果也越高。这也就是有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向上移动的 情况。 鉴于这种情况,货币政策就不能是相机抉择的,而只能是按规则行事的。按规则行事的货币政策将会始终按 照一个不变的、与经济增长速度相一致的比率来增加货币供给。这将消除政策决策者的无能和权力的滥用,也可 以避免“政治性的经济周期” 。此外,这也会消除政策性宣言与实际结果的不一致,防止有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 向上移动的情况发生。 另一部分经济学家认为,不能实行规则的货币政策,而应该实行相机抉择的货币政策。他们认为,相机抉择 的货币政策尽管有缺点,但是,其最大的优点是具有灵活性。由于经济活动具有不确定性,政策决策者不可能事 先考虑到一切情况,提前做好一切准备工作。所以,最好的办法是任命最适当的人选去掌握货币政策,根据实际 经济情况,自由地、灵活地处理问题。持有上述意见的经济学家认为,反对意见提出的相机抉择引出的问题有假 想的成分。实际上,并不会产生那么明显和那么严重的问题。真正的问题在于,制定货币规则固然很好,但实际 上无法真正在好的规则上达成共识。在无法达成好的共识之前,社会只能采用相机抉择的货币政策。由此可见, 相机抉择的货币政策是社会从实际出发的一种可行的选择。 (3)中央银行是否应该把零通货膨胀作为目标 通货膨胀会给社会带来一定的危害和不必要的成本。但是,经济学家们对此的看法却有所不同。 一些经济学家认为,这种危害或成本至少在温和的通货膨胀情况下并不大,因此,温和的通货膨胀是可以容 忍的。另外一些经济学家却认为,即便是温和的通货膨胀,其危害和成本也是相当大的。所以,公众不喜欢通货 膨胀,特别不喜欢通货膨胀的加快。他们把通货膨胀当作重要的社会问题之一。18 赞成把零通货膨胀作为中央银行政策目标的经济学家认为,究竟要不要以零通货膨胀为目标,需要以达到零 通货膨胀的成本大小来判断。菲利普斯曲线表明,降低通货膨胀要以暂时较高的失业率和较低的产量为代价。当 人们了解到这种代价的暂时性后,通货膨胀预期将会下降。这就会改善菲利普斯曲线的短期交替关系。在预期调 整后。在长期中,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的替代关系将不复存在。可见,降低通货膨胀是一项暂时有成本而长期有 好处的政策。当反通货膨胀造成的暂时性经济衰退过去之后,零通货膨胀的好处就会到来,并将持续下去。具有 远见卓识的政策决策者当然应该选择这种长远有好处而暂时会付出一些代价的政策。 此外,降低通货膨胀的代价在实际上并没有一些人所想得那么大。如果人们非常信任货币当局,或者货币当 局能够宣布一种可信的承诺,则通货膨胀预期就会更低,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的替代关系将更好地改善。降低通 货膨胀的成本就会更小。 当然,零通货膨胀也是一个很好的、使人放心的最终目标,它比任何其他指标更能够表明物价稳定和通货膨 胀成本的完全消除。 反对把零通货膨胀作为中央银行政策目标的经济学家认为,尽管物价稳定是受欢迎的,但是,与温和的通货 膨胀相比,零通货膨胀并没有太大的好处,而且为了实现零通货膨胀需要付出较大的代价。牺牲率的估算表明, 为降低 1%的通货膨胀,需要减少年产量的 5%左右。而反通货膨胀的社会代价更大,因为收入分配的不平均,降 低通货膨胀的代价对社会上的低收入者就显得更加沉重。从另一方面说,温和通货膨胀的代价并不是很大。如果 社会的生产率不能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并不会仅仅由于通货膨胀率的降低而得到提高。考虑到政策决策者可 以在实际上不降低通货膨胀而减少许多通货膨胀成本的话, 则以持久性的经济衰退和失业增加来降低温和的通货 膨胀,就是不可取的了。所以,反对把零通货膨胀作为中央银行政策目标的经济学家认为,不去追求零通货膨胀 目标,学会在温和的通货膨胀下生活,也许是更可取的。 (4)政府是否应该实行平衡预算 主张政府应该实行平衡预算的经济学家认为,政府财政赤字会造成政府债务,而政府债务则将负担强加在子 孙后代纳税人身上。当这些债务及其累计的利息到期时,子孙后代纳税人将不得不支付较高的税收额,从而影响 自己的生活与福利。当然,他们也可以选择借新债还旧债的办法,将负担继续转嫁给下一代。另外,预算赤字会 降低公共储蓄或形成负的公共储蓄,引起实际利率上升和投资减少,最终产生产量和收入降低的后果。