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年38岁,在职硕士研究生学历历,还能有什么办

您当前的位置 :
梦想边缘 38岁“硕士农民工”的故事来源:&&作者:&&时间: 09:49:10  导视:
  寒窗苦读,38岁的农民工考取硕士;
  滕振国:走在大街上,很多人都说,你不是滕振国嘛。
  记者:一下成名了。
  滕振国:我说是,也瞒不住了。
  手捧学历,42岁的滕振国重操旧业;
  滕振国:直接年龄就把你卡死了,意思是说如果一个研究生35岁以上,你再有能力也不要,是不是?
  从终点落回起点,从沸点降到冰点,梦想离他到底有多远?
  《硕士农民工之梦想边缘》大家看法正在播出。
  滕振国:考研当初最直接的想法或者说是动力,那就是说要找一个好的工作,改变作为一个农民工的命运。
  解说:他叫滕振国,今年42岁,是家住河南的一个普通农民,在河南,滕振国可是个名人,他26岁自学大专,34岁自学本科,38岁时又考上了国家统一招考的硕士研究生,本以为可以就此改变命运,但是让他没想到的是,硕士毕业以后他依旧是一个农民工。许多用人单位一听说他年龄超过40岁,连面试的机会都不给他。
  腾振国:这种情况一直非常气愤,我也承认我自己由于长期生活在农村,后来又打工,也可能受性格和能力的限制,我可能不适应高校工作或者是公务员的工作,我也承认,但是你用人单位你了解我吗,你知道我没有能力吗?我没有能力你怎么知道的?
  演播室:这里是大家看法。滕振国考研的目的就是找到一个称心的工作,以改变他自己的命运,但是取得硕士学历后,他并没有找到称心的工作。从前是农民工,现在依然是农民工,只不过,现在被别人称作:硕士农民工。
  滕振国的妻子说:这书算白读了,三年学白上了,再说你想想,算一笔帐,你上学的时候还得花钱,又挣得少,你算算,一月就一千块钱,一年少挣12000块钱,三年也少挣三四万块钱。
  解说:她就是滕振国的妻子冯俊梅。说起滕振国考研究生的事情,她就感觉很辛酸。丈夫虽然是硕士毕业,但是并没有对他及家庭的命运有什么改变,这是全家人所没有想到的。然而想想滕振国求学的经历,也真是付出了太多的代价。
  滕振国的妻子:那时候在农村,条件不好,我发牢骚,我说意思是你去外面赚点钱也行,老是看书。
  解说:滕振国的妻子冯俊梅说,自打1995年她嫁入滕家以来,对丈夫的印象就是除了看书还是看书。当时,因为看书占用了很多干农活的时间,承受家里过多负担的妻子经常和他发生争吵。
  滕振国的妻子:我们两个为这也吵架,我脾气不好,他脾气还好,不过我发脾气了,他也不作声,我是反对。
  解说:面对妻子的反对,滕振国还是坚持着攻读自考大专学历,在1995年当年,滕振国拿下了自考大专学历。滕振国对记者说,他从小生活在河南汝州市的乡下,高中毕业后,他就一直在家种地卖菜,但是从心里讲,他不喜欢这种农家生活,因此他要坚持读书考学历,一门心思靠读书跳出农家院。
  滕振国:因为我们始终是种菜卖菜,我什么时候不种菜,不卖菜了,而是我有工作,然后整天陪着老婆去菜市场买菜,那种生活那就是说那时候才叫命运改变了。
  解说:然而,虽然取得了大专学历,但是很快他发现,手中的学历无法实现他的梦想,因为他想报考公务员的时候才发现,自考类的大专学历没有资格报考。于是在妻子冯俊梅苦口婆心地劝告下,夫妻还是以种菜卖菜为生。从1995年至2002年,七年的田间劳作让他心里隐隐作痛,他越来越感觉到这不应该是他的生活。
  滕振国:我那时候戴个眼镜,个子又瘦,就是面黄肌瘦的,戴个眼镜在农田里干活那种情景。
  记者:为什么那么难忘?
