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努力越幸运的下一句拼音

如何根据地理和文化介绍中国的地图
文化地理地图修改
如何根据地理和文化介绍中国的地图?修改
谁能够很好的根据地理和文化介绍一下中国的地图?
隔壁问题:美国地图介绍?
- David Rand 的回答修改
&&&邀请回答
按投票排序按时间排序
Rand,历史地理硕士
冬蛰意、Shine
YOO、韦读&等人赞同
*多图警告*
我电脑存的地图好多。刚刚整理一下最有趣的中国地图给各位分享一下。
*点击地图看高分辨率原版*
东亚卫星地图
板块移动。箭头代表板块移动的方向,还有速度(箭头越长移动速度越快)
年均降水量地图
河流流域地图
1940年代地形地图指南。美国地址调查局年代使用飞机测绘中国全部国土。他们做出来的地图估计是当年一直以来做得最详细的地图。现在这系列地图都在德州大学地图电子库公开的,你们都可以免费下载。地图上的表格,每一个方块代表一张地图(绿色的代表德州大学有,白色的代表德州大学没有)。下载链接:China
AMS Topographic Maps
土地覆盖/土地使用。我翻译一下图例,从上到下:
左栏目:水稻,农田,森林,森林(稀疏),小植物
中栏目:草原,水,湿地,盐场,冰川
右栏目:沙漠,戈壁,盐土,冷沙漠,荒地
2000年BC到2000年AD地震分布图
耕地分布图
1947年全国县城分布图
二级形成区划(地级市,自治州,等等)
三级行政区划。图例翻译(从上到下):
县,县级市,自治县,区,旗,自制旗,林区
2011年人均年收入(美元)。咖啡色代表平均以上,蓝色代表平均以下
2013年中国和世界各国的进出口总值
亚洲各国生产总值示意图(大小代表僧产总值)
中国各省经济总值等于世界哪个国家
2012年各省互联网使用者占人口比例(可怜的云南和贵州是全国最低的)
语言系和语言分布图。注意,这是语言,不是方言,所以粤语等汉语的其他方言没有出现。
图例翻译(从上到下):
左栏目:蒙古语,突厥语族(包括维语,哈语,等等),满-通古斯语族,韩语,塔吉克语,南亚语系(包括佤语,布朗语)
右栏目:汉藏语系,
藏缅语族(包括藏语,彝语,哈尼语,傈僳语,拉祜语),泰语系(包括傣语,壮语),苗瑶语系(包括苗语,瑶语)
海外华人人口。图例翻译(从上到下):
中文作为国语
500万以上中文使用者
100-500万中文使用者
50-10万中文使用者
10-50万中文使用者
蓝点-华人集中城市
年“熊猫外交” 中国都送给哪些国家养熊猫的权利?居然北朝鲜最多。
中国口味分布图
汉语系十大方言分布图(直接看拼音,不用翻译了)
人口密度示意图(人/平方公里)
农村人口密度示意图。请注意,这张不显示城市人口,只代表农村人口。中国华中平原,还有长三角平原属于世界农业人口最密集的地方
少数民族分布图
各地人口净流入流出示意图
性别比例示意图(男:100女)
长期铁铁路规划图
高铁长期铁铁路规划图
水电站分布图
1982年国内航线
编辑于 &127
条评论&感谢&
&收藏&&&没有帮助&&&
&&&作者保留权利
WaterOrz,Orz
予林土、菠萝先森、张定&等人赞同
之前自己算的全球地表粗糙度,截出了中国的部分。计算方法很简单:地表面积除以水平投影面积,就是地表粗糙度。这个图的原始数据精度是1分,在赤道大约是1.85千米。当时计算的时候出于研究需要,我选择了约5千米的计算半径。也就是说,每一个点地表粗糙度的数据,代表了以这一点为中心的一个半径约5千米的方形区域内地表面积与水平投影面积之比。至于为什么是“方形”和“约5千米”,是因为地形数据都是像矩阵一样存储的,我用的数据精度只有1.85千米。
可以明显看出东北,华北和长江下游有多么平,所以为什么日本侵华的时候这几个地方很快就打了下来?
