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十八般武艺却因大器晚成第一季无删而委屈于东家之下,这句话怎

  原文 :  1·1 子曰(1):    “学(2)而时习(3)之,不亦说(4)乎?    有朋(5)自远方来,不亦乐(6)乎?    人不知(7),而不愠(8),不亦君子(9)乎?”     解:      孔子说:    学习前人的经验教训并在实践中成功地运用它们来趋利避害,对于学者不是一种不学者体会不到的快乐吗?    理性的判断在不同的空间里和时间上得到证实,对于智者来说不是一种欣赏佳乐一般的快乐吗?    不会因为学习发生了错误,理智受到局限 (比如中国文化中伟大的道德理想,就因不同的历史时期的现实条件,必然会表现为不同水平的道德现实而形成明显的差异),就痛苦绝望,就放弃奋斗,不正是自强不息的君子的最大特征吗?    注:  (1)子--------中国古代对于有地位、有学问的男子的尊称,相当于今日所谓“先生”,“老师”。《论语》书中“子曰”的子,都是指孔子。   (2)学--------(学,识也。《广雅》)孔子在这里所讲的“学”,就是经验和教训的系统继承。 生而知之,是讲通过生活实践取得经验教训,学而知之是讲通过文化学习取得经验教训。  (3)时,习-------时:(形声。从日,寺声。从“日”与时间有关。本义:季度;季节。时,四时也《说文》),在此抽象的知识应用所要面对的具体的时间和空间。习:(会意。从羽 。从羽,与鸟飞有关。本义:小鸟反复地试飞。習,数飞也。《说文》)就是指实行,运用知识和智慧进行趋利避害的实践。  (4)说---------音yuè,同悦,快乐、高兴的意思。   (5)有,朋,远方-------有:(宜也《说文解字》)就是理性表达方式中关健的“判断”。通过概念,进行判断,完成推理,所以“有”在指就是代指人的理性认识。朋:(象形。本义:古代货币单位。相传五贝为一朋。或说五贝为一系,两系为一朋。朋,比也,朋,类也。《广雅》),简单地说,朋的原意就是指一线所串之五贝,所以后人以此意语‘朋友”谓利益相关的不同人,“朋党”谓利益相关的集体或者集团。也就是取用的“朋”字的“相关”的意思。那么与“有”相关的是什么?人类理性认识的目的就是此“有”相关的东西,也就是理性所预见,在未来的时间里,在未知空间中终于厅得到了证实。这个“远方”,就是一个表示未知空间连带着未来时间的形象讲法。  (6)乐-------(五聲八音緫名《说文解字)基本意思和悦一样,有快乐,高兴的意思,但是和悦所不同的是,乐是特指人从旋律,节奏的合谐中获得的相关的“艺术”快乐。而客观规律的学习,意味的是人把握了事物运动变化的旋律,理性地进行思想,意味的是思维的节奏进入了合谐态。所以孔子在此用了一个”乐”字,是连带着“有朋”自远方来讲的另有深意的别一种人类之“乐”:智慧之乐。不能简单地按字面把这句话理解为“朋友从远方来”的亲情表述,原因是这一章节的中心不是讲亲情,而是讲学习知识,获得智慧。  (7)人不知-------人,可以讲的是学者自己,也可以理解为正在学习的其它人。不知,就是不智,是说如果一个学习的人并没有达到因知识而飞跃至智慧,或者有了智慧只能开花不能结果(道者,前识也,物之华也)。   (8)愠--------音yùn,恼怒,怨恨。全句是讲:也不必因此而怨已尤人,因为人之学习,人之从自然的感性认识飞跃至理性认识,是有一个过程的。学习知识,实用成功固然是一种快乐,实用不成也并不是一种痛苦,要认识到它只是学习的必然过程 。理性的判断成功的在远方或者未来得到了证实固然是一种理性之乐,但是也要认识到理性并不意味着人类正确思想就是万能的东西。它只是人类实践的工具,思想的作用,是受现实条件约束的。  (9)君子-----“自强不息”是孔子对君子的最基本定义 。是说一个为了自由而勇于思想,为了道德勇于实践的人。所以学习知识的错误给他带不来痛苦,理性实践的挫折也不能让他失望。         讲:    事实上,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关心直至全心投入,源于我二十年前的一次购买。    我所在的城市的工人文化宫里的图书馆因为空间从大到小的搬迁,因此处理了一批旧书,我因为差不多天天去读书,所以就买了不少。    其中一本书,彻底改变了我的生活:它就是一本1983年长春市古籍书店影印,吉林新华书店发行的〈四书白话注解〉。    在读它之先我已经读了二十多年的书,我是一个酷爱读书的人,可以说我的少年和青年时代,就是我的“书痴”时代-----图书馆的管理员不会忘记我:一个孤独的读书少年(在那个时代我应该就是一个怪物,因为大人都在批林批孔批宋江,教师都是臭老九,越有文化越反动)。    所以凭着对文字的敏感,对思想的领悟,在我阅读〈四书白话注解〉的时候,就自然地体验了一次巨大的震动:面对着长江黄河一般的孔子智慧,我只能惊叹。    但是在惊叹的同时,我也为其中的注解感到震惊:很多的似是实非的理解和注述,如影随形地历史地伴随着这伟大的智慧。    于是我就开始了寻找孔子智慧源头的学习----我相信一切伟大都是方法的伟大 ,伟大的智慧都是伟大方法的结果。    所以要再现智慧,就要找到产生智慧的方法----欲正本,先清源。    写作有个老方法,就是东西搞完最好能放一放,平静一下,过一阵子,再回头看看,对自己的作品可能就会有一个更客观点的认识。    我就走了这条老路。直到今年,才把〈老子新解〉发博,希望以此征求一下有识的朋友的意见。    所以读过我的老子新译的朋友可能不知道,我的解老,其实只是为解孔做的一个准备。是明源。    很多读我解老的朋友读不太懂,其实那是因为没有把握到我的解老的要点:我的解老,第一要点是德。第二要点是道,第三要点就是“有”字的孔子之先的大家用意-----不明白“有”字在老孔文章里的重要意义,你就打不开很多的结:比如说,我们可以在孔子文章中看到很多用了“有”字的地方,其实按照今天人们对“有”字的理解都是多余的字。而理性的认识老孔著作,我认为在当时的写作条件下,大师是不会无故就在自己的文章中多搞出几个没有意义的“有”字的-----特别是一些虚词,因为这意味作者自己要因此多费工,要多费料,也为抄写传播者增加了负担。    所以如果“有”字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意义在,孔子的文章里(包括诸子的文章),不会有那么多的“有”字。    所以请朋友们注意,读我的老孔新解,一定要注意“有”字在老孔文章中的特殊意义。                   谢谢。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更多
  原文:      1·2 有子曰(1):“其为人也孝弟(2),而好犯上者(3),鲜矣(4);    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5)。    君子务本(6),本立而道生(7)。    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8)?”     解:    有子说:如果一个人在自己的家里就能够知道孝顺父母尊敬兄长爱护弟妹,那么象这样知情知义的人进入社会会做行为出轨的事情,就应该是会让人感到很新鲜的一件事;    行为不出轨说明的是一个人有知智守规矩,而联想这样的人在社会生活中会违法犯科,也是不合于逻辑的的一件事。    君子行为根本于仁爱,而仁爱之心是一个人拥有智慧的最根本特征。    人莫不自爱,此为人之天性之本,若能兼爱于亲,就是得了人之人性之本,人能自爱爱亲方能进而兼爱于众,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能爱亲者,必然是能自爱者,知爱知所以爱则是一个人能和众亲民融入社会居良为善的认识基础。        注:  (1)有子-------孔子学生,姓有名若,比孔子小13岁,一说小33岁。后一说较为可信。在《论语》书中,记载的孔子学生,一般都称字,只有曾参和有若称“子”。因此,有一种说法认为《论语》即由曾参和有若所著述。   (2)孝弟-------孝,(〈说文解字〉善事父母者为孝);弟,通“悌”。(音tì)〈说文解字〉善兄弟者为悌。 所谓孝就是能善养于老,所谓悌就是能善待兄弟姐妹。也就是指在家庭生活中情之所发就合于理的人。  (3)犯上------犯,(侵也。《说文》。按,字本言犬犯人。转注为凡干陵违逆之称。侵,渐进也。《说文》)。在此意为思、行无度的人,只知进而不知止的无智者,无智之行。上:(上,高也。《说文》)家里父母兄长为高,社会官长贤能为高,知智德道仁义为高。孔子讲“形而上为道,形而下为器”所以上,当有道的意思在此句中:章节为学,所以此上,应该为知智之上,所谓道德仁义也。犯有不知度之知进不知止之意,而道德仁义却是做人的度,所以此句犯上,就是做事失度的愚行之说,并不如前人所言只是官场行为。    (4)鲜---------音xiǎn,(会意。从鱼,从羊。“鱼”表类属,“羊”表味美。)本意是指鱼之美味存于生鲜,有新才能鲜的意思在里面,所以在此就意为‘新鲜’,语意的用法和今用“新鲜”相同,说一个人说的话做的事很出人意外,则称“新鲜”。 简单讲就是“特别少见”的意思。  (5)未之有也--------“有”,当它指向事物的时候可以解意为规律认识,当它指向思维的时候可以解意为理性思维,当它指向语言表达的时候,则必然形成概念,判断,推理的逻辑结构过程。“逻辑”是今天人们对这一理性认识理性表达的形容词,用在这里也正合适。全文意讲,一个人在家就知进退之度,那么这样人在社会上的表现也一定是守度的,而事实上能够行为有度的人只有智者,这样的人是不会狂言妄为的,不会做不合理的事,不会以幼欺长,以下犯上,以愚凌智。如果有人说这是可能的,那么我们从理性的角度看,则可确定判断他的想法是不理性的,说法是不合逻辑的。  (6)务本----------务:(形声。从力,務 ,表示要致力于某事。本义:致力,从事。〈说文解字〉务,趣也。趣,疾也。),务从矛,疾从矢,都有致全力于一点的意思。本:(指事。小篆字形,从“木”,下面的一横是加上的符号,指明树根之所在。本义:草木的根或靠根的茎干〈说文解字〉木下为本)。就是根的意思。根为木本,利为人本,德为道本。人,要去什么地方走什么路,智者之本,仁德而已。小人君子都爱财,行的起点,道,都可以同,区别只是终点不同而已,小人取财贪污盗窃,欲得利而终不得,想法之得不能成为现实之得,所谓始终不一之不能“得一于德”君子取财道德仁义,始于得欲而终于实得,此谓始终之“得一”,以德为终。。