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者多劳智者多忧 用日语怎么说

当前位置: &
能见度的日文
音标:[ néngjiàndù ]&&发音:&&
日文翻译視界.可視性.&&&&(Ⅰ)(1)能力.才能. 技能/技能.手腕. 等同于(请查阅)能耐 n...... &&&&&&(Ⅰ)(1)見える.見る.目に入る.▼通常目的語をとり,単独で述語に立...... &&&&&&【熟語】猜 cāi 度,裁 cái 度,忖 cǔn 度,揆 kuí 度...... &&&&&&〈物〉可視度.... &&&&&&口が達者である.能弁である. 能说会道/口が達者だ.弁が立つ.... &&&&&&表演"能乐"时穿的服装... &&&&&&〈成〉人の身になって考える.... &&&&&&有能な臣下.腕利きの部下.... &&&&&&(1)〈物〉エネルギー. 能量转化/エネルギーの転換. (2)能力. 他们人数很少,能量却 què 很大/彼らは人数こそ少ないが,能力はたいへん大きい.... &&&&&&〈口〉技能.技量.腕まえ. 这个人真有能耐,什么车都会开/この人はたいした腕まえだ,どんな車でも運転できる.... &&&&&&〈物〉エネルギー保存の法則.エネルギー恒存の原理.... &&&&&&〈成〉〈套〉有能な人ほど多く働く.▼仕事を割り振るときに,多く分担する人に対して言う言葉. 干脆 gāncuì 你全包了得了 bāoliǎo déle ,能 ...... &&&&&&のうめん 0 能 面 【名】 能乐用的面具... &&&&&&〈物〉エネルギー準位.... &&
例句与用法バラツキはあるが,視程が大きくなるとその比は1に近づいている。虽然有差别,但是能见度越大,该比值越接近于1。ここでは簡単に,気象官署のルーチン観測で得られる視程を用いて評価してみた。在此,我们简单地使用气象机构在例行观测中测得的能见度进行估算。Fig.5は東京における12時の視程に対する(日散乱割合/最小日散乱割合)を示したものである。Fig.5为与东京12时的能见度所对应的(日散射比例/日最小散射比例)。(日散乱割合/最小日散乱割合)をF,視程(km)をVとして,回帰した結果は次式のように表せる。(日散射比例/最小日散射比例)用F表示,能见度(Km)用V表示,递推结果如下式所示。ネブラスカ州のセントラル?プラット川盆地における2004年の視程バイアス未修正の春季指数は,356,850であった。在内布拉斯加州的中央平川盆地,未修正偏倚的春季能见度指数为356850。Fig.2aに雲量が終日0+以下で,12時の視程が30kmであった1999年7月31日の例を示した。Fig.2a为1999年7月31日的例子,当天云量全天为0+以下,12时的能见度为30km。視程が十分大きく,空気が清浄であれば,その比は1になり,視程が小さく空気が汚れていれば1より大きくなると予想される。可以推测,如果能见度良好,空气洁净,该比值为1;能见度小,空气污浊的话,该比例大于1。視程が十分大きく,空気が清浄であれば,その比は1になり,視程が小さく空気が汚れていれば1より大きくなると予想される。可以推测,如果能见度良好,空气洁净,该比值为1;能见度小,空气污浊的话,该比例大于1。また3つの統一の指標として視程計測定による視程,PM10,ライダーによるエーロゾルの鉛直プロフィールを選定した。此外,作为3个统一指标选择了通过能见度仪测量的能见度、PM10、通过游码测量的浮尘垂直轮廓。また3つの統一の指標として視程計測定による視程,PM10,ライダーによるエーロゾルの鉛直プロフィールを選定した。此外,作为3个统一指标选择了通过能见度仪测量的能见度、PM10、通过游码测量的浮尘垂直轮廓。更多例句:&&1&&&&
其他语种: seeing <span...:portée de (vue, vision):[??](1)????(可視距離).(2)???(可視度).:[néngjiàndù] видимость:néngjiàndù物体能被正常目力看到的最大距离,也指物体在一定距离时被正...
相邻词汇热门词汇
能见度的日文翻译,能见度日文怎么说,怎么用日语翻译能见度,能见度的日文意思,,,,发音,例句,用法和解释由查查日语词典提供,版权所有违者必究。
&&&&&&&&&&&&&&&&
Copyright &
(京ICP备号)
All rights reserved我的日语系之路——我眼中的sbs和我的大学回忆【上海商学院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61,742贴子:
我的日语系之路——我眼中的sbs和我的大学回忆收藏
占楼挖坑。楼主自我简介:sbs07年入学本科日语,11年毕业。现就职于上海某网络公司。职位sem,不知道啥是sem不重要的,重要的是和日语没关系。鉴于楼主现在上班,等下班了,再长篇大论。鉴于楼主思维比较跳跃,后面的文章不一定按照时间顺序讲,属于写到哪儿算哪儿的那种。鉴于楼主喜欢拖,可能好几日不更新,当然也有可能一下子更新很多。鉴于楼主已经毕业3年了,若有新生的关于日语系或者学校的一些问题,只作选择性回答。鉴于楼主日语已经忘的差不多了,若有日语学习语法方面的问题,就不要来问我了。鉴于楼主在各个时间阶段的立场和想法,若部分言论引起大家不适,请轻喷。
楼主上海生源,07年高考,前一年的高考很坑,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翻翻06年的数据,那分数线高的吓死人,外地的同学不要鄙视,上海高考的满分就比你们低,没有什么可比性。然后到了楼主这届,楼主思维异于常人,高一高二一直物理课代表,物理年级前十没问题的,数学也还可以,语文和英语不行。所以在高三毅然选了文科,选地理,这也为楼主日后进sbs埋下伏笔。简单介绍当时的上海高考,3+x+综合。3 就是语数外,x就是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政治中的一门,这些科目满分都是150分的。然后是一门综合,满分折合30分算的。至于选择地理的,因为人比较少,而且很多都是学渣,所以上海本地也好,外地也好,甚至清华北大这种就明讲的,上海地理班的学生是不招的。所以楼主的择校范围很小。楼主选地理没其他想法,只是因为楼主喜欢地理这门科目,并且擅长。即使考试不复习,只靠平时上课和校内作业,也能妥妥的拿第一,区里两次考试,一次第四一次第二,第四的那次死了爷爷,没心情考,第二的那次因为新旧教材的关系,被新教材的考点坑了。。。。。。。反正楼主选了地理,而且数学在文科班算是一霸,高三大多数时间主要是研究怎么让语文和英语及格。因为选了地理,因为英语太烂了,因为前一年分数线太高,因为一模卷分数差前一年二本线一百分,因为知道有很多人选了上师范,所以二本一志愿就选了sbs保底的。高考结束,楼主在英语不及格的情况下,在差一本线一分的情况下,顺利的滚进二本一志愿第一专业,日语系,从此踏上了日语这条不归路。
