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说,上的是个辽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校,但是学校风气太差了,想要退学,但是家里不太有钱,还有什么出路呢?

80 后这一代的职场人,30 年后的社会角色或说职业轨迹是怎样?
我的图书馆
80 后这一代的职场人,30 年后的社会角色或说职业轨迹是怎样?
一句话介绍不完,改天请你吃饭
这个问题很大,先分开来从几个方面来说一下社会现状。-1、社会阶层固化在一定的社会时期内(这个时间往往还比较长),社会资源是固定的。现在的社会资源基本在一些60后,70后及部分80后手中。很难再回到普通民众手里。有多少人飞黄腾达,就有多少人无以为家;有多少人日夜笙歌,就有多少人露宿街头。2、上升渠道基本被堵了也许你在外面累了,想回家安稳点,但是你回你们县城去考个公务员、考个老师当当。你会发现,没有一定的渠道人脉,有时候就算你能力强,你也不见得能进得去这些事业单位。更悲哀的是,如果你不足够努力,你还会下滑。你一年不上班试试,就你那点钱,保证活不下去。3、新生行业没有足够的资源支持也许像近几年的移动互联网一样,未来会有新生的行业。但是现在通讯如此发达,出来一个新的东西,一下子所有人都会知道。跟风模仿者何其多。就算你抢得先机,如果没有足够的资源作为支持,你很难做大做强。然后眼睁睁的看别人把它做起来。4、靠劳动收入,永远会处于一个收略大于支的状态(排除不善理财乱花钱的)。所以,或许到了四五十岁,你我依然还是这个城市里来来去去的一个普通人。-可能上面说的,给大家传递负能量了,可我只是说出了现在的社会现实。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努力成为更好的人。我是一个很普通的人,到目前为止,我的人生平淡无奇,没有曲折妖娆的故事,没有跌宕起伏的经历,但我不妨说给各位听听,一起共勉。-2012年夏天毕业,在上海,一个UI设计师。我刚毕业的时候,在一个不知名的小公司做前端静态页面,连前端工程师都算不上。月薪3.5K,刚好温饱。这期间,我想提升自己,但是不管怎么努力,JQ、JS、PHP等,这些真正涉及到后端的东西怎么学也学不好。我想,我在我付出很多努力的情况下,我都不能有所提升,我或许真的不写写代码的料。在后来,我慢慢的发现自己对设计很敢兴趣,而且略有天赋,于是开始自学设计。身边的小伙伴打dota的时候我在学设计;他们出去旅游的时候我在学设计,他们周末逛街的时候我还在学设计。我看了大量的优秀作品,不断的练习,并提高自己的眼界。那年秋天即将冬天。我觉得自己可以胜任设计这个工作的时候,我离职了。作为一个写的一手兼容性很好的页面的设计师,很快的我找到了第二家公司。月薪6K。我开始专心做设计了,不过我只是想把这家公司当作跳板,我需要实际的项目来锻炼自己的设计能力。但同时,我也没关注前端相关的知识。在我设计水平不断提升的同时,我居然也能慢慢的写一些网页效果了。这个时候我觉得我或许能到更好的公司试试。于是,那年夏天即将过去的时候,我再一次离职了。很快的找到了第三家公司,就是现在的公司,月薪1W不到。部门经理以前是猎豹前端组的负责人,开发者组长跟产品经理来自新浪,营销策划组的组长来自阿里。而我的设计总监曾经是网易云笔记的负责人。这些人都很牛逼是不是,如果不是我不断的提高自己,而是日复一日的混日子,也许我一辈子也没法跟这样的人站在一起共事,一起愉快的玩耍是不是。在部门里,我只是一个做UI设计的,默默无闻不起眼但我知道我对于他们同样也很重要。在这之前,我从来没接触过APP设计。因为现在项目的需要,我花了一个多礼拜的时间去了解安卓和IOS的设计语言和规范。而我的设计总监把这个安卓版的设计交给我。这是对我的信任和肯定,我知道这同样是我努力得来的。若我止步不前,不去学习APP的设计,总监不可能把整个安卓版的设计交给我来做。从在学校里学习开发,到刚出来的时候做前端,再到现在做UI设计,我一步步的找到了自己的方向,而我自己的价值也在慢慢的实现着。作为一个毕业不到两年的人来说,我对目前的自己还算满意。而且我觉得我的工资在同批次的人当中,也算看得过去的。而我更清楚的是,我还年轻,未来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即使二三十年后的日子只是今天重复昨天,我也能活出不同的精彩。虽然我也一个人每天挤着地铁,来去匆匆,偶尔加班,周末一个人看电影,过着再也普通不过的生活。在这个城市里的痕迹轻到一阵风就可以抹去。但是只有我自己知道,在那些飞奔而来的日子里,藏着精彩和等待,会在未来的某些日子里,不时的跳出来给我惊喜。我的事情讲完了,很普通是不是。普通到你看完就可以忘了。而与这个故事有关的或许只有那些看似与你们无关的故事了。但这就是每一个普通人最真真切切的生活。-社会纵然已经如此,我们更不能自暴自弃。人可以没高度,但不能没厚度。一口吃不成胖子,我们可以慢慢来,一点一点进步。等到我们四十岁五十岁,纵然我们还是一个普通人,但我们必然会成为一个有厚度的人。到那个时候我们会有车有房,丈夫顾家,妻子贤惠,儿女孝顺。一个人发的光或许照不亮全世界,但是只要能照亮身边的人就足够了。我们用尽所有力气,也不过为了做好一个人群中发光的普通人。-经历尚浅,阅历不足,惶恐答之。以上。
今天只能回复一部分私信,明天继续回,感…
@朱炫 老师的这个问题太棒了,作为一名80的打工仔,我也想简单说两句。几年前我曾经在孙立平老师的一本书看到了一段话,印象非常深刻。他是这么说的:90年代中期在法国访问的时候,我们曾向法国著名社会学家图海纳(TOURAINE)提出一个问题:法国近些年来社会结构最重要的变化是什么?图海纳的回答是,从一种金字塔式的等级结构变为一场马拉松。他的意思是说,过去的法国社会,是一种金字塔式的等级结构,在这样的一种结构之中,人们的地位是高低不同的,但同时又都是在同一个结构之中。而在今天,这样的一种结构正在消失,而变成一场马拉松。今天的法国,就像一场马拉松一样,每跑一段,都会有人掉队,即被甩到了社会结构之外。被甩出去的人,甚至已经不再是社会结构中的底层,而是处在了社会结构之外。他认为,现在法国还在继续跑下去的只有四五百万人,其余都是掉队的了。坚持跑下去的,就是那些被吸纳进国际经济秩序中去的就业者。图海纳所说的这种现象,实际上也正在今天的中国发生。这个马拉松类比让我无法忘怀。以至于当我看到如果兔子都在拼命奔跑,是什么给了作为乌龟的你前进的动力?这个问题时,写下了一大通悲观的话。当时很多人觉得我在胡扯,我却想,没有走出过校门的人,就像温室里的花朵,真的不知道这个世界有多残酷。我又联想到好多年前,阿里的B2B公司香港上市时,有报道说,马云在担心员工们凭股票致富了以后,没有了好好工作的动力。于是我忽然领悟到,员工收入太高对公司其实是一种威胁。所以,市场这个看不见的手挥动之后,产生的一个必然结果是:大多数人都永远处在一种“吃不饱”的状态,确实工资总是会涨,但是涨的幅度永远比不上必须要消费的涨幅。这种“吃不饱”形成的张力像一根无形的鞭子,驱使着大家不停地、拼了命地往前跑。但,仍在跑的人尚且是幸运的。就像马拉松模型所昭示的,很多人连跑的资格也没有了,他们被逐出了比赛。 @苏安的答案很真诚,他的故事非常有代表性,在大城市的任一个角落里,我们都能看到这样的人,重点大学毕业,优秀、聪明、上进,但是拼尽全力也不过是不被这个高速前进的时代所抛弃。
昨天 20:19
文青眼中的技术宅,技术宅眼中的流氓,流…
现在是2014年,不过我想先从30年前说起,也就是1984年的时候。那时候几乎没什么“职场人”可言,有的只是公务员、国企工人、事业单位职工、当然,最多的是仍然被拴在土地上的9亿农民。1984年时,一位二十多岁的年轻人不会想到接下来30年间发生的这些事情:两年后,第一家国有企业破产;五年后,一场动乱影响了此后二十多年的国内政治格局;八年后,邓小平南巡导致改革开放的又一轮高速前进,几十万公务员下海,民营资本开始壮大;十四年后,东南亚经济危机后,国内经济开始快速转型,国企改制、教改、医改、税改逐步影响着生活的每个方面;十七年后,911事件给了中国十年宝贵的发展时间,这十年里,垄断国企、出口产业、制造业、能源、通信行业等以惊人的速度狂飙,一举把国家拉到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地位;二十八年后,城市化进程已经达到50%,被急速推升的不仅仅是房价,还有就业岗位的数量,以及带来的观念冲突、环境问题、能源问题、埋下无数隐患。三十年后的今天,当年的年轻人已经在退休边缘,尚且年轻的我们在想象下一个三十年。过去的三十年里,很多事情、很多职业、很多观念都彻底地变了:公务员起初是铁饭碗,而后被鄙视为不上进不赚钱,仅仅过了十来年又变回了抢破头的金饭碗。做小生意曾被视为不务正业,后来一个个穿金戴银地发了大财,但时过境迁,纯民营的生意越来越不好做,傍政府才有甜头成了共识。老人越来越多、生育率正在走低,出口行业的老板们焦虑地盯着人民币汇率,年轻人还在继续流向大城市,不在乎这里的空气和交通有多难熬……不是我不愿设想将来,而是三十年足够把一个行业从巅峰到谷底用力抛个两三次;或者从无到有发展起来,经过短暂辉煌之后再无后继。过去三十年里,曾有无数人在剧变中被成批地抛下,如90年代的下岗工人、08年后东南沿海的加工企业、一身伤病回家养老的农民工、08年后才开始炒股的股民……也成就了不少抓住机会的精明人,比如改革初期的倒爷、互联网泡沫时的大忽悠、做政府项目发家的小老板、几年前个个月入过万的北京房产中介销售、一上市能分到几百万的互联网公司前台……忽然想起几年前房屋70年产权问题正热时,亲耳听到有位买房的中年人很豪气地说出这几句话:“谁管它70年后的事?70年前有新中国吗?谁知道70年后共产党还在不在了?”我今年30岁整,有家室有车房有一技傍身,但依然常感到生存危机。身边有人发了财,有人当了领导,有人十年如一日,有人混得不如意。我自己野心不大,发大财的事想也没想过,理想仅限于职位和收入稳步上升而已。但这也不是喝茶看报聊天能做到的,别说我不行,就连最稳定的公务员也不行。要知道,只有4%的公务员能在退休前升到处级,剩下的这辈子最多落个稳定,想一直向上可没那么简单,很快就会遇到天花板。金饭碗尚且如此,其他行业就更难说了。如果是在一个缺乏变化的国度里,大部分人会原地踏步过着普通的日子,少数人会爬到比自己原本高一层甚至两层的阶级,更少数人会抓住机会一步登天,而一些懒惰不走运或投机失败者会掉到下层并且难以翻身。但接下来三十年的中国里不是这么简单,有可能遇到数倍甚至数十倍的机遇和挑战。同样聪明努力的两个人,可能一个青云直上,另一个原地踏步多年甚至因外界环境剧变而只能更换行业从头开始,然后平庸地度过后半生。同样混日子的两个人,可能一个当上小主管然后安稳退休,另一个赶上失业裁员找不到原先档次工作只好干体力活、打零工,省吃俭用过晚年。这里没有什么成功学的建议和暖心的鸡汤,只是很实在地建议一下:开拓眼界,能让你在海上发现风雨欲来的前兆;努力上进,能让你有力气把小船划到风暴之外;就这些,愿诸君三十年后能变成自己期望的样子。
