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准基犯罪心理理》:我们能真正了解一个人么

【重口味变态测试】变态犯罪心理测试题 据说答对五道题的人是变态狂,答对十道题的是杀人狂答对15道_百度知道
【重口味变态测试】变态犯罪心理测试题 据说答对五道题的人是变态狂,答对十道题的是杀人狂答对15道
【重口味变态测试】变态犯罪心理测试题据说答对五道题的人是变态狂,答对十道题的是杀人狂答对15道题的就是变态杀人狂,答对20道以上的超级变态杀人狂。而一道题都答不上来的是弱智。...
【重口味变态测试】变态犯罪心理测试题据说答对五道题的人是变态狂,答对十道题的是杀人狂答对15道题的就是变态杀人狂,答对20道以上的超级变态杀人狂。而一道题都答不上来的是弱智。  第一题:可乐的味道
一个在运动中骨折的患者(女性)康复出院了,家里庆祝并大摆宴席。喝饮料的时候,患者的哥哥说今天的可乐怎么味道有点怪,然后患者的父亲和母亲也喝了纷纷表示可乐味道的确不对。但患者喝后坚称味道正常。患者死于当天晚上洗澡的澡盆里。为什么?第二题:跳火车  一个人坐火车去邻镇看病,看完之后病全好了。回来的路上火车经过一个隧道,这个人就跳车自杀了。为什么?  第三题:水草  有个男孩跟他女友去河边散步。突然他的女友掉进河里了,那个男孩就急忙跳到水里去找,可没找到他的女友,他伤心的离开了这里。过了几年后,他故地重游,这时看到有个老人在钓鱼,可那老人钓上来的鱼身上没有水草,他就问那老人为什么鱼身上没有沾到一点水草,那老人说:这河从没有长过水草。说到这时,那男孩突然跳到水里自杀了。为什么?  第四题:葬礼的故事  有母女三人,母亲死了,姐妹俩去参加葬礼。妹妹在葬礼上遇见了一个很有型的男子,并对他一见倾心。回到家后,妹妹把姐姐杀了。为什么?  第五题:半根火柴  有一个人在沙漠中,头朝下死了,身边散落着几个行李箱子,而这个人手里紧抓着半个火柴。推理这个人是怎么死的?  第六题:满地木屑  马戏团里有两个侏儒,瞎子侏儒比另一个侏儒矮。马戏团只需要一个侏儒,马戏团的侏儒当然是越矮越好了。两个侏儒决定比谁的个子矮,个子高的就去自杀。可是,在约定比个子的前一天,瞎子侏儒,也就是那个矮的侏儒已经在家里自杀死了,地上残留着许多碎木屑。他为什么自杀?  第七题:夜半敲门  一个人住在山顶的小屋里,半夜听见有敲门的,他打开门却没有人,于是去睡了。等了一会又有敲门声,去开门,还是没人,如是者几次。第二天,有人在山脚下发现死尸一具,警察来把山顶的那人带走了。为什么?  第八题:牛吃草  有一个年轻的男人,他的房子和邻居夫妇的房子中间隔着一片草坪。有一天深夜,男人被隔壁的吵架声吵醒,之后他又听到了摔东西声、砍刀子声和牛吃草的声音,过了一会,他又听到了有人撞他家门的声音,但他都没有理会,又睡了过去。第二天,他发现隔壁的女主人惨死在他家门口。推理其过程。  第九题:过山车   有一对恋人去乐园玩,女孩想玩过山车,可男孩有点怕没敢玩,女孩玩了一次后,还想玩,这次她强拉着男孩和她一起玩,结果只有她一个人下来了,为什么?  第十题:报纸  晴天一个男人在一个很高的建筑物下面看报纸,他看到一条消息后突然跑到建筑物顶层,打开灯,然后跳下去自杀了。为什么?  第十一题:雨夜广播  雨夜,一个男人在车里面听广播。然后,突然一个闪电,随后打雷。由于闪电的干扰广播停了几秒种,然后那个男子自杀了。为什么?  第十二题:睡美人  从前,有一个被巫师施了魔咒的美丽公主,被关在城堡里长眠不醒。据说只有王子的深情一吻能吻醒公主。后来,一位很帅的王子攻占了城堡救出了公主。可是,他吻醒了公主后就被公主给杀了,为什么?第十三题:两个军官  某次战争中杀人无数的两个军官,被困在了荒野里。他们孤苦无住,被恐惧和绝望快逼疯了,偏偏其中一位没熬的过去,先死了。另一位更加陷入绝望中,他将自己的战友埋了后,精神已经接近崩溃。更可怕的是:第二天的早上,当他醒来时,发现,死去的战友竟然正坐在他的身旁,用同样绝望的眼睛盯着他,请问怎么回事?  第十四题:滴水声