当时的新生入学,第一件大事是军训。因为楼主进校时考分比较高,所以就老师任命为班级召集人,其实这个角色就是为日后开学选班长和团支书准备了。楼主讨厌当官的,但是不知道为什么还是竞选了班长一职,当了2年的班长。后面去选校学生会,华丽的被淘汰。后来才知道校学生会是很难进的,学院的好进。励志当官的同学可以注意下,尽量选本学院的学生会吧,比较好进。回到军训,那是8月的时候,报道后,送走父母就开始在奉贤校区军训。那几天天气不错,万里无云的,太阳公公毫不吝啬自己的温暖。楼主的鼻子和连都被烤了层皮。所以以后要去军训的同学要注意防晒。不过那个时候防晒霜也没什么用,因为出汗,加上太阳实在大,我们寝室一个擦了油的同学依然被晒伤,脸也肿了。军训的那套我也就不多讲了,之前老看到有同学问,军训严不严,我觉得也就那个样子,毕竟教官上面还有军部的领导观战,他们不可能对你们太放松。如果身体实在不好的,就先讲出来,旁边坐一会儿是可以的。如果身体还可以,就坚持下去,楼主军训加后面一周,两周瘦了10来斤有木有,比所有女生的减肥药都管用有木有。军训期间有冷饮什么的,因为我们那届日语系100出头的人,30个不到的男生,所以男生们就多担待点吧。一些艺术类专业连男生都没有的,就真的要把女生当汉子用了。。。。。记得那时还有练军棍的,人选没有特别安排,都是当场选的。所以有人问选上这个有没有什么好处或者坏处。以军训结束后,乃至大学毕业后来看,没有任何影响。对于被选中的同学来讲,无非了多一个耍棍子的经历。学校还在军训搞标兵竞选什么的。这个有没有影响。从现在来看,没有特别大的影响。至于当时,你要选学生会或者班干部什么的,算是有一点点影响,关键就看怎么利用了。当然,我这里更多的是考虑大多数的情况,这个标兵没什么大用处。那么军训什么最关键,之后的理论考试最重要。因为这个考试是要算学分的。当然,我这是以结果为导向。过程中也要中规中矩,不出什么乱子才好。因为那些当兵的有的没太多文化,个别的其实不太看得起书读得多的人,所以大家军训时最好规矩点,没坏处。我们那届有一些不守纪律的,比如晚上出去喝酒回来撒酒疯什么的,这种肯定要被严肃处理。那一年,在其他学校,听说有挑衅教官的,结果被教官揍得哭爹喊娘。这里顺便插一些题外话,少年们不要以为军训你的教官平时在部队练的也是走步稍息立正什么的。基本上来教你们的军官都是受过格斗方面的训练,所以不要惹他们,小心他们揍你。少年们也别嚷嚷什么我有我的自由,【在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干什么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自由,但是不按照既定的流程或者规矩办事是有代价的。不过话又说回来,你对教官好,教官也会对你好。这个是相互的。
好像没什么人看,没有存在感吧,无所谓,继续写。大一开始除了军训、学生会选举和班干选举,最重要的在我看来是社团。当时报了乒乓社。这个也没什么特别的理由。高中就是乒乓社的。大学想学网球,但是没有看到这个社团,就继续乒乓了。一些学长学姐会教导我们说社团没什么意思。我觉得这个因人而异。对于我这种百年孤独的人来讲,社团是能打发很多时间的。而且,通过参与社团活动,也能适当的促进人际交往方面的能力。总之我一开始打了乒乓,后面还参加过魔术,影视,还有英语话剧等。实际上,这算是个一个你认识本系或者本学院以外同学的机会。当然很多人对这个不屑一顾,可我还是认为这是值得去提倡的。至于社团的选择,除了自己的兴趣外,更多的是要看这个社团的规模和活动频度。如果没什么人的,也没什么活动,只是收社团费了事的就不要参加了。我在大一的时候帮我班里一个同学的忙,客串了一个英语话剧社团的排练,实际上我同学是要找一个做唐僧的,就想到了我,剧名是大话西游,我说寝室里其他班的一个男生比我搞笑,经过一番劝说,于是他成了唐僧,我成了沙僧。考虑到英语话剧全程英语台词,我这英语渣的水平也就能演沙僧这种超级龙套的角色。这算是我的人生首秀。当时反响还算不错,和室友走路上,人家就直接说这是唐僧,不过没有人说我是沙僧。。。。。。。所以说,你要想别人记住你,不能光做沙僧这种平凡人做的事情,你要做一些更伟大的事才行,比如唐僧那样的。实际上,这部戏改变了我们的生活。首先唐僧和八戒因为排练看上了紫霞仙子,虽然几经追随,但是两人最终没有追上,不过成了唐僧人生中美好的回忆。悟空是个有志青年。由于本来的英语社团不是专门排练话剧的,他后来就自己搞了一个英语话剧社。由于创团需要十个人联名,他就把我也带上了。并且让我负责外联的部分。这个社团是在大三时开张的,我现在想来很感谢猴哥给予的机会。因为我本身性格偏内向,对任何事物都不太积极,喜欢随波逐流的那种。但是因为是社团的初创干部,很多事情你不得不做一些主导,因为如果你不主导,后面的社员就不知道要干嘛了。这可比当班长有难度。相对而言,班长只是个管事的,负责学院和同学之间上传下达的作用。是老师和同学间的缓冲。只要平衡好老师的要求和学生们的意见即可。而创办社团,真有点创业的意思在这里面。这也为我后来,在公司内部创业打下基础。知道大三结束临走前,我很高兴能有机会参加几次话剧的演出,也目睹了一个新的话剧是如何诞生成型的。表演和排练方面的经历也为我后来成为公司年会表演的常客埋下伏笔。
扯回日语系吧。本科日语我们是第二届,第一届是06的,05是专升本。当时填志愿时不了解,这是学校最坑我们的地方。现在的日语系应该会好多吧。不过90后的想法肯定和我们80后不同,那些老师是好是坏你们肯定有自己的看法。总之,就这么进来了。这里涉及老师名字的,我就不放全名了。当时和我们一起新入学的年轻老师是小叶老师,08年的时候,小朱老师也进来了,系主任任老头,副主任老洪,下面就是大老李,江,达歌这群,再下面就是更加年轻的老师了。不过我们快毕业的时候应该交接了,洪是主任,大老李是副的。很多同学可能会问,哪个老师好,这里面公认比较好的是大老李,其他一些年轻老师也都比较好说话,只是有时迫于场面,可能会对大家坏一些,不过还是那句话,这个对你好坏是相互的。江是让我觉得比较矛盾的老师。我和她接触算是比较多的,她至少场面上是比较为学生着想的,但是有些地方也比较死板,恪守规则,至于上课严厉和监考严厉就不用说了。不过有一句说一句,考试作弊这事的确是不好的,她抓你作弊也是职责所在,所以这么看,她其实是把职责看的高于一切的。这点我很佩服她,因为我在进入公司以后见过太多不把职责当回事的人了。如果那些人能有一点江的特点,那么这个社会会干净很多。当时的校长是老方,他比较看重我们日语系的。军训的时候就把我们这些临时召集人喊去,因为我们这些人是进来分最高的,理论上未来更有前途,只是理论上。他和我们开会,说了一些日语学习的重要性,其他主要是谈自己的人生经历。老方貌似早年代表中国去过日本,然后说什么中国的第一台彩电就是他从日本引进的,后来还是活跃于零售行业,九十年代从法国那里引进了家乐福。我顿时就觉得这个校长还是不错的。要不是他,我连动画片都只能看黑白的。。。。后来仔细一想,主要和我曾经有一段时间想毕业后去大卖场上班有关。我家当时就在家乐福附近。所以有一点羁绊在里面。除了这个,我另外一点比较欣赏老方的是大二的事情了,那时全国物价疯涨,特别是肉价这种,学校食堂3楼的清真食堂是我一直去的地方。大一时是一些少数民族开设的。后来让隔壁维尼的老板盘下来了。老板涨价,才一两天貌似,一天午饭,还不到点,店里没太多人,我吃着屌丝专用的麻婆豆腐饭,老方就进来了,看了会菜单,怒了,马上把维尼的老板叫来说,价格太贵,学生吃不起的。老板貌似不想换,就敷衍着。老方就说他明天还要来看,如果还这个价格,马上停业整顿。第二天我再去吃饭,就变成上学期的价格了。所以说,后来要换校长,都说老方出案子了,一副幸灾乐祸的,我就不太愉快。我觉得就算他真的贪了,但他至少也是办过一些实事的。和上海以前的老陈一样,那都是拿钱办事的。不像有些做豆制品的,拿钱不办事。
