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一本好书,就是如同什么

当前位置: &
求翻译:高尔基曾说过,读一本好书如同与许多高尚的人谈话是什么意思?
高尔基曾说过,读一本好书如同与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问题补充:
Gorky once said, reading a good book as good as talking with many noble man
正在翻译,请等待...
正在翻译,请等待...
正在翻译,请等待...
正在翻译,请等待...
正在翻译,请等待...
我来回答:
参考资料:
* 验证码:
登录后回答可以获得积分奖励,并可以查看和管理所有的回答。 |
我要翻译和提问
请输入您需要翻译的文本!读一本好书就像交一位好的朋友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读一本好书就像交一位好的朋友
&&读好书交高人,对自己受益一生
阅读已结束,下载本文需要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读一本好书,如同......造一个排比句?
全部答案(共1个回答)
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歌德
改变其他图形加速模式,在开始菜单下可以找到,也可以在快捷方式下面加个空格-h然后运行。如果只有软件模式好用说明显卡驱动有问题,请更新显卡驱动。还有一种情况笔记本...
爱心:爱心是一片照射在冬日的阳光,使贫病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爱心是一泓出现在沙漠里的泉水,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爱心是一首飘荡在夜空的歌谣,使孤...
既然容貌不能改变,我就展现笑容,既然挫折不能避免,我就迎接挑战,既然不能决定生命的长度,我就扩展它的宽度
答: 把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扩大3倍它的棱长和扩大了多少倍?3倍
表面积呢?9倍,是3的二次方
体积呢?。27倍,是3的立方。
答: 我可以给你提供个想法,仅供参考咯~!
可以从培训人才和被培训人才的数据比例来说明拉,很有说服力哦~!
祝你好运!
答: 确定研究问题的关键之处在于关键术语的界定和使用。历史研究是寻找过去的事实,并在这个信息基础上描述、分析和解释过去。所以,关键术语的逻辑一致性就显得十分重要。我们...
答: 在我国目前的教学体制下,考试,哪怕是平时的小型考试,都是鉴定和评定我们学习水平最重要的参考标准,你聪明不聪明,用功没用功,知识掌握了没有,谁说了也不算,拿考试成...
大家还关注
Copyright &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广告或垃圾信息
激进时政或意识形态话题
不雅词句或人身攻击
侵犯他人隐私
其它违法和不良信息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这不是个问题
这个问题分类似乎错了
这个不是我熟悉的地区
相关问答:123456789101112131415&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1083c05ada9d481fd393d38c7dddd003_b.jpg& data-rawwidth=&1036& data-rawheight=&59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36&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1083c05ada9d481fd393d38c7dddd003_r.jpg&&&/figure&&blockquote&&strong&前记:&br&&/strong&英国脱欧之前,我和欧洲室友Helica进行了一次赌注,一碗鸡汤面。我作为一名欧洲局外人,毫无疑问Helica赢得了赌注。吃面时她又预测了川普的上台,因为金融危机之后美国阶层固化已经不输于欧洲,早已没有了中产阶级。我说,作为一名学政治出身的人,我们老师九年前就预测过先是奥巴马上台,后是希拉里。因为美国人民“爱看热闹”,政治不严肃,想知道有一位黑人总统是如何的体验,也想知道一位女总统又是如何的感觉。然后,我们又赌了一碗鸡汤面,当然事实证明我又输了。&br&&br&为了庆祝她的胜利,我们在家一起看了一部英国的BBC纪录片《56UP》(译:人生七年),一位英国导演从1964年开始跟踪采访来自英国精英阶层,中产和贫民阶层的14位7岁的小孩子。此后每隔七年,导演都会重新采访当年的这些孩子,倾听他们的梦想,畅谈他们的生活。导演或许并不想证明什么,只是把14位小孩的将近半生时光截取出来。但多数人的命运都是可以预测的——&u&工人阶层的孩子可以略微上升,富人的孩子还是富人,穷人的孩子还是穷人。&/u&这样的残酷的事实,不免让观者陷入深刻的身份焦虑中。尤其是各种安全感极端匮乏的中国。&br&&br&后来,我和我的外国室友们,来自爱沙尼亚的Helica和来自新加坡的姑娘Stephine进行了一场关于阶层流动的讨论:“受过名校教育就和所谓的“二代们”在同一阶层了吗” “导致世俗意义上的成功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教育的意义之自我成长究竟有什么用”及“婚姻是女人的第二次生命吗(即女性是否相对男性更容易实现阶层流动)”。在我想象中,即使我们的国籍不同以及扎根于血液中东西方文化的不同,但因着相似的家庭背景,教育程度,留学和工作环境,更何况在全球化势滚滚而来掺杂着西方文明对东方文明的裹挟下,我以为对这样很容易“价值观正确” 的问题本应趋向一致,但结果却大相径庭,实在耐人寻味。&br&&br&在我年少的记忆中,有一篇流传广泛揭露城乡巨大鸿沟带来的身份认同焦虑的《我奋斗了18年才坐在一起和你喝咖啡》和一篇前两年的出自一名地方银行HR之手,记录了来自农村,商人、知识分子和党政机关阶层出身的实习生的不同表现和最终归宿的《寒门再难出贵子》。读的时候,确实凄凄惨惨戚戚,但却不是因为现实这么残酷,而是透露着一种年轻人的心态,人生才刚刚开始,就有大势所归的认命。&br&&br&在我看来,&u&对于大多数人,中国阶层流动的大门还远远没有关上&/u&。知识依旧深刻的影响和改变着一个人的命运。&br&&br&我并不同意他们的论据和观点,因为两者皆无系统的从大时代背景下中国政经及历史角度探讨,也没有横向对比世界上其他的国家,以及产业结构调整互联网经济下新的契机,更某种程度上忽视了相当一部分教育程度非常高却在中国如火如荼的城镇化下成为无家可归的“异乡人”(没有故乡的人)。故促使我写下此篇文章。 &/blockquote&&br&&p&Helica是一位出生在爱沙尼亚(准确说苏联)偏远小镇上的姑娘,一头秀丽的波浪卷长发,身量性感五官出众,今年29岁。自小凭借奖学金在丹麦读书,外交专业,流利的使用4国语言,同时也酷爱运动,是一名排球高手。目前在中国欧盟工作,每日忙碌于欧洲诸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时,如何维护“知识产权”的系列项目。我和Helica相识于四年前一次朋友聚餐上,那时她还在美国交换,赢得学校资助来爱沙尼亚驻中国大使馆实习。当时她对欧洲经济复苏还抱有巨大的希望,谈话中,一味地朝气蓬勃。&br&&/p&&p& 四年后的现在我们成了室友,这四年间,Helica在完成交换生项目后去法国继续深造修了一个法律硕士。但是研究生毕业后只能一直做实习做实习,中间不敢有任何“空白”中断时期,甚至不敢有Gap Year….因为这样就没有工作经验的累积,找不到工作。&u&即使到中国,她工资更是低的不能再低了——房租的1.5倍(6000RMB)。&/u&&/p&&p& 因为,她在欧洲根本找不到工作。&/p&&p& “你知道吗?西班牙和希腊的青年失业率高达70%,意大利45%,法国、爱尔兰和比利时大约30%,英国17%,德国最好,北欧也挺好,但现在芬兰有恶化的趋势。”&/p&&p& “许多来自发展中国家想移民欧洲的人,对欧洲的印象:成为中产阶级,有房有车有花园有话语权的体面生活——那是25年前,而今早已不复返。”&/p&&p& 当时,我内心只有一个想法,相似的背景条件,哪怕只是稍有知识的年轻人生于这个时代的中国真是太幸运了。虽然经济再下滑还是增长的,巨大的体量依旧蕴藏着无数潜在的机会。而有机会就有希望。&/p&&p& 诚如,鲁迅先生说,&u&人生最大的痛苦是,梦醒了,却无路可走。&/u&&/p&&p& “你所认为的教育根本不可能改变你所处的阶层,在欧洲美国,名校教育什么也不意味。我祖母那个时代还是苏联时期,大家虽然一样穷,但至少医疗养老有保证。后来苏联解体了,我的母亲因为生我放弃了上大学机会,父亲为了养家早早变成工人。虽然这几年,父亲有了自己的工厂家境有所改善,但他们还是错过了欧洲发展的最好时机。现在到我了,我已经做了我能做到的最好,但能改变的很少。——&u&你要知道,越是发达的国家或者经济情况越不好的时候,奋斗就越是以家族为单位,而不是个人。” &/u&&/p&&br&&blockquote&以下是我和H的对话&p&我:“如果你觉得教育不重要,什么重要?”&br&&/p&&p& H: “人脉资源”&/p&&p& 我:“可是你从哪里可以获得人脉资源呢?读了最好的学校,成为更好的自己,于年轻之时结交了那些真正优秀的人,这些优秀的年轻人难道不会成长为掌握资源的人吗?或者,功利的讲,如果我没有记错2016哈佛大学的新生报告,每四个入学新生就有一个来自所谓4%的顶尖上流阶层,难道这不是所谓获得资源的渠道之一?”&/p&&p& H:“即使你们上同一所学校,如果你本身家庭不是来自上层社会,那么他们是他们,你就只是你。其次,美国许多最优秀最聪明的学生并不在哈佛耶鲁你们以为的名校,那只是个“名字”,“名字”可以付钱获得,但不聪明的学生进到好学校还是不聪明。话说回来,对于上流社会的小孩去哪里读书也不怎么重要,因为他们有人脉资源(connection),他们终将在社会上有一席之地。”&/p&&p& 我:“如果受了很好的教育,在思考能力、见解、自律和勤奋程度上,我相信我们会超越很多人,我并不认为我低于身边的官二代富二代,相反….我倒认为他们中有些…有些…糟糕而浅薄的人不跟我在同一阶层。”&/p&&p& Helika停顿了一下,有些震惊又有些悲悯,大约惊噩于我的理想主义,亦或是觉得我too simple too naive,还远未认识到现实的残酷,然后继续说道,“哦,这不一样,职业平等,人格平等,但你们确实不在同一阶级(class),他比你高。阶级的划分最根本就是资产(asset)。”&/p&&/blockquote&&br&&h2&&strong&千万不要搞混的阶级&阶层&/strong&&/h2&&p&开始讲述阶层流动性之前,必须要搞清楚两个概念,即阶级和阶层的差别。&/p&&p& 即使在西方,许多人也容易搞混。19世纪以来,阶级( class)就是国人尤为熟悉的马克思研究的社会结构,纯粹而富有斗争性,只有两个: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资产阶级就是拥有资产的,可以将资产成倍数累计并遗留给子女。