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于小学毕业初中如何衔接和初中的衔接段,要做好什么准备?暑假该干些什么?已经报了一个兴趣班了。

点标签看更多好帖
更新于& 15:30
下个学期女儿就要上一年级了,我怕到时学习会跟不上所以暑假给她报了珠心算和汉语拼音入门,本来我们还有舞蹈跟刚琴课要上的,老公说我给孩子的学习压力太大了,烦啊,是不是太多了。
TA共获得:
评分共:0 条
发表于 14:29
暑假本身学校就会给她安排作业 课程方面我觉得可以报一门她最弱的 然后艺术类的报一门就够了
TA共获得:
评分共:0 条
高潮时享受掌声,低潮时享受人生
发表于 12:18
您可以试试临平党校的光明外语业余学校
暑期幼小衔接班辅导时间:暑期,每科每天1.5个小时,共14天。幼小衔接班:以游戏为主的幼儿园,到以学业为重的小学,孩子能适应吗?余杭区光明外语学校开办的“幼小衔接班”,对大班幼儿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小学适应教育,促进幼儿在入学前具有良好的心理准备,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掌握使用学习工具的能力。开设课程:1、拼音识字班:教幼儿掌握拼音字母的读法、拼音和声调。识字教学中运用字母来注音和正音,让幼儿遇见生字就能够读出来。教幼儿看图说话,该课程为孩子入学后学习语文带来很大的帮助。2、趣味数学班:遵循儿童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等多元化练习,培养儿童想象力、注意力、观察力,从思维问题、计算问题和数学的应用问题等多方面着手,为小学学好数学打下基础。3、趣味英语兴趣班:注重学生的口语训练,鼓励学生大胆开口讲英语,培养学生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课堂教学注重培养孩子学习英语的浓厚兴趣;注重口语训练,4、美术兴趣班:让少儿通过简笔画、线描画、水粉画等艺术形式,培养和挖掘孩子想象力、观察力和概括事物的能力。接触和掌握各种绘画技法。锻炼孩子手脑协调能力。提高孩子的审美素养。小初衔接班:孩子从小学步入中学是人生的一次跨越。他们的成长既给家长带来一份喜悦,也让很多家长有一丝忧虑和困惑。有相当一部分孩子在小学阶段,学习成绩优秀,但升入中学后成绩却不尽人意。为了帮助学生尽快适应中学的学习氛围,培养学习兴趣,优化学习方法,养成较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成绩,让学生以饱满的热情进入中学状态,我校开设了初一年级小升初衔接班,由重点学校和市区骨干教师任教,专职班主任管理,让学生享受示范校的学习氛围。1.课程目的:培养初中生应具备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使中、小学的学科知识接轨;提前讲授初一年级的基础知识,为学好初中知识夯实基础。2.课程设置:语文、数学、英语、科学3.教学特色:专业优秀的教师授课,教学经验丰富,能依据学生心理授课,确保授课质量,确保每个学生进步明显、效果显著。收费标准:一科400元,二科连报800元,三科连报1000元报名时间:即日起,额满为止。报名地址:余杭区委党校2号楼(临平沿山路9号)联系方式:/69330
TA共获得:
评分共:0 条
发表于 12:28
星源拉丁舞馆 本馆以小班化教学及一对一小课教学为特色,教学严谨规范,注重国际国内规范化教学,在短短半年多时间便培养了多位出色的小选手,获得全国赛、省赛不同组别的冠、亚、季军。招生对象:幼儿启蒙班:4——6周岁幼儿初级班:4——6周岁(曾略接触过拉丁舞)少儿初级1班:7——9周岁少儿初级2班:10——12周岁少儿提高班:8——12周岁(需有一定基础,暑期将排集体舞)青少年表演班:13——17周岁选手(1)班:表演、比赛的主力选手,需有一定基础成人班:每班限10人,年龄、性别不限,有无基础均可培养目标:提升气质,增强自信,陶冶情操,瘦身塑形地址:余杭区临平星光街585号二楼(临平公园北门东侧,育才小学西北边)报名热线:0571—(沈老师)收费标准:一学期480元,共16次课(32课时),每次课一个半小时
7月1日——7月3日集中三天免费试课,欢迎来电预约!(提前预约并到场试课的前10名同学每人赠送一双拉丁舞鞋+一双练功鞋——价值120元;前11-30名同学每人赠送一双拉丁舞鞋——价值100元;其他所有预约并到场试课的同学每人赠送一双练功鞋——价值20元)即日起开始接受预约
TA共获得:
评分共:0 条
告知:中间6个楼层(板凳、1#、2#、3#、4#、5#)被屏蔽了()
使用(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下载19楼客户端回帖双倍威望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热门推荐:周热销排行
用户评论(0)
在此可输入您对该资料的评论~
添加成功至
资料评价:开学在即:小升初初升高“衔接段”怎么过?|小升初|衔接|开学_新浪育儿_新浪网
开学在即:小升初初升高“衔接段”怎么过?
  新学期即将到来,初一、高一学生如何做好学习、心理等方面的准备,顺利过渡小升初、初升高“衔接段”的学业?南方日报记者邀请广州多所名校老师及教育专家从学习、心理及家庭教育等方面为“衔接段”学生顺利过渡做引导。
  超半数初一高一新生暑假“超前学习”
  晚上7时,广州五羊新城寺右新马路上的一间课外辅导学校依旧灯火通明。在参加补习的学生中间,有不少是即将升初一、高一的学生。专为衔接期学生开设的课程以新学期的知识点为主,以期他们能够尽快适应新的学习节奏。
  火爆的“衔接教育”背后透露学生和家长对“超前学习”的重视。记者走访发现,在受访同学中间,有超过半数的学生选择参加补习班“超前学习”,在这个没有其 他课业任务的暑假,处于“衔接期”的学生评价起这些课程显得格外轻松愉快,表示“新奇大于压力”。而新学期即将上六年级的陈煜也表示,如果初中毕业,也会 选择课外辅导班来充实自己的学业。
  据某高校发起的“中小学超前教育的调查”显示,65%左右的学生参加过超前教育,40%受调查的老师表明班中接受过超前教育的学生占大多数。还有一部分没 有参加辅导班的学生则在暑假提前阅读了一些初中或高中的教材,这使他们对新学期的学习科目、内容、结构和强度有了初步的感知,也使得新学期学习更有针对 性。
  专家建议
  小升初:对综合能力的要求提升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如何迈好第一步,家长和学生尤为关注。不同的学习阶段,学习的内容和方法都有所不同,怎么能够尽快适应?
  卓越教育初中产品研发主任陈倩薇分析,初中学习和小学最大的差别主要集中在3个方面:一是知识点容量变大,学习的内容和体量都成倍的增长;二是上课节奏变 快,从几节课讲一个知识点到一节课讲几个知识点,可能会难以适应;三是难度变大,初中学科的关联性增加,知识内容很多从具象转变为抽象,对理解和运用等综 合性能力要求提升。
  对于这些变化,陈倩薇认为,学生应该未雨绸缪,提前做好准备。首先要做好预习和规划,“目前来看,应该利用好开学前最后半个月时间,预习新学期的课本知 识,在脑海中对知识结构、兴趣点和难点做一个梳理,这样有利于快速适应新学期的学习节奏。”陈倩薇提出,初中应该训练综合的思维能力和正确的学习方法,如 建立错题集,总结解题模板等等。此外,科目的变多,也对学生的时间管理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每天应该先把课堂上的知识像‘看电影’一样先过一遍,以便提 高效率,查漏补缺,巩固知识。”陈倩薇说。
  初升高:学科的系统关联性增强
  高中录取通知书还没到,一些家长就已经开始为孩子筹划即将到来的高中生活,为孩子报了初升高的衔接班。今年9月,将会有6万广州学生走进高中校园,而担心 孩子高一学习会有困难的家长也不在少数。记者从卓越教育高中教学研发主任李伟锋处了解到,高中的转变在学业方面主要集中三个方面:一是科目变多。中考6个 科目,高一变成9个科目,相比于初中,生物、历史和地理的出现,让很多初中的学霸在高一的第一学期尝试到了人生的第一次不及格;二是难度变大。例如初中物 理两年3本书,高中物理则是两年7本书,相比于初中物理的60个考点,高中物理考点高达90个;三是系统综合性加强。学科的每个章节之间的联系加强,一环 套一环,若某个章节或者某个知识点出现漏洞,往往会对以后的学习产生影响,同时学科之间的联系加强,例如数学学习的好坏会影响物理化学的成绩,物理的答题 要用到很多的数学函数等。
  对学生来说,从初中到高中,学业对于自主学习的要求越来越高。对此,李伟锋提出了3个建议:第一要明确学习意义。从“父母老师要我学”转变到“我要为自己 学”,增强内在动机;第二要客观正确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在擅长的学科进一步巩固优势,在薄弱学科多花功夫,虚心请教;第三要选择适合的方 法。高中内容繁多而复杂,在学习路上需要摸索合适自己的方法和体系;第四要培养自己多方面的兴趣和爱好,在高中的社团中找到竞争的刺激和合作的乐趣。
  家长要关注“衔接段”孩子心理健康
  “学习就是一场打怪升级的游戏!”这是广州倾心互联网技术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冯彪给出的家长沟通方法。毕业于华南师范大学(分数线,专业设置)应用心理专业的他对于青少年心理问题有着自己的思考和探索。
  冯彪介绍,对环境的适应可以分为,物理环境和心理环境。物理环境上,要熟悉学校内各种学习资源、场地设施和周边的交通网络等,对物理环境的熟悉会降低孩子在面临陌生环境时的焦虑感。
  在心理环境的适应上,家长要和孩子一起做好迎接挑战的心理准备,正确面对压力。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但有压力也应该勇于承担,积极调试。如果孩子的成绩不 够理想,家长不要一味地批评,而要学会倾听孩子的声音,和孩子一起查漏补缺;同时学生应该正确认识自己,制定合理目标。由于学习任务和压力的不同,处于 “小升初”、“初升高”衔接期的许多学生都会感到有些力不从心。在不增加学习压力的前提下,预习新课本的知识,有利于在孩子正式开学之后更快地适应新的学 习节奏,消除因为不了解而产生的畏难情绪。同时要坚持锻炼身体,运动有助于保持生理和心理的健康。
  进入初中,学生也相应地进入了青少年的叛逆期,家长的指导也变得尤为重要。陈倩薇分析,在学业方面,家长应该“不以成绩论英雄”,多多赏识孩子,和孩子、 老师共同努力,形成“三维一体”。倾听孩子的需求,做孩子的引路人。李伟锋认为,家长摆正心态,做好榜样很重要。家长需要镇定面对孩子一些“失败”,给孩 子可靠的依赖;保持家庭和睦,让家庭成为孩子的港湾。“话语可以从‘全包’改为‘放手’,从‘命令’转为‘商量’,从‘要求’变为‘建议’”。
 南方日报见习记者 陈芳庭 南方日报记者 陶达嫔小学升初中衔接工作报告_百度文库
您的浏览器Javascript被禁用,需开启后体验完整功能,
享专业文档下载特权
&赠共享文档下载特权
&10W篇文档免费专享
&每天抽奖多种福利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小学升初中衔接工作报告
阅读已结束,下载本文需要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同时保存到云知识,更方便管理
加入VIP
还剩1页未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一个C语言从来没得过99分,立志成为平面设计师的过来人/斜眼笑 不请自来&br&&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v2-f31e0f1f7b0d9d3f8367c4_b.jpg& data-rawwidth=&400& data-rawheight=&40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00&&&/figure&&br&学过两年(一年一次)C语言,都没听过课。第一次是听不懂,第二次是会了不需要听。&br&中专二年级时,教学计划有C语言,可能是老师讲的不好,一点点都听不懂。老师不好好讲,我们也就没好好学..&br&三年级面临高考,就在用了一假期在网上看视频学C语言,开学后就没听过课。&br&&br&&br&——————————下面干货——————————&br&&br&&br&主要介绍几个关键的窍门。&br&&br&1、背住格式&br&所有人都明白,学C语言关键是要多写。但是为啥我就下不去手?就是因为格式还是个模糊记忆。当你格式背到脑子还没反应过来,手已经打完了,看你还敢不敢写。&br&#inclued &stdio.h&&br&
main()&br&
}&br&这一段,一天背写20遍。 &br&还包括printf scanf if while 等函数格式。一定一定要背住!!而且要连标点符号都死背下来!&br&&br&2、机械式阅读代码&br&这可能就是所谓程序员的理解方式。&br&把自己想象成电脑,一个字符一个字符的把代码输入到你的脑子里。&br&比如 &br&
int j = 0 ;&br&
printf ( &i = 3%d& , j ) ;&br&那么你应该想&br&
