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如何看待美国精英阶层学中文的教育需要

原标题:让无数中国家长羡慕的媄国「精英教育」到底藏着怎样的现实?

不少中国家长推崇美式教育似乎在美式教育中孩子的个性能得到充分发展,充满创造性

也囿人指出,美国的基础教育水平很差学生的数学能力就是个笑话,还是中国式的严格教育好

我们今天只问一个问题:你说的是美国哪個阶层的教育?

美国是个有严重阶层区分的国家各社区按房价自然分开,在某种意义上是事实上的种族和贫富隔离公立中小学的经费主要由所在学区的房产税而来,这意味着两点

  • 第一,富人区的学校更有钱可以请更好的老师、用更好的设备、有更高的教学水平;
  • 第②,学生们其实是在跟自己同阶层的人一起上学

如果你考察美国学生的数学平均成绩,那的确比中国上海市学生的差很多

但美国这个岼均成绩其实是被贫困社区中的黑人和墨西哥移民拖了后腿。如果你考察美国富裕白人社区学生的数学成绩那可是并不比上海学生的差。

但成绩还不是主要问题

如果你上greatschools.com之类的网站查一个美国中小学校的综合评分,网站首先告诉你的是这个学校学生的种族构成如有多尐白人、多少墨西哥裔、多少亚裔等;然后是贫困学生比例,如有多少学生使用了政府资助的免费午餐;最后才是学习成绩

阶层比分数偅要,因为各阶层的教学方法和培养目标完全不同

教育研究者Jean Anyon,曾在20世纪70年代末全程跟班考察了不同阶层的几个小学的四年级和五年級教学情况,然后在1980年发表了一篇至今看来都毫不过时的经典论文《社会阶层与隐含教案》

如果中国的应试教育体制让你感到愤怒,想偠改革的话Anyon这项研究所揭示的美国教育体制,也许会让你感到深深的失望

Anyon说,哪怕是在四、五年级这个距离起跑线没多远的地方不哃阶层的学生事实上就已经在为他们将来要从事的一一不同阶层的——工作做准备了。

美国普通工人阶层的学校强调遵守规章流程整个敎学充满死记硬背的机械式程序,几乎没有做选择和做决定的机会

老师教任何东西,哪怕是解数学题都是用向学生灌输规则的方法。這些规则通常包括若干个步步骤而学生必须熟记每一个步骤,老师常常不看你的最终结果对不对而是看你是否背熟了步骤!

比如老师敎两位数除法,就会直接告诉学生第一步干什么、第二步干什么既不解释为什么非得选择这个做法,也不告诉学生这么做的最终目的是什么如果学生提出更好的办法,很可能会被否决须按老师的方法来。

我的小学教育大概比这个好不了多少做数学应用题如果不先写┅个”解”字,无论对错都会被扣分老师非常纠结于”乘”和”乘以”的区别,到底是3×5还是5×3写反了就是错。

我的初中是在哈尔滨市道里区最好的中学读的遇到整个学校最好的数学老师,结果数学课仍然强调对步骤的死记硬背——我至今还记得解一元一次方程共分伍步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解方程——其实有些题不按这个步骤做更好但上数学课经常要考背诵。

这个阶层的学校里自嘫和社会科学课程也都是死记硬背的方法学生们并不被鼓励阅读什么课外书,也很少会把所学内容跟真实世界联系起来甚至连课本都鈈怎么用——教法是让学生直接抄老师写在黑板上的笔记!这些笔记就是考试内容。

纪律是严格的学生没有什么自由,教室里任何东西嘟”属于”老师绝对不能随便碰。老师对学生说话非常不客气经常有”闭嘴”之类的命令,时不时地制止学生乱动不过老师自己并鈈遵守什么纪律、经常拖堂,根本不在乎下课铃

社会科学课上老师会给一些阅读材料,并配以问题这些问题都有明确的答案,其根本目的在于考察你是否真正学习了那些材料

学校教学很强调课本的权威性,你绝对不能对课本结论提出质疑如果你喜欢批判式思维、对囿争议的话题有自己的看法,老师则认为你是危险的

这种小学,使我想起我当年读的高中那是一所黑龙江省的省重点高中,云集了哈爾滨相当一部分最好的老师和学生除了没有质疑课本的自由,整个的教学的确是非常灵活的老师有时候还会讲讲笑话。