答题抽奖
首次认真答题后
即可获得3次抽奖机会,100%中奖。
未完dai续ing
未完dai续ing
采纳数:196
获赞数:965
网络上答案早就传开了 1.吃药副作用,煤气中毒。2.病人原来是失明,过隧道以为复发所以自杀。3.之前抓的是他女朋友的头发。4.为了见那个男人。5.抽到半截火柴被从飞机上扔下来。6.另一个侏儒把瞎子侏儒的桌子锯了一截,瞎子以为自己长高了,所以自杀。7.每次开门,门都把死者给推下山了。8.夫妻吵架,丈夫用斧头砍断妻子4肢,然后妻子用口咬着地上的草爬行,爬到年轻男人家门口用头嗑门求救。男人没有理会,自然是血过多而死.9.是因为女的个子比较矮,男的个子比较高。在第二次过山车的时候钢丝把男孩的头割下来了,而钢丝是第一次玩的时候女孩装在隧道里的。10.建筑物是灯塔,这个男人是灯塔的守卫人,报纸上应该是说因为灯塔的灯没有亮有船触礁了,造成大量人员伤亡,所以男子上了灯塔开了灯,因为自责自杀了11.那男的是个聋子,后来治好了。然后闪电打雷后,广播由于干扰,停暂了几秒,他以为自己又聋了,于是绝望自杀了。12.睡美人已经老了王子却这么年轻,怕他变心。13.活下来的那个军官受不了绝望,患上梦游症,在当天晚上睡觉时梦游起来,把白天埋葬的战友尸体又挖了出来,摆在自己旁边........14.滴水声是她的狗挂在天花板上滴血的声音,至于手被舔...是杀她爱狗的凶手舔的。
第二题死者治病前是个瞎子 治好后在火车上准备回家,当火车进入隧道时是黑的,死者以为自己又瞎了,于是就自杀了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获赞数:65
第四题是因为妹妹是个简单,不善于动脑之人,因为第一次是在母亲的葬礼上见到的,所以妹妹认为只要在举行一次葬礼就可以在见到那个很有型的男子,所以妹妹把姐姐杀了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span class="wgt-replyer-all-uname
" data-href="https://zhidao.baidu.com/usercenter?uid=7c9d05e0李城溪
<span class="wgt-replyer-all-card-name3 wgt-replyer-all-card-names" data-href="https://zhidao.baidu.com/usercenter?uid=7c9d05e0李城溪
擅长:暂未定制
只知道第七提
凯爱你的小螃蟹
凯爱你的小螃蟹
采纳数:41
获赞数:83
一、六、十、十一 没懂
获赞数:601
擅长:暂未定制
二、三、四、六、八、九、十二 我居然懂了
获赞数:21
擅长:暂未定制
我居然就看懂了第三题和第七题
dongxifeng11
dongxifeng11
擅长:暂未定制
自己伤害了企鹅,对女生的不理解,心生愧疚
其他10条回答
为你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犯罪心理》第一季14集Jacob扮演者和《妙女神探》里Hoyt是不是一个人?_百度知道
《犯罪心理》第一季14集Jacob扮演者和《妙女神探》里Hoyt是不是一个人?
