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世界杯乒乓球赛赛为什么有种子选手?

金钱鳘又称黄唇鱼,目前已经接近濒危灭绝的状态。
赴日游客越来越多,国内游客成为黑心商家的肥肉。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里约奥运会的乒乓球决赛:丁宁胜了李晓霞,马龙赢了张继科,金银牌全被中国人拿走了!可是还不仅如此呢,比赛场上到处都是中国人啊,连德国、奥地利的球员也是华人面孔啊!德国《世界报》、慕尼黑日报等媒体纷纷撰文:这不利于乒乓球发展!
  乒乓球中国不败――即使是在异国的旗帜下
  里约奥运会乒乓球赛场上出现了一个奇特的场景。按规定每个国家(每项比赛)只能派两名运动员代表参赛,但在里约奥运会的赛场上除了两男两女代表中国队外,还有22个中国人在场,他们代表世界其他国家参赛。
  里约奥运会乒乓球男女比赛分别由70名运动员参加。每个国家每项比赛只能派出两名运动员。众所周知,中国是乒乓球强国,不管是在男子项目还是女子项目上都拥有绝对实力夺冠,而目前这些选手也很好的完成了他们的使命。
  男子比赛中,几乎战无不胜的世界头号种子球手马龙和奥运冠军张继科胜券在握的挺进了半决赛,而斩获伦敦奥运会女单金银牌的李晓霞、丁宁也轻松晋级。他们的晋级毫无悬念。自从1988年乒乓球成为奥运会比赛项目后,中国赢得了24枚金牌中的20枚。
  (乒乓球的)竞争在中国一直非常激烈,许多中国选手决定代表其他俱乐部,继而代替其他国家参赛。在里约奥运赛场上除了四位顶级的中国选手外,还有22名土生土长的中国人参加。他们代表德国、奥地利、荷兰、波兰甚至还有刚果和卡塔尔。
  在中国,竞争太激烈了
  韩莹、刘佳别无选择。中国本土的竞争十分激烈,以至于她们几乎没有机会参加国际比赛。早在5、6岁的年纪,有天赋的球员就要为成名进行刻苦的训练。想取得突破,压力巨大。德国国家队教练J&rg Ro&kopf认为这也是许多中国乒乓球选手“出走”的原因:“我认为有一些中国球手是想逃离艰苦的训练条件,而他们发现在国外往往能过上舒适的生活。”
  韩莹就是如此。她1983年出生于辽宁,2002年她来到德国,2010年获得德国国籍。在今年的里约奥运会上,这位世界排名第八名的选手进入了四分之一决赛,终败在世界冠军丁宁的手下。
  刘佳也遇到了类似的情况。她现年34岁,来自北京,1995年就进入了职业俱乐部。1997年她到了奥地利,与当地一家的俱乐部签订了15年的合约,当时她连一句德语、英语都不会说。一年后,她就获得了奥地利国籍,甚至还在里约奥运会开幕式上担任奥地利旗手。在八分之一决赛上结束了她的奥运征程。
  在中国,压力无法估量
  对于许多中国球员来说,外界给予的压力实在是太大了,乒乓球选拔过程也是十分煎熬。对此,目前代表刚果参赛的韩杏深有感触:“如果你15、16岁还没有大的突破的话,你就没有机会了。”
  2014年全国青少年乒乓球大赛安徽大学赛区所摄(新华社)
  在中国,竞争非常激烈,完全没有必要长期的资助。如果球员在青少年时期实力不足,就得考虑别的出路,德国国家队教练也对这一点表示认同:“在中国乒乓球球员更新换代特别快,球员大多25岁左右就会退役,身后的年轻球员早已跃跃欲试。”德国队除了韩莹还有一位中国队员参赛,对此教练表示十分欢迎:“我是这样认为的,对于我国的种子而言,能战胜自己队内的中国球员,是一个宏伟的目标。”
  不过Ro&kopf也不认为这种发展只有积极的一面。“当然了,对于一项运动而言,如果总是一个国家高高在上,是很难发展的。世界排名的榜首如果能时常换换名次还是相当重要的。”
  卢森堡的乒乓球教练Tommy Danielson本人就娶了一名中国球员,然而他对于这种发展趋势并不看好,并呼吁国际乒联转变观念:“这样下去肯定会出事。如果大型比赛从第一到第四的位子都毫无悬念,这对观众、对球员都不好。”
  李平,曾获得第50届世乒赛混双冠军,现效力于卡塔尔(新华社)
  里约奥运会的乒乓球赛上,中国人代表世界各国参赛:巴西四位球手全都来自中国,还有“西班牙人”沈燕飞及她的同胞何志文,代表乌克兰出战的寇磊。还有一个例子就是为卡塔尔比赛的李平。
  在乒乓球赛上有一件事是确定的了,那就是到最后上几乎都是中国赢。
  为什么中国乒乓能无敌到寂寞?
