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明明已经很努力,为什么个人成长来自个人努力得不如别人快

为什么你明明已经很努力,但成长还是比别人慢?
我们在学习各种知识和技能之前,首先需要明确应用目标,进而以此目标为导向绘制个人能力树,再基于能力树立明确学习的优先顺序和计划。
作者:王世民,来源:YouCore(ID:YouCore),经获授权发布
我太太有位大学同学,非常非常非常地努力。
(请原谅我使用了3个非常,因为不如此的话实在无法表达出她努力的程度)
念大学的时候就考了两个本科学位,一是法律,一是经济,还是两个不同学校的。
其代价就是在学校里多呆了一年,所以我太太毕业后基本就不了解她的情况了。
但2013年微信朋友圈逐步火起来之后,这位同学的动态就开始夹杂在太太跟我分享的八卦中了。
我那个同学又考了证券从业资格证了!
我那个同学这周六又去参加口才培训了,周日还要去参加国家心理咨询师考证培训。她怎么还那么爱学习呢?
我那个同学今天又去听一个什么台湾法师的课了,还分享了一篇南怀瑾的文章。
一句话总结就是:这位学霸每个周末不是在学习,就是在去学习的路上。
不过最近一次我太太又跟我八卦她同学考了什么人力资源师认证时,我脱口问了一句: “你同学在公司是不是连个小部门的经理都不是啊?”
她愣了一下,想了一会跟我说:
哎,你这么一说,还真是。她今年8月有发一个朋友圈,说手下管的两个大学毕业生,多么多么地不爱学习,她挺恨铁不成钢的。如果只管两个大学毕业生的话,应该没到部门经理级别吧。你是怎么知道的呢?
“因为她能力树没形成,基本没构建出自己的能力…”
怎么会?”没等我说完,太太就打断了我“她考了很多证,有会计证、有人力资源师证、有证券从业资格证,有心理咨询师证;又经常听很多公开课,口才啊、演讲啊、创业啊等等,很多能力啊。
“这不是能力树,是能力草丛吧。”
不知为何,当时我脑海里冒出了下面这张杂草丛生的图片。
为何这么想呢,因为她同一时间段里学习的东西没有一根应用的主线,感觉就是乱草丛,到处都有一点,但没有方向或趋势。
看似学了很多东西,实际上作用有限,这也是我判断她职位不高的原因。
放任能力长成草丛的危害
能力树首先有个主干。
这个主干是能力应用的方向或领域,通常是某个职位或角色。
因此后续所有的能力积累和应用都是围绕这个主干延展出来的。
而能力草丛不是以应用为导向的,因此没有一个共同方向或领域,导致能力的积累是盲目且零散的。
没有了应用导向,知识学习和技能打造就变得随机,看到别人学什么就跟着学什么。
特别是一些盲目努力的人,越努力其能力草丛就越杂乱,成为典型的“万金油”或“书呆子”。
不以应用为导向的能力草丛其实对你的整体能力几乎是无益的,它会导致:
第一、 个人整体能力积累低效,甚至无效
心理学对能力的定义是“完成一项目标或者任务所体现出来的心理特征”。
从这个定义可以看出,知识或技能若不能用于在实际中完成目标或任务,则意味着其无法被转化为能力。
因此,知识或技能的学习方向与实际应用所需方向偏离的话,个人能力积累的速度就会放缓,方向偏离过大的话对个人整体能力的提升甚至会毫无帮助。
《庄子·列御寇》中有一个典故“朱泙漫学屠龙于支离益,殚千金之家,三年技成而无所用其巧。”
意思是说有个叫朱泙漫的人,耗巨资跟着支离益学习杀龙的技术,整整花了三年学成,但却没有龙可以给他杀。
不以应用为导向而学习的知识或技能就是现代的“屠龙术”,对能力积累无益,徒费时间精力!
