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跟你讲:我是什么样的人。慢慢体会。什么意思?

女孩问我觉得她是什么样的一个人,这是什么意思?_百度知道
女孩问我觉得她是什么样的一个人,这是什么意思?
我和她通过介绍认识的。到现在认识有20来天了,基本上是每天晚上都短信聊天。很少打电话。主要是短信。相处过程中,出来玩过几次,我也拉过她的手。总的来说就是我们之间走的也不近也不远,定时的关心,晚上问晚安什么的。
短信聊天过程中,我偶尔的暗示...
我有更好的答案
她应该是不确定你的表达吧,他可能你觉得你们需要加深了解才行,毕竟你们才认识不到一个月嘛,你就跟她讲想要跟她在一起什么的,既然你们双方都有好感,那就小心经营啊。应该怎样就怎样吧,时机成熟的时候再表白比较好,不然看起来很没诚意哦,,像是不懂得责任是什么的小男生一般,让她没有安全感。多为她考虑,多做些事情使你们之间相互了解并相互信任。不要保留你的想法,她知道你的想法以后自己会有决定。下面就看缘分咯!!
和你的想法有些一致,我给她说了我想和她稳扎稳打走好每一步,相互了解,相互信任。短信里说了不少。她一直没回我信息,这点让我有些纠结。我感觉她在犹豫,今天晚上看看进展情况吧,应该是她想加深我们之间的了解。我十分纠结。。哎。只要不拒绝我,给我个继续接触的机会就好。只是一般情况下,她这么问,应该是对我有好感吧?
应该是的啦。但是既然你已经表达清楚了就心等待吧,如果她表示愿意跟你继续的话你就会有一个好的开始,现在是关键时刻,要注意把握好度!!加油!!!
采纳率:66%
呵呵 那恭喜你看楼主,说明女孩心里在乎你了。注重他在你心里的位置了,很可能就是个转机哦,今天晚上可以买花了,看机形式 随其自然,送花后看她的表情,是激动 是喜欢 还是脸红,在回家的路上给他表白吧,祝你好运
今天晚上买花追求感觉有点不妥,她说她属于慢热型的,目前我感觉她对我还是不完全坦诚、信任。 但是她脾气又是直来直去型的,今天晚上打算 看电影之后聊会。看看反应。下一步在买花。
祝你成功啊兄弟
这个你要慎重考虑啊,他可能有喜欢的人,但你不要泄气,慢慢来用真心打动他,注意一下身边的小事情,让他感觉到安全感
我一直在慎重考虑。一般我如果问别人 我是个什么样的人,就是证明我有话说,女孩子我感觉应该是想看看她在我心里的位置吧。我会努力的。
KAO~人家那是话里有话 你说是我喜欢的那种人不就行了?幽默点的话说是当我老婆的那种人也可以
我说了,你是我喜欢的人。
我现在就遇到了这种情况...特纠结...求解答
其他2条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惜福人长寿。深度解密:淫欲的本质,行淫之时的感受。
福尽而死是真理 故当惜福少享福
&&&&针对“福尽而死”这条死缘,有必要展开破斥现代的邪见,树立起惜福的观念。
  有一个故事,流传很广。有一位美国老太太一生中都以贷款提前消费,临死前刚好把贷款还清。而一位中国老太太,天天省吃俭用,存钱准备以后享用,存到足够钱的时候,她就得病去世了。这两位老太太在天堂见面后,彼此交换心得。中国老太太说:“还是你聪明,哪象我,只是苦了自己。”
  许多不明因果的人都认为这个故事很有道理,觉得应当提前消费才对得起自己。其实这是一个具有欺诳性的故事,体现的完全是断见思想,误导了许多人。
  以因果衡量,这个故事应该这样改版:有位美国老太太贷款消费,在挥霍的同时,却很少积累福报,于是她在法界银行的赤字越来越大,由于福报提前透支,她无法偿还债务,在贫病交加、饥寒交迫中死去。
  中国老太太生活节俭,平常节省的钱都用来积福,结果福报越来越深,由于善业深厚,最后走的时候天乐鸣空,升到天堂。
  以后两位老太太见面了,一个是衣食自在、光明赫奕的天子,而一个沦为腹部大如泰山、咽喉细如针孔的饿鬼。美国老太太说:“当初,我只知道尽快享乐,没想到还有三世因果,事实上,因果上的利息大大超过美国银行的利息,贪求现世的享乐,真正害了我。现在我要在恶趣中遭受亿万年的痛苦,即使最终脱离,也还要做牛马来偿还,还是你这条路走得对。”
  因此,不能随顺凡夫人的邪说,这些邪说不符合正量,在任何取舍上,唯一应遵循因果规律。
  有人说:我自己赚的钱我自己花,不把钱花光享受,不是白赚钱了吗?
  我们可以通过比喻来思考,比如一个农民对着粮仓想:这是我自己种的粮食,当然应享受,不把它吃完不是白辛苦一年吗?这显然是愚人自绝后路的做法,不为明年留下种子,最后只会饿死而已。可见,不顾及后果的过分享受,将会耗尽福报,给自己的未来和后世带来无量的痛苦。
  我们再来看这样一则公案:
  明朝正德三年出现了大旱灾,楝塘地方因为有水库而得以避免。第二年又出现大水灾,也以堤坝高而没有遭灾。邻近的几个乡连续好几年没有收成,唯独楝塘地方接连丰收,而且他们乘形势得到了官府的两次免粮。于是这些村里人廉价买进了各乡的产业,生活变得非常富有。从此之后,该地朴素的风气荡然无存,奢糜成风。
  当时,乡民陈良谟对他的叔兄说:“我们村子会有奇祸发生!”叔兄问他是什么原因,他答:无福消受罢了。不久果然全村发生了大瘟疫,存活下来的寥寥无几。
  先儒焦澹园说:“人生衣食财禄,皆有定数,当留有余不尽之意。故节约不贪,则可延寿;奢侈过求,受尽则终;未见暴殄之人得皓首也。”人的福报有限,能节约不贪着,就可以延寿,如果过分奢侈,福报享尽了必定福尽而死。
  有人想:现在时代不同了,物质条件日新月异,过时的东西都可以丢掉。半碗饭、一张纸不值几个钱,不要搞得太约束。
  这也是以拨无因果的断见所滋生的邪见。从因果上思惟,就会知道其实浪费半碗饭、一张纸,也有很大的罪过。比如半碗饭来之不易,从播种、施肥、灌溉、收割、去壳、运输到最后煮成米饭,其间有多少劳动者的心血,要耗费多少自然资源,才能端到口边,供你享用。这半碗饭不是无因无缘产生的,随意浪费不会折福吗?实际上,因果丝毫不会空耗,浪费财富是损减自己的福报。因此,想起物品来之不易、业果不虚,我们不能不珍惜福报。古人说:“一茶一饭当思来处不易;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有一首唐诗说:“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我们能在这个世界上生存,需要劳累那么多的父母有情,想到这一点,为什么还不珍惜福报,反而以浪费为光荣吗?
  弘一大师在他的一篇演讲中说:
  我五岁时,父亲就不在世了!七岁我练习写字,拿整张的纸瞎写,一点不知爱惜。我母亲看到,就严肃地说:孩子!你要知道呀!你父亲在世时,莫说这样大的整张的纸不肯糟蹋,就连寸把长的纸条,也不肯随便丢掉!母亲这话,也是惜福的意思!
  我因为这样的家庭教育,深深地印在脑海里,后来年纪大了,也没有一时不爱惜衣食。就是出家以后,一直到现在,也还保守着这样的习惯。诸位请看我脚上穿的一双黄鞋子,还是一九二○年在杭州时,一位打念佛七的出家人送给我的。又诸位有空,可以到我房间里来看看,我的棉被面子,还是出家以前所用的;又有一把洋伞,也是一九一一年买的。这些东西,即使有破烂的地方,请人用针线缝缝,仍旧同新的一样了。简直可尽我形寿受用着!不过,我所穿的小衫裤和罗汉草鞋一类的东西,却须五六年一换,除此以外,一切衣物,大都是在家时或是初出家时制的。
  在古德中这样的事例也随处可见。古时候,雪峰禅师和钦山禅师一起在溪水边洗脚,钦山见到水中漂有菜叶,很欢喜地说:“这山中一定有道人,我们可以沿着溪流去寻访。”
  雪峰回答他:“你眼光太差,以后如何辨别人?他如此不惜福,为什么要居山!”
  入山后果然没有名僧。
  有人说:人生在世,应当好好享受,必须拥有豪宅名车、高档电器等,如果没有这些物质享受,人生还有什么意义呢?
  首先应当辨别哪些是生活的所需,哪些与生活毫无关系。身为欲界人类,虽然不能缺少衣食、卧具,但是普通的饮食、衣服,就足以保证生存,身高不到二米,也用不了多大的空间。除此之外的物品,都只是虚假的摆设而已。动物也知道寻求饮食、洞穴和配偶,如果生命的意义只有这一点,那就和动物没有差别。如果把一切精力都用于追求生活享受,这样造作非福业,则连动物也不如。人生的意义在于能成办自利利他的大义,不能少欲知足,就无法集中精力投入于修行,这样就不能成办大义,只是浪费生命而已。
  不但自己惜福,还要教育子女、学生惜福,为他们而惜福。
  袁了凡居士的妻子是一位善女人。有一年冬天,她给儿子做棉衣,家里本来有丝棉,她把丝棉卖掉换成棉絮。了凡先生问她:“家里有丝棉,为什么要换成棉絮?”她说:“丝棉太贵,卖了可以把钱送给别人,反正用棉絮也一样可以保暖。”了凡先生听了很高兴,因为这样做就不愁孩子将来没有福!
  再来看反面例子:
  古时候,有户富人在孩子满月时,请客大摆酒席,杀了许多生命。之前,有位算命先生给孩子算命,说他一生的命运如何如何好。可是孩子活到两岁半就死了,富人埋怨算命先生,本来以为他算命很准,为什么这次没有算对。后来遇到一位有道高僧,高僧说他“折福太深,福尽而死”。
  再看现代的青少年从小就知道享乐,乱花父母的血汗钱,衣服、鞋子、用具都要用名牌,每个月几百几千块的零花钱象流水一样用。家长也认为:现在时代不同了,宁可自己苦一点,也不能让孩子没面子。他不知道孩子从小养成骄奢的习惯后,由骄奢必然多欲,多欲则无德。长大之后,不是成为贪官,就是成为匪类、花花公子、寄生虫,百无一用。从结果来看,这不是爱护子女,而是毁掉子女。因此,从小要教孩子惜福培福。
  我们都是大乘修行者,应当念念关怀众生的苦难。想到自己享福的同时,世界上还有千千万万的人连饭都吃不上,为什么不能省下自己的福报施给诸母有情呢?以下是惜福舍福的事例:
  宋朝的范仲淹读书时,心中念念想着救济他人。后来他作了宰相,把自己的俸禄全部拿出来购置义田,赡养一个家族几百户的贫寒之家。他的几个儿子请求他买一所园宅,他说:“京城里的大官园林很多,主人也不能经常去游园,谁会不准我去游他们的园林?何必要自己有花园才能享乐呢?”