  昨天,马龙赢了张继科,奥运男单金银牌包揽;前天,则是丁宁赢了李晓霞,同样是包揽女单。连续三届奥运,中国都已经是包揽金银;而在规则还没改、每个国家不止可以报三名运动员的时候,前三名包揽也很常见。
  两场比赛,成就了两个新的大满贯选手(马龙、丁宁),而马龙还是史上第一个“全满贯”。
  其实,上面这一句话,已经足以证明中国选手在这一领域的绝对统治力。
  世界上,只有10个人曾经达到“大满贯”的成就(奥运会、世锦赛、世界杯),其中中国占9个;就连刘国梁、王励勤这样的顶级魔王,也没拿到过全运会冠军――所以,那句“拿了奥运冠军之后争取回国拿个全国冠军”,真的不只是段子而已。
  对福原爱这样的中国人民的老朋友来说,“走了张魔王,来了李魔王”的事实说明:对世界上很多国家的球员来说,不管球台对面换了谁,其实都差不多,反正都打不过。
  日本网友:“爱酱不哭,你已经拿到了人类乒坛的冠军。”
  2009年、2012年,为了吸引大家的兴趣,曾经举办了两次中国队VS世界联队的比赛。结果?这还用问么。
  甚至,09年,“为了提高全世界乒乓运动的水平”(这是怎样的国际主义精神),中国乒协主动提出了“养狼计划”――顾名思义,如果没有狼,羊群生存力也会降低;为了保持中国乒乓的活力(也为了保持一定的平衡免得乒乓被移出奥运),中国开始主动、有计划地向国外各国输送教练员、运动员、训练理论和方法等。甚至,像波尔、萨姆索诺夫等顶级球员打世界比赛前,中国还会专门给其送陪练。
  问题来了:为什么中国乒乓球这么牛?
  前排这个男人曾带领中国乒乓重生
  然后,他去当足协主席了
  有一种迷思:中国乒乓似乎“自古以来”就一直很牛。这种说法并不准确。
  世界乒坛曾完全被欧洲垄断。间举办的18届世乒赛,除美国选手取得8项冠军和第11届女单未确定冠军外,其余的109项冠军都是欧洲选手――当然,这25年间中国没参加。
  年间,是日本称雄的时代。期间7次世锦赛,日本获得了全部锦标的49%;1970年代,欧洲重新崛起。
  在这两段中间,年3次世锦赛,中国拿了11个冠军;20世纪80年代后,则中国逐步开始称霸乒坛。
  但即使是逐步称霸的过程中,我们印象中也有一堆外国好手的身影,如瑞典瓦尔德内尔的黄金一代、韩国的柳承敏、德国的波尔、以及女子领域的陈静、何智丽、冯天薇,等等。04年,柳承敏拿下奥运金牌,世乒赛上,男团女团也出现过冠军旁落。上世纪末,中国队对自己的评价是:我们跟以欧洲为首的世界诸强处在同一起跑线上。
  换句话说,中国乒乓球的绝对统治力,是进入新世纪之后逐渐凸显的。
  Hey,老瓦
  第二种迷思:因为外国人不玩乒乓球,只有中国人玩,所以中国很厉害。
  这种说法也不准确。从欧美来说,的确,很多人把乒乓球当作“休闲运动”来看,比如,知乎网友就贴出图片,在休闲体育器材中,乒乓球台的购买率和浏览率都很高,跟台球、飞镖等接近。
  美国沃尔玛在线商城
  另外一组数据可能让很多中国人惊讶。2013年,有一组报道提到法国和德国的乒乓球运动。在欧洲现在的乒乓球龙头德国,注册乒乓球运动员大概有6.8万人,其中男子甲级联赛是真正的职业联赛;在法国,乒协注册的专业、非专业乒乓球运动员则有超过20万人;今年奥运的黑马、淘汰波尔的黑人选手阿鲁纳,赛后其教练表示,在尼日利亚,各个学校都有乒乓球课,也有几千名在尼乒协注册的球员。
