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4=给8个10一根小棒图片和4个1一根小棒图片怎么圈

第六单元11~20各数的认识和加减教案(共4课时)-12999学习资源网(手机版)
第六单元11~20各数的认识和加减教案(共4课时)
2014年小学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11~20各数的认识和加减》教案(共4课时)
第一课时:11~20各数的认识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4~85页,练习十四1、2两题
教学目标: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数出数量在11~20之间的物体个数,知道这些数是由一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
教学重、难点:知道11~20各数的组成
教具、学具准备:直尺,20根小棒
教学方法:情境演示、启发式教学法、&实践操作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0~10,导入新课
&师:小朋友,前面我们学习了0~10,会数吗?请小朋友们从小到大数一数,从大到小数一数。生按要求数数。
师:你还知道比10大的数吗?(生举例)你们真了不起,还知道这么多比10大的数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11~20。(板书课题:认识11-20)
二、新授:
(一)、教学数数:
1、师:(出示主题图)从这幅图上你看到了些什么?
2、出示直尺,开火车读数。
3、P76第5题。下面我们来做一个连线画图的游戏,请你从1到20,按顺序把点连起来。比一比谁连得又快又好。
展示连好的作品,全班一起按顺序读,检查。是什么呀?
(二)、数的组成:
&师:大家都有小棒,和老师一起边数边摆10根小棒。(师摆在黑板上)
1、教学计数单位“一”。
一根小棒表示1个“一”,两根小棒表示2个“一”,那么,三根小棒呢?师继续出示4.5.6……
2、教学计数单位“十”。
请你数出10根小棒捆成一捆,10个“一”就组成一个“十”。
3、摆一摆、说一说
师:11是由1个“十”和1个“一”组成的,师示范出示小棒。
&&&那么13呢?请你用小棒摆一摆。一生演示。
师:那20又该怎么摆呢?(学生有可能说一捆和10根,先肯定,再和摆两捆的方法进行比较)(板书:(&&)个十是20,20里有(&&)个十)
反馈:学生提问,学生答。
(三)巩固拓展
1、P76&第2题。请你用小棒摆一摆。反馈时一边摆,一边说。
2、P76&1题&先不数,估一估一共有几只?(板书学生估计的数)数后一起评价学生的估计。怎样能很快知道有几只蜜蜂呢?(演示把10个只蜜蜂圈起来)再数出有多少只蜻蜓。
3、口述各数的组成。开火车练习。
二、应用:
今天我们认识了11~20这些数,你在生活中见过这些数吗?谁来举例。
三、小结:你今天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11―20各数的读、写法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4-75页,练习十七3、4
教学目标:使学生能够正确地、迅速地读、写11~20各数。
教学重点:正确的书写11~20各数。
教学方法:情境演示、启发式教学法、&实践操作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今天我们继续来认识11―20各数。
说说11-20各数的组成。
一、新课教学:&
1、教学数的读法。
&&&出示12,你们知道怎么读吗?为什么读十二呢?你能用小棒摆一摆吗?利用小棒进行操作,让学生边操作边说数。左边的10根相成一捆,在右边一根一根地添加小棒,每添一根小棒让学生说出一共是十几,并且说出这个数里有几个十和几个一。在学生理解数的组成的基础上教学数的读法。例如12,因为有1个十和2个一,所以读作“十二”。
&P74做一做3题
2、教学数位表。
(1)、每个计数器的上边都有一些小棒:左边有三捆小棒,是10根,就是一个十,对着十位,用1个珠子表示;右边有几根小棒,是几个一,对着个位,用几个珠子表示,合起来就是十几。因此,对着十位写1,表示有一个十,对着个位写几,表示有几个一。
(2)、在计数器上表示出11,让学生观察11的个位和十位上的“1”有什么不同?
