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汉字读音的读音中,包含有舌面、后、高、圆唇元音的是( )

10-2110-2110-2110-2110-2110-2110-2110-2110-2110-21最新范文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语言学纲要 第三章练习题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语言学纲要 第三章练习题
阅读已结束,下载文档到电脑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还剩9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大理学院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精品课程《现代汉语》练习 - 大理大学文学院(对外汉语教育学院)
大理学院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精品课程《现代汉语》练习
大理学院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
精品课程&现代汉语&练习
第一章& 绪论
1、什么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它是怎样形成的?
2、共同语和方言的关系是怎样的?
3、拿你所学过的外语来和现代汉语比较,谈谈现代汉语具有哪些特点。
4、你自己的话属于哪一种方言?它与普通话有哪些主要的不同?
5、20世纪50年代初期国家制定的语言文字工作三大任务是什么?
6、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是什么?
7、什么是现代汉语规范化?
8、怎样进行现代汉语规范化工作?
9、有人说不学&现代汉语&,文章照样可以写通。这种说法对不对?学习现代汉语有什么用处?
10、你打算怎样学习这门课?
第二章& 语音
第一节& 语音概说
1、什么是语音?它同自然界其他声音有何异同?
2、试联系你所熟悉的语言,谈谈什么是音高、音强、音长、音色,并谈谈它们在语音中的表现或作用。
3、试绘制发音器官示意简图,并写出口腔中各发音部位的名称。
4、语音具有&&&&&&&&&& 属性、&&&&&&&&&&&& 属性、&&&&&&&&&&&&& 属性。
5、解释下列术语:
&& 1)音素&&& 2)音位&&& 3)声母&&& 4)韵母&&& 5)辅音&&& 6)元音
6、声母与辅音有何不同?韵母和元音有何不同?
7、《汉语拼音方案》的主要用途有哪些?
第二节& 声母
1、普通话声母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各包括哪几种?请画成一个总表,把声母填上。
2、根据所提供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在下面横杠上填上相应的声母:
& 1)双唇送气清塞音是&&&&& 。
& 2)舌尖后清擦音是&&&&& 。
& 3)舌尖中浊边音是&&&&& 。
& 4)舌尖后浊擦音是&&&&& 。
& 5)舌面不送气清塞擦音是&&&&& 。
3、根据所提供的声母,写出它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
& 1)k&&&&& 2)ch&&&&& 3)n&&&&& 4)x&&&&& 5)z
4、试把下列字音的声母写出来。
& 京(&&& )& 沪(&&& )& 津(&&& )& 辽(&&& )& 吉(&&& )& 黑(&&& )
& 晋(&&& )& 冀(&&& )& 蒙(&&& )& 鲁(&&& )& 苏(&&& )& 浙(&&& )
& 皖(&&& )& 闽(&&& )& 赣(&&& )& 豫(&&& )& 鄂(&&& )& 湘(&&& )
粤(&&& )& 桂(&&& )& 琼(&&& )& 陕(&&& )& 甘(&&& )& 宁(&&& )
青(&&& )& 新(&&& )& 川(&&& )& 藏(&&& )& 滇(&&& )& 黔(&&& )
台(&& )& 渝(&&& )
5、有些方言区的人对声母n、l的发音有困难,下列词语读音相混:女客&&旅客,男衣&&蓝衣,年代&&连带。试问应该采取什么方法分辨开来?
6、有些方言区的人对声母zh、ch、sh和z、c、s分辨不清,下列词语读音相混:战歌&&赞歌,木柴&&木材,诗人&&私人。试简述分辨zh、ch、sh和z、c、s的方法。
7、试从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两方面分辨下列各组声母的异同:
1)ɡ&k&&&&&&&&&&&&&&&& 2)f&h&&&&&&&&&&&&&&&&&&& 3)zh&z
4)b&p&&&&&&&&&&&&&&&& 5)m&n&&&&&&&&&&&&&&&&&& 6)q&c
8、写出并读准下面《太平歌》每个字的声母,并按发音部位重新排列。
&&& 子夜久难明,喜报东方亮。此日笙歌颂太平,众口齐欢唱。
9、课下认真读附录一《n、l偏旁类推字表》中每个汉字的读音,对读不准的读音进行整理,整理在笔记本上,并记住。
10、课下认真读附录二《zh、ch、sh和z、c、s对照辨音字表》中每个汉字的读音,对读不准的读音进行整理,整理在笔记本上,并记住。
第三节& 韵母
1、指出《汉语拼音方案》的《字母表》中有哪些元音字母,它怎样代表普通话十个元音韵母,为什么?
2、用汉语拼音字母默写下表中韵母,并加注国际音标。
元音加鼻音
元音加-nɡ
3、分别按韵母开头、韵尾分类,韵母各可分成哪些类?
4、举例说明单元音的发音应从哪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5、根据所提供的发音条件,在括号内写出相应的单韵母。
1)舌面、前、高、圆唇元音&&&&&&&&&&&&&&& (&&& )
2)舌面、后、半高、不圆唇元音&&&&&&&&&&& (&&& )
3)舌面、后、高、圆唇元音&&&&&&&&&&&&&&& (&&& )
4)舌面、前、半低、不圆唇元音&&&&&&&&&&& (&&& )
5)舌面、后、半高、圆唇元音&&&&&&&&&&&& &(&&& )
6)舌尖、前、高、不圆唇元音&&&&&&&&&&&&& (&&& )
7)舌面、央、低、不圆唇元音&&&&&&&&&&&&& (&&& )
6、将下列单元音的发音条件写出来:
& 1)ɑ[A]&& 2)-i[ ]&& 3)u[u]&& 4)er[ ]&& 5)-i[ ]&& 6)e[& ]
7、试述普通话韵母的结构。下列各字音的韵母结构是怎样的?试用表加以分析。
航海&&&&& 表扬&&&&& 安全&&&&& 队伍&&&&& 霞光&&&&& 流水
8、有些方言区的人对韵母en、enɡ、in、inɡ的发音有困难,常常区别不清,下列词语读音相混:分化&&风化,地震&&地政,禁止&&静止,不信&&不幸。试问应该采取什么方法分辨?
9、有些方言区的人对韵母i、&的发音分辨不清,下列词语读音相混:里程&&旅程,移民&&渔民,饥民&&居民,拟人&&女人。试说明分辨i、&发音的方法。
10、朗读下面一首诗,把韵脚字用拼音字母写出来,并分析它的押韵,指出属于哪一辙。
秋到葡萄沟,
珠宝满沟流;
亭亭座座珍珠塔,
层层叠叠翡翠楼。
11、课下认真朗读附录一《en和enɡ,in和inɡ对照辨音字表》中每个汉字的读音,对读不准的读音进行整理,整理在笔记本上,并记住。
第四节& 声调
1、什么是调值和调类?试举例说明。
2、念下列各字,体会声调的高低升降,并分别指出它们的调值和调类。
安定团结&&&&& 改革开放&&&&& 齐心协力&&&&& 建设中华
3、拼读下列词语并注上汉字。
zǎocāo&&&&& qi&nj&n&&&&& m&nz&&&&&& li&nɡhǎo&&&&& q&chē&&&&& b&m&
d&lǐ&&&&&&& k&kǔ&&&&&&& qi&nɡdi&o& jiānj&&&&&&& d&dāo&& zhuǎnhu&
sh&xi&n&&&&& qǐnɡchǔ&&&& bǎozh&nɡ&&& h&lǐ&&&&&&& kǎiɡē
4、下列各组词语声母和韵母相同,但声调不同,试用普通话朗读并用汉字注写出来。
shēnɡlǐ&&sh&nɡl&&&&&&&&&&& li&nx&&&li&nx&
mi&nm&o&&mi&nm&o&&&&&&&&&& ɡǔshī&&ɡ&sh&
zhěnɡq&&&zh&nɡq&&&&&&&&&&& jiāotōnɡ&&jiǎot&nɡ
yōuxiān&&yōuxi&n&&&&& &&&&&c&iyu&n&&c&iyu&n
5、按普通话的阴、阳、上、去四声拼音注出汉字,并依着汉字顺序反复朗读。