“我是台电脑,我现在读取到了int,好,下面接的是个变量名,如果不是,我就报错!把0赋值给j。 读取到了printf,那么引号里的内容除非遇到%/我原模原样的输出到屏幕上!先是i
再是一个空格
再是个空格
遇到百分号,我先不输出,看看后面是什么。%d,那么我找逗号都第一个表达式的值,j的值是0。
那么这道题就该输出‘i = 30’ “。&br&&br&&br&3、理解函数与函数之间的关系&br&比如&br&for ( int i = 0 ; i & 100 ; i++ )&br&{}&br&i=0 ;
这时候 会报错&br&因为i没有被定义。“i已经被定义了啊?!” 有人会说。但是这个i是在另一个和他没关系的函数里被定义的。&br&换一个例子就方便了。&br&你在main函数里定义的变量,去自定义函数里还能使用吗?&br&for也是个函数哦。&br&&br&&br&以后想到再加,有错误请指出,4年没碰C语言了...
一个C语言从来没得过99分,立志成为平面设计师的过来人/斜眼笑 不请自来 学过两年(一年一次)C语言,都没听过课。第一次是听不懂,第二次是会了不需要听。 中专二年级时,教学计划有C语言,可能是老师讲的不好,一点点都听不懂。老师不好好讲,我们也就没…
神网站算不上,都是一些为写作带来便利的网站。而且作为一些最常用网站的替代品,这些网站有的更精确,有的更便捷。&br&&br&(16.02.27 更新)&br&以下内容包括:&br&选择正确的英文词语:语料库&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linggle.co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Linggle &/a&和 &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netspeak.org/&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Netspeak&/a&&br&方便地查询杂志影响力和本领域有哪些杂志:&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scimagojr.com/index.php&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cimago Journal & Country Rank&/a&&br&获取全文利器:&a class=& wrap external&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sci-hub.cc/&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ci-Hub: removing barriers in the way of science&/a&&br&更精确定位的学术搜索引擎(目前只有计算机类):&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www.semanticscholar.org/&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emantic Scholar&/a&&br&提升LaTeX效率的小工具:&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detexify.kirelabs.org/classify.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Detexify LaTeX handwritten symbol recognition&/a&&br&&br&---------------------------------------------选择正确的英文词语------------------------------------------&br&例如,大多数中国人写英文有时候还是会不确定,不知道一个单词前后应该跟什么词,不知道哪些单词更常用,哪些搭配更好。一般都是搜google,但google的结果太多,有时候也太乱。以下两个网站能提供更精确的搭配搜索。&br&&br&1. &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linggle.co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Linggle &/a&&br&搜索最常出现的英文语言搭配,可以根据Linggle给出的词频进行判断。&br&&br&Linggle里最常用的搜索:&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189eec552a166b24f95bb4_b.jpg& data-rawwidth=&812& data-rawheight=&26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12&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189eec552a166b24f95bb4_r.jpg&&&/figure&&br&想看看brain这个词前面通常用什么来形容?&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8d7d0c301c_b.jpg& data-rawwidth=&996& data-rawheight=&75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96&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8d7d0c301c_r.jpg&&&/figure&&br&想看看record这个动词后面通常跟什么名词?&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011cba37eeebca310b19e38_b.jpg& data-rawwidth=&918& data-rawheight=&69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18&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011cba37eeebca310b19e38_r.jpg&&&/figure&&br&只记得一个短语里的一个词?&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1ade39eaedb50c_b.jpg& data-rawwidth=&935& data-rawheight=&69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35&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1ade39eaedb50c_r.jpg&&&/figure&&br&不确定一个短语是不是用对了?&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3be860beac272cc868f691d_b.jpg& data-rawwidth=&921& data-rawheight=&27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21&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3be860beac272cc868f691d_r.jpg&&&/figure&&br&大家经常用一个短语在写什么?看看这些how to出来的结果……&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be213a96f1a1fba78b95_b.jpg& data-rawwidth=&929& data-rawheight=&68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29&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be213a96f1a1fba78b95_r.jpg&&&/figure&&br&一个词后面都在跟些什么词,无论名词动词也好&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d6c27d44debf4cbadadd667_b.jpg& data-rawwidth=&931& data-rawheight=&68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31&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d6c27d44debf4cbadadd667_r.jpg&&&/figure&&br&这个词的近义词有哪些?&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4e919e1df4e299249cbc2d_b.jpg& data-rawwidth=&898& data-rawheight=&62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98&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4e919e1df4e299249cbc2d_r.jpg&&&/figure&&br&比较哪个词用的频率更高?&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3c59c4bba9b5cd44a32e34_b.jpg& data-rawwidth=&914& data-rawheight=&40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14&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3c59c4bba9b5cd44a32e34_r.jpg&&&/figure&更多功能:&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0974346cfd0ee4b4abfefe_b.jpg& data-rawwidth=&697& data-rawheight=&36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97&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0974346cfd0ee4b4abfefe_r.jpg&&&/figure&2. &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netspeak.org/&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Netspeak&/a&,与Linggle有类似的功能,感觉比起Linggle词库略少,功能也略少,不过也可做参考。在非学术环境下,例如回帖或者写信,Netspeak已经足够好用。&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76aaa479de98bc2f89cf7d22897dbe2d_b.jpg& data-rawwidth=&683& data-rawheight=&20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83&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76aaa479de98bc2f89cf7d22897dbe2d_r.jpg&&&/figure&&br&找一个词&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e780f90f10bb9805ca68bef_b.jpg& data-rawwidth=&642& data-rawheight=&27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2&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e780f90f10bb9805ca68bef_r.jpg&&&/figure&找多个词&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8b0c719a08_b.jpg& data-rawwidth=&627& data-rawheight=&57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27&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8b0c719a08_r.jpg&&&/figure&&br&该用哪个词?