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交叉韧带重建术5个月了,该怎么锻炼

3&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术后两个月
手术方法及费用问题
前交叉韧带手术方法我不太了解具体有多少种,我自己做的就是用两颗可吸收钉固定韧带,术后不用取钉,更没有什么钢板。我问过医生我做的是双束的还是单束,医生说他会根据我的情况在手术时决定,根据术后所用费用,我做的应该是单束的。我在北医三院手术花费一共1.8万元。
术后两个月康复计划
前交叉韧带术后康复其实从术后第二天就开始了,最开始做的是踝泵、蹦腿等一些简单动作,然后一点点开始肌力练习和角度练习。
很多朋友认为角度练习很重要,因为刚手术后腿不能打弯,大家都怕以后伤腿弯曲不能和好腿一样,可以告诉大家,大可不必紧张。十个人中能出现粘连的几率连一个人都不到,只要大家按照康复计划天天练习角度,角度就会慢慢增长。而肌肉力量的练习在前交叉韧带的康复中的重要性远远大过角度练习,有时手术的效果不仅仅在手术水平上,更在自己肌肉力量的恢复上。有好的肌肉力量才会使韧带更稳定,受到更好的保护。
术后前两个月的康复计划如下,这是北医三院的康复计划,大家可以参考,我觉得个体差别不是很大,有普遍使用意义。(点击图片看清晰大图)
术后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腿的放法
刚刚手术后要注意的问题基本就是腿要放在枕头上,脚尖向正上方,不能歪向一边。膝关节下方空出,不得将腿垫成微弯姿势。这点单独提出来,是看到一些病友做的不正确,刚手术后的韧带是很脆弱的,所以要注意。
手术前医院会让大家买一个支具,完全自费,不能报销,一个支具850元,价格很贵,估计那东西的成本不会到85块,不过没办法必须要用。
医生对支具佩带的说法是:1个月内白天晚上都要带,1个月后晚上不用带,白天佩带2-3个月。也就是说起码要带2个月支具。
很多朋友觉得支具带着没什么必要,我觉得这很不对。支具是为了控制腿的正确姿势的,晚上睡觉带着确实很难受,不过在睡觉时,腿(尤其是小腿)很容易向两侧歪斜,这样牵拉着未完全固定住的韧带,很容易使韧带松弛。白天出去走路的时候更会因为用力不均匀而使大腿小腿两骨受到不同方向拉扯,佩带支具则有效防止腿的不规则运动。
没拍我自己的支具,在网上找了个图,基本就是这样,是可以在0-110度之间调节的。
北医三院卖的支具叫世纪俊杰牌的,由北京世纪俊杰医疗器械科技有限公司生产。
3 脱拐的问题
很多朋友急着脱拐,也许是因为带着拐很难看?我觉得这很不明智,在韧带不怎么结实,肌肉力量不怎么强的时候,实在不该急着脱拐。
脱拐不是时间问题,不是说四周或者六周就该脱拐,脱拐的标准是患腿能够独立稳定站立一分钟,达到这个标准就可慢慢脱拐开始恢复走路。
所以希望朋友们别逞强,有力量了再脱拐。
4、主动弯曲
有的朋友总提主动弯曲,当时我问过康复医生,其实根本不用分什么主动弯曲和被动弯曲,刚开始腿没什么力量,都是靠被动动力弯曲的,等到肌肉力量恢复的不错了,自然就能主动弯曲到一定角度,如果肌肉力量和好腿一样,就能主动弯曲到和好腿一样弯曲的角度。举例说,站直了后勾腿,如果患腿和好腿勾的一样高,说明大腿后面肌肉恢复的不错力量挺好的。所以没必要专门强调主动弯曲,好好练力量就是了。
5 过伸练习
过伸练习是角度练习里很关键的一个,也很容易被遗忘。
我当时一个病友觉得手术后好象韧带有一点点松,练过伸很轻松,所以他就没怎么练,我觉得我当时韧带比较紧,所以在后来不练弯曲的时候还一直练过伸。好好练过伸,以免腿短一截。
6、千万别摔伤
术后两个月内,一定小心千万别摔倒!如果摔倒了,赶紧去医院检查!
还是强调那一点,角度练习重要,但是肌肉力量练习更重要!