示例:yi&&& 依仪椅意&&&&&& wu&&& 乌吾午务&&&&&& yu&&& 迂余雨育
&&&&& yɑ&&&&&&&&&&&&&&&&&& yɑo&&&&&&&&&&&&&&&&& wei
&&&&& yɑn&&&&&&&&&&&&&&&&& wɑn&&&&&&&&&&&&&&&&& yuɑn
&&&&& bɑ&&&&&&&&&&&&&&&&&& po&&&&&&&&&&&&&&& &&&ke
&&&&& zhi&&&&&&&&&&&&&&&&& ci&&&&&&&&&&&&&&&&&& cɑi
&&&&& tui&&&&&&&&&&&&&&&&& bɑo&&&&&&&&&&&&&&&&& zhou
&&&&& tɑn&&&&&&&&&&&&&&&&& tenɡ&&&&&&&&&&&&&&&& chɑnɡ
&&&&& penɡ&&&&&&&&&&&&&&&& tonɡ&&&&&&&&&&&&&&&& qie
&&&&& tiɑo&&&&&&&&&&&&&&&& liu&&&&&&&& &&&&&&&&&jiɑn
&&&&& pin&&&&&&&&&&&&&&&&& xiɑnɡ&&&&&&&&&&&&&&& hu
&&&&& tu&&&&&&&&&&&&&&&&&& hui&&&&&&&&&&&&&&&&& cun
第五节& 音节
1、拼音应注意哪些问题?试举例说明。
2、熟记《汉语拼音方案》中的拼写规则。
3、列表分析下列音节的结构方式,并指出其韵母是韵母四呼中的哪一种。
良 li&nɡ&& 高 ɡāo&& 铁 tiě&& 远 yuǎn&& 关ɡuān&&& 爱 &i
舟 zhōu& &步 b&&&& 威 wēi&& 雅 yǎ&&& 权 qu&n&& 鹅 &
4、下列各音节的拼写为什么是错误的,试根据声韵配合规律,加以说明并改正。
shiɑo(小)&&& juɑ(抓)&&& xɑ(夏)&&&&&& fonɡ(风)
ɡ&e(决)&&&&& puo(破)&&& tuenɡ(通)&&& do(多)
zinɡ(精)&&&& ɡiɑo(叫)&& onɡ(翁)&&&&& sionɡ(送)
5、下列各词的拼写是不合拼写规则的,试把它们改正过来。
用意& i&nɡ&&&& 无畏& &u&i&&& 月夜 &&&i&&&&&&& 对流& du&ili&u
威武& uēiǔ&&&& 委员& uěi&&n& 论文& lu&nu&n&&& 谚语& yi&nǚ
疑案& &&n&&&&& 堤岸& dī&n&&& 雪球& xǔeqio&&&& 演员& iǎn&&n
规律& ɡuēil&&& 谬误& mi&u&&& 杨柳& i&nɡliǔ&&& 飞跃& fēi&&
6、拼读下列各词,并把汉字写出来。
& ɡu&jiā&&&&&& sh&d&i&&&&&& f&l&nɡ&&&&&& shǒufǎ
& ti&oji&n&&& &b&m&n&&&&&&& chu&nɡz&o&&& dōnɡfānɡ
& tuǒsh&n&&&&& jiěch&&&&&&& c&j&n&&&&&&& bǎozh&nɡ
7、给下面一首诗注音(声、运、调),指出韵脚属于哪个韵部。
&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第六节& 音变
1、什么是变调?举例说明主要有哪几种。
2、什么是轻声?举例说明轻声音节音高变化的规律。
3、举例说明轻声在普通话里的作用。
4、什么是儿化?儿化跟词汇和语法有何关系,试举例加以说明。
5、指出下面上声字的声调变化情况。
& 厂党委&&& 领导&&& 选举&&& 考察&&& 水库&&& 铁道&&& 解除
& 碾米厂&&& 水运&&& 首长&&& 老板&&& 火柴&&& 鼓动&&& 检察
& 好产品&&& 粉笔&&& 指挥&&& 耳鼓&&& 搞鬼&&& 浅水&&& 享受
& 我请雨伞厂鲁厂长选两把好雨伞给李组长。
6、读下列各词语,并指出其中哪些去声字声调有变化。
& 概况&&&&& 祝贺&&&&& 命令&&&&& 跳动&&&&& 照料
7、照变调注音,声调要用五度标记法(或画曲线或记数码)写出。
& 1)导演 &&&&&体统&&&&& 脚本&&&&& 本体&&&&& 好朋友
& 2)他们&&&&& 谁的&&&&& 你呢&&&&& 看看&&&&& 招呼&&&&& 便宜
&&&& 告诉&&&&& 耳朵&&&&& 梯子&&&&& 锤子&&&&& 椅子&&&&& 凳子
多么&&&&& 什么&&&&& 怎么&&&&& 这么&&&&& 说了&&&&& 读了
想了&&&&& 试了
8、依据儿化音变的规律,用国际音标给下面的儿化词注音。
宝盖儿&&& 侧刀儿&&& 肉月儿&&& 门墩儿&&& 示补儿&&&
快板儿&&& 单弦儿&&& 小曲儿&&& 唱片儿&&& 猜谜儿&&&
逗乐儿&&& 纳闷儿&&& 刨根儿&&& 挑刺儿&&& 围嘴儿
9、朗读下面有轻声的词。
胳膊&& 脊梁&& 巴掌&& 指甲&& 包袱&& 铺盖&& 簸箕&& 巴结&& 裁缝
& 扁担&& 轱辘&& 抽屉&& 苤蓝&& 葫芦&& 蘑菇&& 点心&& 长处&& 称呼
& 窗户&& 先生&& 叨唠&& 吩咐&& 伺候&& 动弹&& 拾掇&& 耽搁&& 糟蹋
& 凑合&& 答应&& 地方&& 打听&& 商量&& 张罗&& 聪明&& 机灵&& 糊涂
& 结实&& 疙瘩&& 含糊&& 和尚&& 姑娘&& 马虎&& 扎实&& 利索&& 硬朗
& 敢情&& 将就&& 约莫
10、朗读下面的句子,写出&啊&音变后的汉字写法和音标。
1)你来啊。
2)为什么不去啊?
3)你看啊。
4)多高啊!
5)怎么老不动啊?
6)是不是啊?
7)快干啊!
8)说你啊。
9)是我啊。
10)快唱啊。
11)写字啊。
12)没事啊。
第七节& 音位
1、举例说明什么是音位。
2、举例说明怎样归纳音位。
3、什么是互补分布?什么是音感特征?二者作为归纳音位的标准来看,哪个更重要,为什么?
4、什么是音位变体?
5、条件变体和自由变体的区别何在?
6、音位理论对于拼音文字的设计有何意义?
7、用汉语拼音字母和国际音标拼注&哥哥和姐姐学爷爷&,指出拼音方案书写法为什么只见e,不见&。
第八节& 朗读和语调
1、结合自己的经验,谈谈朗读在语文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2、试把下面两段话按自己的理解断开(加标 / 线),并与别人比较,看有什么不同,并说明停顿的运用在表达上的作用。
1)我赞成他也赞成你怎么样?
2)无鸡鸭也可无鱼肉也可一盘煮豆足矣!
3、朗读下面的句子,试着变换重音的位置,并分析多能表达出来的意思(在重读的词下边家&号),
& 我买了一盆玫瑰花儿。
4、语调和声调有什么不同,二者又有什么关系?
5、按照朗读的基本要求,运用恰当的语调,朗读论说文、记叙文各一篇,是个若干首。(材料自选)
第九节& 语音规范化
1、结合生活中的事例说明语音规范化的必要性。
2、普通话语音规范化工作包括些什么内容?试举例说明。
3、什么是&异读词&?下列各词语中加点的字,哪些是属于异读范围的,哪些不是,为什么?凡不规范的注音要改正。
校对(ji&o)&&学校(xi&o)
发酵(xi&o)&&酵母(ji&o)
麦芒(w&nɡ)&&光芒(m&nɡ)
五更(jīnɡ)&&更换(ɡēnɡ)
挑水(tiāo)&&挑选(tiǎo)
安宁(n&nɡ)&&宁可(n&nɡ)
理发(f&)&&奋发(fā)
4、朗读《同韵字表》,把其中与自己的方言不同的字音用红笔打上符号,并抄出,对可以类推的偏旁要经常认读。
第三章& 文字
第一节& 汉字概说
1、什么是文字?什么是汉字?
2、汉字是怎样产生的?你怎样认识&仓颉造字&说?
3、为什么说汉字是表意体系的文字?
4、说汉字是意音文字、语素文字,这是按照什么标准划分出来的?
5、怎样理解汉字有一定的超时空性?
6、同某一种表音文字进行比较,具体谈谈汉字的性质。
7、从历史和现实、国内和国际不同的角度说明汉字的作用。
第二节& 汉字的形体
1、为什么说汉字形体演变是朝着简单易行的方向发展的?
2、查看有关书报,学习辨认不同形体、不同字号的印刷体字。
3、自己写毛笔字和钢笔字,具体对比两种手写体在形体上的差异。
第三节& 汉字的结构
1、什么是笔画?它有哪些类型?确定笔画的依据是什么?
2、汉字笔画的组合有哪些方式?举例说明。
3、具体说明下列各字是综合运用哪些笔画组合方式构成的:
鸣&&& 佳&&& 灼&&& 疗&&& 灿&&& 甸&&& 改&&& 冈&&& 兮
4、什么是部件?它有哪些类型?部件的组合有哪些方式?
5、什么是部首?《新华字典》的部首和《康熙字典》的部首有什么区别?具体举例说明。
6、汉字笔顺的主要规律是什么?
7、汉字笔顺的依据是什么?具体说明下列汉字的笔顺:
插&& 叟&& 肃&& 医&& 再&& 及&& 迅&& 转&& 连&& 载&& 轰&& 辈&& 毙&& 鸦
为&& 凶&& 爽&& 必&& 脊&& 写&& 幽&& 老&& 长&& 门&& 忆&& 龙&& 妆
& 8、古代的&六书&是什么?
9、什么是象形?什么是指事?它们有什么区别?
10、什么是会意?它同象形、指事有什么区别?
11、什么是形声?它同象形、指事、会意有什么区别?
