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一种可以随时观察国际油价观察的

&|&&|&&|&&|&&|&&|&
观察油价发展
日 14:11来源:凤凰网财经 作者:吴家顺
经过18天的事况发展,埃及前总统穆巴拉克终于辞去总统职务,早前本栏明确表示当局势缓和后油价可以随时下跌数,更表示油价早前的抽升根本并不强势,上周五晚美国3月份纽约期油收市报85。49美元。 若单看纽约期油的近期发展及走势,笔者早已认定必然会再试1月中的85美元低位,甚至很大可能会试跌破,但另一方厢早已突破100美元大关的布兰特期油仍然处于100美元的高位,又再单看伦敦期油看,虽然或未反映穆巴拉克辞职的因素(因为在半晚12点公布),但近期的表现却又异常强硬,假如市场在反映了最近因素之后仍企硬于98美元(伦敦期油),则从价格上告诉笔者似乎仍有下文。虽然如此,笔者亦只会观望,而亦因如此,对本港上市的油公司也会采观望态度。 港股方面又再度表演国际提款机,在上周五15:00前,上周全个星期几乎完全没有反弹过(包括即市),就算走到位或能低位买到点货,见住个市真的会令人劳气,因为身在香港可以背靠祖国是福份,但就不时要被大鳄操控至港股可以完全脱离全世界市 N藜疲彩伦苡泻糜谢担蘅赡苤灰笕亢茫馐遣恢堑囊螅詈玫慕饩龇椒ň褪亲龊米约海渌鹿懿涣恕 仓位方面,上周三等了三天跌市以为自己好醒,拿拿声买入(388)结果完全食晒10元跌幅。认沽期权仓位,成功走位,可以帮补下。另外(3918)业绩前被市况气氛引致急跌,一定抵买啦,业绩如何则未知。周未前买入(384)被即市震走,惨!其他仓位强如亦被市场丧揼,忍。 广开良仓2011-中线仓位(操盘者为吴家顺,其执笔日每日更新)(此模拟实战仓往绩:2009年爆赢325%;2010年倒退6%)01/1/2011创兴银行#1111(转仓)5000股21.35元20.95元104,75003/1/2011买入江西铜#3584000股25.80元24.45元97,80002/2/2011沽出江西铜26元认购(4张)0.70元0.10元2,40004/1/2011买入#131000股85.00元91.85元91,85004/1/2011买入中国海外#6886000股15.00元13.28元79,68004/1/2011买入#11576000股17.20元18.44元110,64012/1/2011买入#8298000股10.40元9.64元77,12028/1/2011沽出招商银行put( 120张)1.85元2.15元246,00009/2/2011买入港交所#388500股178.00元
10/2/2011沽出港交所#388止蚀(500股)168.00元 亏损5,64009/2/2011买入招行PUT走位120张1.63元
10/2/2011沽出招行PUT离场(120张)1.75元 获利6,45010/2/2011买入金界控股#391856000股1.56元1.59元89,04011/2/2011买入中国燃气#38430000股2.91元
11/2/2011沽出中国燃气#384止蚀(30000股)2.75元 亏损5,428
*开仓日期 : 1/1/2011
仓底市值HK$899,280*股票成本以每边以0.37%计
剩余现金HK$60,490*期货成本每边港期以$60及外期USD$15计
总市值HK$959,770(纯利 - 4.0 %)*吴家顺的资产管理客户分别持有以上相关资产,并随时会买入及/或沽出。*吴家顺逢星期一二三,蔡佑徽逢星期四五。
【独家稿件声明】凡注明“凤凰网财经”来源之作品(文字、图片、图表或音视频),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转载。如需转载,请与凤凰网财经频道(010-)联系;经许可后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编辑:robot]
标签:&&&&
用手机登录
随时随地看新闻
社会娱乐生活探索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03/09 16:46
02/24 09:56
03/09 16:45
03/09 16:45
02/27 16:10
03/13 08:17
03/12 08:43
03/12 07:22
03/12 07:57
03/20 09:48
09/07 09:38
09/07 09:38
09/07 09:39
09/07 09:39
09/07 09:39
48小时点击排行
财经 · 房产
娱乐 · 时尚
汽车 · 旅游
科技 · 健康资本长袖善舞,事关你我他!
2月16日,作为在卡塔尔会谈的成果,沙特等海湾产油国均称要冻结石油产量,将其保持在1月11日的水平。只是这一近乎朝三暮四的行为表明:狗大户虽然表现出来了“诚意”,可他们没表现出来的却是……
中国石油官方微信号
美国的人均收入远远高于中国,而油价却比中国便宜,许多亲们觉得这简直是让人“狗带”的节奏!事实上,这些内幕你知道么?美国人开发早,储量大,而且向来对石油资源的争夺和控制特别用心
风云学会会员,加拿大麦吉尔大学物理学博士
石油生产国已经多元化,替代能源也使得石油逐渐丧失绑架全球经济的能力。海湾国家以其今天的政治力量,已经难以掌握石油的定价权。既然全球经济中石油垄断已经被打破,石油美元体系因此就成了“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中国政法大学资本金融研究院交易学中心主任
我们盼着降价,但认识问题要从更高的角度和更长远的战略来看,中国发改委以往的做法,是一种非常错误的做法,当初是被舆论绑架,被迫每一次国际油价调整,我们就必须调整,实际上是把中国的价格绑定在外国石油公司控制的石油指数之上。
国际局势观察者
沙特深陷财政危机,此前IMF曾警告其现金流只够支撑5年,虽多少有点替美国页岩油敲打沙特的意思,不过其中所言也并非危言耸听。此时,沙特正想方设法减少支出。而宫闱争斗、地区动荡再加上财政风险,愈发置这个最为重要的阿拉伯国家于风雨飘摇之中。
剑桥大学国关博士生,研究中东政治
沙特似乎准备放弃美国市场,与俄罗斯在亚洲、特别是中国市场上“缠斗到底”。有不少迹象显示,沙美双边关系有走下坡路的趋势。美媒又晒出了9·11劫机疑犯穆萨维的口供,称多名沙特王室成员曾资助“基地”劫机。
美国波士顿大学国际关系与政治科学讲师
现在假如情况进一步恶化,奥巴马可能会启动Taft-Hartley法案,来遏制工会,防止罢工对经济造成影响。但工会是民主党的大本营,这么做无异于把民主党2016年的总统宝座往对手那里推了。共和党内部已经有迹象可能会拿此事做文章。
IT、媒体观察者
你“沙特信不过其他国家”不要紧,欧佩克与俄美有嫌隙也很正常,但死不减产,想过身价一路往下滚的原油的感受么?!油价一路跌,“狼”可是一波波来,分析师们把各种“生死线”划了一道又一道,到底何时是个头?
风云学会会员,南亚观察者
对于石油消费大国来说,油价暴跌好比天降馅饼,中国这次获利丰厚,印度也赚得盆满钵满。莫迪万万没想到,他居然化解了常年困扰印度的诸多难题,还能推进他雄心勃勃的选前承诺。有时候,运气也是“实力”。
剑桥大学国关博士生,研究中东政治
沙特石油部长一句话,油价就涨了?从最初油价暴跌、卢布崩盘开始,各种阴谋论、阳谋论就满天飞。沙特就算真想逼死这个、撵走那个,自己也有不少难言之隐,它的心思还真难猜。
财经、时事评论员,投资专家,《黄金游戏》
最近,半个月内在成品油降价窗口连续两次加税,在微博看到不少骂声、吐槽。笔者觉得加税没什么不妥,有车族用得多就得多缴税,开车多的人比开车少的人就得多缴税,富人缴得多穷人缴得少,这种收税方式难道不是既合理又公平?
中国关怀,全球视野
国际油价自6月以来一路暴跌,从最高点时的115美元跌倒不足60美元。不光俄罗斯人大冬天里冒冷汗,连迪拜股市都崩了,而报道称,作为世界最大能源消费国的中国终于成了“最大赢家”。但事实真的这么简单吗?