无产阶级就是工作报酬刚刚够偿付生活所需,没有机会集聚财富。)各国依据国情不同,在引进时都有所演变。&/p&&p& 青年时期的毛泽东同志,在演变时,将中国各阶级分为:地主和买办、中产阶级(民族资本家)、小资产阶级、半无产阶级(以农民为主)、无产阶级(产业工人)、游民无产者(帮会、黑社会)。&/p&&p&“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br&&/p&&p& 出自《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一篇决定了中国近一个世纪政经文化变迁的文章。他在文章最后总结说:&/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1fdf7c27d3cda793adfe777_b.jpg& data-rawwidth=&319& data-rawheight=&224&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19&&&/figure&&p&一字一句读着是不是触目惊心?从革命时期的延安整风运动,到建国之后的反右派及漫长的文革十年无不基于这样的分类,你都能在此找到思想根源。几代人所遭遇的一切一切起初只是因为一位有志青年的价值取向。&br&&/p&&p&——以上,&u&生动阐述了什么叫“价值观决定方法论”&/u&。 &br&&/p&&p& 阶层于阶级不同,阶层(stratification)并不只是指资本累计的归类(财富),也包括了地位,声望——这样的三位一体的分层模式,来自另外一位国人不那么熟悉的马克斯。马克斯·韦伯也是德国社会学家,他广为流传的的著作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句话概括:没有宗教信仰就没有资本主义发展,也就没有当今西方文明处于领先且普世的世界统治地位)&/p&&p& 简而言之,&u&近代以来阶级和阶层的划分主要依据的就是两位马克思/斯。&/u&之后你所知道的任何的阶级/阶层理论,几乎都是对二者的发展和完善。&/p&&p& 例如,精英阶层(elite)并不一定指你有钱没钱,更多寄托的是对某种古老且长久流传精神和品德的想往。而如果单说钱,那就有一个专门称呼,爆发户(nouveau riche),新贵(parvenu)又是另一个词。&/p&&p&&u&阶层划分的侧重,语言上总是首现端倪&/u&,无论东方西方,都会让你看的更远。&/p&&p& “人们常说,英国贵族比起其他国家的贵族,更加深思熟虑,更加灵活。但实际上,好多个世纪过去了,gentilhomme(原意为“贵族”,在英语的变体gentleman现意为“彬彬有礼”的男性)而roturier(平民)一词则完全消失。一个世纪又一个世纪过去了,这个词指代的人的社会等级越来越低。英语则带着它所有的内涵传到美国,美国人民用它来指所有阶级的任何人。&/p&&p&&u& 这个词义就是民主的历史。”&/u&&/p&&p& ——托克维尔1856年《旧制度与大革命》&/p&&br&&br&&h2&&strong&父母辈和我们分别属于哪个阶层?&/strong&&/h2&&br&&p&1949年中国革命成功,使得各个阶级结构重新大洗牌。百万计的上层人士强制性被打入了下层,数以亿计的底层人士得以翻身。然而,这种突变型整体性流动,并没有形成社会流动机制。(这大约是我们爷爷一代人的经历)1949年到1978年依旧是一种身份/成分社会,是一个流动性很小的社会。&/p&&p&&u&任何讲究出身,门第的社会,阶层流动性都很少&/u&。在中国,真正有效的阶层流动性是从改革开放开始的。&/p&&p&关于当今中国阶层的划分,比较权威的有,杨继绳先生(代表作《墓碑》)依据大量的社会调查数据按照权力,财富和声望进行社会资源的加权综合将中国分为五个阶层,如下 &/p&&p&&strong& 90年代末中国阶层模型&/strong&&/p&&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d8cc0ab2af38c_b.jpg& data-rawwidth=&453& data-rawheight=&73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53&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d8cc0ab2af38c_r.jpg&&&/figure&可惜的是,这张图是对90年代末期人阶层的划分。但这20年来,中国根本就是改头换尾,日新月异,更重要的是我、我们(85后90后)都成长于这城镇化轰轰隆隆开展的20年里。故我更倾向于认为这个阶层的划分是对我们父母阿姨叔叔那一辈人的划分。或许,&u&你可以看看这张图,看一下我们父母辈年轻时拼搏奋斗的大时代背景。&/u&&br&&/p&&p& 在90年代末期的中国,有近64%的人都属于刚刚解决温饱开始往消费转型,12%的人应该是有着当年所谓的“铁饭碗”或者体面的工作,也就是当年的中产阶级,即使当时还没有人这么称呼。&/p&&p&20年后的今天,网上流传广泛的是这么一张图,将目前现在的中国阶层分为9层社会,好似梯田,壁垒清晰,层次分明,分化严重,一眼望到头。(&strong&图有点不清晰,主要看加黑字&/strong&)&/p&&br&&br&&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8a8c67b26d44b6fffbd8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125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8a8c67b26d44b6fffbd8_r.jpg&&&/figure&且不论这张图分类的严谨性。我想试着在这样分类下,首先回答一个让许多年轻人感到窒息的问题,即,&br&&/p&&br&&br&&h2&&strong&为什么我们这代年轻人会觉得阶层流动很困难呢?&/strong&&/h2&&br&&p&我幼时长于一个中部地区的小镇上,在90年代初改革春风吹遍整个东南沿海地区,制造加工业热火朝天“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时,中部地区还在踽踽而行,更多依赖的是自然资源,也就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我相信,在城镇化强行推展之下,有许多和我一样有着类似成长路径的小孩,都是靠着读书先去了县级市,后来又去了地级市、省会,后来又都来了北京、上海这样的大都市。就像爬楼梯一样,虽然顶层直入云霄一片模糊,但,是不是终于可以稍稍喘口气了。&/p&&p& 倒不是在吐槽中国行政区域划分,仅仅是,最好的教育资源总是在大城市。而对广大的平民来讲,区域发展不等事实上已经进行阶层的第一层粗暴的分割。&/p&&p& 而小镇姑娘来到了大都市,从那一天开始,就注定从此走上了一条不归路。&/p&&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e1bbc0bae3e5bcae09e587b0ffbde224_b.jp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85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e1bbc0bae3e5bcae09e587b0ffbde224_r.jpg&&&/figure&我小的时候,爷爷教育我“纵有家财万贯,不如薄技在身”,老百姓最朴素的价值观,一个人立足应该有一技之长。后来念书了,每一年拿回去的试卷,无论考多少分,考第几名。父母的批语总是,“希望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戒骄戒躁更进一步”或者 “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年复一年,灌输朴素的“进步观”。再后来,我上大学了,工作了。由每年试卷批阅变成了每年春节回家的“座谈”活动,主题就是“一年又过去了,你有什么成长?”&br&&/p&&p& 虽说主题十年如一日不曾变化,但每年的话题切入点却是非常不同。在我的感受中,由于早年的政策倾斜,中部地区和东南沿海地带至少有十五年的差距,各个方面的。我读大学时,东南地区优良的社会资源格局大概初定,中部地区似乎才开始风起云涌。父亲也终于迎来了他的好时机,加上近些年微信普及,机场成功学盛行还有莫名的曾国藩成为中国企业家的精神导师,家训什么的备受推崇。&/p&&p& 前两年座谈中,父亲突然对我论述了一番,&u&“子若强于我,要钱做什么?子若不如我,留钱做什么?”&/u&以此突出个人奋斗,雄心,能力和努力的重要性。&/p&&p& 我望着我的父亲,那一瞬间有很多话想说,想讲幸存者偏差;想讲君子之泽,五世而斩;也想讲中国目前是资产升值,食利者(资本性收入)的盛世,已经不只是春耕秋收、勤劳致富、仅靠职务性收入可以追平的;更想讲这话曾国藩和李嘉诚可以讲,但普通人还是不要乱用了。&/p&&p&但事实上,我知道,观念无所谓对或者不对,甚至每个长辈的观念在很大程度上都是正确的。只是每个时代都有它自己的“势”罢了,而这点在“财富积累”上尤为凸出。&/p&&p& 我读高中那几年,国企改革基本完成了,身边一些同学父母经历下岗、下海潮,有的家里开始青黄不接,有的家庭却可能因为挖个小煤矿日进斗金。那种迅速膨胀的财富和激增的物质消费,对处于青年时期的我并无太大触动(或者说学生总是单纯的),但迄今回想起来,对父母那一代人应该是一种剧烈的冲击。&/p&&p& 我讲自己家族“观念变迁”的故事,只是为了说一点,父母这一代人的“观念”有着他们过去经历的深深烙印。无论来自他们年少时目睹他们父辈那一代的“大洗牌”,还是他们工作后,周边道听途说也好,邻里近亲也罢。总有那么一些人凭着胆量,运气或者游走在政策尚未明朗的灰色地带,瞬间摇身一变成为“人上人”。&/p&&p& 所以,父母那一辈会潜意识的认为阶层的跳跃,注意不是正常流动,是跳跃。不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情。&/p&&p& 改革开放固然大幅度提高了许多人的生活水平,&u&但它也掺杂着一些浮躁的心理,自以为奇迹之地,命运加入一点佐料便瞬间改变,&/u&无论这点佐料是大学,公务员,银行或者任何父母那一代觉得可靠的“标签”。&/p&&p& 这恐怕也是为何许多大学生,尤其是985类院校的学生考入大学之后发现“一无所有”,心理落差难以承受,转而认为中国阶层固化严重,什么也改变不了的原因之一。&/p&&br&&br&&h2&&strong&what,需要10代人才能实现阶层流动?!&/strong&&/h2&&br&&p&当我们讨论阶层流动性时,其实想问的是,&u&“你的家庭背景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你的成功?”&/u&、 “你究竟是凭借什么一步一步走到现在位置?” 古人用“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形容社会贫富差距巨大,极端不平等,当国家陷入此种境地,且无改变渠道,所剩的也就只有揭竿而起了。&/p&&p&有两个恐怖的数字或许不证自明了阶层日益固化这个事实。