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象棋单机版何时走向世界

关于象棋走向世界的另类思考&&&&&&作者:田园风光
关于象棋走向世界的另类思考
在世界普及(中国)象棋,其难点就如在中国普及国际象棋。首先是因为这两种游戏或竞技有着太多相似的地方,物件的置换或添置需要成本,这是常识。仅就游戏而言,让人舍弃历史的习惯去接受差异性不大的另一种东西,至少就会有一个时间、精力、群体兴趣的考虑。这牵涉到行为人所付出的代价与结果是否相宜,也就是涉及更换的成本问题。试想,我有一个孩子,同样是选择象棋,在一般的情况下,(不一般的情况,是出于国家间交流的考虑,由国家培养的少数专业人才),我肯定偏向于让孩子选择在本国更有发展空间或活动空间的棋种。对于业余爱好者来说,随着国际交流的增加,一定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同时接受两种象棋的游戏,但这需要政治、文化、经济上更广阔的背景去推动、需要更充分的条件和我们足够多的时间和耐心,让中国象棋走向世界,这远非象棋界能单独能完成的使命。让人乐观的是,两种象棋在文化特质上,都各有独特的魅力。我以为,国际象棋表现出来的个人进取精神、大无畏的英雄主义品质、更接近于西方文化的价值观;与(中国)象棋的强调集体价值、含蓄内敛的价值观念恰成有趣的对比和互补。当东西方文化今后逐渐汇总为一种更新的文明形式时,相信中国象棋也会引起世界上更多的朋友的兴趣。
如果仅是以弘扬中华文化为目的来向世界普及象棋的话,恐怕目的达到之日,也就是我们彻底清醒之时。很简单的道理,当某种东西属于世界的时候,除了专业研究者,一般的使用者、爱好者谁会在乎它来自何处呢?就如国际象棋,一般说起源于印度,上世纪八十年代有人论证是起源于中国,其实,不管国际象棋起源于哪里,今天的国际象棋已成为全人类接受的竞技项目和游戏,谁还在乎她当初是怎样从阿拉伯走向意大利,而后遍及欧洲呢?谁还认为这是东方文化向西方的弘扬呢?等于追问是谁发明了足球、谁发现了咖啡种植、谁最先使用了火药、造纸、印刷术、指南针?除了史学考证的需要,再无其他意义。谁也别再指望它还承载发源地的自豪和光荣了。钱钟书说的,我们只管吃蛋,不用管母鸡是谁。历史上所有的文明成果一旦为人类承认和接受,她已属于全世界了。
象棋走向世界,让人信服的考证是从印度发源,中世纪由阿拉伯传往意大利,逐渐普及欧洲以及世界。最后以我们所看到的定型,成为人类文化中的参天巨木。这时,再要用别的棋种和她分庭抗礼,取得相当的普及规模,难度是非常大的。即使是围棋这样优秀拔萃的棋种,要职业的走向世界,尚如此艰难,何况与国际象棋异曲同工的(中国)象棋。我们不要天真的以为只要去掉了象棋前面“中国”二字,就拆掉了象棋走向世界的藩篱。我们可以设想,是否把蒙古象棋或日本将棋的地域标识去掉,就有利于该棋种在世界范围“普及”呢?另外,如果国际象棋真出自华夏文明的话,(本人对此存疑)那么,中国象棋应该是国际象棋的母体。世界文明既然用了数百年的心血把原来的象棋定型为今天的国际象棋,这就不大可能再腾出同样的心智空间,把国际象棋的母体——中国象棋再来一次“普及”了。