出于上述考虑,主张政府应该实行平衡预算的经济学家认为,预算赤字只能在战争时期和经济暂时衰退的时 期出现,而一般情况下,不应该出现。正常情况只能与正常的平衡预算相适应。反对政府实行平衡预算的经济学家认为,预算赤字的问题被主张政府应该实行平衡预算的经济学家夸大了。 诚然,预算赤字造成的政府债务会对年轻人形成负担,但是,这种负担与他们一生的收入相比并不算大。另外, 不能孤立地看待预算赤字的影响,应该把其他政策与预算赤字结合起来通盘考虑。从政府来看,可以通过调整社 会保障政策来缓解预算赤字带来的影响。从家庭来看,上一代人也可以采取诸如增加储蓄的办法来防止下一代人 生活质量的下降。再说,政府也可以从长计议,将债务在一个更长的时间内分布开来,或者说,将债务在多代人 之间传递下去,而这样的传递是没有终点的。况且,政府实行预算赤字的办法是为了推动经济增长。当经济增长 时,下一代人的负担自然会减轻。所以,政府不应该实行平衡预算。19 (5)应该不应该为了鼓励储蓄而修改税法 赞成为了鼓励储蓄而修改税法的经济学家认为,一国的储蓄率高低是其能否实现长期繁荣的重要因素。较高 的储蓄率为较高的投资率提供了可能,而较高的投资率又会推动经济增长,推动就业和收入的增加。如果能够通 过有关的税收法律对人们产生足够的储蓄激励或吸引力,国家就会得到更多的储蓄,最终会引起经济的繁荣。但 是,现实中,经济的有关法规中对储蓄征税太高,对某些形式的资本收入进行双重征税的规定,都严重影响了储 蓄的增长。此外,遗产税、某些社会福利和医疗援助也都会妨碍对储蓄增加的激励。所以,为了鼓励储蓄从而促 进资本的增长,应该考虑对税制和税法实行修改,比如,将以所得税为中心的税收制度和税法改为以消费税为中 心的税制和税法。 反对为了鼓励储蓄而修改税法的经济学家则认为,尽管增加储蓄是一件好事,可是,税收政策并不以鼓励储 蓄为惟一目的。如果仅仅为了鼓励储蓄而修改税法,却可能给那些承受能力最弱的人增加了负担,这就违背了税 收负担必须公平地分配的原则。首先,因为高收入家庭的储蓄比例高于低收入家庭,所以任何鼓励储蓄的税收变动将趋向于高收入家庭。而 且,从税收优惠退休金账户来说,也会通过减少那些可以利用这些账户的富人的税负,来迫使政府增加穷人的税 负。 其次,许多研究表明,储蓄比较缺乏弹性,就是说,储蓄量的变动对于储蓄收益并不很敏感。因而,想通过 减少对资本收入征税来提高实际收益的税法,将使富人更富,却未见得能使储蓄增加更多。 再者,经济理论也不能确定,高收益率就一定可以增加储蓄。因为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二者谁大谁小,是不 确定的。一方面,替代效应会增加储蓄。因为较高的储蓄收益率会增加储蓄者未来的收入,进而可以增加他们未 来的消费,使他们愿意减少当前的消费而增加储蓄。另一方面,收入效应会减少储蓄。因为,既然较高的储蓄收 益率会增加储蓄者未来的收入,所以,当前家庭少储蓄一些也不会影响未来的消费水平。当二者相抵消,或者收 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时,通过降低资本收入税来提高收益率就不会增加储蓄。 此外,反对为了鼓励储蓄而修改税法的经济学家还认为,实际上,增加国民储蓄的途径并不限于税收优惠。 比如说,减少财政预算赤字将会增加公共储蓄,而增加对富人的税收来减少财政预算赤字,就恰好可以增加公共 储蓄,并增加了子孙后代的繁荣。 由此可见,在考虑到公共储蓄的情况下,鼓励储蓄的税法可能会减少政府收入,增加预算赤字。因为,在这 种情况下,如果私人储蓄的增加不能大于预算赤字的增加的话,增加储蓄激励的税法也许会使问题更加恶化。20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配合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配合形式及其适应的范围答: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国家调控宏观经济的两大政策。总的来说,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调控目标都是 一致的,但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各自使用的政策工具和作用不尽相同,各有其局限性。因此,为了达到理想的 调控效果,通常需要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配合使用。