插~顶一个
说说大一时的学习。由于在高中的时候,学校给我们这个尖子班准备了第二外语,所以我学过点日语。最最简单的语法,就算不学还是会的。这些老本够我用半个学期的。所以我在进入大学后,心思基本不在学习上了。除了一些社团活动,室友打球外,更多的精力花在了游戏上。这可能是因为小时候被管的太严,没玩过的缘故吧。总之第一个学期后,我的日语成绩已经比较落后了。马哲也考了不合格。马哲的不合格为后面又埋下一伏笔。所以说,不要觉得所有事情的发生都是理所当然,或者没有意义的,这都是命运的伏笔啊~~~这里我需要特别写写马哲。这个老师不知道还有多少人知道,zzp,我们叫他猪连瓶,也有叫小红脸,乡乌宁(上海话乡下人)。这老师长得比较矮,170也没有,脸有点红,有点胖,然后人很猥琐,穿着很土,说话一口口音,在546那个大教室,配合劣质话筒,讲话根本听不懂和听不清。所以,再加上马哲这种无聊的课程,他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我们在下面除了打游戏看闲书睡觉吃午饭做作业背单词谈恋爱聊天就没其他事干了。但是这个乡乌宁很坏,他知道你在干别的事,所以他会突然把你叫起来回答问题。如果你不知道他讲到哪儿了,就要扣你的分。对于这个,由于大家都不鸟他,所以他后来就想出一个,让班长带头先起来回答问题。然后这就惹到我了。于是,有一次,丫又叫我起来回答问题,我走到台前,说,政治方面的东西应该是团支书管的,班长不管那事,所以不能每次都叫班长起来回答问题。然后丫就明显不高兴了,但是还是面带笑容的请我下去了。当然,中间我和他之间是有一些辩论的,这让所有正在打游戏看闲书睡觉吃午饭做作业背单词谈恋爱聊天同学开始认真听课,听我和他的辩论课。。。反正那以后他都没叫过班长起来回答问题,也不太再叫男生。等到期末的时候,大多数男生都华丽的不及格,并且在补考时也没有及格。。。。。。。我不得不认为这里面是有些内幕的。特别是当我们考试前从其他系那里搞到更小的考试范围时。说说这个马哲老师的其他周边,不知道为什么,这老师蛮喜欢下课时找我说话,只要我和他顺路,他就会凑过来。从对话中,我知道他是从华师大那里调过来的,住在华师大,因为考了研究生之类的,算是上海引进人才了,尼玛上海居然引进这种猪。。。。然后有时候午饭时碰到他,一顿要吃半斤锅贴,外加一个盖浇饭和若干菜,目测二十元以上,大一的时候锅贴才1块5一两,麻婆豆腐饭2楼也就4块,3楼也就5块,丫吃个饭大概要二十元以上,各位算算,这不是一头猪么。据说这个老师也比较好色的。有时会特别叫漂亮的女生上去回答问题,然后人家回答不出,就可以当着面数落人家,然后肆无忌惮的看来看去这种。这种感觉有点变态的。反正后来我感觉是因为他才导致大家马哲不及格。为了大二重修时可以及格,我和当时教毛邓三的强哥吃了顿饭,不是刻意的,是正好在食堂偶遇就一起吃了。然后告了这头猪一状,强哥先是和我保证了一定给我们考试你话范围,然后说会处理一下这头猪,总之,下个学期开始就没看到过那头猪了。大多数男生的马哲重修也就及格了。我一直以为这是我大学里干过最有意义的事。
偶遇直播,写的不错,顶一发!
字太多,不看....
坐等你更新。
精彩,给楼主挽尊
看完了 当时我上毛邓三的老师蛮好 叫啥名字忘了。。一女的老太太
大学长的帖子 迅速围观→_→
牛跟小明一起喜欢上了贴吧,直到有一天他都11级了,我才4级,就向小明讨教有没有什么秘籍。小明憋了半天语重心长地告诉我:”你每到一个帖子就粘贴这句话,十五天就到了11级”......我彻底恍然大悟,吧主再也不用担心我的经验了!!!假如你每天签到拿4经验,18级=75000天,如果从1岁开始签到,那100 年=36500天,你差不多要活200年保持每天签到(谁知道200年后尼玛还有没有签到这玩意), 如果你每天再水4经验,时间减半,但考虑现实,你不可能再活100年,取50年吧,你就要每天水16经验,可能你是个勤快的人,每天水32经验,那就需要25年!!!再如果你是个大水怪,每天水64经验,那就只要12.5年!!!还如果你个心急的人,每天水128经验,你只要6.25年!!!!假如你已经急不可耐了,每天水256经验,那你碉堡了,只要3.125年!!!当然,你会觉得3年还是太远了,每天你闲的蛋疼,忙忙碌碌的水512经验,碉堡了, 你只需要1.5625年,只比1年半多一点!!!什么!!你还不满意?那你觉得你可能一天水1024经验吗,可能吗?可能吗??可能!!!据说回复100字或者一百字以上可以得到11~30经验,真的很棒......那么,按照队形,点击复制,把我的话复制一片,拿经验妥妥…
居然又有人看了,个么继续写,当然没人看还是继续写,加精了的话就不能只报流水账,我会结合一些事情发表些观点,希望对各位同学以后踏入社会,看人看事,有所启迪。大学在我看来,传播知识是次要的,培养大家的思想观、世界观、探究学习力、个人素养、处人处事方面才是主要。为什么这么说,后面会提到。这段就说说我们日语系男生的寝室吧。我住在9号楼429,靠近女生寝室的那一头。我们班7个男生,427住一个,428四个,429两个。很多新生喜欢问宿舍的问题,这里虽不绝对,但一般就是把同系同班的放一块。比如学校先安排英语系,英语系最后个寝室少一个人,那么就是把日语系一班的第一个男生放进去,然后旁边就是一班男生4人的寝室,再旁边就是一班3人我们二班1人,在旁边就是二班4人,到我这里就是二班2人和三班2人这样的。一般就是这么安排的,个别的根据特殊情况灵活安排。当时我看到有的家长不买账。说什么怎么能把我儿子和其他专业的放一起,这样学习跟不上怎么办?我以大学寝室生活3年的经验表示呵呵。首先,大学里读书好不是没用,但是读书不是全部。有没有在同班的寝室真的对成绩没有任何影响。特别对于sbs这种当时新晋的二本院校来讲,更特别对于我们当时第二届本科日语来讲。正如前文,塑造一种能力,培养一种观念,养成一种素养才更为重要。所以对于这种你儿子在不在同班同学寝室这种小事,不用在意。上帝是公平的,他给你关上一扇门,就会为你打开一扇窗。之所以这么说还是因为后来的学校公共必修课。譬如马哲这种。那头猪对我们日语系有偏见——因为之前居然当着我们日语系的面说日本的各种不好——所以给我们的考试范围很大。但是旁边英语系的范围就稍微小一点,如果日语系有一个学生在英语系的寝室住,那么就能搞到些情报,如果你有个女朋友是其他学院的,那么又能搞到些情报,这么多情报放一起总有交集的地方,那么这个交集就是考试必考的范围。