12、下列用&丁&作声旁的形声字,它们同的字义同形旁有什么联系?试给每个字注音,看哪些字同声旁的读音不完全相同。
疔&& 玎&& 叮&& 仃&& 盯&& 钉&& 耵&& 酊&& 靪
顶&& 订&& 饤&& 汀&& 厅&& 亭&& 灯&& 打
13、分析下列各组同声旁异形旁的形声字,看它们的字义同形旁有什么联系。
& 1)赌&睹&&&&&&& 2)瞠&膛&& 3)胳&赂&& 4)渴&谒&喝
& 5)溢&谥&隘&&& 6)苔&笞&& 7)沾&玷&& 8)抠&枢&怄
14、分析下列各组同形旁异声旁的形声字,看它们的读音有什么差别。
& 1)锁&琐&& 2)狼&狠&& 3)钓&钧&& 4)徒&徙
& 5)叨&叼&& 6)瘐&瘦&& 7)沁&泌&& 8)货&贷
15、现行汉字的造字法有哪几种?举例说明。
第四节& 汉字的整理
1、怎样正确对待汉字的前途问题?
2、整理汉字包括哪些内容?
3、《简化字总表》采用了哪些简化方法?举例说明。
4、什么是异体字?为什么要整理异体字?
5、在精简字数方面已经取得了哪些成绩?
6、汉字标准化包括哪些内容?
7、汉字定量研究的情况怎样?今后应着重解决什么问题?
8、汉字定性研究的情况怎样?今后应着重解决什么问题?
第五节& 使用规范汉字
1、举例说明什么是错别字,什么是不规范字。
2、给下列各组字分别注音并组成词语。
戳戮&&& 洽洽&&& 妨防&&& 瞻赡&&& 欧殴呕讴枢&&& 蜡腊&& 湍揣惴
桔秸&&& 梢稍捎&&& 矩距&&& 骄矫&&& 贡供&&& 赃脏
3、把下面词语中拼音所表示的汉字注出来。
ch&nɡ前b&后&&&& 无jiān不cuī&&&& 为虎作chānɡ&&&& 中流dǐ柱
义f&n填yīnɡ&&& x&n规dǎojǔ&&&&& tǐiɡ而走险&&&&&&& 一p&十寒
前pū后继&&&&&&& 委qū求全&&&&&&& 变本加l&&&&&&&&& 记忆y&u新
走t&u无路&&&&&& 宁quē勿l&n&&&&& 名f&其实&&&&&&&& 入不fū出
战略b&shǔ&&&&&& 无耻l&n言&&&&&& 刚b&自用&&&&&&&& y&笑大方
按b&就bān&& &&&&生活m&烂&&&& 一枕黄li&nɡ&&&&&&&& 杯盘狼j&
&nɡ首ku&b&&&&&&& 出类拔cu&&&&& q&nɡ竹难书&&&&&&&& huī心丧气
4、给下面加着重号的字注音。
& 包庇&&& 嘈杂&&& 呆板&&& 缔结&&& 提防&&& 蚌埠&&& 桎梏
咀嚼&&& 刽子手&&& 雪茄&&& 恪守&&& 校对&&& 豢养
沮丧&&& 粳米&&& 妊娠&&& 慑服&& 蛴螬&&& 分娩
句读&&& 牛虻&&& 缫丝&&& 执拗&&& 叶韵&& 荒谬
5、认真读附录一《常见的别字》,把自己写错的别字用符号标记出来,并抄写在笔记本上,注意改正。
6、认真读附录二《容易读错的字》,把自己读错的字用符号标记出来,并抄写在笔记本上,注意改正。
7、认真读附录三《常见的多音字》,把自己读不准确的字用符号标记出来,并抄写在笔记本上,注意改正。
第四章& 词汇
第一节& 词汇、词汇单位和词的结构
& 1、试述词汇在语言中的地位。
& 2、&他学英语很用功,坚持每天记住15个词汇。&这话对不对?为什么?
& 3、用&替代法&证明&驼绒&是两个语素,&骆驼&是一个语素。
& 4、分别指出下列字中的成词语素、不成词语素和不能单独做语素的字。
&&& 绩&& 柿&& 素&& 眉&& 蜻&& 狗&& 羊&& 鸭
&&& 学&& 习&& 鹃&& 祝&& 闪&& 平&& 虎&& 狼
& 5、划分出下文中的词(在词下划一横线,成语不划,单纯词不分析),是合成词的就注明它的构成方式。
伟大的天文学家哥白尼说:&人的天职在勇于探索真理。&我国人民历来是勇于探索,勇于创造,勇于革命的。我们一定要打破常规,披荆斩棘,开拓我国科学发展的道路。既异想天开,又实事求是,这是科学工作者特有的风格,让我们在无穷的宇宙长河中去探索无穷的真理吧。
& 6、指出下列的双声词、叠韵词、音译词。
&&& 仓促&&&& 灿烂&&&& 沙发&&&& 孑孓&&&& 恍惚&&&& 婆娑&&&& 铿锵
&&& 扑克&&&& 涤纶&&&& 秋千&&&& 踟蹰&&&& 拮据&&&& 婀娜&&&& 腼腆
& 7、指出下列复合式合成词的类型。
&&& 痛快&&& 认真&&& 抓紧&&& 房间&&& 革命&&& 照明&&& 人民&&& 飞快
&&& 解剖&&& 石林&&& 开关&&& 领袖&&& 美好&&& 雪白&&& 工人&&& 碰壁
&&& 戳穿&&& 司令&&& 雪崩&&& 丝毫&&& 伟大&&& 动静&&& 无论&&& 烧饼
粉饰&&& 体验&&& 衣服&&& 联想&&& 奶牛&&& 牛奶&&& 功用&&& 用功
8、试举出yī音的五个同音语素,用每个语素各造三个合成词,同时注明其结构类型。
9、指出下面例句中的生造的简称。
1)有些泳术较佳的同学,从岸边游到艇上去。
2)必须广泛发动群众,开展爱卫运动。
第二节& 词义的构成和性质
1、什么是词义?
2、怎样理解词义的概括性?专有名词的词义也有概括性吗?
3、什么叫做词义的模糊性?&书、画、浪、婴儿、钢&有没有模糊性?
4、查查有关辞书,看看下面两组汉语、英语词在词义方面表现出什么异同:
&&&&& 桌子&&table
&&&&& 雪&&snow
5、汉语的姑妈、姨妈、伯母、婶母&&能用同样的词称呼吗?英语行不行?试分析其中的原因。
6、理性义与色彩义有什么区别?
7、指出下列各词的色彩义:
& 倒爷&&& 哥们儿&&& 葡萄胎&&& 演奏&&& 鸭绿江&&& 调试&&& 康复
& 搅和&&& 轻蔑&&&&& 癞皮狗&&& 欺凌&&& 发毛&&&&& 蛤蟆镜& 车流
& 出台&&& 脑袋&&&&& 疙瘩&&&&& 囹圄&&& 鸟瞰&&&&& 狐媚子
8、固定短语也可能有各种色彩义,试指出下列各短语的色彩义。
& 龙腾虎跃&&&& 三长两短&&&& 唇红齿白&&&& 打游击&&&& 打牙祭
& 举世瞩目&&&& 蝇营狗苟&&&& 马不停蹄&&&& 炒鱿鱼
9、下列带点的词的色彩义有无变化?
& 真是地方&&&&& 什么东西&&&&& 瞧那长相&&&&& 有派头
& 硬了点儿&&&&& 有点研究&&&&& (批评)还尖锐&&&&& (批评)太尖锐
10&强人&一词有什么语义色彩?为什么现代汉语中有&女强人&,没有&男强人&?
&&& 第三节& 词义的分解
1、下列词中哪些是单义词?
懂&&& 发&&& 煤&&& 瞟&&& 溅&&& 风&&& 苗条&&& 发火
雨&&& 把&&& 剥&&& 表&&& 领导&&& 杜绝&&& 缎子
2、下面的义项哪些应该合起来成为&花1&的义项,哪些是&花2&的义项,应不应该还有一个&花3&?(注:&花1、花2、花3&是三个同形同音词。)
& 1)种子植物的有性繁殖器官:掐了一朵花。
& 2)供观赏的植物:买了一盆花。
& 3)颜色错杂:这布太花了点儿。
& 4)用掉:花了三元钱。
& 5)姓:小李广花荣。
& 6)模糊不清:眼睛花了。
3、从多义词的产生到使用中多义词的排除,看义项同语境的关系。
4、利用同音现象可以造成修辞格中的&双关&,试举三例加以说明。
5、&论&有下列义项,但是有的义项能作为词的意义,有的只能作为语素的意义,你能分辨吗?谈谈你分辨它们的标准,并探讨一下词典中有无区别的必要。
& 1)分析和说明事理:议论 | 就事论事 | 要论起这件事来&&
& 2)分析和说明事理的话或文章:社论 | 舆论
& 3)学说:唯物论
& 4)说,看待:相提并论 | 不能一概而论
& 5)衡量;评定:论罪 | 论功行赏
& 6)按照某种单位或类别说:论斤计酬 | 买鸡蛋论斤还是论个儿
6、同形同音词和一词多义,有时很难区分。试用下列各词,分别造几个句子来说明哪些是同音词,哪些是多义词。
& 新生&&&&&& 杜鹃&&&&&& 疙瘩&&&&&&& 苦
7、什么是义素?义素分析有什么用处?