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形式列表 5.1 如下: 双松政策 经 济 背 景 社会需求严重不足,生产资 源大量闲置,解决失业和刺 激经济增长成为宏观调控首 要目标 双紧政策 社会总需求极度膨胀,社 会总供给严重不足,物价 大幅攀升,抑制通胀成为 首要目 标 紧财政松货币 政府开支过大, 物价 基本稳定, 经济结构 合理, 但企业投资并 不旺盛, 促使经济较 快增长成为主要目 标 紧货币松财政 通胀与经济停滞并 存, 产业结构和产品 结构失衡,治理滞 胀、 刺激经济增长成 为首要目标具 体 政 策财政扩大支出降低税率;同 时央行采取扩张性的货币政 策,增加货币供应,降低市 场利率,以抵消财政政策的 “挤出效应”财政削减政府支出,提高 财政削减政府支出, 紧的货币政策同时 税率; 央行紧缩货币政策, 提高税率 实施减税和增加财 减少货币供应,调高利率 政支出, 利用财政杠 杆调节产业结构和 产品结构除了以上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使用的一般模式,财政、货币政策还可呈中性状态。中性的财政政策,指财 政收支量入为出、自求平衡的政策。中性的货币政策,是指保持货币供应量合理、稳定地增长,维持物价稳定的 政策。若将中性货币政策与中性财政政策分别与上述松紧状况搭配,又可产生多种不同配合。下面对上表的四种 主要形式画图说明。 (1)松的财政政策与松的货币政策配合。即财政和银行都向社会注入资金,使社会的总需求迅速得以扩张, 对经济活动产生强烈的刺激作用。这种政策配合适用于出现严重的经济衰退,经济生活中存在着大量未被利用的 闲置资源。从 IS―LM 图上来看,表现为在利率 r 基本不变的情况下,社会总需求 Y 大幅增加(见图 5.11) 。图 5.11 社会总需求与利率之间的关系 (2)紧的财政政策和紧的货币政策配合。即货币当局回收贷款、收缩银根从而压缩社会总需求;同时财政 部也压缩财政支出、提高税率,增加其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减少社会货币量。这种双重压缩会使社会上的货币供 应量明显减少,社会总需求得以迅速收缩。21 这种政策配合适用于扭转严重的经济过热,抑制恶性通货膨胀,但要防止出现经济萎缩。从 IS―LM 图上来 看,表现为在利率 r 基本不变的情况下,社会总需求 Y 大幅减少(见图 5.12) 。图 5.12 社会总需求与利率之间的关系 (3)紧的财政政策与松的货币政策配合。即财政部严格控制财政支出,财政收支保持平衡甚至盈余;而银 行则根据经济发展需要,采取适当放松的货币政策,增加货币供给量。这种政策配合适用于经济处于萎缩而财政 赤字较大的情况。从 IS―LM 图上来看,表现为利率 r 大幅降低,而社会总需求 Y 变化不大(见图 5.13) :图 5.13 社会总需求与利率之间的关系 (4)松的财政政策和紧的货币政策配合。即银行收缩银根,严格控制货币供应量,同时国家财政采用赤字 方法扩大支出。这种政策适用于经济比较繁荣而投资支出不足的情况,在经济得到适当紧缩的同时增加投资,中 和金融紧缩过强可能带来的消极作用。从 IS―LM 图上来看,表现为在利率 r 大幅升高的同时,社会总需求 Y 变 化不大(见图 5.14) :图 5.14 社会总需求与利率之间的关系22 (3)我国近几年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配合情况 (4) 联系到中国近几年的实际情况,自从 1997 年我国出现有效需求不足、物价总水平持续下降、经济增长速度 放慢的情况以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配合便愈益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从 1998 年以来,我国开始实行“积 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前后多次共增发 5100 亿国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高新技术企业和中 小企业的资金支持;连续八次降息、增加货币供给量、改善信贷结构、促进商业银行改革等等。这些政策措施对 扩大内需、改善通货紧缩形势、促进经济增长起了很大的作用。