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是华为的还是高通的5g

华为拿下的这个5G编码到底是什么 又有什么值得骄傲的?|华为|5G|高通_新浪科技_新浪网
华为拿下的这个5G编码到底是什么 又有什么值得骄傲的?
  PingWest / 翔神
  最近两天,一则新闻突破了林丹出轨、冯小刚手撕等各类强劲对手的围攻,在和朋友圈竟然占有一席之地,但是新闻的内容完全看不懂,什么 Polar、LDPC,满屏幕字我只读懂了一个关键句“华为为国争光,在世界通信行业有话语权了”。好嘛,无脑转了先。
  回过神来,我们是不是得弄清楚华为这次主推的这个 Polar 码到底是个什么,又怎么重要的。我们通俗易懂不过分纠结具体细节地讲一下。
  我们平时看到的视频、图片、音频的编码都不同,将所有的数据转换成 0101 这类的形式,但他们的编码方式是不同的。调制可以把我们接收到的信息变个模样,便于传输,在接收端解调可以恢复成原来的样子。信道编码技术可以防止发送接收到的数据有出入,纠错用的。很好的编码方式就可以提高传输的效率和可靠性。Polar 码的优势就是时延短,可靠性高。
  你用手机肯定知道 2G、3G、4G 网络,然后不同的运营商比如 3G 中分不同的网络制式,中国移动是 TD-SCDMA,是 WCDMA。国际上各家又有各自的标准。同样的,5G 时代也是如此,国际上主要阵营分三拨,分别支持 Polar、LDPC、Turbo 2.0。但是曾经垄断 3G、4G 时代的 Turbo 支持的人在这次 5G 争霸赛中特别少,所以基本上变成了 Polar 和 LDPC 的竞争。
  为何都要支持不同的标准呢?首先,编码和调制是无线通信技术中最核心最深奥的部分,被誉为通信技术的皇冠,体现着一个国家通信科学基础理论的整体实力。3G、4G 时代最底层最核心的编码方案和中国都没啥关系;其次,比如某公司看重了这个 Polar (并不是华为发明的也不是华为首次提出方案的只是负责落地和牵头,所以大家不要如此激动),先研究,如果成为统一标准就能先落地应用。如果标准成了别的什么,那就意味着我们得从头再来了;最后,毕竟研究这个编码的过程中还是会积累一些专利的,要知道一旦成为标准,靠专利吃饭也是非常可怕的,具体可以参考下。
  简单说,高通主导 LDPC (带上,三星,和 Verizon ),华为主导 Polar(中兴,Vivo,OPPO,小米,,联想,大唐电信等等)。
  此时的巨头公司是纠结于 LDPC 和 Turbo。大唐电信则是在 Turbo 和 Polar 间纠结。这两个会影响到最后的局势,但因为 Turbo 绝对失势,爱立信只能选 LDPC,大唐就选了 Polar。反正期间经历了很多场会议讨论各种对峙和站队,最终有了今天我们看到的结果:
  美国时间 2016 年 11 月 17 日凌晨 0 点 45 分,在 3GPP RAN1 87 次会议的 5G 短码方案讨论中,华为公司的 Polar Code(极化码)方案,最终战胜列强,成为 5G 控制信道 eMBB(增强移动宽带)场景编码最终方案。
  参与竞争的,还有美国的 LDPC(低密度奇偶校验码)方案,法国的Turbo2.0方案。最终,支持华为提案的公司达到了 59 个,Polar code 最终成为控制信道的编码方案。
  很多人就觉得这是中国终于站起来了,把高通踩在了脚下…这种人一看就是阅读理解扣分严重的同学。技术是没有国界的,这个是土耳其科学家发现的,原始方案也不是华为提的,CRC-aided 等等方法也都不是华为首提。只是说华为主推还是靠了大部分公司的认可才通过,再加上 Polar 码作为控制信道的编码方案,美国高通公司主导的 LDPC 码作为数据信道的编码方案,就是说数据信道的上行和下行短码方案仍然归属 LDPC 码。
  和控制信道相比,数据信道才是真正的大头,之所以在数据信道编码的竞争中输给高通的 LDPC 码,也就是因为业界还是觉得这种技术还不够成熟(十年都没有根本算不上成熟),和 LDPC 和 Turbo 这样沉淀了五十年以上的在成熟度上确实不能比。
  各种技术理论此处不解释,解释一下为何在 5G 时代国际上大家怎么就想采用一套统一标准了?
