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数学解释什么是快乐什么是最悲伤的数学名词

让学生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
作者:      时间:      点击数:
    在数学教学中,学生的快乐应该是成功的愉悦体验。然而,学习本身是一种艰苦的活动,在数学教学中,如何让学生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呢?
    一、策略引领――让学生获得成功
    心理学研究认为,一个人只要体验过一次成功的欣慰,便会激起追求多次成功的欲望。学生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有时会出现某种阻隔,只有体态语言的展现,而没有言语的表述,离成功仅一步之遥。此时教师如果能捕捉成功的点滴而加以引导,让学生走向成功的彼岸,学生就会品尝到快乐。因此,我在教学时,特别注意策略引领,让学生获得成功。
    例如,教学“圆柱的表面积”计算时,当学生得出圆柱表面积的一般计算方法S表=S侧+2S底时,有位学生提出,圆柱的表面积还可以用S表=2πr(r+h+r)求出,并画出了如下的图形(图1)。很明显,学生已将圆柱的侧面展开,思路独特。但是,将圆柱底面的一个圆割补成近似的长方形后,其长应是底面圆周长的一半,两个圆割补成近似的长方形后,合在一起才是底面圆的周长,所以这个公式是错误的。为此,我作了这样的评价并引领:“这种思路非常独特,再仔细想一下,在推导圆面积公式时,把圆割补成近似的长方形后,这个长方形的长是圆周长的多少?”经我这一点拨,这位学生随即画出了如下的展开图(图2),并自己更正:“圆柱的表面积用S表=2πr(r+h+r)是错误的,应该这样算:S表=2πr(h+r)。”在老师的指导点拨下,学生获得了成功,从那位同学的脸上不难看出其获得成功后内心的快慰。
    二、宽容“偏差”――让学生敢于表露
    宽容有无限力量、无穷魅力。在课堂教学中,孩子们常有对教科书的质疑,尽管有时是不正确的,甚至是与教学思路相对立的,但是,教师应该用一种宽容的心态去面对,这样,学生就敢于表达自己的思路,从而使他们创新的火花随之燃放,彰显各自的生命力。所以我在教学时,总是用一颗平常之心关注所有的生命,把爱洒向每一位学生,宽容学生的“偏差”,宽容学生的随时表白,鼓励学生勇于说“不”。
    例如,教学简算:“611-302”时,学生从加法简便运算“多加了要减去”推出“少减了还要减去”,因此,611-302=611-300-2=311-2=309。就在我要作小结时,一位学生突然站起来说:“赵老师,在做加法简便运算时,多加了要减去,所以在做减法简便运算时,少减了应该要加上,所以611-302=611-300+2=313。”显然这是错误的,但是我没有责怪那位学生的“不守规矩”,而表扬他敢于否定的精神,然后引导他用实际生活中购买图书的事例来解释并用加法进行验算,提高了全班同学的分析推理能力,使所学知识得到深化。
    三、平等相待――让学生心灵舒展
    民主平等是现代师生伦理关系的核心要求。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不是主宰与服从的关系,而应是一种合作的关系,老师应当把学生当作独立的“人”看待。唯其如此,师生之间才能进行真实多向的交流与合作,才能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才能使学生有心灵的自由与舒展。当代美国著名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在《以学习者为中心》一书中说:“只有亲密融洽的师生人际关系,学生对课堂学习才有一种安全感,才敢于真实地表现自己,充分地表现自己的个性,创造性地发挥自己的潜能。”所以我在教学时,经常准备几套教学方案与学生民主商议,然后根据大家的意见确定教学方法,从而让学生的心灵在民主平等的环境中自由放飞。
    例如,“平面图形的总复习”一节的教学,上课开始,我告诉学生,今天我们上一节“平面图形总复习”课,并与学生商量,这节课你们想怎样复习?我的话音刚落,学生纷纷提出自己的想法。
    生1:请老师出一些复习题,先让我们练,再评讲复习题。
    生2:让我们自己复习,有什么问题再提出来一起讨论。
    生3:让我们以小组为单位复习,最后老师出题考我们,看我们的复习效果如何。
    生4:先让我们自己复习,再分小组讨论,最后将遇到的问题提出来与老师一起研究。
    在学生提出多种复习方法的基础上,我话锋一转:”哪一种复习方法既能发现我们以前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又能通过今天的复习自己解决问题?”学生觉得第4个同学提出的复习方法比较适宜大多数同学的复习。于是,我根据大多数同学的意见,采用先学生自己复习找出问题,再在小组中讨论,最后将疑难在全班交流,共同解决的办法进行。实践证明,这样复习,学生兴趣盎然,畅所欲言,气氛活跃。
    四、赏识“另类”――让学生个性张扬
    所谓“另类”,并非贬义,是指课堂教学中,学生与众不同的想法,有时甚至是难以让人接受的表白。教学时,教师如果能找出“另类”中的“闪光点”加以赏识,生命就会在老师赞许的目光中得到张扬。因此,我在教学时非常重视赏识“另类”,从而让学生在老师善意的微笑中暴露思维过程,展示生命的精彩。
    例如,连除应用题:“学校买了3盒价钱一样的钢笔,每盒10枝,一共用了360元。每枝钢笔多少元?”学生用两种方法列出了如下算式:
    360÷3÷10360÷(10×3)
    在学生说出算理后,曹岚同学认为还可以用“360÷10÷3”求得“每枝钢笔多少元”。当时我一愣,因为这一解法很难在“每盒10枝”和“一共用了360元”这两个已知条件之间找到联系,可以说这是一种“另类”想法,于是我仍用欣赏的目光点头示意他说说理由。他说自己换了几个数据试了一下,结果都是对的,并用假设的思路进行了分析:可以在每盒中拿1枝,因为有3盒,所以可拿出3枝,把这3枝看作一份(后来我让学生把它说成一套),每盒有10枝,这样就有10份(10套),用360÷10,求出的就是每份(套)钢笔的价钱,因为每份(套)有3枝,所以再除以3,就求得了每枝钢笔多少元。