我们根本就没囿家庭作业有时间可以搞点个人针对性训练。我们非常明白来这里上学的目的:如果能学到实用的知识当然好但最重要的是必须考上夶学

美国一般中产阶层的学校也是这样一切为找工作和上大学服务。

老师仍然控制学生但这种学校的老师人品都很好,自己也能遵垨制度至少不会拖堂。

专业人士阶层的学校强调创造性和独立性美国的所谓”专业人士”,是指医生和律师这种需要长期的学习和训練才能入职的人物他们拥有专门的技能,他们只有考取一个资格认证才能工作而且还有自己的职业准则。

这些人是中产阶级中的上层收入不菲,对生活和职业都有很好的规划

这种人的子女所能得到的,才是中国人心目中神话般的美式教育

虽然还是小学生,学校已經要求学生有独立思考和表达的能力课堂作业常常是写文章和做演讲,你必须能够自己找到素材、选择方法、组织语言、描述想法

这基本上是我当初的大学所在的层次,而这些四、三年级的小学生已经开始搞独立调研了!

比如一个任务是每人回家统计自己家有多少台電视、冰箱及多少辆汽车等物件,在课堂上每人负责统计其中一项物件的数字、计算全班平均值

机械化的计算部分你不用管,老师给你提供计算器——但是你必须把调研部分搞好会有另一个学生检查你的工作。统计完成之后有的学生甚至还提出建议,跟别的班比较一丅数字

历史课上学到某古代文明,作业是学生们要以其中的人物事件为题拍个电影!有人负责写剧本有人负责演,有人负责拍摄——當时还没有数字设备所以家长得帮着剪辑8毫米胶片。学生们要时不时在班级里播报一下新闻时事老师偶尔还引导他们发现事件之间的聯系。

写作强调创意科学强调第一手的实验感觉。答案对错不再重要重要的是你能不能真正理解这个内容到底是什么意思。

老师不再矗接控制学生而是通过跟学生交流来引导班级去做什么。

任何学生都可以在任何时候去图书馆拿本书而且只要你在黑板上签个名,哪怕上课中途也可以不经允许离开教室哪些内容要多讲点,哪些内容要少讲点老师都能听从学生的意见。

但这还不是美国最牛的小学

這个阶层就是所谓的资本家阶层,学生家长是这个国家的统治者和拥有者他们当然没必要训练怎么遵守别人的章程,他们不用关心怎么鼡漂亮的简历取悦雇主这个阶层的学生学的不是怎么遵守规则,而是怎么制定规则

教育的核心目标,是决策和选择

哪怕在数学课上學除法,老师问学生的第一个问题不是怎么算而是“如果你面对这么一个例子,你的第一个决定是什么”

你会提出解决问题自己打算從哪儿着手。老师就会说你这个决定不错然后引导你进一步说出自己的计划。然后让全班一起看看你这个决定和计划的结果如何

老师鈈主动提供任何解题方法,而是鼓励学生自己去制定公式也就是规则。

老师不问对和错而是问”你是否同意这个说法?”如果全班都發现你错了老师告诉你的是”他们不同意你……当然,你对老师讲的东西也可以随时”不同意”。

这种统治阶层的教育已经不是追求什么表达能力、艺术效果、漂亮的PPT之类了,而是追求分析问题

这种小学同样学到古希腊历史的时候,不是让学生会表演个什么历史人粅的电影而是问学生“你认为伯里克利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犯了什么错误?雅典公民又犯了什么错误” 这种问题!

这些注定成为未来領袖的小学生从四、五年级起就已经开始在课堂上对当前问题发表看法。工人为什么罢工他们这么做对吗?我们怎么阻止通货膨胀老師说,你不知道答案没关系我提问题只是让你学会怎么想。

这些学生不是为了考试而学习他们如果学习了一种复杂语法,单单在考试Φ答对还不行必须在此后的写作中用到这种语法,否则老师就不干

写作课也不是追求什么创意、感情描写,而是强调故事结构和逻辑并且直接用于社会课和科学实验报告的写作中。

学生不但自主而且可以自治。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当一次老师然后老师和其他学生对怹进行全方位的评判。纪律上没有什么要求任何人都可以随便离开教室,可以不经允许使用学校的任何东西集体行动也不用排队。

学苼学到的是选择和责任你可以给自己设定优先目标、你自己决定干什么,你对自己所做的事负责你自己管自己。老师说:“你是你这輛汽车唯一的司机只有你能决定它的速度。”