3、教学数的写法。
(1)、出示1捆和4根小棒,并提问:这是多少根小棒?有几个十?几个一?随着学生的回答,教师可以把1捆小棒放在计数器十位的上面,把2根小棒放在个位的上面。再边提问边板书,有1个十,就在十位上写l,有4个一,就在个位上写4。最后,再着重说明:十位上是1就表示1个十,个位上是4,就表示4个一。
(2)、&师说一个20以内的数,请一名学生用数字卡片在数位表里摆出来,其他学生可以在自己的座位上摆。
(3)、师范写,生在本子上练习写字。(写数时要求学生写得整齐匀称,每两个数之间要适当空开一些,不要连在一起。写20时,要强调0不能丢。)
三、巩固练习:
1、P75做一做1题.师拨计数器上的珠子,生在作业本上写数。
2、P75做一做第2题、3题。
五、小结: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8页,练习十八
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够熟练地口算10加几和相应的?法。
&&&&&&&&&&2.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能力以及数感。
&&&&&&&&&&3.&使学生知道加、减法中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重点:使学生能够熟练地口算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教学方法:情境演示、启发式教学法、&实践操作法。
一、复习引入:
1、教师读数,学生写数,请一板演:&
2、计数器的认识:
十位上拨下1颗,表示多少?再在个位上拨下3表示多少,这个数是多少?3&&十位上是2颗珠子,这个数是多少?&
下载地址:【图文】有余数的除法、余数和除数的关系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有余数的除法、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上传于||暂无简介
大小:2.74M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您当前的位置:&&&&&正文
“认识整十数”教学案例与反思
让认数过程充满情趣和智慧
----“认识整十数”教学案例与反思
&&&&&&&&&&&&&&&&&&&&&&&& &
教材背景分析:
学生在上册已经学会从1数到20,并且知道把10根小棒捆成1捆表示1个十,2个十是20。在此基础上认识100以内的整十数,教材共安排了两个例题。本案例旨在于计数单位“十”的深化和计数单位“百”的建立,要帮助学生建立起数整十数的表象,看到几捆小棒就知道是几十根,听到几十根就能摆出几捆小棒,通过动手摆,动口说,使学生能正确地点物数数。正确读、写整十数和一百。让学生掌握100以内整十数和一百的写法及“个位”、“十位”、“百位”三个数位的排列顺序。&&&&&&&&&&&&&&&&&&&&&&&&&&&&&&&&&&&
教学目标:&&& &&&&&& && &&& &&&&&& &&&&&&&&&&&&&&&&&&&&
1、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实践活动,亲身经历数数的过程,体会数的产生和发展。
2、会正确地一十一十地数出数量在10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读、写整十数和一百。认识计数单位“百”,了解10个十是一百,知道个位,十位和百位以及这三个数
3、在教师的组织下,能运用认识的数表达描述、交流现实生活中的事物。
4、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周围事物,体验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让学生亲身经历十个十个地数数的过程,建立十个十是一百的概念 。
教学难点:
“百”的概念的建立和“个位”、“十位”、“百位”三个数位的顺序的掌握。
教学准备:
教具:课件、计数器、两捆小棒。
学具:准备10捆小棒、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认识整十数和一百
谈话:上学期我们认识了一位朋友---小棒。曾经通过数小棒学习认数,这节课我们继续用数小棒、拨计数器的办法认识更大的数。
2、复习十和二十
谈话:请小朋友一根一根地数出10根小棒。
数完后,提问:数完10根小棒后可以怎样呢?(数完10根小棒可以捆成一捆)那么一捆小棒是多少根?它表示一个什么?
再摆一捆小棒,提问:现在一共有多少捆小棒?是多少根?
3、认识整十数
出示3捆小棒,提问:你知道这是多少根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出示6捆小棒,提问:你知道这是多少根吗?你是怎么知道的?谈话:每捆小棒是10根,3捆是30根,6捆是60根,4捆呢?8捆呢?现在我要你们拿出50根小棒,你们怎么拿?谁能十根十根地数给大家看?请每个小组的同学一共拿出10捆小棒,十根十根地数,看看一共有多少根。
学生分小组活动。
同桌一组,先在小组里数一数,数完后,提问:10捆小棒一共有多少根?你是怎么知道的?我们一起十根十根地数一数(十、二十、三十、四十……九十、一百)
组织学生交流:我们知道1捆表示一个十,10捆表示10个十,那么10个十是多少呢?(贴出:10个十是一百)教师把10捆小棒捆成一大捆。提问:这一大捆表示多少?一百里面有几个十呢?
4、小结揭示课题
刚才我们认识的这些像10、20、30、50、60这样的数,都可以叫做整十数,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内容就是认识整十数(出示课题:认识整十数)。齐读课题。
&&评:通过捆小棒,激起学生的学习动机,学生亲身经历捆小棒的过程,感知整十数,让所有的学生都获得了成功的经验,人人参与数学学习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切实掌握了整十数。
二、 练一练。
1、“想想做做”第1题。
让学生数一数每串珠子有几颗,有几串,想想一共有多少颗,再
指名回答。
2、“想想做做”第2题
让学生看清图中的一条木块是几个小木块,然后独自填写。填好后,组织学生交流。
3、“想想做做”第3题。
先让学生猜,再按要求圈、数,后交流,并让学生说说为什么十个十个的圈?。
4、快速反应。老师举出“4捆”、“7捆”、“1大捆”让学生说数,反之老师说数让学生举出小棒。
评:练习三题,层层递进。老师扶着学生走。教给学生数数的方法让学生学着老师的样去数,为以后数数打下了基础。一年级孩子比较小,有很多是需要去模仿才能学会的本领,老师就应该领着学生走,学生才会跑。
三、读写整十数和一百
(一)、认识数位和数位顺序
介绍计数器:上学期,我们曾经见到过一位朋友,(出示计数器)还记得它叫什么吗?它可以帮助我们学到很多知识。
引导观察:在计数器上有些什么呢?计数器上的数位我们已经认识了两个,这两个数位,从右边起是怎样排列的呢?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什么位?十位在第几位?十位的左边应该是什么位?你是怎样想的?