  淘汰波尔的阿鲁纳,史上首位奥运八强非洲选手
  他是尼日利亚安全部队一员,放下球拍还要回去扛枪
  他的偶像是马龙,然后输给了马龙
  很多有过出国经历的网友则表示,在欧洲、美国、澳洲等地,参与乒乓球运动的人数多得超出预料,业余选手的水准也并不差。
  所以,我们的问题逐渐更加清晰:为什么新世纪以来中国的乒乓球逐渐巩固了霸权?为什么外国也有的群众基础,却无法在职业选手的层面打破中国的统治?
  这其中,当然有举国体制的作用。
  这种举国体制也有历史原因。1961年,容国团拿到了世乒赛冠军,中国男团随后也捧回了冠军;这可是新中国第一个世界冠军。在那个年代,这些选手自然也受到了民族英雄般的待遇。
  之后的故事大家更熟悉了。中国乒乓球,成功担任了外交手段的作用,为新中国的外交打开了新的一片天地。
  有成绩、又有作用、还有民意基础,这样的背景下,国家在乒乓球运动方面的投入、推广、倾斜是自然而然的。况且,兵乓球对装备、场地等的要求又低,自然容易普及。
  要知道,为了限制中国乒乓一家独大的地位,世界乒联花了不少心思。比如,把小球改大球(38mm-40mm),减少了球的速度、旋转、力量;限制了球拍的胶水,全面推行无机胶水(作用同前);把分制从3局2胜、21分改成7局4胜11分制;奥运单打每个国家只能报2人;奥运取消双打,改为团体……
  简单来说,所有的做法,都是为了让乒乓球的回合变多、观赏性提高、增加偶然性。但所有的做法都没有难倒中国队,反而让欧洲球员无所适从。
  所以,还有更深层的原因。
  日本电视做的战力分析表,马龙由此得名“六边形选手”
  首先,是中国的乒乓打法一直在推陈出新。而世界乒坛几次易主的历史,本就是打法创新、相克的历史。
  上世纪60年代,中国第一次称霸世界,靠的是直板近台快攻,抑制了日本的中远台、欧洲的旋转打法;之后,欧洲吸收了中日优点,形成了横板弧圈和横板快攻、弧圈结合的打法,重新拥有了抗衡实力。
  从60年代的直板快攻起,中国的打法就一直在变。70年代,欧洲两面拉打法先进,中国就提出“快、准、转、狠、变”的思想;80年代,我们是“技术全面、特长突出、没有明显漏洞”;90年代初,蔡振华判断,上旋球将成为日后对抗的主要形式和衔接理论,中国的打法,也从“积极主动,特长突出,技术全面,争抢激烈,衔接紧凑,攻守平衡”,发展到了“大力发展旋转,实现速度的完整概念”。
  Anyway,以上用一句话概括就是,就像中国乒坛名宿说的那样,中国人用了50年的时间,“摸索到了这个项目的运动规律”。
  日本画风里的中国乒乓:“卓球帝国”
  其次当然是体制。
  这个体制有很多层面。在业余层,中国的乒乓球群众基础当然没得说了,岛上某位叔,经常在上夜班之前到单位地下乒乓球室,跟一个退休的白头发大爷厮杀得难解难分;2014年的全民体育调查报告则显示,在6-19岁的青少年中,8.1%在校外经常参加的体育项目是乒乓球;同样年龄段中,21.6%的人曾经看过乒乓球比赛(主要是通过电视)。