  滕振国:很多人笑话,自己农田种得也不好,对比邻居来说,好象也是由于你这个地没种好,你的生活肯定跟邻居相比差别很大。
  解说:2002年,滕振国夫妇通过同学介绍到江苏某高校的后勤服务公司打工,滕振国做起教学楼的物业管理工作。天天看着大学校园里学生,滕振国继续攻读学历的念头被激发出来。2004年,得知专科学历也可以考研,滕振国又开始计划用5年的时间考取研究生学历。当时,滕振国要考研的消息,引起许多人的冷嘲热讽。
  滕振国的妻子:现在我有个同事在那边,也不知道是带笑话还是讽刺的口气,他要能考上研究生了,我去大饭店请他吃一桌,是不是有点讽刺的那种话。我当时是想,肯定不好考,我是这样想的,没想着让他考。
  解说:妻子并不支持丈夫继续读书,但是滕振国却执意要去考学,两个人经常吵闹到一起。妻子说,她不是不支持丈夫上进,而是家庭经济状况拮据,自己一个人苦撑不下来。而且丈夫光顾读书,根本很少照顾她和孩子,让她很难感受到家庭温暖。
  滕振国的妻子:人家别的男的,反正要是没事的时候,替老婆干干活,他从来不替我干活,有时候去外面买点菜,烧点饭。我们吃饭很简单,没有什么好的,吃饱就行。
  解说:然而,滕振国还是坚决要考研究生。于是一边打工,一边求学。这是滕振国在自己博客上留下的一张照片,在不足10平方米的卧室兼办公室里,滕振国把几乎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学习上。没有书桌只能在床上看书。有时候,他甚至一连好几天都不出屋。为了省钱,他从来都舍不得吃肉。对于这个月收入不过千元左右的家庭而言,滕振国是顶梁柱。他不想办法多赚钱持家,反倒一门心思要读书考研,家里什么事情都扔到一边,这让妻子冯俊梅越想越生气。
  滕振国的妻子:在家的时候,别人问我,都说过,我跟邻居们说他经常看看书,别人说趁他不在家,把他书给烧了,我想烧,心想也没烧,没烧,不过后来我把它给卖了,为那事我们两个还吵过架呢。
  演播室:生活上的苦只是一方面,滕振国说,当年高考时落下了神经衰弱症,一直在折磨着他,每当学习压力一大,他就开始剧烈的头痛。看到丈夫那么执著地读书,妻子表面反对,实际上也在默默地支持着他。之后2005年,他报考海南大学研究生,失败。2006年,滕振国终于成功了。
  解说:2006年,38岁的滕振国考上了重庆师范大学哲学系伦理专业思想政治教育方向的公费研究生,终于圆了多年的读书梦。看到录取通知书,滕振国喜出望外,关心滕振国的人们也开始奔走相告。
  滕振国:拿到之后,首先老师争着看,然后看了之后,很快领导又知道了,领导知道以后,事情就更热闹了,他们通知学校的宣传部,然后宣传部又马上给电视台报社打电话,那段日子。
  《平顶山晚报》记者樊建伟:我们之前是同学,考上之后,我觉得一个农民工考上研究生很不容易,当时这样来报道了,报道之后,也有很大反响,当时报道以后,他在我们汝州,在平顶山,很多学校请他去演讲,一些失学的孩子,包括家长都认识到孩子辍学不对,又把孩子送到学校,也产生了很好的社会影响。
  解说:38岁的滕振国,从一个农民工摇身一变,成为公费硕士研究生,消息一出,他一下就成为了当地的名人。在故乡平顶山,他入选了当年的“感动鹰城十大新闻人物”、“汝州市十大杰出青年”。他的故事还被改编为小品,出现在当年汝州市的春节联欢会上。众多掌声和敬佩的目光聚集在滕振国的身上,这让滕振国夫妇的精神为之一振,他们似乎看到命运改变的那一天。
  滕振国:报纸上反正也有新闻报道,电视台天天播放,因此我们汝州市可以说整个汝州市很多人,他们都知道。因此我到寒假回来的时候,走在大街上,很多人都说,你不是滕振国嘛。
  记者:一下成名了。
  滕振国:我说是,也瞒不住了。
(编辑:童言)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33 举报邮箱:() ,轰动河南。硕士毕业之后,今年42岁的他生活、工作又回到了原点:重新回到了曾经打工的高校做起管理员;微薄的工资承受不起他大胆地买一件新衣服;在学校扫地多年的妻子依旧数落他的无用。
  纵横点评:滕振国的尴尬,在于他错把文凭和知识画上了等号。文凭不等于知识,知识也不仅仅是文凭;有文凭不等于有知识,有知识也不一定要有文凭。所以,知识改变命运没错,但文凭改变命运,就是一词之差,谬以千里了。
(中国广播网)
阅读上一篇:
阅读下一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硕士研究生第一学历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