兰Sir&想说的就是这个问题。
编辑于 昨天 09:31&17
条评论&感谢&
&收藏&&&没有帮助&&&
&&&禁止转载
豪子在原野,好像会丁点
Lonvelykids、momo5269、周淦&等人赞同
外媒眼里的南海
我们自己眼里的南海
坤舆万国图(大明领土部分)
古丝绸之路&From
The Historical Atlas by William R. Shepherd, 1926
海河、辽河、淮河是污染最严重的主要河流,长江与珠江是这几大水系中水质相对较好的。
社科院语言与少数民族分布图
西安城变迁图
发布于 &22
条评论&感谢&
&收藏&&&没有帮助&&&
&&&作者保留权利
胡乐,无业游民
维度、叶障目、白凡&等人赞同
对越自卫反击战
发布于 &17
条评论&感谢&
&收藏&&&没有帮助&&&
&&&作者保留权利
云舞空城,地球科学工作者
范彬、袁博渊、caterpillar&等人赞同
这个问题下的回答目前还不多。除了一个1200 赞的回答外,就是690
赞的&&的多图长回答。我首先承认,你做了很多工作,从在线地图软件上截取了大量高分辨率的地图来佐证你的观点,很辛苦。客观的说,你做的那张图确实让人能够直观看出一些中国复杂地貌的端倪。
嗯,这是开始写这个回答的时候的赞数。现在已经900 了。
但我同时必须指出,你的观点有很大的误导性。通过你的答案,我能够得出一个明确的结论:你的地理学的并不好,不仅混淆了比例尺的概念,还在混淆着各种地理术语的用法和指代范畴,同时对一些历史地理、地质方面的知识更是不懂。然而,你自己也不了解的东西却因为高票赞同吸引着众人的目光,误导着被漂亮数字吸引进来的,和你一样对地理、地质并不熟悉的普通网友。
作为一只地质喵,我觉得有必要站出来指出你答案里的诸多错误和问题,以正视听。之前在评论中已经指出了一些,但觉得还不够,所以我还是另开一个回答专门反对你。有些批评可能会比较不好听,但且听本喵一句劝:不懂就要多读书。
可是仔细一看,这些地图的线条位置都不一致,画法真是五花八门。这不免让人怀疑:这些地图并不那么准确。
加上前面中国地势三大阶梯各种地图的画法,种种疑惑,其实原因只有一个:你能看到的所有制作成一整张的中国地质地貌图,几乎全是假的!这是互联网在线地图出现后我得以确认的结论。
传统的中国地形图,忽略掉了太多的信息,最后制作出来的地图很粗略,很粗糙。
所以,传统的地形图丢掉了太多的信息,其实是不可信的。
这位答主通篇不提每一张地图都会打印出来的重要提示:比例尺。
理解了什么叫比例尺,就会发现,这位答主全篇是在把大小比例尺的地图拿来反复类比。在混淆比例尺的区别以后,用一个“传统的”来指代自己见过的那些小比例尺全国地图,然后拿来诸如GE或百度地图里的大比例尺图片来说“你看这里有这么多细节过去的那些传统地图里全都没画,所以它们都是假的。&”
你可以说一个3500万分之一的地图不精确,很粗糙,甚至也可以说不准确。但你并不能说它们是假的和不可信的。我替广大地理测绘工作者先出一口气。
此其一谬也。
这是传统地形图的严重缺陷,也是中国地理教学的严重缺陷。因为把中国的地势分为三大阶梯,把中国东部海拔比较低的平原、山地归为了一类,似乎让人觉得,只有海拔高的地方才叫山区;更具体地,似乎只有青藏高原才能叫做山区。然而,当你点开在线地形图之后,你会发现,在中国,平原才是很少数的地方,中国的大多数地区都是山区。
何谓海拔,何谓地势,何谓地形,何谓地貌?亲你真的清楚这几个概念吗?三大阶梯是对中国海拔变化趋势的经典概括,却在这里成了缺陷,且容我长叹一声。
btw,难道地理老师没教过你海拔500m以上就可以称为山区吗?只把青藏高原当做山区的,恐怕只你一人吧。
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山地、高原和丘陵约占陆地面积的67%,盆地和平原约占陆地面积的33%。
山地和高原、盆地和平原,这两组中的两个地貌为什么要放在一起?山地好理解,就是连绵不断的山嘛。那高原呢?高原上面有没有山?如果是山,那和山地有什么区别?如果是平地,那和平原又有什么区别?
山地、丘陵、高原放在一起的原因在于首先它们是相对高海拔地貌,其次往往是造山运动的产物,第三是常为强烈风化剥蚀的地区。
还有盆地和平原,放在一起真是奇怪:塔里木盆地差不多都是沙漠,并且海拔高度跟内蒙古高原差不多,为什么把它和平原放在一起?柴达木盆地,海拔接近3000米,甚至比世界上大多数高原都要高,它跟平原又有什么可比性?我一度很不解。
盆地和平原放在一起也不奇怪,虽然盆地既可作构造地质术语,也可以作为地形术语,而平原只是地貌术语。因为二者首先地势相对平坦,处在周围高部位之间;其次常为地质沉降区;第三为接受沉积的相对稳定的低部位。事实上,当我们在说地理概念的某某平原时,实际上也是在说地质概念上的某某盆地。比如江汉平原vs江汉盆地,华北平原vs环渤海湾盆地,松辽平原vs松辽盆地。塔里木盆地其实也可以说平原,只是一般不这么说,约定俗成尔。
我的家乡在广西,是一个多山的省区。每次看到这张图片我都会很迷惑,为什么广西的山在地图上都没有标注出来?是因为那些山太小了吗?那地图上那些山脉得多雄伟高大啊?
就像比例尺很重要一样,观察尺度也是非常重要的东西。当在全局的高度来看,广西境内的山确实不是现今的主要山脉。它们是一些古代造山带的残留,只有专门研究造山带的地质工作者会关注。一般地理概念里的山脉并不会提及。山脉,重点不是山,而是脉。
你就能明白,“高原”并不能代表地貌:
内蒙古西部的戈壁、柴达木盆地内部用的都是沙漠的符号,这似乎不太合理。
你就能明白,为什么古代中国受到的外部威胁永远来自北方(平坦;骑兵):
高原当然代表一种高海拔地貌;
你认为不合理,证据呢?理由呢?