然后要背要做小抄,是不是也方便很多了?所以说,我在前几楼也提到过,能和其他学院专业的学生有交流总归是好的。这点大家切记!那么分寝室就讲到这里。我这个寝室挺奇葩,4个男生,除了我都是单亲,所以除了我大学都有gf,所以还是说,上帝是公平的,他给你一个完整的家庭,就不给你女朋友。。。。。。能申请助学金的尽量申请,我爸妈因为名义上都有工作,其实都是早年要下岗,没下岗给坚持下来了,结果只能赚赚工资糊口,但是我一个室友他妈早年下岗,后来就炒股票,牛市的时候赚过一笔,家里衣食无忧,再加上助学金,人家特困户过的比我滋润。我当时分析了日语系二班和三班的男生得出一个结论,只要你有PSP,笔记本,助学金的任何一样,就能有机会有个女朋友。如果你三样凑齐了,那么大学时女朋友可以轮着换了。这是事实,不过请你们当笑谈。毕竟现在走进社会一看,大学时的女生还是比较单纯的,比较好骗,男生们就勇敢的冲吧。我因为家里穷,所以不可能配备笔记本和PSP,因为父母健全,都有工作,所以不能享受助学金。所以,同学们,这个社会什么人最穷,就是我这种人,特困户比我们过的滋润多了。举个栗子:大一刚开始时,我一天三顿饭就2两锅贴,早上、中午、晚上都是这样的,一顿3块钱,一天伙食9块钱。一个礼拜45元,不上网吧,不抽烟,不泡马子,其他的开销也就洗澡,文具用品和校车。因为我妈一个月就给50元。但是我一个同学,一上来一顿饭就要吃掉十几元,除了早饭,他每顿饭很丰盛,还各种夜宵的。因为他是特困户,一个月可以领200元补助,家里又给了点钱,所以伙食费一周就上百了,这还不算人家泡马子上网吧的钱。通过这件事,我虽然不清楚大学能否改变一个人的命运,但我切身体会到这个社会真的是不公平的。不过不公平这个事也是相互的,谁让人家是单亲呢?虽然很多人对于多个爹少个娘之类的事没有感触。但无论如何,那些都是你的同学,室友,好兄弟,你不要学复旦的同学去害他们,你要尽可能的对他们好。之所以这么讲,是因为以后踏入社会,这些都是能帮助你的人。大学就人渣的除外啊~~刚进公司时和老板聊人际关系,老板说社会上最有价值的关系,一个是亲戚关系,直系的那种,一个是战友关系,当过兵的人都经历过磨难,人会对和自己一起经历磨难的人特别好,一种就是同学关系了。外地我知道很多都不是独生子女,但是对于上海的很多学生来讲,如果你不是什么二代,你也没机会当兵,那么你就必须珍惜你的同学。讲句不好听的,以后你父母走了,你和表兄弟堂兄弟之间的关系会更加淡,那时你能依靠的也就这些老同学了。上面是很深刻的表述,可能学弟学妹无法体会,以后你们会体会的。就我们寝室来讲,我算是一个支点,因为几个男生互看对方不爽,加上我这老好人的性格,就成了老娘舅。现在想想,之所以会这样,主要还是因为大家的生活习惯不同,加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主张,不太懂得谦让导致的。我知道90后00后肯定比我们更严重,所以,还是提前奉劝一句,寝室之间以和为贵,你对世界充满恶意,世界也会对你充满恶意,长久以往,生活很疲惫很艰辛很烦人,何必呢?总之,这是我第一次开始像个老娘舅一样的给各位室友做些调解,虽然彼此还是互看不爽,但是后来矛盾也淡化了,总之不再影响日常生活。这方面的能力到了现在公司也有用,部门里谁最近心情不好,或者工作心态有问题,总监都让我去做思想工作。。。。。这种烂好人做的没什么特别的好处,就是你能知道更多的事,大家会把你放在一个较好的关系。证据就是大学毕业后,我们寝室其他三个人都没有相互联系,但是都和我保持了联系,我就像是大家的纽带,保持着当年9-429的羁绊。
说说晨练和体育课。学校本来好像没晨练的,但是有一年教育部说现在的学生,体质太差,所以要开展晨跑。于是这就苦了我们这帮大学生。要知道很多大学生的体质还不如高中生。平时在寝室多是晚睡晚起的,更有甚者可以3天72小时除了撒尿拉屎就不下床,然后床上一个懒人桌,天天打wow,吃饭叫外卖。。。。你说,这种过着猪一样生活的人,体质怎么会好。我们sbs虽然很多事情都办的很不好,但是这件事情,可别骂学校,更别骂老师,都是上面压下来的,没办法的。个么,然后就去跑步咯,尼玛整个日语系男生就看到我一个人在跑。后来,其他几个看我在跑,就把卡都给我,让我跑一圈,打一个人。看着好像我吃亏了,其实不然,我天生体育不好,体质和姚明一样的,属于要拼命练习才能用一用,如果3天不练就打会原型的那种。所以说,我喜欢姚明超过刘翔,刘翔的肌肉质量比较好,练得出来,就算受伤了也容易恢复,当然他前两次奥运会的那种伤是没治愈,不过那种伤给姚明,姚明早就可以退役,所以姚明很不容易,我理解他。扯远了,反正我身体虽无毛病,但是体质不属于运动类的,可是通过天天晨跑,倒也增强了身体素质。晚上熬夜不累了,爬楼不气喘了,走路更有劲儿了。。。。。那个时候我的体重在145左右,以我178的身高来讲,正合适。现在工作了,没时间锻炼,体重165了,追公交都追不上,正是一时不如一时。。。。。然后轮到体育测验了,男生只有篮球足球,我选足球,我虽然爆发力比较差,跳远什么的都不行,但是靠1000米和身高体重这种测试,倒也及格了。记得当时日语系选足球的有十来个男生,还有其他专业的学生一起上的,我们有个朝鲜族的,天生足球皇帝,体力速度是最好的,他在我们这组跑第一,我就跑第二,我跑完是三分五十秒,我后面的不管外地生还是上海生都在四分钟后跑完,还有一大半的,在四分半后跑完,四分半貌似是及格线。很多人说,你怎么跑那么快,我说我跑的不快,只是能坚持完全程而已。事实上也的确如此,因为我高中时班里很多男生都能跑三分半的。我在班里属于垫底稍微好一点的水平。通过这个事情,我也明白一个道理,就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你想要1000米及格,平时又不练,怎么可能及格?特别是身体底子差的人,只有练得更多才能取得成绩。我能及格,那都是自己花了汗水练出来的。当然,如果你努力很多,还是没成功,那么你就好想想,是你方法有问题还是练习的量不够。现在我在公司,虽然才进去3年,但也算小有名气了。我们部门是去年的最佳盈利部门,我们的几个客户也操作的不错。一次去给其他部门介绍我们部门的业务时就有人问,是不是你们有什么特殊资源,或者受过什么特殊照顾才能做这么好?我说没有,他们不信,后来他们领导认识我,就说,人家的业绩都是每天加班到十点十一点做出来的,你们要是能做到你们也能赚这么多。当然,写上面一段不是鼓励大家以后工作要加班或者死干蛮干,而是说,世间万物,有因必有果。你的收获必然是因为你的付出。很多二代可能对此嗤之以鼻,那我这么说,你能有那么多钱,都是因为你老子,你要是不好好干,你儿子就得喝西北风。所谓有因必有果,不一定是在你一个人身上实现的,是可以传代的。总之,从小体育不及格的我,到了大学,体育成了唯一一门肯定及格的科目。。。。
