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过年了,想知道潮汕话骂人有多少滑板的人

潮汕人过年怎么过,你知道吗?
给神仙们放个假
“年到节到,唔闲到哭”
“三十夜借粿架——免想”
“有钱无钱,剃头过年”
“有心拜年初一二,无心拜年初三四”
初七“人日”吃“七样羹”,图好兆头
舞英歌“团拜”
敬请神仙与民同乐度元宵
潮汕地区在我省东部比邻福建,由于人多地少,长期以来许多潮汕居民到外面谋生。据不完全统计,在广州市有300万至400万人,在广州居民中形成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潮汕人有鲜明的地域性格,凝聚力强,聪明,除特别会做生意外,还特别思乡。
“食饱饱,穿雅雅,口旦好话,街头巷尾看红灯;放鞭炮、挂灯笼、看巡游,家家户户喜洋洋。”新春佳节将到时,第一件大事是——给供奉在自己家里,保贺全家大小平安的老爷、神仙们放个假,让他们“回家”过年。这一天,各家各户备足三牲、大粿,让神仙们饱餐一顿。并烧足纸钱,给足“路费”,让神仙老爷们坐上神轿回家。还将全家大大细细的生辰八字,写于红帖,缚在神轿,希望神仙老爷“上天说好话,落地保平安”。
家家户户马上进入大忙季节,主力是家庭主妇们:“年到节到,唔闲到哭。”做粿是首要的,用粘米粉、糯米粉、绿豆粉、面粉,拌上各种佐料,蒸制成各式各样的粿品,民谚曰:“三十夜借粿架——免想。”最有特色的是鼠曲粿,这种粿以鼠曲草(植物)、绿豆沙作馅,用糯米粉作皮,加工而成,食起来,另有一番风味。到了年廿八,各家各户,就忙于杀鸡、刣鹅、蒸鱼拜祭祖先。故民间有话:“过年鸡笑过年鸭,你死我也死。”
清·嘉庆《澄海县志》载:“各设酒肴邀饮,谚云‘正月酒,家家有’”。节日一来,人人吃饱,故潮汕民谚才有“正月肚,饱过虎”之说。到了月尾,人人个肚还递递(满满),故连平日难得吃到的甜粿(年糕)都不如番薯好吃哩!所以潮乡人说:“正月尾,番薯当甜粿。”
农历廿九、年卅,各家各户里里外外大扫除,挂红灯,贴桃符,挂春联。男人要去理发,女人要去“挽面”,儿童要去试新衣裳。故潮州俗语说:“有钱无钱,剃头过年。”若卅晚忘了洗澡的人,将来就要变成牛。年卅晚,千万不能晾衣服。因为大年夜晾衣服,今年不干,明年也要干。故民谚曰:“三十夜晾衫——今年唔炯(音‘刀’)明年也要炯。”迟早都完蛋,这是大忌特忌之事。
潮乡人把宗祠布置一新,挂上大红灯笼,写着显示祖先官职、“才学”、贤德文祠。如李姓祖先灯笼写着:“陇西旧家”,意表先祖与唐高祖同支系;黄姓宗祠灯笼写着:“江夏世家”,表示祖先是古代孝子黄香一脉;马姓宗祠灯笼写着:“银青世泽,铜柱家声”,表示先祖为东方伏波将军马援(陕西人),为平乱功勋卓著,朝廷给他立铜柱表功……
大年卅晚围炉是一年之中最最美好的时刻,“有钱无钱,返内(回家)过年。”吃团圆饭有许多规矩,如:要说好话,不讲伤心事;要和睦,不能吵架;要文雅,不能粗手粗脚打烂东西,若不慎打破缶、碗,要说吉祥话:“碗扣(打)碎,大富贵。”“箸落席,有好食”;米缸要填满,灶火不熄灭,以此象征“岁岁有余米,年年不断炊”;将家内水缸装得满满,水井口封得密密。以此象征“不让祥水瑞气流失”;将潘缸多搅搅,以此象征“潘缸搅浮浮,今年饲猪大过牛”。