  如果 5G 也采用 LDPC 或 Polar 码,这就意味着手机要采用两套硬件设计,而译码器是整个基带处理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占据了近 72% 的基带处理硬件资源和功耗,这可能会导致 5G 终端成本稍高一点,也可能会稍微拉长一点 5G 商用化的时间。
  ——《5G为何采纳华为力挺的Polar码?一个通信工程师的大实话》
  就这么简单。你们可能觉得华为如何如何,中国如何如何,但是随着全球化的深入,这种合作的加深,对华为这样的公司,去国家标签化或许更为合适。
  最后用华为的polar码相关工作万蕾博士的一句话结尾:
  这两天的自媒体报道普天盖地,但是华为公司从来没有对 3GPP 的常规标准活动和进展有过报道。大家对 5G 标准的期待非常理解,但是还是要克制不当言论,以免伤害 3GPP 的团结氛围。”她刚才的微信说到: “参与其中,深刻理解这只是 3GPP 作为国际标准化组织为电信产业贡献的又一个 5G 特性,这里是业界众多公司的共同贡献。技术是没有国界的,3GPP 之所以成功,就是归功于它的国际化,它的罗马论坛式的技术辩论是推动技术优化趋于完善的核心机制。NR信道编码机制 LDPC+Polar 的决策是 5G 标准的一个里程碑,进一步巩固了 3GPP 全球 5G 统一标准的地位,夯实了产业运营商 网络厂商 芯片和终端厂商各方共同合作的决心。衷心祝愿 3GPP 的全球化的民主精神源远流长…”
百度在研发无人自驾驶汽车的时候,让工程师站跟前,用以衡量工程...
冯小刚和王思聪在微博掀起了一场口水仗,表面看是电影《潘金莲》...
我们对科技的感情变得矛盾起来,时而为其自省、时而自得、时而惧...华为碾压高通?所谓引领5G实属夸大其词,原发者已赚粉删文_网易新闻
华为碾压高通?所谓引领5G实属夸大其词,原发者已赚粉删文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华为碾压高通?所谓引领5G实属夸大其词,原发者已赚粉删文)
11月16日,乌镇,美国高通公司代表在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介绍5G技术。
近日,一篇名为《华为碾压高通击溃欧美,拿下5G时代!》的文章疯狂传播,有&国之骄子&华为的加持,各大网站和公众号铺天盖地的转载,一时形成汹汹之势。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当事方华为却反应冷静,直到19日才发布了不到500字的新闻通报,通报上的措词也非常谦虚,一字未提华为在其中的功劳。
华为碾压高通 标题党过头了
事情是这样的。11月14日至18日,在美国里诺召开的3GPP RAN1 #87会议上,华为等中国企业主推的极化码(Polar Code)打败美国主推的LDPC码和法国主推的Turbo码,成为5G eMBB场景在短码上的控制信道编码方案。
这堪称中国企业在移动通信技术上最大的一次突破。消息一出,顿时引起了自媒体和标题党的狂欢,动辄言称&5G标准中国定&&华为碾压高通拿下5G时代&等浮夸之词。
据悉首发该文章的公众号已经获得了过千万的阅读量,带来粉丝3万多,但目前首发账号随后删除该文章。有自媒体人士表示,删文估计是有点心虚!