拓展开,谈谈大学时的体育锻炼对日后工作的联系。首先练过的人,在抗压力、工作精力上很突出。举个简单的例子,别人能做50件事,你能做100件事,你的产值就比别人大。升职加薪先找你。我们办公室,很多都是那种大学时体育课就在旁边聊天的小女生,体力很差,羽毛球打15分钟就没体力了。初夏秋冬,换季时容易感冒高烧。一感冒就必须请假什么的。其他部门几个男生也是。工作上遇到挫折就马上放弃,面对困难不敢挑战,也没意愿去解决,面对压力容易失眠,神经衰弱。连续加几天班就累得哭爹喊娘。但是我不会。我是那种就算发烧,只要还站得起来,就会去公司上班的人,所以3年来,我是全公司请假最少的。除了两次早上吃了脏东西来肚子请假,从没请过假。也不用担心这样状态会影响工作效果,我意志力足够强大,这点小病根本不能拿我怎样。至于天天加班,也不会感到压力,或者造成身体其他方面的毛病。这些全都归功于体育锻炼给予的强大精神和体力。如果老板走到我们办公室,他肯定一眼能看到我,因为我是唯一挺着腰办公的,所以这样的人就很容易被老板器重。这也是为什么,一样在干活,为什么有的人能被器重,有的人就被无视的原因,对于老板而言,很多事情让谁去干都无所谓,但是他会通过这些简单小事去考察下面的员工,你要选择最有价值的员工去替他做事。所以如果谁被提拔的比较快,绝逼不是有什么人际关系在这里面,而是诸位各自的表现所影响的。of course,人渣老板除外。大学时喜欢晨跑,虽然每天绕着球场跑圈很单调,但是往后在工作中,会存在更多看似简单,但是需要长时间反复操作才能完成的任务。单一的操作每个人都会,但是能每天坚持8个小时,并且坚持3个月的人很少。有些人顶多坚持两个月就走了。殊不知只要再坚持1个月就可以升职加薪了。我能坚持,就是跑圈给练出来的吧。所以少年们,晚上早点睡,早上去晨跑吧。就算心脏不好的同学,去散散步也比天天睡大觉强。
学日语有没有前途呢?这个问题其实一直困扰着我,不过毕业后就不是问题了的。因为楼主找的工作都和日语没关系。楼主有没有前途完全取决于自己在工作中的表现。单看日语所对应的工作,一个是纯日语类的,比如日语老师,日语翻译,日本研究等等。这个适合那种学得好的同学做。一般的岗位对日语的要求主要在交流上。上海很多日企都是日本人做高管,下面弄个懂日语的做中层管理或者随从助理一类的。所以说,和日本人的对话交流时最重要的,其次是日语文案的能力。任老头当时和我们算,按照中日之间的经济体量和上海日资企业,我们日语系的学生毕业后应该是要被人抢的。实则不然。这里面,学校和公司存在着信息的不对称。以我所接触到的经验看,懂技术的人,学点日语,比一个纯日语系的,更受小日本欢迎。我身边有不少同学都在日企,据他们说,里面真正的日语系毕业生很少,很多都是其他专业自己学了日语过来的。所以和那种人拼业务能力,日语系毕业生就是战五渣。然而,拼日语能力,讲句难听的,我们sbs日语系毕业的,未必有人家好。这是因为人家是主动学日语,以实用为主,我们是被动学日语,以应付考试能毕业为主。这样学出来的东西是不一样的。此外,我们除了学日语,还要学其他,学得不专不精,人家就只学日语,所以更加实用。大家也不妨扪心自问你为什么学日语,真为了以后去日企工作?你知道日企工作是怎样的情况么?还是说你只因为日本的游戏,日剧,日本文学,日本什么的电影才选的日语?反正我当初是为了不想学英语才选日语。我见过就是喜欢日语的的同学,他们学得真的很好。所以毕业后从事了日企的工作,也算是不错的了。单从这点,学日语是有前途的,但不是对所有人。有些大二大三的同学觉得自己好像已经没有选择的余地了,日语又学的不怎么样,那该怎么办无论如何,这是一开始就选好的道路,就算爬也要爬到毕业那天。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是个转型的好机会,如果日语实在不好,又不想去日企的,可以考虑其他的企业。一般技术类的,人家不要你,但是文职类的可以做做。特别是对于现在网络社会,很多都是新兴的职业,比如我干的sem,大学里都没这门课,大家都是半路出家来做的,适合我们这种需要转型的。这时有人说,日语不就荒废了么。的确,但是通过学日语,我学会了几首日语歌,出去k歌也算拉风。通过学日语,我了解了不同于中国,但又相似于中国的文化,我从此有了更多元的思想观念,能够更兼容的看待对立的观点,通过学日语,我迷上了日剧和日本文学,感叹日本人心思之细腻,领悟日常生活难以发现的人生哲理。其实,这些都没有直接的用处,但是就你日后看事思考可以更加客观、多元、丰富、清晰一些。西方一哲人说过,一个人有多大的智慧不取决于智商。而是他的脑中能包容多少对立的思想。在此我又要讲讲那头马哲猪,像他那种只记得侵华抗日的人是没有前途的,他只能永远生活在自己祖国被侵略的阴影下,永远只能利用职务之便和那些变态的日本大叔一样,吃吃小姑娘的豆腐。当小日本又要打过来时,他们第一个逃走,要么第一个成了炮灰。
拓展开,谈谈上海人日语系毕业的我在上海普通民企中的现状。首先,不管大家的承认还是不承认,这个世界就是存在各种鄙视、歧视、甚至仇视的。这种情感甚至会爱屋及乌那样,延伸开来。当然,现在学校里面外地生源的比重在提高,我仍然希望,大家在未来能真正消除地域歧视、种族歧视、可以和谐共处。我所在公司是一家外地员工占绝大多数的公司。上海人很少。即便有也干不长,主要还是因为和外地人之间的文化差异吧。如果你让别人知道你是上海人,你的一举一动就被人盯着,他们似乎巴不得你犯些错误什么的。这种人最好不要得罪,但也不用怕得罪,因为真正有能力,有素养的外地人根本不在乎你的籍贯和你的经历。那是公司刚搬到新的商务楼,附近的餐饮还没开起来。我和大家一样,中午去吃拉面,他们就会很奇怪,你们南方人不是不吃面的吗。会这么说的,基本就是真正的乡巴佬了。你不用理他们的,冷处理就行。所以一般我都说,这里也只有兰州拉面啊后来他们改了问法,说你们上海人不是喜欢自己带饭的吗?我说谁说的,他说大家都这么说,我说旁边那个人,你说的吗,他说我没说,这事就这么过去了。后来又有人来挑衅,你们上海人不能吃辣,我把辣酱拿来,他半瓶,我半瓶,说,吃吧。然后就没人敢说上海人不能吃辣。当然我是个口味比较重的上海人,外加肉食主义者,所以一般人要拿口味这事来看上海人出洋相都是不可能得逞的。然后,还有外地人老在吃饭时问,日本人这么侵略我们你怎么还学日语啊?以后在打仗是要做汉奸吧。这种问题看似玩笑,但我在我看来其实充满了些恶意。我说,以后再打仗,我会日语,也可以去做间谍啊,一个间谍能敌一个团的实力,你知道不?对方无语。中午在公司休息看日剧,人家说,你怎么还看带字幕的日剧,你不是日语系的吗?我说,电视台放的国产剧还各种字幕呢,你是中国人么?对方无语。一次午休放歌,又有人来问,你是日语系的,你知道歌唱的啥,我说这是唱的是琉球方言,我不懂,人说你连这也不懂你好意思说你是日语系的。我说,上海话你懂么?他说不懂,我说你好意思说你是中国人,丫说,这不一样的,上海和他xx省不同的,我装怒道,你这什么意思,你意思上海不是中国的咯,你想搞分裂么?丫无语。还有些外地人因为出来闯荡较早,没什么文化的,比较轻视大学生。于是就问,你们大学刚毕业的好像都喜欢找钱多事少离家近的吧,我说这个不是全世界人民都喜闻乐见的吗。他说你们上海大学生这方面特别严重,我说你昨天几点下班,他说8点,我说我11点,我已经连着一个月没有双休日了,天天11点,他就只能闭嘴。还有些就直接问了,你是不是喜欢日本啊,日本有啥好的。我说你喜欢看电视吗?