8、完成下面义素分析的矩阵图。
[交通工具]
9、试就下面一组词进行义素分析。
& 伯伯&&&&& 叔叔&&&&& 姑姑
10、&乞丐&与&万元户&有何不同?&乞丐万元户&这个称呼有无矛盾之处?试用义素分析加以说明。
第四节& 词义的聚合&&语义场
1、下列两组词中,&老李&的&老&意思上有无差别?这些差别是从什么地方显示出来的?
& 1)老李&&大李&&小李
& 2)老李&&老张&&老王
2、下列各词哪些可能属于同一义场,这些义场属于何类?
& 天&&&& 青天&&&& 地&&&& 地上&&&& 天上&&&& 天下&&&&& &红&&&& 浅绿
& 深绿&& 大红&&&& 紫红&&&& 绿&&&& 大绿&&&& 河&&&& 水&&&& 溪
& 山&&&& 火&&&& 树木&&&& 海&&&& 树木&&&&& 森林&&& 树林
3、什么是同义词?怎样辨析同义词?
4、辨析下列各组同义词。
& 夸大&&夸张&&&&&&& 持续&&继续&&&&&&& 鼓励&&怂恿
& 商量&&商榷&&&&&&& 周密&&严密&&精密
& 铲除&&拔除&&根除
5、指出下列各词的反义词。它们属于什么类型的反义词?
& 和善&&& 分散&&& 脆弱&& &冷落&&& 低落&&& 淡季&&& 通俗&&& 混浊
& 积累&&& 赞同&&& 拘泥&&& 丑恶&&& 富裕&&& 平坦&&& 吝啬&&& 节约
6、什么是反义词的不平衡现象?试以&重&&轻&、&团结&&分裂&为例加以说明。一般说&王安忆是女作家&,却只说&梁晓声是作家&,形成&作家&&女作家&的对立,这也是不平衡现象吗?
7、下边句子里都有用词不够妥当的地方,试指出来加以改正,并说明理由。
& 1)他那双沾满红丝的眼睛说明他又为革命熬了一个通宵。
& 2)1936年10月19日,鲁迅先生&&伟大的革命家、文学家的心脏跳动停顿了,但是他的声音,他的思想,却没有停顿。年轻一代接过他的笔,继续在革命的大道上前进。
& 3)大家决心继续发挥艰苦朴素的作风,努力攻克困难,争夺更大的成就。
& 4)运动员踏着强健的脚步,举着五彩缤纷的旗帜,穿过了检阅台。
& 5)大家对王同志的批评正确而尖刻。
& 6)今年,市场上的西瓜供应充沛。
& 7)敌机驾驶员非常机警,往云端里一钻仓皇地逃走了。
& 8)每个学生都无例外地期望把自己的学习搞好。
& 9)两国经过协商,已达成了协议,双方军队各自撤回自己的边疆。
& 10)他总爱表现自己,不顾场所,大谈自己的见闻,惹得人们看不起他。
& 11)我们必须彻底揭发反革命两面派的所用言行。
& 12)边防战士虽然在天寒地冻的北国边陲,但仍日夜在国境线上巡视着。
& 13)在我校评职称会上,有人故意大闹会场,说职称评得不公道,一下子把会场的程序打乱了。
& 14)一位老农说,今年的早稻,经过精心培育,长势颇佳。
8、在报刊书籍中找出几个用词不当的例子,并说明错误所在。
第五节& 词义和语境的关系
1、什么是情景语境?什么是上下文语境?
2、在李準《李双双小传》中有这样一些话:
& &来吧!外焦里软,这煎饼就叫&老头美&!&
& &双双嫂子!食堂饭做得好!我们要贴你们的大字报了!&
& 大家你一句,我一句说着吃着,双双在井台上听着,只是在抿着嘴笑。
这里的&贴你们的大字报&是什么意思?根据什么作出这个结论?如果把原文从头到尾看一遍,会不会有更深一层的理解?
3、下面词语中的&球&,哪些是指足球?在后面的括号中填上&&&号。
& 角球(&&& )& 扣球(&&& )& 点球(&&& )& 抽球(&&& )
& 任意球(&&& )& 三分球(&&& )& 头球(&&& )
4、有这么一段话:
&&& 哎哟,他妈的是你,&&来,叫爷爷看看!你小子行,洋服穿的像那么一回事,由后边看哪,你比洋人还更像洋人!老王掌柜,我夜观天象,紫微星发亮,不久必有真龙天子出现&&
请设想一下说话人生活在什么年代,他的性别、年龄、思想状态是怎样的。
第六节& 现代汉语词汇的组成
1、什么是基本词汇?它有哪些特点?
2、区分基本词汇和一般词汇有什么意义?
3、什么是古语词?运用古语词有什么积极作用?
4、外来词有几种类型?使用外来词应注意些什么问题?
5、什么是方言词?运用方言词应注意些什么?
6、什么是行业语词?试举出十个课堂教学用语。
7、什么是隐语?它在语言中有什么作用?
8、方言词、行业语词同普通话词汇有什么关系?
9、北京方言词成为普通话词汇的成员有何条件?
10、电影名《大撒把》,歌曲名《岂曾相爱短暂也足以远》,书名《小女人散文》是什么意思?这样的名字起得好吗?
11、你能准确地说出现在在一部分中流行的&酷&&哇噻&&逊&&创意&&瘦身&的含义吗?试判断它们的前途。
第七节& 熟语
1、什么是成语、惯用语、歇后语?它们之间有什么不同?
2、解释下列成语的意义:
&&& 叱咤风云&&& 精雕细刻&&& 居高临下&&& 老马识途
危如累卵&&& 落拓不羁&&& 披沙拣金&&& 不刊之论
3、使用成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4、改正下列成语中的错别字:
&&& 委屈求全&&& 黄粮一梦&&& 礼上往来&&& 响扼行云
&&& 得泷望蜀&&& 重蹈复辙&&& 淹没无闻&&& 濯发难数
5、解释下列惯用语的意义:
&&& 背包袱&&& 安钉子&&& 绊脚石&&& 翅膀硬
&&& 穿小鞋&&& 定调子&&& 耳边风&&& 高帽子
6、搜集喻意、谐音两类的歇后语各十条,并加以解释。
7、运用歇后语应该注意些什么?
第八节& 词汇的发展变化和词汇的规范化
1、词汇的发展变化表现在哪些方面?其原因是什么?
2、词义发展变化有哪几种原因?其发展变化的途径有哪几种?
3、解释下列各词的意义,指出它们的意义是怎样变化的。
&&& 本钱&&&& 走狗&&&& 讲究&&&& 空气&&&& 推销&&&& 贩卖
&&& 市场&&&& 运动&&&& 温床&&&& 背景&&&& 幼稚&&&& 上身
4、下列三组译名应选用什么词为好?为什么?
&&& disco&&& 的士高&&& 迪斯科&&& 的士够格&&& 的士格
&&& dacron&& 的确凉& 的确良& 涤确良& 达可纶& 大可纶& 的良& 确良
&&& laser&&&& 雷射&& 镭射&& 莱塞&& 莱泽&& 睐泽&& 激光&& 激光器
5、下面例句中哪个是生造词语,为什么?请改正。
&&& 在国庆的文艺晚会上,各种颜色的灯光把会场布饰得非常壮丽。
6、请搜集十个用词不合规范的句子,并加以改正。
第五章& 语法
第一节& 语法概说
1、语法里的词法和句法各研究些什么?
2、什么是语法体系?对语法体系的分歧应采取什么态度?
3、举例说明语法的抽象性和稳固性。
4、为什么说研究语法要注意民族特点?
5、谈谈四级语法单位的关系。
6、举例说明一般的句法成分是如何配对的。
7、分析出下列句子的句法成分:
& 1)这篇文章批判了历史唯心主义。
& 2)我们厂试制成功了新产品。
&&& 第二节& 词类(上)
&&& 1、讲语法、分析句子的结构不使用词类名称行不行?试举出例句说明划分词类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2、将下面句子的词划分开,然后列一个实词简表,把其中的实词分别填在简表里。
1)春分刚刚过去,清明即将到来。&&这是科学的春天!让我们张开双臂,热烈地拥抱这个春天吧!
2)你们在想要攀登科学顶峰之前,务必把科学的初步知识研究透彻,还没有充分领会前面的东西时,就决不要动手搞以后的事情。
3)秋天的后半夜,月亮下去了,太阳还没有出,只剩下一片乌蓝的天;除了夜游的东西,什么都睡着了。
3、给下列各词分别归类。
& 1)热爱、可爱&&&&& 2)大案、答应&&&&& 3)战争、作战
& 4)非常、平常&&&&& 5)青年、年轻&&&&& 6)坚决、决心
4、&爱、恨、希望&等是动词,经常受程度副词的修饰;&笔直、雪亮、红彤彤、绿油油&等是形容词,却不能受程度副词修饰。为什么说前者是动词,后者是形容词?
