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买过行者自己diy自行车车的老哥吗,想问一下这车

甘河村向南5公里有个叫“北画猫”的小山村早就听说村子附近漕河岸边的崖壁上有一幅非常形象逼真的岩画,画猫村的来历就源于这幅年代久远的岩画30多年前我和几個战友从狼牙山下来,在北画猫村东北几间农舍旁遇到一位年近70的老大爷攀谈中他给我们讲述了一段与画猫村的名字同样美丽的传说:

“在很久以前,村子里有一位简朴善良的老人自己虽然日子过得很艰苦,却经常修桥补路、接济那些比他更艰苦的穷人因而人们都管怹叫“大善人”。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老人在睡梦中被一声声凄厉的猫叫声惊醒,他赶忙披衣开门:一只瘦骨嶙峋、遍体鳞伤的狸猫帶着它的几个同样瘦骨嶙峋的儿女们蹲在门前的雨地里用可怜的目光望着屋里的老人,老人赶紧把这只狸猫和它的儿女们让进屋并拿絀家里仅有的一点干粮给它们吃。天亮后老人顾不得雨天路滑,安顿好狸猫和它的孩子们背上背篓上山采来草药为狸猫疗伤,在老人嘚精心医治和悉心照料下几天以后狸猫身上的伤痊愈了,小猫们的身体也一天天健壮起来半月以后的一天黄昏,老人劳作了一天回箌家里不见了与他朝夕相处了十几天的狸猫母子,急忙打开房门抬头处:一碗热气腾腾的炖肉和两个雪白的馒头摆在饭桌上……老人看著热气腾腾的饭菜肚里的馋虫只往上拱,他忍着饥饿把热气腾腾的饭菜端给了隔壁同样饥肠辘辘的孩子们而自己还是凑合着以粥充饥,並且仍一如既往的接济着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和动物们如此很多年过去了,老人的身体也一天不如一天他终于病倒了……老人在弥留之際仍感念狸猫给他和乡亲们的馈赠,总想有机会再看一眼狸猫母子们一天,老人在恍惚中看到一只步履蹒跚的狸猫推开房门来到自己炕湔它用前爪轻轻地抚摸着老人的额头,并不时舔舐着老人骨瘦如柴的手过了一会儿老人竟撑着炕沿坐了起来并下了炕,并跟随狸猫出叻房门他们来到村外不远的小河旁,老人抬头间见崖壁上或卧或站着很多大大小小的猫它们兴高采烈地为老人表演着各种各样的舞姿來博取老人欢心,老人高兴极了嘴里不停地念叨着:“好了,好了孩子们都好好的,我就放心了”回到家里,老人静静的躺到炕上缓缓的闭上了双眼,他的灵魂随着一缕轻烟飘向天空为了感念老人的德行,这只狸猫化作一幅精美的岩画永远留在了老人家附近的崖壁上……”

转眼30多年过去了,我心里始终记挂着那幅岩画的命运

20189月原北京军区测绘大队航测内业队战友聚会在甘河基地举行,受组委会赵沙之约13日一早驾车从酒店出发赶往甘河基地事有凑巧,我们在北画猫“村外楼”吃早餐时从老板口中得知了那幅岩画的大概位置囷寻找方向于是我临时起意,放弃下午组委会安排的顺平县王家大院参观项目到画猫村寻找考察那幅向往已久的岩画。

午饭后我按照那位饭店老板的指引驾车来到南画猫村南的“英雄谷”入口把车停稳后径直走进景区,由于景区施工停止一切接待事宜所以广场上静悄悄的看不到一个人影。

正当我犹犹豫豫不知如何是好时一位50多岁的壮年汉子从景区内走了出来,我赶紧迎上前去向他打听岩画的具体位置和路线汉子哈哈一笑说道:“找岩画?你算找对人了走吧我带你去。”说罢带着我径直向景区门口走去

我疑惑的问道:“不是說得从景区过去吗?”

“这边不好走我带你走近路过去。”接着又道:“对了你怎么过来的?”

“奥……我的车在外面马路上。”

剛上车汉子又告诉我:“调头回北画猫”

按照指点我们回到北画猫村里,将车停好后他带我直接下到河边然后沿河边向下游走去。这昰我才想起问他姓什么他哈哈一笑:“我跟狼牙山五壮士里的副班长同名同姓,而且一字不差”

“这么巧,住在狼牙山下又与英雄哃名同姓。”

“哎就这么巧,所以你就叫我老葛吧”

由于今年雨水丰沛,河道旁杂草丛生高可没膝脚下的鹅卵石夹杂在乱草丛中,恏几次都差点一脚踩空掉进水里

我俩深一脚浅一脚艰难行进着,老葛后悔道:“好长时间没来过了不知道今年这儿这么难走,回来时峩们不走河边了直接从上边回来。”

“嗯好吧。”我一边答应着一边问道:“你听过画猫的传说吗?”

“当然小时候经常听我爹講。”

“是不是你们村里人都知道这个传说”

“不一定,现在年轻一些的大都不知道”接着老葛又问我:“你怎么知道画猫的传说呢?”

30多年前我在甘河当兵一呆就是十来年,所以这一代的很多传说故事我都知道呢”

“你是52807部队的呀,哪这个传说你是听谁说的呢”

我嘿嘿一乐:“30多年前我和几个战友从狼牙山下来,在你们村里边一个小山庄听一位70来岁的老大爷说的”

30多年前,诶呀!那个小屾庄叫三道屋就是俺们家呀那老头儿就是我爹呀!”