能力草丛中的绝大多数能力都是通过应激式学习(考证或应付某个突发工作)积累的,与个人整体能力应用方向偏差很大,因此对个人能力积累的作用就非常有限。
就像我太太的同学,做着会计工作,考了“证券从业资格证”、“人力资源师认证”,但在工作中却全无用武之地,考取的这些证对她个人整体能力的提升几乎没有任何帮助。
第二、 永远停留在浅层学习,能力积累深度不足
浅层学习(Surface Learning)是一种机械式的学习方式。
学习者为了完成任务(如考一个认证或通过一门考试)被动地接受学习内容,把信息作为孤立的、不相关的事实来接受和记忆。
与浅层学习相对应的是深度学习(Deep Learning)。
深度学习的研究最早是由两位美国学者Ference Marton 和Roger Saljo提出来的,1976 年他们做了一项研究:
让学生阅读一份学术方面的文章,并告诉学生读过之后会有一个关于这个内容的测验,结果发现学生在阅读学习过程中使用了两种不同的策略。
一种策略是试图去理解整个文章的思想,领会学术内涵,这样的学习被认为是深度学习。
另一种策略是记住文章中所提到的一些事实,他们所关注的是接下来的测验会问到文章中的哪些内容,这样的学习被认为是浅层学习。
深度学习要求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习者能够批判地学习新思想和事实,并将它们融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中,能够在众多思想间进行联系。
并能够将已有的知识迁移到新的情境中,做出决策和解决问题的学习。
深度学习本意是指学习认知触及事物本质的程度或事物向更高阶段发展的程度。
能力树中的能力是以应用为导向有序积累的,不仅被融入到了原有的能力结构中,而且会不断在实践应用中提升。
而能力草丛中的能力却是应激式无序积累的,不但无法与原有能力形成一个整体,也没有应用环境去检验和提升,其结果就只能是一直停留在初级层次上。
像我太太同学这样虽然好学,但一大堆初级认证距离触及事物的本质相距很远,同时因为不是以应用导向去学习的,也就没有实践环境将这些初级知识往更高阶段发展,这种浅层学习即使重复1万遍,也是很难发展出精深能力的。
第三、 能力分散,无法形成整体应用
人类社会的初期,社会生产力十分低下,原始人群内部只存在按性别和年龄划分的自然分工,没有社会分工。
但随着生产力不断发展,现代分工越来越细,这也意味着现代人的能力也越来越分散,每个现代人至少都掌握几十到几百种能力。
如果不能将各种能力以应用导向整合为一个整体的话,这些能力就是一盘散沙,能发挥的价值就很小很小。
职场中有一种“万金油”式的人士,意思是掌握的能力很多,基本啥都能干一点。
但是职场“万金油”的命运有两种:一种是成长为总经理或独挡一面的地方大员;另一种是停留在打杂的小职员上。
同为“万金油”,他们的区别就在于:
1、 总经理型“万金油”的能力是相关联的(一棵树),能综合在一起为某项任务或目标启用
2、 打杂型“万金油”的能力是分散无序的(一根根草),只能单个点单个点的启用,无法综合在一起应用
能力树因为以应用为导向,因此能够将各种能力综合成主干、树枝、叶子,形成了一个应用整体;
而能力草丛因为缺失同一方向,各种能力之间缺乏关联的纽带,自然也就无法被整合起来统一应用。
还是举我太太同学的例子,如果她是CFO(首席财务官)或以CFO为目标,那么学习的证券、人力资源、心理学、演讲等知识和技能都是有用的;
可惜的是她以考证为导向,而非CFO的能力应用为导向,导致即使学的是一样的知识,CFO能将这些知识整合为一颗能力树发挥出整体价值,而她的各种初级认证却只能是一根根杂草,无法对她的会计工作产生帮助。
能力树到底长啥样?
现在我们都知道不能放任自己的能力长成一片草丛,而应该是长成一棵树了。
那么能力树到底长啥样呢?
能力树主要有两类共3种主要的呈现形式:
一、 经(gǔ)典(bǎn)样式
(1)逻辑树状
(2)金字塔状
二、 直(yǒu)观(qù)样式
如何应用能力树增强自己的职业竞争力?
挺简单,跟我三步走、能力树轻松有!
第一步、 首先得有个应用目标
能力树首先要有树干,树干就是回答能力树用来做什么的。
做一个流浪街头的画家与坐在高档写字楼的证券师,这两者能力树的差异还是蛮大的。
有人可能会暂时止步于这第一个问题:关键就是我不知道该做啥啊。
若是如此,这个问题就很简单了,挑你目前能想到的最喜欢的工作就行了。
第二步、 画出个人的能力树
树干(应用目标)有了后,接下来要做的事就是将这个应用目标所需的能力按树枝和叶子的形式组织起来。
我以管理咨询顾问(这是个相当万金油的行业,80%的职业都可借鉴下这个职业的能力树)为例,演示下画能力树的过程。
1、首先将能力分为4类,即从能力树的树干上分出4个枝杈
2、分解每个树枝和树叶
以上这颗能力树,大家可以主要借鉴两点:
1、一级分类分为核心素质、通用能力、专业技能和各类知识。覆盖全面,从而不再犯重知识、轻技能、忽视通用能力和核心素质的错误。
2、核心素质和通用能力下的明细分类,相对完整,而且识别出了最基本的素质和能力。
第三步、 有步骤地点亮能力树
绘制能力树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
其目的是以应用为导向整合各种能力,以及可以按图索骥地学习技能和知识以主动积累能力。
因此,在画出能力树后,我们还需要整理出一张表格,核对自身各种能力的掌握情况,以及后续提能的优先排序和计划。
如果有条件将这张表格贴在醒目的地方,每天能提醒自己就更好了。
好了,通过简单三步:确定能力应用目标、绘制能力树、有步骤地点亮能力树,你的能力积累速度和效果一定会大大超过一般人。
有方向地整体性积累和应用能力
经常会收到这样的问题:
老师,为什么我明明已经很努力了,但却成长得没有别人快呢?