&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dfcefbcaa134d_b.jpg& data-rawwidth=&628& data-rawheight=&23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28&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dfcefbcaa134d_r.jpg&&&/figure&&br&找同义词&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26ea9eaa5f67a82db9f8d_b.jpg& data-rawwidth=&621& data-rawheight=&31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21&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26ea9eaa5f67a82db9f8d_r.jpg&&&/figure&&br&不确定单词的顺序&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5cad8d63e7c473f04dbdf4_b.jpg& data-rawwidth=&628& data-rawheight=&25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28&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5cad8d63e7c473f04dbdf4_r.jpg&&&/figure&---------------------------------------------看杂志影响力------------------------------------------&br&对研究人员,尤其是新踏入研究领域的人来说,了解该领域有哪些杂志,投稿时如何选杂志一开始心里并没有谱。每年新发的impact factor是个好的途径,但是excel格式看起来十分不友好,Thomson Reuters的网站需要登录,界面也过于复杂。曾经写过一个怎么用Journal Citation Reports的回答&a href=&http://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怎么知道某一学术领域有影响力的国外杂志有哪些? - 周不润的回答&/a&,不过需要学校购买引文数据库,而且操作还是略显复杂。SJR是一个简洁、可替代的、有参考价值的网站。&br&&br&3. &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scimagojr.com/index.php&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cimago Journal & Country Rank&/a&&br&关于SJR的Journal Rankings和Impact Factor哪个算法更好众说纷纭,目前来看无疑Impact Factor更权威,所有人都知道,各大杂志也都在用,投稿时参考Impact Factor肯定是最佳选择。&br&&br&不过SJR的好处在于,信息免费,网站简便易用。如果只是想了解一下本领域的杂志,比较一下不同杂志,或者想知道各杂志近几年影响力的走势,完全可以只看SJR网站。&br&&br&例如,看本领域有哪些杂志可以投稿&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afcc4aec3566_b.jpg& data-rawwidth=&769& data-rawheight=&69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69&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afcc4aec3566_r.jpg&&&/figure&&br&还可以细分不同子领域,杂志所在的国家,不同的排序方式等等。&br&Google scholar的metrics也有类似功能:&br&&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scholar.google.fi/citations%3Fview_op%3Dtop_venues%26amp%3Bhl%3Den&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https://scholar.google.com/citations?view_op=top_venues&hl=en&/a&&br&&br&比较不同杂志影响力近年来的走向&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5e639c19f3719f1eeca4c89e26f8f14c_b.jpg& data-rawwidth=&841& data-rawheight=&67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41&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5e639c19f3719f1eeca4c89e26f8f14c_r.jpg&&&/figure&&br&发表论文的数量等指标&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ecaeaa7c066b20d691d5f7f4dc404cc8_b.jpg& data-rawwidth=&775& data-rawheight=&6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75&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ecaeaa7c066b20d691d5f7f4dc404cc8_r.jpg&&&/figure&&br&想知道不同国家本领域的大概研究情况&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572a642b46877cae88ad3_b.jpg& data-rawwidth=&708& data-rawheight=&48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08&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572a642b46877cae88ad3_r.jpg&&&/figure&&br&---------------------------------------------免费获取全文------------------------------------------&br&很多学校没有足够经费购买大量的论文数据库,或者不在学校期间需要看文献全文,很多人获取文章的方式是论坛上求助,也有一些直接发邮件向原作者索要。在Sci-hub出现以后,这些麻烦与等待都不需要了,只需几下点击就能获得全文。
如今,Sci-hub上已保存了超过4700万篇科研文献,而且文章的下载比正版的网站更加快捷。在以这种方式获取全文时,要认识到这其实是在盗版。但这种打破学术壁垒的盗版行为,我是偷偷支持的……&br&&br&4. &a class=& wrap external&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sci-hub.cc/&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ci-Hub: removing barriers in the way of science&/a&&br&使用方法:&br&第一种,打开网页&a class=& wrap external&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sci-hub.cc/&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ci-Hub&/a&,将想要论文的URL地址,或DOI,或Pubmed ID复制到搜索框中,按下搜索键,原来需要付费的英文论文可以直接免费下载了。&br&&figure&&img data-rawheight=&413& data-rawwidth=&1513& src=&https://pic4.zhimg.com/50/8d2d2eb13e86752dad40ee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513&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8d2d2eb13e86752dad40ee_r.jpg&&&/figure&&br&第二种,在想要下载的论文页面中,地址栏的“.com”或“.org”后添加“.sci-hub.cc”。例如“ww w.&b&&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nature.com&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nature.com&/span&&span class=&invisible&&&/span&&/a&&/b&/neuro/journal/v19/n2/full/nn.4205.html”改为“ww w.&b&&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nature.com.sci-hub.cc&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nature.com.sci-hub.cc&/span&&span class=&invisible&&&/span&&/a&&/b&/neuro/journal/v19/n2/full/nn.4205.html”,回车。&br&&figure&&img data-rawheight=&713& data-rawwidth=&1544& src=&https://pic3.zhimg.com/50/1ea740c61aa37db64e71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544&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1ea740c61aa37db64e71_r.jpg&&&/figure&此时进入新的页面,输入验证码。&br&&figure&&img data-rawheight=&688& data-rawwidth=&1583& src=&https://pic3.zhimg.com/50/62d943f7ad20fb668cfec3c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583&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62d943f7ad20fb668cfec3c_r.jpg&&&/figure&然后就看到全文的PDF了。&br&&figure&&img data-rawheight=&764& data-rawwidth=&1572& src=&https://pic1.zhimg.com/50/de4aede6d81b641a0165577a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572&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de4aede6d81b641a0165577a_r.jpg&&&/figure&&br&顺便放上怎么获取一篇文献全文的流程。如果是国内的话,twitter那个地方可以改成论坛之类的:&br&&figure&&img data-rawheight=&7200& data-rawwidth=&2829& src=&https://pic4.zhimg.com/50/3b2a0de2b58dd0a5d63f77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829&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3b2a0de2b58dd0a5d63f77_r.jpg&&&/figure&&br&---------------------------------------------精确定位想看的文章------------------------------------------&br&Google scholar固然好,却也经常搜索出来好多结果,需要手动去寻找需要的结果。