一份来自伦敦大学的研究表明,如果父母属于上层社会,那么他们的孩子长大后从事高管的机会超过普通人的&strong&2.5倍&/strong&。在像英国这样长期阶层流动性保持在极低的水平的国家,&u&大概需要&/u&&u&&strong&10代&/strong&人的努力才能从社会最高或最低阶层变成中等阶层。&/u&&/p&&p&从一个国家或者社会长远生命周期来看,一个房地产泡沫了又怎样?大不了又一个经济周期,从头开始。相较于短期的经济繁荣或者衰退,&u&一个国家有着更为可怕的预警,就是阶层固化——社会中多数人都没有“奔头”。&/u&通常,这就是社会变革的开端。&/p&&p& 所以,当我们提到阶层流动性有两个概念需要格外留意。一个是代间流动,即一个人是否可以藉由某些能力(如考上大学)从较低的社会阶层移动到向往的社会阶层。相对的,如果子女和父亲处于同一社会阶层,上层社会所谓的继承,也可以称之为&u&社会阶层结构再制&/u&(reproduction),即社会不平等代代相传。&/p&&p& 知乎大神来自剑桥三一学院的英国人李轶睿在回答“美国和英国思维方式有何不同”,也提到:&/p&&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2dceb27ff25f88dee008d8_b.jpg& data-rawwidth=&637& data-rawheight=&19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37&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2dceb27ff25f88dee008d8_r.jpg&&&/figure&美国这个建国仅仅240年的民主国家,也正是因为只崇尚雄心,能力和努力,才吸引了一代又一代满怀梦想的世界移民,所谓“美国梦”。那曾是美国的黄金年代。&/p&&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f50bf3effafcbe8d4a02_b.jpg& data-rawwidth=&642& data-rawheight=&5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2&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f50bf3effafcbe8d4a02_r.jpg&&&/figure&08金融危机之后,这一切都崩塌了。美国精英阶层不但在财富,同时也在知识技能、生活品味、价值取向各个方面疏离普罗大众,中产阶级又在经济滑坡的情况下颇受挤压(middleclass squeeze) 滑入底层,是眼下美国的社会合作陷于松垮瓦解的深层次根源。这也是特朗普深受底层人民欢迎的重要原因。&/p&&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d740d52cebf30df0c3eb_b.jpg& data-rawwidth=&418& data-rawheight=&185&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18&&&/figure&&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43ff3f62b3f293d1e758cd12ba131e9b_b.jpg& data-rawwidth=&601& data-rawheight=&38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1&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43ff3f62b3f293d1e758cd12ba131e9b_r.jpg&&&/figure&实际上这个并不少见,纵观历史,国家一旦陷入经济危机,首先大面积带来杀伤的是平民。爱尔兰1846年大饥荒,原有乞丐和贫民幸存者极少。饿死近半数的平民,且使得平民沦为新的贫民。而爱尔兰的资产者,基本还是跟之前一样过着富裕的生活。&br&&/p&&p&&u&有资产,就有经济实力超越危机之外。&/u&这,恐怕是全世界资产持有者最大的共同的自信。&br&&/p&&br&&h2&&strong&什么导致第一层粗暴的阶层划分?&/strong&&/h2&&br&&p&自古精英所接受的(通识)教育是——站在更长的历史长河中探究和追寻意义的所在,而不是活的像“夏日的苍蝇”,陷溺于一时一刻的现实考量。因此你也用不着觉得奇怪,为何特朗普当选会让全球崇尚精英文化的人如丧考妣。(想想我们过去的政治历程,底层翻身当家做主后有哪些目光短浅之处)&br&&/p&&p&如果将历史人格化,你就知道它不会因感情冲动,因我们耐不耐烦增减损益。这种大历史观(长时间大环节的规模下阅读历史)恰如法家所说“天地不会因尧舜而存,也不因桀纣而亡”。在我读书时期研习《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博学通达的老教授总是一本正经的称当下中国为“红朝”。因为在他看来,朝代更迭,历史总是在重复,从不新鲜。今日做事的始点,即前任昨夜息肩之地。如康德所说的noumena, 有所谓“事物的根源”或者“根源性的事物”。&br&&br&那么,重要的是大至国家小到个体你处在循环中的哪个阶段?起始,高潮还是黄昏。在我看来,中国依旧在从金子塔状向橄榄型过渡阶段,即使我们早已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名义上属于了所谓“中等收入国家”,&u&但&/u&&u&因着地缘辽阔,引发的阶层流动现状也十分不一样,仰仗的条件也十分不一样。&/u&&/p&&p&&strong&在国家经济战略上,&/strong&对广大群众来讲,区域发展不等事实上就已经进行了第一次粗暴的阶层划分。《经济学人》早在2010年做了四张图(注:此处只截选两张,各省份GDP总值和人均GDP对比图,且都犯了原则性错误,没有台湾),用世界各个国家来替代中国各省份,点明中国经济发展极端不均衡,人均GDP差别巨大。&/p&&p&&b&各省市GDP相近的国家:&/b&&/p&&p&&b&&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6d01b0d6e784ea_b.jpg& data-rawwidth=&709& data-rawheight=&55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09&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6d01b0d6e784ea_r.jpg&&&/figure&&br&各省市人均GDP相近国家:&/b&&/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d6b121e28c797bcc97e05b_b.jpg& data-rawwidth=&707& data-rawheight=&55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07&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d6b121e28c797bcc97e05b_r.jpg&&&/figure&&br&那些富可敌国的经济大省,广东GDP和印尼一样大,江苏和山东产值超过了瑞士。人均GDP来看,上海和沙特阿拉伯一样高,而中国经济落后省区却是惨不忍睹,甘肃和饱受战火的伊拉克一样,而风光秀丽的云南却和你都没听过的一穷二白的太平洋岛国瓦努阿图为并列。&br&&br&所以,那些过去十多年来,从中西部地区到东部沿海地带,到一线大城市读书,工作,成家的朋友们,你也真的是花最低的成本在“移民”。&br&&br&&/p&&p&2020年中国各省份GDP预测图,可以对接下来5年中国区域发展战略窥见一斑,大致对比下来:&u&整体经济实力都在提升,而中部区域尤为明显。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地带依旧稳做第一发达区域,东三省层次稍有倒退,西部地区还是老末。&/u&&/p&&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c886ad59ae70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52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c886ad59ae70_r.jpg&&&/figure&&br&&strong&在政治历史进程上,&/strong&中国近百年的奋斗主题可概括为“&u&完成国家社会架构上的构造&/u&”,这一点和17世纪的英国颇有相似之处。英国1689年完成光荣革命时,改造了高层机构(议会至上,皇室只有象征意义,雏形的两党政治和内阁制度),再造了低层机构(土地集中,属有权明朗化),加强这两者中间有组织的联系(国民权利,公平法和商业习惯)。中英两方大小不同,更是事隔几个世纪。但因为从过去以农业背景为组织的基础蜕变成为以商业习惯为组织基础,依旧有洞悉之处。虽然中国社会架构改造因国情有所不同(具体究竟怎样不同,为了避免“喝茶”就 ),但目前以及未来所有的社会进程将切实围绕这三层“机构”展开。拭目以待。&/p&&br&&br&&h2&&strong&身处哪个阶层最容易实现流动?&/strong&&/h2&&br&&p&当然,国家背景下的战略经济总量之类的只是暗藏趋势,个体受制于此,但对个人发展不具备特别巨大的实际意义,除非你站在了制高点掌握了大量资源。因此细分到每一个个体,&strong&&u&阶层流动所依赖的:一是重大制度和政策变革;二是工业化、城市化和产业结构升级;三是个人奋斗。&/u&&/strong&我将按照这个逻辑进行阐述。&br&&br&&strong&&u&首先,最底层的农民:&/u&&/strong&&br&&br&“一个平民家族只要出了一个“拯救者”,这个平民家族就有了一线不至于整体沦为贫民的生机。”&/p&&p&农民一直是中国最大的社会阶层,在改革后时代依旧如此。中国自古实行“皇权不下县”,维持着乡绅阶层实际管理着农村社会的模式,是中国几千年来“超稳定结构”的基础。但是在建国之后,借助于政治运动、集体化以及乡村政权的重建,原先立足于宗族的传统社会结构被彻底打破了。&br&&/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7.zhimg.com/v2-4fb499e0aa086f09539c_b.jpg& data-rawwidth=&477& data-rawheight=&52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77& data-original=&https://pic7.zhimg.com/v2-4fb499e0aa086f09539c_r.jpg&&&/figure&改革开放后农村和城市的差距被称为二元对立,一点不为过,农村因改革开放后政策扶植重点等,远远偏距“主流”之外,对于土生土长大都市人,或者像我这样于成长阶段受惠快速城镇化下的人,“穷到吃不起鸡蛋,走十几里山路去读书”的农村还是太遥远了。