    绝妙的分析令全班学生赞叹不已,于是我当即将这种思路命名为“曹岚假设”思路。掌声中,不难看出其得到赏识后的快乐体验。
    五、组织探究――让学生思维碰撞
    教师的职责就是要给知识注入生命,把孩子领到美好的数学殿堂去遨游,点燃孩子求知的欲望。孩子们“所体验到的一种最美好、最深刻的情感,就是探索奥秘时的情感”。(爱因斯坦语)有意义的合作探究,可使教材提供的“死知识”“活起来”,让知识成为有生命的东西。这样学生在激烈的思维碰撞中产生灵感,从而丰富、提升着生命的质量和价值。因此,我在教学时,根据学习素材灵活组织学生进行探究学习,让学生思维产生激烈碰撞,[1]&&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热门文章
&&&&&&&&&&
      相关文章没有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其他网友正在看:
小学课堂网 站长:七色花 浙ICP备号
网站邮箱:快乐学数学 - E路阳光 - 太仓教育博客网
E路阳光 .cn/1050/index.aspx
快乐学数学
快乐学数学
& 太仓市明德小学&&& 陈& 英
快乐教育在美国被称为“have fun”,这种快乐不是舞台上的,也不是老师示范后做出来的,而是从学生健康的心里流淌出来的。可以说,世界上最好的教育在本质上都是快乐的。美国数学家波利亚曾说过:“数学教师的首要责任是尽其一切可能来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知识的掌握,对于小学生来说,往往会觉得枯燥无味;教师只要试着把枯燥乏味的数学问题融入多彩的生活,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积累出发,联系学生生活讲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应用意识,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 快乐的数学就是一种用愉快的学习环境去唤醒学生的学习经验、激活学生情思的教育。它让学生在学习中能得到享受,在“享受学习”中,逐渐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做事。
&& 一、创设现实情境,培养学生数学生活化的意识。
数学不是从天上掉下来,也不是数学家和教材编者头脑里特有的,数学是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来的。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到处有数学,到处存在着数学思想,无时无刻不在运用数学,在数学教学中,关键是教师要善于去捕捉“生活现象”,采撷生活中的数学实例,创设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贴近他们生活实际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去体验、去感知数学的乐趣与作用,培养学生“数学就在我们身边”的意识,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
比如在教学《10的分与合》后,设计超市购物的情境。如果你有10元钱你想买哪些东西,你应该付多少钱?营业员应该找回多少钱?然后出示超市商品的价格:
小朋友兴趣很高,都积极地寻找自己喜欢的物品。说:我买2元的牛奶,找我8元;我买3元的面包,找我7元;我要买9元的汉堡,1元的矿泉水不用找钱了;还有小朋友说要买4元的果汁和6元的蛋糕不要找钱给我了;甚至有人说我要买2元的牛奶、6元的蛋糕和1元的矿泉水,找我1元;更有小朋友说要买2杯可乐正好用完;……
又如在进行“元、角、分的认识”的教学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生活场景:教室里布置了一个小百货商店,琳琅满目的商品下都有该商品的价钱,学生充当售货员、顾客,这些都是学生比较熟悉的、亲身经历过的生活场景。在互相买卖的过程中认识、应用了“元、角、分”。学生兴趣盎然,充分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基础出发创设生活情境,培养学生数学生活化的意识。俗话说“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只有让学生亲自做过、尝试过,才能从中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 二、开放数学课堂教学,引导学生获取解决问题的方法。
一位著名的科学家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学校教给什么样的知识是最有价值的?那就是学生离开学校许多年之后,还留在学生头脑中的那部分东西”。传统的课堂教学设计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学习,这样的教学只能是一潭死水,并不能为学生的今后发展起到任何作用。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又如以我们去春游为例,我是这样组织活动的,首先问学生:“在春游活动中你能想到哪些数学问题?”学生们积极地提出了不少问题,如(1)有多少人参加活动?(2)买了些什么?每人花了多少钱?(3)春游活动地点离学校有多远?(4)从什么时候出发,什么时候回来,整个活动安排了几个小时?(5)一共几辆汽车……教师及时肯定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并请同学们运用已学过的知识解决其中1个问题:大客车限坐38人,面包车限坐12人,四年级252名学生去春游,可以怎样租车?同学们相互合作,共同交流,大胆设计,形成了良好的运用数学知识的氛围。如在购买门票时设计这样1个问题
长风公园的游园票价格规定如下表