对于三十年后,我是持悲观态度的。可能各人情况不一样,对未来的态度也不一样。我毕业于一个本三(非精英)。父母辛苦工作,投资有方,在房价暴涨钱入手了两三套住房(衣食无忧,也没有来自父母方面的负担)。父母年收十几万(非富人,小中产),我现在是程序员,年收6-7w(二线强城市)。介绍那么多,就是为了让我的回答更加符合我这种情况的朋友。知乎上精英太多,动辄百万年薪的中产生活,千万资产的贫苦日子(纯吐槽)…1.大的方面:自从之后,3年后南巡,从此我朝人民再不想去改变什么,一门心思赚钱。倒不是说有错,只是觉得,你现在不说话,以后也没人为你说话。那年要的是惩治贪腐。如今25年过去了,有人觉得现在的风气比25年前要好很多吗?没有吧?25年,就是高粱也会酿成一壶好酒了。味道醇香浓厚~现在看到社会上,戾气深重。对富人就是“为富不仁”,“钱不是好来的”;对留学生就是“一家贪官”等等等等。我感觉我们的底线正在丧失,气人有,笑人无。2.我所在的城市的方面:不描述了,直接说吧,我在的是天津。(以下描述部分出于本人主观认知,有失偏颇之初,敬请谅解)作为我所认知的北方城市(我对南方了解不多),我觉得有种死气沉沉的劲儿。国企、央企依然是这片土地上的巨无霸。民间除了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没有南方那种活泼的小商品的民间商业的流通。仅以我家举例,我家做小生意,跟本地的上游和下游几乎不打交道,因为父母觉得他们不讲信用。宁愿千里迢迢从浙江送货,发货给全国各地,也不愿从本地进货、铺货。这些教训都是用真金白银换来的,吃亏吃多了。(近几年也在给本市铺货)我舅舅做服装生意,据他说,被商场扣钱、压钱几月甚至几年不给的情况太常见了。现在工厂倒闭了,当然也有着其他原因,譬如招工难招等等。以我个人所见,我觉得本地没有一个良好的商业氛围,从上到下都是。我家被工商税务刁难的事儿太多了。跟一位长辈聊天,他说本市对于企业的扶植力度,远远不如南方城市,甚至不如大连西安等地。3.我身边的长辈和小伙伴们:作为一个二线强城市,本地人具有“嘛钱不钱的,乐呵乐呵就得了”的气质。我有一些来自二三线城市,又回到家乡的大学同学们,他们大多持有这种态度,或者有过类似的想法。即:不会去拼命,或靠着家族,或自身认真工作,做力所能及的事儿,过悠闲平淡的日子。要说我们不努力,我们也认真工作;说我们努力,可又不会拼命。前提已经说完。我的结论:从大的方面看,我感觉90年代那种开放的社会渐渐趋于稳定,现在是一个极好的时代,因为大家过的还不错。是不是一个极坏的时代,我不知道。我真的感觉有股东西在酝酿。从我所在的城市看,可能他会有大的发展,但是与我无关。得到红利的跟我毫无关系,反而物价在涨,什么都在涨。工资涨幅没有物价快。从我身边的小伙伴看,我们追求的是小富即安的生活。可是单靠工资,仅仅是个能维持的标准。而不是好的发展的标准。在我的城市,在普通公司里,(非销售)年薪10W的不多。是真的不多。因为大家整体趋于稳定,所以升职加薪都是以三五年计算的,现在每年可能涨个300,500,到了7-8K的时候,好像有个瓶颈。突破也就突破了,过不去也就过不去了。(再次重申一遍,我的学历不高,人也不很聪明,有时有点儿懒)我非精英,家庭也没背景。一年拿个10W,我觉得也算中产阶级了,但是…如果你一买房就什么都没了。就算你不买房,这10W我觉得每年也剩不下来什么,有场大病、家里有个什么事儿全没了。我就是题主所说:今天下班挤在电梯里,身边是汹涌的白领大军中的一员。做生意没本钱,又没有整体的氛围。工作不拼命、日子过得平平淡淡,但是别有事儿。抗风险能力极弱。升职加薪很难,因为一个萝卜一个坑。40-50岁时,应该能成为中产阶级,但是能否维持,就得看天了。当然,我觉得在我50岁之前这不到三十年的时间,整个会有大变。要么生,要么死。兴,百姓苦。亡,百姓苦。题外话:非常喜欢楼上 @苏安的回答,这是一个问题的反正两种看法。小伙伴们不要从我这里吸取太多负能量。我的很多话是抱怨话,没有任何意义。只是希望能够说出一些小伙伴的心声,然后被正能量填满~3Q~
先为力胜,其后智胜,其后道胜。
中间阶层会大幅度膨胀,这是朝廷在特定时期用来收买可能反对者的惯常手段。高校老师,公务员,国企,等等一系列朝廷认可的基本盘会继续膨胀(你能想象某师大给挖过来的老师一人一套房么,没错,我说的是给,given as a gift,),背景是——经济在快速发展,不把这些人收买到自己怀里,迟早引发不可测事件——关注基层公务员因为工资过低而叫苦的新闻吧。那些处于经济高速发展领域的企业,就必须为朝廷的稳定做贡献——收税,继续收税,即使暂时下降税率,暂时过紧日子,那也是相对的,或者是大盘不好了,或者是收过头了,必须养猪,当下是兼而有之。是稳定压倒一切,而不是经济数据压倒一切,经济只是手段——房价仅仅是收割手段中最平常的一种——如楼上某位仁兄所说,让人民过于富裕和有头脑是危险的。所以,未来会处于这样一种危险的均衡中。那些天天锻炼身体,每天努力工作的人,尤其是在外企和私企的人或者创业者,为这个危险的均衡做出了杰出贡献(你见过凌晨四点的北京么,其实这不过是逆水行舟和不进则退,站在黄河岸边会自然感觉到这种生存方式的不妥当,当然,同舟者有义务相互取暖,即使相互撕咬仍然占了大部分)。三十年前,刚刚开展的市场经济让大量企业成长起来并制造了本来应该由大一统国家承担的服务,三十年后的俞敏洪只能感叹天花板比黄土地更让人感到无情——GDP增速已经过了最高点,目前强调不以GDP论英雄不过是借坡下驴,不以经济论英雄,以什么标准论呢?呵呵,这是个漫长而有趣的童话,虽然并不陌生。吴晓波饱读了两千年的中国经济史和三十年的中国企业史,却仍然诉求于商业社会伦理而不是政治伦理——激荡三十年的所有事实有着明确的脉络,弄清这个脉络后,我心里质疑着他在微博上和演讲中的意见。当然,不是说就没有机会。中国的二线区域,城市化才刚刚展开,但是这种机会无法和三十年相比,因为在二线城市发展的进程中,得利最大的一定是一线资本——白手起家的时代已经过去了。腾讯阿里和百度起家的时代,和现在的严峻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当然,不是说就没有机会。刚才已经说到,不以GDP论英雄,或者说,不以制造业论英雄,关停落后产业,那替代品是什么呢?文化产业,游戏公司,民间和官方智库。这个领域空有资本,但在总体人员素质上奇渣无比,一块价值洼地正在出现,虽然是比较悲哀的价值洼地——只有经济不好的时代,人们才更乐意去看电影,打游戏和读书,这是嘴炮党的福音,虽然凄凉,可能唯一。陆贞传奇,写的真好啊,呵呵。这都能挣钱,还犹豫什么呢?被经济增速低迷所困的大部分人正需要温柔和猎奇的滋养,沾满毒液的毛笔胜过一千只杜冷丁(对了,西方最流行的两本书,两年前是暮光之城,两年后是格雷的五十道阴影)。什么是价值洼地?经济高速发展引发的头脑空白就是价值洼地——洗这些人的脑实在是轻而易举,他们既不崇高,也不相信崇高,物质的满足感迟早要让位于精神,问题是,要让位于妖艳的精神。一般来说,这是一个经济大周期的后半阶段,虽然依旧精彩,就像东汉不亚于西汉,晚唐的凄艳丽于盛唐。enjoy.西部在wz天天闹革命的情况下,南疆的铁路修不起来,所谓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我们这代人多半无关——看汉,唐,清对西域的经略就会明白,中央政府总是优先经略南疆和河中地的农耕区,但是目前的这两个地方都中了毒,随手拿过一份报告,河中地区的极端组织就比比皆是,想要喂饱所有人,不太现实。普京大帝正在用生命的全部维持帝国的余晖,在他死之前,中亚要是能顺畅地建立以中国为核心的贸易区那叫见鬼。我不信俄罗斯在不打仗的时候仍然具有前途,但我相信普京不死毛熊就仍不老去——他以为自己是成吉思汗,实质上不过是瘸子帖木儿。但即使这样,在有生之年保证俄罗斯在中亚的存在还是绰绰有余。顺便说一下网络业,大部分盈利的公司照搬了西方的创意,我们依附于西方的头脑(唯一例外的可能是360,这是中国式的原创,当然是凶残和无底线的原创,虽然我喜欢),问题是——我不知道网络时代的洋人还能玩出什么花样,还能玩多久,什么时候玩完?总会玩完的,而且——随着这种模式的成熟,后来的复制者想要独立生存就不太容易了——三巨头资本化以后尤其如此,优酷土豆要卖给谁来着?我相信还会出现独特的,完全独立于西方创造体系的新模式网站,比如bilibiili,但是。。。这仍然和文化产业和本土文化背景是密不可分的,这是最后的蛋糕,保利已经优先吃下了艺术品交易和电影的一部分,中信还未有动作,但我觉得上头不是没有考虑的——能够赢得被资本招安的权利,对于挣扎于创业和打工之间的这代人来说就是最大的胜利了,非核心资本想要染指或者洗白上岸,呵呵,反三俗民警注视着你们。当年百度刚一傲娇,焦点访谈快速跟进,袁宝jing手上的古龙水和警犬的混合气令人回味,柳传志说在商言商,王石这个另类表示自己有失去一切的勇气,大致如此,他们当然明白,他们是怎么发展起来的,那是。。。许多年前的故事了,只有刻舟求剑的蠢材才会觉得仍然动听。当然,我是站在西山顶观察的,看到的不够细,所以这所谓最大的胜利,也逃不脱无趣的味道。资本的等级,往往比神权和政治的等级更加森严——因为资本可以量化。以上是一只没睡醒喵的胡言乱语,刚刚去拜谒过某位早逝的同学,没有逻辑,纯属零敲碎打,没有节奏,也不具备美感。举国皆唱苏柳词,多么甜腻的景象啊——香风染红袖,佳人懒梳妆,前三十年是森严的武库,后二十年是突然奔放的河流,最后这十五年则是堤坝的猝然建成,改革开放摧毁了敬畏,顶点是某风波,之后的收紧和中间阶层膨胀又摧毁了自由意志,剩下的是什么呢?任何背叛,都要付出代价。想要给混乱的头脑注入美丽的种子,毕竟是不太困难的事情。诶,我怎么这么严肃?&img src="http://p1.zhimg.com/df/2b/df2ba20fc160b43d8044_m.jpg" data-rawwidth="107" data-rawheight="81"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107"&
在痛苦里面撒个野
80后老年人是中国第一批老年网络用户!