第一张是Jacob第二张是Hoyt。。看那张贱笑的脸就很像。。。...
第一张是Jacob第二张是Hoyt。。看那张贱笑的脸就很像。。。
&#xe6b9;答题抽奖
首次认真答题后
即可获得3次抽奖机会,100%中奖。
来自娱乐休闲类芝麻团
采纳数:20779
获赞数:52864
参与团队:
是同一人,Michael Massee扮演的性别: 男出生地: Kansas City, Missouri, USA职业: 演员
为你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犯罪心理第七季名言
您当前位置: &
犯罪心理第七季名言
发布:&|&分类:
 &&& 犯罪心理第七季名言  1、若为奇迹一切证据皆可为之;若为事实则必证明之。  2、请原谅我忽视你!那我就要你转起你那完美的意大利引擎来了。  3、遗伤难愈。  4、我们一个人来,一个人活,一个人死。只有我们的爱人和朋友让我们暂时觉得我们不是一个人。  5、复仇最能激发宽恕。  6、死亡的时刻如同故事的结尾,给予前面的人生一个不同的意义。  7、死亡时辛酸的痛苦,但是还未真正生存即寻死是无法令人接受的。  8、唯一我知道能完成这项任务的人刚刚都走出去了。他们以正直的心做自己的工作,更重要的是,他们恪守自己的誓言。&我决心维护和扞卫美利坚合众国宪法防止被国内外一切敌人侵犯。我将忠于宪法-恪守不渝。我自愿承担这项义务毫无保留之意也决无推诿之心。我必忠勤尽责为执行我即将承担的职务鞠躬尽瘁。愿上帝助我。  9、出来混总是要还的。  10、童年时起,我便与别的孩子不同,我看不到他们看到额世界。  11、跟你说点事哦!宝贝!我乃跑车中的兰博,跑我才彰显实力,你不能锁我在车库里吃灰尘,否则我会枯萎。  12、佩佩为您服务,别受我美名的欺骗  13、就算你离开了学校,也永远不会忘怀。  14、人不是命运的囚徒而是受心灵的禁锢。  15、我们的做法并不符合原始规定,但小组除掉了四个跨国犯罪分子并拯救了一个男孩的。  16、没人能长生不老。()  17、身心若是平静安然,就无谓天气好坏。每天都是美好,只会使脉搏跳动得更强烈。  18、兰博基尼只有冲刺的速度。金牌极品怪客通话完毕。滴滴  19、疼痛是一种破茧而出的领悟。  20、所以得邪恶都是从纯真开始。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本站为你推荐的文章:
本文标题:本文地址:
Powered By ZBlog | 鄂ICP备号-3 |新浪广告共享计划>
广告共享计划
为罪犯心理画像——访“中国犯罪心理画像第一人”
为罪犯心理画像
——访“中国犯罪心理画像第一人”
(李玫瑾)
 (《中国青年报》蔡平文)
  &上世纪50年代,美国联邦调查局的一些警官认为,在侦查过程中和犯罪人打交道,应该研究犯罪人的行为规律和心理规律,于是他们申请了一个项目,有计划地系统地对在押犯人的心理和行为问题进行调查。在这方面,他们有一个优势,就是很多人被判刑之后,在相当长时间内不执行,有时案子从审理到执行要拖几十年,于是在这期间,研究人员就发现和掌握了大量犯罪人心理和行为的规律。
  50年代中期,联邦调查局在这个调研的基础上,成立了行为科学部,专门研究犯罪人的行为规律,如今国际刑警组织中还有一个犯罪智能分析的机构,就是在行为科学部的基础上作这一类的研究。但是在中国,犯罪心理学研究最缺乏的就是可供研究的案例,破案单位在破案之后,根本没有精力和兴趣接待犯罪心理学专家,而罪犯很快被处决之后,这些专家更失去了最好的“临床”研究标本。
  以前,我以为“变态杀人狂”或者“杀人恶魔”,只存在于西方世界。可现在,他们已经出现在我们身边——杨新海跨4省抢劫、强奸作案25起,杀67人,一些被害者被全家灭门;黄勇以网络诱杀17名花季中学生;马勇等人诱骗杀害12名求职少女。这些变态杀人狂和杀人恶魔作案究竟有没有规律?他们为什么能长时间作案不被发现?公安人员难道对他们真的就没有办法吗?怎样才能破译他们的犯罪心理?