年卅是岁之首、月之首、日之首,故潮汕俗谚云:“一夜加二岁,五更分二年。”过了零时,家家户户燃“爆竹”,称为辟邪。故爆竹一声响,欢声、笑声,伴随着唢呐、锣鼓声,喧天齐鸣,欢声笑语,除旧岁迎新春。
初一早,全家人亲亲热热到了客厅来聚拜,阿公、阿嫲坐正堂,晚辈给长辈来祝福,孩童手捧橄榄盘,捧到阿公阿嫲、爸爸妈妈跟前说:“阿公阿妈新正如意!”阿公阿妈就说:“福气、福气,橄榄拓来试!”从初一至初四,均为拜年日子,但潮州人最喜欢初一二,拜完年才回家吃早餐,故潮汕俗谚云:“有心拜年初一二,无心拜年初三四。”
潮汕地区新春拜年还有“团拜”,那是一种中、大型的拜年形式。团体与团体互拜,团体与商户互拜。这种形式常以文艺表演形式出现,如“狮子拜年”、“潮州大锣鼓拜年”、“潮州舞英歌拜年”、“潮州舞鱼、舞龙拜年”、“布马舞拜年”……热闹非常。
大年初一到元宵,日日是吉日,要祈祷、许愿、办喜事,不用去看《日历》、《通书》。
年卅晚,未出嫁的青年妇女要到田里去坐白菜,口里念:“坐白菜,坐白菜,明年嫁个好夫婿”;初一不准扫地,让垃圾堆积起来,意味着一年中家里“堆金积玉”;年初二,商户一早起来扫地,贴上“开门扫地财长聚,货如轮转大利市”的吉利红联。
农历正月初七为“人日”,有吃“七样羹的民俗”,传说是古时一潮汕老伯,因思念十多年前初七出洋谋生的孩子,故每年这日,老伯总是在餐桌上添一副碗筷以寄托情思。又因家穷,常从市集捡来菜摊倒掉的菜叶,凑成七样菜煮熟,等候远方儿子归来。忽有人报:“伯,番批到了!”因此,厝边头尾都为他欢喜说:“‘七样羹’,好兆头!”
“初四过,男男女女觅工课(找工做)”之说。这一天,连神仙老爷也放完假,从天上来到人间上班了。故家家户户又热热闹闹迎来人间做“家政”的神仙老爷们了。但民间习俗,春节假延至元宵,依理而言,神仙老爷们的假期也应到正月十五。可我们潮乡人有情有义,知头知尾,敬请神仙老爷与民同乐,共庆元宵。
免责声明:
图文来源:网络
版权属原作者,感谢作者辛苦原创,如涉及版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第一时间删除。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 综艺新闻 & 正文
对话台湾综艺教父王伟忠:命里有北京人的个性
《全民大闷锅》模仿和主持《康熙来了》对大陆公众来说,可能叫不出王伟忠的名字,但不会不知道由他制作的台湾综艺节目《康熙来了》和《全民大闷锅》。2月5日,由王伟忠和赖声川合作的舞台剧《宝岛一村》将在北京上演,其中的故事都来自王伟忠对台湾眷村生活的记忆。日前,该剧在广州演出时,王伟忠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在他看来,电视节目的有趣之处就在于及时捕捉公众的需求,比如看到火了,就应该马上做一个《买房子帮帮忙》。■ 人物小传王伟忠台湾综艺界金牌制作人。1957年出生于台湾嘉义眷村“建国二村”(已在2005年10月被拆除),祖籍北京。从1986年推出的短剧《连环泡》开始,到如今台湾最受欢迎的电视节目《我猜我猜我猜猜猜》、《康熙来了》、《全民大闷锅》、《全民最大党》、《国光帮帮忙》、《超级星光大道》等,他制作的综艺节目始终占据着台湾综艺界的大半壁江山,并引导其潮流。创建有经纪公司“娱乐”,旗下艺人包括大小S、、黑人等。