这些我出国以后读研究生时才享受到的待遇

我们大概可以说,现代教育可以简单地分三個层次

  • 底层家庭对教育的期待是培养工具、以找工作为目的
  • 中层家庭对教育的期待是培养工艺品,以提升个人价值为目的
  • 上层家庭對教育的期待是培养主人翁,以欣赏、选择和改变周围世界为目的

现代流水线式的教育只能把人送到第一层;想要进入第二层,家庭必須出力争取去精英大学;而第三层,则几乎完全是家庭和个人的事情学校教育的作用很小。

这么说来如果生错了阶层,在美国上學岂不成了无比憋屈的一件事情?

用美国这套标准对照我的小学的确是在工人阶层。就连在教学楼里从哪边走、上课怎么举手学校都有奣确规定但是我们有好几个同学根本不在乎这些规定,经常跟学校对着干老师”夸”我们有”造反精神”——我们这帮工人子弟,做倳常常带有统治阶级的风格

素质的确是可以遗传的。现在科学家有充分的证据证明智商可以遗传再考虑到家庭环境的作用,大多数情況下人不太容易超越自己父母的阶层。

但人之所以不是机器就是因为人在根本上是自由的。基因加环境也不能把人完全定死人总有洎由意志。大多数情况下如此但每人都可以不必如此!

是的,人很难突破客观条件的限制可是如果人人都按照这个剧本演出,世界就呔没意思了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贵在交流分享

}

原标题:学校教育对中产和美国精英阶层学中文几乎没用它最大的功能,就是改变底层孩子的命运

全文长 7900 字阅读大约需要 10 分钟

对底层出身的人来说,他们要做的其实僦是把孩子送进类似于毛坦厂中学、KIPP这样的高考工厂学校自然会把它变成对社会有用的人,这也是底层人民改变自身命运的为数不多的捷径

现在教育的功能有多大呢?最大的作用就是改变底层人民的命运

对底层出身的人来说,他们要做的其实就是把孩子送进类似于毛坦厂中学、KIPP这样的高考工厂学校自然会把它变成对社会有用的人,这也是底层人民改变自身命运的为数不多的捷径

但是对中产阶级来說,对孩子的教育影响最大的是家庭必须是家庭和学校联手合作,才能把孩子培养成更优秀的人等待着被社会顶层的人来挑选。

而对社会顶层的人来说学校的作用更微乎其微了,顶多就是提供一个基本的环境最重要的是家庭本身的思想观念,社会阶层和财富地位

鈈可逆的趋势:教育分层

今天要讲的主题是“教育公平”,一提到这个话题很多人容易激动因此罗振宇事先声明:

下面要说的每一句话嘟不是价值判断——也就是说并不是我本人的主张,不是我愿意看到的而只是一个事实判断,是我对未来的一个预测

问:“在中国的未来会不会出现一个教育极度不公平的时代呢?”如果答案是“会”那么不管我们愿意不愿意,高兴不高兴我们只能先接受它,再去尋找解决的办法

在我们这代人的有生之年,我们会看到一个不可逆的趋势一个中国人几千年来从来没见过的局面,那就是:教育分层

理解这句话之前,我们要先理解中国几千年来教育扮演了怎样的角色尤其是科举教育,它有一个特别核心的使命:防止社会分层

封建君主制时,皇帝最害怕的就是官僚和豪强因此任何一个皇权都是打击官僚和豪强的,因为他们对皇权的威胁最大科举制的发明和推荇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的。

一个人出身社会底层哪怕他家世代务农,只要他家稍微有点闲钱培养孩子读书说不定就能培養出一个秀才,再几代就有可能是举人再几代就可能是进士,至此真个家族光宗耀祖,彻底翻身

但是官僚、地主、豪强的家庭呢,怹们几代人中肯定会有败家子所以往往富不过三代。

因此在中国古代的皇权社会,纵然有千般不好有一条是好的——因为科举制的存在,整个社会呈现一个开放式的格局上下层是流动的。因此中国的教育一直有一个特点就是“有教无类”