5、举例说明&我们&与&咱们&、&你&与&您&、&那&与&哪&用法上有什么不同。
6、误用量词有时是由于没注意方言和普通话的量词跟名词的搭配规律或习惯的差异,试举出&羊、鱼、树、针、桥、车&等十个名词,在它前面添上&一&和专用量词。(如&一只[个]羊&,并在括号里添上自己方言的专用量词。)
7、改正下列句子中的错误,并说明理由。
& 1)在工厂、农村、学校我见闻了许多英雄,他们都在自己的岗位上,为实现四个现代化而忘我地工作着。
& 2)小梅干活很卖力气,咱队的大人小孩没有一个不说她劳动不积极的。
& 3)这个炼钢车间,由十天开一炉,变为五天开一炉,时间缩短一倍。
& 4)他家在村子的南边,面对着一幢小山。
& 5)目前,日本约有二万台机器人,&&机器人多用于汽车装配、炼铁、搬运、冲压、喷漆等工种。
& 6)这个特别恶狠狠的抢劫犯,终于被刑警逮捕了。
8、在当代文学作品中经常可以见到&副+名&的组合,例如&副+一般名词&的&很学生、很男人&,&副+抽象名词&的&很青春、特现代&,&副+专有名词&的&很雷锋、很中国&。你对这些语法现象是怎样看待的?请说明理由。
第三节& 词类(下)
1、划分汉语实词、虚词的依据是什么?
2、用&△&号把下面一段话的虚词标出来,然后列一个虚词表,把它们的大类小类分别添在表里。(重复的可只写一个,并用数码表示重复的次数。)
一个晴朗的早晨,天空碧蓝碧蓝的,不沾一丝云彩,一股带着清凉和花香的微风,轻轻地吹拂着。早起的飞燕掠过小白杨树的头顶,找食去了。多嘴的小麻雀刚睁开眼睛,就吵吵嚷嚷地讨论早饭该吃些什么。牵牛花、向日葵的花瓣沾满了露水,给刚刚升起的太阳照耀的闪闪发光,颜色变得格外鲜艳了。一只花喜鹊从村子里飞来,它还没站稳脚跟,就对小白杨树们说:&喂!小白杨树,村子里的人们就要来修大路啦。&
3、下面各组句子里加着重号的词在词性上、作用上有没有不同?为什么?
& 甲:1)这个人不会过日子。
&&&&& 2)我去过上海。
& 乙:3)情况会一天天好起来的。
&&& 4)他是一个修房子的。
丙:5)他近来很容易闹脾气了。
&&& 6)不必客气,我的确吃过了。
4、在下面句子里的空格出添上适当的结构助词,并说明理由。
& 1)问题彻底&&&&& 解决了。
& 2)彻底&&&&& 解决问题是不容易的。
3)问题解决&&&&& 不彻底。
4)问题还没有得到彻底&&&&& 解决。
5)他认为应当认真&&&&& 研究。
5、下面两组结构相似的句子意思是否相同?
& 甲:1)我在北京住了三年。
&&&&& 2)我在北京住了三年了。
& 乙:3)我只同他说过这个问题。
&&&&& 4)我同他只说过这个问题。
6、&我跟他去过&这句话可以有不同的理解。请分别加上适当的词把不同的意思都固定下来,并说明各个意思中&跟&的词性。
7、改正下列病句,并说明理由。
& 1)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粮食产量超过去年的12.5%。
& 2)这个山区的变化,对于我们都是非常了解的。
& 3)在改善学生生活上,我们学校采取了一些措施。
& 4)窗前有一个小菜园,种有苋菜、豆角、黄瓜和许多种蔬菜。
& 5)本校职工或学生出入校门要凭工作证和学生证。
& 6)我代表学校向新同学致以亲切地慰问。
& 7)他深知过华人进入美国一旦触犯美国法规、楚文化背景语言不通外,再加上财力不足,打起官司来必败无疑。
&& 8)即使做超级明星的目标达不到,高级的业余爱好,也可比一般人拥有了较充实的人生。
第四节& 短语
1、试述短语在语法中的重要作用。
2、试举例说明汉语组成短语的语法手段。
3、指出《不老歌》中三字短语的结构类和功能类。
&& 起得早,睡得好;七分饱,常跑跑;多笑笑,莫烦恼;天天忙,永不老。
4、指出下面句子中定语的短语结构类和功能类。
&& 恒心,是攀登高峰的通天梯。
&& 虚心,是金色秋天的丰收者。
&& 诚心,是友谊园里的艳丽花。
&& 信心,是理想王国的信天使。
&& 耐心,是获得甜果的自豪家。
&& 真心,是秉公办事的执法官。
&& 宽心,是健康长寿的灵芝草。
&& 妒心,是身体内部的毒性瘤。
&& 灰心,是时代洪流的淘汰者。
&& 躁心,是前进路上的绊脚石。
&& 私心,是走向深渊的大祸根。
5、指出下列短语的基本类型,用从大到小和从小到大的层次分析法分析每个短语的层次和结构关系。
& 1)矿山建设者的摇篮
& 2)不能磨灭的深刻印象
& 3)写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 4)分析研究一下材料
& 5)谁是最可爱的人
& 6)做一个有志气有作为的青年
& 7)一种新式的炊具电磁炉
& 8)世纪珍贵稀有动物熊猫的故乡中国
& 9)划分此类的一个目的是讲述词的用法
& 10)浓浓的长长的眉毛和一双不大不小的眼睛
6、下列短语都是多义短语,试分析它们内部结构层次和结果关系的不同。
& 1)他的哥哥和妹妹的三位朋友
& 2)热爱人民的军队
& 3)三个报社的记者和编辑
& 4)看打乒乓球的中小学生
& 5)对售货员的意见
& 6)照顾孩子的妈妈
& 7)反对用人唯亲的程&&
& 8)讨厌酗酒和赌博的女人
第五节& 句法成分
1、了解各种句法成分的构成材料。(从教材里归纳并加以补充,注意指出每个成分经常用什么词语充当,有什么条件地充当)
& 1)什么词语可以充当主语、宾语?什么词语可以充当谓语?
& 2)什么词语可以充当定语、状语、补语?三者各修饰或补充什么成份?
2、指出下面句子的主语和谓语,并说明用哪种功能类的词语充当。
& 1)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是亿万人民群众的切身事业。
& 2)现状和习惯往往束缚人的头脑。
& 3)一年三百六十五天。
& 4)康熙皇帝对当时西方传教士所带来的一切欧洲学术,几乎都发生兴趣。
& 5)当年红军二方面军长征渡金沙江时总指挥贺龙写的一封信已经在云南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发现。
& 6)越王勾践独自坐在石室里。
& 7)用历史著作《三国志》去对比文学著作《三国演义》,未尝不是有益的事。
& 8)几乎大多数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史学界的评价还莫衷一是。
3、指出下面句子的宾语和补语。指出宾语所属的意义类别,指出补语所属的意义类别。
& 1)阳光火一般地喷下来,我热得气都喘不过来。
& 2)他的话说到我的心坎里了。
& 3)这批汉代简册的发现,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 4)这些见解道出了古代东方学术精神和希腊科学精神的深刻差别。
& 5)树上掉下一个苹果来。
& 6)老雷找到了他的同学。
& 7)我们走进了昨天还是威风凛凛的大门。
& 8)这时已经是下午三点多钟了
& 9)我们左右张望了一下,想从左边长廊走出去。
& 10)一条船可以坐五十个人。
& 11)身体不好,先在家里看几天病。
& 12)考得上,是你的福气。
4、指出下面句子的定语、状语是用什么词语充当的。
& 1)他拿来一件崭新的白色府绸衬衫。
& 2)国家保护公民的合法收入、储蓄、房屋和其他生活资料的所有权。
& 3)我们的国家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
& 4)这是一件刚买来的呢子大衣。
& 5)他用胳膊轻轻地触着我,眼睛却仍然在兴奋地望着外面。
& 6)宏儿听得这话,便来招水生,水生却松松爽爽同他一路出去。
5、定语是说明性质、领属、数量等等的,试指出下面句子里每个定语所指示的意义类别以及是描写性的还是限制性的。
& 1)我们的祖国多么壮丽!
& 2)昨天的报纸有个好消息。
& 3)西湖的风景非常美。
& 4)前面是一片绿油油的田野。
& 5)他是一个勇敢的人。
& 6)四个战士都来了。
& 7)铜茶壶放在桌子上。
& 8)那件衣服已经晒干了。
6、下面句子里的状语,哪些既可以放在主语后,又可以移到主语前?哪些只适宜于放在主语前?哪些不能放在主语后?
& 1)在敌国,在暴君的掌握之中,我也不怕不惊。
& 2)早在十六七世纪之交,西方传教士的一些自然科学知识已经传播到中国。
& 3)根据一些地方的调查,五十年代,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力约占95%以上。
& 4)几百年来,很多人都没有解决这个问题。
& 5)一会儿,瘦李一阵风一样飘进来。
& 6)今天回国的难道是三个被俘的士兵!
& 7)李记饭店的买卖像春雷滚过的芳草地似的蓬蓬勃勃。
& 8)这地方本来就低洼。
& 9)你不妨对他直说。
& 10)我从年轻时就希望有个强大的中国。
7、指出下面句子里的独立语表示的意义,并指出结构上是哪一类词或短语。
& 1)哎呀!漏水了,怎么办?