  2003年底,我来到中国人民公安大学,采访了被誉为“中国犯罪心理画像第一人”的犯罪心理学教授李玫瑾。
  “现场没有物理痕迹,本身就是一个心理痕迹”
  45岁的李教授从20世纪90年代初就开始研究犯罪心理画像了,目前正在带犯罪心理学方面的研究生。
  李教授认为,在现代社会,犯罪的整个状态和过去不一样了,人员是流动的,人是失控的,有时光根据一个作案现场,根本无法破案,而且犯罪人越来越了解反侦查的方式,很多犯罪人在作案当中都有很明显的反侦查意识。
  这不是没有一点安全可言了么?但后来我知道,李教授正是想借此说明,新时期犯罪心理研究在破案当中的重要性。
  “像在河北沧州落网的杨新海,他跨越四省杀害67人,但在犯罪现场却几乎不留自己的任何痕迹,包括精液。他射精时都把精液射在一块布里带走,不留在受害人身体里。这就反映了一个问题,在犯罪现场采到物理方面的证据越来越难,但实际上,现场没有留下物理痕迹本身就是一个心理痕迹,也就是说,可以通过犯罪人的这种作案方式,来判断作案人可能具有哪些背景。”
  李教授用心理画像的方式,给我描述了河南黄勇杀害17名中学生的案子。
  黄勇诱骗受害人的对象是比较单纯的中学生,根据黄勇作案的情节,即他怎样寻找受害人以及他作案的方式可以判断,第一,黄勇知道隐藏自己,所以他智商没有问题;第二,黄勇知道怎样去接近受害人,这里有两个特征,首先,他很聪明,所以他知道怎样去诱骗受害人。其次,他不具有暴力攻击别人的能力,他才要诱骗受害人,所以黄勇的外形不会非常高大,必定是个身材瘦弱的人。
  那么黄勇为什么会把人诱骗来都杀掉呢?从犯罪心理研究,他必定有这样一个背景:就是他不擅长和别人打交道,是一个比较封闭比较自我的人,但却又是一个很聪明的人。
  人的心理活动都来源于外界的刺激,如果在外界刺激不够的情况下,就会出现想象,就是常说的白日梦。当他想做一件事情做起来很难时,他就会想象这件事情怎么做,做成了会怎样,并从中得到一种满足。这种满足经常出现在生活不太顺利的人身上。最初曾有人说黄勇有女朋友而且当过兵,李教授根本不相信。后来知道,黄勇没有这些经历。李教授说,那就对了。因为这些东西印证了黄勇不可能交女朋友,他要交女朋友就有事干了,他是没事干才会琢磨这个事情,在他心理轨迹的发展中,他是个充满想象的人,也是个智商非常好的人,在这个过程中,一旦看到了一个影视片,和他想象的东西非常接近,他就很容易认同。
  我问李教授:“为什么他只诱骗男孩子呢?”
  李教授说:“因为他诱骗女孩子,女孩子不会跟他走,对他有防备心。后来他也说了,他曾经找过女孩,都失败了。”
  李教授说:“我们不要以为某个人犯罪是因为今天看了什么东西才犯罪的,那是一种类型,但是很多犯罪心理尤其是变态犯罪心理不是这样的,变态犯罪有很多会涉及到很久远的过去,与他的性格发展和人生发展都有关系。”
  “现在变态的案子是不是越来越多了?”我问。
  李教授认为:“其实一直都有,只不过过去报得少,现在媒体把它报道出来了,人们就会非常震惊。我想告诉大家,其实任何一个社会,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时期都有这类犯罪。”
  李教授讲:“曾经有一个盗窃文物的大案,当时我们分析有两点,第一,他懂文物,他知道这个博物馆当中哪个文物是最好的。第二,这个人能把反侦查做得这么到位,至少要跟警界有关。后来发现这个人是警校开除的,他作案的这种行为特点就代表了这种特征。这个特征就是他的心理特征:包括他的职业、智力水平、技能、兴趣、需要、态度、倾向、待人方式、做事方式、经济水平等等。比如有的人邋遢,他到哪儿都邋遢,有的人利落,他到哪儿都利落,这种特征处处可以体现在人的活动方式和活动结果中去。”
  “是不是一个人的心理特征发展到极致就成了变态了?”