同桌讨论后,指名说一说。
揭示: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学生齐读。
(二)、读、写整十数和一百
介绍算珠表示数的规则:(教师边拨珠边说)我们已经知道个位上拨一个珠子表示1个一,十位上拨一个珠子表示多少呢?百位上拨一个珠子又表示多少呢?
提问:小朋友已经认识了计数器,那么如果在计数器的十位上拨上4个珠子,表示4个什么?4个十是多少?四十怎样写?如果在十位上拨8个珠子,表示8个什么?是多少?怎样写?
小结:几个十就是几十,只要在十位上写几,个位上一个珠子也没有,就在个位上写0。
提问:在计数器百位上拨一个珠子,表示1个什么?是多少呢?那么一百怎么写呢?
小结:一个百就在百位上写1,十位和个位一个珠子也没有,就在十位和个位上分别写0。
&评:在本环节中,教师鼓励学生自己写40、80、100,并让学生自己说说四十怎么写,八十怎么写,一百怎么写。在此基础上,师生共同归纳总结读法和写法。整个过程中,学生在参与活动的同时,始终沉浸在探索的乐趣中,既培养了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又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增长了智慧。
四、巩固练习
1、“想想做做”第4题。
出示第一张图,组织学生讨论:图中哪一位上拨了几颗珠子?为什么这样拨?出示后面3张图,让学生独立画一画。画完后,组织学
生讨论:你是怎样画的?为什么这样画?
2、老师拨珠,学生边读边写数:十位分别拨上“3颗”、“5颗”、“9颗”,百位拨上“1颗”。教师巡视如果发现十位或个位漏写0的要让全班学生判断对错,并强化训练。
3、“想想做做”的5题。
独立填写后,一人报答案,集体订正。
4、“想想做做”第6题。
先让学生各自在方框里填数,填好后,指名读一读。再讨论:两条直线上的数有什么不同,有什么相近的地方?80是接近100,还是接近30?你是怎样想的?讨论后在班内交流。
评:练习紧密联系生活,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应用知识,体会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
全课总结:
提问:这节课你学会了哪些知识?你认识了哪些数?
小结:今天我们已经认识了整十数(指黑板)和一百,学会了如
何读、如何写,还知道了10个十是一百,认识了个位、十位、百位,知道了它们的顺序排列。请同学们回家后找一找,有哪些东西是十个十个的包装的,人们在数什么东西时喜欢十个十个的数。下节课再来比一比,谁找的多。
评:日常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具有很强的形象性和启发性,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学习数学,会引起他们极大的兴趣,并产生共鸣。感受到我们周围的世界是一个充满数学的世界,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学到数学知识。从而更加热爱生活,热爱数学。
【教学反思 】
心理学家认为:“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把教材知识结构转化为自己认知结构的过程。”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的过程也就可以分为:一,理解教材知识,二、知识之间的转化。而教师的作用就是先帮助学生理清教材知识的来龙去脉,再引导学生把书本的知识化为自己思想的一部分。&&& 在教学中,教师由扶到放。先让学生通过拨一拨直观的感知在计数器上,几十就是在十位上拨几颗珠子,写的时候只要在十位上写几,个位上没有,就写0。学生在拨一拨,写一写的过程中,他们的眼、耳、口、手、脑等多种感觉器官都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知道了整十数的写法以及为什么要这样写,在操作中体验。理清知识的原委。之后安排的学生自己拨数自己写的活动,则放开手脚,让学生运用刚学到的知识与技能,解决新的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经历了知识的再创造,真正把书上的知识变成了自己的知识经验,在操作中感悟。同时这个过程又顾及到学生的个体差异,让学生自由发挥,让所有的学生都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师不但在课内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学习数学的热情,更将这种热情不断延续,从课内到课外,从学校到家里。以促使学生在任何时候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探索数学奥秘的活动中,体验到数学魅力,进一步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这样一来既培养了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又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增长了智慧。
下页更精彩:
点击排行榜
〖〗链接地址:
“认识整十数”教学案例与反思由网友原创或转发,若“认识整十数”教学案例与反思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QQ:),谢谢!
微信查看最新信息微信扫一扫或用微信搜索微信号:hbrc-com
安卓手机客户端更省流量手机扫描下载或者直接
猜你还喜欢的文章
热点文章排行榜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1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10根一捆的小棒图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