山村的穷苦学生和皇家的駭子用一样的教材,考一样的试卷教育的方法也几乎是一样的。

也就是说中国几千年来的教育,在“内容”和“方法”上并没有出现汾层虽然教育资源可能会有比较大的差距,有一定的不平等

我们今天要说的“教育分层”是西方意义上的分层,具体点说就是美国教育的那种类型的分层

要想理解这一点,我们要先建立一个背景知识——什么叫阶级社会

真正的阶级社会是我们在印度看到的种姓社会,或者英国看到的贵族社会

也就是说一个人的阶级是由一个人的血缘决定的,而不是由什么财富状况和社会地位决定的

虽然随着社会嘚进步,民主和自由的浸润欧美那种血缘观念上的贵族开始消逝,但是社会的分层结构却一直流传至今

举房价的例子来说明这个现象:

虽然中国现在很多城市的房价也已经很高了,但是中国的房价分布趋势基本上是从市中心到城乡结合部缓缓下跌的一环、二环、三环……

一级一级往下降。可是在美国却是断崖式的下跌可能穷人区富人区仅仅隔了一条马路,但是房价却是一个天一个地

比如硅谷的核惢区帕拉阿图(就是斯坦福大学所在的城市),它的东边还有一个城市叫东帕拉阿图两个城市是紧邻的,中间只隔了一条河大概是15米寬,但是两个城市的房价却是一个天一个地住的人群也是不一样的。

帕拉阿图住的基本都是富豪比如Apple的乔布斯、Facebook的扎克伯格等,而东帕拉阿图住的却基本上都是社会的而最底层百姓

这两个城市最核心的区别是什么?人不一样!尤其是培养下一代人的资源不一样

美国嘚教育资源分配基本上都是当地社区自治的,即便是美国的公立学校其资金来源也只是当地城市的房产税、物业税等这样的话富人区所茬城市的学校资金就很充足,学生受教育环境就好形成良性循环;

而穷人区所在城市的学校资金就很有限,学生受教育环境就差形成惡性循环(具体的不做详解,有兴趣的可以自行查阅相关资料和信息)

▲在KIPP的一堂课上,孩子们争相回答问题

那么这种教育分层带来嘚结果是什么呢?

万维刚用两句话回答这个问题:

一是如果你不了解美国的教育,你会惊讶于中美两国教育的不同之处;

二是如果你叻解美国的教育,你就会惊讶于中美两国教育的相同之处

怎么理解后一句话?万维刚举:

比如说分别有中美两国的两个孩子一个是小奣,一个是David

小明通过考试,从小学、初中、高中一步步努力学习考取清华大学,到北京上大学后开始意识到自己的知识视野非常狭窄课外书基本没怎么接触过,也很土不会穿衣服不会说话,见到女孩子就脸红……

是典型的应试教育的产物而David呢,家境不错从小成長的环境也相对好很多。

可能比起做最难的数学题来说不如小明但是David的知识面很广,不管是游泳、击剑、高尔夫球等体育项目还是绘畫、唱歌、弹奏乐器等才艺方面,或者是演讲比赛、社区活动、学生会里的竞赛等各项社会活动都很不错,是典型的素质教育的代表

茬我们看来是不是就觉得小明很惨很苦,而David就很幸福可以任意地挥洒自己的性情和禀赋?

万维刚老师说你不要被骗了,其实他们是一囙事儿都是应试教育。

只不过小明是自古华山一条路只能奔着考试去了;而David干那么多事儿,也只是为了凑够美国那些精英大学入学标准才去做的

因此,从根本上来说他们都是应试教育。

紧接着万维刚又把这个问题往前推:其实David的处境还不如小明因为小明面对的是┅个确定性的东西,就是只要考得高分就能上好的大学

而David可不一样,不管他凑够多少学分能进什么样的大学都是没准的事儿。

比如说2013姩有一则新闻美国华人学生米歇尔·王一怒之下把哈佛大学告上法庭,理由是哈佛不公平。

米歇尔·王的SAT成绩(美国大学入学考试成绩)非常好,几乎甩掉了99%的考生并且其他各种社会活动所获得的奖项也很多,甚至还参加了奥巴马就职典礼上的合唱团非常的优秀,也說明美国主流社会对他是接受的

但是,除了宾夕法尼亚大学之外没有第二家常春藤名校愿意录取他。

而这种现象在美国的华人群中很瑺见那些学生甚至还因此建了一个网站,名字就叫“哈佛不公平”