  李教授回答:“是这样。变态和精神病有关系,但不是一个概念,我们不要以为一提到变态就不负刑事责任,很多变态是要负刑事责任的,比如你喝了酒开车,你喝醉的情况下就是你的变态而不是你的常态了,变态就是非常态,在这种情况下,你当然要负刑事责任。像黄勇是属于典型的智力正常,心态正常,但是他犯罪的这种兴趣是不正常的,他想做一个杀手,他追求这种兴趣点,那绝对不正常,其他方面都正常。”
  “犯罪人自己是止不住的,他是人,他就总会有漏洞,只要他做下去了,他就会落网”
  有报道说,黄勇住的地方是一个很僻静的地方,他从来不和人交往,村里人都说知道这个人但是不太了解,问村长,村长还说这人挺有礼貌的。
  “他属于不惹是生非,不抻头不露面,不去招惹别人的人,他只招惹他认准的受害者,他对受害人招惹的方式也是非常机智非常巧妙的,他先给人指点一下怎样过关,然后让他们到他家去做这个游戏,所以最后如果不是那个孩子逃出来,这个案子可能还会继续。”李教授说得很肯定。
  “那么公安机关在这方面应该做些什么?”我问。
  “遇到这种问题你就应当建立一定的预警机制,比如通过电视或其他媒体告诉大家。”
  “那犯罪人不也警觉了?”
  “罪犯迟早会暴露的,所有的犯罪案件都是这样。只要是系列性案件,无论做得多巧妙,早晚都能破,这也是一种犯罪心理。犯罪人只要某一件事情做成了,他就会有一个兴奋体验,这个兴奋体验过一段时间就会出现,比如你刚学会开车,刚学会溜冰,你就老想做,然后你开车开得很烦了就不想开了,但是过了很长时间一旦摸车你还会特兴奋,只要有车在你面前你就想去开,这是人的一种心理现象,我们叫成瘾现象。
  “成瘾现象在很多行为当中都存在,犯罪是一种特殊的体验,像抢银行,有很多犯罪分子都想过,把这个银行抢了,我一辈子再也不干了,你抓不着我的。但是不对,很多人抢完了,他一旦没钱首先想到的就是抢银行,所以这种犯罪心理决定了犯罪人最后肯定要自投罗网,只不过是时间早晚的问题。侦查人员有时破不了案子容易烦,我就和他们讲,要有耐心,一个案子破不破不在于眼前,有很多好的优秀的警察,四年甚至十年办一个案子,像美国有些警察,他会办一辈子的,这就是一个真正的警察。”
  “中国的体制恐怕不会给警察这种机会吧,经常要限期破案呢。”我很怀疑。
  “我可以告诉你,就是在中国的体制下,也有这样优秀的警察,我就碰到过这样一个刑警。他有一个案子没破,当时一个女孩在家被砸死,脑部被砸得稀烂,他觉得应该是熟人作案,但是做了很多调查最后都没有证据。他始终不服这个事情,他认为该分析到的范围都包括了,就是没破,他一直在想这个事情,结果特别偶然的一个信息让他撞上了。四年半之后,几乎都没有线索了,已经很难再破了,有一个女孩来报案,说她交了个男朋友,这个男朋友特霸道,她就不想再跟他好了,结果这个男朋友老缠着她,威胁她,说小心点,半夜三更,把你砸死。就这么一句话传到这个刑警耳朵里了,他马上把这个人找来,结果这个人就是原来那个被害者的弟弟,这个案子四年半才破的。你看,就这么一个信息。”
  “你刚才说的那个杨新海,如果他始终反侦查意识很强,没有漏洞,是不是就永远抓不住?”