风云学会会员,南亚观察者
油价暴跌,俄罗斯苦不堪言,中国却被天上掉下的“石油馅饼”砸中,而且是四个!不当最大赢家,都不好意思了。
英国《卫报》财经编辑
美国正通过向市场大量增加原油供给,不顾自身页岩工业承受的附带损害,以高昂代价打击伊朗及俄罗斯。
油价骤降是西方针对俄罗斯的一次阴谋?可能性不大。油价再降,承载着美国复兴希望的页岩油气产业就会面临崩溃。对于海湾国家来说,死掉的页岩气产业才是好的页岩气产业。此外,ISIS背后的金主也已开始摩拳擦掌……
中国能源网首席信息官
中国大陆油价调整周期相对较长,大陆一个周期内,台湾地区可能已经调价4次。如果4次只有1次下降,就恰会与大陆地区的上调形成对比。而在提升油质问题上,很多人寄希望于政府补贴,这看似有理,却是在让所有纳税者为使用优质油品的人付账,实际上背离了油价市场化的目的。
有人调侃说,每逢调油价就是发改委火力全开的时候,因为掉飞机的几率很高。又有人调侃说,每逢调油价就是发改委最吸引火力的时候,因为上调远比下调多,骂声遍网络。但“油你涨”真的“由你涨”吗?在国际油价整体上升的背景下,国内上调油价有一定的合理性,推动油价定价机制改革时更需要理性思考。您好, []|
2011油价观察 中国油价将继续创造新记录
尽管开车的人十分不愿意看到这个现象,但是事实毕竟是残酷的,因为不经意间,93号汽油的价格已经远远高于几年前的97号汽油价格了,接下来,油价还会继续上涨吗?答案显然是肯定的,有人在前年提到一个心理恐怖价格10元一升,其实,在我看来,10元一升还不算是高价位。令人不安的消息并不是来自国内的因素,国际原油的不断攀升,暗示着中国油价又将创造出新的纪录来。我们必须承认,中国石油对外的依存度已经高达53%,国际市场原油价格大幅上涨,对国内带来输入性通胀的巨大压力。但是,这并不是涨价的最充足理由。因为,即使炼油企业面临亏损的压力,但从石油行业高度垄断以及油企已经获得的巨大效益来看,其自身也有能力消化国际油价上涨的压力,也并不一定要频繁涨价。现在主管部门一方面要求其他日常消费品价格保持稳定,而另一方面却让成品油国内售价频频创下新高,这不仅仅是对广大车主的利空因素,就以对控制国内的物价上涨幅度来说,显然也是非常不利的。车市:还会继续火有业内人士和市场调研机构预测,2011年中国汽车市场不会再保持30%的高歌猛进,增速会降至10%。一方面这些优惠政策到期自动中止,可能抑制销量增长;另一方面部分需求已在2009年-2010年提前释放。同时,中低收入居民的收入增长与收入分配改革很难在今年有实质的突破,新的购买力需要一段时间的培育。其实,这种观点有点武断,因为,尽管各类优惠政策取消,但是相对于包括广州汽车市场在内的广大市场来说,对于新车的需求还是很大的,现在不少人家已经进入更换第二辆车的时间,关键是,对于不少广州家庭,购买第一辆车的人也还是大有人在,而且他们的热情不减。从实际情况来看,影响购车的关键因素还是用车环境、油价猛涨、停车费居高、道路拥堵等因素。2011年的车价仍会继续走低,随着车企大幅扩充产能的释放,2011年车市竞争的激烈程度要高于今年,价格竞争也将加剧,车价整体降幅将更大,而这也将压缩车企的利润率,考验每个车企的经营水平。但不管怎样,兔年的本地车市还是会继续火下去。■最期待车型帝豪EX7帝豪EX7定位于城市紧凑型SUV,车身外观尺寸为×1671mm,轴距为2660mm。据透露,2011年上市的EX7将推1.8L和2.0L两个排量,两款配置D-CVVT进排气可变气门正时系统的JLγ-4G18和JLδ-4发动机将分别搭载在EX718和EX720车型上。另据透露,未来还将可能还将引入2.0L的4D20涡轮增压柴油直喷发动机。瑞麒G3瑞麒G3的产品定位低于,是一款家用中级轿车,市场定位与、等产品相似。从外形尺寸方面来看,瑞麒G3整车长度接近4.6米,宽度和高度分别达到1760毫米和1483毫米,轴距为2.6米,达到了一款中级家用轿车的水平。在动力性能方面,瑞麒G3将搭载1.8L发动机和1.3S机械增压发动机。H6哈弗H6,可以看作是对现有哈弗车型的换代升级,其定位会略高于现款车型。不过哈弗H6的定位并不意味着车身要向大型化方向发展,从外形风格来看,这款车型定位将与CR-V、丰田RAV4等主流城市SUV车型相仿。长城哈弗H6的车身尺寸达到80mm,轴距则为比CR-V要长,达到了2680mm,前后轮距分别为1565mm与1565mm,底盘最小离地高度为185mm,前麦弗逊与后双A臂的悬挂也属中规中矩。长城表示哈弗H6将同步量产二驱与四驱版本。动力方面,初期上市的哈弗H6将搭载原厂代号为4G63SM的汽油2.0L直列四缸发动机。车贵远(羊城晚报)
在这里,读懂汽车
扫描左侧二维码即可添加腾讯汽车官方微信;
您也可以在微信上搜索“腾讯汽车”,获取更多汽车资讯。
搜索热词:
[责任编辑:ivyyu]
(请登录发言,并遵守)
如果你对汽车频道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到交流平台反馈。【】
Bitauto易车网车市资讯
汽车图片站
近期热点车型
价格:16.98-32.98万
口碑评分:82分
价格:8.99-16.99万
口碑评分:75分
价格:20.98-27.28万
更多车型:
车型点击榜
30万以上20-30万10-20万10万以下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看到这么多人关心页岩气这个话题,我想大多数地质、石油的小伙伴们还是很开心的,本答案的初衷只是为了补充 &a data-hash=&c39f6dd97fb& href=&///people/c39f6dd97fb&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云舞空城& data-hovercard=&p$b$c39f6dd97fb&&@云舞空城&/a&学长的简答,扩充给大家更多相对专业的知识,如果不需要更多解释请移步下面两个答案,我其实更喜欢那种简洁明了型的。&br&&br&本来不打算再补充本答案,因为我觉得把客观数据摆给大家剩下你们怎么想就是自己的问题了,我的导师也这么跟我说哪怕是跟小学生科普也不能把自己的猜测当做结果告诉大家,可是我实在是嫌弃某些骗局、虚假之类的阴谋论了,我国的页岩气事业刚刚起步,09年才有的第一份评估报告,落后美国30年技术,更别提已经如此成熟的conventional gas&oil,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取得了如此令人瞩目的成就,在我们现在嘴炮的同时有无数基层的高校的研究所的科研人员还在进行着攻坚,就是为了解决你们所说的那些问题,使得这个能够缓解人类能源危机的天赐之物转化为真正的福利。真心希望大家对于这个刚刚诞生不久的产业多一点儿耐心、多一点儿宽容,哪怕要批判它也请多了解一点儿相关知识,多听听专业意见。给大家看看中石化副总裁是怎么讲页岩气的&a href=&///?target=http%3A///xinnengyuan/renwu/0374.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王志刚:找页岩气花了20亿 签字时心里很难受&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11.19补充&br&&br&以下补充内容就是我自己瞎扯的了,主要是给不想看正文的各位回答一下热点问题,大家自己找感兴趣的题目随便看看吧。&br&&br&&p&1、 如果早就发现了页岩气,为什么现在才开始开发?&/p&&p&如后面两位答主所说,开发页岩气的最大限制因素就是技术达不到,在水平井和水力压裂技术成熟之前页岩气的日开采量十分有限而且衰减极快,而打井的前期投入又太高,经济效益低到爆,况且上个世纪70年代之前各国尚没有“石油资源枯竭”的紧迫感,没有将攻坚重点放在这方面故而拖累了开发节奏。与此类似的潜在化石燃料就是天然气水合物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可燃冰”了,由于大多数处在深海和高原冻土层中,开发难度更甚,而且如何转变为商业气各国也正在开发技术中,因此可以预见的是不久的将来,当页岩气市场稳定下来后,各国能源领域的重点方向将会向可燃冰转变。&/p&&br&&p&2、 页岩气的储量大概是多少?中国的储量又如何?够我们用多少年?&/p&&p&页岩气的全球储量目前为止只有美国的EIA做过较为系统的资源评价,根据13年发表的评估报告&a href=&///?target=http%3A//www.eia.gov/analysis/studies/worldshalegas/&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U.S. Energy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 (EIA)&i class=&icon-external&&&/i&&/a&显示,理论可开采页岩气大约是7,299TCF也就是206万亿立方米,约占总资源量的32%。而理论上的地质储量则会在3-5倍于这个数字,在考虑化石燃料需求的增长和刨除技术革新的影响,这大概够全球用100-150年。而中国储量有很多机构进行过评价,在正文中也有表格,我认为相对客观的是国土资源部2011年正式启动“全国页岩气资源潜力调查评价及有利区优选”项目,截止于2012年我国陆域页岩气地质资源潜力为134.42万亿立方米,可采资源潜力为25.08万亿立方米(不含青藏区)。其中,已获得工业气流或有页岩气发现的评价单元,面积为88万平方公里,地质资源为93.01万亿立方米,可采资源为15.95万亿立方米,是目前页岩气资源落实程度较高,较为现实的勘查开发地区。&/p&&br&&p&3、 现在页岩气的繁荣是不是假象?&/p&&p&出现国内页岩气假象这个问题是因为&a href=&///?target=http%3A//.cn/stock/t/.s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页岩气大骗局 _焦点透视&i class=&icon-external&&&/i&&/a&这种报道的存在,其理由主要有这么几个:1、页岩气页岩油分布不够广泛,资源量堪忧;2、页岩气井产量衰减太快,生命周期太短;3、预估储量和实际产出量有出入;4、投入产出比太低,回报在短期内无法弥补前期的巨大投入导致撤资、停止开发等;5、环境污染问题成为巨大阻力;6、缺水。&/p&&p&关于页岩气繁荣是不是假象大家可以参考&a href=&/question/& class=&internal&&页岩气会是一个骗局吗?&/a&&/p&&p&说说我自己的想法,这个“骗局”的说法很有意思,这是谁对谁设的骗局?美国对其他各国设的骗局?没有美国难不成其他国家发现了这么珍贵的化石燃料就不开采了?不试试怎么知道储量有多大能不能缓解化石燃料危机。怎样才算是骗局?一切离开了标准谈利弊的都是耍流氓,很可惜的是我在所有的所谓大骗局的文章中统统没有找到这个标准,都是在大谈特谈弊处,更何况有些弊处还是一些一知半解的纯靠臆测猜想出来的。不能因噎废食这个道理谈了多少次了还要怎么多说?&/p&&br&&p&回答上面的理由:&/p&&p&1、量大不大?大&/p&&p&2、衰减快不快?周期短不短?快,这是页岩气井的特性,衰减率高,基本第一年就可以衰减70%,如果要维持产量就需要一直打新的井进行补充。但周期不短,几十年细水长流出来的量,每年比不上高产天然气,但好歹总量在那摆着,可观得一比。&/p&&p&3、有没有出入?有,这玩意儿你给我准一个看看啊?都是大家根据理论推断出来的,跟实际有出入很正常,这还没差到一个数量级呢,总数量还不是一样可观。当年石油、天然气储量也是一波三折还不是该采的采该卖的卖该买的买,只要有经济效益不就行了。&/p&&p&4、油企会不会失去信心不采了?美国:有一些亏损的区块,但更多的是并来并去抢着买地开发,每年40%投入增加造不了假,都赚得合不拢腿。中国:更不会,国家集中开发的项目是说下马就下马的么,更何况十二五的规划都这么明显的要国家大力扶持了。中石化前期投入那么多好容易开始赚钱了还能不干了?初期产出已经基本回本了剩下的就是白赚。但不得不承认的是除了掌握着优质资源的三桶油以外剩下的小企业已经承担不起打空井的花费和前期投入了,很多企业的投资热情在消退。&/p&&p&5、环境问题有没有?有,不轻但也不严重。现在业内普遍担心的是反排压裂液对于表层土壤和表层水的影响,而那些地下水污染论者请你们相信石油工业界这么多年的积累的能力,千米以下的井除非管道破了否则怎么会影响到水层。至于引起微地震什么的,石油地质师们考虑的比大家多多了,没有充分的把握之前是不会开始压裂的。