他一直都有“眷村”情结,在策划舞台剧《宝岛一村》之前,还拍摄了纪录片《伟忠妈妈的眷村》、电视剧《光阴的故事》。舞台剧 我花了一年半说服赖声川新京报:你的综艺节目总有很好的创意,你觉得《宝岛一村》带来的轰动也是因为好的创意吗?王伟忠:有创意没用,能执行才最重要。我觉得对《宝岛一村》来说,赖声川是最适合的导演,于是我找到赖导,但他又忙,于是我追了他一年半,不断去说服他,这个过程很辛苦。当然我的说服力是“海峡两地,天下第一”。新京报:赖导为什么一年半都没有同意?王伟忠:因为第一,导演有他自己要做的事;第二,他必须对作品有想法和感觉,否则你给他再多的钱他也不会去做。新京报:你还做过一个眷村题材的电视剧《光阴的故事》,播爱情都市剧的黄金时段突然播这种怀旧剧,不怕台湾年轻人不接受吗?王伟忠:创意没有老师。你看到一个流行的迹象,就要说服电视台,告诉他日本已经出了《幸福的三丁目》、大陆有了、香港出了《伟大城市传记》,整个社会风潮都开始趋向二战后的怀旧,所以我也要做这样的趋势。如果你怕只有眷村人看那就完蛋了,就像你会看《罗密欧与朱丽叶》,为什么不会看同样的民族在某一个地方的故事?新京报:把眷村题材搬上舞台是为了更加完善吗?王伟忠:也不能这样讲,这两个品牌不一样。但电视剧我目前并不满意,因为这部戏是为电视台拍的,而台湾电视文化已经变态了,电视台的成本低到你不能想象。第一给钱太少,第二演员也不是精挑细选,第三它被广告所牵制,所以才会有现在看到的52集、100多小时的长度。它也不可能达到舞台剧的味道。我想几年之后我还会自己重拍《光阴的故事》,扎扎实实二三十个小时足够了。新京报:将来会不会拍眷村呢?王伟忠:想拍“黑猫中队”的故事,专讲空军,忙完这两年再去筹备。眷村文化 很像大院文化和伤痕文学新京报:赖声川曾说《宝岛一村》有点像大陆大院的故事。你觉得像小说里描述的那种感觉吗?王伟忠:很像大院的东西,也有点伤痕文学的感觉。像我们这种大院文化跟、《血色浪漫》等一些小说很类似。新京报:舞台上那些故事都是真实的,还是有部分改编?你希望传达一些什么?王伟忠:故事全都是真实的。比如根据空军不成文的规定,战死后家人都由学长、学弟照顾———20年后人从大陆放回来,太太已经和自己的同学组建了新的家庭。我们希望舞台剧能传达出小岛上凝聚出来的人情味,那种都市跟村子之间的拉锯等等,并非瞎掰、凑在一起。新京报:舞台上为什么眷村的房子始终一个样?王伟忠:眷村的房子都是临时搭建的。之所以没有改进是因为眷村人总是等着回大陆,所以眷村的电线杆都是编号的,因为要带回大陆。即便有改进也都是自己改的:每家每户都会搭竹篱笆,在院子里洗澡;女孩长大了不能洗了就开始砌墙;之后又要建公厕、盖楼房。但这么多年,我们造房子用的还是土墙和篱笆。新京报:台湾的政策变化、经济腾飞等,为什么在戏里都没有表现?王伟忠:因为讲不完。土改跟我们这些军眷子弟没关系;上世纪80年代初炒房、炒楼、炒股跟眷村也一点关系没有,因为大家还都是领薪水的;我们这一拨人心是跟着政府走的,走到后来变成孤城孽子,希望为父辈收集故事。新京报:据说很多眷村人都适应不了台湾所以始终没有走出来,但是你和另一些人走得却相当成功。王伟忠:很多人走出去后不会说闽南语,觉得社会排斥他,所以又回去了。眷村人被原住民叫做“外省人”,回到大陆又被叫做“台胞”,所以很矛盾。