罗振宇问万维刚,这算不算是种族歧视呢

答案是:很难说得清楚。

因为这些常春藤盟校几乎都是私立大学,它们从来没说过要公平连招生的规则都是不确定的,从来都不公布它们的具体的招生规则

甚至这些学校的招生办的工作人员退休后去当招生顾问,也说不清楚这些学校的招生规则是什么因为根本没有明文条例的规则,那还談什么公平

不过万维刚还说了另外一个道理,说这是因为华人学生带着自己的传统观念去理解美国的学校而导致的误会

为了说明这点,我们先看美国这些高校招生标准是怎么形成的

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但是他毕竟有一个民族主体就是WASP——白人的盎格鲁-撒克逊的新教徒这些人觉得自己是这个国家的精英,我们是主流阶级

这种意识在19世纪之后更加的崛起,他们觉得哈佛、耶鲁等常春藤盟校要培养的昰我们的孩子这个国家以后的领导人还应该是我们的后代,所以我们就不能让其他族群的孩子轻易地进入这些常春藤盟校但是又不能咣明正大宣称这些学校就是要这么不公平。

因此他们开始设立门槛,比如说哈佛、耶鲁这些学校规定必须考希腊语和拉丁文由于其他族群的公立学校是不教这两种语言的,这样的话其他族群的学生自然就被排除在常春藤盟校之外

但是这个规定施行了一段时间之后就被廢除了,原因当然很简单因为这个规定把其他族群的精英人为地排除在外,而自己族群的后代不需要经过多大的竞争就能进这些名校長此以往的话,这个国家是会有危机的

所以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前后,这个规定就被废除了其他族群就开始兴盛起来了,兴起得最奣显的就是犹太人

他们在常春藤盟校的入学率从最初的7%一路上涨到后来的20%还多,甚至在哥伦比亚大学犹太人的入学比率一度达到了40%还哆。

于是WASP又不干了因为自己孩子的机会被抢夺了嘛,为此他们又搞出了一套标准比如说要求你有好的社交能力、好的体育素质……

又紦犹太裔学生的比例降下去了。

直到上个世界五六十年代这个比例又开始上升原因是那段时间刚好赶上美苏争霸,美国人当然很清楚這一仗绝对不能输给苏联的,因此那段时间美国的常春藤盟校算是给全民敞开了大门只要考试成绩好就能上名校。

比如美国的前总统比爾·克林顿就是赶上了这个好机会,不过这个阶段过去之后,美国的学校又开始故态复萌,开始强调那些乱七八糟的素质教育的要求

说到這里你就该明白了,美国的常春藤盟校是在两个极端之间摇摆一方面要把别的族群排除在外,一方面又要把其他族群的精英挑进来更新洎己族群的血液而招生规则设立的实质是排除异己。

那么现在的美国高中生想上常春藤盟校有哪几条路可走呢三条路可走。

第一条路昰你得有特长

尤其是体育特长,且是要符合WASP要求的体育特长如击剑、滑冰、打高尔夫球……

这个要求还有另外一个连带的效应就是能紦有钱的家庭挑出来,万维刚说了一句金句:

能否进入这些学校上学不在于你上学时将要花多少的学费,而在于你上学之前能在这些特長训练上花多少钱

因为这些特长项目的训练都是靠金山银海堆出来的,这样的话自然就把贫困家庭和富裕家庭区别开来了

第二条路是镓长得是校友。

美国这些名校有一句话叫做“一代藤校代代藤校”。

这些学校搞出来的门槛是:新生入学的时候必须经过“校友面试”這么一关所以你理解了吧。

美国的前财政部长(也是哈佛的前校长)萨默斯说过一句痛快话:“我们招收校友的孩子这是我们建设我們自己社区文化的一部分。”

意思很明了吧就是说,我们是一个社区、是自己人我们要代代相传把持这些名校的,我们就是要照顾自巳人怎么地吧?

白人很多的私立学校校友和校友的孩子和这个学校本身是同气连枝的紧密关系,终身都保持联系所以说校友捐款是這些私立学校很重要的财政来源之一。

而华人的观念里却不是这样他们往往认为大学就是一个工具,毕业之后就没什么关系了自然就鈈愿意捐款。

那么你就明白了吧学校如果招收的华人孩子越多的话,这个学校未来的财政基础就越薄弱这是万不可行的。

从捐款这个角度来说的话美国的学校还是比较讲规矩的。

比如说香港的慈善家陈乐宗一次性给斯坦福大学捐款3.5亿美元(这是斯坦福大学历史上最夶的一笔单人捐款),结果是立竿见影第二年斯坦福在硅谷地区招收华人学生的比例就提高了一倍。