& 2)同义词,例如&看&和&瞅&,大都是在意义上有细微差别的。
& 3)你想想,这难道不是事实吗/
& 4)看来不会下雨了。
& 5)车,不用说,当然是头等的。
& 6)这个礼堂,充其量只能容纳一千人。
& 7)小张,快点来。
& 8)听说你昨天来过三次。
第六节& 句子的分类
1、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型(主谓句和非主谓句及其小类)
& 1)窗下一幅繁华的街景。
& 2)他给我们以武器
& 3)由一头张牙舞爪的大熊隐藏在野树林子里。
& 4)这种野鸭子,我一次能捕获二三十只。
& 5)你们应该把情况汇报上去。
& 6)大家故意不给他水喝。
& 7)勤劳让你有钱花。
& 8)部长同志,请你转告师长,我是一名八路军战士,不是你的客人。
& 9)你把那杯茶端给我喝。
& 10)从南口经居庸关到八达岭,尽是崇山峻岭。
& 11)他们在渺无人烟的丛林间披荆斩棘种下果木。
& 12)大厅里弥漫着一种紧张的气氛。
& 13)施工之前,我就主张把图纸改一条线,加两条线。
& 14)多少年来,那捆他用生命换来的教科书和指导员没说完的话,一直激励着我前进。
& 15)别忘了带雨伞。
& 16)我,你还信不过吗?
& 17)当心油漆!
& 18)伍子胥过昭关一夜白了头。
& 19)我在学校门口看小学生匆匆忙忙回家吃饭。
2、试指出下列句子属哪一句类。如果是疑问句,要指出小类名;如果有语气词,还要指出它的意义。
& 1)面对这一派大好形势,我们能无动于衷吗?
& 2)给他两块钱上街卖冰棍儿吃。
& 3)有什么事儿瞒着我呢?
& 4)这儿还有一张漫画哪!
& 5)你来去呢,还是我送去呢?
& 6)他的事您到底还管不管?
& 7)快往屋里搬东西吧!
& 8)他难道会说这种糊涂话吗?
& 9)他不会说这种糊涂话的。
& 10)当心上小李的当。
3、把下列句子变换为别的格式的句子。
& 1)小伙子们把嗓子喊哑了。
& 2)谁都能估价出诚实和忠厚的分量。
& 3)你认识刚才进去的那个人?
& 4)我耳边响起了一个洪亮的声音。
& 5)万绿丛中闪耀着赭红色屋顶和鹅黄色屋顶。
& 6)墙上挂着横幅。
& 7)战火把这个村子的树木烧尽了。
& 8)我把纸糊了窗户了。
4、分析下面各句并指出其句型:(附加成分内部可以不分析)
& 1)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
& 2)风景美丽的西双版纳,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有志气有抱负的知识青年进入橡胶园。
& 3)敦煌艺术宝库的保存,是我们有可能来理解一千五六百年来的中国艺术的成长、演变和发展。
& 4)康藏公路和青藏公路的通车把幸福和繁荣带给了住在青藏高原的人们。
& 5)生长在江南的同志们看到这些水墨画高兴得直鼓掌。
& 6)凡是于小事忠实的于大事也忠实。
& 7)我所遇到的毕竟还是好人多于坏人。
& 8)篇章指的是由句子连缀成篇的语言体。
& 9)银行法对中国金融业的发展意义重大。
& 10)旧社会逼得他没路可走。
& 11)多威风啊,仪仗队!
& 12)在战争年代,人们对一身灰布制服,一件本色的粗毛线衣,或者自己打的一幅手套、一双草鞋,都很有感情。
& 13)为了保护羊群,英雄的小姐妹&&玉荣和龙梅同暴风雪搏斗了一天一夜。
& 14)鲁迅先生小心地翻阅着方志敏同志利用敌人要他写&自白书&的笔墨写成的文稿:一篇《清贫》,一篇《可爱的中国》。
& 15)他被亲人送到医院把伤治好了。
5、指出下列句子的错误并加以改正,是方言的句子要指出何处不合和为什么不合普通话语法规范。
& 1)眼看离高考没几天了,恨不得不吃饭,不睡觉,把二十四小时都扑在学习上。
& 2)大家先把这个问题考虑,以后抽时间研究。
& 3)我们不应指责别人而辩护自己。
& 4)不坚固的房子被地震倒塌了。
& 5)这时,高蓓的心脏跳动被停止了,血液循环的总枢纽被阻断了。
& 6)老雷在旧社会受尽了剥削和压迫,剥夺了上学读书的权利,直到解放后才识几个字。
& 7)作者把要求改正文章中某些错误的信件,没有寄给编辑部,而寄给某同志。
& 8)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和法制观念,已成为当务之急。
& 9)你有收到我的信吗?或:你有没有收到我的信?
& 10)这个人高过那个人。或:这个人强似那个人。
& 11)你讲少两句好不好?或:你讲先。
& 12)你去学校不(唔)去?
& 13)我给(畀、拨)一本书你。
第七节& 常见的句法失误
1、下面几组句子中的甲乙两种说法都对吗?为什么?
& 甲:艰苦的工作正是我们锻炼自己的好机会。
& 乙:担任艰苦的工作正是我们锻炼自己的好机会。
& 甲:吴哥寺在淡蓝色的烟雾中就像一座仙宫,多么美妙地引起人们的遐想。
& 乙:吴哥寺在淡蓝色的烟雾中,就像一座仙宫,引起人们多么美妙的遐想。
& 甲:他甚至连车窗外的茂密的青松,起伏的翠岗和遍地的野花也无意观赏。
& 乙:他甚至连车窗外的株株青松,道道翠岗和束束野花也无意观赏。
2、下面两句话中的动词和宾语是否都能搭配?谈谈你的看法。
& 1)我国防治流行性出血热的科研人员,在国内首次分离到能稳定传代的流行性出血热相关病原体。
& 2)那就要谴责和依法严肃惩处肇事者,医治和保护受害者的安全和健康。
3、下列句子有没有成分搭配不当的毛病?如果有,试加以改正,并说明理由。
& 1)张钰所以这般刻苦,是因为有一种坚强的思想在支配她。
& 2)参加这次运动会的八名男运动员和三名女运动员,均由优秀选手组成。
& 3)我们不但盖出了林立的工厂、学校、住宅,而且盖出了人民大会堂和历史博物馆这样宏伟的浩大工程。
& 4)这次在工厂最后一天的劳动,是同学们最紧张、最愉快、最有意义的一天。
& 5)敌人一经发现我们了,这里不能救住,今晚六点出发瓦窑堡。
4、试分析比较一下下面三种说法,看看其中有没有病句,能不能都合法存在。
& 1)在老师的教育下,使我提高了认识。
& 2)在老师的教育下,我提高了认识。
& 3)老师的教育下,使我提高了认识。
5、下列句子有没有成分残缺或多余的毛病?如果有,试加以改正,并说明理由。
& 1)5月3日,分局又在《解放日报》上刊登了&招认无名女尸&广告的当天,近100万份《解放日报》及时发至全国各地和本市的街头巷尾。
& 2)通过多年的生产劳动和技术革命活动中,使我深刻地认识到,一个人的智慧是有限的,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我们劳动人民有无穷无尽的智慧和力量。
& 3)贺兰县接到文件后,立即在会议上进行了传达,一致认为,文件说出了广大农民和干部的心里话。
4)大热天劳动,出汗多,身体里的水分和盐分消耗得也多,不随时补充上去,容易发生中暑。
5)科学工作者认为,目前在国内具有如此独特的适于猴类种群自然繁衍的生态环境,是不多的。
6)目前正值印度黄金季节。全国游客纷至沓来,这种盛况为&黑市&生意提供了机会。
7)许多老一辈革命家的事迹,就是我们学习的很好的榜样。
6、下面句子有什么毛病?指出来并加以改正。
& 1)从他身上,我们看到了许多党的地下工作者的光辉形象。
& 2)两个感叹句,仿佛使我们看到了郭老写这段文字时那种心情舒畅、信心满怀的喜悦心情。
& 3)不仅这样,他们还把小岛建成花园一样美丽。
& 4)考市场设在一间古色的大厅里举行的。
& 5)红萍具有繁殖快、费孝高的特点,但在生产上长期采用季节性稻底养萍,潜力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 6)我们姐妹蜷缩在地板上,合盖一床薄薄的被子,冻得发抖,只好用相互的身子暖和着对方。
& 7)只有弄清30年来教育战线上的是非得失,认识教育规律,才能改革教育适应四个现代化的要求。
& 8)他奋然而起,挪开床,刨着泥土,汗水湿透了里外衣衫。几层用厚塑料布严密包裹着的小铁箱终于出现了。
第八节& 复句
1、下列各句哪是单句,哪是一重复句,哪是多重复句,哪是紧缩复句?为什么?并指出复句内部分句间的关系,分析多重复句的层次。
& 1)外面太阳很好,也没有风。
& 2)作者在这篇小说里,主要是写一个农民。
3)只要你能工作,就应当工作。
& 4)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完成任务。
&&5)无论谁,都不能不学习。
& 6)你跑得再快也追不上他。
& 7)为了祖国的繁荣昌盛,我们要努力工作。
& 8)那两边,你瞧,绿油油的一大片,都是新法栽种的好庄稼。
& 9)每个人都把准备好的锄头扛在肩膀上,爬上山去。
& 10)分析能力强,是这位青年同志的优点。
& 11)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才可以改变咱们的计划。
& 12)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
& 13)他还启示人们,不应该迷信书本上的真理,而应该重视客观事实,重视实验和实践;要有勇气怀疑并且敢于批评不符合实际却历来被认为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威学说。