&/p&&p&6、缺水么?缺。但其实现在的压裂液回收率已经很高了,压裂所需要的水量在Texas那种地方都能满足所需所以其实并不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但这依然是现在中国页岩气开发的最大阻力之一,无水压裂技术的研发已经是大趋势了。&/p&&br&&p&综上,有没有问题?有。可是并不能阻碍页岩气成为化石燃料重要组成部分的进程,随着技术发展和观念的改变以上问题都是可以解决的,无非期间波折大些,总的来说美国的经验只可借鉴不可照搬,页岩气在中国也可以慢慢坐稳它的位置。&/p&&br&&p&4、有没有骗取经费和补贴?&/p&&p&有,中石化某单位有把致密气气量算进页岩气的先例,被处罚以后就不敢了,也没有必要。现在高层对于这个政策还是很看得开的。至于科研上面拿这个偏经费的,哪个方向没有呢,不过大体上还是热情更加高涨的,从学生和老师角度来看都是这样的,学生都对这个感兴趣,老师横向项目拿的也比以前多了。各个研究所勘探院对新技术的需求程度也很高,看到新的技术都是扎堆上的而且不缺钱~&/p&&br&&p&5、为什么有这么多问题存在,企业还亏钱,国家还是要开发页岩气?&/p&&p&从国家层面上讲,页岩气是一种很重要的化石燃料,储量如此之大的战略物资国家怎么会不重视?虽然我们现在看到了一些问题频繁出现,但也丝毫不能影响我们开发的进度,说白了现在进行的一切尝试都是在打基础,只有当硬条件软条件都具备的时候才会出现我们所预期的那种收益,在此之前投入部分打水漂是肯定的。技术储备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真等到其他资源枯竭的时候再去考虑就已经晚了,哪怕不考虑经济效益,完善页岩气等非常规能源的开发利用技术也势在必行。&/p&&p&从企业角度上讲,在传统化石燃料市场分割已经基本定型时,新资源的开发就成为日后抢占市场的最优途径,现在大家抢的都是时间而不是效益,从现在的情况来看中石化因为在上游资源上一直处于被压制的状态因而在页岩气上发力目前是领先与中石油的。&/p&&br&&p&6、如果需要摆脱现在中国页岩气开发的窘境,我们需要做什么?&/p&&p&这个涉及的面太广了,首先技术革新就不说了,然后需要开放市场,放资本进来,进行市场化运作,像现在这样国家把持用地,国企把持资源,有点儿太消极了。最重要的是要给予市场信心,不能让大家觉得短期内没有回报就得撤资,我觉得从这一点上来讲中国反而更有优势。还要使得社会大众了解这个行业,明白页岩气开发的重要性,公开透明一些关键数据尤其是环境指标,至少排除社会阻碍。&/p&&br&&p&7、页岩气是不是化石能源的最后一根稻草了呢?&/p&&p&不是。目前已经进入公众视野的化石燃料还有我前面提到的可燃冰。可燃冰也就是天然气水合物是由甲烷(或乙烷、CO2等)与H2O在低温高压条件下形成的冰状固体物质(也称笼型化合物Clathrate)。它的能量密度是煤的10倍,甲烷的160倍,储量高且分布极广,大概是全球总化石燃料量的一半,主要在高原永久冻土带和深海浅部沉积物中。&/p&&p&&br&&img src=&/a1c3cb4e6c359fd47029f_b.jpg& data-rawwidth=&392& data-rawheight=&432&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92&&现在难点主要还是识别难度大、开采成本和难度高、提纯利用技术不成熟。不过同样是一种具有巨大潜力的化石燃料。&/p&&br&正文中涉及到的一些数据和材料很大一部分是内部交流和教学使用请务必不要转引作他用,谢谢!&br&&br&---------------&br&正文&br&&br&题主所说的页岩革命应该就是业内所称的“页岩气革命”(Shale gas revolution),实际上算是油气工业的第三次革命。前两次革命分别是从寻找浅部集中易勘探易开发的构造油气藏向地层岩性油气藏(以寻找隐蔽油气藏为核心)的油气勘探开发第一次转变,以及向非常规油气藏(以寻找连续型油气聚集为核心)的第二次转变。而从早期非常规能源如致密砂岩气等转向页岩油、页岩气则是第三次转变。&br&为了直观一点儿给大家来张图:&br&&img src=&/d0dbff0ec943ed49e460af_b.jpg& data-rawwidth=&505& data-rawheight=&32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5& data-original=&/d0dbff0ec943ed49e460af_r.jpg&&&br&&img src=&/9f51def365daec1a6eb5c_b.jpg& data-rawwidth=&453& data-rawheight=&5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53& data-original=&/9f51def365daec1a6eb5c_r.jpg&&由于对页岩油不是很了解,我今天就还是着重给大家说说页岩气的发展。&br&&br&&b&一、什么是页岩气:&/b&&br&&ul&&li&定义:主要以吸附和游离方式赋存于富有机质泥页岩及其夹层中的生物成因或热成因天然气。&br&&/li&&li&赋存方式:吸附态、游离态或溶解;&br&&/li&&li&赋存空间:有机质及粘土矿物表面、纳米级孔、基质微孔、裂缝;&br&&/li&&li&赋存客体 :泥页岩、致密储集岩。&/li&&/ul&&img src=&/0c3ec1d05eb9e72f0f7f81c_b.jpg& data-rawwidth=&846& data-rawheight=&30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46& data-original=&/0c3ec1d05eb9e72f0f7f81c_r.jpg&&&blockquote&页岩气赋存方式与成藏过程示意图(据Ron McDonald,2002,修改) &br&绝大部分是以吸附气的形式赋存于页岩内有机质和粘土颗粒的表面,这与煤层气相似。吸附气量与有机碳含量、地层压力等因素有关 。游离气则聚集在页岩基质孔隙或裂缝(主要为微裂缝)中,这与常规气藏中的天然气相似。 此外,可能还有极少部分页岩气以溶解气形式存在于页岩孔隙束缚水或沥青中。页岩气的形成机理兼具煤层吸附气和常规天然气二者特征,为不间断充注、连续聚集成藏。&/blockquote&&br&&b&二、页岩气革命的发展历程&/b&&br&美国页岩气革命历程的三个发展阶段&br&
页岩气的发现及页岩气革命前期&br&
美国页岩气革命正式开始及发展&br&2000-
页岩气革命成功及向世界蔓延&br&&img src=&/15f69de843fbc6d314feb_b.jpg& data-rawwidth=&894& data-rawheight=&41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94& data-original=&/15f69de843fbc6d314feb_r.jpg&&&br&&br&&br&1821年, William A. Hart 在美国纽约的弗里多尼亚钻了第一口产自页岩的商业天然气井(27 英尺深)。&br&1914年,在阿巴拉契亚盆地泥盆系Ohio页岩中,发现了世界第一个页岩气田—Big Sandy 。&br&受地质认识和技术手段的限制,人们对这类资源并没有重视,没有认识到它的巨大潜力,没有想到它可以被大规模地开采利用。&br&1970s晚期—1990s 早期,美国能源部(DOE)联合油公司、科研机构、高校等单位开展了非常规天然气(页岩气、致密气和煤层气)评价和开采方法研究。&br&其中针对页岩气,1976实施了东部页岩气工程(EGSP),主要目的有3个:(1)开展精确的页岩气资源评价;(2)建立勘探选区原则;(3)开发和完善的成本有效的页岩气开采技术。&br&&img src=&/27d04cf0ddcbaed6878a79_b.jpg& data-rawwidth=&388& data-rawheight=&538&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88&&&br&1980s—1990s, Mitchell能源公司坚持在Fort Worth盆地探索试验,综合开发了&b&水力压裂和水平井技术&/b&,最终实现了Barnett 页岩气的规模商业开发。页岩气年产量由1999年的22亿方增加到亿方,Barnett页岩气开发成功具有里程碑意义,成为这场页岩气革命成功的标志。&br&&br&&img src=&/cfa4ba88f8511cbc4c7e5eb_b.jpg& data-rawwidth=&494& data-rawheight=&33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94& data-original=&/cfa4ba88f8511cbc4c7e5eb_r.jpg&&&blockquote&美国页岩气2011年产量1800亿,占总产量的23%。据EIA预测,到2035年,美国页岩气产量将占到美国天然气总产量的45%&/blockquote&&img src=&/abd7226fef6ed_b.jpg& data-rawwidth=&410& data-rawheight=&259&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10&&&br&&br&全球页岩气分布:&img src=&/3bcb3f3dc2a89ae7df3e8b7_b.jpg& data-rawwidth=&735& data-rawheight=&46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35& data-original=&/3bcb3f3dc2a89ae7df3e8b7_r.jpg&&&br&&blockquote&据美国EIA,页岩气技术可采资源量排名靠前的国家有:中国、美国(24万亿)、阿根廷、墨西哥、南非、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全球187.4万亿立方米。&br&&/blockquote&&br&&b&三、&/b&&strong&页岩气藏开发特点:&/strong&&br&&br&&br&&b&气层压力低:&/b&一般不会自喷,以水平井为主,需压裂改造措施;&br&&b&单井产量较低:&/b&初期气产量递减快,后期趋于稳定;平均日产1万方~2万方;&br&&b&页岩气采收率低:&/b&通常小于5% ~ 20%不等&br&&b&投入高:&/b&前期勘探开发投入大(单口井450万美元),且难以形成稳定的投资回报&br&&b&产量递减快:&/b& 需要打很多口井以形成规模化生产与供应;&br&&b&生产周期长:&/b&单井经济寿命长,30年~50年。&br&由于页岩气有不同于常规天然气的特点,页岩气藏开发需要大面积、规模化、连续钻井。&br&美国Barnett页岩气区块:面积约1.2万平方公里,2008年钻井数量已达12125口(不含因产量下降关闭的井),平均1000口/千平方公里,“地毯式钻井”。&br&&img src=&/13b0d2d4e131acf971f020_b.jpg& data-rawwidth=&463& data-rawheight=&40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63& data-original=&/13b0d2d4e131acf971f020_r.jpg&&&br&&br&&b&四、页岩气革命中的科技因素:&/b&&br&&br&&br&&b&现在的页岩气革命之所以受到大家的关注,其成功之处可以总结为三点:&/b&&b&坚持不懈的基础地质研究;&br&&/b&&b&水平井和水力压裂技术的进步;&br&&/b&&b&多种相关技术的运用。&br&&/b&&br&&img src=&/9abbaa9cf3f2a0d98b00df5_b.jpg& data-rawwidth=&810& data-rawheight=&37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10& data-original=&/9abbaa9cf3f2a0d98b00df5_r.jpg&&&br&&br&&b&1、基础地质研究:&/b&&br&1930年代开始,只有个别专家提出页岩不只是烃源岩,还具有天然气储集能力。