在角度达到120度以后,粘连的可能已经没有了,我就没再练过角度,后来渐渐就恢复和好腿一样了,深蹲什么的都没有问题了,脚后跟也能靠在屁股上了。
北医三院的康复计划比我自己的提前,主要是当时我对自己不够狠!不过也同样恢复的挺好的。
角度练习必然最痛苦,当时练的一头一头的汗,后来我就边玩跑跑卡丁车边练习,分散注意力。角度练习一天练两次,每次练完后马上敷上冰袋让关节冷却,我也从来没有肿过,后来去复查的时候医生也没说我膝盖有积水,这点还好。
康复是个漫长的过程,刚开始很痛苦,总觉得自己无法和别人一样弯腿,不过后来弯腿没问题了,力量又是问题,因为肌肉力量不足很容易再受伤,运动也不敢做。大家努力练就是了。上班后可能时间没那么多了,不过为了以后能继续运动,坚持吧!
要告诫大家的是千万别逞强,腿是自己的,慢慢恢复没什么不好,比谁都快也没有什么意义,好好恢复角度恢复力量才是真的,急着弯到多少度急着脱拐最后只能给自己带来各种问题,弯曲慢的和没脱拐的也不用慌,反正咱早晚都会和好腿一样弯曲,都会继续跑跳。
腿的问题是冷暖自知的事,自己觉得好就做,觉得不舒服就别做,角度练习按医生说的做,每天两次每次15-20分钟,肌肉力量每天练到感觉发酸就挺好了,别过量。如果太难受了或者肿了,那一定要停止练习,等到消肿后再继续练。
我在北京做的手术,出院后就坐火车回了大连,所以没有一个月复查一次,半年后去复查,医生做的基本就是两项--KT2000和一个肌力测试。KT2000前面已经提到过,是测韧带的稳定性。那个肌力测试仪器,我看过电视,和国家女足测试用的是一样的,先测好腿,再测伤腿,比较伤腿力量的恢复。
费用:KT2000,50元。肌力测试,200元。
----------------------------------------------------------------------------------
欠了好久的康复心得,五一终于有点时间,赶紧补上。各位病友好好加油,没手术的放心手术,刚手术的好好锻炼,手术已久的好好运动!
帮助更多的人,让我们的关节更灵活稳定吧~~
★★安静同学--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康复心得系列★★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副主任医师
本站已经通过实名认证,所有内容由张道俭大夫本人发表
当前位置:
& 大夫个人网站
& 文章详情
术后康复锻炼指导——前交叉韧带重建
ACL重建术后康复锻炼指导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骨科 张道俭&分三阶段训练&第一阶段的康复强调膝关节活动范围,术后6周内:&一、术后2周内1. 锻炼股四头肌,等长收缩,可行持续被动运动 (CPM) 训练2. 术后3天开始膝关节屈伸活动,不超过90度3. 要求尽量伸直、过伸膝关节训练,持续伸直位戴支具。4. 可拄拐下地行走,患肢不负重。&二、术后3~4周1. 继续股四头肌功能锻炼,屈膝肌力锻炼2. 膝关节活动范围0~120度,恢复过伸功能3. 下地行走佩戴支具,患肢不负重。支具调整到60度&三、术后5~6周1. 继续股四头肌功能锻炼,屈膝肌力锻炼2. 膝关节活动范围达到正常3. 下地行走佩戴支具,患肢不负重。&第二阶段的康复是结合力量的训练,术后7周~3月1.可使用弹力绳增加力量训练2.术后7~8周时增加爬楼梯、下蹲等训练。3.在2~3个月时,加强负重的训练,加强下肢肌力锻炼4.佩戴支具进行正常行走或日常生活训练&第三阶段的康复是增加特殊的体育锻炼。术后3-12月1.术后3个月时允许跑步。2.术后4~ 5个月时,开始旋转和扭转的活动。&术后6~12月1. 可参加非对抗性体育活动2. 在肌力恢复之前,避免膝关节过度旋转的活动。
与医生电话交流
网上免费问医生
看更多新文章>>
1.扫码下载好大夫App
2.在知识中添加您关注的疾病
3.添加成功后,最新的医生文章,每天推送给您。
发表于: 00:46
张道俭大夫的信息
张道俭大夫电话咨询
张道俭大夫已经开通电话咨询服务直接与大夫本人通话,方便!快捷!