中国历代威胁来自北方与降水线有关,与农耕和游牧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有关,恰恰和高原顶上是不是一马平川没什么关系。
上面这些被称为“低山”和“丘陵”的地区,其地貌比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顶部更加崎岖。
前面提到观察尺度的问题。青藏高原是个非常宏大的概念,上面山脉众多沟壑纵横,也夹杂了诸多平坦小盆地。拿一些低山丘陵来进行类比是完全不合理的。高原首先强调高,并不一定都平,切记。真不知地形图怎么看的,居然说青藏高原不崎岖……
熟悉地理的人可能会说,了解地貌不能只看海拔高度,还要看等高线的形状。没错,从传统地形图上也能看出来南方地区的等高线比较零碎,但是,这未免也太简单了。我们看看传统地形图的等高线设置:
我们看到,为了完整显示从海平面到青藏高原的地势,等高线的高度间隔非常大,海拔500米到1000米隔了500米才有一条等高线;而海拔1000米以上,每隔一千米才有一条等高线。这意味着,海拔600米和海拔900米、海拔1200米和海拔1800米,两者在地图上根本没法区分开来。而事实上,大多数山区从山谷到山顶,相对高度都没有超过1000米。有些山区,虽然地表相对高度只有300-400米,但是地表却是极其复杂的,但是这种地表在传统地形图上居然完全没有体现出来。
但是,即使是在线地形图也有一个弊端,就是当你放大地图查看详细地形时,可以看到详细的地貌;但是当你缩小地图想查看全局时,原来的地貌细节就被缩小抹平,不再显示了。
还是比例尺的问题。sigh。作为地图爱好者,你既没注意到比例尺的重要性,也不注意比较不同地图的比例尺。比例尺的不同关系到观察尺度。同样的事物,在不同的语境里需要用到不同的观察尺度,比例尺就是干这个的。高比例尺的等高线地形图比比皆是,只是可能你没有接触过。
但是,我的这张地形图上,似乎有一个缺陷:没有海拔高度信息。是的,这算一个缺陷。但实际上,如果你身处一个自然环境中,你是感受不到海拔高度的,你能看到的是山峰、河流、树木、岩石,你能感受到的是相对高度,而不是海拔高度。除了研究动植物的分布和气候信息,更多情况下,地貌条件在地理因素里面占有更重要的地位。
这个论调完全忽略海拔的重要性,很不合理。海拔是区分一些重要地貌单元的依据,比如高原vs非高原,比如低山丘陵vs高大山脉。不能因为你的图里没有反映海拔,而你非常珍视自己的劳动成果,就强词夺理自说自话的认为海拔不重要。
既然通篇都在强调细节,那么看看你提供的这个图:
北京的海拔变化难道不是细节?自西北向东南逐渐降低的变化无从体现,难道不是失真?昌平区诸多小山头也抹去的,难道不是不真实?
观察尺度很重要,比例尺很重要,重要的话不一定都要说三篇。
----------------
那个答案有更新:
完全没搞清重点的样子,也是萌。&
在意的并不是你说它们错或怎么样,即使你说的也不会怎么样。
问题在于,你不能用大比例尺的精确地貌来说,小比例尺的图“不能反映真实地貌”。
你没有见过纸上打印的大比例尺地形图甚至等高线图,就别这么说好吗。客观条件只是纸张面积有限,把大比例尺的图压缩了印上去完全黑压压一片也看不清。
这根本不是什么传统和非传统的问题,只是比例尺大小的问题,而你以偏概全用卫星地图软件来说“传统”地图不行。
其实你只是并没有真的见过……
观察尺度,观察尺度,观察尺度!
非得说三遍吗,真是的……
------------------
总结一下:
1.这位答主忽略了比例尺的意义。
2.忽略了不同观察尺度下需要不同比例尺的意义。
3.轻视了海拔的重要性,只是为了自圆其说。
4.最后,【你能看到的所有制作成一整张的中国地质地貌图,几乎全是假的!】
你扯地图也就算了,通篇没有一个地质图件说什么地质图也是假的。
看过地质图么,简直不能忍……~
编辑于 &131
条评论&感谢&
&收藏&&&没有帮助&&&
&&&作者保留权利
ice,YNWA/LNTS/geology/seismic
侯晨、翔翔、taineleau&等人赞同
赞同1300 答案花了那么大精力弄出来的图,我花了2min,画了下,空间分辨率1弧分,原图6M,这个3M
下面是部分截图,分别是四川、鄂尔多斯、大兴安岭、华北平原、珠三角、云贵、西华夏
色标文件没仔细选,大家看个热闹就行了
编辑于 &76
条评论&感谢&
&收藏&&&没有帮助&&&
&&&作者保留权利
兰Sir,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白泽、海阔天空、元睿andreas&等人赞同
中国这片土地到底长什么样子?以前,我不知道答案。
我们以前看到得最多的中国地图,应该是类似这样的:
这是中国政区图,展示的是中国的行政区划及与邻国的地理位置关系。
这种地图内容太简单,不能作为实用地图,通常是作为大幅面的地图出现在公共场合。
而通常印刷成单张的、比较实用的地图是中国政区交通图,所有的县级行政区划都能显示出来,像这样:
然而,上面的两张地图显示的都只是行政区划,并不能看出大地是什么模样的。想要知道大地是什么模样的,需要看地势地貌,于是,有了这张中国地势地图:
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青藏高原......嗯,好像是这么回事,符合我们的印象。我们来看看这张地图出处是哪里:中国地理概况_自然地理,引用自中央政府门户网站,来源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新华社,应该是非常权威的。但是你会发现,内蒙古西部的戈壁、柴达木盆地内部用的都是沙漠的符号,这似乎不太合理。
再看看中国主要山脉图:
看起来,中国的山似乎也不是很多,至少平原也有不少。我的家乡在广西,是一个多山的省区。每次看到这张图片我都会很迷惑,为什么广西的山在地图上都没有标注出来?是因为那些山太小了吗?那地图上那些山脉得多雄伟高大啊?