这是一次时代性和阶层性的跨越。
我们先以最低标准调戏一下60岁的老屌丝吧。比如我!(想哭) 那年我60岁,独自站在敬老院的门口,是的,60年过去了,我还是那么孤单,虽然我刚刚在洗手间调戏了李太太一把,还顺手模了她早已打瞌睡的茹房,最终还是伴随着一句“死鬼,老不正经”孤单的走开了。60年了,我还是那么装逼,泡妞一点长进都没有! 我站在敬老院的门口傻痴痴的想着一些失败的经历,院子里面张大爷拿着政府发放的苹果N大声的喊着伟信“你在哪条巷子等我,大声点,我听不清”,李太太边洗衣服边调侃“哟,还硬的起来?” 院子外的年轻人漫不经心的路过,他们的生活不再那么紧张,电脑已经实现了每个人坐在家里工作,社会也不需要人们高频率的工作。那几个年轻人穿着中山装和旗袍(无隐喻,时尚已经遭到了尽头,大街上全是复古的拼凑)。我一眼看过去,社会主义全盛时代刚刚到来,我不禁老泪纵横,眼角泛起深深的皱纹,像是被历史的轮胎压过的痕迹。 回到敬老院,老头子们集体刷怪,满屋子喊打喊杀的叫骂声让我想起了40年前我在网吧的日子……。我打开一台电脑,默默的打开知乎老年版, 看着满屏的问题都是“你怎么看待心脑血管扩散”、“你怎么评价糖尿病,糖尿病会影响性功能吗”、“你怎么看待 @黄继新为了到购买延年益寿丸出售知乎ID的行为”、“你怎么看待 @朱炫自砍一只手在大街上扮演杨过的行为”。我点开问题80后这一代的职场人,30年后的社会角色或说职业轨迹是怎样?,已经点赞875次,打开点赞人的名单,看着他们的ID,想起了曾经轰轰烈烈知乎风云,不知道他们现在过得怎么样了,是不是还在反对目前排名第一的答案。回归正题, 这是一次时代性和阶层性的跨越。由于网络文化的传播,我觉得这一代不会有太多代沟,80后老年人更多的变化是思想上的进步。这一代老年人并不会为金钱而烦恼,网络的普及,大量的知识文化使我们能与金钱物质妥协,都已经较劲了一辈子,还是把未来交给那帮孙子吧,我们更多的烦恼是对青春的依依不舍,对荷尔蒙的依依不舍,对曾经留下的那些遗憾的不舍。也许我们已经放弃了用PS工具把自己P的更年青,因为每天照镜子的时候不敢相信白发苍苍的容颜即将踏入土尘,也许会看见梁边妖在问题下面大喊:反对目前排名第一的答案,糖尿病根本不是性功能障碍的根源,为什么本人没有糖尿病仍然无法勃起,让我来为大家普及……。我们只能无奈的发笑,想起了那年他的签名,偶尔会发笑。
国有重器,不示于人;藏锋于内,莫与人争。
我只是忽然想到了今年只不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第65个年头,而中国目前至少有千万人经历了比这更长久的岁月,比如80,90后的爷爷辈的人。历史看似很长,其实很短。三十年可以发生的事情太多了,社会关系也许会经历不只一轮甚至是两轮的洗牌。共和国最初的30年,社会上成功的人士具有的共同特点是什么?在我看来是根红苗正,勤劳勇敢。这是中国社会阶层的第一次洗牌。很多贫农出身的人走向了上层。知识分子受到严重打压。第二个30年,改革开放后的30年,关键词应该是:敢想敢干,打破常规。这一次,早期的一部分家庭又重新落回了底层,有实干精神的知识分子地位大大提高。民营资本开始出现在市场之上。从现在开始的30年,关键词应该是:信息时代,适者生存有人觉得中国会阶级固化,我觉得中国的新贵阶层还远远没有达到形成氏族文化的地步。现在最多只是有了一个圈子。至少相比于国外,我还没有看到很多权贵去投资于教育这个最能培养精英主义的领域。新科技的井喷让每一个人都充满了危机感和希望。知识还有选择的力量在这个年头变得格外的重要。五年前,没人知道小米,知道特斯拉,诺基亚还是手机业的霸主。HTC被视为行业的希望。如今呢?但是同时社会上很多家庭一般的子女上升空间因为家长的短视而被永远的堵死了。20年前,工人还是光荣的称呼,我的伯父一生努力的目标就是让我的堂哥能够顶替他在电厂工作。现在呢,我的堂哥转眼而立了。依然拿着跟10年前一样的工资。这辈子也没有任何上升的希望了。在我看来,学习能力和信息获取能力比拼将会伴随着80 90 后一代职业的终身。有能力对局势作出判断并适应环境改变的人将会强者恒强。缺乏这种能力的人不会因为从前那样因为找了个铁饭碗而从此衣食无忧。此外我并不是一个悲观主义者,互联网的普及极大的降低了信息获取的成本,普通家庭孩子和贵族的孩子在信息获取的鸿沟上被极大的填平了(但是并不是完全的公平)。古代只有氏族的孩子可以接受教育,这就等于变相的巩固了他们的统治,今天我看到越来越多的普通家庭出身的孩子一步步的走到了学术的塔尖。这是一个好的现象。如果你的目标是中产,这个相对来说容易实现的多了。一般家庭本科毕业只要努力有车有房并不是太难。但是另一方面,高水平年轻人之间的竞争可以说是变态的你死我活了。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了这个竞争之中,大我两届的学长,7分可进RJC,SAT 2100能申藤校。到了我们6分才能进RJC,2300才能进藤校。到了我之后2届的学弟,10科全A(新加坡前十)也不一定能进RJC,2400申藤校都能被拒。(在我看来原因是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被解决了,早期留学都是DIY,很多家庭条件不好的学生压根不知道出国这事儿怎么申请,怎么去写文书,英语不好也上不起新东方的辅导班,申请上了又交不起学费,有钱人家的孩子更有条件去进行针对性的准备。现在留学都产业化了。)我真的是不敢停下,如果我现在出去玩两年,再回来的话我会发现行业的整体准入又提升一个门槛,而自己很可能就被比自己年轻的人甩在身后怎么也追不回来了。在我看来,我的同学中大概有至少一大半以上的人会掉队,从而停留在白领这个阶段止步不前。因为他们觉得累了,想要安逸的生活不想继续提升自己。剩下的一小撮人里面应该有一半会被另一部分干掉,或者自己选择错了道路掉进中产或中高产的这个区间,做点技术型的工作。剩下的极少数人不出意外的话就是人生赢家。
第一次见炫哥提问题。我一直把炫哥视为人生导师。
作为晚辈,我的阅历、见闻、洞察力皆不及炫哥,对这个问题的回答也不及炫哥自己心里的答案。
然而,我还是想在这里表达我鄙陋的见解。
我仍喜欢把个人前途与国家命运结合起来看。我对30年后中国的国情社情持乐观看法。 那时的中国,应该市场经济更加完善、公权力得到有效监督、法制更加健全、人民民主得到更充分的保证,整个社会的状况(主要指包括上述方面在内的软实力)接近欧美发达国家水平,或说与其相去不远。 多看一看现在欧美的职场,应该可以预知30年后中国的情况。 以我浅薄的见闻,尚无法理解炫哥所说的“离职或失业后的待遇”。认为炫哥此处应指“境遇”。
即是失业,若是没买失业保险,就只能靠储蓄过活。30年后体制内的工作也不会是铁饭碗,人人都有失业的可能。 市场经济是一股导向人人平等的力量。市场不会问你的出身,家庭背景,甚至学历,只要你有满足市场需要的技能,市场就会选择你。
只要你在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方面有建树,成为本单位在某个工作上不可或缺的人,那么自己被炒的可能性不大,升职的机会则较多。 至于升职瓶颈,我认为还是要看个人能力。当然中国作为一个人情社会,虽然30年后会有所改观,上层路线也不能放松。
但主要看能力。一个有能力的人30年后的职业状况应该是这样的:拿着一份较高的薪水,过着中产阶级或者高于中产阶级的生活,但可能会频繁跳槽,也可能兼任几份工作,平时通过金融理财来增值财富。
中国的各项社保制度应该会进一步完善(鄙人所学专业,虽然还未开专业课-_-||),况且炫哥身在南京(猜的),30年后的社保水平应该能超过目前上海的社保水平。
具体来说,表现在义务教育普及年限、医保报销的范围和份额、劳资关系中对劳方的保护、对无收入的老人建立养老保险兜底等方面。
那时炫哥应有更多余钱用于其他消费。至于房价,30年后说不准,但可以肯定的是30年后人们关于买房和租房的观念一定会发生很大变化。 关于退休之后。养老金双轨制一定会并轨。企业退休人员的养老金会提升,当然也会受在职时的职位影响。
商业养老保险和针对养老金的理财产品会有所发展。 总而言之,在一个发展程度较高的当代国家,要想长保优渥的生活,怕是什么都比不上一技傍身。 打铁还需自身硬。 炫哥虽对人生看的透彻,有时也会像寻常人一样彷徨,退缩。
以上都是基于我对30年后中国的乐观预计,悲观预计暂时不忍去想。 以上空话较多,观点稚嫩,望诸兄海涵斧正。
80后,副省级伪二线城市,国企。让人觉得悲伤的不是我们掌控不了自己的命运,而是必将成为中流砥柱的我们在最青春的时候充满悲伤。1.洪为冰当道创造的混乱而肮脏的世界,我们只能以及必将沉浸其中,不论在网络里如何将自己塑造成伪君子。2.白领金领打工皇帝创业者,都是最光鲜也最卑微的部分,一纸红头就能摧毁一个行业或是群体,不论我们如何改变世界。3.虚妄的泡沫和数字背后,是极为严重的资源浪费。地球一小时、光盘行动、简约包装纸涉及的都是浮云,未开通就塌陷的高速公路、20年就粉碎性倒塌的楼房、超载压断的大桥,还有许多不能说的东西,才是最让人悲伤的。我们没有取之不尽的自然资源,人力资源成本也不再优势,除了疯狂的拆—建—倒—建,还能做什么。——————————————————泛泛而谈毫无意义,毕竟公说公有理。许多人指望政体变革,实际很多东西无关政治,只是杀戮或许能有穷则思变的效果。——————————————————寄生虫并不单单指政企里的官太太碌碌无为的二代以及矛绍酱之类,更多的是生活里的你我他。维修不是为了修好,而是惦记怎么忽悠外行下次再来;招标不是选择产品,而是掂量如何攫取更多个人利益。忠轩布认可能够公开讨论的话题,知乎管理员却会删除,这就是深入我们骨髓的东西,不论我是国企还是私企职工。——————————————————有的时候,不是我们不想,不是我们不敢,只是我们没有意识到,在我们生活里的点点滴滴里,满满的都是罪恶。知乎管理员删除可删可不删的答案是罪恶,知乎大神以卖蛋糕之实装逼卖弄变态情感交际是罪恶,知友文化水平不高却卖弄口舌—比如本答案—也是罪恶。——————————————————个人觉得,鹰酒是指望不上的,观海来拯救我们的可行性还不错。个人觉得,乱世用重典,宁可错杀八千,绝不放过一个,以及株连九族,满门抄斩的可行性也是不错的。——————————————————以上都是胡说八道,下面回答问题。大浪淘沙。如果一个人的工作安稳了四十年,他不是寄生虫型官二代,通常就是社会底层,比如当年的下岗职工。不论队伍里有你的父母还是亲朋,都不能不承认,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都过惯了寄生虫式的生活,和现在职场里的绝大多数人一样。不学无术,懒惰懒散,怨天尤人,小富即安,把马云李彦宏乔布斯当偶像,把移动通信互联网金融当成能够创造世界的明天,把政府国企出来的同龄人鄙夷得不行,等到乌龟走上领奖台还在抱怨规则不公自己明明跑得快。一将功成万骨枯,自古以来皆如是。——————————————————不论社会是乱是治,不论经济是起是落,我们能做的只有厉兵秣马,让自己强大。——————————————————每天洗漱问问镜子里的自己,如果今天一场天灾毁掉了所有的亲朋、所有的资产,明天我还剩下什么还能做什么多久能恢复元气。实际上,我们没有自己潜意识里那么厉害,甚至没有那么努力。职场易,人生不易,且行且珍惜。