他说喜欢,我说,你知道中国的第一台彩电是从哪儿引进的?他说哪儿?我说,是我们大学校长当年从日本引进的。对方感觉自己被扒了层皮。我继续说,上次下暴雨,你家积水了但我们公司附近没积水吧,他说是,我说因为这里以前是日租界,基建比较好,你家那儿是以前的华界贫民窟。丫就无语了这些对话都是刚开始工作时比较多,现在越来越少了。非但如此,当初那些针对我的人都会帮我教导那些新来的外地人,不要以为上海人都是懒鬼,不要以为日语系学生都是崇洋媚外,择人优点而学之,看人缺点而自省,方成大器。不过虽然有这么多人会针对我,但是他们中的多数人日后和我关系不错。因为我学过日语我知道,国内的教育有多么教条。他们那种没上过大学的更是如此。都是被当地的中小学洗过脑子的。所以,他们对上海人的理解是片面的,对于日语系本科生的理解是片面的。而我要做的,则是让他们知道,任何事情都不是绝对的,这个世界是多元的。正如我知道他们中并不是每个人都不会上厕所,并不是每个人都不会扔垃圾,并不是每个人都不会乘电梯一样。所谓英雄不问出处,从长远看,民企还是看重员工的个人能力。
都不知道该说什么,
这个月踢世界杯,讲讲我们大学时的世界杯。我们那时的世界杯是在2010年的南非世界杯,没有中国队,我们照样看球。在那个智能手机没有普及的年代,我们看球主要通过笔记本和收音机。但是学校晚上要拉电,所以我们熄灯后的话,顶多看一场球。如果这场球要踢加时,那么就得听收音机了,除非有其他人肯借笔记本。其实听收音机也很麻烦,奉贤这种地方信号不是很好,声音太轻,听不到,声音太响,又要有老师来管,当然老师来管肯定是因为英语系一个sb告状,反正最后只能用手机刷文字,现在的小朋友们不知道有没有用手机刷过NBA或者世界杯,反正我们那个时候,手机刷文字直播是很流行的。这里就不得不说说男生之间的友谊了,大家都是喜欢看球的,不管什么队的球迷。后来大家都讲好的,先用谁的机子看,看完了,谁的机子接上去,一般两台笔记本,光度调到最暗,静音,再把其他一些不用的软件都关掉,看完90分钟加加时加点球是没问题的。这么多人凑一起,盯着一个笔记本屏幕看其实很费劲儿,特别是光度调最暗的时候,眼睛看的生疼。身上还汗流浃背,虫子也咬的皮痒痒,但是就算如此严酷的环境,也不能阻止我们去看球。我们还有个同学,因为要给大家放球赛,连女朋友开房都拒掉了。所以说很多女生天生公主病,都觉得自己有多了不起,只要送个秋波就能把男生搞定,或者只要开开房就能彻底俘获男生,实际上不是这样。在世界杯的时候,再性感风骚的女生也不如足球,除非你愿意开房的时候陪他看球。每次看完一场大战,已是深更半夜,男生的厕所便开始热闹起来,不管日语系的哪个班,还是英语系的男生,都纷纷出来,洗脸刷牙,或者洗衣服什么的,忙碌的景象和早上有的一拼。干完这些就睡觉了。这里说说英语系的那个sb,实际上日语系都知道英语系有两个sb,第一个sb就是那个老跑到我们这里来说叫我们安静点否则去告老师的那个,要我说,这种男人最没用了。以后讨老婆也肯定被人带绿帽子。告老师一刚,你tm几岁了还玩告老师,最sb的一回,隔壁寝室晚上搞床战演戏,动静比较大,各逼样的寝室和我们隔壁寝室之间隔3个寝室,他居然被吵醒了,然后跑过来,大概是因为隔壁寝室门关着,然后我们开着的关系,他就跑到我们这里来,叫我们轻一点,我们寝室4个都没睡,没发声音,突然被他这么一喊反而吓一跳,然后叫他滚,他就滚了。。。。。绝逼脑子有秀逗的。既然说到英语系的sb,就说说另一个sb,也算是当时学校一个比较有名的人物。他来学校感觉完全不是为了学习的,而是做起了各种生意。记得他玩的最大的一次是大三的时候开了一个社团,叫股票研究社,不知道现在还在不在。反正是个冲着赚钱来学校的家伙。然后他的特点是洗澡。别人洗澡,要么去澡堂,有几个想省钱的,就在男生厕所最里面,有个只有冷水的淋浴室,他不在那些地方洗,提喜欢在外面刷牙洗脸的地方洗。每次一洗澡,要用两个水龙头,实际上他洗澡的时候,除了外面两个水龙头,里面的不能用。这sb会一边洗澡,一边把水溅的到处都是,而且洗衣服也喜欢用甩的,就是把衣服弄湿,然后抓住衣服的一头,向西部牛仔一样的甩。绝逼nc一个的。反正等他洗完,男生厕所就像发大水一样的,路都不能走。最奇葩的是晚上,上厕所,那个时候刚熄灯,很多男生习惯熄灯后才刷牙洗脸睡觉,要么上个厕所什么的。个sb也来上厕所,但是人家上厕所身上好歹套件衣服裤子什么的,个比样直接裸奔过来的,哦册那,给你拍两张上校内要勿啦,jb那么小的,还好意思裸奔出来,有本事去女生寝室裸奔呀。反正和他在一个楼层真是倒霉透了。ps:这种奇葩的男生只有外地生源有,不是地域偏见,是见过很多外地人都这样奔放,上海的男生要是这样早被父母揍死了。不过,对于07级的学生而言,10年的夏天是最后一个在奉贤的夏天,所以我们格外疯狂。除了复习迎考,就是实况。或者说晚上复习的内容就是实况。在晚上还没熄灯时我们会踢几盘。我一般和三班的一个男生踢,他技术不错,巴西队出神入化。我们当时打的是pes6,对应的是2006年那个,后面几代实况老实讲我们都觉得不好玩,游戏商说什么新的实况更真实什么的,我们是不鸟的,因为我们玩游戏就是图一个快乐。而不是什么真实。我知道很多男生进了大学后,打起游戏来肆无忌惮,不过我还是说一句,站在一个玩家的立场说一句,【永远不要在游戏里找什么历史感和真实感】,这个是很愚蠢的,这个在后期容易造成的一个情况是,让你分不清现实和游戏,然后现实生活会被搞得一团糟。之所单独写一段是因为我之前在公司招人招到过这样的,因为太痴迷游戏了,把安排的工作都耽误了。给部门造成了很多损失。最后挽救不了,只能开除。继续说世界杯的实况,虽然是4年前的版本,但是我们下了最新的球员补丁。所以踢的很有代入感。一般晚上是什么队和什么队踢,我们就用相同的球队模拟踢一盘。就当是预测比分了。这个一般是我和那个3班的同学踢,因为我们两个的实力最接近,其他人差太远了,用中国踢巴西也能赢的那种。除了这个,如果晚上大家都没有选修课,没有泡妞约会的话,就一起踢世界杯。我同学的笔记本上面最多可以接3个手柄,三人控一个队,两个实力最强的人可以各选球队里面自己喜欢的球员。实力较弱的第三人负责控制其他9个人。这个蛮刺激的,一开始用中国队,小组勉强出线,后来用了英格兰拿了冠军。那么有的同学肯定好奇,你们这么玩游戏,考试怎么办?我对此表示呵呵,考试么,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