在小学和中学的地理课上,我们还知道,中国地势分为三大阶梯,大概像这样:
或者这样的:
还有这样的:
可是仔细一看,这些地图的线条位置都不一致,画法真是五花八门。这不免让人怀疑:这些地图并不那么准确。
上面中国地势地图那里贴出链接的网页里(中国地理概况_自然地理),有中国地理概况的描述,第一句话就是:
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山地、高原和丘陵约占陆地面积的67%,盆地和平原约占陆地面积的33%。
这句话很有渊源,记得在小学的时候,地理书上介绍中国地理时用的就是这句话。当时我就很迷惑:山地和高原、盆地和平原,这两组中的两个地貌为什么要放在一起?山地好理解,就是连绵不断的山嘛。那高原呢?高原上面有没有山?如果是山,那和山地有什么区别?如果是平地,那和平原又有什么区别?
(有人质疑我地理没学好,连“山地”的定义都不知道,并指出:“山地是指海拔在500米以上的高地”。这种绝对化的定义,反驳很简单,只需要提出一个反例就可以:河套平原海拔1000多米,然而却叫平原。我所质疑的,正是山地和高原,甚至平原之间这种含义有重叠的概念。)
还有盆地和平原,放在一起真是奇怪:塔里木盆地差不多都是沙漠,并且海拔高度跟内蒙古高原差不多,为什么把它和平原放在一起?柴达木盆地,海拔接近3000米,甚至比世界上大多数高原都要高,它跟平原又有什么可比性?我一度很不解。
此外,我还有几个疑惑:
为什么印度的国土面积只有中国的三分之一,耕地面积却比中国还大?
为什么从老家广西坐火车到上海,沿途看到的大部分都是山,而不是我印象中,南方地区都是些“丘陵”?
加上前面中国地势三大阶梯各种地图的画法,种种疑惑,其实原因只有一个:你能看到的几乎所有制作成一整张的中国地形地貌图,很大程度上说是不准确的!这是互联网在线地图出现后我得以确认的结论。
(原文是“几乎全是假的”,很多人对这个说法提出了严重的批评,在此,我先向大家道个歉。地图的制作很辛苦,我并不是否定各地理工作者的工作,说你们胡编乱造,而是说大多数地图本身并没有问题,但是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大多数小比例尺地形图已经没法较准确地反映出真实地貌了。由于大多数人只接触过小比例尺地图,所以这一点有必要拿出来说一下。)
当互联网在线地图出现后,我惊喜地发现居然能在线查看地形图了。对比我到过的地方在地图上的显示效果,之前的种种疑惑终于解开了。传统的中国地形图,忽略掉了太多的信息,最后制作出来的地图很粗略,很粗糙。
比如,广西的西北部,在上面的“中国地势”里显示的是这样:
然而,在谷歌地形图里放大后实际上是这样的:
为了对上面这张地形图有一个直观的认识,我们先看一下比较熟悉的,北京附近的地形:
很明显,北京西边的一道道褶皱,都是一座座的山峰,而南面平滑的区域,就是华北平原。这时你再回头看看上一张谷歌地形图,图片的中心就是群山之中的广西凌云县。
凌云县实际是什么样子呢?感谢这个时代有了街景地图这个东西,下面是百度街景的凌云县:
注意左下角小地图里的摄像头方向,说明镜头前方就是县城,可是镜头里看到的分明是一座座的山啊。这就是山区一个小县城所处的地理环境,更不用说县城辖下的乡镇了。如此恶劣的地理条件,在传统的地形图上,却是这么地不起眼:
这是传统纸质地形图的严重缺陷,也是中国地理教学的一大缺陷。因为把中国的地势分为三大阶梯,把中国东部海拔比较低的平原、山地归为了一类,似乎让人觉得,只有海拔高的地方才叫山区;更具体地,似乎只有青藏高原才能叫做山区。然而,当你点开在线地形图之后,你会发现,在中国,平原才是很少数的地方,中国的大多数地区都是山区。
但是,即使是在线地形图也有一个弊端,就是当你放大地图查看详细地形时,可以看到详细的地貌;但是当你缩小地图想查看全局时,原来的地貌细节就被缩小抹平,不再显示了。比如延安附近的黄土高原是这样的:
但是当你把地图缩小后,看到的却是这样的:
你会发现延安附近黄土高原支离破碎的地表居然被缩小得跟华北平原很难区分开来。这种情形,跟传统地图的弊端非常类似。
为了避免地图细节在缩小时消失,我只有一个办法:截图。我把整个中国领土范围内的约10千米尺度下的地形图一张一张截图下来,然后拼接成一张完整的地图。约10千米尺度,这个说法有点奇怪,这个问题等下会解释,你只需知道原始图片的分辨率大概是250米左右,整个中国领土范围内,几乎所有能叫做“山”的东西,都会在这张地图上显示出来。这张地图,由1600多张屏幕截图拼接而成,前后花了6个晚上才制作完成。原始图片很大,上传到知乎的这张大小只有原图的15%。
真正的中国地貌是这样的:
可以在这里下载大图:http:///s/1sjkoUo1(分辨率,63MB)