人生如逆旅 我亦是行人
时也、运也、命也,非吾之所能也!某种程度来说,此问是无解的。先举个老爹好友一家的小栗子:X伯伯知青上调回城被分到江苏邮电,抱着公家铁饭碗兢兢业业开开心心工作十几年,忽逢改制浪潮一夜变成江苏电信合同制职工,虽说保留了全民身份,可心里不是不咯噔;又过了些日子,江苏电信再拆,部分员工被“双向选择”进江苏移动,虽然和伯伯家人无关,可被择走的下属都觉前途黑暗看不到未来(注:当时手机普及率超低),办手续前那是终日以泪洗面,看着不免兔死狐悲——好在伯伯自幼好学上进,最后退在总会计师任上,这是后话。这位伯伯只一个女儿,从小顽皮不爱读书,家人倒是开明任其自由发展,适逢第二次浪潮席卷神州,这位姐姐对计算机啊网络的无比感兴趣,家里就买了当时在我看来是天价的PC供她捣鼓。只可惜她高考没赶上扩招的好日子还偏科得厉害,只潦草读了个电视大学(还是成人高校的记不清了),待毕业时电信已现颓势,饶是它已现颓势,手里没过硬的文凭还是进不了正式编。姐姐一气之下去了中国联通——该公司当时全民职工与合同工的待遇已无区别,自此一路风生水起,待我毕业时,此女已在扬州公司独当一面。所有的预测都是用已知推未知,但科技的发展何其快,今天管用的模型30年后却未必,在在都是变数。当年被电信弃若蔽履的,内心何其凄凉,现下谁不庆幸早早逃出泥沼?那些奋斗在老牌国企——比如铁路、电信、军工企业的,当年谁不觉得自己下半辈子进了保险箱?10年前,诺基亚统领手机半壁江山,摩托罗拉也是无比风骚,而今安在?10年前,淘宝刚起步,我一同学天天泡着上头拍便宜货,当时大家都告诫她小心被坑钱,谁料她最后和一个卖芭比娃娃的老板天雷勾动地火,两人婚后一同经营夫妻老婆店,赚得盆满钵满;那个被我们集体看衰的淘宝网,今年要在米国上市了,保守估值据传250亿刀。作为理性乐观的射手座,我想告诉楼主一个多年观察心得:只要你沉得下心、卖得起力,任何行业——不论黑道白道朝阳产业夕阳职业,只要能拼进行业前30%,应可保此生无虞。我见多了六七十岁高龄的老头老太们被企事业甚至政府机构追着,或返聘或挂职或顾问,关门过节处求指点,有时一张老脸就是背书。何况技术可能被大众市场淘汰,但技艺会升值,因为匠心难得,世间总有人愿用高价求那份完美,而追寻技艺的道路上磨砺出的智慧更可以加持你一生,到那时你会发现,世间事总有共通之处,转行也不若你想的那么痛苦。楼主不妨再转一念:人身难得,多多经历才不枉此生。(30%只是借科学描述形式)逗过八哥鹩哥鹦鹉的人都知道,此鸟价高且价差极大,普通会用机械声说“你好!”“恭喜发财!”的大多便宜,因为那都是绕录音机围成一圈儿跟着学的带电音,可也有声音婉转会背唐诗宋词能日常交流的,那都是主人特别挑出,教孩子一样,每天得空就陪着说话练出来的,这样的鸟价,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所以,别说人了,就是养个鸟要卖个好价,也得下功夫的!再附赠一个栗子:老爹另一好友,一生不学无术、游手好闲,直到骗来貌美如花的阿姨,忽滴性情大变、三观俱正,奈何年齿稍长且当时职业再教育很不普及,转行不易。好在人生没有白混的日子,只要你愿意,任何经历都可以成为翻身的资本。这位叔叔摁是把享乐变成营生,凭着常年混迹夫子庙花鸟鱼虫市场窥得的门道,他贩过金鱼,卖过盆景,后来发现鸟雀赚钱特别是八哥鹦鹉之流,上山网鸟之余还自己繁育。小时候最爱去他家玩儿,有一幕印象极深:3只毛都没齐的鹩哥,张着大嘴一溜排站在一截小短枝上,叔叔歪头眯眼浅笑着端坐枝前,左手端个小食盆,里面放着他自己调配的膏状鸟食,右手持雪糕棒刮上些许,依次往鸟嘴里填食。(此乃其第一桶金)后来年岁渐长精力渐弱,他转而盘下家门口的小铺卖烟酒百货,待苏果超市遍地开花时,他已积蓄颇丰,于是关店,去兑现那个执手游遍名山大川的诺言。
人家比较敏感啦,所以匿了,但是真的好想答朱炫这个题的说~
正经的答题开始:
85年生,公务员。08年毕业进入这个行业至今,收入算偏低收入阶层。(具体为每月基本工资923,阳光工资全年25000还得扣去部分保险,具体发放方式为923打卡,那25000一般一年分3—4次发放,每次几千,可以想象没发阳光工资的时候靠923生活的日子)
以我的观点来看,大约在我50岁的时候,我的收入,仍然将是这个小城市的偏低收入那层次。(如果真有人关心这个问题再详细回答)
还是比较悲观和没有安全感吧。因为收入不由自己决定。因为这个职业,单单凭借个人能力,成长空间非常有限。所以20年之后的生活,不难预见。至于为什么选择公务员这个职业,父母之命吧。相信中国绝大部分的父母和他们一样,父母们的观念里,公务员是子女最适合职业排名前三的选择之一。此外还有教师,还有医生。因为觉得养育之恩恐难回报,就心一横从了吧。
既然当初决定了,选择了,就把目前能够做的,做到最好吧。肠子都悔青了这种事我会说么我憋死也不会说出来好么。前几年,夜里时时醒来,时常会想,如果当初勇敢一些更努力一些,不管不顾地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人生会不会不一样。这平淡无味一眼就能看到几十年之后的生活,曾令我多么的惊慌。
但是也一步一步的走到如今了。努力地完成工作,不停止学习,不放弃对阅读的喜爱,保持独立清醒,坚持原则不放低底线,明白各种社会规则但不选择屈从,大概就是我能够坚持下去的事吧。
在我有能力有其他的选择之前,我能做的就是正在做的事情做到比较好,让自己不断成长更有能力吧。啊,暂时就想到这么多,就酱紫啦。
因为泛指广泛的职工,他们的养老保险差别也很大,毕竟不是事业编制,普通的白领退休后生活不可避免的艰苦.因此大部分小白领能否成为中产阶级还是看个人对自己不动产或者说其他金融渠道能否取得财富 。至于失业离职后的瓶颈,各行各业都有瓶颈吧,职场的流动性还是很大的,主要还是看个人,差别太大了。在中国养儿防老的观念深入人心,所以在白领们晚年生活能否安逸,得病不怕,旅游舒心,能否个好儿女也很重要。 以上都是本人不太成熟的想法,有不当的地方希望大大们能够指出。
昨晚看到这个问题的时候,第一眼就想到了自己。三十年后的我,会是什么样子?我浪费了两个小时来思考这个问题。八零后里面,会有这样一类人。他们没有像大多数人一样,读完大学,然后仔细找工作,慢慢朝着中产阶级甚至更高的位置爬上去。他们只能在年少时离开学校,然后背井离乡,去到那些繁华景胜、经济腾飞的地方,然后找一份简单的工作开始了真正的人生。我们不去想那些在外打工的新人们的理想,以及他们对于未来的规划。至少当初我从学校退学以后,在惠州的工厂里面做普工,每天唯一想到的事情就是:不能出错不能出错不能出错……这种焦虑紧张的情绪一直到第一次发工资的那天。然后我发现,我什么都不用多想,我出来就就是为了赚钱的,就是为了这份在外人看来微薄稀少的工资而努力的。这些人里面有些人会一辈子将这种状态持续下去,也有极少数的人会发光发亮。但大多数都是平庸的。甚至,他们中很大一部分人在曾经根本不晓得“八零后”是什么,他们不知道这是在说我们自己。想起有次上夜班,凌晨一点,几个年纪相仿的工友一同去厕所抽烟,我是他们中年纪最小的一个,我们说到各自出生的年月,到了我这里,我说我是89年倒数第二天出生的。我顿了顿以后打趣说到:“我妈当初再努力一下晚生我两天,我就跨越一个时代了。”当时不只一个人问我,“跨越一个时代”是什么情况?当时的我,还以为他们抓住了我说了一句病句……而曾经一同半夜去厕所抽烟的这些人基本都已经结婚生子,但家庭的经济来源基本没有改变,唯一改变的是为了更高的工资选择了劳动强度更大的工厂。有些人已经混出了一点成就,当上了主管或者是组长。一个同乡今年春节的时候回了达州这边,到达州城里玩,联系到了我。于是我邀请他去我同学开的馆子吃麻辣烫喝啤酒。聊起如今,他对于我目前这种基本没有多少的变动的生活很是羡慕,他说:“其实像我这样一直在外打工,总是跑来跑去的,没什么出息。”没什么出息,这几乎是这些在外打工的八零后(甚至是九零后)基本的生活感悟。他们永远在四处闯荡,永远不会安稳。他们也不会拥有多么远大的理想,眼光更多的是看着整日监督着自己的组长,幻想着有一天能够取代他的位置。但大多数人是听到哪儿给的工资更高、工作环境更好,如果目前生活没有实质性的压力,他们会不断跳槽。很少部分人会选择在一家工厂待好几年。如果这个社会一直是这个样子,那么三十年后的他们,大多数人其实只是年纪大一点的打工者而已。如果社会发生了改变,那个时候受伤的,其实也是他们。(发现略不切题……ORZ……)
睡好觉吃好饭才是大事儿。
这一批人,尤其是85后,其实算赶上了中国发展井喷之后的放缓期,对顶级人才影响不大,在中国的制度进一步规范,作风进一步清廉的条件下,虽然处于放缓期,对顶级人才的环境反而变好了。但是对普通的工人而言,机会变少了。但是机会依然有。机会变少了分两点。第一,很难有再普通企业混资历的机会了。这一点如同朱兄所言,经济放缓期间,小型企业寿命缩短,余下不言自明。第二,曾经的一夜暴富机会变少了。曾经做买卖发了一批人,炒股发了一批人,开煤矿发了一批人,炒房发了一批人,只要胆子大,都能赚到钱的年代过去了。但偏偏现在的青年人胆子还越来越大了,想要出来一个人闯荡的八零后,如果没有非一般的背景,成功的必要条件太多了。基本都是最后累死还碰一鼻子灰。但是机会依然存在。选对了行业和企业,起点低但是坚持做下去。比如互联网,老年人市场,现代,宏基等在业界不算高大上但是规模够大可以混资历的。因为行业和企业可以保持向上的发展,个人也基本上可以保证收入稳步的提高。另一方面,有专业特长的人其实不担心工作变动,如会计,汽修工人,厨师等,他们的收入在手艺精进的过程中并不特别受所在企业的约束,也是发展比较稳定的一类。朱兄你是在写论文嘛?