如Browning Iley B.(1932)Hunter C.D.和 D.M.Young(1953),但没有引起重视。&br&1970年代后30多年,政府组织研究解决资源评价、页岩储层描述、吸附气和游离气测量等重大问题&br&70多年坚持不懈的基础地质研究为页岩气革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br&&img src=&/ecdd4a5b0bfe_b.jpg& data-rawwidth=&385& data-rawheight=&532&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85&&&br&&b&2、水平井和水力压裂技术&/b&&br&关键技术(水平井钻井和多段压裂技术)的出现与成功应用,催生了美国这场页岩气革命;&br&水平井技术Barnett页岩气区的广泛应用,促进了美国页岩气产量快速增长。&br&&img src=&/d2c93e4e5c36cbe387a49_b.jpg& data-rawwidth=&454& data-rawheight=&27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54& data-original=&/d2c93e4e5c36cbe387a49_r.jpg&&&blockquote&水平井工作原理&/blockquote&&img src=&/8e79df213c040d71303f3d_b.jpg& data-rawwidth=&826& data-rawheight=&47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26& data-original=&/8e79df213c040d71303f3d_r.jpg&&&br&水平井是目前主要的页岩气藏生产形式。水平井的产量是垂直井的3~4倍多,成本仅是直井的1.5~2.5倍。目前85%的开发井为水平井+多段压裂。&br&此外,水平井多段水力压裂、重复压裂技术、新型压裂液技术、新型支撑剂等也极大地提高了单井页岩气产量。&br&&img src=&/6c6d3ae03bf9bf65b90e_b.jpg& data-rawwidth=&929& data-rawheight=&36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29& data-original=&/6c6d3ae03bf9bf65b90e_r.jpg&&&b&3、相关新型技术:&/b&&br&&br&&br&&ul&&li&&b&甜点地震识别:&/b&斯伦贝谢把地震与地质模拟相结合,成功地预测了Lower Doig页岩气藏的甜点。下图色标显示甜点的厚度,灰色代表页岩储层比较差。&/li&&/ul&&img src=&/bfbfda0ddcbb_b.jpg& data-rawwidth=&356& data-rawheight=&531&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56&&&br&&br&&ul&&li&&b&页岩微观表征:&/b&涉及到技术较多,我就不一一介绍了,说几种我们正在用的技术大家了解一下,如:&/li&&li&基于原子力显微镜AFM分析的微细孔隙分析技术&br&&/li&&li&基于扫描电镜微区图像分析的PCAS方法&/li&&li&基于吸附等温线和QSDFT理论的页岩孔隙表征技术&/li&&li&逐层切片连续扫描CT成像&/li&&li&基于核磁共振冻融法NMRC技术的复杂体系孔隙表征技术&/li&&/ul&&br&&ul&&li&&b&微地震监测:&/b&监测、描述水力分段压裂裂缝的走向、倾向、高度、长度、密度等。图示微地震监测水平井分段进行压裂的效果。&/li&&/ul&&img src=&/5d965aebd89bce74faeb_b.jpg& data-rawwidth=&960& data-rawheight=&37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60& data-original=&/5d965aebd89bce74faeb_r.jpg&&&br&&br&&ul&&li&&b&页岩测井技术:&/b&&br&&/li&&/ul&&img src=&/0c88d6cbfa031afd476422_b.jpg& data-rawwidth=&884& data-rawheight=&48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84& data-original=&/0c88d6cbfa031afd476422_r.jpg&&&br&&br&&b&五、中国页岩气资源&/b&&br&&br&&br&在中文期刊中,“页岩气”一词最早见于张义刚1982年在《石油实验地质》上以笔谈会方式发表的“多种天然气资源的勘探”一文中;&br&此后,宋岩(1990)、华桦(1994)、樊明珠(1997)等在不同期刊上使用了“页岩气”术语;&br&张金川、金之钧、袁明生“页岩气成藏机理和分布”《天然气工业》(2004.2)应该是我国首篇系统论述页岩气的论文。&br&&br&&br&在多旋回的构造与沉积过程中,我国含油气盆地发育了海相、陆相和过渡相多套富有机质泥页岩。&br&&img src=&/3255ecf9dc526c90b256a7ca016fec77_b.jpg& data-rawwidth=&817& data-rawheight=&51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17& data-original=&/3255ecf9dc526c90b256a7ca016fec77_r.jpg&&&br&&br&&br&中国页岩油气资源量:&br&&img src=&/12cd71e522d624b9e39a2df4d2d431b4_b.jpg& data-rawwidth=&910& data-rawheight=&54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10& data-original=&/12cd71e522d624b9e39a2df4d2d431b4_r.jpg&&&br&&b&六、中国页岩气开发所面临的问题:&/b&&br&&br&&img src=&/bb9c92b5a73afb0dabcb533_b.jpg& data-rawwidth=&561& data-rawheight=&4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61& data-original=&/bb9c92b5a73afb0dabcb533_r.jpg&&&b&*以上为2012数据,政策和技术都在改进&/b&&br&&br&&img src=&/98b99e3b187dd_b.jpg& data-rawwidth=&896& data-rawheight=&5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96& data-original=&/98b99e3b187dd_r.jpg&&&br&&blockquote&我国页岩气开发中的难点&br&
1. 页岩气勘探开发技术空白&br&  中国现在仅有的几口页岩气井,还没有一个投入开发的页岩气藏,所以对于页岩气资源量、储量、产量均只能大概预测,不能给出较有理的科学依据。页岩气开发的关键工艺技术主要有水平井(井组)钻完井技术体系、分段多级压裂技术体系和微地震监测技术体系。中国现有的&b&&u&水平井钻完井技术&/u&&/b&还不能完全满足页岩气水平井钻完井的需求,水平井分段多级压裂工艺技术及配套工具仍需要引进、研发、试验和评价,页岩气压裂裂缝延伸规律、压裂规模优选、产量预测等方面还有待提高,利用微地震监测压裂效果的检测设备、施工技术和评价方法在中国还处于空白。在某种程度上而言,中国页岩气的勘探开发技术方面研究有很大的一块空白,而这块空白的填写仍然需要一段时间。&br&  2. 开采成本控制&br&  页岩气是一种&b&&u&开采周期长,开采成高&/u&&/b&的非常规天然气体。中国页岩气地质背景复杂,尚处于技术攻坚阶段,前期评价成本高,科技攻关投入大,再加上中国气藏一般&b&&u&埋藏较深&/u&&/b&,钻探成本高。目前美国页岩气勘探开采技术较成熟,中国前期开采页岩气必然要引进美国的先进技术与设备,在美国一家独大的情况下,美国技术和设备引进费用会较高,这将影响中国页岩气的勘探与开发。&br&  3. 资源与环境的平衡&br&  美国地广人稀,地势较平坦,水源丰富,交通便利,钻前工作量小,有利于页岩气开发。而我国页岩气资源丰富的川、黔、渝等地区,&u&&b&人口稠密,地势较高&/b&&/u&,地质灾害多发,且压裂井场占地面积较大,如果未来开发井位较为密集,人为撬动易引发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而开发页岩气主要采用的是&u&&b&水力压裂法,每次液压破碎岩层需要数万吨水&/b&&/u&,我国是一个能源紧缺的发展中大国,不能重复发达国家的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所以,如何做到资源与环境和谐可持续地发展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开采页岩气面临巨大环境风险,其开发用水量大,污染地下水,这些都意味着可能很高的环境成本。由于环境成本的外部性,不可能依靠企业去主动承担这些成本,需要政府的环境监管将环境成本内部化。这些问题在中国如何解决,应该未雨绸缪。在大规模开发页岩气前,应对环境风险进行评估,建立相应的保护框架,并保证执行力度。&br&  4 . 页岩气开发管理难点&br&  对于如何发展中国的页岩气产业,技术问题争论不多,但是关于页岩气开发管理的问题就是众说纷纭。中国页岩气资源管理工作刚刚开始,页岩气的开发管理面临着一些难点:页岩气资源规划、战略和政策研究不够深入,&b&&u&缺乏相应的管理制度&/u&&/b&;页岩气资源调查投入少,工作程度低,资料信息缺少统一规范管理的技术平台。&/blockquote&
看到这么多人关心页岩气这个话题,我想大多数地质、石油的小伙伴们还是很开心的,本答案的初衷只是为了补充 学长的简答,扩充给大家更多相对专业的知识,如果不需要更多解释请移步下面两个答案,我其实更喜欢那种简洁明了型的。 本来不打算再补充…
&blockquote&&b&&a href=&///?target=http%3A///note//&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油价下跌掐住了普京大帝脖子&i class=&icon-external&&&/i&&/a&&/b&&br&&img src=&/493a325df7ae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41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493a325df7ae_r.jpg&&&br&尽管美国、沙特不愿承认,但几乎所有人都相信此波油价下跌与&a href=&///?target=http%3A///view/.ht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乌克兰事件&i class=&icon-external&&&/i&&/a&脱不了干系。&br&&br&&br&&b&国际原油价格暴跌将重创俄经济&/b&&br&&br&今年上半年国际原油的价格还很坚挺,从年初到6月份实际涨幅达接近一成。凭借从油气出口中获得的巨额利益,俄罗斯有足够的经济基础在“&a href=&///?target=http%3A///view/.ht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乌克兰危机&i class=&icon-external&&&/i&&/a&”与西方多国的斗争中一路高歌猛进,先是收回&a href=&///?target=http%3A///view/303854.ht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克里米亚&i class=&icon-external&&&/i&&/a&,而后又支持东乌克兰大打内战。