这可以说是在社会总需求不足情况下的“双松” 政策在中国特殊实际中的一次具体运用。 我国 2004 年和 2005 年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配合情况和效果请结合实际情况自己分析。中国的宏观经济政策搭配实践。 中国的宏观经济政策搭配实践。, 答:第一阶段(1988 年 9 月至 1990 年 9 月)“紧财政紧货币”的双紧政策。从 1988 年初开始,中国经济 进入过热状态,表现为经济高速增长(工业产值增幅超过 20%) 、投资迅速扩张(1988 年固定资产投资额比 1987 年增长 18.5%) 、物价上涨迅速(1988 年 10 月物价比上年同期上升 27.1%) 、货币回笼缓慢(流通中的货币增加 了 46.7%)和经济秩序混乱。在这种形势下,中国于 1988 年 9 月开始实行“双紧”政策。具体措施有:收缩基 本建设规模、压缩财政支出、压缩信贷规模、严格控制现金投放和物价上涨、严格税收管理等等。 “双紧政策” 很快见效, 经济增长速度从 20%左右跌至 5%左右,社会消费需求大幅下降,通货膨胀得到遏制, 1990 年第三季度物价涨幅降到最低水平,不到 l%。 第二阶段(1990 年 9 月至 1991 年 12 月)“紧财政松货币”的一紧一松政策。在“双紧政策”之后,中国 , 经济又出现了新的失衡。表现为市场销售疲软,企业开工不足,企业资金严重不足,三角债问题突出,生产大幅 下降。 针对上述情况,从 1991 年初开始,实行了松的货币政策,中央银行陆续多次调低存贷款利率,以刺激消费、 鼓励投资。这些政策在实施之初效果并不显著,直到 1991 年下半年,市场销售才转向正常。 第三阶段(1992 年 1 月至 1993 年 6 月)“松财政松货币”的双松政策。1992 年,财政支出 4.426 亿元,其 , 中财政投资 l670 亿元,分别比年初预算增长 107%和 108%, ,信贷规模也大幅度增长,货币净投放额创历史最高 水平。 “双松政策”的成效是实现了经济的高速增长,1992 年 GDP 增长 12.8%,城市居民人均收入增长 8.8%,农 村居民人均收入增长 5.9%。但是“双松政策”又带来了老问题,即通货膨胀加剧、物价指数再次超过两位数; 短线资源再度紧张。 第四阶段(1993 年 7 月至 1996 年底)“适度从紧的财政与货币政策” , 。具体措施有:控制预算外投资规模; 控制社会集资搞建设;控制银行同业拆借;提高存贷利率等等。与 1988 年的紧缩相比,财政没有大动作,但货 币紧缩力度较缓。 适度的“双紧政策”使我国的宏观经济终于成功实现了“软着陆” 。各项宏观经济指标表现出明显的改善: 1996 年 GDP 的增长率为 9.7%,通货膨胀率降为 6.1%;外汇储备达到 1000 多亿美,这次政策配合实施被认为是 中国治理宏观经济成效较好的一次,为中国以后实施经济政策积累了正面的经验。 第五阶段(1997 年至 2004 年) ,稳健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1997 年到 1998 年,中国经济发展经受 了亚洲金融危机和国内自然灾害等多方面的冲击。 经济问题表现为通货紧缩式的宏观失衡, 经济增长的力度下降, 物价水平持续下降,失业增加,有效需求不足,出口不振等。面临新形势,中国政府实施了较有力度的财政扩张 政策,其措施是大量发行国债,投资于基础设施方面的建设;实施适当的货币政策, 连续下调人民币存贷款利率, 改革商业银行体系等。这些政策使中国经济成功地应对了亚洲金融危机的挑战,保持的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 第六阶段(2005 年开始) ,稳健的货币政策和稳健的财政政策。稳健财政政策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控 制赤字、调整结构、推进改革、增收节支” 。随着财政政策由“积极”向“稳健”的转变,财政在经济社会协调 发展中的职能作用将发挥得更为积极。23 相关知识点分析 相关知识点分析稳健的财政政策介绍(1)背景:2003 年下半年以来,我国经济开始走出通货紧缩的阴影,呈现出加速发展的态势。但也出现了 背景: 背景 部分行业和地区投资增长过快等问题,资源对经济增长的制约越来越明显,并带来煤、电、油、运供求紧张的局 面。同时,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连续多年减产,粮食供应靠挖库存维持平衡,粮价逐步攀升,带动了居民消费品 价格的明显上升,通货膨胀压力逐渐加重。