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非竞争性抑制还是抑制

竞争与合作 
口薛兆丰/文  资源既然是稀缺的,那么竞争就不可避免。然而,自从1890年美国实施《谢尔曼法》以来,至今已经有超过90个国家和地区仿效,建立了类似的竞争法或竞争政策,其目的是“维护和促进竞争行为,遏制和惩罚反竞争行为”。问题是:既然竞争不可避免,为什么还要立法促进竞争?为什么“竞争”之外,还有所谓的“恶性竞争”?为什么“合作”之外,还有所谓的“勾结”?  这些奇怪的概念之所以产生,是由于人们低估了竞争的普遍性和复杂性。首先,竞争无处不在。为了争夺一张车票,人们既可以竞价,也可以通过排队、托关系、找黄牛、购买电话追拨器、下载抢票刷屏软件等方式来竞争。推而广之,学校的学位、剧院的座位、医院的床位,任何有两个以上的人要的商品,都遵循同样的规律――任何管制都只能改变人们竞争的方式,而无法消除竞争本身。
  其次,竞争仪态万千。人与人、企业与企业、组织与组织之间,固然可以存在竞争,但孤军奋战式的竞争在生活中是罕见的。哪怕是个人,其背后也有亲属、同乡、学友,乃至整个市场向他提供补给和支持。更常见的是,人们结成家庭、组织、企业,以一群人合作的方式,来与另外一群人展开更有力的竞争。人们在企业内部开展合作,为的是在企业外部展开竞争;几个企业结盟或合并,为的是在更大范围内应付更激烈的竞争。这是说,合作本来就是一种竞争方式。  自从科斯(Ronald Coase)在1937年撰文“企业的本质”(The Nature of the Firm)以来,经济学家通过大量的理论和实证研究,阐明了一个简单的道理:企业的内部结构和外部边界,并非企业家主观决定、天然如此、固定不变的,而是企业家被动决定、为了适应生产和社会的约束条件而形成的。  换言之,企业家们选择在哪里划分企业的边界,何时将企业一分为二、何时又将企业合二为一,是由诸多实际的和内在的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为合并而合并,为拆分而拆分,是不会带来利润的。  反垄断立法的深刻误会就在于:立法者和执法者貌似有本事,根据企业的外在形式,来判断一种商业行为究竟是促进竞争还是抑制竞争,而这往往是夜郎自大。例如,企业因为“做得好”才“做得大”,而不是“只要做得大”就“做得好”,但反垄断法执行者却会置果为因,以为“分拆企业”或“禁止合并”,才能促进竞争;又例如,企业必须“分区域经营”才能发挥最大的生产潜能,但反垄断执行者却又会本末倒置,要求企业“抹杀地域或消费者群体的差异”,进行划一标准经营。  回顾美国反垄断法实施的百年历史,大量经典案例表明,那些阻止横向联合、阻止纵向联合、阻止分区域经营、阻止企业间自愿缔结的价格联盟、阻止企业自由搭售商品的判例,到后来都被证明是由于法官误解了竞争的内在逻辑、仅从朴素和自发的对“竞争”和“合作”的理解而作出的。  科斯曾经说过,经济学家一见到自己不理解的商业行为,就会往反垄断上去想。在反垄断立法者和执法者看来,能够理解的竞争就叫“良性竞争”,否则就叫“恶性竞争”;能够理解的结盟就叫“合作”,否则就叫“勾结”。这些武断的标签和干预,对市场造成的危害,往往比带来的好处更大。  要维护一个良好的市场竞争环境,没有什么比对商业竞争模式保持谦逊,对所谓“良性竞争”和“恶性竞争”,以及对“合作”和“勾结”这些充满偏见的概念保持警惕更重要了。要维护市场自由,反垄断戒条应该是:只有政府在行业入口设置的障碍,才是真正值得反对的垄断根源;而对于那些在市场中我们看不懂的商业行为,则应该听之任之。  作者为经济学者、北京大学法律经济学研究中心联席主任
了解更多资讯,请关注“木兰百花园”
更多关于“竞争与合作”的相关文章
品牌杂志推荐
支持中国杂志产业发展,请购买、订阅纸质杂志,欢迎杂志社提供过刊、样刊及电子版。
全刊赏析网 2017有调节的中介:是竞争还是抑制_中华文本库
第3页/共13页
或者同时调节中介过程的前后两个路径, 如图4, 中介效应为(a 1+a 3U )(b 1+b 2U ) (Muller et al., 2005; 温忠麟等, 2012)。显然, 图2和图3所示的模型, 都是图4所示模型的特例。
同时调节间接效应和直接效应
前面所述的模型(图2~图4), 都没有考虑对直接效应的调节。如果在这些模型中调节变量还可以同时调节直接效应(Edwards & Lambert, 2007), 就可以分别得到如下模型:调节变量同时调节直接路径和中介过程的后半路径(图5); 同时调节直接路径和中介过程的前半路径(图6); 同时调节直接路径和中介过程的前后两个路径(图7)。显然图7所示的模型, 是最一般的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其余模型都是其特例。
为了比较模型增加了调节直接效应前后的区别, 我们比较图7所示的模型和图4所示的模型。为了检验直接效应是否受到调节, 在做中介效应分析之前, 先建立如下回归方程(即Y 对X , U 和UX 的回归, 见图8)。
01231Y c c X c U c UX e =++++ (1)
如果c 3显著, 则应当考虑调节了直接效应的模型(图7)。
调节了中介过程前后路径和直接路径
简单调节模型
无论是图7还是图4所示模型, 中介效应路径上变量之间关系没有差别, 以W 为因变量, 可以得
到如下回归方程(即W 对X , U 和UX 的回归)