  韩国2014年的一则报则称,“中国乒乓人口有3000万左右,几乎等于韩国全国人口数量”(虽然该国同期人口超过5100万)。
  张:张怡宁 李:她的教练
  换句话说,巨大的群众基础,加之各个层级的选拔、训练、淘汰机制,保证了中国国家乒乓球队的球员水准可谓千万甚至亿中挑一。其形成的良性循环就是,国家队、省队、市队等层级的球队中,教练员也基本都是顶尖的球员担任。
  中国的训练则更为严苛而科学。国际乒联都知道,“中国顶尖运动员一天要训练7个小时,一周里几乎天天如此,他们每年的假期只有12天。他们拥有专门的技术、战术和心理团队,此外还有数量众多的陪练队员。如果一个欧洲的对手冒尖,比如现在德国的波尔,那么陪练队员就要模仿起波尔的打法”。张继科也曾经发微博说,一年就2天假。
  打好乒乓球,为共和国健康工作50年
  所以,这个体制大概可以概述为:数量超大的群众基础,为选拔运动员提供了池子;运动员众多,也使基层教练员的数量和质量为全球最好;国家队常年集训,保证了水平,同时理论上不断推陈出新;国家源源不断的投入,则给乒乓球提供了保障。
  相比之下,其他国家的乒乓球运动水平相对的差距拉大,答案也不难寻。瓦尔德内尔就说,“我打球的时候,还有些欧洲选手能和中国选手抗衡;但现在欧洲乒乓球运动青黄不接,年轻选手太少,没有一个能对中国选手构成威胁”。资金缺乏(像波尔这样曾经排名世界第一的球员,在德国,从联赛拿到的工资也就是一年7万欧元)、人才断档、群众基础难以扩大等因素叠加在一起,也就形成了差距越拉越大的局面。毕竟和中国队相比,就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无敌,当然很寂寞。不过,这么一直下去也不是事儿。就连世界上最专业的乒乓球观众――中国群众,观看乒乓球比赛的比例也在降低(有收视率统计),因为悬念太小。在自豪的同时,我们也希望这一运动能够在世界的其他角落里生根发芽,有跟多人爱上这一运动,也有更多的他国选手涌现,挑战中国。毕竟,这才是体育的奥义。
欢迎举报抄袭、转载、暴力色情及含有欺诈和虚假信息的不良文章。
请先登录再操作
请先登录再操作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搜狐公众平台官方账号
生活时尚&搭配博主 /生活时尚自媒体 /时尚类书籍作者
搜狐网教育频道官方账号
全球最大华文占星网站-专业研究星座命理及测算服务机构
主演:黄晓明/陈乔恩/乔任梁/谢君豪/吕佳容/戚迹
主演:陈晓/陈妍希/张馨予/杨明娜/毛晓彤/孙耀琦
主演:陈键锋/李依晓/张迪/郑亦桐/张明明/何彦霓
主演:尚格?云顿/乔?弗拉尼甘/Bianca Bree
主演:艾斯?库珀/ 查宁?塔图姆/ 乔纳?希尔
baby14岁写真曝光
李冰冰向成龙撒娇争宠
李湘遭闺蜜曝光旧爱
美女模特教老板走秀
曝搬砖男神奇葩择偶观
柳岩被迫成赚钱工具
大屁小P虐心恋
匆匆那年大结局
乔杉遭粉丝骚扰
男闺蜜的尴尬初夜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乒乓球赛视频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