  范仲淹晚年把自己的住宅改为天平寺,用来兴崇三宝。他的几位公子共享一件好的衣服,外出时轮流穿着。范仲淹出将入相数十年,所得俸禄全部用来布施周济别人,所以死的时候连丧葬费都不够,而他的四个儿子都做到公卿的官位,个个能继承父志,舍财救济他人,因此范家的曾孙辈也极为发达。
  某年旧历十一月,天气正冷的时候,苏州城有位大绅士带着工匠到印光大师的关房装置洋火炉,印光大师坚决不肯接受,大师说:“人生不可享受过分,要是自己没有德,空去享用,那就是折福。”这位大绅士非常诚恳,再三请求,必须供养,弟子也从旁边劝请,印光大师说“安在外间的客厅里吧!那里时常来人,让大家一齐暖和,外间的空气暖了,这间的空气也会变暖。”
  我们应当随学过去的祖师大德,不仅惜福,而且把自己的福报舍给众生。自己的生活可以过得清苦一点,省下来的钱让别人享用,有这样的善心将来才能利益无量众生。心中应常常记挂天下苦难的众生,常以福报回向。寂天菩萨在《入行论》中说:“为利有情故,不吝尽施舍,身及诸受用,三世一切善。”又说:“如空及四大,愿我恒成为,无量众有情,资生大根本。”愿我们如地水火风空五大种一样,恒时成为维持无量有情生存的大根本。
当修习中出现念力钝劣就表示已经修错
如何了解自已修习已经犯错误了.
【是故于道几许修习,返有尔许重大忘念,念力钝劣,简择取舍意渐迟钝,当知即是走入错道正因之相。】
照理说我们修了以后应该愈修智慧愈明利,但是由于前面错误的知见、邪执,照着这种错误的方法去修,结果反而愈修愈钝。而且如果有严重的忘念,简择观察事情也愈来愈迟钝,那表示已经走错了。这个我们千万要注意。就算真正学定,如果学错了也会犯这个毛病。我自己以前也犯过这种毛病,也听见很多周围的人犯这种毛病。不要说在观察修时对境相的观察要很明利,就是止修学定的时候脑筋也要非常清楚。现在我们往往坐下来,心就慢慢迟钝了。其实我们可以注意得到,我们在佛堂用功,坐下来的时候自己觉得心慢慢好像蛮沉重的,或是坐在这里听课时,觉得最好眼睛闭起来,好像比较能专心听,可是你眼睛一闭,慢慢不知不觉地沈相就起来了,你会觉得比较专一,觉得很好,实际上这都是错误的,这到后面止观部分会详细说明。
分别相执的开示--日常法师
【又说一切分别是相执故,障碍成佛,弃舍一切观察之修,此为最下邪妄分别,乃是支那和尚堪布之规。破除此执,于止观时,兹当广说。】
有人说:我们要无分别,分别思惟观察都是有相的执着,是障碍成佛的。实际上这种邪执是最差、最下的一种错误。我们误以为最好、最简单的是不要去分别,如果这样,那么像畜生一样痴痴呆呆什么都不知道最好,睡大觉也最好,这根本是绝大的错误。
  宗大师提出这个来,是因为在藏地当年有这种错误的概念。佛法从印度传到汉地是从汉朝开始,可是传到藏地大约晚了六、七百年,到松赞冈布时代才传过去,那个时候汉地佛法已经鼎盛了。佛法也曾经从汉地传进西藏,文中「支那」就是指中国,在文成公主和金城公主那个时代将佛法带进去。那时候汉地禅宗已经开始弘扬,而且到后来非常兴盛。禅本身不错,但是学的人学错了就产生这样的流弊。
  佛门当中有这么一个典故,有一位老和尚自以为是在学禅,实际上学错了,他不知道自己只是在学定而已。平常我们一盘腿就打瞌睡,那是没有用的,他一坐真的能够进入定境,所以他觉得:我两腿一盘什么分别都消失了。就以为自己得了无分别定,甚至觉得这样就是佛,实际上都是错误的。定是共世间的,但佛法不共的并不是定而是慧,现在由于佛法不太兴盛,很多人还有这个误解。因为他误解了,把定看成慧,自以为得到无分别定、见到空性。所以他就说:「酒肉穿肠过,佛在心头坐。」他什么都吃,因为他没分别嘛!因此他死后堕落为一头牛。后来有一位高僧看到这头牛,知道是那位和尚的转世,就跟那头牛说:「你不是说酒肉穿肠过,佛在心头坐吗?怎么现在堕落成这样呢?」当然畜生堕落牠自己不会知道,但是因为有这样一位高僧的加持,这头牛就觉醒了,于是就自己撞石自杀而死。这是对定的误解。禅来了以后,的确有太多这一类的错误,如果诸位稍微注意一下禅门的公案,就会发现这种问题。
佛法说先见道然后修道,要正见空性,见到了以后根据这个而修,来消除无量劫来的烦恼、习气。我们在这里很认真地讨论,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增长自己的习气,自己觉得比别人行,虽然好像感觉不到,但不知不觉就会这样,这种讨论根本是错的。还有一种,经过往返地论辩以后对理路有更正确的认识,虽然认识了,但习气还是很强。这必须要提起大精进力,把认识的理路用来观照自己,尽量策励自己,照着「舍护净长」的方法不断地观察:自己在了解道理后,对境的起心动念是照着佛所说的道理做,还是随顺着烦恼?这是在闻思阶段。
即使修行见道了,进入修道的阶段还是要这样做的。所以以前禅宗的祖师大彻大悟、正见空性时,他们总是会说:就「见」来说我已经见道了,但我的行处还是零分。举个例子,譬如我们现在要从新竹去南部,我们坐在这里看地图看得非常清楚,这个是闻思境界。然后坐上车子,开到高速公路上,晓得怎么开,路也认识,可是眼前还在新竹没有离开。祖师有很多典型的公案就告诉我们这个道理。正规的禅宗祖师是不会犯这个毛病的,但我们却有太多这种错误,这是学错了。
同样的,以念佛而言,这本来是世尊开的一个方便,末法时大家条件不具足,晓得了娑婆世界是苦,那么自己只有至诚恳切、一心一意求往生极乐世界,到了极乐世界见了佛再慢慢学。可是弄到后来嘴巴说什么都不要管了,只要念佛,可是旁的事情什么都管,就是一样东西不管--佛不念。我当初就是犯这个毛病。进一步我们现在学「教」,好像改过来了,其实仍然犯这个毛病,讲很多道理,自己觉得很行,慢心无比。照理说学了法以后,是用来反照自己去行持的,但我们还是不行。所以如果有错误的认知,不管你学什么都错,这才是真正的问题,我们要了解这个特点。
关于宗大师这个地方讲的支那堪布传入的错误见解,后来在西藏影响了好长一段时间,直到后来经过几位印度大祖师的破斥,才把这个问题解决了。关于这一部分,本论在后面的止观方面会详细说明。这一点我所以特别细说,是希望每一位真正学《广论》的同学一定要很清楚。理路把握住了,一定要照着认真地依次净化自己而增上。
扩大心量与改命的方法,看了马上改变您的一生
吃亏:“吃亏是福”。吃亏就是赚看不到的大便宜,经常吃亏,就能扩大心量。如果吃亏后又后悔,又抱怨,那不算,白吃亏了。
布施:布施对治吝啬、贪心。悭贪的人心量不会大,多做布施,多帮助人能扩大心量。布施是一门大学问,一定要多学习,多布施。
转念:有时候遇到不顺心的事情,心里面就会生烦恼。这时就要学会转念。比如你的钱包丢了,马上转念:这肯定是我什么时候偷拿别人东西或者占别人便宜了,现在报应来了,由于我信佛了,就重罪轻受,否则说不定是丢更多的东西,愿我代一切众生承受偷盗的果报,我丢了东西,别的众生就不再丢东西了。比如别人骂你,马上转念:他骂我是帮我消业,我要感恩他,愿他骂过后能解除我们之间的恩怨,发菩提心,求生净土,愿我代一切众生承受被骂的果报,我一个人被骂,别的众生都不再被骂了。看到别人做功德,得好处了,要从心里去除嫉妒之心,从心里替他们高兴,随喜他们过去、现在、未来所有的善根,他们才会得到这样好的果报,你每转一次念,你的心量就扩大一点。(这样,你每时每刻都在发菩提心,每时每刻都在修行、都在修持)
  4.放生:随缘并有智慧地放生,不论多少。以慈悲的心,感恩的心,看着众生从自己的手中回到差一点就生离死别的家,你的心会慢慢地融化,心量慢慢地就会扩大。
突破:有时候你特别讨厌某件事,根本无法接受,就要学会突破自己,狠下心来去做一次,在做后你就觉得,这个困难根本就是自己想象出来的。比如刷马桶,有些人看一眼就恶心,更不用说去刷,甚至直接用手去掏了。这时就要突破心量了,狠下心来,就是用手摸到又能怎么样,能死吗?这些东西不都是从人身上来的吗!做过之后你会发现,其实这个并不算脏,真正脏的是自己的身体和自己的心。如果这个突破过来了,再去观察其它的事情就不一样了,因为你的心量扩大了。
拜佛:佛就是智慧,就是觉悟,就是慈悲,就是大爱,用你刚强难化的心,傲慢不肯低下的头颅,慢慢地弯下有点肾虚的腰,用心感受佛陀的慈悲,用心接纳佛陀的加持,你的心会变的柔软无比,慈悲无比,你慢慢就能体会什么是“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你的心量就会慢慢地与佛一样无量无边。
学习经典、开示:每天用心读诵经典,接受佛陀的教育;用心聆听高僧大德的开示,接受他们的智慧;用行动向高僧大德学习,学习他们的“难行能行,难忍能忍,难舍能舍”。你能坚持学着去做,就会发现你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登高望远,心量无边。
  8.孝敬父母:父母是你生命的给予者,没有他们就没有你。不孝父母的人,做什么都不会成就。家庭就是一颗大树,父母、祖宗就是树根,浇水浇在正确的地方——树根,这颗树才能枝叶繁茂。再想一下,佛陀以大智慧告诉我们,一切众生皆是我们过去世的父母,我们的父母皆在遭受苦难,我们怎么能够忍心不管,我们要尽力让我们的众生父母觉悟,学习佛陀正法,才能离苦得乐。但我们现在还没有能力,没有智慧,只能是一心求生净土,去极乐世界深造,有能力了再回娑婆世界度众生父母,一心求生净土就是大菩提心。
注:检视自己的心,每一个起心动念,包括一切语言、行为,有没有六度般罗密在里面,念经、行善的发心或者动机是为什么,(是不是想得到什么,想攀比什么等)检视自己的心就是修行禅定,真正生起利益众生的心就是在修行布施,发觉自己不好的念头当下忏悔,就是在持戒,忏悔之后发愿一定要改正自己的恶习,这就是在修忍辱,当你每一次去这样做的时候就是一次精进,每一次精进就是在提高自己的智慧,这就是修智慧波罗蜜了,这样以六度般罗密修行佛法才是走正道,才能真正改变自己,佛法的真谛是慈悲和空性,自净其意,远离一切相,而不是凡事先想着自己会不会受害,因为害怕自己被干扰,被冤亲债主害,才要修法回向他们远离自己,这样的发心你们觉得冤亲债主会原谅我们吗,我们应该有的慈悲心是什么,即便这些众生会伤害我们,但是为了利益他们,我宁愿自己受到伤害,也要利益他们,这才是佛法的宗旨!