01232W a a X a U a UX e =++++
写成02132()W a a U a a U X e =++++可知, X 对W 的
效应是a 1+a 3U 。
但因为直接路径上变量之间关系不同, 以Y 为因变量的回归方程有差别。对于图4所示的模型, 以Y 为因变量, 可以得到如下回归方程(即Y 对X , U , W 和UW 的回归)
012123Y c c X c U b W b UW e ′′′=+++++
12123()Y c c X c U b b U W e ′′′=+++++可知, W 对Y 的效应是b 1+b 2U , 因而X 经过W 对Y 的中介效应为(a 1+a 3U )(b 1+b 2U ), 这不难将方程(2)中的W 代入方程(3)进行验算得到。对于图7所示的模型, 以Y 为因变量, 可以得到如下回归方程(即Y 对X , U , UX ,W 和UW 的回归)
123124Y c c X c U c UX b W b UW e ′′′′=++++++
(4) 不难看出, X 经过W 对Y 的中介效应还是(a 1+a 3U ) (b 1+b 2U )。所以, 无论直接效应是否受到调节, 中介效应的代数表达式相同。
一个路径图两种解释
对于图7所示的路径图, 从有调节的中介模型角度, 是与简单中介路径图(图1)比较, 无论是X 与Y 关系的直接路径还是间接路径, 都受到U 的调节。明确一点说就是, W 是X 与Y 关系的中介变量, 中介过程的前后路径以及直接路径, 都受到U 的调节。
但如果将图7所示路径图与简单调节路径图(图8, 其中的c 3显著)比较, 就会发现图7可以有另一种解释:U 是X 与Y 关系的调节变量, 调节效应有一部分是经过中介变量W 起作用的, 间接的调节效应由(a 1+a 3U )(b 1+b 2U )中与U 有关的系数反映,
直接的调节效应由U c c 31′+′中U 的系数反映。如果图
8中的c 3显著而图7中的3
c ′不再显著(相当于变成了图4的模型), 则调节效应“完全”经过中介变量W 起作用。从这个角度看, 分析的是有中介的调节模型了(Baron & Kenny, 1986; 温忠麟等, 2012; 叶宝娟, 温忠麟, 2013)。这样, 图2至图7一个路径图可以反映两种模型, 与图1比较, 可以分析有调节的中介效应; 与图8比较(前提是其中的c 3显著), 可以分析有中介的调节效应。借用Muller 等人(2005)的话来说就是“同一个硬币的两面”。而且, 在考虑有中介的调节模型时, 直接效应不受调节意味着调节效应“完全”经过中介变量W 起作用。而直接效应也受到调节意味着调节效应“部分地”经过中介变量W 起作用。
第3页/共13页
寻找更多 ""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有调节的中介:是竞争还是抑制.pdf 13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下载提示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有调节的中介:是竞争还是抑制.pdf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2014, Vol. 46, No.5 714-726
Acta Psychologica Sinica
DOI: 10.3724/SP.J.714
(1 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应用研究中心/心理学院,
江西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南昌
在心理和其他社科研究领域,
经常遇到中介和调节变量。模型的变量多于 3 个时,
可能同时包含中
介和调节变量 ,
一种常见的模型是有调节的中介模型。本文检视文献上各种检验有调节的中介模型的方法 ,
理清方法之间是竞争关系(分清优劣)还是替补关系(分清先后),
在此基础上总结出检验有调节的中介模型的
步骤, 并用一个实例进行演示。文中也讨论了有调节的中介模型与有中介的调节模型的联系与区别。
调节 ; 有调节的中介 ; 有中介的调节
介变量对因变量产生影响,
而中介过程受到调节变
量的调节(Baron
1986; 温忠麟, 刘红云,
在 心 理 和 行 为 研 究 中 ,
经 常 遇 到 中 介
侯杰泰 , 2012; 温忠麟, 张雷,
侯杰泰 , 2006)。
(mediation)和调节(moderation)效应。如果自变量 X
文献上出现了多种检验有调节的中介模型的
通过影响第三个变量 W来影响因变量 Y,
讨论不同方法时建立的有调节的中介模型也
中介变量。例如,
青少年的“感恩”影响“ 日常性学业
不尽相同。不同的有调节的中介模型需要不同的检
进而影响“学业成就”
(叶宝娟, 杨强 , 胡
验方法吗?不同方法之间是竞争关系、互补关系还
竹菁, 2013)。中介效应分析的目的是探究 X 如何影
是 替 补 关 系 ? 实 际 应 用 中 究 竟 应 当 从 何 着 手 分
MacKinnon,
2008; 析 ? 有 调 节 的 中 介 模 型 与 有 中 介 的 调 节 模 型
Muller, Judd, & Yzerbyt, 2005; Yuan & MacKinnon, (media Baron & Kenny, 1986;