(原图大小是分辨率,超过了JPG文件的极限,此大图已经过裁剪、缩图50%。)
地图中,灰色的线条表示地表的起伏,灰色越密集、越深,说明地表越复杂,地面起伏越大。图片上每像素代表的实际距离大约为250米。所以,每一道在地图上能看得到的褶皱,都是一座座的山峰。
比如,桂林西南面漓江附近的地形如左下图中小箭头所示,而实际的地形却是这样:
下面对这张地形图做一下简要分析:
黄土高原、大兴安岭等地颜色比较浅,且线条很稀疏,说明地表有起伏,但比较平缓;
喜马拉雅山、横断山等地颜色很深,线条很密集,说明地表起伏很大,且地表很复杂;
云南、贵州和广西西北部,颜色比较深,线条极复杂,说明这里地表起伏较大,地表极其复杂;
青藏高原顶部的藏北无人区、唐古拉山等地,褶皱很少,地势比较平缓,网上能看到很多照片;
内蒙古高原几乎没有褶皱,和平原很像,说明地势很平坦。事实上,对内蒙古高原的描述是:“内蒙古高原上既没有青藏高原的雪山,也没有云贵高原上的峡谷,其地势起伏微缓,是一个可千里驰骋的高平原。”
我为什么花非常大的力气来制作这么一张地图?因为中国不像发达国家一样人口集中分布在海边,中国大部分人口都生活在内陆地区,地理条件对中国的影响极其深远,读懂了这张地图,那么在国家层面上,古代中国40%左右的疑问、当代中国20%左右的疑问就能迎刃而解了。
读懂了这张地形图,
你就能明白,为什么“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你就能明白,秦岭和大兴安岭同样是“岭”,为什么秦岭是“云横秦岭”,大兴安岭却只是小丘:
你就能明白,“高原”并不能完美表示地貌:
你就能明白,为什么北宋和辽对峙了一百多年(其实是花钱买和平),却在短短两年多时间里被金兵打成了南宋:
你就能明白,为什么古代中国受到的外部威胁永远来自北方(平坦;骑兵;无自然屏障):
你就能明白,为什么广东那么发达,却仅限于珠三角地区:
你就能明白,为什么贵州省将是除西藏外,全国最后一个实现现代化的省份:
贵州全省都被山地覆盖,没有一片平原。这片崎岖的山地,诞生了24道拐这种怪胎:
中国整个长江以南地区,除了洞庭湖和鄱阳湖沿岸、长江下游地区和珠三角外,几乎全是类似这样的崎岖地形:
浙江丽水:
福建南平:
广东梅州:
贵州安顺:
广西都安:
上面这些被称为“低山”和“丘陵”的地区,其地貌比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的顶部更加崎岖。
熟悉地理的人可能会说,了解地貌不能只看海拔高度,还要看等高线的形状。没错,从传统地形图上也能看出来南方地区的等高线比较零碎,但是,这未免也太简单了。我们看看传统地形图的等高线设置:
我们看到,为了完整显示从海平面到青藏高原的地势,等高线的高度间隔非常大,海拔500米到1000米隔了500米才有一条等高线;而海拔1000米以上,每隔一千米才有一条等高线。这意味着,海拔600米和海拔900米、海拔1200米和海拔1800米,两者在地图上根本没法区分开来。而事实上,大多数山区从山谷到山顶,相对高度都没有超过1000米。有些山区,虽然地表相对高度只有300-400米,但是地表却是极其复杂的,但是这种地表在传统地形图上居然完全没有体现出来。
比如,广西西北部的喀斯特峰丛地貌,即使是在广西地形图上,也只能表示为这样(下图的都阳山):
卫星地图放大后,实际上是这样:
(此图来源是天地图)
图中的七百弄乡,就是著名的大化七百弄国家地质公园的所在地,其卫星照片是这样:
而实拍照片,是这样:
(此图为我在我外婆的老家所拍)
然而这个复杂的地形,在传统地形图上,只留下了“都阳山”三个字......
所以,传统的地形图丢掉了太多的信息,其实是不可信的。
但是,我的这张地形图上,似乎有一个缺陷:没有海拔高度信息。是的,这算一个缺陷。但实际上,如果你身处一个自然环境中,你是感受不到海拔高度的,你能看到的是山峰、河流、树木、岩石,你能感受到的是相对高度,而不是海拔高度。除了研究动植物的分布和气候信息,更多情况下,如城市规划、交通建设,地貌条件在地理因素里面占有更重要的地位。当然这里也没有否定海拔高度的重要性,很多地图,要结合起来看。
在查找资料的过程中,我还发现了一个相当牛B的网站:http:///(全球30米地表覆盖),这是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根据遥感卫星数据制作的在线地图,显示了全球范围内精度30米的地表覆盖/土地利用情况,如图:
右下角是图例,粉色表示耕地。根据这个地图,结合上面的中国地形图,这个问题终于得到了解答:为什么印度的耕地比中国还多?