在家人在生活中修前行的简单方法(强烈推荐)
——慈成加参仁波切开示摘录
&&&&&&&&&&
大恩根本上师喇嘛仁波切,在亚青给我们传讲大圆满法正行的时候,特别强调前行的修法。在我们还没有证悟大空性之前,在我们还需要修正行法之前,这些共同外前行的修法是一定不能离开的。
&&&&&&&&&&&
开始修正行之前,十五分钟、二十分钟你思维一下前行法的内容。如果你通过观修前行法,出离心、菩提心调整得很好的话,接下来修正行的时候,效果也会更好,所以前行部分大家一定要下功夫,这个大圆满共同外前行的修法相当重要。过去的这些传承祖师华智仁波切、无畏如来芽、龙钦巴尊者、玛尔巴大师,米拉日巴尊者等等,都是从前行上面下功夫,同时修正行。我们现在修正行的时候都是出离心、慈悲心不具备啊,这就是我们已经离开了前行的基础,所以前行基础一定要打好,这个相当重要。
&&&&&&&&&&&&&&&
修五加行也是这样。很多人修五加行只是完成了数量,没有办法保证质量,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你前面的共同外前行修得不好,所以,后面的五加行——皈依啊、发心啊或者是供曼扎的时候呢,修是修了,供是供了,也念了仪轨,但是就只是修了仪轨,念了心咒而已,内心当中并没有感受,没有体会,这是个大问题。问题出在哪里呢?就是前面讲的“人身难得、死亡无常、因果不虚、轮回痛苦,发菩提心”这些法没有修好,所以,这些地方我们要多多思维、观察。
&&&&&&&&&&&&
你没事干的时候就思维:死亡无常、人身难得,就对了,你不用一直看着书。这些道理你知道以后,就从内心去反观自己,去思维、衡量、判断自己。你不要总是拿着书东看西看,在那里分别:这部分法很好,那部分不用看。不是这样的,你已经懂得了这些道理以后呢,有时间你就闭起眼睛来,多多地思维,多多地观察。
&&&&&&&&&&&
每天下班以后,你就没有事了,譬如说从办公室到家里有一段的距离,从下班到家之前有一个或半个多小时的时间,你坐在车上的时候,心不要散乱,不要愚痴,马上把心放在“暇满难得、死亡无常、因果不虚、轮回痛苦,发菩提心”这些修法上面,认真地去思维,去观察,因为你的心没有散乱,所以,到家门口之前你已经修好了前行的法。你不要说:啊,我下班了。然后没完没了地打各种电话:啊,你的头发是在哪里烫的啊?你的皮鞋在哪里买的啊?你这件毛衣在哪里买的啊?”这些没完没了的事把电话费都浪费了,这些事情你不要做。
&&&&&&&&&&&&
下班以后,你马上开始修这些前行法,回家路上这一个小时半个小时的路程中你的心不要散乱,不要愚痴,好好地思维观察这些前行法。到家以后,吃完饭你就进佛堂开始修正行。因为你刚才下班以后,心没有散乱,没有愚痴,一直在思维共同外前行,这些前行的基础已经在回家的路上修好了,这时候我们内心充满了出离心和菩提心,所以现在坐在经堂里、道场里或者是自己家的佛堂里打坐的时候,心就静下来了,这样修正行的效果就会非常好。
&&&&&&&&&&&
早上也是这样。你早上去上班的路上,心不要散乱,这一个小时或者半小时的时间里,你先思维:暇满难得、死亡无常、因果不虚、轮回痛苦。反复思维,观察。
生起了出离心以后呢,接着发菩提心。思维:我今天去工作,我工作挣的钱拿出一部分来用于安排自己的生活,保持自己良好清净的修法环境,如果有更多的钱,我可以拿来帮助需要我帮忙的这些地方,所以,今天我去工作就是我的修法。
&&&&&&&&&&&
你就这么想:我今天发菩提心,去为众生上班,我去上班就是我的修法。你不要说自己是去工作,去上班啊,不要这么想。因为你去挣钱不是为你自己,你挣的钱除了尽量安排自己的生活以外,你的钱会拿去帮助众生,弘扬佛法。这样你自己生活的钱也没有浪费,因为你需要生活,有了健康的身体,有了饱满的精神,欢喜的精神,才能去学习佛法,这种的生活本身就是修行。
&&&&&&&&&&
所以,在家人修法的时候应该把生活和修法连贯在一起,这样你的修法进步又快,自己的生活又更丰满更美丽。自己心里没有那么多的烦恼,事业也做得更好。
&&&&&&&&&&&
今天如果自己的工作、上班很顺利的话,就想:哦,这是我的发心清净的缘故,十方诸佛菩萨在加持我,这是上师三宝的加持,所以呢,我要继续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继续上班,继续工作,继续挣钱,我挣了钱以后一定会帮助其他人。这些我们时时刻刻要去做的啊!
&&&&&&&&&&&
如果今天的工作不顺利的话,那肯定是自己发心不清净啊,很有可能是这个原因。那时候就想:这是我前世种下了不好的因,现在要承受这种不好的果,这也是上师三宝的加持,我现在难得有机会来承担这个不好的果,未来就不需要下三恶道去受痛苦了,不需要下地狱受痛苦了,所以现在遇到的这些不顺,这些人生当中的麻烦和痛苦,也是上师三宝给我的加持,我愿意承受这个痛苦,以后就不用再受痛苦了。
&&&&&&&&&&
下班以后也同样这样去思维,去观察:暇满难得、死亡无常、因果不虚、轮回痛苦、修菩提心,到家里以后就开始正修。
&&&&&&&&&&&
如果早上也这么想,晚上是这么想的话,那么白天和晚上,自己的心都在修法当中,我们的意识转到上师三宝上来,转到解脱上来,这样就不会去造恶业,我们一定要保持这样的修法,这很重要的!
&&&&&&&&&&&
所以,大家不要散乱!如果这样去思维的话,在家人的修法就变得很简单了,自己的生活和佛法也离不开了。
改造贫穷为富贵的方法。改短命为长寿的方法(改命者必顶、必转)
一、改短命为长寿的方法
1、忏悔自己过去所造的恶业。
2、从今以后,决心永远不再杀害或虐待动物,并且改掉好斗争的习气。
3、发大慈悲心,爱护一切众生。
4、少吃荤辛肉类,或改吃长素。
5、见别人病危时,尽心救助。
6、到市场上买待宰的动物来放生。
7、劝别人不要杀害动物。
8、宏扬不杀生或慈悲的好处。
9、看见死伤或夭折的众生,生怜愍心。
10、看见造杀业的众生,替他们忏悔。
11、遇到慈悲的人,心生欢喜。
12、常愿一切众生永远不互相杀害。
13、造续命旗灯,修持药师琉璃光如来的延寿法。(详情请见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14、学习并实行养生、养身和养心的方法。
二、改造贫穷为富贵的方法
1、忏悔自己过去身体、语言和心念上所造偷盗的罪业。
2、从今以后,决心不犯偷盗。
3、看见别人从事偷盗时,设法加以劝导或阻止。
4、看见偷盗的众生,替他忏悔。
5、常愿一切众生永远不偷窃、不盗用别人的财物。
6、看见别人不偷盗,加以称赞。
7、宣扬不偷盗的益处。
8、看见别人获得利益,不但不嫉妒而且生欢喜心。
9、看见别人施舍财物生随喜心。
10、时常观想自己在施舍。
11、看见贫苦众生,心生怜愍而不加以轻视或讥笑。
12、看见富贵人家,劝他施舍,利益大众。
13、看见别人追求利益,不但不加留难,而且设法帮助他们达成愿望。
14、尽心帮助穷困的众生。
15、侍奉父母,不使老人家有所匮乏。
16、常念「地藏王菩萨」等佛菩萨的名号。
净空法师谈旺夫的超级秘密
自古以来只有“旺夫”一词,没有“旺妇”一词,可见只有女人才能旺男人,而男人无法旺女人。什么原因呢?面相学家根据面相找到旺夫相的女人,比如圆润,有光泽,柔和等等,都不是根本的原因,也做不到百分百的准确。现在,我用从佛法的角度跟大家谈谈根本的原因。
传统文化认为,女人是水做的,而水为财,是故,女人天生就是财命,这里的女人,是指所有的女人,而不是个别的女人。而男人的财,只是掩藏在五行水中,这个水,只是一小部分而已。所以,对于男人来讲,有一句话叫“成家立业”,只有成家了,才能立业,所以,男人需要一个女人来旺自己才可以立业。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总有一个为之默默奉献的女人。明白了这个道理以后,旺夫的女人就可以大批复制了。我们来看看水的特质是什么:
1、上善若水,水往低处流,因为,如水的女人在家庭关系中,一定肯就下,托起满家。自以为妇女能顶半边天的女强人,失去了水的本分,跟男人争天,没了空间,肯定克夫,一般很容易离婚,即使有钱也享受不到。
2、抽刀断水水更流,水是至柔的,水流经过的地方,遇到障碍,会自动拐弯,不会硬碰硬,水永远不会受到伤害,面对男人大发雷霆的时候,如水的女人善于以柔克刚,因为只有柔能克刚,刚不能克柔,所以,如水的女人撒撒娇,发发嗲,耍耍赖,男人就没了脾气,所以如水的女人永远是一家之主。以刚性为主的女人喜欢跟男人对着干,这个叫“鸡蛋碰石头”,遍体鳞伤的永远是女人。我曾经遇到一个硬碰硬的美女,她告诉我说,以前丈夫对自己百依百顺,结婚后不久丈夫就有了外遇,我告诉她,百依百顺,只能依你顺你有限的次数,不能依你顺你一辈子,只有你做了真女人,男人才会对你全心全意一辈子。
3、水能滋润万物的成长不留痕迹,如水的女人,总能找到男人的好处,不动声色的夸奖男人,赞美男人,口吐莲花,让男人感觉自己是个英雄,充满了力量,下定决心一定要保护自己柔弱的妻子,两个人的关系亲密无间。反之,女人经常挑男人的毛病,男人的心越来越凉,越来越没信心,觉得自己是个笨蛋,觉得自己是个废物,只能越来越走下坡路。北京一个女人问我说,她丈夫找的小三,既没有她漂亮,也没有她学历高,钱也赚的没她多,她搞不懂自己的老公看上小三哪一点了,我告诉她,你老公喜欢对方的温柔体贴爱语,她哑口无言。
4、未婚的女孩子,在家庭,社会,在公司,如果能做真如水的女子,找人好处,口吐莲花,广结善缘,遇到他人发脾气,也能低头认错,微笑面对,勇挑重担,吃苦乐受,必定得上司的赏识,步步高升。
今年10月,我在南宁佛友会期间来了一对夫妇,男人经常打女人,我定心一观,就跟这个男人说,你的财运是一年60-100万,只可惜,你现在一年只有15万,而且都花掉了,现在是入不敷出。
男人睁大了眼睛问我:师父,快给我说说原因吧。
我说:很多时候,你在谈生意的时候,觉得非常有戏可以谈成,但,到最后,却总是事与愿违,甚至最后的结果,让你欲哭无泪,该拿的钱你拿不到。你知道是什么原因么?
男人全身一震,两眼放光,失声对我说:师父,求您开示。的确如您所说,我的境遇一直是这样的。
这个时候,旁边一大群人都做了同样的动作,脖子伸的长长的,目不转睛地盯着我,生怕自己错失了每一个字。
我看了看他,开口说:女人为水,水为财,你的妻子是你的家财,你的家财不安,外财莫入。你想想,你是怎么对待你妻子的,你的妻子心安么?你的妻子心不安,家财不安,外财怎么敢进你的家呢?
男人看看自己的妻子,看看自己。我说,还不赶紧跟你妻子忏悔认错?