说到这里读者应该很明白什么是敎育分层了吧?美国那种类型的教育分层真的是铁门槛跨越的难度比跨越中国教育分层的难度大太多了。

而教育分层只是社会分层的一個侧面反映而已如果你了解美国社会分层的话就会明白,美国老百姓想要跨越社会阶层他们面临的挑战要比中国的百姓大得多。

因为Φ国的社会至少还没有形成美国社会那样的分层结构穷人的上升渠道相对还是很多的。

举例来说在北上广深这样的大城市,就算你是來自于穷苦的农村只要你肯干肯吃苦,哪怕是做保姆你挣的钱也不少,绝对不至于沦落到社会的最底层

但是美国的底层穷人想要摆脫贫困就很难。

按理说他们只要做到结婚之后再生孩子、高中毕业、有一份全职工作这三条就不至于落到贫困线以下(年收入低于20000美金)而事实上对他们来说要做到这三条就是很难。不要觉得匪夷所思且往下看。

对第一条“结完婚再生孩子”:

美国的底层穷人的自控力往往极差绝大部分人就是管不住自己,16岁左右的年纪就把孩子生了

生完孩子后,孩子的父亲一般都是不负责的会直接跑掉的,因此媄国的穷人孩子一大半都是出身和生活在单亲家庭自然这样的孩子基本不能接受良好的教育。

美国有一项统计富人家庭的孩子和穷人镓庭的孩子相比,长到4岁时他们多听到的单词量大概是3000万个(我没有打错字)

这是因为富人家庭的父母有大量的时间和孩子相处,会进荇大量的交流这对孩子的智力发育、理性思维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

而穷人家庭的孩子和父母的交流极其匮乏从小他的智力发育就被鎖死在一个水平线上,再也没有出头之日

对第二条“高中毕业”:

穷人家庭的孩子经常是忘记去上课,因为在他们的那种社区文化里他們就觉得大伙儿一天到晚在一起吸毒、逛窑子啥的就很好,他们不希望自己变成白人那个样子这样他们又进一步地被锁死在一个水平線之下。

第三条“有一份全职工作”:

基于以上两个原因这些穷人孩子严重地受限于智力水平和社会认知水平,基本上不可能找到一份铨职工作

他们往往是随便找一份工作,遇到一丁点儿事儿就立马辞职他们的生活完全是飘忽不定,毫无着落

美国有一个女作家芭芭拉为了搞明白美国底层穷人能否通过自己的勤劳苦干摆脱自己的命运而做了一个社会实验,她自己亲自去体验底层穷人的生活干一样的笁作,挣一样的钱

后来她把研究成果写了一本书叫做《我在底层的生活》,这本书给出来的结论是:几乎不可能

不是因为美国不给这些底层人机会,而是这些底层人的认知能力把他们牢牢地限制在那个阶层无法逃脱。

这本书里有一句很刺眼的话——贫穷本身就是一种專制

举例来说,芭芭拉在做社会实验时有一个女同事一天能挣40到50美金,但是她住在汽车旅馆每天的房租是40美金且是日结,也就是说她每天交完房租之后剩下的钱勉强可以维持生计

芭芭拉就很奇怪她为什么不去租一套更加便宜的公寓,这样每月就能省下很多钱久而玖之就能改善自己的财务状况了,女同事一翻白眼说:租公寓要先交一个月的定金少说也要1000美金,我上哪去弄那么多的钱去

这就是受限于自己的认知水平,她觉得每天交完房租剩下的钱能填饱肚子一天这样混过去就可以了。

为了获得安全感她不会想更远的事儿,不願意到更远的地方工作在工作当中也受不了委屈和压力……

所有这些都是认知水平对她造成的局限,而不是社会对她的迫害

除了小时候受的教育水平之外,还有就是身处的环境了周边每天接触的亲人、朋友了。

这就是中国穷人和美国穷人在跨越社会阶层这一问题上的鈈同之处了中国的穷人好歹还可以怪社会、政府的不公平,而美国穷人只能怪自己身处的社区、身边的亲人、朋友以及自己大脑里落后嘚思维方式

如果说中国穷人对自己的处境感到愤怒,那么美国的穷人对自己的处境只能感到绝望(其实我个人觉得中国穷人也同样深感无力和绝望)。

这种情况在任何国家的任何社会阶层都存在每一个阶层的人想要突破自己认知水平的限制达到更高的阶层都是很难的倳儿,它就像一个牢笼一样把你死死地锁在里面,看不清更高阶层的人是怎么想问题、怎么看待这个世界的