2009) 。如果自变量 X
Y 的关系受到第三
2012)有什么联系和区别?这些都是应用
U 是调节变量,
工作者感到疑惑的问题。本文先介绍有调节的中介模
之间关系的方向(正或负)和强弱。例如, “同伴关系”
然后用一般的模型讨论文献上出现的检验
与“学生违纪行为” 的关系,
受到“教师管教方式” 的
明晰方法之间的关系,
推荐比较好的检验策略,
影响(温忠麟,
张雷, 2005)。调节效应分析
并总结出检验流程,
用一个实例演示如何用本文总
的目的是探究 X 何时影响 Y 或何时影响较大(Baron
结的流程检验有调节的中介模型。文中也讨论了有调
& Kenny, 1986; Muller et al., 2005) 。如果一个模型 节的中介模型与有中介的调节模型的联系与区别。
包含的变量多于 3 个,
可能同时包含中介变量和调
有调节的中介模型类型
这些变量在模型中的位置和作用不同会产
生 不 同 的 模 型 , 有 调 节 的 中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有调节中介:是竞争还是抑制.pdf 13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下载提示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有调节中介:是竞争还是抑制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2014, Vol. 46, No.5 714-726
Acta Psychologica Sinica
DOI: 10.3724/SP.J.714
(1 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应用研究中心/心理学院,
江西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南昌
在心理和其他社科研究领域,
经常遇到中介和调节变量。模型的变量多于 3 个时,
可能同时包含中
介和调节变量 ,
一种常见的模型是有调节的中介模型。本文检视文献上各种检验有调节的中介模型的方法 ,
理清方法之间是竞争关系(分清优劣)还是替补关系(分清先后),
在此基础上总结出检验有调节的中介模型的
步骤, 并用一个实例进行演示。文中也讨论了有调节的中介模型与有中介的调节模型的联系与区别。
调节 ; 有调节的中介 ;
有中介的调节
介变量对因变量产生影响,
而中介过程受到调节变
量的调节(Baron
1986; 温忠麟, 刘红云,
在 心 理 和 行 为 研 究 中 ,
经 常 遇 到 中 介
侯杰泰 , 2012; 温忠麟, 张雷,
侯杰泰 , 2006)。
(mediation)和调节(moderation)效应。如果自变量 X
文献上出现了多种检验有调节的中介模型的
通过影响第三个变量 W来影响因变量 Y,
方法, 讨论不同方法时建立的有调节的中介模型也
中介变量。例如,
青少年的“感恩”影响“ 日常性学业
不尽相同。不同的有调节的中介模型需要不同的检
进而影响“学业成就”
(叶宝娟, 杨强 , 胡
验方法吗?不同方法之间是竞争关系、互补关系还
竹菁, 2013)。中介效应分析的目的是探究 X 如何影
是 替 补 关 系 ? 实 际 应 用 中 究 竟 应 当 从 何 着 手 分
MacKinnon,
2008; 析 ? 有 调 节 的 中 介 模 型 与 有 中 介 的 调 节 模 型
Muller, Judd, & Yzerbyt, 2005; Yuan & MacKinnon, (media Baron & Kenny, 1986;
2009) 。如果自变量 X
Y 的关系受到第三
2012)有什么联系和区别?这些都是应用
U 是调节变量,
工作者感到疑惑的问题。本文先介绍有调节的中介模
之间关系的方向(正或负)和强弱。例如, “同伴关系”
然后用一般的模型讨论文献上出现的检验
与“学生违纪行为” 的关系,
受到“教师管教方式” 的
方法, 明晰方法之间的关系,
推荐比较好的检验策略,
影响(温忠麟,
张雷, 2005)。调节效应分析
并总结出检验流程,
用一个实例演示如何用本文总
的目的是探究 X 何时影响 Y 或何时影响较大(Baron
结的流程检验有调节的中介模型。文中也讨论了有调
& Kenny, 1986; Muller et al., 2005)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有调节的中介:是竞争还是抑制_百度文库
您的浏览器Javascript被禁用,需开启后体验完整功能,
享专业文档下载特权
&赠共享文档下载特权
&10W篇文档免费专享
&每天抽奖多种福利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有调节的中介:是竞争还是抑制
阅读已结束,下载本文需要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同时保存到云知识,更方便管理
加入VIP
还剩10页未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反竞争性抑制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