男人一听我的话,立马翻身,跪下给自己的妻子磕了三个响头,口说:老婆,我错了。
妻子看到丈夫给自己下跪,顿时委屈的哭了起来,这一哭,就哭了55分钟,我吩咐众人,让她哭,不要安慰,让她把委屈哭出来。
旺夫的秘密皆在以上,一个圆满的家庭,需要女人做好自己的本分,也需要男人做好自己的本分。
接下来10月底的北京佛友会又遇到一对夫妇一同前来,男人是事业有成型的,跟我讨教如何进一步提升事业。我定心一看,说:你目前一年财运是800-1000万,但很可惜,你只拿到了300万,而且入不敷出。
男人的眼神像被什么吸引了一般,急促问我:
我跟他讲了三点:
1、你有邪淫,万恶淫为首,积不善之家必有余秧,这个问题泄了你的财;
2、妻子是水,水为财,家财不安,外财莫入。我说,要对你的妻子好一点,早点把外缘断了。
3、女人为水,男人就是刚,要有容乃大,你有多大的肚量,就能盛多少财,你妻子不够的,外财会来补充,所以,作男人的,不能斤斤计较,要懂得慈悲喜舍。有人天天求财神,注定了自己是个穷人,有人经常慈悲喜舍,那么,在别人的眼里,他就是财神,财神没有钱,谁还能有钱呢?男人立即表态,愿意赞助20个失学儿童,并且,生意好了,会赞助更多的失学儿童。
谈话中,他一直点头,并告诉我说:的确,去年跟妻子关系融洽的时候,订单都接不过来,后来,跟妻子关系不好以后,生意也不好了。
于是,我告诉他,怕老婆的家庭都很富裕,所谓怕,不是畏惧的意思,而是疼爱,珍惜,舍不得自己老婆受委屈。
读者注意思考,自己是否是个旺夫的女人,自己是否是一个怕自己的女人受委屈的男人。如果是,那么恭喜你,你的家庭一定富裕和乐美满。如果不是,那么,思考一下自己的未来吧。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李嘉诚:成功需要行善积德(布施越多 财富越大)
李嘉诚和比尔盖茨一样,一开始只知道赚钱,后来得到大智慧者的开示,立刻捐款多做善事,放生、救助贫困、捐助教育、修路架桥等等,他的慈善行善,默默奉献,换来了人生的辉煌时刻,那就是世界首富、有价值的人生。他说,真正懂得如何奉献国家、民族及世界的人,才是真英雄。他的名字,将会铭刻在历史的光荣榜上!
-----诸葛长青
李嘉诚给汕头大学的一次演讲:
首先让我代表校董会,祝贺各位毕业同学完成学业。在今天这个令人兴奋的早上,正好是思考未来的美好时刻。
在过去几年的校园生活中,你们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取得学位。汕大的核心理念是培育你们成为慎思明辨、有原则、能独立思考的人。大学致力扩展你们的智慧领域,令你们领会人世间多元契机和其永恒的挑战,也重视建立你们的“自觉力”,因为认识自己的兴趣和能力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
你们每一个都是果敢、与众不同、具思考和独立性的人,有能力做到一些别人只能梦想的事情;你们永远抱着好奇和追求真理的心,有坚定的信念敢于挑战你们不认同的所谓真理、阐述你们的观点,和在适当时刻挺身而出,揭破“皇帝的新衣”。你们有成功的决心,但成功内涵还有更多关键。
&&&在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我的一项秘诀,那是终生指引我能凭仗情感和智慧,超越感受和本能的导航器。
&&&要活出有意义的非凡生命,需要有能超乎“匹夫”的英雄特质。一个英雄所具备的品德不单要有勇气、有胜不骄的度量和败不馁的懿行,更要知道生命并不仅仅是连连胜利的短暂欢欣或失败的挫折。希腊哲学家对“卓越”与“自负”有一个非常发人深省的观念,他们相信每一个人都有责任把自己的潜能发挥得淋漓尽致。但同时,人的内心应有一戒条,不能自欺地认为自己具有超越实际的能力,系统性扩大变为自我膨胀幻想,如陷两难深渊,你会被动地、不自觉地步往失败之宿命。
在卓越与自负之间取得最佳平衡并不容易。因为信心、“勇敢无畏”也是品德,但沉醉于过往和眼前成就、与生俱来的地位或财富的傲慢自信,其实是一种能力的溃疡。我们要谨记传统智慧,老子的八字真言:“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我想和大家分享的诀窍是什么?我称它为“自负指数”,那是一套衡量检讨自我意识、态度和行为的简单心法。我常常问自己,我有否过分骄傲和自大?我有否拒绝接纳逆耳的忠言?我有否不愿意承担自己言行所带来的后果?我有否缺乏预见问题、结果和解决办法的周详计划?
&&&我深信谦虚的心是知识之源,是通往成长、启悟、责任和快乐之路。在卓越与自负之间,智者会亲前者而远后者。背道而驰的结果,可能是一生净成就得之极少,而懊悔却巨大,成为你发挥最佳潜能的障碍,减弱你主控人生处境的能力。在现今无限可能的电脑时代,大家对“重新启动”按钮相当熟悉。然而,在生命这场永无休止的竞争过程中,我们未必有很多重新启动的机会,我相信,给你这个机会,也没有人期望过一个不断“重新启动”的人生。
同学们,你们绝对是最幸福的幸运儿,你们生于一个充满机会和希望的黄金时代,你们都很棒,而且颇具雄心壮志,准备就绪,有巩固的根基应付未来的挑战和机遇。不够,请大家谨记,迈向成功要通过层层考验和淬砺&。
当你们走出小渊,踏进人生这真正的大学堂,请坚守常思考,常反思的守则,并怀着奉献和关怀的心态处事。只知撷取而不懂付出的人,他的人生仅是个虚影。
&&&只有能活出原则,真正懂得如何奉献国家、民族及世界的人,才是真英雄。应如庄子所说:“势为天子,未必贵也;穷为匹夫,未必贱也;贵贱之分,在行之美恶。”如果你们愿意这样做,并谨记常常检讨自己的诀窍,那么你们定能攀登高峰后再达巅峰!
&&& 诸葛长青:李嘉诚的这番话,说出了成功的秘密,那就是自信、谦虚、奉献。李嘉诚是一位慈善家,做了很多善事,也正是因为行善积德,他才成为首富。他在最后说出了成功的秘密----奉献、行善、积德。他说,真正懂得如何奉献国家、民族及世界的人,才是真英雄。
&&&&&李嘉诚:布施越多&财富越大
&&&&我们发现在这个世界,谁布施的越多,谁的财富越广大!谁捐献了自己大部分的财富,便得到了全世界大部分的财富。比尔盖恣捐献了90%的财富,巴菲特捐献了92%的财富,李嘉诚捐献了70%的财富。这些正说明了布施得财富得真实因果,世界顶级的首富比尔盖恣,巴菲特,李嘉诚等等他们的现身说法,难道还不触动您慈悲的心嘛? 
李嘉诚先生少年经历忧患,12岁便辍学到社会谋生,深深体会健康和知识的重要,同时认为对无助的人给予帮助是世上最有意义的事情,教育及医疗两者更是国家富强之本,他也认识到个人力量到底有限,惟有事业成功,才能对社会和国家作更大的贡献。故早年随着事业进展、行有余力的时候,便热心公益,支持内地及本港的教育医疗事业。于1980年,成立李嘉诚基金会,藉以对教育、医疗、文化、公益事业作更有系统的资助。历年来,捐款累积逾港币50亿元,其中约占70%透过李嘉诚基金会统筹资助,其余30%则在李先生推动下由旗下企业集团捐出。2006年向世界宣布将捐出自己资产的70%——大约350亿元股权! 
李嘉诚先生是香港首富,也全球最有影响力的十大富豪之一。他掌控着香港的经济命脉;经营世界上最大的港口;垄断着面向中国内地的输电线;享有着来自顶级地产商和零售商的美誉;以及拥有着最大的移动手机运营商的头衔……他大概是香港市场诸巨人中少有的出身贫寒者,少有的长青树,在市场和管理的各个领域和各个层面都成功过的佼佼者。 
事业辉煌的李嘉诚夫妇是众所周知大慈善家和学佛居士。他曾捐资三千几百万港币建立“李嘉诚护理安老院”,该院规模宏大,设备齐全,占地约一千五百平方米,可收容几百名老人在此接受护理和安养。在该院建设过程中,李先生特委派李嘉诚基金会的高级职员、计划经理、办公室经理、高级秘书等专职筹划,使该院在短时间内建成启用,许多老人在此安度晚年。
&&&李先生在香港和内地也广种福田,常常捐助上亿元的巨资,用来做造佛像、修寺庙、造桥铺路、兴办教育、支援医疗、赞助科研、弘扬文化、赈济灾民等等慈善布施。号称世界第一的香港大佛,李先生是一大功德主。 
&&&他的夫人庄月明也虔诚信佛,进入20世纪80年代,李嘉诚的事业如日中天。庄月明别无所求,丈夫事业成功就是她最大的心愿。
日夜,李嘉诚携夫人出席在君悦酒店举行的迎新年宴会,夫妇俩容光焕发,是宴会上最“抢镜头”的一对伴侣。不料翌日下午,庄月明却突发心脏病,于医院逝世,年仅58岁。临终遗嘱,后事按佛制办理,李先生及家人一一遵嘱,助其往生。
当时李嘉诚也才60出头,身体硬朗,精神奕奕,又是富豪,因此不乏主动示爱的美女。香港不少富商都以绯闻为荣,但李嘉诚始终如一块白璧。港人都知道李嘉诚和庄月明情深似海,所以至今竟无人向他提及续弦之事。
这些年来,李嘉诚获得了无数的名誉,这便是他的人品的最好证明。 
&&& 请记住李先生的座右铭:“人生在世,能够在自己能力所逮的时候,对社会有所贡献,同时为无助的人寻求及建立较好的生活,我会感到很有意义,并视此为终生不渝的职志。”李嘉诚所关心的,并不是自己能挣多少钱,而是关心他手下的员工每一个家庭能生活得好。 
李先生的富豪佛教家庭,在港台地区有一定的代表性。他们深信三世因果,深信布施和富贵的内在必然联系,深知慈悲喜舍的精神和举止是佛菩萨的特色。事实也证明,唯有如此,才能得天时、地利、人和;唯有如此,事业才能兴旺,社会才会祥和。 
李嘉诚,身居华人首富的位置,他总是非常坦然地告诉别人:我是学佛的人。
李嘉诚:我相信······&
我相信世上每一个人都有义务去维护人类的尊严。
我相信帮助他人、对社会有所贡献,是每一个人必须承担的。我相信强者特别要学习聆听弱者无声的呐喊。
我相信只有坚守原则和拥有正确价值观的人,才能共建一个正直、有秩序及和谐的社会。
我相信只有通过对真理和公平不断的追求,才可建立一个正义的社会。
我相信没有精神文明,只有物质充斥的繁荣表象,是一个枯燥、自私和危险的世界。
我相信有理想的人富有傲骨和诚信,而愚昧的人往往被傲慢和假象所蒙蔽。
我不是一个聪明的人,我对我的员工只有一个简单的办法:一是给他们相当满意的薪金花红,二是你要想到他将来要有能力养育他的儿女。所以我们的员工到退休的前一天还在为公司工作,他们会设身处地的为公司着想。因为公司真心为我们的员工着想。
进来看看吧:不要用佛法给自己施加压力
我们不择手段,千辛万苦所谋取的财产、事业、权力、地位等福报都是无常的,随时都会失去,最终都会穷尽,所以应该将目前所拥有的福报、财产、机遇利用起来,去承办一些有益的事情,做慈善,做义工,上供下施。往阿赖耶识这个银行里多存点真正的财富,将来都是可以带走的。无论你转生在哪一道,都是可以用得到的。若是你有善根,有福德,即使出现违缘障碍也会一下子度过去的。
有付出,有奉献一定有回报,但是你不用去求回报。如果我们有要求,求回报了,我们所种的善就不是纯善了,而是有杂念的。就好比一种食品,好吃又有营养,但是里面有毒,即使再好也不能吃。我们不要求回报,不求时才有,有所求,本身就是一种苦。
有舍才有得,但是暂时没有福报也不要勉强。有的人说:“我要为上师三宝赚钱,如果赚了五百万,我就捐四百万。”没有必要!福报是修来的,不是追来的,上师三宝用不着你来赚钱。何况钱真的到你手里了,不要说捐四百万,你连一百万都不会捐的。你现在没有钱,你这样说也许是真心的。如果你真的有钱了,心态就不一样了,你现在的想法和那个时候的想法是完全不同的,需求、欲望、想法都是两个世界的。
“那个同修道友捐了那么多钱,我也要捐钱。”自己就想赚钱了,可是赚不了钱,却把自己“赚”进去了!他能捐钱那是他的福报与因缘,你随喜就行了。佛讲了,真心的随喜,也能得到同样的功德。所以不要攀缘,能付出多少就付出多少,好好修行就可以了。
&&&&有多大的福报就享受多大的福报,有多大的能力就付出多大的能力。我们是要做功德,是要积福德,但是不要勉强。有些人很多时候就是勉强,自己给自己施加压力,然后为此烦恼痛苦。我们就是这样犯错误的!你真会学佛修行了,那个时候学佛修行不会给你带来压力,也不会给你带来烦恼,一切随缘而做。
“我的上师太厉害了,有那么多的弟子,有那么大的寺院、道场,弘法利生的事业那么广大圆满,我也要这样。”然后给自己施加压力。你的福报还没到的时候,即使给自己施加压力也没有用。福报到的时候,你自然就会有了。做好自己该做的事,一步一步地来,不要勉强自己,学到哪儿算到哪儿,修到哪儿算到哪儿,只要不懈怠就行了。
还有些人,看到别的同修打坐打得好,作业写得好,懂得也多;想想自己,没有文化,也不识字,然后就没有信心了,吃不好,睡不好,越来越没精神了。那是他前世修来的福报,你现在没有这么大的福报、根基与能力,应该多忏悔,然后尽心尽力地修,你也一样能成就的。
佛是慈悲的,佛法是圆融的,佛是不会放弃任何一个众生的。只要有善根,有缘分,你放心,不会落下你的。我们遇到了殊胜的大圆满法,有这么好的学佛修行的机缘和条件,这是我们共同的业力、共同的福报,但是每个人肯定也有不共同的业力、不共同的福报。所以不能强求,不能勉强,只要尽心尽力地做,不懈怠就行了
做为家庭主妇的修行人,可以给不信佛的家人做肉菜吃吗?