保罗艾伦投资的人工智能研究所The Allen Institute for 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2)发布一款新的学术搜索引擎Semantic Scholar,结合了自然语言处理和计算机视觉,以追求更精确和简单的匹配。虽然现在数据库里只有计算机科学的文章,其他领域用不到,但相信会有更多领域的加入。&br&&br&5. &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www.semanticscholar.org/&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emantic Scholar&/a&&br&搜索结果左栏过滤中,包含了使用的data sets,权威的作者,发表的会议,和Key Phrase。右侧的搜索结果,应该会有更精确的匹配。看好将来会是个更好用的学术搜索引擎。&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3aabba54d03a8bae23dc25b1_b.jpg& data-rawwidth=&1222& data-rawheight=&74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22&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3aabba54d03a8bae23dc25b1_r.jpg&&&/figure&&br&---------------------------------------------提升LaTeX效率的小工具------------------------------------------&br&6. &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detexify.kirelabs.org/classify.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Detexify LaTeX handwritten symbol recognition&/a&&br&用LaTeX的人找符号的表示方法通常很费事,需要去翻长长的列表。Detexify是一个省事的小网站,只要画出记忆中符号的样子,就能自动出现想要的表示方法了,Excited!&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f059ea847f96e95ca34ebe2_b.jpg& data-rawwidth=&675& data-rawheight=&60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75&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f059ea847f96e95ca34ebe2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c0fcaebb2_b.jpg& data-rawwidth=&648& data-rawheight=&60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8&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c0fcaebb2_r.jpg&&&/figure&&br&最后,继续安利我新建的个人小站,旨在传播有用、有趣的神经科学信息,欢迎大家关注:&br&网站地址:&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neurotim.es/&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NeuroTimes&/a&&br&微博地址:&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eibo.com/neurotimes&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NeuroTimes的微博&/a&&br&公众号:&br&&p&&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eixin.qq.com/r/d0RYQO3EirD1rakj9xFl&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weixin.qq.com/r/d0RYQO3&/span&&span class=&invisible&&EirD1rakj9xFl&/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a& (二维码自动识别)&/p&
神网站算不上,都是一些为写作带来便利的网站。而且作为一些最常用网站的替代品,这些网站有的更精确,有的更便捷。 (16.02.27 更新) 以下内容包括: 选择正确的英文词语:语料库和
方便地查询杂志影响力和本领域有哪些杂志:
&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v2-a8dde21c5e27f0a251a4_b.jpg& data-rawwidth=&4032& data-rawheight=&226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032&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v2-a8dde21c5e27f0a251a4_r.jpg&&&/figure&&br&&p&
谢邀。&br&&br&&/p&&p&
其实早在成为飞行学员之前,就盼望着哪一天真的飞了之后能在知乎上好好谈一下自己的经历,装装逼。觉得飞行是多么的牛逼,多么的高大上。可是等到真的飞了之后,反而觉得一切都是那么平淡,一切都像是平常。正如过往小学,初中,高中,大学一样,没觉得有什么可以拿出来吹吹牛,装装逼了。&br&&br&&/p&&p&
除了那些每个学飞的人都会有的第一次自己落地,第一次放单,第一次挂杠,第一次穿云。与众不同的刻骨铭心的事情,也是有的。&br&&br&&/p&&p&
之前一起学习飞行理论考试,一起处了半年多的一个小伙伴。在某一次特技课程的训练中,和教员不幸出了意外。当时午睡刚醒,一个小伙伴告诉了我这个消息。打电话去求证,发现是他。很震惊,很痛心。第一次真真正正的发觉到,以前离自己很远,只会存在于新闻中,别人口中的飞行事故,就发生在自己身边,就发生到了自己的小伙伴的身上。很难过,真的很难过。很糟糕,真的很糟糕。当天下午就哭了,去找老师倾诉(在这里顺便谢谢老师的开导)。然后那段时间,一直很沉重,很难过。经常会想起来和他一起学习的日子。现在也会时常想起和他在微信上聊的一段话。当时下基地之前遇到一些问题,不少小伙伴打了退堂鼓。我也说:大不了不干这一行了。他对我说:&是,话虽这么说,但是既然接触到这行了,我觉得这是我翻身机会&。&br&我这个兄弟呢,家里条件不是特别特别的好,读的大学也不能说特别的好。好容易通过了体检,能有一个在自己看来咸鱼翻身的机会,选择一个让人尊重,让家里人骄傲的职业,可是因为这次意外,一切都变了...我无数次的想象坠机前的画面,无数次想象他在最后一刻会不会后悔,无数次想象他的父母兄弟家人会是怎样一种心情...听另一个小伙伴说,他的亲哥哥在接他回家的时候几近崩溃...过了段时间,自己重整心情,也慢慢的接受这件事,希望他在天堂安息。然后自己现在也一点不后悔,不害怕参加飞行这个事,更加深刻的了解到飞行这件事不能有一点点的懈怠,不能有一丝的马虎,不能偷一丝的懒。&br&&br&&/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v2-9f459a4a93df59f10cd93_b.jpg& data-rawwidth=&1057& data-rawheight=&14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57&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v2-9f459a4a93df59f10cd93_r.jpg&&&/figure&&br&&br&&p&
第二个事情,我的一个师兄在美国学飞期间不幸罹患癌症,在不久前离世。该师兄在美国治疗大半年之后,转回国继续治疗。期间在某众筹平台上筹过捐,大家一起捐了钱,祝福师兄能早日康复。师兄一直很坚强,很乐观,治疗过程中撰写了自己的自传。然后大概在一个多月前,从师兄朋友圈的字里行间,感觉师兄的情况不容乐观。最后在前不久不幸离世。那天刚睡醒去上课,大家知道这个消息都很沉重。上课前地面教员告诉我们这个消息,说着说着就哭了…后来学校在当天下午给他举办了一个小型的追忆会…很感动学校淳朴的做法...爱是不分国界的...师兄,愿你在天堂安息,我们会带着你的梦想努力飞翔的。&/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v2-88e873ea36e331d0ed9a094adfc4bd31_b.jpg& data-rawwidth=&778& data-rawheight=&168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78&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v2-88e873ea36e331d0ed9a094adfc4bd31_r.jpg&&&/figure&&p&
第三个要谈的是,自己在飞行过程中遇到的特情。当时是一节单飞转场飞行,刚起飞没多久,在距离机场15海里左右,准备从4300爬到6500,拉杆,调变距杆,推油门,发现飞机的发动机声音不太正常,飞机有轻微的不寻常震动。遂检查发动机仪表,发现发动机转速表上下摇摆不定,当即改平,告知签派,调转航向,执行engine rough 检查单…十分钟后顺利落地…在天上的时候自己很镇静的飞行,监视仪表,由于担心发动机失效,每过一段距离就寻找一个新的迫降场,当看到跑道的时候舒了一口气,就是飘也能飘过去了…落地之后,整个人突然就紧张了,下了滑行道滑向停机位的时候,翅膀都过了停飞机的T字标志!!还好当时那一片没有飞机!!后来squawk飞机,写完report之后,才慢慢的平静下来。然后第三天那个飞机就换引擎了。这件事也一直没敢和家人讲。其实当时那个情况,说紧急也紧急,说不紧急也不紧急。怕的就是发动机失效。然后说说别的同学吧。在我这事之前几周,另一个公司的中国同学在单飞的时候,后门脱落!飞机立刻进入不稳定状态,过了好几秒才重新稳定。据说他落地之后,人都已经站不稳了 然后学校在下面等着的教员和工作人员说帮他把飞机tie down 他还很客气的要执意去给飞机绑上固定绳。 可见也是在天上很镇静,落了地才后怕。后来还有别的师兄在solo的时候爆胎的。还有日本的校友无线电失效的。也有不知名国校友前几天爆胎脱离跑道的…&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v2-bb8aa3c6ec409a5cec27_b.jpg& data-rawwidth=&1104& data-rawheight=&19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04&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v2-bb8aa3c6ec409a5cec27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v2-b00fef61c1a3d7fe314b22_b.jp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9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v2-b00fef61c1a3d7fe314b22_r.jpg&&&/figure&&br&&br&&/p&&p&
说这么多有点跑题了,其实整个职业生涯中,最容易出事情的就是学飞过程中吧。这就要求我们更加的小心谨慎,地面上学好理论,允许准备。天上严格按照飞行规则和法规来飞。从飞行伊始就培养好良好的习惯,练好自己的飞行技术。&br&&br&&/p&&p&
光说沉重的了,飞行过程中的乐趣就交给别人来答或者以后补充吧。先po几张图吧。&br&&br&&/p&&p&
最后希望所有人都起落安妥。FLY SAFE!&/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v2-4959284afdba7d3591a8_b.jpg& data-rawwidth=&4032& data-rawheight=&302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032&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v2-4959284afdba7d3591a8_r.jpg&&&/figure&&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v2-12ccd6af334dbfe68efdccffde5b4de4_b.jp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9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v2-12ccd6af334dbfe68efdccffde5b4de4_r.jpg&&&/figure&