党中央、国务院见微知著、适时适度、区别对待、标本兼治地进行了 一系列宏观调控并已取得了积极成效,初步消除了经济发展中的不健康不稳定因素,避免了经济出现大的波动, 保持了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当然,也必须清醒地看到,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虽有缓解,但基础不巩固,问题 还没有完全解决,主要是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的机制尚不稳固,固定资产投资反弹压力很大,能源、运输等瓶颈 约束依然突出,物价上涨压力明显增加。这表明,经济结构调整、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任务仍然 十分艰巨。因此,中央决定 2005 年要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 1998 年以来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 有效地抵御了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 每年拉动 GDP 增长 1.5~2 个百分点, 推动了经济结构调整,有力促进了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发展,功不可没。但积极财政政策的实质是扩张性的财政政 策,当通货膨胀逐渐成为影响宏观经济发展的压力时,继续实施这一政策,不仅不利于控制固定资产投资的过快 增长,而且易于形成逆向调节;不仅不利于减缓通货膨胀的趋势,而且易于加剧投资与消费比例失调程度,加大 经济健康运行的风险和阻力。因此,积极财政政策应当适时转向。此外,目前投资规模较大,社会资金较多,也 有条件调整财政政策的取向。 另一方面,目前我国经济又并非全面过热,经济社会发展中还有农业、教育、公共卫生、社会保障等许多薄 弱环节亟待加强,而且没有强烈信号表明近期会发生高通货膨胀,因此,积极财政政策不宜一下子转向紧缩的财 政政策。 在这种情况下,中央提出 2005 年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是符合我国现阶段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和宏观调控 的客观需要的,是又一次科学的相机抉择。 (2)内容: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也就是经济学讲的中性财政政策) 内容: ,主要是要服从服务于改革发展大局, 内容 服从服务于中央宏观调控大局,宏观上既要防止通货膨胀的苗头继续扩大,又要防止通货紧缩的趋势重新出现; 既要坚决控制投资需求膨胀,又要努力扩大消费需求;既要对投资过热的行业降温,又要着力支持经济社会发展 中的薄弱环节。政策核心是松紧适度,着力协调,放眼长远。具体说来,要注重把握“控制赤字、调整结构、推 进改革、增收节支”十六个字。 控制赤字,就是适当减少财政赤字,适当减少长期建设国债发行规模,近期中央财政赤字规模大体保持在 3000 亿元左右。随着 GDP 的不断扩大,财政赤字占 GDP 的比重会不断下降,预计明年将降至 2%左右。 调整结构,就是要进一步按照科学发展观和公共财政的要求,着力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和国债资金投向结构。 资金安排上要区别对待, 有保有压,有促有控。对与经济过热有关的、 直接用于一般竞争性领域的“越位”投入, 要退出来、压下来;对属于公共财政范畴的,涉及到财政“缺位或不到位”的,如需要加强的农业、就业和社会 保障、环境和生态建设、公共卫生、教育、科技等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不仅要保,还要加大投入和支持的 力度,努力促进“五个统筹”和全面协调发展。 推进改革,就是转变主要依靠国债项目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方式,按照既立足当前,又着眼长远的原则,在 继续安排部分国债项目投资,整合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保证一定规模中央财政投资的基础上,适当调减国债项 目投资规模,腾出一部分财力,用于大力推进体制和制度改革创新,为市场主体和经济发展创造一个相对宽松的 财税环境,建立有利于经济自主增长的长效机制。 