可以做。如果你不做的话,家人会起烦恼。自己尽量吃纯素食,实在不行就吃里面的素菜。做菜时尽量别杀生。为家人做肉食时也要好好发心。你处在这样的环境中,就是一种恶缘。你要忏悔这些,然后给这些众生发愿:愿自己将来能度化它们,希望它们得以解脱。可以念咒、念佛号回向给它们。我们也可以帮这些吃肉的人消业,替他们给那些众生发愿。这样你给他们做肉食,和他们一起吃饭的过程,也是在和众生结善缘,也是修行。其实佛法里有很多方便,尤其是在密宗里。小乘和大乘不一样,大乘比小乘方便法门多;密宗和显宗不一样,密宗比显宗方便法门多。八万四千法门当中有很多很多方便,这些都是无穷无尽的,主要是看你自己会不会利用这些。
惜福人长寿
明朝有同学二人,同年、同月、同日、同时生,又同年考试,同月高中,同日见皇帝,同时授官,一为刺史,一为知府。二人相约,彼此互通讯息,互相照顾。不久剌史死,知府为其料理后事,在灵前祷告:‘我与先生,同年同月同日同时生,同年考试,同月高中,同日面圣,同时授官;今先生辞世,我仍未死,是何原因,请托梦告我。’当晚,果然梦见剌史来告诉他:‘我自少生在富贵家,衣食享用非常丰富,又不知节约,折福而死。而你出身寒微,未得享用,故能长寿。’知府自此力行节约,积德行善,自求多福。结果,官至极品,福寿康宁,年过百岁,无疾而终。可知个人祸福,非关出生年日时。所谓:‘祸福无门,唯人招。’&
所以我们欲想增福延寿,非修福,种福,惜福不可。无奈很多在逆境中挣扎的人,都不知道修福、种福、惜福,而到处求神问卜,占卦算命,希望神佛保祐,皆因愚痴无智之过。
如何惜福?
惜福,是珍惜自己,由修行与布施所得的福,既要小心保护,不可随便浪费已经拥有的福报,还要不断播种,继续努力,以免福尽还堕。俗语所谓:‘有福不可享尽’。
可惜现代人,大都身在福中不知福,每嫌己之不足,嫉妒他人的成就。或贪慕虚荣,讲究排场,挥金如土,不知节约。今日用尽,明日求人,求不得时,则生怨恨。甚至为了财富的占有,不惜谋害亲人,杀害父母兄弟子女,何止损福、折福,简直是罪大恶极。
人要自爱,才能爱普天下的人。人要知福、惜福、再造福。吃苦了苦,苦尽甘来,享福了福、福尽悲来。
人出世就来哭
伊知崁坷的人生地等侯
欢喜悲伤伴你到老
宝贵的青春那通放水流
成功失败免计较
红天赤日仔也会落山後
天地有情人间有爱
着爱惜福才应该
你我惦世间是过客
好歹总是轻松来行一回
珍惜咱现有 不通过头来强求
伤别人伤自己添忧愁
啊短短的人生何必亲像走马灯惜福的人才是人上人
深度解密:淫欲的本质,行淫之时的感受......
龙树菩萨---在佛陀的僧团中曾发生一件事——有一位好乐佛法的年轻比丘,原本对佛法很精进,很用功追求真理,心境也常在静定之中。但是,人的心念有时却像海浪一样,遇到强风就兴起狂涛大浪。有一天,他出去托钵,走到城里时,看到一群穿着很艳丽,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女人。当他的眼睛扫视过这群女人时,被一位身材、面貌、穿着都很美丽的少女吸引住了,这位比丘顿时被色欲摄住,一直注视着那群嘻笑的女人,直到她们走远了。
&&从此他的意识中常常有那位少女的倩影浮现,那群艳丽美女的影像也一直在他的脑海中重现。
&&他日思夜暮,以致日常生活失去正常的作息,他食不知味、辗转难眠、仪容不修,一副失魂落魄的样子。他的同伴不忍心看他堕落,都关心地问:“你到底怎么了,为什么这么没精神呢?看你现在落魄邋遢成这样,和以前精进用功的样子实在判若两人,到底为什么?”经过很多人的关心探问,他才将心事说出来:“我很惭愧,因为我的眼根被色所迷,那色相一直萦绕在我的脑海中无法消除,我很痛苦,也很懊恼啊!”
比丘们觉得他很可怜,但是他们无法辅导他,于是劝他去见佛陀。但是这位年轻的比丘说他不敢见佛陀,比丘们就半强迫地带他到佛陀面前。佛陀看到他肮脏邋遢的样子,就问比丘们:“发生了什么事?”
有一位比丘回答:“佛陀啊!他被色相所迷惑,现在心中充满了苦闷。”
佛陀很慈悲地问那位年轻的比丘:“你是不是如他们所说的被色所迷,因此心生苦闷呢?”
那位比丘抬起头,注视着佛陀,佛陀鼓励他说:“你尽管说吧!”
他看到佛陀的慈容,忍不住从内心发露忏悔、泪流满面。他说:“佛啊!确实是这样,我的眼根没守好、被女色吸引了,现在内心充满烦恼,觉得很不快乐。因为觉得自己很不清净,看到人就抬不起头,为何内心会有污秽的念头呢?我很忏悔,所以面对任何人、任何事都不能自在。”
佛陀慈祥地说:“只要你懂得忏悔就能恢复清净,就像你现在流下的眼泪一样,可以把邪念完全洗清。你还年轻,定力还不是很坚固,难免有凡夫之欲。以前也有修行很久,已得五通、具有禅定的人,因为短暂散心而迷失;你才出家不久,凡夫之欲短暂的现前,这不算什么。过去的就让它过去,你要赶快面对现实,整理好仪态、调整好心念,多亲近僧团的道侣,心里不要有挂碍就可以恢复以前无欲自在的日子了。”
&&年轻的比丘听到佛陀的教导,他想:佛陀说比他修行更久、功夫更深的人,有时也会遇到这种境界,何况他自己修行尚浅,所以就比较安心了。于是脑海中的那些形象忽然间随风飘散了,忏悔惭愧的眼泪,真的洗净了他心中的污点。烦恼扫除后,他抬头挺胸、露出和以前一样欢乐自在的笑容,他顶礼佛陀,也向同修们致谢感恩。他说:“我不再被色所迷了,我会好好顾守心念,稳住定力,希望从此可以净心向道。”
&&佛陀所教导的也就是“净心向道”,这是佛陀弟子中的一则公案,因为大家都是由凡夫地而入佛门,凡夫的习气谁能没有?只是有的人较少现前,有的人则长久无法排解,一直让外境困住心境。而学佛就是要学得境界现前时,能够明朗地透视它,心不被境所转,这才是真功夫。(证严法师讲述)
修行者最大的障碍——淫欲“淫心不除,尘不可出。”——《大佛顶首楞严经》
“佛言,爱欲莫甚于色。色之为欲,其大无外,赖有一矣,若使二同,普天之人,无能为道者矣。”——《佛说四十二章经》
淫欲对一个修行者来说是一个最大的障碍。那么淫欲的本质又是什么呢?淫欲的本质可以分成两部分:
第一,对外表(即色)和声音(即声)的贪爱;
第二,对行淫之时感受(即受)的贪爱。下面让我们一一剖析。
当你寄身于一个男人的壳子里的时候,你会对女人的壳子起贪爱之心;同样,某一世当你寄身于一个女人的壳子的时候,你又会对男人的壳子起贪爱之心。
当你寄身于男人的壳子的时候,你不会对男人的壳子起贪爱之心,但现在有所不同,社会中出现了很多的同性恋!男人也不会对母狗的壳子起贪爱之心,母猪等等亦复如是。但是几十年后的下一世,当你寄身于一个公狗的壳子里的时候,你又只会对母狗的壳子起贪爱之心,而对女人的壳子没有一点兴趣。短短的几十年之间,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变化呢?
&&这要从你是什么说起。你到底是个什么呢?现在所说的你,实际上就是你的第六识。而你的这个第六识又是怎么来的呢?它是从你出生那一刻起,色、声、香、味、触,这五尘,通过眼、耳、鼻、舌、身,这五根,投射而成眼、耳、鼻、舌、身,这五识,这五识又交错而成第六识。这个第六识就是现在你所认为是自己的你。
&&你出生之后,周围的人不停的告诉你,你是一个男的,于是就通过你的眼、耳,加入到你的第六识当中去,你也就自认为是一个男的。周围的人不停的告诉你,这个是女人,而且这个女人的面容是美丽的,这个女人的声音是悦耳的,是值得贪爱的;而那个女人的面容是丑陋的,那个女人的声音是讨厌的,是令人厌恶的。于是,你就通过你的眼睛、耳朵,将此信息不断的传递加入到第六识当中去,认为这个是美的,是好听的,是值得贪爱的,那个是丑的,是不好听的,是令人厌恶的。如此,在你成长的过程中,周围环境对你不断的刺激,也就使你形成了条件反射,形成了美丑,好坏的概念。于是等你长大之后,你见到这种类型的女人,你就认为这种女人是美丽,你就起贪爱之心;你见到那种女人,你就认为那种女人是丑陋的,你就起厌恶之心。
以上这么多的话,无非是说出了淫欲的第一个本质——
对美色、美声的贪爱,乃是习惯使然。它是在你第六识的形成过程中,周围环境不停的刺激,使你形成了一种条件反射,一种习惯。它是真的吗?呵呵,连第六识尚且是假的,它又怎么不是梦幻泡影呢?