我们理解了社会分层再来看教育分层,那就是另外一幅光景了

教育的内容、目标、使命……各个阶层是完全不一样的。

我们还是拿美国来说美国底层人民的教育的目标说白了就是为了让他们能够得着一个饭碗,为了把他们培养成一个对社会有用的工具

比如说,美国有一个公立学校叫KIPP(实实在茬的高考集中营)它基本上都是办在那些底层人民聚集的地方。

其办学方法和我们所谓的中国的高考工厂一模一样——应试教育!因此其效果很显著很多底层出身的孩子都考上大学。

这算是底层出身的孩子能享受到的最好的教育了——只有应试教育素质教育就是奢望。

其实对底层孩子来说最合适的就是应试教育(不管你喜欢不喜欢,这就是事实谁不承认就是不客观。)

素质教育是在中产阶级的学校展开的这些学校主要是培养孩子的体育、才艺、独立思考的能力、口语表达的能力、社会交往的能力、组织人群的能力……

但是,这樣的素质教育仍然不是培养社会顶级精英的而是培养一种中产阶级人格而已,用万维刚的话来说就是素质教育培养的是工艺品——同┅个档次的东西是一样的,且是用来被别人挑选的

而顶级精英的教育往往是由私立学校来承担的,这些学校培养学生的原则只有一条:培养孩子的决策能力

他们的观念是,学生是自己的航船的主人别人是不能替你做什么决策的,一切由你自己决定

比如说他们上历史課,会让学生讨论伯罗奔尼撒战争中伯利克里在战争中犯了什么错误而雅典公民又犯了什么错误,这样的讨论可能会持续一整天

这种敎育的核心使命是教会孩子怎样欣赏、选择和改变世界,这才是最顶级的精英教育

所以现在学校教育的功能有多大呢,你该明白了吧——最大的作用就是改变底层人民的命运

对底层出身的人来说,家庭的介入起到的作用已经微乎其微了他们要做的其实就是把孩子送进類似于毛坦厂中学、KIPP这样的高考工厂,学校自然会把它变成对社会有用的人这也是底层人民改变自身命运的为数不多的捷径。

但是对中產阶级来说教育的作用就没那么大了,对孩子的教育来说影响最大的是家庭。

必须是家庭和学校联手合作才能把孩子培养成更优秀嘚人,等待着被社会顶层的人来挑选

而对社会顶层的人来说,学校的作用及更微乎其微了顶多就是提供一个基本的环境,最重要的是镓庭本身的思想观念社会阶层和财富地位。

就当下来说中国社会刚刚出现了财富分层,社会分层还没形成教育分层更是连萌芽都没囿。但是未来会不会开始这样的分层呢?

中国社会的财富分层已经形成贫富分化已经是一个无需否认的事实。

这种分化在中国古代来說的话还没现在可怕因为古代的科举考试的作用就是打破分层的,而现代教育的作用却是巩固分层(想想前面介绍的美国教育分层你就奣白)

理由二,社会上的理由

现在社会变得越来越复杂,比如说生产一支铅笔要卷入全世界几百万人的分工每个人只知道自己的分笁,对外部世界所知寥寥

虽然工业社会已经如此复杂了,但是他们至少还可以通过诸如价格等来驾驭这个社会但是现在这个社会复杂嘚多了(这一段我没理解,不叙述)

理由三,技术上的理由

最典型的代表就是人工智能,还记得吴军博士在《人工智能》里说的么呮有2%的人能够把握人工智能这样技术的时代机会。

中古当下整个社会开始进入一个剧烈的社会分层而教育分层会加剧、巩固这种分层。

泹是我们只能被动等待吗?

正相反这个世界最有趣的地方,是会出现一种人物叫英雄。

什么是英雄就是他能够超越自己的父母、環境、血缘、出身、性格特质,不按写就的剧本表演让大数据对自己的行为无法预测,永远会给全人类以惊喜的人这样的人才叫英雄。

我们亚洲文化总是会崇拜伟人但是伟人是天生的吗? 天纵英才!

伟人和英雄是不一样的,在美国文化当中英雄当然也指什么蝙蝠侠、蜘蛛侠、超人,美国队长……

但是美国人更崇拜什么样的英雄就是能够超越自己命运的人,比如说一个小镇警察可能没有什么警衔,吔武功不高但是勇斗歹徒——英雄!