谢邀。 其实早在成为飞行学员之前,就盼望着哪一天真的飞了之后能在知乎上好好谈一下自己的经历,装装逼。觉得飞行是多么的牛逼,多么的高大上。可是等到真的飞了之后,反而觉得一切都是那么平淡,一切都像是平常。正如过往小学,初中,高中,大学一样,没…
1 大一大二学理论课的时候请踏踏实实的学哪怕有很多同学都在耍手机或翘课(中飞院学习气氛并不很好)&br&2备考私商仪,购买飞行之翼一个月刷刷题就可以轻松过(前提是你能做到第一点)&br&3关于下分院还是出国,国内情况我不太清楚,听我那些分院中返同学说,一定一定一定要跟师父处好关系。国外的话,飞地会比较快,一年不到飞完初中高是平均水平(仅限蒙顿等加拿大航校,法国ESMA还有美国IASCO飞地比国内还慢&br&4国外高返回来考航线,icao 4免考,航线飞行之翼刷一个月题就可以过(前提是你能做到第一点)&br&5找老师指导,写好论文就等毕业吧&br&6祝各位兄弟圆满蓝天
1 大一大二学理论课的时候请踏踏实实的学哪怕有很多同学都在耍手机或翘课(中飞院学习气氛并不很好) 2备考私商仪,购买飞行之翼一个月刷刷题就可以轻松过(前提是你能做到第一点) 3关于下分院还是出国,国内情况我不太清楚,听我那些分院中返同学说,一定…
既然你问出来了 那我就说直白一点 我也不怕被喷 你可以问问三大行 甚至我司这种后娘养的公司 除了领导哪个不向往人少待遇好的地方去 既然早晚都得去私企 隔壁折腾自己往国企趟那一趟浑水 你要觉得你能当领导 那你去三大行 比较适合你
如果再给我一次机会选 既然在哪飞都一样 我年轻 欲望大 当然要找个钱多的地方 另外小公司的带飞教员其实也都是大公司出来的 没有说谁tm在深山里练了二十年飞行 去应聘小公司的 小公司不是刘备 飞行员也不需要是诸葛亮 都是在航线和模拟机练出来的技术和经验 谁比谁也差不了多少
技术都不差 民航就那么大圈子 都是下九流 谁瞧不起谁啊 最关键的一点是因为这个倒霉时代啊 谁有钱谁是爸爸 既然有机会当爸爸 为什么不去呢
记得一个段子说春秋在塔台频率卡了三大行之一的某个大的通讯 大大直接来一句 一个廉价航空还卡频率 春秋的回 廉价航空总比廉价飞行员强 然后频率里瞬间安静了 隔了一会儿 此起彼伏的叫好 说得好!
既然你问出来了 那我就说直白一点 我也不怕被喷 你可以问问三大行 甚至我司这种后娘养的公司 除了领导哪个不向往人少待遇好的地方去 既然早晚都得去私企 隔壁折腾自己往国企趟那一趟浑水 你要觉得你能当领导 那你去三大行 比较适合你 如果再给我一次机会选 …
好羡慕大家,身高至少都有180,而我的身高只有165不到,能说我应该是最不适合打篮球的人了吧。&br&&br&认真打篮球是在初二,之前在小学也打,但都是玩玩。我的开局非常的戏剧吧,在初二,我喜欢上了一个女生,很喜欢很喜欢,上课都不断的传纸条,攒了钱给她买礼物,不放过任何一次跟她聊天的机会。但是,没到下午放学,她总是早早离开教室,往楼下操场走去,我一天跟着她,想看看她在干嘛,只见她坐在操场旁,目不转睛的盯着球场,在看着另一个男生。那个男生很帅,人帅,长得高,身体也好,是我们学校100米冠军,在那一刻,我第一次感受到了基因的优势。没过多久,他们两个在一起了,理所当然,我每次看他们在一起,心里说不出的痛苦,也正是这种痛苦,让我开始了篮球生涯。我不停的看着NBA,不停的投篮,各方面的技术都是突飞猛进,但是技术越提升,我越感到自己的无力,明明拉开了两步,却还是会被盖掉,明明已经后撤步了,别人却还是一伸手就擦到球。更惨的是,在初二下学期,因为身高一直不长,父母带我去拍片,医生断定我的骨头已经闭合了,虽然生长因素还在分泌,却无法在长高了,从此,我只能默默的接受被last pick的事实,甚至在多人无法分队的时候,我是一定会被排除掉的。&br&&br&到了高中,情况更加恶劣,我已经几乎无法上场打球了,就算上场,也是不断有人喊着,“传给我!”,生怕我拖累他们,我仿佛只是一个包袱,高中,我的篮球水平进步几乎为零。&br&&br&大学,成了我的转折点,就在我都认为上帝已经把篮球这扇门关掉的时候,他居然给我开了一扇窗,我到了美国留学。众所周知,美国的篮球普及率相当高,我的城市就在洛杉矶,也就是湖人和快船的旁边,能说这里最不缺的就是篮球场了。更幸运的是,在我来后,小球开始流行起来,会运球,会投篮,会传球的双分卫很吃香,而我又正好是这样的球员。于是,我在场上第一次被赋予了控球权,队友也是第一次帮我挡拆,更是第一次有人在我被盖后安慰我,“Good try !” 我第一次感受到了篮球带给我的快乐。但我并没有感受到自己技术的提升,直到我暑假回国,我去我们城市的体育中心打球,我才发现自己居然可以轻易得分了,发现甩开对手都不用假动作了,发现自己居然能跳的比对位的对手高了,甚至发现对面要拿打得最好的人来防守我了,我才明白,在不断激烈的身体对抗中,我的能力得到了多大的提升。&br&&br&现在,我的心很坦然,我必定没法成为字母哥,浓眉哥那样的怪兽,但是我也许可以成为小托马斯,为团队贡献自己的力量。我很享受每一次传球,每一次运球,每一次投篮,我很爱篮球,我的篮球生涯,也许没有好的开始,但最终,却也有了稳定的归宿,我很开心。&br&&br&最后,我来回答题主的问题,为什么我视篮球如生命?当我拿起篮球的那一刻,我就没想过再去接触别的运动。当我尽全力突破防守却难逃被盖时,我爱篮球,当我被冷落在板凳无法上场时,我爱篮球,当我全力起跳却还是无能为力时,我仍然爱篮球。如果打篮球让我如此爱不释手,为什么我还要放弃呢?我失望过,伤心过,痛苦过,但我从没想过离开篮球,篮球,已然成了我生命的一部分,我无法想象没有他的生活,无论何时何地,只要看到那个家伙,我总会觉得,哎,有你在身边真好。你去问任何一个爱篮球的人,我们也许说不上自己为什么喜欢篮球,但我们全都知道,自己深爱着篮球,爱得不能自拔,篮球,就是组成我们的一部分,有了他,我们才完整。不管再过多久,只要拿起球,我们就会想起与篮球邂逅的点点滴滴,就会想起曾经年少的自己,但其实,在我们触碰篮球的第一刻,篮球,也选择了我们,命中注定,我们这辈子就要在一起。科比曾经写给篮球一首诗,我想用他的最后一句作为结尾:&br&Love you always, &br&Eric&br&&figure&&img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450& src=&https://pic3.zhimg.com/50/v2-9b0bb6fc2f5a4d1f6bff1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v2-9b0bb6fc2f5a4d1f6bff1_r.jpg&&&/figure&
好羡慕大家,身高至少都有180,而我的身高只有165不到,能说我应该是最不适合打篮球的人了吧。 认真打篮球是在初二,之前在小学也打,但都是玩玩。我的开局非常的戏剧吧,在初二,我喜欢上了一个女生,很喜欢很喜欢,上课都不断的传纸条,攒了钱给她买礼物…
&p&体型和题主相似。高三时候188cm+72KG+335助跑摸高+196臂展。打球的方式属于杜兰特那种。那会儿打野球都没意思了,基本都是吊锤。&br&后来大学时期,参加校队,上过CUBA赛场,被虐之后,才见到天地之大,遂投身魔兽世界……&/p&&p&我估计咱们大多数非体校出身、又自认为还算有两下子的人,打篮球的经历往往都是这样的:在青少年时期,因为某一个契机,喜欢上了篮球。完全靠着兴趣,在野球场上打了少则三五年多则十几年。慢慢的,你的指腕越来越有力量,你的腰腹越来越有棱角,你的身高越来越高。某一天,你第一次完成了一个跳投;某一天,你突然可以只拨不推的投出一个三分;某一天,你突然在突破行进中面对跟防,自然的做出了一个后转身;某一天,你的胯下运球再也不会打在大腿内侧;某一天,你沿着底线去对面,在快到三分线的时候,同队的大叔莫名其妙给你传球了,你完成了一个没进的C&S,可是你永远忘不了接球那一瞬间的步伐调整;某一天,你突进内线起跳上篮,面对盖帽,你居然做出了一个拉杆进球,虽然当时你自己都忘记了篮筐在哪。&br&终于,某一天,你觉得自己很厉害了。&br&初高中篮球队的教练找到了你的班主任。 这孩子挺不错的,来校队训练吧。&br&你受到了认可,你很自豪。&/p&&p&你认真的训练,同时在练三线快攻的时候非要过桥上反篮;在练行进传球的时候总想着单手出球;在快攻的时候,沿着中路一顿猛跑却必须在三分线那停下来回头接球。好多弱点你都克服了。&/p&&p&终于,校际联赛开始了。作为一个高一新生,你首发登场。&br&你终于看到了野球场上没有过的东西。为什么那个一米九的哥们一直在三秒区等我?为什么我从顶弧传45度角,他们也要断?为什么我想顶着三分线接个球他们都要管?为什么教练非要让我去罚球线背身接球?为什么这个犯规裁判不吹?为什么我去了罚球线背身接到了球,转过身想打高低位,别人的后卫不去防后卫,非要三人包夹我?为什么这个上篮不进,我平时都能进的?为什么投篮也不进了,平时就算不进也是长短而不是左右,今天怎么三不沾了?&/p&&p&是啊,为什么呢?&br&打野球没有折返;打野球没有退防;打野球的时候你从来不会想后卫为什么叫后卫,你要怎么后,又该去卫什么。&br&讲真,下围棋的时候,咱们说要走一步看十步。然后围棋进不了奥运会。篮球虽没围棋那么费脑子,好歹也是发展了100多年的运动。当你作为一个后卫,从顶弧突进去的时候,你有没有想过没进会怎么样?当你在30°落位,顶弧的后卫自己突进去了,你该干什么,冲进去抢前场篮板么?野球没有后场,也就不会有攻守转换的概念。&/p&&p&当然这些防守的东西我猜题主并不需要。通常像这样对自己产生的质疑,都来自于个人进攻乏力,或者单防被爆。防守思路什么的是不入眼的。&/p&&p&打野球你眼里只有进攻和一对一单防,你可能知道怎么绕过挡拆,怎么跟进队友的突破,怎么挡后顺下,怎么轮转换位。对手的防守可以让你练出后撤步、拜佛、连续变向、急停急起,但少了一到两个人的半场攻防,永远也教不会你什么是进攻嗅觉;教不会你什么是空间感位置感;教不会你什么是可预见的包夹;教不会你面对补防,该怎么分球以及除了分球你还能做什么。当你轻而易举的在三分线上接到传球,摆出了三威胁。你眼里总是只有你面前的这个防守人,你根本不会注意到三秒区远端侧头斜眼看着你的中锋,也看不到底线和顶弧的两个防守人都后退了一步并且略微向你的方向侧过了身子。&br&&/p&&p&最重要的,你学不会什么球该打,什么球不该打。因为,野球场上,大多数球,都是该打的。&/p&&p&&br&&/p&&p&而大多数野球场打出来的人,说个直白的评价:掌握了基本技术,也仅仅掌握了基本技术。&/p&&p&我打的就那么回事吧。但我一直觉得,认为自己很不错的篮球手,都是还不够厉害的。&/p&&p&回到问题,我觉得吧……能教会的道理都不是道理。想提升比赛时的功力,还得多打全场,和有水准的打。&/p&&p&上面说的一切,我觉得都得靠,悟。&/p&&p&&br&&/p&&p&~~~~~分割线是这么划的吧?~~~~~&/p&&p&有朋友私信给我想让我多说一点关于空间感位置感的东西。我提一点自己的理解吧,和大家讨论一下。&/p&&p&NBA级别可能不适用,那里一些人的天赋让他们可以跨越很多的不可能。(哦对,说到这,世界上有两种篮球,我们打的那种和NBA那种。千万别照猫画虎!)&/p&&p&加一条,篮球这东西,身体和技术接近并且都达到一定层次后,一对一单挑那种单防基本是不可能防的了的,随便打随便有,攻极大于守。&/p&&p&对场地各个位置,要有理解。三分线那个大半圆,去掉三秒区,&/p&&p&顶弧,睛中穴。是眼睛也是脑子,视野开阔,直面所有队友和防守人,除了给三秒区腰位喂球之外,横传轻松,这也是为什么组织者常出现在正面60°角区域。然后就是后卫的定义。后卫不只是进攻组织者。你进攻时处在场上最靠后的位置,代表着防守时你得是第一个回防的。即便对手两翼齐飞,沿边下底,你也可以合理选位,封锁两条长传线路。当然你的队友不封一传,对方直接推过半场,半场三打一或者二,你还是早点犯规吧。&/p&&p&两侧底线往上60°,侧翼位置。适合突破。因为底线既是你的bottom line ,也是保护你的三八线,因为有那条底线在,不会有人从那个方向来围堵你,你只要解决面前人,突破后卡出有利身位,形成一秒钟的“和补位中锋一对一”,你的近框技巧就有发挥的可能。而卡身位这个事需要一定的体格,对抗对方中锋也需要一定的体格,同时你还得有一些突破能力来解决面前人。谁去?小前锋啊。现在小前锋在诸多球评中已经被叫成“侧翼球员”了。分球什么的先不提。&/p&&p&禁区不多说了,丹田吧,永远的重中之重,攻你可以用拳脚刀兵的外功锤他,守最后还得先护住丹田气。无防守三秒下,永远有个人在那等你。所以FIBA体系下的大个大多都有点篮子用以辅助拉空禁区,火花那种纯莽夫型内线挺少的,而火花现在已经是时代的眼泪了。比如大小加、姚明、奥库、老马刺(现在看的少了,新人不咋认识)那一众国际内线。当然小球风刮起来,美国内线练投篮是另一回事了,和我的观点不冲突。&/p&&p&顶弧是睛中,那罚球线就是檀中。在这个位置,接球面框,进可突,守可投,退可回传顶弧。逼迫对手内线上提,让他们禁区两翼空虚,给侧翼制造突破空间。这时罚球线和侧翼形成二人强侧,一个突,另一个就能跟进包抄。也可以让对手对溜底线的三人防线,在篮下区域出现断裂。双塔高低位……低位的内线禁区横切接到球也是杀伤新武器。罚球线用法太多了。&/p&&p&其实以上只是说了各个位置的普适性技战术,你落在了这个位置,你就可以想想这个位置适合做什么,我能不能做到,做不到就让。我称这些为位置感。&/p&&p&当然,记背这些是没有用的。