除了以上的原因,剩下的话题,就是资源问题了。现时爱讲“做强做大”。好像不“做强做大”,就是“做小做弱”了。这种二元论,是有逻辑毛病的。象棋工作者好好算一下,以现有象棋与国际象棋相比,它的优势和不足在哪里?如何进入国际象棋活动的领地?要达到这一目标,需要多大的人力物力去宣传推介?我们手上能支配的资源,(包括组织、文化、经济上的资源,甚至国家的影响力)是否与目标相称?如果有差距,我们可采取什么措施?或者,象美式足球那样,自信地玩自己的,适时推广,顺其自然。在莫言拿到诺贝尔文学奖之前,我们的文学界一直有人为此奖轮不到“我们”头上而纠结。但也有人一直说,不要管他,我们写我们的,我们要有自信。现在不是由莫言收了一回正果吗?至于那深深置根于中华文化土壤中的中国象棋,先在十三亿国人加海外四千万华裔中好好的玩起来,那已是了不起的文化和体育奇观了。“走向世界”,可以缓行。()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参赛选手少 赛场冷 中国象棋走向世界路还很长
  广州亚运会首个开赛日,象棋比赛在一片郁郁葱葱之中的广州棋院落子。与邻近宽敞而热闹的国际象棋赛场相比,象棋赛场显得冷清了很多——男子赛场只有9台18人,而女子赛场更是少至4台8人。被誉为“中国象棋总司令”的胡荣华站在赛场边沉思,他在本届亚运会的身份是中国象棋队教练,当记者问他如何看待象棋走向世界的前景时,胡荣华坦言:“路会很长。”
  胡荣华说,作为民族色彩浓烈的象棋能够进入亚运会当然是国人所期望的。对象棋来说,跻身综合性洲际比赛真可谓百年一遇,这无疑会提升象棋在整个亚洲的影响力。然而象棋此次进入亚运会并不意味着下一届亚运会能够保留。因此象棋首先面临着在亚洲的推广和发展的问题。
  本届亚运会,总共只有10个国家和地区派出男棋手参赛,参赛人数之少是由于有些国家的象棋协会没有被该国奥委会所承认。因此一些国家的棋手虽然报了名,却无法获准参赛。而从参赛的男棋手情况看,除日本的所司和晴是地道的老外之外,菲律宾、马来西亚、柬埔寨、新加坡等国家的参赛棋手都是华裔,而且年龄都比较大。8名女棋手,中国、中国香港和中华台北选手加起来占了5人。这就说明象棋目前在亚洲开展情况不容乐观。
  胡荣华认为,象棋是中国特色很浓的项目,要被其他地域人接受肯定有个过程。但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很多国家一定会对中国传统的东西感兴趣,而象棋也一定会逐渐让外国人产生兴趣并学习。象棋的推广过程不会短,以国际象棋为例,这个棋种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才进入中国,从被接受到中国棋手谢军拿到世界冠军也经历了几十年。因此中国人对象棋走向世界要有信心。
(中国体育报)
如果你对体育频道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到交流平台反馈。【】
新闻排行视频图片新闻
同时更新资讯所属地
暂无更新,休息一会儿
白羊座(03.21-04.19)
金牛座(04.20-05.20)
双子座(05.21-06.21)
巨蟹座(06.22-07.22)
狮子座(07.23-08.22)
处女座(08.23-09.22)
天秤座(09.23-10.23)
天蝎座(10.24-11.22)
射手座(11.23-12.21)
摩羯座(12.22-01.19)
水瓶座(01.20-02.18)
双鱼座(02.19-03.20)
今日运势:
本日可多参与公众事务,将自己的意见与兴趣结合,提供同好们做参考,让欢乐的气氛添加一些趣味性...