网上咨询张道俭大夫
在此简单描述病情,向张道俭大夫提问
张道俭的咨询范围:
(1、网上不接受脊柱患者和手外科患者的咨询
2、小儿骨科(<16岁)的患者不接受咨询)。1、股骨头坏死;骨关节病;膝关节运动损伤;肩袖损伤;骨折、脱位等创伤性疾病。
2、膝、髋、踝、肘、肩关节置换手术;关节镜微创手术;骨创伤手术。
张道俭主治疾病知识介绍
骨科好评科室
骨科分类问答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训练计划_好大夫在线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训练计划
全网发布: 21:17:15
发表者:阮文礼
(访问人次:4345)
前言及注意事项本计划所提供的方法及数据均按照一般常规情况制定,具体执行中需视自身条件及手术情况不同,在医生指导下完成。功能练习中存在的疼痛,是不可避免的。如疼痛在练习停止半小时内可消退至原水平,则不会对组织造成损伤,应予以耐受。&&&&肌力练习应集中练习至肌肉有酸胀疲劳感,充分休息后再进行下一组。练习次数、时间、负荷视自身情况而定,且应同时练习健&侧。肌力的提高是关节稳定的关键因素,必须认真练习。&&&&除手术肢体制动保护外,其余身体部位(如上肢、腰腹、健侧腿等)应尽可能多地练习,以确保身体素质,提高整体循环代谢水平,促进手术局部的恢复。&早期关节活动度(屈、伸)练习,每日只进行一次,力求角度有所改善即可,避免反复屈伸,多次练习。如屈曲角度长时间(&2&周)无进展,则有可能,故应高度重视,坚持完成练习。&活动度练习后即刻给予冰敷15—20分钟。如平时感到关节肿、痛、发热明显,可再冰敷,每日2-3次。&关节的肿胀会伴随整个练习过程,肿胀不随角度练习及活动量增加而增加即属正常现象,直至角度及肌力基本恢复正常肿胀才会逐渐消退。肿胀的突然增加应调整练习,减少活动量,严重时应及时复诊。&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训练计划大连市骨科医院 阮文礼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训练计划&&&&&&&谨告患者,交叉韧带重建后,并不意味着膝关节功能就能恢复,只标志着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开始,没有严格的康复训练,韧带重建的效果就难以体现,请严格按照本计划进行训练,不要任意减少训练,以免影响功能恢复,但是也不要超过训练进程,以免造成。请务必于每个康复阶段结束后复查.&&&&&&&&&&&&&&&&&&&&&&&&&&&&&&术后第1-2周康复训练计划训练项目训练方案训练时间(min)每日训练次数(次)1.支具制动&& 及负重在休息时必须锁定于完全伸直位;在支具完全伸直位保护下,撑双拐可根据耐受情况行部分直至完全负重2.肌力训练股四头肌等长收缩152腘绳肌等长收缩1523.活动度训练推动髌骨1524.活动度第二周起被动屈膝151术后第3~4周康复训练计划训练项目训练方案训练时间(min)每日训练次数(次)1.支具制动&& 及负重在休息时必须锁定于完全伸直位;在支具完全伸直位保护下,扶拐行部分负重2.肌力训练直腿抬高152腘绳肌抗阻收缩1523.活动度训练被动活动(0°-90°)152推动髌骨152&&术后第5~8周康复训练计划训练项目训练方案训练时间(min)每日训练次数(次)1.支具制动&& 及负重在休息时必须锁定于完全伸直位;用支具在完全伸直保护下,行部分负重2.肌力训练带支具直腿抬高1523.活动度训练被动活动(0°~90°)1524.本体感受器训练固定自行车152&&&&&&术后第9~12周康复训练计划训练项目训练方案时间(min)每日训练次数(次)1.支具制动&&去除支具,但是行走时避免膝关节过伸2.肌力训练直腿抬高1523.本体感受器训,练固定自行车152软垫上慢跑1524.活动度训练被动活动(0°-120°)1525.肌肉灵活性训练侧向踏台阶152&术后第13周~6个月康复训练计划训练项目训练方案时间(min)每日训练次数(次)1.