在这场5G标准大战中,华为是否真的&碾压&高通?Polar码的胜出是否就意味着拿下5G标准的制定权?中国未来能否引领5G时代?在通信学者、专家和参会人员看来,事实却远非人们所轻易接受的那样乐观。
这次在5G标准方案之争中取得突破性的胜利,确实映照中国经济新变局。不过,这尚是一个远未完结的嬗变。
六大阵营战成一团 没有硝烟的标准战
11月16日,在美国里诺举行的3GPP会议上,4组的代表潘峮悄悄走进了1组的会议室,迎接他的是一个学术&闹市&。无论白种人、黄种人还是黑种人,混合成六大阵营&战成一团&。潘峮有点弄不清楚哪边是中国的阵营,他一会儿听着一个老外在谈华为极化码(Polar Code)的灵活性,一会儿看到一个华人在为美国高通的LDPC码辩护。
在外行人看来,这是一个枯燥且不知所云的冗长会议。而在来自中国通信协会的潘峮看来,这是一场会前就已经开始的利益博弈。这场没有硝烟的争辩一直持续到凌晨,潘峮有点支撑不住,先行离开了。新的方案不断出现,主席不断地把方案投在屏幕上,反对者用各种技术上的理由告诉主席他们为什么不能同意这个方案。
会议规定在凌晨1点前必须结束,而博弈还在进行。情况再次僵持不下,就必须投票决出了。17日凌晨0点45分,最终的方案确定了。国际移动通信标准化组织3GPP确定了极化码(Polar Code)作为5G eMBB(增强移动宽带)场景的控制信道编码方案,这意味着华为将有望参与全球通信行业中5G通信最基础的编码过程。
自媒体的夸大之词 加剧后续谈判困难
这对于中国来说绝对是第一次。通信行业的与会者们非常激动地在自己的朋友圈中公布这一消息,媒体蜂拥而至,自媒体公号也开始添油加醋。
&标准不是我们牵头,也远远没有到主导这一步。&在谈到有些自媒体夸大其词的报道时,华为公关部门回应称,华为尚且无法&碾压&高通,更何况是&引领5G时代&。
在华为看来,这一轮的谈判过程艰难异常,这些自媒体的夸大之词容易给中国企业树敌,加剧后续谈判的困难。
全程参与5G编码方案讨论的台湾联发科技代表吴威德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次极化码(Polar Code)的胜利是各方共同努力和互相妥协的一个结果。他用了&惨烈&一词来形容谈判的艰难。由于讨论一度陷入僵持,几乎每次有争议时都会讨论到凌晨一两点才罢休。
在这种情况下,最关键的决胜点就是要能够说服大部分重要的运营商,在他看来,华为的动员非常给力。这次谈判的胜利,华为、中兴、中国移动和联发科都作出了较大的贡献。
华为的编码方案 还未正式写入5G标准
华为的极化码(Polar Code)方案主要贡献者之一万蕾博士在自己的朋友圈中冷静表达对此事的态度:&这两天的自媒体报道铺天盖地,但是华为公司从来没有对3GPP的常规标准活动和进展有过报道。大家对5G标准的期待非常理解,但还是要克制不当言论,以免伤害3GPP的团结氛围。&
看到众多自媒体公号夺人眼球的标题,潘峮也有些哭笑不得。虽然现在极化码(Polar Code)已经被认可了,但是还没有正式被写到5G标准中。因为5G的标准现在仍处于研究阶段。相对于11月份的胜利,华为的极化码在10月份决定长码的编码方案会议中基本告败。
&在这种情况下,利益的博弈永远不可能做到一边倒的状况,只能是互相平衡。&潘峮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他表示,在明年3月正式实施之前,谁也不知道确切的5G标准。
对于华为,还有漫长的博弈。
本报综合深圳晚报、澎湃等
(原标题:华为碾压高通?所谓引领5G实属夸大其词,原发者已赚粉删文)
本文来源:大众网-齐鲁晚报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平板/笔记本
终端云服务专区
击败高通 华为拿下5G核心技术标准
&炉火纯青&
来自:华为Mate8 NXT-AL10
掌握的核心科技,谁就掌握了未来,美国当地时间日,国际无线标准化机构3GPP的RAN1(无线物理层)87次会议在美国拉斯维加斯召开,就5G短码方案进行讨论。三位主角依然是中国华为主推的PolarCode(极化码)方案,美国高通主推LDPC方案,法国主推Turbo2.0方案,最终,中国方案胜出。
中国方案入选了5G(第五代移动电话行动通信标准)标准。
美国时间11月17日,国际无线标准化机构3GPP的RAN1(无线物理层)87次会议在美国拉斯维加斯召开,就5G短码方案进行讨论。三位主角依然是中国华为主推的PolarCode(极化码)方案,美国高通主推LDPC方案,法国主推Turbo2.0方案。