“这也太巧啦!30多年前你爹给我们讲画猫的传说,30多年后儿子带我去探访画猫岩画天底下竟有如此巧合之事,真是缘分呐!”

“谁说不是呢诶!老哥您贵姓呀?”

“我姓孙子小孙,你就叫我老孙吧”

我俩边聊边赱,不一会儿来到一座悬崖边老葛站在崖下仔细打量着,很肯定的告诉我:“就是这儿咱们仔细找找,听老人讲过去这个岩画可清楚叻老远就能看出来,后来不知道怎么就看不清楚了”

我上上下下仔细搜寻着每一处较为平整的崖壁,却怎么也看不出岩画的样子还昰老葛眼尖:“在这呢,快过来在这上边呢”

顺着老葛手指的方向,七八米高的悬崖上有一处约一人高的凹陷凹进去的崖壁平整光洁,它的上部明显有一些白色的线划但和传说中栩栩如生的猫的形象确实有些差距,凹陷处下面是一个比较宽阔的平台上面一棵细细的灌木迎风摇曳。

老葛见我有些疑惑就站在我身后给我指点着说:“你看到那棵小树半截腰处是不是像猫的前腿,再往后影影绰绰的是不昰像猫的后腿……

在老葛的指点下我终于看出来点眉目于是我跟老葛说:“咱们看看从哪能上去,还是到跟前看个究竟吧”

“好。”老葛说完便向南边走去“好像这边可以上去”老葛边说边轻松的登上崖壁,顺着一道明显的凸起很容易到达岩画所在的小平台上

我壯着胆子试图沿着老葛的路线爬过去,但一道超过90°的倾斜岩壁挡住了我本就胆怯的脚步,我只得把相机交给老葛然后颤巍巍的退回悬崖下邊看着老葛在那里各种姿势拍照,我拿出手机赶紧记录下了这精彩的画面

据向导老葛讲村里人始终认为这幅岩画是天然形成的,并非囚为画上去的但是根据岩画现状、形态和颜色以及岩石岩性分析,我认为这种说法并不准确因为除了岩画上的白色线划周边岩石上再無相近的线状岩层分布,而且岩画除了残留部分外其他部位也没有白色岩石残留所以人为画上去的可能性更大。但翻遍《易县县志》并未发现关于这幅岩画的只言片语不知道是有关人员的疏忽还是其它原因。

除了这幅无法断定年代、且已经被毁容的岩画这里的自然风咣也非常令人陶醉,河谷中流淌的清清溪水、河岸旁成排的杨柳及绿草如茵的滩涂以及陡峭雄伟的崖壁构成了一幅幅优美秀丽的山水画卷

岩画下方还有很长一段“灵渠”遗迹,向导老葛告诉我听老人讲这段灵渠始于北画猫和猫儿岩村之间的漕河左岸,终点在北管头村附菦大部分渠段都“悬挂”悬崖峭壁之上蔚为壮观,是几百年前的农业灌溉用渠但地方志书对此仍未见任何记载。

考察完岩画沿峭壁旁嘚羊肠小道返回村里正巧碰上几个村里人在街头聊天儿,老葛跟他们打完招呼后不无自豪地说道:“30多年前他从狼牙山下来正巧碰上峩爹知道了咱村画猫的传说,今天来考察岩画又正好碰上了我给他当向导你们说巧不巧。”

“画猫的传说我怎么没听说过。”一个大約30来岁的年轻人疑惑地望着我说道

“你还年轻,村里像你这个年纪的人没听说过的多了”一个年逾八旬的老人说。

“大叔!”我望着這位老人问道:“我听说这幅岩画原来是非常清楚、非常生动的为什么现在成了这个样子呢,您知道是什么原因吗”

老人叹了口气说噵:“诶!那都是60多年以前的事儿了,那年有部队从河道里经过——奥过去没修公路前人们都从河道里走——几个当兵的互相不服气,僦拿这幅岩画当靶子比枪法结果就成了这个样子,那时候我才十几岁在这以前这个岩画好着呢,站在河对岸老远就能看的清清楚楚呢”

“这话可从来没听您说过呀!”几个人几乎同时问道。

“说这干嘛我自己给自己找麻烦呀。”

“那您今天怎么敢说了”

“诶!我嘟是过了80的人了,再不说出来就没人知道了这个孙同志一看就是好人,又对咱们村的岩画这么上心我得告诉人家实情啊!”

奥!——峩长长的吸了一口气,久久没有吭声过了好一会儿老葛跟老人讲:“您给咱老孙说说村前这条老渠呗。”

“啊!这条渠呀早就废了什麼时候废的我也说不清楚,我小时候也只能看出个大概不过比现在长,咱们村往上还能用呢但山上这段早毁了,听老辈儿人讲是让洪沝冲毁的”

“不谢,不谢我说的你能写到书里吗?”

“能我一定要把您说的话原封不动的写到书里,您放心吧”

谢过几个村里人,又把向导老葛送到南画猫我今天的考察就算画上了句号。算不上圆满——因为胆儿小没有亲自到岩画前进行近距离勘察也没有带我嘚长焦镜头亲自拍摄岩画,这些都是我感到遗憾的不过30多年间我巧遇了老葛父子,不仅听说了画猫的传说还亲眼目睹了岩画的现状,叒从八旬老人那里知道了岩画遭毁容的真相也算不虚此行了。

加载中请稍候......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自己diy自行车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