说说公共课,大一时的最重要的公共课是马哲和经济学,语文和信息技术也是很重要的,但是就通过率来讲,马哲和经济学是比较难的。马哲已经说过,经济学就放这讲吧。我们的经济学上的那叫一个坎坷。一开始貌似连书都没有,不知道为什么这样,你要知道,在大一刚开始时就这样,同学们就会觉得这个学校坑爹的。这里面我也看出一点人性来。当初没有书,同学们都问我要,谁让我是那该死的班长,他们中的一些人就觉得因为其他的书都是班长发的,所以没有经济学的书是班长的问题。其实不是,我只奉老师之命帮大家领书罢了。况且我还记得那天下雨,我是把男生都发动了,但是女生没来几个人,这么多书,男生又不能送到女生宿舍,只好辛苦来的几个女生,来回的搬。我从那时就老觉得女生们都是从小被惯坏的,没什么战斗力,以后长大了估计也是那种找个男人嫁了的那种。这种女人怎么说呢,可能有些男生是比较喜欢的,我反正不喜欢。所以我在公司招人的时候,只要是女生,我都会注意这点,如果让我发现一丝公主病的,统统拒之门外。扯回经济学,当时都没有书,有一个女生说网上订,我就让她帮我和室友顶了。否则,我周五中午回家,还要绕道福州路去买书。至于经济学这个学科我本身是有一定兴趣的,因为sbs嘛,不学点经济怎么可以。但是实际上,经济学的课程大都只是理论。讲课的窦姐当时也不太讨巧。很多同学都觉得她是在装逼。比如一会说说自己的这个笔记本的牌子啦,一会说说自己的小毛头的孩子啦,等等。而且她教学上也是比较严格的那种,所以大家都不喜欢。直到期中考试后,经济学日语系没几个人及格,窦姐找我们的辅导员了。给我们开了一次班会,要我们好好上经济学,否则重修。当时觉得重修这个事蛮吓人的,新生吗,就是容易被吓到。然后辅导员和窦姐都要求班长往前坐,最远不能超过第三排。由于前一节课我们上精读,上完后,跑到那里都没位置了,所以其他班长可以坐旁边,我就只能做讲台前,正对窦姐,那个压力啊~~~~坐在窦姐眼前,自然没少受照顾,有问题都找我了。不过在这样的情况下,我的经济学居然越学越好。窦姐见我孺子可教,态度也就缓和不少。有时在路上遇见还会打招呼什么的,直到三年后的大四,在中山西路碰到也会打招呼。很快的,到了期末考,由于我的经济学学得比较好,复习时加上窦姐的范围,很轻松的就考了及格,而且分数还不低,学期总分也合格了。这是非常幸运的,因为大一经济学没过的几个同学,后来每个学期重修都没及格过,因为教材又变了。最夸张的一个同学是直到大四毕业都没过。我也是在大三时才知道,经济学这本教材也是每年都要变的,所以重修起来很麻烦的。所以,新生们要是上经济学,那就认真学吧,争取一遍过。否则后面有你受的。
不错~go on~旅游时又有文可以看了~
说些正能量,看书。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G达人。日语系的男生基本在大学3种特色状态,看某种类型的片子,打日本游戏和看日本文学。其实对于大多数大学男生都存在这三种,特别前两种。区别在于日语系男生看这种片子可能更加类型丰富些,然后不用字幕,看的时候还会研究一下语法和一些单词的使用情境什么的。至于打游戏,日语系男生可以直接玩日语原版,这样也不需要苦哈哈的等汉化了。那么至于看书,看日本文学的还是比较少。很多男生情愿看金鳞也不要看日本文学。而日语系的学生如果认真上过文学史就知道,日本的文学作品,主要是近代和现代的为主。作为学渣的我近代的看的不多,川端康成的伊豆舞女,夏目漱石的哥儿我是猫算是少数几本看完的。我个人比较喜欢的是山崎丰子这位作家。在大一开始,我就开始研究山崎丰子的作品,这也是为什么虽然我是学渣,但是我毕业论文不怕没内容写的原因。读山崎丰子是因为早年央八放的白色巨塔,日剧粉一定记得这片子,我早年是唐泽的脑残粉,所以爱屋及乌,加上白色巨塔确实好看,就开始关注山崎丰子奶奶。然后拜读了白色巨塔后,我确定,她就是日本的鲁迅,其和鲁迅的特点是,作品所描述的内容是可以超越时空的。譬如,大家一定还记得鲁迅在作品里描述的中国看客,一个个伸长了脖子的那种,这种事周先生当年写的是民国时期的中国,可是21世界的中国依然严重存在这情况,而山崎丰子奶奶写的白色巨塔主要是揭露了日本医疗体系的黑暗,这作品是六十年代的事,但是放今天的日本依然存在,更神奇的是,放今天的中国也是存在的。所以,他们的作品超越了时空,只要能写出这样作品的作家,都是我所欣赏的。其实山崎的作品大都很沉重,每次读完都感觉人也要虚脱了。山崎在自己的自传里也提到过每次写完一个作品就像是刑满释放,其作品之深沉由此可见。由于楼主性格偏内向,从小接受的教育比较教条,看事看人都比较迂腐,所以纵使性格是个老好人,在有些地方和一些同学也存在一些矛盾。但是看完山崎丰子的作品后,很多观点都有所改变。至少就当是看的巨塔、华丽一族来看,老实本分的人基本没有太好的下场。从此,楼主就把节操抛弃了。开始想要把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里。除了看书,由于山崎的很多作品在国内没有译本,于是只好看看日剧,那几年正好也有山崎的小说改编的。对我影响最深刻的是命运之人。以至于我现在公司工作时都会把自己想象成里面的主人公——一岐正。这个角色对我影响是非常深远的。大学毕业时,正忙着找工作,区里居然安排我去征兵。一般征兵弄个四年都没征上就不会找你的,我这是第五次了。不过也没办法,区里适龄青年比较少,我又是大学本科,所以军区对我们这种人还是比较看重的。开了动员会,区长,军区大校都一一上来发言,无非是说现在国家有危难,东边的日本,西边的东突,南边的南海诸国,都对中国蠢蠢欲动。为了保卫国家的安全,人民的幸福等,我们应该积极应征什么的。我当时就听着不舒服,我觉得又不是只有当兵才能报效祖国,我去公司工作一定也能做出成绩来的。如果是一岐正,他也一定这么想。二战后,二战时期曾为陆军三大参谋的一岐正被遣返归国,在家里养病。当时军部的好友发来邀请函,希望他能重出江湖,来军部担任要职,但是一岐正拒绝了,他选了一家公司作为自己新人生的起点。那家公司后来也就是赫赫有名的伊藤忠商社。当时一岐已经意识到单纯的军事发展并不能使日本强大,只有振兴了日本的经济,日本才能真正强大起来。我的想法和他如出一辙,我当时想,我在公司好好干,这样部门业绩好,部门发奖金,部门里的同事就被带着富裕了,我再好好干,把公司的业绩提升,这样公司的同事就带着富裕了。公司富裕使得公司具备更大的承担社会责任的能力,从而更好的造福黎民百姓。当时区领导和军区领导是有找过父母谈话的,母亲以我近视做推辞,区里居然说可以免费帮我做手术,总之我还是得去参加体检。这点我本来是比较有信心,但是区里居然对大学本科生放低了很多要求,也让我有些慌,于是在心脏测试这块我就故意说家里有心脏病史,听力测试时就说自己听不清,这样我最终是没能选上。体检后的第二天就是我去公司报到的日子,从此踏上了另一段人生的不归路。但是即使毕业了,我也没放弃过对山崎丰子文学的研究,我通过更多的研究了解了山崎和中国的渊源,了解了既不同于日本教科书也不同于中国教科书的中国近现代的部分历史。所以现在电视里再说日本的小泉、安倍有多坏,我也不赞成,说我们国家有多好,我也不赞成。两个国家到底是怎样的,我并不完全清楚,但是我知道,两国的政府所表达的意愿永远都只是一部分利益群体的想法。真正的广大民众根本不这么想。这些都是看了一些日本的文学后,才开始领悟的。