以普通公司的白领收入和薪酬福利等方面看来,单一靠纯工作的话,我悲观的认为晚年肯定凄苦。上一代人一辈子的收入也就是给儿女买房然后留点自己养老了,而我们这一代人房子,车子,下一代的投入是要明显高于上一代的。目测过个几年就会有很多80后人开始谋划第二职业或谋取其他收入来源。人穷则思变,50岁后甚至退休后,80后肯定多数在继续工作了,发挥余热也好,生活所迫也罢,反正这会是一种趋势的。不过反过来说,现在食品安全和环境这么差,加上白领多数缺乏运动。能活多久,还是个疑问。哈哈~
微信搜索MantouStudio,奢华手绘头像工作…
80后最大的变化是房地产升值导致的价值观变化。面对房价的变化,上一代人建立起来的对职业从一而终的理想被粉碎了。在80后的价值体系中,增加了一种是否能够买得起房的职业选择分界。因此80后中创业,做生意的比例会比上一代人高很多,职业稳定性也会低很多
啥也不是,现在。
1964年,导演迈克尔·艾普泰德采访了14个7岁的英国小孩,他们来自不同的阶级,有来自孤儿院的,也有来自上流精英家庭的。当时取名《7 Up》,用的还是黑白胶片,应该算是电视界第一批纪录真人现实生活的先锋。拍摄的初衷是希望到了2000年,能够通过这些孩子的人生变化,呈现一部英国生活和西方文化的编年史。如同该片第一集开头所说的那样,“2000年的工会主席、2000年的大法官、2000年的宇航员,他们现在都只有7岁。”之后摄制组每隔7年就会再次找到这些孩子,拍下他们的最新状况,于是从《14 up》、《21 up》、《28 up》、《32 up》、《42 up》,直到孩子都长成《49 up》里的中年人;纪录频道这次播的就是用两小时的《49 up》编辑的3集,取名《七年》。
旅途中相遇
总体我们大部分都是在为过去失败的教育买单的一类人。那个时候父母多半没有多少文化,不够开明,学校里也是各种各样的洗脑的教育。也没有知乎。但是我相信互联网的存在使得知识,信息,教育资源等变的更易流动,更加公平。所以,理论上人人都可以再教育,选择让自己变得更好更有竞争力,所以不管80后的这一代如何辛苦,我对未来还是抱有希望。
相信在任何一个国家,职业轨迹都没有绝对的稳定和安全感,可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的生活水平会相对来说会趋于稳定和富有安全感,并不完全从职业发展上获得,因为收入的来源会多元化。市场化的经济会不断的洗牌,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变化,会有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拿我所熟悉的房地产行业来说,曾经暴利的行业,这几年在逐年的削减利润,这固然跟国家宏观调控有关,同时更多的,跟建筑行业制度、管理的不断完善,国家强条的规范不断健全,以及市场检验结果标准的不断提高息息相关。再随着市场空置率的越来越高,无论是炒房还是家族传承下来的房产,
持有房产甚至多套房产的人会越来越多,各房产公司在同一产品类型上,无论是质量、户型、得房率、单价等等方面,竞争都已经处于相对来说更平稳的阶层,那么房产市场也会逐渐平稳。言归正传,那我们的职业环境也同样如此,职业生涯的发展,一方面跟个人想法、思路、才华、努力程度有关,一方面也跟社会企业的发展有关。企业之间的人才竞争优势,在行业工资水平已经相对透明、平衡的情况下,更多的会体现在公司的社会福利上,这种社会福利包含有职业发展保障、失业保障、医疗保障,以及更多的商业福利险保障等等。。这些都和职业稳定性与安全感息息相关。80后在50岁能否成为中产阶级,不必讲年收入较高的特例,仅泛指大多数现役的青年职人的话,那就是说要全民普遍达到这个水平咯?!唔~~那这个问题,估计得交给国家,就看30年后,我们大中国是否能成为新晋发达国家,嘻嘻O(∩_∩)O哈哈~
一入美剧深似海,从此节操是路人
看到题主的问题,确实是很宽泛,想到了很多,却又没有一个清晰的思路来答,能说的东西很多,思路很乱,想到哪说到哪,莫见怪。先说个大概。仔细想想,要说人的职业发展,在中国就不得不看上面的政策。前几天看到中央又拨了几千个亿发展西北区的铁路,我想这应该是个标志,标志什么?西部大开发。这个词说了很多年,一直是个是当个烂摊子收拾的,没钱了拨点钱但是也没有啥太大动静,青藏铁路什么的对国家的国防战略意义更重要一些,这次应该是要动真格的了,是冲着发展经济来的。历史上美国也有一个里程碑式的战略,也叫西部大开发。中国的发展轨迹,和美国的大致是很像的,所以若是想知道以后三十年的职业白领的发展轨迹,以中国现在的发展速度,翻翻资料,看看美国在西部大开发开始后的十年到十五年的职业白领的发展轨迹,差的应该不会太多。当然,中国有中国的特色,比如,人多。所以,前面的答案提到的养老保险,我个人认为极大的可能性会比较坑。简单来说,你为了三十年后的你交了养老保险,这钱不会就放在那等你三十年后去取,不出意外会拿去投资,赚了还好,不过也不归你,赔了,三十年后怎么办?很简单,是用三十一年前的他的钱去补,这就成了拆东墙补西墙的事情。所以接下来要交的养老金应该会越来越多,因为你的钱要用来补二十九年前的养老金。说到补窟窿,我预感到我要扯远了,求不折叠。养老保险入不敷出的事其实每个国家多少都有,只不过我们有中国特色。比如很多人毕业了,求安稳的,大多进了国企,央企,政府机关。这些地方有个特点,赚的不多,福利很好。准确的说,创造的价值不多,享受的收益很大。这两者的差距,就目前而言,决定着未来窟窿的大小。在上一个十年里,明显是国进民退的节奏,虽然GDP是上去了,可是社会创造的总价值远没有那么多,而且房价的压力又是摊到底层人民(比如白领)的头上了,窟窿势必会越来越大。想要健康发展下去,就必须至少有一个十年是国退民进的,所以机遇也就在此。大的政策应该会倾向于增加社会创造的总价值,而不是总财富,来稍微弥补一下,让这个坑显得不会太坑。不过这对于底层白领来说,应该会更加艰难。比如岗位会增加,但是竞争也更激烈,也许公司蒸蒸日上,也许两三年就会倒闭,然后去应聘下一个公司。
一个木木的……又有远大梦想的景观初学者!