2、指出下列复句的各种类型(关联法,意合法?联合,偏正?并列,递进,因果&&)
&&& 1)老哥哥为人非常和善,孩子们都喜欢他。
&&& 2)天气暖和起来了,蜘蛛又出来在檐前做网。
&&& 3)两亿人可以同时通过一条线路打电话而互不干扰,听得清清楚楚。
&&& 4)首先,激光是一种颜色最单纯的光,而我们平常看见的光,是各种颜色的光混合起来的。
&&& 5)行李太多,每个人都要拿一些。
&&& 6)他劳动惯了,离开土地就不舒服。
&&& 7)我们不怕死,因为我们有牺牲精神。
&&& 8)那边山路上走来了两位老表,一人提着一只竹筒。
3、分析下列多重复句。
&&& 1)他虽然没有很用力,可是因为铁烧得过了火,火星溅得特别多。
&&& 2)谁要是工作起来马马虎虎的,不管他说得多么动听,人们也不会信任他。
&&& 3)没有知识,工人就无法做好工作;有了知识,工人才能更好地完成任务。
&&& 4)困难时欺软怕硬,你的思想是硬的,它就变成豆腐,你要软,它就硬。
&&& 5)地方那么大,事情那么多,我知道的真太少了,虽然我生在那里,一直到27岁才离开。
&&& 6)我不能说我不珍重这些荣誉,并且我承认它很有价值,不过我从来不曾为追求这些荣誉而工作。
&&& 7)尽管古代的一些作家,并不完全是唯物主义者,但是他们既然是现实主义者,他们的思想中就不能不具有唯物主义的成分,因而他们能够从艺术描写中反映出一定的客观真理。
&&& 8)我们所以要隆重纪念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不仅是因为她一生的科学贡献对现代科学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而且还因为他勇于探索、为真理和社会而献身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是鼓舞我们为加速实现四个现代化而奋斗的力量。
&&& 9)在周副主席的号召和影响下,整个村子的部队都搓米:有瓦片对瓦片搓的;有石头对石头搓的;有的干脆就用手搓,手上磨出了血泡,但仍然愉快地搓。
&&& 10)有些人背上虽然没有包袱,又联系群众的长处,但是不善于思索,不愿意用脑筋多想苦思,结果仍然做不成大事。
4、按照复句内各大类的关系,每类各造一个复句。
5、改正下列病句,并说明理由。
&&& 1)革新技术以后,不但加快了生产速度,提高了产品的质量。
&&& 2)犯罪分子一面不断地变换手法,一面终究逃脱不了人们的法网。
&&& 3)这部作品虽然写的是农民,却也时刻地表现了广大农民的愿望。
&&& 4)如果我们前一时期已经克服了学习上的一些困难,那么今后的困难也同样能克服。
&&& 5)人们只有解放思想,努力学习,就可以掌握科学技术知识,并且有可能成为科学家。
&&& 6)如果分析什么文章,只有掌握了这种方法,才能迎刃而解。
&&& 7)为了抢救国家财产和人民的生命,哪怕刀山火海,我们就要上。
&&& 8)不管天气如此变化多端,天池仍是一片沉静,渺渺湖水,清澈如镜。
第九节& 句群
1、什么是句群?构成句群的单位是什么?
2、简要说明句群与复句、段落的区别。
第十节& 标点符号
1、简述句末点号同语气的关系。
2、解释下列各段文字中每个标点符号的使用理由。
&&& 1)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
&&& 2)我们的孩子不会了解19世界俄罗斯小说家契诃夫的沉痛的话:&我小时候就没有童年。&
&&& 3)这是老先生最得意的作品,是老先生十多年的汗水&&不,是他的毕生的心血。
&&& 4)屈原、司马迁、李白、杜甫等光辉的名字,像一颗颗美丽的宝石,嵌在中华民族的史册上。
&&& 5)《母与子》的作者&&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
3、改正下列句中使用不当的标点符号,并加以说明。
1)&行喽,&小陈停了一会说:&教我干什么我就干什么。&
2)师范院校的新生都必须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等公共必修课。
3)他家里的人说,&自己家里的炉子用多少煤,你从来不管,对火车烧煤却这样认真&。他说:&国家的事要一丝不苟&。
4)贵报《中外名人故事》专栏内刊登的&刻苦学习的华罗庚&一文,我们都很喜欢读。
5)我回到家乡一看。嗬!一幢幢美丽的瓦房;一片片葱翠的农田;一条条笔直的渠道;真是翻天覆地的变化。
]6)国家体委领导希望全体运动员&赛出风格,赛出风格,为国争光&。
7)什么地方什么条件下可以种植什么样的药材?老农了如指掌。
8)一个时期,诗人对于季节:春夏秋冬的自然景物描写特别多。
第六章& 修辞
第一节& 修辞概说
1、有人说:&修辞就是咬文嚼字,修辞就是雕琢词句、卖弄文字技巧。&这种说法对不对?为什么?
2、结合实例谈谈修辞同语境的联系。
3、修辞同语言三要素有什么关系?明确它们的关系对学习和研究修辞有什么好处?
第二节& 词语的锤炼
1、词语锤炼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为什么?
2、下面这些句子在声音配合上个有些什么特色?
& 1)您的光辉将永远照耀着雄伟的天安门广场,照耀着我们伟大祖国的河山,照耀着五洲四海,照耀着我们的万里征途。
& 2)他坚强不屈地斗争,铮铮铁骨,凛凛情操,真正表现了松树的风格。
& 3)人民中国,屹立亚东。光芒万道,辐射寰空。艰难缔造庆成功,五星红旗遍地红。生者众,物产丰,工农长做主人翁。
3、比较下面各组的句子在表达上有什么不同。
1)山愈聚愈多,渐渐暮霭地吹了,渐渐进入黄昏了,红绿灯渐次闪光,而苍翠的山峦模糊为一片灰色。
&&& 2)山愈聚愈多,暮霭地吹了,进入黄昏了,红绿灯闪着光,而苍翠的山峦模糊为一片灰色。
&&& 1)那时候,天气还很冷,潍河里还在流着冰水,平原上整天价刮着老黄风。
&&& 2)那时候,天气还很冷,潍河里还在流着冰水,平原上整天价刮着扬天揭地的老黄风。
第三节& 句式的选择
1、句式选择的总的原则是什么?
2、从句式选择的角度看,下列句子是哪种类型?它们有什么修辞效果?
& 1)那种假统一论,不合理的统一论,形式主义的统一论,乃是亡国的统一论,乃是丧尽天良的统一论。
& 2)抑不住的颂歌啊,尽情地唱吧,止不住的喜泪呀,甜甜地流吧,金子般的光辉题词啊,把各族人民团结的金桥飞架!
& 3)他生得身材高大,面貌敦厚,眉目间透出股英武的俊气。
& 4)真的、善的、美的东西总是同假的、恶的、丑的东西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
3、分析下面各组的原句和改句,说明它们属于哪种句式变换,再指出改句的修辞效果。
& 甲:原句:苏轼有&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妨长作岭南人&一诗,久为人所传颂。
&&&&& 改句:苏轼有名诗云:&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妨长作岭南人&,久为人所传颂。
& 乙:原句:他告诉将军:因为天气太热,要多喝开水,等会来了咸菜要猛吃。告诉他:下班时候要把鞋里的沙土倒干净,要不走到家就会打泡的!还告诉他:睡觉前要用热水烫烫手脚。
&&&&& 改句:他告诉将军:因为天气热要多喝开水,等会儿来了咸菜要猛吃;下班时候要把鞋里的沙土倒干净,要不走到家会打泡的;睡觉前要用热水烫烫手脚。
第四节& 辞格(一)
1、什么是辞格?
2、分析下列各句中的比喻,说明各是哪种类型,它们的修辞效果如何。
& 1)人需要真理,就像庄稼需要阳光和雨露才能生长、开花、结果一样。
& 2)波浪&哗哗啦啦&有节奏地拍打着船舷,建起千百朵璀璨的水花,恰似撒下一把晶莹的珍珠。
& 3)生命如果是树,那么,理想是根,勤奋是叶,毅力是干,成功是果。
& 4)树影再长也离不开树根,
&&&& 雁飞再远也忘不了故乡,
&&&& 人走天边也怀念祖国。
& 5)再往下走几十级,瀑布就在我们上头,要抬头看了。这时候看见一幅奇景,好像天蒙蒙亮的辰光正在下急雨,千万枝银箭直射而下,天边还留着几点残星。
3、形式上带有&像、好像、同、如同&一类词的,有的是明喻,有的不是。是与不是的根据是什么?举例说明。
4、就下面两句进行比较,说明比喻和比拟的区别在哪里。
& 1)满天的阳光下,一川的翡翠雕刻似的大瓜,一个个大如斗。
& 2)沙家店一战,把敌人打得晕头转向,一败涂地,再也不敢恋战,只有夹着尾巴冒死南逃了。
5、试就比拟的运用分析一下毛泽东《卜算子&咏梅》的修辞效果。
6、借代也就是&换名&,为什么要&换名&?换名的方式主要有哪些?
7、举例说明拈连和比拟的区别。
8、夸张常常借助哪些辞格加强表达效果?举例说明。
9、运用比喻、比拟、夸张辞格,以&人与自然&为题写一篇300~400字的短文。
第五节& 辞格(二)
&&& 1、双关的修辞作用是什么?从你读过的诗文里选出两个运用得好的双关例子,分析一下它们的修辞效果。
2、运用反语应力求明显,切忌含混。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试结合实例加以说明。
3、下面诗文都用了什么辞格?