第二,对行淫之时感受的贪爱。
用现代人可以理解的方式说,第六识的本质就是磁场,是电磁波。当你在行淫之时,你的壳子就会发热,这个热是哪里来的?因为能量是守恒的,热不会无缘无故的出现,它是由你这个壳子的最精华的部分——元气变化而来。你每行淫一次,你壳子里的元气就减少一次,直至消耗殆尽。这是对你这个壳子来说。那么对于你的第六识来说呢?当你行淫之时,你的磁场的频率就会瞬间的增强,这时你就会感受到快乐。
说到这里,先说一下快乐的本质。什么是快乐呢?你磁场的频率越高,越纯净,你也就觉得越快乐。当你行淫时,你的频率会瞬间增高,你也就会感受到瞬间的快乐。而欲界天人的频率要比人高很多,它们也就比人要快乐的多,色界天人的频率比欲界天人的更要高很多,它们也就更加快乐,看看二十八天的名字就知道了。
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是,你在行淫之时,虽然频率会瞬间增高,为什么说是瞬间呢?因为这种高频是很短暂的,在此之后你的频率就会降低,不是降低到你以前的水平,而是比你行淫之前还要低,而且磁场也更加混乱。原因还是能量守恒,熵值增加。所以,你每行一次淫,你的磁场的频率就降低一次。当你的壳子将要坏掉之时,此时你的频率(第六识)已经低的不再适合用人身作为壳子了,于是你只好去用一个畜生的身体做壳子了。但是如果你执迷不悟,继续行淫,当你这个畜生的壳子也坏掉之时,你的频率又更低了,低到连畜生的壳子也都不再适合你的时候,你就没有壳子了,没有壳子不是代表你就解脱了,而是你就做好去地狱受煎熬的准备吧,那里各种各样的刑具都在等着伺候你呢。
啰嗦了这么多,无非是说明了淫欲的第二个本质——
对行淫之时感受的贪爱。你要明白,行淫而得到的这种快乐,是短暂的,更是有极高代价的。如果你真的很喜欢这种快乐,那么就赶紧修行,让你磁场的频率升高,当你的频率高到人身这个壳子再也容不下的时候,你就有资格去做天人了,而那时的快乐,是持久的,是没有代价的。呵呵,当然,这只是方便之说。
上面所说的其实都是不了义的。追究第六识的本质,就会发现它是虚幻的、不实的。你只有破除了第六识,才会见到真正的自己。见到真正的自己之后,还要再消除我执。这些口头禅不说也罢。只会说,不能行,恰如见人吃饭,自己终不会饱。真修实行才是真。
龙树菩萨对远离淫欲的一段精要开示
《中观宝幔论颂》杂说品第二(节选)
圣龙树菩萨造
仁光法师从藏译汉
贪爱女身者,多计女身净,实则思女身,全无一毫净。
口是唾齿垢,诸不净器具,鼻流浓涕痍,眼出泪眵处。
腹中粪尿聚,及是肺肝器,愚未见不净,贪着女身者。
有类由不知,贪不净美瓶,世人痴无智,爱女人如是。
身境极臭秽,本是离贪因,世人若爱彼,以何引离欲。
犹如猪极贪,屎尿呕吐器,一类爱粪尿,呕吐处亦尔。
身城是不净,出生之孔穴,愚人于彼处,计为生乐因。
汝见屎尿等,一一为不净,于彼合集身,如何生悦意。
由精血混合,不净种子生,知是不净身,于此何生贪。
由彼不净聚,湿皮所缠裹,若与彼同卧,如同不净眠。
色身好及丑,年老或青春,女身皆不净,汝从何生贪。
粪团虽色美,极新及形好,于彼不应贪,女色亦如是。
内腐外皮裹,此腐臭尸体,所现极丑恶,如何未曾见。
皮非如粪秽,是如衣云者,犹如粪堆皮,如何能令净。
粪秽所满瓶,外饰亦应厌,身是不净体,粪满何不厌。
若汝厌粪秽,香幔及饮食,本净令成秽,此身何不厌?
如于自或他,粪秽起厌恶,自他不净身,云何不厌恶?
如女身不净,汝自身亦然,故于内外体,非应离贪耶?
九孔流不净,自虽常浣濯,不知身不净,对汝说何益。
诸于不净身,装饰作赞颂,奇哉谬且愚,奇哉士所耻。
无智暗所蔽,众生多如此,为淫事兴诤,如众犬争粪。
搔痒生乐受,无痒更安乐,如是世欲乐,无欲更安乐。
汝若如是观,虽未成离欲,然由欲渐薄,于女不起贪。
为了方便同修,末学把一些读音和意思列出:
唾(tuo4):口水
痍(yi1):查字典是“创伤”,末学理解为“鼻血”。
眵(chi1):眼屎
浣(huan4)濯(zhuo2):洗
诤(zheng4):
1.争夺 2. 争论、争辩
这段开示是龙树菩萨对一位国王的开示,如果是女同修就把女人改为男人,其道理也是一样的。全文很长有讲到实相、菩萨行等,这部分讲到远离淫欲,希望各位同修珍惜。
阿难的洗澡水
&&佛陀十大弟子之一──阿难,具庄严之相──佛陀三十二相,阿难三十相。有次举行法会,佛陀带领许多弟子去受供,阿难没跟上,于是就单独托钵,一路往西走。走了很久来到一个聚落,钵还是空的,阿难又热又饿又渴。刚好前面有一口古井,一位女子正在那儿打水,阿难走到井边,这名女子抬起头看见这位出家人,眼前一亮,心中发出赞叹:“多么庄严的比丘啊”这名女子名叫摩登伽女,她一看到阿难,心里生起强烈的爱念,所以高兴地将水倒入钵中,并瞪著大眼注视著阿难,直到他离开。她一回到家,就要求母亲设法让她拥有阿难。母亲知道比丘是神圣不可犯的,女儿这种爱恋之心,根本不可能实现。可是女儿死求活求,一心只爱这位比丘。母亲爱女心切,只好成全她。她请了一位念符咒的人来,用邪术迷引阿难,使他迷迷糊糊,身不由己地离开佛陀。
天明了,佛陀要讲经时,发现阿难不见了。佛知道阿难已受难,赶紧派遣文殊菩萨到摩登伽女家附近去找回阿难,并且叫所有的比丘要全心一意持楞严咒。此时,阿难正在摩登伽女的室内,在即将破戒时,忽然间清醒过来,马上离开摩登伽女,跑回佛陀的修行地。摩登伽女见阿难忽然离她而去,心中非常难过,便一路追奔,来到佛陀面前,请求佛陀成全她。佛说:“你真的很爱阿难?”摩登伽女说:“我真的非常爱他。”
阿难正入内洗浴,佛就叫人把阿难洗浴的水端出来,问她:“你真的爱阿难,绝不后悔?你爱阿难哪里呢?”她说:“我爱阿难全身。”佛说:“你既然那么爱阿难,这盆水是阿难的洗澡水,你就将它喝下吧!”摩登伽女吓了一跳说:“佛,你是大慈悲者,这么脏的水为何叫我喝呢?”
佛说:“每个人的身体原本就是这么脏的,现在阿难健康时你就已经嫌脏了,那他将来老死败坏时,你又将作如何想呢?”
摩登伽女听了佛的话,忽能观察人身的不净,再也爱不起来──原来阿难的身体一样这么脏,那还有什么可以爱的?从此爱念、贪念都消除了,顿然开悟,证悟初果。(本文节录自证严上人《三十七道品讲义》)
证严上人:这就是“不净观”。对治贪心唯有不净观,若能善用不净观,有染著的爱欲就会消灭。
一切世间法 如梦幻泡影
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
爱生气的朋友看过来:毁灭百千劫善业的捷径佛经和法师开示汇集:发一念嗔,毁灭百千劫积累的善业
1.对凡夫和菩萨起嗔恨心的后果(大愿法师开示)
如果你嗔恨的对象他表面是一个凡夫,
内在是一个菩萨(不是指修行高深的人,而是有慈悲心的普通人), 你对他起了一念的嗔恨心,你就麻烦了,
你一千个大劫所修行的功德都被破坏了。
如果你所嗔恨的对象是一个凡夫, 你对他起一念的嗔恨心,
你就毁灭一百个大劫的功德;
所以我们修行就很难, 想成就很困难,
因为不能降伏自己的嗔恨心
2.发脾气是一切如来都救不了的.
佛经上说“世间之疾莫过猛风,
怨念之徵复速于彼,一切如来、金刚天等及五通仙不能救护”。发脾气叫做火烧功德林, 一把怒火把一切福德烧尽.
对普通人嗔恨发气一次,毁灭一百大劫积累的福德,对父母长辈大德君子发怒,
毁灭一千大劫积累的福德.(《大乘本生心地观经,报恩品》)
<span STYLE="CoLor: #.让父母发嗔者,会堕落地狱畜生饿鬼 --
工作不顺,感情痛苦,办事不顺,资财匮乏,心情抑郁,人缘差。报恩品说:“若有男女背恩不顺,令其父母生怨念心,母发恶言子即随堕,或在地狱、饿鬼、畜生。”
4.仁焕法师:和气生财,恶口者得贫穷现世报
还有“和气生财”的道理,人一旦生气了,就把财赶走了。而且生一分钟的气,会得到三天的病;生一天的气,那要得到四十天的病。所以生气好不好啊?(众答:不好。)
5.网络上骂陌生人,骂一次削4禄
恶语向所尊为十过,向平交为四过,向卑幼为一过,向圣人为百过,向贤人君子为十过。即:骂父母长辈是10过,骂普通人是4过,
骂晚辈是1过, 骂圣人是100过, 骂君子是10过。(出自净宗第八代祖师莲池大师亲手书写的莲池大师自知录。
6.一把怒火烧尽一切福禄
有个居士, 精进持戒修行几十年,女儿却得了癌症,
一家人终日以泪洗面。他很不理解, 就去问师父为什么会这样, 师父告诉他: 因为你脾气大,
常常说话割伤别人的心,佛菩萨的神通再大也敌不过你的业力.
<span STYLE="CoLor: #.
阿难问佛陀: 为什么有的人学了佛就得到了富贵,还拥有了和谐的伴侣,有的人学了佛还是衰耗呢?佛陀说,
你即使念经求佛还是衰耗, 其中一条原因就是你爱发脾气爱动怒嗔恨爱骂人.
讽刺别人就可以吗?
有个女人请佛来她家供养,佛先答应了一个穷人, 就没有答应她.