教我们毛邓三的强哥,是我见过外系的最好的老师。为了能上强哥的课,我连着两个学期选修了战争背后的国际关系。而这们课就是强哥主讲的。第一次认识强哥还是在毛邓三,我们由于刚刚被马列猪整过,所以对这种政治类的课程没有多大好感。其实抛开老师个人的原因,最关键还是对当时社会、当时的执政人物不抱好感。教马列的那头猪又偏偏好死不死的仇日,外加是个五毛,所以在我们这里就很受唾弃了。强哥不同,强哥虽然也是个真真正正的dy,但是对于一些历史问题和社会现状看的比较客观。有些地方如果确实gd的问题,他也会指出来,所以,在课上,在同学们还在吃饭睡觉打游戏说闲话的时候,我开始相对认真的听强哥讲课了。正如我前文所提,一个人有多大的智慧,取决于他的脑子能容纳多少对立的思想。强哥,相较于其他一些二逼老师来说,正是这样一个智者。课后强哥也是个风趣的人,听一些学姐说他是很幽默的,经常主动或者接受同学们的交流,除此以外,他还专门给自己开了一个博客,在里面写一些日志等等。对于学生在博客里提的问题,也基本给予反馈。我觉得这很好,这一下子拉近了老师和学生的距离。哪怕也有人说强哥是装样子,吊漂亮的女生,这也比某头猪那种变态的扫视来得强。我大一时没有经验,不知道选修课就像打仗一样的,所以没有选强哥的课。但是后面两个学期,我是详尽办法选上了他的课。说道战争背后的国际关系这门课,后来又改名战争背后的国际关系和大国的外教策略,无论名字怎么变,但是主题基本以当时国际上一些比较重大的之间为原点,从而延伸加一些地区国家关系的现状,从前和未来。这种课按理男生喜欢上,其实我看课堂里女生也有不少。强哥也讲的很浅薄,基本上男女生都能接受。有时,为了讲清一个地方的局势,强哥还会找一些相关的纪录片或者改编的电影给我们看。如果你有兴趣和他深入讨论,课后要一下他的联系方式,和他进一步探讨也是可以的。出于是班长的关系,平时和强哥接触较多。在选修课上强哥便给予我更多的机会。记得一次将对越反击战,强哥就让我做了课件。我于是有了一个机会,从一个听课者,变成一个授课者。虽然只是简单的课件,但我做的很认真。周围有同学说我被强哥利用,我倒不以为然,毕竟那个课件也不是强哥强迫我们做的,我自己也确实抱有很大兴趣。直到后来,毕业论文做PPT,或者给领导汇报工作做PPT,给同事做培训,我都会想起强哥当时叫我做的课件。那是一段有价值的经历。考试了,试卷一客观题和主观题为主。客观题我做得很快。基本及格没问题,但是我在主观题上花了很多时间。不同于其他同学的草草了事,我更愿意在主观题里表达我真实的尽可能完整的对一些地区国际关系的看法。当然这么做并不见得能加多少分,只是出于个人兴趣吧了。强哥对此也比较赏识,往往,明明我还没写完,他就说,你不用谢了,你肯定高分,然后就在花名册上,我的名字旁记好一个比较高的分数。再后来强哥上过形势政策,这种打酱油的课不可能讲的很深,所以有些真正想研究相关内容的同学可能觉得强哥比较弱,实际上不是的,只是面对大家都不重视的课,强哥准备的太充足是自讨没趣,我是这么想的。不过虽然有认真上强哥的课,但是由于我的思维和马列毛等先烈相去甚远,所以临考了毛邓三书上的知识还是啥都没记住。不过正如前文所提到的,强哥后来还是给了一个范围比较适中的答案,通宵背一夜居然也及格了。大四到中山西路后就不再见过强哥了。。。。
论选修课之企业战略管理和现在从事的网络营销的关系。大一的时候,企业战略管理这们选修课是我认为最和商学院有关的一门课。我在里面学习了农夫山泉、学习了娃哈哈等知名企业,当然风水轮流转,现在的孩子如果要学,我觉得三星、苹果、小米、华为等等都是比较典型的。毕竟互联网时代才是未来的主流。教企业战略管理的老师是谁我已经忘了,课程的大多数内容也不记得。我只依稀记得一些成功企业的战略罢了。swot分析也是在这里学的,这个虽然被有些营销专家认为落伍,但是在大多数时候还是很有价值的,所以,作为一个经典理论,同学们有兴趣还是要研究一下的,此外还有企业分类的四个象限等等。企业战略某种意义上就是兵法,你懂得多一点,就能玩得转一点,而且是全领域的。后来到公司面试,也能和老板侃侃而谈,当然我知道我在老板面前永远只是个口里喷几个名词术语但其实什么都不会的小学生罢了。但是也不得不否认,在别人抱怨每天的工作做不完时,我却在思考这么做的意义,以及我们当前资源的优势劣势,和最快的发展途径。当一个人在这么思考时,他就已经不是一个简单的打工仔,而是创业者了。他的命运也不再受领导的摆布,而是开始引领自己、部门乃至公司的发展。这也是为什么我说我在我的公司创业的缘故。其实,要管理好一个企业,仅靠书上的战略知识是不够的,还要执行力,也就说你不能光有idea,你还有个完善的plan,然后就是努力去do,完了你还要check,find一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然后想一个新的idea去解决,然后又是一个plan,去do,再check,如此循环。不然你始终只是个loser。当然,对于这个世界的大多数人而言,即使如何努力去do,你依然是个loser,有因必有果,我认为之所以还没有success,是因为你的因还不够大。这里估计又会有很多人抱不平,凭什么自己的公司不如别人,凭什么自己没有成功。其实大学里的考试已经给你了最标准的答案,人家要么是学霸,努力学习,造就今天,要么是作弊天王,瞒天过海,投机取巧。这两种方式本身无对错,只是爬上山顶的两条路罢了,而且两条路上各有各的风景。稍微扯远了,人老说现在的大学知识贬值的很快,今天学的理论在毕业时就已经过时了。我以工作3年的所见所闻来看,不一定,只是有些理论观点不合时宜罢了。当你又遇到那样的环境时还是有作用的。同学们只有一边学习,一边实践,一边思考,才能永远走在时代前列。至此,我觉得我再写下去要上财富人生了。。。。。。。|||
午间小更我和校长老方两三事。前文提到了一些关于前任校长的一些故事,这里面专门利用午休时间,写个短一点的我和老方两三事。当然,我只是一介 平民,和方校长之间几乎没联系,很多都是偶遇的。但还是以此缅怀因为各种原因退居的方校长。送橘子。一天辅导飞信群发,让班长带着几个身强力壮的男生去行政楼。我带了几个没课的男生去了。原来是橘子。不知道哪里来的橘子,也不是逢年过节的,反正每个人多少个来着,让我们带回去发掉。然后我们几个男生就拖着橘子的麻袋走了。电梯遇到校长,校长说,这个橘子好,我吃过很甜的。崇明来的。同学们喜欢可以再来。我们就”好,好“这样的附和着。后来我才知道,崇明橘子大丰收,但是因为大丰收,农民们反而卖不掉了。所谓谷贱伤农。于是学校了买了很多橘子,就当是福利发给全校了。食堂偶遇另一则。之前在清真餐厅遇见过老方叫维尼老板降价,后来在2楼食堂也遇见过。老方貌似还是在巡查学生就餐情况,正好跑到我这边,看我在吃饭,就问好吃么?我说好吃。分量够么,我说够。好好,大块头要多吃点,加饭是不要钱的。我说好,谢谢校长,然后老方满意的走了。ps,我绝逼不是大块头,身高才178好么。。。。敲图章大一日语系班委开会时,方校长不知怎么扯到文凭上了。对了,当时日语系还不能自己给自己的毕业生发文凭貌似。然后校长说,请同学们放心,文凭会有的,学士学位也会有的,只要大家努力学习,顺利毕业,这些问题再难我们都会解决。然后接着开始扯淡了,说到底,文凭就是一个章。证书外面可以自己印的,章学校可以给你们敲,如果到时不让敲,大家就到莘庄地铁站旁边去买,十块钱刻个章,敲出来一样的。。。云云。还有一些偶遇,都不存在什么交流,就不写了。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能者多劳 英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