增收节支,就是在总体税负不增或略减税负的基础上,严格依法征税,确保财政收入稳定增长,同时严格控24 制支出增长,在切实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上花大力气,下大功夫。当前,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体制改革的任 务还很艰巨,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些薄弱环节亟待加强,国内外政治经济环境也面临一些不确定因素,需要花钱的 地方还很多,增收节支工作绝对不能放松。在部分地区、行业投资仍然偏热的情况下,强调增收节支还有利于控 制总需求。为此,一要依法加强税收征管,堵塞各种漏洞,切实做到应收尽收。依法清理和规范税收优惠政策, 严格控制减免税。二要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保证重点支出需要,各项财政支出都要精打细算。三要在继续深化 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建立财政资金绩效评价制度,加强监督检查,严格管理,坚决制止铺张浪 费、花钱大手大脚的行为,把该花的钱花好、管好、用好,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的规范性、安全性和有效性, 通过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来替代一定的财政资金的增量需要。四要科学使用预算执行中的超收,一般不能做 刚性支出和投资安排。功能财政论: ,是关于国家财政活动不能仅以预算平衡为目的,而应以充 功能财政论:亦称“职能财政论”或“机能财政论” 分发挥财政的经济职能, 保持整个经济稳定发展为目的的理论。 美国经济学家勒纳于 20 世纪 40 年代明确提出 “功 能财政”的预算准则。他认为,功能财政论的核心思想在于,政府的财政政策、政府的开支与税收、政府的债务 收入与债务清偿、政府的新货币发行与货币收缩等等政策运用,都应该着眼于这些举动对经济所产生的结果,而 不应该着眼于这些举动是否遵循了既定的传统学说,顾虑这些传统学说是否好听。也就是说,在勒纳看来,财政 预算应从其对经济的功能着眼,不能够只是以实现年度预算收支平衡作为财政的最终目标。政府应充分发挥财政 支出、税收、国家债务等财政分配工具来调节经济。为消除失业和通货膨胀,需要经常调整总支出。当总支出太 低时,增加政府支出;当总支出太高时,增加税收。为获得导致最需要的投资水平的利息率,利用政府举债或债 务清偿,调整社会持有的货币和公债的相对份额。同时,在必要时,政府可以印刷钞票、窖藏货币或毁掉货币。 总之, “功能财政论”的意图是要政府不必局限于年度预算收支平衡,而应当保持国民经济整体的均衡。但是, 功能财政理论是一个宏观静态而非宏观动态的理论,它只对短期的周期波动问题提供了部分解决方案,而完全忽 视了长期经济增长问题。而且,由于在发展中国家,主要经济问题是需逐渐提高投资率和储蓄率,而不仅是通过 调整总支出来治愈衰退和通货膨胀,因而它不适用于发展中国家。用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分析储蓄变动对均衡国民收入有什么影响? 用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分析储蓄变动对均衡国民收入有什么影响?25 答:以两部门经济为例,国民收入均衡的条件是 S=I,图 1 即为由储蓄和投资决定国民收入的模型。图 1 储蓄曲线和投资曲线相交决定收入 在图 1 中,S0 与 I 交于 E0,表示最初的储蓄等于计划投资,E0 点决定了均衡收入水平为 Y0。若人们比以前更 倾向于储蓄,从而使 S0 左移至 S1,并与计划投资 I 交于 E1 点,此时,均衡的国民收入为 Y1,Y1&Y0。可见,储蓄 增加导致国民收入减少。相反,若人们比以前更倾向于减少储蓄,从而使 S0 右移至 S1,并与计划投资 I 交于 E2 点,此时,均衡的国民收入为 Y2,Y2&Y1,可见,储蓄减少能使国民收入增加。 