这突然想起,我今年第一次在上海早高峰坐地铁的时候,冒出的想法,当时在五号线换一号线,在上台阶时发现坐电梯比走台阶快(在其他地方平时我都喜欢在台阶小跑,自然比电梯上站着快),由于我不用很赶时间,我就慢慢走,在地铁等待区,人乌央央的,上地铁时真拼命,感觉恨不得把自己变成一张纸,地铁门要关好几次才能关上(感觉是电梯门用机械的外力将人压成合适的形状),再看各位年龄,大部分是八零后,感叹人家辛苦的同时,也深幸自己没在上海安家,更深幸当年决然地回到浙江工作。
感觉跑题了,既然跑了就不管了,有一个现象叫什么来着,肖中克救赎中提到过,在一个地方呆久了就习惯了,可怕的是习惯了后,成自然了,后面改变环境你就无法适应,那个牢狱中放出后不知所措,最后上吊自杀的老头。
后来我等了三趟地铁才上了车,路上看着满车来自全国各地忙碌的同辈业界精英,真想问句,大家还好吗,退一步到下一级城市会怎样,我知道收入会减少,人际关系要重建,一切要重来,但如果鸡头凤尾间选择,其实可以选择鸡头,凤尾永远是凤尾,鸡头可能会提升一个人的全局观。
五十岁的时候,我希望自己带着老婆一起慢慢游遍大好河山,儿孙自有儿孙命,对他们再好,也会嫌弃老去呆萌的我,只有老伴会心疼自己,还有真心怕自己老了,走不动,躺床上一个人等死那种状态。
没一句对题的,只说说当时自己的想法,谢谢看官们。
哥写的不是代码,是梦想
让我们往前看三十年吧,那时的50后们过得怎么样?无论如何,现在的80后处境比当年的50后强吧,80后的父母很多就是50后,可以父母比比。看看50后的悲催人生,童年在饥荒中度过,少年在文革中度过,青年时上山下乡,恢复高考的时候岁数已经大了,生孩子赶上计划生育,年近半百赶上下岗再就业。我不相信80后会不如50后,起跑线上就已经遥遥领先了。
没有兴趣爱好,特别无聊的人
关注大师兄很久,然后发现大师兄是同行。未来30年的发展不知道。但是自己的职业我还是想了想的。最理想的状态,23-38做一个出名的婚礼策划师。38-45做个认真的婚礼策划讲师。45-55能有一个自己的养老院或者福利事业。目前的情况,行业很乱,最大的努力一直是希望从自己做起,改变行业的现状,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在未来的三年能影响本地的行业,成为一个圈子内耳熟能详的婚礼人。从来没想过30年以后,其实3年以后的都没想过,只希望30岁之前不害怕做任何选择。30岁之后不害怕自己后悔就行了。身边的人都说,婚礼啊,不可能干一辈子吧。为什么不能?我也没想通。来做就是冲着一辈子去的。公司在变,只要我在进步,我在努力,为什么不能一辈子呢?总有一天,当我老的时候,我有个相册,上面是成千上百的新人跟我的合影,那将是我一辈子骄傲和执着的本钱。
老李 1985年生人,老家东北,曾就读于北京某顶级艺术院校。毕业后因大学期间不思进取碌碌无为,在北京东部找家文化公司做设计。出道三年月薪不过万,家里首付其余贷款买五环边小户型一间。每天上下班地铁40分钟。公元2040年,老李还混迹在设计行业,拥有三十年的设计从业经验的他已经是一家小型文化公司的设计总监。收入在业内还算尚可的老李,最纠结的事情是10年前家里换房的时候欠下的贷款还没还完,儿子眼看又要成家立业了。
哇!!我竟然也能回答朱大大的题了...我觉得这个得看行业吧,我熟悉的制版业一般高中毕业就可以进去,工资2K—5K。如果去国外的分厂工作会比国内高,公司是不招外国劳动力的,厨师也是从国内过去的。在车间劳动的按业绩做的多的话工资就多,我一个高中毕业的发小比较勤劳现在21岁有时理论上可以拿到8K以上..但是他说工龄太少只给发了6K....我认识的一个25岁的工资有1W的,至于其他什么福利我改天去问问。如果公司裁人的话如果本科学历或者给车间主任送送礼应该没问题....升职的话只要坚持下去不怕苦就没问题,大多数年轻人都觉得苦就坚持不下去了,我的父亲就是从车间工人干上去的,现在管理着十几家工厂。不过有些效益不好的厂子会关闭,基层工人就只能失业了.其他的职位不太清楚哇...管财务的年薪最近提到了20W....公司好像80年代就有了,民营企业,之后一直扩张现在国内份额在70%左右也是亚洲最大的。我感觉企业倒闭是不可能的.....和德国那边商量好不会竞争的...国内也没很厉害的竞争对手。朱大大想了解更多的话我可以私信一下企业名字然后百度百科有很多这个企业和行业的介绍。不知道还有什么没回答的.....另外前排虎摸朱大大(*ˉ︶ˉ*)
大龄失足青年
~赞同 @苏安的回答,尽管在骨子里我是一个悲观的人。其实楼主的这个问题,也是我之前一直在思考的问题,直至自己做了一个目前看来不太明智的选择,才开始有了清晰的想法,至少是较为清晰吧。我觉得我们所犯的错误就在于,想太多。我们其实根本连三年后的自己是怎样的都想象不到,更不要提三十年。但是,我还是想用自己所听所闻所有的经历来分析一下。政府部门,也就是公务员。其实这份工作本质是不差的,体面、撑不饱、饿不死,对吧。我有亲戚在这条线上混,一处长、一科长。我与他们在近期交流过,他们,并不认为这是一条好路。主要原因是,新任领导人对于反贪的力度己经强到影响了原本就生活简单的普通公务员家庭。比如,连自己请朋友吃饭都要跑到很偏的饭店免得惹事非,谁会觉得好玩。所以,很多基层公务员必然会受到影响,这就是我想回应题主的,二三十年后,现在的年青公务员,能真正走上领导岗位的,终究是少数,很多人,也就是平凡的一科员,按这样的政策发展,估计也就勉强养家糊口过日子,不要说保住中产阶级这顶帽子,估计走在人群中乞丐也不愿多看一眼(哈哈)。而那些少数的能当个领导的,也并不如以前的那些领导有灰色收入(我是指在政策的延续影响下),生活也并不见得多滋润,所在阶层也不见得能上一级。国企。按照上面的说法,其实国企也是受影响的,年会啥的没了,红包啥的没了,正常来说这个现象得持续十年,那在国企靠熬资历图发展的,应该勉强还行吧。反正也不会炒鱿鱼,职业轨迹应该是安稳,但能不能进入中产阶级这个得看是什么国企吧,我估计像南方电网这种就应该可以。我有朋友在,二十年后我再来修改答案。民企。不熟,因为很少朋友在民企,有的也是大民企,像腾讯网易这种,我只是觉得他们赚得多生活好能力也强,三十年后中产阶级肯定是简简单单的事。有人可能会说什么多少年后他们老了比不上年轻人了,我说纯属扯淡。他们现在所拥有的能力,可能是若干年后的年轻人有的,但经验呢,这个才要命啊。拼身体拼熬夜这种粗暴的方式只是我们的想象罢了。&img src="http://p1.zhimg.com/4b/ac/4bac25b54cbabf550cb1_m.jpg" data-rawwidth="618" data-rawheight="18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18" data-original="http://p1.zhimg.com/4b/ac/4bac25b54cbabf550cb1_r.jpg"&一万个赞。一万个赞。我成长的环境本该是个经商做生意的环境,上一代人原本有很多的生意路,父亲几兄弟有两个成功杀到一线城市并定居下来,只剩我父亲两三人做得不如意而后失败,后来在大城市的也相继失败,只能靠吃老本维持生计,并把希望寄托在下一代身上。大概如此他们都不希望我们再走经商的路,只求安稳谋发展。过年我奶奶跟我说到家族的没落时眼泪就掉了下来。我曾经无数次的想,怎么才能让自己更强大,强大到让没落的家族能有所振兴,让以前村里的人都更加地敬重我的爷爷奶奶。所以也就会如题主这样,无数次地想象这些二三十年后的事情,想象怎样走到更高的阶级。但是,这些并没有用,反而让人急躁。步子迈大了,是会扯着蛋的。我不知道题主是不是也如我一样,想着要快点变成更好的人,让家里人更好,让家族人更好,让下一代更好。想清楚了才发现,可能我们再怎样努力,也终究是个普通人。再插一句我那位处长级的亲戚与我说的话,他说他能有今天的成就,除了自己的努力,还有很多时代的机遇等因素,再加上自己多年的隐忍,能走上金字塔尖的,真的只是少数少数人。如今我反过来想,如果一辈子是个普通人,那我会选择怎样的生活,走怎样的路。把自己的底线放低了,不畏将来,走好每一步,成功就当成是个美丽的意外吧。一个人发的光或许照不亮全世界,但只要能照亮身边的人就足够了。我们用尽所有力气,也不过为了做好一个人群中发光的普通人。~第一次长回答,不匿了,也好像有点不对题,说得不妥望见谅。
社会发展或许不可预测,但自己命运肯定可以主宰。不要人云亦云,不要妄自菲薄,坚持奋斗,总会有自己的天地。至于成就多大,随缘吧。
实话说,我对国家的社保和养老政策并不是很有信心,原因很简单,我始终相信,真正的安全感唯有依靠自身才能提供,你的体力,智慧,经验,学识,这些别人无法夺走的东西才是一个人最可信赖的东西。而国家和政府,无论说的多好,甚至做得也很好,终究是外来的,如果能够在社保体系下安度晚年,那是一种幸运。但是,我没有信心,三四十年以后,当我的身体机能跌落谷底的时候,社保体系能保障我生活无忧。虽然,我觉得,流落街头冻饿而死的可能性应该也不大,但是,一生努力之后,我想很少有人对自己晚年的设想只满足于活着。当我们要求质量的时候,就更不要奢望国家或者政府能够提供了。任何时候,自己拥有的才是可靠的,任何承诺,顶多只能表达一种良好的愿望,如果你没有足够的好运气却又真的信了,出现任何后果都怪不的别人,即使那是来自国家的承诺。我也知道,作为社会的一员,除非逆天到足以史上留名,多数人的命运,都无法脱离社会大势的影响,奋斗是有用的,但用处也是有限的。我希望在我们80后踏入晚年的时候,我们所生活的国家,是一个强盛而公平的国家,那样,我们的生活至少有了基本的保障,即使政府吝啬又贪婪,只要草料够多,总不至于饿死自己的牛羊。比喻粗陋些,但我相信生活的残酷程度其实和这个比喻不相上下。因为以上的原因,我愿意在年轻的时候多努力,多积累一些别人无法夺走的资本,当我体力衰退的时候,它们可以为我换来面包和热水。在自身可以掌控和影响的范围内,尽力做到最好,老去的时候,不管大势如何,只要努力过,起码自己心安。还是太悲观了些,再说除了上面提及的,还有更多的因素影响你的老来境遇,家庭,健康,修养等等,所有的这些都需要在年轻的时候培养、打磨和完善。再说,虽然电梯里马路上写字楼里熙熙攘攘千万普通人,一副辛苦奔忙的景象,但谁又能否认,每一张疲惫而无表情的脸背后,大多会有一个精彩的世界:他所喜爱的和追求的,也足以让他在物质并不那么富足的时候感到幸福了。——以上内容写与今天上午北京拥挤的十号线上,回来后看到@采铜 的答案,我一定程度上能够和他的悲观形成共鸣,但仍然震惊并且畏惧马拉松模型所代表的残酷现状,但是,如果将来,我努力过,却仍然掉队,那也只能接受了。人之一世,愿赌服输而已。至于其他的,职业瓶颈,阶层固化等,这都是必然的现象。
基督徒,广州吃货,企业培训
大部分的答案都很长,我只写一个30岁女生的简短看法。25岁之间:卡奴,频繁跳槽,完全没职业生涯规划的概念,讽刺的是,我是给别人做职业盛业规划的HR。26岁——28岁:开始觉得这样不行了,把外债还清,然后想如何可以过得更好。特别是有了孩子之后,想着我不吃,孩子总得吃啊。29岁:首次辞职全力以赴做生意,失败,万幸的是,欠下的钱在可控范围内。30岁:找到了自己的方向,转行,很开心地拼搏着,我的目标是5年内在一线城市买属于自己的房子,这在以前是万万不敢想的。未来三十年?如果能捉住机遇,真的有想法,10年就可以赚到房子和一定的人脉资源,有了资源,就算继续工作,都轻松多了。不管做什么,有想法,肯提高,敢尝试是最重要的。感谢天父的恩典……
我走了,祝你们幸福!
这个问题如果仅仅局限在80后这代人而不站在历史发展角度来回答是不会有答案的。实际上人怎么发展轨迹得看时代需求,而时代需求取决于国家民族需求。虽说中国不断发展,其实有所共知的一个事实必须承认,我们社会的现在就是美英德日发达国家的过去,那么我们的未来必然是他们的现在的部分。因为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但是往往有些不同,尤其是在经济已经全球化,所有国家的共识都是在尽可能的发展经济共赢,而作为武力让本国处于强国之林的大环境不具备。所以话说回来,对于我国只有一条路,老老实实走西方经济发展老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那么问题来了,如果我们走西方老路,我们永远是邯郸学步,想超越的话就必须剑走偏锋有自己独特的地方。目前情况来看,无论是工业基础还是金融市场环境还是和西方很有差距的,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国家发展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从目前这届政府上任后政策来看,还是尽量来创造环境为经济可持续发展服务。说如此多宏观形势无非是因为一下几点:一是个体发展的不确定性可以用总体发展来概化进而使偶然成为必然;其二,个人价值的最好体现方式就是与社会价值高度融合;其三,以上两点都必须建立在这个社会有可持续的价值观如相对公平的发展环境,无论是法制还是经济。就像美国拆分洛克菲勒的石油公司,瓦解摩根财团的最终目的。那么,说完以上这些,或许就能明白怎么来确定80后的发展轨迹了!言冗,见谅!