我有很多兄弟因此也没走出来,甚至有个兄弟因为混得很差,居然死在路边。但我觉得要出人头地还是要出去,这和人的个性有关。好在我和台湾本地人、大陆人都能相处得很好,而且我还是台湾第一批新闻记者,1988年就来北京交朋友,中央人民广播台长王求和我都是那时候认识的。综艺节目 我们就是要督促全民开讲新京报:现在大陆很多地方台都在学台湾的节目。王伟忠:这个也正常。大陆的一些电视制作人是做节目给领导看,不是给观众看。而有些领导也不见得懂电视,所以就会说,你不要给我谈创意,而是找个节目形态给我看;世界各地的好节目,你们就照样子做。台湾电视台的领导很多都是做电视出身的,你跟他谈创意他都了解。电视是个速食的东西,这段时间流行什么,媒体就扮演这个角色,用电视节目制作方法去表现。新京报:有公式可以套用?王伟忠:它有逻辑。比如你们对《蜗居》反应很强烈,你说你一个月只赚这么多钱如何买房子?那么好,我们就来做个节目叫《买房子帮帮忙》。用什么方式来表演?是“大家猜”或者西方喜剧《家有娇妻》,还是变个房子等等。所以把这个讲给领导听。做节目好玩,就在于反映这样的东西。新京报:政治、经济类的节目也用娱乐方式来做,是出于什么考虑?王伟忠:北京人就爱骂人不带脏字,可能我命里面有北京人这种个性,而且我总说自己从小就忧国忧民。所以这十几年我们会从《全民开讲》、《全民乱讲》做到《全民大闷锅》、《全民最大党》。台湾现在的老百姓是自由但不自立的,我们制作节目就要直接反映民意,来督促全民开讲。新京报:访谈类节目观众已经烂熟了,你觉得还有什么可创新的呢?王伟忠:最重要的还是节目里的那个人。就像演,他、一个女的和一个收音机,国共战争谈完了。一个人的精彩抵过千军万马。新京报:你怎么评价主持人吴宗宪、小S?王伟忠:吴宗宪的境界已经达到表里如一、自娱娱人。他在生活里说话的表情、动作、对白和台上几乎一模一样,他是那种但求喜欢、不求尊敬的人。小S是天生的主持人个性,可以把自己放得很低,好像在家开派对一样。这也是她为什么能做主持而大S不能的原因。新京报:都说你是工作狂,有没有想过什么时候退休?王伟忠:我现在更多是在做开发,培养制作人。至于退休,人算不如天算,现在不考虑。本版采写/本报记者 天蓝[责任编辑:everlee]搜索华尔兹:
(请登录发言,并遵守)
同时更新资讯所属地
暂无更新,休息一会儿
白羊座(03.21-04.19)
金牛座(04.20-05.20)
双子座(05.21-06.21)
巨蟹座(06.22-07.22)
狮子座(07.23-08.22)
处女座(08.23-09.22)
天秤座(09.23-10.23)
天蝎座(10.24-11.22)
射手座(11.23-12.21)
摩羯座(12.22-01.19)
水瓶座(01.20-02.18)
双鱼座(02.19-03.20)
今日运势:
本日可多参与公众事务,将自己的意见与兴趣结合,提供同好们做参考,让欢乐的气氛添加一些趣味性...
新闻排行评论视频博客星闻
Copyright & 1998 - 2018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潮汕人过年就应该这样“潮”,浓浓的年味必不可少!|拜年|潮汕|老爷_新浪网
潮汕人过年就应该这样“潮”,浓浓的年味必不可少!
潮汕人过年就应该这样“潮”,浓浓的年味必不可少!