Copyright & 1998 - 2018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中国象棋如何走向世界_百度知道
中国象棋如何走向世界
我有更好的答案
世界象棋联合会第一副主席陈泽兰坦承,武术已成功走向世界150多个国家和地区“象棋走向世界任重道远。”国家体育总局棋牌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德国人基本没输过。”而这些国外的象棋“高手”,大部分是自学成才,“2009年,我带几名水平较高的队员来北京,但象棋走得并不顺利、对中国文化感兴趣,据薛忠观察,这是不少非华越象棋爱好者的两个特征,“很多人只要知道规则,该联合会现有成员25个,就能下得有一定水平,在街边棋摊儿和老棋友下。”据世界象棋联合会副秘书长。”2008年刚接触德国棋手时,薛忠对他们的水平感到惊讶,而成立时为23个。有国际象棋(以下简称“国象”)的基础、德国象棋队教练薛忠介绍,“上世纪80年代,国家体委曾提出让武术和象棋两个民族体育项目走向世界,可经过30年
采纳率:98%
来自团队:
我想效果是会非常好的。比如首先,外国人普遍认为象棋的“汉字“太难认识。如果能把棋子的风格变一下:其次,还要做到,我接触过的外国友人,其中有几个人就会下象棋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中国象棋的智慧之美
我的图书馆
中国象棋的智慧之美
贾题韬先生在《象棋随笔》中曾就象棋的智慧之美有过一段颇为精彩的论述:“象棋的美在什么地方呢?一句话,唯在于组形与展形。车的冲杀,炮的遥控,马的盘曲,兵的摆动,士相的错落有致,将帅的运筹帷幄等等在阵形的联合行动中得到充分发挥,……隐约处如细雨碎花,闲逸处如春风杨柳,壮丽处有如为拿破仑喝彩的巴黎战鼓。无战线的战场,无声音的音乐,都会呈现在方寸江山之中,活跃在人们的面前……”?
这篇论述象棋美的文字,本身就洋溢着散文诗般的智慧之美。象棋是体育,同时也是科学和艺术,几千年来发展演变到今天这样完美和成熟,以至形成一整套博大精深、包罗万象、富赡宏丽的理论体系,其中不知浸透着多少代人的智慧与探索。翻看《梅花谱》、《桔中秘》那些古代留传下来的奥妙无穷的棋谱,仅是古人为那些残局所起的名字就不能不令人对其中蕴藏的美韵叹为观止:雪印梅花、蛱蝶穿花、白马卧栏、潇湘烟雨、竹林碎绿、轩飞霞举……每一局棋,都仿佛一首雅致优美的诗在低低的吟诵,又宛如一幅浓墨渲染的水墨画在你的眼前徐徐铺展开……??
下棋首先是一种对峙,在似乎是悠闲雅致的对峙的背后,支撑着棋手的是一股由智慧、意志、体力所凝铸起来的巨大的力量,而表面上往往给人一种轻松恬适的印象,端坐枰前,棋手有的轻摇折扇,细风微荡;有的轻啜香茗,神闲气定;有的笑容可掬,满面春风;有的手拈香烟,吞吐烟云。但所有这一切都无法掩饰或淡化头脑中激烈的思索、运筹、谋划。西装革履里往往掩藏着刀光剑影,平和的微笑下往往是风雷激荡,杀机四伏。谈笑盈盈之间,千军万马奔驰纵横,高山摇撼,江河变色……?
一方面,象棋焕发着、激活着、扩展着人类的智力和思维,另一方面,这种思维与智力上的突破又有力地推动了象棋向更深广的境界发展,更深邃、更精密、更完美。??
象棋最明显地体现出中国古代森严的等级制度。这一点和围棋不同。围棋的每一颗棋子都是一样的,身份都是平等的,单个的棋子并无含义。而象棋棋子之间不是平等的,恰恰是依靠这种不平等、依靠在一定规则之内的“以强凌弱”来实现棋子的价值、功能。等级制度禁锢人们思想,是应受到批判的,但正如自由不是无限制的自由,是在一种限制与条件下的自由一样,使不同的子力在规则之内施展自己的威力。这一点比围棋更类似于战争。这也就使象棋在过程中展现出一种有别于围棋的智慧之美。或许也正因为此,围棋走向世界之后,象棋仍为中国人所独享。国外偶有参与者,也不过是东南亚一带,都是流风所及。
??我在数年前曾有一段相对闲暇的时间,每天晚上都有一些时间用来下棋、观棋,或者在没人的时候自己打棋谱,用心来揣摩棋谱中所凝结着的古人或别人的智慧的较量和各种计谋的尽情运用,战略与策略的合理使用,阴谋与阳谋的交替动用,山穷水尽之后令人豁然开朗的“柳暗花明”,绝处逢生。我还曾长时间地用心灵沉浸在《梅花谱》、《桔中秘》、《弈乘》等古代棋谱的千万个棋局之中,流连忘返,美不胜收。那实在是一个博大的、独立的、深湛的美的世界,美的海洋,处处飘溢着人类智慧之美的芬芳。?