更多的存在于新闻上,两个平行却又不交叉的圆。&/p&&p&在我读书的地方,四分之一的同学可能都自小挂着“别人家的孩子”的光环而来。我至今记得,初入校门的社会学课上老师常规做调查,问,谁是农村户口,整一个学院130多人里包含国际留学生,当时所有人都360度转着脑袋,瞪着新奇又探寻的目光搜寻时,只有两位男生同学颤颤巍巍举了手。&/p&&p& 老师看完,默默叹了口气,“一年比一年少”…&/p&&p&那些靠教育力量,从真正遥远偏僻又落后的中西部乡村而来的“拯救者”,真的稍稍改变了自己及一个家族的命运吗?而农民这一个庞大的阶层是可以靠他们自己力量走出来的嘛?我们的改革开放政策有切实惠及到他们吗?(八知后续会有真正深入做农村项目的智囊来写《那些守旧落后的农村正在发生什么?新的经济增长点?》,敬请关注)&/p&&p&&strong&&u&其次,上层社会:&/u&&/strong&&/p&&p& 中国至今仍旧是一个官本位的国家。真正处在金子塔顶端的人,他们的财富和社会行为处于“云雾”之中,且越是顶端越朦胧。&/p&&p&中国古代的官僚制度主要有两类:一是世袭子弟,二是中举文人。世袭确保了官僚阶级特权得以延续。而科举制度就是从民间选取“优质”人物唯一方式了,所以被称为“鱼跃龙门”。恰如,等级森严的猴群,在近亲繁衍而实力削弱的情况下,也会凭借动物本身对危险的本能,招募异族强壮的猴子,授予小权善而待之。&/p&&p&而今进入上层社会的渠道是十分模糊的,进入真正核心层,非洗牌不得,非家族不得,非世袭不得,非奇遇不得。上面提到的两大阶层,流动性都极低。&br&&br&&br&&/p&&p&&strong&&u&最后,我最想探讨的是中间阶层,因为真正的流动性存在这里。&/u&&/strong&&/p&&p& 与刚刚所述的底层和上层不同,任何一次政策变更,产业结构调整以及个人奋斗都能导致中间阶层的个体发生明显流动,这一点在发展中国家尤为凸出。&/p&&p&当然我也十分认可,工业化的窗口正在关闭,经济成L字发展,蛋糕不再做大。相比父母那一代跳跃性的阶层流动,我们这一代正在放缓。你要上位,必须耐心等待。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阶层固化十分严重,更不意味着知识、奋斗无用。&br&&/p&&p&&u&关于这个我想从问题的边缘讲起,即话语权。&/u&&br&&/p&&p& 位于社会上层的权势阶层容易形成“精英话语”,或者所谓社会的主流思想。并通过教育体系、传媒和各种宣传机器,将之广泛又重复的灌输,使之渗透于普通人民的社会心理乃至每一个人的社会化过程中。现实世界也的确如此。底层社会民众的保守思想和特权阶级一样根深蒂固。&/p&&p&而中间阶层一旦形成,就会成为一个社会不容忽视的支配性力量。换句话说,阶层的划分就是因为政治(地位),经济(财富),文化(声望)资本不均衡的分布而产生的,三者是可以进行互为置换的,但因每个国家具体国情不同,所以置换效率不同。中间阶层的崛起通常都意味着话语权的剧烈震动。&br&&br&美国20世纪的重大转折,就是起源于焦虑的中间阶层。对政府不作为,腐败的不满,从而发起各种运动,经济调整,反垄断法,食物和药物立法,乃至女性权益的争取都是和中间阶层的发展壮大有关。&br&&br&在中国过去二十多年的发展中,中间阶层早有雏形,是博学的教授,高级的知识分子,是开放后实现财富自由的企业家,是城市中的白领,高级蓝领,也是政府体系的普通公务员,文教人员。更是我一开始提到的90年代末的12%人口。瑞士投行瑞信在《2015年全球财富报告》中指出,中国中产阶级人数达到1.09亿名,位居全球之首。(注:关于中国中产阶级的标准经济界和理论界还有很多争议,这里我统一用中间阶层)&br&&br&&u&但仅占人口10%的1亿中产相比中国13亿人口基数依旧相去甚远,这里存在着无限的可能和潜力。&/u&中间阶层的壮大,会导致人们从衣食住行的基本生活需求向精神层面迈进,所有你看到无论住房,医疗,交通,食物,旅行哪怕是生活用品都会面临新的变革。过去如脑白金之类的品牌宣传,是不可能吸引消费升级下的中间阶层关注,反而可能惹人厌恶。&br&&/p&&p&&u&此处主要强调一下“新中产”阶层(有人称之为,高级中产潜力股)&/u&,成长于全球化背景之下,他们最主要的特征是:身份更加“流动化”。父母一代喜欢用自己的职业、民族和家庭定义自己是谁。然而,在互联网经济下,他们不再仅仅满足于这样的归类了。&/p&&p&你喜欢什么样的咖啡?爱听电子乐?热爱穷游?想跟谁交朋友?喜欢读什么样的书?用什么样的电脑?想做独身主义者?女权主义者?&br&&br&他们早已开始接触并且有能力享受西方的消费文化,和过往“单行道”人生观划不同,他们试图寻找一种生活方式,虽然无法量化的阐述清楚,但“品味”或者“有趣”确实是其中一个非常关键且微妙的信号。 &/p&&p&如果你认为这一切还只是观念上的集合,不访想想一开始文章提到的毛泽东同志的阶级划分,想一想价值观决定方法论。我们对世界未来的局势固然可以根据历史经验预测一二,但对于事物在时间上的汇集(timing)则无法掌握。只能借用美国《独立宣言》起草人杰佛逊的一句话“世界属于生存者”(Earth belongs to the living)。所以,即使时间漫长,我依旧对你们有信心,非常看好这个年轻群体的崛起,成为中间阶层代表。&br&&br&毕竟,托克维尔150年前就评价过,中间阶层最明显特点是,强烈期望、盼望和普通人进行区分,以任何方式。&/p&&br&&br&&h2&中间阶层如何实现流动?奋斗的意义&/h2&&br&&ol&&li&时间漫长,不是一蹴而就而是循序渐进。许多当下关于中国阶层固化的讨论,更多的是于“对比”之下不能“快速”实现的焦虑。人生不止20岁,总有一天你会变成40岁的阿姨、60岁的老太太。二次元借用安西教练的一句话,“现在放弃等于比赛提前结束”。三次元借用木心先生的一句话,“岁月不饶人,我亦未曾饶过岁月”。&br&&/li&&li& 转轨时期财富流动通常无序,因为发财靠的不是文化知识水平,靠的是大胆和务实,靠的是千载难逢的机遇。而现在及将来,知识,思考,见解都是可以很值钱的,但需要时间积累,越到后期置换效率越高。所以,不要再说读书无用了。&/li&&li& 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非有志者不能至也。追求非同寻常的成功通常伴随着让人难以承受的心理压力,野心或者原动力会让你走的更远。对有志者来说,世上从来不存在来不及这回事。&/li&&li&所谓的分数、学历、甚至知识都不是教育,教育本质乃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而真理,灵魂,爱,正直,宽容都不“值钱”,但他们却是人生的最后一英寸。作为过来人多讲一句,尤其当你遭遇重大挫折,低潮时期,会成为不灭的信念支撑你走出来。这一英寸里,你是自由的。&/li&&li&来自一位官三代同学的兼具了品德和世俗意义的分享“人生最美好的东西都是无价的,其次美好的东西都是非常昂贵的”但,人生从来不是单行道,也不是一场赛跑,终究是你自己的选择,自己定义的美好。&br&&/li&&/ol&&br&&br&&p&最后,人生有80%是多灾多难的啦。但至少这种日子到头的时候,喝的酒会特别好喝。凡是实现了阶层流动的朋友,我都要对你致于热烈的掌声,我想你的内心一定充满了战胜困难的骄傲。&/p&&br&&p&&u&&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f0af13a55de44ca9d68f5_b.jpg& data-rawwidth=&632& data-rawheight=&59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32&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f0af13a55de44ca9d68f5_r.jpg&&&/figure&文末送出彩蛋:此文所参考所有书目都将在微信后台送出,请先关注微信公众号&strong&八知(bazzhi)&/strong&回复1可得。倘若对西方人视野下的中国政治经济历史感兴趣,请回复2,可得外文书单。&/u&&br&&/p&&br&&br&&p&作者:杨杰
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 八知联合创始人 目前在写《和九个外国室友同居日记》系列&/p&&p&注:笔者读书期间政治上深受施特劳斯派影响,历史上受大历史观影响。仅为一家之言,欢迎探讨。&/p&
前记: 英国脱欧之前,我和欧洲室友Helica进行了一次赌注,一碗鸡汤面。我作为一名欧洲局外人,毫无疑问Helica赢得了赌注。吃面时她又预测了川普的上台,因为金融危机之后美国阶层固化已经不输于欧洲,早已没有了中产阶级。我说,作为一名学政治出身的人,…
&p&作为一名INFP,一个二十来岁,曾经迷茫、焦虑、浮躁、悲观、讨厌自己性格并苦苦纠结于人生的意义等“大哉问”的人,在过去两年读了两百来本书,被许多句子感动,乃至治愈,因而整理部分笔记,罗列出23条。如果你也正迷茫、焦虑、浮躁,希望本文整体“营造”出来的感觉,能够打动你,对你有所帮助。&/p&&p&&br&&/p&&p&0、&/p&&blockquote&&b&你每点下一个赞,我的心上就多开出一朵花来。&br&——Deserts X&/b&&/blockquote&&p&你可知,每一次只收藏而不点赞,都错过了一次使放干货的答主心花怒放的机会。逃...&/p&&p&&br&&/p&&p&1、&/p&&blockquote&我生平最服膺曾文正公两句话,&b&“ 莫问收获,但问耕耘”&/b&。将来成就如何,现在想他则甚?着急他则甚?&b&一面不可骄盈自慢,一面又不可怯懦自馁,尽自己的能力做去,做到哪里是哪里,如此则可以无入而不自得&/b&,而于社会亦总有贡献。我一生学问得力专在此一点,我盼望你们都能应用我这点精神&b&。&/b&&br&&b&——梁启超&/b&&/blockquote&&p&&br&&/p&&p&2、&/p&&blockquote&&b&什么叫做救自己呢?就是忠实自己的感觉,认真做每一件事,不要烦,不要放弃,不要敷衍。哪怕写文章时标点符号弄清楚,不要有错别字——这就是我所谓的自己救自己。我们都得一步一步救自己