增加储蓄会导致国民收入水平下降,减少储蓄能使国民收入水平上升。这是凯恩斯主义的观点。由此得出一 个看来是自相矛盾的推论:节制消费、增加储蓄会增加个人财富,对个人是件好事。但由于会减少国民收入,引 起经济萧条,对整个社会来说却是坏事;增加消费或减少储蓄,会减少个人财富,对个人是件坏事,但由于会增 加国民收入,使经济繁荣,对整个社会来说却是好事。这就是所谓的“节俭的悖论” 。IS- 模型是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的核心? 怎样理解 IS-LM 模型是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的核心? 答:凯恩斯理论的核心是有效需求原理,认为国民收入决定于有效需求,而有效需求原理的支柱又是边际消 费倾向递减、资本边际效率递减以及心理上的流动偏好这三个心理规律的作用。这三个心理规律涉及四个变量: 。在这里,凯恩斯通过利率 边际消费倾向(MPC) 、资本边际效率(MEI) 、货币需求( M d )以及货币供给( MS ) 把货币经济和实物经济联系起来,打破了古典学派把实物经济和货币经济分开的两分法,认为货币不是中性的, 货币市场上的均衡利率要影响投资和收入,而产出市场上的均衡收入又会影响货币需求和利率,这就是产品市场 和货币市场的相互联系和作用。但凯恩斯本人并没有用一种模型把上述四个变量联系在一起。汉森、希可斯这两 位经济学家则用 IS―LM 模型把这四个变量放在一起,构成一个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之间相互作用共同决定国民 收入与利率的理论框架,从而使凯恩斯的有效需求理论得到了较为完善的表述。应该说凯恩斯主义的经济政策包 括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是使用 IS―LM 双重均衡模型展开分析的。因此 IS―LM 模型是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 的核心。26 说明货币市场的自动均衡机制。 说明货币市场的自动均衡机制。 答:货币市场的均衡是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两种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图2 如图 2:曲线 L 表示货币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表明货币需求与利率成反向变动关系。M 表示货币供给 曲线,垂直于横轴,表明货币量与利率无关。货币市场的自动均衡是这样实现的:如果货币供给超过货币需求, 如图,当利率为 r1 时,货币需求量为 M1 而货币供给量为 M0,货币供给超过货币需求,人们会感到持有的货币太 多,就会用多余的货币买进债券,引起债券价格上升,这将使利率不断下降,只要货币供给超过货币需求,利率 将不断下降, 直至货币供给等于货币需求, 即图中的 E 点, 利率将保持在 r0 的水平上不动, 货币市场实现了均衡。 反之,如果货币供给小于货币需求,如图中利率水平为 r2 时,货币供给量为 M0,货币需求量为 M2,M0&M2,此 时人们会感到持有的货币太少,将卖出部分债券以增加货币持有量,这将引起债券价格下降,利率上升,同理, 只要货币供给小于货币需求,利率将不断上升,直至二者相等为止,最终也将调整到均衡点 E 点,使货币市场实 现了均衡。可见,当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出现失衡时,在利率机制的自发作用之下,最终将使货币市场重新实现 均衡。试述开放经济中储蓄投资均衡的决定。 试述开放经济中储蓄投资均衡的决定。 开放经济中储蓄投资均衡的决定27 答:储蓄即国民收入扣除消费的余额,投资即对投资品实物资产的购买。在实物经济中,储蓄就是投资,投 资就是储蓄,储蓄和投资是同时决定的。但在货币经济中,储蓄决策与投资决策发生了分离,储蓄不再是投资, 投资者也不一定要进行储蓄积累,储蓄和投资不是同时决定的,在事前意义上也不一定相等,于是出现了储蓄投 资的均衡、非均衡问题。在封闭条件下,储蓄投资的非均衡可以通过对利率和收入的调节而趋于均衡。而在开放 条件下,储蓄与投资的关系又会由于国外储蓄的流入和对外投资而得到调节。 