这个女人嫉妒之下, 就讽刺那个穷人, 结果这个女人后来五百世都贫穷。网络上说话讽刺人的要小心了,自己讽刺别人什么,自己五百生都会如此。
9.怨天尤人里也带了嗔念
净宗第八代祖师莲池大师自知录载:怨天尤人一次,减三善。印光大师亲口说:你遇到不顺,逆境,但是不怨天尤人,那么你必定有后福或者子孙兴盛。
10.经常生气,是百病之源
从中医角度来看,生气至少有以下9大害处:
&(1)伤脑。气愤之极,可使大脑思维突破常规活动,往往做出鲁莽或过举动反常行为,又形成对大脑中枢的恶劣刺激,气血上冲,还会导致脑溢血。
&(2)伤神。生气时,由于心情不能平静,难以入睡,致使神志恍惚,无精打采。
&(3)伤肤。经常生闷气,会让你颜面憔悴、双眼浮肿、皱纹多生。
&(4)伤内分泌。生闷气,可致甲状腺功能亢进。
&(5)伤心。气愤时,心跳加快,出现心慌、胸闷的异常表现,甚至诱发心绞痛心肌梗塞。
&(6)伤肺。生气时的人,呼吸急促,可致气逆、肺胀、气喘咳嗽,危害肺健康。
&(7)伤肝。人处于气愤、愁闷状态时,可致肝气不畅、肝胆不和、肝部疼痛。
&(8)伤肾。经常生气的人,可使肾气不畅,易致闭尿或尿失禁。
&(9)伤胃。气懑之时,不思饮食,久之必致胃肠消化功能紊乱。(听一个老师说过,胃病,胃癌就是因为怨)
&11.怨恨嗔心重的人,是因为过去杀死生灵过多,冤孽太重,一身怨气,要多忏悔,多放生!
【仔细看,慢慢悟】净空法师法语精华录——修行篇
“修行”,“行”是思想、见解、言语、造作、行为有了错误,把错误修正过来,就是“修行”。发现自己想错了、看错了、说错了、做错了,就是开悟。悟后起修,就是“修行”。
&#9678; 修行重实质、重心地、重真心,不重形式。
修行,是把十恶行为修正过来,变成十善。昼夜常念十善、思惟十善、奉行十善,所有一切灾难你都不受,你是大福德的人。
修行第一要“发愿”。要把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变成自己的愿心,跟阿弥陀佛是同心同愿,你也变成阿弥陀佛的化身,决定往生。平常处事待人接物念念不忘阿弥陀佛,念念不忘劝人念阿弥陀佛。身语意三业都像阿弥陀佛,就是阿弥陀佛乘愿再来。这是改造命运最殊胜、最上乘的改法。
一定要发大愿,“愿度众生,愿了生死,愿成佛道”,凡是有成就的人,是愿力在推动他,所以他才能勇猛精进。
以度为怀,念念帮助众生,不想自己,想众生,把佛法,这样美好、圆满的教育,介绍、推荐给一切众生,你若真发这个愿,你跟诸佛如来,就同愿同德同心了。真正发心的人太少了,你一发心,诸佛菩萨护念,把你当宝贝。
我们学佛,从《弟子规》、《了凡四训》、《太上感应篇》、《阿难问事佛吉凶经》、《十善业道经》、《净宗同学修行守则》学起。
我们烦恼习气严重,业障太重,学佛头一个要消业障,四弘誓愿顺序不能躐等。第一叫你发愿,发度众生的大愿,这个心真正发出来之后,开始修行,愿来引你修行,从断烦恼开始修,你要改毛病改习气。从《弟子规》学起。修行要有根,《弟子规》是世间法的根,是伦理道德学问的根,好比是幼儿园。一个小学生让他去念博士班,念十年也毕不了业,原因没有根,不从这上扎根就很难成就。这门学好之后就有根有本了,然后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业障就消除了。
孔孟的根是《弟子规》,大乘的根是十善业道,这个东西天天要讲,不但讲,还要做到,男女老少都要学,家长、老师跟学生一起学,一定要做到,才能收到效果。
蔡礼旭居士讲《弟子规》,我听他的录像带,从头到尾听了十遍,四百个小时,我陪同学们一起听。
《十善业道经》是佛法的根,好比是小学。《十善业道经》,一定要熟记,最好能背诵,每天受持,这是助修,依《无量寿经》、六字洪名,是正修,正、助双修,决定成就。
十善业道是纲,《弟子规》是目,用这两门功课来落实净业三福,像盖大楼一样,这是地基。
《吉凶经》是学佛启蒙、入门的经典,虽是人天小教,实是大乘佛法的根基,大乘佛法好像大楼,这部经是地基。
《净宗同学修行守则》,共一百零六条,不但要背,常常记在心上,依教奉行。两年中把这些功课做完,真做到,你就是道德之人。别人不做,我要做,为什么?我要学作佛,要从做好人做起。以这做基础才会有成就,才不会受灾难。佛法建立在人天福德的基础上,三皈是建立在孝亲、尊师、慈心、十善的基础上。如果没有这些,三皈纵然给你受了,假的,是形式,真正的三皈没有。为什么?你没有基础。我给你一杯甘露,你用手捧着不行,一定要拿杯子来盛。人天福报就是盛甘露的杯子,你没有,没有你就得不到。许多人疏忽掉了,所以虽发心学佛,学了多少年都没成就。
最简单的早晚课就是打三皈,早晨把三皈依念一遍,提醒自己今天这一天,要觉不迷正不邪净不染;晚课也是三皈依,晚上是反省,我今天一天处事待人接物有没有迷惑,思想见解有没有错误,身心有没有污染。这样做早晚课,就真的管用了。
早晚课。早课用意提醒我们,这一天起心动念、言语造作要遵守佛菩萨教诲。我今天一天依教奉行不敢违背。早课念《无量寿经》四十八愿,意思是每天早晨提醒我们,要跟阿弥陀佛同心同愿,不是念给阿弥陀佛听的,念给自己听的,自己要记住今天一天从早到晚依教奉行。
晚课是《无量寿经》三十二到三十七品,这段经文讲五戒十善,我们要做到,即使做好事、善事,也不违背。晚课是忏悔,是反省,我这一天中有没有违背佛陀教诲,十恶有没有犯,十善有没有修,这一天哪些地方做到了,做到的,要保持,没做到的,明天改进。不是早晨念一遍给佛菩萨听,晚上念一遍给佛菩萨听,跟自己完全不相应。如果有口无心,早晨骗佛菩萨一次,晚上又骗佛菩萨一次,一天骗两次,天天骗佛菩萨,骗了一辈子,肯定堕阿鼻地狱。
工作忙的同修做早晚功课,每天定一个时间来念佛,一天都不能缺。早晚课最好用十念法,时间顶多五分钟就够了,十念法是尽一口气叫一念,念十口气。有佛像在像前念,没佛像朝西方,取这个感应。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念四个字就可以。早晨洗完脸,做早课,晚上睡觉前做晚课。平常就散念,有空就念,越多越好。
一些同修早晚十念都没时间修,他怎么修呢?他每月修一次,念佛念一天一夜或两天两夜,这个一日一夜,心非常猛烈。
初学,先把《无量寿经》念三千遍。先读一部经,念三年,为的是修清净心。不是把经典念一遍叫修行,那个与修行完全不相干,很多人以为受持经论是早晚把佛经念一遍,就是“我今天把功课做完了”。错了,一定要用经教对照自己的心行,认真反省检点、改过自新,这个经教才有受用。
经天天要听,不听经就念佛,念累了就休息,休息好了继续听经、继续念佛,这样三、五年决定成就。
一切善恶念统统都没有,叫净念。读经是净念,念佛是净念,以这两种方法来修净念,来修清净心,最为殊胜。
每天至少念一万声佛号,这一万声佛号,不必计数,计时就行了,大概念满两个小时就可以念到一万声了。
&#9678; 每天修十念法,要天天照做,一生一次都不缺。
念佛要发一个愿心,一定要认真依照经典的道理方法去修学,专修善法,少欲知足。
念佛有口无心的念不行,要诚心诚意的念,心要专,要恳切。
一天到晚,一切时,一切处,好恶环境,心里一念不生,就一句阿弥陀佛,绵绵密密,日夜不间断。忆佛念佛,除阿弥陀佛之外,什么都没有。蚊虫蚂蚁、妖魔鬼怪、花草树木,都是阿弥陀佛。其他佛都改名阿弥陀佛,一心称念,一向专念。
&#9678; 念佛时观想,除自己,每个人都是佛。
&#9678; 无论做什么事情,合掌念十声阿弥陀佛。
心烦时念阿弥陀佛,欢喜时也念阿弥陀佛,用阿弥陀佛把心摆平。
一个讨厌的人来找我,阿弥陀佛来了。你的心把他变成阿弥陀佛,相随心转。善人、恶人、顺境、逆境都是阿弥陀佛,你才入念佛三昧,才得心自在。我心中、眼目中,所看到的一切众生、山河大地,统统都是阿弥陀佛,我是这个念佛法。你对我好、恭敬我,阿弥陀佛;你侮辱我、诽谤我、作践我,你也是阿弥陀佛,决定没有分别。
每天拜佛,拜佛是很好的修学方式,拜佛时心地真诚,不起一个妄念,这是修心。
拜佛,专拜阿弥陀佛,除阿弥陀佛之外,通通都不拜,不专一就不能成就。拜佛仪规中,首先三拜本师释迦牟尼佛,这是不忘恩,不忘本师。下面无论拜多少拜,统统拜阿弥陀佛。拜完后,三拜观音、势至、清净大海众菩萨,这才圆满。这叫专。身专心专,心里念念就是阿弥陀佛。无论修积大小功德,统统回向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决定不求人天福报,不求现前福报,来世福报更不求。不要去到处跑道场,在一处修行,才会成就。为什么?你心定。佛法法门无量无边,所修的东西是一个,统统修定。
“一切法从心想生”,想佛,佛就现前。在十法界里,佛最殊胜、最圆满,为什么不天天想佛?净土宗的方法高明,叫你天天想阿弥陀佛,天天想他、念他,不知不觉阿弥陀佛的境界现前了。阿弥陀佛是一真法界,这个方法妙极了。不想佛像,你就会胡思乱想,一定起贪嗔痴慢,胡思乱想是无明,贪嗔痴慢是烦恼,可知,常常想佛像是破二障。烦恼妄想起来了,马上把念头转到佛像上,立刻把它降服住了。这叫功夫得力了。
不要以为我们念佛佛不知道,你念佛佛知道,佛听见了。你供养的佛像,每天早晚礼佛,佛见到了。不要以为佛像是假的,马虎一点无所谓,其实佛见到了。西方世界下下品往生的人,都是天眼洞视天耳彻听,十方世界众生起心动念他们都晓得。所以我们修学净土,一定要拿出真诚心、恭敬心
,感应不可思议,一点都马虎不得。
每天读经、闻法、念佛,真诚回向给冤亲债主。我修的好处,你们都有份,你们如果障碍我,你们大家功德都没有份。自己成佛,将来第一个度冤亲债主。希望菩提道上冤亲债主少找麻烦、少障碍,一定要诚心诚意,把一生中修学所修积的点点滴滴功德都回向给他们。
修行要拼命,修行要分秒必争。修行就是生活,就是处事待人接物,就是服务一切众生。一定要用真诚心,决定不能搀杂丝毫虚妄,一定要用清净心,不能夹杂一丝毫染污。对众生决定没有贡高我慢心,在一切境缘中修平等心、修大慈悲心,舍己为人,欢喜帮助一切众生,全心全力去做,决定没有吝啬。这样的发心、行持,才能感得佛菩萨护念,天龙善神的佑助。
首先修不执著,真实功夫在不执著里面。放下一切执著,念佛功夫就得力了,有执著很难脱离六道轮回。一生中一个方向,极乐世界;一个目标,见阿弥陀佛。修行从根本修,从简到繁,从浅到深。这样用功,两三年真成就了。