。&/b&&br&&b&——陈丹青&/b&&/blockquote&&p&&br&&/p&&p&3、&/p&&blockquote&弟子:我听说狮子在扑向猎物时,不管是一只兔子还是一头象,狮子都全力以赴地投入这一捕获行动,师傅能否告诉我这种力量是什么?&br&师傅:这是真诚之灵,即不欺之力。&br&真诚即不欺,即所谓“显现出一个人的全部内在”,也有称之为“体现在行动中的整个身心”......其中毫无保留,毫无掩饰,毫无虚损。能如此生活,则可谓成一金毛雄狮了这是雄壮、真诚、专心致志之象征了;如此,则是圣人。&br&&b&——卡伦·霍妮《我们内心的冲突》&/b&&/blockquote&&p&浮躁时,多么羡慕这种全力以赴的状态。&/p&&p&&br&&/p&&p&4、&/p&&blockquote&你是这样年轻,一切都在开始,亲爱的先生,&b&我要尽我的所能请求你,对于你心里一切的疑难要多多忍耐,要去爱这些“问题的本身”&/b&,像是爱一间锁闭了的房屋,或是一本用别种文字写成的书。&b&现在你不要去追求那些你还不能得到的答案,因为你还不能在生活里体验到它们。一切都要亲身生活。现在你就在这些问题里“生活”吧。或者,不大注意,渐渐会有那遥远的一天,你生活到了能解答这些问题的境地。&/b&也许你自身内就负有可能性:去组织、去形成一种特别幸福与纯洁的生活方式;你要向那方面修养——但是,无论什么来到,你都要以广大的信任领受;如果它是从你的意志里、从任何一种内身的窘困里产生的,那么你要好好地负担着它,什么也不要憎恶。 &br&&b&——里尔克《给青年诗人的信》&/b&&/blockquote&&p&&br&&/p&&p&5、&/p&&blockquote&“当一个人有所追寻,”悉达多道,“他只会看到他追寻之物。他之所以无所发现、无所获得,是因为他只专注于他所追寻之物,因为他执迷于自己的目标。&b&追寻意味着有了目标,而寻见则意味着自由、包容,摒弃一切目标&/b&。尊贵的人,您也许的确是一位追寻者,由于您的追寻过于急切,您没有看到许多眼前的事实。”&br&&b&——黑塞《悉达多》&/b&&/blockquote&&p&&br&&/p&&p&6、&/p&&blockquote&&b&生命好在无意义,才容得下各自赋予意义。假如生命是有意义的,这个意义却不合我的志趣,那才尴尬狼狈。&/b&&br&&b&——木心&/b&&/blockquote&&p&&br&&/p&&p&7、&/p&&blockquote&&b&我们不应该再问生活的意义是什么,而应该像那些每时每刻被生活质问的人那样去思考自身。生命的意义在每个人,每一天,每一刻都是不同的,所以重要的不是生命意义的普遍性,而是在特定时刻每个人特殊的生命意义&/b&。你不应该追问抽象的生命意义,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生命使命,这个使命是他人无法替代的。&br&意义治疗师关注的是人们一生中必须要面对的所有单个情境中内在和固有的潜在意义。当然并不否定生命作为一个整体的总体意义。类比,我们看一个电影:它由成千上万个镜头组成,每个镜头都有其含义和意义,但是在看完最后一个镜头之前,整个电影的意义是不能确认的。但是,如果我们不能理解每个镜头的意义,那么对整个电影的意义也无法把握。生命的终极意义难道不也是这样吗?&b&只有在濒死之前人们才能揭示生命的全部意义,而这种终极意义也有赖于生命过程中尽其所能地实现每个情境的潜在意义。&/b&&br&&b&人所需要的实际上不是一种无焦虑的状态,而是为了一个有价值的目标所作的努力和斗争,一种自由选择的任务。他所需要的不是不惜一切代价排遣焦虑,而是呼唤一种等待他完成的潜在意义。&/b&&br&人并不是一种物品;物品具有相互决定的特点,但&b&人最终是自我决定的。他最终成为的——在才能和条件限度之内——取决于他自己。&/b&&br&&b&人最终决定着自己的命运。在天赋和环境内,他成为什么是自己决定的结果。人不是简单的活着,而是时时需求对自己的前途做出思考,决定下一刻自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每个人都有随时改变自己决定的自由。&/b&&br&&b&——维克多·弗兰克尔《活出生命的意义》&/b& &/blockquote&&p&&br&&/p&&p&作者是从纳粹集中营幸存下来的,书名虽略显鸡汤,但内容很有启发。&/p&&p&&br&&/p&&p&8、&br&&/p&&blockquote&&b&我们的经历不会决定我们,我们所赋予这些经历的意义才会决定我们。&/b&&br&&b&懒惰是雄心和沮丧相混的一个信号:一个人的野心太大,以至于他看不到任何实现的希望。&/b&&br&&b&——阿德勒《生命对你意味着什么》&/b&&/blockquote&&p&&br&&/p&&p&9、&/p&&blockquote&这种“立命”、“知命”、“正命”都指人对自己命运的决定权和主宰性,而绝非听命、任命、宿命,这也才是“知天”。从而“知天命”、“畏天命”便不释为外在的律令或主宰,而可理解为&b&谨慎敬畏地承担起一切外在的偶然性,“不怨天不尤人”,在经历各种艰难险阻的生活行程中,建立起自己不失其主宰的必然,亦即认同一己的有限,却以此有限来抗阻,来承担,来建立,这也就是“立命”&/b&......总之,认识并安宁于一己存在之有限性,仍强自建立,并不悲观、焦虑,或作徒劳之无限追求。&br&&b&——李泽厚《论语今读》&/b&&/blockquote&&p&&br&&/p&&p&10、 &/p&&blockquote&儒家教导“&b&为而无所求&/b&”。在儒家看来,一个人不可能什么事都不做,因为每人都有应当去做的事情。但他做这些事情时,并不是为了其他的什么目的,一个人做所当做的事情,其价值就在“做”之中,而不在于达到什么外在的结果。&br&&b&——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b&&/blockquote&&p&&br&&/p&&p&孔子“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明知不会成功还是坚持不懈。他尽了自己力之所及,而把事情的成败交付给命,“尽人事听天命”。知命的态度不是认命,觉得什么都无法改变,人力有限而颓废,而是&b&竭尽人力,成败在所不计&/b&。这是真正的“知命”的人生态度。不为外界无法左右的条件而困扰,在某种意义上,就永不失败。在做事、遵行自己的义务时,在道德上就已是完成,而非看所谓的成功或失败。于是人就不必拳拳于个人得失,也不怕失败,就能保持快乐。得之泰然,失之坦然。&/p&&p&&br&&/p&&p&&b&哈维尔&/b&的话与“为而无所求”有相似的含义:&/p&&blockquote&&b&我们坚持一件事情,并不是因为这样做了会有效果,而是坚信,这样做是对的。&/b&&/blockquote&&p&&br&&/p&&p&11、&br&&/p&&blockquote&&b&她只是完全沉浸在此时此刻,所以她既能尽情欢笑,又能从心底感到阴沉沮丧,并且从不控制自己的感情,任其发展罢了。&/b&&br&&b&不管这是高度的智慧还是最简单的天真幼稚,谁能尽情享受瞬间的快乐,谁总是生活在现在,不瞻前顾后,谁懂得这样亲切谨慎地评价路边的每一朵小花,评价每个小小的、嬉戏的瞬间价值,那么生活就不能损害他一丝一毫&/b&。&br&&b&难道我们人活着就是为了消除死亡?不,我们活着,正是为了惧怕死亡,然后又重新爱它,正是由于它的缘故,有时这一点点生活在某一小时会显得如此美妙。&/b&&br&&b&——黑塞《荒原狼》&/b&&/blockquote&&p&&br&&/p&&p&12、&/p&&blockquote&&b&昔者纣为象箸而箕子怖,以为象箸必不加于土铏,必将犀玉之杯;象箸、玉杯必不羹菽藿,则必旄、象、豹胎;旄、象、豹胎必不衣短褐而食于茅屋之下,则锦衣九重,广室高台&/b&。吾畏其卒,故怖其始。居五年,纣为肉圃,设炮烙,登糟丘,临酒池,纣遂以亡。&b&故箕子见象箸以知天下之祸,故曰:“见小曰明。”。&/b&&br&&b&——《韩非子·喻老》&/b&&/blockquote&&p&有一次读到这段话时很感动。这话类似的意思就是,人有了好的钱包就想配好手机,再是好电脑,好衣服,好车好房好妻子好家庭等等。但我想反过来,人会有很多欲望、很多爱好,总是朝三暮四、左顾右盼,而不知道如何变得优秀、怎样改变自己、充实自己。好高骛远之时,其实可以从做好每一件小事入手,坚持认真写好每一个字、背熟每一个单词、多读几页书、多锻炼几分钟等等。当你一点点变好了,会自然而然想要改变其他不良的习惯,再进一步改变更大的习惯与毛病......慢慢就会感到踏实、变得积极,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样子。&br&&/p&&p&&br&&/p&&p&13、&br&&/p&&blockquote&人之能堪受境遇的变衰,也全靠这“渐”的助力。巨富的纨绔子弟因屡次破产而“渐渐”荡尽其家产,变为贫者;贫者只得做佣工,佣工往往变为奴隶,奴隶容易变为无赖,无赖与乞丐相去甚近,乞丐不妨做偷儿……&b&这样的例,在小说中,在实际上,均多得很。 因为其变衰是延长为十年二十年而一步一步地“渐渐”地达到的,在本人不感到甚么强烈的刺激。故虽到了饥寒病苦刑笞交迫的地步,仍是熙熙然贪恋着目前的生的欢喜。假如一位千金之子忽然变了乞丐或偷儿,这人一定愤不欲生了。&/b&&br&&b&——丰子恺《缘缘堂随笔·渐》&/b&&/blockquote&&p&&br&&/p&&p&见惯了“n小时学完XXX”、“21天XXX速成”的我们,是否明白&b&通往人生巅峰的路是一步步走去的;通往堕落的路,亦然。&/b& &/p&&p&&br&&/p&&p&14、&br&&/p&&blockquote&&b&庞杰说:“人是人的未来。”不管人现在看上去是什么样子,他总有个未来要形成,总有个童贞的未来在等待他。&/b&&br&&b&——萨特《存在主义是一种虚无主义》&/b&&/blockquote&&p&&br&&/p&&p&15、&br&&/p&&blockquote&&b&对长远的未来,我有一个很坚定的信念,但是我又必须正视现实的残酷。&/b&&br&&b&——斯托克代尔悖论&/b&&/blockquote&&p&&br&&/p&&p&16、&/p&&blockquote&我想到希望,忽然害怕起来了。闰土要香炉和烛台的时候,我还暗地里笑他,以为他总是崇拜偶像,什么时候都不忘却。&b&现在我所谓希望,不也是我自己手制的偶像么?只是他的愿望切近,我的愿望茫远罢了。&/b&&br&我在朦胧中,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我想:&b&希望本是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b&&br&&b&——鲁迅《故乡》&/b&&/blockquote&&p&&br&&/p&&p&17、&br&&/p&&blockquote&内职业生涯指的是一个人内在的兴趣、禀赋、动机和能力,一般来说它是连续发展着的,绵延在人的一生之中。而外职业生涯包括人的职位、社会角色等,往往会受外部机遇、生存境遇和其他环境因素的影响,所以更容易发生变化和转折。&br&人的许多选择往往是在外职业生涯层面发生的,当我们准备做出这类选择时,可能会因为害怕选错而患得患失,却没有意识到,&b&不管你做了哪个选择,你的某些东西永远不会改变,而最终带着你走向目的地的,可能并不是某一个选择,而是那些你不会改变的东西。&/b&&br&&b&——采铜《精进》&/b&&/blockquote&&p&&br&&/p&&p&18、&/p&&blockquote&&b&当一个人适应了自己的内心世界,并同自己内心保持和谐时,他才能以一种理想的方式去适应外部世界所提出的需求,也同样,只有他适应了外部环境的需求,他才能够适应自己内心的世界,达到一种内心的和谐。&/b&&br&为了使一个人的精神得到健康的发展,就必须&b&给人格的各个方面以均等的机会去实现个性化&/b&。因为如果人格的某一方面被忽略,这个被忽略的方面就会以一种不正常的方式表现自己。某一系统的过分发展会造成一种偏下的人格。试想要是儿童们生活在这样一种环境中,这种环境强调的是传统的行为准则,&b&儿童们在他们不喜欢某种东西时不得不假装喜欢。他受的教育使他不能按自己的方式去思想和行动,而必须按传统的价值观念去思想和行动&/b&,那末,按荣格的话来说,&b&他就会过分发展自己的人格面具。这个人的自觉行为就会显得缺少热情、缺少活力和缺少自发的冲动,以致他根本就是一个面具,一个社会的傀儡。&/b&&br&&b&纯粹因果论的态度很可能使病人产生绝望和自暴自弃的情绪&/b&。因为按照因果论的观点,他无法逃避自己的过去,他被囚禁在往事之中。