再看看耕地在西南地区的分布情况,你应该能大概想象出西南人民的生存状态:
(此图只显示耕地的覆盖,底图为地形图)
写这么多,只是想说,一幅精确的地图,一个准确的信息,才能让人对一个国家有清晰的认识,从而对国家的政策和个人的决策产生影响。如果你对中国整体上有了比较准确的了解,大概就不会问出&“中国真的有很多穷人吗?”&这样的问题了。
最后我想说,如果你有能力给宠物戴三个表,别忘了顺便带带后富。
----------------------------结束前小小的分割线----------------------------
前面文中提到了一句“约10千米尺度”,“10千米尺度”是指地图上的比例尺线段代表10千米的距离,那说“约”是怎么回事呢?
几乎所有的在线地图(包括谷歌、百度、腾讯、搜狗、高德、必应等等),其地图设定的经纬度都是如下图这样,越往两极纬线间隔越远:
这是墨卡托投影的效果,为了方便计算机处理和显示器显示而采用此投影。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效果?我们知道,地球的经线本来是这样的:
经线把地球分割成了一片片西瓜瓣的形状。
在线地图为了方便处理,对这个西瓜瓣进行了变形,把上下两端拉成和赤道一样宽,使它变成了矩形。(没有图...)
很容易得出,假设赤道处的宽度是1,那么这个西瓜瓣原来在纬度N处的宽度是。变形量大小为:&(证明略)
所以在线地图在水平方向上随纬度N的放大率是。
为了保证宽度拉宽后高纬度地区的地图形状不变,地图在竖直方向上也随纬度N进行了拉伸,变形量同样是。简单说就是把西瓜瓣的两头拉宽、拉长,使上面的图案保持原来的形状。如果不这样,可以想象一个没气的气球,如果只是拉长了,上面的图案就会跟着变长而宽度不变;再把它拉宽一点,就能保持图案的长宽方向放大率一样了。
所以,可以看到上面那张图片中,经线由原来的相交于极点变成了平行线;随着纬度的增大,纬线间的距离也在增大。图中北纬80°~84°之间的距离比赤道到北纬20°之间的距离还大。由于=无穷大,两极附近的地图高度被拉成无限高,电脑是没法显示的,因此,只能把极点附近略去不显示。谷歌地图能显示的最北端实际上是北纬85°。
以上算是对墨卡托投影效果的另一种解读。
所以,由于不同纬度的变形量不同,在在线地图中,即使是同一个画面里,不同纬度的比例尺也是不一样的!假如1厘米在海南的位置代表50公里,在北京的位置只代表40公里!屏幕上显示的比例尺,实际上只是屏幕中心位置的比例尺。
所以我之前用了“约10千米尺度”的说法。
要换算很简单,以西瓜瓣在赤道处的宽度为1。那么,同一个画面中:
宁波(北纬30°)处西瓜瓣宽为cos 30=0.866
北京(北纬40°)处西瓜瓣宽为cos 40=0.766
假如宁波位置1厘米代表86.6公里,那么北京位置1厘米就代表76.6公里。
赤道在不在画面中是无所谓的。
-------------------22号补充说明---------------------
很多人质疑我不懂比例尺,连“所有地图里都有的比例尺”都没有标注。我怀疑你们是否又真的懂比例尺?下图中,上下两条等长的线段,一条实际距离1000公里,另一条实际距离1858公里,你们能否解释一下这个现象?你们觉得在这个图中一厘米应该代表多少公里?比例尺应该是多少?
下面这个现象,恐怕大多数人都没有意识到吧?
具体的原因,我前面已经说了。我的图是静态的,不像在线地图,为了避免解释上的麻烦,我并没有在图上标注比例尺。
-------------------------------------------------------------------------------
更新一下:
收到了很多批评的声音,如“作者不懂比例尺”、“没有地理常识”、“不懂看地图”、“建议补习初中地理”之类。有些批评得对,有些批评并没有看懂我作这张地图的意义是什么。大比例尺的整幅的中国地形图,分辨率达到几百米的,有多少人看到过?我做了一张较大比例尺的地形图,然后指出大家平时看到的小比例尺地图不准确,我觉得不应该受到“不懂比例尺”的批评。大多数质疑者只是提出“百度有很多大比例尺地图”、“有这样的地图只是你没见过而已”,然而自己却拿不出干货,这就没意思了。
在线地图作为矢量地图,在不同的缩放级别,显示的内容是不一样的,缩小地图时细节的丢失,正是我截取屏幕拼接制作上面那张地形图的原因。这张地图是屏幕截图拼接成的,是点阵图,地图显示的内容在缩放时或变大或变小,但一直存在,一直保留真实性,即使缩放到和传统地形图一样大小时,仍然能看出地表是平坦还是崎岖不平,这就是我做这张地图的本意。
大多数人都想知道我们世代生存的这个国家是什么样子的,但是,通常大家接触到的地图并没有让人们实现这个愿望。我拼接的这张地图,能在相当程度上真实还原了中国每个地方的地貌,并且能不失真地查看全局,这就是这张地图的意义所在。批评我不懂比例尺的,我觉得我们的想法并不在一个频道上。
最后,感谢&&的如何根据地理和文化介绍中国的地图?
- WaterOrz 的回答&,“地表粗糙度”正是我想表达的。
编辑于 昨天 12:27&460
条评论&感谢&
&收藏&&&没有帮助&&&
&&&作者保留权利
王泊、Johnboby
feng&等人赞同
安利时间:B站中国历史地图集
http://www.</video/av1588892
A站B站各位大神倾力画图、剪辑,记录从夏朝至21世纪的中国版图变迁,以红色作为官方认可的政权颜色,暗色为当时中国尚未发现的地区和文明,不代表此地区没有人。
左上角为时间,右下角为解说。
个人建议弹幕开到50%透明度,以宽屏或全屏观看。
看这个视频你会发现,你在课堂中,在知乎上,在闲聊扯淡中所知道的那些历史事件、那些历史人物全都串在了一起,或激昂、或悲伤、或浪漫、或可笑……
请选择一个完整的一小时观看此视频,戴上耳机,沉浸到祖国那上千年的岁月记忆中去吧!