所以此句务本,当指君子人生,全力德道,利已利人,行为仁义(“得一”就是“德”的观点有趣者可参读我博〈老子〉相关解文)。  (7)道生--------智者取利以德,就有了仁人义众之路线;愚人取利以独,就有了不仁不义的法子。所以说道因本生,没有理性目的,就无所谓得道。生,就是成。什么地方也不去,就无道,去德取利,仁义道成,求于自利,损人道成。  (8)孝弟也者,为人之本------孝敬悌爱,是家这个小社会的仁义之道,没有它,就没有家庭之和睦。一个人思不能和于行,爱不能和于家,利不能和于众,怎么能够和于社会?所以每个生活在社会中的人,取和之本,都在热爱自己的生命,这是利已之人之天性;都在知道家庭和睦,除孝悌则不能成。如果一个人清楚地认识了这一点,也就知道只有仁义为人,才能和谐于社会了。         讲:    利益共享,是维持一个集团之共同生活,共同发展的唯一之道。这是很多禽兽都知道的事情。    人,因为认识到了做为个体的动物,是没有独存于集团(社会)生活方式之外的力量的,所以人类选择了社会生活。    既然选择了社会生活,那就应该致力于创造一个美好的社会,为自己创造一个美好的生活环境。    但是很多人却通过他们的行为告诉我们,他们不知道怎么才能创造一个美好的社会环境。他们不知道不仁不义的行为会对自己生活在其中的社会大环境造成什么后果。所以我们就在现实中经常看到毒奶粉一类的毒化社会氛围的事件发生。    谁是致害者?谁是受害者?大家都是受害者-----谁也跑不掉。    那么怎么样才能为自己创造一个好的社会环境?让自己生活在一个可以避害得利的环境中?答案很简单。    就是不要因私欲而妄为,要和其它人利益共享,要“仁义生活”。    爱已利已,在社会生活的状态中只能成就于爱人利人中----只有这样,人才能不置已于一个相对仇恨,相互损害的环境里-------在这样的环境里,没有人能实成利已,没有人能成爱已。    所以,德道仁义之路,是人类幸福的唯一道路,别的道路,都不能让人类及其个体真正得到幸福快乐,所以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文化,才有了‘道德’这样一个合成词----不能让人达德的道,都是歧途。           
  原文:  1·3 子曰:“巧言;令色(1),鲜仁矣(2)。”    解:    “一个人没有利人的实能却又口惠于人,那么他的心中一定是有着不可告人的目的;如果一个人总是一副权者据傲的样子,那么他的心里就一定还不懂得尊重只能来自尊重的道理。前者以口惠无实取利则是欺骗,后者以无礼为自傲则是无知, 所以讲象这样的人,能够仁义生活,能够和人互利互惠,不用说做,就是听着也会觉得很“新鲜”的一件事情。”    注:  (1)巧言;令色-----巧:((巧,技也。《说文》。利于人,谓之巧。《墨子·贵义》),也就是今日所言之技术,手艺,是对社会有用因而也能利已的一种生活和工作方式。当它只与人言联系起来的时候,就贬义了,意思是说一个人只用空言来利人,实不能致仅以口惠而已。令:(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集聚的“集”;下面是“人”,象跪在那里听命。从集从人,表示集聚众人,发布命令。本义:发布命令。。令,发号也。《说文》),指权力者。色:(会意。甲骨文中象一个人驮另一个人,仰承其脸色。本义:脸色《说文)色,颜气也。),就是面相。令色,在此指人一副权力者之据傲的面相。全句意为:如果一个人不能实利于人却又用言语来口惠于人,那么他的口惠之行为一定是因为有着不可告人的目的的,所以口惠实不能至也就是一种欺骗;如果一个人总是一副高高在上的权者据傲的样子,那么他的心里一定是不懂得尊重其它人的道理,所以据傲之相说明的问题是这个人狂妄。       (2)鲜仁:鲜,就是新鲜,少见的意思,仁就是兼爱之心,兼利之行。是说前面两种行为人根本就不会是懂得利人而自利 的道德仁义的道理的人。         原文:  1·4 曾子(1)曰:“吾日三省吾身(2):为人谋而不忠(3)乎?与朋友交而不信(4)乎?传不习乎(5)?”     解:曾子说:“我每天都要在三个层面上检讨当日自己的行为:工作处理是不是全心全意地为上级解决了他的忧虑和问题?私交处理是不是全心全力为亲朋做好了自己曾经答应过的事情?个人修养处理是不是没有把老师讲过的知识和智慧应用于实践而证明它们的真实利益性?    注:  (1)曾子---------曾子,姓曾名参(音shēn)字子舆,大约生于公元前505年前后,是被鲁国灭亡了的鄫国贵族的后代。曾参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以孝闻名。传说《孝经》就是他写的。   (2)三省吾身----------省(会意。从眉省,从屮( chè)。甲骨文和小篆字形,象眼睛观察草。( xǐng )本义:察看《说文》省,视也)。三省有几种解释:一是三次检查;二是从三个方面检查;三是多次检查。我个人认为在此是第二种。   (3)为人谋而不忠---------(形声。从心,中声。本义:忠诚无私,尽心竭力《说文》忠,敬也。)心正为忠。谋:(形声。从言,某声。本义:考虑;谋划《说文》虑难为谋),我个人的理解,本句中的人,当指谋者的上级或者雇主。强调的是一种下级对上级的负责关系,是一种社会关系,也就是说,没有感情的色彩,只是一种工作的态度:是说我在今天的工作中是不是全心全力地去帮助上级解决他所面临的问题而没有考虑个人的利害?是不是全心全意的为了雇主的利益在谋虑而没有别的私人想法?    (4)与朋友交而不信-------友:(会意。甲骨文字形,象顺着一个方向的两只手,表示以手相助。本义:朋友。《说文》同志者,为友也。),也就是说这一个字,就是我们今天所言朋友两个字的意思,友,强调的是同心,朋则强调同利,所以汉语细研究,是很有意思的。所以在前文“有朋自远方来”的朋,就不能解为“友”,而只是讲人的“有”见之利,是会在一定的空间和一定的时间里证实的。交:(象形。小篆字形,象人两腿交叉形。本义:交叉《说文》解交为胫也。),在此可以理解为往来。信:(会意。从人,从言。人的言论应当是诚实的。本义:真心诚意《说文》信者诚也)也就是讲言而能实。信是相对言而言的实,是讲说的事是真实的,答应的话能变现。所以这句话的的意思是在亲友的层面展开的,不是工作关系,而是私人的关系,感情的关系。全意应该是是回想一下今天和亲友的交往中是不是承了不能实现的诺?是不是把以前答应别人今天要做的事情做好了?  (5)传不习-------传:(〈说文〉遽也。形声。从辵( chuò),表示与行走有关,本义:送信的快车或快马),就是传承的意思。习:(会意。从羽 。从羽,与鸟飞有关。本义:小鸟反复地试飞〈说文〉数飞也)也就是学习并实践的意思。在此可能两指,一为从老师那里学来的知识,是不是有没有亲身证实的?二是教给学生的知识,是不是有不能证实的?我认为前者的可能性较大。这句话是在个人的思行层次展开的。联系上面二句,就是三个层面的反思,一是工作上的事情做的怎么样,二是亲情来往的事情处理的如何,三是个人修养有没有坚持不断。         讲:         中国人有很多的优良传统,是很道德的人类行为规范。         比如今天所译文章内的曾子三省,就是例子。    接受一份工作,就要全力投入,就要为上级负责,为上级解忧,这是忠信。    亲情的维持,是要通过利益实际的共享才能实现的,谁也不愿意交一个胡言乱语,言而无信的人做朋友,因为这样的人会误事,会坏事,所以反思于已,就要言必能行,行必能果,这是诚实。    学习是要用时间的,所以学习就要实习,要通过习学而证明学的益处,要通过知识为自己为社会造福。这样人生才会更有效率,而不是学而不用,学而不利,这是浪费生命,是犯罪。         我个人的生活中,就有过一次言而无信失去朋友的慘痛经历:我初中的一个死党,在工作之后和我一真关系非常好。    我们年龄二十多一点的时候,在有一次喝酒之后,我答应帮助他完成一次他想要完成的工作调动。    结果是酒醒之后发现自己并没有这个能力,也没有好意思和他言明,后来事情就拖了没有结果了。    过了一阵子,他也就知道了,从此我就失去了这个朋友----为此我直到现在都不能原谅自己。    所以在此事之后的二十年中,我变成了一个寡言者,从不轻诺-----不论是谁,只要是我敢答应的事情,我都一定会做好。          
  原文:  1·5 子曰:“道(1)千乘之国(2):敬事而信(3),节用而爱人(4),使民以时(5)。”     解:    孔子讲:“成功管理一个“千乘之国”的方法总地来说基本上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官吏之治的原则是尽职尽责;财物使用的原则是利国利民;民众管理的原则是倾向民生注重生产。    注:  (1)道----------动词用法,有“以道、、、、理之”的意思。简单讲是“正确管理、、、、、、、、的方法”。   (2)千乘之国----------乘,音shèng,意为辆。这里指古代军队的基层单位。每乘拥有四匹马拉的兵车一辆,车上甲士3人,车下步卒72人,后勤人员25人,共计100人。千乘之国,指拥有1000辆战车的国家,即诸侯国。春秋时代,战争频仍,所以国家的强弱都用车辆的数目来计算。在孔子时代,千乘之国已经不是大国。   (3)敬事而信-----------敬: {会意。从攴( pū),以手执杖或执鞭,表示敲打,从苟( jí),有紧急、急迫之义。本义:恭敬;端肃。恭在外表,敬存内心。《说文》肃也(会意。小篆字形。表示人战战兢兢,非常畏惧小心。本义:恭敬)}。事:(形声。从史,之省声。史,掌管文书记录。甲骨文中与“吏”同字。本义:官职。。事,职也《说文》)。信:思能合实,言能成事,信。  (4)节用而爱人-------不以纵欲而用财,不以妄为而用物,不以自利而害民,所谓节用而爱人。就是官要自爱,也要爱民。  (5)使民以时----------时:是天之首德,天有时人才有功,所以天时,地利,人和,为三大德。这里的时,就是指天之以时好生之德 。使:(形声。从人,吏声。从人表示人的动作行为。本义:命令《说文》伶,令也),也是管理的意思。以时令民,有劳有养,顺以天时,以得人功。全句是讲用民要用度,什么度?春种夏保秋收冬养。是正常生产生活顺天应时的另一种表述,什么是无度?无时?工程不以时,战争不以时。唯农业生产,非时不可。              