象棋特级大师胡荣华当年从15岁起就步入棋坛,并创下“十连霸”的空前伟业。在2000年的全国个人锦标赛中,他以55岁之身,竟然又一次称霸棋坛,第14次夺得全国象棋个人冠军,创造了一个惊人的奇迹。这次比赛,胡荣华是在体力、精力日渐衰退的情况下,仍步步为营,搏杀于千军万马之中,脱颖于南北高手之林,再一次证明象棋并不主要取决于体力的强悍,最终较量的是个人智慧的高度,实在是一门智慧的艺术。他曾经撰文论及这个话题,他说:“象棋作为充满社会和自然原素与人生哲理的艺术,作为与琴、棋、书、画并列而象征中国古代文士智性才情的文化形态,是中国传统文化组成部分的重要一链。因为其寄寓着红黑、阴阳、动静、刚柔相克的大道,集聚着宇宙和人生的无上智慧。”??
象棋的源头是东方传统文化的滔滔洪流,标志着东方特有的智慧深度,从来也都是智者纵横驰骋的领域。棋理深邃,神机绵绵,矛盾丛生,相生相克,相维相掣,稍失机宜,立呈败局,一念之间,生死两判,这实在是一种逻辑思维、智慧、意志的锻造。棋道之深,让人玄之又玄,玄而莫测。少年下棋,心高气傲,目空一切,不知棋艺深邃,不知世事艰辛,往往意气用兵,猛冲猛打,每每撞得头破血流;中年下棋,壮怀激烈,大刀阔斧,力足招实,沙场点兵,金石铿锵,烟波迷离,激烈的搏杀过后,往往在心底生发不尽的惆怅与空虚;老年下棋,历尽劫波,悟透人生,天机一片,浑然相忘,左右逢源,触处生春,棋局之上弥漫着绵绵的玄机和袅袅的禅意。这才是真正的智慧之美。世态的炎凉,人间的风雨,尽付笑谈之中,一局悠然,清风披拂,明月入怀,物我两忘矣!
中国象棋作用
中国象棋,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中的一件瑰宝,她在启智、育德、健身、审美、悟理等方面养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子孙:
1、以棋启智——小小棋盘,将帅对阵,楚河汉界,势均力敌。兵不厌诈,胜败全在细微处;运筹帏幄,大将稳坐钓鱼台。每日数局,大脑保健操;开发智力,永葆聪又明。  
2、以棋育德——小小棋盘,以棋会友,日对三局,增进友谊。胜不骄,强中自有强中手;败不馁,胜败乃兵家常事。磨意志,砺毅力;观棋盘瞬息之风云,思民族文化之骄傲。  
3、以棋健身——小小棋盘,心驰神往,正襟危坐,举手投足。或屏息凝思,或舒眉笑谈,养怡情操,乐观豁达,自信满满,益智健身。  
4、以棋审美——小小棋盘,变幻万千,界河两侧,烽火连起,九宫内外,士相唱和,小中见大,微中见妙,残局之美,更令神往,美学原理,尽显方格之中。享弈阵之乐趣,悟棋艺之美妙。
  5、以棋悟理——小小棋盘,道理万千,矛盾双方,辩证统一,车马炮卒,各有奇招,进退急缓,各有棋理,人生哲理,蕴含其中。  
中国象棋,魅力无穷,功德无量;中国象棋,历史悠久,前景瑰丽。我们开展棋牌游戏中国象棋活动,旨在谱写“树魂立根”新曲。
馆藏&12102
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转]&[转]&[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象棋2.0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