初学的人,功夫在不起贪嗔痴,首先让分别执著不太严重,没有贪嗔痴,我还有染,但染的不严重。顺境容易起贪爱心,逆境容易起嗔恨心。如何把嗔恚和贪爱降低,能一年比一年轻,一年比一年淡,功夫就是在进步,这就是好境界。如果我们天天在念佛、诵经、在做所有的功课,六根接触外境,顺境贪爱没减少,逆境嗔恚没减少,你的功夫一点都没有,不是说你每天读多少部经、磕多少个头、念多少声佛号,那都不算。祖师讲往生西方,品味高下在功夫浅深,不是你念佛号多少、磕头多少,是说你烦恼天天轻,一月比一月轻,一年比一年轻。心里、行动中,生活、工作、处事待人接物中都有佛,才叫真正念佛人,这种人念佛,“万修万人去”。一定要念到心口相应、心行相应。
功夫浅深在日常生活,穿衣吃饭、工作应酬里练功夫。你要是会练,处处是道场,个个都是善知识。这人赞叹几句,很客气的应酬,并不真生欢喜心,一赞叹就欢喜、得意洋洋,那你不及格;遇到善知识狠狠地把你臭骂一顿,也欢喜接受,若无其事,心里一点痕迹都没有。他赞叹我,有恩于我;毁谤我、骂我,也有恩于我,真正的功夫是在红尘里磨炼出来的。要在生活中、人事环境中把贪嗔痴慢、是非人我磨得干干净净,就成功了。
吃饭时,菜好吃,欢喜了,贪心起来了,“阿弥陀佛”;菜不合口味,嗔心起来了;茶烫了、凉了,起心动念,念头一起,“阿弥陀佛”,把念头压下去。不执著是修慧,是修定,断恶修善、积功累德是修福,福慧双修,然后一向专念,求生净土。
&#9678; “佛法大海,信为能入,智为能度”。
听到念佛法门,心里不怀疑,心里再没有第二个念头,叫真信。
念念当中想念阿弥陀佛,就像想念父母一样,怀念西方极乐世界,就像怀念故乡一样,有这样深的乐欲,才是愿。
有信有愿,在极乐世界就已经报名注册了。现在我们欠的是行的功夫,行着重在清净心、断恶修善、舍己为人,就没有障碍了,就得自在了。
学佛多少年,功夫不得力,天天还生烦恼。天天读经、讲解、研究、讨论,不管用,这是在“信、解”里打转转,没有去“行”。要“行”才能“证”。念这一句阿弥陀佛,认真去念,勤勤恳恳的去念。谓之行。
“行”是“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不打妄想,老实念佛就行了。真正做到不怀疑、不夹杂,这是“净念”。“不间断”就是“相继”。
深信切愿执持名号,就是多善根多福德,是世出世间最大的善根,最大的福德。深信确确实实有极乐世界,深信确确实实有阿弥陀佛,深信释迦佛,深信十方一切诸佛如来,证明释迦佛讲的决定没错,这是真正的善根。
他能相信,这是多生多劫善根成熟,信了之后立刻发愿求生,这是福德,肯去肯念是福德。心性无量无边,你念一声,就是一声无量无边的福德,念两声就是两声无量无边的福德,不想去不肯念没有福德,有善知识把这个方法介绍给你,这是因缘。
少善根福德因缘不能往生,多善根福德因缘必定往生,善根福德因缘怎样培?就是一心称念。
一句阿弥陀佛具足三资粮,具足三学三慧,三学是戒定慧,三慧是闻思修,一句佛号中圆满具足。三学三慧三资粮,展开来,就是释迦佛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法,无量法门,一切经教,就收在这一句名号里头,持这一句名号,就是持一切法门,念这一尊佛就是念一切佛,生极乐世界就是生十方诸佛刹土,名号功德不可思议。不能一心执持,还要把心分一部分去研究这个研究那个,去学这个学那个,就不是真信、切愿,不是一心执持,这样修法,一生再精进,实在讲那不是精进,那是杂进乱进。这一生中不能成就。
信愿行在一心当中,一心就是自性,就是真心,真心里没有过去、现在、未来,没有是非人我,真心就圆满具足信愿行。不是一心,用三心二意这个心念佛不能往生,为什么念佛的人多,往生的人少?是用三心二意念佛的人多,一心念佛的人少。一心不但具足信愿行,也具足觉正净,具足戒定慧。
我们可以把阿弥陀佛无量劫中所修行的功德,变成自己的功德。怎么变?真信切愿执持名号。这里最重要的信要真,决定没一丝毫怀疑,愿要切,切愿就是纯一的心想,纯而不杂,一心一意就可以把阿弥陀佛的功德变成自己的功德,方法就是深信切愿老实念佛。死心塌地念这句佛号。
修行秘要就在于一心,修行修什么?就是修一心。特别是净宗,修学的目标是“一心不乱”、“心不颠倒”,净宗的功夫就这八个字。
把修行纲领所说的依三皈依,说觉正净,觉正净都从一心当中得到,如果二心,觉正净三个字决定没有。一心就是不二法门,不二就是一,二就不一了。《弥陀经》上讲一心不乱。净宗修什么?就是修一心不乱。你要知道这桩事情,就认真去修一心不乱,没有一个不成就的。今天念佛的人多,成就的人少,什么原因?修错了,口里虽然一天到晚念阿弥陀佛,心里胡思乱想,不知道这一句阿弥陀佛就是叫你修一心的,不管心里起什么念头,心里一动念头,赶紧拉回来,拉到阿弥陀佛来,使你整个心里一天到晚只有阿弥陀佛这一念,没有第二念,这叫修一心。“心净则土净”,这叫修净土,也可说修净心、修清净心。一面念佛,一面打妄想,一面还想占别人便宜,这样念佛号,不能断烦恼,不能恢复自性本来具足的智慧、德能。
没有念头的心就是一心,起了念头就叫二心,我们的妄心无常,要舍弃妄心,认真修定,定就是自己的真心。自己习气很重,所谓业障很重,另外环境诱惑太大,自己做不了主,这是我们很难成就的因素。
祖师大德教我们从根本修,根本就是念头。应有什么样的念头?互相敬爱、信赖、协助。把自私自利的念头转过来。扩大到尽虚空、遍法界。
根本是起心动念,“不怕念起,只怕觉迟”,念头是习气。“只怕觉迟”,净宗的觉就是一句佛号,念头才起这是第一念,第二念就换成阿弥陀佛,不可让妄念相续。邪念、恶念、不善的念头是妄念,善念、正念也是妄念,为什么?自性里没有念头,有念都是妄念。因此,无论什么念头起来,第二念就归阿弥陀佛,用这一句佛号的念头取而代之。
“一切法从心想生”,天天想佛,天天念佛,“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见佛就是作佛。想这个身是我,就决定脱不了轮回身;想天,生天;想财色名食睡这是贪嗔痴,果报地狱、恶鬼、畜生。想什么现什么,都在一个念头。
根本是个心法,心一定要正,一定要中,正而不邪,中而不偏,永远保持中正,你成佛就不远了。只要心恢复到中正,自性本具的德能就现前。佛法称“内学”,
是从自己心性里面去修学,不在外面 。
起心动念,念头生起来,立刻明了是善,还是不善,是善,继续增长,不善,赶紧止住。这叫从根本修。
佛法彻始彻终,就是一个“孝”字而已。修学的根本,“净业三福”。你要不从这三条上奠定基础,大、小乘佛法你都不会成就。
你不孝父母、不敬师长、嫉妒贤能,你的罪不是很小,你给天下人做了个很坏的榜样,这个榜样影响面要大、时间要长,你在地狱里就出不来。我们起心动念是思想波,思想波比电磁波速度不知快多少倍,思想波刹那间周遍法界。所以,一个善念影响虚空法界,一个恶念也影响虚空法界。修行从哪里修?从念头上修。从根本修,根本,就是转三毒成戒定慧。三毒是烦恼的根,戒定慧是一切善法的根,这是善、恶两个根本。
生生世世学过、念过佛,为什么现在还落到这种地步?什么原因?没有从根本上修。根本是什么?真诚心,没用真诚心,还是夹杂着自欺欺人。现在搞明白了,再也不会以虚情假意待人接物,一片真诚,能不能接受是他的事情,不是我的事情。学佛要改心、换心。把妄心换成真心,把虚伪的心换成真诚的心。
佛菩萨起心动念是尽虚空、遍法界一切众生,所以他那个世界是和平的,永远没有战争、永远没有灾难。什么原因?爱心,他那爱是整个虚空法界,决定没有偏爱、没有偏私。学佛从这学起,这是根本的根本。
从根本修,就要把嗜欲、嗜好,爱欲、爱好断掉。从哪里断?最难断的地方下手。“财色名食睡”,五种大欲。哪个重就从哪个先下手,然后再对付轻的。名闻利养、五欲六尘再没有一点贪爱之心,那就恭喜你,你这一生出离六道的机会有了。你有愿,想脱离六道,六道的障碍,你除掉了。
真正会用功的人,“从根本修”,根本就是痴,痴就是无明。从这上下手来得快,不从贪嗔上下手,从痴上下手,是真正把根本找到了。
真妄、邪正、是非、善恶、利害颠倒了,没能力辨别,叫愚痴。
学佛要怎么个学法?就是一念不生,一切时,一切处,一切境缘之中,修行人是一念不生,这个一念不生就是定,这个法门就是一心去念阿弥陀佛,就是用一念止一切妄念,把一切妄念都止息住,单单用阿弥陀佛这一念,只许心里有阿弥陀佛这一念,不能有第二念。
&#9678; 一念是根源,宇宙万法的本体。
一念就是自性,一念就是真心,一念就具足一切法。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法藏就在一念之中,能得一念就成功了。
眼睛一张开,看到外面的境界,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叫一念。这时没起分别、执著,没有起心动念,眼睛张开就像照相机一样,像镜子一样,外面照得清清楚楚,这是见性见。可第二念就把见性变成眼识。
一念是智,是真智慧。第二念起来了,把智变成识,佛法修学修什么?“转识成智”。识里面有妄想分别执著,智里面没有。可知,离妄想分别执著那个心叫“至诚心”、叫“直心”,灵明到了极处。它不起作用时,好像无知,起作用时,是“无所不知”。
凡夫用不用一念自性?用。时时刻刻都在用,从来没停止过。一念自性不生不灭、不来不去、不常不断、不一不异。可我们从第一念立刻就转到第二念,速度比电还快。我们见色闻声,没起心动念时是第一念,起心动念就落二、三。二是二意,三是三心。二意是末那、第六意识,三心就是心意识,就是把自性这一念变成识。三心二意就是讲八识。三心二意是妄心,不是真心,一念自性是真心。一切诸佛不落二、三,凡夫没能力保住这个一念,立刻堕落在二、三。众生与佛不同的地方就在此地。
能把第一念保持住,就成佛。凡夫第一念时间短,一刹那,第二念就落在意识里了,如睁眼看一切,还没有分别、执著、妄想,你心地清净,看得清楚明白,是佛知佛见,这是见性见。第二念,这是张三,那是李四,这个好人,那个坏人,完全掉在妄想、分别、执著里去了,成凡夫了,能把第一念保持不变,就成功了。无量法门就是这一桩事,怎样保持这一念不变。
“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日常用功时一念相应常常有,念念相应就难,如果能保持每一天有一念相应,不要以为这一念的时间太短,一天就这么一次太短,非常希有,非常可贵。这是很难得的好境界。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