  原文:  1·6 子曰:“弟子(1)入(2)则孝,出(3)则弟,谨(4)而信,汎(5)爱众,而亲仁行(6),,有余力(7),则以学文(8)。”     解:    孔子讲:我对跟着我学习的学生有几个基本的要求:在家要孝敬父母,在学要敬爱同学,在知要泛爱民众,在行要实仁践义。做好了这些,如果觉得自己的学力还有余,则可以自修一下更高深的学问。    注:   (1)弟子--------就是指跟着孔子学习的学生。  (2)入则孝--------入就是归。古代时父子分别住在不同的居处,学习则在外舍。所以到教师这里学习称出,回家则称入。是讲在我这里学习完了回家就要实践在我这里学的孝道,善待父母。   (3)出--------出与“入”相对而言,指外出到孔子这里学习。弟 通悌,是敬兄爱弟,是讲要把同学当做亲兄弟一样有敬有爱。  (4)谨而信-------(形声。从言,堇( qín)声。本义:谨慎,小心。。谨,慎也《说文》),是说不可随便承诺。谨而信,是说重诺守信而不许轻诺寡信。不要无能而承诺,有能若诺则要变现。  (5)汎爱众--------音fàn,通泛,是广泛的意思。是说通过学习,要知道人是社会的人,自爱成于公爱,要对同类有一个普遍的爱心。   (6)而亲仁行------亲:(形声。从见,亲( shēn)声。“见”与“至”义相通。本义:亲爱。《说文》。。亲,近也。——《广雅》)。前面“泛爱众”讲心里要知道自爱爱人,是讲思想和感情上要有仁本。这一句则讲行要近仁,要至仁。什么是近?行仁就是近仁,成仁则至于和,不和为远,趋和为近,近是个动词用法。在这里要注意,我的断句和前人不同,前人断句“行”在后句“有余力”的句头,而我的断句则将其移至本句“而亲仁”之尾。  (7)有余力-------是说如果你的智力除了用来向老师学习,获得的知识已经可以明白实行且还觉得自己能力有余的话。“有”在这里就是指学生的智力,因是学生,所以其余力当指学力有余。而不是其它大师所讲是“时间”富余的意思。  (8)则以学文--------文:(象形。甲骨文此字象纹理纵横交错形。“文”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花纹;纹理),在此当指进修文艺理论。也可以理解为进一步自修一下文章的写作(遣造的词句叫做“文”,结构段落叫做 “章”) 如“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孟子·万章上》的用法”或者就理解为读一些古代文献。主要有诗、书、礼、乐等文化知识亦可。总之意思就是学力有余,则可自修一些比老师现在教授的知识更高深一些的学问。          原文 :  1·7 子夏(1)曰:“贤贤易色(2):事父母能竭其力(3);事君能致其身(4);与朋友交言而有信(5)。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6)。”     解:    子夏讲:要注意虽然同样都是贤德行为,但是在不同的场合是应该表现不同的:孝敬父母尽了自己的能力就是贤德;忠君爱国则可能要付出生命才算是贤德;朋友交际则能做到言而有理言而有信就算贤德;能做到以上三点的人,就算是没有学问,我们也一样肯定他是个有智慧的人。    注:  子夏-------------姓卜,名商,字子夏,孔子的学生,比孔子小44岁,生于公元前507年。孔子死后,他在魏国宣传孔子的思想主张。   (2)贤贤易色-------两个贤都是名词,并不如前人所讲一个是动词一个是名词或者一个是形容词一个是名词。贤贤就是贤德与贤德,也就是讲同样说贤德。易:(象形。本形::蜥易《说文解字》就是“变色龙”)。中国字是象形字,所以用变色龙来形容现象的“变化”应该是最合适的了。色,就是面相,也就是现象。全句是讲贤德与贤德的现象在不同的环境里表现是不同的。    (3)事父母能竭其力------人的穷富贵贱是不同的,但是穷富贵贱并不能说明一个人是贵还是贱,是贤德还是不贤德,所以就孝敬父母而言,做子女的只要尽心尽力了,就是贤德。    (4)事君致其身----------致(致,送诣也。《说文》),就是给予,奉献的意思。君,在孔子的时代就是国的象征。”致其身“是说把身体的部分甚至生命奉献给君主和国家。所以那个时候,忠君爱国是一体的。所以说忠君爱国,最大的奉献就是“为国捐躯’。这也是一种贤德。    (5)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如果是和朋友交往,那么只要言语理性,有诺必实,也就是贤德。注意言而有信,在这里是两个意思:一是言而‘有”,是讲说话有理性,二是言而信,是说有诺必能实。如果没有这两个意思,这个“有”在这里就多余。朋友在一起也不是总有实事要办,多的时候是言谈,那么是就是是,非就是非,所谓君子和而不同,思想要理性,言谈要逻辑。再加上有诺必实,就算是贤德的了。    (6)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做人贤德,和受没受过教育不能完全讲没关系,但是也不是绝对的关系。这个不用多讲,历史上有很多没有文化却深明大义的人。所以子夏在这里讲,如果一个人在他的人生中能做到以上三点,那么就算他不识字,我们也必须肯定他的智慧。学习,首先是要获得的是智慧,是对善恶是非有一个正确的判断能力,然后学习的知识才能用以成利而非反而成害。文化的传承,并不是从来就有的,但是智者,在文字没有出现之前就有了,否则 就解释不了文字的诞生。     讲:    在本讲里,主要有两个部分与众不同。         一是“而亲仁行,,有余力”,在前人的断句中是“而亲仁,行有余力”。为什么我要这样断,是因为我觉得如果按原来的断法,“泛爱众”和“而亲仁”在意思上完全重叠。重叠的表述完全没有了意义。再者知爱知仁也并不是真正的爱和仁,人的爱心仁义,都要通过正确的方法实践,才是真正的爱与仁,而不是因爱心却成溺,因无知而仁不成。所以联系上下句的关系,我重新断句,前一句讲泛爱之智,后一句则讲习仁之行。另外,我要再强调一回,在读先秦诸子特别是老孔文章的时候,一定要注每一个字,因为当时的写作条件我们今天差别实在太大,所以他们不可能也不可以在自己的文章中加进一些可有可无的,没有实在意义的字,在他们生活的那个时代,那就意味着财富的更多支出----存放竹简要有更大的空间,购买写作原料也要加钱等等。所以“行有余力”的有如果没有特别的意义,完全就可以表述为“行余力”。而各位老师也看到了,在我前面的老孔之解中,“有”是一个相当重要的概念,就指人的理性认识对象,内容,表述,所以在此也不例外,解为知智能力从学有余,则可以自己进修自已进研。    二是“贤贤易色”,在前人的解中一般都将此句解为“人当好德好如好色,好德胜于好色”当然这样解也可以,只是与下文就失去了逻辑,因为下文接着讲的是贤在不同环境里的表现和标准,所以在考虑易字和色字的本意而非演意的基础上,我就把这句按古汉语易色二字的本意把它们扶了“正”:易就是变化,色就是表象,现象。表情。贤贤的词性也没有不同,都是名词,只是省略了中间的“与’字。是讲贤德,在社会的不同领域里,在不同人的身上,有不同的表现:一是为子孝就是贤,二是为臣忠就是贤,三是为友理信就是贤。贤与文化也没有必然的关系,并不是有文化,人就有了贤德,虽然没有文化,也有很多人在历史上做成了贤德的名人。              谢谢。        
  原文:  1·8 子曰:“君子不重(1):则不威(2);学则不固(3);主忠信(4)。无(5)友不如己者(6);过(7)则勿惮(8)改。”     解:    孔子讲:君子之学首在知天地人道:不知道则不知所畏不知所止不得智慧;不得智慧则知识无根或利或害;所以讲忠,大敬在德,所以讲信,大信在理,不德之忠害人害已,无理之信,伤已伤人。所以君子交友原则是以有智为根本;所以君子之行为以勇于改过为已任。    注 :  (1)君子不重------君子,有很多的特性,首先第一个特性就是“自强不息”。本节里又归纳了君在在学上的几个特性 。在这句中强调的是君子之学,首在知重,知复。“重”在这里就是指“复”,是中国人对万物变化规律的一种理性认识,并早在孔子之先就完成了对它的哲学规范。  (2)则不威--------“威,通“畏 ”。全句是讲君子之学,首先是在对万物变化规律上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要知天道,地道,人道,要知畏,要知止。  (3)学则不固--------学习,如果只是掌握了知识,而没有一个智慧的生华,就可以断之为失败的学习。学习不但要掌握知识,还要知道怎么利用知识而非因知识而成害,也就是说学习的根本是要解决一个人能正确判断是非善恶的智慧问题,然后才是掌握知识,借万物之力以成我利。所以知识,不能生华为智慧,学习就失了根,知识就可能成利也可能生害。没有正确的智慧的是非善恶的判断能力,拥有知识的力量越多就越可怕,就好比无基之楼,越建越危。固:(形声。从囗( wéi),“围”的古体字,象四周围起来的样子,古声。本义:坚,坚固。。固,四塞也。《说文》)。以筑要塞却不能以四面之周而全之,形容学不能达智,知则无根,用则不必利。  (4)主忠信------ 主:如灯中之火(见《说文》),就是一事一物的主用所在。就是器用之本。它是强调前面两条的,忠为敬(见《说文》),人之大敬,天地人道。知道则智,不知则愚,知道则忠有智主,不知则忠亦愚忠。信:言而能理,理而能实,为信。不能有智,则知无根,无根之树亡,不智之知害。所以此句强调的是智为忠敬能正确的根,也是知识能利用的根。  (5)无---------通毋,“不要”的意思。   (6)友不如己---------前人的一般解释为不要结交不如自己的人为友。还有另一种解释说,“不如己者,不类乎己,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也。”把“如”解释为“类似”,是讲不要结交志道不合的人为友。我认为上面的两种解都是错的:一解是完全无理性的:如果人只交高过自己的朋友,无论这高是指财,权,智,都讲不通。就拿“智 ”讲,一个智者,以他的智力都知道不能交不如自己的智力水平的朋友,那么比他智力还高的人会不知道?所以人不交不如已之朋友的结果,是低想就高,而高不接(高以同样原则欲就者更高),这样必然是谁也交不到朋友,社会就自然是个:无友社会。二解有些道理,但是于前文后意无逻辑。我个人认为,正确的理解应该是这样:如,是随,从之意(见《说文》),已的本意是“止”,而智愚之别正在知止和不知止上。所以孔子此句所言,当解为不要与不智的人交朋友,为什么,不智之人不知是非善恶,你也没法预防这样的朋友反而会成你的最大损害者。结交智者做朋友,他可能没钱,没权,不会有什么大益于友,但是他知道是非善恶,就决不会做出不利于朋友的事情。能“随止”,正是智者的最大特征。所以在古汉语里已字,有止意,还有成意。知止得智,学之成也。  (7)过-------不及与过,都是不正。所以过的简单理解,就是有过错、过失。   (8)惮--------音dàn(形声。从心,单声。本义:畏难,怕麻烦。《说文》忌难也)。也就是畏惧困难。而君子之学,基于智,多于知,正是为了改过,改自己之过,改家人之过,改天下之过。本于爱,求于正,此君子之乐,何惮之有?所以老子讲“能除天下之害者,能得天下之利,能去天下之辱者,能得天下之荣”,表达虽然不同,但是精神是一致的。         原文  1·9 曾子曰:“慎终(1)追远(2),民德归厚矣(3)。”     解:    曾子讲:“学习想成功,就要求良知于智断,做事要成功,就要求善终于善始,社会要合谐,就要求利于“得一”之德。人人做事都能知止有度,那么社会的德业,一定就会越积越厚。”    注:  (1)慎终------终:(终,极也;终,穷也《广雅》。 形声字。从糸( mì),冬声。甲骨文字形,象一束丝,两头象结扎的末端。本义:把丝缠紧),在此就是尽头,边界,结束的意思,也就是前面讲的“止”意,也就是《庄子、逍遥游》中“吾生也有涯”的涯的意思。在此是讲人为什么要学习的根本道理,为什么要继承前人的经验和教训:是讲人之所以要学习前人的经验和教训(所谓追远),是为了避免自己因为无知而再一次重复前人已经总结了经验教训的的失败。“知度慎止”正是君子之行的特点。小人之行则不慎,不管后果,也不知后果,没有度止,只是妄为。  (2)追远------终于始可谓远,始于终也可谓远。所以求善终于能善始,求善成于善学,求善知于善智,求善利于善德,所谓追远。    (3)民德归厚矣------学以智止,行以度止,事以理止,民以亲止,官以忠止,君以义止,国以法止。人类之德则可以积之,累累之积,怎能不厚?民,在此就是一切的人,也可以理解为社会。归,回的意思,厚,在此为动词,是个积累的意思。德,同得利为德。              讲:    今天的讲,是归根之讲,是理顺此节之要义为学本不在知上而在智上。能智,则知是非,知善恶,做事就能知止知度------此为学之大德。         要点在几处,改前人之误解,最大一处就是“毋友不如已者”----归意于章节,说明其智用在君子交友,能以智为度,而非以财为度,以权以度,以知为度。其次为“有过不惮改”----过并非只言学者自己之过,也指众之过,国之过,学习知识,拥有智慧,不是只为自己成善的,因为人是社会的人,没有一个善的社会,个人之善也就只能是苟存。不要畏难,君子之勇,本于爱,利于众。    交朋友,一定要交有智之友,不智之友,不但不利,反而有害-----这样的朋友,因为无智不知是非善恶,不用他有心来坏您,就怕他虽然好心,却无能成之以好事。    “不要结交不知是非善恶,行为不知止境度界的无智者的做您的朋友,因为他只能给你带来麻烦和灾祸”    “不要怕社会矛盾,我们人类的智慧,其用处正在解决这些矛盾,不然不必学”----也就是说,只为生存,可能很多上受过教育的人并不一定就比没受过教育的人拥有的财富多。          
  原文:    1·10 子禽(1)问于子贡(2)曰:夫子(3)至于是邦(4)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5)?”    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6)。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7)?”     解:    子禽问子贡:孔子每到一个邦国,都一定首先要了解这个国家的政治情况,他是想要请教人家的政治管理的经验呀呀,还是想要对人家的政治管理有所“指教”呀?    子贡回答:我的老师做人有五个原则:一是不寒不燥,温水一样宜于众人、二是说话做事,本于善良仁爱、三是与人相处谨守礼节、四是能够自律不乱言妄为、五是利益面前先人后已。所以我先生每到一国必先问政,就是为了学习,难道说您认为他的学习和别人的学习应该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吗?(最后的问句有篾视对方智力判断力的意思在内)         注     (1)子禽-------姓陈名亢,字子禽。郑玄所注《论语》说他是孔子的学生,但《史记·仲尼弟子列传》未载此人,故一说子禽非孔子学生。也许他是孔子的学生,但是从二人的语气上看,上述对话的时候子禽 还明显不是孔子的学生,所以他的语气让子贡产生了反感,并最后提出了反问,这个反问内里的含义是如果“你要是长了脑子”就应该知道。    (2)子贡--------姓端木名赐,字子贡,卫国人,小孔子31岁,是孔子的学生。子贡善辩,孔子认为以他才干,可做大国宰相。《史记》载,子贡在卫国经商,富有千金。     (3)夫子-------这是古代的一种敬称,凡是做过大夫的人都可以取得这一称谓。孔子曾担任过鲁国的司寇,所以他的学生们称他为“夫子”。后来,因此而沿袭以称呼老师。《论语》书中所说的“夫子”,都是孔子的学生对他的称呼。     (4)至于是邦---------邦:指当时割据的诸侯国家。至于是,是说每到一个邦。     (5)求之与,抑与之与----------求,就是“求学”之“请教’的意思,与是给,在此为”指教“意。与,是语气助语,在此相当于今天之“呀”。     (6)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子贡认为自己的老师有五个优点,有五个做人的原则:一是性格温柔,不寒不燥。二是本心善良,动机仁义。三是做人知礼,当恭当敬。四是生活自律,不愚不过。五是利益面前,先人后已。以得之是讲孔子所以能为人师的原因。    (7)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其诸,在此为语气词,有“大概”“或者”的意思。是反问子禽:或者你认为我们的老师的学习,应该有不同于别人的学习的地方吗?                   原文    1·11 子曰:“父在,观其志(1);父没,观其行(2);三年无改于父之道(3),可谓孝矣(4)。”     解:    什么是孝?怎么判断一个人是真孝还是假孝?我们可以通过两个方面来认识一个人是孝还是不孝:当他父亲主掌家事的时候,他是不是能尽心尽力佐父于正事,善事。当他自己主事的时候,是不是还能尽心尽力地做正事,善事。如果父在的时候玩一套,父不在的时候又玩另一套,那么我们可以断言这个人心术是不正的,因此他也不可能真孝。如果他能不论身为臣子,还是身为君主都能前后一致的做事用心,那么我们才能断言,此人真孝子。    注 :    (1)父在,观其志----------父为家之主,君为国之主,所以此句为指一人为臣,为下级的时候,要观察他是怎么用他的心力来协助他的父亲的,是利于正事,还是倾于邪门外道,因为此时他做不了主,所以此时就只能通过观察他的思想爱好,他的学习志向,他的生活趣味来判断他的智愚。志:((形声。从心,士声。战国文字,从心之,之亦声。意为心愿所往。本义:志气,意愿:心之所向,未表露出来的长远而大的打算。。志,意也《说文》),在此意为要看这个人在佐父理家的时候是怎么使用他的心术的。     (2)父没,观其行----------父没,是说家长没了,死了,他能做主了。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有了做主的权力的时候。行, 指做事。就要通过观察他做事的是非善恶来判断他的智愚和心术正邪。    (3)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如果一个人,在他自己做主事的时候还能够一直如同做臣、子的时候不变其心,不易其志。三年,是多年的意思,并不特指三这个实数。而是数的泛意。改,变。无,就是毋。    (4)可谓孝矣---------那么这才能证明他是个真正的孝子。孝子,父事正随之,父事邪诤之,而非父事不正也随之,此非孝,愚也,助其父之速亡也。所以父主,子直,自主,仍直,不变其心,不易其志,前后一贯,此为孝,前恭后据,父在则顺,父没则逆,或者于愚,或者于奸,必不孝。注意在此孝字有智的意思在,在孔子看来,不智不能孝,因而能孝必有智。         
  原文:    1·10 子禽(1)问于子贡(2)曰:夫子(3)至于是邦(4)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5)?”    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6)。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7)?”     解:    子禽问子贡:孔子每到一个邦国,都一定首先要了解这个国家的政治情况,他是想要请教人家的政治管理的经验呀呀,还是想要对人家的政治管理有所“指教”呀?    子贡回答:我的老师做人有五个原则:一是不寒不燥,温水一样宜于众人、二是说话做事,本于善良仁爱、三是与人相处谨守礼节、四是能够自律不乱言妄为、五是利益面前先人后已。所以我先生每到一国必先问政,就是为了学习,难道说您认为他的学习和别人的学习应该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吗?(最后的问句有篾视对方智力判断力的意思在内)         注     (1)子禽-------姓陈名亢,字子禽。郑玄所注《论语》说他是孔子的学生,但《史记·仲尼弟子列传》未载此人,故一说子禽非孔子学生。也许他是孔子的学生,但是从二人的语气上看,上述对话的时候子禽 还明显不是孔子的学生,所以他的语气让子贡产生了反感,并最后提出了反问,这个反问内里的含义是如果“你要是长了脑子”就应该知道。    (2)子贡--------姓端木名赐,字子贡,卫国人,小孔子31岁,是孔子的学生。子贡善辩,孔子认为以他才干,可做大国宰相。《史记》载,子贡在卫国经商,富有千金。     (3)夫子-------这是古代的一种敬称,凡是做过大夫的人都可以取得这一称谓。孔子曾担任过鲁国的司寇,所以他的学生们称他为“夫子”。后来,因此而沿袭以称呼老师。《论语》书中所说的“夫子”,都是孔子的学生对他的称呼。     (4)至于是邦---------邦:指当时割据的诸侯国家。至于是,是说每到一个邦。     (5)求之与,抑与之与----------求,就是“求学”之“请教’的意思,与是给,在此为”指教“意。与,是语气助语,在此相当于今天之“呀”。     (6)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子贡认为自己的老师有五个优点,有五个做人的原则:一是性格温柔,不寒不燥。二是本心善良,动机仁义。三是做人知礼,当恭当敬。四是生活自律,不愚不过。五是利益面前,先人后已。以得之是讲孔子所以能为人师的原因。    (7)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其诸,在此为语气词,有“大概”“或者”的意思。是反问子禽:或者你认为我们的老师的学习,应该有不同于别人的学习的地方吗?                   原文    1·11 子曰:“父在,观其志(1);父没,观其行(2);三年无改于父之道(3),可谓孝矣(4)。”     解:    什么是孝?怎么判断一个人是真孝还是假孝?我们可以通过两个方面来认识一个人是孝还是不孝:当他父亲主掌家事的时候,他是不是能尽心尽力佐父于正事,善事。当他自己主事的时候,是不是还能尽心尽力地做正事,善事。如果父在的时候玩一套,父不在的时候又玩另一套,那么我们可以断言这个人心术是不正的,因此他也不可能真孝。如果他能不论身为臣子,还是身为君主都能前后一致的做事用心,那么我们才能断言,此人真孝子。    注 :    (1)父在,观其志----------父为家之主,君为国之主,所以此句为指一人为臣,为下级的时候,要观察他是怎么用他的心力来协助他的父亲的,是利于正事,还是倾于邪门外道,因为此时他做不了主,所以此时就只能通过观察他的思想爱好,他的学习志向,他的生活趣味来判断他的智愚。志:((形声。从心,士声。战国文字,从心之,之亦声。意为心愿所往。本义:志气,意愿:心之所向,未表露出来的长远而大的打算。。志,意也《说文》),在此意为要看这个人在佐父理家的时候是怎么使用他的心术的。     (2)父没,观其行----------父没,是说家长没了,死了,他能做主了。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有了做主的权力的时候。行, 指做事。就要通过观察他做事的是非善恶来判断他的智愚和心术正邪。    (3)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如果一个人,在他自己做主事的时候还能够一直如同做臣、子的时候不变其心,不易其志。三年,是多年的意思,并不特指三这个实数。而是数的泛意。改,变。无,就是毋。    (4)可谓孝矣---------那么这才能证明他是个真正的孝子。孝子,父事正随之,父事邪诤之,而非父事不正也随之,此非孝,愚也,助其父之速亡也。所以父主,子直,自主,仍直,不变其心,不易其志,前后一贯,此为孝,前恭后据,父在则顺,父没则逆,或者于愚,或者于奸,必不孝。注意在此孝字有智的意思在,在孔子看来,不智不能孝,因而能孝必有智。         
  原文:    1·12 有子曰:“礼之用(1),和为贵(2)。先王之道,斯为美(3)。    小大由之,有所不行(4)。    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5)。”     解:    有子讲:礼的社会功用 ,根本在于它的社会和谐的工具性。从历史上看,在所有成功的治者的社会管理方法中,礼都是最合宜的方法。    礼制社会,是社会本身内在的必然要求,因为社会生活,不可能贤劣不分,智愚不论,如果贤劣不分智愚不论,结果必然是因为社会的无序而终于导致社会的分裂:好人没好报,坏人没恶报,结果必然就是全社会进入烂污状态,只比谁更坏。所以无论从自然运动有序的角度来看,还是从人的根本利益主要表现为社会利益的角度来看,社会的和谐都只能通过礼制才能得以实现。    人人都知道和谐为美,但是如果不以礼制来节度社会行为,和谐虽然美也没法子实现它。         注 :    (1)礼之用---------在春秋时代,“礼”泛指社会的典章制度。孔子的“礼”,既指“周礼”,礼节、仪式,也指人们的一般社会行为规范。在这里有子讲的礼,是说一切制度的社会应用。     (2)和为贵----------最根本的目的都应该是促进社会的和谐,     (3)先王之道,斯为美----------先王之道指尧、舜、禹、汤、文、武,周公等古代帝王的治世之道。礼是最好的东西,最理性的方法。     (4)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社会活动必然要求管理,集体活动必然要求有序,谁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在集体和社会性质的活动中肯定是不符合理性的活动(个人绝对自由这样的行为只能使社会混乱,使集体破裂)。“大小”是指不同的人,“由之”就是自由的活动,“有”就是“理性认识”,“所不行”,就是说社会将会失序,集体将会破裂。合句就是讲绝对自由,从理性的角度看,必然会使人这种社会生活的动物,失却社会的集团性的根本利益。或者将“有所不行”解为人人都自由活动,智者与不智者也就没有社会意义上的区别了亦可。理性,本身就是人类对自然,社会运动的规律,秩序的认识,也是智者有序管理自己生活的方式方法:所谓亲已,亲亲,亲众,亲同类之有序人生观的世界观基础。那么社会活动中人不分愚智,不分优劣,都无序地自由着活动,那么理性的人类追求,也就失去了人智的社会意义,而只剩下自然的禽兽之狡猾了。“大小”在此指好人坏人,有益于社会的人,有损于社会的人。由:《说文》没有此字,但从甲骨文和金文的字形看,它是灯中火或者就是灯的意思,如果指的就是灯中火,就意味着火之用为灯之主,有主意,所以在此借讲不论大人小人,都在社会中各为自主,随意放肆。我认为前意较合,所以后人才有“自由’一词的组合。    (5)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所以,知和谐,还要知怎么才能实践和谐,如果没有礼来节制人们的行为,和虽然美好,却不能实现于社会。知和,是对和之美有了认识,而和,是讲还要知道所以和的方法。节,管理。礼,社会管理的制度。亦不可行也,是说和大家都知道好,但是没有具体的方法,就不能在社会生活中实现和的目的 。。         讲:    今天之讲,重点在“礼”----现在国人于孔子思想大多不甚了了,看过《礼记》一书的人本就不多,看懂的就更少了。    孔子尚礼,是有历史经验的继承和理性认识做基础的------要明白这一点,首先我们就要知道什么是”礼”。    礼有狭义和广义两种理解,一就是历史上各朝各代的具体的礼,二是抽象的礼,也就是社会生活的一切”制度”。    孔子尚礼,重周礼,但尚的是礼的精神-----也就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和谐,必然要有制度才能实现----只有理解了这一点,才能理解孔子为什么尚礼,为什么老子会讲“礼,德之薄(表)也”。    法制,是礼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看新中国的法,也有杀人偿命的周法内容。那么是不是我们就可以此断言新中国也是尚于周礼的?法律的创新的部分并不很多,新中国的法律大都也来自历史的继承。         所以,知礼,知所以礼,是当今中国步向和谐的现实之路----并无它途可以至之。         
  原文:    1·12 有子曰:“礼之用(1),和为贵(2)。先王之道,斯为美(3)。    小大由之,有所不行(4)。    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5)。”     解:    有子讲:礼的社会功用 ,根本在于它的社会和谐的工具性。从历史上看,在所有成功的治者的社会管理方法中,礼都是最合宜的方法。    礼制社会,是社会本身内在的必然要求,因为社会生活,不可能贤劣不分,智愚不论,如果贤劣不分智愚不论,结果必然是因为社会的无序而终于导致社会的分裂:好人没好报,坏人没恶报,结果必然就是全社会进入烂污状态,只比谁更坏。所以无论从自然运动有序的角度来看,还是从人的根本利益主要表现为社会利益的角度来看,社会的和谐都只能通过礼制才能得以实现。    人人都知道和谐为美,但是如果不以礼制来节度社会行为,和谐虽然美也没法子实现它。         注 :    (1)礼之用---------在春秋时代,“礼”泛指社会的典章制度。孔子的“礼”,既指“周礼”,礼节、仪式,也指人们的一般社会行为规范。在这里有子讲的礼,是说一切制度的社会应用。     (2)和为贵----------最根本的目的都应该是促进社会的和谐,     (3)先王之道,斯为美----------先王之道指尧、舜、禹、汤、文、武,周公等古代帝王的治世之道。礼是最好的东西,最理性的方法。     (4)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社会活动必然要求管理,集体活动必然要求有序,谁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在集体和社会性质的活动中肯定是不符合理性的活动(个人绝对自由这样的行为只能使社会混乱,使集体破裂)。“大小”是指不同的人,“由之”就是自由的活动,“有”就是“理性认识”,“所不行”,就是说社会将会失序,集体将会破裂。合句就是讲绝对自由,从理性的角度看,必然会使人这种社会生活的动物,失却社会的集团性的根本利益。或者将“有所不行”解为人人都自由活动,智者与不智者也就没有社会意义上的区别了亦可。理性,本身就是人类对自然,社会运动的规律,秩序的认识,也是智者有序管理自己生活的方式方法:所谓亲已,亲亲,亲众,亲同类之有序人生观的世界观基础。那么社会活动中人不分愚智,不分优劣,都无序地自由着活动,那么理性的人类追求,也就失去了人智的社会意义,而只剩下自然的禽兽之狡猾了。“大小”在此指好人坏人,有益于社会的人,有损于社会的人。由:《说文》没有此字,但从甲骨文和金文的字形看,它是灯中火或者就是灯的意思,如果指的就是灯中火,就意味着火之用为灯之主,有主意,所以在此借讲不论大人小人,都在社会中各为自主,随意放肆。我认为前意较合,所以后人才有“自由’一词的组合。    (5)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所以,知和谐,还要知怎么才能实践和谐,如果没有礼来节制人们的行为,和虽然美好,却不能实现于社会。知和,是对和之美有了认识,而和,是讲还要知道所以和的方法。节,管理。礼,社会管理的制度。亦不可行也,是说和大家都知道好,但是没有具体的方法,就不能在社会生活中实现和的目的 。。         讲:    今天之讲,重点在“礼”----现在国人于孔子思想大多不甚了了,看过《礼记》一书的人本就不多,看懂的就更少了。    孔子尚礼,是有历史经验的继承和理性认识做基础的------要明白这一点,首先我们就要知道什么是”礼”。    礼有狭义和广义两种理解,一就是历史上各朝各代的具体的礼,二是抽象的礼,也就是社会生活的一切”制度”。    孔子尚礼,重周礼,但尚的是礼的精神-----也就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和谐,必然要有制度才能实现----只有理解了这一点,才能理解孔子为什么尚礼,为什么老子会讲“礼,德之薄(表)也”。    法制,是礼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看新中国的法,也有杀人偿命的周法内容。那么是不是我们就可以此断言新中国也是尚于周礼的?法律的创新的部分并不很多,新中国的法律大都也来自历史的继承。         所以,知礼,知所以礼,是当今中国步向和谐的现实之路----并无它途可以至之。         