肌力训练0°~45°半蹲训练1522.本体感受器训练平衡板或软垫1523.灵活性训练向前匀速行走152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注意事项ACL术后康复的注意事项ACL重建术后患者都会收到一份《ACL重建术后康复方案》,上面详细列举了术后各个时间段的康复内容。事实上,即便有这个康复计划,患者朋友还是会遇到很多问题和困扰。在门诊复查和术后患者电话咨询中,我发现了不少问题,现将此类问题做一总结并提出注意事项,以供参考。①术后常见症状⑴后方疼痛现在ACL重建的主流技术是用自体腘绳肌腱。术后的这种疼痛一般为取腱时取腱器造成皮下组织、深筋膜等损伤引起,表现为大腿后方或者膝关节后方疼痛。此类疼痛一般持续至术后1周左右,也有患者根本就没有此类疼痛。有时会有少量出血渗至皮下也会有刺激从而产生疼痛。患者可以自己观察,若看到大腿后方或者膝关节后方的皮下有淤血,轻度压痛,没有明显肿胀,就是正常现象。⑵体温升高术后体温轻度升高,在38℃以内,持续不过4天,一般为术后吸收热,属正常情况。如果体温超过38℃或体温尽管在37.5℃左右但持续时间大于4天,要警惕术后或呼吸道等,需尽快就医。⑶关节肿胀ACL重建术后膝关节一般都会有肿胀,因软骨等损伤的程度不同,肿胀的程度也不一样。较轻的患者在术后4-6周肿胀就会好转,一般在术后3个月内可以消肿,如果软骨损伤较重,术后6-8个月膝关节肿胀的患者也有。一般建议3个月以上膝关节没有消肿的患者要及时就医。膝关节肿胀一般为积液引起,若感觉膝关节肿胀很明显、张力很大(有时会伴有体温升高),应看门诊,由手术医生根据情况决定是否要穿刺抽液及加压包扎等。3个月以内的轻度肿胀,若正在进行膝关节屈膝等角度康复,可加强冰敷(详见后述)。若膝关节活动度已经恢复,可以外用关节洗药、口服扶他林等进行消炎,同时加强膝关节肌力练习(详见后述)。⑷内踝淤血重建ACL取腱处或者骨道口会有少量出血,出血量若在20-30ml以上则不能在其附近吸收。不能吸收的出血会沿着皮下与深筋膜之间的间隙向下流之内踝处停留,慢慢渗出,在皮下形成青紫等淤血的表现,按之有轻度疼痛。这种现象一般在术后7-10天出现,持续3-4周。有时淤血也会在胫骨前方或者表现为胫骨前方的肿胀等,可局部热敷、加强踝泵练习,促进其吸收。⑸皮肤麻木这种麻木的特殊区域是取腱切口的前下外侧或者小腿内侧,其它区域麻木需就医。此类皮肤麻木的原因为取腘绳肌腱时隐神经损伤,有临床研究认为取腱时用斜切口可以减少隐神经的损伤,但仍不能有效避免。这种麻木不会对患者的生活造成影响,但是会引起轻度不适或恐慌。大部分麻木感在术后3个月-6个月恢复,恢复初期可有局部皮肤的虫咬感或者发痒的感觉,不必担心;有的要延续到术后1年左右才可恢复。⑹行走不利所谓行走不利即是行走时有“瘸”的现象。一般多见于术后膝关节伸直受限,术后早期有些患者往往注重于屈膝练习,伸直往往差3-5°,这样患者在行走时患膝会“拖后腿”,造成瘸的现象。这种情况应该到门诊找手术医生,由医生除外其它导致膝关节伸直受限的原因后及时加强伸直练习,不能耽误。还有两种情况:一是患膝关节周围肌肉萎缩,解决方法是加强力量练习。二是合并软骨修复、半月板缝合等手术,负重行走较一般重建手术延后,解决方法是适当增加行走时间,找双下肢平衡的感觉。行走不利的另外一个常见现象是膝关节屈伸时灵活度不够,这种情形一般在术后2个月左右膝关节活动度完全恢复后表现尤其明显,与患者此时的期望值较高有关。正常的灵活度不够一般在活动后会有好转,术后5个月左右时,膝关节的灵活度一般会完全恢复正常。②康复时的常见问题及注意事项⑴支具佩带第一个月24小时佩带,第二个月晚上睡觉时可拆下,第三个月出门行走时需佩带。有些膝关节肌肉力量较好的患者,应由医生决定是否提前结束夹板的使用。夹板的主要作用是维持膝关节的稳定,保护重建韧带,避免使其受到过度牵拉;当然,保护过度了,膝关节肌肉就会萎缩,这两者之间的权衡须与医生商讨。佩带支具的常见问题是“下坠”。解决的经验来自患者:用一折叠毛巾包绕内踝上方一周,然后将最下方的尼龙搭扣在毛巾上裹紧,依次从下往上系紧尼龙搭扣。