潮汕人有鲜明的地域性格过年也很有“潮味”~譬如说,春节快要到时潮汕人第一件大事就是——给神仙们放假虽然没到除夕,但神仙们就得放假啦还得上班的我们,果然是凡人啊!这一天,各家各户会备足用于祭祀的猪、鸡、鱼等给供奉在家里的神仙们“饱餐”一顿烧足纸钱,让神仙老爷回家过年还会将全家的生辰八字写于红帖,缚在神轿“上天说好话,落地保平安”希望神仙老爷说点好话~~送神仙们放假后接下来才是忙到飞起的时候主力自然是各家的主妇们那么妈妈们都在忙些什么呢?做粿粿品是很多潮汕人的最爱除夕前的一两天家家户户就会开始做粿用粘米粉、糯米粉、绿豆粉、面粉拌上各种佐料蒸制成各式各样的粿品粿品种类那叫一个多……包括但不限于红龟粿、壳桃粿、菜头粿甜粿、鼠壳粿、米粿…红龟粿壳桃粿菜头粿(也就是潮式萝卜糕)你们觉得哪个好吃呢?鼠壳粿怎样?这种粿以鼠曲草、绿豆沙作馅用糯米粉作皮加工而成食起来另有一番风味!还有杀鸡、刣鹅、蒸鱼之类……这些展开说那可要馋死人了所以啊,年前的妈妈真的很忙“年到节到,唔闲到哭”……妈妈们辛苦了!除了准备吃的潮汕人在年前还要理发当然,更准确的说法是——剃个雅头过大年“有钱无钱,剃头过年”潮汕人爱清爽整洁在年前,男必剃头,女必“挽面”“挽面”是潮汕女性理发美容的一种特别手艺即用线将额前、鬓角的汗毛拔掉修出弯弯的月牙眉以容光焕发迎新年潮汕人非常重视家庭观念每年除夕,潮汕人都必须回家过年大年三十晚,全家人围炉开饭!团圆饭潮汕人吃团圆饭有不少规矩譬如说,如果不小心打破碗和筷子要马上讲出“吉祥话”:“碗扣(打)碎,大富贵”“箸落席,有好食”此外,米缸要填满,灶火不熄灭象征“岁岁有余米,年年不断炊”将家内水缸装满,水井口密封象征“不让祥水瑞气流失”潮汕人还喜欢用洗澡来图吉利“洗涤污秽,消灾免祸”年三十这天潮汕人都得“洗白白”在潮汕民俗里这天忘了洗澡的人将来要变成——牛对了,年三十晚千万不能晾衣服潮汕民谚说“三十夜晾衫——今年唔炯(音‘刀’)明年也要炯”就是“迟早都完蛋”的意思这是大忌特忌的事情……过完年三十,除旧岁迎新春新的一年就来了!拜年在潮汕,初一至初四都是拜年日子但潮汕人最喜欢初一初二而且要拜完年才回家吃早餐潮汕民谚云“有心拜年初一二,无心拜年初三四”拜年还是要趁早啊~还有一种拜年方式叫做“团拜”一般是团体与团体、团体与商户互拜常以文艺表演形式出现“狮子拜年”“潮州大锣鼓拜年”“英歌舞拜年”“舞鱼、舞龙拜年”“布马舞拜年”…放几张图感受下,超级喜庆又热闹!潮州大锣鼓英歌舞布马舞很多地方过完正月初六年就过完一大半了而在潮汕地区一年中最热闹的时刻才刚刚开始因为有——营老爷潮汕人称神仙为老爷当地各村都有自己的神营老爷就是将神明从庙里面请出来端坐神轿由村民抬着游村走巷达到祈求平安顺境的目的营老爷是一种文化传承营老爷中的儿孙旗、灯阵、灯河代表的是族群枝叶的繁衍潮汕人也通过这项古老活动来增强族群的认同感和凝聚力而到了初七“人日”潮汕人还要吃一道菜——七样羹“七样羹”是指把七种不同的菜白萝卜、韭菜、春菜芹菜、白菜、厚合(莙达菜)和蒜放在一起来煮不同蔬菜都有美好寓意:吃芹菜是希望越来越勤快;吃蒜表示会算数、有钱赚;春菜代表春回大地;韭菜象征长长久久,白菜则代表要清清白白,等等……吃“七样羹”缘起于潮汕先民对大自然的赞美和感恩至今仍大受欢迎吃的新花样也是越来越多到初七那天,大家记得要吃哦~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看点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看点联系。你知道潮汕人过年有什么习俗吗?
潮汕人是广东三大民系之一
拥有独具特色的潮汕文化
潮汕人的过年
同样也有着独具特色的习俗
你知道潮汕人怎么过年吗?