  原文:  1·13 有子曰:    “信近(1)于义(2),言可复(3)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4);因不失其亲(5),亦可宗(6)也。”    解:     &如果一个人能够做到言而有实,理能合事,那么我们可以这样讲,他的行为一定是和义行不远的,因为他知道言能合实,理能合事,就一定能知道个人的利益,必然只能得于社会之合谐;如果一个人待人知敬,做事知慎,那么我们可以这样讲,他的行为一定和礼行不远的,因为他知道敬已成于敬人,成事成于过程,就一定会理解制度于社会的意义在于防乱促和;人莫不求敬,莫不求利,不得其法,求也不成。道路的意义是因目的产生的,所以信和恭这两种社会行为的方法,也离人在社会里求敬求利的正法并不很远,打个比方讲:虽然它们不是我们祖庙里的祖宗,但是它们也是可以享用我们供奉的祖庙里的祖先。”    注;  (1)近------ 近,(附也。附:粘连,附着意《说文》。。形声。从辵( chuò),表示与行走有关,斤声。本义:走近,接近),在此用法为形容词转动词用法,是接近,趋向而动的意思。    (2)义------合爱为仁,合利为义。信是讲言能合于理,理能合于实,其要为能合。而义,为不同的利益者在利益上的合谐态,所以就能和这一点 上看,信虽然不是义,但本质是相同的。  (3)复------这个复字,在此就是指复合之合,是指不同的对象的相同之处。所以复字最常用来指客观规律,规律就是人对同类事物在不同时间,不同空间运动变化的现象的共性的认识。也可以理解为言之成信,在于其实,信言之实,听者可复而非言者自言。  (4)恭近于礼,远耻辱也------恭(形声。从心,共声。本义:恭敬,谦逊有礼《说文》解恭,肃也,持事振敬也)。也就是待人以敬为先,待事以慎为先。礼,本质是知序守序,所以待人待事智者守已于敬慎,就知守能守而言,恭虽然还不一定是礼,但本质也是相同的。远,也是表示运动趋向的动词用法,耻辱,源于无智,源于败事,不知敬人致敬,人必辱之;不能成事于功,事必辱之。所以知敬慎,则远耻辱。知天道人道,则远败。  (5)因不失其亲-------因:(会意。从囗( wéi)大。大,人。甲骨文字形,象人在车席子上。本义:“茵”的本字,坐垫,车垫《说文》解:就也)。这里就用的是这个“就”意,和今天人们用的“就业”之就是一个意思。亲,人之所爱也,爱得人之敬而非辱,爱得事之利而非害。在此是讲知敬知慎,就方法来讲,虽然还不同于义礼,但是就达成的效果来看,这两种方法还都是基本正确的达成方法。因不失其亲,就是“所就不失所爱”的意思。  (6)亦可宗也------宗:(会意。从宀示。示,神祇,宀,房屋。在室内对祖先进行祭祀。本义:宗庙,祖庙。。宗,尊祖庙也《说文》),简单理解就是祖庙,是人祭祀自己的祖先的地方。人社会活动,求的是一个不辱;人的认识实践,求的是一个得利,因此利益和尊敬,就是人们活动的共祭之宗主,相同的出发点。所以从效果看信和恭这两种社会实践方法,虽然不是“正神”(正神就是礼义),虽然不是祖宗,但是也是可以合理供奉的祖先。“可”字在此句中也有本的意思(详细的“可”字考可以参读我的《老子》道可道章新解。)全句是讲信恭虽然不是正根,也是近根的地方。全段的意思就章节来讲,是说学义,可以自求信始,学礼,可以自知恭始。信和恭的认识和实践过程,就是认识礼义的过程,也是明义达礼的过程。。           原文:  1·14 子曰:    “君子食无求饱(1),居无求安(2),敏于事而慎于言(3),就有道而正焉(4),可谓好学也已(5)。”     解:    孔子讲:“君子的生活态度,应该是不求饮食居所之过糜,他的所求,应该在于求理于事证实而言,应该是不断地用理性和智慧端正自己的知行,所以就学来讲:言而有信,行而有理,不断自修自进,就是为学之“成”的应该的尺度和标准。    注:  (1) 君子食无求饱--------饱:(厌也《说文》),是讲食物拥喉,见之则恶,再食即吐的情况。或者理解为君子求食,不要因厌粗而喜精,过份地追求食物的丰厚和美味。  (2)居无求安--------安:(〈说文〉静也),是讲身处偏远或者深宅大院。讲住的地方不要要求太过。因为只有居于群外才能静,只有居于深宅之里才能静。所以在此所指就是不要追求居所的广大之逸安。  (3)敏于事而慎于言------敏:(形声。从攴( pū),每声。甲骨文字形,像用手整理头发的样子。本义:动作快),是讲身为学者,应该疾于不能实德于事,应该疾于无能而妄言。    (4)就有道而正焉------有,理。正,过则改,不及则追。是说应该顺着理性的路线不断的端正自已的学行。    (5)可谓好学也已------是讲如上所为,才是一个真正志于智,好于学的规已之尺度。已,止。在此指好学的度。         
  原文:  1·13 有子曰:    “信近(1)于义(2),言可复(3)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4);因不失其亲(5),亦可宗(6)也。”    解:     &如果一个人能够做到言而有实,理能合事,那么我们可以这样讲,他的行为一定是和义行不远的,因为他知道言能合实,理能合事,就一定能知道个人的利益,必然只能得于社会之合谐;如果一个人待人知敬,做事知慎,那么我们可以这样讲,他的行为一定和礼行不远的,因为他知道敬已成于敬人,成事成于过程,就一定会理解制度于社会的意义在于防乱促和;人莫不求敬,莫不求利,不得其法,求也不成。道路的意义是因目的产生的,所以信和恭这两种社会行为的方法,也离人在社会里求敬求利的正法并不很远,打个比方讲:虽然它们不是我们祖庙里的祖宗,但是它们也是可以享用我们供奉的祖庙里的祖先。”    注;  (1)近------ 近,(附也。附:粘连,附着意《说文》。。形声。从辵( chuò),表示与行走有关,斤声。本义:走近,接近),在此用法为形容词转动词用法,是接近,趋向而动的意思。    (2)义------合爱为仁,合利为义。信是讲言能合于理,理能合于实,其要为能合。而义,为不同的利益者在利益上的合谐态,所以就能和这一点 上看,信虽然不是义,但本质是相同的。  (3)复------这个复字,在此就是指复合之合,是指不同的对象的相同之处。所以复字最常用来指客观规律,规律就是人对同类事物在不同时间,不同空间运动变化的现象的共性的认识。也可以理解为言之成信,在于其实,信言之实,听者可复而非言者自言。  (4)恭近于礼,远耻辱也------恭(形声。从心,共声。本义:恭敬,谦逊有礼《说文》解恭,肃也,持事振敬也)。也就是待人以敬为先,待事以慎为先。礼,本质是知序守序,所以待人待事智者守已于敬慎,就知守能守而言,恭虽然还不一定是礼,但本质也是相同的。远,也是表示运动趋向的动词用法,耻辱,源于无智,源于败事,不知敬人致敬,人必辱之;不能成事于功,事必辱之。所以知敬慎,则远耻辱。知天道人道,则远败。  (5)因不失其亲-------因:(会意。从囗( wéi)大。大,人。甲骨文字形,象人在车席子上。本义:“茵”的本字,坐垫,车垫《说文》解:就也)。这里就用的是这个“就”意,和今天人们用的“就业”之就是一个意思。亲,人之所爱也,爱得人之敬而非辱,爱得事之利而非害。在此是讲知敬知慎,就方法来讲,虽然还不同于义礼,但是就达成的效果来看,这两种方法还都是基本正确的达成方法。因不失其亲,就是“所就不失所爱”的意思。  (6)亦可宗也------宗:(会意。从宀示。示,神祇,宀,房屋。在室内对祖先进行祭祀。本义:宗庙,祖庙。。宗,尊祖庙也《说文》),简单理解就是祖庙,是人祭祀自己的祖先的地方。人社会活动,求的是一个不辱;人的认识实践,求的是一个得利,因此利益和尊敬,就是人们活动的共祭之宗主,相同的出发点。所以从效果看信和恭这两种社会实践方法,虽然不是“正神”(正神就是礼义),虽然不是祖宗,但是也是可以合理供奉的祖先。“可”字在此句中也有本的意思(详细的“可”字考可以参读我的《老子》道可道章新解。)全句是讲信恭虽然不是正根,也是近根的地方。全段的意思就章节来讲,是说学义,可以自求信始,学礼,可以自知恭始。信和恭的认识和实践过程,就是认识礼义的过程,也是明义达礼的过程。。           原文:  1·14 子曰:    “君子食无求饱(1),居无求安(2),敏于事而慎于言(3),就有道而正焉(4),可谓好学也已(5)。”     解:    孔子讲:“君子的生活态度,应该是不求饮食居所之过糜,他的所求,应该在于求理于事证实而言,应该是不断地用理性和智慧端正自己的知行,所以就学来讲:言而有信,行而有理,不断自修自进,就是为学之“成”的应该的尺度和标准。    注:  (1) 君子食无求饱--------饱:(厌也《说文》),是讲食物拥喉,见之则恶,再食即吐的情况。或者理解为君子求食,不要因厌粗而喜精,过份地追求食物的丰厚和美味。  (2)居无求安--------安:(〈说文〉静也),是讲身处偏远或者深宅大院。讲住的地方不要要求太过。因为只有居于群外才能静,只有居于深宅之里才能静。所以在此所指就是不要追求居所的广大之逸安。  (3)敏于事而慎于言------敏:(形声。从攴( pū),每声。甲骨文字形,像用手整理头发的样子。本义:动作快),是讲身为学者,应该疾于不能实德于事,应该疾于无能而妄言。    (4)就有道而正焉------有,理。正,过则改,不及则追。是说应该顺着理性的路线不断的端正自已的学行。    (5)可谓好学也已------是讲如上所为,才是一个真正志于智,好于学的规已之尺度。已,止。在此指好学的度。         