  “我们曾经分析过这个案子,当时我对这个案子大致归纳了几点,到现在我最遗憾的是我没机会见到他本人,而当时分析的几个特征后来全对上了,这个人的身高、外形,包括他的特点。惟独没分析到的是他的精液问题,他对受害女性都有这种伤害,比如把女性裤子扒掉,有对女性这个部位的性攻击行为,但是就纳闷为什么没有精液,当时我判断这个人应该是有前科,这个后来也证实确实有前科,他在监狱蹲过,当时我以为他会不会在监狱被人打了,那方面受到伤害了?”
  “为什么会认为他有前科?”
  “从作案的手段你就可以看出他有前科,没有前科的人作案大多有变态特点,没有变态特点又非常残酷无情的,多数都是对社会没有任何情感的人,就是说这个人应该早年就犯罪,多次受过处理,他才会这样作案。变态是另外一种类型,变态有的可能是以前从来没有抓过,但是变态有变态的行为方式。像黄勇就是典型的变态,为什么呢,一般人犯罪都有功利的目的,如果这个人没有功利的目的,比如像清华大学爆炸案,他没有功利,他要的就是制造影响,显然这种人就是一个生活不如意的,而且是有挫折感的,不被人当回事的一个人,他才要证明自己,但是在这个证明中,他自己得不到什么好处。这种类型和杨新海不同,杨新海所到之处都把窗户堵上,屋里翻够了,很显然就是获得财物,这是主要的目的,然后就是杀全家,不留活口,为了保证自己的安全,之后他还要侵犯女性,所以这种人肯定没有对象。没有对象是什么人,一般都是多次有前科的人。”
  “为什么呢?”我还是不明白。
  “如果进去一次的话,比如说打架进去的,没准女友还会等他,但是经常进监狱的人出来只有嫖娼,他绝对不会有对象,除非瞒着对方,不让对方知道。当时我就是没有想到他会把精液用布收起来,就这一点我没有想到。”
  李教授又举了个例子。
  十多年前,一个男人的女朋友不明不白死了,公安机关就是找不到证据,过了18年,他儿子的对象又死了,还是找不到证据。后来这个案子运用了测谎技术,儿子的母亲做了之后一点反应没有,但是父亲和儿子的反应却是一样的,非常强烈。最后这个案子终于破了,原来是父亲把杀人的方法,告诉了儿子,儿子又用同样的方法杀死了女友。
  “这样的犯罪事实说明了什么?”李教授问我,“就是说他一次用这种手段得逞了,只要在生活中遇到麻烦,他还会再用,这就是犯罪心理中的成瘾现象。但是不光是犯罪,我们正常人生活当中也有成瘾现象,这是我们做心理研究的一个很重要的基础。”
“变态不是常态,没有规律可言”
  “是不是犯罪心理学更多的是针对变态案件?”我问。
  “变态的案件没有规律可言,因此更需要去研究,因为它不可能借鉴别人的,不是研究了别人怎么做,就知道他会怎么做,而是研究这个人为什么会这样,他过去是怎么回事,从他自身的轨迹来研究,这个时候就没有参照系了。像入室盗窃,如果我专门破这类案子,破了100起之后,我再破就会顺利得多,因为我知道入室盗窃是怎么回事,犯罪人一般进来会有哪些想法,会做哪些伪装,而且伪装性行为都有哪些特点,包括地域特点,人员特点,但是变态的案子就不同。入室盗窃的案子目标是一样的,第一我要获取钱财,第二我要自我保护,所有犯罪人都是一致的,变态案件却完全不一样。”
  接着,李教授又说到黄勇,我终于明白,一个临床案例,对她来说,是多么珍贵。
  “黄勇在说到他10岁看过一部暴力片之后说过一句话,他说他在网络上感到了温情。当记者问他什么温情的时候,他没有回答。这个信息对整个案件的心理分析,甚至对犯罪心理学的研究都非常重要,但这可能永远是一个谜,因为在社会的压力下,他很快就会被枪决,以至于我们再也没有机会去对他进行调查研究和验证我们的分析。要知道获得这么一个典型的案例是多么不容易呀。”
  我问李教授:“如果想了解心理学最少需要多长时间?”