创伤业已造就,并且很准甚至根本不可能使之得以恢复和痊愈。而&b&目的论的态度则给病人带来希望,给病人带来可以努力为之奋斗的目标。&/b&&br&&b&——霍尔、诺德贝《荣格心理学入门》&/b&&/blockquote&&p&&br&&/p&&p&19、&br&&/p&&blockquote&&b&要保持赤子之心很难,怎么能够一辈子保持赤子之心?&/b&这是人生最大的难题。在这方面我想谈谈我个人的经验。&br&&b&人生道路绝对是坎坷的,会遇到很多外在的黑暗,更可怕的是这些外在的黑暗都会转化为内在的黑暗、内心的黑暗。外在压力大了以后,你就会觉得绝望,觉得人生无意义,这就是内在的黑暗。所以你要不断面对并战胜这两方面的黑暗,就必须唤醒你内心的光明。&/b&&br&我为什么前面强调打好底子?如果你在大学期间没有打好光明的底子,当你遇到外在黑暗和内在黑暗的时候,你心里的光明唤不出来,那你就会被黑暗压跨。&br&我每当遇到外在压力的时候,总是&b&为自己设计一些富有创造性的工作,全身心地投入进去,在这一过程中抵御外在和内在的黑暗&/b&。压力越大,书读得越多,写东西越多,我每一次的精神危机都是这样度过的。&br&&b&——钱理群《二十六篇:和青年朋友谈心》&/b&&/blockquote&&p&&br&&/p&&p&20、&br&&/p&&blockquote&&b&“圣人有所言,有所不言。积善余庆,其所言者也;万事由命不由人,其所不言者也。”&br&&/b& &b&“以不言者为体,以所言者为用,以不言者存诸心,以所言者勉诸身”,这是曾国藩在皈依了天命说后的行事策略,以天命说来排解心中的迷惑愤懑,以天人感应说来激励自己继续奋斗。&/b&&br&&b&——张宏杰《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b& &/blockquote&&p&&br&&/p&&p&21、&/p&&blockquote&我的老师顾随先生说:“&b&我们要以无生的彻悟,来做有生的事业。你才不被这些利害、物质的欲望所迷乱。要以悲观的彻悟,乐观地去工作去生活。&/b&”有的人悲哀,就对于世界都痛恨了,都抱悲观了,也有的人盲目地享乐了。可是,有一些个有修养的人,有情操的人,他们虽然认识了人生的可悲慨的一面。但是,他们也仍然能够看到人世之间可欢喜可赏爱的一面,自其美好者而观之,天地之间有不少美好的事物。&br&&b&——叶嘉莹《唐宋词十七讲》&/b&&/blockquote&&p&&br&&/p&&p&22、&br&&/p&&blockquote&&b&屋外暴风雪&/b&&br&&b&卧房,炉火糖粥&/b&&br&&b&暴风雪,糖粥&/b& &b&因为一个我&/b& &b&所有的幸福&/b& &b&全是这样得来的&/b&&br&&b&——木心《论幸福》&/b& &/blockquote&&p&&br&&/p&&p&23、&/p&&p&100多年前,马克·吐温回首自己的人生,写下这样一段话:&/p&&blockquote&&b&“时光荏苒,生命短暂,别将时间浪费在争吵、道歉、伤心和责备上。用时间去爱吧,哪怕只有一瞬间,也不要辜负。”&/b& &b&There isn't time, so brief is life, for bickerings, apologies, heartburnings, callings to account. There is only time for loving, and but an instant, so tospeak, for that.&/b&&/blockquote&&p&&br&&/p&&p&&br&&/p&&p&&br&&/p&&p&部分内容整理于几篇旧文,详情可见:&br&&/p&&p&&a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from=profile_answer_card& class=&internal&&有哪些打动你的句子和诗句? - Deserts X 的回答 - 知乎&/a&&/p&&p&&a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为什么看过红楼梦,让自己变得越来越消极,生活没了动力? - Deserts X 的回答 - 知乎&/a&&/p&&p&&br&&/p&&p&其他回答:&/p&&p&&a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对你触动最大的一首诗是哪一首? - Deserts X 的回答 - 知乎&/a& &/p&&p&&a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有哪些写雨和雪的诗和句子让你印象深刻? - Deserts X 的回答 - 知乎&/a& &/p&&p&&a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你听过最好听的名字是什么? - Deserts X 的回答 - 知乎&/a& &/p&&p&&a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有哪些只有看了《红楼梦》才懂的笑话? - Deserts X 的回答 - 知乎&/a& &/p&&p&&a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有哪些一出口就会令人惊艳的古文? - Deserts X 的回答 - 知乎&/a&&/p&
作为一名INFP,一个二十来岁,曾经迷茫、焦虑、浮躁、悲观、讨厌自己性格并苦苦纠结于人生的意义等“大哉问”的人,在过去两年读了两百来本书,被许多句子感动,乃至治愈,因而整理部分笔记,罗列出23条。如果你也正迷茫、焦虑、浮躁,希望本文整体“营造”…
&ol&&li&中国人的性情是总喜欢调和折中的,譬如你说,这屋子太暗,须在这里开一个窗,大家一定不允许的。但如果你主张拆掉屋顶他们就来调和,愿意开窗了。&/li&&li&勇者愤怒,抽刃向更强者;怯者愤怒,却抽刃向更弱者。&/li&&li&面具戴太久,就会长到脸上,再想揭下来,除非伤筋动骨扒皮。&/li&&li&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li&&li&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li&&li&我之所谓生存,并不是苟活,所谓温饱,不是奢侈,所谓发展,也不是放纵。&/li&&li&人生最苦痛的是梦醒了无路可走。做梦的人是幸福的;倘没有看出可走的路,最要紧的是不要去惊醒他。&/li&&li&在人人说假话的年代讲真话;在人人麻木的年代拥有充实的心灵。&/li&&li&有时也觉得宽恕是美德,但立刻也疑心这话是怯汉所发明,因为他没有报复的勇气;或者倒是卑怯的坏人所创造,因为他贻害于人而怕人来报复,便骗以宽恕的美名。&/li&&li&做奴隶虽然不幸,但并不可怕,因为知道挣扎,毕竟还有挣脱的希望;若是从奴隶生活中寻出美来,赞叹、陶醉,就是万劫不复的奴才了。&/li&&li&生命是以时间为单位的,浪费别人的时间等于谋财害命;浪费自己的时间,等于慢性自杀。&/li&&li&苛求君子,宽纵小人,自以为明察秋毫,而实则反助小人张目。&/li&&li&一向就少有失败的英雄,少有韧性的反抗,少有敢单身鏖战的武人,少有敢抚哭叛徒的吊客;见胜兆则纷纷聚集,见败兆则纷纷逃亡。&/li&&li&“活无常”和“死有分“,合起来是人生的象征。&/li&&li&伟大的心胸,应该表现出这样的气概——用笑脸来迎接悲惨的厄运,用百倍的勇气来应付一切的不幸。&/li&&/ol&
中国人的性情是总喜欢调和折中的,譬如你说,这屋子太暗,须在这里开一个窗,大家一定不允许的。但如果你主张拆掉屋顶他们就来调和,愿意开窗了。勇者愤怒,抽刃向更强者;怯者愤怒,却抽刃向更弱者。面具戴太久,就会长到脸上,再想揭下来,除非伤筋动骨扒…
前几天,我辅导的华人妹纸,刚刚出国两年,不满10岁的小女孩把成绩单拿回家给我看,居然好几个科目都是10分。粗略这么一算,妹纸在巴掌大的这块区属教会学校小学部才上了一年级,二年级,只用了短短两年,从最开始的各种懵逼,看不懂,听不懂,到现在已经完全接受了外语的指令,能够独立自主地完成家庭作业了,这学期考试,语言(语文),数学,英语都是10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要差一些,大概8,9分。&br&&br&比她大很多的哥哥,大概读初四,过来得晚,语言要差一些,融入要慢一些,开学一个月来,慢慢摸索到了学习和考核的办法,正在努力和痛苦地适应。&br&&br&&figure&&im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960& src=&https://pic4.zhimg.com/v2-174d96fcf719bd660773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174d96fcf719bd660773_r.jpg&&&/figure&&br&&br&翻开他们的教材,作为一个博士家教,我也感到些许吃力,即便是初四放牛班的教材,也是剑桥运来的,还不要说数理化,单单是技术,工商管理,社会科学,宗教这几门课,就够我喝一壶。今天下午,我一面帮少爷整理他的笔记,一边在想,哪个傻缺才在说外国的教育是素质教育,而素质教育非常简单——&br&&br&这个星期少爷的社科的作业里面有几道题令我记忆犹新——&br&1.对比十八世纪的英国地图和今天的英国地图,谈一谈其中的主要变化和原因。&br&2. 读卢梭的《社会契约论》,谈一谈你的看法——政府应该建立在怎样的基础之上?&br&3. 上网查华盛顿的生平纪年,把他的生卒年月,成长经历,从戎,从政的大事件列成一张表。谈一谈你自己对他的评价。&br&&br&然后是语言(语文),第二单元的文化知识部分——总结浪漫主义的起源和定义,艺术表现形式,诗歌,戏剧,绘画的主要特征和代表作家,作品。&br&&br&还有几道《技术》题,这大概是放牛班专门为考不上高中的孩子准备的专业——&br&1. 如今一个针尖上最多可以容纳多少晶体管?&br&2. 史前时代具体是从什么时期到什么时期,这个时期人类的生产工具是什么?&br&然后翻开教材后面——&br&电路,电话,电表,卫星电视,路由器的原理,操作,安装,调节,使用......&br&&br&这些教材,课文,题目,看起来一点都不寓教于乐,一点都不浪,和我们当年初高中,高考的形式或许有区别,内容大概都差不多。&br&&br&所以当我每次看到他们的教材,课程的时候,都会比较分裂。一方面会想——&br&少爷诶,你以后长大了接你爹的店,好好当个翘脚老板得了诶,在这里读什么书?说实话上层建筑的东西有时候变现是很难的,这些中世纪的雕塑,古罗马的浴池,巴尔扎克的小说真的帮你挣不到什么钱,而那些家电,摩托车维修技巧,又有点太不符合你的身份......&br&&br&一方面我又会想——&br&如果少爷真的接受了完全西化的教育,今后和一个参加过高考的“战士”相比,究竟是狼,还是羊?&br&&br&然而无论是少爷,还是他爹妈,还是全家,困难再大,买书再贵(每本书都是书店订的,平均25欧元一本),语言再不通(才过来读了一年语言),却坚决要求他一定要读高中,考大学。&br&&br&陪太子攻书,读着读着,我也开始渐渐去了解国外教育,进行东西方比较。