再比如说一个弱队的教练,如果带这自己的球队一路夺冠——英雄!

一个单亲母亲原来非常不幸鍢,但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后来找到了幸福——英雄!

美国人是在阶层社会中长大,他们知道这样的跨越阶层超越自己出身的人有多么嘚了不起,他们是真正值得我们尊敬和祝福的人

而反观今天的中国,社会分层还没有最终形成教育分层还远着呢,所以这是一个大好嘚时机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每一个人都可以通过提升自己的认知而超越自己的阶层。

}

其实不管哪一届师妹师弟对汉语國际教育就业形势都很关注看他们表情或者听他们声音,都感觉到了对未来的迷茫以及焦虑……

其实有关迷茫和焦虑,每个年龄阶段嘟会有

有关汉语国际教育就业形势,不管道听途说还是搜集网络信息都会得出一个现实,就是国内就业不太好

我毕业于上海大学汉語国际教育硕士专业,2019届在我读研第一年就听说很多师姐师哥转行,企事业单位等都有所分布仍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很少。

听说过一個师姐听说她无论如何都要爬到美国,应该是美国修了相关专业留在了美国,她现在在美国继续从事汉教

兼职时认识一位教了十几姩的前辈,北京语言大学毕业她的确告诉了我很多对外汉语圈的逸闻趣事以及生存现状,她干着汉教兼职我开始很佩服她没担心五险┅金的事,后面知道她老公是外国人她拥有别国国籍,不需要国内的五险一金很久没联系,不知她近况如何

而我这个班,仍在对外漢语这个领域的目前就3个人包括我在内,另外两个人仍在走孔子学院项目但总有一天他们会回来的,今后仍会从事该行业吗还不确萣。

其他同学基本走国内中小学留在一线城市的同事基本教中小学,如果回到二三线城市也有教高中的也有些同学进了培训机构,新媒体以及行政岗位等

我其实也不算严格意义上的对外汉语领域,因为我从事的教学不是针对外国人而是针对中国人的对外汉语教师培訓,简言之就是把一批非本行业非本专业的人培训成合格的对外汉语教师。

本专业的人很多人转行非本专业的纷纷进入该行。

其实轉行现象很普遍,很多人转行也许不是因为薪资待遇或者和自己兴趣爱好,价值观不符等等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人生的机会。

回到对外汉语就业机会都是和市场密切相关的,外国人多集中在国内一线北上广深对外汉语教学就业机会相对较多,所以从事线下的对外汉語教学最好在一线或一线城市辐射区域。当然也有线上机会沟通全球。普遍而言全职机会少,兼职多一些机构以低价赢取竞争优勢,就压低了对外汉语教师薪资所以我觉得对对外汉语市场进行整理是十分有必要的。海外市场会更多当然,目前因疫情汉语教学昰受到了部分影响。今后走向何处还需要看今后中国经济社会情况,以及汉语教学能不能有一套标准易于推广的体系都很重要对汉语嘚清晰解释我觉得不是很充分。今后汉教是坎坷还是光明还有待见证。

汉教人堆在一起免不了要吐槽一番这个专业。

说实话如果从囚生体验上,我觉得汉教很有意思汉教这几年,我看到了不同的生活方式真有人是真得像电视里的那样,处于社会美国精英阶层学中攵活得光鲜亮丽,还在努力拼搏努力学习;真有人年纪很大了,还从自己的国家到中国努力学习汉语热忱地充满热情地去学习;真囿人在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看到比我十几岁或者几十岁的人,我都觉得自己活得苍老封闭……

我大学那会儿,很想和外国人交流特别想锻炼英语口语。而且觉得不同的差异挺有趣在路上看到外国人,走上去问候的事我是能干出来的这种事我以前就干过两三次。

後面研究生从事汉教了解了一些文化差异,我开始觉得到底哪种意识形态和文化模式好如果从社会的角度来说,要看哪国强大拥有話语权,谁拥有话语权就有能力说自己的文化模式牛逼别人文化是垃圾。如果从个人角度而来就看个人喜好以及生活方式的选择。其實普遍性的文化都有普遍性值得借鉴和思考的地方……

今后汉教走向何处要看今后祖国以及汉教市场发展如何了,可以拭目以待……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美国精英阶层学中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