  原文:  1·13 有子曰:    “信近(1)于义(2),言可复(3)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4);因不失其亲(5),亦可宗(6)也。”    解:     &如果一个人能够做到言而有实,理能合事,那么我们可以这样讲,他的行为一定是和义行不远的,因为他知道言能合实,理能合事,就一定能知道个人的利益,必然只能得于社会之合谐;如果一个人待人知敬,做事知慎,那么我们可以这样讲,他的行为一定和礼行不远的,因为他知道敬已成于敬人,成事成于过程,就一定会理解制度于社会的意义在于防乱促和;人莫不求敬,莫不求利,不得其法,求也不成。道路的意义是因目的产生的,所以信和恭这两种社会行为的方法,也离人在社会里求敬求利的正法并不很远,打个比方讲:虽然它们不是我们祖庙里的祖宗,但是它们也是可以享用我们供奉的祖庙里的祖先。”    注;  (1)近------ 近,(附也。附:粘连,附着意《说文》。。形声。从辵( chuò),表示与行走有关,斤声。本义:走近,接近),在此用法为形容词转动词用法,是接近,趋向而动的意思。    (2)义------合爱为仁,合利为义。信是讲言能合于理,理能合于实,其要为能合。而义,为不同的利益者在利益上的合谐态,所以就能和这一点 上看,信虽然不是义,但本质是相同的。  (3)复------这个复字,在此就是指复合之合,是指不同的对象的相同之处。所以复字最常用来指客观规律,规律就是人对同类事物在不同时间,不同空间运动变化的现象的共性的认识。也可以理解为言之成信,在于其实,信言之实,听者可复而非言者自言。  (4)恭近于礼,远耻辱也------恭(形声。从心,共声。本义:恭敬,谦逊有礼《说文》解恭,肃也,持事振敬也)。也就是待人以敬为先,待事以慎为先。礼,本质是知序守序,所以待人待事智者守已于敬慎,就知守能守而言,恭虽然还不一定是礼,但本质也是相同的。远,也是表示运动趋向的动词用法,耻辱,源于无智,源于败事,不知敬人致敬,人必辱之;不能成事于功,事必辱之。所以知敬慎,则远耻辱。知天道人道,则远败。  (5)因不失其亲-------因:(会意。从囗( wéi)大。大,人。甲骨文字形,象人在车席子上。本义:“茵”的本字,坐垫,车垫《说文》解:就也)。这里就用的是这个“就”意,和今天人们用的“就业”之就是一个意思。亲,人之所爱也,爱得人之敬而非辱,爱得事之利而非害。在此是讲知敬知慎,就方法来讲,虽然还不同于义礼,但是就达成的效果来看,这两种方法还都是基本正确的达成方法。因不失其亲,就是“所就不失所爱”的意思。  (6)亦可宗也------宗:(会意。从宀示。示,神祇,宀,房屋。在室内对祖先进行祭祀。本义:宗庙,祖庙。。宗,尊祖庙也《说文》),简单理解就是祖庙,是人祭祀自己的祖先的地方。人社会活动,求的是一个不辱;人的认识实践,求的是一个得利,因此利益和尊敬,就是人们活动的共祭之宗主,相同的出发点。所以从效果看信和恭这两种社会实践方法,虽然不是“正神”(正神就是礼义),虽然不是祖宗,但是也是可以合理供奉的祖先。“可”字在此句中也有本的意思(详细的“可”字考可以参读我的《老子》道可道章新解。)全句是讲信恭虽然不是正根,也是近根的地方。全段的意思就章节来讲,是说学义,可以自求信始,学礼,可以自知恭始。信和恭的认识和实践过程,就是认识礼义的过程,也是明义达礼的过程。。           原文:  1·14 子曰:    “君子食无求饱(1),居无求安(2),敏于事而慎于言(3),就有道而正焉(4),可谓好学也已(5)。”     解:    孔子讲:“君子的生活态度,应该是不求饮食居所之过糜,他的所求,应该在于求理于事证实而言,应该是不断地用理性和智慧端正自己的知行,所以就学来讲:言而有信,行而有理,不断自修自进,就是为学之“成”的应该的尺度和标准。    注:  (1) 君子食无求饱--------饱:(厌也《说文》),是讲食物拥喉,见之则恶,再食即吐的情况。或者理解为君子求食,不要因厌粗而喜精,过份地追求食物的丰厚和美味。  (2)居无求安--------安:(〈说文〉静也),是讲身处偏远或者深宅大院。讲住的地方不要要求太过。因为只有居于群外才能静,只有居于深宅之里才能静。所以在此所指就是不要追求居所的广大之逸安。  (3)敏于事而慎于言------敏:(形声。从攴( pū),每声。甲骨文字形,像用手整理头发的样子。本义:动作快),是讲身为学者,应该疾于不能实德于事,应该疾于无能而妄言。    (4)就有道而正焉------有,理。正,过则改,不及则追。是说应该顺着理性的路线不断的端正自已的学行。    (5)可谓好学也已------是讲如上所为,才是一个真正志于智,好于学的规已之尺度。已,止。在此指好学的度。         
  原文:  1·15 子贡曰:    “贫而无谄(1),富而无骄,何如(2)?”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3),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4)’,其斯之谓与?”子曰:“赐(5)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6)。”         解:    子贡问孔子说:“如果一个人能做到穷而不失其直,富而不因其傲,是不是就可以算是个学成的人了呀?”孔子回答:“还可以吧,只是这样还不如穷财而不穷其乐,富财而更富于礼呀。”子贡又问:“老师你讲的意思是不断的自进自修吧,就是《诗经》中讲的“大过切磋,小过雕琢”不然无以成器的意思吧,我这样理解合于你讲的意思吗老师?”孔子笑着回答:“行呀赐!看来你小子已经可以出师并和我一起讨论《诗经》之诗义了,温故而知新,是能为人师才会具备的学问水平哪。”    注:  (1)贫而无谄------贫:(会意兼形声。从贝从分,分亦声。“贝”是古货币,一个“贝”还要分开,表示贫困。本义:缺少财物,贫困。与“富”相对.《说文》财分少也),就是今所谓穷者。谄:曲意逢迎。无,毋。全句是讲不因为穷就失了直,不为了因为贫穷而曲意逢迎他人,失了正直。  (2)富而无骄,何如-------《论语》书中的“何如”,都可以译为“怎么样”。骄,就是自傲于人,轻贱他人,全句是讲不因为自己生活富足而就轻贱别人,   (3)贫而乐-----一乐,在前文中已经讲了,它与悦是不同的。仁者能乐,智者能乐,其余不能乐。所以在此所谓贫而乐,就指虽然贫,但有乐,并不比富者权者少了快乐:权者悦力,富人悦财,权失悦无,财失悦空,而贫而乐者,乐于仁,乐于智,无穷之乐也。   (4)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此二句见《诗经·卫风·淇澳》。讲玉器之成,始于粗工之切磋,终于琢磨之精巧。在此讲人之本乐,并不在外而在于内,修心于智,修行于仁,才是人生不穷之乐,理性之乐。   (5)赐-------子贡名,孔子对学生都称其名。   (6)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6)。-------始,就是子,小子的意思,有点戏言的语气在内,也可以理解为“现在”,和后面的“已”联用表示“已经到了可以做什么什么事情的时候”的意思。是说“好小子,看来是到了可以与你讨论《诗》义的时候了,你现在已经到了温故能知新的学习水平”(温故知新,可以为师),所以才有点戏谑的语气在其中。    原文:   1·16 子曰:    “不患人之不已知(1),患不知人也(2)。”     解:    孔子讲:“智者之忧,不在于外而在于内,不在于社会用与不用,而在于自己有没有用,有多大用。所以智者之学并不为外,而为自美:自切自磋自琢自磨。所虑的应该是怎么才能把自己的才能德性修养成美器,而不虑合不合于时用,合不合于世用。打个比方讲,务农者所虑,不当是天灾地祸,不会因为外界之难而误自己的春夏之功;务学也一样,学者所虑,不当是时非世用,不会因为乱世无用就不修于已,也不会因为治世有用而断修于已。”    注:   (1)不患人之不已知------- 患:(形声。从心,毌 guàn)声。“串”即“毌”(贯)字。本义:担忧,忧虑。《说文》解患,忧也),已,止。是讲别人之不智是别人的患而非我患,         (2)患不知人也-----前句讲的是社会中的其它人,这句讲的是自己的社会行为:智者所忧,自己是不是还有未学,未知,误会,误断之愚而不能自知。所以这句话当和上句联意,上句讲,智者人生,大过切磋,小过琢磨,是一个不断自修自进的过程,所以自己是不是已经成器,是不是一件“美器”并不是社会,愚者能断之的事情。因此智者所当虑者,是自己的才能贤德做为一种“器”,是不是能够不断地自切自磋,自琢自磨而求于完美。务于农者,不当因天灾地祸而不春种夏保秋收冬藏,务于学者,不当因社会用与不用而不自修自美自琢自磨。         讲:         本讲是《论语,学而》的最后一讲,所以就文章本意来解,其内容就主要是围绕“学”的下几个问题展开的。    一,一般的有学表现是什么,学而的回答是:言要知信,行要知恭。学成的表现是什么,学而的回答是,利益之取要合于义,行为之尚要合于礼。所谓礼义为学祖之宗,信恭为学祖之先。    二,那么智者之学,具体的表现又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学而的回答是:君子之学,目的不应该在谋求生活的淫逸,而应该在于能知求于实,能知慎言,能正已知行于理道,这是学好的标准。    三那么做为一个学者,是不是学成学好就算学完了?学而的回答是:学习是人一生不应该间断的事情,所谓大器晚成,就是指所有的美器,都是大切大磋精琢细磨的结果,所以人的才华智慧,做为学人欲美之器,更是一件要下一生工夫来做的事情------温故,是学生学习的内容,温故而知新,则是为师学习的内容,能够温故知新了,孔子讲,咱们还可以学《诗》,进研一下前人的文化,追索一下历史的智慧。    四,学习是为谁而学?是为社会而用吗?学而的回答是:学习是一个人完善自己人生的一个过程,是把自己的才华切磋琢磨成一件美器的过程,而非用之谋以利益的手段。完善自己是本,应用社会是末。务农不因天有灾而误于时,务学也不应该因时而误于已。社会因时代的不同有乱世有治世,治世必用于贤,所以只要你能成贤就自有用时,乱世弃贤,但是你若是能贤就有智自保------此所谓“天下有道则智者求利而兼利天下,天下无道智者求安而独善其身。”            