发布于 &15
条评论&感谢&
&收藏&&&没有帮助&&&
&&&作者保留权利
凉橙,音乐技术搬砖工
刘奇奇、王家兴、林xin&等人赞同
刚刚zhihu搜索了一下chinaX,发现已经有人做了一个非常好的关于中国历史地理地图的答案了。里面也推荐了chinaXmap。
想研究历史地理,如何更好的应用谷歌地球等地图软件? - 捏捏诚的回答
----------------
本来觉得有点跑题,但是看到大家都在答一些有的没的...
推荐哈佛大学ChinaX课程组做的中国各朝代地图,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疆域各个方面。地图好像用到了Google
Maps的服务,不确定能不能打开。
地址:chinaXmap
从上图可以看到左边有很多地图可以选,基本按照年代排序的,从商周秦汉一直到Republic of China和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图中墨绿色的是“公元73年东亚蛮族势力图”,草绿色的是“公元前82年汉朝疆域图”。
上图是三国时期公元262年魏蜀吴势力范围图。
上图是国民革命军北伐路线图。
超棒的是基本每个图都会给出地图来源(reference),所以基本是可信的。
配合ChinaX公开课食用风味更佳:ChinaX:
China's past, present and
future。超级涨姿势。我记得前面的课程自带中文字幕的。后面的我还没有看(&&#65381;ω&#65381;`)
编辑于 &添加评论&感谢&
&收藏&&&没有帮助&&&
&&&禁止转载
肖一晨,续命师
王一睿、大田点点十、马胤泰&等人赞同
本人原创,游戏之作,请勿当真:
中国各省各城市和美国各州各城市的对应关系:
条评论&感谢&
&收藏&&&没有帮助&&&
&&&作者保留权利
张阳,越努力
七分熟锅贴、雷尧、chong
lion&等人赞同
摄于国家博物馆
========================
第一次看到三维的中国地图,这幅地图挂在国家博物馆的地下一层展厅(古代中国展厅)北厅的一面墙上,沙盘很大,为了拍全幅,站的较远,手机拍的照片不是太清楚,北京的位置是红色的小型的天安门模型,中国的地势面貌形象又直观,高原山脉盆地丘陵平原一眼可见
编辑于 &10
条评论&感谢&
&收藏&&&没有帮助&&&
&&&作者保留权利
田海涛、金太阳、潘恺&等人赞同
回答建议修改:不友善内容
作者修改内容通过后,回答会重新显示。如果一周内未得到有效修改,回答会自动折叠。
谢子闻,内心重于表面
桔子头、郭无心、孙启龙&等人赞同
不要忘记海棠叶
发布于 &添加评论&感谢&
&收藏&&&没有帮助&&&
&&&作者保留权利
小国诸侯,举报练级中
2011年我因为微博上转载的一篇分析政府税收报告的回答认识知乎,那时要浏览还要实名认证的。
看着各种牛逼的头衔和折服人的精妙答案,我深深地感到了自己的苍白,碰上按耐不住要回答的问题,也是各种谨慎,不敢虚言半句。
后来和我一样苍白的人越来越多,这群体居然开始对自己的苍白感到理直气壮起来。
现在的知乎每天都在提醒我两件事:
1、数量民主难以避免外行领导内行
2、基于很多头脑天然地排斥理性,任何知识最终都可能成为他们的宗教。
很多因为易懂而支持偏见答案的,你们绝对有成为医闹的潜质,给你们讲现代医学听不懂,给你们讲阴阳五行倒津津有味,各位现场的大妈,欢迎来到大国医直播间!
欢迎点没有帮助╮(╯_╰)╭
编辑于 03:10&添加评论&感谢&
&收藏&&&没有帮助&&&
&&&作者保留权利
凌念良、秦先生、we
多图预警,网图侵删,仅供娱乐,请勿互撕!
1.老北京眼中的中国地图
2.上海人眼中的中国地图
3.东北人眼中的中国地图
4.河北人眼中的中国地图
5.河南人眼中的中国地图
6.山东人眼中的中国地图
7.山西人眼中的中国地图
8.陕西人眼中的中国地图
9.甘肃人眼中的中国地图
10.内蒙人眼中的中国地图
11.重庆人眼中的中国地图
12.四川人眼中的中国地图
13.湖北人眼中的中国地图
14.湖南人眼中的中国地图
15.江西人眼中的中国地图
16.江苏人眼中的中国地图
17.浙江人眼中的中国地图18.H&建人眼中的中国地图
19.广东人眼中的中国地图
20.广西人眼中的中国地图
21.海南人眼中的中国地图
22.云南人眼中的中国地图
23.香港人眼中的中国地图
24.吃货眼中的中国地图1.0
25.吃货眼中的中国地图2.0
26.驴友眼中的中国地图
27.鸡血党眼中的中国地图
28.药丸党眼中的中国地图
发布于 昨天 20:19&添加评论&感谢&
&收藏&&&没有帮助&&&
&&&禁止转载
张雨,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梦梦爱吃哈密瓜、snowssing、明河在天&赞同
是时候祭出我的杀手锏了。图片来自&&布老师,我是你的粉丝呀,图侵删
大图多图预警
传说中的夏商周,他是长这样滴。
那个时候,虽然我们已经算是大国了,但主要地区还是在黄河流域那一片片。。。
到后面春秋战国,不行呀,领土得扩张呀,抢酒抢钱抢女人呀。
于是我们伟大的始皇帝完成了大一统,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南战百越,北击匈奴。进一步扩大地盘!那时候我们已经有了东北的一小片了!