西街小学四年级同学去公园春游,一班有48人,二班有49人,三班有52人,该如何购买门票比较经济又实惠呢?有的小组认为各班应该分开购买门票。有的小组反对,他们认为这样不够经济实惠而应该三个班合起来购买,激烈的讨论开始了……这时教师没有马上给出正确的答案而是要求每一组根据自己的方案算出门票总价,让学生来汇报,在整个过程中同学们不但自觉参与,在愉快的氛围里学习着数学。同时这些汇报作业来源于学生平时知识的积累,反映了学生对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学生在应用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思维得到了发展,能力得到了提高,学习数学的热情更高了。
&&&& 三、联系生活实际,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生活是个万花筒,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中应注重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并且能够运用这些知识去解决日常生活和生产劳动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在小学数学中必须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这一要求揭示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数学与生活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因此教师应充分把数学和儿童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数学贴近生活,使学生真正体验到数学不是枯燥无味的,不是高深莫测的,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是实实在在的,从而感受到学习数学的趣味和应用价值。
例如学过了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有关知识后,让学生去计算教室的空间大小、学校喷水池的容积等。学过表面积的有关知识后也可让学生动手做个长方体的纸盒,但他们会发现如果照书上计算的裁剪材料,纸盒是糊不起来的,懂得了实际上做一个纸盒比计算的长方体表面积要多出粘贴的边。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先让学生通过折、看、比,得出对称,再让学生走出教室,引导学生观察树叶的纹理、房屋的设计等是否对称,然后引导学生们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想象生活中还有哪些事物是对称的。同学们的思维一下子被激活了,他们想到了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服装、蝴蝶、蜻蜓、飞机等等。最后,让学生拿出画笔设计一个你喜欢的对称图形。同学们的兴趣高涨,一张张纸上画出了各种各样的对称图形。他们拿着自己的作品纷纷来到教室前进行展示。在整个过程中同学们不但自觉参与,而且加深了对轴对称图形的认识,同时也让学生在实实在在的生活中感悟到平时所见的物体当中原来就蕴含着数学知识。再如教学三角形的稳定性后可以让学生解释一下:我们住的房子的屋顶为何要架成三角形的?木工师傅帮同学修理课桌为何要在桌脚对角处钉上一根斜条?又如教学平行四边形的特性请学生说明:为什么拉栅门要做成平行四边形的网格状而不做成三角形?通过解释一些生活现象,使学生更深地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数学是一门相对枯燥的科学,更是一门异常重要的基础学科。如何让其变得活、色、生、香,如何让深奥的理论深入浅出,变成丰富的生活,如何让复杂的推理,演变成为学生乐此不疲的智力大碰撞,如何让学生通过每一个数学理论、数学现象的学习,奠定终身学习的基础。作为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充分把握教材、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事物,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让学生亲自经历探索、发现并解决问题,获得成功的喜悦,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快乐学数学。
阅读全文(389) |
标签: 上一篇:下一篇:
后,你将出现在这里
Re:快乐学数学
让低年级学生体会到数学的乐趣的确不容易,只有从数学游戏中才能找到。顶一下。
Re:快乐学数学
不错&学习了
主办:太仓市教师发展中心【敬请阅读】
亲爱的网友们,、有更新哦!
请您务必审慎阅读、充分理解各条款内容,特别是免除或者限制责任的条款、法律适用和争议解决条款。免除或者限制责任将以粗体标识,您应重点阅读。
【特别提示】
如您继续使用我们的服务,表示您已充分阅读、理解并接受《西祠站规》、《西祠胡同用户隐私保护政策》的全部内容。阅读《西祠站规》、《西祠胡同用户隐私保护政策》的过程中,如果您有任何疑问,可向平台客服咨询。如您不同意《西祠站规》、《西祠胡同用户隐私保护政策》的任何条款,可立即停止使用服务。
南京西祠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我已阅读并同意、中的全部内容!让数学变成快乐的课堂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让数学变成快乐的课堂
阅读已结束,下载文档到电脑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还剩2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悲伤快乐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