其中一个根结就在于你是有方向地整体性积累和应用能力从而长成了一颗能力树呢,还是应激式地学习、盲目分散地将能力长成了一片草。
不以应用为导向的能力草丛其实对你的整体能力是无益的,它会导致你:
1、 整体能力积累低效,甚至无效
2、 永远停留在浅层学习,能力积累深度不足
3、 能力分散,无法形成整体应用
因此我们在学习各种知识和技能之前,首先需要明确应用目标,进而以此目标为导向绘制个人能力树,再基于能力树立明确学习的优先顺序和计划。
作者简介:王世民,YouCore创始人,畅销书《思维力:高效的系统思维》, 知乎专栏《 框架的力量》,公众号YouCore:个人核心力赋能平台,一个老板、副总裁、总监们偷偷关注的公众号
富书原创矩阵:我属猫(woshimiaoji),爸妈内参(shenduwenhua),富书(zhongchoudushu),富兰克林读书俱乐部(FranklinReadingClub),出版畅销书《仅有一次的人生,就要酣畅淋漓地活》
赏饭加微信:(备注广告),部长微博@小明牛哲学
??部长强推好书《第七感:权利、财富与这个世界的生存法则》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明明很努力,为什么依旧没长进_百度知道
明明很努力,为什么依旧没长进
我有更好的答案
主要就是因为你的方法不对所以才会出现事半功倍的效果根据自己的情况不同需要的方式方法也不同
采纳率:92%
来自团队:
因为你的努力,产生你没有自信,徘徊当中进行的努力。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Sina Visitor System你明明已经很努力,为什么成长得不如别人快?
其中一个根结就在于你是有方向地整体性积累和应用能力从而长成了一颗能力树呢,还是应激式地学习、盲目分散地将能力长成了一片草。不以应用为导向的能力草丛其实对你的整体能力是无益的,它会导致你:
第一、 个人整体能力积累低效,甚至无效
第二、 永远停留在浅层学习,能力积累深度不足
第三、 能力分散,无法形成整体应用
因此我们在学习各种知识和技能之前,首先需要明确应用目标,进而以此目标为导向绘制个人能力树,再基于能力树立明确学习的优先顺序和计划。
美味食疗菜谱 meiweishiliaocaipu
简介 | 吃出健康,吃出美丽,感受美食带给我们的愉悦享受。带你体验不一样的美食疗养法,让你吃出好身体。
每日一笑 amy3235
简介 | 每日一笑,为您提供各种热门笑话,最新笑话,邪恶,内涵图,重口味,恶搞于一体的笑话大全.
实用心理学 watchgold
简介 |最实用的心理学知识,每天学一点,让你懂得自己,懂他人心理,生活回归快乐幸福。还有心理老师在线解答心理问题哦。
顶尖管理思想 dingjianguanli
简介 |2000万管理者都关注的公众号,每天介绍最新管理思想的研究与实践,分享最专业,最实战的管理技巧和案例,内容精益求精。
创业ceo内参cyCEOnc
简介 | 创业老板必看好文
她言她语 adear8
简介 |「 她言他语 」你的情感发声地,犀利解答女性情感问题,现在扫码关注说明你还有救!
CEO精英圈 ceojingyingquan
简介 |CEO精英圈致力于打造中国颇具影响力的商业领袖组织,推动正能量企业家精神与正气化商业力量,打造国内知名安全可信赖的企业家资讯平台。
人力资源管理 renliziyuanguanli
简介 | 你想成为人力资源管理高手? 你想在瀚若星海的竞争中备受瞩目? 恭喜你!来对地方了!
环球城邦 Urban Era
简介 |关注全球城市发展,提供国外一手资讯,推荐城市优质案例!解析记录各国城市成长、繁荣、没落、消亡与复兴的历史与未来!
服饰搭配 fushidp
简介 | 你最贴心的时尚顾问。这里有关于时尚你想知道的一切:每天发布至in潮流讯息,传授最实用的穿衣搭配技巧,打造出属于你自己的风格与品位。没有丑女人,只有不会穿的女人!关注我,让时尚变得简单,让美变成一种习惯!
创业成功分享 cycgshare
简介 | 分享创业成功经历,让你少走弯路。
顶尖营销智库 dingjianyingxiao
简介 |1000万营销人关注的微信号。顶尖营销智库专注营销创业、营销市场、营销思维、营销模式、企业营销管理、做营销深度性的思考。搞营销、当然关注顶尖营销智库!!!
超级老板思维 ikaixinyile
简介 |老板思维、老板谋略、老板赚钱秘籍,开疆扩土、企业做大做强的思维方法都在这里。
生活灵感lglg365
简介 | 细嗅灵感,雕琢生活。分享生活奇思妙想,挖掘生活小窍门。
深度解读 sdjd1213
简介 |全是好文章,绝不发鸡汤,只看不关注,错过悔断肠! 这里的文章,每篇都值得一读!
女神逗笑wwnvsh2016
简介 | 搞笑视频,搞笑图片,搞笑段子,幽默漫画,天天开开心心,笑声根本停不下来。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为什么你明明已经很努力,还是得不到别人认同? - 知乎有问题,上知乎。知乎作为中文互联网最大的知识分享平台,以「知识连接一切」为愿景,致力于构建一个人人都可以便捷接入的知识分享网络,让人们便捷地与世界分享知识、经验和见解,发现更大的世界。29被浏览<strong class="NumberBoard-itemValue" title="分享邀请回答341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6添加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不遗余力的努力和成长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