最终,华为的Polar方案,从美国主推LDPC,法国主推Turbo2.0两大竞争对手中胜出,成为5G控制信道eMBB场景编码方案,而LDPC成为数据信道的上行和下行短码方案。5G短码编码方案共分数据信道编码和控制信道编码。
今年10月14日在葡萄牙里斯本召开的会议上,美国LDPC方案被确定为5G中长码编码方案。
据悉,围绕对未来5G标准的争夺,两次编码会议成为无线通信史上最激烈对决,可谓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各方代表围绕自家方案,你来我往,互不相让,连续几天的会议都讨论到次日凌晨,最晚一次会居然开到凌晨1点半。
据业内人士透露,里斯本会议,尽管华为的方案支撑者众多,但最终还是更重要级厂商支持的美国LDPC方案胜出。LDPC是高通领衔,背后站着英特尔、三星、诺基亚和威瑞森电信(Verizon)等巨头。华为Polar方案背后则更多是中国厂商,中兴通讯、展讯、小米、OPPO、vivo、阿里巴巴、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等。
据悉,里斯本会议失利后,Polar方进行了反思和总结,调整方案,派出了50多位代表参加了本次美国会议。5G标准之争目前为止也变成了中美两方的较量。法国方案由于支持者少,最终未分到蛋糕,垄断3G和4G时代编码的Turbo2.0编码未来将走入历史。
截至目前,华为公司依然保持低调,未对5G短码结果发表任何看法。
编码与调制在被誉为通信技术的皇冠,体现着一个国家通信科学基础理论的整体实力。
据某专业通信网站介绍,Polar Code(极化码)由土耳其毕尔肯大学(bilkent)Erdal Arikan教授于2008年首次提出,其论文从理论上第一次严格证明了在二进制输入对称离散无记忆信道下,极化码可以“达到”香农容量,并且具有可实用的线性复杂度编译码能力的信道编码技术。
上述报道称,极化码构造的核心是通过“信道极化”的处理,在编码侧,采用编码的方法使各个子信道呈现出不同的可靠性,当码长持续增加时,一部分信道将趋向于容量接近于1的完美信道(无误码),另一部分信道趋向于容量接近于0的纯噪声信道,选择在容量接近于1的信道上直接传输信息以逼近信道容量。在译码侧,极化后的信道可用简单的逐次干扰抵消译码的方法,以较低的实现复杂度获得与最大自然译码相近的性能。
在通信行业,标准之争是最高话语权的争夺。一旦标准确立,将对全球通信产业产生巨大影响。
独立电信分析师付亮接受澎湃新闻记者采访时称,这次胜出是华为和中兴两家多年研发投入的显现,未来更多5G技术都将有华为和中兴的影子。
“两家公司从2G时代克隆模仿,到3G时代有一定话语权,4G时代积极参与,5G时代则是领先者。”付亮称,5G标准有了中国厂商的影子,未来美国再排斥中国电信设备就显得很可笑。
width:100%">
《落雪纷飞时》影壁这个冬天你不孤单冬天的海湾阿斯哈图石林·雾凇(2)邕城冬日随拍
花粉客户端
Make it Possible
Make your device special
华为云服务
Huawei cloud services
音乐播放器
Huawei Music
Huawei Vmall
关注花粉俱乐部
举报邮箱:
|关注花粉俱乐部:
Copyright (C)
华为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保留一切权利5g专利华为和高通谁多,5g网络需要换手机吗
导读:5g专利华为和高通谁多,5g网络需要换手机吗略F强q嫌槿俄E娥毯T走时b随着互联网的兴起,手机通讯驰在高速发展,智能手机的出现大大的方便略F强q嫌槿俄E人们的生活,现在几乎是人手—部手机,现在的手机不仅仅用来打电话,可以看电影,看新闻,还能视频聊天,功能多的根本用不完,旦是—切的前提是要有网络,从最开始的2G网络发展到现在的4G
5g专利华为和高通谁多,5g网络需要换手机吗
随着互联网的兴起,手机通讯样在高速发展,智能手机的出现大大的方便子人们的生活,现在几乎是人手—部手机,现在的手机不仅仅用来打电话,可以看电影,看新闻,边能视频聊天,功能多的根本用不完,旦是—切的前提是要有网络,从最开始的2G网络发展到现在的4G网络,网速是越来越快子,旦是这边不足以满足人们的需求,手机通讯厂商们边在开发5G网络,那蒋会是—个质的飞跃,耐且现在移动网络基本上覆盖子全国,走到哪里都能上网,只是有的地方网速实在不是尽如人意,经常会有卡顿的现象,现在两家通讯设备厂商华为和高通已经在研究开发5G网子。
5g专利华为和高通谁多?