国民储蓄的形成是政府、家庭和企业支配国民收入的结果,在国民收入一定的条件下,一国可以通过不同的 方式和手段进行储蓄的动员,其储蓄的规模也会由于其储蓄动员方式和手段的不同而不同。在传统体制下,国家 通过对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过程的直接控制来决定储蓄或积累,因而可以保证较高的储蓄率或积累率,并且国 家可以根据情况调整储蓄率或积累率。随着经济体制的转变,政府不能直接决定社会总储蓄率,因为企业和家庭 成为重要的储蓄主体,它们根据市场条件特别是相对价格条件决定可支配收入在储蓄与消费之间的分配比例。但 这并不意味着储蓄率是一个确定的量,因为一方面,政府储蓄的多少影响着社会储蓄的规模,另一方面,政府可 以通过不同形式和手段影响社会储蓄的形成。从理论上说,国民储蓄有一个可变的区间,实际的国民储蓄处在区 间的哪一点上,取决于国民储蓄的社会成本曲线和社会收益曲线的形状。 在流行的理论中,储蓄是没有成本的,只是把它看作收入用于消费后的剩余部分。可支配收入一部分用于消 费,剩余部分用于储蓄,储蓄的使用者虽然要支付一定的代价给储蓄者,但这成为储蓄者的收益的一部分,社会 显然并没有为这些储蓄支付任何代价,因此并不构成社会意义上的成本。但是从储蓄的构成看,这种类型的储蓄 只是社会总储蓄的一部分,还有一部分国民储蓄的形成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或成本。这一方面是因为动员储蓄的 努力往往导致相对价格扭曲或比例失调,进而导致国民收入的损失。例如,传统体制下,为增加储蓄积累,国家 人为地压低农副产品价格,抬高工业产品的价格,通过价格剪刀差,把农业中的大部分剩余产品甚至必要产品的 一部分集中起来用于积累,结果影响了农业的发展,导致农业部门生产的国民收入的减少。农业的这种损失可以 看作国家为动员农业储蓄, 增加积累而付出的成本或代价。 另一方面, 一些强制性储蓄措施也会导致同样的结果, 如通货膨胀。同时,储蓄的增加可能引起需求的不足,进而导致产出的下降,由此带来国民收入的损失。我们把 国内储蓄形成中带来的国民收入损失看作是增加国民储蓄引致的成本。一般说来,储蓄在一定限度内不会引起需 求不足和相对价格扭曲或比例失调,不会导致国民收入的损失。然而,一旦储蓄的增加伴随需求的减少或相对价 格的扭曲,储蓄增加必然伴随其成本的增加。储蓄增加达到一定程度,其成本曲线将变成垂直线,也就是说储蓄 增加达到一定点将达到最大,我们把这一点称为国民储蓄的临界点。据此我们认为,国内可利用的储蓄包括两部 分,一是没有引致成本的国民储蓄,这部分储蓄在图 3 中相当于 OA,二是存在引致成本的国内储蓄,这部分在 图 3 中相当于 AB。根据这种分析,可以画出总储蓄的成本曲线或供给曲线 AT。图 3 中横轴代表储蓄或投资,纵 轴表示储蓄造成的国民收入损失和投资带来的国民收入,OA 表示没有成本的储蓄供给,AB 表示带来成本的储 蓄供给,D 点表示国内储蓄的临界点。图 3 储蓄投资均衡储蓄能够为投资提供资金来源,投资带来的国民收入可以看作是国民储蓄的收益。假定宏观投资同微观投资 一样受收益递减的制约,初始单位投资带来的国民收入可能是递增的,但达到一定程度后,单位投资带来的国民 收入递减,如图 3 中 I 线所示。如果不考虑外国储蓄,本国储蓄动员可达到临界点,相应地,投资应确定在等于 国内最大储蓄点 B,在这一点带来的国民收入最大。 按照临界点上的引致成本和收益,国内投资需求应为 OC,国内可动员的最大储蓄量为 OB,这时存在二者之差28 为 BC。这就是该国宏观上的储蓄投资缺口。由于这种储蓄投资缺口是假定国内储蓄动员达到临界点,并按照临 界点的成本收益确定投资需求,所以这种情况反映了该国储蓄的绝对短缺,因此可称为绝对储蓄投资缺口。相比 之下,我们把封闭经济条件下决定的最大投资与没有引致成本的储蓄(图 3 中等于 OA)之差称为一般储蓄投资 缺口。理论上讲,对于绝对储蓄投资缺口必须由外资来弥补,而对于一般储蓄投资缺口则既可以通过动员国内储 蓄来弥补,也可以通过引进外资来弥补,或者部分依赖于国内储蓄动员来弥补,部分依赖于国外储蓄来弥补。 需要指出的是,存在一般性储蓄投资缺口的国家,可能存在绝对性储蓄投资缺口,也可能不存在这种缺口, 甚至可能存在储蓄相对过剩的情况。 4 表示的就是既存在一般储蓄投资缺口, 图 同时也存在储蓄相对过剩的情况。 图 4 中}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级微观经济学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