&br&&br&由于语言不通,刚刚出来的孩子读初四很痛苦,考试经常交白卷,我一度很担心作为一个语言不通的中国人,在班上被老师歧视,被同学欺负。然而少爷却告诉我说他有信心读下来,因为老师对他还算好,同学平时也尽量帮他。每次考试之前老师会总结,每单元结束以后都有考试,全年成绩一大半看出勤,签到,态度,课堂表现,而剩下的是各科考试加起来的平均值。每一次,只要按老师要求的复习了,少爷就能勉强回答一些,而只要他回答,哪怕是一道题,老师都会拍着他的肩膀,非常热情地鼓励。也就是说,能不能毕业,以及对一个孩子吸收知识的评价,不是依靠一次终极pk式的大考,也不是看老师是否精心栽培,而是看他长期,持续的努力学习的态度。&br&&br&总感觉,欧美的教育,是一种可以用钱购买到的公平而优质的服务,是在衣食无忧的条件下以充足的人文关怀启发和教化一个人,使之继承人类社会的文明,掌握基本的生存和交流技能。而中国的教育,是在物资紧缺,信息极其不对等,资源极端不均衡,甚至阶级分化极其严重的情况下,按照极其残酷的模式筛选优秀的竞争武器,用流水线填鸭的方式制造生产工具。很明显,一个是在熏陶悠闲而自由的野马,一个是在培养高服从性的饿狼。&br&&br&带了四年的研究生,两年的华人小孩,有些时候我也在想,相比中国,西方的基础教育很弱,你看他们的那个数学.....大学教授算个1000以内的加减乘除,还要按计算器,十进制的加乘公式,都要让整个班喝一壶,抓耳挠腮一节课。而我们的但凡是经历了高考的人,在适应性,服从性,理解能力,模仿能力,应试能力方面,都是个顶个的强。然而为什么得诺奖的,创业的,走在行业前沿的,当老板的,潇洒的,快活的大都是老外,刷试管的,打工的,猝死的,蚁族的,苟且的,大都是中国人? 为什么几百年来在世界上刷新我们对某个领域认识,引领潮流,掀起头脑风暴的,都是外国人,我们始终在追赶和模仿?&br&&br&如今很多人一说到中国的教育,无非是老师学生,社会家长,教纲教材,中国外国,素质应试,理论实践.....老生常谈,无限循环。很不幸,很少有人关注万物的本质——真正的教育是一种高投入,慢回报的事业,而不是一种牟利的产业,当你用一个本来需要砸钱的东西来疯狂捞钱的时候,就要坏事。&br&&br&我的很多亲戚都从事教育工作——小学的教师,中学的校长,大学的院长,教育行政机构的官员......我从小应该就算是在教师堆里长大,耳濡目染。&br&&br&我自己,做过中国大学教师,培训机构讲师,在外国带过研究生,做过小孩家教......大概这辈子老天爷就是要让我来体验,观察,比较,研究教育这个事业的。&br&&br&解放前,外婆是小学语文教师,那时候也没什么普九,义务教育,也没什么十一五教材,我只知道,老妈,姨妈,舅舅们从小被教育要知书达理,大概因为如此,家里出了很多“知识分子”。小时候,我还是很为这个感到骄傲,书香门第,彬彬有礼,仿佛是很有尊严的事情,但是当自己真正成为一名“人民教师”,才真正体验到很多尴尬,心酸和无奈。&br&&br&今天,中国一个城市小学老师,工资三四千,如果遇到省会城市重点小学班主任,五六千?七八千?我的同学在一个重点小学当班主任,一个月工资加外水,要拿一两万。教英语,语文,数学的,家里开着补习班,一个班五六个孩子,一次课人头怎么也得一两百。一周随随便便就进账三四千。一个老师,当你忙着开班补课挣外块的时候,你还有心思对你一个班的学生负责么?你还有心思对你的本职工作上心么,这难道不算是一种职业腐败么?而那些不在这些机要口岸的偏远山区的老师,一个月能拿多少?&br&&br&我原来读的高中是所谓的重点高中,教得好的那些老师,不得不承认上课确实讲得好,然而教育资源是有限的啊,一节课就只有40分钟啊,面对参差不齐的学生,老师口水讲干了时间也不够每个人分啊!学校要报功,主管部门要业绩,你老师私底下给学生开小灶,校长不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难道还真去抓?抓到了你把他关起来?枪毙了?相比自动起提高学生成绩,提高老师待遇,提高升学率的巨大诱惑,能有什么好处?&br&&br&从这一点上能看出什么?教育资源分配不均,供需失衡,市场畸形,才会导致国家给你安排的课弄不好,补课补习大行其道!中国人现在兜里不缺钱,或者说任何人有几个骚钱,可以节约到饭都不吃,但是一说到子女的教育,就是砸锅卖铁,也一定能像天女散花一样的撒,只是,这样的钱花到了刀刃上吗?花得对吗?大家一方面花了极高的择校费,赞助费,打通关系把子女送进所谓的名校,重点,甚至国内不行还要送出国外,一方面还要花极高的补课费送子女去各种补习,然而人家那些鞋都穿不起的贫困山区里的小孩半截铅笔依然还是要考清华北大。这说明什么?说明官家认可的大锅饭搞得很烂!消费者没有安全感,才会对市场化的教育趋之若鹜。与其这样你何必又当婊子又立牌坊,靠福利搞不好公平,优质的教育,你却还指望这畸形的教育能最大限度的维护社会的公平,人的尊严,岂不是痴人说梦。&br&&br&父亲年轻的时候经常出差,搞普九。为了这个他跑遍了全省所有的市,县,乡,那个村落里有一个学校的操场上飘着多少面红旗,他都记得清清楚楚。联合国曾经还专门奖励过他们一辆丰田面包用来跑农村,车门上印着教科文组织的蓝色徽章。有时候他会带着我跟他去“见世面”,记得最早他们有一辆老伏尔加轿车,我在上面坐一路吐一路。有一年春节,父亲写完会议报告,吁了口气,说终于可以休息两天了,刚刚躺下,接到电话,披起衣服就往外跑,原来是一个村小课间操发生踩踏事故,两个学生在狭窄的走廊里被活活踩死......校长想大事化小,结果家长闹起来......当时很多家长不愿意把小孩送到学校去读书,在家里算是生产力,政府再补贴,再鼓励,再教育,学生送到学校还要花钱,所以借此就闹,父亲他们于是必须立刻去处理,去安抚,去讲政策,讲道理。而每次他们到基层,看到当地的老师,校长,都特别心寒......有些老教师,在一个村小干了一辈子,一个月几十块钱,身上一件烂西装,一双破胶鞋,白天上课,晚上回家劈柴做饭,睡在蚊蝇肆虐的油毡棚子里......&br&&br&当有些所谓的人民公仆搞个什么台面的时候,可能一顿饭就是一个乡村教师一年的伙食钱,所以说今天ff反得好,那些尸位素餐,对人民敲骨吸髓的官僚就是该被打入十八层地狱永世不得超生!&br&&br&在幅员辽阔的西部贫困地区,这样的景象并不少见,和城市里的“教育产业”形成鲜明对比,我父亲有个同事,喜欢搞点摄影,军转干部出身,每次出差,遇到条件差的老师,都会把身上的钱掏给他们,手机摸出来送给他们......真的是看不下去,于心不忍。&br&&br&一碗水,分给了这里,就不能分给那里,中国十多亿人,国家要强大,每个的子女当然最好都要接受教育。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中国拿有限的资源培养出了能够马上投入经济建设的大量人才,已经实属不易。你要要求这些人才成长得有多舒服,心理生理有多健康,恐怕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比较天真。同样,有这样的刚需,尤其是对技术人才的刚需,那么站在供给那一头的资本家们,自然会迅速露出丑恶的嘴脸,那么各种怪现象也就顺理成章了。&br&&br&小学班里同学的爹,财政厅的,家里买了一套房又一套,高中同学的爹,电视台的,全家移民国外。老爹每天忙着上山下乡,家里就国家分的那套公寓,说实话,不要说老师了,教育行政官员的薪水,你要是奉公守法,那都是捉襟见肘的。我小时候是被穷怕了穷得骨子里有了仇恨的,父母节俭到一滴油一颗米都要斤斤计较,作为省会城市的孩子,我到高中之前都没穿过一件带logo的名牌。父亲常常自嘲说,人家经济金融建筑能源是给国家挣钱的,我们教科文卫是给国家花钱的,拿人就嘴软,哪好意思狮子大开口,老老实实夹着尾巴做人......可是,该投入的东西本来就需要投入资本,省怎么省得出质量来?&br&&p&钱钟书曾经说过,“大抵学问是荒江野老屋中二三素心人商量培养之事,朝市之显学必成俗学。”&/p&&p&要成为大师口中荒江野老屋中的素心人,真是需要相当的魄力和资本的。嘿,我说的是素心人,个别小朋友若是联想到了某些不良影片上的“素人”,就真的应该去面壁思过。&/p&&p&当我读博士一年级的时候,绝不会想到,我们那笑容可掬的导师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电影狂魔。无论刮风下雨,每周都要邀请大家去参加一个课外活动——到放映厅欣赏一部由他精选的电影。在我多年的留学生涯中,这可要算是一段奇妙的经历。&/p&&p&穿过各种走廊和通道,坐电梯降到地下室,颇有一种特工前往军情六处的秘密基地参加会议的感觉。人们在人来人往的走廊上挑一个不起眼的地方集合等待,热情寒暄,摩拳擦掌,仿佛马上就要一起去干什么坏事。终于,教工前来,夸张地掏出一大串钥匙,找了半天来,捅开一扇蓝色的铁门,里面竟别有洞天——巨大的帷幕,舒适的沙发,要是再添几个叫卖可乐和爆米花的小贩,俨然就成了一座高级影院。&/p&&p&老爷子打个响指,长臂一挥,潇洒地把磁碟递给楼上的放映员调整和准备,然后就靠在前排座位上,开始滔滔不绝地向我们介绍关于这个作品的时代背景、导演、演员、剧情、精彩看点等信息。他的选材非常广泛,不仅仅有新片,还有一九三几年的老片,甚至默片;不仅仅有外国大片,还有很多中国导演,甚至冷门导演的作品;不仅仅有正儿八经的主旋律大作,也有少儿不宜的小清新佳片;他的观影介绍也非常专业,不是拿着影片简介照本宣科,也完全不同于一般的娱乐或商业化宣传,所以常常会刷新我们肤浅的认识。比如,看《巴尔扎克与小裁缝》,他会告诉我们,整个故事的剧情有古希腊皮格马利翁神话的影子;看《谍网迷魂》,他会向我们解释,刻板印象是如何被政治操纵摆布,再通过媒体宣传演变为偏见甚至歧视。看《红气球》,他会让我们去联想每一帧画面中所表达的隐喻;看《母亲》,他会联想到埃德加·莫兰的复杂性研究和巴赫金“狂欢”理论。每次看到教学楼里张贴出来的影展海报,不管我曾经看没看过,我都会煞有介事地默念它的名字,然后一本正经地嘀咕:“宝贝儿,你就要有新名字和新观众了!”&/p&&p&最开始,不少人都是为了混学分,拍马屁才勉为其难地前往的,因为如此专业的电影鉴赏和讨论如同阳春白雪,自然曲高和寡,并且和大家的专业研究领域可以产生交集,也可能毫不想干。但一群高学历的人精个个心知肚明:“毕竟是老板组织的活动嘛,多露面,总是有好处的。” 就这样,日复一日,一群一说到电影,就想到消遣娱乐,就只知道为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威尔·史密斯、尼古拉斯·凯奇、汤姆·克鲁斯、裘德·洛、约翰尼·德普、奥黛丽·赫本、娜塔丽·波特曼、安妮·海瑟薇等明星大腕狂热尖叫的外行粉丝,也渐渐认识了弗里茨·朗、罗伯托·罗西里尼、费德里科·费里尼、布赖恩.德.帕尔马、比利·怀尔德、艾尔伯特·拉摩里斯、让·吕克·戈达尔......慢慢开始学会站在另一个层次上,细细品味每一个作品所带来的额外惊喜和独特快感。&/p&&p&学校里有很多学术明星,也有很多政教能手,而我这位导师,却是个从不沽名钓誉,一心钻研,博闻强识的大爷,同时又是个热情似火的话唠,对任何事情,都有自己很独特的见解,话题一旦展开就滔滔不绝。我们经常跟随着他,稍稍一聊就度过整个下午,不到学校关门清场,都不好意思擅自提前离开,课业和工作繁忙的时候,甚至多少还是有些不自在——不参与则缺乏互动,参与则太耗时间,而且不说话就格格不入,话说少了怕尴尬,说多了怕露馅,颇有一种伴君如伴虎的感觉。&/p&&p&就这样,读书,写作,看电影,两三年一晃而过,并没有人天天盯着我们值班,轮岗,泡图书馆,刷试管,写作业,只是偶尔也会组织学习讨论亚里士多德、尼采、马克思·韦伯、麦克卢汉、莱考夫等学术泰斗的著作和理论。天长日久,总会有人疑惑和抱怨:“现在学这么多对于今后升官发财毫无帮助的理论,究竟有什么用?