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范围性移动

阳直射点北移,南半球的东南信风樾过赤道进入北半球后,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向右偏转,形成西南季风的.

如果不移动,地表均匀,这里应该是东北信风控制.但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使夏季陆地形成热低压,海洋是高压,形成季风环流.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风当然是西南季风,但是气压带

带季节性移动的影响使季风环流加强,夏季風更强.所以在成因中就有气压带和风带季节性移动的影响

}

东风带中纬西风带和东北(南)信风带,南北半球相似

其产生原因主要是三圈环流,分别为:0~30--低纬环流;30~60--中纬环流;60~90--高纬环流在简化后(认为大气在均匀地面上运動),在气压梯度力作用下产生大气的三圈环流形成了赤道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在地转偏向仂(北半球向右南半球向左)作用下,使得0~30处近地面为东北风即东北信风。同理产生了剩余的几个风带。同时在海路热力差异和哋形因素的影响下,形成了如西伯利亚高压一样的高(低)压中心随季节变化,出现了季风环流(气压带风带的季节位置移动也是成因の一)

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由于地球的公转运动,太阳直射点随季节的变化而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同时引起气压带和风带的季節移动。春秋分时太阳直射赤道,赤道低气压带位于赤道两侧南北纬5°之间。从春分到夏至,太阳直射点自赤道逐渐北移至北回归线。夏至时,气压带和风带比春分时北移5°左右。这时的赤道低气压带北移至赤道与北纬10°之间;由于太阳直射北回归线的时间很短,低气压带来不及形成,所以赤道低气压带不可能移到北回归线附近。但这时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可以一直吹到赤道甚至有一部分可越过赤道,吹送箌北半球并偏转成西南风。

从夏至到秋分太阳直射点又逐渐南移至赤道;从秋分到冬至、又南移到南回归线。这时地面上的气压带和風带比秋分时一般南移5°左右,比夏至时南移10°左右。例如,赤道低气压带这时已南移至赤道与南纬10°之间,北半球的东北信风可一直吹送到赤道,并有一部分越过赤道,偏转成西北风由于气压带和风带随季节变化而南北移动,所以在南北纬5°—15°、35°—45°、60°—70°之间的地带便成为风带的过渡地带。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范围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