& 1)朱毛会师在井冈,
&&&& 红军力量坚又强。
&&&& 不费红军三奋力,
&&&& 打败江西两只羊。
& 2)希望大家积极支持文字改革工作,促进这一工作,而不要促退这一工作。
& 3)中国军人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惩创学生的伟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 (鲁迅《纪念刘和珍君》)
& 4)要不是咱们今天搞到这袋小米,你们的行军锅就要挂起来当锣敲哩。(杜鹏程《保卫延安》)
& 5)我妈呀,心里总想着别人,就是不想自己,老是说:咱是人民代表,只能奉献,不能索取。别人家里都现代化了,我们还是以贯之。
第六节& 辞格(三)
1、下边两句,一个用对偶手法,一个不用。比较一下,用何不用在表达效果上有什么不同。
& 1)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我们应当向科学进军,不怕征途上的千难万险。
& 2)向科学进军不畏征途坎坷,
&&&& 朝四化迈进何惧道路崎岖。
2、排比的修辞效果是什么?了解排比的结构形式对写作有什么好处?
3、就下面两例谈谈排比和层递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 1)首都人民,全体中国人民,在自己的歌声中,表明了自己的要求,自己的愿望,自己的意志,自己的力量&&
& 2)后来我才体会到,这位老教师是怎样关心青年一代,关心教育事业,关心祖国的未来。
4、举例说明顶真和回环的区别。
5、试给下面的1)、2)、3)出句(上联)按整队、反对、串对分别填出相应的对句(下联)。
& 1)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 2)乐观者从灾难中看到希望
& 3)江山添秀色
6、下面的句子都用了什么辞格?
& 1)时代变了,延安的歌声就增加了新的曲调,换上了新的新的内容,歌唱革命,歌唱抗战,歌唱生产。
& 2)村子靠着山,山脚下有个大龙潭,龙潭的水流到村前成了小溪,溪水碧清碧清的。
& 3)生产产诗歌,诗歌歌生产,热带作物区里作诗,诗情最热。
& 4)我的许多作品,尤其是剧本,差不多都得到周总理的亲切关怀。他在日理万机之中挤时间读剧本,看演出,提意见,使我深受感动和激励。
7、自拟文题,在对偶、层递、回环、排比、双关、拈连、仿词、反语中,选用四种不同辞格写一段30至400字的短文。
第七节& 辞格(四)
1、对比和映衬有什么不同?指出下列句子力对比、映衬的表达作用。
1)我急急走前几步伏在他身上,叫着、喊着。灶膛里火光熊熊,他的身体在我的胸前渐渐变冷了。
& 有的人死在战场上,有的人死在酷刑下,而我们的钱班长却死在他的岗位上&&锅灶前。
& 2)俗话说:人逢喜事精神爽。偏巧,这天风和日暖,一路上山溪婉转,鸟语花香。莲子虽然没坐上花轿,心里依然是喜气洋洋。
2、举例说明反复和重复的区别。
3、什么是设问?设文和一般的疑问句有什么不同?试从形式和效果上加以比较说明。
4、按设问和反问连用的要求写一小段话。
5、什么是通感?它常借助于哪些修手法来表达?
6、下列文句都用了什么辞格/
& 1)言简意赅,是凝练、厚重;言简意少,却不过是平淡、单薄。
& 2)杨嗣信艰难地翻了个身,转脸眺望着窗外。夜空阴云密布,看不见一颗星星。可他那颗跳跃的心却是明亮的。
& 3)苏州城里,有不少这样别致的小街小巷:长长的,瘦瘦的,曲曲又弯弯;石子路面,经过夜雾洒过,阵雨洗过,光滑、闪亮。在它的旁边,往往淌着一条小河,同样是长长的,瘦瘦的,曲曲又弯弯。
& 4)是云?是雾?是烟?还是沙漠中常见的海市蜃楼的幻影?还是翻译同志眼尖,脱口儿叫着&骆驼!骆驼!&
& 5)然而,如果拿这点成绩和整个共产主义事业比较起来,又到底有多大呢?这对于具有共产主义世界观的人来说,又有什么可以值得骄傲的呢?
& 6)悦华瞟了世信一眼,这一眼像香槟酒一般使世信禁不住舔着嘴唇。
& 7)修辞学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科学。
第八节& 辞格的综合运用
1、辞格的综合运用形式有哪些?它们的修辞效果是什么?
2、从综合运用的角度分析下文的辞格。
& 1)那黄河和汶河又恰似两条飘舞的彩绸,正有两只看不见的大手在耍着;那连绵不断的大小山岭,却又像许多条龙灯一起滚舞。&&整个山河都在欢腾着啊!
& 2)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 3)由谁来教育文艺工作者,给他们以营养呢?马克思主义的回答只能是:人民。人民是文艺工作者的母亲。
& 4)这种感情像红松那样,根深蒂固,狂风吹不动,暴雨浸不败,千秋万载永不凋谢。
& 5)在古老的年代,玛瑙河对岸是一片森林,森林边上的村落里,有一个名叫米拉朵黑的年轻人,他是一个出色的猎手。
& 论力气,米拉朵黑能和黑熊摔跤。
& 论人才,米拉朵黑像天神一般英俊。
& 论性情,米拉朵黑像一个温柔的少女。
& 6)东方白,月儿落,
&&&& 车轮滚动地哆嗦。
&&&& 长鞭摔碎空中雾,
&&&& 一车粪肥一车歌。
& 7)好!黄山松,我大声为你叫好,
&&&& 谁有你挺得硬,扎得稳,站得高!
&&&& 九万里雷霆,八千里风,
&&&& 劈不歪,砍不动,轰不倒!
第九节& 修辞中常出现的问题
1、比较下面的原文和改文,从音节方面谈谈为什么修改。
& 原文: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支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根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筛下时,将绳一拉,便罩住了。
& 改文: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支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根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筛子底下的时候,将绳一拉,便罩住了。(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2、比较下面各例的原文和改文,从词语的意义上说说为什么修改。
& 1)原文:蜂王是黑褐色的&&每只蜜蜂都愿意用采来的花精供养它。
& 改文:蜂王是黑褐色的&&每只工蜂都愿意用采来的花精供养它。
& 2)原文:白天在图书馆的小书库一角,夜晚在煤油灯底下,他又在爬,爬,爬了,他要找寻一条一步也不错的最近的登山之途,又是最好走的路程。
& 改文:白天在图书馆的小书库一角,夜晚在煤油灯底下,他又在攀登,攀登,攀登了,他要找寻一条一步也不错的最近的登山之途,又是最好走的路程。
3、比较下面两例的原文和改文,从句式选择上说说改文的好处。
& 1)原文:正说着,门被推开了。一个须眉花白、手提着一杆明火枪、肩上扛着一袋米的瑶族老人站在门前。
& 原文:正说着,门被推开了。一个须眉花白的瑶族老人站在门前,手里提着一杆明火枪、肩上扛着一袋米。
& 2)原文:碧梧园里游人实在不少,彩色的衣裙在温热的阳光中闪耀着,人的视神经被刺得晕晕的。
& 原文:碧梧园里游人实在不少,彩色的衣裙在炎热的阳光中闪耀着,人们只觉得眼花缭乱。(叶圣陶《两样》)
4、比较下列各例的原文和改文,从辞格运用上谈谈为什么改文好。
& 1)原文:几只木船从下游上来,帆篷给阳光照得像透明的白色羽翼&&
& 改文:几只木船从下游上来,帆给阳光照得像透明的白色羽翼&&
& 2)原文:四周的人挤得紧紧的,皇帝要避没法避,想要蹲下来,缩做刺猬似的一团,也办不到。
& 改文:人围得风雨不透,皇帝东撞西窜,都被挡回来,他又想蹲下,学刺猬,缩成一个球,可是办不到。(叶圣陶《皇帝的新衣》)
& 3)原文:武震一到桥头,先听见一片人声,鬼哭狼嚎地从桥南头滚过来,转眼就有无数朝鲜人从烟火里涌出来&&
& 改文:武震一到桥头,先听见一片人声,连哭带叫地从桥南头滚过来,转眼就有无数朝鲜人从烟火里涌出来&&(杨朔《三千里江山》)
第十节& 语体
1、什么是语体?
2、公文语体和政论语体个有哪些协调点?举例说明。
3、文艺语体有几种类型?
4、比较下面两个例子,说明文艺语体、科技语体的主要特点。
1)三株名松都在这里。&卧龙松&与&抱塔松&同是偃仆的姿势,身躯奇伟,鳞甲苍然,有飞动之意。&九龙松&老干槎丫,如张牙舞爪一般。若在月光底下,森森然的松影当更有可看。此地最宜低回流连,不是匆匆一览所可领略。(朱自清《潭柘寺戒坛思》)
2)细菌有三种主要形态:球形(球菌)、杆形(杆菌)及螺旋形(螺旋菌)。但在这三类之间,还有许多不显著的过渡形态。
细菌的形体虽然如此之小,但各类细菌间,其体积的差别很大。最小的杆菌,长约0.5微米。宽约0.2微米;一般杆菌为2&0.5微米。(李杨汉《植物学&细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张目结舌读音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