&br&&br&然而好景不长,从六月末开始,国际原油价格到达顶部,开始一路下滑,先后突破100美元和90美元两大心理关口,北京时间10月18日16:00,纽约商品交易所(NYMEX)11月原油期货电子盘报80.60美元/桶,较前一交易日收盘下跌0.65美元。至10月下旬20日以后,美国原油期货价格已经跌破每桶80美元大关,创造了2012年6月以来新低。&br&&br&造成国际市场原油价格暴跌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br&&br&&b&一是美国石油产出加大,在今年9月成为世界最大的液态石油生产国。&/b&全球油价下跌利好美国经济,而支持油价下行的一个主要因素就是美国本土产量大增,不但自身进口减少,也推动全球供应的增加。美国产油量已经增至每日850万桶,其中页岩油达到一半400万桶,仅北达科他一个州产量就超过了利比亚全国产量,阿联酋的全国石油产量还不及美国一个德克萨斯州。&br&&img src=&/5f85d0121afdaa2c42a77e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43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5f85d0121afdaa2c42a77e_r.jpg&&页岩油让美国已成为全球最大液态石油生产国。&br&&br&&br&&b&二是&a href=&///?target=http%3A///view/26745.ht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欧佩克&i class=&icon-external&&&/i&&/a&限产谈判基本破裂,产油国纷纷准备准备释放产能,尤其是沙特。&/b&沙特石油政策战略研究中心利雅得分区的总裁Rashid Abanmy称,为了敦促伊朗限制核项目、促使俄罗斯改变对叙利亚的立场,沙特准备在亚洲和北美市场上以每桶50至60美元的低价抛售石油。科威特和伊拉克宣布他们的官方价格,预计基准价格比以往有大幅下调。&br&&br&&b&三是欧洲和中国的经济增速不明显,工业生产不旺盛,造成全球能源需求增长放缓。&/b&&br&&br&&b&四是俄罗斯的三桶油&/b&(三大国有能源垄断企业巨头,类似于中国的中石化和中石油:俄罗斯天然气股份公司、俄罗斯石油公司、俄罗斯石油和天然气运输公司)&b&因为制裁,经营将产生一定困难,影响能源产能和出口的增长。&/b&这几个因素导致国际油价加速下跌。&br&&br&根据俄罗斯联邦银行计算,如果原油价格维持在90美元/桶,2015年俄罗斯财政收入将因此减少12%,低至80美元,就会导致俄罗斯财政大出血。&br&&br&俄罗斯财政预算平衡折合国际油价的数字是动态的,在2008年前后是70至95美元。这几年,由于物价上涨和普京近似疯狂的十年扩军计划,导致平衡点抬升至114美元,原油价格要维持在114美元/桶,俄罗斯才能维持收支平衡。&br&&img src=&/e3b66644_b.jpg& data-rawwidth=&550& data-rawheight=&40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0& data-original=&/e3b66644_r.jpg&&油价对俄罗斯经济的影响示意图&br&&br&&br&俄罗斯今年的财政预算就是以2014年初能源产能出口量折算石油价格114美元为基础制定的。国际油价如果低于这个数,俄罗斯财政将发生赤字,现在的油价已经低于90美元,在80美元附近徘徊。如果油价跌至每桶70至80美元,俄罗斯经济将陷入极端困境,深度衰退,大规模财政赤字,巨额资本外逃……&br&&br&&br&&b&美国曾操纵油价下跌&玩死&苏联&/b&&br&&br&通过能源价格打击对手,历史上有过成功先例。在&a href=&///?target=http%3A///subview/29.ht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冷战&i class=&icon-external&&&/i&&/a&末期,美国就曾操纵石油价格下跌&玩死&苏联。&br&&br&&a href=&///?target=http%3A///view/34098.ht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苏联解体&i class=&icon-external&&&/i&&/a&主要是内部原因导致,但来自外部的颠覆也是重要因素,其中就原油价格是促使苏联解体的一个重要因素。1967年11月,苏共总书记、部长会议主席&a href=&///?target=http%3A///view/592120.ht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勃列日涅夫&i class=&icon-external&&&/i&&/a&在纪念十月革命50周年的红场演说中,首次提出&a href=&///?target=http%3A///view/2284309.ht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发达社会主义社会&i class=&icon-external&&&/i&&/a&概念。1971年苏共二十四大宣布苏联已建成发达社会主义。苏联这个对外宣称发达社会主义的底气,并非其&a href=&///?target=http%3A///view/634852.ht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经济发展&i class=&icon-external&&&/i&&/a&有多好,主要原因是石油和能源产出获得的收益。&br&&br&1971年初,国际石油只有1.8美元/桶,1973年初涨到2.95美元一桶,到1973年的年底突破12美元。1975年苏联石油产量超美国,至1979年成为第一大产油国。这段时间,苏联因为产能的增加和原油价格的坚挺,从国际市场上收获了巨量的石油美元,再加上&a href=&///?target=http%3A///view/104235.ht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苏联红军&i class=&icon-external&&&/i&&/a&的强大武力,这个地球上面积最大的国家表面上异常强大,四处对外扩张,与西方国家搞对抗。&br&&br&1981年,国际油价格继续坚挺,一度高达39美元/桶,这时苏联作为世界第一大产油国,完全不把欧佩克的限产措施放在眼里,产量连年增长。1981年里根入主白宫后,美国在开始实施&a href=&///?target=http%3A///view/249272.ht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遏制苏联的战略&i class=&icon-external&&&/i&&/a&,一是把苏联引上与美进行军备竞赛的快车道,从经济上消耗苏联国力,美国提出了&a href=&///?target=http%3A///view/10279.ht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星球大战计划&i class=&icon-external&&&/i&&/a&;二是通过施压对欧佩克施加压力,促使其增产,使世界石油价格低位运行,切断苏联军备竞赛所需资金来源,从而拖垮苏联经济。&br&&br&美国的这两手措施非常有效,1985年,在美国怂恿下,沙特阿拉伯指责苏联、墨西哥等产油国无限制开采,决定不再捍卫欧佩克价格,迅速提高产量,追回市场份额。沙特的石油出口从不足200万桶/日猛增到约600万桶/日,85年末更达到900万桶/日。其它石油出口国纷纷效仿。这使得苏联在一夜之间损失了超过100亿美元的&a href=&///?target=http%3A///view/344842.ht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硬通货&i class=&icon-external&&&/i&&/a&,几乎是其硬通货收入的一半。&br&&img src=&/756bf297ecffaab425a5016_b.jpg& data-rawwidth=&550& data-rawheight=&25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0& data-original=&/756bf297ecffaab425a5016_r.jpg&&油价下跌,苏联首先在军控领域屈服。图为苏联销毁本不在&a href=&///?target=http%3A///view/453187.ht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中导协议&i class=&icon-external&&&/i&&/a&内的奥卡战术弹道导弹。&br&&br&&br&世界石油产量猛增,爆发了战后国际石油市场最惨烈的价格战,石油价格暴跌,到1986年跌到只有12美元每桶。至1990年一直压在20美元/桶以下。据当时计算,石油价格每桶下跌1美元,苏联每年外汇收入就要减少5-10亿美元。天然气的价格也与石油价格挂钩,因此苏联出口天然气的收入也减少数十亿美元。与此同时,美元贬值使莫斯科收入每年减少大约20亿美元。&br&&br&&a href=&///?target=http%3A///subview/0152.ht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军火&i class=&icon-external&&&/i&&/a&是苏联继能源之后的第二大出口商品,大部分军火出口到了中东国家以换取美元。由于油价暴跌,1986年上半年,伊朗、伊拉克和利比亚的石油收入减少了46%。结果,苏联军火销售量在1986年减少了20%,莫斯科又失去了20亿美元硬通货。&br&&br&由于油价下跌,使得苏联经济雪上加霜,致使&a href=&///?target=http%3A///view/1668417.ht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戈尔巴乔夫&i class=&icon-external&&&/i&&/a&推行的政治和经济体制改革失败,美欧则享用了低油价的经济利益和政治红利。&br&&br&20世纪70年代中期,苏联在成为世界第一大石油出口国的同时,也成为世界最大的谷物和食品进口国。尽管与西方存在&你死我活&的意识形态斗争,但苏联当时已被深深地卷入西方主导的国际贸易体系之中。到了80年代,苏联一半以上的外汇收入靠石油出口,而其一半以上的外汇支出则用于进口粮食和食品。因此,苏联的经济状况直接取决于世界油价和谷物价格的波动,取决于世界对石油和粮食的总体需求态势。&br&&br&80年代的苏联实质上已经沦落为一个依靠石油换取食物的落后国家,工业体系完全为军工服务,经济结构非常不合理。到了&a href=&///?target=http%3A///view/473466.ht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戈尔巴乔夫改革&i class=&icon-external&&&/i&&/a&时期,苏联完全陷入了用增产维持石油美元收益的怪圈。经济结构失衡,工业技术工艺落后。苏联在80年代初已形成极度的军工经济特征。军品占机器制造业的60%以上,军事支出占国民总产值23%,到80年代末上述指标分别提高到80%和28%。&br&&br&所有这一切,导致苏联人民在整个80年代饱受生活物资短缺的痛苦。