到了汉朝,天下一统!汉武大帝英明神武,帝国双壁开疆拓土,我们首次将新疆纳入版图!同时水陆并进,将朝鲜踩在了脚下!向南,长长一条,那是越南省的同胞正在向我们微笑!
到了东汉,经过王朝更替,班家虎父无犬子,都护不灭长史不消!我们还是牢牢将新疆以及越南广大土地握在手里!
三国时期,我们忙于内战,并没有对外扩张,文人武将你番唱罢我登场!你看到的热闹的《三国演义》,其实他们稳固的领土是这样滴!{是不是还挺对称的。。。}
后来同归于晋,国力日减,举国吸毒,朝纲沦丧。你知道的那个万人唾骂的西晋,实际上他的样子是这样滴
真想朝它竖个中指啊。。。
后面五胡乱华,衣冠南渡,天下大乱,北方民不聊生。最后北魏一统北方,南方也经过了稳定的政权更替,稳定的南北朝终于形成,他们是长这样子滴。
他俩还真是势均力敌,好对称。。。。
到了后来,一个姓杨名坚的男人站了出来,用高超的手腕,强大的能力,顺应时代的要求,结束了几百年的分裂状态,统一了中国,他的儿子更是个奇葩,到处搞侵略,军舰开到人家家门口炫耀,终于形成了隋朝稳定的地图,他是长这样滴
对了,这位后世诟为暴君的汉子最喜欢说的话就是:“你们这群乡村野人、跳梁小丑,也敢称作天子?哥灭了你!”估计此人应该是史上最早的皇汉了吧。。。
到了辉煌的唐朝,前期简直碉堡,一路向西,席卷万里,不仅重新把新疆抢了回来,而且首次跑到拜访游牧民族的地盘上转了一圈。那个时候一说我是大唐来的,大家都是“哇!”崇拜的眼神。
到了中后期,北方丢了,西域也是抢来抢去的,那时候我唐真是为了西域费尽了心思。于是就变成这样的了
再到后面,西域也丢了。。。。
最后碎成渣渣了,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聊以自慰吧。
再后来,五代十国,一位姓赵的军人脱颖而出,先南后背,最后打下了个圆滚滚的大宋。
他总配姓赵吧?
忘了,最后还有陇右都护府那勃起的一条。。。
可惜,后面来了几位煞神,我宋被轮着虐,尤其是那位打遍天下无敌手的一代天骄,带着他的儿子,孙子,人挡杀人佛挡杀佛,我可怜的宋,就被虐成渣渣了。。。
忽必烈建元,那个时候领土真是超级大,屏幕都装不下。
可是元再大,总觉得憋屈呀,汉人活的窝囊呀,这个时候,一个乞丐跳了出来。
他的儿子更厉害,见谁打谁,把领土从南到北不停地扩张。
明朝的地图真的好好看,火凤凰一样。
到后面,明朝也不行了,虽然号称日月重开大宋天,可是像大宋一样可不是什么好事,奇葩的皇帝 乱臣贼子
农民起义,最后齐心合力,就被清朝灭了,清朝说,我的领土史上最大,啥还有元朝?蛮夷不算!
秋海棠,还是挺美的。
后面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
内蒙丢了,西北丢了,外东北丢了,藏南丢了,好多好多都丢了。。。估计再也回不来了。。。。
大家跟我一起唱,“大公鸡真美丽,红红冠子花外衣。”
发布于 00:25&添加评论&感谢&
&收藏&&&没有帮助&&&
&&&作者保留权利
王豪,weibo:
Raina Zhang&赞同
去问问隔壁韩国,它会告诉你一切。
发布于 &添加评论&感谢&
&收藏&&&没有帮助&&&
&&&作者保留权利
影落寒潭,你是风儿我是沙。
问的挺宽的。地理和文化?莫非是人文地理范畴下理解我国地理情况?
发布于 &添加评论&感谢&
&收藏&&&没有帮助&&&
&&&作者保留权利
良皿、鼓瑟被遺棄、大红宝&等人赞同
看到楼上有人安利B站中国历史地图的视频,好生激动!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看地图能看得这么热血沸腾这么燃!不由得想再次推荐让更多的人注意到。
我相信完整看下来后,内里涵盖的历史人物事件会让人有不一样的感觉。
而中华儿女们,我相信视频结尾处的这句话一定能激发你心中那股热忱的爱国情感
愿我有生之年,得见您君临天下!
发布于 &10
条评论&感谢&
&收藏&&&没有帮助&&&
&&&作者保留权利
3&个回答被折叠&(为什么?)
白泽,工程师修改话题经验
2841&人关注该问题
最近活动于&&&&查看问题日志
被浏览&8137&次,相关话题关注者&433803&人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越努力越幸运图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