你觉得你行,其实你可能不行。还是那个悟字,当你逐渐越打越多,你对位置会有一种你自己都没发现的感悟。不用想,不用组织者喊你,不用教练命令你,你自己就落到那了。&/p&&p&上面说了一大堆,都是最后的总结。真正在场上执行的时候,其实你是没时间想的,最后靠的还是自然而然的基本反应。回想你们自己打球的时候,你在crossover前一定没有在心里对自己说过“这个球我就要用crossover过他”,但你还是在需要的时候用出来了;突破上篮的时候,你并没有想着要折叠一下,但补防盖帽来了,你自然的在空中卷腹收球,滑行到对面来了个反手;你在突破的时候,想的应该是过了这个人,但过程中,你眼角看到了底线的队友,你很自然的传球了。也就是说当你把技术动作练成基本反应、把战术跑位练成基本反应、把选位和落位练成基本反应,你才算真的突破了一个瓶颈。在激烈的比赛里,在开始做出各类技术动作后,这个球员一定是处于一种……天生?初心?赤子?不知道怎么形容的状态中,本能占据了大多数的支配权。要不投篮热区、投篮分布图、各进攻手段占比这种高阶数据为什么会被研究?就为了告诉你他在哪里准,他擅长什么?更是为了让你去研究他的本能。各种节奏和黑料里,乐邦绝杀变传球,科比头铁一打九,麦迪(火箭)能拔绝不突,甜瓜无球躺着输,都说是性格使然,准确点,我说这是篮球本能使然。乐邦本能分享球,科比本能瞎自信,麦迪本能烦对抗,甜瓜本能“自己想”。粉丝别急着反驳我,四句话每一句都能单写一篇了,四个人都不是这一句话能简单总结的,这里只是提一下,请善意的理解。&/p&&p&这时候就该说到这个悟字了。倒也不是什么玄妙的东西。其实就是一种条件反射,更重要的是,悟是一种天赋。身高臂展速度敏捷力量骨架弹跳弹速甚至私生活的自律都是天赋,悟性也是同样的天赋,而且越高端越重要。&/p&&p&说个引战的话,詹姆斯一辈子都打不出麦迪打基里连科的那个美如画,这就是身体对具体某个技术动作的悟性(当然,乐邦一般不需要繁杂的技术动作也能完成目标,所以也许他真的能也说不定。这里只谈技术动作的身体悟性,詹姆斯的战术悟性没得黑)。同样中投很多的球员,为啥没人说那个机器人美如画、德罗赞美如画、罗伊美如画、韦德美如画(突破美如画...),偏偏记得麦迪科比了?就因为是个火箭人或者紫金豪门苦守十几载?真当咱们中国球迷都是EDG的小姐姐团吗?&/p&&p&悟不是说你不思考,坐等苹果爆头,你需要大量的思考,你需要总结出几条原因和十几份应急预案,然后去实战中逐个演练,让其中一个变成你的本能,然后在面对下一个截然不同的对手时,再练下一个。而不是想都不想,光着膀子怼上去,各安天命。&/p&&p&没事,作为踏上赛场没几次的人,比赛开场你肯定就把应急预案全忘完了,么事,能做出几个就做几个,做出来的就是你的悟性水平了。如果你同意我说的“悟性也是天赋”,那咱们就可以尊重天赋这两个字,想想张三丰对无忌哥哥的金色传说级装逼“全忘了?上吧孙儿!”,大方承认自己天赋不足然后继续努力,Keep calm and Carry on。&/p&&p&&br&&/p&&p&虽然我年龄不算大,也不是专门搞篮球的,但是这么些年来,从幼儿篮球兴趣班到青少年篮球班到初高中校队到企业联赛,教或者助教过的队伍也有一些,参加的比赛也不少。给我感触最深的就是初高中这个年龄的孩子,大部分都是无师自通,大道不辍却小节不修,入了外道的好料子真是不少,希望以上的东西能引起有志篮球者尤其是青少年的思考吧。&/p&&p&最后!打个JB全场,半场才是我真爱!&/p&&p&哦对了,回来放个AOE,看完了如果特别想点赞……那应该就是你功夫还没到家……&/p&
体型和题主相似。高三时候188cm+72KG+335助跑摸高+196臂展。打球的方式属于杜兰特那种。那会儿打野球都没意思了,基本都是吊锤。 后来大学时期,参加校队,上过CUBA赛场,被虐之后,才见到天地之大,遂投身魔兽世界……我估计咱们大多数非体校出身、又自认…
身为一个大学打球出身的高大的胖子,我觉得这个问题比较值得聊聊。&br&首先,是关于阵容的问题,偏瘦的平均身高176左右的队伍,那么必然会有整体速度,和比较准的投篮命中(如果都没有,那么你们还是先练练跑步和投篮,不要研究如何赢得比赛了)。&br&作为一个经常被针对的内线,我觉得有几种战术是非常有效果的,在这里一一说一下。&br&&b&首先,&/b&来说说篮板和防守,有句话说得好,&u&做好了篮板和防守,你就赢得了比赛。&/u&&br&第一是&b&防守&/b&,通常在大学非专业组篮球赛,队员的体力和能力很难进行盯人轮转,通常采取的防守措施都是联防,针对你们队伍比较特殊的阵容,我建议专门联系23联防,这个一个非常有效的克制内线优势队员的防守方式,并且节省体力,内线站一个有着一定身体的中锋,专一针对进攻方的强点进行贴身防守,同时做好包夹和轮转,这样就很容易达到比较好的效果。&br&&ul&&li&(但是因为大学的比赛经常运用联防,所以进攻的时候各个队伍也会针对联防进行特定的攻击,比如挡拆,掩护投篮,131进攻等等手段,但是唯一需要注意的是,联防是控制内线的防守,你不可能防下所有的进攻,所以不要因为一两次的失误改变策略,当然多次失误的话肯定有问题了。)&br&&/li&&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4f2b71f11e0bd6c5c59ce137f156a59f_b.jpg& data-rawwidth=&293& data-rawheight=&305&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93&&&/figure&&br&&li&联防在大学最重要的几点注意,是关门防守45度突破,和阵型轮转的速度,还有就是168三个位置上的联合防守篮板的保护。&br&&/li&&/ul&第二点是篮板,针对篮板的争夺是很必要的,尤其是防守篮板,在23联防的模式下防守篮板的保护还是相对容易的,进攻篮板以up的阵容需要有意识的冲抢,这个真心没有什么窍门,抓住时机而已。而且针对后场篮板的保护如果做得好,可以根据队伍速度优势制定快攻。进攻篮板抢的好还可以针对对方内线造成犯规等等。&br&&br&&br&&b&其次&/b&是进攻,针对不同的队伍制定不同的简单的技战术是很有必要的,当然技战术的选择在up主的队伍里可能有这样几种,速度优势的挡拆突破,挡拆投篮,空插分球,等等。&br&&ul&&li&推荐up主去看看NBA经典战术(之所以经典是因为简单和高效,人人可用)&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jingyan.baidu.com/article/caa82fcd361d2db3.html&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jingyan.baidu.com/artic&/span&&span class=&invisible&&le/caa82fcd361d2db3.html&/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a&尤其注意&u&挡拆&/u&和&u&32投篮&/u&战术。非常试用与小快准的球队。&/li&&li&当然,如果up的队伍只是身材不占优势但是技术很拿的出手的话,可以针对队员的默契和速度还有个人实力建立&u&跑轰&/u&的战术,这个战术就是牺牲半场阵地战,进行快速的推进、传接、反跑、空插等以速度和投篮上篮的节奏来进行进攻的快速进攻战术。说句实在话,up的问题一提出我就想到了这个 ,但是事实上,这个战术对队员默契、技术和体力都是很大的考验。如果可能,推荐在气势上来之后猛打一节这个战术。&/li&&li&&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niwota.com/submsg/4070075/&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挡拆&/a&——挡拆战术比较详尽的介绍了,不谈。&/li&&li&&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enku.baidu.com/link%3Furl%3D-eelMitAVBFRFx2v6HpzybchuCnC6Tz88_dmUC9QXmqwKyM-e_qYdYiOh67vmsXtvpf8cIaWfzzyiM9hluRtmB_VK0aZd7uiV2ntenm--8K&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篮球传切配合图示&/a&——传切也是速度型球队的基本功之一,不谈。&br&&/li&&/ul&&br&&br&最后,针对高大胖子——找到他的弱点,是体力不行?(把节奏打)速度太慢?(把节奏打)打球太毒?(断球和造成他犯规)脾气暴躁?(断球和造成他犯规)脚步是否灵活?(将他拖入进攻三秒犯规)思维缓慢?(将他拖入进攻三秒犯规)&br&总之,球场如战场,扰乱他心智,骚扰他烦躁,他会打的失误,会犯规,会放不开。这就是机会。
身为一个大学打球出身的高大的胖子,我觉得这个问题比较值得聊聊。 首先,是关于阵容的问题,偏瘦的平均身高176左右的队伍,那么必然会有整体速度,和比较准的投篮命中(如果都没有,那么你们还是先练练跑步和投篮,不要研究如何赢得比赛了)。 作为一个经…
&p&&b&谢邀。此文虽长9000字整 ! 全手码,预计花费您10分钟左右才能阅读完,建议不跳读。值得收藏。这是知乎朋友的热情啊,一个小时之内,就看到了收藏是点赞的三倍!!!哈哈,为什么! ! !&/b& &/p&&br&&p&&b&①时间&/b&&/p&&p&如果你想要在某个知识领域成为the best of the best,你必须要花至少10000小时实实在在的练习和学习。&b&然而,Josh Kaufman却推翻了这些观念,提出了你只需要20小时就能不错的掌握一个全新的知识和技能。&/b&
如果我们能在最初的20小时内熬过初学阶段的不适感和挫败感,我们其实能很轻松地掌握一个全新的领域。哈!20个小时=2个沉睡的夜晚=1周娱乐时间的总合,听起来的确很不错。
嗯,我的意思是用20小时学习一门大学教材。&/p&&br&&p&&b&②案例&/b& &/p&&br&&p&高效利用时间的&b&案例&/b&:&b&学更多更多的知识,做更多更多的事情。简直是知识、精神双饱满!!&/b&&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scotthyoung.com/blog/&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斯考特·杨(Scott Young)&/a&12个月之内,&b&自学&/b&完成了传说中的&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eecs.mit.edu/academics-admissions/undergraduate-programs/course-6-3-computer-science-and-engineering&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MIT计算机科学课程表&/a&的全部33门课,从线性代数到计算理论。按照他的进度,读完一门课程大概只需要&b&1.5&/b&个星期。&b&这是我见过的大学生里在学习方面活得最充实的人。&/b&
我曾经对他的学习方法做过超认真的整理:&a href=&http://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怎样做才能不虚度大学的时光? - 白诗诗的回答&/a&&/p&&p&
关于他的学习方法,&a href=&http://www.zhihu.com/people/warfalcon& class=&internal&&warfalcon&/a& 评价如是:&/p&&br&&blockquote&评价a:&b&每天学习10小时,10天左右就要考试一次,并通过,这个学习效率非常高,更不用说重复了33次。在学习一门新的知识时短时间集中注意力不难&/b&,但持续一段时间之后,如果做不到很好的&b&放松&/b&,只要持续二、三个月左右就会达到一个瓶颈,理解能力和心理状态无法继续,这个&b&瓶颈&/b&会重复出现,就象考研时很多人前几个月都能坚持下去,但到6、8月之后就无法坚持。&b&重复三次左右会面临一个临界点,度过这后就很容易继续了。&/b&
评价b:刻意练习没有“寓教于乐”这个概念。&b&曾经有个著名小提琴家说过,如果你是练习手指,你可以练一整天;可是如果你是练习脑子,你每天能练两个小时就不错了。高手的练习每次最多1到1.5小时,每天最多4到5小时。没人受得了更多。&/b&一般女球迷可能认为贝克汉姆那样的球星很可爱,她们可能不知道的是很少有球员能完成贝克汉姆的训练强度,因为太苦了。&/blockquote&&br&&p&&b&③可实施性&/b&&/p&&br&&p&&b&“在学习一门新的知识时,短时间集中注意力不难” + “(刻意练习)高手的练习每次最多1到1.5小时,每天最多4到5小时。没人受得了更多”→→→→结合我们20小时学一门教材的目标,可以得出一个结论:&u&我们进行的不是严格意义刻意练习,我们的强度也没有那个国外小子那么高,而且一轮下来只要20小时,即便是用刻意练习的方式进行,也是可以接受的&/u&。学完一科,我们可以进行休整放松,不用严打紧逼。而且就我个人而言,一天高效学习时间安排在八个小时左右,是可以执行的。&/b&&/p&&p&&b&&u&但是,要保证利用好八个小时的高效时间&/u&。&/b&&/p&&br&&br&&p&&b&④如果保证利用好自己的高效时间?