曾经会展民工一名
@苏安的回复很真诚,正如采铜所说她是大城市某一角落拼尽全力也不过是不被这个高速前进的时代所抛弃的人,我也曾在广州工作过,其中辛酸感同身受。回到你的问题,如今回到小城市的我发现身边没人会想30年后社会角色(职业轨迹)会怎样,因为在现在就能一眼看到自己30年后是什么样啊。身边所有的好友都如那位匿名的天津知友所描述的一般追求小富即安的生活对于去大城市奋斗基本没人做这梦,我常常作为失败的典型被他们调侃,对他们而言没能力在大城市买房人在大城市奋斗就是遭罪,毫无意义;身边的同学好友大部分都靠家里找关系安排工作或创业,少部分自谋职业的那点可怜收入完全可以忽略不计;结婚对象基本来源是同学 同事,条件差点呢靠去下辖几个县相亲;已婚的无不啃老,父母从买房子搞装修定亲摆酒——娘家陪车子——双方老人带孩子,已经成了一条龙服务了,完全不用自己烦神。用我好哥们的感叹的话就是房子老爸买了,结婚老婆家也陪了车,现在老婆也给生了个儿子,人生的几件大事都完成了,以后几十年的日子真难熬啊。生活娱乐基本就两样打麻将 洗澡,当然我层次比他们高点,坚持上知乎 豆瓣 共识网,看看外国文学,炎黄春秋,有空还跑先锋书店参加作家签售听听闲扯,当然跟他们在一起基本上是大金链子小手表 一周几顿小烧烤,是少不了的,不然装逼的帽子就要扣来了。朱炫应该听过这个段子吧:鼓楼区的天是晴朗的天,白下区的人民好喜欢,站在江宁高声喊,我来洗澡了马鞍山。欢迎来大马洗澡,我请客!
不想当医生的医学生
看到师兄一脱往日风流的外套,问起这么一个严肃的问题,我也不禁哑然。师兄如此情怀的人,尚有此困惑,我等师弟其实也逃不过这些切实的难题。见周围人对未来迷茫的人不占少数,我也时常惆怅,我手机党简单谈谈自己浅薄的看法吧。
1.首先同意楼上知友说的社会阶层固化的问题。的确,宏观来看,天朝是把蛋糕做大了,但是工薪阶层的普通百姓分到的百分比小了。一相乘,实际的结果是普通百姓的蛋糕趋向于越来越小。财富会出现极化。没根基的工薪阶层顶多温饱到小康吧。
2.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但穷则思变这句话多数是总在个人身上用,天朝人民的思想平均水平真的不高,大部分都喜欢温水中泡澡。虽说多数家庭抗风险都不高,若有风浪,面临破产。但实际上,多数工薪家庭离破产水平也就是一层楼高,楼塌了也未必都摔死。但想想中上社会阶层的高度,可能是百八十层楼高,而且还在长,不可同日而语。所以即便事实很残酷,但没必要悲观,光脚不怕穿鞋的撒。
3.回来再答。
世界终究是傻逼们的,让傻逼们自鸣得意去吧
别想职场,早结婚,早生孩子,多生孩子,将来就知道好处了。
虽然我是90后,但我觉得无论80后,70后,还是60后的人生轨迹都相差不会太大,总会有少部分人成为人生赢家,少部分人处在社会底层,然后就是处在中间段的人,大体是纺锤形的社会结构吧。拿自己来说,读完本科准备出国,以后回国找个外企什么的先干干,不求大富大贵但求稳步提升,当然内心还是怀着发财致富的梦想,就看以后有没有机会了。家庭方面也算衣食无忧吧,家在长三角三线城市,父母工作稳定有一定社会地位,工资和其他投资每年收入差不多四十万左右,也有个三四套房,我的任务就是在这个平台上尽量攀登,也没太大压力,好好努力,不败家,不辜负家人期望,希望未来能在一线城市发展,人到中年家庭美满,有车有房,事业小成就行了。
材料博士在读
不太同意苏安观点,他自己第三条已经的解释是在反证命题三。下面的南方的例子和他自己接触的人的例子也在反证命题,我也是天津人,现在在新加坡。觉得有比较才能看到咱们中国还是很有活力的,手机码字少,见谅
提问者也指出问了一个非常广泛的问题,所以答案肯定是千奇百怪的,但是刨除特例来讲的话,应该还是能够通过现在看出一丝未来的痕迹。其实80后这一代职场人,现在89年的也是25岁了,如果是职业女性的话30年之后80后应该是已经退休了,男性的话也应该是处于要退休的年纪,大部分职场人也是换到了清闲的工作准备平稳退休了.但是其实提问者是想问80后50岁左右的状态,所以问题应该是20年后,请提问者注意.
尘世中一个迷途小编辑
83年生,东北人,没离开过家。四大门户之一的房产频道地方站网编。(之所以强调东北,是因为我认为东北任何一个城市都是互联网弱三线城市。)个人感觉升职空间不大,收入和普通民众也差不多,但没有码农程序员多。由于在家吃住,又是工作狂,又是一个人,所以每个月多少能攒点。跳槽去别家不现实,因为对该门户的归属感特别强。(从2000年开始接触互联网就在这里玩。)出去闯一闯的话,31了,说实话岁数也不小了,家里房子都买了。现在考虑要不要去甲方或者转型做产品。为什么说东北是互联网弱三线城市?①、曾经接触过某款非常火的一款互联网产品的一组数据。 其中某个特定分组,除西北地区外。东北的用户仅仅是其他地区用户的一个零头。②、新浪微博多次热门话题讨论结果都是,东北地区用户参与度:辽=黑+吉
专业求职者;出低谷专家★会揉面,会糖醋…
这两年做的职业规划,不断在改变,最后确定在,在企业工作5-10年,开始自己经营餐饮店。前者为了充实社保账户和公积金贷款,后者为了拜托上班打工的现状。在公司上班不满意的地方不是工资,是同事环境,上下级关系,个人空间都太没有太多选择权。特别我后30年的人生规划没有结婚生子,那么为了摆脱社会舆论压力,最后还是会选择自己开店。所以现在所做的工作只要能为之后计划实现做铺垫。具体行业前景,个人事业发展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不忘初心的说(*ˉ︶ˉ*)
关注公号scalerstalk,100小时口译训练活…
我能想到的是,30年后,当年那些主动要求去新疆西藏等偏远地区工作的同学,一个个全部回到中央了……
如果一个公司销售和利润一直保持不变,那干活想涨工资,好像挺难的。中国的GDP从82年的0.28万亿美元,92年的0.48万亿美元,98年1.02万亿美元,04年的1.93亿美元,08年的4.52万亿美元,到12年的8.35万亿美元。这个巨无霸公司这些年的销售和利润一直在疯狂增长。所以在它里面干活的普罗大众的收入也在疯狂增长。那未来30年普罗大众的收入会如何呢?看看周边的一切,好像已经进入慢速轨道了。
第一次正式答题,爪机略写。 很明显,这和整个社会的经济形势、法制健全度、社保完善度有关。 因为经济是螺旋上升的(不排除咱们象日本一样,丢个10年8年的)正常来说有很多人会被淘汰,也就是会下滑。现在有规模庞大的青中年白领,不可能都向上升职加薪,因为公司制度是金字塔型的。逐利的私企一定会进行淘汰,或者说遇到经济危机进行淘汰。被淘汰的人很难在找到象原来的职位。 依靠公司工作是没有安全感的,只有依靠自己才能稳定。
集中式工业废水处理厂长
二本毕业。专业从零七到现在一直稳居十大最难就业,名不副实,难以致用。
是少数从事专业相关行业的系中几个人。
多数向关联行业考研读博。
目前我的薪资待遇属于第一梯队。
三个方向,高知在大学留职或在科研单位,或向国企,事业单位靠拢。二是,有家族背景的在所在地提前进入高福利行业。三是,砥砺苦干。
我是第三种,其中艰辛不足道,更重要的是碰到机遇和抓住机遇。已经甩开出入行时的大哥前辈,场合下也总是谈到我的年龄。当然,人生际遇,后浪拍前浪,也有退潮。
目前我的瓶颈在于集团内资历和自身能力。
资历是指,企业家族圈,高层利益圈,企龄企人认同。能力是指,以前优秀的地方越往高走越平庸,缺点却越来越致命。
而且就目前岗位来说,坚持即是牛逼,我是说,已经在透支能力与身体。
对于未来的前景,我认为一是离不开自我的修正,保持上扬,二是遇到对的企业对的领导。
有没有一个企业让你感到少挣一半,还很高兴?当然,但凡有这么好的人文,待遇差不到哪去。
以目前的政治动作,事业单位,国企,央企,红色背景大垄断单位薪资将不进则退。
体力工人,技工将走高。白领减薪,出于个人偏见,HR甚至取消。
企业仍然艰难,因为食物链没有破,安监局长临退到企业订好安全副总位置,建设局长小舅子要到你单位,你要放弃一个对口大学生。
因为目前大多数行业的发展仍离不开大小政策,尤其地方政策。
生活上,服务越来越精细,这主要是说,经济不景气前提下的技术人才,小有资产者返乡。在各个地域带动起小风险服务业的发展。
对于我个人而言,换行业已不现实,但是所在行业各个公司基本持平,无所谓跳槽涨薪。已经没有精力提高自我技术层次,在务虚的行政(喝酒)事务越来越务虚。要么找个有余工作,潜心发展自我,要么在被认知的企业适应企业要求,走另个方向。这是个选择。循环选择。
在天朝明年的事都不知道,大家在这讨论三十年后的事,未免太不靠谱了,严重不靠谱。
这个人很懒,什么也没留下。
这个问题太没劲了,没人知道三十年后会是什么样子,也就没人能预测出三十年后的生存状态~~往前推30年,在1984年的时候,你和他说有一天工人会下岗~老板能入党~有人会相信么?
@苏安的回答挺好的。
没有艰辛,便无所获。
我86年的,09年毕业,只身在厦门,毕业后到现在没有换工作。从收入来说,每年比前一年翻了一番(不仅指工作收入)。工作待遇目前1w/月,不是工作很好,也不是自己特别努力。但我至少保持适当的努力了。
我肯定不会一直干这个工作,但工作让我有技能在身,并能积累资源。
对于往后的工作或者社会角色,我保持乐观的态度,但时刻警惕危机,持续学习。
让生活过程真实,有质有味,便好!