  “心理学最基本的就要看6本书,如果这6本书不吃透,你根本不要谈学心理学。”
  “这对于一个普通刑警来说是不是太难了?”
  “所以他要和专业人员结合,在国外,专门搞心理画像的都是专业人士,由实战部门去找他们,把案子告诉他们,然后大家在一起讨论。还有一种方法,在对案情分析的时候,既有物证专家,有刑警到场,同时还有心理专家到场。”
  “但是目前心理专家是不是太少了?怎么可能一有案件发生就能找到心理专家呢?”
  李教授说:“你有这个需求,这方面的人才马上就会有,关键是社会上有没有这个需求,现在看来基层还是没有。我们这个部门叫公安基础调研部,开了一些公安基础的课程,现在我们有研究犯罪心理方向的研究生了,再过几年我们的队伍就要壮大了。我个人认为,学心理学的很多,他们直接转行进入到这个领域,学习了法律就很快能够介入。但是对基层来说,他们要求你别让我这个案子悬着,行就是行,不行就不行。”
“现在咱们还讲黄勇,我们再给他向前分析,他为什么这样封闭自我,为什么容易陷入想象,为什么会接受这种暴力性?什么原因呢?实际上是他的抚养方式出现了问题,也就是说某种抚养方式会造就这样的人格。比如父母对孩子的冷淡,对孩子很少言语交流,对孩子的轻视,那么这个孩子在没有人疼、没有人爱的情况下,他才会封闭自我,他从来没有被人鼓励过,从来没有被人正视过,也从来不知道他的自信在哪,他才会出现后来那样的发展。
“你要真正想研究预防这类人的犯罪心理,那我就要告诉社会,抓孩子小时候的抚养教育方式,这个抚养方式应该是决定人性格很关键的东西,而性格发展是决定他后来出现这些行为的重要因素。很多人认为,黄勇犯罪就是因为看了个暴力片子,其实搞心理学的知道,暴力片只是一个导火索。人们更多关注的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但是却不了解在那之前的东西,觉得太遥远了。我说不对,你忽略长期形成的原因,这样的人还会再出现。”
  “当然心理疾病有时就像感冒一样,人有时候会有一种无名的抑郁,无名的烦恼,这或是一种生理上的变化,或是一种潜意识的发作,都可能导致反常行为。但是,这时如果有一件事情吸引你,或者有个什么事来干预你,或者你去求医,借助外部的干预就能度过这段时间,你熬过这段就会很好。”
  “黄勇如果在这之前求助,是不是也不会做这样的案子?”
  “黄勇不是这个问题,我觉得黄勇早年如果有机会当兵,或者去干一件什么事情,让他获得某些成功,他就不会有这样的结局。尽管他封闭,但是如果有个工作让他做了,而且做得非常好,就会缓解他这个问题。他不是觉得杀手特酷吗,那么在当兵时大量的精力都要被释放,艰苦的训练会缓解他这种英雄梦想的压力,从身体上去消耗他这种心理上的郁闷。可是他没有这个过程,而他却渴望当兵。其实很多带有变态类型案的犯罪人都曾经梦想当个警察。很怪,越是这种人,他的抱负心越强,所谓的抱负是指成功的抱负,当有了挫折感之后,他会用另外一种方式去表达他这种抱负,这种人大多数表现欲望是很强的,人是有差异的,所以犯罪人也有差异,我们就要研究这种心理。”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犯罪心理十三季谁死了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