苏联经济接近崩溃、民间怨声载道,1989年&a href=&///?target=http%3A///view/34057.ht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剧变&i class=&icon-external&&&/i&&/a&,随后1991年苏联解体了……&br&&img src=&/7f8b727b4b805ca7e2fe8afda9b91691_b.jpg& data-rawwidth=&550& data-rawheight=&36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0& data-original=&/7f8b727b4b805ca7e2fe8afda9b91691_r.jpg&&苏联人排队领取面包,生活物资短缺令民众怨声载道是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br&&br&&br&&br&&b&普京面对油价攻势毫无还手之力&/b&&br&&br&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经历政治动荡,工业、经济结构并没有多大的起色,倒是过去10年国际油价持续上涨,帮助普京在&a href=&///?target=http%3A///view/27732.ht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克里姆林宫&i class=&icon-external&&&/i&&/a&站稳了脚跟。普京在2012年提出十年强军计划,仅2年时间,俄罗斯军费开支就跃居世界第三,军力迅速恢复。过去两年国际油价在高位运行,使得普京在叙利亚、乌克兰问题上与西方针锋相对、毫不退让,于是我们现在看到历史重演了。&br&&br&美国认为仅仅通过鼓励沙特扩大石油开采量就能把油价打压到85美元,这价格对俄罗斯相当有杀伤力。为什么沙特乐意按照美国的战略指示行事?因为低油价能帮助沙特挤垮死敌伊朗,一般认为伊朗油价需要超过100美元以上,才够维持其预算的平衡,而沙特的总体出口成本只需60美元。&br&&br&美国还有自己的页岩油革命,这个思路两年前就已经有学者发表过。当然那个时候说的比较婉转,只是说现在咱们美国有页岩,在中东再也不用看沙特脸色行事了,可以想怎么造就怎么造了。没想到最后落笔到了普京身上,美国玩弄油价,还有好多牌没打出来。&br&&br&或许有人会问,既然操控国际市场的原油价格就能如此轻而易举的打垮诸如苏联、俄罗斯这样的大国。而针对同样是大国的中国,而且能源极度依赖国际输入的中国,美国为何不强力出手,抬高能源价格,整死中国呢。这个跟中国政治、经济的总体抗风险能力有关,美国人认为使用货币攻势和能源策略,来对付中国这样的经济巨人,而且是工业经济巨人(中国的工业产出已经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不会有立竿见影的效果,甚至会是伤及自身的双刃剑。&br&&br&你听说过出口衬衫和袜子的价格下跌会严重打击中国经济么?中国面对美国的能源攻势,有好多破解招数,通过&a href=&///?target=http%3A///view/981515.ht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节能减排&i class=&icon-external&&&/i&&/a&、调整&a href=&///?target=http%3A///view/1281483.ht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能源结构&i class=&icon-external&&&/i&&/a&,多元化布局世界能源市场,都能缓解世界原油价格上涨带来的不利影响。所以相对来看,中国因为其强大的工业优势,是可以处于不败之地的,根本原因是中国位于全球国家、民族、经济市场竞争的高端,我们就是19世纪的英国。中国真正要警惕的是&&a href=&///?target=http%3A///view/1338992.ht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自毁长城&i class=&icon-external&&&/i&&/a&&,例如抽血机般的&a href=&///?target=http%3A///view/34124.ht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房地产行业&i class=&icon-external&&&/i&&/a&,让中国工业&a href=&///?target=http%3A///view/192904.ht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流动资本&i class=&icon-external&&&/i&&/a&近年来一直处于紧张状态。&br&&img src=&/ec4f72ccbf57c28_b.jpg& data-rawwidth=&550& data-rawheight=&39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0& data-original=&/ec4f72ccbf57c28_r.jpg&&俄罗斯人并不懂得&a href=&///?target=http%3A///view/88881.ht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韬光养晦&i class=&icon-external&&&/i&&/a&,油价高涨令财政收入改善,普京马上进行规模惊人的十年扩军计划。&br&&br&&br&但是,使用货币和能源手段对付俄罗斯这样&a href=&///?target=http%3A///view/1026710.ht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经济结构单一&i class=&icon-external&&&/i&&/a&的大国就相当有效。所以现在美国的能源牌主要用来打垮俄罗斯,暂时没中国啥事。10月23日俄罗斯国家石油公司向国家福利基金申请超过2万亿卢布(500亿美元)援助。俄国家福利基金是管理俄国石油收入两大基金之一,持有830亿美元资产,用于支持俄养老金系统,不过14年以来,该基金主要用于帮助受西方制裁企业。俄石油2014年底前有4400亿卢布债务到期,15年有6200亿卢布。&br&&br&油价持续下跌,正好符合美国和沙特的战略利益,尽管俄罗斯拥有45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但跌幅高达30美元的国际油价,还是使克里姆林宫出现了紧张气氛。据报道在10月初的一次俄罗斯政府会议上,普京面对地方当局要钱的要求暴跳如雷,这表明石油收入下降已经给俄罗斯带来了严重伤痛。这与普京早前回应西方制裁时虚张声势明显不同,当时他对制裁不屑一顾,称不过是小事一桩。&br&&br&经济压力使普京大帝的身段突然柔软异常,10月24日普京总统在&a href=&///?target=http%3A///view/686515.ht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索契&i class=&icon-external&&&/i&&/a&说,俄不追求超级大国角色,不想重建帝国。俄无建立集团、损害邻国主权计划,不要求在世界有特殊例外地位,尊重他国利益,希望自己利益得到考虑、立场受到尊重,不能允许自己利益被无视。俄加强与亚洲伙伴合作,不意味俄转身离开欧洲。俄罗斯要与各国努力建立更稳定的世界体系。这是两个月来普京第二次发表身段柔软,谦卑,对西方毫无嘲讽和攻击性的讲话,这与今年上半年简直判若两人。这个表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西方的制裁和&a href=&///?target=http%3A///view/953266.ht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遏制措施&i class=&icon-external&&&/i&&/a&取得了一定实效。&br&&br&俄罗斯的领导集团和人民,在能源价格高涨的时期显得很是“风骚”,从新世纪之初开始直到现在,他们满足于享受国际能源市场带来的红利,经济和生活有大幅度改善,一度自豪的宣称俄罗斯人均收入已经进入发达国家行列。但他们刻意回避,或者可以用&&a href=&///?target=http%3A///subview/5.ht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醉生梦死&i class=&icon-external&&&/i&&/a&&来形容,俄罗斯实际上是个依靠核武器保卫国家、依靠能源和矿石生活的低级资源国家,俄国人不在经济结构调整寻找更多突破口,一旦油价下跌了就傻眼了。&br&&br&面对美国的石油攻势,俄罗斯基本上毫无有效的反击手段,普京现在就处于束手就擒的状态,未来俄罗斯的战略收缩是指日可待的。&br&&img src=&/7de980c7cacafba_b.jpg& data-rawwidth=&550& data-rawheight=&40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0& data-original=&/7de980c7cacafba_r.jpg&&&a href=&///?target=http%3A///view/9513001.ht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熊&i class=&icon-external&&&/i&&/a&、&a href=&///?target=http%3A///view/70308.ht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伏特加&i class=&icon-external&&&/i&&/a&、&a href=&///?target=http%3A///view/149794.ht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AK47&i class=&icon-external&&&/i&&/a&和&a href=&///?target=http%3A///view/.ht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白杨洲际导弹&i class=&icon-external&&&/i&&/a&。俄驻日使馆曾在网上发布此图,以示对西方制裁的不屑。&br&&br&&br&&br&&b&结语&/b&&br&&br&历史总是在简单重复,八十年代油价低迷的主要动因是&a href=&///?target=http%3A///subview/1554.ht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沃克尔&i class=&icon-external&&&/i&&/a&遏制住了美国通货膨胀,美元强势,石油价格落地,苏联解体,这一次……&br&&br&这一次的变数在于中国,20多年前苏联陷入绝境时没有强大的中国。但面对咄咄逼人的美国,今天已成为经济巨人的中国,可以在有余力的前提下,向俄罗斯&过血续命&,别让普京输得太惨,让俄罗斯继续冲在中国前面,为我们挡枪。&br&&br&美国人一直存在这样一个根深蒂固的观念,即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美国必须破坏俄罗斯的稳定,割裂俄罗斯的正常发展,离间俄罗斯与乌克兰,更迭莫斯科政权。去年至今的乌克兰危机,实际上在几年之前就已经开始了。&br&&br&美国左翼导演&a href=&///?target=http%3A///view/243089.ht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奥利弗·斯通&i class=&icon-external&&&/i&&/a&曾经一针见血地指出:我们就是恶霸,美国首先要推翻普京,摧毁俄罗斯,接着便是中国。美国国防部副部长公开说,美国国防部应该认真考虑一下有关战争的事宜,并为此做好准备。他并没有指出这场战争的性质,但是这些讲话的指向性很明确。所以,过去毛主席曾说,&a href=&///?target=http%3A///view/67171.ht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备战、备荒、为人民&i class=&icon-external&&&/i&&/a&,今天这句话又被美国人赋以新的意义。&br&&br&小二,趁便宜给我打半斤石油……&/blockquote&&br&&br&&br&&br&【如果喜欢我的答案,请打赏一个微信红包吧:bean-sprout 】&br&&p&&a href=&///?target=http%3A///s/CzZyDUH&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s/CzZyDUH&/span&&span class=&invisible&&&/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 (二维码自动识别)&/p&