睢燃在发展2G的时候中国没有参与,旦是开发3G网络的时候,中国样有很多自己的专利,旦是底层的核心技术边是来自高通的CDMA技术,这项技术专利高通把持子30年,现在到子发展5G网络的时代,华为昨为国内手机通讯行业的龙头老大,这次最是提出子自己的专利技术,旦是高通自燃不会落侯,现在两家都提出子自己的方案,国际上样在验证两种技术的可行性,所以现在没法确定谁的专利多—些,因为两家公司负责的都是—部分。
革VoDo险批f11恢送iaA某& G零M时C临男士:www.fzml.net
华为双卡手机
革VoDo险批f11恢送iaA某&
高通手机CPU
革VoDo险批f11恢送iaA某&
5g网络需要换手机吗
这就如同档年出现4G手机时—样,要是箱体验5G网络,那就—定得换手机子。
5G网络能够达到的速度
革VoDo险批f11恢送iaA某&您当前的位置 :
5G时代高通与华为竞逐 “千兆级”网络主导者
扫码阅读手机版
内容提要:5G时代将至,“速度”成为各家科技企业争夺的焦点,在争夺“速度”话语权上,欧美巨头动作频频,中国厂商也不甘示弱
  一部高清电影《Lifeline》,长度约32分钟,在千兆级LTE网络下,仅需15秒就能下载完成。这不是什么未来的商业技术,科技巨头正在把它变成现实。
  在中国香港举行的高通4G/5G峰会上,高通发布了多项在千兆网络下的技术进展,比如最新5G原型测试手机就是运行在千兆网络上的,又比如高通正在联合运营商伙伴开发推动更多的新空口毫米波技术试验。高通执行副总裁兼QCT总裁克里斯蒂安诺·阿蒙表示,高通正在致力于提高全球消费者的移动宽带速度。
  随着5G大门的打开,“速度”正在成为各家科技企业争夺的焦点,在争夺“速度”话语权的问题上,欧美巨头动作频频,中国厂商也不甘示弱。
  据工信部披露,中国5G第三阶段测试将于2017年底启动,2018年相关运营商将进行预商用。机构数据显示,国内运营商在年期间,5G宏基站投资规模总额约1.13万亿元,相比4G投入增长超过60%,小基站的总投资规模也有望超过2000亿元。
  华为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内部人士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随着千兆级的LTE走入人们的生活,如何真正打破网络容量限制、释放压抑的消费需求、探索新盈利增长点,成为通信行业厂商需要解决和努力的方向。
  千兆网络即将到来
  12年前,移动网络速率达到1.8Mbps,大家能用手机打开简易网页,但扩展功能非常有限。7年前,移动网络最高速率达到100Mbps,看图成为可能,TalkBox、微信等应用开始出现。今天,4G网络正不断进化,1秒打开图片和视频早已不在话下,还能用来导航和直播。
  随着5G标准的即将落地,千兆级的网络也在临近。
  一部时长为半小时的微电影“Lifeline”,分辨率为720P,大小约为140MB,用千兆级LTE网络不到15秒就下载完毕。按照这个速度,下完一整季美剧也就几分钟的事情。如果用4K的分辨率显示120帧每秒的360度全景VR视频,数据吞吐量是103Mbps,千兆级LTE的均速(114Mbps),完全可以实现视频VR直播。
  高通认为,千兆级LTE标志着4G演进的下一阶段,它能带来更丰富的内容、全新的连接体验、App应用与使用模式。同时,作为与早期5G网络共存和相互配合的高速覆盖网络,千兆级LTE将是5G移动体验的一个重要支柱。而通过支持千兆级LTE网络的移动终端,用户的连接体验将得到显著提升,特别是在虚拟现实(VR)内容串流、云存储,以及高保真视频或音乐缓存等方面具有领先优势。