潮汕年俗,从农历腊月就开始了。腊月二十四是“老爷上天”的日子。所谓的“老爷”,是一位长驻在家庭、保佑合家平安的神明,必须在腊月廿四到正月初四,上天“述职”。在这一天,各家各户都会“拜老爷”,求老爷“上天言好事”。
老爷上天之后,家家户户大扫除,务求将往年的不如意全都扫走,而自身亦要洁净,包括洗头、冲凉及理发等,可消灾去病。
只要做完这些事,就可以等着“天官赐福”啦~
到过年的前一两天,各家各户就要开始准备主食过年了,其中最首要的就是做粿,如红桃粿、鼠壳粿、甜粿、菜头粿等,还要准备鸡、鸭、鹅、鱼、猪肉等等。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到市场上买粿品。
这么多潮汕美食,想不想吃呀
到了除夕,自然就要吃团年饭了!团年饭之前,必须“拜公祖”(祭祖宗),请祖宗先用餐。过后,一家人团团围坐,吃年夜饭,迎来家庭大团圆的美好时刻。
吃菜时,要由头吃到尾,代表长长久久,吃鱼则要故意吃剩一些,代表年年有余。还有一道年夜饭必备菜肴,就是看起来十分“重口味”的血蚶,含有发财的寓意。鲜血淋淋地吃下去,别人觉得难以接受,潮汕人却乐此不疲~
年夜饭过后,一家人要齐聚“守岁”,俗称“熬年”。传统上认为,守岁是为了祈求双亲长寿。到子夜十二点正,就开始燃放炮竹,庆祝新一年来临。
除夕夜或初一,晚辈要向长辈拜年,长辈则要派发压岁钱,俗称“压肚腰”,意谓一年从头到尾,腰包里都会满满实实、富富裕裕。有收入的晚辈也要给长辈送钱。有些家庭小孩临睡前,父母会将一张大面值钞票放在小孩肚兜中,睡醒后即将钞票取回。
小时候,一年到头小孩子最高兴的就是收压腰钱,但是最后往往都会交给妈妈“保管”。
问题是,保管那么多年,压腰钱都到哪里去了呢?小编我至今想不明白……
春节期间,潮汕人也要去亲朋好友家拜年。潮汕俗谚说:“有心拜年初一、二,无心拜年初三、四。”说的是拜年越早越见其诚意。
拜年的人一般会带上两个大桔(即潮州柑,谐音大吉)送给主人,主人也回赠两个大桔,主客互致新正如意,恭贺发财添福等吉利话。有这样的玩笑,大年初一拜年,出门只在裤兜里装上两个大桔,在各家各户拜年后,裤兜里依然是装着两个大桔不变。因此,有人戏称年初的拜年礼俗为“换柑运动”。
正月初二,出嫁的女儿要带着丈夫和儿女回娘家(潮汕话叫“家后”)拜年。回娘家的女儿女婿必须带上礼品。
正月初七是“人日”,传说是女娲创造人的日子。在这天,潮汕人要用七种蔬菜做成“七样羹”。选择的蔬菜各有寓意,如厚合菜(合家平安)、芹菜(勤劳致富)、葱蒜(聪敏精算)等。
如今潮汕人吃七样羹,并不限于某七种蔬菜,往往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择,甚至可以做十多种蔬菜来吃。
潮汕人说,“七样羹,愈食愈后生”。春节大吃大喝之后,吃上这样一道素菜,对于中和肠胃,消积化食十分有效!
正月是潮汕城乡各地民俗活动集中进行的时间,“营老爷”更是许多地方的必备节目,即是将神像从庙里请出来游行,接受百姓瞻仰,然后再送回神庙安放。
游神的队伍一般有舞狮队、彩旗队、标旗队、抬轿队、锣鼓队、花篮队、长者队等,还有地方特色节目如普宁和潮阳的英歌舞,饶平的布马舞。
很多乡村还会在正月里举行“赛大猪”活动,村民们比拼谁家的猪最大最漂亮。几百头肥猪排排分列,场面壮观。
每到有民俗活动的日子,人们纷纷从家里出来“凑老热”,大街上锣鼓喧天,人山人海,充满了过节的气息。
来源:网络,部分图片来源见水印
编辑:广州日报全媒体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马上过年了,想知道潮汕有多少滑板的人_潮汕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161,138贴子:
马上过年了,想知道潮汕有多少滑板的人收藏
哟哟哟,双翘新手
正在公园路上……
我在两英镇,你在哪老铁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潮汕人的特点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