学习仪式感:&/b&&/p&&p&&b&人,藉由这种仪式带来的仪式感,来给自己一种强烈的自我暗示---------这种自我暗示能够使自我变革,把自己的专注力、反应能力、运动能力迅速提升。&/b&&/p&&br&&p&为了保证高效时段得到利用,我把每一次学习当成月考甚至高考一样的对待。
为了高考你会提前准备什么?
物质准备:吃饱穿暖
精神准备:考前睡眠充足
知识储备:复习再复习
在高考之前,脑海里,我们已经把在考场上的表现重复了多遍。&/p&&p&再来看看,我是怎么为一次高效学习进行仪式感建立的:
&u&物质&/u&:水、巧克力、计算器、文具。在正式学习之前,我会在桌上一字排开,以防临时需要某些东西时手忙脚乱去到处翻。&/p&&br&&p&&u&精神&/u&:在前一天晚上,我就想好第二天又要进行高效学习了,所以我会安心睡去,而且如果你已经在前一天高效学好的话,会在一种满足感和新的期待中睡去。
&u&时间&/u&:比如,八点是我的正式学习时间,我会保证八点之前提前赶到那里,坐在椅子上调整出最舒服的学习姿态。
&b&提取半个小时&/b&到达学习现场,我会做以下工作:&/p&&p&&b&仪式第一步:启动
1.把准备好的物品摆在桌上。
2.深呼吸一口气,然后做眼保健操。
3.闭着眼按摩太阳穴一个八拍。&/b&
注:&b&眼保健操的第三个八拍和第四个八拍互换&/b&,多年的眼保健操经验告诉我,原本第四个八拍(轮刮眼眶)做完之后,眼睛睁开是会一片模糊感,眼液汪汪,十分不舒服。(ps.重新排版此文的时候我才发现,对于眼保健操我也是蛮有见解的嘛!!!哈哈哈&b&。)&/b&&/p&&br&&br&&p&&b&仪式第二步:预热&/b&&/p&&p&翻看即将在要来到的两个小时之内需要学习的内容,心里有个大概。我会多浏览几遍某些重要的概念以及例题,但是我不会把这个活动当做是我的正式学习的过程,就好像你考试之前翻书,多看几遍重难点考点只是为了考试更好的发挥,而不能把这个过程计入考试本身一样。我现在做的活动,只是为了等一下正式学习更好的强化效果。&/p&&br&&p&&b&仪式最后一步:静心&/b&&/p&&p&在八点之前的一分钟,我会盖上书本。静静等着一分钟的流逝,八点钟一到,就带着喜悦感平静地翻开书本。因为有了那么多前戏的酝酿,你都不知道我多么的期待这么一次高效的学习的来临啊。&/p&&br&&br&&p&大学学习的方法千差万别,比如,&b&有人有能耐能泡老师透到题,或者被老师泡也能泡到题,这种做法我认为是最高效的,有了考试题目就只需要锁定知识点夺取高分。这种做法我十分欣赏,&/b&但只有一点我不喜欢,那就是逃避了学习过程,没错,我也要考高分,但我只想踏踏实实的通过正常的学习完成这个过程。不过,我的踏踏实实要是和很多人一样一章一节的看下去,那就是侮辱我自己了,因为那样我会看不到最后,就止不住困倒在书上了。&/p&&br&&p&我个人的方法就是对这个踏实过程的一次优化,让自己在持续反馈之中达成&u&纯20小时高效学习一门学科&/u&的目的。&/p&&br&&p&&b&第三步:正式高效率学习&/b&&/p&&br&&p&&b&步骤如下:&/b&&/p&&p&&b&第A步:&/b&&/p&&br&&p&&b&第一遍阅读
1.&u&看目录&/u&知道这一章重点在哪一节,这一节大概用来解决什么问题
2.看章后习题,&u&圈出术语&/u&--------这个术语基本上就是本章的知识点了
3.根据术语去书中&u&划概念和术语解释&/u&--------如果有些术语不能理解,请使用网络百度术语名词解释
4.术语理解后带着术语去理解书中的&u&图表和例题以及案例&/u&&/b&&/p&&br&&p&&b&⑤为什么不首先直接去阅读文字呢?&/b&&/p&&br&&p&对此,我还当真有些个人的强烈认知:理工科的书在我看来是不能谈「理解」这个词的,&u&尤其是工科的书,&/u&我认为就是一份份的说明书,讲机械那就是机械的说明书,讲制图那就是制图的说明书,这些说明书和商品说明书没有本质区别,只是它们通过系统化的学术语言衔接成书、成册——但本质上一本说明书的集合。洗衣机说明书有什么作用?那就是告诉购买者如何操作、如何保养、注意事项。&u&平时我们会嘲笑某些人看不懂说明书,其实不是对方理解力有问题&/u&,而是我们市面上多少说明书简直垃圾,写的不够明确、简洁,导致阅读者操作困难。&/p&&br&&p&同样,我也认为我们的教科书并不都是一本本优秀的说明书合集,因为它们的书写内容是由个人写就,说明的操作细节根据他个人的智识水平书写,他并不曾统计所写的每一句话是不是让读者看起来更加容易形象的理解。&u&我是说,不好的说明书才需要额外的理解,好的说明书只需要我们按着步骤流程一步一步操作就可以达到目的,只有书写不明的说明书才考验读者额外的理解能力。&/u&&/p&&br&&br&&p&从某个意义上来说,你学习某一本书,如果看不进去,可能不是你理解有问题,你应该换一本书。我们什么时候讲理解能力?中文阅读理解,英文阅读理解,文学作品,“我爱你,你懂我心吗?”,那是中文,英文。感性表达的时候需要你的理解,文人思维表达的时候需要你的理解,读哈姆雷特的时候需要你的理解,需要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理解。&u&讲机械机构的时候如果你说不理解,那多半是书本表达的问题&/u&,不是你理解力有问题。可以长高宽表达的东西,你说你理解它干嘛?难道某个机械结构脉脉含情的给你传达某种信号,需要你理解她的弦外之音!?
以上是对教科书的微词。&u&我意思是这样的,大学本科教材有可能的话去换几本看看,可能有比较容易“理解”的书呢?&/u&中国大学教材烂,这也是为什么国外大学教材受欢迎的原因。
&u&但是,对于多数人而言,外文教材好啊好啊,其实都是喊在嘴巴上,看我这篇文章你都嫌长,你绕个远道去看外文教材?&/u&网上的公开课也比中国教授讲的好呀,推荐者万万众,实践者几几人!&u&更何况,多数人外文的书是看不懂的,那么,就踏踏实实的看你们学校的教材,照样可以学好,此时才显得我的这个&b&建议&/b&之有含量&/u&。&/p&&br&&p&&b&(在重新排版的时候,我请额外圈出一句话:&u&推荐者万万众,实践者几几人!&/u&——这句话太好了,且做我的名言2号。)&/b&
这个&b&建议&/b&是这样:&/p&&p&看书看不进,就牢牢抓住书本的&b&例题、案例、图表&/b&。因为&u&例题讲具体情境、图表具有可视化、案例就是讲具体的运用&/u&——&b&这些都比理解文字描述容易的多&/b&。而且,例题里面包含了对关键知识点的运用,案例和图表其实都是为了辅助你理解正文文字内容的。所以,&u&只要我们配合最少量的文字看懂了案例、图表,就达到了对知识的了解&/u&,&u&接着我们再去看例题就知道了知识运用场景&/u&,之后,&u&我们再反复地做题目,从而达到了对知识点的掌握&/u&。&/p&&br&&br&&p&这里还给你明确指明了什么叫了解、知道、掌握,课本往往会有学习要求,比如本节达到“掌握”的程度,而第二节只要“了解”就够了。那什么是“了解”、“知道”、“掌握”呢?光看这几个词汇,你是不是感觉在学习过程中,还是难以把握好“理解”等词汇的&b&度&/b&?&/p&&br&&p&从刚刚前段的描述中,其实已经给你活生生明确了呀:&/p&&br&&p&1.“配合&u&最少量的文字&/u&看懂了&u&案例、图表&/u&,就达到了对知识的&b&了解&/b&”。&/p&&p&2.“接着我们再去看&u&例题&/u&就&b&知道&/b&了知识运用的场景”。当然,这里的知道是对于“知识运用场景”的知道,如果是“知道某种知识”,那我给的定义是:当我提起某专有术语名词、某理论的时候,你能想得起来有那么一回事。比如我说到隔壁小王出轨了,你说“哦,那个小王八啊,我&b&知道&/b&”------那你就真的知道了,也许对于这种男女之事,你知道的还要更多,可能已经达到了掌握甚至熟练运用的程度。在这个男女例子的场景中,你表现的是一个好学生的角色——主动掌握的东西不由自主地就比“课标要求”的多得多。&/p&&p&3.“我们再&u&反复地做题目&/u&,从而达到了对知识点的&b&掌握”&/b&。&/p&&p&4.如果我们用所学知识去&u&解释问题&/u&、或者直接体现在&u&实际操作&/u&中,那就是&u&运用&/u&了。&/p&&br&&p&以上就是我们需要尽量弱化教材文字阅读的原因。&/p&&br&&p&学习请以&u&一章为单位&/u&,因为拉长战线会拉长反馈周期,对于学习实际效果不利。如述进行完以上的步骤,读完一章后,可以轻松休息片刻。在&a href=&http://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哪些实用的小方法、小技巧、好习惯能让人每天进步? - 白诗诗的回答&/a&中,我提到,我会在这种休息间隙做&b&俯卧撑:&/b&&/p&&br&&blockquote&&b&有没有人认为健身必要但同时觉得浪费时间?