  17日,高通在香港宣布,和Inseego子公司NovatelWireless,展开基于5G新空口(5GNR)Release15规范的5G新空口毫米波技术以及OTA外场试验。
  高通发言人对记者表示,目前3GPP正在制定这一全球5G标准,三方计划联合推动移动产业生态系统实现5G新空口毫米波技术更快速地大规模验证和商用,从而支持在2020年前实现全面的商用网络部署。
  而中国对于千兆级网络的重视程度也空前高涨。目前按照工信部的部署,三大运营商和相关通信公司早已积极开展了5G的研究和部署。
  竞合中的较量
  在推进5G标准的较量中,中美企业中最受关注的就是高通和华为。
  不久前在捷克布拉格举行的3GPPRAN190会议上,举行了RAN1主席投票选举。经过两轮的不记名投票后,最终美国高通公司的WanshiChen(陈万士)当选为新一届RAN1主席。
  当时争夺上述职位除了WanshiChen,还有来自华为的BrianClasson。有意思的是,WanshiChen是一名中国人,而华为的BrianClasson是一名外国人。
  所以在通信圈子里流行着这么一句话,“本次3GPPRAN1主席选举,候选人分别是国外公司的中国人、中国公司的外国人,这意味着在5G技术基础研究和标准制定领域,中国人、中国公司已经成为第一流的贡献者。”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11月17日,在3GPPRAN187次会议的5G短码方案讨论中,华为公司的PolarCode(极化码)方案成为5G控制信道eMBB场景编码最终方案,也是中国公司在5G标准制定阶段的一次胜利。
  从追赶者到领先者,5G给了中国在移动通信领域赶超的历史机遇。
  移动通信自20世纪80年代诞生以来,大概每十年会进行一代技术革新——从1G到4G,经历了从模拟到数字、语音到数据的演进,网络速率万倍增长。
  对于中国而言,此前一直都是追赶者的角色,3G比海外商用晚八年左右,4G晚三年左右。随着2020年5G即将如期而至,移动通信网络变革大幕开启,中国主角时代或将来临。
  中国5G推进组副主席、中国移动技术部总经理王晓云此前在一场技术峰会上表示,截至目前,我国已在怀柔建设了全球最大的5G试验网,其中有六家设备商(华为、中兴、大唐、爱立信、诺基亚、三星)参与,共有30个外场(5G)基站。而国内设备厂商测试的5G峰值速率达到10到20G,在高频可以达到21G,空口时延小于1毫秒,每平方公里连接可以达到150万。
  按照目前中国5G技术的推进步伐,中国的技术研发推进会和国际5G标准的制定同步进行,2019年上半年完成5G技术研发试验阶段,进入产品研发试验阶段。而牌照的发放会在产品研发试验基本成形的阶段,5G的投资组网和商用会在2020年初左右,2020年对于中国厂商来说将会是5G元年,在那之前,一刻都不能放松。
下载前沿客户端关注更多精彩
热点新闻排行榜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2- | 举报邮箱:jubao@staff.enorth.cn |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本网站由天津北方网版权所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5g专利华为和高通谁多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