⑵屈膝练习屈膝时会产生疼痛,因人而异。严格按照康复程序练习的患者,一般不会有问题。同时行半月板缝合、内侧副韧带等膝关节其它稳定结构修复手术的患者,屈膝会有一些困难,疼痛的程度稍重,要有毅力。需要注意的是,屈膝练习时,从伸直到既定屈膝角度不要太快,一般进行时间为10-20分钟,到了既定角度,要停留10分钟,停留时即可开始冰敷。伸直后,可用手揉捏膝关节上、内、外肌肉,感知其僵硬程度并与对侧做对比,若有僵硬,可自行按摩使之放松。屈膝练习最重要的就是放松,有的患者放松很好,屈膝就会很顺利,屈膝时疼痛轻微,屈膝完毕疼痛即止。有的患者比较紧张,主要是怕痛,屈膝就会有困难。后一类患者如果较长时间都不能学会放松,导致屈膝进程过缓,主要表现为每次屈膝时都会“很痛”,屈膝之后膝关节的疼痛时间大于5分钟,需及时求助手术医生。前一类患者也不要操之过急,屈膝进程太快,尤其是术后6周左右时,易使重建韧带发生松弛。需要注意的是,术后6周时,部分患者自我感觉很好,能够戴着支具或者不佩戴支具进行慢跑或快跑等,很是危险。⑶学会冰敷冰敷与屈膝进程密切相关。屈膝时及屈膝后均要冰敷。准备冰袋:超市购物的大塑料袋,内装水600ml-800ml,置入冰块,冰块与水的比例约1:1,上述冰水混合物的量可根据膝关节大小自行调整。扎紧袋口,尽量排除口袋内空气,这样冰袋容易贴服。冰敷部位:膝关节前方、内外侧。屈膝练习时疼痛的部位一定要纳入冰敷。注意事项:冰袋与皮肤之间用一毛巾相隔;术后不久的患者,伤口有敷料覆盖,冰敷时须将敷料拆除一部分,保留2-3层纱布(代替前述“毛巾”)即可,纱布与冰袋之间可放置一层保鲜膜防水;每次冰敷持续20分钟左右,头次冰敷可能要持续25-30分钟,这样会感觉到整个关节内部都“凉透”;皮肤冰痛持续5分钟要停止冰敷,防止;两次冰敷间隔40-60分钟,一次屈膝练习后冰敷3-6次;根据次日膝关节肿胀的程度调整冰敷的次数,逐渐掌握适应自己的冰敷次数,屈膝练习期间以膝关节轻度肿胀(可在复查时让医生协助判断)或者不肿为宜。⑷关节内响膝关节活动度练习顺利后期,开始正常行走了。有一些患者会发现膝关节内会有响声,有些响声较小,只能感觉到,有一些患者响声较大,为明确的弹响。响声的原因很多,半月板切除、脂肪垫区瘢痕化、肌肉萎缩都是ACL重建术后常见的弹响原因。这些,通过肌肉力量练习及关节活动适应性训练都可以纠正,大部分患者发现弹响的时间为术后1个月左右,术后6个月左右就可渐趋消失。需要说明的是,髌股关节软骨损伤等是导致膝关节弹响的病理性临床症状。这在手术记录当中可以查阅,此类患者一般会伴有膝前区的疼痛、酸胀等不适,上下楼尤其明显。有这些临床表现的患者须经常与医生沟通,及时获得征对髌骨软化症的治疗措施。⑸肌肉挛缩术后6周左右,少数患者在作主动屈膝时会闻及大腿后方的响声,随之发现该部位“包块”或者“凹陷”。此为半腱肌的肌腱被取后,肌肉主动收缩时缺乏远端肌腱对抗,半腱肌本身与周围肌肉等结构粘连不够牢靠或者肌肉本身相对强壮导致。作者本人在今年发现一例。我所医生调查显示此类情况发生率较低,此前有记忆的大概2-3例,但不排除有问题未就诊者。查阅文献见一篇报道,23例患者中有2例发生半腱肌挛缩,其余半腱肌腱可再生,术后的屈膝肌力有差异,但术后膝关节运动功能无显著差异。发生此类问题后,建议患者首先找医生门诊检查明确诊断以便消除心理恐惧,同时获得及时有效的应对措施。
发表于: 21:17:15
阮文礼大夫的信息
擅长膝、髋、肩、肘关节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熟练掌握膝关节、肩关节、髋关节关节镜的微...
阮文礼,男,主任医师。1996年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医疗系。先后到北京301解放军总医院、...
阮文礼的咨询范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前交叉韧带重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