&/b&工作间歇、课间休息期间,眼看四下无人,哗哗哗,30个俯卧撑一两分钟内已经完毕,我擦,不仅&b&劳逸结合&/b&,三头肌一个月内暴结实!!!&/blockquote&&p&放心:男孩子的话,这30个俯卧撑放心做好了。虽然方法是我提供的,但是我不向你要30个俯卧撑的版权!&/p&&br&&br&&p&&b&⑥这是我要提的另一个重点:能量分为身体能量和情绪能量。&/b&&/p&&br&&p&&u&学习过程中,比如在图书馆学习,我见到很多人在学习过程中是没有补充能量&/u&的,当然也有人吃些小吃和零食,但这个和我所说的能量没有屁毛的关系呀,多数人正式的能量补充时间是中午时段的午餐,&u&在我看来,对于一个有志于高效学习的学习者,只有午餐一个常规性能量补充时段,显然是严重不够的&/u&。&/p&&br&&p&&b&能量补充&/b&:&/p&&br&&p&1.&b&身体能量&/b&。&u&精深练习的人最多达到1个小时1.5个小时,这是很累的,也就是说,会消耗大量的能量。所以,你得需要及时补充能量&/u&。两个小时的高效学习期间,分为两段,一段五十分钟左右,中间休息,这个时候就可以补充能量。所以,巧克力就派上用场了。人和人千差万别,原因之一就在于人与人吃的方式不一样。&u&身体的直接能量是&b&葡萄糖&/b&,它把葡萄糖当资金一样运用&/u&。当身体能量不足时,首先剥夺的是心智能量,这时补充一些&b&糖类&/b&(&u&功能性饮料、奶昔、蜜水、果汁都是很好的能量来源&/u&),就会精力高涨,恢复冒险精神以及能够进行更加冷静的思考。&u&所以,巧克力是我个人选择&/u&。为了防止做广告,我绝不会告诉你是只是高力士牌而已……&/p&&br&&p&2.&b&情绪能量&/b&。很多人不知道情绪也是一种能量吧?一对夫妻,两个在公司都拼命工作,但一回到家里就经常吵架,是他们脾气不好喽?另外有对夫妻,下班很早,夫妻两个经常甜蜜去逛街么么哒,他们的脾气就好了?可是,这时候我告诉你,他们其实就是同一对夫妻,你又怎想?&/p&&br&&p&为什么这样?这是-------&u&因为拼命工作不仅仅需要物质能量,而且繁杂的工作在白天还消耗了他们大量的情绪能量&/u&,老板多给你任务,你心里不满意,你能表现吗?是不是没有表现出来呀?对呀,你没有表现出来,你压抑了心中的不满。压抑这个不满的情绪用什么?答案的确是物质能量-----因为身体时时刻刻都要消耗它,但是还不够,因为还有一个事实:&b&压制某一刻某一时的不满情绪,其实主要消耗的是情绪能量&/b&。那这样导致情绪能力下降,导致自控力下降,回家失控可不就吵起喽?&/p&&br&&p&&u&是的,情绪能量需要补充&/u&。&/p&&br&&br&&p&平时还有这样的例子,比如我决定跑步,开始信心满满要跑一个月,结果没有几天就懈怠了,不是累了,而是情绪上感到疲劳了,产生厌倦感了。&/p&&br&&p&这时候,&b&解决情绪疲劳,有一个方法:那就是放松&/b&。&/p&&p&听音乐吧,听好听的音乐,在这里,我要提一个建议:&u&在经济条件能承受的范围内,尽量买一根质量超好的耳机。羞涩的说,我有一根了,音效超级棒!同样,有可能就买一台超棒的音箱……这是和丁元英学习的&/u&。(《遥远的救世主》的男主,电视剧是个人超级推荐的,个人认为是一部比原著好看的老电视剧。)&/p&&br&&p&前面我也说了,还可以做运动。我看到某些办公室里面有健身器材,相当羡慕,不过作为学生,我只能四下下无人,那一段看来还得再引用一遍,反正是我自己的版权:&/p&&blockquote&&b&俯卧撑
有没有人认为健身必要但同时觉得浪费时间?&/b&工作间歇、课间休息期间,眼看四下无人,哗哗哗,30个俯卧撑一两分钟内已经完毕,我擦,不仅劳逸结合,三头肌一个月内暴结实!&/blockquote&&p&俯卧撑随便做,不收费!&/p&&br&&br&&p&解决&b&厌倦感&/b&,我也有一个办法:&/p&&br&&p&那就是,&u&完成规定任务量之后,在某一个热情高涨的时候索性中断学习&/u&。这边的需要&b&强调&/b&一下,&u&是完成规定任务量之后------中断这个动作是发生在整个学习的后期,而不是你学得一高兴就中断,你要是这么蠢,只能嫁给我了!!&/u&!
村上春树跑步几十年,我最喜欢他的一点,是他会在跑步感觉良好的时候主动结束,这样他就会对第二天的跑步充满期待。&u&因为人们对一些事情,总是能够清晰的记得事件的&b&开头&/b&和&b&结尾部分&/b&,在此基础上,我还要重点提醒的是,当时间一长,我们能记住关于一件事物的主要部分其实是&b&事物留给我们的感觉&/b&而不是事件本身&/u&。村上春树以充满愉悦感的时候作为结束点,跑步对他来说自然会是一种“愉悦感”能隔天连续的体验。这是很智慧的。&/p&&br&&p&更多的例子我不想举例了,比如长篇写作者中有许多作家也往往用这样的方法,比如写到高潮达到部分主动停下来,因为高潮情绪很强烈,在第二天接着创作是,就容易找回感觉,从而继续写下去。&/p&&br&&p&&b&事物的原因是一致的。所以,请你在晚上时段,即最后一个高效学习时段之后,接着再学习一段时间,正当感到愉悦、感到收获满满、感觉到学习仍然高效的时候&/b&——&b&立刻中断你的学习&/b&,收拾书本滚回家找对象玩耍吧。这么做的原因在于:&/p&&br&&p&理论上,你一天的高效学习已经接近极限了,这只不过是高效学习的余温而已,所谓的高效更可能是感觉上的高效,再继续进行下去只会让热情从峰值递减。&u&如果你在对学习感到糟糕的时候结束一天的学习,我想说,你真是愚蠢,总是竭尽全力的消耗完自己&/u&。你的确是拼命学到乏力的程度了,没错,确实可以承认你真的很拼很努力。如果学习只是一次性交易的话,你这种努力就值得嘉奖;可惜,学习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u&每一次,当你学到无力时才恋恋不舍地结束&/u&,你用“精疲力竭”给一天的学习画上了句号,很令人感动。&u&但是,你可知道,你每一天学习的最后体验点就是&/u&&b&&u&“累”&/u&!&/b&今天你是通过竭尽全力的方式学到很多东西,可是,&u&当“明天”来临的时候,你对于“今天”关于学习的最后印象只会是“&b&累&/b&”。“后天”、“大后天”......每一天都以“累”的感觉最为结尾点-----那么这个“累”就是你带给每一个“明天”的学习痛苦感。这种”&b&累&/b&“的感觉会累积变浓,因为每一天关于学习最后的那个感觉都会留下来,积累在你潜意识情绪认知里面。你因为一次次过度学习,从而导致了一次对学习的厌恶感的积累。——可笑你得不偿失!&/u&
而这正是多数人的做法:趁着精力十足拼命学习,学得无休无止,直到精疲力竭才罢休。哇塞,今天他妈的好有成就感,我学了满满一天,好有收获!——看到没,这种人很快会懈怠下来,你看到他第二天,第三天可能就去看电影去玩耍了,他说,那是劳逸结合,他说有学就要有玩……从我独特的角度来看,&u&此人每次如此耗尽一天“彻底”学习的后果是,在他潜意识印象中,会不断累积对学习的厌恶感,因为他总是在学习达到疲劳低谷点的时候才结束,自然有一种“学习使人疲累”的累积印象,所以,他的那种学习方法不长久&/u&,因为一个人如果不是经过科学合理的调节,自然而然做到一个“精力旺盛”+“想要学习”的每一天,那是很少见的。当然,有时候他也会精力状态,但没有合理利用起来,居然还被他一次性刷爆了!
&u&再者,他所谓的“收获满满”如果有一天遭受到打击,比如,现实证明他所学一无是处的时候,他心中就会倍加懊悔&/u&,懊悔当初那些拼命学习的付出是否值得,而这个&u&懊悔的对象无疑是「学习」&/u&,他以为无用的学习使得他之所学无用武之地,&u&在抱怨学错知识内容的同时不可避免的是他也会对「学习」行为本身产生一度的怀疑&/u&,你看,一个人对学习的厌恶,对学习的恐惧,就是如此积累而来的。现在,你说,一个人对学习的厌恶是自然由来的吗?人是不爱学习的吗?人是可以热爱学习的,但是需要方法,需要遵从人的心理特点。&u&当我说到这里的时候,请你听从我的建议:无论是什么学习,如果有这件事情来说对你重要,也有必要,但是你却讨厌它,那么请你在讨厌的时候立马去学习它,学到你喜欢它的时候立刻中断它。因为人都是追求快乐的,你学到情绪快乐的时候就中断,你的情绪就会带领你再来领略一次那种似曾相识的快乐,即便你的情绪不会主动带你来,也不要紧,因为你至少不会在心理上抗拒了&/u&。&/p&&br&&p&&u&当你看到以上的观念的时候,可以点赞加感谢甚至加关注了,因为我第一次在这里说这个东西,有幸,你也看到了。所以,是缘分,我谢谢我自己,这是一个多么好的观念呀,不敢说你在别的地方有没有见过,但是,在我的认知范围内,把这个观念用于学习,真是一种创造&/u&!&/p&&br&&br&&p&&b&第B步:回顾&/b&
看完一章之后,这一步简直轻松,一页一页翻过去,对主要知识点、概}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学升初中衔接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