不敢妄下判断评论80后一代的人,但是作为一个80后,在自身职场中,或多或少也颇有感触。作为一个体制内,但是又不相信体制的人,我对自己的职场不乐观。而我观察身边的80后乃至90后体制内人员,大部分的思想是“我的生活已经很稳定了,不会有任何改变”,“企业?那是外面的世界,我一辈子也不会接触”。也许是在这里,很多人习惯隐藏自己的思想,同事之间也没有深入的交流,所以,我也没有看到他们对以后是否有变化的顾虑。既得利益者一直在缩小进入权力中心的渠道,中小企业、民企在经济发展中喊不出声,国企没必要喊,企业的发展就难以长远。经普过程中看到,打一枪换一地的企业多如牛毛,三五年的短命企业遍地都是。企业的情况不好,直接造成求职者职场生涯变得复杂,放眼求职者,发展只能靠跳槽,职场规划赶不上变化。我是趴在社会底层生活的人,悲观又伪善,先求适应,再求发展。所以我考一堆体制内用不到的证书,虽然我觉得这些证书所代表的知识都太落后;多看书以及了解不曾在教材中学到的知识,我知道这些知识派不上用场,自己也决定了不会向上走,这只是一份工作,一个职业,不值得勾心斗角。人在时代中,随机应变。我最好的希望是30年后也是如此,普普通通,健康平安。
还在不断地改革和转型中,中国社会其实远未到稳定期,你们就能预测未来了?
在這答題的都是有空去考慮未來的人。而那些底層。大多只是在考慮明天不要被餓死而已。他們被社會淘汰了。有些未必是自己造成的。可社會並沒有給他們再次爬起的機會。祈禱多一些救助吧。
80 后这一代的职场人,30 年后的社会角色或说职业轨迹 和现在的50后 是差不多的。因为人类的劳动分配规则基本没怎么变化过。无论你从事什么行业。这个行业的本质却从来没有变化过。实际上所有人遇到的问题是:没想到我挣了这么多年钱之后 我还是需要钱。
文笔差随便说点。。。1现在在xx大城市感觉没有希望,30年后云云, 你们的父母或者祖父辈,在年轻时问题比你可多的去了,我爷爷年轻穷的吃不起饭,跑老远去当码头工人,在码头底下打棚子住了了好多年,现在也没觉得多惨。2担心几十年后经济停滞的
你们基本没接触过这个国家贫穷的一部分,他们可没有那么多想法,光靠他们往三四线城市挤,都够这个国家发展二十年了。3如果没有什么大的变故,基本上大部分人30年后都会比现在60岁的人要幸福的多吧
这个问题底下的负能量太多了,我从劳动力市场的供需关系提供点积极的信息吧。我们常说中国未来要面临老龄化的挑战。什么是老龄化?就是新增人口的减少,导致年轻人比中老年人少。反过来说,劳动力的供应也容易出现不足(如下图所示)。&img src="http://image71.360doc.com/DownloadImg/1/.jpg" data-rawwidth="502" data-rawheight="33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2" data-original="http://p1.zhimg.com/dc/14/dc14ae61bdadaf_r.jpg"&&img src="http://image71.360doc.com/DownloadImg/1/.jpg" data-rawwidth="649" data-rawheight="18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9" data-original="http://p4.zhimg.com/70/44/df28bfae95_r.jpg"&普遍的预测是中国的劳动人口(未退休的,希望工作人)将在2015年达到峰值,之后会开始下滑。图一描述了15-29岁的劳动人口的变化,图二则是整个劳动人口。一个基本的趋势是30岁至退休这个年龄段的劳动人口到2030为止不会出现太大变化,普遍的预测是中国的劳动人口(未退休的,希望工作人)将在2015年达到峰值,之后会开始下滑。图一描述了15-29岁的劳动人口的变化,图二则是整个劳动人口。一个基本的趋势是30岁至退休这个年龄段的劳动人口到2030为止不会出现太大变化,也就是说年纪最大的80后到他50岁的时候,其竞争环境至少在宏观层面来讲没有恶化的迹象。劳动力市场的后来竞争者数量会大大减少,80后主要的对手就是目前那些已经就业,还没退休的人(80、70后)。实际上,“没有恶化迹象”已经是很保守的说法了。按照目前7.5%的GDP增长可以增加1000万的新增就业人口来估计,如果中国从现在到2030年保持5%左右的长期增长,那么未来平均每年会有650万左右的新增就业缺口(当然,这么算暗含的假设太多,只是给出一个大概的数量级以供参考)。只要经济能平稳发展,科技替代人工的速度慢于雇佣需求的增长速度,那么人就会变得更贵,而不是更贱。 至于微观层面,那就太复杂了。但有个基本的道理:只要你不作,而且所在的行业未来不出现人力需求逐年缩水的局面,那跟着发展的大势走,至少工作不容易丢。失业的风险我认为不用过度担忧。至于如何抓住上升的机遇,能走多远,之前的很多答案都提到过了。我只想重提下常识:不要相信任何制度的力量。对所有的80后而言,退休至少还需要20年左右,这和我们目前习以为常的制度的历史差不多长,金/铁饭碗是不存在的。要多考虑趋势,特别是行业的趋势,至少尽量不让自己置身于夕阳行业。目前国内被普遍看好的发展趋势和行业有以下几个(包括但不限于):城镇化,医疗,教育,养老,金融市场化,互联网。顺应这些趋势的行业,机构都不会差。最后还可以看一些 @君临 的答案作参考:最近一百年,全球涌现过哪些最顶尖的、最赚钱的公司?它们的共性是什么?「中国目前的经济水平是五年前的香港,十年前的美国」的说法正确吗?当年的下岗究竟是怎么回事?到现在,为什么感觉国有企业反而越来越强势了?
真心没觉得顶楼说的有多好,更多的是把自己的工人阶级的思维方式写了出来,所以才显得那么悲观。楼主, @朱炫 ,你这问题问的有问题啊。你要是问80后30年后的生活是怎样,那绝对是高科技满天飞的时代,但如果你问的是80后30年后的职业生涯会怎样,这个问题跟是不是80后没有关系。先从环境说起,80后以及00后门和50,60年代出生的人最大的差别,在于教育资源的分配上。举例来说,我父母那一代人学习的来源非常有限,只能从家庭继承,而后只能自己摸索,所以如果生在一个普通家庭,就只能学习到一个普通家庭世传的思维方式以及谋生技能,因而导致未来能改变的有限。而我这一代(90后),有着与上一代截然不同的学习方式,首先我接受了家庭的教育,学校的教育,然后我还能坐拥图书馆,靠看书继续学习。而后,豆瓣,知乎,网易公开课,YY,论坛,qq群,······这些东西统统改变了我的学习资料的来源,使得我可以生在一个“并不具有优秀生存能力的”家庭中,却依然可以依靠学习拥有极强的竞争力。但是,教育资源多了,公平了,并不代表人们都会去利用,成为精英的永远只是少数人,多数人只能拥有一个平均水平,而要想诞生大批中产阶级,需要的是中国在世界上的竞争力,就像战后的美国一样,人们几乎不用太努力就能过上好日子。而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人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累,不再是轻轻松松就能过上好日子了。问题二,“其未来的职业轨迹是稳定且富有安全感的吗”答案肯定是否定的,“普通人”要追求稳定的生活注定跟富有是无缘的,稳定意味着和大多数人一样,而大多数人的生活,会收到外在环境的极大影响,随着市场日趋成熟公平,竞争会变得愈发剧烈,企业的生命周期会变得更短。况且,如果你读过《穷爸爸富爸爸》你就会知道,工作本身就是一个风险项,因为他不属于你。美国有一技之长却找不到工作的不在少数。总结如下,80 后这一代的职场人,30 年后的社会角色或说职业轨迹是怎样?答:那些善于利用时代资源的有志向的人,会变得更有竞争力,伴随着运气,在蓄积中爆发,加入精英阶层。而剩下的大多数人,则依然会拥有中国的平均生活水平,至于中国的平均生活水平是不是楼主所说的中产阶级,这是个充满时代气息的问题,要看中国的未来了。如果范围缩小一点,要看其所在城市的未来了。个人的未来决定于出生环境和奋斗程度,大多数人的未来取决于未来的生存环境。
Zine的船长,制作一款好的写作应用
80后,和70后,60后,甚至50后有什么特别的区别么?没有!每个时代的人都有自己开始承担社会中坚的时间段,而一个社会的结构无论是金字塔,还是纺锤型,抑或M型,其实不可避免的是社会阶层永远存在,而且在顶层的永远会是少数,大多数是在中下层的。每个人可能都会有自己是独一无二的感受,但是放在一个群体中,大多数人的生活境遇其实是相同的,和50后的父辈,他们已经开始退休,有人为子女照顾孩子,有的开始旅行,有的开始创业,有的被返聘,当然,年纪大了,不能再做体力活,但是在经验和智慧上要丰富的多。其实从工业革命开始发生巨变,很多农民变成工人,也有去新大陆冒险致富的,其实社会阶层的结构没有太大变化在30年后,人们的生活水平肯定还是提升的,但是社会的结构不会发生大的变化,其中能达到经济自由的人还是少数比例,大多数还是需要工资和社会保障的庇护。80后作为一个群体并没有什么不同,可能会有一些人通过努力进入上层,但是这也是每个年代都会发生的现象,当然,也有从上层滑入底层的情况。因为古人就说了: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个问题不能算一个好问题,只能算太把自己当回事儿了。
我没有资格回答这个问题,毕竟我没有开上帝视角.这 但我真的很想回答个问题,任何见解不同的都希望能够不吝指教。80后,年龄段在25岁到34岁之间.小的刚大学毕业,大的也已经成家立业了,80后,是当前社会的中坚力量.题主提到了社会角色和职业轨迹,我认为社会发展越成熟,职业轨迹就越平稳,社会角色就越固定.只有在一个市场蓝海时候才会出现财富重新分配,资源重新划分,社会也是一样.之前对蓝海市场的开发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但是互联网的存在,让一切信息加速传播,蓝海被发现后会很快被分配与切割。在蓝海之前有一定积攒资源的人,会在下次蓝海出现时能够更快的抢占地盘,但是时间对每一个人都是公平的,介入的早,一定会分到一杯羹。而社会的高度成熟,就会让蓝海越来越少,我们可以看到,在美国、日本升职速度是远不如国内的(仅从资料考证,没有实际经验).80后这一代的出生正好赶上社会动荡之后,计划经济体制的解体,资源重新分配。当时很多行业如雨后春笋,造就了很多巨贾。几十年过去,一些被社会淘汰的行业慢慢消失,一些新的行业出现。行业的发展如今已经到了稳定期,行业变迁速度远低于之前的变迁速度。现在已经分配完毕,如果不出意外,社会会越来越成熟,遵从马太效应,贫者愈贫,富者愈富。从宏观上看,大家的生活肯定会越来越好,但是社会的主要财富都是会被攫取的越来越干净,只剩下极少部分的财富来作为分成,政府作为一个整体会不断的拿税收来做大量的基础建设,物质生活极大丰富,收入阶层更加固定。对楼主问题的回答就是:阶层的上升会越来越慢,但是生活水平的提高是显著的.互联网、大数据等新兴行业可以看做一个又一个的蓝海,虽然会有巨头切入,但是巨头的一大弱点就是不够敏捷,如果下一个蓝海的出现能够早于巨头进入也可以获得相应的回}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