尽管美国、沙特不愿承认,但几乎所有人都相信此波油价下跌与脱不了干系。 国际原油价格暴跌将重创俄经济 今年上半年国际原油的价格还很坚挺,从年初到6月份实际涨幅达接近一成。凭借从油气出口中获得的巨额利益,俄罗…
是暂时的,是会回升的,什么时候回升,涨到多少,不知道。&br&&br&谢大家邀,油价开始跌以后很多问题被邀都没有空答,其实看到很多民科和阴谋论满天飞还是在暗暗苦笑,打算写个长点的回答算是跟大家交流,顺便放专栏里充充数。&br&&br&上面的结论第一部分下面会解释,第二部分看似废话,“明天应该是晴天,但是如果下雨就另当别论”。分析各种以能源价格为主要成本或者收入的投资项目,帮助决策和管理是我的工作,但我从没在油井上拧过螺丝,不懂地质或者工程,也没在四个屏幕前面trade过原油。能源市场这些事,推广到任何经济预测,向来是知道的越多越不会随意做简单预测,何况我也算不上多明白。只想在这里说点比较粗浅的基础和我自己更粗浅的分析,对有致超越四则运算和大国阴谋论的同学聊为献曝。&br&&br&&b&原油收入如何分派&/b&&br&隔行如隔山,很多人在那里做油价x产量的四则运算,算计沙特的钱包,所有这种数学应用题从根上就错了。Upstream taxation要说多了就太长太专业,每个国家都是一砖头写不完。简单来说各国有不同的石油生产合同,最流行的有产量分享合同(PSC, Production Sharing Contract)和特许权合同(Concession),每个国家不同年代的资产具体条款各不相同,在最初的合同框架后还会有各种修正和附件,一般一个油田少则200页多则上千页,详细规定勘探,建设和开采各个阶段政府,地方政府和石油公司的利益分配。&br&&br&一般来说石油公司出资本和技术,换取卖原油一定比例的收入来补偿资本和经营支出,然后盼着得到自己的投资收益,政府则坐地收钱。各产油国的合同厚薄不均,一般来说平摊到一桶油上政府拿75%-80%就已经算很公道了,很多国家的油田石油公司只能拿到5-10%。这是平摊而言,具体到某一年,又大有不同,比如可能在产油初期大头归公司来补偿资本支出,比如可能油价超过或低于某一数值分配比例自动变化等等。政府和石油公司在某一资产上的分配是需要建资产模型分析的,为方便直观起见一般大公司和政府会把自己所有资产加起来报一个油价,比如说俄罗斯明年的政府预算建立在$100油价,BP明年的budget需要油价保持在$80等等,这背后是很多模型算出来的,油价气价开采成本产量等等假设一大堆,不是油价x产量整出来。&br&&br&&b&开采成本价和财政收支平衡是两码事&/b&&br&不同地质条件和技术开采成本不同,中东的巨型老油田有的成本确实低到白菜价,深海比近海贵,油砂比传统油田贵,这很容易理解。把世界产量以开采成本排序,就能得到世界原油的供给曲线,比如下图。&br&&img src=&/ada5b0c9581b90cff101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36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ada5b0c9581b90cff101_r.jpg&&&br&从石油公司的角度,上游项目资本投入大,耗时长,项目周期长,光收回成本的话等于给产油国政府白打工还提供无息贷款,没有人干的。一般上游项目需要20-30% IRR才算好投资,所以成本价是不够的。&br&&br&从产油国财政来说,那些说只要油价高于十块沙特就有钱赚的未免天真,如果油价真的只有十块,先不说沙特政府到手根本不可能有十块,中东的高福利,每年的各种财政支出从哪来?每年100%的赤字什么政权能撑下去?不想错的离谱的话至少要看看各产油国财政预算里保证收支平衡的油价是多少,这里有张Economist的“老图”:&br&&img src=&/a1d10a8b7ce6bc52ff860_b.jpg& data-rawwidth=&1190& data-rawheight=&77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90& data-original=&/a1d10a8b7ce6bc52ff860_r.jpg&&所以如果四开头的油价持续下去,所有,注意是所有主要产油国都会陷入严重的财政赤字,结果只能是大规模的削减福利和政府支出,这种经济动荡程度小产油国如委内瑞拉已经出现,自身有经济隐患如俄罗斯也已经很明显,如果持续下去没有产油国可以独善其身。&br&&br&&b&中长期决定油价的是且只是供需关系&/b&&br&石油和其他任何商品一样,价格由供需关系决定,短期会受市场情绪影响,但不论是经济放缓油价下跌还是区域争端油价上涨,都归结到影响供给或者需求上。简单看回上面的cost curve,全球石油需求90mbbl per day,中长期决定油价的永远是满足需求最贵那桶油的售价。价格波动会造成正常的市场调整,用最基本的经济学知识就能推演:&br&&br&油价上涨 - 增加产量 - 勘探和新项目投入增加 - 供过于求 - 油价下跌 - 控制产量 - 勘探和新项目投入减少 - 供小于求 - 油价上涨&br&&br&短期的hedging,OPEC减产不减产,国际政治,市场情绪,可以影响价格但不能违背经济规律,只是给这个循环增加复杂性而已。所谓美国联合中东打击俄罗斯之类的阴谋论,现在都是什么年代了还有人信,全球石油市场上trillion dollar的容量,几百个产油国几百个消费国,几千个独立石油公司,无数commodity trader,要说操纵未免手笔过大了一点。尤其是美国,美国政府不持有任何石油公司的股本,与其说施加影响,不如说石油公司的lobby对政府的反影响更大。沙特只占世界产量的13%,OPEC总合也只占全球产量三分之一强,而且基本都是成本最便宜油田,说影响没问题,说操控未免天真,再说OPEC历史上想操控油价的几次都没掰过经济规律。&br&&br&&b&本轮下跌。。。&/b&&br&这几个月的油价大跌其实行业里本有预期,大多数commodity trader和hedge fund都是short的,只是他们也没想到能跌的那么狠那么快。美国shale产量蓬勃,北非和中东几国产量恢复,加上欧盟、中国和印度经济放缓,市场供过于求的基本面其实已经比较明显。现在市场上大家都知道价钱跌的有点过分,情绪化的因素很大,中小石油公司和油服公司的估值已经到了PE想进场的程度。&br&&br&油价中长期肯定会回升,非要我预测的话至少要回到$70-85,原因很简单,现在的油价意味着全球50-60%甚至更高的资产都是赔钱的,况且石油是刚需,即使全球经济放缓,全球需求也最多不涨或微涨,这种情况不可能持久,至少要恢复到marginal production能够breakeven。但短期价格波动向来不跟基本面讲道理,油田减产的复杂性,产油公司的hedging,减少的勘探和新项目投入对供给的影响不是几个月的事,至少要一两年甚至更长才能看到影响,欧盟和中印的经济又各有各的问题,需求增长短期难以指望上。&br&&br&油价上涨的趋势就在那里,看forward curve的巨大contango就知道。具体还会跌多久,什么时候回升,偶然因素太大,有时候市场只是在等一个event,比如墨西哥湾的风暴,或者中东某处的随机动乱。&br&&br&&b&(猜猜)各国都在想什么&/b&&br&&br&&br&&u&&b&沙特&核心OPEC&/b&&/u&&br&即使是沙特,现在也是很痛的。一个如此“黑暗”的贵族王国,几十年仍然国内相对稳定,最大的原因就是政府各种慷慨的福利。福利也是要钱的,现在的油价水平如果持续,沙特财政压力很大,但为什么不减产?&br&很简单,首先沙特以及OPEC核心的中东国家有最低的产油成本,同等油价下政府收入比起其他产油国要多,相对来说熬得久一些。其次,沙特等中东国家想要保持中长期的世界市场份额,现在的形势自然不会去减产,只需要耐心地等更昂贵的产量(北美shale,巴西pre-salt,非洲deepwater)减产和减缓新项目,如果再伴上世界经济恢复需求回升,减产不减产都是坐享其成。&br&&br&&b&&u&边缘OPEC&/u&&/b&&br&一帮家里没积蓄的小商贩,比起银行里有巨额存款可以慢慢耗的大财主自然不同。南美和非洲那些国家承受不起低油价,只能苦苦支撑,希望国内形势不要失控,应该会出现一批国债违约。可做的事情不多,要不天天给大财主打电话哭诉(不会理的),要不结外援以自固(习大访问委内瑞拉)。&br&&br&&b&&u&俄罗斯&/u&&/b&&br&典型的以为自己是大财主,其实家里一堆败家子早烂根了。俄罗斯现在没有任何余地用石油和天然气出口当政治筹码,国内经济情况其实在高油价时候就已经风雨飘摇了,现在只能说是千疮百孔。我只想贴这个漫画:&br&&img src=&/d883ad805b4cfee04cbb7_b.jpg& data-rawwidth=&595& data-rawheight=&39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95& data-original=&/d883ad805b4cfee04cbb7_r.jpg&&&br&&br&&b&&u&美国&/u&&/b&&br&(耸肩)Whatever~~&br&美国shale的崛起会被暂时推迟但不会停止,自然市场法则下大中小石油公司自然有它们的生存或死亡,这种正常经济现象,华尔街或者国会山早就见怪不怪了。总体来讲美国仍然是最大的净进口国,美国政府对油气收入本没有依赖,低油价对美国经济反而是大利好。中长期来讲本土油气产业壮大对美国的战略意义也是驴或象都会偷笑的。&br&&br&&b&&u&天朝/印度/日本&/u&&/b&&br&“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br&行了回到我们的各种其他经济和内政难题。。。
是暂时的,是会回升的,什么时候回升,涨到多少,不知道。 谢大家邀,油价开始跌以后很多问题被邀都没有空答,其实看到很多民科和阴谋论满天飞还是在暗暗苦笑,打算写个长点的回答算是跟大家交流,顺便放专栏里充充数。 上面的结论第一部分下面会解释,第二…
这篇文字是七八个月前写的,此后一直沉寂,但这几天突然受到如此多人的关注。所以我心里挺纳闷:你们究竟从哪里来的?为什么集中在这几天一起来了?&br&我看了大家的评论,实际上很多人的问题在原答案中都已经非常详细的解答了,此处不再赘言。但需要强调几个观点:&br&&br&&strong&1.关于原油进口占比&/strong&:我认为,原油进口占比不应超过50%(由于国际原油价格处在低位、我国油储较少且原油开采成本较高、石油需求量居高不下等实际原因,原油进口占比早就超过了50%)。&strong&这是探讨石油经济类问题的前提&/strong&,是军事、政治和经济等领域联合起来考虑的观点,如果不以此观点为前提则评论无意义。目前我国的原油进口大多要经过马六甲海峡,而这个海峡是控制在美国手中的;虽然也在开拓俄罗斯、东南亚等新渠道,但谁也不能保证我国与俄罗斯、东南亚友谊万岁。总之,一旦发生军事战争、经济制裁、外交困境,则原油供应必然受到制约。原油进口占比越高,受到的制约越强。评论里就不要就此问题拿新加坡等国来与我国比较了,没意义,你怎么不找梵蒂冈来比较呢?&br&&br&2.&strong&当我们谈石油行业的时候,实际上在谈什么?&/strong&有些人认为原答案是把石油工人绑架在石油行业,用石油工人的苦来为石油行业的腐败转移视线。而我的观点:从人员数、贡献量等角度考虑,石油工人(包括各个工种的基层操作工人、技术类工程师、基层管理者)才是石油行业的主体,才能真正代表石油行业。既然我们谈论的是整个石油行业,那就应该谈论人员数量和贡献程度占绝对多数的石油工人。若石油工人苦,则整个石油行业苦;若石油工人乐,则整个石油行业乐!&br&&br&&strong&3.关于石油行业高管们的种种劣迹&/strong&:例如贪污腐败、子弟上位、联合定价、拉帮结派等,这些我都承认存在,而且非常痛恨。但这是不是石油行业独有?是不是石油行业最恶劣?对于中国各行业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可以批判,应该批判,但不能拿石油行业作为反面典型来批判,更不应该因此而直接把整个石油行业划到民众的对立面。