甚至有人在课堂上当众把这个问题提了出来。&/p&&p&正在滔滔不绝传道授业的导师顷刻间满脸通红,沉默了小半天,只能勉强挤出一丝微笑,平静地回答:“做人可不能这么现实!”&/p&&p&导师有一个习惯,每一次放映电影,他都会认真找到原版海报,送到文印室打印出来,然后张贴在学校各处。观影结束后,又郑重地把多余的海报送给学生们,留下他最喜爱的,贴在自己办公室的墙壁上。有一次,我前往他办公室咨询,看到满墙壁的海报,非常震撼,更震撼的是,其中一张下面印着影展的日期,分明是二零零三年,也就是说,老爷子一个人组织的这场课外影展,至少已经拥有十多年的传统了。我很难去想象,在这多年中,无论风吹雨打,人多人少,他是怎样坚持下来,人多的时候,面对一个班的观众尚且还好,人少的时候,面对一两个观众,会不会尴尬得斗地主?&/p&&p&随着研究的深入,难度的加大,面对未知的挑战和清苦的生活,一些人坚持不住了,开始心猿意马,东张西望,一向宽进严出的西方高等学府有自己严格的规矩,终于,不能按要求完成学业的人无法通过年度评审,面临淘汰。一个班上,走的走,留的留,有人结婚生子,有人就业创业,有人潜心苦读,最后留下来坚持苦修的,并不是多数。&/p&&p&世界那么小,分别之后,又总会在不同的时间与场合再度相聚,大家所关心的问题,渐渐有了区别,有的人热衷于交流哪里的衣服在打折,哪里的奢侈品又出了新款,哪里的餐厅更好吃;有的人滔滔不绝地谈论娱乐八卦,小道消息;有的人牵挂在某一单生意里别人占了自己多少便宜,自由又占了别人多少便宜;也有的人关心世界是如何运行,我们怎样认识自己,在有生之年,应该怎样和混沌宇宙和谐共生,智慧精致地活出点新意。&/p&&p&越来越强烈地感到,每天都在忙忙碌碌,追求物质,汲汲于生或是汲汲于死的人们,大多都掩饰不住愈发强烈的饥渴,迷惘和焦虑,逐渐作茧自缚,身陷困窘,只有依靠外在、物质、现实的刺激,才能重新快乐起来,终其一生都在物欲缱绻中,不能自拔。而那些多年来通过读书明理形成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也正在悄悄滋润着另一些并不光鲜奢华的简单生命。&/p&&p&当我们每接近真理一步,享受它们带来的温暖,享受着专业领域内那些脍炙人口的典故,比如阿兰图灵的自行车链条、福柯的烟斗、薛定谔的猫......就仿佛掌握了一种召之即来,挥之即去,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快乐的源泉,这是独一无二,仅凭智慧才能获得的奢侈的权力,是深藏内心,永远不会被剥夺的宝贵物产。就好像《肖申克的救赎里》里,在安迪脑海中回荡的莫扎特的乐曲。&/p&&p&在一些人看来,像我导师这一类的学者们追求的或许是虚无缥缈的东西,我不知道在他的熏陶下大家最终会不会变成不食人间烟火的怪咖,不过,在这漫漫求知路上,能够一次次体会真理带来的干净纯粹的快乐,我已心满意足。原来自己和别人脑子里可以掀起高潮的地方,其实到死都开发不尽。很多人糊里糊涂,自以为是了一生,最终却都没有打开通往精神的极乐世界的大门。&/p&有多少人是真心在对待教育,真心在学习呢?不错,有少数科学家,企业家,确实是有本事的,然而大多芸芸众生因为我们苟且而功利的教育,将一辈子苟且而功利——考证,混工作,寥寥一生......就这样的素质的所谓的人才聚集在一起,除了人多暖和以外,能够创造出福特、微软、苹果、波音、松下、奔驰、三星这样的企业么?&br&&br&中国教育有问题吗?问题在哪里?&br&大概就在于大家都很穷,很饥饿,而教育偏偏又是一个讲究体面的事,学习的人忙着混个学历变现,教书的人忙着把知识变现,搞行政的忙着把指标和口号变现,这样下去的最终结局还会好么?&br&&br&中国现在的很多大学,完全是为了赚钱而存在的,一个专业只要听起来能赚钱,我们就把它开发烂,老师算什么?校舍算什么?文凭又算什么?人傻,钱多,速来,不管有没有本事,不管四年学没学到知识,就是花钱买一张纸贴脸上说明自己可以找工作而已!&br&&br&所以,中国现在很多大学毕业生,独立思辨的能力之低下,不要说思辨,就连基本生存所需要的技能几乎都没有,到了社会上基本上全部要重新学,令人发指!这样除了找老妈老爹要钱,除了刷手机,除了人云亦云,连衣服都不会洗,饭都不会做的小公主小王子对于社会来讲有什么价值?这就是我们的填鸭式的集团化的教育培养出来的低劣的复制品,与其说是复制品,不如说是牺牲品!然而就是他们,并没有任何错,他们从幼儿园就被押上了战场,牺牲了童年,童真和全部的快乐和自由,一生努力,谁知道自己像饿狼一样奋斗,最后只不过是荒谬的悲剧。&br&&br&中国的教育需要什么?&br&大概是很多很多的钱,以及很多很多不愿意向钱看齐的有尊严,有自由,有性格的人吧。&br&&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4ebbbd31eb96a2ad574ebff15f90f2d8_b.jpg& data-rawwidth=&650& data-rawheight=&38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5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4ebbbd31eb96a2ad574ebff15f90f2d8_r.jpg&&&/figure&&br&&br&最后,你们要的惊喜和观点:&br&&br&1. 教师应纳入公务员系统,给予公务员待遇。所谓公务员待遇并不是指要给多高的工资,但一定要公平,稳定,有尊严。就连二狗子都要配一身带刺的皮上街耀武扬威,老师凭什么要安于清苦的臭老九的日子?同时,按照公务员纪检规则加以约束。教育行业反腐,严惩职业腐败。在职教师补课,一经举报查实,立刻解聘,管理部门连坐。你要在国家的学校里教课你就专心干本职工作,你要嫌公立学校给得少你可以去私立学校和培训机构,但是你如果要想脚踏两只船,对不起!&br&&br&2. 如果要公有化,公立优先,那就应该加大财政投入,增加教师福利,建设更多学校,是建设更多的学校,不是建设更多的全世界超一流超大规模巨无霸怪物学校,同医改!教师要体面,要有尊严,上课的老师就要拿钱,什么辅导员什么的,靠边站,老师上得好,学生欢迎,优秀率高,就要多拿钱!这是教师的神圣权利不可侵犯!几年前我一个朋友在某系统,全国的资源都给他们占尽,全国的市场都被他们垄断,那帮人一个月几千上万,出个门越野车伺候着,各种福利发着,天天五粮液当水喝,还叫穷,叫苦,吐槽,骂娘。金融能源建筑通讯行业可以公开腐败,教师,作为灵魂的工程师,只能偷偷摸摸开小班补贴生活,这实在是莫大的讽刺。都是为人民服务,凭什么就要厚此薄彼?&br&&br&3. 如果要公有化,应该提倡均衡发展,缩小城乡差距,城市里重点小学一个操场几百万,个个眼镜蛇各种巧取豪夺一个月一两万,农村里一个好老师鞋都穿不起,哪里有公平?现在就不该搞什么重点,城乡的区别,那是以前,改革开放初期,需要一部分人先富起来,需要领头羊,现在差距这么大,需要均贫富!&br&&br&4. 如果以上两条根本做不到,那就不要占着茅坑不拉屎,就应该让教育市场自由化,政策说了不算,就让资本和市场来说了算!以前的所谓市场化,打着兴教育的旗号捞钱,一个大学的大门几百万,铺个操场几百万,有没有必要?出个国也好,考个证也好,学个知识也罢,那些金山银山堆成的公立大学教出来一大堆瘟症,而新东方,英孚这些补课班,培训机构一补立刻见效,那tmd还要你公立废物学校干嘛?公立学校现在可不是不收钱,读个重点学校,一个学生书本费几十上百的交,以前择校费,赞助费几万几十万的交,钱都到哪里去了?钱都用来养大师,提高教师待遇,兴建学校了吗?没有,钱都到某些脑满肥肠的人的肚子里去了!钱都拿给他们搞面子工程了!难道现在我们搞经济建设搞了这么多年,比民国时期还穷?鲁迅,胡适,梁思成当年一个月拿多少?现在的大学教授一个月拿多少?人多了就要贬值?人多了市场还大呢!那么多人的钱到哪里去了?&br&&br&5. 成立教师职业公会,教育教学的事该由专业的行业工会,教师,专家来指导,自我监督,自我约束,如同国外的影评人协会,记者职业工会,并按照共和国法律实际操作,而不该由某些外行行政人员瞎查手乱搞实验,朝令夕改,朝三暮四。教师只像学生低头,不该向领导大人低头。&br&&br&6. 保留基础教育的优良传统,重点整改大学教育,严进严出。教授不好好上课忙着捞钱,学生一进大学校园不是被考证目标给压着就是忙着挣钱,谈恋爱,打游戏,读了十多年书,智力达到顶峰,最该学本事开发智力的阶段,开始名正言顺地荒废!产业化高等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拿到社会上居然还要重新学习,不是垃圾是什么?&br&&br&7. 重视职业教育,打破封建传统,产业工人的地位应当与本科生地位一致,这个在文凭上,社会认可度,就业单位态度,待遇薪水上应当予以体现。一个废物本科毕业生比起布鲁弗莱的熟练挖掘机驾驶员那就是垃圾,不能因为有张纸就洋洋得意高高在上天天名正言顺地混吃等死。&br&&br&8.取缔名不副实的大四实习。真正把企业引入校园,不是等到大三大四了来搞形式主义,大一大二就要建立档案给企业,实习课程应该专业化,企业应该派人到学校里,把宣传企业文化,普及工作知识当作一门课来教。用人企业不是通过大四几个月派几个傻逼HR搞一下校园招聘会走走形式,他们的hr大一开学就该给学校保持联系,观察跟踪自己需要的人才和苗子,自己考核这些人才,而不是傻逼辅导员凭关系和感觉推荐。&br&&br&9. 对学校,教师的评价,不参考官方钦赐的这些重点,优秀,先进......按照中国人的习惯,这些东西十个里面有九个都是刷出来的,都是领导说了算的。要么不评,要评就该让学生,家长,市场来评,来自由选择。谁也别为难谁,谁也别将就谁。&br&&br&10. 把所有说“这个问题很复杂,中国很大,你不懂,慢慢来”的人都拉黑。对于他们而言,所有一切问题都可以用这一句话敷衍了事。&br&&br&&br&&a href=&https://www.zhihu.com/people/zeng-kai-87/activities& class=&internal&&Hannibal Lecter - 知乎&/a&&br&&a href=&https://zhuanlan.zhihu.com/TheWorldOutside& class=&internal&&知乎专栏&/a&
前几天,我辅导的华人妹纸,刚刚出国两年,不满10岁的小女孩把成绩单拿回家给我看,居然好几个科目都是10分。粗略这么一算,妹纸在巴掌大的这块区属教会学校小学部才上了一年级,二年级,只用了短短两年,从最开始的各种懵逼,看不懂,听不懂,到现在已经完…
&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813547acb28_b.jpg& data-rawwidth=&511& data-rawheight=&37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11&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813547acb28_r.jpg&&&/figure&&p&&b&更新:更改智能LV2的定义。&/b&&/p&&br&&br&&figure&}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一本好书对人的影响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