  大王讲〈论语〉(为政二1-----4)    原文:  2·1 子曰:    “为政以德(1),譬如北辰(2),居其所(3)而众星共之(4)。”     解:    孔子说;    “把达德当做政治管理的中心,那么政府和民众就会形成北极星和众星一样的情况,北极静而众星绕之旋转,政府利而民众拥之爱护。”    注:  (1)为政以德--------把达德,也就是利益公平当做政治管理的中心点和基本目的。德,就是社会利益的“得一”,国亦得,民亦得,国民同得。  (2)譬如北辰-------北辰,北极星。 譬如,如同,好象。  (3)居其所--------居,(《说文》静也)。所,处所,位置。   (4)众星共之-------共:(同,《说文》) ,是以众星比众民,共有环绕一个中心而运动的意思。结合全文,意为政治的中心是共利,则国为民轴,百姓之运动,必然就会自然环绕政府(的管理)而做向心的运动,而非乱之,散之。             原文:  2·2 子曰:    “诗三百(1),一言以蔽之(2),曰:“思无邪(3)。”     解:    孔子讲:    “诗虽然有三百多篇,但是我们可以用一句话就说清这些诗的全部意义所在,就是:思想正确。”    注:   (1)诗三百-------诗,指《诗经》一书,此书实有305篇,在此讲三百,是说大数,是说虽然有很多篇的意思。   (2)一言以蔽之-------一言,就是一句话。以,用。蔽:(障也,隐也。《广雅》),全句是讲诗虽多篇,表意却简,可以用一言而而尽其意。   (3)思无邪-------此为《诗经·鲁颂》上的一句。邪,不正。思,想法,认识,可以深入地理解为判断。是说诗经中所有诗表现的思想,都是对现象的正确认识,对情感的正确抒发,对是非的正确判断。    原文:  2·3 子曰:    “道之以政(1),齐之以刑(2),民免而无耻(3);道之以德,齐之以礼(4),有耻且格(5)。”     解:    孔子讲:    “政治本身并不是政治的目的。人类的利益趋向决定了人必然选择社会生活,而社会生活的顺利实现自身就要求社会管理,所以社会的根,是人们的利益获得,管理的根,是治者保障人们的社会利益的公平分配。因此如果政治管理就把政治管理当做自己的根本,把暴力法制当做屈服社会民众的手段,那么民众的逃避和反抗则是必然要发生的事情,这样的政治的结果也必然会因为自己的错误而自享失败的耻辱;如果政治管理回归到政治管理的正根,把促进社会利益获得,公平社会利益分配当做自己的政治任务,把多劳多得利众多荣,不劳不得损众多辱的原则按级差制度化当做政治手段,那么这样一个明理正道的政治管理的结果,必然是推动民众向智向善,而知智知善的民众,就必然都是能够自我管理,行止有度的人。”    注:   (1)道之以政-------道 ,就是方法,因为此章节中心言政,所以此道就指政道,是讲如果国家管理就把管理当做目的。  (2)齐之以刑-------齐:(《说文》:禾麥吐穗上平也)就是平,这里用的是个动词用法,是使民平的意思。刑,就是法,是国家管理的暴力手段。是讲通过暴力手段达成的社会安定。  (3)民免而无耻------ 这句是讲把管理当做管理的目的 ,把暴力当做平服百姓的手段的结果。免:(会意字。金文字形,下面是“人”,上面象人头上戴帽形,是冠冕的“冕”本字。由于假借为“免除”义,另造“冕”字。假借义:免除,避免。。免,脱也。《广雅·释诂四》),在此意为逃避,逃脱。耻:(《说文》,辱也)。无,在此就是本“无”,而不是毋字的假抄。它指的就是具体的上述所言的把管理当管理,把暴力当政治的国家,而全句是讲,百姓必然要通过逃避,反抗,造成这种政治的失败,无辱,就是“辱无”,辱的理解要跳跃一下,是失败后的情感。在此就意为政治失败。  (4)道之以德,齐之以礼-----如果政治管理把造福社会,维护社会公平当做管理的目的,把社会利益分配以益人多得多荣,损人不得多辱的差级制度规定当做约束社会行为的手段。  (5)有耻且格-----那么在上述的政治管理的情况下,社会民众必然就会走上求知求贤的人生正路,就会争劳争荣。人之为物,知则有力,智则明理,明理的政府必然会教育民众明于理,而明理之民,才能知荣知耻,知法守度。      原文:  
  2·4 子曰:    “吾十有(1)五而志于学(2),三十而立(3),四十而不惑(4),五十而知天命(5)六十而耳顺(6),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7)    解:    孔子讲:    “(前面所讲,德为国家之治政之根本,那么治学的根本又怎么样?)我的体会是,治学的根本在于能得大自然万象变化规律之理智于我心,学之所止在知天地人道,学之所用在心知物变而去愚昧,学之所正在知世界潮流,学之所明在以理见象,学之所功在谨守大度之知行自由。”    注:   (1)有------这个有,就是智,就是理性认识的意思,不然在此这个字就是个废字。如果孔子此节讲的真如前人所论,是孔子自述一生的学习的不同阶段的进步的话,就完全可以讲“我十五志于学”,多一个“有”字,并不能自高文化,也无益于写作传承。所以联系全节意义,只能断论如“有”不是废字,就只能是如我前面全部老孔之译的意思,是理智的意思。  (2)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2)--------要正确理解这一句和这一节,就必需要对中国先秦汉语之前的数字进行一下分析。首先我要在此讲的是,前人对此章节的译注,已经远离了文化,所以闹出了几千年的大笑话:什么是立呀?四十才能不惑三十就能自称而立了吗?四十就已经能不惑了,五十六十才能知天命至耳顺吗?不能耳顺,不知天命,谁敢自言不惑?几千年就这样讲下来,也不管思想中理性不理性,语言里逻辑不逻辑。把全部的意见都写在此注中太多,所以关于前人此句之见的无理性的分析,就散在后面的注里讲吧。那么孔子讲”我十有五而志于学”说的是什么?首先的第一个问题是正名,也就是要把十和五这两个数还原为字。《说文解字》讲十,为上下左右,隐了前后,其实讲的就是全,体,今天所谓有表示一具体事物的三维之抽象。在此之十,指的就是世界,就是万事万物的“大体”。世界之大体,从现象上认识,古人就已经知道了是不可能的。所以老子说知道,就要“无中生有”,要从感性认识事物的基础上完成一个跳跃至理性认识。所以孔子此句讲,我的学习之志,在于知十之五。那么五又是什么意思?五:(五,会意。从二,从乂。“二”代表天地,“乂”表示互相交错。本义:交午,纵横交错。《说文解字》:五,阴阳在天地之间交,午也。五行也。),也就是说,五,是人对天地之变的认识,是对“时”的认识,是对“五行”的认识,而时,是自然之规律变化,五行,是人对万物的五种基本变化形态的抽象,所以五,在此正解为“理”,因此全句的正解,应该是孔子语国政之根在德,学政之根在理。是谈学习的政治,学习的管理之大要:不知理,人不能智,人不能智,则不论多少知识其于人为利为害,不能确定。  (3)三十而立------三,(《说文解字》天道,地道,人道,三也。)。立:(《说文》住也。会意字。甲骨文象一人正面立地之形。本义:笔直的站立)就是“止”。这句是接着前句的意思讲的,是说学之根是理,学之度是止于知天道于时,知地道于利,知人道于欲。  (4)四十而不惑-----八,是背,是别,是事物运动对立统一之象。而四,则是范围了“八 ”,也就是说,通过学习,我们要实现的最终目的,是理性认识变化莫测的事物运动之现象,只有理性认识了事物的变化,掌握了事物变化的规律,才能让人由愚入智,完成万象虽乱我心不惑的学习任务。  (5)五十而知天命------前面的十有五,是讲学习的根本目的,在于智知世界,此句和前几句的三十,四十,都是略句,是知----于十的省略。那么知理于物,以智慧认识世界的结果是什么?是知道了天之道,知道了万物变化之必由之路,所以人有生有死是命,是规律:天也有变有化之命,也有规律决定着万物的变化可以为人所知。  (6) 六十而耳顺-----六:(易之数,阴变于六,正于八,从入,从八。《说文》),古解难看,我就简单的讲一下,阴阳之象,万物都有,在阴象理,在阳象相。在人阳为象,行,阴则为知,智。前面讲过,八,是乱象,是变化之象,而六之象则是人之知智,已经一统乱象,为得智之意。人无知智,事事不顺,人有知智,则六六大顺。易理在此我也不多讲了,回到本句,六于十的意思就是人能以智知天知地知人,那么对于这样的学者来讲,会有什么具体的表现?就是听人言事物,不必见于实,就能以理明断其言之是非,此谓耳顺。顺:(《说文》,顺,理也),不得其法,乱麻难理,心有智慧,可解万象之麻。学者之所以能“耳理”,根在“心中有理”。    (7)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七,做为字解的时候有“起”的意思。(七者,天地四时人之始也。《汉书·律历志》。。七,阳之正也。从一,微阴从中斜出也。《说文》)所以不论从古字解上,还是七字本身形象上看,都有一个下降过程在底部的运动已经完成 ,又开始了一个向上生的过程意思。在此不做细论,有趣者可参读汉赋枚乘之《七发》之七。这句话是说,十,为大自然,七是起,指人的行动,能够顺应大自然之规律而运动,能够利用万物规律来借万物之力以成我事业,所以就学者来说,就是进入了一种自由态,心有自然之规矩,行就能守自然之规矩,也就能避自然之害,得自然之利。         讲:    国有治,政欲成必本于德,必行于礼制;学亦有治,智欲得必本于物,必行于理智。    不要以为政治只是国家的事情,个人也有政治。一个人不能政治于已,就不能政治天下,此所谓: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治有大小,理一而贯之。        
  原文:  2·4 子曰:    “吾十有(1)五而志于学(2),三十而立(3),四十而不惑(4),五十而知天命(5)六十而耳顺(6),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7)    解:    孔子讲:    “(前面所讲,德为国家之治政之根本,那么治学的根本又怎么样?)我的体会是,治学的根本在于能得大自然万象变化规律之理智于我心,学之所止在知天地人道,学之所用在心知物变而去愚昧,学之所正在知世界潮流,学之所明在以理见象,学之所功在谨守大度之知行自由。”    注:   (1)有------这个有,就是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器晚成第三季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