&br&&br&&strong&4.关于石油行业的待遇&/strong&:我的观点在原答案里也很明确,确实不低,但配不上石油工人的学历、技术复杂度、环境恶劣度、工作危险性。说到石油行业的待遇,我认为可以分为三个时段:&br&&u&第一是80年代前,那时候全国各行业基本都是计划经济,吃大锅饭,石油行业也是如此&/u&。而且石油行业是公认的艰苦行业,稍有学识的都不乐意去,早期的石油工人都是国家强派甚至包括很多军人。以我读研时期的导师为例,他那时候高考可以报5个学校,第一志愿是华中科技大学,第五志愿是用中国石油大学来保底。虽然他最终的高考成绩足以上华中科技,但国家强制其去了中国石油大学:有点文化水平的人都不愿意去干石油这苦差事,那么只要你志愿里有石油,无论第几志愿,都必须去。&br&&u&第二是80年代至2008年左右,三桶油(准确说应该是两桶油,因为这期间中海油的欧美式薪酬体系还是很个性的)的薪酬福利制度与发展中的市场经济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大&/u&:为了显示国企服务于国家的姿态,于是把明面上的工资压得挺低;但为了平衡国企员工的经济状态、心理状态和客观艰苦程度,于是以各种理由发钱,发柴米油盐、毛巾肥皂等生活物资。而这期间,市场经济和城市化快速发展,已经在城市中混得好的人和刚刚进城野心勃勃的人看不上国企这点死工资,在城市中混得不好的人和尚未成功进城的人想进国企进不去。于是,对于三桶油的薪酬福利制度,前两种人特别看不起,并且批判;后两种人特别看得起,并且也批判。&strong&但无可否认,这期间,是三桶油员工在待遇上的黄金期&/strong&。&br&&u&第三是2008年左右至今&/u&:八九十年代那种市场经济爆发、做什么生意都能赚钱的大环境不复存在,国家经济逐步度过了快速增长期,且经济政策上并未与时俱进(没有成功向消费型经济转型,而是继续在投资型经济上变本加厉),人们发现钱越来越难赚,甚至不少人赔本,大型央企、公务员等的旱涝保收特性成为人们找工作的首选;再加上两桶油在股市上的表现令全国股民哗然,逐渐开放的媒体舆论爆出了三桶油很多丑闻——于是,石油行业之外的人们越来越意识到:三桶油赚了百姓很多钱,并且还是躺着赚的。但是,石油行业内的人们,却越来越心里不平衡:国资委为了显示央企服务于国家的姿态,继续把三桶油明面上的工资压得很低;但为了整治腐败、应付舆论,却把隐性收入几乎都取消了。以前表面上月薪3000,算上奖金和福利能有5000,现在真就是月薪3000了。这是造成石油行业“外面人人喊打,内部人人郁闷”的本质原因。&br&&br&关于石油行业的待遇,我的观点是:国资委就别为了讨好舆论做那些费力不讨好的事,干脆点,在合理评估石油行业各工种的学历、技术复杂度、环境恶劣度和工作危险性基础上,直接提高明面工资至适当价位,同时取消一切乱七八糟不合规矩的隐性福利。&br&&br&&strong&5.石油行业真的有很多人挤破头想进吗:&/strong&评论里乃至网络上经常出现类似观点,认为很多人挤破头都进不去石油行业,能进入石油行业的基本都要靠背景靠关系靠权靠势靠钱。事实上,如果你是男人(石油的工作环境和劳动强度真的不适合女人),且你确定要进石油行业,那么非常容易,无论你是不是石油子弟。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进入石油行业的关键节点在于高考,次要节点在于考研。撇去近两年油价极低、油企纷纷裁员不谈,只说正常年份,你高考时如果选择了中国石油大学、天津大学、北京化工大学、西南石油大学、东北石油大学、长江大学、承德石油、湖南化工、兰州石化等诸多院校的石油主干专业,那么进石油行业并不难,专科、本科、硕士、博士,应有尽有,必有一款适合你。再往前推十年,石油工程专业的学生,即使你无关系无背景甚至频繁挂科,都不愁就业,石油企业的HR会在你大三的时候就去你宿舍里求你签约。何来石油行业难进?我这么说吧:除去油价较低的近两年之外,不存在你想进石油行业却因为没背景而被淘汰的情况。要么你高考分数实在惨不忍睹,要么你投报志愿的时候没搭理石油类学校和专业,要么你在大学里疯玩了几年。这三种人,石油行业真的不欢迎。&br&&br&&strong&6.为什么不试试?&/strong&请慎重。关乎国民大事的问题,我向来厌恶有人质问:为什么不试试?近几十年,在没有充分论证的时候就拍脑袋去尝试的事情,我们国家已经做了N次,造成的损失不忍估算。截至目前,在此答案中或其他相关话题的评论里提出“为什么不试试”、“不试试怎么知道”之类问题的人,基本都是对石油行业、经济学几乎一无所知的人。我有理由相信,此类人以后做了决策者,也会继续做着“在没有充分论证的时候就拍脑袋去尝试的事情”。&br&&br&&strong&7.石油行业苦不苦?&/strong&苦,非常苦!有人说了,哪个行业不苦?这就是诡辩了。石油行业,上游基本要在荒郊野岭、沙滩戈壁、山川海洋中常驻;中下游很多企业都在相对发达的地区,但要忍受长年日夜倒班、高温高压高危,比如炼油厂必须24小时不间断运行,现场温度通常在40度以上,随时有燃火或硫化氢之类的危险,爬三四十米的高塔或拧几十公斤压力的阀门这种活儿更是家常便饭。上述这些,你或许觉得也无所谓,但石油行业技术上的高精尖注定了学历上、技术复杂度的高要求。大学生拿着三四千的工资在荒芜的地方干这些脑力+体力的活儿,不应该!男怕入错行,这是很多石油工人的口头禅了。近些年入行的大学生,除了石油子弟,大多都是由于道听途说认为石油行业“轻松、稳定、收入高”。从管理学角度,这样下去,石油行业将逐渐失去对高端人才的吸引力,或许未来的石油行业比你们现在痛恨的状态还要糟糕很多。&br&&br&&strong&8..石油行业的真正需要改革的地方在哪儿&/strong&?在没有充分证据和先例来证明石油行业应该完全放给外企或民企、中国不该控制原油进口比例的情况下,我依然认为石油行业控制在国家手中的模式不该改变,你不能因为石油行业有贪官有蛀虫就直接否定石油行业的战略地位。但是,石油行业真的有很多弊病需要改革,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个人观点是:应借助低油价年份来减少招聘和适当裁员,给央企进一步“减肥”;合理评估基层石油工人的真实价值,提高工资水平;废除某些石油企业中的处长、科长称谓,运用经理、主管等企业称谓,逐步改变央企的行政化思想;引入外国油企中高水平的外籍高管,以一定比例的外籍高管促进油企管理水平的国际化;实行副总经理分权制,国有油企(包括各级油田、炼油厂、销售大区等)的副总经理不能全都提拔自本公司,必须有一定比例的空降率;控制炼油产能,加速淘汰小级别炼油厂,逐步提高炼油的规模效益;加强审计加油站(尤其是私营)在买入成品油和卖出成品油的前后油量和纳税额,防止加油站私自过量掺油;进一步扩建油储,拓展俄罗斯、西北诸国、东南亚诸国的陆上输油管线,确保战略安全。&br&&br&似乎是跑题了,而且越跑越远……&br&&br&&br&&em&&strong&以下是原答案:&/strong&&/em&&br&————————————————————————————————————————&br&&br&&br&石油行业,尤其三桶油,一直在当替罪羊。大多数石油工人在海上、沙漠、荒地中挣着配不上他们辛勤汗水和人身危险的收入,却被行业外的人在网上、报上、嘴上妄加指责着。&br&回到问题,既然题主对石油行业的垄断深表痛恨,那么,如果石油行业开放,民企加入(不考虑外企加入,这事不用解释吧),会带来什么?&br&&br&&strong&第一,没人去勘探。&/strong&&br&这是市场规律决定的。在国内,油难找难采,所以如果失去了国家对勘探不计成本的支持,没人愿意去趟这个浑水。勘探需要的人力、物力、技术、科研、经验等,不是一般民企能承受的;而勘探结果的不确定性,会让所有民企都望而却步。&br&人们在谈论垄断的时候,往往都预设立场:央企都是吸血鬼,民企都是真脊梁,似乎民企都很爱国爱家爱人民,可以在打破垄断的同时造福于民。但事实上,如果把已知油储不错的南海划出一部分未勘探区域,然后交给民企自负盈亏,民企也不会去,因为有很大可能会血本无归。相对于央企,民企更重视收益的稳定性和可预见性,更重视成本回收的期限,更重视效益的最大化,更害怕“投资100亿却一分钱也没捞回来”这种在勘探领域极易发生的事情。&br&那么,人人都不去勘探,人人都等着别人勘探出油后分一杯羹,这就利国利民了?凭什么在勘探的时候你不投资,采油的时候你要分蛋糕?&br&有人说,不把石油行业开放试试,怎么知道能不能行?事实上,在美国生机勃勃的页岩气行业,在国内早就对民企开放了,但结果是什么呢?几乎所有企业都明白美国的页岩气技术不适合国内地质条件,都知道目前国内页岩气难勘探难开采,需要巨额的科研投入且未必能见成果,短期内来看页岩气行业的经济效益实在太差,于是纷纷驻足观望。现在,基本只有中石化为代表的几家央企在默默耕耘,没人指责页岩气等非常规能源的垄断;但请相信我,等到页岩气行业开始赚钱了,舆论就开始聒噪:“为什么没人起诉页岩气行业垄断,我们对此非常痛恨”。&br&&br&&strong&第二,采油领域彻底垮掉。&/strong&&br&没办法,每个国家的地质条件不同。中东很多地方都是质好井浅的油,勘探和开采成本极低,算上船运费也没多少钱。而我国地质条件相当差,花很多人力和财力,打个几千米的井,弄出来的却是劣质油。这您还别嫌弃,因为就这难采的劣质油,储量还不多呢。&br&好,假设石油行业完全开放,那么你如果是民企老板,你会怎么办?勘探、采油?都不对!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顺应经济全球化,你会去买国外物美价廉的进口原油,然后卖给各个炼化厂,稳赚不赔。&br&大家都去买进口油了,国内油田只好倒闭。油田倒闭后若想再开起来,姑且不论随之倒闭的各个石油大学和石油机械制造公司,就算有足够的人才、钱财,设备,想重开油田也需要很长时间。这不是淘宝,换个马甲分分钟就能再开个店。&br&&br&&strong&第三,油气储运系统谁去建设?&/strong&&br&这没办法了,只能靠国家。石油开放,油企成百上千,每个油企都只顾着自己那一亩三分地,就像现在的房地产公司不去铺路修桥一样。&br&&br&&strong&第四,早就开放了的炼化是个什么样子呢……&/strong&&br&炼化早就开放了,民企炼化工厂的数量远远超过国企,规模也相当不小,但是结果如何呢?单说山东的各个地炼,那都是榜样啊,污染严重、油品低劣、以次充好、偷油倒油、赚了钱却不升级设备、安全事故频出……没法说。有句话撂在这里:国内石化行业对环境的污染问题,锅都是由央企背着,但隐藏在舆论后面的民企责任更大!&br&&br&&strong&第五,早就开放了的成品油销售是个什么样子呢……&/strong&&br&目前民企加油站数量并不比三桶油少,而且其成品油来源的选择非常自由,既能买三桶油,又能买地炼,当然,也能自己掺油……那么,诚实地说,你给自己的车加油,选择了哪家加油站?&br&&br&&br&&b&第六,国家能源战略安全能否保证呢?&/b&&br&不能。没人勘探开采,都去搞进口了,一旦被切断进口通道,哪来的战略安全?要始终记住:虽然政治家不是好东西,但也别对商人有太高的期望。商人们是不会过多顾及国家战略安全的,建立原油储备基地、即使亏损也要保证国产原油占比等等这些事,只能依靠央企去做。&br&美国的军舰一直把控着马六甲海峡,如果我国失去了自己的产油能力,一旦外交失败、政治恶化、经济制裁或者军事战争,分分钟要你命。无论是经济战还是军事战,石油作为第一能源,都是足以左右战争胜负的重要力量。&br&而且,这都还没考虑石油行业开放后外资入境炒油、外企通过国内傀儡民企控制石油等更麻烦的情况。&br&&br&&strong&第七,外国怎么怎么怎么样……&/strong&&br&外国的大型石油企业也不是省油的灯。全世界所有石油巨擘都有各自国家的鼎力支持,无非或明或暗而已。美国解决垄断的办法是把石油公司分裂成几块,英国干脆支持石油公司做大做强,巴西、委内瑞拉、挪威等则直接彻底垄断,而中东各国,呃,石油就是命!有一个挺有意思的国家,俄罗斯,这国家的石油天然气行业,历经国有化和私有化,但结果如何,有兴趣可以研究研究。这个行业的特殊性(包括勘探的难以预知、上中下游的规模浩大、在国际博弈中的战略属性等),本身就决定了它很难交给形形色色的众人去搞。外国人也不是傻子。近期多哈会议,为什么全世界都在关注和博弈,为什么各方都不愿减产,还看不出来各国对本国石油行业的重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试用期可以随时辞职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